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实训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2 12:40:10

装配实训总结

装配实训总结篇1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在**机床厂生产实习,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和使自己全面地了解机床厂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及生产过程,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2:在实习期间,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零件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床,夹具、量具等工艺装备,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让我们的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3:通过实习,广泛接触工人和听工人技术人员的专题报告,学习他们的好的增产经验,技术革新和成果,实践中的经验,学习他们在机械行中的无私贡献精神。

4:通过参观南通市正鑫机床厂,掌握一台机床从毛坯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设备选择和车间布置等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5:通过记实习日记,写实习报告,锻炼与培养我们的观察,分析问题以及搜集和整理技术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二)生产实习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实习目的,生产实习的内容和要求有:

1:机械零件的加工

根据实习工厂的产品,选定几种典型零件作为实习对象,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学习,掌握各类机器零件加工工艺的特点,了解工艺在工厂中所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的工作原理和机构以及定位方式,在此基础上指定其中几个典型的零件进行重点的分析研究,要求如下:

(1)阅读和查阅典型零件的零件图及其加工图,了解该零件在机床中的功用及工作条件,零件的结构特点及要求,分析此零件的加工工序、工艺。

(2)致了解毛坯的制造工艺过程,找出铸(锻)件、型材的分型(模)面。

(3)深入了解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以及零件的制造前所需要的哪些处理,找出现场加工工艺情况;

(4)对主要零件加工工序、工艺做进一步的分析,并做好工序卡片、工艺卡片。

2:装配工艺

(1)了解机械的装配组织形式和装配工艺方法和装配工艺所需要注意的精度、平行度、垂直度的要求。

(2)了解各种装配方法中的优、缺点,如何避免缺点;及装配方法使用类型、要求。

(3)了解典型装配工具在装配方法中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3:基本知识;铣削加工的特点、应用范围。

(1)所实习摇臂万能铣床的基本结构、加工范围。

(2)摇臂万能铣床中铣刀的种类、结构、应用及安装。

(3)摇臂万能铣床常用附件的工作原理、加工方法与应用。

(4)摇臂万能铣床工件的安装及定位方式。

(5)平面、沟槽导轨面的铣削方法,尺寸以及一些重要精度的检验,铣削用量的选择。

(三)生产实习的时间:**年12月-**年6月

(四)生产实习的内容

1.摇臂万能铣床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转任何一个角度,所应用的场合一般是单件小批量生产。

2.摇臂万能铣床的六大件分别是悬梁、转盘、床身、工作台、床鞍、升降台;该铣床的导轨分为移置导轨和滑动导轨两种导轨,其中滑动导轨需要淬火处理,一般较长的导轨需要淬火。

3.摇臂万能铣床在铣齿轮时需要装分度头,装刀时刀具与主轴锥面紧密结合,这样使不易变形;同时铣床的锥度有7:24不能自锁,而莫氏锥度能自锁。

4.牛头刨床加工效率低,应加工窄长面工件,万能磨床可以磨轴类外圆柱、孔、和锥面;以及加工其他东西。

4.工作台面加工需要注意:平行度,平面度,精度等;工作台面表面需要进行淬火处理;在安装时需要用百分表进行精度调整而且精度的调整要与国家标准来对照。

5.床鞍轴承上、下两半圆在镗床上安装好以后再进行加工。

6.升降台之间设计迷宫形油槽的作用是为了让油不易益处,使工作台面能够有效地。

7.万能摇臂铣床X轴方向丝杆动,螺母不动;Y轴方向丝杆不动,螺母动;Z轴方向丝杆动,螺母不动;当丝杆不动螺母不动时就是卡死现象。

8.铣床与刨床加工工件的不同特点:铣床用于加工较大的面(如底面),加工效率较高;而刨床加工T形槽和窄长面(如导轨面)。

9.粗磨与精磨得基准是统一的,定位时与百分表接触,如果机床本身精度有问题需要人工进行精度的调整。

10.夹紧与孔的大小,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水平面是否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11.工作台一般用铸件毛坯来加工,材料牌号HT250,仅第一步,钳(划线)分为两个步骤:一、以划线为基准,划出台面余量线、中心线;二、其余按要求划出各面的余量加工线;此道工序在大件车间完成,在铣床或刨床上加工;

12.升降台的导轨面有两种:水平导轨面、垂直导轨面;

13.砂轮越程槽:为了加工方便而设立的,此砂轮越程槽在刨床上加工;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加工燕尾导轨时将刀具打坏;

14.加工工件时需要考虑效率、成本、和精度,具体要求由工厂情况而定;

15.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必须用夹具装好夹牢工件。将工件装好,就是在机床上确定工件相对于刀具的正确位置,这一过程称为定位。将工件夹牢,就是对工件施加作用力,使之在已经定好的位置上将工件可靠地夹紧,这一过程称为夹紧。从定位到夹紧的全过程,称为装夹。

16.工件的装夹方法有找正装夹法和夹具装夹法两种。找正装夹方法是以工件的有关表面或专门划出的线痕作为找正依据,用划针或指示表进行找正,将工件正确定位,然后将工件夹用虎钳中,按侧边划出的加工线痕,用划针找正。

17.工作夹紧概述

夹紧的目的是防止工件在切削力、重力、惯性力等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或振动,以免破坏工件的定位。因此正确设计的夹紧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夹紧应不破坏工件的正确定位;

(2)夹紧装置应有足够的刚性;

(3)夹紧时不应破坏工件表面,不应使工件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

(4)能用较小的夹紧力获得所需的夹紧效果;

(5)工艺性好,在保证生产率的前提下结构应简单,便于制造、维修和操作。手动夹紧机构应具有自锁性能。

18.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任务是:使同一工序中的一批工件都能在夹具中占据正确的位置。工件定位的实质就是要限制对加工有影响的自由度。

19.加工中心中贴塑导轨的加工过程:加工面拉毛、滑铣、晾干、涂胶、最后压紧,一般要压紧48小时。

20.在检验燕尾是否是55度,应于标准化进行接触磨(涂色法)。

21.工作面是否水平需要水平仪来检测,将水平仪放在桥板上首尾相接,依次测量。

22.若精加工以后的重要工作面上有夹砂和气孔时,先将夹砂和气孔钻掉,然后再进行塞补。

23.在介绍测量工作台面平面度时,先建立一个假想平面,在上面放三个等高块,需要用平尺和可调量块。

24.发蓝处理:强制性的氧化措施

25.升降台的砂轮机越程槽加工时一定要在淬火之前,因为淬火之后工件不易加工。

26.工作台的加工先加工工作台面,再以工作台面为粗基准加工导轨面。

27.镗床夹具镗床夹具又称镗模,是一种精密夹具,主要用于加工箱体类零件零件上的孔或孔系。

28.镗床夹具由主要部分组一个完整的镗床夹具,应该由夹具体、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带有引导元件的导向支架及套筒、镗杆等主要部分组成。

29.工件在镗床夹具上常用的定位形式工件在镗床夹具上常用的定位形式有用圆柱孔、外圆柱面、平面、V形面及用圆柱销同V形导轨面、圆柱销同平面、垂直面的联合定位等。

装配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 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岗位能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39-03

1 引言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汽车制造厂与汽车零部件制造厂需要大量从事现场工艺、加工、质量和现场装配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根据汽车制造领域人才需求状况及专业特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应该培养能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装配作业,从事汽车冲压、焊接、喷涂作业,从事汽车总装制造、检验和调试、生产现场工艺维护、过程检验及部品检验、整车下线检测和调试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如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和具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特色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当前学院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学生通过实验实训锻炼提高操作能力,可以熟练掌握岗位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为适应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奠定基础,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因此,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

2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

实现理实一体课程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特色。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以“教以学生为本、学以市场为需、育以技能为主、才以应用为先”为育人宗旨,需要的生产性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实现校内学习与毕业后的工作内容高度融合。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的需要 高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即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具有双重专业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是具有一定学术背景并接受专业实训的职业教师。

当今更多的讲授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课程的教师直接来自于各大中院校,本身对汽车制造过程不是很熟悉,即使到汽车制造厂进行专门的培训,耗费大量的精力不说,不能完整地接触汽车制造整个流程。针对汽车制造典型的工作任务设置的实验实训将是这部分教师快速熟悉汽车制造流程的一个渠道。

展示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让学生尽早感受企业的氛围 汽车制造厂一般来说都是大型或特大型企业,有汽车企业特有的文化和氛围。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充分考虑真实的企业文化和氛围,营造一个真实的汽车制造企业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感受企业要求的职业素质、企业管理方法和岗位要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服务社会的需要 为了提升行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开展行业内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工作,围绕市场所需、企业所需,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因此,在进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时需考虑本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

3 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及课程体系分析

通过到汽车制造厂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厂调研,同时根据往年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及岗位设置的特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具备的主要岗位能力包括汽车驾驶能力、汽车及零部件装配作业及工艺维护能力、汽车冲压作业及工艺维护能力、汽车车身喷涂作业及工艺维护能力、汽车生产过程检验及部品检验能力、汽车整车下线检测及调整能力。

针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基于汽车制造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包含18个学习领域,并将18个学习领域划分为具有模块结构特征的初级模块、中级模块和高级模块。其中,初级模块包括汽车材料、汽车电工电子、机械制图及CAD技术、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基础、钳工实习;中级模块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设备构造、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驾驶实习;高级模块包括汽车总装技术、汽车生产与物流、汽车生产质量管理、汽车检测技术、顶岗实习、拓展学习领域。

4 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

通过对汽车制造厂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大量调研,同时根据上述课程教学特点和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具体要求,对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来说,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块。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项目如表1所示。

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用于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更多地是借助于实习单位。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校外实习项目如表2所示。

5 汽车拆装调整及工艺知识教学工场实验实训项目的布置和讲授

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汽车生产与质量管理、汽车总装技术两门课比较难理解,因为真实的工作情景只有在汽车制造厂才有。这两门课的教学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非常关键,因为它要模拟生产现场实际情况,要讲授汽车零件的装配方法、简易工艺的编制和维护、生产中物流和质量管理及企业文化的灌输等。这部分的实验实训内容主要在汽车拆装调整及工艺知识教学工场完成

具体方法:建立一个基本操作训练间(包括螺纹连接训练、油管连接训练、线束连接训练和装配工具使用的训练)和一条车门及附件的拆装生产线,生产线具体布局如图1所示。

简易车门线采用悬链的形式来推动,每条线设置10个工位,其中拆卸四个工位,装配四个工位,两个过渡工位,安排完整的十个车门及附件。装配线周围布局和生产现场一致,有看板,有物流架、有生产管理规程等。

具体运作形式:①每个工位有完整的装配和拆卸工艺(指导教师先做);②以每个工位为一个小组,生产线流动;③每个工位的学生按照工艺进行拆装,同时将该工位的检验卡做出来;④继续本工位做2~3个车门的拆卸和装配操作,校核检验卡的准确性;⑤上述工作完成后,学生流动到下一个工位,重复做③~④的工作;⑥八个工位的工作完成后,点评本组检验卡的正确性;⑦八个班组相互评判检验卡,对装拆现场的情况进行点评;⑧指导教师总结。

6 结束语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一个主要方面,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本专业的发展。模拟汽车制造企业来开设实验实训项目,有利于学生尽早地熟悉企业的运行模式和要求,更好地理解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让学生能零距离地融入生产实际中,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装配实训总结篇3

[关键词] 虚拟技术 虚拟训练 实践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进人实用化阶段,开始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相比虚拟技术在航空、航天、电力、化工、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虚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之路还有很大差距。目前,传统实装训练实践教学受到装备数量、人员操作水平和环境因素的限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形式的需要。因此,利用虚拟技术经济、快速、有效的特点,将虚拟训练引入实践教学很好的缓解甚至解决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难题,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开展虚拟训练的优点

1.虚拟训练费用低效率高

开展虚拟训练无需动用实装,无需专业保障人员,无需到实际训练场地。不受人员、天气、场地、装备的限制,在低消耗的条件下可同时满足多人不同任务的训练。

2.虚拟训练即安全又环保

开展虚拟训练不存在实装训练人员、装备的安全损伤问题,没有实际操作中产生的大量噪音、油污、废气等对人员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了训练占用或毁坏的设备工具。

3.虚拟训练质量高效果好

虚拟训练能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操作人员技术上的不足,严格检验操作步骤、方法、注意事项和有关安全规定,与实装训练配合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虚拟训练系统的选择

目前的虚拟训练系统按照选用的软硬件设备和沉浸感的不同可分为贵族式和平民式两种。贵族式需配备头盔显示器、三维鼠标、力回馈器等高档外设,用户操作的沉浸感好,但价格昂贵,技术上还不完善。平民式使用传统外设,主要依靠软件来实现相关功能,沉浸感不足但比较经济,易得到普及。

显然,在目前的条件下平民式桌面化的虚拟现实训练系统有其独特的优点。一方面,它体积小、费用低、运行可靠,对用户的负担小,易于被接受;另一方面,随着PC机性能的快速提高,在沉浸效果和交互的实时性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利于利用现有资源,并易于与实装训练配合,比较符合我们目前装备配备的现状。

三、开发桌面式虚拟训练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一个平民式桌面化的虚拟训练系统开发,主要应注意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装备基础模型的建立,另外一个是人机交互仿真的控制。

1.装备基础模型的建立

三维模型是整个虚拟训练系统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一些复杂装备,利用3D软件在建模之初就要做好系统规划,分解好建模任务。建模主要是实体造型,为满足仿真实时性和逼真性的需求,建立的模型必须具备合适的多边形数目,能够支持实时仿真;能够保持装备的基本层次结构和装配关系。

2.人机交互仿真的控制

如果系统任务模型是由操作步骤组成,那么必须细致综合考虑受训人员接受装备保障知识的认知过程、操作时的交互类型、交互方式和操作反馈等因素与基础模式的约束关系,防止在封装时受到这些约束的限制。另外必须合理而又巧妙地应用操作反馈,这样才能提高操作训练内容的交互性。

四、将虚拟训练引入实践教学的经验做法

1.虚实结合优势互补

在实践教学中将虚拟训练与实装训练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虚拟训练重复性强、实装训练直观性好的优点,实现虚拟训练多练实装训练精练的目标。使虚拟训练与实装训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克服各自缺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一次实习操作达到多次实习操作的效果。

2.从实际出发合理建设

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从实际出发,开发优质高效虚拟训练系统,科学筹划好硬件条件建设和开展虚拟训练所需人才的培养。理清建设思路,确保正确方向,力求即能满足眼前现实需要又能满足未来发展需要,使引入虚拟训练后的实践教学具备高效顺畅的外部环境和人员保证。

3.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要想让引入虚拟训练后的实践教学运转顺畅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规定要求作保障。因此必须对原有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和规定要求进行调整删减,建立和补充适合虚拟训练的规章制度和规定要求,并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

4.进行试点及时总结

将虚拟训练手段引入实践教学的应用和铺开必须遵循教学改革的一般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先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开展试点建设工作。在试点建设和运行的基础上是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更正建设偏差和失误;避免盲目建设,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参考文献:

装配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素质 职业技能 能力平台 实训模块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是部级示范学校,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研究、教学基本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有近五年的实践与探索,深刻体会到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技术人才,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训练为突破口,建立实训基地,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劳动者的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施工、制造等技术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为此,我们将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这两个方面。

1.电子工艺实训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遵纪守纪、操作规范的职业作风。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求实创新的职业意识。

为落实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实训中心结合每个实训模块制定和完善学生的行为规范,并结合技能培训题目,专门设计培养团结合作、求实创新意识的内容,将素质养成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电子工艺实训的技术基础能力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个涵盖多个技术领域、门类齐全、专业众多的产业。因此电子工艺实训的技术基础能力目标确定为:

(1)电子基本能力平台――从事电子操作技工必备的基本能力。

(2)电子专业能力平台――从事电子产品开发、制造,维护技术人员必须的基本能力。

(3)电子职业能力平台――从事高新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和对高新技术设备进行操作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环境对实训课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和实际操作的效果,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均按照电子工厂的环境、氛围设计实施的。

1.实训场地

目前实训基地一期建有三个实训车间,每个车间建有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设有20个工位(每个工位配备一套工具和一只万用表,可供一个学生使用),总共120个工位,可同时接纳三个班120人的学生进行电工、电子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培训。实训基地二期建设已启动,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和职业能力的培训。

2.实训车间工位的布局

由于电子工艺实训离不开手工焊接、装配、调试、总装等工艺流程,故将实训车间分成两个区域:装配区和调试区,装配区有40个工位,调试区有6个工位,这两个区域完成的功能、培训目标不同。装配区用于完成手工焊接练习、电子产品装配等过程,调试区用于完成电子产品的测试、调试等过程。

3.实训车间的环境布局

营造一种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氛围对于实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实训车间的墙面上悬挂实训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等,并布置与电工、电子工艺实训相关的实物(各种电子元器件)展板。

三、实训教学管理

实训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实训的效果。

1.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实训基地的管理模拟工厂的管理模式,设立拉长(Line)、总拉长负责制,即每条生产线配备一名拉长(指导教师),指导20名学生的实训工作,各拉长服从总拉长的统一管理。拉长和总拉长都设立了相应的岗位负责制度。

2.实训教学课程及内容。电子工艺实训属于电类各专业最基础的技术层面,也是学生动手操作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同时也为专业能力训练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此已开设的实训教学课程有初级、中级电子工艺实训、实用电工实训、电气工程实训、计算机拆装实训等。将要开设的课程有:集成电路应用实训、彩电维修实训、表面贴装实训、印制电路板制作实训等。其中初级电子工艺实训内容包括三个模块:手工焊接技术、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简单电子产品――数字万用表的组装;中级电子工艺实训内容包括六个模块:手工焊接技术、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较复杂电子产品――调频调幅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电路工作点的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收音机故障分析排除能力等。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3.学生实训管理。为强化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首先要接受实训前的教育,内容有实训的目的、意义、要求及安全用电教育等,学生考勤要打卡,上下班各一次,学生进入实训车间必须穿工作服,佩带胸卡才能上岗,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其次,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实训内容的实施、操作要点,设立一些实训内容专门训练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4.学生实训考核评定。学生实训成绩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结果,采用模块考核与评分结合的方法,例如,电子工艺实训成绩100分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两部分,职业道德素质考核占30分,操作技能考核占70分。在教学内容的实施操作中,始终把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并贯穿在实训的全过程中,培养出工科电类、非电类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四、在实训教学中完善实训教学文件

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积累和总结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逐步完善了实训教学文件。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还应有实践经验,特别是动手操作的能力。为此,实训中心把教师分批送到电子工厂参加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电子工艺生产实习,熟悉工厂生产程序及全面质量控制,掌握电子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从电子工厂引进技术人员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六、取得技能资格认定,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电子工艺实训面向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学生。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岗位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从事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高。因此,经过正规培训并获取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配合信息产业部进行相关的技能等级鉴定方面的工作,学生在毕业时除获取相应的毕业证书,经过培训考核后,还可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或上岗证书,这也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职业技术基础。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短短两周的实训,学到了课本以外的许多东西,有岗前培训之意,这适应2l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2]陈桂珍等.加强实验室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实验技术与管理.

装配实训总结篇5

【关键字】中职汽车 运用与维修 实训 设备 配置

一、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在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需要参考国家在中职教学中制定的相关标准教育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JY/T0380-2006)、国标《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1-2004)及教育部等有关行业部门制定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为主要依据。按照汽车维修行业对汽车维修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广泛吸收职业院校、行业和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编制而成。配备标准可分为合格配备标准、规范配备标准和示范配备标准。

(1)合格配备标准。合格配备标准是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应配备的最低要求。合格配备标准应设置以下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车间。基础技能实训。包括电工电子实验室、液压实验室和钳工实训车间。专业技能实训。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信息资料应用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车间、汽车钣金实训车间和汽车涂装实训车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未开设汽车整形与涂装专门化方向的学校,可不设置汽车钣金实训车间和汽车涂装实训车间。

(2)规范配备标准。规范配备标准是完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达到的基本配备要求;在合格配备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项目,即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车间。

(3)示范配备标准。示范配备标准是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应达到的基本配备要求,也供有条件的学校及培训机构增加学生实训课、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紧跟本专业新技术和新工艺发展时选配。与规范配备标准不同的是增加了一个项目,即仿真模拟实训室。

二、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设备要求

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设备的要求中,我们需要参考标准中提供的装备规格、功能要求、数量单位是本标准的基本要求,各实训基地可根据地域特点和汽车维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规格的仪器设备。配备的仪器设备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具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此外,应该根据实训基地空间的大小,有效的确定人数,实训基地设备数量是以两个教学班的规模(40人/班)配置。其中,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设备基地环境的要求也有明确规定,实训场地应根据师生的健康、安全要求和实训内容,确定使用面积,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实训场地采光、照明、通风、电气安装、防火及安全卫生等要求参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JY/T0380-2006)。实训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分类及功能

实训基地设备配置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置、汽车维修行业岗位设置和能力培养进行分类,分为:1)汽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2)柴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4)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5)汽车空调维修实训;6)汽车整车实训;7)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8)汽车钣金实训;9)汽车涂装实训;10)汽车信息资料应用实训;11)仿真模拟实训。当前实训基地设施设备配备的功能主要包括有,满足教学、培训需要,使学生具备汽车维修初、中级工操作水平。开展社会技术服务培训(初、中级维修工培训与考证)。技术咨询及汽车数据库资源共享,实现远程维修服务。对外承接汽车维修业务。承办各类汽车维修技能比赛、学术讲座和相关专业会议。

四、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设施设备配备

4.1汽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

汽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主要包括有汽油发动机构造拆装实训;汽油发动机零件测量技能实训;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技能实训。

汽油发动机构造拆装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实物解剖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附翻转架、汽油发动机起动运行试验台架、吊车、汽油发动机零部件、拆装工具、气动工具、工具车、工作台。

汽油发动机零件测量技能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发动机主要零部件、发动机维修测量常用量具、连杆校正器、气门座口修复设备、平板、V型铁、弹簧测力计。

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技能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电控汽油发动机实训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冷却系统测试仪、红外测温仪、汽车发动机电喷嘴清洗检测仪、汽车示波器、手动真空泵、汽油机点火正时灯、多功能万用表、汽油机气缸压力表、燃油油压表、真空表、直流钳形电流表、汽油机转速表、曲轴箱压力表、内窥镜。

4.2柴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

柴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主要包括有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拆装实训;柴油发动机喷油泵、喷油器调试实训;柴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实训。

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拆装实训和柴油发动机喷油泵、喷油器调试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电控喷油泵试验台、柴油机燃料系零部件、柴油喷油器检测仪、工作台、拆装工具。

柴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电控柴油发动机实训台、柴油发动机实训台、柴油机故障诊断仪、柴油机喷油正时测试仪、柴油机气缸压力表、柴油机转速表。

4.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主要包括有汽车传动系统构造拆装实训: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驱动桥的拆卸、测量和装配;自动变速器的构造拆装与测量实训;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实训;转向及悬架拆装实训;动力转向及悬架故障诊断实训;制动系统维修实训。

汽车传动系统构造拆装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驱动桥的拆卸、测量和装配、工作台、工具、量具。

自动变速器的构造拆装与测量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自动变速器总成、工作台、工具、量具。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自动变速器测试仪、自动变速器阀体测试仪、自动变速器油压表、多功能万用表。

转向及悬架拆装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转向机、转向及悬架实训台、拆装工作台、工具、弹簧拆装器、弹簧测试仪。

动力转向及悬架故障诊断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动力转向及悬架台架、油压表、万用表、直流钳形电流表。

制动系统维修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制动系各总成、液压制动系实训台、气压制动系实训台、ABS实训台、解码器、万用表、油压表。

4.4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

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主要包括有汽车电气系统各总成、部件的结构拆装实训;汽车电气系统各总成、部件维修实训;汽车电气系统常见故障检测、诊断、排除实训。

汽车电气系统各总成、部件的结构拆装实训和汽车电气系统各总成、部件维修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

汽车电气系统常见故障检测、诊断、排除实训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分电器总成、车身电器总成、车身电器实训台、汽车万能电器试验台、分电器式点火系统部件、无分电器式点火系统部件、汽车蓄电池、起动系统示教板、点火系统示教板、汽车照明、信号、仪表、雨刮系统示教板、中控、防盗、电动后视镜、电动车窗示教板、电源系统示教板、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汽油机点火正时灯、万用表、直流钳形电流表、密度计、高率放电计、稳压电源、充电机、工作台、拆装工具。

4.5汽车空调维修实训

汽车空调维修实训主要包括有汽车空调系统拆装实训;汽车空调维护实训;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检测、诊断、排除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空调系统部件、汽车手动空调实训台、汽车自动空调实训台、故障诊断仪、空调制冷剂测漏仪、制冷剂加注回收机、万用表、湿度计、温度计、工作台、工具车。

4.6汽车整车实训

汽车整车实训主要包括有汽车整车拆装、调整和汽车维护实训;汽车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排除实训。所需要的设备有轿车、二拄举升器或剪式举升器、四柱举升器、通用工具及工具车、零件车、轮胎气压表、轮胎胎纹深度检测仪、皮带张紧力计、密度计、真空表、气缸压力表、制动液补给和回收机、脂加注器、液废油机油回收机、制动系换油机、手动真空泵、制冷剂加注回收机、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机、制动系统压力表、转向系统测试仪、自动变速器压力表、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万用表、变速箱举升器、吊车、卧式千斤顶、汽车尾气分析仪、汽车尾气排气设施、系统免拆清洗机、冷却系统免拆清洗机、燃油系统免拆清洗机、自动变速器系统免拆清洗机、空调系统免拆清洗机、蓄电池检测仪。

4.7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主要包括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汽车整车综合性能分析、检测和调整。所需要的设备有:制动检验台、轴重仪、侧滑检验台、车速表检验台、机动车前照灯检验仪、汽车尾气分析仪、烟度计、声级计、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汽车四轮定位仪、汽车底盘测功机、转向盘转向力仪、悬架振动检验台。

4.8汽车钣金实训

汽车钣金实训主要包括有钣金整形及焊接实训;车身测量与矫正实训。

钣金整形及焊接实训所需要的设备有气体保护焊设备、点焊设备、外形修复机、工作台、常用钣金工具、钣金工作台。

车身测量与矫正实训所需要的设备有两柱举升器、轿车车身、车身校正仪、机械式车身测量系统、车身电子测量系统、风挡玻璃割刀、气动切割锯、等离子切割机、单轨道打磨机、砂带磨机。

4.9汽车喷涂实训

汽车喷涂实训所包括的项目有色彩与调色实训;打磨实训;喷涂实训;汽车美容实训。

色彩与调色实训所需要的设备有调漆机、电子秤、计算机、调漆工作台、粘度计、小样板烘箱、油漆振荡器、标准光源。

打磨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干磨设备、贴护纸架、护目镜。

喷涂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喷烤漆房、底漆喷枪、面漆喷枪、枪尾压力表、油水分离器、红外烤灯、压缩空气机及管路系统、防毒面具、供气面具、涂膜光泽仪、膜厚仪、涂膜摆式硬度仪、涂膜铅笔式硬度仪、百格刀、溶剂回收机、喷枪清洗机、脸部清洗机。

汽车美容实训所需要的设备有汽车清洗机、美容抛光机、美容吸尘器、美容发泡机。

4.10汽车信息资料应用实训

汽车信息资料应用实训所包括的实训项目有汽车维修资料检索技能实训;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汽车维修知识的能力实训。所需要的设备有学生用计算机、教师用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交换器、服务器、汽车维修资料库、多媒体汽车仿真教学平台、投影仪及幕布、音响及功放设备。

装配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中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训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实操性很强的专业,应加强对学生实训技能的培养,走专业对接产业的实训之路。近年来,在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校围绕产业需求培养人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就业需要配置教育资源,以电话机组装为改革突破口,积极探索优化整合实训,使课程与岗位对接,学生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一、开展跟踪调查,反思教学状况

从2006年起,我校先后到东莞诺基亚、深圳新美亚、佛山普立华等10多家大型电子就业基地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从业动态,加快职教改革。从调研中发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较差,如有的学生仪表仪器不会用,在测量时不会选择档位;有的不会判别元器件,读不懂电路图,更不会维修。笔者认为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如下:(1)课程分散,内容重复。(2)时段分散,效率不高。(3)器材短缺,学练脱节。(4)考评脱节,激励不足。

为此,针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以电话机装配为突破口,优化内容,整合课程,强化实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整合专业课程,优化教学内容

整合专业课程和优化教学内容是实训成功的前提。课程改革应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现代电子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整合课程,优化内容。

通过优化教材内容,把“手机原理与维修”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和“SMT实训教程”等课程整合,把“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电子实验”和“电子制作”等课程整合,减少重复部分,提高学习效率,力求学以致用,为电话机装配做好基本知识技能准备。

2.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我校使用的是陈振源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话机原理与维修》第2版。由于原书有八章,内容繁多,有许多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岗位要求。为此,删繁就简,只选学与实际用途有关的章节,并以拨号电路、通话电路、振铃电路等三章为重点,使学用结合更加紧密。

3.重组环节,把握要点。

电话机实训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组装和维修的实践技能,所以实训过程没有按照原教材的十五个环节进行,而是以技能为核心,重组实训环节,把握要点,放弃烦琐的理论分析和多余的测试内容,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集中精力主攻“振铃、拨号、通话”三大电路功能,以集中强化的手段形成技能。

4.调整顺序,循序渐进。

电话机的实训过程是先装振铃电路,再装拨号电路,最后装通话电路。这三个电路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而教材却不是这样编排,不利于学生实训。为此,笔者对教材的学习次序进行了调整,学生更易掌握,学习兴趣更浓,教学效果更好。

三、优选实训项目,树立职业意识

合适的项目和充足的器材是实训成功的保证。电话机组装是电子信息产业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产品,电子技术专业选取这个项目进行实训教学,实现了专业对接产业;它将基本焊接技能训练、电子装配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使课程与岗位对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意识。

1.优选项目,确保质量。

电话机组装实训认真优选项目,最后选定质量较好的LM-898电话机组装件。该机设计合理,线路板质量可靠,振铃芯片采用与LS2411功能相同的DBL5001,拨号芯片采用HM9102C,这两块芯片教材都有对应的内容,整机电路与教材的HA838(6)P/T电话机的整机电路基本相同,学生在实训或作业中有书可查,有章可索,确保教材与技能点对接,有利于实训质量的提高。

2.备足材料,确保效果。

备足材料是装配成功的基本保证。我校在订购器材元件时,除给每人提供一套完整的实训材料配件外,还订购了二十套用于教师制作项目的演示电路和小组长的前期实训套件。对于二十七种易损易丢失元件,各有十个备件,以便学生丢失或烧坏元件时补充,同时备好万用表、电烙铁等相关器材;备足装配时使用的工具与材料,确保一体化实训的成功实施。

3.树立意识,养成习惯。

为提高电话机装配的成功率,在元件发放时,要求每位学生签名认领,增强责任和节约意识。提示学生核对元件数量及型号与图纸是否一致;注意电解电容的极性,受话器、驻极体送话器等元件焊接前先用万用表检测是否完好。小组长监督实训过程,从元件测试到焊接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工艺习惯,使学生逐步树立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和工作习惯。

四、整合实训时段,强化实训技能

整合实训时段是实训成功的核心,也是强化技能的重要环节。为此,把过去分散的实训时段整合起来,先培养骨干,再集中四天时间,按基本流程装配电话机整机, 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强化实训技能。

1.小组装配,培养骨干。

实训前一周,安排九个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用四个晚上时间辅导,进行振铃电路、拨号电路、通话电路和整机装配制作。师生一起按实训阶段同步装配,先制作五个示范电路,并拍摄相应的图片作为教学资源。每个制作都记录实训中出现的问题,每次制作后进行小结,师生共同编写“安装步骤与注意事项”,全班发放,人手一份。通过这一过程,培养了骨干,为全班实训做好充分准备。

2.合理安排,目标明确。

在电话机整机装配中,安排连续四天时间,每天实训时间分为上午、下午两段,每段都有明确目标,课外作业与实训内容紧密结合,在培养实训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每段实训先由学生简述该模块的基本理论知识,后由教师示范,布置实训安排,再进行相应实训项目,最后教师小结实训情况(见下表)。

3.按步实训,强化技能。

每段实训前教师先用投影展示示范电路作品供学生参考,讲清元器件识别和安装焊接事项,明确制作流程,分组按步实训,教师巡回指导,注重技能形成。关注一些因工艺问题而出现的故障,引导学生分析,掌握要领,力求减少各种故障或烧坏芯片的情况。学生常会出现装好电路而原理不求甚解的情况,这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原理入手理解安装过程,初步具备分析故障的能力。

4.重视评价,总结提高。

评价激励是实训不可缺少的环节,总结提高是实训的必要过程。学生完成装配后试机,教师作好记录,学生进行自评。整机制作完成后,召开班级小结会,每组学生自我评价,介绍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和成功感受,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及时表扬鼓励。通过评价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五、优化整合实训,教学效果显著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实训结果表明,利用四天时间集中实训,学生没有其他课程的学习压力,能够集中精力完成电话机组装。同时,由于要求明确,计划周到,操作流程清晰,电路资料完善,工具元件准备充分,整个实训过程顺利,学生感觉良好,学习兴趣浓厚。

2.整合实训成功率高。

由于整合课时使实训时段连续,时间充分,精力集中,元器件不会丢失。任课教师全程协助管理,课堂纪律良好,所以装配成功率很高。这次实训共发放套件62套,收回产品62件,58件检验合格,成功率达93.5%。

3.理论联系实践效果好。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把技能升华到理论高度,是实训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完成每个电路实训的同时,通过阶段小结、教师指导、课外作业等形式,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经过整合实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为毕业生上岗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据统计,2010届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被珠三角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录用从事修理员、技术员等岗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9.6%。毕业生技术能力较强,敬业精神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得到企业人事、技术主管的一致好评。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优化整合实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表明集中实训符合中职生的实际状况,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为技能教学的主动要素,提升了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质量明显提升。

(作者单位:清远市清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李令奇,胡广成.电话机原理与维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2.

[2]陈子聪.手机原理与维修实训[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装配实训总结篇7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手段单一,实践技能课程安排过少,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不强,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了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物流人才,经过调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技能教育的好做法,与广州益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设计出一套3D动画物流实训系统,让学生通过全真环境下现实物流企业的实际动手操作,切实感受物流企业的具体岗位,使实训真正达到实战的效果,从而积累真实工作的经验。

目前,国内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模式主要分为:以VCD、课件等为主的素材资源库,以传统教学软件为主的虚拟实训,以硬件实操为主的仿真实训。3D动画实训系统是在充分吸收了上述各种实训模式的精华、并结合国外先进的实训模式而设计的国内最先进的实训手段。整个系统提供几乎包括现实中各类物流企业的真实运作环境,包括真实写字楼、真实配送中心、现代化立体仓库、区域配送中心、制造工厂、百货超市、收货、配送网点,以及真实城市、大街、公路货运场、铁路货场、航空货运大楼、港口码头、集装箱堆场、海关等众多场景,覆盖了与现实物流相关的绝大部分场景。其核心是让学生通过模拟现实企业的场景,达到迅速上岗的目的。各个子系统的实训流程是在总结众多国内外知名物流龙头企业的业务模式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同时,配套设计详细的实训指导书、企业原始单表、报表、企业实际运作VCD、组织结构图等众多材料,以确保学生深入理解现实企业的真实流程。

物流3D动画体验实训系统由下列5个子系统组成:

1.运输3D动画实训子系统

该系统支持零担运输装载量的整合与优化,并实现在途实时调度、动态运输计划等运输优化工具,通过在途路线和装载量的优化,实时进行运输计划的调整。主要包括业务受理、托单处理、运输资源管理、调度分配、GPS车辆定位系统、统计考核等功能模块。

2.仓储3D动画实训子系统

该系统支持装运整合、配送等仓储延伸作业,可进行多仓共管、虚拟库存管理等供应链职能。系统内建有结算功能,协助物流业者为客户提供从仓储、装卸、集装箱场站、配送到结算的集成作业环节。包括进货管理、出货管理、配送指令控制、配送分拨调度、库存管理等功能模块。

3.第三方物流3D动画实训子系统

该系统可下达运输指令、仓库作业指令、配送指令,可查询运价、库存报告,可进行订单统计,还可跟踪货物状态等。另外,还能对陆、海、空、多式联运委托进行任务分发和业务操作。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管理、车辆调度、仓储管理等功能模块。

4.堆场与集装箱3D动画实训子系统

该系统设计成以进口、出口、报关业务为一体,体现现代国际货运业务管理流程的综合系统,包括报价管理、进出口业务操作、报关管理、单证跟踪等功能模块。

5.货代与报关3D动画实训子系统

该系统支持集装箱的租赁、、检验、箱体报关、冷藏箱PTI和技术保障、跟踪服务等功能模块。

装配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汽车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从“大发展”走向“大提高”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是瓶颈问题,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培养目标与课程模式不协调,解决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提出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育工作者群体所普遍认同和遵循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它以教育理念为基础,培养目标为导向,教育内容为依托,教育方式为具体实现形式。探索和实践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满足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006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要求各级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做好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

2.遵循教育规律。1903年我国近代著名民族实业家和职业教育家周学熙从国外考察归来,便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体制,开始倡导“工学并举”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的记载。

3.积极促进企业需求、学院发展和学生就业的一致性。以行业为背景,符合专业特点,满足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汽车产业是我国的重要工业产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在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及其他加工制造业生产、技术、管理等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的高职层次性和工作工科性决定了教学必须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模式就是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共建教学平台,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融合;通过校企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职业资格、生产实际、行业标准“四融通”;通过校企共同组织,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知行合一、学做一体,培养职业人。

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1.基于现代职教理念,校企共建“汽车制造实训中心”教学平台

“汽车制造实训中心”教学平台是依据专业需求,校企共建的可用于教学、实习、实践的典型实训装备、实训生产线和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校内实训基地如图1所示。包括汽车原理与构造分中心、汽车制造分中心和汽车生产自动化分中心,能实现三个相互支撑、相互完善的功能。

图1 汽车制造实训中心

能进行汽车整车制造关键能力的培养,汽车制造分中心是国内最早将汽车整车生产的四大工艺(冲压、焊接、装配和喷漆)及设施“搬进”实训基地,学生进行诸如冲车门、焊车门及车身、装配发动机、喷漆等典型工位的操作、工艺编制和调试,填补了汽车制造类专业教学的空白。

能进行汽车零部件生产及装配关键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从原材料性能分析、热处理到零部件设计、加工,直至汽车发动机装配实训室和汽车变速器装配实训室,充分熟悉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完整制造过程。

能进行汽车生产线控制中关键能力的培养,该中心设置了企业设备和生产线上使用的液压、气动、PLC、传感器、总线等技术的多个实训室,学生不仅能排除生产线的常见故障,进行简单的生产线调试,还能根据任务进行生产线控制方案的设计。

校外实训基地,有与我院深度合作的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集中专业实训、顶岗实习、就业、技术开发与服务;有长春一汽等接收学生实习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有直接接收学生就业的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

校内外实训基地相互补充、相互呼应,构成完整而高效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实训体系。

2.“1-4-1”工学结合教学进程组织模型(见图2)

图2 工学结合教学进程的组织模型

1――在第1学期完成入学教育、汽车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

4――在第2~5学期分别完成冲压、焊装、喷漆、装配等专业学习领域。

1――在第6学期完成就业教育和顶岗实习。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学院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汽车制造生产岗位直接参加生产活动,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熟悉企业文化。此时,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管理规则和实习考评标准。

3.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教学项目

在“汽车制造实训中心”教学平台学习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设置了汽车模型的制作与测绘、汽车解构与分析、汽车零部件加工(上)、汽车英语、汽车电控、汽车生产线自动控制、汽车零部件加工(下)、汽车车身制造、机器人工作站的使用与维护、汽车装配与调试、汽车经济生产12专业学习领域,这些学习领域的部分内容将分别融入到汽车卡车模型、汽车轿车模型、气动机械手3个项目中,3个项目间设有能力梯度和能力侧重点,汽车卡车模型是基础层面的;汽车轿车模型涉及材料、热处理、冲压、焊接、装配、电控等方面的能力,成果――电动汽车是学生在多个实训室实际操作设备工作积累的结晶,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亲自经历了汽车制造的流程,体验到职业工作氛围,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连续性的积累,在做中学,学中成长、收获;气动机械手在机加工生产出零件的基础上,增长控制方面的能力,增强故障排除的能力。每个项目总体分析后将分解成相应学习领域的子项目,无论是项目总体还是子项目,以及各学习领域内其工作任务的执行,都严格遵循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六步法,从中多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技能、技巧,特别是学习实际应用知识的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英国哲学家洛克说,任何东西都不能象良好的方法那样,给学生指明道路,帮助他前进。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融为学习领域,彻底抛弃专业课“理论讲课”与“实训、实习”两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真实“生产”情景中,教师变为企业师傅或工程师,学生变为企业员工,教学过程变为工作过程,在学习领域采用适用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会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显著增强。在汽车制造实训中心教学中使用效果不错的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5.学生成绩的评价

(1)评价要全面

学生评价表(如表2所示)

表2

(2)评价要起到能力升华的效果

评价结果应以一种公开、公正、透明的方式陈述出来,使得评价人员、被评者或第三者都明明白白的知道得分点、丢分点,寻找弥补方法和改正措施,起到“评价”本身又是一次学习的作用,达到能力升华的效果。

6.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社会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认可,本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如表3所示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可能,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了多个通行证。

表3

7.利于双师型教师、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成长

人才培养模式建在汽车制造实训中心教学平台之上,人才培养过程也是教师科研过程,汽车制造实训中心这个平台利于教师“教”和“工”相结合,利于在汽车制造实训中心的实训装备上开展科研项目,利于工学结合学习领域的“零距离”开发,利于教师了解企业技术动态,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科研项目开发与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开阔教师眼界、扩展知识面。

四、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1.制度的保障力度缺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和企业的紧密配合,但目前由于金融危机等现实性的问题,企业很难完全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由于中国广大的人力资源供给,企业很少面临人员缺乏的危机,所以企业在工学结合方面的投入热情不够、没有必须性。

2.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学校领导给予鼓励和支持,需要老师具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学生的配合。

装配实训总结篇9

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仿真实训模块又由三相总负荷控制刀闸、可变负载调整模块、无功补偿实训面板、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仿真实训面板、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仿真实训面板、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仿真实训面板、单相照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仿真实训部分、电动机启动冲击仿真实训部分组成。可以进行以下实训与教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环境;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运行监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故障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故障排查;供电系统的保护形式;无功功率补偿电路故障设置与排除;动力启动回路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冲击影响;供电系统中的漏电故障设置与查找;供电系统三相不平衡的测试与调整功能培训;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动作时间与动作电流整定培训;总保护装置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报警演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分级试送投运与退出操作。

2.模拟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1)总体方案设计。实训装置正面上部按照配电柜的监视仪表等器件排列方式进行布置,装置内部正面采用面板形式,根据供电TT系统设计为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一个主回路分为两个分支回路,主回路一级保护采用的是JD6-6型的剩余电路动作保护器,分支回路采用的是QLL1-1000Z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支线采用多个小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别控制相应的用电器。装置背部仿真设计了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部分,能够仿真培训负荷设置以及不平衡调整等方面的实训。

(2)硬件系统构成及功能描述。实训柜采用常见的标准GGD柜型设计。实训柜分为正、反两面,采用现场常见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组成与市电隔离的TT系统面板,方便学员进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接线实训。同时按照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流程要求布局元件,初步设计可以设置三十多处(种)故障。装置正面为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仿真实训模块,装置背面为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仿真实训模块。其中,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仿真实训模块又由三相总负荷控制刀闸、可变负载调整模块、无功补偿实训面板、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仿真实训面板、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仿真实训面板、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仿真实训面板、单相照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仿真实训部分、电动机启动冲击仿真实训部分组成。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模块:包含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电流互感器、无功补偿电容自动控制回路以及仪表监视电路部分。可以进行设置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误跳闸、不跳闸、显示错误等故障,剩余电流值可以进行调节。可以设置无功补偿电容自动控制回路少投切、不投切以及电压、电流采样信号错误所引起的故障。仪表监视电路部分可以对装置的电压、电流等信号进行显示。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模块:装置设计由两个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模块组成,分别安装了两个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且均具有通讯控制功能,在每只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后级相线上均设置了漏电流故障点,可通过PC软件或本地操作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保护值、动作时间、漏电流值等参数进行调节,验证学习各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设计安装要求以及使用方法。在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模块上还设计了多台单相双值电容电动机,可模拟电动机起动瞬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影响情况。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模块:装置设计由六条支路来模拟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仿真实训模块,分别安装有墙壁插座、日光灯、白炽灯、单联开关、双联开关以及漏电流产生电阻模块,模拟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后级零线接地、相线漏电以及零地混接、零线混用等典型故障,漏电流值可以进行调节。在装置上还设计了漏电流产生电阻模块可供学员或者教师进行组合使用,以得到所需要的漏电流值。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实训模块:在装置背面安装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实训面板,计算机软件根据复合情况给出最佳的调整方案,完成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实训。

(3)软件系统构成及功能描述。实训系统软件设计本着界面新颖、操作方便、功能齐全的设计原则,实训系统通过操作计算机软件控制实训装置总电源的启动与停止、漏电流故障的设置与恢复、题库的设置与编辑及其他信息的设置与管理。1)培训管理模块功能描述。学员信息管理:能提供学员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职称分类等功能。题库管理:能支持题库的更新维护并能够按照试题类型进行检索来创建考试电子试卷。漏电保护器信息查询。能支持漏电流保护器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漏电保护器应用方法、常见故障及常见错误接线方式等信息的查询。资料管理:能支持基础台账资料管理、低压电网总保护运行记录、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装置记录卡、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装置运行检测记录等信息资料的查询与打印。原理图信息管理:能支持低压电网运行的TT原理图及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图纸显示,可供培训师或者学员根据软件底图对漏电流故障点进行分析查找、故障排除。在线理论考试:能够随机抽取各类型试题形成试卷并提供考生在线答题,考生提交后根据答案自动生成考试分数。理论成绩查询:可以支持考生成绩存储与在线查询。2)系统管理模块功能描述。通信管理:实现计算机软件与装置通讯转发器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实时保持有效通讯连接,并提供实训软件操作接口管理及系统应用层与通信层交互的通信信道配置。多机通讯管理:具有联机控制功能,单台电脑可联机控制多台装置,方便老师在考核时统一计时及设置故障,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性。参数、数据库、故障库管理。参数管理:包括对通讯参数、漏电保护器基本参数、控制参数、无功投切参数设置、存储参数等修改、模板设置等管理;数据库管理:提供数据库修改单,可针对性地对数据进行EXCEL导出、修改、导入;故障库管理:添加新的故障组合(系统设置的所有故障进行选择组合)、删除旧有故障组合、修改原有故障组合。在模拟故障时,只需调用故障库中的故障类型,便可触发故障模拟。系统用户管理与权限配置:能自定义用户角色、操作权限。操作日志管理:可存储操作日志并能通过时间段查询。

3.结语

装配实训总结篇10

[关键词] 先进教学模式 机械制图 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入校后涉足工程领域的第一门课,人们将其称为未来技术人员的启蒙课,也被誉为“工程界的语言”。它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工作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过本教研室全体成员几年的努力,分析并总结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碰到问题,我们将AutoCAD、UG、PRO/E等CAD/CAM/CAE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努力提高其绘图技能和计算机绘图速度与质量。改变了黑板和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以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以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为主线,制订实训项目,实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2、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读图实训和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减速器测绘综合实训项目,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

3、将教室、实训室融为一体,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课程的特点是即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在讲授投影理论部分,更多地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讲授机械图部分时,在课件中,更多利用立体模型、三维动画和三维CAD软件进行演示,以增加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技能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究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规律和特点,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与讨论相结合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具体内容的讲述过程中,注重空间分析、投影规律、表达特点和方法步骤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分析问题有思路、解题作图有方法,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引导式教学法:制图课程的绪论通过拆装减速器在制图实训室进行,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的构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练结合教学法:在学习投影作图基础部分中,教师理论讲授,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且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学生动手进行绘图及读图练习,使学生掌握正投影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地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读图、画图能力。

3、讨论、启发式教学法:在学习机件的表达方法时,通过课堂上大家讨论,方案分析比较,确定最佳表达方案,正确、完整、清晰、简洁地表达机件。

4、任务教学法:在读图实训中,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机械产品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5、项目教学法:减速器测绘实训项目中,教师布置实训项目,学生制订计划,通过测绘,确定表达方案,完成整套图纸的绘制,实现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机械制图是比较适合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采用的是模型和挂图的方式,来解决直观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后,可以在课件中建立立体模型以帮助学生想象空间形体,也可以采用三维CAD软件进行现场解析机器或部件的装配、拆卸过程的教学手段。

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过程中老师通过挂图教学,是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读组合体视图,要求学生充分掌握线面的投影特性和基本体的投影特性,有时还要利用捏橡皮泥的方法或利用白萝卜切割制作实物,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对于复杂形体这样就很难了,而教师借助AutoCAD进行建模,不管形体有多复杂,都能方便迅速地制作出三维形体,制作后的形体能清晰表达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各个面、线的实际形状以及各部分的投影关系,还能对局部或整体进行自由缩放,从而使学生看清重点部分或局部细小结构的形状;还可以将形体自由旋转,观察形体在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上的连接关系,用三视图的知识分析形体,然后画出三视图。并将三视图与立体图对比,三视图想象立体图,立体图想象三视图,如此反复,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

因为AutoCAD可将二维图形通过“建模”命令生成三维造型,这对刚接触机械制图的学员来讲可增加他们的立体想象能力。在设计过程发现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可以通过“实体编辑”命令对设计的零件进行修改,可以一直修改到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完成可以将三维立体图自动生成三视图并进行尺寸标注。学生还可以利用AutoCAD中图块的功能,把多个三维实体块装配在一起形成装配体,并对装配体进行模拟装配。学生一方面能通过零件模型看到每一个装配体的真实形状,另一方面,通过装配体能看明白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动力传动路径,从而分析出各个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等。通过在多媒体教室的演示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对空间物体的认识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多进行零、部件模型的测绘,提高学生想象与动手同步进行的综合能力。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在制图研究室教师们的引导下,成立了制图协会,该协会完全以学生自我管理,从高年级的学生中,精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并进行强化训练后,组成一支优秀的辅导团队,在课后,帮助新学生更好的学习机械制图和AutoCAD,新学生想不出来图形,通过AutoCAD、UG、PRO/E等CAD/CAM/CAE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画出立体模型。同时高年级的学生也得到了更大的收获,而且制图协会每学期自发组织机械制图大赛和AutoCAD大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针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的特点,我们分两个学期来完成课程任务,采用的考核方式是:第一学期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再结合成为总成绩;第二学期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50%,计算机绘图占总成绩30%,再结合成为总成绩。

最后通过不断地开发、完善多媒体课件,保证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增大教学信息量,节省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