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素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0 17:44:14

初中素质教育

初中素质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素质教育;策略

初中素质教育要求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素质教育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教育思想,它的提出和实施完全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产物。所以,在新课改环境下加强初中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素质教育实施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新课改环境下,尽管在不断强调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有落到实处,这是由教育工作这对素质教育认识欠缺所造成的。很多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没有在教育教学组织中建设完善的系统体制,很多教育工作人员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进行特长课的开展,并且加大课外活动的开展力度,这样的素质教育认识误区直接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限制,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加大,造成素质教育的开展不能体现出深入化和层次化。这种素质教育认识的模糊性使得教学单位不能正常开展素质教育,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还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优质减负理念相悖。

二、新课改环境下开展素质教育的措施

1.提高初中生智力的全面发展。初中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素质教育它能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体系上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在初中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将课堂教育作为切入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素质教育体系,同时使学生的内在智力潜质得到启发,这也是素质教育本身的内涵。教师要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可以采用多元智能教学理论,从空间智能、人机交往智能、语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以及逻辑思维智能等各个方面年来进行全面的智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另外,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智力因素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每位学生的个体智力情况来实施分层教学,可以指导班上成绩较好的同学带动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也可以对差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在实际的教学方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教师在培养学生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课程资源建设作为基本的载体,对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使学生各方面的智力因素得到平衡发展。同时,应该改变传统的以分数定优差的教学评价方式,做好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评估,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中可能对学生能力发展造成制约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的制定;其次,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学校也应该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国外成功的教育模式进行积极的参考,进而建设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其三,应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有效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得到提高,并且保证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实现初中素质教育目标。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提高初中素质教育质量,学校应该具备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教师队伍。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应该对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同时使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提高。教师应该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革新,使自身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另外,应该对素质教育进行深刻的了解,并且适当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还应该不断开展自我再教育,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并对现代教育心理学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能熟悉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操作技术,并且在工作时间中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另外,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还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做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工作,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能力培养,保证学生能获得更好的情感教育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使学生的自尊、自强和自爱素质得到培养,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获得能力以及情感认知能力,为学生创建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

三、总结

在初中素质教育中,因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素养和个性的培育,保证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创新素养得到提升。随着国际化竞争的不断加剧,想要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提高,就应该发挥人才的决定性作用,在提高国民素质的同时,使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次旦卓嘎.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素质教育[J].学园:教育科研,2015,(20):120-120.

[2]邓道利.如何搞好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素质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9):312-312.

初中素质教育范文篇2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重要性。素质教育作为21世纪以来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更要重视,教育要从小抓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会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日后的为人处世埋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这个时期的学生思想最为活跃,且尚未定型,可以有很多的发展空间,是进行教育的最佳时间。所以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或许关系到中小学生的一生。

2.必要性。初中物理是中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刚起步的阶段,或许是因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中学生必定对物理课很感兴趣,上课积极性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融入课堂学习中去,这为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因此,将物理教学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将物理教学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措施

1.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涵盖了许多方面,比如,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措施。

2.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及时了解当下时展的潮流。创新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同时也要全面把握物理教学的目标,以物理教学为主,以素质教育为辅,相互结合,创造最大的课堂价值。

初中素质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个性、特长、能力的发展,强调让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探究。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素质教育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中学生普遍有着充分的自我表现力,寻求外界的关注与认可。语文课程是实施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最佳渠道,教师在对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进行讲解时,可以文章中人物和事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将自身代入人物,在此基础上设问“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做”等,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反思的能力。(二)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丰富自身的情感与文学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解、探究及归纳能力。通过朗读、写作训练,培养表达能力,同时使内心的真实情感得到抒发。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可以为学生规划一条正确、科学的发展方向。(三)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肩负着培养中学生德育素质的使命。为了素质教育能够在初中教学中顺利落实,教育部门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组上也大量选用了利于思想道德教育展开的内容。初中生正是价值观、道德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正确的是非观[1]。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创造较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到新奇有趣,从而主动投入学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展开[2]。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情景式教学,鼓励学生根据在阅读文章时产生的感悟与灵感,以个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写作或绘画创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学生的作品,或当众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这种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实践性的内容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形成团结互助的意识。(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前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目标之一,有助于学生通过思考了解事物的本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研讨,大胆阐述自己心中的想法,汲取不同的意见与观点,打破思维的束缚与框架。例如,学校可以举办初中生创新性写作大赛,大赛的主题需要与当前社会的时事热点相关联,要求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写作,以创新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看待事件与问题,最终回归到对事件与自身行为的反思,从而培养中学生关注身边及社会上的人、事、物的良好习惯。在写作大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传播、创新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分析能力。(三)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初中时期的学生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在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对其进行辅导与教育,学生就容易形成偏激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爱国意识与团队精神,养成其善于为他人着想的良好道德修养。以永铭中学为例,语文教师在对教材中的内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从德育的情感性、思想性、审美性、实践性、文化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将文章的中心思想与道德品质相关联,引导学生思考“遇到这种事情时,我会怎么做”“如何才能避免这种事发生”“我应该怎样和大家合作”等,从而对中学生展开德育教学。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接触、了解世界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自主学习性、创新性思维与良好的道德观念为主要前提,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与途径,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蒙世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7):88.

初中素质教育范文篇4

首先,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其次,教师要不断进行再学习,掌握和丰富渊博的知识,用来指导教育实践,累积先进的教学经验;再次,教师需具备多种能力。第一,教育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说服教育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二,教学能力,确保高质、高效完成每节课;第三,开拓创新能力,社会新知识的逐渐更替和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需要教师具备开拓进取的创造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基本要求;第四,身心素质,教师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较强的心理素质,自我调节情绪的控制力,以及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的内在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变换的教师工作。

二、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情景,使学生逐渐完善自我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政治教师应该做好“导演”的角色,融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和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学生应充分展示自我和积极思维,进而达到明辨是非和塑造个性的思想境界。例如,在进行《交友要讲原则》一课的教授时,教师安排三位学生分别扮演益友、诤友和损友三种角色,表演一则短剧或小品,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个问题:欣赏完短剧后愿意和哪位同学交朋友?原因是什么?短剧给我们有何启发?学生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个个踊跃参加,原本枯燥的政治课通过短剧或小品的活动形式得以充分表现,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即为塑造良好思想品德和树立人生观的过程,初中政治课教学不应仅停留在空洞的说教层面上,应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逐渐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所掌握知识去发现问题,用积极敏锐的头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和行为习惯。例如,在初二教材中讲授环境问题一课时,应有效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网络搜索、实地观察和调查访问等途径,利用探索的眼光善于发现问题,并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真正领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保护环境的知识内化为自身需求,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这样有效塑造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地提高。

四、切实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行为和实践能力

若政治课一味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学生便会索然无味,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结果导致学生只停留于书本的知识层面,达不到学以致用和知行统一的根本目的。比如,在讲授《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课时,从思想教育角度看,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其实是一种人文活动,市场经济中遵循自愿、平等和诚信的原则,实际上界定于思想道德的范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激烈讨论,让学生亲自体会作为消费者切身利益可能受到的各种侵害,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知识思索和探究,采取应对措施,以强化维权意识;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深层内容,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和扬善惩恶,正确辨析社会上的经济活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综合素养。

初中素质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初中教学;思品课堂;素质教育

强化思品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道德觉悟的重要课程。它是一门知识性、思想性、政治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思品课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主要任务和素质教育目标是向学生传授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利用政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具体地说,通过思品课教学,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核心价值理念,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政治经济常识、社会公德等政治理论知识,并通过与课本内容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其理论水平,增强其道德意识、法纪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思品课教学,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坚定正确的学习立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心理素养,成为“四有”和有奉献精神、拼搏精神的创造型人才。因此,上好初中思品课有着重大实现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现就初中思品课的任务和素质教育目标,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谈几方面切实可行的思品课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

1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作为思品课教师,必须提高在思品课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的认识,明确思品课的教学目标,把握该课程使学生明理(向学生传授政治理论和常识),用理(运用政治理论指导、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导行(陶冶情操、指导操作),育德(培育道德风尚和思想品质)的核心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素养。思品课就是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五育”的培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育”等几方面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为条件的,但其中德育为首。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

2改革完善教材,发挥教材职能

思品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教材的编排,必须体现它的基本性质和主要任务,必须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把材料的典型性、针对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教育结合起来,走出归纳法、演绎法编排教材的旧模式,杜绝盲目求全、求细的倾向,在具备一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在可操作性上下功夫。既要编入对学生进行政治常识和理论知识教育的理论篇,又要编入与理论有密切联系的、有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的事例篇,还应编入供学生讨论分析,让学生回答和解决的相关问题,使他们从中得到教育的案例篇。并对编入内容的各章节提出知识、能力、觉悟的基本要求,对大纲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糅合,使教材既注重基本的政治理论教育,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学到知识,看到榜样,吸取教训,运用理论,参与实践,进行自我教育。真正发挥教材的教育职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硬件要求。

3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方法

思品课能否收到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以之相联系的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教师的学生观、教育观、思想觉悟、道德情操、行为习惯、自身人格形象等,自觉与不自觉地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对他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思品课教师素质,优化思品课教学,是抓好思品素质教育的关键。为此,思品课教学的选择使用上,要特别强调德才兼备。在此基础上,还要把好职前的教育关,切实抓好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把好在职教师的管理关,加强引导和管理,不断强化教师的为人师表意识,使教师的职业理想得到升华;把好教师职后的进取关,注意总结提高,及时纠正错误,大力推广先进经验,不断进取。要不定期地让教师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实际、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加强教师对社会发展理论升华的感性认识。在教育方法方面,要改革思品课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思品课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教育陶冶结合起来,采取课上课下、言传身教等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同时,要紧扣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及时发现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帮助教育他们,尽可能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使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道德水准,创造才能等得到提高。

4改革评价方法,完善评价机制

改革应试考试的评价模式,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思品课的知识部分,可以通过笔试来体现;学生运用政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才能得到验证。学生的道德品质、政治思想觉悟,又只能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反映和折射。加强思品课中的德育品质和思想觉悟教育,就必须首先排除来自应试教育的误导和干扰,取缔纯粹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校和教师德育工作,用考分来衡量学生思想政治好坏的错误做法。真正实现思品课的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操行督导,建立学生测评档案,客观地评价和反映学生的日常操行情况。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应重新确立评价学校和教师德育工作的措施,制定一个用学生政治理论的考试成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学生日常行为品质相结合的科学、客观的评价制度,从而使评价机制对思品课的教学真正起到推动和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导向作用。

作者:何晓娟 单位:长春市九台区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马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点滴谈[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5).

初中素质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一、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热情关怀,又要严格要求、刻苦钻研、实事求是、认真整洁的书写作业,对解题结果进行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通过观察、实践等直观教学手段,给学生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另外,要注意充分发挥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发展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设置一些思考空间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面对困难,从而提高全面的数学课堂素质教育。

三、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学习数学不是死记硬背,必须有“创新”欲望,创新欲望也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欲望来自于学习动机,它是发展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数学知识不是独立的知识点,它的过程是依据从简单到复杂的推理来组织学生学习的。我们需仔细分析学生思维方式的迥异,一旦发现偏离的迹象,可利用素质教育中辩证主义的思想,重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重视数学知识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学习热情,从而端正学习数学的态度,由此产生一种持久的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常与学生接触,多余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数学课堂的心理,掌握他们的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对数学课堂树立信心,增加日后的感情,使他们在数学课堂上不断有所收获,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建立起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坚实基础。

五、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将素质教育的众多教学观点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将初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理解数学的作用,从而发现数学存在的重要意义。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意识,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方法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初级中学首先要关注数学教师个人的素质,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与职业素质水平。教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导者,在进行素质教育时,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首先要对教学事业充满热情,以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影响学生。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要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本身和教学目标,更要具有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能力,正确分析教材与利用教材,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更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七、提高初中生的素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提高初中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配合教师开展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数学是一门理性与系统性兼备的学科,它的教学进程更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的推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融入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八、加强数学知识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师生间的配合默契度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将个人的真实感融入到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有效地帮助,为学生分析数学学习的思路,引导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学习障碍,使其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九、结语初中数学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未来学习的重要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需要相关教师和学校共同关注,掌握新课程理念的实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竹云.素质教育下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初中素质教育范文篇7

(一)重视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数学科目建模能力的培养

有人将数学比喻成认识世界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语言,成年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是能否把数学的运用能力发挥极致。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中规定:“通过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培养其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初中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就要重视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会被抽象成数学的概念和规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在将教科书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所学数学知识的来源,对数学知识原型的介绍和分析给予重视,以便更好的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用途,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加强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及训练。学生能充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前提,是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就是要求学生亲身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问题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从教材中选择一些应用问题,或者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科技中选取一些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建模训练。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把构建的数学模型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例如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市场调查、实地测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去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教育经验丰富的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出数学教材里蕴含的启发性材料,通过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去启发学生对数学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求知的过程中他们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学生在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通常会萌发出大量的新思维,此时,教师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启发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上知识的传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气氛,而不是教师一味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要激发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欲望,主动去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初中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思想。为了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增进师生感情,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把学生从过去枯燥的课堂氛围中解脱出来,开放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产生创新思维。数学是一门用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学科,其教学模式不再是只要求学生背公式、解答问题,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活泼的、不被约束的课堂氛围,可以将学生禁锢的思维打开,让学生畅所欲言,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懂得学生的诉求,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心灵的对话者。教育工作者授课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也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场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并在充分了解素质教育的理念后,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素质教育观不断被激发出来,从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授课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教学环境,重视学生平等学习的权利,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因材施教,不拘泥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通过教育工作者实施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学好数学很重要。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将数学知识充分应用实践,切实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自觉地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逐渐形成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手段上,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突破自己,不断地寻求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保证素质教育能够在课堂上顺利实施,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加强自我知识体系的更新。

二、总结

初中素质教育范文篇8

初中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中承上启下的教育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做到统筹兼顾,因材施教,抓好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负责。在树立素质教育理念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与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数学思维锻炼与提高,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学生素质。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初中数学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体系与机构,其教学内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整体的系统性、和逻辑的严谨性等特点。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与性质,并将素质教育巧妙地与数学教学特点、性质相结合。进而开拓新思路,探索出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在数学教学思想中贯彻思想教育

1.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育工作者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从古至今在数学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数学内容有关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影视作品,例如,某爱国数学家的人物传记等。教育工作者还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以此来引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此外,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有意识地介绍有思想、有见地,又与爱国主义有密切关联的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可以是反应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可以是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关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引入适当的哲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辩证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有目的的引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例如,要树立辩证唯物的世界观,要辩证地认识事物对立统一的特点、要认识质变与量变的实质等。引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可以与初中数学教学思想相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学模式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比如,整体中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性等观点。数学是一门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科,数学思想也蕴含着诸多的哲学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现数学思想中包含哲学思想的部分,并利用数学教学将哲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辩证思维去思考问题,以便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归纳与总结能力。

(二)数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培养数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初中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材中的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这些概念不能只靠学生单纯地死记硬背,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时,对这些抽象性的知识进行巧妙地分析与讲解,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充分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定义,弄清其来龙去脉,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学会灵活使用,明确解题时应该使用哪个知识体系中哪一条概念,更清晰地掌握解题思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是一种理性认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数学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认识。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光掌握数学思想是无法顺利解决数学问题的,还需要数学方法的辅助。数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要应用的手段和借助的工具。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与贯彻。在进行课堂授课时,要提供尽可能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解答问题时,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方法,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并结合教学目标,将数学思想与方法深入到每个学生当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初中素质教育范文篇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破除迷信教育,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品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大力宣传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介绍新中国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如课本第4页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第111页介绍我国在1800多年前就发现了石油;第118页介绍我国1992年的钢产量居世界第四位;第172页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和他的制碱法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国情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虽是世界悠久文明古国,但解放前连煤油、火柴、烧碱都要从外国进口,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和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还应介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繁荣祖国科技,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利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等知识,教育学生了解内因是物质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运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环境保护意识

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要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此外,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学中还要结合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反应的本质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2.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验中要严格要求,操作要规范,科学合理,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帮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三、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使初中化学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点。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教育目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参加教育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2.研究教学大纲,用好化学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初中化学教学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新教材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传统知识同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充实学生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新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适当降低了理论概念的难度,删去了繁杂的化学计算,加强了实验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列出了“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四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只有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研究新教材,明确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使之难易适度,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真正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出路在教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并借鉴一些先进、行之有效的国内外中学化学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真正、彻底改变“满堂灌”、“题海战”、“黑板上做实验”的落后教学方法。教师应由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要走: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道路,用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将来能够终身不断继续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素质教育范文篇10

一、关于教学目的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出:“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执行新大纲,要以全民族素质教育为准则,牢牢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方向。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的教育。以这四个方面为红线,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新大纲确定的初中化学的教学目的是: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考虑升学需要,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新大纲指出:初中化学教学要“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只有搞好全体公民的素质教育,使全体公民都有知识、有文化、受过良好训练,有一定的能力和创造性,德才兼备的尖子人才的出现才有牢固的社会基础,才能大量涌现。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也需要众多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

二、关于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