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课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0 17:43:51

智慧教育课

智慧教育课范文篇1

关键词:创新发展;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目前,创业教育受到了我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通道渐明的扶植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对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国际教育竞争能力,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业态和新常态,破解创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成为我国高校整合新的社会教育资源的契机和责任。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创业教育”的概念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的:“主要是指青年的事业心、进取心、冒险精神的培养与激发”。创业教育的首倡者柯林.博尔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可见,把创业教育、学术教育、职业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并重点强调了创业教育的核心内驱力。突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业能力。国外早把创业教育作为独立应用型学科纳入了教学体系中。我国创业教育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创业教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创业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给高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借鉴吸取世界先进的创业教育新理念,并与中国实际特色相结合,推动拓宽我国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顺应国际创业教育发展新趋势是一件刻不容缓的社会责任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瓶颈及原因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滞后,不给力

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符合中国特色的成功经验积累,部分高校管理者用功利思想片面理解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缺乏长远的智慧的顶层设计,突出表现为对社会教育资源缺乏实质性的整合,创业教育理念落后于时展。二是一些专业课教师在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把创业文化素养教育与技能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创业教育。缺乏创业的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创业课程内容与现实的实践环节脱沟,没有针对性的把专业课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理念培养计划衔接融合,对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对象、层次和功能定位等缺乏全面性、创新性和互动性等元素。四是作为创业课教师也没有创业实践经历,对于创办企业的相关理论和社会实践知识的更新落后社会发展需求。五是创业教材混乱和教学方法陈旧,只限于理论和政策方面的教育,缺乏严肃的商业创新实践平台。

(二)学校与企业互动性深度不够,企业接纳不给力

首先大多数企业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力度敷衍淡漠,具体表现在既不热情也不受欢迎;更缺乏对大学生提供物理空间和资本支持,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其次大学生创业教育不能够给企业带来实惠的经济效益,但会消耗企业的财务、物质和人力资源。给企业造成了看不见的压力和经济负担。甚至碍于社会敏感度被迫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方法,但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整个生产流程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及实践也不会传授给学生。担心泄露商业机密造成直接经济损害,因此,学校如何与企业实行资源共享与互补,调动企业积极参与关心大学生创业。营造社会良好的生态和谐智慧环境。

三、推动“六方联动”汇聚培养合力,破解创业教育的难题

(一)政府推动,完善法规政策

实践创新发展战略新常态背景下,政府部门需要对社会需求下大学生创业观的研究、完善创业的政策导向和创业的渠道和策略,健全政策和激励机制,结合现代大学生的人格特点,第一,及时调整完善符合实践创新发展战略的制度和政策,比如,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学位制度、大学生投融资绿色通道制度、创业实用宝典宣传手册,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第二,构建高校大学生智慧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比如,创办市场主体所需的基本流程、创业优惠政策、知识产权交易、社会市场信息等指导帮扶信息对接到创业智慧平台。

(二)学校带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应转变创业教育落后观念,摆脱对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旧阻碍。建立一个新的多层次、立体化和开放性共享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一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为分层次或分类递进式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比如,研究型大学在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分两个层次,本科阶段创业教育覆盖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综合文化素养。研究生阶段对有意创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帮扶培养。一般性大学创业教育以全体学生为对象进行创业教育,并突出区域化的特点。二是学校也可以根据各个年级分层进行创业教育。第一层次,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必修课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新业态的实效性教育。让学生初步学习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国内外创业的发展趋势、创业基础知识、创业的相关的法规策略、职业目标发展方向、心理准备等。第二层次,面向有创业激情和意向的学生,把创业课程行业发展研发成果与专业课程进行动态融合对接,打破院系间的束缚,进行跨院系、跨学科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实现高校学分共享认证制度,把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电商、互联网+、物联网+等知识体系渗透到专业课程体系。

四、企业互动,学校与企业、校友深度合作机会

高校职能部门应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统筹各方面与创新企业完善衔接,建立良好的创业资源对接机制,目前,校企合作有四种方式:一是趋避就利从企业吸收创新技术精华和社会资本,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共同协商双方共赢的合作形式。二是共同研发高新技术创新项目,学校应利用人才资源和实验实训条件,为企业提高技术推广、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等服务,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创业合作研发中心,加快成果的转化利益的链条,搭建学校和企业智慧交流创业基地,为创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三是企业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企业在学校选拔优秀创业人才,通过定向培养方式,把企业的文化素养和创业技能和技巧传授学生。四是有效挖掘整合校友企业家资源,建立“校友企业家创业智慧研究会”与其进行广泛深度的合作,从中寻求创业所需的技术指导和资本助力。切实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共同营造校企合作创业教育新途径。

五、教师主动,强化教师业务提高

建立一支切实可行符合本校创业教育实际,专业化和正规化的教师梯队。一是创业教师教学方法应从数字化教学过渡带智慧创业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抗压能力,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二是通过到优秀企业对接交流学习等路径,掌握先进核心技术元素,强化提高实践能力,深化理解创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加快“双师”教育的角色的转换和考评机制的更新,鼓励创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激发他们理论和创新实践教学水准的全面升华。四是对接创投公司聘请优秀的企业家到高校担任创业导师,充实师资力量。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领悟创业成功的真谛,满足不同阶段创业者的社会需求。

六、街道社区协助提供创业渠道

挖掘学生创业的内在驱动精神:一是街道社区应主动参与,以居民会议的形式,从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大学生有力支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社区应主动拓宽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接生态共享渠道。营造一个和谐、宽松、融洽、创新的社区智慧创业平台。比如,北京某个街道率先建立了街道级服务站,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对接服务。使创业更贴近基层,满足创业者的需要。三是利用微信等网络科技手段与创业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大学生解读宣传地方政府制定的创业教育的红利政策。尤其是对税收、融资等红利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大学生与街道社区附近的企业进行动态对接,对接风投机构,拓宽融资环境和渠道,培育出街道社区智慧创业文化氛围,提供全方位的合作开放生态支持系统。

七、家庭支持,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创业教育环境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和多元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家长对学生创业持保守思想和固有的偏见,因此,扭转家庭教育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主流。政府通过媒体进行创业创新宣传,帮助他们树立大教育观,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时代需求。家长的主动支持和潜移默化的对孩子的创业教育进行熏陶,有效地解决了孩子的后顾之忧,对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创业,把挑战转化为动机,把动机转化为机会,不断的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卢志兴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15(4).

智慧教育课范文篇2

论文摘要: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时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并能够灵活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研究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加速青年教饰自身发展的需要。文章在探寻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培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情境的、个体的活动,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并能够灵活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它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教学实珍智慧的多少及其运用情况。本文试图在探寻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形成教学实践智慧.以期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一、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粗缺失的原因

1.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及实践训练少。

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原来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少,多为《教育学》、《心理学》,而且实践训练的时间短。如许多高校《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54学时(每周3学时),少的只有36学时(每周2学时),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也很少,一般仅为8周。这么少的学时怎能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的能力呢,在教师教育较为完善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是不容忽视的。美国,心理学一般都在9个学分(162课时)左右,师资培训课程中有大约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践,而且平常也有很多走进课堂、与学生相处的机会。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门类少,教学实践训练时间短,课程教学理论性强。可以想象,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后续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都难以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更谈不上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2.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缺陷。

教师岗前培训(人职培训)是新补充的教师任教前的职前培训,是一种初步的师范性质的适应性培训。它对新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善综合素质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从目前的培训看,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培训内容不全面。现在的教师岗前培训仅限于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师职业道德四门课程,内容不全面。而美国新教师的培训要求为:增加新教师对教学神圣职责的认识;探究和发展新教师的知识技能、表现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通过他们对职业的奉献,挖掘科研潜力;体现对所奉献职业的快乐和追求。二是培训过程缺少实践性。表现为缺少实践性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训人数多,培训内容不能结合各专业具体教学的要求,教师也不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因此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大。

3.职后继续教育中过于注重学历学位,忽视教学实戏智慧。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工作热情和教学经验等因素的综合。青年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学历学位提升,外出进修读研的人数多,而在目前的函授教育中,教育理论类的课程很少(教育学专业除外),而且在三年学习中几乎没有教学实习。由于忽视“校本培训”,忽视教师的课堂行动研究,结果是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教学实践能力几乎没有多大长进,这不利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综合提高。

4.来自教师个人的原因。

许多青年教师在工作之初,非教学工作时间偏多。有的担任班主任,有的兼任辅导员,有的要协助实验室管理,有时还要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这些工作让青年教师付出了许多时间,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时间,客观上也延缓了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从主观上看,由于部分青年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或存在着专业知识的偏差,或主体意识不强,进取心减弱,教学能力提高较慢。

二、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慈的培育

1.改革教师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看,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调整课程结构。目前的课程结构中,课程比例失调,教育理论课时偏少,必修课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偏少,教育学科课程的地位不高,教学实施常流于形式。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改革,把课程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设计和规划,在保证稳定性、继承性的同时,增加前沿性知识;在保证课程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增加专题性、操作性课程。

(2)强化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是教师培养中的关键部分,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莫定基础。但是,目前的实践活动存在着问题,如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实习基地少,指导力量明显不够等。因此,要延长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增加次数;建立高校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类似于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情境。

(3)整合课程内容。由于学科发展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综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教育课程要体现这一要求。一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使学科课程统一于实际的教学情境;二是加强教育专业课程本身的内在整合;三是加强综合课程,开设一定数量的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提供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

(4)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贯穿子职前和职后全过程的,教师继续教育不单是提高学历,更重要的是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速教师的自我成长,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要更新继续教育的观念,重视继续教育的理论探讨,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2.形成专业自我。

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库姆斯(Combs)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教师的专业教育》中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的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工具进行教学的人。”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刻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研究表明,具有强烈的专业自我的教师常常具有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当教师了解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认识到自己教学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时,才能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规划、调整、发展中逐步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3.加速自我更新,做成人学习者。

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L.S.)认为,教师的知识掌握包括七大类:教材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有关教育目的、宗旨、价值的知识;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教师显然和这一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客观上要求“自我更新”,加强自身学习。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己始终看作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研究者,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

4.将教学成长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

经常性、有针对性的甚至是系统性的反思能形成教师的创造精神,增强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青年教师要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评判教学活动的得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促进教学的成长与发展。反思是教师自主意识的表现,是教师独立于外在压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计划,如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习及何时学习等,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这样不断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自己的教学发展作出诊断,并寻求新的更好的发展策略。

5.主动争取外援,加强与专家教师的交流。

智慧教育课范文篇3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经济学

教育肩负两个使命:一是帮助受教育者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个性化的生活;二是让受教育者适应公共生活,作为公民与他人共同分享文化传统。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和专业教育(specialeducation)是教育的两个类别。专业教育是为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而存在的教育,旨在传授学生专门化的知识与技能。通识教育贯穿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对自身、对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有着全面理解的完整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与分配稀缺资源以满足人类无穷欲望的学科。它既是经管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又具备通识教育的特征。归宿专业教育的经济学要求我们能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预测经济未来,提出宏观政策建议或微观经济对策;作为通识教育的经济学要求我们作为社会的人,能够具备经济学的智慧,把握事务的内在逻辑,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在经济学充当这两类不同教育的课程时,既存在着分歧,也需要融合。

一、经济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分歧

1.现实地位分歧。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教育的专业主义,对于受教育者而言,选择一类高度专业化的职业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阶层提升的重要手段。作为专业教育的经济学一直都是经管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试图涉足经济类专业的第一步。因此,无论从课程安排、教师配备,还是教学考核上,经济学都受到经管专业学院的高度重视。当经济学扮演的是通识教育课程时,它往往被设定为学生跨专业选择的素质课。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分才参与课堂,授课老师也只有想方设法把经济学与学生所在专业紧密挂钩才能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这种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教育配置扭曲了两类教育的关系,不利于传统智慧的传递。2.社会力量分歧。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经济学作为专业课程帮助学生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在专业教育通过提高人们能力进而创造财富的同时,让每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只懂该领域的语言,缺乏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复杂性的能力,甚至使一个原本流动的世界变得僵化。任何事物都要求人们能够适应不同局势,具备管理各种复杂局面的智慧,这需要通识教育来提供一种协调、平衡的力量来弥补专业教育的局限性。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经济学能够帮助经济社会的人明白自身在经济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与其他社会部门之间的联系,看懂经济现象、读懂经济政策并顺利地参与经济活动。3.教学环节分歧。作为专业教育与作为通识教育的经济学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首先,从教学目的而言,经济学专业教育旨在培养能够在企业、政府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性人才,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价值,实现最大化效用。经济学通识教育的目的是非职业化的,其目的在于帮助受教育者理解经济学逻辑,具备经济学智慧,做一个经济社会中完整的人。专业教育关注的是经济学的实用价值,通识教育关注的是经济学的思想与智慧。其次,从教学内容而言,经济学专业教育要细致化、深入化,注重学生经济学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经济学通识教育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经济学框架的构建、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剖析、经济学思想和智慧的传递。教师切忌把经济学专业课程直接嫁接到通识教育课堂上。最后,从教学手段上讲,专业教育无论是否借助互联网平台,其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手段依然是教师讲授的传统模式。而通识教育课堂因为其内容不在于深与多,而在于学生智慧的增长,而智慧的增长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因此,课堂的互动、课堂的翻转在通识教育课堂上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予以灵活运用。例如课后作业环节,专业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借助习题反复强化知识内容,通过锻炼熟悉经济学的推导与分析方法。而通识教育的课后作业应该是开放性的,让学生主动收集经济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之应是主要的方法。

二、经济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超出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受教育者在学校接受的训练,在他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甚至在他准备工作之时就已经变得不再有用。因此,教育在使学生掌握特定职业技能的同时,必须肩负培养有适应能力的完整人的使命。两种教育对于现代人而言缺一不可。1.有机体的融合。通识教育是完整的有机体,专业教育是有机体的功能器官。专业教育旨在教会受教育者做什么与怎样去做,通识教育旨在教会受教育者判断需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而只有明白做的价值之后才能真正知道如何去做。经济学专业教育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经济原理解释经济现象、预测经济未来,提供政策建议,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它是职业化的、功能性的。而通识教育不仅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了足够的根基,而且还为学生充分发展其专业潜质提供了环境。经济学通识教育是对经济事务有机联系的认识和判断,专业教育只有在更广阔的通识环境下才能实现其职业化目的,才能真正培养具备专业才能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通识教育应当渗透到所有的专业教育中去,或者说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本身就应该包括通识教育的思想。2.现实判断的融合。在现代社会,人们为了谋生,必须接受专业教育。经济学专业教育让受教育者有能力在相应岗位上谋生,但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专业领域,很多时候人们必须信任来自不同领域专家的建议与意见。因此,我们需要具备一种智慧,即能判断谁是该领域的专家,辨析不同专家的水平。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该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之外判断出优等品与劣等品。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明晰社会经济关系,参与经济活动,作出经济决策。通识教育并不应限于学生为了从事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专业学习而去完成的一些课程,它应是一套课程要求,对在学院求学的学生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3.教学环节的融合从教学目标来看,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从广义上讲都是一致的,即培养出既具备个性特征,又能顺畅参与公共活动的负责任的公民。经济学专业教育为社会输送的经济人才不能仅仅是社会功能的组成部分,也必须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两类教育目标的同时实现,才能真正彰显教育的意义。虽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差异,但无论是专业教育重视的技巧方法,还是通识教育重视的思想传递都是经济学的范畴,都在经济学的系统框架下,它们相辅相成,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分离。

作者:梁媛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著,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

[2]陈向明.从北大元培计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3]季诚钧.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中国高教研究,2002.3.

智慧教育课范文篇4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情境的、个体的活动,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并能够灵活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它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教学实珍智慧的多少及其运用情况。本文试图在探寻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形成教学实践智慧。以期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一、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的原因

1.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及实践训练少。

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原来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少,多为《教育学》、《心理学》,而且实践训练的时间短。如许多高校《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54学时(每周3学时),少的只有36学时(每周2学时),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也很少,一般仅为8周。这么少的学时怎能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的能力呢,在教师教育较为完善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是不容忽视的。美国,心理学一般都在9个学分(162课时)左右,师资培训课程中有大约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践,而且平常也有很多走进课堂、与学生相处的机会。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门类少,教学实践训练时间短,课程教学理论性强。可以想象,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后续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都难以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更谈不上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2.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缺陷。

教师岗前培训(人职培训)是新补充的教师任教前的职前培训,是一种初步的师范性质的适应性培训。它对新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善综合素质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从目前的培训看,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培训内容不全面。现在的教师岗前培训仅限于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师职业道德四门课程,内容不全面。而美国新教师的培训要求为:增加新教师对教学神圣职责的认识;探究和发展新教师的知识技能、表现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通过他们对职业的奉献,挖掘科研潜力;体现对所奉献职业的快乐和追求。二是培训过程缺少实践性。表现为缺少实践性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训人数多,培训内容不能结合各专业具体教学的要求,教师也不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因此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大。

3.职后继续教育中过于注重学历学位,忽视教学实戏智慧。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工作热情和教学经验等因素的综合。青年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学历学位提升,外出进修读研的人数多,而在目前的函授教育中,教育理论类的课程很少(教育学专业除外),而且在三年学习中几乎没有教学实习。由于忽视“校本培训”,忽视教师的课堂行动研究,结果是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教学实践能力几乎没有多大长进,这不利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综合提高。

4.来自教师个人的原因。

许多青年教师在工作之初,非教学工作时间偏多。有的担任班主任,有的兼任辅导员,有的要协助实验室管理,有时还要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这些工作让青年教师付出了许多时间,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时间,客观上也延缓了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从主观上看,由于部分青年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或存在着专业知识的偏差,或主体意识不强,进取心减弱,教学能力提高较慢。

二、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培育

1.改革教师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看,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调整课程结构。目前的课程结构中,课程比例失调,教育理论课时偏少,必修课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偏少,教育学科课程的地位不高,教学实施常流于形式。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改革,把课程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设计和规划,在保证稳定性、继承性的同时,增加前沿性知识;在保证课程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增加专题性、操作性课程。

(2)强化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是教师培养中的关键部分,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莫定基础。但是,目前的实践活动存在着问题,如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实习基地少,指导力量明显不够等。因此,要延长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增加次数;建立高校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类似于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情境。

(3)整合课程内容。由于学科发展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综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教育课程要体现这一要求。一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使学科课程统一于实际的教学情境;二是加强教育专业课程本身的内在整合;三是加强综合课程,开设一定数量的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提供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

(4)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贯穿子职前和职后全过程的,教师继续教育不单是提高学历,更重要的是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速教师的自我成长,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要更新继续教育的观念,重视继续教育的理论探讨,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2.形成专业自我。

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库姆斯(Combs)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教师的专业教育》中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的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工具进行教学的人。”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刻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研究表明,具有强烈的专业自我的教师常常具有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当教师了解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认识到自己教学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时,才能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规划、调整、发展中逐步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3.加速自我更新,做成人学习者。

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L.S.)认为,教师的知识掌握包括七大类:教材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有关教育目的、宗旨、价值的知识;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教师显然和这一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客观上要求“自我更新”,加强自身学习。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己始终看作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研究者,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

4.将教学成长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

经常性、有针对性的甚至是系统性的反思能形成教师的创造精神,增强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青年教师要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评判教学活动的得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促进教学的成长与发展。反思是教师自主意识的表现,是教师独立于外在压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计划,如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习及何时学习等,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这样不断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自己的教学发展作出诊断,并寻求新的更好的发展策略。

5.主动争取外援,加强与专家教师的交流。

智慧教育课范文篇5

论文摘要: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时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并能够灵活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研究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加速青年教饰自身发展的需要。文章在探寻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培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情境的、个体的活动,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并能够灵活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它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教学实珍智慧的多少及其运用情况。本文试图在探寻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形成教学实践智慧.以期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一、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粗缺失的原因

1.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及实践训练少。

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原来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少,多为《教育学》、《心理学》,而且实践训练的时间短。如许多高校《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54学时(每周3学时),少的只有36学时(每周2学时),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也很少,一般仅为8周。这么少的学时怎能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的能力呢,在教师教育较为完善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是不容忽视的。美国,心理学一般都在9个学分(162课时)左右,师资培训课程中有大约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践,而且平常也有很多走进课堂、与学生相处的机会。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门类少,教学实践训练时间短,课程教学理论性强。可以想象,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后续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都难以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更谈不上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2.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缺陷。

教师岗前培训(人职培训)是新补充的教师任教前的职前培训,是一种初步的师范性质的适应性培训。它对新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善综合素质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从目前的培训看,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培训内容不全面。现在的教师岗前培训仅限于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师职业道德四门课程,内容不全面。而美国新教师的培训要求为:增加新教师对教学神圣职责的认识;探究和发展新教师的知识技能、表现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通过他们对职业的奉献,挖掘科研潜力;体现对所奉献职业的快乐和追求。二是培训过程缺少实践性。表现为缺少实践性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训人数多,培训内容不能结合各专业具体教学的要求,教师也不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因此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大。

3.职后继续教育中过于注重学历学位,忽视教学实戏智慧。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工作热情和教学经验等因素的综合。青年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学历学位提升,外出进修读研的人数多,而在目前的函授教育中,教育理论类的课程很少(教育学专业除外),而且在三年学习中几乎没有教学实习。由于忽视“校本培训”,忽视教师的课堂行动研究,结果是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教学实践能力几乎没有多大长进,这不利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综合提高。

4.来自教师个人的原因。

许多青年教师在工作之初,非教学工作时间偏多。有的担任班主任,有的兼任辅导员,有的要协助实验室管理,有时还要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这些工作让青年教师付出了许多时间,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时间,客观上也延缓了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从主观上看,由于部分青年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或存在着专业知识的偏差,或主体意识不强,进取心减弱,教学能力提高较慢。

二、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慈的培育

1.改革教师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看,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调整课程结构。目前的课程结构中,课程比例失调,教育理论课时偏少,必修课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偏少,教育学科课程的地位不高,教学实施常流于形式。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改革,把课程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设计和规划,在保证稳定性、继承性的同时,增加前沿性知识;在保证课程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增加专题性、操作性课程。

(2)强化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是教师培养中的关键部分,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莫定基础。但是,目前的实践活动存在着问题,如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实习基地少,指导力量明显不够等。因此,要延长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增加次数;建立高校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类似于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情境。

(3)整合课程内容。由于学科发展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综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教育课程要体现这一要求。一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使学科课程统一于实际的教学情境;二是加强教育专业课程本身的内在整合;三是加强综合课程,开设一定数量的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提供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

(4)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贯穿子职前和职后全过程的,教师继续教育不单是提高学历,更重要的是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速教师的自我成长,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要更新继续教育的观念,重视继续教育的理论探讨,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2.形成专业自我。

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库姆斯(Combs)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教师的专业教育》中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的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工具进行教学的人。”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刻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研究表明,具有强烈的专业自我的教师常常具有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当教师了解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认识到自己教学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时,才能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规划、调整、发展中逐步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3.加速自我更新,做成人学习者。

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L.S.)认为,教师的知识掌握包括七大类:教材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有关教育目的、宗旨、价值的知识;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教师显然和这一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客观上要求“自我更新”,加强自身学习。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己始终看作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研究者,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

4.将教学成长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

经常性、有针对性的甚至是系统性的反思能形成教师的创造精神,增强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青年教师要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评判教学活动的得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促进教学的成长与发展。反思是教师自主意识的表现,是教师独立于外在压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计划,如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习及何时学习等,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这样不断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自己的教学发展作出诊断,并寻求新的更好的发展策略。

5.主动争取外援,加强与专家教师的交流。

智慧教育课范文篇6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教学实践智慧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情境的、个体的活动,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并能够灵活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它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教学实珍智慧的多少及其运用情况。本文试图在探寻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形成教学实践智慧,以期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一、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粗缺失的原因

1.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及实践训练少。

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原来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少,多为《教育学》、《心理学》,而且实践训练的时间短。如许多高校《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54学时(每周3学时),少的只有36学时(每周2学时),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也很少,一般仅为8周。这么少的学时怎能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的能力呢,在教师教育较为完善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是不容忽视的。美国,心理学一般都在9个学分(162课时)左右,师资培训课程中有大约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践,而且平常也有很多走进课堂、与学生相处的机会。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门类少,教学实践训练时间短,课程教学理论性强。可以想象,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后续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都难以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更谈不上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2.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缺陷。

教师岗前培训(人职培训)是新补充的教师任教前的职前培训,是一种初步的师范性质的适应性培训。它对新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善综合素质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从目前的培训看,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培训内容不全面。现在的教师岗前培训仅限于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师职业道德四门课程,内容不全面。而美国新教师的培训要求为:增加新教师对教学神圣职责的认识;探究和发展新教师的知识技能、表现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通过他们对职业的奉献,挖掘科研潜力;体现对所奉献职业的快乐和追求。二是培训过程缺少实践性。表现为缺少实践性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训人数多,培训内容不能结合各专业具体教学的要求,教师也不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因此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大。

3.职后继续教育中过于注重学历学位,忽视教学实戏智慧。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工作热情和教学经验等因素的综合。青年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学历学位提升,外出进修读研的人数多,而在目前的函授教育中,教育理论类的课程很少(教育学专业除外),而且在三年学习中几乎没有教学实习。由于忽视“校本培训”,忽视教师的课堂行动研究,结果是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教学实践能力几乎没有多大长进,这不利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综合提高。

4.来自教师个人的原因。

许多青年教师在工作之初,非教学工作时间偏多。有的担任班主任,有的兼任辅导员,有的要协助实验室管理,有时还要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这些工作让青年教师付出了许多时间,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时间,客观上也延缓了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从主观上看,由于部分青年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或存在着专业知识的偏差,或主体意识不强,进取心减弱,教学能力提高较慢。

二、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慈的培育

1.改革教师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看,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调整课程结构。目前的课程结构中,课程比例失调,教育理论课时偏少,必修课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偏少,教育学科课程的地位不高,教学实施常流于形式。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改革,把课程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设计和规划,在保证稳定性、继承性的同时,增加前沿性知识;在保证课程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增加专题性、操作性课程。

(2)强化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是教师培养中的关键部分,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莫定基础。但是,目前的实践活动存在着问题,如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实习基地少,指导力量明显不够等。因此,要延长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增加次数;建立高校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类似于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情境。

(3)整合课程内容。由于学科发展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综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教育课程要体现这一要求。一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使学科课程统一于实际的教学情境;二是加强教育专业课程本身的内在整合;三是加强综合课程,开设一定数量的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提供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

(4)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贯穿子职前和职后全过程的,教师继续教育不单是提高学历,更重要的是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速教师的自我成长,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要更新继续教育的观念,重视继续教育的理论探讨,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2.形成专业自我。

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库姆斯(Combs)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教师的专业教育》中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的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工具进行教学的人。”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刻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研究表明,具有强烈的专业自我的教师常常具有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当教师了解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认识到自己教学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时,才能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规划、调整、发展中逐步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3.加速自我更新,做成人学习者。

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L.S.)认为,教师的知识掌握包括七大类:教材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有关教育目的、宗旨、价值的知识;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教师显然和这一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客观上要求“自我更新”,加强自身学习。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己始终看作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研究者,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

4.将教学成长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

经常性、有针对性的甚至是系统性的反思能形成教师的创造精神,增强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青年教师要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评判教学活动的得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促进教学的成长与发展。反思是教师自主意识的表现,是教师独立于外在压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计划,如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习及何时学习等,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这样不断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自己的教学发展作出诊断,并寻求新的更好的发展策略。

5.主动争取外援,加强与专家教师的交流。

智慧教育课范文篇7

关键词: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教学活动;智慧教育;数据驱动;计算机通识教育

1引言

当前很多高校的课程建有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平台等丰富的网络资源,但是依然存在课上教师的“教”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下学生的“学”缺乏主动性,学习深度也不够等问题。构建智慧课堂,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资源,增强教学互动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构建智慧课堂,需要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学习模式等等相关的学习理论,融合新技术于传统课堂,构建和丰富线上与线下资源,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对传统课堂进行重构和设计教学评价方法等[1-5]。本研究在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中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可以增加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智慧课堂教学方面的实证研究,为打造具有“两性一度”标准的高品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2智慧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教学活动框架将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进行衔接,目标是促进学生智慧目标的生成,涉及线上和线下学习,学习形式较为灵活,可以采用移动学习的方式[6-7]。采用双中心的教学模式,主体角色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是学习参与过程的主体,其主要环节包括了课前、课上和课后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操作。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框架如图1所示。智慧教学的课前在线上完成,是教学的必要阶段,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过程。课前教师的任务是制作教学素材、资源和设计教学方案。学生的任务是进行自主学习、在线交流、讨论和整理学习心得。智慧课堂注重课中互动,通过课前设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采用问题驱动或者案例驱动的方式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兴趣,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活动过程包括整理问题、协同学习、合作探究、提交测试和知识内化。教师活动过程主要是确定问题、创设情境、协同教学、布置新任务、课堂随测和实时点评。智慧课堂注重课后提升,课后阶段的任务也是在线上完成的。课后阶段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制作针对性习题和进行个性化辅导,学生的任务是完成习题并进行总结和反思。在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都会有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产生。

3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课程是全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对后续计算机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学校对这门课非常重视,所以近几年一直不断尝试教学改革。当前该课程建有精品课程网站和网络课程平台等丰富的网络资源[8],但是依然存在课上教师的“教”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下学生的“学”缺乏主动性,学习深度也不够等问题。构建智慧课堂,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资源,增强教学互动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另外我校最新的督导周报针对课堂教学质量检查情况中也通报了目前课堂教学所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专家的意见及建议。其中主要问题包括学生玩手机、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吸引力和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与交流少等。借助新技术的支撑,在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中实现智慧课堂将会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过程。实践教学过程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先采用实验班级进行尝试和探索,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实施方法进行改进优化,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经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实施。教学评价的统计分析包括线上与线下学习情况,对实验班级与普通教学班级和传统教学与智慧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教学初期考虑小班授课的灵活性,前期选择在小班的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课程中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的探索性尝试。鉴于探索实践阶段的良好效果,后期将实施经验进行总结分享,在新技术的辅助下实施教学活动,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智慧课堂教学参与班级、学生人数、资源配置情况以及教学实践数据统计情况如图2所示。

4智慧课堂教学实施效果

智慧课堂教学课前学生观看视频,完成检测任务,进行线上交流和沟通。智慧课堂教学过程采用电子手段统计出勤情况,从考察结果来看,学生出勤情况非常好。课上小组协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学生参与积极主动,课堂互动参与表现较活跃。借助于智慧化教学工具的应用,课上小测等数据能即时呈现,教师可以实现数据驱动式教学。考试成绩结果显示平均学习成绩明显高于普通授课班级。采用智慧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成绩分布情况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从智慧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成绩分布情况对比结果来看,整体上两种模式的成绩都符合正态分布,但是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从各个成绩等级的分布来看,智慧课堂教学的优秀率、良好率和中等率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而及格率和不及格率明显低于传统教学模式。智慧课堂教学成绩更多的分布于良好和中等等级区间,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集中在良好、中等和及格等级区间,并且及格等级占比略高,因此,智慧课堂教学的平均成绩更高,教学效果更好。综上所述,从提高学习主动性、教学互动性和学习成绩多个方面来看,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升教学质量。

5结论

智慧课堂的构建是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进行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这种模式在形式上是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方式的混合,但其更深层次是包括了基于不同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混合。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应用的优势,将线下教学与在线的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对传统课堂进行重构,实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有经验驱动转为数据驱动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当然,我们也注意到部分平时线上学习成绩低和互动性差的学生其期末成绩也是偏低的,这导致其综合评价成绩较低,这说明智慧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部分学生需要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适应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翔.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构建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3):135-136.

[2]翁锦琳,蓝良就.高中信息技术常态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6):97-98+104.

[3]郑凯梅.基于雨课堂的Python程序设计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27):1-3.

[4]呼琳,徐洪华.云计算环境下移动教育环境建构[J].现代交际,2016(12):221-222.

[5]呼琳,徐洪华.混合式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9(1):41-43.

[6]徐洪华,李莉,呼琳.移动学习环境下网络课程建设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6):57-60.

[7]徐洪华,方明,张枭悍,田迎华.移动学习与高校实验课程整合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31(1):69-71+74.

智慧教育课范文篇8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主要由独立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承担,部分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培训中心和进修中心,但由于起步晚,部分已参与教师培训和培养,部分还处于边缘化状态。虽然在世纪初终于开始了由独立的“定向型”师范体系向多元的“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的过渡,但反对师范教育的呼声从未间断。如何加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我国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院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存在着两类职前教师教育制度。一类是原有的各类师范院校开办的师范专业,这类学校是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另一类是部分综合性大学开办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机构,部分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与前者相比,这类学校的教师教育才起步。师范大学转型和教育学院的组建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普遍性的课程设置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我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成功办学模式,眼下在综合大学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这些高校大多对教师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师教育在整个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尤其是合并类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兴奋点是在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上,因而建多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等,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非师范院校开办的教师教育专业化特色淡化表现在课程安排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大多高校教育类课程只占全部课程的10%左右,而公共学科课程则占到全部课程的40%左右,学科专业课程占50%左右。

其二,传统师范大学混合式的教师培养模式根深蒂固,师范性已经渗透在各个专业的办学理念和行为方式之中。各专业学院与教师教育分离,在短期内还难以适应。各类高等师范教育机构在盲目向综合大学看齐的价值取向驱动下,课程存在着严重的窄、旧、杂、空的弊端,课程结构极不协调,其中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占72%,而教育专业课仅占7%,公共基础课程占21%,教育实习仅为6周。

其三,地方师范大学理应承担相当规模的高中教师的培养任务,新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全部承担本科和教育硕士层次教师教育的任务。因此,地方师范大学的转型以及新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其四,有些由师专合校升格新建的地方综合高校,本可以利用合校的优势,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加强教师教育。然而这些高校对教师教育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追高求大中出现了重未来轻历史的偏差,也没有利用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发展教师教育。

其五,在课程传授方法上,两类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均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有人在全国作了一项调查,其中对“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这一问题持赞同意见者,教育行政部门占83.3%,部属师大占100%,省属高师占81.1%,师专占100%,中师占87.5%,综合平均为85.9%。这说明绝大多数师范教育部门都对现行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十分不满,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

课程体系的改革涉及面很广,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宗旨、结构与组织、教学科目、方法与时间分配等方面。教师教育课程从何而来,课程提出的依据是什么,这是教师教育课程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直接影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学者对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五大类:(1)1.学术取向:强调教师要清楚知道所教授的学科内容知识,注重精确的学科知识传递。(2)实用取向:强调教师应是具备熟练技术及艺术气质的从业人员,教师既是研究员又是从业人员。(3)技术取向:主张教师应着重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施教者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4)个人取向:强调教师在教育中能获得个人发展机会,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培养教师个人心理发展,通过教师的个人修养、人格魅力、价值取向对教学产生影响。(5)社会批判取向:认为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理想中的教师是具有反省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公民。

哈勃曼(Haberman)认为教师教育应具备一套完整及确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共同拥有的、非一般大众所拥有的常识。专业教师的知识都是由理论、研究、一套专业价值和职业操守所衍生出来的。舒尔曼(Shulman)把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七大范畴:(1)内容知识:学科本位的知识基础,学生必须对所任教的学科有专业的和深刻的认识。(2)学科教育学知识:教授这些知识所需要的教学技巧。(3)学习者的知识:认识学习理论和学习者的特征,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学生辅导等。(4)一般教学法知识:针对课堂管理与组织的理念和策略。(5)课程知识: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学校课程的认识。(6)教育脉络知识:了解教师群体的文化特征,学校、社区及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7)目的、价值、哲学和社会背景知识:即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价值的知识。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比较少见,他们更多是依据教师教育课程的问题。以及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强调教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的重要性。比如,强调教师的反思批判能力,强调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的自我监控能力,强调教师应具有立足校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等。我们综合各种观点,把教师的专业结构归纳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和自我专业意识等几个方面。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过去的学术化取向,根据时代的需要,采取实用取向,强调教师应是具备熟练技术及艺术气质的从业人员,教师既是研究员又是从业人员。同时,兼顾技术取向。教师应着重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施教者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所以,应根据这种取向,在课程结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

三、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对策

教师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如教师专业化问题、定向制与非定向制的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都牵涉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是教师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必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下面拟对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作一简要探讨。

1.优化课程结构——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

应扩大教育类课程比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举办的教师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习时间显得过短,师范生的能力训练未能到位。美国教育专业课程有基础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基础、教育导论、教育史、中等或初等教育原理)、教育方法与技能(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材教法和视听教育)和教育实践活动组成,占总学分的11%,教育实习平均为11学分。德国的教育专业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普通教学法和专业教学法等,占总学分的33.3%,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即到基础学校和初中参加18个月的教育实习,并为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做准备。日本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专业课程必须分为必修课和选修两种,必修课包括教育学、心理学、道德教育、教育实践和研究方法,选修课包括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制度学、教育社会学、社会教育学和职业指导学等,共占总课时的13%,教育实习7~14周,占总课时的3%。俄国的教育专业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学校卫生学、学科教学法,占总课时的15%,教育实习13~18周。英国的教育专业学科和教育实习共占总学分的25%。与其他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我国这种重学术、轻师范的课程体系已严重地滞后了师范教育的专业发展。师范教育是一个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它要求在一定的修业年限使学生的学科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都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要求的程度,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因而,提高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迫在眉睫,将教育专业课程提高到20%左右,主修专业课程为50%,通识课程为20%,实习占10%,这样的课程分配将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掌握必备的教育理论。

2.改革课程模式——多种体系并存

各类院校可视情况开办不同教师教育课程模式。首先,对于独立定向的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在暂时不改变定向性质的前提下,扩大教育学科课程的比例,并提高这些课程的质量以达到改革课程模式的目的。增加教育学科课程的比例存在一定的难度,这需要广大师范院校各学院的领导牵头进行改革。其次,对于非师范大学开办的教师教育,可以让学生采取多种途径选择教师教育课程,如让学生在本科四年之内选修教师教育课程,可获得相应的学分,颁发教师资格;或者让有志于教育的本科毕业生,在拿到学士学位后,继续学习一至两年,即“4+1”、“4+2”模式,毕业时发教育硕士学位。据统计,美国已有55%的中小学教师拥有硕士学位。综合性大学还可以招收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这些教师通过业余时间学至三年,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可获教育硕士学位。

3.改革课程内容——贴近教育生活

教师教育课程贴近学校的实际生活,这是时展的需要。不论是师范院校还是综合型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都存在着课程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生活相脱节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则是承担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师本身的研究远离了实践,对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教育现状了解不够,缺乏现场的感性认识。即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范例,那也是第二手的范例,教师本身对范例没有体悟,从而导致培养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专业理论与工作实践严重脱节的困惑,他们甚至发出“学无所用”的感叹。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课程内容贴近一线的基础教育教学生活,让理论课教师亲自到现场去听课,让自己的研究关注实践。让课程走向实践,而不是灌输“知识”,这样才能给教学带来源头活水。

智慧教育课范文篇9

开学初,在拼音教学开始前夕,我对本班使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58名学生进行了学前汉语拼音声、韵、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情况测查。测查方式是: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印在一张纸上,让每个学生去认,去读,并在他们会认的字母或音节下作上记号。其结果是他们虽来自不同的教育和家庭环境,但都或多或少的能拼读和知晓。这说明现代的儿童在国人普遍重视教育的情况下,在学前已掌握了大量的拼音知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对他们来说已不是陌生的东西。如果我们教师不改变教学方法,必将泯灭学生在初入学时的兴趣萌芽,使他们觉得学习是索然无味的事。

学生基本条件摆在眼前,如何去引导和开发他们的兴趣与潜力呢?新的课程标准下编排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体现了标准所要求的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特点。具体体现如下:

1、它的综合性表现在:它的每一篇汉语拼音课文不仅在教字母,而且把认识事物、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

2、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改变以往陈旧的先教6个单韵母,再教声母、韵母、音节,最后教整体认读音节的编排体例,大胆地,有机地把这些知识点中有联系的部分揉合在一篇课文中,让学生去观察、比较、认识、分辨,从中发现规律,养成学生探索、思考的学习习惯,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3、它的时代性表现在拼音课文内容的安排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当代儿童的生活环境。

4、它的开放性表现在每篇课文内容饱满、弹性空间大,既有老师自主教学创造的空间,又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词语、造句、说话、编儿歌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去体验,去表现,去探索,去参加自由实践活动。

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教材,给了我极大的创新空间,我努力地在教学上打破以往强调字母音、形的教学程序,变革教学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师生乐上拼音课,爱上拼音课。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用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每一个人至少有7种不同的“智力中心”,分别是语言智慧、逻辑数学智慧、视觉空间智慧、肢体运作智慧、音乐智慧、人际智慧、内省智慧。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这些智慧不断受先天及后天的影响启发或开闭,而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只是在知识的传授上,更是在发掘并引领这些智慧的发展。多元智慧理论对于规划孩子的教育,开发他们的智慧潜力,提高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尝试着用多元智慧理论来指导汉语拼音教学。在课堂上,我不断变换讲课的方法,从语言到视觉再到音乐等等,经常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不同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一、联系生活,发展语言智慧

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教师如果不为刚刚进校的一年级孩子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那么,拼音将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对于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语言来源于生活,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地为儿童创设一种语言环境,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带调音节组词或者说一两句简单的话,赋予音节以意义。例如,在教“m”这个音节时,我请三个孩子上台来站在一块组成“m”的形状,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用一两句话说出来。孩子们有的说:“像个城门”;有的说:“像两个桥洞”;甚至有一个孩子还用这样两句非常精彩的话来概括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他们像商店的门,我要进去吃麦当劳”。由此可见,当音节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更关键的是在强化音节教学的同时,又能够发展孩子的语言智慧。

另外,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也能极大地激活孩子的语言智慧,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在教“zhi”这个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请孩子们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告诉大家这个音节不能分开拼,只能整体认读。因为在教“zi”时,我就是采用故事的形式来带领他们学习的,因此,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被他们编了出来。有一个孩子这样讲道:“zh是妈妈,i是孩子,有一天妈妈带着孩子上街,可孩子不听话,到处乱跑,走丢了。最后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妈妈,小i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再也不离开你了,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听了这样充满童趣的故事,我惊异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语言表达力。作为孩子,天生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那么在我们低段教学中,何不利用这个特点作为我们设计教学环节的组织策略和依据,来促进学生语育智慧的发展和提高呢?

智慧教育课范文篇10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主要由独立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承担,部分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培训中心和进修中心,但由于起步晚,部分已参与教师培训和培养,部分还处于边缘化状态。虽然在世纪初终于开始了由独立的“定向型”师范体系向多元的“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的过渡,但反对师范教育的呼声从未间断。如何加强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我国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院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存在着两类职前教师教育制度。一类是原有的各类师范院校开办的师范专业,这类学校是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另一类是部分综合性大学开办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机构,部分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与前者相比,这类学校的教师教育才起步。师范大学转型和教育学院的组建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普遍性的课程设置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我国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成功办学模式,眼下在综合大学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这些高校大多对教师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师教育在整个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尤其是合并类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兴奋点是在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上,因而建多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多少博士点、硕士点等等,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非师范院校开办的教师教育专业化特色淡化表现在课程安排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大多高校教育类课程只占全部课程的10%左右,而公共学科课程则占到全部课程的40%左右,学科专业课程占50%左右。

其二,传统师范大学混合式的教师培养模式根深蒂固,师范性已经渗透在各个专业的办学理念和行为方式之中。各专业学院与教师教育分离,在短期内还难以适应。各类高等师范教育机构在盲目向综合大学看齐的价值取向驱动下,课程存在着严重的窄、旧、杂、空的弊端,课程结构极不协调,其中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占72%,而教育专业课仅占7%,公共基础课程占21%,教育实习仅为6周。

其三,地方师范大学理应承担相当规模的高中教师的培养任务,新组建的教育学院还不能全部承担本科和教育硕士层次教师教育的任务。因此,地方师范大学的转型以及新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其四,有些由师专合校升格新建的地方综合高校,本可以利用合校的优势,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加强教师教育。然而这些高校对教师教育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追高求大中出现了重未来轻历史的偏差,也没有利用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发展教师教育。

其五,在课程传授方法上,两类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均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有人在全国作了一项调查,其中对“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这一问题持赞同意见者,教育行政部门占83.3%,部属师大占100%,省属高师占81.1%,师专占100%,中师占87.5%,综合平均为85.9%。这说明绝大多数师范教育部门都对现行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十分不满,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

课程体系的改革涉及面很广,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宗旨、结构与组织、教学科目、方法与时间分配等方面。教师教育课程从何而来,课程提出的依据是什么,这是教师教育课程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直接影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学者对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五大类:(1)1.学术取向:强调教师要清楚知道所教授的学科内容知识,注重精确的学科知识传递。(2)实用取向:强调教师应是具备熟练技术及艺术气质的从业人员,教师既是研究员又是从业人员。(3)技术取向:主张教师应着重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施教者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4)个人取向:强调教师在教育中能获得个人发展机会,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培养教师个人心理发展,通过教师的个人修养、人格魅力、价值取向对教学产生影响。(5)社会批判取向:认为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理想中的教师是具有反省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公民。

哈勃曼(Haberman)认为教师教育应具备一套完整及确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共同拥有的、非一般大众所拥有的常识。专业教师的知识都是由理论、研究、一套专业价值和职业操守所衍生出来的。舒尔曼(Shulman)把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七大范畴:(1)内容知识:学科本位的知识基础,学生必须对所任教的学科有专业的和深刻的认识。(2)学科教育学知识:教授这些知识所需要的教学技巧。(3)学习者的知识:认识学习理论和学习者的特征,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学生辅导等。(4)一般教学法知识:针对课堂管理与组织的理念和策略。(5)课程知识: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对学校课程的认识。(6)教育脉络知识:了解教师群体的文化特征,学校、社区及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7)目的、价值、哲学和社会背景知识:即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价值的知识。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比较少见,他们更多是依据教师教育课程的问题。以及基础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强调教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的重要性。比如,强调教师的反思批判能力,强调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的自我监控能力,强调教师应具有立足校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等。我们综合各种观点,把教师的专业结构归纳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和自我专业意识等几个方面。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过去的学术化取向,根据时代的需要,采取实用取向,强调教师应是具备熟练技术及艺术气质的从业人员,教师既是研究员又是从业人员。同时,兼顾技术取向。教师应着重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施教者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所以,应根据这种取向,在课程结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

三、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对策

教师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如教师专业化问题、定向制与非定向制的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都牵涉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是教师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必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下面拟对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作一简要探讨。

1.优化课程结构——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

应扩大教育类课程比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举办的教师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习时间显得过短,师范生的能力训练未能到位。美国教育专业课程有基础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基础、教育导论、教育史、中等或初等教育原理)、教育方法与技能(包括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材教法和视听教育)和教育实践活动组成,占总学分的11%,教育实习平均为11学分。德国的教育专业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普通教学法和专业教学法等,占总学分的33.3%,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后,即到基础学校和初中参加18个月的教育实习,并为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做准备。日本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专业课程必须分为必修课和选修两种,必修课包括教育学、心理学、道德教育、教育实践和研究方法,选修课包括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制度学、教育社会学、社会教育学和职业指导学等,共占总课时的13%,教育实习7~14周,占总课时的3%。俄国的教育专业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学校卫生学、学科教学法,占总课时的15%,教育实习13~18周。英国的教育专业学科和教育实习共占总学分的25%。与其他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我国这种重学术、轻师范的课程体系已严重地滞后了师范教育的专业发展。师范教育是一个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它要求在一定的修业年限使学生的学科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都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要求的程度,忽视任何一方都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因而,提高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迫在眉睫,将教育专业课程提高到20%左右,主修专业课程为50%,通识课程为20%,实习占10%,这样的课程分配将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掌握必备的教育理论。

2.改革课程模式——多种体系并存

各类院校可视情况开办不同教师教育课程模式。首先,对于独立定向的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在暂时不改变定向性质的前提下,扩大教育学科课程的比例,并提高这些课程的质量以达到改革课程模式的目的。增加教育学科课程的比例存在一定的难度,这需要广大师范院校各学院的领导牵头进行改革。其次,对于非师范大学开办的教师教育,可以让学生采取多种途径选择教师教育课程,如让学生在本科四年之内选修教师教育课程,可获得相应的学分,颁发教师资格;或者让有志于教育的本科毕业生,在拿到学士学位后,继续学习一至两年,即“4+1”、“4+2”模式,毕业时发教育硕士学位。据统计,美国已有55%的中小学教师拥有硕士学位。综合性大学还可以招收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这些教师通过业余时间学至三年,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可获教育硕士学位。

3.改革课程内容——贴近教育生活

教师教育课程贴近学校的实际生活,这是时展的需要。不论是师范院校还是综合型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都存在着课程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生活相脱节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则是承担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师本身的研究远离了实践,对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教育现状了解不够,缺乏现场的感性认识。即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范例,那也是第二手的范例,教师本身对范例没有体悟,从而导致培养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专业理论与工作实践严重脱节的困惑,他们甚至发出“学无所用”的感叹。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课程内容贴近一线的基础教育教学生活,让理论课教师亲自到现场去听课,让自己的研究关注实践。让课程走向实践,而不是灌输“知识”,这样才能给教学带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