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技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7:33:13

治理技术论文

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近年来,稻象甲已成为影响六安市金安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介绍稻象甲的发生及危害特点,分析稻象甲近年来在金安区为害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是夺取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各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危害水稻生产的有害生物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水稻白叶枯病和三化螟的危害大大减轻,而稻象甲、稻曲病以及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病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逐步成为影响我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掌握了稻象甲的发生特点和综合治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1稻象甲的危害

2000年以前,稻象甲在我区仅零星发生,未构成危害,一般农民也不了解稻象甲;2000年后,稻象甲才逐渐被农民所认识,不少农民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曾经深受其害。

(1)高梁育苗缺苗一半。2000年施桥镇旗杆村与安徽迎驾集团签定高梁种植合同。播种育苗后疏于管理,稻象甲防治不及时,10hm2种植计划,移栽5hm2,仅占合同生产任务的50%。

(2)早稻减产30%。2003年施桥镇金斗村桑朝阳户,1700m2双季早稻,抽穗扬花后,发现上部叶片叶尖逐渐发黄、早衰,谷粒不饱满,提前收割后减产约30%。农户不知原因,农技人员现场拔起稻桩检查,确认是稻象甲幼虫为害。

(3)育秧田受稻象甲为害,造成缺苗空田或迟栽改种,影响茬口和收成。

(4)直播田受稻象甲为害,基本苗不足,生育期推迟,危害严重田块翻耕补种、延误农时。2007年施桥镇河口村徐发久户0.23hm2杂交中稻减产达1000kg以上。

(5)玉米苗期受稻象甲为害后,造成缺苗或迟发,整齐度下降,成熟期推迟,减少产量。

2发生特点及为害症状

2.1发生特点

稻象甲又称稻象鼻虫、稻象虫,属鞘翅目象甲科异型亚科,不仅为害水稻,还能取食小麦、玉米、高梁、油菜以及稗草等多种作物和杂草。成虫咬食叶片,幼虫为害新根,以丘陵山区为害较重。我区1年发生1代,多以成虫在稻花、土缝、田边、杂草上越冬,4月中旬前后相继为害各种农作物。

2.2为害症状

稻象甲成虫以管状喙咬食水稻秧苗心叶,抽出后形成一排小孔,被咬稻叶易折断,漂浮水面,水稻分蘖后为害逐渐减轻,玉米、高梁幼苗为害症状与水稻秧苗为害症状相似。稻象甲幼虫为害水稻新根,被害稻株叶尖发黄,叶片枯死,严重时整丛枯死,稻穗不能抽出或形成秕谷,甚至成片枯死。

3稻象甲近年来为害加重原因分析

(1)全球气候变暖。我区冬季气温升高,有利于稻象甲越冬,越冬虫量增大。

(2)适宜越冬及栖息的场所增加。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燃料多样化、农机替代耕牛以及种植结构、耕作方式等变化,使整个农田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有利于稻象甲的越冬和栖息。

(3)稻象甲食性杂。我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作物种类多,种植方式不一,给稻象甲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非常有利。

4综合治理措施

(1)清洁田园。通过铲草皮、割草或喷施除草剂等措施,破坏稻象甲越冬及栖息场所。

(2)午季作物收获后及时灌水翻耕,消灭部分虫源。

(3)水稻育秧田应尽量选择远离山坡、堤坎等杂草较多的虫源区,并相对集中育秧,减轻为害。

(4)适当推迟一季中稻播期,避开稻象甲为害高峰期,食源植物大量发生后,可以分散稻象甲为害;同时还可推迟水稻抽穗扬花期,避开7月下旬高温热害,增加结实率。

(5)喷撒农药时,不仅要对秧苗喷药,还要对秧田周围杂草喷药,能起到较好的杀灭和阻隔作用,对为害较重的田块,可增加用药次数。

(6)为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可随药配用农田有机硅助剂“展透”,既增加叶片的农药附着率,又增加农药对害虫的渗透性。

(7)早中稻本田防治稻象甲可选用锐劲特、毒死蜱、三唑磷等,也可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混剂对水喷雾防治成虫取食叶片,拌毒土撒施防止幼虫为害水稻根部。

参考文献

[1]高成,郭书普.农业病虫草害防治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程满枝,张传根.皖南山区稻象甲回升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78,80.

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近年来,稻象甲已成为影响六安市金安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介绍稻象甲的发生及危害特点,分析稻象甲近年来在金安区为害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是夺取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各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危害水稻生产的有害生物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水稻白叶枯病和三化螟的危害大大减轻,而稻象甲、稻曲病以及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病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逐步成为影响我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掌握了稻象甲的发生特点和综合治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1稻象甲的危害

2000年以前,稻象甲在我区仅零星发生,未构成危害,一般农民也不了解稻象甲;2000年后,稻象甲才逐渐被农民所认识,不少农民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曾经深受其害。

(1)高梁育苗缺苗一半。2000年施桥镇旗杆村与安徽迎驾集团签定高梁种植合同。播种育苗后疏于管理,稻象甲防治不及时,10hm2种植计划,移栽5hm2,仅占合同生产任务的50%。

(2)早稻减产30%。2003年施桥镇金斗村桑朝阳户,1700m2双季早稻,抽穗扬花后,发现上部叶片叶尖逐渐发黄、早衰,谷粒不饱满,提前收割后减产约30%。农户不知原因,农技人员现场拔起稻桩检查,确认是稻象甲幼虫为害。

(3)育秧田受稻象甲为害,造成缺苗空田或迟栽改种,影响茬口和收成。

(4)直播田受稻象甲为害,基本苗不足,生育期推迟,危害严重田块翻耕补种、延误农时。2007年施桥镇河口村徐发久户0.23hm2杂交中稻减产达1000kg以上。

(5)玉米苗期受稻象甲为害后,造成缺苗或迟发,整齐度下降,成熟期推迟,减少产量。

2发生特点及为害症状

2.1发生特点

稻象甲又称稻象鼻虫、稻象虫,属鞘翅目象甲科异型亚科,不仅为害水稻,还能取食小麦、玉米、高梁、油菜以及稗草等多种作物和杂草。成虫咬食叶片,幼虫为害新根,以丘陵山区为害较重。我区1年发生1代,多以成虫在稻花、土缝、田边、杂草上越冬,4月中旬前后相继为害各种农作物。

2.2为害症状

稻象甲成虫以管状喙咬食水稻秧苗心叶,抽出后形成一排小孔,被咬稻叶易折断,漂浮水面,水稻分蘖后为害逐渐减轻,玉米、高梁幼苗为害症状与水稻秧苗为害症状相似。稻象甲幼虫为害水稻新根,被害稻株叶尖发黄,叶片枯死,严重时整丛枯死,稻穗不能抽出或形成秕谷,甚至成片枯死。

3稻象甲近年来为害加重原因分析

(1)全球气候变暖。我区冬季气温升高,有利于稻象甲越冬,越冬虫量增大。

(2)适宜越冬及栖息的场所增加。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燃料多样化、农机替代耕牛以及种植结构、耕作方式等变化,使整个农田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有利于稻象甲的越冬和栖息。

(3)稻象甲食性杂。我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作物种类多,种植方式不一,给稻象甲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非常有利。

4综合治理措施

(1)清洁田园。通过铲草皮、割草或喷施除草剂等措施,破坏稻象甲越冬及栖息场所。

(2)午季作物收获后及时灌水翻耕,消灭部分虫源。

(3)水稻育秧田应尽量选择远离山坡、堤坎等杂草较多的虫源区,并相对集中育秧,减轻为害。

(4)适当推迟一季中稻播期,避开稻象甲为害高峰期,食源植物大量发生后,可以分散稻象甲为害;同时还可推迟水稻抽穗扬花期,避开7月下旬高温热害,增加结实率。

(5)喷撒农药时,不仅要对秧苗喷药,还要对秧田周围杂草喷药,能起到较好的杀灭和阻隔作用,对为害较重的田块,可增加用药次数。

(6)为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可随药配用农田有机硅助剂“展透”,既增加叶片的农药附着率,又增加农药对害虫的渗透性。

(7)早中稻本田防治稻象甲可选用锐劲特、毒死蜱、三唑磷等,也可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混剂对水喷雾防治成虫取食叶片,拌毒土撒施防止幼虫为害水稻根部。

参考文献

[1]高成,郭书普.农业病虫草害防治大全[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程满枝,张传根.皖南山区稻象甲回升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78,80.

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公共治理;公民社会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的变迁给当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公民生活以及民主政治等方面,互联网络正在逐渐改变以往的生活和社会参与模式。对公共行政而言,由韦伯所推崇的“官僚制”范式在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现代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广泛的质疑,“技术的变迁,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官僚制组织形式、形状、性质和活动规则等不得不发生改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的治道变革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兴起,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企业家政府等成为现时的流行话语。在这场变革的背后是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与政治的交叉研究,制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构成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结构功能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也正成为许多研究者的方向选择。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正对公共管理的技术、公共舆论的引导、公共活动的参与以及公共部门的形象等方面构成挑战。在治理不再局限于政府唯一主体的背景下,扩大公共治理的主体以及形式就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任务之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4年出版的《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一书就表明了公共治理的机构、权力主体等方面的一些国家在公共治理的实践。扩大或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之所以受到普遍关注,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和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的能力缺陷促使了公共治理的普遍实施,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仅仅依靠市场或者政府的行政命令、手段难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利用的最优化,通过形式多样的公共治理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在控制和协调公共资源方面的某些不足;另一方面,公民对公共政策回应性与参与性需求的提高,也要求政府管理从等级控制转向网络背景下的参与协作的方式。

二、公共领域与网络技术的应用

按照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的理解,公共领域指的是公共意见的形成场所,传媒(如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等)是作为公共领域的媒介而存在。其理论主张的是,现代市民社会应该把经济领域从市民社会中分离出去,认为市民社会主要应该由社会和文化领域构成,同时强调它有社会整合功能和文化传播与再生产功能。而互联网的传播特征也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张,强调了社会文化的公共领域性,同时强调社会整合功能和文化传播与再生产功能。

(一)网络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视公共治理模式的变革,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全球性趋势。传统公共行政的权力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订和实施政策,对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顾客导向和结果导向,主张以多元的、民主的、协作的行政模式管理公共事务。公共治理的实质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合法性认同基础上的合作。而互联网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延伸则为治理从思维层次上的概念向实践上的操作提供了可能。体现在:

1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领域的逐步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公共事务

2007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达到1.6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2.3%。该报告还分析指出我国互联网的信息和沟通功能已被普遍使用。而早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郭良副研究员主持的《2003年中国12个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的调查也表明:71.8%的网民和69.1%的非网民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观点”;60.8%的网民和61.5%的非网民都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通过互联网,可能有机会评论政府的工作”;72.3%的网民和73.3%的非网民都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通过互联网,政府官员可能更多地了解群众的看法”。上述数据表明,超过半数的公民均具有比较强烈的公共参与愿望。正如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受大众媒体控制的公共领域是否能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市民社会的载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与作为政治和经济入侵者的传媒力量对抗,使他们能够改变、创意性地拓宽和批判性地筛选受外界影响的价值、观点和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网络技术的互联网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一种协调机制,重视和利用好这个机制,对集中民智民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部门在网络领域的技术应用亦不断成熟

网络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应用不断扩大,网络信息技术除了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外,在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实体的治理中的应用也逐步扩大。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就是政府部门对网络技术的回应而产生的,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政务有效改变科层制的行政流程,缩减政府的层次和规模,提高政府部门的透明度,改变科层制的工作方式、办事方法以及决策程序、服务形态。如美国总统选举通过电视或网络展开竞选,有政治专家认为,通过基于网络技术的互联网进行大选投票,美国大选的投票率将由现在的50%-55%上升到65%~75%。正如信息学专家曼纽尔卡斯特所言:我们正在目睹一个完全由市场、网络、个人和战略组织所构成的世界的来临。公务员之家

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篇4

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又属高能耗、重污染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水泥工业粉尘排放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0%以上,气体污染物如:氮氧化物、氟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污染也不可低估,并且对大气污染有加重趋势,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占有相当的比重。目前,我国水泥工业中的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环保工作做得比较好,但仍有40%左右非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的污染治理困难依然较大,尚缺乏成熟的技术,急需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泥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但从整个行业来看,企业环境绩效的取得主要靠末端治理,环保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很高,成了进一步做好水泥工厂环保工作、继续提高环境绩效的阻力,如何有效预防污染、改进污染控制技术装备提高其性价比、加强污染控制技术装备应用和管理、提高污染控制技术装备运行可靠性、降低环保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是推进水泥工业环保工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确保实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加快现有水泥工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水泥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综合治理,减降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升技术装备质量和污染防治技术整体水平,提高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程度,加快推动我国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步伐,满足水泥企业对环保适用技术的迫切需求,使国际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及时在国内示范应用,使国产的先进、成熟、适用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更多地走出国门,为供需双方提供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定于2009年4月1日-3日在北京中苑宾馆召开“2009年全国水泥工业污染预防与控制技术及管理交流会”。由中国水泥协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举办的“2009中国国际水泥峰会”和“第十届中国国际水泥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同期举行。

本次交流会将重点围绕水泥企业关注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与污染预防,除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二氧化碳治理与减排等应用技术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现将会议征文及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文征集的主要内容

(一)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1、国际先进的水泥工业污染物控制技术及在我国的示范和应用;

2、国产先进、成熟、适用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在国外的示范和应用;

3、水泥工业除尘、脱硫、脱氮、脱氟系统工程典型案例与分析;

4、水泥企业粉尘污染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5、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的开发与应用;

6、水泥厂袋收尘器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7、脱硫除尘成套设备关键技术的最新研发与应用;

8、水泥工业高浓度煤粉的袋式捕集技术和设备;

9、大风量、长袋、低压脉冲除尘技术和设备;

10、水泥窑头、窑尾袋式除尘技术及高炉煤气袋式除尘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1、在水泥工业除尘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办法与解决措施;

12、水泥工厂加强除尘系统和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提高设备运转率的经验和教训;

13、水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实现预防污染、节能减排的经验;14、水泥工厂贯彻ISO14000实现减排、提高环境绩效的经

验;

15、水泥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实现CO2减排的做法与经验。

(二)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与新趋势

1、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新技术展望;

2、水泥企业低品位石灰石资源利用新技术;

3、水泥企业用回转窑焚烧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的新技术;

4、水泥企业利用外行业尾矿、工业废渣、粉煤灰等综合利用的新技术;

5、水泥企业采用新型多通道燃烧器利用劣质燃料、二次燃料的新技术;

6、水泥企业采用低NOX生成分解炉的预分解新技术;

7、水泥企业采用低NOX生成的燃烧新技术;

8、水泥企业采用除尘、除有害气体一体化的收尘技术与设备;

9、水泥企业开放场合粉尘控制新技术;

10、全密闭电石炉尾气治理及综合利用;

11、水泥企业采用高新技术“留壳改仁”改造低效率收尘设备的经验;

12、水泥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措施预防与控制污染的新技术;

13、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提高型清洁生产审核技术与方法;

14、水泥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实现CO2减排新的做法;

15、水泥企业噪声治理新技术;

16、水泥企业工业废水治理新技术;

17、水泥企业治理污染物高浓度、高含湿量、腐蚀性、爆炸性、粘性废气的新技术;

18、低温余热发电、高效节能粉磨(立式磨、辊压机、高效选粉机等)、高效低压损预热器、高效熟料冷却器、散装水泥、高效密闭输送等节能减排型水泥成套技术装备创新及产业化发展。

希望各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根据征文内容撰写论文。

二、论文征集

1.本次研讨会面向全国征集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报告、论文、调研成果,将择优选用并安排会议发言。

2.个人简介:会议演讲者需提供30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供会场主持人向参会代表进行介绍。

3.论文要求:①采用A4纸规格,5号宋体字,每页42行,每行45字。一般不超过5页。文责自负。论文摘要在500字左右;②题目下方为作者姓名,单位,邮编;③会议只接收论文的电子版(或软盘)。;④论文截至日期为2009年3月1日。凡被录用论文,将汇编到题为《2009年全国水泥工业污染预防与控制技术及管理交流会论文集》中,同时论文作者获论文证书,参会人员每人一册。

三、主旨报告

1.环境保护部有关领导介绍我国“十一五”环保规划及当前环保形势和任务,国家水泥工业污染治理规划情况及大型水泥工业项目国家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申请等内容;

2.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领导介绍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节能减排等环保相关管理规定。

四、特邀报告

1.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介绍水泥行业面临的环保形势任务及环保治理技术需求信息;

2.为了吸收与引进国内外的水泥污染控制方面的理念、技术与管理经验,特邀请国内外一批知名领导、专家参加会议,并做基调发言或重要学术报告;

3.专家就中国水泥工业的除尘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介绍已经推广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水泥清洁生产技术和综合的解决方案。

五、参会人员

1.管理部门:政府官员、行业协会、污染控制部门管理人员;

2.研究单位:水泥、环保、系统研究单位、设计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监测机构、环评单位等;

3.企业:水泥生产企业、水泥装备制造企业、环保工程公司、脱硫除尘治理公司,环保工程施工、安装单位,工业企业燃煤锅炉单位技术负责人、科技及管理人员等;

4.其他有意参加研讨交流的单位及人员。

六、会议安排

1.会议安排:会期3天,相关政策主题报告、专题报告、案例分析、分组交流2天,考察1天。

2.工作语言:会议期间主要用中文和英文交流,会场配备同声翻译。

3.有关会议议程、日程安排等事宜将于会前一个月准时通知报名参会人员。

七、会议联系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联系人:

电话:

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篇5

一、坚持组织思想政治学习

为加强女职工的政治思想水平,提高女职工的思想素质,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车间开展了以学习******同志“三个代表”为主题的政治思想教育,使车间全体女职工对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有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熟悉和了解。同时结合我车间生产实际情况,保证学习内容、时间、人员、实效的落实,较好地激发了女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女职工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真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许多女职工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目前已有14名女职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有3名女工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二、大力开展“巾帼文明岗”活动

在车间党支部的组织和领导下,在女工中大力开展“巾帼文明岗”活动,专门成立了女工示范岗治理小组,建立了一整套治理办法和考核细则。车间44名女职工在各岗、区长的带领作用下,在车间安全生产、技术考核、现场治理、综合治理、劳动纪律、宣传工作、团结协作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1、积极参加业务学习,促进安全生产。只有把握更多的技术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车间每年都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建立以“班组培训为主,集中授课为辅”的职教治理网络,号召女职工自觉学习文化技术,增强信心,提高自身素质,迎接挑战。通过导师带徒、岗位练兵、劳动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女职工参与学习的爱好,形成了女职工学技术、学先进、比贡献、比成材的良好风气。车间技术员xxx同志的“合理化建议”、“五小”成果等,共8次获得公司奖励,她撰写的技术论文也多次获奖,成为我车间一名不可多得的技术女尖兵。

2、热情投身班组建设,促进车间治理。每月的“月明星”评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女职工参与竞争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女工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女工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团结协作,协助班组做好岗位现场治理,保持清洁文明生产;严格遵守车间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认真做好当值工作,保证安全用电和优质供电,仔细整洁地填好当班报表和各种记录。积极地将自己投身到班组建设之中,为促进车间的治理工作添砖加瓦。

3、宣传工作成绩斐然。由于车间紧抓宣传,重视宣传工作,几年来车间涌现出了一大批积极踊跃的宣传员,先后共有8名女职工被公司评为优秀通讯员。在公司每年的政研会论文评选中,车间女职工在20**年完成论文2篇;20**年完成论文7篇,完成反腐倡廉论文3篇,其中荣获二等奖论文2篇,三等奖论文2篇。

三、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女职工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在竞争中往往成为弱势人群。为了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车间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积极向上级工会反映女工的要求,重视女职工的三期保护工作,有非凡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从而保障了女职工的工作权利,免除了她们的后顾之忧。为了维护好女职工的利益,车间向班组发放了《劳动法》、《新婚姻法》等资料,增强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车间女工委员xxx同志是女工们的老大姐,经常和女工们交流谈心,了解她们的心声,及时向领导反映女工们的困难和需求,想女工所想,急女工所急,以她出色的工作成绩被评为优秀女工干部。

四、了解女职工生活情况,开展五好家庭活动。

车间领导经常对女工的家庭状况,婚姻情况进行摸底,当女职工出现家庭矛盾时及时给予解决;当其家庭出现困难时,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去年,两名女职工荣获“五好文明家庭”,六名女职工获优秀女职工称号。

五、认真参与公司的各项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篇6

建设部等有关部委定于20*年8月28日-29日在北京举行“20*第六届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发展部长级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和水处理新技术与设备博览会”。为推进乡村和小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本次大会上将举办“乡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和“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和制度论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要议题

“乡村及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针对我国不同区域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村镇水环境治理技术经济政策和适用技术,围绕村镇水环境治理规划、村镇污水排放适用标准,以及村镇排水收集设施,村镇生活污水生物处理、人工湿地与塘等生态处理技术,粪便厌氧沼气化及其综合利用,村镇水体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技术等议题,将邀请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设计生产单位介绍乡村及小城镇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功管理经验、适用技术和应用实例。

“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与制度论坛”由我部与日本厚生劳动省共同举办。针对小城镇的人口和经济规模的特点,围绕小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现状调研与评估、规划和管理,水质监控、预警与应急技术,以及小城镇饮用水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饮用水一体化设备开发、输配水安全保障和管网水质控制等议题,将邀请小城镇饮用水建设管理人员、著名学者、知名设计单位、自来水公司和来自日本政府、企业和研究部门的诸多专家介绍小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成功的管理经验、适用技术、应用实例。本论坛将特别介绍日本针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特殊供水制度——简易供水制度以及相应技术,并探讨中日在小城镇安全供水方面的技术与资金合作机会。

二、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

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和制度论坛:8月28日下午

乡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8月29日上午

报到时间:20*年8月27日。

地点: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三、参会人员

各地建设部门有关人员,全国主要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村镇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乡镇负责人,供水和排水管理部门、水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或代表,水处理项目筹建和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代表,供水和排水企业的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市政设计单位、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水处理工程公司、水务公司、咨询公司、金融、投资机构和水处理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单位的代表。

四、论文征集

会议面向全国征集与“乡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和“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和制度论坛”议题相关的论文,论文要求及投递方式详见会议网站

五、其他事项

(一)收费标准

第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和水处理新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将统一收费。20*年8月15日前注册的,会议费为1200元/人;20*年8月15日以后及现场注册的,会议费为1800元/人。会议统一安排食宿,宿费自理。

(二)联系方式

报名、会务等联系人:

论文征集联系人:

地址:

邮编:

电话:

邮箱:

会议网址:

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篇7

在风险管理体制方面。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51-论文网51-论文-网-www.51lun-

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51-论文网51-论文-网-www.51lun-

在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金融风险来源于公文有约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强,银行风险管理也变得日趋复杂。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上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51-论文网51-论文-网-www.51lun-

根据以上情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应该是:(一)体制改进。要把我国商业银行建设成为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要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要成为真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根本所在。为了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这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二是要完善内控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体系、有效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来源公文有约网,保障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这是防范金融风险最主要、最基本的防线,也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增加盈利水平,推进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51-论文网51-论文-网-www.51lun-

(二)组织体系改进。国内商业银行可考虑把贷款管理流程分为四个重要环节:基层行客户经理部、信用管理部、复核部和贷审委员会。在各个环节设计上,尽量做到保留现有功能,并适当引入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管理方法、机制和理念,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51-论文网51-论文-网-www.51lun-

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篇8

1编辑素养对推进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科技期刊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知识性创新成果交流与展示、传播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期刊编辑在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编辑素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1.1编辑素养是期刊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科技论文质量水平高低,一方面取决于论文作者的写作和知识能力水平,也与期刊编辑有直接关系,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则主要取决于期刊编辑的修养与素质水平[1]。一个修养和素质较高的期刊编辑,可以从专业、社会、科技、文化等多维度对科技论文进行考量、全方位进行编辑加工和质量把关,使科技论文具有很高传播价值和内容价值,使读者充分受益。同时良好的政治素养更是推进期刊编辑工作和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

1.2编辑素养是促进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期刊编辑重要的功能是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承担与作者、审稿专家的交流沟通,对论文价值的专业取舍作出判断以及专业发展潜质评估等,这些活动将直接影响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而完成这些工作都涉及期刊编辑素养修为问题。因此,从现实和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期刊编辑的素养修为对期刊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是重要的动力源。

2科技期刊编辑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随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明显增多,传播科技创新成果速度加快,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科技界专家学者的普遍重视。但随着全球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浪潮以及新时代、新时期、新形势,对期刊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视期刊工作者队伍建设,在修养和素质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2.1政治理论学习有待提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指导性强,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工作者在实际中系统深入学、时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进一步清楚和领会新时代党对科技期刊工作的各项要求。全面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并落实好科技期刊的政治责任,努力提高期刊编辑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把控期刊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活力提供支持,不断展现我国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为增强中国科技的国际话语权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2知识补充有待加强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全球化传播加快,各种重要发现或者理论创新的周期明显缩短,知识更新的代际时间加快缩短。这些都对现代科技期刊编辑提出了严峻的专业挑战,期刊编辑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性[2]问题更加突出,需要及时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或者预测发展趋势,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及时补充信息化、媒体化、网络化新技术、新理论等专业知识短板,加快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在编辑工作中正确把握专业发展趋向,发现和挖掘一些更有价值的科技论文,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源动力。同时受知识素养和能力的限制,部分期刊编辑缺乏创新意识[3],喜欢墨守成规的工作方式。

2.3编辑素养提升受到严重挑战

期刊编辑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在众多的科研机构、高校等,期刊虽然作为科技创新成果表现、传播的重要载体,功能作用也受到了认可,但期刊工作却常常被边缘化[4],期刊发展艰难、人才断档、编辑工作收入低、发展空间受限、工作业绩在单位缺乏可比性、业绩贡献度不被认可等情况比较突出。这对期刊编辑工作和期刊长期稳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使得期刊编辑的创新发展驱动力降低、社会贡献认可度降低、期刊工作社会异化现象严重,期刊编辑的素养提升受到严重挑战,难以适应新时展要求。

3新时代要求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科技期刊是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进入新时代,科技全球化竞争更加激烈,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乃至争夺科技论文的全球首发权和科学研究的制高点趋势日趋明显,科技论文引领学科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落地并转化为生产力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加显现,特别是科技期刊进入数字化全媒体新时代,对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修养与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3.1坚定的思想政治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是一个期刊编辑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第一位的素养。总书记曾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科技期刊作为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我们也深知科技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期刊编辑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素养[4],自觉在编辑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及时发现和杜绝发生政治问题的风险,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自觉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5],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政治品质,不断提升政治站位。

3.2良好的专业素养

科技期刊是推进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和科技前沿活动的导向标。期刊编辑是一项严肃而科学的工作,对期刊编辑来说,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除了具备扎实专业背景知识、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文字编辑加工处理能力等以外,还要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前沿动态、国家的重点科技动向以及相关部署决策,同时也要掌握编辑工作应用的基本规范标准,使自己成为学术型编辑,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与论文作者和专家沟通,保障不断提高论文的质量、学术前瞻性、创新性,不断促进期刊质量良性发展。

3.3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篇科技论文的成败与否,除了作者自身的原因外,还与该论文的编辑的个人素质修养有关,期刊编辑和编辑工作承担着纽带和桥梁作用,必须要对读者用户、作者高度负责,要摒弃“关系稿”“人情稿”,以保证期刊质量。编辑要主动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3],更加严瑾细致工作,在编辑加工出版的各个环节,为作者、专家、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必须要有较高的职业诚信,在工作中主动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主动承担期刊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要具备较高的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奉献精神和思想境界,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修炼水平。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文化传承的意义,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精品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奉献精神诠释编辑工作的内涵要求。

3.4创新素养

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传播,多元化、信息化融合出版加快发展,传统的期刊编辑思维模式和出版模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潮流,因此编辑要具备创新意识[6]和创新思维,以敏锐的眼光挖掘论文信息的创新价值、学术的创新点,在工作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使期刊出版的内容以新的、美好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作者,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4新时代编辑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

编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受编辑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受外部条件的制约,必须拓展编辑素养锻炼、提升的渠道,加大素养锻炼、提升的支撑力度,全方面推进编辑发展,为期刊可持续进步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1加强政治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政治素养

一是以政治为引领,提升编辑政治素养[5],要主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科技发展、期刊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上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夯实政治基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夯实编辑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夯实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使科技期刊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二是以党的政治理论指导期刊编辑实践,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履行期刊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做到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确保期刊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三是主动把期刊作为科技活动的宣传平台,主动落实好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活动的报道宣传工作,做好党的科技工作的宣传员、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者。

4.2加强自主和实践学习,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创新素养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科技成果的形成周期不断缩短,科技期刊是行业领域科技发展的风向标,这就要求编辑在实际中能及时准确把握学科前沿动态,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相关新成果。编辑要按照“四力”的要求,开拓视野,主动创新思维,加强自身专业学习、积极参与学术会议的交流,开展编辑部的内部交流,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能,及时了解科学前沿变化趋势,提高重大选题的战略策划和实施能力;及时学习补充编辑工作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知识,注重沟通培养提高编辑交流能力,注重提高专业技能,加快学术型编辑培养和转型升级,提升编辑业务素养[5]。强化调研意识,建立读者视角和对行业的微观理解[7],同时也加强对工作经验阶段性的提炼总结,形成可固化借鉴的知识性成果,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在推进期刊多媒体、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编辑要主动树立创新意识,主动进行网络编辑技能学习、多媒体技术学习,了解学习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提升编辑全媒体素养[5],逐渐把自己培养成学术、编辑、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融合发展的全面人才,为期刊发展贡献个人力量。

4.3进一步增强岗位意识,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要结合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养成,进一步提高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规范期刊编辑从业行为管理,培养期刊编辑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勤奋务实、敢于创新的良好职业态度,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建设水平。

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篇9

开展“三主一家”事业,为我市水利建设管理热点工作服务。

二、工作目标

1、发展组织建设。

2、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3、进行工程技术研讨。

三、工作重点

1、吸收年轻水利技术人员入会。

2、学术报告会、论文交流,拓宽水利科技工作者视野。

3、研讨解决水利工程实际问题。

四、实施计划

1、3月:考察学习水工程管理先进经验。

2、4月:推荐水利论文到有关报刊发表。

3、5月:筹备为长江论坛在台州举办的有关配套活动。

4、7月:进行优秀论文评比。

5、8月:理事会全体会议。

6、9月:参加市科协科普活动。

7、10月:举办“水生态治理”学术报告会。

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地方院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交通设计;道路设计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的检验。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主要是运用四年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完成交通规划、交通设计、道路设计或撰写专业论文;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图纸、手册和编写设计技术文件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理论联系实际、踏实、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全局观念和经济观念。鉴于地方院校的独特性,有必要对其毕业设计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地方院校的毕业设计组织形式,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完成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毕业设计问题分析

近年来,佛山市及珠三角地区城市交通、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对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我校及时增设交通工程专业,于2013年正式招生。本校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在广佛地区,从事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营组织等工作。现有两届毕业生,共70人,其中2013级36人。2013级毕业生中做毕业论文者28人,主要对佛山市的常见交通问题进行阐述,如佛山市禅城区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一环高速化对沿线区域交通组织的影响研究等。选做设计8人,主要进行公路初步设计。从提交的成果来看,设计成果质量更高一些,论文的水平普遍较低,如前期资料采集不完整、数据处理分析不充分、问题分析不到位、理论探索积极性差、创新能力不够等,甚至还存在抄袭、拼凑现象。鉴于2013级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对2014级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了改革,按照以做交通设计为主,做道路设计、论文为辅的方式开展,控制做论文的人数在10%内。

二、选题要求

题目应尽量结合实际,具有使用价值,一人一题,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题目的难易程度和份量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努力能完成任务。题目类型分设计(交通设计、道路设计)和论文两部分,其中交通设计包括改建与治理型交通设计和新建设施型交通设计,推荐进行改建与治理型交通设计,主要以佛山市本地的道路交通设施为对象,围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开展交通设计;道路设计资料来源于当地设计院,主要进行市政道路设计;论文主要包括对新领域、新技术、新理论的综述和探索,对已有理论或技术的拓展,对已有理论或技术在新领域中的综合运用等。本课程改革主要围绕交通设计进行,下文对改建与治理型交通设计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流程进行了重点阐述。

三、主要内容及设计流程

1.改建与治理型交通设计。选取佛山市本地已通车的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选择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区域、一条道路或者是某个大型复杂节点,选择的道路应该满足以下三点要求:(1)区域:四条主干道路(或交通功能较强的四车道次干路)围成的区域,或者是本地交通复杂的老城区;(2)道路:道路应为次干路(双向四车道)及以上道路,应包括至少4个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有公交站台、出入口等交通设施;(3)节点:五路及以上、多种交叉类型或交通管理控制方式复合的节点,或是多级别、多功能的数条道路交汇转换的节点,或是大型综合性建筑项目(配建各类交通站场设施)的交通设计。具体设计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交通流优化组织设计;(2)横断面设计;(3)平面交叉口设计;(4)慢行交通设计;(5)公共交通设计;(6)交通控制及管理方案设计;(7)交通安全设计;(8)停车设施设计(可选);(9)交通景观设计(可选)(10)交通智能化设计(可选)。具体的设计流程包括以下几点:(1)确定研究对象。前期确定研究道路,收集道路等级、设计速度和道路主要功能等资料。(2)制定调查方案。对前期收集到的道路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实际的调查目的,从而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在调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好计划的安排。(3)开展现场调查。根据制定的调查计划以及收集到的道路资料,对道路交通量、行驶车速、排队长队、交叉口信号灯配时、交叉口车辆延误时间等数据进行调查。(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整理,探求现状交通所存在的问题。(5)建立交通模型。利用46VIS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模拟交通系统的各种运行情况,对交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6)方案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7)方案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测试及评估。(8)编制设计报告。编制设计报告及相关图纸。2.道路设计。道路设计要求学生对设计原则、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初步掌握;能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实际工程的设计,能够熟练掌握施工图的绘制方法。道路设计主要包括路线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施工图概算三部分内容。

四、过程管理

由于本校学生自律能力普遍不高,因此要求学生在专业教室完成设计任务,并有专人进行严格考勤,指导老师每周集中答辩至少一次。教师对选题、调查方案制定、数据分析、模型建立、方案设计各个重要节点成果进行逐个检查,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样可促进学生的紧迫感,控制毕业设计的进度,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设计任务。

五、效果评价

本校2014级学生共34人,其中有30人进行改善型交通设计,研究对象全部为佛山市市区的实际市政道路,2人进行道路设计,1人撰写论文。从答辩过程及提交的设计成果来看,本届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普遍较高,无论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设计图纸的完整性、规范性,还是文本排版的标准性都明显比13级学生好。答辩过程中回答的问题基本准确,部分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能有效地改善道路的运行状况,使得道路变得顺畅、有序、安全、高效。此外,本届学生就业很好,大多为珠三角地区交通工程行业的龙头企业。学生反馈,通过毕业设计,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迅速提高,用人单位也对这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与我校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契合。

六、结语

本文根据地方性交通工程专业的特点及本校2013届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对本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进行改革,突出介绍了改善与治理型交通设计的要求,并通过2014级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对改革效果进行验证,研究成果表明,改革后的毕业设计内容务实有效,明显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汤文,郭颖君,邹兰林.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5.

[2]刘明辉,肖新华.基于就业需求的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J].高教论坛,2016,(2):68.

[3]方海.交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问题剖析与探索[J].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4]白玉,吴娇蓉.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下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多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