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14:09:05

舞蹈艺术论文

舞蹈艺术论文篇1

【一】浅谈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提高

摘 要:艺术表现力是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灵魂所在.舞蹈作为一种源自自然、来自人类灵魂深处情感的生动肢体表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是通过舞者而传达给观众的,使观众受到触动,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这对从事舞蹈专业学习的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艺术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讨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 键 词:艺术实践;舞蹈;艺术表现力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走出课堂,从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不断汲取舞蹈艺术灵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重组和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习充满乐趣,这是每一名学生和教育者希望看到的.艺术实践正是舞蹈专业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吸纳的一种转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培养舞蹈专业的学生的艺术表演力及综合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艺术实践的定义及内涵

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称舞蹈专业的艺术实践就是舞蹈实习,他认为舞蹈实习包括了舞蹈表演、编导、教学、写作等,舞蹈表演专业的实习主要是舞台表演,侧重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锻炼.舞蹈教育专业实习的内容包括模拟教学、实际教学和论文.作者认为,舞蹈作为一门集音乐美、形体美、服装美、舞美设计等多项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以其高雅时尚的艺术品位和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翩翩风韵,无论是生动活泼的舞台演出、还是严谨科学的教育教学、论文书写,对于从事舞蹈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都有着“感于外、发于心”的本质提高,是艺术表现力来源的沃土.

三、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作用

(一)舞蹈艺术实践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为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舞蹈课和舞蹈实践活动(如舞蹈比赛)结合提高学生审美观舞蹈课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教学方式主要围绕讲解——训练——讲解进行,教师以主导地位的角色传授舞蹈基础知识,学生基本是被动接受者,周而复始,学生对舞蹈课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为提高舞蹈课的教学质量,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舞蹈艺术实践比赛活动,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舞蹈实践比赛中去,注重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应用,体验、赏析和创造.要强调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对舞蹈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检验,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注重舞蹈课和艺术实践比赛活动的相结合,为给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机会,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比赛活动的学生同没有参加艺术实践比赛的学生相比,他们之间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通过一定的舞蹈知识学习后,要安排和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比赛活动,把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舞蹈知识更广泛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舞蹈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二)舞蹈艺术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模仿力,进而提高其艺术表现力

舞蹈是一门不仅注重形式美,同样还十分注重思想情感内涵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舞蹈美不是一般的人体动态美.而是一种饱含诗情,富于乐感的人体动态美.学生在舞蹈艺术实践中通过对大自然和生活的创造性模仿,可以提高其表现力,如挤奶舞就取源于劳动,它是模仿牧民给牛羊挤奶的动作来表现人民的智慧、劳动的美.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如“三下乡”、“舞蹈采风”等方式,学生缩短了舞蹈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逐渐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作者认为,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它属于上层建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艺术的再现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离开了劳动实践,也就没有舞蹈艺术,在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有过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舞蹈艺术正是在这些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基础上,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时代的印迹,从无到有,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内容、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演和创作灵感,从而提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三)舞蹈艺术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创作、表演、欣赏水平,从而促进艺术表演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舞蹈实践包括舞蹈创作和舞蹈表演,而这两者都经历着从客观现象到主观意象再到舞蹈形象这二种时空状态的两度转化过程.从素材到舞蹈艺术的转化就是创造过程.舞蹈艺术源于生活.人们在生活中会有很多感悟,但表达不清楚,而创造本领的前提就在于发现、升华,例如,讲解舞蹈《小金鱼》时,我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观察鱼的形态、觅食、嬉戏的全过程,并要求低年级学生设计一组舞蹈造型动作.学生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想象出的肢体动作也十分丰富,有身体的扭动、面部表情的夸张表演、手部动作的配合,十分具有创造力也十分可爱,回到课堂再度讲解《小金鱼》时,学生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原来是这样”的感慨,学习效果十分好.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参加辽宁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 电视台“双拥晚会”、去日本昭和大学演出、去法国演出等一系列艺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创作 、艺术表现力等多种能力,从而是各种艺术

四、艺术实践是艺术表现力的沃土,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艺术实践的新途径

学生的舞蹈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是学生的外部形态动作和内部情态动作的综合培养.只要教育者努力探寻舞蹈教育的发展趋势、发展规律和发展途径,创造性的开展艺术实践活动,那么,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外部舞蹈动作与内心情感语言的技能,来进一步创编舞蹈动作,发挥其表演才能,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美的创造能力就不在是一句空话.艺术实践,对于每一位教育者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演出”、“表演”;更应该是“教和学”的完美统一,是学生主动吸纳知识过程,更是“教学实践”、“舞台实践”、“创作实践”的沃土,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开拓思路,创造性的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使舞蹈教育、教学告别“机械化”的操练,让学习充满乐趣,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欧.论舞蹈学专业特色的舞蹈技术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2).

[2]张春河.高校舞蹈教师的角色素质[J].舞蹈,2008,(6).

[3]张薇.舞蹈艺术走进大众的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

[4]苏娅.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二】舞蹈艺术方面的论文

摘 要:文章通过舞蹈常识、舞蹈编导个人素质、培养优秀的舞蹈人才等三个方面对怎样创作优秀舞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舞蹈起源;舞蹈分类;知识型编导;舞蹈创新

1 舞蹈常识

1.1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舞蹈是人类最早起源于劳动的艺术形式,最早的舞蹈多以模仿狩猎或欢庆丰收为主,随着社会文化发展,人们用这种丰富的肢体语言开始表达思想感情,继而反映不同的思想、信仰、理想和审美要求。一般研究者认为舞蹈始于旧石器时代。结合中国远古的传说以及世界各国的历史记载,舞蹈的演变经历了我国云南沧源岩画中等岩画中体现的上古时代原始舞蹈,随后在奴隶社会的图腾舞蹈,到了封建社会的宫廷舞蹈,史书上记载中国宫廷舞蹈发展的两个高峰的汉魏和隋唐时代,唐玄亲和南唐李后主等皇帝还亲自参加编制乐舞。以及从欧洲宫廷舞蹈中发展而来的古典芭蕾,直至20世纪出现的现代舞。

1.2 舞蹈的分类

舞蹈按照社会作用的不同可概括为两大类:①自娱性舞蹈。自娱性舞蹈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跳的舞蹈。自娱性舞蹈剧具备广泛的群众性,例如,人数、场地、时间均由大家自己选择决定,同时更以群众舞蹈娱乐活动为互相交际为手段而到达交流感情的特殊性。②表演性舞蹈。表演性的舞蹈,是指专门为观众欣赏而表演的节目。这种舞蹈更多是具有了规范性,除了在个别的场合由专业的舞蹈工作者即兴表演之外,大多数一般都在舞蹈编导的精心的编排下,提炼出主题思想、故事情节通过舞蹈的表演形式来塑造人物,通过扮演者的表演来娱悦观众,让观众和舞者在精神上得到高度的统一。

2 舞蹈编导个人素质

好的舞蹈作品的稀缺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很多理由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其中优秀编创人员的稀缺为主要的症结。培养一个优秀的舞蹈编导需要诸多的条件和因素。客观的教学条件到个人的文化素质形成了密切联系。所以在遵循舞蹈编创的规律法则制约下,切实提高编导的整体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2.1 舞蹈的文化内涵

最初舞蹈在舞台上拼的是技巧,再拼就是舞蹈的文化内涵。田露教授提出“在舞蹈编导、演的技巧,学养、文化人格等诸因素中,影响创作的终极因素是舞蹈艺术者自身的文化人格。”一个舞蹈的文化内涵完全取决于编导的个人内涵,他创作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2.2 做文化知识型编导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造就了很多具有文化特色的舞蹈,例如《雀之灵》《踏歌》《丝路花雨》《云南印象》等众多经典作品。目前社会提倡的是打造知识型社会,也就要求文艺工作者提高自身的知识性才能符合当前社会趋势的发展。一个能让人从舞蹈中读出知识读出文化的作品,无疑是一个具有深度的作品,这个舞蹈作品就更多得起到了社会的作用,让人们沿袭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利用好这种广泛而又直接的艺术形式继续创新发展。伴随着近几年来电视的大力推广,各种各样的舞蹈都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百变的样式、翻新的手法,让我们眼花舞蹈艺术方面的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zglww.net提供,转载请保留 .缭乱,但是我们看到的是舞蹈上的“腐化”,舞台上是让人看不透的在歇斯底里表演的演员,舞台下是稀稀拉拉面无表情的观众,这样的场面和舞蹈的编导有直接地关系,这种舞蹈缺乏知识,是一个浮躁的表现,以一种功利的表达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它偏离艺术的本质。现在的状况更可悲的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泛滥——搞自己的艺术,这些舞蹈编创者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个人知识的缺乏,盲目抄袭一味追求技巧上的难度以及绚烂的舞台效果,但是忽略了舞蹈的知识型。

2.3 舞蹈编导应当深入到生活中

当前舞蹈创作面对的很大一个理由是对生活的体味和感悟表现不足,舞蹈作品的主题被符号化和模式化,舞蹈来自生活但是又要高于生活,所以在舞蹈的编导中,编导只有在熟知生活中的细节,才能在生活中提炼并升华,在生活向舞蹈形象转化的过程中,有一项技能是编导们要学习的就是“模仿能力”,这种摹仿可以在编出的作品中得到体现,观众也可以从这种摹仿中揣摩出是什么样的情景,所以这个模仿要不到生活中体验生活是不可能很形象的。

2.4 舞蹈既要创新又要保持传统文化

我国的舞蹈资源丰富,有一些舞蹈文化经过艺术大师们的挖掘已经得到了保护和发展,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多的遗产沉睡在民间中,这样就需要我们去挖掘,成功地挖掘后面对的就是怎么样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这样就要求我们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的创新,这种创新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宝藏更好的发挥它的特色,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3 培养优秀的舞蹈人才

3.1 向知识舞蹈教学发展

一个定位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所以作为当代的舞蹈演员们,更要着眼于未来,抛开功利心,舞蹈是经济建筑中的高层建筑,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所以所有从事舞蹈生涯的演员们应该以知识舞蹈为导向,转变观众对舞蹈就是“蹦蹦跳跳”的想法。舞蹈要求我们从事舞蹈的工作者们从自身的素质抓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这样既能更加快速理解编导的主旨,更能在舞蹈中恰如其分的表达舞蹈所带来的文化内涵。

3.2 学会体验感情

舞蹈《牵手》打动了很多的观众,这个舞蹈来自生活,我们没有把它放在舞蹈来源于生活着个章节中讲,是因为这个舞蹈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是真挚的感情,两名两位残疾演员用残疾演绎完美,她(他)们没有屈服命运的不公平,而是选择了挑战残疾,与命运抗争,用顽强的毅力支撑着残疾的肢体,完成着各种高难度动作。在他们表演过程中,将他们的情感通达肢体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正是两位演员的倾情演出打动了评委和众多的观众,我们从他们的舞蹈中读出了真心真爱和真诚,我们用一个演员参加一个访谈所说的话来总结这个舞蹈的成功。

舞蹈艺术论文篇2

(一)课程设置的创新

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天马”课程系统涵盖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包括舞蹈基训、舞蹈表演、舞蹈创作实习等专业技能课程,舞蹈史等专业理论课程,古曲、国画、诗词欣赏等艺术修养课程,哲学、美学、文学、文艺理论等人文外延课程。其中舞蹈基训课程以“人体自然法则”运动为核心,以“现代舞蹈的基本技术和理论”为先导,使学生科学地了解身体的结构关系、力量对比、运动规律,自由地表现人体力学上的自然美与运动线条。舞蹈表演课程由呼吸节奏和表演训练两部分组成,使学生在呼吸的长短、轻重、缓急、抑扬和动作的力度、速度、能量、沉浮中,体验情感与呼吸的关系,理解并掌握“舞情”、“舞律”。舞蹈理论课程由舞蹈三要素、舞蹈美与舞蹈思想、舞蹈模式化与创新等内容组成,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舞蹈特性、功能的认识。创作实习课是一门发展学生创造性的课程,有机融合了舞蹈理论与舞蹈技术,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文学、音乐、绘画等修养,“在学员中播下创造性的种子”。“天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还表现在吴晓邦广泛借助社会资源邀请客座专家进行短期授课,包括昆曲、京剧名师的水袖、翎子、扇子等戏曲舞蹈技巧课程;金艺华的朝鲜族舞蹈课程;刘恩伯的东北秧歌课程;太极、四平拳、长拳等武术课程;美籍现代舞蹈家陈西兰的现代舞课程;楚辞专家文怀沙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溥松窗的水墨画课程;古琴大师溥雪斋的古琴文化课程,音乐家郑律的音乐理论课程等。舞蹈基训课程与舞蹈表演课程解决形体训练与艺术表现中身心统一、形神兼备等基本问题,是顺利开展排练、创作实习的保证。舞蹈理论课程增强学生对舞蹈学科范畴、属性、本质规律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艺术修养课程与人文外延课程扩充学生知识储备,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涵养,为舞蹈创作实习课程奠定良好根基。这些具有关联性的课程涵盖了学生形体、节奏、呼吸、身体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艺术修养等,有效弥补了传统舞蹈课程设置中重技术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的不足,体现了“天马”课程设置的系统构架。

2.课堂与社会紧密结合的课程组织形式“天马”的课程设置不仅类型丰富,形式上也较为灵活开放。“天马”承担着教学、创作、演出、交流等多重任务,工作室的特殊性使其容易受到时间、环境、突发事件的影响,故吴晓邦打破以往课程组织形式的封闭与单一化,将工作室的年度工作计划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融入采风、观摩、演出、生产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超越课堂、教材、学校的局限,在课程时空上向自然环境、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如旅行演出时,吴晓邦因地制宜,灵活地将舞蹈基训课与舞蹈表演课等室内课程放在厦门鼓浪屿等户外场所进行,在广阔天地间锻炼学生的感觉与意识,体验身体与自然的关系。吴晓邦以“吸天地精华,养浩然正气”作为“天马”的学习理念,开启了舞蹈面向生活的大门,有效地将学生身心从教室的小课堂中解放出来,以大自然为“教室”,以社会为“课堂”,以生活为“课本”,使学生在广阔天地中感受名山大川的万千气象,触摸世代相传的历史文明,从而在时代与社会的熔炉中练就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生活的本领。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1.“呼吸、节奏、想象”贯彻下的身体动作训练呼吸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枢纽,人在呼吸的支配下形成不同幅度、力度、速度的动作,由此引发节奏、表情的变化。而“想象和情感是主宰舞蹈家呼吸和动作的最高意念。”缺乏呼吸、想象的动作是僵硬呆板的,不能充分诠释出舞蹈节奏与表情的对比。因此,身体动作训练不仅是四肢的纯技术训练,还应包括对呼吸、节奏、想象、身体表情的训练。在“天马”舞蹈基训教学中,吴晓邦主要通过对“‘出进出’、‘进出进’、‘进进进’”等多种呼吸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从内心情感出发,将呼吸、节奏、想象贯穿进人体肩胸、脊柱、四肢、头颈等身体部位弛缓硬直的练习中,用垫步、跑跳步、踢毽步等步伐练习使学生感受呼吸的升降、控制,体会呼吸与身体节奏、动作质感、想象的关系。在舞蹈表演教学中,吴晓邦则通过单一的节奏练习,将情感与想象做“舞律”上快慢、虚实、轻重、圆滑风和顿着风等处理,强化学生的节奏意识,使学生掌握动的韵律与自由。再通过人物内心情感与人物外形的表演性训练,如喜怒哀乐等“单词式”情绪表达练习,“‘行路’、‘过河’、‘摘花’”[等日常情境想象练习,“‘嬉戏的顽童’、‘步履艰辛的龙钟老者’、‘庄重自持的妇女’”等人物形象塑造练习,“非正常人和动物怪异形象”练习,训练学生动作与呼吸通畅,节奏与表情和谐,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呼吸和表演,吴晓邦还“研究和部分地吸收了民间巫术中迎神驱鬼的一套表演技法,作为教学上讲授呼吸和表演的基础”。吴晓邦时刻强调着“‘舞起于心,而止于心,’,‘情由心生,形随心起’”,在“呼吸、节奏、想象”贯彻下将“舞情”的心理契机与“舞律”的生理机制紧密相连,从而建立起合乎人体运动规律的身体动作训练,使学生在舞动中身心统一、形神兼备。

2.开发创造力的创作训练在吴晓邦看来发展舞蹈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启发和开拓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从模仿阶段进入创作阶段”[。“天马”中无论是解放形体与思想的舞蹈基训课,还是启发想象力的舞蹈表演课,都围绕着创造力的培养而展开。尤其是创作实习课,以学科、术科相结合的方式探索了舞蹈教学的新内容,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智慧的大门。在教学上,吴晓邦主要从回忆生活片段、音乐的主题动机、绘画的色彩、构图分析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使学生完成造句、编舞到舞剧编创的初、中、高级阶段。期间配合“哲学、美学、文学、文艺理论、音乐、绘画”[等基础知识与舞蹈表情、节奏、构图等舞蹈理论的学习,为创作提供灵感与理论支撑。他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即兴作舞或命题习作中自由联想,勇于创新。笔者认为创作实习是真正推动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开动脑筋,综合运用智慧、情感、想象将知识、经验进行重组、整合、学以致用。吴晓邦正是借助“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分析综合力”[的合力,锻炼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创造力,从而“以心灵的教育带动身体的教育”,铸就学生灵活的肢体、自由的头脑,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

3.身心一体化的人格训练“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天马”教学内容的创新,还在于吴晓邦以前瞻的眼光依据学生身心特点融入高起点的人格训练内容。“天马”学生年龄在16—22岁之间,其情感、社会认知、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作为发展中的人,可塑性很高。基于此,吴晓邦注重环境、情感在舞蹈教学中的影响,除了培养学生无产阶级的立场和道德品质,更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情怀、革命理想等德育内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等美育内容,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理想与时代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实现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学生蒲以勉对“天马”教学的回忆:“最使我们难忘的是第一堂课,老师教我们做第一个动作的情景。他要我们把两臂从胸前打开到两侧,他一边示范一边说这个动作最美,因为它展示了你坦荡的胸怀。这句生动的语言,几十年后仍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我作这个动作时,都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展示对待人生的态度,是在表现民族传统上一种理念的美。”又如手位练习中吴晓邦使用了佛手造型,“从手的无名指向拇指扣拢、拇指与中指微合,食指柔和向外伸展的形态里,流露出东方民族善和美的情操。”做动作时,吴晓邦会配以传神的解说:“做人要有菩萨心,想着把苦难留给自己,把幸福撒向人间。”于是,“学员们舞蹈时的心态是慈悲的,动作的神情是安详的。再配着相应的传统民乐为动作组合伴奏,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是舞蹈中所蕴涵的传统气韵,是含蓄安详的审美取向,是博大宽宏的中华民族情怀。”此外,吴晓邦还用“威武”、“神气”等命题训练学员的表演意识,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民族格言塑造学生的人格、气节,创造性地将舞蹈训练与人生态度、人格操守、真善美的追求紧密相连。吴晓邦不仅从艺术思想上给予学生启迪与熏陶,更注重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高度责任感,敢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的人”。树立格调高远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吴晓邦正是在言传身教中,为人师表,以“‘慎思’、‘慎独’、‘慎小’、‘慎微’”的作风,使学生格物致知、正心、修身。“天马”学生床头那些如“‘过规律的生活,做合理的动作’、‘勤勤恳恳学舞,坦坦荡荡做人’、‘艺术即人生,生活即舞蹈’、‘师法自然、回归自然’、‘厚积薄发、天道酬勤’”等不断变换的格言,墙上挂着的竹节、松枝、瘦石、残荷等书画,无不显示出“天马”“吸天地精华,养浩然正气”的学习理念,渗透着吴晓邦对学生品行操守、尊严、信仰的启蒙。

(三)教学方法创新———“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吴晓邦认为传统教学方法以主观灌输为主,缺乏民主与交流,是单向、封闭且封建的教学方法。因此,他提出舞蹈教学“要提倡启发式,废除注入式”,即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使学生主动质疑、探究,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天马”“启发式”教学的实施上,吴晓邦坚持鼓励、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等原则,综合运用理论贯穿实践、学问结合、手脑并用、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法,并开拓性地引入讨论、座谈、情景模拟、指导自学、探索发现、互助合作、单元作业总结等具体方式。如在形体训练中以“现代舞蹈的基本技术和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学生学会运动路线与动律,由忘至化,化为己用。在创作实习中,贯穿模仿与创新的说明性讲解,鼓励学生创新。以座谈形式与各类文艺团体交流经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听取不同意见。演出观摩后,引导学生从题材和艺术手法上进行评价。请优秀学生担任老师或工作助手,情景模拟,进行教学见习。排练剧目时,与学生共同讨论、协商、寻求解决方法,发挥集体智慧。创作实习时,审视学生差别,并以互助合作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创作实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启发学生对习作进行分析、总结、反思。在“天马”中吴晓邦以导师、父亲、朋友等多重身份,与同学们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并以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学生优长,因势利导,鼓励大家勇于实践、突破、创新。吴晓邦倡导的“启发式”教学不仅是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统领全局的教学指导原则。其优越性体现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手脑并用,学以致用;因材施教,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促进教学互动,建立人格对等的师生关系。吴晓邦“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树立的是人本、科学、民主、主体性的教育精神,并由教师启发逐步转向学生自我启发,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此外,吴晓邦不仅根据时代需要开设了具有本科性质的新舞蹈教育,还以预见性的眼光制定了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期望完成初、中、高级阶段的系统教学。尽管受时代政治气候影响,吴晓邦的教育理想与艺术主张并未得到全面实施,但吴晓邦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后延性宏远目标的人才观,对“新舞蹈”教育之路的开拓与探索,已表明他走在了时代前沿。

二、“天马”对当代舞蹈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启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舞蹈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我国高等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因长期深受戏曲科班制、苏联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大多以培养舞蹈表演人才为己任,或强调对知识技能的灌输,或轻人文素质、综合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舞蹈教育实质仍是一种职业层次的专才教育、模仿式教育。而吴晓邦早在五、六十年代的“天马”中就提倡自由、个性、创新,人的全面发展,与通才教育强调“普适化、综合化、基础化、自由化和人文化”的理念颇为近似,更与以人为本、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在本质上相一致。因此,面对当前舞蹈专业分工过细,学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技法纯熟学养不深”等种种尴尬,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传统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融合,注重一专多能、全面发展,实现单一型、模仿型的舞蹈技术人才向“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创新型舞蹈艺术人才转变。在课程设置上,“天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给与我们有益启示。当前高等舞蹈教育课程设置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技能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失调,只强调本专业舞蹈技能的学习,缺乏跨专业、跨学科知识的积累。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高等舞蹈院校应适度精简技能课程,加强与舞蹈学科相关的人文课程设置,凸显课程的综合性、文化性、创造性。如进一步开设相应的舞蹈即兴、形体节奏、舞蹈创编等实践课程,中外舞蹈史、舞蹈批评、拉班舞谱与动作分析等理论课程,哲学、美学、文学、民族学、社会学、文艺理论等人文学科公共课程,音乐欣赏、美术鉴赏、诗歌赏析、戏剧表演、视觉艺术、舞美设计、演出策划、演艺经纪等艺术选修课程,教学实习、演出、舞台制作、采风、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课程。适时邀请各类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依托人文资源开展文化艺术观摩,致力于学生舞蹈艺术修养、文化素养、创造力的全面提升。此外,还应注重学风、校风、校园环境、教室布置等相关“隐性课程”建设。如“天马”中,吴晓邦注重环境美对人性情的陶冶,“提倡创造‘整齐、典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制定出人性化的作息制度、管理条例,以此促进学生优良品质、习惯、价值观的养成。科学研究表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等重要,它以内隐、弥散、持久的方式对学生情、意的培养产生积极效应。高等舞蹈院校应优化整体育人环境,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在教学内容上,以往教学偏重于单一模仿式的技术技巧训练,忽视对身体表现力的开发,亦缺乏建立在身体教育之上的智力、道德、情感、人格培养。重提“天马”“呼吸、节奏、想象”贯彻下的身体训练、开发创造力的创作训练、身心一体化的人格教育,有助于改善当前舞蹈教学中的不足。如在形体训练中进一步贯穿呼吸、节奏教学,调动学生身体的神经末梢,唤醒学生的心灵,使身体呈现丰富的生命意蕴。融入身体即兴、环境舞蹈、肢体开发、舞蹈治疗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与身体的对话中发现自我、了解自我、体验自我、表现自我,完成自我修缮,同时理解他人,学会关心、合作,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增加设定主题、情境或自由命题的舞蹈创作内容,使学生探究人与周边环境关系,洞察社会发展问题,思考生命意义,进而开发创造潜能,实现技能与智能的发展。在教学方式上,应注重“开放性”与“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赋予学生充分的民主,通过引导、启发、鼓励等方式,变闭门造车为开门造车,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尊重生命差异、关怀生命成长、保护个性发展,从而使学生在探索、发现、感知、判断、体验、创造中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反思。

舞蹈艺术论文篇3

我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我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戏曲舞蹈是我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我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我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950年我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回顾我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2我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

我国古典舞传承着我国的历史文化,延续和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却具有强烈时代感。我国古典舞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成为当代舞蹈艺术体系一员。但是我国古典舞不可能离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否则将造成古典舞的精髓大量流失,失去本来面目。我国古典舞首先要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审美特质。因此未来我国古典舞的发展之路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返璞。为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国古典舞学科继承与发扬传统舞蹈中的风格特征,更深刻的认识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我国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来因素,完善我国古典舞。我国古典舞在当代的舞蹈创作中,很容易直接“引用”现代舞技法,造成了大量古典舞剧目内容相似。忽略了古典舞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和特征,甚至个别编导直接吸收西方舞蹈,减少了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特征,古典舞的艺术价值大大减弱,弄得我国古典舞千疮百孔的。

3我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

我国古典舞艺术要传承民族文化,坚持民族化的审美,在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必须坚定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求发展。

3.1整合我国古典舞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我国古典舞创作语言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完善与丰富我国古典舞的语言体系才能为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提供传播的基础。整合我国古典舞语言非常必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以及再提炼,是传承的要求。我国古典舞蹈语言具有古典舞审美特征的经典语言,加强和完善语言系统,形成自身独特性,特别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广漠的土地上,给我国古典舞提供了全新的素素材。在传承与整合中,要抱有谨慎的探索精神,挖掘出古典舞语言最精粹的素材。同时在如今的大量古典舞作品之中,许多现代舞、当代舞语言词汇已经渗透进来。我国古典舞不断传承和发展变化,才能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为创建古典舞学科打下基础。

3.2继承与开拓创新

我国古典舞蹈艺术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开拓创新,更需要进行有效的传承,重视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属于古典舞自己的独特的道路。我国古典舞要与时代紧密接轨,只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把立足点构置于现当代,建立中国古典舞学科,我们后来者要继承他们的衣钵,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让我国古典舞继续辉煌在舞台上。

3.3“和谐”发展我国古典舞原则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品格,是我国文化中的整体体现,是自然与人的审美境界合之为一,它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在当今社会,我国古典舞遵循“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立在我国传统审美基础上,代表中国古典的形象。目前,我国古典舞学科正处于不断构建完善的状态,需要我们以“和”的态度,开放式的思想,接纳新的元素,反复试验,最终为我所用。

3.4“融合”优秀的古典舞素材

现代我国古典舞艺术要长远发展,要保持持久而旺盛的艺术活力。面对当今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何面向世界,如何与国际完全的接轨,如何以独特的民族性独占鳌头都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我国古典舞走向世界之前,要保守住古典舞自己的文化概念和文化形态,结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后充分研究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并去其糟粕,筛选辨别,才能形成两文化的完美融合。在西方文化进入国门时,同样震荡与冲击着我国人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引起了国民在审美享受和审美取向方面的变化,我国古典舞蹈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西方芭蕾舞传入我国,在我国古典舞的训练中芭蕾的训练体系和内容被大量吸收与借鉴。但我国古典舞并没有盲目的照抄照搬,更不是简单的复制,取芭蕾本身所具有的科学、系统的方法论去总结和吸收,形成科学的训练方式与方法。我国古典舞不能因为学习或借鉴了其他舞种就否定旧体系的一切,而是在强大的历史背景下,拥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与众不同的展示方法,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格。学习或是借鉴时代的优秀舞蹈文化是继承或是发展所必须的。闭门造车式的发展会封闭我国古典舞发展的思路。借鉴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并不仅仅是一味的加法,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芭蕾的优点相结合,芭蕾的科学性与中华民族的风格特征融合,保留自身“灵魂”的基础上,博取众家之长,吸收各个舞种的精华,开辟一条我国古典舞独特的发展道路。

舞蹈艺术论文篇4

(一)创意舞蹈体验的积极意义首先,尊重人性,平等的人文关怀。舞蹈艺术终究是人的艺术,与每一个真实的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尊重身体最本能的律动和意识导向,是营造活动环境最核心的目标,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有在自我意识下主动选择的权利,他们的任何一个表达都是值得肯定的,每一个观念每一种态度都值得倾听,都值得交流,这些理念都是通过舞蹈参与的过程体现。而在长期固有的中国传统观念中,真正做到“尊重”,其实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其次,社会整合功能的体现:通过舞蹈活动的参与,分享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维系关系、处理关系的体验,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参与活动的受众从中体会到团队整体协作的重要性,任何一个活动目标的呈现,都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来共同完成的,他们必须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如何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并且更好地发挥各人的特点来进行舞蹈创作,使得他们的创作更加具有新意,没有教条化规约的整合,而是平等、自由、和谐的自主整合。第三,舞蹈艺术的时代敏感度与社会责任感,通过舞蹈参与活动充分体现:在这些活动中,每一个受众都能展示自我的生命魅力和人性价值,并且能够深切感受到他人的真实与关爱,这种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互相感染和分享的过程。更多时候艺术对社会产生效力不一定仅在政治的终端,合适的艺术参与方式甚至具有同政治、经济一样的社会效力,舞蹈艺术的社会效力亦然,舞蹈艺术应当从高高的艺术象牙塔走出,走向生活、贴近民生,以舞蹈艺术的方式观照世界、观照社会、观照人类、观照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舞蹈艺术也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真正的独立。

(二)创意舞蹈体验的项目评估1.受众问卷调查受众问卷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参与者通过活动是否达到预期(预期);参与者认为工作坊的质量如何(质量);是否认为英国艺术协会在艺术拓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口碑)。活动最终得分为92分,证明此次工作坊活动成功。另外,有84%的参与者表明愿意将这种舞蹈参与活动推广,介绍给更多的人。计算方法:69+25+1=95人;预期=69/95*100+25/95*75+1/95*25≈93分(依次计算方法相同);总分=(93+94+89)/3=92分。预期项目中,有69人选择非常同意,计100分;25人选择同意,计75分;选择既不同意也不反对,一人选择不同意,计25分;选择非常不同意,计根据加权平均得分93分,以此类推,三项分数分别为:93分、94分、89分,最后算三个分数的平均分为92分。2.开放式问卷主要涉及的问题问题包括:“A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项目获得怎样的收益;B请评价在这次活动中您最喜欢的是哪一部分;C这次活动中您觉得哪一部分最具有挑战性;D工作坊的哪一部分给您带来了惊喜;E您认为工作坊的哪一部分改变了您对芭蕾或舞蹈的认识”①。开放式问题反馈大致有如下内容(节取):

二、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的舞蹈艺术参与活动

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的艺术协作者、伯明翰大学专业研究艺术拓展的教授、花旦工作室的艺术协作者们,共同和中国的艺术工作者、农民工小学的小学生们,共同分享了舞蹈艺术体验活动。

(一)舞蹈艺术参与活动的内容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的舞蹈工作坊相对于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创意芭蕾工作坊,更为系统、专业,目的性强,分为三个阶段。1.前期讨论讨论部分主要针对即将分享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进行探讨,同时分析将和他们共同完成创作的受众———北京农民工的孩子们,年龄在7—10岁的小学生,如何跟他们更好地在一起游戏,在一起舞蹈,并且共同创作出一个舞蹈,以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地吸引孩子的参与,整整一天的前期讨论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最终确定舞蹈内容,从舞团的演出剧目《美女与野兽》中确定四场场景———猎人与猎物、丛林中的旅行、城堡与宫殿、转变的结尾。2.四个目标场景进行有目的的舞蹈首先分组,每组确定2-3名艺术协作者共同参与,协助孩子们于四个目标场景中共同舞蹈,在过程中围绕创作内容进行游戏设计。例如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走在前,另一个孩子跟随,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要跟随的人,渐渐地这种运行从开始的杂乱无章到整齐划一,启发联系猎人与猎物的跟随感觉。城堡与宫殿是一个造型组合,让每一个参与的孩子在同一时间选择一个静止动作,按照随机的顺序组成一排,形成城堡与宫殿的场景。在四天活动中,艺术协作者和孩子们共同完成一项集体目标任务,因为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更具有一种训练、排练的性质。3.阶段性活动结束的反馈与交流每天活动后,必须进行反馈交流。首先是协作者与孩子的交流,围绕孩子的所为、所想展开。例如今天的舞蹈中哪些地方最有趣?哪些地方最没有意思?尊重孩子的意见,倾听他们对场景的理解。继而是协作者们的反馈与交流,主要内容围绕着当天的活动过程,出现的问题或困难,下一步该如何推进,如何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参与等。因此,培养团队整体合作的过程,“分享”是非常重要的。

(二)舞蹈艺术参与活动的效果通过四天的舞蹈参与,在孩子们和艺术协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围绕着舞剧《美女与野兽》中选取的四个场景做主题表达,创作出长达十几分钟的情节性舞蹈,并邀请孩子们的父母,到中国国家大剧院欣赏演出。在活动中,有以下两个深切的感受:这是一种真正的贴近和关爱,充满了尊重感的分享:工作坊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农民工的孩子,在我们倡导艺术要走进现实生活、贴近民生、服务大众的时候,怎样走进?如何贴近?用什么服务?都不是“殿堂”里创作几个作品能够做到的。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走进、贴近,才是真正的服务,真正的关爱。一个孩子的父亲在欣赏完孩子的演出之后说:“没想到我的孩子能在这么好的舞台上表演,还能到这么好的地方来。”舞蹈的方式,最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们希望通过舞蹈的方式建立互相尊重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完全人性化的,舞蹈艺术具有这样的功能。参与受众与艺术协作者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改变:舞蹈工作坊并不是一个单项的传授、教授舞蹈的过程,而是双向的作用过程,一方面艺术协作者们能够带领受众、引导受众一起分享参与舞蹈的体验,另一方面受众在参与过程中的任何表达都是对艺术协作者的启示,从事这项工作的艺术家必须具备最重要的条件———分享的技能和真实的内心,我们在希望改变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改变着我们。

舞蹈艺术论文篇5

现代科学技术与舞台的完美融合使得舞蹈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舞蹈的表现与想象空间也更加广阔。借助高科技的力量,通过大量使用各种新型舞台器具和装置,使整个演出丰富精彩,富于变化,充满奇思。如自动传感器就可以接收并感知舞者在时空以及速度、力度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并且将这些变化发射出去,这样就能够制造出意想不到的舞台效果,让观众耳目一新。另外,诸如幻象仿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舞蹈艺术之中,从而使表演更增添几分灵动。目前,欧美国家的一些作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如《无声的呐喊》等。在这些作品中,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舞台表现力异常丰富,甚至可以将有限的舞台空间瞬间放大或缩小,从而实现时空转换。这样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的冲击和震撼相当大,难以用言语表达。我国虽然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也开始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2011年12月由中央芭蕾舞团全新创作的中国版《胡桃夹子》就以其超豪华演出阵容为广大观众奉上了一场世界顶级水平的芭蕾舞盛宴。在演出过程中,魔幻的舞台效果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感受。比如,当小姑娘团团进入梦境后,中国式样的房子和家具都开始飘动,以年为代表的怪兽和以虎为代表的生肖也打斗起来,这时,胡桃夹子从魔术箱中变出来。总之,现代舞台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新版《胡桃夹子》的舞台更为热闹,也更具有魔幻的感觉。在舞蹈表演艺术中,光与空间一直都是重要的组成元素,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使现代舞蹈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舞蹈表演也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自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编舞家MercerCunningham推出第一个舞蹈与影像相结合的表演之后,艺术家们在这方面的创作热情愈发高涨。但是在过去,大部分创作者都只是选择影像作为背景。而现在,随着3D、4D动画技术的发展,科技与舞蹈不再是从属关系,已成为了紧密相关的共同体。舞蹈短片《Nuance》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正是因为在其表演中,男舞者LucasBoirat尝试用自己的身体曲线和力量与背景中的各种集合光线进行共舞。在黑暗的舞台背景中,神秘的光束与舞者肢体的灵动相互交融,神秘而动感。在这个舞蹈的编排过程中,首先是导演要设计好舞者的各种动作,进而构思如何使这些动作与背景中的集合光线图实现共舞;其次,在黑暗中将编排好的舞蹈动作进行立体拍摄,并且用专业技术将舞蹈动作抠出,以备后期制作光束图像;最后,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要为舞蹈配上恰当的音乐,以便营造出震撼的视听效果。可见,各个环节的设置都至关重要,各种配合也都缺一不可。

二、基于科技的舞蹈训练与创作

对于现代的舞蹈训练及创作而言,用计算机等各种先进科技手段进行辅助,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表演效果也更好。舞蹈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舞者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当然,人体动作是比较复杂的,是一种三维立体空间运动,因此不可能像乐谱那样简单、明确地表现出来。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舞蹈艺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给舞蹈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计算机专业人员可以将舞者的舞蹈动作输入电脑,这样舞者就可以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边看边进行动作的修改。同时,计算机还可以存储舞者的表演,以便舞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舞蹈创作者以及表演者对计算机的依赖也逐步增强,尤其是3D、4D技术的广泛运用,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创编舞蹈成为了可能,由此也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三、基于科技的舞蹈科学

如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在舞蹈艺术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舞者在观念上不断强化“尊重身体”的训练理念,科学化训练的目标逐渐明确,这些又成为了医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与舞蹈相互影响的合理促进因素,生命科学也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深入到舞蹈表演之中。舞蹈与科学的相互融合是教育科学同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一种重要体现。舞蹈科学对舞者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可以延长舞者的艺术生命,其次,可以使舞者对舞蹈进行更加完美的诠释。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舞蹈科学发展相对较晚,但在最近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重视舞蹈科学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在这些研究者中,既有相关的科研人员,也有舞蹈教师、舞蹈演员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研究队伍,还是研究规模,都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专业性也越来越强,涉及的学科和内容也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舞蹈艺术逐渐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特点,尤其是科技手段出现在了许多的舞蹈作品中。如今,计算机编舞已经成为现实,同时,互联网的高度发达也使得网络舞蹈的形式日益丰富,各种高科技手段让舞蹈艺术的魅力更加巨大。

四、合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现代科技手段在舞蹈艺术中的运用已经非常广泛。但不可否认,这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舞蹈艺术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例如,就舞台布景而言,在现代科技手段的影响下,舞台布景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和高效,其所带来的装饰和渲染效果也更强。但是,从目前国内的很多舞蹈表演来看,人们对舞台布景过度重视,反而忽略了其他更为重要的方面。很多设计者过于重视舞美设计,却忽略了舞蹈的精髓与灵魂,如舞蹈的美学表达与舞蹈创意等。在此情况下,观众看到的只是舞台上璀璨的花灯与布景,至于舞蹈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却完全感受不到。本来,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对舞蹈艺术而言是一件好事,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这也是必然的事。但在使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舞蹈所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如果选择不恰当,不但不能为舞蹈表演增添艺术魅力,反而会显得奇怪,让观众感觉不伦不类,同时也是对科技资源一种浪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技手段是为舞蹈艺术服务的,是为了让舞蹈更加赏心悦目,让观众进入舞台效果与舞蹈演员完美结合的优美意境之中。而在现代社会,由于高科技手段的大量使用,使得舞美创作中的人文精神逐渐缺失,而舞蹈设计的灵魂又恰恰在于人文精神的展现与表达。因此,舞蹈艺术不仅仅要“悦目”,更重要的是要“赏心”,舞蹈创作还是应该以舞蹈的主题思想和中心人物为主,而不能一味偏重舞美。并且,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舞台美术无论是在美学表达方面,还是在作品创新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毋庸置疑,科技已经成为现代舞蹈创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把双刃剑,如何克服弊端,使其更多地发挥积极作用,是所有舞蹈设计者与表演者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只有克服现代科技给舞台带来的弊端,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才会充分表现出来。科技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其所产生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带给观众的震撼也越来越强。

但是,我们对此依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舞台科技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视听上的震撼,但它仍然是为舞台艺术服务的,绝不能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无论是何种科技手段,绝非多多益善,点到为止的效果是最佳的。舞蹈科技的运用既要有投入方面的考虑,同时还应该保持绝对的理性。舞台科技的内容异常丰富,包括声、光、电以及各类材料、设备、机械等,这些因素在舞台美术的创作中参与是否适度,能否转化成艺术元素,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是否能获得最佳的舞台效果,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理性的指数。另外,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势必会成为舞台演出的表现语言之一。毫不客气地说,在当代的一些舞台表演中,对科技手段的滥用已经成为制约舞台艺术整体创造的重要因素。因此,舞蹈艺术工作者务必要摒弃“戏不够,景来凑”以及“景不够,雾来凑”的思想,因为诸如此类的表现手段如果仅仅是为用而用的话,就与最初的目的南辕北辙,也就根本不可能成为完美的艺术语言,进而表达出舞蹈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情感。从这个意义来说,在舞台表演中,科技手段的运用务必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考虑,确实需要就用,如果不需要就不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物尽其用。

舞蹈艺术论文篇6

正如鲜花离不开阳光,脱离了人的舞蹈如同空中阁楼,将不复存在。因此,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工具,以形态动作为语言的直观性艺术,美国当代舞蹈教育家吗雷格特・陶布勒尔指出“舞蹈以人体为工具”,美国舞蹈理论家约翰・马丁也说:“舞蹈家不是用钢琴或色板之类的客观器具,他的自身就是器具”。由此可见,构成舞蹈形式美的基础和创造舞蹈形式的物质材料便是人体本身,这是舞蹈与其他艺术最关键的区别所在。

二、中原地域形势及艺术特点

在文化历史的长词中,中原文化是以条源远流长的分支问流,散发着灿烂光辉,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细腻。《诗经・小雅・吉日》中日:“中原,其祁孔有”,这里,中原是描写“原中”作者在这里描述原野中野善兽的数量之多,《诗经・小雅・吉日》日:“中原有庶民采之”是描写民众在原野中采摘豆子。以上是先秦古籍中对非地域概念的“中原”一次的解释。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原”一词大概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此时的“中原”有时指中原,有时指中原地区。进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六朝时期已经是专指河南地区的一个专有名词。

在文化历史的长词中,中原文化是以条源远流长的分支问流,散发着灿烂光辉,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细腻。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兼溶众善,合而成体:经过与其他地方的经济来往,交流人口的迁徒甚至战争的影响,使得中原文化不断吸纳周边多种文化的精髓,实现了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思想观念的全面融合与不断升华。强大的辐射力和主导力量影响是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

1.涉及面广

一是辐射各地,其核心思想切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二是化民成俗,但从政治方面,中原文化的一些基本礼仪规范常常被统治者变成统一的范本,推广社会及家庭教育的逐个环节,从而实现了“万里同风”的社会效果。三是远播异域,秦汉以来通过陆路交通的中原文化主要是向东西方个乏传播,不仅影响了朝鲜,日本的古代文明,而且开辟了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

2.主干贯穿

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处于主干地位:我们的文化也需要一位领袖的指导。在与其他文化的不断融合交流中,中原文化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也由此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如“圆”“和”等中原文化的核心思想,构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礼义廉耻,仁爱之信”中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构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婚丧嫁娶,发时节日”中原文化的重大民俗活动,构成了中华民族放入民俗活动。

三、中原民俗及其影响

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波澜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风俗变异。由此可见,中原民俗内容丰富多样,影响深远。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人民群众思想,、世俗风尚、道德观念、审美意识、社会生活等方面人文精神因素的凝聚和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展现。民俗舞蹈具有民俗性,不翁之意,不仅显现民俗舞蹈具有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而且生动揭示民俗舞蹈与人民所具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二者文化形态和文化内涵的紧密联系,所以从地域性、民风性、民族性、民俗性从发分析,挖掘民俗舞蹈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四、舞蹈艺术表现内涵

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汉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就舞蹈而言,相对其他少数民族,汉民族的舞蹈形式较单一,但却也不乏一些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其中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便是秧歌。

中原舞蹈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就以最具代表性的“秧歌”做一简单介绍:没中原文化都有其特定的风格,“秧歌”也不例外,但一位陈旧便会如同“装在套子里的人”,失去了活力,失去了个性,不再具有吸引力。所以,编导者为了令观众耳目一新,必须在不改变其主题风格的前提下,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一现代新奇。秧歌起源于民间,是最贴近于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在民间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因此,从对汉民族独具特色的秧歌舞的分析中,我们便可看到汉民族审美意识变化。艺术的主体是,表现的也是人,因此,艺术的实质便是人们的本质表现,艺术是人类生命中一朵常开不败的璀璨之花,人从与自然一体的混浊中苏醒,恰如从黑暗的专制下觉醒,所以说回到和重现以本身――这寻根的逆向追求,是最具艺术的现代意义。加大动作幅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秧歌的表现力追求。原始秧歌素材可作为创作基础,但只是创作者主观世界的表达而服务。舞蹈是人类心灵的表达,一个成功的作品必须要摆脱“原汁原味”的束博,在目中程度上对动作加以变形,以此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使它更具有巨大冲力。

五、结语

舞蹈艺术与人类生活风雨同舟,悲欢与共,伴随着人类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步。在漫长的历史变迁年代里,充斥着在人民生活历程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几乎都有舞蹈相伴。民俗舞蹈有声有色的装点着生活道路,伴随着每一个社会成员从出生到世事。如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完美的舞蹈必须要有认真的态度和“心”的交流舞蹈的终极目的便是“心舞合一”,不用心跳的舞蹈将会是一次“貌和神离”的滑稽表演。用心去舞蹈,用心去感受,整个舞台只为你搭建,整个晚会只为你而设计所有的鲜花。只有当内心感情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时,人们才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表达那种强烈的感受,舞蹈正是取代了叫喊,这就充分显示了舞蹈动作的抒情性。

参考文献:

[1]袁禾.漫谈中国舞审美形态传统[M].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0.

[2]袁禾著.中国舞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王保国.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形成(文史哲研究丛刊)

[M].2008年07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

[4]刘恩伯.中国舞蹈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舞蹈艺术论文篇7

关键词:中国早期;仪式生活;舞蹈艺术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场合表演,成为先民祭告神灵、传达神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极强审美价值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表演、抒情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

一、何谓仪式

郭于华在其《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说:“仪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度(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1]纪兰慰认为“仪式就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点、对象、形式再现社会习俗(生活)的一个过程;通过岁岁重复、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仪式行为,实现某一时刻仪式所意味着的一切。”[2]前者主要从仪式的社会功能角度对其进行定义的,后者主要从仪式的过程性角度定义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皆揭示了仪式的基本内涵,即仪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说文》曰:“仪,度也。从人,义声。”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又《说文》曰:“式,法也,从工,弋声。”《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可见,“仪”和“式”的本义皆是法度、准则、规矩的意思。中国古代“礼仪”连称,其实就是指各种礼俗仪式,这是古代早期仪式的主要内涵。仪式行为者往往通过姿势、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性活动和对象、场景等实物性安排营造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境,并从这种情境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因此,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是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所以,象征人类学家特纳认为,和动物的仪式化相比,人类仪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具有组合和重组的类似语言的能力,仪式就是“一个符号的聚合体。”仪式符号大致有:(1)语言形式的符号,如颂辞、诗文、韵白、咒语以及歌词等;(2)物件形式的符号,如道具、服饰、用品、绘画、塑像、乐器等;(3)行为形式的符号,如行动、姿势、手势、舞蹈、歌唱行为、演奏行为以及仪式角色的扮演等;(4)声音形式的符号,如呼叫声、呐喊声、吟诵声、歌唱声、响器敲击声、舞蹈节奏声、音乐演奏声等。[3]可见,舞蹈是仪式符号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它既可充当行为形式符号,还可充当声音形式的符号。

二、先秦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

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的。“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说文》曰:“行礼之器,从豆,象形。”可见,礼是渊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动的。孔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可见,礼俗仪式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建国之初最重大的文化举措莫过于制礼作乐,也说明礼乐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礼是为了从自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社会等级。而礼的外在形式则是仪式,即通过各种仪式行为和过程规范社会的各种秩序,再现礼的精神内核。祭天祭祖、岁时祭典和其他政治仪式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秩序;礼仪中的等级规则决定了集体内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及其他各种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春祈秋报及其相关节候性祭典与各类生产仪式,构成了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文化事项的联结点。它表征着上古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节奏。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仪式使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开展;另一方面,仪式还承载着集体意识如生命观、死亡观、伦理观、禁忌观等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内涵。

三、中国早期的仪式及其类型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4]我国早期先民的认知观念和仪式活动也可从维柯所分的这三个时代进行分析。

所谓神的时代即人类的史前社会。从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证明,中国早期的仪式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经有鬼魂崇拜观念和与此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新石器的仰韶时代已经有社祭的考古遗存,龙山时代已经有祭祖的考古遗存。[5]夏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等方国时期,从大量而成套的祭祀仪器的出土可见,此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的支配下进行的。早期先民对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或以臣服与膜拜的方式进行祭祀,或借助某种神力进行干预、制服以达到目的,于是产生了巫术思维和巫术仪式。

所谓英雄时代即夏商时期。这时候的祭祀仪式是围绕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行的。夏禹治理水患当为中华民族英雄崇拜观念最早的表现。他死后被奉为社神,人们制礼作乐歌颂其功德,《大夏》乐舞就是为祭祀夏禹而作的。当然,大禹还具有祖灵的性质。商代祖先崇拜观念占据主导,现存甲骨卜辞中有相当数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记录。《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还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样,不是后来抽象意义上的帝,而与“祖”的意义是相同的。《大濩》乐舞就是表彰商汤灭夏之功的祭祀仪式乐舞。

所谓人的时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离和以德配天的祭祀仪式。西周重人事而轻神事。其宗族崇拜观念强调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倾向于人事和伦理的经营。其祭祀仪式无论祭祖还是祭天,都有意识突出礼仪制度的性质,其《大武》、《大象》乐舞,是这种观念在意识音乐中的体现。

以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早期仪式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下文对中国早期的仪式类型作简要勾勒。

1、巫术仪式

巫术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人与自然存在着的某些神秘联系的观念,幻想人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自然和他人,于是产生了巫术。巫术仪式一般包括巫术行为和与此相关的一整套巫术观念。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关的神话和巫术。中国早期巫术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除个体巫术外,还有公共巫术,如禳灾巫术有《山海经》中的驱旱魃巫术,《吕氏春秋》中的汤祷桑林的止旱求雨巫术;顺祝巫术有《吕氏春秋》祈求农业丰收的“葛天氏之乐”;诅咒巫术有《尚书·牧誓》中的克敌巫术等。2、占卜仪式

占卜仪式起源于原始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们相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一些特定的事象诸如气候、天象、梦境、卜兆等出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便产生了根据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结果的占卜仪式。主要有龟卜、筮占、谣占、梦占等仪式。《史记·龟策列传》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礼记·表记》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仪式。如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贵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种占卜仪式。

3、祭祀仪式

史前社会的祭祀仪式种类繁多,说明祭祀仪式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仪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当属蜡祭、社祭与祖祭。张光直先生认为:“仰韶时期农村里最要紧的仪式是祈丰收,拜土地;在他们仪式用的器皿上画几个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纹样,正说明我们祖先祭祀时的虔诚,并吐露作为这片诚心之原动力的耕作生活之艰苦。[6]这就是后来的蜡祭。所祭之神有八种,又称八蜡,是在十二月时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农业丰收。社祭是对社神的崇拜仪式,源于史前时期对土地的崇拜,后来演变为人格化的土地神灵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农业神与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仪式最早可能在龙山期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在仰韶村(龙山时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据张光直先生推断,这是中国史上拜“祖”的最早实证。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祖’字,本来是个性器的图画,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7]

4、傩仪式

“傩”据说产生于黄帝时,傩祭开始时只限于宫廷,谓“大傩”、“国傩”。逐渐遍及于乡村,谓“乡人傩”。殷商时起就可见此宗教仪式,周代举行最为盛大。传说方相氏可以驱鬼逐疫,最迟在汉代,驱傩已与蜡祭发生联系,在蜡祭前一日,宫廷中要举行大傩。《后汉书·礼仪志》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举行傩祭时,巫师就要装扮成方相氏,身上穿着熊皮,头戴留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边开路,一边喊:“傩!”率领十二个戴着面具、装扮成各种野兽的人--戴面具所具有的戏剧性已为人们所公认,后跟一百多个扎红头巾、穿黑衣服、手执拨浪鼓的少年儿童,到宫室、房舍、各处跳跃、呼喊,并合唱祭歌《赶鬼歌》以驱逐“疫鬼”,最后,把鬼赶到河里,把火炬丢进水里,表示鬼全部被河水逐走了——人们歌唱、舞蹈、打斗,场面甚为壮观,也极其富于戏剧性。据《论语·乡党》记载,每逢年三十孔子老家举行傩祭仪式时,孔子就“朝服而立阼阶,观乡人傩”。

5、人生仪式

人生是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仪式强化人生转折时期的标志,表明先民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命的珍爱。有诞生仪式、冠礼、葬礼等。其中,冠礼最重要。冠礼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或“入社式”。

以上仅简要罗列了中国早期社会仪式生活的发展演进和最为重要的几类仪式生活。

可见,上述仪式内容已经涉及到早期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了先民的生活内容,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维观念,而这些仪式大多数都要借助乐舞的形式进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舞蹈艺术是伴随着早期先民的各种仪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其直接目的是为先民的仪式活动服务的,也是整套仪式活动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正如张本楠先生所说:“原始宗教仪式的进行过程就是原始舞蹈的创作和表演过程,原始宗教仪式的发展历史就是原始舞蹈的发展历史。无妨说,原始舞蹈就是宗教仪式。”[8]

参考文献:

[1]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纪兰慰:《论民俗舞蹈的仪式》,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版。

[3]薛艺兵:《仪式音乐的符号特征》,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2期。

[4]《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5]张光直:《仰韶文化的巫觋资料》、《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版。

舞蹈艺术论文篇8

艺术是由各个不同的艺术品种所组成的。舞蹈艺术同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由各种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根据舞蹈的作用、目的和意义,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生活需要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生活舞蹈包括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艺术舞蹈包括宫廷舞蹈、教学舞蹈、比赛舞蹈等。

舞蹈艺术以动作为语言,在特定的舞蹈意象和情境中,以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力度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在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的协同配合下,舞蹈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舞蹈艺术创造特色鲜明而又生动的舞蹈意象,具有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等极高的欣赏价值。人们在观赏舞蹈时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升到艺术层次,即通过舞蹈塑造的艺术形象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情感以及舞者对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体会到更加广阔生活内容和更加深刻的思想含意。

舞蹈的以简驭繁,以少总多,讲究生动传神,以外在形象的塑造传达内在的神韵,抒发立体的胸臆情怀,创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空灵无限、古朴高雅的审美境界,具有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

舞蹈既然是有生命的、运动中的人体艺术,那么舞蹈教育就要对学生的肢体进行严格而又科学的训练,以便达到舞蹈内涵所要达到、所要表现的最佳状态。从简单的站姿、坐姿、走姿到软开度的训练,以及身体各部位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训练,以至于跳、转、翻等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舞蹈最高境界之所需。同时,通过老师的训导、示范等,使学生日常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显现出人格及职业的魅力。学生只有通过美的肢体和美的神韵,配以美的音乐,才能表达美的内涵,达到美的享受,给人美的意境。这种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表现或理想的形象显现,与人的精神品质息息相关。而老师的语言是知识品位、文化修养、聪明智慧、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态度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体现。

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其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节奏和表演。

它起源于劳动中,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风格独特的舞蹈,其中民间舞蹈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舞蹈总是反映出人们的不同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是具有宣传效果的教育形式。所以,有生命的、运动的人体动作,是构成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最基本的要素。

舞蹈动作是发乎内而形于外的动作,是真情实感的自然表现。中国古代美学认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18世纪法国著名舞蹈家诺维尔说:“要描绘的感情越强烈,就越难用语言来表达它,作为人类感情顶峰的喊叫,也已显得不够,于是喊叫就被动作所取代。”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舞蹈演员那奔放舒展、刚柔结合的优美动作能够传达出丰富而又深刻的情感内容,使人感到情感就好像是从舞蹈演员的动作、姿态中流淌出来的一样,使观众从中获得强烈的感染。

舞蹈艺术论文篇9

情感表现主要是指由于外界事物的刺激引发的内心反应,例如喜欢、憎恨、高兴、伤心等情绪的表现。简单而言,是用身体表现出来的内心反应。

(一)情感表现是舞蹈艺术表现力的灵魂舞蹈艺术就是用身体来表现心理反应的创造性活动,心理反应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情感表现,舞蹈艺术也是情感表现的高度集中,是由肢体动作来表达表演者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肢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而情感表现则是舞蹈艺术的灵魂。缺少灵魂的舞蹈,在完美的技巧也无法感动观众的心。

(二)情感表现要贯穿与舞蹈的肢体动作和技术技巧之中在舞蹈艺术中,肢体动作和技术技巧是骨架,情感表现是血肉。没有血肉的舞蹈,是没有办法引起观众的共鸣,打动不了观众的心。但是,没有骨架的舞蹈,就不足以称之为舞蹈。所以在一支好的舞蹈中,既要有肢体动作和技术技巧的烘托,也要有情感表现充斥其中,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一流的舞者,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引发观众对舞蹈表现内容的共鸣。

二、概述情感在舞蹈艺术中的表现

舞蹈艺术的综合性强,情感在舞蹈艺术中的表现应该是由粗到细、由内到外地引发真实的表演,而不是简单的肢体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只有将称之为舞蹈艺术灵魂的情感表现融入到舞蹈中,才能使舞蹈更加的生动,更加的精妙绝伦。

(一)缺乏情感表现的虚假表演成功的舞蹈表演,必定是表演者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是领悟了舞蹈的角色和感受生活后的表演,而不仅仅只是关注怎么去表演、炫技以及吸引观众。舞蹈只有有了情感表现才不会成为一个空壳,才能引发观众对舞蹈表现内容的真实共鸣。所以,真正的舞蹈表演应该是情感在内,表演在外,二者缺一不可。但是,现在很多的舞蹈表演者,只是注重自己表情与眼神,甚至是每一块肌肉的训练,而往往忽视了他们的内心情感,忽略了情感表现在舞蹈艺术中重要作用。其实,一支优秀的舞蹈,肢体动作和情感表现二者应该是均衡的,如果一个舞者过分注重肢体动作和技能技巧,长时间下去就会造成面部表情僵硬、麻木,会给观众一种虚假的感觉,那么这样的舞蹈就是缺乏灵魂的空壳,观众也会一看就忘,无法深刻的打动观众的心,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舞蹈艺术。

(二)真实感情表现的表演舞蹈艺术是人们真实感情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能够强烈的激发人们的情绪。一个表演者编制舞蹈首先应该是感受内心,然后通过肢体动作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才能编制出一支深入观众内心的舞蹈。例如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感动了全国观众,它体现了艺术美和人性美,更体现了作为残疾人艺术家的自强不息的精神。21位聋哑舞蹈表演者将内心的真善美用肢体动作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同时也表现了表演者的坚强,真实情感的流露打动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引发了观众与表演者在心灵上的共鸣。

(三)情感表现和夸张手法的结合舞蹈艺术中的情感表现是将人们在生活中喜怒哀乐等情绪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只是舞蹈中的动作是利用了一些手法将生活中的动作经过加工和美化后,并结合了舞蹈中情感表现的需求。舞蹈中的动作服务于舞蹈情感的表现。例如在《金山战鼓》中梁红玉表演者的一系列动作,在表演中结合夸张的手法,将梁红玉受伤的感受真实的表达了出来,随着表演者的表演,观众如身同感受,心情随着舞蹈表演起伏不定。在舞蹈的创作中,要讲求似像非像,表演者的情感表现是来自于生活,同时又要对生活中的情感进行概括和加工,使之更加的深刻、典型、普遍。完美的舞蹈艺术,就是要将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并用夸张的手法进行一定的修饰。

三、阐述情感表现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故事性、抒情性,还是人物形象性的舞蹈表演都必须要有浓厚的情感表现。一支能够感动观众的舞蹈,就要求舞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要给观众带去美的感受,并且是美的有内涵的感受。所以,舞蹈表演的每一个动作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表演者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如果一支舞只有娴熟的舞蹈技术技巧,不带任何的情感表现,那就不能表现舞蹈是一门艺术;如果一个表演者的表演夸张不实,只会给观众带去虚假的感受,更遑论打动观众的心。所以,只有有了真实情感表现的舞蹈才能称得上是舞蹈艺术,才能深入到观众的内心世界,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情感表现是舞蹈艺术的源泉和灵魂,舞蹈中有了情感表现才能成为可看可观的经典之作。

四、结语

舞蹈艺术论文篇10

舞蹈《胭脂扣》的音乐及动作特点

(一)舞蹈《胭脂扣》的音乐特点舞蹈《胭脂扣》是一个三段体结构的情绪舞,为A—B—C的结构。这个作品的音乐部分和舞蹈部分都是建筑在“同构”的节奏之上的。正是通过音乐节奏,把空间运行的舞蹈和时间里流淌的旋律水融地结合在一起。这三个段落都选择不同的音乐做背景。第一段是选自《花样年华》,这首曲子的特点是3/4拍,节奏明显富有“强—弱—弱”感觉,令舞蹈中的动作更加流畅,也能将一个风尘女子的娇媚和万千风情衬托得淋漓尽致,反映女主人公对生活的无比渴望。第二段是选自一段钢琴与小提琴演奏的音乐,通过开始的几个钢琴和弦强音,表现女主人公的命运开始转变,过去的繁华只是过眼云烟了,生活开始变得窘迫和残酷。最后通过一连串的钢琴爬音来表现如花与陈振邦双双选择殉情后,女主人公在黄泉焦急地寻找和等候爱人的场面。第三段是选自歌曲《葬心》,这是一首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的凄美爱情歌曲,歌曲的特点是带有浓厚的忧伤,能够把观众的情绪也一起带入30年代。三段不同的音乐都有不同的节奏,节奏又直接制约着舞蹈的体动节奏。但体动节奏并不一定直接对应音乐节奏,有时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有时则身体各部的节奏在一种“交响”中达到和谐。此作品是一个抒情性的舞蹈,表达女主人公的悲伤,要求舞者具有“表现力”,“表现力”与情感相关,但情感的变化其实是由体态节奏的改变来体现的。

(二)舞蹈《胭脂扣》的动作特点舞蹈《胭脂扣》中动作特点包括三种基本形态。1.表情性动作(亦称抒情性动作),这类动作主要功能是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类动作特点具有一定的类型性、概括性和抽象性,“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它只能表达、描述人物的情绪、感情状态,而不能说明人物有什么样的行为目的。2.表意性动作(亦称叙事性动作),这类动作是展示人物行为目的和事件具体内容的动作,具有模拟性和再现性的特点,具有现实生活中生活动作的明显痕迹。3.装饰性动作(亦称陪衬性动作),这类动作是一种辅动作,类似于音乐中乐曲的伴奏部分或装饰音,在舞蹈中起烘托气氛、装饰陪衬、连接转换等作用。舞蹈《胭脂扣》中的动作一反传统舞蹈的动作形态模式,大胆开掘,创造出更加挺拔、舒展、奔放的舞蹈动作,并在舞蹈中融入了一些非民族舞的元素。舞蹈动作特点追求简洁、舒展、对比、匀称、衬托、连贯、变化,舞蹈中更多的是让人始料不及的动作衔接转换,让人感觉是在节奏启发下,自由地产生舞蹈动作。其中通过简单又极富有表现力的“寻找中的行走”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舞蹈中大量运用到的旋转也有别于以往旋转的标准模式,而是在里面加入了夸张的踢腿、甩手和跳跃等动作,从而让观众透过舞蹈看到剧中女主人公真实的内心宣泄。舞蹈的高潮中,舞者用高难度的控腿动作造型亮相,恰恰是塑造人物的特殊手段,造型亮相的静正是“静中寓动”,带给观众对人物、情节的无限丰富的联想。这样的表演不仅增强了作品艺术感染力,也为观众提供了新的审美视野。

舞蹈《胭脂扣》中“悲”之因素

(一)舞蹈《胭脂扣》中女主人公的坎坷人生命运十里洋场,霞飞路,一派上世纪30年代时光与爱情的韵味。如花与十二少的故事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在不得已的今生中,想要维系美满是进退两难的。《胭脂扣》中女主人公如花的命运可谓是充满坎坷,悲凄交加。首先两人的身份悬殊。一个是头牌名妓,一个是富家少爷,封建传统的礼教是不允许一位风尘女子走进庄严的深墙大院的,这在当时是很受嘲笑和忌讳的。如花诚心拜访陈家却被拒之千里,原因是如花出身卑微。如花卑微的出身便为今后的悲剧种下苦果,这也是如何都挥之不去的影子,也注定了此故事的悲剧性。如花和十二少同居后,本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可经济拮据,眼看两人的好景不长了,于是如花选择殉情,希望能在阴间续写前缘。这样极端的选择透露出如花对十二少深厚的爱,却注定要以沉重的代价来换取。结果更是悲哀的,两人殉情后,如花死去十二少活着,两人阴阳相隔。痴情的如花在阴间久候不见十二少,最后上阳间寻找,找到的却是淡忘了往事的衰老十二少。如花用尽所有的爱和生命想换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结局只是她的所有付出变成枉费,所有的努力仍敌不过现实的大笔一挥。如此悲惨的结局让如花的命运画上了悲伤的句号。

(二)舞蹈《胭脂扣》把民族舞与当代舞进行编创交融来表现“悲”,充分渲染了“悲”的情绪舞蹈《胭脂扣》是一个成功的民族舞作品,而又在舞蹈中又融入了一些非民族舞的元素,这些元素包含了一些当代舞的元素。通过民族舞与当代舞的编创规律、表演规律相结合,从而产生出新的表演形式。今天,各类舞蹈艺术在发展中必然要“博采众长”,吸取其他舞种的特点,相互包容渗透,取长补短,以丰富自身的艺术手段,达到扩展表现领域,形成以舞蹈为核心的综合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舞蹈《胭脂扣》是吸收和借鉴了民族舞和当代舞的表演形式,把民族舞朴实无华、形象生动、内容丰富与当代舞的动作形象、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相结合,最终展示出一个情感丰富、善于抒情、浪漫夸张的舞蹈作品。这样的表演形式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抒情性是舞蹈审美的本质属性。“情动于衷而形于外”,这是舞蹈《胭脂扣》的情感表达依据,它将舞蹈的情感“悲”的情绪以浪漫、夸张的表现手法,以变形、虚拟、写意等舞姿和造型手段来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利用了舞蹈的抒情性手法,将一个出身卑微、又追崇理想爱情、对爱情至死不渝的风尘女子形象,通过夸张、变形、升华等艺术方法转化为“艺术真实”的、特殊的舞蹈形象,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感同身受地体验出女主人公沉淀在内心深处的悲伤。

(三)舞蹈《胭脂扣》抒情性的表现风格具有鲜明的“悲”主题性按风格来讲,舞蹈《胭脂扣》是属于民族舞与当代舞结合的产物。作品具有民族舞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又具有当代舞的动作形象、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特点。这样的“舞种渗透”作品,更强调的是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和抒情性。该作品始终贯穿其中的主题是“悲”,有意淡化故事中的叙事性情节,突出抒情性舞蹈的形式美,力图将传统民族舞蹈和当代舞形式挖掘到极致。创作中在展示传统民族舞动作特点的同时,也融入了许多现当代建构的民族民间新舞蹈动态语汇。该舞蹈在追求展示民族传统舞蹈语汇动作形式美的同时,也不忘它的时代走向与现代情感的表达。例如《胭脂扣》舞蹈中大部分动作都是由在“寻找中的行走”这一动作基本舞步基础上衍变和发展而来的,打破了民族舞蹈动作的形态模式,把比民族舞更自由、连贯、始料不及的动作穿插在舞蹈里面,这更有利于表明女主人公对生活的顽强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如,在舞蹈高潮女主人公痛苦矛盾的时刻,当代舞的“手舞”与“足蹈”已经是一种必须使用的言说方式,舞者用剧烈的身体颤动和脚下“欲乱不能”的步伐来表现她的痛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观众对“悲”的理解。这样的舞蹈风格表现形式,更准确、生动、通俗地表现出了舞蹈的悲伤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