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鉴赏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7:10:32

舞蹈鉴赏论文

舞蹈鉴赏论文范文篇1

教师在对高中音乐鉴赏教材里的德育进行渗透时,要认真准备教材,挖掘音乐素材的教育作用,在教材中找到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爱国情怀和艺术的美感。在备课中确定要如何渗透德育,用哪些教学方法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对歌曲《我爱你,中国》教学欣赏时,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意境,激发学生对祖国秀美壮观河山的热爱,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同学生一起分析作品,与学生互动演唱作品及对作品进行介绍,来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样让学生既欣赏、演唱了音乐作品,又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用音乐感染学生,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深刻内涵,丰富学生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及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1]。

二、寓德育于音乐课堂教学全过程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对教学全过程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设计,将德育教育融入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师生互动、营造积极健康的艺术和道德氛围、优化课堂评价,形成平等、互动、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音乐基本表现要素来表情达意,让学生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鉴赏力来分析作品,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说音乐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教师在准备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作品的思想内涵,把这种情感感受转化为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鉴赏作品,陶冶情操,受到作品的感染,来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是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欣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时,用歌曲《爱我中华》片段导入新课,引出主题,让学生感受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建设中华的豪情。同时,还可以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将民族音乐之美传达给学生。例如在介绍藏族民歌时,旨在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掌握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并能在演唱歌曲时把握其民族风格。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了相当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及演唱能力,所以在课堂上要充分相信学生,调动学生,注重以生为本、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感知音乐之美在于旋律、在于歌词,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积淀,让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让学生在领悟和挖掘作品风格的同时,培养和塑造自身的审美能力[2]。

三、寓德育教育于音乐第二课堂活动中

音乐第二课堂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时机。例如,教师教学生学习蒙古族舞蹈《鸿雁》,可先教学生分解动作,然后熟练后再教学生跳蒙古族舞蹈的感觉,教师讲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讲授蒙古族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先感觉蒙古族音乐的美感,产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然后再练习舞蹈,让学生亲身体验蒙古族舞蹈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在表演舞蹈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在器乐小组活动中,曾让四名学生共同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因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都各不相同,所以对作品的处理及内在的感觉也不同,在排练时我就先给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感受黄河带给我们的震撼及作品的深刻内涵是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华民族光荣、悠久的历史,形象地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让学生感受作品的内涵,再酝酿用什么情感来诠释作品,这样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又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把握,用这样的情绪演奏作品会更有感染力,更能完美地表现作品,这样在活动中既渗透了德育,又让学生能更好地表现作品。总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增强课堂活力是上好音乐课的首要条件,教师的语言和行为要能打动学生,要感染学生,要使课堂气氛活跃,有效提高融入德育的实效,深入挖掘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交往”的空间,引导他们进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营造平等、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这样就是把德育融入了教学全过程[3]。

音乐教育家贺渌汀说过:“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使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并使其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通过音乐艺术的魅力,给学生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也提高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的要求,让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唤起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自觉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邹文奇.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成才之路,2012(1).

[2]张丽娜.音乐教育在普通理工科高校中的美育作用及实施路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14.

舞蹈鉴赏论文范文篇2

一、课程结构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内在逻辑性

根据对我省上述几所高校的调研发现,我省绝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都是有关音乐、美术、摄影、书法、舞蹈、文学六大类,其中85.6%以上的学校都只是理论课程,仅有14.4%的高校真正涉及到艺术实践(或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切实使学生走出理论课堂走进校乐队、器乐技能实践训练、校合唱队、校戏剧团、校合唱团等团体,但是在这14.4%中也明显存在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另一方面,课程的内在结构设置缺乏横向及纵向的逻辑性,97.8%以上的学校都把公共艺术课程规定进了全校通识平台限选或任选课程中,仅有2.2%的高校把《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归为通识平台的必修课程,其余六门课程以及更多课程分别为限选课程、任选课程。24.5%的高校是要求在一年级修完教育部规定的2学分,46.4%的高校是每学期滚动开设,29.1%的高校是规定课程分别于春、秋季学期滚动开设。即使在上述97.8%的高校中,无论是以一年修完还是滚动开设的方式,都会造成在选择稍有难度的任选课时,例如:《交响音乐世界》或《油画赏析》每班会出现修过《音乐鉴赏》或《美术鉴赏》有知识基础的一类学生和毫无音乐、美术知识基础的一类学生,这种每门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平等性,导致了课程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性,无法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层次。

二、教学内容单一性

在对学校文、理、工科学生抽样听课中发现,大部分的高校在课堂讲授内容上都偏向于对经典音乐、绘画作品的赏析各时期流派的演进等传统知识,讲授的都是大多是权威性的评论,缺乏引导、启发学生能动性地学习如何鉴赏“美”的特色课程。另一方面,“因人设课”也是导致教学内容单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教师的特长来设置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度,涉及领域范围较窄,缺乏运用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积极审美的能力。最后,缺乏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以及中原地区特色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甚至有些高校呈现空白的状态。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既有辱传承、发展历史的使命,更使艺术教育与民族民间脱离了最本质的保护和传承的关系,同时丧失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三、开设课程门类较少

我省99.8%的高校开设公共艺术限选、任选课程都在15门以下,而截至到2006年,我国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公共艺术课程开设门数大约就分别达到29门、48门、37门之多,更不能与之一向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国外著名院校相对比。在我省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门类明显倾向于单一性,在针对课程门类这项选择题进行问卷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门类较少,大部分院校都是根据教育部要求的课程或根据自己教师的特长而设置课程,在对学生音乐、美术基础进行调查时发现在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中竟然有13%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有过3-5年不等的专业学习经历,以此看来,目前的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艺术学习的期望,更造成很多学生中断学习艺术的机会。另外,课程门类较少很容易引起学生修完规定的学分后,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去选择相关课程,而是应付性质去选择一门较容易考试过关的课程,同时连带还会造成同一门课程由于选择人数较多而出现班级人数过多的现象。例如,在抽样听课的过程中,某校《影视鉴赏》就出现了二百余人的大课堂。在问卷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表示“可以取消一部分例如《影视鉴赏》中播放影片的课时,来增加一门乐器的实践学习”或者是“希望多举办一些高规格的交响音乐会或高品质的艺术讲座”等。

四、教学方法陈旧

在调查中显示,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还是以多媒体课件的讲授以及影像资料的播放为主,“分组讨论”虽然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相比之下并不多,在抽样听课中,可以得知即便是“分组讨论”也是仅仅流于形式、肤浅层次的相关课堂内容的再次陈述,并没有能够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更不用提及创新思维的建立。另外,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95%以上的学生还是表示“喜欢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课堂形式,更多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不满也是出于课堂中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的原因,教学方法的陈旧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网络“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广泛运用于非艺术课程的时代,“互联网+公共艺术课程”的构建成为每一位承担课程的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唯有这样才能突出艺术课程自由发挥想象的特性,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五、师资队伍学科结构方向不平衡

从我省部分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调查来看,82.3%以上的学校仍是以音乐、美术为主线,相应的舞蹈、戏曲、戏剧、影视、建筑等方面课程比较少,93.6%以上的学生反映开设的课程不能够满足自身的兴趣需求,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师资队伍学科结构多偏于音乐、美术方向,呈现出多门学科不平衡,其他专业方向人才稀缺的现状。在调查中27.3%的学生反映不愿意上公共艺术课程的原因是教师综合艺术素质不高、教学水平低下、缺少人格魅力,大多是哗众取宠、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敷衍了事。由此说明,首先教师对公共艺术教育自身的态度不够端正和重视;其次,师资队伍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艺术实践经验、专业素质较高、能够引领学科建设发展的高水平优秀教师。

六、评价体系不完善

我省公共艺术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基本上是和非艺术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一致的,由试卷或论文的形式来呈现,缺乏具有特色的评价机制,既缺乏专业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专业人才来进行评价,也缺乏完善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而这两种形式其实都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日常学习努力的过程以及所获得的收益成就。首先,笔试试卷的形式,多数是针对学生在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上,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构建。而论文评价方式,更是无法以一个真实、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学生问卷调查显示最终以论文的形式作为考核形式的,96%以上的学生都存在有抄袭现象。同时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也呈现出教师对公共艺术课程评价体系的不满。可见,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根据笔试或平时的出勤率等评价出来的成绩,显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无法见证鉴赏、审美等能力的提高程度,如此结果也导致了教师对公共艺术课程最终考核评价机制的全然不满意。

参考文献:

[1]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姚思源.论音乐与音乐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英]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吕廷和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舞蹈鉴赏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服装表演专业舞蹈课程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的服装表演专业都开设了舞蹈课程,并不同程度地加大了舞蹈课程的开设比重。但各校的情况不尽相同。就笔者所在的学校服装表演专业,立足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较重视舞蹈课程的开设,充分利用本系专业的师资条件,除了在第一年必修的基础上,还在以后的两年分别设置了不同层次内容的舞蹈课程,并且为有一定基础和有兴趣的学生还设置了较深层次内容的特色舞蹈班,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途径。

然而,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存在的问题表现在:(1)缺乏专业舞蹈教师,有些院校的舞蹈课是由服装表演的老师兼任。(2)缺乏合适的教材。就服装表演专业舞蹈课程使用的教材而言,国内目前尚少见有出版过一本合适的面对高校服装表演专业的舞蹈课教材。(3)开课学时偏少。从舞蹈作为一门基础课来看,大多数学校的学时安排还相对有限,加之真正实施时还会因其他活动的冲击影响而打折扣。(4)生源基础差。长期以来,舞蹈教育一直处于附属和依从的地位。就生源基础来看,虽然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自身体形条件较好,但绝大多数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接受任何形式的舞蹈教育,对舞蹈的认识几近空白。(5)重视程度还不够。有些院校舞蹈课仅作为服装表演专业中副设的专业基础课,对舞蹈修养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利用所学舞蹈知识进行服装表演编创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

总之,在面对社会新时期复合性人才的需求,笔者所在的学校服装表演专业在制订教学培养计划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借鉴其他专业服装学院的教学经验,对服装表演专业中舞蹈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大纲内容的编排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形成了自己具有特色的教学优化体系。首先,根据学校专业办学培养复合性人才的方向和特色,对2007本科培养计划中有关舞蹈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既考虑到开设具有实用意义的课程,如舞蹈基训、形体训练,又兼顾到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舞蹈理论学养的提高,尽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多地了解掌握不同风格、不同舞种的典型素材以及编排能力。调整教学培养计划时依据“一专多能”“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改变以往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学习舞蹈走过场的误区。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形成了以“舞蹈基础,舞蹈素材,舞蹈鉴赏,舞蹈编导,T台表演编创”为线索的学习板块。这些课程可分为三个学段来实施完成。第一学年为基础阶段,第二学年是提高和积累阶段,第三学年除了继续进行不同层次内容的舞蹈作品鉴赏外,学习重点则转为舞蹈编排并结合专业进行T台表演编创,达到学以致用。此外,又因本校地处江西赣南,赣南有客家风的赣南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有着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因此在舞蹈课时,我们也增加了赣南采茶舞,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了客家生活情态,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使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在T台上能走“猫步”,还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毕业后走进社会的实际需求。

我们在合理修订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而对舞蹈课教学大纲进行了妥善细致的修订:舞蹈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是为服装表演课程奠定基础。例如根据服装表演学生舞蹈知识技能欠缺,但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通过对一些有深刻主题寓意和表现手法独特的经典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知识学养和鉴别能力。如根据学生基础较差且大学生入校年龄在18岁以上,骨骼发育基本定型(比较硬,软度差)的生理特性,加上服装表演自身的专业特点,在舞蹈课上更多要求形体的训练、身体韵律和协调感的训练,而非专业性较强的技能技巧训练。使学生能够完成大部分规定的基本动作,了解舞蹈训练的基本步骤、方法和要领,适度地淡化或删除专业性较强的高难度动作要求,培养学生利用舞蹈课所学的舞蹈知识,充分运用到服装表演当中。

大纲内容的编排要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目标性。就本校服装表演专业三个学年分设的舞蹈课程教学内容来看,如何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需要认真思考,第一学年具体内容安排应以基础训练为主,这样才能使教学获得实效。到了第二学年,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体现层次性。应在继续加强形体训练的同时,着眼于舞蹈素材的学习和舞蹈创编(流动造型训练、结构训练、组合编排等)能力的培养,为服装表演时不同的服装展示奠定基础。此外,还将舞蹈赏析的内容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在课堂授课练习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把舞蹈课程中所学的创编知识融合到服装表演的编创中,创编出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艺术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体验,达到学以致用。

坚持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生理、心理的个体差异,不能“一刀切”。在施教中,要尽量考虑确定某种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既不能按照舞蹈专业的舞蹈课内容来教学,也不能当作是业余爱好课程来对待。在教学形式上,除了集体课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摩优秀的演出。此外,在教学中采用鼓励欣赏、扬长避短的原则,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服装表演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在施教中选用合适的教材非常重要。至今,我国还鲜见有专用的服装表演专业舞蹈课的统编教材,但我们可以借鉴高、中等院校专业舞蹈教材,也可以根据服装表演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并结合以往教学经验,自己编撰适合本专业实用的教学讲义。

参考文献:

[1]舞蹈论文:高校音乐专业舞蹈课程开设探索.三十二路音乐网.

舞蹈鉴赏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创新

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开设各类公共艺术课程是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要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实现课程目标,就必须创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并保障其有效实施。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现状

当前,各大高校以选修课、限选课等形式面向学生开设了不同艺术门类的公共艺术课程,并且进行了“学分制”管理。由于很多高校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课程体系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够规范、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评价不够全面、教学研究普遍落后等现象,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就目前而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其他学科专业的发展相比,还处于明显落后的状态,这与国家倡导的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因此,高校很有必要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提上议事日程,尤其要加强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创新。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课程目标设计不够全面。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普遍存在过于强调学生对于艺术领域知识的掌握,而对于学生综合知识结构、能力获得结构的培养则缺乏考虑,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语言、视觉、听觉等方面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艺术作品的想象力、创造力、评判力的培养有所忽视。(二)课程内容安排不够合理。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普遍存在内容覆盖面比较狭窄,过于强调艺术专业学科知识内容,缺乏对跨学科、跨文化教学内容重视和关注的现状,另有些教师的课程教学内容则以“大而全”为标准,每堂课教学内容的信息量都过大,因此导致教学内容松散,教学结构不紧。此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还应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艺术的比重,但目前很少有高校开设的课程内容关注到这方面内容。(三)教学方法运用不够恰当。在教学方法运用方面,大多比较单一,层次不多,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多仍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为主,有的教师过于强调一堂课的完美性,采用了形式色彩较浓的教学方法,但缺乏师生间思想的碰撞,所以课堂氛围显得不够生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为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了过于花哨但并不实用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四)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高校对学生公共艺术课程学习的评价大多采用讨论、作业、论文、考试等形式,仍偏重于传统的、简单的、粗糙的、片面的笔纸评价方式,所以很难准确地体现学生在艺术课程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与进步,也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取得的收获。因此,陈旧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艺术课程学习全方位的测量和评估,也偏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由此可见,高校亟须加强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创新方面的研究,以此不断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创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

目前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为进一步有效推进工作,创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已显得尤为重要,势在必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创新可通过因校制宜开设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完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等途径进行。(一)因校制宜开设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创新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且要与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艺术师资队伍、艺术教育硬件设施、学生的艺术素养等相适应。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软、硬件条件都有待改善,如学生入学时的艺术素养普遍较低、公共艺术教育师资不足、艺术实践课教学所需排练场馆数量不够等,因此要根据学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循序渐进地开设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以江苏某高校为例,该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精神,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全校每年的公共艺术课程受众学生人数不低于8000人,在面向学生开齐8门“限定性公共艺术课程”如《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影视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书法鉴赏》等的基础上,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和学生实际需求拓展开设了若干“非限定性公共艺术课程”,如《剪纸艺术》《创意手绘》《陶艺制作》等课程,并将课程纳入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管理体系。尽管如此,由于该校专职艺术教师数量有限,纵观全校能从事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兼职师资也寥寥无几,为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方案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任务,有效拓展公共艺术课程学生的受众面,该校面向全体本科学生增加开设了由国内艺术教育专家主讲的艺术通识教育网络在线课程(尔雅课程),并将该课程规定为通识教育必选课,要求学生须在1~4学期内修满2个学分(2门课程)的艺术类通识课程。(二)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艺术教育对其他学科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在被其他学科教育影响着。其他学科知识向艺术教育的渗透与融合,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艺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受教育者变被动接纳为主动接受,从而实现寓教于乐。这也对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熟悉艺术学科知识,还要广泛学习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经过不断地探索与研究,部分艺术学科已逐渐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并建立起相对成熟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如有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作为有益养分融入艺术教育教学之中,有些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引用到艺术教育教学中。以体育教学内容与音乐、舞蹈艺术教学内容的渗透、融合为例,体育教学中关于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的一些相关内容对于声乐、舞蹈教学大有裨益。“气息”一直以来都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声乐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融入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直观地对人类呼吸的方式和特点以及人体各个部位在发音时的具体状态有所了解,那么可以极大地提高师生在声乐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成效;如果舞蹈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恰如其分地向学生介绍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如人身体构造、生理机能等,那么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舞蹈动律、舞蹈训练技巧等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渗透、融合的意义非同一般,离开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师生们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或将陷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境地,如果艺术教育工作者对此无动于衷,那么艺术教育的发展将难以突破、创新。(三)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所谓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传统性、多元性等基本属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要求高校要根据区域性、民族性特点开设特色艺术课程,目前高校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还处于探索试行阶段,可从以下三条途径加以推进。1.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高校可充分挖掘当地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支撑和服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艺术馆等场所,聘请地方民间艺术大师走进课堂指导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地方特色文化的独特性、传统性和多元性,从而使公共艺术教育更“接地气”,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2.构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艺术课程体系高校可根据办学点的地方、环境特色进行统一综合规划,构建出代表性、和谐性、实用性强的地方文化艺术课程体系,凸显地方文化艺术特色,课程体系可包含文化课和实践课两大板块,文化课旨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实践课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艺术创作创新能力。3.开设融地域文化与艺术教育为一体的课程地方文化艺术课程应充满“乡土气息”且能恰如其分地与艺术教育融为一体,切不可作为“无关”的课程悬浮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之上,学校可适时聘请民间艺术家准确、充分地将源远流长的地方文化原汁原味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开设如《地方民间美术鉴赏》《地方音乐实践与研究》《地方戏曲实践与研究》等课程,地方文化依托于课程得以体现和流传且与公共艺术教育融为一体,这将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增添别具一格的生命力和色彩。(四)完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公共艺术课程的课程评价是一种根据特定的评价要求和标准,通过对相关重要信息、数据进行系统性地采集,同时,运用各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定量、定性方法,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计划、实施过程、教学成果等相关因素作出准确的且具有价值的判断,并探寻有效完善途径的专项活动。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是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观念更新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完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对于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课程评价分为狭义和广义的课程评价。狭义的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过程进行评价。广义的课程评价主要是以课程评价去分析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学习环境的优劣性、学生取得的进步以及教学成果等重要内容,其中涵盖着课程需要评价、课程设计评价、课程教学过程评价、课程教材评价、教学成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等主要内容。通过课程评价,能够产生一定的反馈作用,从而有效推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朝着科学化、合理化、整体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思考、研究与实践才能完成的。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思考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创新途径,为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意见。

参考文献:

[1]邵萍.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策略探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85-87.

[2]王弘德,崔英娜.浅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艺术教育[J].2015(10),101-102.

舞蹈鉴赏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审美能力;学前教育

审美能力是一种艺术鉴赏能力,是感受、鉴赏、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开始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开始从孩子的学前教育抓起。而审美水平是感性认识事物的基石,这也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结合生源的实际情况,优化美术课程设计,积极探索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对策,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职教育类人才。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意义

美术课程是教育类专业中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美术鉴赏力及美术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课程。文章通过调研、分析北海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索影响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因素,并研究合理的美术教育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确保高职院校能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具备较高审美素养的专业人才。文章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水平出发,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和作业情况,分析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探索影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共性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笔者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促进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提供新思路;同时,探索提升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新途径,以期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黄易(2016)通过分析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的审美能力现状,认为以往的美术教育只重视绘画技能练习,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不足,就此提出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美,通过开设美术欣赏课程、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周志丽(2017)认为学前美术教育是一种启蒙式、引导式教育,要有明确的方向;同时,从美术教育观念、师资水平、课程设置与实施、教师素质和家长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等五方面展开研究,并从这五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刘洋从三个维度出发,研究如何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结果表明,端正高职教师的教学思想、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和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审美能力这三种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孙宝斌(2017)从美术基础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研究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内容实施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效用,得出合理地设置美术基础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拓宽美术教学思路有着重要意义的结论。张睿(2018)认为创意美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国外文献综述。受到当地地理、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国家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呈现出差异。西方国家注重观察孩子的年龄特点,崇尚释放孩子的个性。Cizek的口号是“揭开盖子”,他通过与众不同的方法教导孩子,认为不应该干涉孩子的自由,也不应该随意修改孩子的作品,即便孩子绘制的作品画面不协调,也是孩子个性的一种表现,无需修改。Thetter的想法则与其他美术教育家有所不同,他认为教会孩子观察模特的属性和所处环境是第一要务,然后研究、分析模特的特点,最后才是孩子的发挥时刻。Roth’s的观点是让孩子在绘画中将自己的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教师与家长不应在乎孩子的技艺,而应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放在重要的位置。3.小结。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国内学者提出的关于制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个人方面、教师方面和学校方面。个人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对自身审美能力的认识、个人的美术基础等内容;教师方面主要包括教师的美术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内容;学校方面主要包括师资水平、美术课程设置与实施等内容。国外学者注重释放孩子的天性,主张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画,不考虑技艺和艺术表现手法,旨在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笔者结合接触的学生群体和所处的教学环境,认为影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因素主要体现为个人美术功底差、美术课程设置和课堂内容不合理、教师经验不足三方面。笔者着重从这三方面展开论述,并通过剖析问题,总结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第一,学生美术功底较差。部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综合能力较低,个别学生在高中以前对美术等艺术课程接触不多,缺乏多方位的艺术熏陶,审美能力相对较弱。学前教育专业部分学生未系统地学习与美术相关的艺术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第二,课程设置与课堂内容不够合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较多,学生既要学习声乐、舞蹈、美术等技能课程,又要学习该专业的文化类课程,以致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较少,学习效果欠佳。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其教学形式主要为临摹美术作品,未充分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虽然学生的临摹能力能有所提高,但是缺乏分析和鉴赏作品的能力,仅仅停留在画得像与不像的层面,亦难以体会到作品传达的内涵。第三,教学经验不足。部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毕业于美术或艺术类院校,虽然个别教师专业能力强,审美水平较高,但是缺乏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工作经验,不了解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个别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从网上收集相关课件加以修改,作为自己上课的课件,部分网络课件内容陈旧,加之其在教学中未引导学生参与美术鉴赏等活动,难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艺术教育氛围的缺失也是影响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简笔画、素描、色彩、黑白装饰画、手工和玩具设计与制作,基础课程是简笔画、素描和色彩,进阶课程是黑白装饰画、手工和玩具设计与制作。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不仅要讲解美术的基本内容,而且要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并亲自示范作画,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绘画过程的同时,回忆自身的绘画手法,认识到差距。而对于进阶课程,教师应注重提升课堂质量,尽量在课堂上多讲解黑白装饰画、国画、水粉画、手工和玩具的内容,或教授学生美术鉴赏的相关内容。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方面要靠学校,另一方面要靠教师自身。首先,个别美术教师虽然是美术专业毕业,专业素养较高,但缺乏教育实践经验。为此,学校应注重夯实美术教师的授课基础,通过多种方法帮助教师提升授课水平,如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新教师跟班学习等方式。教师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授课方式,才能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其次,美术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的内涵也处于不断创新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领悟新时代下美术的意义,才能向学生传授当代先进的美术观念。3.拓宽美术教育渠道。开展多种美术教育方式是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形式。高职院校通过组织教师和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艺术品位,通过派遣优秀教师和学生进入美术院校交流学习,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多元化、全方位地获取最新的审美理念和最前沿的创新思维;同时,高职院校亦可以邀请美术界的名人或作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宣扬美术创作的新理念,活跃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展望

在总结问题时,一些可能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内在因素,如家庭对于学生艺术能力培养的态度、教师的美术教育观念等因素未列入文章的研究范围,原因在于这些特征较难捕捉和定义,而且获取这些研究资料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找到合适的定义和获取方法将这类因素纳入研究,进而扩大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范围。同时,文章研究结论的普遍性和适用性还有待检验。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希望能在更多的高职院校中获取存在的问题,尝试在多个城市的高职院校间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凤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研究——基于12所高校美术类课程教学大纲的文本分析.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2]叶明明.审美素养视域下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3]常冬梅.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改革探究.课程教育研究,2016(37).

[4]周志丽.新乡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湖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5]黄易.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艺海,2016(10).

[6]孙宝斌.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的设置.课程教育研究,2017(4).

[7]张琼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7(16).

舞蹈鉴赏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儿童舞蹈;舞蹈能力;内容效度

体育舞蹈是一项集音乐、舞蹈、体育等为一体的艺术类运动项目。作为一门艺术类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有着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和技术要领,青少年作为学习体育舞蹈的主要群体,不仅要能体验舞蹈带给自身的快乐,也要能忍受学习舞蹈过程中的艰辛。培养一定的舞蹈能力是跳好体育舞蹈的基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儿童舞蹈能力评价指标的内容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山东体育学院图书馆收藏的专著、期刊、论文等相关资料,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并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整理、筛选、归纳、分析,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1.2.2专家访谈法。以在体育舞蹈教学和竞赛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教练员和专家为访谈对象,针对儿童舞蹈教学和儿童舞蹈能力的内容进行咨询。1.2.3逻辑分析法。收集相关资料结合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2相关概念界定

2.1儿童舞蹈能力的内涵及意义。舞蹈能力是指体育舞蹈练习者在学习基本的专项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的特定专业所需的专门运动能力,是完成各种体育舞蹈动作的基础。通过舞蹈能力的训练可以提高练习者运用和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并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2舞蹈训练学。《舞蹈训练学》[1]中提出了舞蹈专业能力一词,舞蹈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或身体专业能力),特指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表演者的身体应该具备的各种专门能力,它是舞蹈训练内容的概括,是一个舞蹈者在舞蹈训练中获得的发展的各种身体能力的总和。按照各部分内容的不同属性,将舞蹈专业能力分为身体基础性能力和身体技艺性能力两大类。这里对舞蹈专业能力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但是与我们需要的儿童舞蹈能力还有区别。根据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大部分儿童学习体育舞蹈是为培养良好的体态,通过舞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门艺术技能等。2.3结合两者论述儿童舞蹈能力的指标。依据儿童的身心发育特征,儿童舞蹈能力是指儿童经过舞蹈的专项动作练习后,在练习和表演中所发挥出的有别于正常状态时的身体能力,其中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身体形态、舞蹈基本能力、音乐鉴别能力、心理素质、技术素质。身体形态包括身高、体重;舞蹈基本能力包括肌肉力量、柔韧、速度、灵敏、耐力等;音乐鉴赏能力包括风格特点、音乐节拍;心理素质包括社会交往、自信心、意志品质、消除不良情绪;技术素质包括架形、运动方向、重心的移动、动作的完成度、节奏准确性。

3儿童舞蹈能力评价指标的内容分析

3.1体育舞蹈中的身体形态。舞蹈的美是一种体态的美,是根据身体的运动造就的美。芭蕾舞讲究的是“开、绷、直、立”,而体育舞蹈也不例外,挺拔的身材,匀称的体态是跳好体育舞蹈的基本要求。接触拉丁舞的过程中,要先解决身体形态的问题,会不断要求练习者两腿超直,脊椎向上找天花板,尾椎向内收进入身体,在这一组力量的对抗下,练习者的身体会呈现“直、立”的效果。3.2体育舞蹈中的舞蹈基本能力。舞蹈基本能力俗称基本功,是指学习舞蹈所需要的基本身体能力,是练习舞蹈的基础。3.2.1肌肉力量。力量素质是舞蹈基本能力中的重要素质,是基础中的基础。作为一名舞蹈练习者,首先应具有一定的力量素质,有了一定的力量素质才可以自由的控制舞蹈中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身体的快速转换等,才能更好地把握动作要领,领会舞蹈的内涵。3.2.2柔韧素质。动作的幅度大小与舞者的柔韧素质有很强的相关性,在体育舞蹈中特别强调练习者要有很好的肩、胸、腰、腿等的柔韧度,柔韧性好了以后,做起动作来才会感觉舒展,连贯,动作的运行轨迹才会大,柔韧素质是练习者学好体育舞蹈必不可少的条件。3.2.3速度素质。体育舞蹈是一种节奏感很强的舞蹈,在这种节奏下就要求练习者必须在每个节拍响起的时候身体要做到相对应的位置,用舞蹈的话说,要用身体的动作去撞击音乐,这无疑对练习者的速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恰恰舞一般每分钟29~32个小节,每个小节由4个节拍组成,每分钟要完成116~128个动作。由此可见,体育舞蹈不仅需要练习者具有良好的速度素质,反过来还可以为练习者发展速度素质,顺应了儿童时期孩子的身体发育特征。3.2.4灵敏素质。舞蹈是以各种不同的身体形态组合所展现出来的,是练习者不断的对自身身体极限的挖掘,其身体的快速转换,重心的移动,运动中身体形态的保持都离开练习者的灵敏素质。在体育舞蹈的表演和比赛中,灵敏素质好的选手就可以做出很多其他选手做不出的身体动作,以增加在比赛中的获胜机率。3.2.5耐力素质。身体素质中的耐力素质为选手能够顺利完成比赛提供保障[3]。正常舞蹈课程是90min一节,在这90min里包括了身体素质练习、专项动作技术练习,可以说90min学生至少要运动60min,而且是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练习,所以说耐力素质对儿童是至关重要的,是完成训练和比赛的体能储备。3.3音乐鉴赏能力。著名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曾说过“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这句话概括说明了音乐是对美的追求,对人性的塑造。体育舞蹈是由十支不同的舞蹈组成,其就包含了十种不同的音乐类型,儿童在学习每个舞蹈之前首先就要先掌握该舞蹈的音乐特点,才能合理的跳出舞蹈的律动感觉。因此培养一定的音乐素养对学习舞蹈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也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分辨和欣赏能力。伦巴:缠绵浪漫,温文尔雅、4/4拍,27~28小节/min;恰恰:欢乐俏皮,灵活多变、4/4拍,29~32小节/min;桑巴:热情强烈,富有感染力、2/4拍,48~56小节/min;牛仔:节奏轻快且有跃动感、4/4拍,40~46小节/min;斗牛:仪式舞蹈,气势恢宏、2/4拍,60~62小节/min;华尔兹:庄重典雅,华丽多彩、3/4拍,30~32小节/min;维也纳华尔兹:节奏清晰,旋律活泼、3/4拍,56~60小节/min;探戈:刚劲有力,动静交织、2/4拍,30~34小节/min;狐步:典雅大方,舒展流畅、4/4拍,30小节/min;快步:简洁明快,饱含动力和表现力、4/4拍,50~52小节/min。3.4心理素质。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的定义修改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3]。3.4.1培养意志品质。意志是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力反映了人们克服困难的过程。对于没有舞蹈基础的儿童,学习体育舞蹈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要克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困难。遇到问题时本能的反应会去回避问题,但是当老师反复跟他强调一个要求,动作有所进步,可以跟上音乐时,又会燃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不懈的坚持中意志力和忍耐力不断提高。3.4.2增强自信心。从不会到会需要一个过程,从一个简单的基本步的学习到一串单人组合的完成,从一个单人组合的完成再到双人合舞的提高,从双人合舞的提高再到比赛场上的同场竞技,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儿童取得了成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的对自己的认可,增强了自信心。3.4.3促进社会交往。体育舞蹈的另一特征是双人舞,即要求在舞蹈的过程中两人要有一定的配合和默契程度,这些都少不了两人的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儿童之间要相互学习、分享、交流、管理,取长补短使之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懂得尊重他人,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了儿童之间的交往。3.4.4消除不良情绪。司徒炳坤(2009)等应用精神的卫生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积极参加有关体育舞蹈活动者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常人水平,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则更加显著。现在的儿童课业繁重,相对于文化学习来说,舞蹈是一种可以使心情放松的运动,学生们跟着音乐翩翩起舞对内心来说就是很好的释放,通过音乐用舞蹈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起到调节心情,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3.5技术素质。基本技术是有效合理地完成动作的保障。通过基本动作训练,能使舞者逐渐掌握各种舞的风格和特点,也能为学习组合动作、进行成套动作的编排奠定必要的基础少年儿童必须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才能跳出拉丁舞的感觉和特点。3.5.1架形。体育舞蹈中的人体美“以体传情、形神兼备”。既然要以体传情,那就要对我们的架形、形体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一开始学习舞蹈老师就会对学生的架形有所要求,且这个要求会贯穿于学习的始终。3.5.2运动方向。在体育舞蹈中每一个带有转动的步子,都有其明确的转动方向,甚至在大套路的基础下整体的运动方向也是有规定的。综合各方面原因,人们在编组合套路时也都会考虑到方向。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方向的确定是少年儿童在练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外,除了整体的运动方向以外,还有身体的方向,清晰的身体方向会对舞蹈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3.5.3重心的移动。体育舞蹈通俗来说就是一个解释重心的舞蹈。在舞蹈的过程中重心会在两腿之间不断交换,通过前后、左右、上下的移动维持重心的稳定等,可以说是因为有了重心的不断交换才有了拉丁舞的特别感觉。3.5.4节奏准确性。音乐与舞蹈有着天然的姻缘关系。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跳舞其实不是跟着音乐在跳,而是跟着音乐中的鼓点或者旋律在跳。踩上音乐中的每一个鼓点,才能感觉动作是真正切合音乐的。儿童随着舞蹈的鼓点和旋律能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才是真正能够把握音乐的表现。3.5.5动作的完成度。体育舞蹈中有很多特定的动作,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音乐速度、动作编排、个人能力等等,在儿童少年刚接触舞蹈时很难能从头到尾都按照要求完成动作。但是舞蹈的练习就是要不断在正确的动作基础上反复重复,以求让肌肉形成记忆,更方便后面的动作完成和动作的流畅。

参考文献

[1]杨鸥.舞蹈训练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闫爽爽.对体育舞蹈摩登舞专项选手身体素质训练的分析与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

舞蹈鉴赏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管理者;认知;艺术学科;课程分类;学术成果

艺术学在我国是作为一级学科而纳入国家整体教学体系的。这一学科的概念是:将艺术从宏观角度进行综合性研究,并将艺术中的各个不同类型分别进行专门性研究的人文学科的总称。这样,按照教育部对学科的要求,艺术学下属包括8个二级学科: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同时,我们也看到,艺术学作为一种现代的人文学科,与相邻学科也有着广泛联系,如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音响学,计算机科学,等等。

就艺术学下属的各二级学科本质而言。存在很多共性,它们彼此相通、相互借鉴,如此,拓宽了学科领域,拓展了学术视野。同时,各二级学科在课程类型、授课方式、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多本质相通的地方。而另一方面,由于各学科的特点,学科之间在上述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作为管理者需要加以关注的。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作为艺术学一级学科建立起来的学院,如何在3个二级学科音乐学、舞蹈学、艺术设计学中,在课程类型、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方面形成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学院的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去做的工作。

一、关于艺术学科的课程分类

不同的课程,在总的教学投入方面,包括备课时间、授课难度、知识含量等方面是不同的,鉴于此,它们的教学工作量也就不同。

教学工作量是指教师在教室、画室、琴房、排练室、工作/实验室等教学场所以授课时数(学时)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的知识讲授、辅导、答疑、作业批改、命题及考试、以及阅卷和其他教研工作。它以学时为工作量的计算单位,每学时45分钟。

3个二级学科的课程大致分为5类。其逻辑依据是:课程性质影响到课程类型,而课程类型的分类是由于授课的方式决定的,然这种方式又取决于授课的内容,决定授课内容的是所传授的知识含量,这种含量表现出了教师所付出的备课劳动强度。

根据艺术学院的情况,5类课程为:

(1)音乐、舞蹈/表演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艺术设计类非理论类课程;各专业史论类、鉴赏类课程。

这类课程全部教学内容均于课堂内讲授,学生课下完成作业,学生作业不作为教师课外批改的内容。教学包含两方面内容:对上次课教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的检查;讲授新的内容。是系数为1的标准教学工作量,其他教学工作量以它为基点制定系数。

①人数:以学科专业为开班数。

②相关课目举例:

a)音乐类如视唱练耳,作品分析,民歌,戏曲。乐理,正音,合唱合奏等。

b)舞蹈/表演类如表演,编导,舞蹈文献等。

c)艺术设计类如服装材料学等。

d)各专业史论类课程,鉴赏类课程(以35人为开班数)。

(2)音乐专业技能课(个别课);舞蹈专业技能课。

这类课程是表演专业技术层面的课程,包括音乐专业常说的“小课”和舞蹈专业的技术训练课,意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教学工作量系数为0.67。

①人数:音乐“一对一”形式授课,舞蹈以专业为开班数。

②相关课目举例:

a)音乐类如声乐演唱、器乐演奏、钢琴演奏、音乐学专题理论研究等。

b)舞蹈/表演类如形体,基训,身韵,民间舞,现代舞,排练等。

(3)艺术设计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

这类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技术层面的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意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周为上课时段(周学时)。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任课教师必须有范画作为教学支撑。教学工作量系数为0.80。

①人数:30人为开班数。

②相关课目举例:

艺术设计类如素描,色彩,速写,设计基础,装饰艺术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艺术设计,版画,油画,雕塑,摄影等。

(4)理论类课程。

这类课程是以学科群划分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全部教学内容均于课堂内讲授,学生课下完成作业,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需在课外批改,批改的作业量不能少于总课时的2/3。教学包含两方面内容:对上次课作业的适当讲评;讲授新的内容。教学工作量系数为1.25。

①人数:35人为开班数(或人数少的班2个班合班上课)。

②相关课目举例:

a)音乐类如和声,复调,配器,歌曲作法,音乐学概论。

b)舞蹈/表演类如编导理论,艺术概论。

c)艺术设计类如设计概论,工艺学等。

(5)小组类、伴奏类课程。

这类课程分两种:

一种是小组课,基本为室内乐课,4人以上组成小组进行教学,教学工作量系数为O.83;

一种是伴奏课,这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分为声乐、器乐和舞蹈伴奏课,教学工作量系数分别为0.53和O.45。

①人数:小组类课程4人为最低开班数;伴奏课没有人数限制。

②相关课目举例:

a)小组类如室内乐,重唱,重奏,数码钢琴集体课,歌剧表演等。

b)伴奏类如为声乐、器乐、舞蹈等伴奏。

上述课程的分类,体现了教学投入的整体本质,为对教师教学工作量进行教学实践的量化标准,提供了制定的保证。

二、关于艺术学科的学术成果认定

艺术学科的学术成果包括科研成果和创作表演成果两部分,而后者是艺术学科学术成果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艺术学科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科研成果:指对有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其成果形式主要为学术论文、专著、编著、译著、教材、咨询报告、专利等。

创作表演成果:指对相关学科具有创新性的实践和应用,它又包含一度创作——艺术作品的原创;二度创作——艺术作品的表演创作;三度创作——艺术作品的传播创作。

根据艺术学院的情况,科研成果与创作表演成果认定按如下分类:

(一)科研成果(各项按级别由高到低依次列出)

1、学术论文

①国际性学术刊物/国际性学术会议论文集。

②国内Ⅰ、Ⅱ、Ⅲ类重要学术期刊(统称核心期刊)。

③国内核心期刊(统称核心期刊)。

④省级和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刊物(必须是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学术刊物,统称一般期刊)。

⑤省级报刊理论版,专业性报刊。

⑥全国性学术会议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仅作内部认可)。

2、学术著述

①学术著作。②学术性编著、译著、工具书。

③作品集(音乐作品集、美术作品集、CD、多媒体光盘等)。

3、教材

①教育部统编教材。

②省统编教材。

③其他教材。

4、咨询报告

分为部级、省级、省级以下。

5、专利

①发明专利。

②实用新型专利。

③外观设计专利。

(二)科研成果奖

1、国家特级

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项目成果奖(全国社科联)。

②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

2、部级

①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奖(中共中央宣传部)。

②全国高校教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

③全国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含评论、专著等)(文化部,中国文联)。

④其它(中共中央、国务院直属部级单位)。

3、省级特级

①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东省社科联)。

4、省级

①广东省“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奖(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②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联)。

③广东省教学优秀成果奖(广东省教育厅)。

④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州市社科联)。

⑤其他(广东省政府)。

5、厅级

①广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东省教育厅)。

②广东省高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优秀成果奖(广东省教育厅)。

③广东省高校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名牌课程)奖(广东省教育厅)。

④其他(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直属厅级单位)。

(三)创作表演成果

(1)表演专业教师举办专场演出。

1场个人专场音乐会或舞蹈个人表演(含编导)专场(80分钟),相当于省级专业学术刊物1篇(也可分别举办2个半场个人专场音乐会或舞蹈作品(含编导)专场(40分钟),每次相当于省级专业学术刊物O/5篇,2个半场合为1场。

(2)公开出版个人专业方向的专题CD,个人作品集/画集。

1个相当于省级专业学术刊物1篇。

(3)原创作品首演。

大中型声乐器乐多声部音乐创作、大中型舞蹈创作(作品长度8分钟以上)、大中型艺术设计,首次公演(内涵为:为电影、电视创作音乐和艺术设计、舞蹈创作;在电台、电视台播出;音乐会公演。各项均需要相应证明。)相当于省级专业学术刊物0.5篇。

(4)出版原创作品。

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多声部音乐作品、艺术创作/画作,1个(多个艺术创作以同一期刊的1个页码为限)相当于省级专业学术刊物0.5篇。

(四)创作表演成果奖(部分项目含科研成果奖内容)

1、部级

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

②中国各专业协会举办的全国性专业比赛,例如:

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

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家协会);

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③国家舞台精品工程(文化部)。

④中国艺术节“文华奖”(文化部)。

⑤文化部举办的其他全国性专业比赛,如“群星奖”(文化部)。

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性专业比赛(中央电视台)。

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全国性专业比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⑧其他全国性专业比赛(中共中央、国家有关部级单位)。

2、省级

①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②广东省“星海音乐奖”(广东省文联、广东省音乐家协会)。

③其他与部级比赛相配套的全省专业性比赛,如“广东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广东省文化厅、省电视台、省人民广播电台)。

④广东省艺术节比赛(广东省文化厅、省文联)。

3、厅级

①省一级的地方性、区域性比赛(广东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各专业协会)。

②非艺术系统厅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全省艺术类专业比赛(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直属厅级单位)。

(五)各成果的补充认定

(1)同一件作品被不同专业学术刊物刊载(转载);被不同系统收录、获奖;首创和获奖同时获得;均按最高档次核定,不能重复计算。

(2)理论、创作、表演获奖,部级相当于核心期刊1篇,省级相当于省级专业学术刊物1篇,厅级不计入。

(3)所有创作表演成果累计总数按一定比例纳入科研成果总数,鼓励多出创作表演成果,但不能代替科研成果。

舞蹈鉴赏论文范文篇8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统一教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的需要是有所侧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断转换的。针对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为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两大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物质性需要,既包括学者维持与其地位相称的基本生活条件、学术资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学术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标是塑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即所谓“学术精品”。“学术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现实性功利追求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知识、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知性的召唤、道德的践行。”⑧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对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现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等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驱动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驱动下的学术需要。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标准置于其他价值认定标准之上,把质的高下简单约化为量的多少”。“当这种量本位标准被‘锁定’时,量的追求就演变为学者们的‘生存本能’,以知识追求为本性的需要就让渡于以现实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生存物质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直接相关的。正是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从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学术需要”转向了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生存需要”,最终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失控”。

舞蹈鉴赏论文范文篇9

深刻感到音乐规范》中关于音乐课程价值理念的表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时推进。课程总目标的建立:以及要求从“感知与鉴赏”表示”发明”音乐与相关”四个领域构建教学内容和标准,强调了学生经验与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标明了突破激进上以(学科知识)教材为中心的旧格局,上升到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的新局面。

一、课改带来的惊喜是什么:

以培养学生兴趣音乐为动力,1教学理念的渗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学生的齐唱,对唱,领唱、小组唱、听录音机中的对歌曲不同处理的合唱等等,都是围绕“听”听觉的体验)这个中心来进行。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这个音乐教学中心环节,让学生通过聆听深刻地感受到歌曲的美妙,学生就会有了学习歌曲的欲望。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2教师角色的转变。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师生间互敬互爱,给相互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学习与合作的氛围,对课堂教学无疑是积极的音乐课上老师关注不只是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是协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拓展音乐综合文化视野,从而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审美的探索、发明的态度与方式。因此在这样的认识的前提下的教学老师和学生都比以前爱上音乐课,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整个教学活动中,欣喜地看到教师与学生走到一起,教师以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呈现在学生之中,对于学生回答的各种答案始终面带微笑,让学生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具有独特的看法,因为音乐不追求统一答案,音乐尽量不结束真理。教师既是逊色的导演又是忠实的观众,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要求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通过教学活动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接受。

重视学生音乐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整合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合理开发。教师不是全才,3以生为本。更不是完人,学生也不可能可能永居老师这下,面对飞速而来的多种媒体,学生受教育的范围已不只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为此我课堂应该及时改变教学模式,让课堂不公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展示自己能力才干的天堂,这节课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学习,教师从中倾听、观察、随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借助小组活动,学生资源开发通过通过小组的学习活动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每个小组成员能力各有高低,小组学习可以协助他取长补短、互帮互助,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合作。表示”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学习音乐的基础内容,培养学生音乐表示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利用了有效的教材资源,运用了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实践中用,实践中学习思考,学会汲取,学会总结,最终将知识的获取过程自觉转化为一种实际的学习能力。总以为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自我表示的意识,对成功的体验,没有年龄小的学生强,孰不知,只要给他机会,给他时间,比任何时候都喜欢将自己的才干展示进去,这是始料未及的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大胆放手展现自我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配合,让听课老师都深受感染,这是这节课最亮的闪光点。达到让学生兴趣音乐先让其喜欢上音乐课的目的

音乐教研、音乐培训等活动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4为贯彻新音乐课改的精神。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培训得到广泛的发展,一年来,分别在实小、二实小、城小、五中、六中、七中、梅仙中学、联合中学、坂面中学组织开展了全县性的及片区性的音乐课改课堂教学活动;召开了课改阶段性小结会议;举办了全县音乐课改实验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教学课件评选活动;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成立了县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会;组织部分音乐课改教师培训班;各中小学分别举办了观摩教学、教学研讨。

二、教材教学建议

良好的习惯和技能要建立起来,

一)重视歌曲教学方法的研究。三年级要打好歌唱(独唱、合唱)基础。课前要充分备好每首歌曲;教学中要采用模唱、接唱、对唱、编唱、扮演唱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齐唱、合唱;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歌唱内容和内涵的感悟和审美。

大胆调整教材歌曲内容,

二)要以生为本。动听的歌曲应该让学生多体验;不好听的建议不唱,选择课本外好听的歌曲,尽量使学生坚持对歌唱以及对音乐的兴趣。

也是协助学生拓展综合文化视野的重要组成局部,

三)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感知与鉴赏能力的主要途径。要重视上好每一课的欣赏教学。如何上好,提出几点建议:1围绕主题,安排有歌唱和聆听的内容(演唱春天歌曲,欣赏春天的音乐或景象,或者跳春天的舞蹈)防止只有听乐说乐的单一、枯燥现象。实际标明,动中欣赏音乐效果更佳;2要采用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欣赏教学方式(教材已有明显要求,如听辩乐器的音色变化、人声与器乐声的不同艺术形态、旋律的起伏发展特点,并能以肢体动作或者语言表达相应的感受和理解)才干使学生较深刻领悟音乐的内蕴和风格;3要根据音乐作品内容引导学生从音乐入手,探讨相关文化和民俗(为什么辽阔的草原会产生牧歌;为什么山歌与小调的歌声不同)4要多采用对比鉴听的方法,让学生在多种音响的对比中,丰富情感体验、提高鉴赏能力(如,牧歌”有多个演绎版本,小提琴、童声合唱、成人混声的都让学生对比聆听,体会更丰富)

加强对学生音乐发明性思维的培养,

四)编创与活动”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创编活动贯穿于各个教学过程中。因为,音乐发明性活动是审美的主要形式,音乐教学脱离发明性活动就失去了生命力。一、二年级已形成一定的节奏感的基础上,要加强多声部节奏练习(朗诵的打击乐的声势律动的合乐拍手、跺脚等)同时也要关注听唱、听辩、编唱、即兴旋律接唱和模唱。课本中提供各种内容和教学要求与方式,要尽量完成课本要求,除了按课本的方式,建议大家要设计和编排激励学生学习和促进提高的教学方式与手段:1节奏和旋律接龙、开火车;2听旋律短句接唱尾音;3按提供的唱名(音符)即兴编唱短句;4师生共同创编歌曲(摇篮曲、进行曲)5旋律创编:1加减音符;2改编歌曲,如,加上朗诵、拍手、律动等。

都能感到对于各类音乐学习都有提出具体的音乐表示的要求和做法(如,五)表示”音乐教学活动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是学生价值取向的反映形式也是教师实施教学方式、战略、评价的依据。从各个版本的教材中。艺术教材有:歌唱扮演、聆听扮演、律动扮演)对此我要重视“表示”研究,新的音乐课标在表示”领域提出具体的要求,说明了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表示”都应该是边学习边表现,特别是音乐双基的学习更要求在表示中落实。大家知道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需在玩中、动中展开教学,表示“比”玩、动“从本质上讲,要求更高,如果是没有质量盲目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表示“应该是学生将自己的音乐经验、见解、感受通过一定的音乐技能技巧表达进去,有技能含量的换言之,表示“中学习才能进步。既:欣赏、唱歌、编创、奏乐、识谱都应该在表示中进行。建议:1学习惯例要加强,养成爱表演的良好习惯;2重视节奏、律动、声势扮演的训练,训练以及会表演的能力,以及较深刻感受音乐文化提高审美能力建立基本素质(简单的踢踏舞步就能反映出藏族、蒙族、维吾尔族舞姿和不同和民俗文化的不同)4歌唱教学除了要声情并茂,扮演也要同步跟上。

三、课改存在问题及音乐教师的反思:

对课改理念不透彻,

一)存在问题:培养时间短。无法将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仅仅是流于形式;存在教师对课改缺乏热情、主动。

二)音乐教师的反思:

发挥音乐教育教学优势,1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体现音乐课堂教学的人文特征。音乐教学的人文特征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的音乐要素的探知、音响感受以及歌唱、奏乐等扮演活动中发现音乐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谐、优美、欢快、激昂并从中获得语文学习、美术学习不可替代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根据这样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尽量向学生传送优美、生动和多样式的音乐,如A老师的奏乐、歌唱、扮演、语言都要力求准确、优美;B课堂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经验和需要入手考虑不好听,不好唱的音乐不要强调学生听和唱,或者学生会远离音乐课堂;C不要为了综合而削弱音乐丢失了音乐的个性的特质。

应该是以音乐为主线的音乐间以及相关文化间的综合,2综合”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课堂上和综合;二是课程的综合。音乐课堂的综合。要自然、生动。如欣赏电影音乐,首先想到音乐,为了探索电影音乐的性质和牲,肯定要涉及到电影扮演艺术形态和情节等。总之,主和次要明确。而课程上的综合应该是分别由不同艺术学科的形成单独切入教学,构成的艺术综合课程。不要片面的把“综合”理解为在一堂课内多门艺术的拼凑和叠加。

舞蹈鉴赏论文范文篇10

在我国,传统艺术教育始终宽泛地包括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各个领域,且多以分科教学的方式存在。然而,真正将艺术教育明晰定位在“艺术”,且将其以综合的方式呈现的是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中开展艺术课程,这是在我国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艺术课程打破传统艺术教育分科而教的界限,注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门类以及与其他非艺术领域之间的融合,强调以人文精神为主线,知识技能为辅线,密切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的联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之目的。为了避免与以往的艺术教育在概念上发生混淆,中小学界常称之为“艺术课”、“综合艺术课”或“艺术综合课”。

无疑,这样一门艺术课程,它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业已习惯了传统分科教学的广大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现在从事中小学艺术学科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原来从事单科音乐或美术教学的教师,目前情况下,跨学科教学存在现实的困难。5个年头过去了,师资问题自始至终存在甚至困扰和阻碍着改革的进程。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以深化艺术教育改革,推进课程与教材新体系的构建,着力使艺术学科的价值与功能更大地体现出来,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远在改革之初,学院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成立了小学艺术教育系,主要承担我省贯彻实施国家新课程——小学艺术课程的师资培养、培训和研究任务,也是学院创建特色学科、精品课程的重点科系,同时也成为我国基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在艺术课程师资培养和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之一。自2002年起在全国率先培养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专职综合艺术师资以来,小学艺术教育系紧紧围绕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依托课改实验区基地鲜活的案例和交流互动的大平台,以科研促教学,以实践带科研,深入研究小学艺术课程师资培养的新模式和较完整的架构,为我省小学艺术课程师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艺术课程的核心是综合,综合性艺术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现代社会出现的课程综合化倾向是课程发展历史进程中否定之否定的结果。“当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的世界和谐共生的时候,当时代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时候,当时代要求人格整体发展的时候,课程的综合化就成为必然。”[1]

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有一个零点计划,其逻辑前提是科研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所以要以零为起点,重新审视艺术教育。我国在进入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艺术教育,其高瞻远瞩的意图不言而喻。我们知道,信息时代的教育特征是将工业时代的封闭性、单向性、继承性、统一性和专门性转向开放性、双向性、创新性、个性化和综合性。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从传统狭窄的学科视野中走出来,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和综合的架构参与社会发展。”[2]“使之从培养某一学科的专门教师逐步过渡到培养有较为宽广知识背景的和多方面能力的教师,再到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的教师或能够进行综合课程教学的教师,以便为通才教育准备师资。”[2]

可以说,综合是科学发展的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综合艺术教育既要让学生掌握“艺术”的语言,用于人际交往、美化生活、美化自然、“经世济用”、“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让学生乐意在艺术世界中徜徉,陶冶性情、美化自我、“修身养性”、“改造主观世界”。在本次课改所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中还确定了艺术课程的人文性,明确指出,艺术课不是一种单纯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艺术水平和人文素质的人文课程。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夏中义先生曾提出“精神成人”的理念。应该说,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了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还包括了人对社会已有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所以,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核心。如今,艺术教师应该既是创造型教师、引导型教师、交流型教师,也是方法型教师,更是因材施教型教师;既是传递人类文明的纽带,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浇灌艺术之花的园丁。因此,在现代艺术教师的素质内涵上,要求具备可靠的政治素质,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思想,广博的文化涵养,健康的身心素质,高尚的审美素质,坚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高超的教育技能。也就是说,艺术教育要求素质发展全面的教师。

二、探索与实践

我国小学艺术师资的培养主要依赖于艺术师范类院校的培养。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作为全国率先培养小学艺术师资的学院,其中,艺术教育系以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大专学历为培养模式。为使未来的小学艺术教师在五年的有限时间里完成多项的学习内容,努力达到全才型的教师的目标,我们在培养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培养模式以及师资培养规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探索与实践。

(一)一专多能型的培养目标定位

在培养目标上,我们将之定位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适应艺术教学需要的理论、知识、能力、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具有艺术教育整合与发展能力和开拓精神,“多能一专”,适应小学艺术课教学的合格师资。我们认为,作为小学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应该比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素质更高更全面才行”。多能就是“必须具备所学专业各个方面的教学能力。”也就是“应该在自己的本专业方面尽可能地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3],所以,一专多能就是素质“素质更高更全面”,我们期望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紧扣《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

在课程理念上,根据国家基础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在大艺术观的背景下,从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艺术教育能力,进行教学分析、评价、总结的能力,发展学生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的能力,组织教学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具备处理现代教育信息的能力等,还应使学生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学会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在此课程理念下,我们在课程方案的制定上,注意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综合性与创造性相统一,思想性与师范性相一致,“共性”与“个性”相渗透。

(三)基础全面专业凸显的课程结构

在课程结构上,我们打破了传统学科本位的狭隘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文化课和音乐、美术、戏剧与舞蹈为主的学科基础课、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以人文素养与多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贯穿融合,促进学生在体验性、探究性,反思性和愉悦性学习中,将艺术学科内部质性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同时将艺术与其它非艺术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发展学生各项能力。此外还设立了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的综合类活动课程体系,通过各种艺术实践、讲座、观摩、体验、表演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艺术能力训练,确保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1.公共必修课:政治、语文、外语、历史、地理、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教师口语、体育等。

2.专业必修课:乐理基础、钢琴、声乐、舞蹈、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戏剧表演、美术基础理论、素描、图案、色彩、国画、手工、书法篆刻、中外美术简史、工艺设计、电脑设计、艺术欣赏、艺术概论、美学、小学艺术教学法等。

3.专业选修课:(根据学生主辅修的方向进行选修)民乐、管乐、电子琴、电脑音乐制作、儿童歌曲创编、环境设计、服装设计、摄影技术与赏析、壁画设计、工艺雕塑、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

4.综合类活动课程: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艺术采风与实践、各类知识讲座等。

(四)“2·2·1”的课程方案

根据我院招收五年专学生的特点,我们制定并实施了艺术教育“2·2·1”(既普修、主辅修与整合)专业培养课程方案。

“2”(指1—2年级)为普修期,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文化课和音乐、美术、戏剧与舞蹈为主的学科基础课、综合活动课。为三、四年级主辅修期进入音乐或美术学科高一层次的学习打下宽实的基础。

“2”(3—4年级)为主、辅修期。面向全体学生继续开设公共文化课,根据学生特长,分别开设主修音乐辅修美术和主修美术辅修音乐两大课程,为学生提供音乐或美术学科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在主修音乐或美术的同时,辅修其中一门专业(美术或音乐),并溶入艺术其它门类综合活动课、艺术创作、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实习。

“1”(5年级)为整合期。第五年的第一学期安排必修课程之外更多是选修课程与活动整合,其中包含8周的实习,外出艺术采风和毕业创作与毕业汇报。第二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与答辨以及参加12周的毕业实践活动。

(五)专业与教育能力兼备的培养规格

在培养规格上,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艺术专业基本能力与教师的基本教育能力。具体来说,由以下五部分构成。

1.音乐基本能力:含音乐理论与音乐技能两个部分,音乐理论方面,要求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与音乐文化素养知识,具有一定水平的中外音乐作品鉴赏能力,了解地方民间艺术的种类及其特点。音乐技能方面,每生毕业时必须同时具备三项基本功与一项专长(3+1)。三项基本功分别为“弹”、“唱”、“跳”,一项专长即会演奏一件民乐器或管乐器。

2.美术基本能力:含美术理论与美术专业技能两方面,理论方面要求具有扎实的美术理论基础知识与美术文化素养知识。具有一定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鉴赏能力,了解地方民间艺术的种类及其特点。技能方面要求每生毕业时必须同时具备三项基本造型能力与一项专长(3+1),三项基本造型能力分别为色彩、装饰、国画,一项专长为工艺制作。

3.舞蹈基本能力:含舞蹈理论知识与舞蹈专业技能基础知识,具有鉴赏评析中外舞蹈作品的基本能力、能够表演中国民间、民族等舞蹈片断及小品,能够表演和创编少儿舞蹈。

4.戏剧基本能力:了解戏剧的主要种类及其发展史,具有鉴赏评析中外戏剧作品的基本能力、能够表演戏剧片断及小品,能够创排简单的儿童剧与戏剧小品。

5.教育基本能力:

(1)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尤其是小学生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美术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具备良好的艺术通识通感理论和实践的能力,能运用美学艺术理论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3)掌握小学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即“三笔”“两Hua(话、画)”一报,三笔就是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两Hua即简笔画与普通话,“一报”即板报设计。

(4)具备处理现代教育信息的能力,要求每位毕业生能够运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像,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制作的课件,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艺术教学。

(5)具备组织教学与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能够利用乐器进课堂组织教学,能够组织小型的文艺演出活动,能够参与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

(6)具有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和对专业教育理论及发展动态进行研究的能力。因为就目前而言,艺术教师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面临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教育研究者研究好了由教师来实行,更主要的是靠教师结合实际自己的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成效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