模具专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15:07:05

模具专业论文

模具专业论文篇1

关键词: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能力;专业课程设置

模具行业是一个融合多专业、多学科知识并为多种加工领域服务的行业。使用模具生产各类产品,具有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之一。随着科技发展,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更新周期逐渐缩短,模具的使用日渐频繁并渗入到各行各业,在汽车、电器、通讯、电子及轻工等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模具的设计生产周期缩短、质量提高、成本降低,模具制造的整体水平和科技含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应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能学习、掌握和运用新技术,能处理一般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开发、设计、加工和应用等技术问题,并具备知识面较广、动手能力较强、上岗较快、适应性较强等特点。高职专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要突出强调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实验实训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仿真或真实的环境。

高职模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即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拓展、跨学科知识掌握。学校在制定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也应从这四个方面考虑。

专业核心能力培养

首先,要对上届模具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生源区域的地域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选择设计。表1为台州某职业学院模具班学生生源地统计表。由表1可知,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温州、台州、宁波和衢州等地。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该学院立足于台州黄岩“中国模具之乡”的地缘优势和模具技术优势,通过分析学生来源,同时考虑该校高职学生以回乡就业为主,在人才培养方案拟定上进行充分研究。浙江作为我国工业强省,模具工业非常发达,而上述四地市的模具产业又以塑料模具、冲压模具及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压铸模具为主,因此,该校模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以《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和《压铸模具设计与制造》为主要课程,并根据当年学生就业情况进行适当的增补和调整。

其次,应分析当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常用的软件和设备,针对特定软件和设备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目前,在浙江黄岩、宁波、温州等地,模具设计行业中广泛采用三维制图软件,如UGNX和Pro/E、CAXA制造工程师、Mouldflow、Imageware。因此,该校模具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课程设置上将UGNX和Pro/E作为必修课程,并将CAXA、Mouldflow、Imageware作为选修课程,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要分析学生对专业爱好的情况,针对学生对课程类型的学习兴趣进行总结分析,在课程设置中提高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以简单易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由于该校模具专业学生全部来自我国模具工业发达的浙江省,大部分学生在高考专业选择之前就对模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表2为台州某职业学院模具班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表。由表2可知,多数学生对本专业兴趣较浓。结合台州黄岩当地的产业特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贯彻执行“工学结合”、“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使学校的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

又次,应积极组织和培养学生参加国家或省市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证书考试,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能力和学习动力。

最后,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使学生充分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也使学生充分掌握以后所做的工作,提高专业学习兴趣。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实践基础较为薄弱,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发生偏离的问题。学校可根据当地区域特色,委派教师在假期或业余时间去相关模具企业进行实地工作,使得理论与实践得到充分结合。同时,学校可以从企业聘请相关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教授相应的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专业基础知识教育

模具专业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应当有足够的专业基础知识积累,模具专业知识的合理掌握必然要以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技术、材料成形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为先导,而这些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又显得枯燥,宜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可以将一些较为枯燥、学生难以理解的课程,如《工程力学》、《数字电路》等删除。

专业知识拓展

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行业的基础,而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一定直接从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可能会从事模具相关工作,如模具的维修或报价。而目前该部分知识没有相关的课程讲授。学校可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拓展的认识。

“校企融合”是指通过将企业的培训中心与学校的相关专业教研室融为一体,采用校企双方交叉兼职、专业共建、师资互通、资源共享、成立培训学院等一系列校企合作措施,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完成学校学历教育及学生培养任务的同时,还要根据企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这种模式是前几种模式的深化,是现阶段高职教育比较理想的培养模式。

该校现已与台州凯华模具、台州大农机械、陶氏模具集团、滨海模具集团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实施校企融合的模具人才培养方式,成立了企业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实际职业能力培养及专业知识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跨学科知识的掌握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而毕业生就业又不一定完全专业对口,可能有部分学生从事专业外的相关工作。故学校在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根据对近十年该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大概有12%的学生从事非机械类专业的工作,如质量检测与管理、企业管理、经济与贸易等,部分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校内开设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为其以后就业或创业打好基础。

同时,学校可通过聘请社会上的专家、大型企业管理人员、优秀毕业生对全体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前专业现状,努力学好专业基本技能,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在模具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因各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对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基于区域特色和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模具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相关课程设置时,应立足于区域特色,并分析学生生源状况,充分考虑职业能力的培养,制定合理的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对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及时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程崇恭,夏卿坤,夏尊凤.新世纪“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

[2]唐冬生,罗敏杰.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8).

模具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专业方向课 课程模块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123-02

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经贸活动更加频繁、领域更加广泛。因而,在外贸经济活动中,只有理论知识基础而缺少实践能力的外贸工作者很难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国贸的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专业方向课模块化教学为例,探讨具有大致就业方向而非确有具体就业职位特性的专业方向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力图深化模块化教学在国贸专业或其他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教育中的应用,促进学生认知某类工作的实践技能。

一、模块化教学方法

刘学超等专业课教学者体验到,模块式教学适合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帮助其掌握专业技能。这些采用模块化教学的老师的理论依据皆缘于模块式技能培训、能力本位教育这两种表性的模块化教学模式。

模块式技能培训。这种模块化教学,首先要求教学发起者全面掌握授课对象工作单位的规范岗位设置与岗位管理的内容;然后,教学承担者按照单位现有岗位设置岗位模块,再根据各岗位需要的行为、知识、技能等要求的不同,设置更为具体的功能性小单元模块;最后教育培训者以模块为基础,模块单元为基本内容对各岗位单元内容展开教学大纲、学习时间、学习考核等的设置。模块式技能培训模块化教学的优点是:立足职业岗位需求,缩短培训与就业的距离;帮助选修最感兴趣和最为需要的内容,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模块短小、目标明确,利于保持学习热情;增删模块或单元以调整内容,保证培训内容总体上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能力本位教育。这种模块化教学,首先要求教学发起者全面掌握某具体职业或岗位的核心职责、典型问题、职业工作环境等岗位描述;然后把工作任务目标分解给予其相关的工作人员,使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具体而清楚;最后根据分解的这些任务及它们的各种灵活组合,教育发起者准备需要传授的知识及技能,并把这些内容串联成各种教学模块。能力本位教育的长处是:提高学生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目标,对学习者原有经验所获得的能力经考核后予以承认;管理科学,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核心,能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顺利达成。

这两种典型的模块教学方法的共性是注重实用和能力,前者着力于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后者着力于具体岗位的职业能力。故而,国贸专业方向课的模块化教学应综合它们的优点和长处,构建自己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二、国贸专业方向课模块教学的构建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是一些高校国贸专业的专业方向课,其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跨国公司的有关理论和初步认知经营管理实务。其学习所需知识结构为,一是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二是具有与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相联系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三是具有外贸法规、财政金融、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应到达的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基本能力主要是沟通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组织管理能力、财税管理能力、国际营销能力、经济交易管理能力等。依据上述目标、知识结构、能力要求,提出以下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块。

(一)专业方向基础模块

专业方向基础模块是学习专业方向课的模块基础,分为专业方向简介、专业方向理论、专业基本技能三大分模块,其具体构成见表1。

(二)专业应用模块

专业应用模块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课程模块,可分为全球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工商管理基础、国际规范五大分模块,其具体构成见表2。

(三)专业拓展模块

专业拓展模块主要由毕业论文写作模块、就业单位提前实习模块构成。它的目的,一是要让学生把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理论分析,培养理性观察、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二是用所学书本知识去印证实际工作活动如何展开,促其思考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异同,深化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开发学生在职业岗位上潜在的创造力。

毕业论文写作模块。写作毕业论文可以促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模块主要适用于毕业论文选题与跨国公司有关的学生。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与跨国企业关联的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其基本情况。其次,学生拟定研究方案,师生之间组织讨论,确定可行的研究方案。最后,学生独立完成写作。

到单位提前实习模块。本模块主要适用于就业单位要求提前工作实习的学生,学校老师或学生尽量与就业单位就学生毕业前实习内容进行沟通,即按照企业部门的组织形式,将学生派到若干岗位观摩或处理相关的业务。学生实习回校后,老师组织学生分析其经历的一系列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交流、讨论,培养其综合的职业岗位能力。

上述根据模块化教学方法构建的专业方向课模块化教学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都能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便于掌握,教学效果容易检查。

三、结论

近一两年的专业方向课模块化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突出了实用性、专业知识的通融性,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催生学生积极地自我暗示等。但是,专业方向课模块化教学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课程模块的进一步优化,教学参考资源的进一步精炼,与学生实习单位的沟通联系等都还需要完善、改进。

[ 参 考 文 献 ]

[1] 周海平,李涛锋. 浅谈职校专业课模块式一体化教学[J]. 科技资讯,2010.

模具专业论文篇3

关键词: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41-02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当中,我们探索以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为载体,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重构与整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等相关课题研究与制定,使课程结构和内容与学生将来所面临的职业生活紧密融合。

一、课程改革思路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1.课程体系改革。以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结构按工作结构重新设计,从而改变原有的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

2.教学内容重组。将以学科知识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传统学科型课程内容,调整设计为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的,能够满足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的课程内容。

3.教学模式改革。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典型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实施,融教学做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4.教学情境改造。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变得主动。将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有机融合,摒弃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

二、课程体系开发步骤

1.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典型工作任务。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的岗位群,与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及岗位从业人员对岗位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由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小组共同讨论,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典型工作任务。

2.分析工作任务,归纳本专业职业行动领域。将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工作环境逐一进行分析,将一个或几个类似的典型工作任务按工作内容及工作手段的异同归纳为不同的职业行动领域。根据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由企业相关专家、骨干教师共同讨论,归纳确定了行动领域。

3.依据行动领域设置学习领域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职业行动领域,重新设置学生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的设置原则;所有学习领域组成生产和经营过程。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体化”的思路进行课程架构,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课程模块设计

对教学过程进行模块化,分为人文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三大模块。教学课程模块设计如下表所示。

四、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显然以往一张试卷来考查学生的考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评价体系包括:

如何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一个需要不断探究的课题。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社会对模具人才的能力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新的课题也将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让高职院校不断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风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2]翁光远.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科学时讯,2011.

模具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职业能力;模具设计与制造;大课程

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制造模具主要是依赖普通的机械加工设备,对于形状复杂的模具则是依靠钳工的技能来完成,优秀的模具钳工在模具企业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九十年代,CAD/CAM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及EDM加工技术逐步被广泛应用,模具发展进入重要的第一次变革阶段;21世纪,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等IT技术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成本的大幅降低、网络速度的提高、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CAD/CAM技术的推广已由“甩图板”阶段跨入到了深化应用阶段,CAPP技术、PDM系统、MIS/ERP系统的应用,则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这些系统之间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功能上的配合,并逐步实现企业的全面信息化,模具发展进入第二次变革。

模具工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也是刻不容缓的待解决课题,本文将阐述目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职业能力的内涵以及培养方式,希望能够给读者一点帮助和借鉴。

1 高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职业能力概述

1.1 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能力是在职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职业能力一方面要在职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从事某种职业又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美国的“一般能力倾向”测验鉴定的9种能力描述为:一般学习能力、言语能力、数理能力、判断能力、图形知觉能力、符号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手指灵活度、手腕灵巧度。

德国理论界对关键能力具体内涵的解释虽有争论,但较趋于一致的看法为,主要指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和判断能力、承受能力、创造性和适应能力、独立性与参与能力、反省能力以及责任感,以及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内容。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蒋乃平教授阐述的中国特色“职业能力”的特点:

1)中国特色职业能力的内涵源自于实践能力;

2)中国特色职业能力的内涵,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一致;

3)中国特色职业能力的构成,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应;

4)中国特色职业能力强调从业者的效率和主观能动性;

5)职业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6)中国特色职业能力强调职业能力能够在实践活动特别是职业活动中提高。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1)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问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2)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

3)职业综合能力,这里主要指“关键能力”,包括四个方面:(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一是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二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三是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2)方法能力:一是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二是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三是具备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3)社会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4)个人能力: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工作负责、注重细节的职业人格等。

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于:1)一定的职业能力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2)职业实践和教育培训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职业能力越强,各种能力越是综合发展,就越能促进人在职业活动中的创造和发展,就越能取得较好的工作绩效和业绩,越能给个人带来职业成就感。

1.2 高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职业能力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四类。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发现新原理,研究客观规律,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工程型人才则主要从事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

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目标各有差异,其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也有差异。“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主要针对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高等教育工程型 “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主要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完成。其培养目标大多是:培养具备该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从事该专业领域内的试验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要求描述为: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技术型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定位:能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毕业生成为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CAD/CAM)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注重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及成形工艺等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应具有: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知识、掌握材料科学基础、塑性成形原理、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知识,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能撰写具有一定水平、语言文字规范的调查研究报告和科技论文;3)掌握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编程和计算机绘图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CAD/CAM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具有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创新能力;4)具有一定动手能力,了解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加工各种模具的基本工艺和过程,具有操纵数控机床的能力,初步具有应用新材料、新工艺的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5)能独立进行模具设计及编制加工工艺的能力;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大学外语四级的教学要求。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高等教育技能型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定位: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包括塑料模具、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能力;利用模具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能力;常用模具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模具设备的改造、开发能力;模具装配和修复的能力;模具生产工艺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学生应具有:1)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交往能力;3)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管理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钳工操作能力;5)具有模具工艺设计、工艺实施和技术管理能力;6)具有模具数控加工编程能力;7)具有熟练使用模具设备及成型模具的能力;8)具有塑料模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能力;9)具备模具的装配与修复能力;10)具有熟练运用CAD/CAM软件进行产品造型设计能力;11)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的基本能力。

2 高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职业能力培养

目前,高等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两大类,本科工程技术类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践教学,且各自独立分开教学。高职高专技能类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加大,教学实施仍是理论和实践环节独立而行。本文作者认为,高效“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是整合课程,实施大课程、目标化、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才是最佳途径。下面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关键点谈谈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

2.1 专业课程的整合

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必修课程大都有:《冲压成型与模具设计》、《冲压成型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培训及考证训练》、《模具CAD/CAM》、《模具成型设备》等理论和实践课程。将这些课程整合成为两个方向:“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和“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并将教学时间也分为两大块实施教学。

2.2 实施大课程目标化教学

两个大块分别为两个大课程,设置足够的项目课题供学生自由选择,教学实施前学生可以2~4人自由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项目。也可以学生自己确定项目,但须教师指导认可。学生在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过程学习中,阶段性提交设计成果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最好将完成其选定产品的模具作品,并通过检验提交检验报告。

2.3 理论和实践环节相互融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相互融合。如:先讲解各个成型工艺及设备,这部分内容采用现场教学,学生完成项目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定及参数初次校核;接着模具设计授课时融合CAD讲解,这部分内容融合软件教学相结合,学生必须完成项目的结构设计及参数设计,同时模具的CAD建模相应完成,同时学生还有足够的能力参加“模具设计师”技能考证;模具制造工艺及技能训练授课时融合CAM讲解,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这部分教学内容完成后,学生必须完成项目模具的零件制造、装配调试,并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参加“模具制造工”的考证。

2.4 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

全体学生的专业目标培养是一致,教学内容要求也是一致的。但项目课题的多样性,各组的任务环节就显现多样性,特别是实践环节存在差异更大。差异的表现主要是对设备的使用和机时的差异。实践教学就不能采用固化模式,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自由选择的平台,才能完成多样化的课题项目。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的关键是实现菜单式管理,利用先进的教学管理系统合理调配设备和人员,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2.5 标准化的教学管理系统

大课程、模块化、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课程整合却使教学人员和设备的利用变得零星了(相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这样给教学管理带去很大的难度,设备和人员的调配难度极大增大,需要教学管理体系先行,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教学改革执行文件和操作程序文件,并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实时纠错系统、先进的教学管理系统软件,才能保证教学顺利实施,不会发生冲突。

2.6 教师集体备课保证知识的有机衔接

从传统的课程体系实施大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极高,需要教师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同时大课程教学工作量大需要几个教师共同完成,于是教师之间的分工协作,知识的相互衔接,就需要大家一起集体备课才能完成。

3 结束语

本文是我院一个教学改革项目后总结完成的,我们通过职业能力分析,整合课程、实施大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环节相互融合教学、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标准化的教学管理系统、教师集体备课保证知识的有机衔接等几方面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适应企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佞,苏慧,王锐.模具工业技术的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08(4).

[2]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模具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高职模具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16-01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模具技术对模具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模具行业的技术人才十分紧缺,已制约着我们模具产业发展。目前,在高职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存在误区:一是重传授理论,轻专业实践操作;二是教学与工厂生产岗位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上岗,还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技能再培训。面对模具制造与加工业“零距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模具专业的教学改革,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模具专业人才,已势在必行。

要进行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就必须把高职模具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因此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

培养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应以“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的思路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切实抓好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建立特色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及生产岗位的需要,我们通过认真调查、专家认证,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调整与改进,减少了一些课程上的部分理论重复,将一些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实践教学中。采取“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式,我们设置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其中安排金工实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工艺学》等主要专业技术课程,突出了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这期间安排模具拆装实训,使理论联系实践,边学边做,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巩固专业技能。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原来的1∶0.7调到1∶1,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实践课与理论课同等对待,从这些硬性措施上保证了课程改革的落实。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和职业技能鉴定相配合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依托,强化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切忌脱离实践的单一理论灌输式教学,避免空洞的理论,要尽量把课堂从教室搬到模具实验室、实训加工中心、企业生产一线开展教学。例如,专业老师在讲授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时,把课堂设在实训现场边做边讲、讲做结合,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学生技能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高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数控工艺员等多项职业技能鉴定,根据职业技能鉴定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实训,使学生在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掌握较高的实践技能,为将来的创业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将模具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三项训练由简到繁,能力要求依次递进,且实训内容均贴近工厂实际,使学生毕业时即能顶岗操作,便于实现与工厂的零距离对接。

2、推行模块教学

随着工业模具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高职工科模具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为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直接反映出模具专业内涵的多样化和技术发展要求。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先学基础理论再进行实践实习”教学方法,大力推行模块化教学方法,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模块,即教学内容模块和综合能力模块。模块确定后,对每一模块又提出具体要求,这样,专业针对性明显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1)模具设计模块的要求:能运用常规的设计手段和模具专业设计软件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模具、塑料模具设计;同时能进行模具制造成本估算。

(2)模具制造模块的要求:

① 普通机械加工模块:能熟练地编写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并能熟练地使用普通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

② 数控编程加工模块:能熟练地使用手工方式和CAM方式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并能熟练地操纵数控机床且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

③ 模具特种加工模块:能熟练地使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

④ 模具装配调整模块:熟悉模具装配、试模、调整及维修的全过程,能熟练地使用模具钳工常用机械设备、辅助设备和相应的工装、工具进行模具装配,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模具加工与装配工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吸收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恰当选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工程实例教学、启发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结合课程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并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系统地开展项目化、模块化等教学改革。

总之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要面向制造、敬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具备模具设计能力及模具制造工艺知识,能熟练运用设计制造软件及操作数控机床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实现职业院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 劳振龙.论模具专业教学探讨.现代教育信息,2012:6.

[2] 狄庆华.职业院校模具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10.

模具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文化类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对外汉语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对其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提出了高标准,因此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类型

目前,各高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中,文化类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类课程的开设几乎覆盖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培养的所有阶段,其主要包括理论课和技能课。笔者以湖北文理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为例做介绍:

(一)理论课

指涉及文化理论的课程。主要包括:第一类,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基础理论课程,此类课程为必修课,在低年级开设,其特点是具有纯文化性、基础性,主要让学生掌握中西文化的最基本理论;第二类,文化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专业核心课程,此类课程为必修课,在中高年级开设,其特点是具有专业性、交叉性,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和文化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进一步教授学生专业理论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第三类,中西文化交流史、国外风俗与礼仪等专业方向课程,此类课程为选修课,在高年级开设,其特点为具有拓展性,主要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进一步丰富和补充。

(二)技能课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课程,此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主要包括汉字书写训练课程。在低年级开设,主要培养学生规范汉字的书写技能。

二、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构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初步从事科学研究以及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在文化类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建立文化类课程的学科体系;引导学生关注学术前沿,邀请专家、知名学者来校讲学,让学生了解学术发展动态;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让学生掌握并能熟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公开发表。

(二)实践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培养对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全面了解,能够在汉语教学机构、涉外管理部门、涉外企事业、文化教学传播机构等单位从事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中外文化交流及汉语国际推广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在文化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应遵循由浅到深,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结果的评价。

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具有较强的文化实践创新能力,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包括文化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文化综合素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立足于教学目标,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考核三部分。在教师实施教学活动之前,通过精心策划把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到相关的章节和作业中。教学组织强调参与、互动,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完成实践内容。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实践环节一般采取案例分析法或者专题讨论法,兼以个人或小组、静态或动态、课上或课下的形式开展。教学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改变传统的闭卷考试,采取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既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测评。

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实践型教学最终的衡量者是社会。根据评价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建构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能够把超文体、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文字、图像、声音的一体化能够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生动化,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在文化类课程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类课程具有多样性、时代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等特征,一些教学内容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得到简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书本、网络等各种资源,将图像、音频与传统的文字材料更好地加以整合,制作适合本专业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高质量课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对外汉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知识涵盖量和辐射量较大,对学生的中西文化知识储备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提供给学生相关课程的精品网站、教学视频、题库和专题资料等网络学习资源,既作为课程预备知识的参考,也作为课程内容的巩固和扩充;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让他们能够结合自我个体情况,在教师总体统筹教学进度的安排下,对自身需要学习的知识灵活安排、合理摄取、高效吸收。

建立共同交流和讨论的网上平台,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都能够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展开讨论。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同时教师能够在讨论中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教学效果。

在对外汉语文化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教师要把以上三种模式有机结合在一起,互为补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本文为湖北文理学院校级教研项目,项目编号:JY201013。)

参考文献:

[1]崔军.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活动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8,(1).

[2]冯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析——以《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例[J].东南传播,2011,(11).

模具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人文精神 3+1教学模式 学生人文精神的优长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教育家说:一所好的大学,连墙壁都会说话。会说话的墙壁,是长期以来人文精神培育的物化结果,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3+1教学模式正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培育出了许多良好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所以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更重要,它能够提升学生的尊严,塑造学生的人格。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互动型模式,鼓励案例教学法、实地考查法等等,只有从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到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专研能力引导模式,才能使学生有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3+1教学模式的涵义

3+1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学生在经过三年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在第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应结合用人企业的需要,与具体企业联合签订协议共同制定本学年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有的放矢地培养出企业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这种培养方式把学校理论的教育与企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在学校与企业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为传统的大学教育在经济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其包括毕业实习、论文设计、主题讲座和学术报告等。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一专多用”和适应社会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每年都安排学生到一些单位去进行实习或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3+1教学模式的意义

3+1教学模式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尤其是小学期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提早进入课题的研究,提早跟教师进入实验室,反复去实践,再回来学习,再拿到实践当中去,提高了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了修正课题研究、学习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高就业实习能力、改进论文水平等目的,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论文的质量。所以,3+1教学模式和人文精神是相吻合的,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和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培育出了东北大学的人文精神,通过两年对学生人文精神的调查,调查涵盖所有专业的学生约3000学生,具有普遍性。本论文是两年来对全校学生的人文精神的调查报告的理性思考。

四、3+1教学模式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发生了变化,人才市场的操作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与时俱进,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06年起实施了3+1教学模式。即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人才需要为向导,确立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能力结构,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建立有效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大学三年内完成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学习,在第四年根据学生自身的业务发展方向。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专题培训、社会实习实践以及毕业设计教学工作,有的放矢地强化了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和技能训练,提高了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专业实际工作的适应力以及未来职业发展力。要启迪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学校的“3+1”教学模式正是具体落实这种理念,并在实践中具体运用的,所以,“3+1”教学模式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加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实现创造性、多面性人才的培养在“3+1”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在符合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同时,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相当有益。该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陈旭光,《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模具专业论文篇8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1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

纵观国外研究生教育,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更加趋向多元化、多样化,既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某种意义上,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成为或正在成为一种过渡性教育,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则变为一种终结性教育,他们非常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下面以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四国为例[1],分析国外主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最早源于中世纪大学与行会中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师傅”掌握“徒弟”的录取权,师徒关系亲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导师个人能力对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组织管理上导师也因此具有绝对权威。

专业式模式则体现出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美国研究生教育突出的特点之一是非常重视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基础理论的学习,确保了学生拥有在其领域独立从事研究的本领。而且,课程覆盖面很广,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特点之二是研究生要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由于很多科学技术需要综合知识,单一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研究生教育就实行跨学科学习。学生除了学本专业的知识,还要辅修其他专业课程,以提高人才的广泛兴趣和知识水平。

英国研究生的教学形式主要是协作式,通过科学研究,导师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起重要作用,淡化教材而博采众长的能力训练,严格的考试淘汰制度,重视研究方法和第一手调查研究,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学分制下灵活的学习安排。学生从一入学就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学习,然后就可能的论题进行研究,并且制定论文研究计划,围绕计划做初步实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论文写作。

日本研究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式培养模式。各高校在招生考试上具有自主性,严格控制研究生的入学质量,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和教育目标的结合,以讨论带动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参加实践课题提高研究能力,以研究室形式对研究生进行过程管理,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严格的评估制度对研究生质量进行监督。

研究和对比国外各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虽然各种培养模式产生有先后、主次之分,但目前在许多国家,多种培养模式是并存的,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满足了不同培养目标的需要[2]。

2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建立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有质量保证的研究生培养制度。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教育模式采取理论学习和学科研究工作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先以班级的形式学习一些课程,为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打基础,掌握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导师给学生开出一系列的参考书目。学生围绕研究方向去图书馆查寻资料,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文献。导师定期组织讨论,以研讨会的形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即培养学术型人才,通过建立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广阔的思维视野,敏锐的观察力和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在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上都有较高的要求。

尽管这种教育模式给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社会和国家对高层次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传统的模式必须进行改进和创新突破,即需要加强培养专业型人才,主要是通过相关课程和案例的学习与研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当降低课程学习的深度、广度以及学位论文质量等。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教学科研人才更多是来源于博士研究生。但是,不管哪种类型人才的培养,都应该引进竞争机制,加大投资力度,鼓励学生创新,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术型培养模式与应用型培养模式并存是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2009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公布了北京大学等64所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高校名单。综合试点改革工作有利于推动学校转变观念,提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整体优化,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类型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3]中,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我国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不断增强,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教育既要培养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也要培养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根据不同培养对象,学习方式可以全日制攻读,也可以非全日制攻读。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在职人员攻读比例偏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比例偏小,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以空间中心为例

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式培养模式、协作式培养模式和教学式培养模式四种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满足了不同的培养目标需要。在许多国家,四种培养模式并存。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理念和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是向社会输送高端人才的迫切需要。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是一个2000年新组建的学术研究机构,聚集着一批从英国、美国、日本回来的博士学者。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多种模式融合的趋势。成立之初,即为学徒式“一带一”培养模式,学生人数少,导师对学生影响很大,目前空间中心导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即为当时培养的第一批研究生。一直以来,空间中心主要培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由于该专业在国内属于新兴和发展中的学科,并非所有高校都有设立其本科生专业,因此在前几届招收的研究生中,大部分都是从数学、计算机、地学等相关专业跨专业的,学生知识领域覆盖面较广,专业兴趣广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结合了专业式培养模式的优势。同时,空间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导师队伍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研究领域和专长方向的课题组,对应的研究生在入学后完成教学式基础理论的培养后,随之跟导师进入到指定课题小组中,与小组中的研究团队共同协作分工,在团队管理方面,空间中心“传帮带”工作非常到位,研究生一进到新的课题组,团队相关成员会负责指导和带领他很快进入状态,研究生在完成课题组项目的同时,完成自己的硕士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空间中心从2009年开始负责专业学位计算机技术领域(信息化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并于2010年新增测绘工程专业学位领域,开始招收和培养在职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经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100多名优秀的硕士毕业生。对中心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中心就业情况良好,从毕业生服务行业分布情况,超过60%的毕业生就业于高校或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事业单位,还有30%的毕业生就业于IT、通讯、GIS等相关的国企和公司,就业率达到100%,并且均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

空间中心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之所以在就业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从培养模式上看是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一个以科研为主,只培养研究生没有本科生的一个科研机构,空间中心一直秉承是为“数字福建”及现代社会信息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宗旨。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名研究生的培养都会依托于具体的科研项目,每篇硕士论文或者毕业设计都是一个科研项目的一部分,空间中心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把关严格,工作量足,论文质量受到领域专家和老师的好评。研究生在学期间,就可以接触到前沿的学科领域,并展开具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和探索,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在接触具体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编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理论上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就业面窄,但他们多种培养模式融合的模式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拥有一定的优势。

空间中心作为“数字福建”的技术支撑、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联合开放实验室,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面独树一帜,这也为今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广阔的平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上,空间中心应该更加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组织开展多种模式的联合办学,让企业和行业参与到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学位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不断培养和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正从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向学术型与专业型模式并存转变,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会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模式研究,不管是那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只有从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结合出发,探索新的培养方式,改进培养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欢. 国外研究生培养的模式[N]. 教育文摘周报,2008-06-30(6).

模具专业论文篇9

一、引言

目前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既要具备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职业素质),更要具备专业核心能力(推销能力、营销调研能力、销售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尽管很多高校的培养目标提出是打造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调研、推销与商务谈判、销售管理、营销管理与诊断、营销策划、品牌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营销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实际培养中,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面临着执行瓶颈,一方面培养方案设置不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知识培养与能力培养教学脱节,课程培养进程无法针对学生基础循序渐进。

目前关于营销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一)单纯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研究:陈伟(2005)提出新形势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通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的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途径,培养和锻炼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市场竞争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要。但是并没有提出二者的如何整合。

(二)单纯的课程建设研究:李轶敏(2003)依据应用型的要求,提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课程体系的如何建设,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的逐级深化。

以上的研究仅是就课程建设或者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没有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基础,将单门理论到综合理论、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理论到能力之间进行整合,优化培养过程。

《促销策略》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而且对理论和实践的能力提高要求极高,本文基于这一研究背景,提出设置多维能力的“梯级递进式”的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模式,主要解决营销专业学生的促销课程的单项和综合理论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等多维能力的提高。

二、《促销策略》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

(一)构建梯级递进式的多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模式

本文认为真正解决目前高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应用能力培养中的瓶颈,需要通过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梯级递进式的应用型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模式和构建教学改革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促销策略》课程的应用模式,从而最终解决营销专业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瓶颈。

《促销策略》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包括:SP工具应用方法(包括免费SP策略、优惠SP策略、竞赛SP策略、网上SP策略和组合SP策略);SP活动策划;制造商和通路的SP工具设计;SP绩效评价与控制。需要达到的实践能力包括单项SP工具运用能力和SP活动策划综合能力。但是在目前教学中学生无法将知识和能力融会贯通,单项理论知识无法上升综合理论知识、单项能力无法达到综合能力、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之间互相割裂,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将单项理论课程教学后进行综合理论知识的训练和测试,并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单项能力实践测试和综合销售大赛,将企业的如何组织进货、如何调研市场容量、利润核算、推销技巧、销售促进工具运用等各个环节在本次实践中得到真正的体验,实现多维能力的梯级递进式的提高,具体的模式见图1:

(二)构建教学改革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促销策略》课程的应用模式

将梯级递进模式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市场营销专业《促销策略》课程的单项理论到综合理论、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培养的横向整合;单项理论到单项能力、综合理论到综合能力、单门理论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纵向整合,最终达到学生从自身基础逐级深入提高专业的应用型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1、突破教学培养的单维视角,整合教学人力和课程资源

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模式不仅仅是从某一单项理论的教学改革出发,更重要的是突破单维的视角,从整体培养的角度考虑教学的侧重点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侧重点合理分布教学任务量,更要建立模块化训练,并将模块之间进行理论与能力的整合,达到知识与能力的贯穿,同时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评。

(1)合理分布教学任务量。在《促销策略》课程教学中,根据理论的重要程度对总课时量进行合理分布:销售促进策略导论(10%课时);SP各工具(60%课时):免费SP策略(10%课时)、优惠SP策略(10%课时)、竞赛SP策略(10%课时)、网上SP策略(10%课时)和组合SP策略(20%课时);制造商和通路的SP工具设计(5%课时);SP活动策划及绩效评估(20%课时);课业点评(5%课时)。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链接式模块训练。在理论授课的同时进行模拟训练,训练可以成为教与学的协调器,把课堂内外紧密连接起来。针对SP工具的教学进度以任务书的形式提前安排学生测验任务,采用分类别的模块式教学,具体分为两大模块:SP各工具和方法单元测验和SP活动策划,第一模块采用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化完成,实行在市场上搜集各类工具进行归类并评析;第二模块采用企业全真岗位模拟化管理,以组为单位,采用企业化管理建制,学生充分进行角色体验的同时,实行实践对抗,将市场规则引进课堂,通过市场规则真正实现学生对预测市场容量、合理安排进存货、SP工具运用、销售管理、短期促销活动策划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3)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达到全方位考评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对整个理论与实训的培养效果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完全实行企业化的奖惩制度与考评,建立科学化的岗位职责与任务的目标定量化评分体制,最终达到单项理论到综合理论、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培养的横向整合和单项理论到单项能力、综合理论到综合能力、单门理论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纵向整合,学生在逐步递进式的学习中得到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升华和提高。

模具专业论文篇10

关键词: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方法

当前,实训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尤其是在近几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之后,不论是实训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时间还是实训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考核比例,都得到较为明显的增加。有计划的实训教训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形象理解,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促使学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就模具专业而言,其实训教学内容较多,且各具特点,不同的实训教学都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而教学内容而制定的,但尽管如此,其实训教学方法在总体上还是存在这许多的共性,不仅可以相互借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共通。

1.规范指导书,提高实训质量

实训指导书是模具专业理论实训课程的主要依据,其不仅是教师进行实训安排的重要参考,而且也是学生进行课上训练与课下准备的重要参考,对于教师与学生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相关的实训指导书,教师在课堂上的实训教学需要靠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这不仅是对有限的实训课时的浪费,同时也是对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工作准备的不够充分。对于学生来讲,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实训课程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难度,学习与操作起来较为吃力,对相关指导书的依赖性较强,如果没有指导书,则对其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不仅让其无法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而且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也无法取得较为理想的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此外,在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指导书的情况下,学生一发现问题就会向教师询问向教师求助,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而且对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整个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实训指导书作为教学依据。

在对实训指导书进行选择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实训指导书的质量问题。该质量问题主要是指指导书的内容要能够符合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要求。具体来讲,实训指导书的选择主要由教师来完成,教师要根据模具专业理论实训课程的实际要求与实际侧重点选择高质量的指导书,同时,该指导书选择过程当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考虑,对学生的专业基础与接受能力要有所全面的了解,在对学生的基础与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基础之上选择能够充分满足学生需求与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指导书。此外,教师在经过长时间的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工作后,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自己学生的专业掌握情况,对已有指导书进行丰富与完善,以进一步提高实训指导书的利用率与指导作用。

2.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指导作用

在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教师的指导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指导教师在实训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不仅包括对学生的时间能力、理论理解能力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且还包括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际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指导教师的工作做得十分细致,目的是为了将每一个知识点与每一个操作技巧都教给学生,但经过多年的实训教学总结,这种教学指导不仅没有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造成了学生对指导教师的过分依赖与学生创造力进行扼杀等不良的影响。相反,有些指导教师在进行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时则采用了过于粗放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给予过多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操作,这也会对学生的实训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对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与高质量完成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过程当中,指导教师要对教学方式把握好,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更好的进行实训指导工作。

具体来讲,一方面,教师在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过程当中,要将重点与难点对学生进行直接的讲授,而学生能够自主掌握的内容则要尽可能的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如此一来,既能节省有限的实训课时,又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另一方面,教师在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的实践过程当中,要不断进行专业能力的提升,不仅是理论方面的,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提升也要加强,同时,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对模具专业理论实训这门课程进行总结与归纳,将已有的教学经验与已发现的教学问题进行梳理,对可取的经验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进而促进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完善考核机制,对实训课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考核机制不仅有助于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过程当中教学质量的评价,而且有助于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水平的评价,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完善的考核机制都是一种激励与督促。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其在实际的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过程当中,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师的讲授过程当中,个别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甚至会出现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进行其他活动的现象。同样,在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的情况下,教师在进行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过程当中也容易出现不负责的懈怠,对于学生应掌握的重点与难点部分不给予细心的讲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等,这些现象对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来讲,都是十分不利的。

在模具专业理论实训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完善学生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与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实时的考核与评价,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督促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以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另一方面要完善教师的考核机制的,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态度进行及时的考核与评价,在对教师进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对工作认真、态度积极的教师给予应有的鼓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