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0 17:44:14

智慧教育管理

智慧教育管理范文篇1

一、在幼儿园教育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主动思考意识

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往往只注重成绩,或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教什么不教为什么,也没有为幼儿的潜力提供一个可塑造的环境。孩子往往有着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但有时幼儿园的教师本身的素质不高,他们对幼儿各种想法没有深刻的理解,往往采用忽略的方式[2]。久而久之,孩子形成惯性思维,不思考,不问问题,从长远来看,他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明确,教师和学生应该在一种民主、平等、友好、互助、合作的关系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于古板单一,还是一味地“我讲你听”的课堂状态,这大大拉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缺少趣味性,普遍学生都是提不起来兴趣,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课堂互动,从而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这种简单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培养学习能力。我国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完全满足不了现在的教育发展模式,因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侧重的是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特别是没有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不完整的,也是错误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几乎所有的幼儿教材都是国家规划的教材,但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地十分迅速,致使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相对来说都比较落后,完全跟不上现在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引入智慧管理策略。除了教师管理学生外,在运用智能管理策略中,还可以让优秀学生帮助教师来管理课堂,使学生也参与到教学管理过程中,从而帮助学生更主动地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研究新的教学形式,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效果,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这项措施的实施也相对简单。例如,在每个班级中,选择一名学生来帮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是教师指定的,或者学生自己选择的,最好采用学生民主投票的方式,以便其他学生更多地参与[3]。一周或一月换一次,使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被选的学生不仅应该做正确的行为演示,而且要主动管理班上的其他学生。让学生承担一些领导教学任务,增加对领导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的心理状况,监督教学,运用模范的作用,运用孩子的模仿功能,引导其他学生做正确的行为,减轻教师领导的负担,显著提高领导素质和实效。2、增加实践教学模式,引入智慧管理策略。实现充分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自主学习模式、小组学习模式、任务驱动学习模式等多种模式的构建,师生合作、共同讨论。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画“花”实践美术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将平时能够收集起来的鲜花带到教室里来(但前提是带来的鲜花可以是自己家里种植的或经过别人同意的采摘的别人家的鲜花),每位同学带来的鲜花与同桌之间相互交换。然后让幼儿根据花朵不同的姿态颜色,留心观察,先让幼儿对花的形状、颜色有一个大概的轮廓记忆,然后在绘画活动中,幼儿们发挥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根据别的同学带来的不同花朵进行绘画[4]。然后由教师指导幼儿按照美术上面的勾画轮廓和润色着色等各种技巧来指导幼儿设计出各种不同形象的“花朵”。对于幼儿来说,课题不仅仅限制于“画花”,如果有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用卡纸来折叠花,这样就能够帮助幼儿通过对选材构思和手工等各个方面都能够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同时也深化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又可以引发幼儿对美的构思与联想和美的创造,也就培养了幼儿对美术的审美观感。3、培养幼儿丰富想象力,引入智慧管理策略。幼儿时期,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内心干净清澈,他们往往是希望得到教师的称赞与夸奖。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夸奖幼儿的作品,他们的作品虽然没有清晰的构图理解,但是都是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幼儿园的孩子一般都是3~5岁,正是想象力突出的时候,这个年龄段非常适合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苹果是又圆又红,香蕉像弯弯的月牙,教师可以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苹果和月亮,它们不一定要是本来的样子,可以是方形的、菱形的甚至是心形的,颜色也要改变,任何颜色都可以,最好是能把彩笔中所有的颜色都能运用进去。通过这种幼儿自己创作的方式,是可以能够有效开发幼儿的思维方式和促进他们的创造力[5]。4、合力智慧,促依法管理。教育现代化首先是人性化,然后进行教学化。换句话说,要想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人才是关键,重点是提高教育队伍的素质。因此,幼儿园教育管理团队能否合作是教育现代化城市化的关键。因此,领导实现了"团队团结,一派一员",加强领导班子之间的合作关系,一致的步伐,认真反思,在培养人之前要提高自己的素质,诚实守信,用自己的个性去提高他人的敏感能力。此外,管理者应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实行"依法办园"的管理政策,并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如:《幼儿园工作方法》,按规定的班级规模,分为公开类别;幼儿教育教师上岗前应参加幼儿培训,取得教育部颁发的资格证书,逐步形成"三教轮保"培训模式。5、求实智慧,促规范管理。正如谚语所说的,"没有规则,没有方圆。"幼儿园管理者应该制定安格制度,带头自我遵守,不能随意打破,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由于幼儿园管理有一定的意义:领导的对象主要是教师,他们受过高等教育,自尊心强,责任心强;幼儿园的关系处理并不简单,如主管与下层的关系、学校与社会、家庭、学生的衣食关系等。师生的个性、年龄等都不一样,我们要寻找异同,团结起来,这个任务很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层应注重实事求是,讲道理,讲制度,明确责任,公正、透明、公正对待问题。幼儿园管理人员应发挥主导作用,以身作则,这是规定所要求,而且他们必须这样做。管理团队要有集体的力量,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把幼儿园教育管理上一个台阶。

三、結语

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适当融入智慧管理战略要素部分,对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园教育管理的质量。管理者和教师应充分认识智能管理策略的好处,主动了解智慧管理策略的基本内容,利用不同的资源和环境条件[6],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优秀学生。教师就必须通过不断实践与创新的方式来找到一个适合幼儿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管理教学,针对于教学目标是幼儿,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感知能力比较强,特别是针对于有趣的事物会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来启发幼儿智慧,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提高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凤贤.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文渊(高中版),2019,(7):444.

[2]段晓娟.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年轻人,2019,(18):79.

[3]婵丹.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读写算,2018,(29):33.

[4]刘秘.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5):46,29.

智慧教育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智慧管理

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出现了无线通信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使我国迎来了智慧时代,在此过程中智慧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必须对其加强重视,为了进一步我国教育管理工作如何更为有效的实现智慧管理,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一、智慧管理内涵

(一)数据深层次挖掘。在进行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有效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实现智慧管理。基于教育管理数据的有效收集进行数据资源的科学整合,然后通过合理应用信息处理分析工具多次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对数据背后的联系进行深度挖掘,同时进行相关规律的进一步总结。在进行具体教育管理工作中对相关规律进行科学检验和有效应用,确保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实现我国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二)教育管理自动化。在进行管理过程中,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合理应用自身优势对相关教育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并从中获取信息反馈和相关结论,进而使教育管理工作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在进行智慧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普及自动化工,能够在一定程度内精简管理流程,确保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在此过程中,智慧化管理能够确保更为及时的反馈突发事件,最大程度保障教育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三)监测管控全方位。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在进行具体管理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从而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合理优化。在智能化时代的今天,科学应用全球定位系统,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能够使不同部门,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地区实现互联,进行教育管理检测系统的合理制定,确保其规范性和科学性,从全方位监督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确保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避免问题恶化,最大程度保障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的有效性和规范性[1]。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技术在进行智慧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共享教育资源,同时公开教育管理系统,确保社会群体能够对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监督。

二、智慧教育管理特征

(一)可视化特征。相对于传统管理方式而言,智慧管理在成县,信息时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可视化。管理人员能够基于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从三维立体场景,视频或图表多种视图内合理查询所需信息,在直观视图内,管理人员在分析相关数据集其结构关系式能够采取更为直观的办法。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程度,可视化特征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基于各自属性值之间的差异性,应用多维数据形式进行信息表示,然后通过仔细观察不同维度数据,确保能够多维度分析和更为有效的处理相关数据,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更为准确的进行风险预测,静,确保决策的正确性。(二)智能诊断与自动调节。在进行智能化管理过程中,应用智能诊断功能能够是管理系统进一步挖掘和分析相关数据,通过更为有效的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能够从数据内部关系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潜藏信息,从而更为高效的找出障碍问题。例如,管理人员通过合理应用关联,回归序列,预测,聚类,分类等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取出数据内具有更高价值的相关信息,然后以此为基础针对管理工作提出问题反馈,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更为及时的发现相关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深度挖掘相关数据,还能够对教育领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变化及具体发展趋势进行有效预测,从而提前制定相关措施,确保有效规避风险,全面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同时在实现自动调节管理过程中,管理系统通过进一步感知会议室,办公室,图书馆,教室等外部环境,动态调节环境内湿度,温度和光线等各项环境指标。(三)大数据采集。在进行智慧教育管理时,管理人员通过有效应用管理系统全面收集和科学整理相关教育信息,包括家长反馈意见,学生成绩,学生基本信息等,然后通过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系统整理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有效分析,从而获取相关信息,然后通过进一步应用智慧管理所具有的智能诊断技术具体和分析结果合理改进教育管理工作。

三、智慧管理强化策略

(一)重视智慧管理。在我国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各项信息技术也在随之不断提升,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也在一定程度的扩宽了其应用范围,在进行环境保护民众生活,以及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在各行各业已经实现了普及化应用,各行各业均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一步开发和引进信息技术,确保企业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对其智能化发展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智能化已经成为其必然趋势。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也需要紧跟时展,教育人员需要进一步认识智慧管理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逐步摆脱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所具有的局限性,进一步重视智慧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各级教育部门和相关院校需要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的合理规划。基于自身具体需求,再建设智慧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投入一定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有效开发和科学引进先进智能技术,确保能够进一步开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教育。(二)强化管理信息标准化。在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必须基于科学整合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教育管理信息,确保相关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进一步保障信息整合和信息汇总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教育管理信息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各级教育部门以及相关院校具体应用的信息系统大多来自不同厂商,而缺乏一致的管理信息标准与格式,导致无法对其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很难对其进行管理控制和集中分析[2]。基于此,在进行智慧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教育管理信息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有效增强,不同院校尽量选择能够实现相互兼容或统一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统计口径的统一性,同时选择相同的格式,确保能够更为有效的整合汇聚教育管理信息,微信息处理提供必要的前提保障(三)整合管理系统。在多年发展以来,我国各级教育部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教育管理信息,为有效建设智慧管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相关院校需要对现有数据资源进行充分应用,同时还需要在一定程度内改造升级传统应用的教育管理系统,将其中已经落后的系统淘汰,对代提高的相关系统进行升级优化,同时还需要在一定程度内引进先进管理系统,确保新建系统和已有系统之间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各级教育部门需要强化沟通,对教育管理系统进行有效整合,确保教育管理体系建立的统一性。智慧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最终形成智慧决策之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合理应用智慧管理云平台向各层级下发管理调度指令,确保实现可视化管理。在云平台内,教育管理人员均可以直接获取相关决策信息,从而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落实。(四)保障信息安全。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充斥着多样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会涉及组织或个人的私密信息,部分不法分子会趁机窃取私密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泄露,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个人与社会。基于此,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信息安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进行智慧管理时,大部分信息需要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传输,需要经历多个环节,信息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3]。与此同时,在各大院校内,学生和个人的信息通常包含极其详细的个人信息,同时还有一些学术研究,专利技术等重要机密信息,都需要不断强化信息安全管理措施,最大程度保障期安全性和私密性。因此在建设智慧管理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基于具体情况,合理构建信息安全管理措施,确保能够从源头或信息传送过程有效,避免信息泄露,确保安全开展智慧管理建设。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进一步重视智慧管理,确保管理信息标准化,对管理系统进行科学整合,同时对相关信息安全性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能够确保在进行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有效强化智慧管理的可视化特征,智能诊断和大数据采集,确保在一定程度内推进我国教育管理工作,使其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莎莎.走向智慧管理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新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7(16):198.

[2]丁仕敏.教育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与智慧管理实施建议[J].求知导刊,2016(28):76-77.

智慧教育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教育联盟;智慧教育;管理智慧;管理效能

一、智慧教育生态培育呼唤智慧的学校管理

智慧教育既是第四次教育革命的最新发展态势,也是这场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持续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评价、教育制度等全面创新与深层次变革。同时,智慧教育生态的构建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构建和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参与,尤其是需要一线学校层面因地制宜地做好智慧教育的顶层设计,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智慧教育生态培育。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针对学校层面的相关研究中,只是初步探讨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结构、学习方式、课堂形态、教师素质、师生关系等,很少涉及学校管理问题,一般只是简要指出未来的学校将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管理,并通过大数据提供精准服务。实践中,虽然教育技术的应用呈现出移动学习、云计算、泛在学习、BYOD(自带设备)、数字内容、翻转课堂和个性化学习等发展趋势,但通过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比如网络学习和翻转课堂的实践一直未显现令人信服的效率提升;极大丰富的教育资源反而使人们获得满意的机会越来越少,有的教师也忘记了选择资源的初衷。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需要智慧教育生态培育,智慧教育生态培育呼唤学校的智慧教育管理。智慧教育管理理念实质是融合、共享、开放、包容、深层。智慧教育管理是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通过统一规范、数据共享,在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将现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成为包括业务管理、动态监测、教育监管与决策分析等功能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系统。智慧教育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教育可视化管控、教育智能决策支持、教育安全预警以及教育远程督导四个子系统。智慧教育生态培育的管理智慧就是学校对教育效率进行管理的活动,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是通过管理提升新技术在配置学校资行动实践源上的效率;二是通过管理提升新技术在促进学校育人上的效率。

二、智慧教育生态培育的管理智慧模式构建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多种多样、高效及时的学校管理支持系统层出不穷,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载体,形成了可视化、自动化、交互化的智慧校园管理方式。部分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甚至已经成为“痛”点。因此,学校依托腾讯智慧校园系统对原来的教育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了适度的改造,重点解决了学校管理的痛点,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更加协同和高效。(一)观念的智慧化转型。智慧校园的目标是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校园运行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多次处理,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文化等各方面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综合实力以及服务功能。在推动观念智慧化转型的过程中,学校的领导层是决定因素,需要在学校整体工作的顶层设计中确立大数据意识、信息智慧化意识。第一,学校领导班子要做大数据时代智慧管理的引领者。要将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学校变革的决心展现在教职工面前,让广大教职工认识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智慧校园发展是必然趋势,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和运用奠定思想基础。第二,行政干部要做智慧管理的推动者。智慧校园是大数据时代的新产物,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更需要在建设和运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管理层是学校整体智慧管理的设计者,要有整体的谋划和把握,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来推动智慧校园的发展。第三,管理层要做智慧管理的践行者。我们的校长能否直接参与和应用智慧校园平台,我们的中层干部能否坚决执行智慧校园管理体系,关系着智慧管理的落地生根。由上而下的践行才是智慧管理的根本所在。(二)管理方式的智慧化转型。1.遵循PDCA循环管理原则。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并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分为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目前,PDCA循环作为一种精细化管理和过程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事务管理场合,成为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学校管理应遵循PDCA的原则,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业绩水平。2.流程去单一化。学校在使用智慧平台之前,管理流程采用的是单一化流程,工作一级一级地传达,一层一层地落实,这样的管理最大的弊端是时效性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误差。以学校开展的教职工考评为例,按传统的方式,考核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基于智慧化平台管理的同一项工作,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能全部完成,且误差率极低。3.管理方式转型的一校一特色,各个学校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色和需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照搬照抄。以笔者所在单位成都市大弯中学为例,学校改变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运用智慧校园平台,实现管理的扁平化,通过OA办公室系统,减少中间的管理层次,扩大信息沟通的范围和速度,拉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构建现代管理体系。通过对平台的设计→运用→检测→改进的路径,达到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学校智慧管理实施的进展与效果

(一)实现移动化、无纸化办公。现在,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接收、转发各类文件,迅速做出反应,并对文档进行收藏存档。各部门通过“超级表单”功能,能轻松DIY各类表格并推送给教师,能轻松统计、分析和存档,解决了教师厌烦重复填写各类表格的问题。有效监控和及时反馈基于微信的腾讯智慧校园系统能利用微信的原生态功能(地理位置、GPS等各类传感器技术)变革原来的工作流程,使其更具有规范性、真实性、便捷性。例如,通过掌上检查单,学校的各类检查评比能及时反馈到各班。这样依托信息技术能解决传统业务流程的管理难点、痛点,真正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扁平化。我校一直推行“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走动式管理”的扁平化运行模式,并通过OA办公系统、网络教研、视频会议、微信、QQ等媒介切实下移管理重心,降低教育管理的边际成本,让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一线教师之间可以直接沟通、及时互动,信息流通更加顺畅,多元参与成为常态,人力成本有效降低,管理实效大为提高。同时,学校建立了官方微信、微博,班级建立了微信群、QQ群,全部由专人负责、专门管理,定期学校的各类活动、学生的日常生活等内容,并对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的回复与互动,让社会、家长等多元力量参与办学的活力得到了释放,也推进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二)实现无障碍数字化教学。我校引入了北京四中网校、锐意通数字教育平台,实现了操作简单、自动统分、自动分析的智慧教学管理。老师在批阅试卷的同时自动将成绩录入电脑,并在后台统计分析出得分率、失分点等各种数据,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我校还引入了智慧课堂“随堂答题”功能,利用答题器当堂进行客观题评测,直接生成测评结果,并对学生的分数、作答情况等统计数据记录保存。这样,不仅能观察到课堂上每个学生的表现,还可以根据课堂记录报表,详细追踪学生、班级的学习过程,以此调整授课内容的重难点,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大大增强了课堂管理与互动实效。

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是运用互联网的人是有形的,以此传递出来的思想是鲜活的。为此,我校坚持虚拟与现实结合、网上与网下结合,把虚拟空间的对话讨论、互动交流转化为发现问题的有效载体。如通过对贴吧、家校互联、微信群、QQ群的浏览和关注,可以发现社会各界对我校关注的热点,归纳出学校管理、学生身上存在的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然后通过校长接待日、家长进课堂等面对面沟通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149教育联盟”的催生下,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的智慧化管理已经开启,智慧校园建设是优质高中新的发展方向,实现管理的智慧化,是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要由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转型,必然要实现从观念到方式到运用的彻底转变。更加高效、科学、合理的管理才是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的初衷和归宿。

参考文献:

[1]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8,(1):35-39.

[2]钟晓流,宋述强,胡敏,杨现民,李海霞.第四次教育革命视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9,(4):34-40.

智慧教育管理范文篇4

1智慧教育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智慧教育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通过查阅众多文献得出,智慧教育是我国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重要的教育形态。智慧教育不等于把智慧传授给学生,是通过智慧、科学的方式传授知识而培养学生专业的核心能力的教育形态,同时也是通过基于智慧化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渐提高学生知识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因此,智慧教育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1.1提高教师素质和创新能力。基于智慧教育的高等教育信息化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接触专业领域最新的知识和信息,直接连接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创新能力。首先,智慧教育体系便于教师制作易于理解且有趣的教学课件,丰富课堂学习资料;其次,有利于合理、缜密地设计教学各环节,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便于教师布置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后练习任务,及时巩固课程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实践练习能力。1.2有利于资源共享,多方协作。运用智慧教育进行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设立教与学一体的开放式平台,集中资本、人力、物力、设施设备等资源,充分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管理的统一化、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同时,开放式平台开通校外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合作渠道,学习和引进校外优秀的资源和技术,如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管理人才,或在专业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教学人员,增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信息化高校应用和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3有利于培育应用型智慧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在于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的能力,这是应用型高校区别于研究型高校的特点。所以基于智慧教育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有利于建造适于学生锻炼实践操作的教学设施和环境,让学生在锻炼中学习,不断通过自主练习、探索实践的过程成为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2目前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困难

2.1技术人员及信息化应用水平欠缺。首先,技术人员引进难度大,在高校技术岗位福利待遇不具优势的情况下,难以引进优秀的技术人才;其次,技术人员经验不足,高校引进的技术人员往往是刚工作的青年人,实践经验和技术经验欠缺;另外,信息化应用的管理人员存在年龄普遍偏大的情况,而且技术交流不充分,管理人员长时间任职信息化建设岗位,导致工作上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不足,技术信息不能与时俱进,影响信息化建设的突破性变革。2.2无配套的管理措施。关于本科应用型高校在配套管理措施有三大不足。首先是课程安排,教师在课程上的选择性不强,而且课程安排并无新意,不能因为突发状况进行临时调整,不利于在信息化教学拓展。其次就是在学生选课上,孔子在两千年对学生教育就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甚至部分高校没有开放选课平台,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根据本身兴趣爱好进行选课,这样便失去了大学生选课的意义。最后就是在师资管理这块,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界重要口号。但是很多老师还存在旧思想、旧观念,依旧保留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应用多媒体、互联网及各种趣味性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是冲突的,最终将延缓教学信息化应用进程。2.3信息化应用难以推广。资金支持方面,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使用新型的信息化设备、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而这需要较为大量的资金支持,许多高校因预算有限,难以有充裕的资金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教学考评方面,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工作量计量方式为课时统计,对于教学效果的考评也只是学生打分,这种考评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因此不利于智慧教育的应用推广。

3智慧教育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探索

3.1优化教育管理系统。教育教学管理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不断优化教育管理系统是现实教学发展情况的客观要求。因此,根据当前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并结合学校实际需求,优化教育管理系统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教育管理系统包括教学管理、考务管理;学生的学籍管理、毕业管理,其中教学管理包括课表管理(含教学计划、排课)、学生成绩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质量测评和网络报名等管理模块。教育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能是教务部门参照管理系统下达教学计划和教师教学任务、任课教师安排、课表编排、课表调整、教学检查统计、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及教学评价、考务管理、成绩管理、学生成绩导出等。优化教育管理系统,建设基于智慧教育的高校教育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教育信息化等方法优化教育管理工作,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共享教学信息及数据,并在统一平台中公开、透明,实现多渠道互通,如图1。3.2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智慧教育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重点体现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利用智慧教育大背景下技术与教育的双向深度融合建设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运用智慧教育中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习者的“个性化的知识建构”。在新兴的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创新教学模式,摒弃“重结果轻过程”、“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如平板电脑、数字星球、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工具和平台引导学生提高知识感知度和情境代入感。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增加教学活动方式、活跃课堂氛围的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4结论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为当前我国教育注入新动力。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渗透不断深入,信息化教育在内涵、深度和质量上也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系统的结构和形态正在发生变革与转型,所以高等院校应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及时采用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智慧教育。当前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等院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需要具有新理念、新技术的智慧教育的应用和融合。本文结合智慧教育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特点,首先阐述了慧教育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目前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智慧教育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应用探索,旨在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转型,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兴龙.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智慧教育体系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3):34-43.

[2]陶耘,杨荣明,项桂娥.地方应用型高校智慧教育体系建设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7,(4):135-138.

[3]李梅,王其巨,李代凤.“互联网+”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17,(3):162-164.

智慧教育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智慧教育;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优化分析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当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应用,其对整体的教学手段以及管理制度进行了有效提升。对于行政管理,智慧教育也起到了有效的激发作用。在高职院校当中,整体的教学由教师以及学生组成,教师担任教育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扮演教育当中的“受众者”。在教学体系当中,运用智慧教育,可以有效保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对于学校自身的管理,具有极高的提升意义。虽然高职院校在智慧教育视域下的管理路径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但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依然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改进这些问题,将对智慧教育下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管理路径起到巨大的帮助。

一、智慧教育的基本概述

在智慧教育的内涵分析当中,其最早由“IBM”所提出。随着社会互联网的高度发展,逐渐被社会各地广泛应用。在美国国际商业当中,主流观点认为其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呈现“重合”现象,整个局势发展变得更加智能化。因此,在2009年,“IBM”提出了智慧教育概念,并对其整体进行的界定。在“IBM”看来,数字化时代,必然会导致整体教育体系的巨大改变。对于一个行业来讲,是属于互联网的制高点,通向整体,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主体。

二、运用智慧教育对高职院校的管理路径起到的实际意义

(一)帮助高职院校实现多项教学质量的集中整合

在智慧教育对高职院校的影响过程当中,其最主要也最基本的影响,便是对于高校教育资源的融合。在我国发展的新时期,其学校整体对于教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直观意义。在教育中,如何有效保证学生产生有效学习积极性,是教师以及学校的共同学习目标。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具有一定的差别,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除最基本的知识点渗透外,也包含了其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且,其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后续学习。随着教学质量的逐渐升级,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大。其老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智慧教育当中,运用“实践性”,可以很好地对其进行培养。智慧教育可以对教学模式产生全面的提升,由以往的“单向性”教学变为“多样性”教学,可以有效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思维培养。此外,更有助于其整体解决能力的提升,为后续的教学带来有效保障。

(二)有效促进整体教学管理体系的更新

在高职院校智慧教育视域下,其自身将会产生全新的教学模式。智慧教育对于学生起到的作用,可以有效保证学生通过网络终端获得自身想得到的学习资料,促使其整体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当中调节自身的兴趣点,保证教师实现“课堂翻转”。此外,高职院校虽然在教学模式当中,与普通院校具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其整体的目标都是保证学生得到全面提升以及全面培养。在整体的学习过程当中,体现“自主化”特征。因此,通过“智慧教育”,教师可以有效地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监控,进而找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薄弱点,制定“专项性”的学习计划,保证学生实现整体的学习改进。

(三)保证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深度融合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管理也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基础融合。在21世纪,社会的整体发展不仅需要全面人才的提升,更是整体效果的培养。随着我国智慧教育的普及,以国产品牌为例,如小米等一些企业,就曾根据“智慧教育”的特点对员工进行计划性的整体培养。例如包括建立数字化的学习园区,并积极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使员工的整体能力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的运行成果,改进以往的教学模式,促进整体教学管理的“融合性”,为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助益。

三、智慧教育视域下高职教育管理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自身的管理理念,实现“产、学、研”的融合

在智慧教育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教育自身的作用会变得非常重要。在智慧教育当中,必然会对整体的教育观念进行有效革新。与之匹配的教师教学方案,必然会产生“高效化”的特色,作为整体教育发展的“基本”教育,整体的管理具有自身的优势,且整体的教育质量更是有待提升。首先,教育管理可以对相应的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的重点工作进行全面提升,保证其在整体的认知当中,产生有效的推进方法。在教学当中,进行相应的变革,对于行政管理来讲,智慧教育更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是在大数据时代下衍生的一种管理形态。同时,其自身更是整体的教学,也是信息化的重要提升点。在教育当中,对技术层面进行整体分析,可以得知,智慧教育可以对学校的师生提供相应的支持,还会对相应的科研人员以及事业单位提供结构性的帮助,使整体教育平台可以保持高效,完美地融入到智慧教学领域当中,实现全面的综合提升。此外,在高校的管理过程当中,智慧教育平台还可为其“产”“学”进行深度融合。保证整体管理人员的深刻认知,对于学习以及管理层面,可以帮助学生借助互联网与教师开展专题讨论,或者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管理,全面实现“产”“学”“研”的融合。

(二)构建智慧课堂学习平台,保证整体的学习效果

正如文中所言,在“IBM”公司的教育观点当中,智慧教育主要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教师的管理”“资源的整合”三大基本点。在学习当中,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要接受者。此外,对于学校管理,智慧教育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云平台”的知识,保证相应的软件可以对学生起到有效的帮助。对高校管理而言,成立相应的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地帮助高校进行实践教学,使其产生诸多有效的常识。而对于整个高校管理来讲,智慧教育还具有“模块化”的特征,可以帮助相应的管理进行课程提升。在智慧平台的教学系统当中,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平等地位,并由教师选择自身的经验,对学生进行提升,构建已知的教学体系。通过智慧教育当中的管理系统,数据库可以实现全面的技术提升,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挖掘。同时,还可以借助智慧教育,对学生的实际行为进行整体分析,保证其可以转换为相应的学习效率,便于通过该平台,对学生进行全面跟踪掌控。

(三)以有效的方式提升学生自身的基本知识点

对学习内容的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在整体的教学当中,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资源的获取,还可以对其整体的学习情境进行支撑。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根据情景架构,可以有效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智慧教育”可以对教师的教学主体以及学校管理起到有效地帮助,以正确有效的方式,对学生整体的学习行为进行交流,可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例如,智慧教育可以与互联网联合,通过相应的社交平台,如“QQ”“微信群”等方式,对学生提供一个具有“线上学习”的环境。在此环境当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点,以PDF的格式进行整理上传,在整体的学习群当中,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便于学生在后续学习时,利用手机等客户端进行下载。针对自身薄弱的学习知识点,进行集中加强,满足教师的教学目标。此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教师还应规定学生每天必须对实践当中的难题进行提问,教师可根据学生提问的问题制定整体的教学方案,高职学校对于技能类培养非常看重。学生在学习群当中,提出的问题可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便于教师以智慧教育为基准,对学生的学习技能进行全面培养。

四、智慧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现状

(一)高职院校的整体管理明显缺乏必要的科学性

在高职院校的整体管理过程当中,对于其自身的行政管理,呈现了一定的弊端。虽然我国意识到此弊端,并对其进行了集中改进,但是进行整体宏观分析,可以得知整体依旧采用了较为老旧的管理模式。整体权力集中在上层领导当中,对于中层领导以及基层领导权力下放较小,导致结构呈现单一化发展,直接影响高校管理自身的交流性。

(二)高职院校的整体管理模式亟待更新

在高职院校的管理机构当中,其基本模式是遵守一定的管理制度进行综合设定,虽然可以有效地保证行政管理具有发挥性,但是其所带来的工作量普遍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明显的缺点,便是行政管理自身具有一定的“层级限制”,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应用。在建设过程当中,大部分的行政管理机制并没有制定专业的管理制度,导致行政管理部门效益下降,影响整体日常工作。对于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体系发展非常不利,使学校以及师生无法受到有效的均衡发展。

(三)高职院校的整体管理模式出现了一定的职责混乱

在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当中,其整体权力与高职院校的正常运转具有密切的关联。在高职院校的事务处理当中,整体会受到行政方面的管制,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长时间的管制当中,自身会呈现一定的“混乱性”,无法有效保证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服务意识。这种不良情况将会严重降低师生整体的满意度,使其整体的工作模式产生“摒弃”的现象。这种不良现象将严重影响学生与教师的整体学习效果,降低其校园归属感。行政部门的设立初衷,便是保证教师与学生可以得到充分发展,但以往的管理模式很难保证二者的“均衡性”。因此,对于行政部门工作的满意度评定,可以有效保证其工作好坏,是判定的唯一基本标准。

(四)高职院校当中的行政管理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相应的教育体系是改革工作的创新手段,在后续的教学当中,必须保证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可以正常运行,同时,还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强化。但是在日常教学当中,高校行政管理缺乏必要的体现,且大多数行政管理人员自身所学专业纷杂,缺乏相应的工作系科专业培养,使其不具备上岗资格,且此种方式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自身的效益。

五、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改革策略分析

(一)行政管理绩效考核标准的转变

在高职院校考核标准当中,合格的行政管理是高等职院校完美运行的基本保障,对于相应的考核体系,高职院校必须作出准确的评价标准,建立相应的绩效模式。例如,对原有的考核方式进行变革,以智慧教育为背景,进行综合设定。对于行政管理者的工作表现,可制定“云评价”标准,对行政管理者自身的工作进行集中考察,以便进行后续评价。在智慧教育背景下,相应的绩效分配制度,可以“以岗定薪”“按劳分配”,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设立相应的津贴,采取结构类的工资发放形式,制定奖罚措施。

(二)加强行政管理服务意识

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便是“服务”,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应当将这种服务进行提升,使其具备更广泛的涉猎性。例如,在对行政管理的优化过程当中,招聘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并开展定期培训。针对行政管理自身的工作体系,培训也可以“云端培训”为主,开展“直播”“录播”等方式进行培训,保证行政人员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无限次地重复收听。提升其自身的服务意识,以便形成良好的服务氛围。

(三)有助于告知学校行政管理自身的组织结构优化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进行整体改革,可以有效保证行政管理自身的组织结构呈现优化效果。例如,应当将传统的组织架构打破,以智慧教育为核心,建立灵活多变的组织架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人员,综合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这种综合有效的方式,有效减少信息沟通环节,实现节省时间,保证信息整体“真实性”“有效性”的特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智慧教育42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效果以及管理模式将得到显著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整体思维也将得到集中发展,保证教学质量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整体的发展需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智慧教育将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起到良好的评价作用。同时,对于高职院校自身的行政管理,也将产生有效的提升,为其后续工作开展必要的支持。经过高职院校全方面、多角度的提升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为其后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柳慧斌.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讨[J].高考,2019(8).

[2]刘喜敏,迟晓曼.用智慧教育理念优化互联网学习模式[J].东西南北,2019(18).

[3]袁军.“互联网+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智慧化阳光长跑机制建构与路径[J].青年时代,2020(6):230-231.

[4]杨琴,蒋志辉,何向阳.“5G+智慧教育”视域下的教师支持服务模式构建与行动路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1):87-94.

[5]魏勇,马晨阳,雷前虎.新时代党建视域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优化路径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6(4):35-38.

[6]卞观宇.生态文明视域下高职院校生态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11):99-104.

[7]江平,俞素春.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92-96.

智慧教育管理范文篇6

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人类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教育思想最早由哲学家提出并阐述,哲学视角下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人类“智慧”。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儿童智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2]。随后,智慧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Mallen)[3],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理念,指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关心儿童的存在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慧平衡理论[4],倡导为智慧而教,认为教育应教会学生智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平衡人际内、人际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之说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主要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5]。“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Wisdomincyberspace),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指导下的智慧教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6]。大成智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学者靖国平[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他提出了广义智慧教育的概念,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智慧本质,成长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智慧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纷纷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教育概念进行了阐述。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文章中分析了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Learning),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High-Intelligence)和创造力(Productivity)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尹恩德从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界定了智慧教育的概念:智慧教育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的信息技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教育系统各项信息化工作,转变教育观念、内容与方法,以应用为核心,强化服务职能,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体系[8]。金江军[9]认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教育行业的智能化,与传统教育信息化相比表现出集成化、自由化和体验化三大特征。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解析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智慧教育

从生态观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的智慧养成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其普及与渗透还会改变我们一些重大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从而对这些战略落实提出了变革性的思路和挑战[10]。对于智慧教育而言,技术不再是无足轻重,其角色已经发生“质变”,跃升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信息技术的合理导入和应用加速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和谐运转和持续进化,带动着教育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智慧教育不是隔空建楼,而是对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升级改造。经过近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的数字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我国的数字教育仍面临一些瓶颈亟待突破,比如信息系统维护难、数据与资源共享难、管理效率低下、决策科学化水平不足、技术与教学整合层次较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数字教育转型智慧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更要“面向未来”,合理、有效、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的创新型人才。智慧教育要教会学生21世纪生存技能[11],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通信技术素养)和职业生活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二)智慧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信息化推动下的智慧教育与当前流行的数字教育、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现代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

数字教育是信息化环境开展的基于各种数字技术的新型教育形态[12]。智慧教育是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数字教育的范畴,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二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替代,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Enhancede-Education)。智慧教育在发展目标、技术作用、应用的核心技术、建设模式、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科研方式、管理模式、评价指导思想等方面与传统数字教育表现出诸多的不同(见下表),总体呈现智能化、融合化、泛在化、个性化与开放协同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智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领域(管理、教学、科研、服务)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国内著名教育技术专家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智慧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战略和长期任务。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度、队伍与机制的全方位发展与完善,将为智慧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智慧教育的持续发展又将进一步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优势,巩固教育信息化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智慧教育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13]。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14],呈现出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生产性和社会性、个性性和创造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信息化和创新性、国际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法制性等基本特征[15]。智慧教育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发达的教育形态,具备公平性、终身性、创新性、开放性、个性化等多个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智慧教育既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教育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智慧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环境的智慧化上,还包括教与学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教育科研的智慧化、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教育评价的智慧化等多个方面,是信息化推动下的全方位教育变革。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智慧教育旨在培养大批具备21世纪技能、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智慧型人才。

三、智慧教育的特征分析

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

(一)教育特征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核心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技术与科研的融合、技术与社会服务的融合、技术与校园生活的融合等等。其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是智慧教育的首要价值追求。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如果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物理反应”,那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则是“整合”基础上的“化学反应”。智慧教育环境下电子书包、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载具,BYOD(BringYourOwnDevice)运动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推广普及。移动终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组织将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不囿于“排排坐”的固定形式。支持各种学科教学的专用软件(如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ChemLab等)将越来越丰富,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学科知识传授与学科能力培养。智慧教育需要广大师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理、有效、创新应用技术促进课前、课中与课后教与学活动的全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消融”,教师和学生从关注技术逐步转变到关注教学活动本身,是智慧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特征。

2.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

大踏步前进的科技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世界,“地球村”正在从预言变成现实。智慧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而是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世界公民。近年来,在世界知名大学的努力推动下,OER(OpenEducationalResource)运动和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运动席卷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迅速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智慧教育秉承“开放共享”理念,通过多种途径(自建、引进、购买、交换)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无障碍流通,使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意获取任何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课程、教学软件等)。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共享,是突破教育资源地域限制的“大智慧”,将有可能缩小世界教育鸿沟,提升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

3.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

智慧教育环境不是一个割裂的教育空间,而是通过网络将学校、家庭、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各种场所连接起来的教育生态系统。学习需求无处不在、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学习不应该固定在教室和学校,而应回归社会和生活,发生在任何有学习需求的地方。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将走向泛在学习。泛在学习不是以某个个体(如传统学习中的教师)为核心的运转,而是点到点的、平面化的学习互联。“泛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学习伙伴[16],最终形成一个技术完全融入“学习”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17]。

4.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

“绿色教育”强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智慧教育的指导理念也是其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实现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推动绿色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云计算技术通过整合基础设施(IAAS)、研发平台(PAAS)、应用软件(SAAS)三种计算资源,可以实现管理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存储,实现管理业务流程的统一运行与监控,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减少教育管理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QRcode)、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等技术,将各种教育装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大数据技术全面采集各种教育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处理,可以为教育决策(经费分配、学校布局等)提供数据支持,而科学的教育决策又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办公自动化全面普及,将大幅度减少纸张浪费,实现教育领域的低碳环保。不仅仅学生的学业需要“减负”,教育的管理业务也需要“减负”,精简管理流程,废除或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如繁琐的公文审批、设备招标、经费报销等),不断提高教育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

5.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智慧教育需要更具“智慧”的教育评价方式,“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实现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存储与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直观的呈现。智慧教育环境下包括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质健康评价、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等在内的各种教育评价与评估,将更具智慧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2013年9月1日教育部开始推行全国统一学籍,每个学生都分配一个能够跟随他自己一生的一个学籍号。“全国学生终身一人一号”的推行,为全国教育数据的统一采集提供了条件,学校不仅仅能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籍号持续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与学习情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科学数据分析结果。

(二)技术特征

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一个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核心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

1.情境感知

情境感知是智慧教育最基础的功能特征,依据情境感知数据自适应地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服务。常用的情境感知技术包括GPS、RFID、QRCode以及各类传感器(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情境感知的对象包括两类,分别是外在的学习环境与人的内在学习状态,具体感知内容包括:(1)感知教与学活动实施的物理位置信息;(2)感知教与学活动发生、进行与结束的时间信息;(3)感知教与学活动场所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感知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背景;(4)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如焦虑、烦躁、开心等;(5)感知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基础、知识缺陷等;(6)感知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等;(7)感知学习者的学习与交往需求。

2.无缝连接

泛在网络是智慧教育开展的基础,基于泛在网络的无缝连接是智慧教育的基本特征。无缝连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集成:遵循技术标准,跨级、跨域教育服务平台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系统集成;(2)虚实融合: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无缝融合;(3)多终端访问:支持任何常用终端设备无缝连接到各种教育信息系统,无缝获取学习资源与服务;(4)无缝切换:学习者的多个学习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同步、无缝切换,学习过程实现无缝迁移;(5)联接社群:为特定学习情景建立学习社群,为学习者有效联接和利用学习社群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支持。

3.全向交互

教与学活动的本质是交互,智慧教育系统支持全方位的交互,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互。全向交互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交互:通过语音、手势等更加自然的操作方式与媒体、系统进行交互;(2)深度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促使深层学习发生;(3)过程记录:自动记录教与学互动的全过程,为智慧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智能管控

教育环境、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智能管理是智慧教育的核心特征。智能管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控制:基于标准协议,实现信令互通,进而实现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等全过程的智能控制;(2)智能诊断:基于智能控制数据和结果,辅助管理者快速、准确诊断问题,及时、有效解决教育业务开展过程中、教育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智能分析:在系统内各类数据的汇聚与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分析,为智慧教育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升级改造提供科学决策依据;(4)智能调节:感知教室、会议室、图书馆等物理场所的环境,依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动态调节声、广、电、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5)智能调度:基于智能诊断、智能分析的结果,科学调度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机构布局、分配教育经费等。

5.按需推送

智能教育要达成“人人教、人人学”的美好愿望,教育资源可以按需获取和使用,教与学可以按需开展。按需推送是智慧教育的另一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按需推送资源:根据用户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或信息;(2)按需推送活动:根据用户的现有基础、学习偏好以及学习目的,适应性推送学习活动;(3)按需推送服务:根据用户当时的学习状态和需求,适时推送学习服务(解决疑问、提供指导等);(4)按需推送工具:根据用户学习过程记录,适应性推送用户学习所需的各种认知工具;(5)按需推送人际资源: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学习的内容等,适应性推送学伴、教师、学科专家等人际资源。

6.可视化

可视化是信息时代数据处理与显示的必然趋势。可视化是智慧教育观摩、巡视、监控的必备功能,也是智慧教育系统的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可视化监控:通过视窗可以监看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2)可视化呈现:通过图形界面,清晰、直观、全面的呈现各类教育统计数据;(3)可视化操作:提供具有良好体验的操作界面,以可视化的方式操作教育设备和应用系统。

四、结束语

智慧教育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智慧教育;高校;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一方面面临着教育质量优化、自我发展革新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面临着智慧教育环境带来的新挑战。而人才培养作为高校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我国高校发挥办学特色、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特别是在智慧教育等新兴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如何有效培养新时代人才,正确发挥智慧教育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使其可始终充满想象力、求知欲及好奇心,是高校教学改革应思考的问题。

1智慧教育基本概念与特点

1.1智慧教育基本概念

所谓智慧,即生物以神经器官为物质基础,探索、思考与分析真理的高级综合能力。于中文语境下,智慧是可以正确、快速且灵活认知事物并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而智慧水平与知识掌握多少正相关,知识涵盖技巧、认知与经验等要素,是指导具体决策与行为的结构性信息,能够通过学习获得。通过智慧对知识进行充分整合,要通过体验与经历来实现,所以具有较强洞察力,可预估事物发展走向,从而提前做出决策与行为。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高校以智慧教育为依托进行教学改革,有助于切实提升教育效益与质量,是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促进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

1.2智慧教育主要特点

智慧教育具有三大鲜明特点,具体表现在技术、资源与教学层面。首先,技术特点。智慧教育以智慧校园为依托,技术方面的特点可基于微观及宏观两个维度展开探讨。基于微观维度,具体表现利用智慧教育设备营造学习环境,借助诸多平台获取学生学习特点,针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展开全程记录和跟踪,同时对于学习关键展开全面感知与及时调节。基于宏观维度,通过智慧校园构建的顶层设计与诸多网络的深度结合,针对各项应用、业务流程与数据加以整合。其次,资源特点。智慧教育始终贯彻共享与开放的先进思想,借助新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与共建,让资源建设真正呈现出新特点。最后,教学特点。在新一轮智慧教育发展进程中,教育和学习打破了传统时空束缚,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空间与时间。智慧教育在知识讲解过程中,也引导学生们利用智能化手段进行学习,教育资源可被学生随时储存与捕获,大量教育资源均可被实时获取,进而实现开放性、动态化与灵活性的课堂教育。

2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人才培养触及教学改革工作的诸多层面,特别在智慧教育发展的环境下,如何在教育关键环节中获得实质性突破及创新是重点所在。智慧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集中表现,其要求教学全方位与多维度的转变以往教育模式,使传统教育向均衡化与个性化方向不断前进。与此同时,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机遇,最大程度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诉求的新时代人才,获得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胜利的核心点。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工作对于人才强国及科教兴国等战略的推进具有直接影响。智慧教育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教学改革实施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及新背景,所以在智慧教育环境下进行高校教学改革有着现实意义。与以往教育环境相比,智慧教育环境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师通过智慧教育相关技术,采取远程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以往教育模式中的弊端。借助网络与智能设备可以远程实现多元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及时提供丰富的教育及学习资源,为学生们创造舒适及灵活的学习环境,真正呈现出智慧教育所具备的个性化及数字化优点。另一方面,新时代智慧教育可为学生们提供随处可学、随时可学以及人人可学的终身教育环境。所以,智慧教育可以为学生们提供高效的智能学习形式,这不但有助于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也有助于培育学生自学能力及行动能力,发掘学生们创造和创新潜质。

3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

传统教育重视理论内容讲解的深度与数量,所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普遍有着均值高与量多面广等特征。然而,传统教育亦存在部分问题和弊端,且伴随智慧教育不断发展,这些弊端与问题无论在认知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均愈发显著。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传统教育观念把理论知识等同于实践知识,且局限在理论知识传授方面,传统教育将习得理论知识视作核心目标。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以智慧教育为依托进行高校教学改革工作,仅仅只有专业知识内容积累的人才难以充分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网络与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诸多知识均可通过网络平台获得。智能教育以机器深度学习作为主要代表,此种学习模式有着积累与识别海量知识的特点,这比以往传统知识学习和积累方式更有优势。在此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必须转变以往教育将把理论知识等同于实践知识且局限在知识传授的错误观念,摈弃以往教育模式的封闭性及单向性,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调动学生们兴趣,同时重视学生责任感与自信心等优质人格的塑造。在经济社会背景下,其发展需要各领域的创新驱动为支撑,高校所培育的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不可仅是具有理论知识积累的人才,这是当今高校实施教学改革的主要着眼点。

4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4.1完善教学改革顶层设计,各项政策制度先行

智慧教育是集透明度高的教育质量管理、多媒体教育、教育视频资源、交互式教学、教育设备工具的科技化管理以及新型教育模式建设为一体。因此,若想推动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完善教学改革顶层设计,促进各项政策制度先行。而创设智慧教育环境和氛围是智慧教育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学校方面要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对智慧教育成效展开全面、客观评价;要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工程发展,以此来让教师和学生们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得到全新体验;要改善教育管理质效,真正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资源和信息;要丰富学校教育改革与智慧教育实践经验,构建并完善青年教师队伍培训的长效机制,让高校发展专业教育和特色教育更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智慧教育真正转变了以往教育模式,把创设教育环境、优化教育管理及评价教育质量充分融合,摆脱线下和线上、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构建新型教育模式,从而为教育活动实施设计更加完善与合理的工作流程。

4.2提高教师队伍数据素养,明确智慧教育意识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智慧教育应运而生,技术手段逐渐被运用到教育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工作中的部分劳动。在此环境下,教师可借助智能技术帮助自身教学,减少普及性答疑与重复性劳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有注重课程思政教育,其过程是情感创造与交互的过程,大学生情感经历与主观感受等因素均会对最终学习成果产生影响。在智慧教育改革的同时,渗透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优化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业观等。由于智能技术无法融合学生生活体验与情感经历进行实际问题分析,也无法为学生们评价报告所蕴藏的意义进行全面、精准地解析,从而无法提供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地解决方法,这是智能教育开展面临的主要瓶颈。而教育工作者作为打破该瓶颈的重要主体,则必须具备较强的数据素养,拥有信息化、智慧化教育能力。身为新时代教师,要能够以人的思想和情感为基准了解学生感受,以人的智慧为依托解决学生困惑。若想实现该目标,教师应提高自身数据素养,在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的同时,分析数据动态、解读数据背后的意义,为学生们构建智慧教育环境与智慧学习空间。构建智慧教育环境与智慧学习空间,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分析和数据挖掘为基准,客观且全面掌握学生个体学习动态、学习优势和学习偏好,从而准确面向学生群体推送契合其基本特点的学习资源,调动其学习热情,改善学习效率。构建契合每名学生个体诉求的智慧学习空间,需要教师明确智慧教育意识,始终坚定以生为本观念,清晰与深刻掌握学生个性化需要,善于分析与挖掘数据信息,同时恰当地为学生们推送有益信息和资源,带领其展开智慧学习。

4.3积极开展生产化的服务,促进教育服务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高校教育服务工作的智慧化发展。教育属于特殊化的服务,而智慧教育所涉及的业务是为了学生和学习。智慧教育主要以教师的高效工作与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根本目的,而智慧服务所需解决的问题便是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和共建,同时推动教育资源体系的公共服务建设,从而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公平。首先,教育资源信息的智能化分配。建设教育资源信息是实现智慧教育改革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在面向学生群体提供教育服务时,应利用科学的统筹设计,建设合理、完善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促进教育资源实现合理、有效分配,实现精品课程、教育设施、网络课程以及教育软件工具等资源的共享。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将以人为本观念为导向,落实教育成效的最佳化,从而优化教育质量。在教育工作中有效处理自由和控制、服务与管理之间的矛盾,把教育规律、管理规律以及学校实际充分结合,实现高度统一且协调发展。其次,智慧图书馆建设。智慧图书馆作为智能建筑和管理数字化、自动充分融合及创新的产物,在高校智慧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智慧图书馆将借助物联网完成智慧化管理与服务,从而实现人、物之间的互联互通,改善智慧教育服务效率及质量。事实上,智慧图书馆融合了人文与技术两个层面,可以完成传统图书馆无法实现的事情,在技术层面具有智能化、数字化与网络化等外在特点,促使其有着知识信息共享性优势。建设智慧图书馆,有助于高校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及发展,也有助于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等作用的发挥,进而为学生们创设平等、开放与自由的智能学习环境。最后,智慧教育的数据统计尤为重要,教师需根据教学效果和相关数据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和优化。

5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教育的发展与普及,是信息技术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依托于智慧教育进行高校教学改革,既能够推动教师个体数据素养发展以及技术运用水平提升,还可发展学生们智慧学习意识与能力。唯有教师拥有整合技术、教育内容与方法的观念与能力,基于学生学习现状,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诉求,加强学生兴趣与教育效率,才是真正意义层面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泳欣,雷行云,陈荃,谢莉琴,胡红濮.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流行病学智慧教育体系发展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21):4029-4032.

[2]张伟,等.智慧教育环境下中国茶文化的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探究[J].福建茶叶,2019,41(05):256-257.

[3]张文.基于智慧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MOOC革新重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9):24-28+32.

智慧教育管理范文篇8

1智慧校园建设

1.1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1)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信息化程度不足,难以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导致最终呈现出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2)当前的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没有得到统一,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导致信息互通方面存在障碍,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升。

1.2建设智慧校园的作用

校园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智慧校园中的智能设备可以让在教学评价阶段更加客观公正。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各种数据信息,从而提升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还能充分利用智能设备降低工作量,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智慧校园的建设在本质上而言对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改善管理质量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发挥智慧校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作用的措施

2.1搭建智慧校园平台

要想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需要对平台进行总体设计,并明确融合教育教学管理使用到的技术和设备,从而构建出综合性的系统平台,借助业务流程与模式,建立信息一体化标准。利用智慧管理平台还能推动校园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还能依照层次,做好相关的运行和维护工作,从而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办学的成本。

2.2明确智慧校园建设的中心

智慧校园的中心应该包括四个方面。2.2.1用户中心智慧校园的用户是在校师生,因此智慧校园构件的教育教学平台系统应该通过设定程序及时输入师生信息,方便师生用户进行统一操作。师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查询学生的课程、成绩以及教师的任教班级、授课情况以及授课课程等内容,在查询过程中为保证隐私,需要设定一定的实名认证程序,对师生教育教学情况进行高效管控。2.2.2认证中心身份认证时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也是保护师生隐私的重要手段。当前由于智能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系统的出现,可以大大方便是谁的使用,师生利用自身的身份信息可以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既能对职能部门进行管理,还能快捷更新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2.2.3资源中心智慧校园平台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校内外的优秀资源上传到系统供师生进行学习交流。对于智慧校园的信息管理,应该分块进行,既要包含资源共享模块,同时还应该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最后可以利用系统平台实现师生的畅通交流。2.2.4数据中心智慧校园系统在使用时,会使用到相关的程序,每一次访问、每一次上传资源都会形成数据痕迹,通过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可以及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审查,确保整个系统的信息更新情况以及资源共享情况都是积极向上的,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可以提高师生教学教育管理水平。

2.3规范统一智慧校园管理系统

通常情况下,管理系统包括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三个方面。(1)学校管理是基础,学校对于智慧校园系统的应用通常可以利用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及时邀请第三方服务公司及时对智慧设备和系统进行更新,并及时对相关的师生工作人员进行更新,保证信息及时更新,促进无纸化办公的进程。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建设智慧校园系统,还能降低后勤部门的成本,同时提高行政效率。(2)对教师的管理。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对教师工作进行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估。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评价方式的选择相对片面,导致对教师考核时难以做好绝对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教师利用智慧管理系统可以做好课程管理和网上阅卷等工作,从而减少人工阅卷的时间和精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对试卷信息等长久保存。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教师上课冲突。同时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向学生家长开放,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动态,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情况,让智慧校园系统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媒介,改善教学效果。(3)学生管理。学生管理也是学校教学教育管理的重点工作,对于学生的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的管理,通过及时更新学生的在校状态和在校学习情况,及时向相关的任课老师进行反馈,从而完善师生互评机制,充分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完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学生的住宿情况、运动会成绩以及相关的奖学金内容都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不仅能够节约工作时间,同时还能及时将学生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利用系统见证学生的成长,同时还能推动学校的秩序化发展,充分展现校园的现代化特征。

3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慧校园的发展,学校通过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师生工作配合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推动现代化校园的进展。文中简单论述智慧校园建设与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鹏.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9(03):35.

[2]段忠祥.智慧校园网络环境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03):61+74.

智慧教育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智慧教育;高校;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一方面面临着教育质量优化、自我发展革新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面临着智慧教育环境带来的新挑战。而人才培养作为高校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我国高校发挥办学特色、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特别是在智慧教育等新兴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如何有效培养新时代人才,正确发挥智慧教育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使其可始终充满想象力、求知欲及好奇心,是高校教学改革应思考的问题。

1智慧教育基本概念与特点

1.1智慧教育基本概念

所谓智慧,即生物以神经器官为物质基础,探索、思考与分析真理的高级综合能力。于中文语境下,智慧是可以正确、快速且灵活认知事物并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而智慧水平与知识掌握多少正相关,知识涵盖技巧、认知与经验等要素,是指导具体决策与行为的结构性信息,能够通过学习获得。通过智慧对知识进行充分整合,要通过体验与经历来实现,所以具有较强洞察力,可预估事物发展走向,从而提前做出决策与行为。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高校以智慧教育为依托进行教学改革,有助于切实提升教育效益与质量,是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促进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

1.2智慧教育主要特点

智慧教育具有三大鲜明特点,具体表现在技术、资源与教学层面。首先,技术特点。智慧教育以智慧校园为依托,技术方面的特点可基于微观及宏观两个维度展开探讨。基于微观维度,具体表现利用智慧教育设备营造学习环境,借助诸多平台获取学生学习特点,针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展开全程记录和跟踪,同时对于学习关键展开全面感知与及时调节。基于宏观维度,通过智慧校园构建的顶层设计与诸多网络的深度结合,针对各项应用、业务流程与数据加以整合。其次,资源特点。智慧教育始终贯彻共享与开放的先进思想,借助新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与共建,让资源建设真正呈现出新特点。最后,教学特点。在新一轮智慧教育发展进程中,教育和学习打破了传统时空束缚,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空间与时间。智慧教育在知识讲解过程中,也引导学生们利用智能化手段进行学习,教育资源可被学生随时储存与捕获,大量教育资源均可被实时获取,进而实现开放性、动态化与灵活性的课堂教育。

2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人才培养触及教学改革工作的诸多层面,特别在智慧教育发展的环境下,如何在教育关键环节中获得实质性突破及创新是重点所在。智慧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集中表现,其要求教学全方位与多维度的转变以往教育模式,使传统教育向均衡化与个性化方向不断前进。与此同时,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机遇,最大程度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诉求的新时代人才,获得新一轮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胜利的核心点。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工作对于人才强国及科教兴国等战略的推进具有直接影响。智慧教育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教学改革实施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及新背景,所以在智慧教育环境下进行高校教学改革有着现实意义。与以往教育环境相比,智慧教育环境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师通过智慧教育相关技术,采取远程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以往教育模式中的弊端。借助网络与智能设备可以远程实现多元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及时提供丰富的教育及学习资源,为学生们创造舒适及灵活的学习环境,真正呈现出智慧教育所具备的个性化及数字化优点。另一方面,新时代智慧教育可为学生们提供随处可学、随时可学以及人人可学的终身教育环境。所以,智慧教育可以为学生们提供高效的智能学习形式,这不但有助于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也有助于培育学生自学能力及行动能力,发掘学生们创造和创新潜质。

3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困境

传统教育重视理论内容讲解的深度与数量,所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普遍有着均值高与量多面广等特征。然而,传统教育亦存在部分问题和弊端,且伴随智慧教育不断发展,这些弊端与问题无论在认知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均愈发显著。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传统教育观念把理论知识等同于实践知识,且局限在理论知识传授方面,传统教育将习得理论知识视作核心目标。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以智慧教育为依托进行高校教学改革工作,仅仅只有专业知识内容积累的人才难以充分满足经济发展要求。网络与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诸多知识均可通过网络平台获得。智能教育以机器深度学习作为主要代表,此种学习模式有着积累与识别海量知识的特点,这比以往传统知识学习和积累方式更有优势。在此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必须转变以往教育将把理论知识等同于实践知识且局限在知识传授的错误观念,摈弃以往教育模式的封闭性及单向性,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调动学生们兴趣,同时重视学生责任感与自信心等优质人格的塑造。在经济社会背景下,其发展需要各领域的创新驱动为支撑,高校所培育的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不可仅是具有理论知识积累的人才,这是当今高校实施教学改革的主要着眼点。

4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4.1完善教学改革顶层设计,各项政策制度先行

智慧教育是集透明度高的教育质量管理、多媒体教育、教育视频资源、交互式教学、教育设备工具的科技化管理以及新型教育模式建设为一体。因此,若想推动智慧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完善教学改革顶层设计,促进各项政策制度先行。而创设智慧教育环境和氛围是智慧教育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学校方面要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对智慧教育成效展开全面、客观评价;要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工程发展,以此来让教师和学生们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得到全新体验;要改善教育管理质效,真正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资源和信息;要丰富学校教育改革与智慧教育实践经验,构建并完善青年教师队伍培训的长效机制,让高校发展专业教育和特色教育更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智慧教育真正转变了以往教育模式,把创设教育环境、优化教育管理及评价教育质量充分融合,摆脱线下和线上、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构建新型教育模式,从而为教育活动实施设计更加完善与合理的工作流程。

4.2提高教师队伍数据素养,明确智慧教育意识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智慧教育应运而生,技术手段逐渐被运用到教育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工作中的部分劳动。在此环境下,教师可借助智能技术帮助自身教学,减少普及性答疑与重复性劳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有注重课程思政教育,其过程是情感创造与交互的过程,大学生情感经历与主观感受等因素均会对最终学习成果产生影响。在智慧教育改革的同时,渗透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优化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业观等。由于智能技术无法融合学生生活体验与情感经历进行实际问题分析,也无法为学生们评价报告所蕴藏的意义进行全面、精准地解析,从而无法提供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地解决方法,这是智能教育开展面临的主要瓶颈。而教育工作者作为打破该瓶颈的重要主体,则必须具备较强的数据素养,拥有信息化、智慧化教育能力。身为新时代教师,要能够以人的思想和情感为基准了解学生感受,以人的智慧为依托解决学生困惑。若想实现该目标,教师应提高自身数据素养,在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的同时,分析数据动态、解读数据背后的意义,为学生们构建智慧教育环境与智慧学习空间。构建智慧教育环境与智慧学习空间,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分析和数据挖掘为基准,客观且全面掌握学生个体学习动态、学习优势和学习偏好,从而准确面向学生群体推送契合其基本特点的学习资源,调动其学习热情,改善学习效率。构建契合每名学生个体诉求的智慧学习空间,需要教师明确智慧教育意识,始终坚定以生为本观念,清晰与深刻掌握学生个性化需要,善于分析与挖掘数据信息,同时恰当地为学生们推送有益信息和资源,带领其展开智慧学习。

4.3积极开展生产化的服务,促进教育服务化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高校教育服务工作的智慧化发展。教育属于特殊化的服务,而智慧教育所涉及的业务是为了学生和学习。智慧教育主要以教师的高效工作与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根本目的,而智慧服务所需解决的问题便是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和共建,同时推动教育资源体系的公共服务建设,从而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公平。首先,教育资源信息的智能化分配。建设教育资源信息是实现智慧教育改革创新的基础性工作,在面向学生群体提供教育服务时,应利用科学的统筹设计,建设合理、完善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促进教育资源实现合理、有效分配,实现精品课程、教育设施、网络课程以及教育软件工具等资源的共享。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将以人为本观念为导向,落实教育成效的最佳化,从而优化教育质量。在教育工作中有效处理自由和控制、服务与管理之间的矛盾,把教育规律、管理规律以及学校实际充分结合,实现高度统一且协调发展。其次,智慧图书馆建设。智慧图书馆作为智能建筑和管理数字化、自动充分融合及创新的产物,在高校智慧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智慧图书馆将借助物联网完成智慧化管理与服务,从而实现人、物之间的互联互通,改善智慧教育服务效率及质量。事实上,智慧图书馆融合了人文与技术两个层面,可以完成传统图书馆无法实现的事情,在技术层面具有智能化、数字化与网络化等外在特点,促使其有着知识信息共享性优势。建设智慧图书馆,有助于高校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及发展,也有助于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等作用的发挥,进而为学生们创设平等、开放与自由的智能学习环境。最后,智慧教育的数据统计尤为重要,教师需根据教学效果和相关数据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和优化。

5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教育的发展与普及,是信息技术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依托于智慧教育进行高校教学改革,既能够推动教师个体数据素养发展以及技术运用水平提升,还可发展学生们智慧学习意识与能力。唯有教师拥有整合技术、教育内容与方法的观念与能力,基于学生学习现状,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诉求,加强学生兴趣与教育效率,才是真正意义层面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泳欣,雷行云,陈荃,谢莉琴,胡红濮.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流行病学智慧教育体系发展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21):4029-4032.

[2]张伟,等.智慧教育环境下中国茶文化的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探究[J].福建茶叶,2019,41(05):256-257.

[3]张文.基于智慧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MOOC革新重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9):24-28+32.

智慧教育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路径

大数据技术以其海量、多元的信息特性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取得新的进展,就要创新管理理念,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把握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整合教育资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育人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契机,在学生管理中充分利用大数据以及共享功能,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依靠校园网络平台可以了解学生日常的交流互动,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情感动向等,以此为依据,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大数据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挑战,首先,海量的数据分析要有科学的技术支持,因为海量的信息复杂多样,产生的速度快,对数据处理要具备精准的信息处理能力,但目前很多高校的信息技术处理水平还达不到合理利用大数据的要求,对学生管理工作不能提供全面支持。其次,大量的信息数据存储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个人信息泄露成为网络泄密事件的重灾区,信息泄露速度快,传播广,危害大。

2大数据时代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2.1构建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智慧校园的构建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战场。智慧校园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采集校园内的数据,并整合、分析,加以科学的利用,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高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高校共赢发展新的校园形态。智慧校园的构建在我国处于刚起步阶段,因此,加强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对促进智慧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2.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已开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但多元文化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带来了困惑。因此,要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3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3.1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构建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学生教育管理与大学生的个人需求相结合,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创新工作。学生教育管理要通过创新理念和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接受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教育管理形式要多元化,要利用大数据的优势,通过分析学生的行为来掌握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动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大学生主动学习,由以教育工作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大学生为中心。日常学生教育与课外育人活动相结合,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育过程中来,提高其教育效果。利用科学的教育形式来引导大学生,做到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甄别信息的能力等,更好的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3.2搭建学生教育平台。在大数据背景下,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搭建理论平台、网络平台以及创新创业平台。通过科学的思政课题规划以及专项基金设立等措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断有新的成果推出,更好地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服务。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平台的构建尤为重要。高校要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加大对网络平台的建设力度,加强校园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占领网络阵地,净化网络空间。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动态监控,及时过滤不良信息,消除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借助自动化程序,打造手机客户端以及网络窗口等信息沟通渠道,构建校园数字化师生互动体系,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借助双创平台将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3.3加强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具备扎实的信息化专业技能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以及信息处理技术、数据整理分析等方面的培训,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提升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还要通过外出学习以及深造等途径,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岗位津贴,解决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完善规章制度以及考核评估等办法,提高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责任感及使命感。3.4利用大数据创新学生管理方式。高校利用数字程序来建立模拟分析平台,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数字化考核管理以及校园管理服务窗口体系。利用数字化考核管理体系记录学生的日常学习、德育考核等信息,将数字化考核体系和学生的电子档案对接,系统会在每学期自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数据进行整合归纳,构建动态的学生管理体系。校园管理服务窗口利用计算机程序为学生提供在线心理指导、就业服务指导以及校园文化互动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获取相应的管理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通过数字管理体系的构建,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对于心理咨询以及就业等方面的服务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实现了学生管理与大数据的融合,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4结语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时代赋予各高校以新的教育任务。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在结合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开展有效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建清.“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J].莆田学院学报,2015,(03):23-27.

[2]黎红友.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探析[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7,(0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