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7:19

政治课堂论文

政治课堂论文范文篇1

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提到政治课学生往往有这样的印象: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和其他学科相比,政治课最突出的特点是灵魂教育,即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学生的灵魂。但是学生如果不喜欢这门课,上课就看外书、睡觉或者“身在教室心在外”,这样的思想政治课怎能上好?所以,我认为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必须要体现趣味性与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统一,进而达到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说:“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善于把枯燥的课本知识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能体现教师个性特色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拥有并善于发挥个人特色的教师容易赢得学生的敬佩、爱戴,当然也就容易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也就容易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好地促进教与学。有的教师性格内向,往往能使教学细腻、沉稳且有条理;有的教师兴趣广泛、广知博闻,往往能使教学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需求;有的教师阅历深厚、感情丰富,往往能以时为经,以事为纬,交织成一幅绚烂多姿的画卷,从而使教学具有感发意志、动荡血脉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教师善于言谈,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怎能不引起学生“心向往之”。有些学生对我说:“这个老师有趣,我们就愿意学。”所以,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共性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从自身的个性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风格的教学路子,做到课如其人。

教无定法,是教学的真谛,也是教学艺术性、创造性的体现。以德育为主的政治课要把各种德育因素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外化为学生的行动,恰恰需要多样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外因引导。政治课的教学如果千篇一律,没有个性,不但有悖于教学规律,而且在实践中很难收到教学实效,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因此一堂好的政治课必然要体现教师的个性特色。

三、能体现实效性特色

教学的关注点是每一位学生,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也是服务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从课堂评价的角度讲,最终的综合指标就是学生的实际收益如何。所以教师在这个前提下探求和评价教学方法才是有意义的。

新课程理念提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观,就是把教育教学的关注点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突出实效。教注重实效,学才能有实效。为此,教师的教学应突出“四动”:(让学生)知事、(让学生)明理、激(发学生的感)情、(指)导(学生的)行;学生的学习也要突出“四动”: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教师“四动”体现一个字“导”,即启发诱导;学生的“四动”体现一个字“学”,即自主学习,导促进学,服务于学,学又体现导,学导相融。如果课堂教学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学到知识,锻炼能力,产生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一堂有实效的、有实际意义的素质教育课。

四、有简洁明了的板书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的老师都知道: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在一些农村中学不具备条件,就是对重点中学的老师来说也仅仅是上公开课、观摩课才用。

在现实教学中,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仍然是最基本的教学工具,板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板书的内容往往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不仅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而且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学生记录和课后复习。其次,好的板书是教师榜样的引领。身教重于言教,老师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而且板书中,教师所展示出的规范的书写过程,认真地书写态度,丰富的人文素养等,都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所起的良好教育和引领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第三,好的板书可以弥补教师教学语言的不足,多方面塑造教师讲台形象,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学生,独具匠心的板图,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有的甚至使学生终生难忘。

五、好课应该接纳不足

叶澜老师说,课堂应该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既然是成长的,必定就是动态的、生成的。因此,要求课堂的教学完美无缺就是不现实的。现实生活中,课堂中总会有一定缺憾,有时,教学中的“冷场”,学生答问的“卡壳”..反而更能孕育课堂的生命,就如同断臂的维纳斯更富有魅力一样。

政治课堂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重视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既轻松愉快地掌握课堂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

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中学政治课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在今天,中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面貌和心理素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更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加了难度。从学生成长方面来说,政治课确实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而要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恰当引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大家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政治课教学就是老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是激发不了学生兴趣、激活不了学生思维的,当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而要激活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寓教于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活动,使学生感到无比的乐趣,能够在轻松愉快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如用学过的知识组织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社会调查等。尤其是辩论会和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一开展这样的活动,笑声此起彼伏,学生收获很大。由于政治课以其深刻的理论内容涵盖自然、社会、人文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应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要广识博览,取精用宏,恰当引证,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在讲授”资本主义民主选举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时,向学生朗诵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的一首短诗:“要想当美国总统/需要有一种多么好的耐性/逢人拍肩装热情/婴儿脸蛋亲又亲/初选会上假惺惺/如醉如狂募美金/火车旅行站站停/到处演说念选经/电视广告频露脸/天花乱坠献殷勤。”通过这首短诗,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选举”闹剧便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报以一阵嘲笑。如果没有这首短诗的形象描述,仅靠教师抽象的讲述恐怕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再如在讲述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时,朗诵一首西方人的短诗《钉子》:“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铁蹄坏了一只铁蹄/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几乎不费口舌,就能使学生对这一哲理豁然贯通,而且印象深刻。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警句格言、寓言故事都可加以撷取,供我所用。同时,也可以运用直观教具,如:电影、电视、录像、录音、投影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一切视听感觉,使抽象的知识尽可能地具体形象、生动,这样可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内驱力。如讲初一《思想政治》“孝敬父母”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放《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在歌曲所营造的气氛中开始本堂课。又如讲初二《法律常识》时,教师可放一些案件审理的录像,学生根据录像的内容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开谜团。同时通过对具体案件审判过程的观看,使学生对法庭的环境布置、合议庭的组成、法庭审判的程序等整个审理过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在法庭审理录像播放结束后,让学生和教师、学生之间一起就开庭审理的案件进行广泛的讨论,提出有关我国法律和法庭审理方面的疑问,这样可以学到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又能对学生进行生动的道德、法制方面教育。

二、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应该看到:创新能力不是抽象的,更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一般能力”中升华而来的。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他们处在打基础的阶段,根深才能叶茂,务实才能出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真正想提高一节课45分钟的效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加深理解。政治课是一门严肃的学科,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教学中一定要理清头绪,深入理解,句句吃透,层层分清。如讲“物质”这个概念,可把它划分为以下几层:(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不是其他学科对“物质”的解释。(2)“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客观的。(3)“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不等于“已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只表明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不是意识已反映了物质。(4)“客观实在”,是对实实在在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抽象和概括。分层理解的目的,是让学生细细领会,这样一个抽象难懂的概念就牢牢地烙印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了。再如有些学生在预习“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时,“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这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大惑不解。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可用电脑制作一个《拉力》的动画,上课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的内容就是兔子、大雁和鱼儿同拉一辆车,兔子在地上往前拉,大雁起飞往空中拉,鱼儿往水里拉,大家都出了力,流了汗,但是车子没有向前进。如果让三只兔子都往同一方向拉这辆车,也出力、流汗,车子一定会拉得飞快。看完动画以后,学生恍然大悟,都深深地被哲学的道理所折服。原来是当部分无序、欠佳、方向不对、目标各异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然后还可因势利导,比如就我国的“神舟”五号飞船载人成功这类事例,可向学生提出“飞船是一个人生产出来的吗”?学生都清楚,这是千千万万个人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共同攻关的结果,由此,学生更能明白“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内涵。同样建设小康社会,也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这样就能把哲学的道理嵌在了学生的灵魂深处。

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含有大量信息,而客观世界中存在着更为纷繁复杂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读、练、动”为基本课型,在训练学生基础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整合知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鉴别、选择、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联系书本知识(即间接经验)和生活实践(即直接经验),努力培养学生获取、筛选信息的能力,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和五花八门的各种信息,能够分清良与莠、是与非,从而辩证地关注时政,客观地认识生活,科学地预测未来。

政治课堂论文范文篇3

摘要:政治教学与时事政治密切相连,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合理地引入相关时事政治,是教学改革的需要,能够突出教学的时效性。如法律法规、国家机构、最新改革、世界新格局,等等。在课堂中合理运用时政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时政教学;必要性;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重要意义。课程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个人的德行修养有着直接关系,对社会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思想还不成熟,对于政治理论理解不够透彻,不容易产生兴趣,所以,初中课堂应该活跃起来,不是枯燥的课本讲授,加入时事政治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一、对初中政治课堂时政教学还不够重视

时政教学,就是将时事政治引入的政治课堂中来,通过最新发生的事件结合理论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这是政治教学的必要手段,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分析问题。政治教学理论性强,学生容易厌倦,纯理论灌输晦涩难懂,通过时政作为实例进行结合分析,学生容易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大多学校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时政重要性,尤其初中,教师认为学生认知能力不足,不能够理解时政中的内部问题。同时,搜集时政费时费力,需要教师整理大量课外资料,选择有用的部分进行备课,负担加重,所以一些课堂时政匮乏,或者缺乏时效性。如今网络发达,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学生能够独立的获取信息资源,时政教学已经不再是难题。

二、初中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是教学的需要

1.教学改革的需要传统教学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这种模式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兴趣,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潜力难以激发,学生能力受到束缚,学习过程枯燥无趣。教师一贯的灌输政治理论知识,学生会产生抵触,甚至发展为懈怠或者厌学。时政的加入,为枯燥的课堂引入一股清泉,在身边发生的大事以实例形式结合理论研究,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理解只是理论,从而事半功倍。2.适应社会的要求如今,社会情况多元化,竞争激烈,环境复杂。在此背景下,一些不良思想也乘虚而入,各个方面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初中生正处于成长时期,各个方面还不成熟。,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会影响学生走入歧途。为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好的道德环境,加强政治教育是必须的。时政教学借助一些社会案例和案件进行反面教材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了解道德标准,遵守法律秩序。3.世界局势的需要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当前社会格局复杂多变,而且趋势更加明显,国家格局和世界格局密不可分,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了解时事,关注政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够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沿,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另外,对国家新的政策方针的贯彻,有利于为自己的未来做相应的规划。4.品德教育的需要才能和德能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两个因素,德行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德能是才能的发挥基础。时事政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时事政治有助于学生思想的发育,从量变转变到质变。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人名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学生也能够直接的了解世界大事件,互联网的影响缩短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时事政治教学也更加方便。科学合理的引入时政素材,引导学生德育的发展是教师的责任。

三、加强和改进初中政治课堂时政教学的措施

1.时政要有时效性时事政治,要最新发生的事件为引入,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搜集最新素材,及时了解时事,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手段获取信息,并合理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对于新鲜事物,学生都会感兴趣,所以政治要有时效性,老拿陈年旧事做例子,就是去教学意义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能够独立搜集素材。走出课堂,通过课余时间,主动获取信息,学以致用的分析其政治意义。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政治教学任务,又能锻炼能力,改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2.将时政融入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教学中科学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管理同时,充分利用时政的特点,将时政融入的课堂的教学环节。比如,引言用时政作为例子,引起学生兴趣,透过现象看本质,讲述政治学原理。或者通过作业形式要求学生搜集相关信息,整理。课堂进行讨论或者辩论。并长期坚持此习惯,潜移默化地将时事背景与所学政治知识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到了一定时期,其效果必将显现出来。3.引导学生对时事进行评论到一定阶段,学生学会关心时政以后,可以进一步进行教学。时政涉及范围广,初中生认知程度低,不一定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所以,定期开展一些时事的评论,进行分析总结,相互学习等过程非常重要。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时政大事的内涵。另外,在讨论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其能够人人参与、各抒己见。其观点可能是幼稚的、错误的,甚至很荒诞,这时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对其加以纠正。4.开展自由论坛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自习时间,开展自由论坛的栏目。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定期板报新闻,及时播报最新时事动态。或者每周给固定时间,同学进行时事分享,就某个问题发动学生组织材料,畅所欲言。这个过程可以由学生组织,教师只是引导者。还可以组建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在群里每天进行时政分析,自由发言。方便快捷的把知识掌握和加深理解。在自由论坛里,学生感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主动发现问题,明是非、辨美丑,不经意中形成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高层次的能力。

总之,初中生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科学合理的引导非常重要。思想品德课程肩负着重要的德育教育和政治教育任务。科学引入时政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时政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通过时政进行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联系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了解当前政治现状,世界格局,关注焦点,关心社会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也能够通过组织时政材料,进一步学习充电,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作为教师在认真把握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发课堂之外的课程资源,服从服务于教学。

作者:杨 坤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四中学

参考文献:

[1]张会坤.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时政教学[J].学周刊,2013,(02):163-165.

[2]龙德兴.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时政教学探究[J].文艺生活,2012,(7):230-232.

[3]陈俊业.对初中时政教学的几点体会[J].山东教育,2009,(10):190-192.

[4]程玉环.利用时政信息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J].快乐阅读,2013,(12):68.

[5]马领敏.初中政治教学中应加强时政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4,(01):112.

[6]朱彦眷.初中政治理论课程中时政教育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4,(02):122.

第二篇:初中政治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学情特点选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改变教学态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达到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政治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思潮对国内青少年影响越来越大,一些不良的思想正侵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初中时期是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政治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开拓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辨清是非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

一、更新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教师应改变以往只关注优秀生的教学观念,尊重、关心不同层次的每个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研究学情,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思维,由原来的教学主角转换为教学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必须与学生平等交流,放下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言”,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如此,教师便能充分利用自身魅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政治学习是空洞乏味的,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切实改变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固有看法,让他们感受到政治学习并不是传说中的乏味无趣。在教育方法上,教师要积极探究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教师要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政治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为了提高政治教学实效性,教师要不断拓宽学习领域,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剖析社会热点通过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提高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例如,在讲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时,课前安排学生预习,查询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及其各阶段所拟定的政策,并讨论社会政策制定的目的,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本节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和谐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表达自已对社会问题的独特认识。例如,在《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讲解时,挑选学生熟悉的改革开放为突破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经济路线,认识到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然后,针对本节课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实施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等。通过学生之间讨论,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课堂气氛活跃。

五、改进教学方法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采取先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首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次,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探究空间与时间,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环节。再次,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媒体教学为课堂教学服务,而不是为应用多媒体教学忽视课堂教学本质。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媒体手段呈现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六、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

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教学要求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搞活课堂气氛,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为每个学生表达自已意愿提供机会;注重结合社会现实现象提出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政治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也要参与讨论活动中,对学生的观点或见解做出提正,促进师生交流,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政治教学主要提倡创新思维的培养,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改革教学模式,不断加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并逐步完善初中政治教学体系,使初中政治教学策略不断现代化、科学化。总体来说,教育改革作为教育界的重点工程,要想改革可以科学地进行,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是国家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王尊英 单位:河北省临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齐艳.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技信息,2011(6):304.

[2]张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3]刘云宝.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01(8):122.

第三篇:初中政治课堂导入艺术研究

摘要:初中政治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初中生学习起来往往会感到乏味无趣。对此,初中政治教师要研究教材,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特别是课堂导入环节。精彩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政治;问题导入法;歌曲导入;社会热点导入;生活实例导入

初中政治具有理论性与抽象性,学生往往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而好的课堂导入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爱上政治学习,乐于探究政治理论知识。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导入呢?

一、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问题导入既是教学手段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带着未解的困惑来学习政治。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自已的困惑。在此过程中,学生提升了自已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以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来导入新课。如在教学“权利与义务”一课时,教师设置了这样的导入语:“我们是中学生,也是公民,具有中学生与公民的双重身份,那我们具有什么权利,同时也具有哪些义务呢?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又该如何维护自已的权利呢?”这些问题将学生的义务与权利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联想自己日常生活中对这些问题产生认知冲突时,如何区分这些权利与义务,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歌曲导入新课

初中生处于生理发育与心理认知的关键阶段,他们对新颖事物具有探究欲,热衷于追求流行元素。政治教师导入新课时,要充分迎合学生的认识特性,利用流行歌曲、热点视频、小品等生动有趣的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如在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时,教师利用《抬花轿》来导入新课:“在中华大地上,各族儿女利用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戏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吗?”学生陶醉在那美妙的旋律中,认识了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三、利用社会热点导入课堂教学

初中政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到枯燥无趣,缺乏学习热情。社会热点的剖析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教学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四、用现实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要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对现实生活实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诱引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是一门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如教师利用在全国影响较大的“超市非法搜身案”来说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应如何保护自已的切身利益不受伤害。学生离开校园就要步入社会,他们也将是公民中的一员,学生对这种与自已密切相关的事件极感兴趣,从而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五、利用相关故事导入新课

初中生具有好奇心,爱听一些有趣的奇闻轶事,因此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引入新课,故事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丰富,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兴趣高昂地学习新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内容,精选故事,把学生带到故事所创设的情境中,做到通俗易懂。如讲授初三年级第三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一框题时,我先向学生讲述了一个山区老农进城办事的故事,通过老农“无钱乘车靠步行——想用电灯泡点烟——踯躅街头被城管人员非法拘禁”的种种尴尬经历,揭示出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不够高、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的基本国情。然后问学生:“老农为何无钱乘车?老农为什么认为亮着的电灯泡能点烟?老农没带身份证被城管非法拘禁说明了什么道理?”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显得生动有趣。除上述课堂导入法外,还可以利用谜语、多媒体、诗歌、漫画等导入法。无论哪种导入法,只要可以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倍感新鲜、愉快就应该尝试。总而言之,恰当的课堂导入方式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师生和谐地“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政治课的导入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定能掌握好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导入艺术。

作者:杨朝阳 单位:河北省临西县职教中心

参考文献:

[1]杨军良.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J].新课程(教师),2009(11):120.

[2]唐尚长.浅谈初中政治教学导入方法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1(21):38.

[3]李辉.课堂导入的“五大法宝”——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议[J].考试与评价,2012(6):25.

[4]牛震香.如何使课堂导入具有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110.

[5]徐薇敏.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模式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4):65-67.

[6]杨璐菱.重视课堂导入提高教学效率[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622.

第四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文章结合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初中政治生活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认为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政治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思想道德政治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与初中政治教育相结合,对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政治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加富有情趣。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灵活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

一、结合政治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要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结合政治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传统的教学领域,走向校园和社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可以联系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或是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小调研”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调研报告”。例如,在讲解关于我国计划生育的问题时,以往我们倡导的是一孩政策,不让超生多生,而现在,我们开始提倡二胎政策。关于以往我国为什么要计划生育,而现在又要实行二孩政策这一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调研”,之后再举行班级研讨会。由于这是比较热门的“二胎”话题,学生纷纷发言,结合他们对二孩的理解,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道理“越辨越明”,在调研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较低的现状,加上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家必须倡导二孩政策。通过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知识内化于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政治课堂中,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着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行新课的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八年级上册“我爱我家”这一课时,需要让学生学会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让学生知道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教师可让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学生在介绍自己家庭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家庭的重要性。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教师便可向学生提问:“家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家?”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更能深入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还原社会生活,为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在课堂中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所学习到政治知识,并在信息技术所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对政治知识进行感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将课本上的政治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此外,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不能仅仅将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也可将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并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学习中来。例如,当前很多初中生会出现叛逆心理,在家不愿意和父母主动沟通,也会把这种情绪带到学校,“大事不犯,小事不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弘扬真善美的教育短片,为学生播放积极向上的青春类电影,让他们通过这些艺术作品,了解自己应该有一个怎样的行为方向和准则。同时,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索人生,探究人生的真理。再如,在教学“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一课时,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在课前播放录象《1998年的抗洪救灾》,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激发学生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

四、结语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将生活实际与政治教育密切联系起来,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现场性”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其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辨别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当前,初中政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密切结合学生实际,不断优化生活化教学模式,整合生活化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成长为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陈明琴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天竺中学

参考文献:

[1]马英.基于教学有效性的初中政治教学实践[J].学周刊,2014(14):151.

[2]吴凤环.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3):66.

第五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运用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很多新的机遇,能够更高的帮助初中政治课程展示学科特点,同时对初中政治教学也带来了一些不足之处。而且对于初中政治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多媒体来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政治;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运用

随着现代教学方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初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样就使初中政治教学的境界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多媒体能够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实践,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从整体上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联系实际初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初中思想政治多媒体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初中学生都认为思想政治比较枯燥,对思想政治学习没有充分的认识,而且学生喜欢新鲜事物,正是由于初中生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创造一个更轻松更和谐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和音频技术,能够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和原理直观地表达出来,能够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结构

初中政治课内容很多而且很复杂,富含很多的原理和观点,以及基本概念,内容具有抽象性特点,而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注重讲解理论,那么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初中政治课上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为学生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从而为初中政治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比如说,在讲授《身边的诱惑》的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图片,让学生自己对不良诱惑与良性引导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说出自己分类的理由。这样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分类进行有效的思考,这样在社会生活中学生就能够区分好的社会环境与不良的诱惑。通过生活与教材相互结合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这样学生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能力与学习水平。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的。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不能滥用,否则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首先,我们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课程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那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在对重点与难点的基础上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难点与重点有深刻的认识,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够让学生真正对思想政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对多媒体的展示进行有效的思考,避免课堂的枯燥,避免学生能够分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第三,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合理的运行多媒体教学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随意运用多媒体教学则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对多媒体教学进行合理的认识,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多媒体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措施,并在不断探索中创新,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教学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常亚斌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龙亭中学

参考文献:

[1]石玲.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4(8).

[2]翟斌.试论初中政治教学手段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3(4).

[3]许来友.谈对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

第六篇: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运用策略

摘要:初中政治是一门重点学科,所以如何将初中的政治教学工作落实好久成为政治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期,所以思想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领悟,使学生能够在成长发育的阶段树立良好的三观。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使得课堂教学有时很难进行下去,所以教师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就成为新课改提倡的教育教学方式,这样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出每个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并且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政治课堂上得到正确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所谓分层教学实质上就是因材施教,指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征,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初中生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由于他们对自己的长处基于展示,却又怯于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分层教学时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极其有效的教学方式。

1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首先对于初中政治教学而言,循序渐进对于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渗透是关键,但是由于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以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且便于学生理解政治知识。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充分贯彻“猴子跳起来能摘到苹果”的理念,设计出符合每个层次学生的目标,既是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也应该是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目标。例如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层次A:全面落实初中政治教学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政治事件的感知能力,并且能够对于政治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或者不同的观念;并且能够在没有教师指点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学习。层次B:首先要让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产生最基本的学习欲望,在逐渐感知政治的过程中产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信心,层次C:教师要掌握最基本的政治知识,为日后的政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不同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2针对学生主体进行分层

初中政治教学之所以很难进行下去是因为,学生对于政治内容感到陌生枯燥,并且教师针对教材进行的课堂教学往往与现实脱轨,由于初中政治已经出具哲理性意味,不只是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以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于政治文字的感知能力的差异就使得教师的教学可能只对一小部分人起作用,所以将学生主体进行分层对于提高学生对于政治语言的理解能力是很有帮助。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以及性格特征,出于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学科特性以及出众生的心理特征的考虑,不宜将学生进行明确的层次划分,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所以教师应该寻找初中政治教材以及学生主体之间差异性的平衡点,使教师能够设计出使每个层次学生都乐于接受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但是这种分层方式很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有些吃力,教师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或者对这些学生采取课下沟通的方式,这种委婉的分层方式是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的。

3针对作业布置进行分层

初中政治要求学生具备对基本政治事件的分析能力,所以出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基本的分析方法以及分析依据,还需要学生在课下对于学习内容进行深化,这就需要对课下作业布置进行细心的安排。在进行政治作业的布置的时候往往会存在“空白”的情况,一部分是由于题目过于基础,学生觉得没有动笔的需要,还有由于题目过难,学生解决不了的情况,所以教师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将作业进行分层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水平进行作业的选择,如果有同学选择的与自己水平不符的作业内容,教师要站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委婉地提出建议,但选择权在学生。政治题目的内容要保持一致,但是分析的维度要保持差异,针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设计,这样既能够提高作业的质量,更能够稳步地提升学生对于政治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将课后作业进行有效的分层也是有助于学生的政治能力的提高。

4针对评价交流进行分层

所谓的针对评价交流进行分层,就是要求教师要扩宽评价的宽度,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工作。所以,教师在进行评价或者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深入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对学生进行积极地鼓励,即使是想学生指出不足的时候,也要使用更加委婉的方式。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用更加专业的政治语言进行交流,并且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个体采取不同的评价手段,利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的准确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够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的得到能力提高,并且这种多维度的评价交流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使学生能够产生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学生丰富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感是有一定影响的,也就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教师的有效评价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学生的政治学习更上一层楼,对于日后的政治学习充满热情。分层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缩短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提高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对于政治这门学科的理解。针对教师的教学而言,分层教学的方法,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最全面的发展,并且将分层教学应用于初中政治课堂,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观念以及思想意识,这则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课堂。

作者:张琳 单位:江苏省宿豫实验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徐纪才.“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2]何海平.小议动态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4.06.

[3]陈红.体验分层教学,享受成功喜悦———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3(8).

第七篇:强化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德育功能

摘要: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一些人文关照,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引导与点拨,少说一些假话、空话、套话,避免空喊口号式的理论说教,多从育人立德的角度出发,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在古代经典中吸取营养来教育学生,完成德育工作。通过对中外经典案例的运用,为教学增强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可以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开阔阅历,增加见闻知识,又可通过案例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工作,通过投身社会实践,开展各类德育工作,在行动中完成德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政治;德育教学;理性思考

现阶段,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强化德育功能教学作为教学难点与重点,受到了广大初中政治教师的高度重视。传统德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需要初中政治教师展开深入探索,积极创新,推进初中政治教学的深入改革,探索出一个符合当今时展需要,能为学生接受,便于教学操作,具有社会效益的教学模式。

一、初中政治德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政治教学作为整个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阶段,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致使教学效率不高。所以,一定要加深对初中政治德育教学的反思,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以此提出有效的教学措施,以提高我们初中政治德育工作的教学效率。1.教师方面在初中政治德育教学工作中,从教师角度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缺乏对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大多数初中政治教师都比较重视政治课理论教学,在课堂上讲解一些理论知识,教学内容空洞乏味,没有说服力,导致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不信服。其次,教学方式缺乏新意,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识讲解方面,大部分教师是照本宣科式的过一遍教材内容,缺少新意,根本达不到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完成德育功能,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目的。此外,未能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忽略了教师本身首先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的重要性,不能增强教师对学生的感召力。2.学生方面在初中政治德育的教学工作中,作为学生角度来看,问题主要在于:首先,学生本身对德育工作有抵触感,觉得德育教学太假了,说教色彩太浓厚。甚至会对此产生了厌烦心理。其次,学生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度低,把精力都放在语数外等主科的学习上,对政治教学内容应付了事。最后,平时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少,对德育的重要性了解不足,而家庭教育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欠缺,也是一个德育工作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解决策略

1.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在古代经典中吸取营养教育学生,完成德育工作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一些人文关照,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引导与点拨,少说一些假话、空话、套话,避免空喊口号式的理论说教,多从育人立德的角度出发,在生活实际里选取案例,从做人先立德的角度出发,结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文化,让学生由内而外提高自身修为,多选取古今中外具有美德特征的事例推荐给学生,以此增加学生的思考,主动的去向那些有德行的人学习,向高尚的人学习。目前,有专家强调通过加强国学的学习,来进行对青少年德育的教育,这不无道理。比如,我们想教会学生简朴,不能只从理论上说教,可以选择案例。古有颜回,孔子评价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教学生守信用,就可以给学生讲讲我国古人讲信用的故事,如季布一诺千金,等等。2.通过中外经典案例,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素材,完成德育工作案例教学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通行,广受欢迎。在初中政治德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中外经典案例的运用,为教学增强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可以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开阔阅历,增加见闻知识,又可通过案例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谈感受,写心得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吸收。例如,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可以举“信义兄弟”的故事,哥哥在返乡给农民工送工资的途中遇车祸身亡,弟弟孙东林完成哥哥遗愿,及时把农民工的工资送到手中。孙东林、孙水林两兄弟,在积累了个人财富后,不忘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生死不忘守信的行为感动了亿万国人。而在美国,有一个将军墓与无名孩子墓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真实的关于信誉的故事。在纽约曼哈顿区西北部高地上,濒临哈得逊河的河滨公园北端,耸立着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而在他墓地不远处有一个无名墓地。墓地旁树立着一张木牌,上面述说着这个无名墓的故事。原来,1797年,这片土地的主人,把自己的早夭的孩子葬在了这里,后来,由于经营不善,不得不卖掉这片地。但唯一要求是,把孩子的墓地保存完好,不要破坏。购买者答应了这个要求,并且在后来转卖土地时,向购买者继续告知这个要求,就这样延续了百年,虽然这个土地几经转手,但人们都信守当初的承诺。直到1897年,这片土地被选定建造格兰特将军的陵园(格兰特,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领导北军转败为胜的关键人物,并曾经两任两界美国总统)这座无“名”小孩的荒冢却被完整地保存在一旁,它与赫赫有名的格兰特将军的墓地毗邻,而相距不到百米,形成了伟人与凡人并存的引人注目的景观。通过这个故事,同样可以向学生传递关于诚信的精神,具有一定的感召力,比单纯的说教要更有效果。3.通过投身社会实践,开展各类德育工作,在行动中完成德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对自身的德育兴趣之后,还要通过带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开展各类德育工作,在行动中完成德育工作。在初中政治教学的德育工作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自己进行德育教育,德育学习。例如,通过带领学生走访社区孤寡老人,走访困难家庭,热心救助失学儿童,到福利机构做义工等行动,让学生意识到帮助他人,助人为乐所带来的个人价值的认同感,明白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你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在实践里锻炼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个人品位与个人素质,提升个人修养,完善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通过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共鸣,进而能够从理性的角度对教材上所讲授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感悟,从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总之,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平等,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以身作则,高风亮节,为学生做出表率,学生以德为美,积极完善个人修养,提高道德水准,争做社会未来的合格人才,这才是我们初中政治教学德育工作的理想目标。

作者:金明仙 单位:吉林省柳河县朝鲜族完全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志贞.初中思想品德进行时:快乐着学习着[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10).

[2]孟随.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情感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陈进火.运用反思性教学策略,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J].新课程,2010,(01).

[4]王成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课程创生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

第八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外作业的创新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政治教学要进行整个环节的创新,不仅包括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育教学手段,也包括对学生的课外作业进行创新。结合社会、学校、家长的实际情况,就实现有效、高效教学的背景下,打破陈旧观念,提出并进行一系列课外作业创新的尝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改;课外作业;创新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知识的重任,更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健康成长的责任。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去观察、看待身边的世界,用引路人的身份去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就是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不需要什么作业,就是有作业也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记忆,缺乏实践作业,更缺乏学生对整个社会认识的引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也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一门肩负育人责任的课程,如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正确观点运用于实践,实现自身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是每一个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初中思想品德作业有两个作用:一是侧重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生活经验的检测实践。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我大致把学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布置典题型的书面训练,侧重答题规范和知识运用,语意表达训练。别一类是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布置类似于新闻评论(我把这类作业统称为“新闻评论”)这样的作业,侧重于运用知识去分析和理解问题,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见解,当然也包括课内知识的运用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自我评判和检验。下面就我特别提倡的“新闻评论”这类作业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与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和交流。

一、萌芽阶段

布置这类作业,我最初的想法和灵感是:新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化”。既然内容来源于生活,我们也应该多引导学生用自身的生活经历去丰富教学资源,并且以所学知识回归生活进行实践和检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而不是死记硬背,从而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如理解、记忆、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和生活能力(如思考、评判、应对和处事能力),还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使学生自觉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最初,我从鼓励学生多看新闻、看报纸,观察生活开始,到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作业形式。因为光看、光思考,为什么不再加上一些书面练习和表达;这样可以师生交流探讨,同学之间互通有无,这就产生了许多思想交流的火花,学生激发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他们或思考、或观察、或转载、或评论,在作业收发的过程中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尝试了对社会现象的探知,与老师的观点发生了碰撞,也拉近了师生间情感的距离,促进了教学的融洽。

二、动员阶段

从初一第一学期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一科目形成新的观念,如学科知识的构成,贴近生活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思考问题等,为接下来安排作业做准备。布置这类作业,我的指导思想和依据是:本学科的教学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关注生活,也体现了“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资源)化”的理念渗透入学生内心,注重生活内容化的积累,“不读死书,也不死读书”,从而越学越活。因此,我把这类作业归纳为如下书面要求:查找新闻题材(大事、小事均可),以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视角,运用课程所学的知识点(如“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尝试写简单的《新闻评论》。我也会多次强调这类作业的几个好处:(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收集信息的能力,养成关注时事新闻的习惯;(2)培养和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梳理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4)有利于突破难点知识,加强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5)有利于巩固重点知识,提升学生践行的能力,有余力的学生还能得以锻炼提高;(6)可与老师交流观点,提供教学反馈和建议等,有利于教学相长。

三、操作阶段

接下来,就是作业的布置,完成和批改收发的操作环节了,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和改进作业完成质量,并重视认真的批改、讲评作业。比如在我的经验中,我就引导学生作业中注意几个要点:(1)要重视选择好的、有意义的新闻素材作为评论的基础,因为新颖的新闻事件和独特的新闻视角,能活跃我们的思维,激发我们的兴趣和激情;(2)要重视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评论新闻,因为这样的学练结合才不会违背我们作业的初衷———“学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学”;(3)思想、观点不能停滞不前,要跟上我们所学,要跟上时代的脉搏,因为这也是这一科目考试时很大的一个特点,我们不跟着考试指挥棒转,但也不能完全把考试检测抛在脑后;(4)新闻评论的作业要有一定的规范,应有一定的新闻简述再进行评论,就像考试的任何题型也有一定的答题规范,这是习惯养成的教育问题,需要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

四、有效评估阶段

在如上的论文描述中,这类作业的尝试,其有效性和作用也是跃然纸上的,这里我就目前作业给学生带来的一些影响和作用归纳几点:1.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在作业的倡导下,有的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并提出心中的疑问。2.学生关注了新闻时事,在考试时不会一无所知,渐渐能有效地答题和得分了。3.激发了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和恒心,有的学生对本学科的某些问题,研究和观察得还很深呢。曾经有一位学生在作业中表达了对这个科目的认识,有些方面的深入看法还出乎我的意料;而另外两位女生还曾经到办公室中与我讨论生活观点,在学到“家庭、亲子关系”的内容时,我们一起探讨过关于家庭、与父母交往的一些困惑,学生敞开了心扉,师生之间增进了情谊,使教学更加融洽。4.这一作业形式,也是将来考试评估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就在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第一道材料分析题,紧扣时事脉搏,其题型和答题要求实质上就是写一篇新闻评论:2016年3月“两会”召开期间,流行这样一段有关百姓企盼的民谣:“物价上涨缓一点,农民增收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资源消耗少一点;孩子学费降一点,看病吃药省一点;国家喜事多一点,煤矿灾难少一点……”(1)要使“资源消耗少一点”,必须落实怎样的发展观?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2)要实现以上这些企盼,作为国家的小主人,你认为当前我国主要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不少于两方面)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出题方式,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新闻素材基础上评论,并限制了课本中某一个知识点的运用,这与我所布置的《新闻评论》作业的要求不谋而合。所以,我想这一作业形式,如果训练得好,学生也许能有效地适应这一题型的要求,为一种新题型的诞生和改进多做一些预见性的工作,因为这类作业确实能给学生带来诸多好处,并有效地促进教学其它环节地开展。教无定法。只要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必须会涌现出更多的新的布置学生作业的形式,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程瑞珠 单位:河北省正定县南岗中学

参考文献:

[1]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

[2]冯根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

第九篇: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政治教学

摘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让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一部分。具体的初中政治教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积极尝试各种新的教学策略,用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心中求学的火种,让学生爱上政治学习,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政治课堂教学的实现。

关键词:初中政治;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政治教学

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教育界逐渐认识到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潜能是学习发生的重要力量。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也要积极实践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通过参与和思考,学生才能真正在思想上有所启发,偏差的思想价值观才能得以矫正。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这种教学方式效果极差,使得很多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不但不理解,反而会心生逆反。所以,本来是被实践检验非常正确的观念,但传授的方法不当,也自然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为了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教师要充分吸收和借鉴新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做好学生政治课学习道路上的陪伴者和引导者。接下来,我们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一、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很多教师也都了解这一思想,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所以,只有教师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转变旧的低效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角色,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作为初中政治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的成长而教学的思想,让自己的教学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变成他们自己观念态度中的一部分,从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去指导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相信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去组织教学、反思教学,进一步去设计教学,去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真正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成为学生的难忘经历,使他们受益终生。

二、用教师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激情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世界有了更多的探索和思考,他们对于社会上很多的事物都正在形成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这个时候他们也非常容易受到偏差思想的错误引导。可以说,学生对思想价值观等问题是非常关注的,他们内在都有探究的渴望和激情。然而,如果方法不得当,学生往往不会把思想政治课当成自己思想成长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学的方式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该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和教学技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星星之火演变成学生熊熊大火的燎原之势,这是现代教学的热点和难点。教师的热情应该是由内而外的,真实才是具有感染力的最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先要是一个对生活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教师也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不断去搞清楚自身的很多疑惑。这样的教师才真正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感染力,才真正可以焕发出学生内心对未知命题思考的激情。

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就是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实现主体地位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气氛,让他们知道,无论怎么回答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不会遭到老师的批评,鼓励他们有独到的见解或提出能让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体现教学活动的民主性。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精心的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例如,通过开展专题讨论课,让学生提前收集讨论主题的资料,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观点展示出来。由于他们前期都经过认真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已经建立了一些较为成熟的观点,而且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本身就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锻炼和成长。如,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教授新课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中设计比较好的板书进行使用,这对他们是莫大的鼓舞,不仅让他们在参与中了解了自己,知道只要努力去做,是完全能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最好的,是最棒的。

四、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教学应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有教又有学。我们对教学进行评估,不仅要考查教师教的水平,同时也要考查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中,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效果的反馈和评估方面。通过及时的互动和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及时的了解,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以求教学过程的不断完善。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来说,学生记住了什么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学生的为人处世,对世界,对社会,对周围发生的事的看法。所以,关于思想政治课效果的评估不是从卷面上反映出来,而是从一个学生平时的表现当中收集上来。否则,学生考试的分数高,却并不代表有高的素质。思想政治课效果到底如何,还需要从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考查。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韩立军 单位:河北省内丘县内丘镇中学

参考文献:

[1]杨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0):49-50.

[2]邢增銮.“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52-53.

[3]孙立志.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张景钦.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第十篇: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虽然国家倡导中学校要注重素质教育,但是,多数的中学在学科教学上依然以升学为目的而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特别是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往往以讲解知识要点为主,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学习以“背”为主,目的是在考试的时候确保答案正确。为了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政治综合素质,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本论文针对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教育;政治教学;创新能力

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这就意味着,初中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初中教育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需要政治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将政治教学围绕着学生的知识需求而展开,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政治教学在教学形式上,就可以让学生针对教学主题收集资料,教师设定教学模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并在课堂活动中激发创新思维,由此而使得学生的政治学习质量有所提高。

1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初中政治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以使得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将学生在政治学习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在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由于政治课堂枯燥乏味,加之政治知识较为抽象难懂,使得学生感到知识没有实用性,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因此,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政治知识,而缺乏主动意识。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以简单地传递政治知识为主。在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平等关系的课堂环境下,教师是政治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听课[1]。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并不会对政治知识加以扩展,而是围绕着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而且从考试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规定了条条框框,教师在课堂中满堂灌地讲课,并没有将政治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联系,让学生感觉到政治知识抽象难懂而难以将学习积极性激发起来。要将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来,就要在政治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塑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关系。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政治学习方法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能够以端正态度学习政治,逐渐地对政治学习产生兴趣。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从教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比如,构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以及分层教学模式等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地投入到政治课堂中,从政治学习中获得乐趣,并积极地投入到知识探索中。学生在课堂上作为主角而存在,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政治教师所传递的知识,而可以从主观理解的角度出发发表观点,以将自己的才华展示出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也是指导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2]。在创设的课堂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充分互动,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针对不懂的问题可以向教师咨询,教师并不急于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围绕着学生的提问进行知识扩展。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以具有针对性地讲解政治知识的模式解答学生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听课吸引力,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政治教学质量。随着学生的政治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学生政治学习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精心设计思考题

初中政治教师在对学生展开教学的时候,要能够认识到提问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心中有疑问,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思考中,并对相关的知识加以延伸,由此提高学习能力。政治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对思考题以精心设计,对学生的思考起到了引导作用,有助于对学生的知识创新意识进行培养。要将学生的思考意识激发起来,就要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索中,而政治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沿着学生的探索程序而展开。初中政治教师要确保所设计的思考题对学生发挥引导作用,就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工作,并对学生的相关知识了解情况以明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问题,以做到问题具有针对性,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3]。问题有的放矢,有助于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政治教师要使得问题获得预期效果,就要在问题的设置上力求与学生的生活内容相关,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从生活的角度展开,并投入到知识探索中。教师与学生采用这种合作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思考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主观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自由讨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与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展开讨论,使得政治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予以鼓励。在谈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提出表扬,使得学生在讨论中不断地发挥思维潜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利。

3强化学法指导

在很多学生看来,政治知识是需要死记硬背的。为了扭转学生对政治知识学习的这种曲解,政治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予以正确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政治知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而且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具备政治素质。要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政治学习,就要摒弃传统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4]。随着初中教学改革的推进,就需要政治教师实施教学改革,从教学观念的更新,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都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政治教师要将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制定出来,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指导,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法,以使得学习方法发挥效用。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思考问题的过程,要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思考能力,就要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予以培养。同时,学生还要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问题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以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5]。随着学生对政治学习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就会针对问题予以解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接受教师的引导,而且会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而对学习方法予以创新,由此而提高了政治学习效率。

4利用多媒体

信息时代环境下,在教育领域中引入了信息技术,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更为丰富而充满活力。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地利用起来,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打破,应用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让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表现形式产生耳目一新之感。目前的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重点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重复率高的政治知识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课堂上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扩展知识,让政治课堂知识的容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展示政治知识,可以使得抽象的政治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很容易地将政治知识与日常生活建立关联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应用能力,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将抽象的政治知识直观化,就是基于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使得学生深化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如此一来,政治教学不再是空洞的,而是更为充实,使学生的眼界可以放宽。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由此而得到培养,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加强。

5组织活动课

初中学生普遍喜欢活动,而且对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政治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这一个性特点充分地利用起来,开展现代化的政治教学活动,使得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以活动形式展开。政治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说教式政治教学,而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社会有适应能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初中学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6]。学生可以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政治知识,而且是潜移默化地接受,并逐渐形成政治意识而诉诸行动中。这种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政治知识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了解社会的能力进行培养。在活动教学中,政治教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从而认识到政治知识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与社会实践相关的且能够在活动中学习政治知识[7]。政治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的时候,要以政治教学内容为导向,从初中学生的特点出发开展活动,让活动更具有知识性、更有趣味,使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可以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可以在体会乐趣的同时接受教育,创新能力由此而得到培养。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要认识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应试,而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培养。这就需要初中政治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予以明确定位,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注重与学生平等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而存在。政治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具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教师就要与学生之间深入沟通,并激发学生建立问题意识,针对问题予以分析和解答。整个课堂中,学生都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教师要予以肯定并适当地引导,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农大荣 单位:那坡县城厢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宏梅.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6):126-126.

[2]赵志勇,孙东泽.初中思想政治教课“合作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交际,2013(4):86-86.

[3]廖建.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6(2):168-168.

[4]李玉凤,李伟华,牟桂侠.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5(4):51-51.

[5]高屏霞.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5(4):101-103.

政治课堂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重视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既轻松愉快地掌握课堂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

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中学政治课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在今天,中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面貌和心理素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更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加了难度。从学生成长方面来说,政治课确实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而要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恰当引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大家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政治课教学就是老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是激发不了学生兴趣、激活不了学生思维的,当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而要激活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寓教于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活动,使学生感到无比的乐趣,能够在轻松愉快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如用学过的知识组织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社会调查等。尤其是辩论会和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一开展这样的活动,笑声此起彼伏,学生收获很大。由于政治课以其深刻的理论内容涵盖自然、社会、人文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应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要广识博览,取精用宏,恰当引证,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在讲授”资本主义民主选举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时,向学生朗诵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的一首短诗:“要想当美国总统/需要有一种多么好的耐性/逢人拍肩装热情/婴儿脸蛋亲又亲/初选会上假惺惺/如醉如狂募美金/火车旅行站站停/到处演说念选经/电视广告频露脸/天花乱坠献殷勤。”通过这首短诗,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选举”闹剧便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报以一阵嘲笑。如果没有这首短诗的形象描述,仅靠教师抽象的讲述恐怕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再如在讲述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时,朗诵一首西方人的短诗《钉子》:“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铁蹄坏了一只铁蹄/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几乎不费口舌,就能使学生对这一哲理豁然贯通,而且印象深刻。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警句格言、寓言故事都可加以撷取,供我所用。同时,也可以运用直观教具,如:电影、电视、录像、录音、投影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一切视听感觉,使抽象的知识尽可能地具体形象、生动,这样可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内驱力。如讲初一《思想政治》“孝敬父母”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放《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在歌曲所营造的气氛中开始本堂课。又如讲初二《法律常识》时,教师可放一些案件审理的录像,学生根据录像的内容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开谜团。同时通过对具体案件审判过程的观看,使学生对法庭的环境布置、合议庭的组成、法庭审判的程序等整个审理过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在法庭审理录像播放结束后,让学生和教师、学生之间一起就开庭审理的案件进行广泛的讨论,提出有关我国法律和法庭审理方面的疑问,这样可以学到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又能对学生进行生动的道德、法制方面教育。

二、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应该看到:创新能力不是抽象的,更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一般能力”中升华而来的。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他们处在打基础的阶段,根深才能叶茂,务实才能出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真正想提高一节课45分钟的效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加深理解。政治课是一门严肃的学科,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教学中一定要理清头绪,深入理解,句句吃透,层层分清。如讲“物质”这个概念,可把它划分为以下几层:(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不是其他学科对“物质”的解释。(2)“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客观的。(3)“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不等于“已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只表明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不是意识已反映了物质。(4)“客观实在”,是对实实在在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抽象和概括。分层理解的目的,是让学生细细领会,这样一个抽象难懂的概念就牢牢地烙印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了。再如有些学生在预习“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时,“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这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大惑不解。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可用电脑制作一个《拉力》的动画,上课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的内容就是兔子、大雁和鱼儿同拉一辆车,兔子在地上往前拉,大雁起飞往空中拉,鱼儿往水里拉,大家都出了力,流了汗,但是车子没有向前进。如果让三只兔子都往同一方向拉这辆车,也出力、流汗,车子一定会拉得飞快。看完动画以后,学生恍然大悟,都深深地被哲学的道理所折服。原来是当部分无序、欠佳、方向不对、目标各异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然后还可因势利导,比如就我国的“神舟”五号飞船载人成功这类事例,可向学生提出“飞船是一个人生产出来的吗”?学生都清楚,这是千千万万个人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共同攻关的结果,由此,学生更能明白“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内涵。同样建设小康社会,也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这样就能把哲学的道理嵌在了学生的灵魂深处。

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含有大量信息,而客观世界中存在着更为纷繁复杂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读、练、动”为基本课型,在训练学生基础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整合知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鉴别、选择、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联系书本知识(即间接经验)和生活实践(即直接经验),努力培养学生获取、筛选信息的能力,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和五花八门的各种信息,能够分清良与莠、是与非,从而辩证地关注时政,客观地认识生活,科学地预测未来。

政治课堂论文范文篇5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

.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实际上,也只有观念正确了,才会去设计合理的教学,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该只是满足让学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通过一堂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地修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正确地协调与处理好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关键之处。

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头脑中要有学生,应时时思考学生原有基础如何?他们能接受吗?他们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怎样?等等,简单说来,就是在头脑中,带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去钻研、处理教材,才能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的用好、用活教材。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刻板沉寂的的氛围。学生的课堂行为也就相应地被规范为: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讨论,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能发挥出来呢?

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让学生身体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时,借用媒体充分地利用脑、眼、手等感觉器官,反复地去体验。在理解教材、领悟人生意义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

和谐的课堂是流动变化着的。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调整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及时设疑,解疑。在学生紧张又兴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使课堂教学富有变化、富有激情的关键。而这种点拨不是即兴发挥,也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可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谐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都能产生求知的愉悦,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努力把目标转化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向。传统的目标教学是向学生展示“理解……掌握……”等,学生虽然能掌握结论,但往往靠死记硬背,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其创造能力也受到遏制。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目标思考题,设计恰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最终掌握知识,并在这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

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问题还要具有一定梯度,能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在问题情境中掌握课本有关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具体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提纲式”阅读训练题,按识记、理解、分析的顺序排列,课前发给大家。二是从实际生活事例,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从课本中典型内容出发,提出若干思考题。政治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目标要求、具有一定梯度的思考题。对较高要求的目标,其思考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例如:我在讲初二政治《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时利用媒体展示10道选择题,2道实例分析题(后附:多媒体教学软件问题设计脚本)。这些题目既不同于传统的名词解释或简答题,也不同于一般的目标展示,它既表明了识记、理解和运用知识的三个层次的目标,又具有启发性。通过自读思考,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既达了识记目标,又培养了分析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努力促使结论教学向过程教学转化,教会学生探索知识的程序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知识结论的教学。教学活动是教师讲结论,学生背结论,其结果是学生里掌握了知识,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包括了知识发现、形成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而且也包括了概念形成、问题发现、思路探求的科学程序和方法。因而必须把结论的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突出“学”在教学中的地位。当然要正确处理“学”与“导”的关系,重视教师的“导”,教师的“导”应体现在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独立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必要时还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巧妙地把讨论引向深入。

例如:我在讲“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播放了一段1998年抗洪录像,展示了一幅“可持续发展”的漫画(见图),让学生讨论,许多学生认为,漫画提到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野蛮的“持续开发”,它使人类失去的绝不仅仅是一片广沃的森林资源,而是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潜能,它所带来的必然是生态平衡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枯竭和人类发展的终止。从而对我国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了正确的认识。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学习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学习的能力也将成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程序和方法,也将成为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探索路径,逐步诱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一般程序为:设疑激思—→展示材料—→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应用。例如:我在讲述“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时,就首先用恩格斯一段话引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危害?然后让学生观察材料、漫画,接下来让学生展开讨论,很自然地得出了结论,即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的健康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的主体地位等到突出,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能力。

五、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训练是学生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过程。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课堂教学中的训练就要依据预习时设计的问题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要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扎实地练,做到全面性强;对于新旧知识易混淆点采用对比练,做到求同存异;对于知识与能力结合点采用创造练,做到举一反三;对于重点、难点知识采用反复练,做到常练常新;对于同类知识采用典型练,做到触类旁通。

训练题的设计要思维容量大、思维过程强,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迁移的过程。(后附问题设计实例)训练的方式要从实效出发精心安排,多样活泼,不要拘泥于寻找问题答案。本人在实践中体会到训练一般来说,要具有四个环节:

①、精选实例示范。选择最能体现基础知识和训练目标的实例作课堂讲析示范,范例应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逐层递进。

②、学生讨论释疑。学生是主角,一般问题只由学生讨论解决,难点由教师示范后再讨论,这一环节特别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用。

③、教师提示点拨。一是在出示问题时提示有关知识、参考内容和资料、训练步骤等;二是在学生讨论中点拨思路和方法,简要评价与鼓励,及时补充和纠正。

④、师生梳理归纳。学生在讨论、教师释疑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归纳学习内容,进行归纳训练。

通过练习训练不仅使学生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教师可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进行补偿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而意义重大。

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掌握结构化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让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是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前提。在新课的学习中,学生获取的往往是分散的、缺乏联系的、无序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就必须从结构上把握并去解决。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和搞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总结概括,连接知识链条,将知识重新编码、排序,使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由无序到系统。例如我在初二政治《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教学时,就引导学生尝试总结概括了以下结构图表:

这样,学生懂得了知识的基本结构,不但能较容易理解整个内容,而且有助于记忆、掌握,同时客观上也有利于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本堂课最为核心的东西教给学生,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政治课堂论文范文篇6

一、留给学生思考权

“教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及早给出结论和答案,而应该在引导、点拨、启发上下功夫,要鼓励学生敢于动脑和善于动脑。“平凡的老师叙述,称职的老师讲解,优秀的老师示范,伟大的老师启发。”我们既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更要做一名伟大的老师,要为学生导趣,使学生乐学;要为学生导评,使学生想学;要为学生导法,使学生善学;要为学生导思,使学生活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应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从而领悟其中的奥妙和真谛。

二、唤醒学生想象权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教学中不仅仅是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要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去重新发现、探索,以突破思维的定势,开拓更广阔的领域,提高创造性。

三、还给学生发言权

交流和碰撞可以迸出思维的火花,学生只有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得到真知。课堂应是学生主动发言的阵地,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同学,变讲师为导师,变讲堂为学堂;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在发言中打开思维,巩固认识,提高能力,启迪智慧。

四、善待学生反驳权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任何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学生不满意的地方,甚至会出现一些失误或差错。遇到这种情况,作为老师要允许并积极欢迎学生反驳,欢迎学生纠正老师的错误,这是一种风范和智慧。

五、善待学生评价权

政治课堂论文范文篇7

1.1把政治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采取在实践中学习的办法,而且也锻炼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1.2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想象活动,在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表象重新加以组合的情境。学生的情绪往往在想象中得到高涨,想象力也随之而发展。教材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入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联系、想象,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这样的教学,是学生对于课本的一次再创造,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发挥的过程。

2互动式的初中政治课堂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2]。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而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乐学的动力。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只有具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师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功底上的。最后,教师要不断鼓励和肯定学生,以爱为本,对学生多一点尊重和信任。

2.2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在政治教学中动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绘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设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进入课本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在一些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新课改提出了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3]。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要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要让学生觉得可以和教师谈心,从而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3自主式的初中政治课堂

3.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制定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供学生选择。学生选择目标的过程本身就是内在的、主动的,目标一旦选定,会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意学习,并且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及情趣状态,积极地参与学习。比如预习课本,一定要让学习学会怎样预习,才能使课堂效率达到最佳状态。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学习政治的习惯应该完成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五大环节的实践,少了哪一步都会影响政治知识的学习效果,学生应当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跟着课程进度学习,稳扎稳打才能为以后的政治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注重学生体验和自主思考能力

政治课堂论文范文篇8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初中教学工作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而政治课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1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及问题概述

近年来,在初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工作的理念及方法也产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学成果与成绩突出。而从全局来看,仍存在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以及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具体如下:

1.1教学观念陈旧且以硬性灌输为主:在目前的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且存在片面化的误区。一方面,有些教师的思想观念仍以“应试”为主,对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与作用认识不足,领悟不深。对该课程的评价标准也单一凭借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政治课教学应以灌输为主,即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学习内容。这无疑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即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思想。

1.2教学方法单一且手段相对滞后:受政治学科理论性教强特点的限制,教师多运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对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及案例教学的掌握还不全面。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难于应对灵活题目的情况,也不能很好地实现知行统一教学目的。此外,在教学手段方面,有些政治课教师刻意的减少讲课内容而盲目地看重学生主体的地位,这使得学生很难抓住重点。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着重添加了课外信息来吸引升学生的注意,但同时也导致了“丢了西瓜拣芝麻”而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除此之外,还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和学生对政治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无需像学习语文、数学那般花费的太多时间和精力,只要在考试时简单应对即可,这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总之,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势在必行。

2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

2.1牢固树立初中政治教学新理念:首先,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政治教学主要是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以帮助达到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的目的,而不单只是为“应试”而教学。其次,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单一的以学生成绩来评学生优异的观念,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创新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第三,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转变自身学生观、教学过程观的角色意识,充分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对话交流过程,而学生是政治学习的主体,即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正确进行自身角色定位,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思想、知识与情感交流,优化初中政治教学。

2.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践行新课程思想理念,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对教学方法进行实时更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初中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与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

2.2.1注重使用实际教学法: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政治教学要将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在实中将理论渗透进去,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对生活的具体实例产生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实践教学法,通过模仿现实生活情景,使初中的政治课堂理论教学真正地走入具体生活之中,更好地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提供更为熟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最大化地激发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此外,政治课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的相关活动,让学生踊跃地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进一步加深让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2.2使分层教学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这种方法是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并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它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归属于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讲解时,就需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与观念,培养法律知识素养,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法律的相关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既是在对教学目标明确后,展开分层次教学。它主要将学生分类为三层次:建立学习小组,根据知识的难易层次,分别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重点帮扶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并结合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的相应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利用分层教学法以及基于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提升教学效果。

2.3多方培养初中政治教师骨干:学校应该加强对政治教师骨干队伍培养的重视。学校不仅要鼓励教师认真掌握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还要加强其对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注重,将最大的责任心与工作热情投入到日政治课的教学中,为学生做表率,这样才能够指引学生提高政治学习水平。与此同时,学校需加强对初中政治教师的考核管理,对每位教师都要进行阶段性考评,包括课堂教学评测与学生测评等,对于成绩不合格的教师,可以实行末尾淘汰制度。而对于成绩优异的教师,应给予奖励。这样才能为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总之,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需从政治教学理念的转变、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初中政治教师骨干等几方面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有助初中政治教学迈上新台阶。

作者:吕燕如 单位:乌海市第五中学

第二篇:初中政治互动教学模式分析

1营造和谐交融的课堂氛围是构建“互动式”课堂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课堂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和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营造和谐交融的课堂氛围呢?首先,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就是要求教师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封建家长制的权威意识,与学生开展平等、民主、信任的交往。只有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下,才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地投入课堂的“互动”中来。这样,在解决问题的交流、体验过程中,既发挥了学生主体的参与作用,教师又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亲近。其次,学会调控课堂情绪,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一方面,当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时,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回答老师或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从而激发老师讲课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课也会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所以,教师要学会调控课堂情绪,既要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状态,同时也要激发、调动学生的情绪处于高涨状态。

2运用讨论法增强课堂互动

在一些具有辨证的、较抽象的知识安排上,教师把教学内容或要解决的问题以设计好的问题提出来,由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去伪存真,由浅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掌握知识,明白事理的教学过程。通常讨论法有两种形式,即小组讨论和全课堂讨论。全课堂讨论是全班共同讨论一个问题,一般通过举手发言的形式进行,它的特点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速度快、互动面广,能迅速完成思维的交流。通过学生讨论,在全班集中交流,再由教师引导讲解,得出结论,以达到对知识或问题的理解。它的特点是可操作性强,学生参与面较大,组织方便,所占用的教学时间也不长,所以这种互动方式为广大初中政治教师所喜爱并广泛使用。小组讨论的范围以四位学生最恰当,这样可以就近组织而无需调动座位,节省了时间。讨论时间一般在3~5分钟左右,从讨论结果的集中反馈方面,以全班40人计,十个小组的意见反馈除去重复部分大约能产生3~5个意向,需用3~4分钟。一个课题的课堂小组讨论预计时间8~10分钟,教师把讨论结果总结一下,再把所讨论部分与全课知识整合需用2~3分钟。这样,通过课堂讨论的互动方式解决一个教学疑点或难点用时在10~13分钟左右。课堂讨论要注意控制学生的回答反馈,加强引导;教师总结要简明扼要,直切问题结症所在。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在讨论中形成初步感理性认识,并了解到其它组的意见,教师的总结必须具有权威性,具有指导性。

3链接现实生活,结合课堂内外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我们的环境在变,学生在变,教法在变,教学内容岂能不变?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该因材施教,既要善于利用课本,又要根据学情,敢于跳出课本。对于教材,老师要把握其变化情况:一是教材内容由大变小。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情况,对于他们的品德尚处在学会最起码的做人道理、养成最初步的道德行为阶段,因此教育内容要由大变小;二是教材内容由虚变实。教学内容运用故事、寓言等的目的是:将抽象的道理通过浅显通俗的形式使之更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但有时其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节;三是教材内容由繁变简。从认知、思维、记忆的角度来说,只有对象越具体,人的认识才会越深刻。同时,介绍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4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搭建“快乐教学”有效平台

4.1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快乐情境。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快乐指数,激发他们更加积极深入地开展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进行有关“友好交往”的教学,效果就非常地明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出两组学生,让他们即兴表演一段有关同学相处的小品,并在表演结束以后,让学生对两组同学的表演内容进行讨论,通过对小品中的不足或是优秀之处的讨论评价,学生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正确的交往模式,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高涨,在这么愉快、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深刻,政治教学成效进一步得到提升。

4.2信息教学手段促进学习积极性。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其中以信息手段最为普及,一方面是因为信息容量巨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其生动的演示效果,可以将抽象的政治教学变的真实、生动。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教学手段的辅助促进作用,让课堂教学从“一成不变”变得“生动活泼”,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开展“诚信做人到永远”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摒弃空洞的说教,运用信息手段向学生播放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小品《风波》,学生被小品的情节逗得哈哈大笑。看完小品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中奖的归属展开讨论,相互交流。有趣味的影音信息作为基础,诚信问题不再是抽象的一个概念,学生也可以深开入的思考,政治教学成效明显提升。在当今教学模式中,针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初中政治课堂必须要打开视野,从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逐步发展为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要让课堂的“触角”伸得更远,更要让课堂的气氛开展得更活,并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来最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教学效率。

作者:孙丽靖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辛璐.实现教学互动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J].新课程导学(上),2012(22).

[2]周陈莉.探究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互动的方式及其运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31-132.

第三篇:初中政治教学分析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导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模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初中政治课堂的核心,导入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更多注意力到政治学习中,身体和心理都完全融入政治学习中。这就需要教师开展政治教学的时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特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精心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本文通过对初中政治教学课堂导入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旨在帮助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保证学生的政治知识掌握能力和政治素养。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对政治教学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无论哪个学科,都需要有正确的导入理念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有效处理导入环节,充分发挥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因为通过导入环节,政治知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于好奇心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探究,从而有效保证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初中政治教学,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新知识都是来源于对旧知识的理解和演绎推理,这样就会使新旧知识之间有很强的练习,在初中政治学科中也是这样。因为政治知识的逻辑性比较强,所以如果前面的政治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那么就会直接影响新政治知识的学习。所以,初中政治教学应该精心设计导入环节,紧密联系之前讲过的知识。通过课堂内容导入,使学生回想旧知识,有效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新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政治知识储备能力。

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断提高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的水平。课堂中,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教师更准确地定位。而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不会受到教师过多的约束,创新能力会得到有效激发。所以,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堂政治课,使学生始终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水平。

二、初中政治教学导入方法

1.问题导入教学法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入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将问题带入学习中,使学生受到问题的导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问题导入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政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习初中政治知识《学会拒绝不良的诱惑》的时候,教师可以把问题导入设置为“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会受到许多吸引,有哪些是好的,有哪些是不良的诱惑”。导入这样的问题之后,学生进入问题的思考模式中。这时,学生会结合生活常识,迫切地说出自己知道的答案,从而更积极地投入政治教学中,课堂效率得到有效的保证。

2.故事导入教学法

因为初中生的年龄还比较小,好奇心很强,所以许多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可能会不集中。针对学生这样的特点及初中政治教学实际情况,教师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故事导入,把一些政治问题和概念变得更具体化。通过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初中政治学习。如学习《拥有财产的权利》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故事导入:“有一个百万富翁因病去世了,他的妻子、儿子和姐姐弟弟都想要他的财产,那么他的财产将会留给谁?”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感觉到很好奇,这时教师可以导入要学习的政治知识,并且用政治知识解答这个问题,给故事画上圆满的句号。教师利用这个故事进行导入,许多学生会因为对故事感兴趣然后积极投入政治课堂,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漫画导入教学法

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涉及许多图片和漫画,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和漫画导入教学,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习题册中找到一些与法律相关的漫画。例如,有一组漫画大意是有一个人手上戴着手铐,上面写着忏悔字样。通过这样的漫画,能够很好地告诫学生要守法,不能够做违背法律的事情,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4.生活实际导入教学法

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开展政治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联系生活开展教学,尤其导入的时候,应该加入一些生活化因素,使学生产生共鸣。如学《消费者的权益》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素材。教师可以向学生了解每个人是否上街购物买东西,是否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当中我们是否享受不公平的待遇。通过这样的导入方法,学生直接联想到或者更容易接近所要学习的内容。因为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所以学生对所学内容就会更感兴趣,会更积极地参与初中政治教学,更认真地学习政治知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5.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集声音、视频、图片等于一体,给学生的视觉和感官带来较大的冲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学《做意志坚强的人》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经常遇到的问题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否遇过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充满期待地展开学习,学习效果会更明显,政治素养得到有效提高。综上所述,导入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和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但是导入方式有许多种,关键在于学生怎样选择和应用。这就要求教师选择导入方式的时候,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观念的导入方式。有效的导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初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对初中政治学习有很好的理解。

作者:卢文婷 单位:平和县育才中学

参考文献:

[1]臧修善.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才智,2014,35:205.

[2]郭磊.管窥初中政治有效教育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45-146.

第四篇: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初中政治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学习时间最长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国家实时动态,同时又兼顾了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等特点。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形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初中生思想政治的教学可以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将是我国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会议明确表明“创新”是排在第一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影响承载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各个领域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教师应当要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切实落实素质教育,严格致力于学生发展为跟本的理念,给学生插上自由、讨论、探究、创造的翅膀,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2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必要条件。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的动力,它能促使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学生的求知欲的培养,不仅仅让学生理解到知识对自身及社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产生创新学习的需要,而且应当在学生事创新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创新学习的需要。在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大纲为认真研习的根本,用心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其不断获得新知识,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例如,教学内容中积极反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创设时代政治化情景,将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事件,以专业的政治教学知识进行深入、全面的解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学生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进行创造活动的要求和欲望,才能真正调动其心智能量进行创造活动。

2.2引导学生“求同”、“求异”的思维意识:创新是培养一个善于发现的习惯,善于在生活中找到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和相同事物的不同点,并且发现生活中各事物的联系。求同:寻找政治教材中知识点的共同点,你的思维会变得非常的开阔。这样久而久之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就可以将两个不同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很容易的找到,非常有助于我们创新。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归纳概括为:(1)列举我国的制度类,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2)“最”类,包括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重要的体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等。求异:人与人是不同的,你的观点不可能和某个人完全相同,只是你自己让你自己屈服于别人的观点,只去跟着别人的想法走,没有求异。求异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树立学生创新思维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谈到汽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时,可以引导学生的“双刃剑思维意识”:汽车是技术文明的产物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但是汽车急剧增多以后环境污染、交通堵塞、消耗能源、占用土地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社会问题等。

2.3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将创新训练始终贯穿于政治教学中:创新不仅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技能的实践舞台。例如,在课堂中插入“我说政治”小栏目:(1)首先,抛出论点、论题,题目可以是热门时事政治,也可以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思想政治议题。题目优先由学生提出,老师可以作出补充。(2)接着,学生纷纷就抛出题目发表观点。大家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以正方、反方的方式直接辩论。(3)最后,老师对讨论作出点评,归纳所涉及知识点。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自己思维方式的变化,自身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要想培养出良好的创新思维,就要每天坚持去做,坚持去想。只有这样学生的大脑才能不断地开发,思维不断地创新,在未来的某一天创造出全新的事物。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固然很重要,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的将学生创新训练贯穿于政治教学中。

3结语

初中政治教学一方面要传授课本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方面在于是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启迪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政治教学过程要结合知识要点,激发学生对课本知识以及课外知识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求同、求异”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自身的创造力,让学生置身于创新实践活动中,将创新训练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社会需要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下一代,所以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更长远的立足于社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作者:何芳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六中

第五篇:初中政治情感教育初探

初中政治课更注重对学生道德质量的培育,但在多年的教学理论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没有把外在的知识转化成内在的理念,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丧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所以在政治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中止学问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实施情感教育,这样才能抵达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那么,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抓住情感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求相联络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明智感。道德感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表现为爱国主义情感、友谊感、同情心、自尊心等;美感表现为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明智感表现为成功感、狐疑感、对成就的欢欣与自豪、对科学的热爱、对错误的追求等,这些情感都是初中政治教学中所要抵达的情感教育目的。在政治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中止讨论:

1、夯实理论学问,为情感的升华奠定基础

情感教育是对理论学问的一种升华,它需求一定的理论学问为基础,脱离理论学问的情感教育,就像水中的浮萍,没有根基,漂浮而不厚实。但是在实行素质教育,强调以生为本的今天,教师为了从方式上契合这种恳求,整堂课以一系列的活动中止,让学生在活动中各抒己见。在这样的课堂上,表面看来非常的繁华,学生的主体位置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但理论上弊端很多,第一,由于整堂课都是在学生的讨论中渡过的,教员没有对本课学问系统归结,学生一堂课下来便没有一个系统认识,更谈不上深化印象了。第二,在这样“繁华”的课堂上,学生的很多发言流于表面,对课本学问点所包含的道德法律准绳没有深化认识,更谈不上情感共鸣了。所以在政治教学中,对学问点的系统归结应该是不可缺少的。比如笔者在讲《难报三春晖》时,重点就在于培育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心,体会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的苦心,懂得孝顺父母的基本道德知识。一开端为了生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说一说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一些令自己感动的事情,学生发言还是比较积极,但经过对发言者面目表情地观察,笔者发现这些发言流于表面,不是学生心灵深处的真情流露,更难让其他听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所以学生的发言都在哄笑中终止了。这种情况在意料之外,更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在第二个班讲授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思索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等问题?在思索过程中加深了对学问点的理解,使心灵深处得到了触动。在对基本学问点中止梳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一说与父母之间的一些感人事情时,学生的回答就有感情多了,课堂的气氛里多了一些暖和和感动。这一课的情感教育也就抵达了预期目的了。

2、改造教学方式,为情感的升华提供动力

人的情感需求以一定的客观情境作为依据。在政治教学中,有些内容时间上离我们学生生活的年代比较远,有些离学生的理论生活比较远,这些内容难以让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所以我们还要改造教学方式,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创设和应用特定的情境,给学生以特定的感受,使学消费生契合教育企图的思想情感。

二、关注情感教育的延伸地———课后理论

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只在于学生控制理论学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过对理论学问的学习构成良好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外在的行为,真正做到情行统一。这就需求我们不只需关注到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外,包括家庭、社会等,坚持情感教育的衔接性。在人教版初三政治课本中就触及许多情感教育,例如义务感、奉献肉体、民族肉体、创新肉体、团队认识等。假设这些仅仅立足于课堂,那就会给学生纸上谈兵的觉得,不能满足当代中学生情感上的需求。所以在讲这些学问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自身的理论行动中去感悟、去践行。我们学校周围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笔者让学生应用休息日走上街头去宣传维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不但进步了他们的社会理论才干,还培育了他们的社会义务感。经过向灾区捐献自己的零花钱等公益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培育了自身的奉献肉体。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生活中加以践行,努力抵达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这一最高目的。

作者:红莲 单位:乌海市第二中学

第六篇: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初中教育阶段,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效果较差,因此,在实行素质教育的情况下,采用有效的措施,加强德育教育,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受到教师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身心发展还不稳定,思想较为幼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真正树立起来。同时,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网络环境等的影响,初中生很容易会误入歧途,因此,在初中生情绪波动较大、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时期,及时疏通和引导,避免学生误入歧途,成为初中学校的教学任务。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政治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是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合理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利用生动形象、内涵丰富的典型事例、历史典故以及时事新闻等,使复杂抽象的知识简单化、生动化、具体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自立自强》一课时,初中政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名人自立自强的事例,像台湾脑瘫画家黄美廉的成才之路、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例以及青年舞蹈家刘岩自强不息的故事等,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品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开展德育教育

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开展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时,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故宫、长城、皮影戏、京剧、瓷器等文化遗产,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悠久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3.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实践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合理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德育教育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可以适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感受生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促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初中政治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以提高教学效果。

4.在师德师范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其行为举止会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以及大方得体的语言等,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尊重教师、爱戴教师,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目标,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总而言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加强德育教育,不断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罗淑贞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罗桥中学

第七篇: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策略与途径

因为初中政治教学有着特殊与重要的地位,所以以生活作为视角探究初中政治教学,能够更好的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让政治教学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效突破政治课程学习的思维障碍,进而实现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1立足学情,选择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鉴于初中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他们无拘无束、活泼、敢于表现自我。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学龄特征和学情,加强政治课堂上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多设计适宜的生活情景,在直观、形象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政治知识,以使学生体会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为此,初中政治教师在平时要重视对生活化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优化,能够制作一部分生活化的教学工具,或者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备课阶段设计一些生活化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呈现生活情景,从而激活学生的政治学习思维,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哭泣的自然”的教学中,政治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的危害,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导入学生身边的雾霾天气、河流污染等生活现象,然后再向学生开展生态教育、环保教育,这往往能够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事实表明,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初中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有效减少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所以初中政治教师要增强自身的生活化教学意识,在平时重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进而为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营造趣味化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政治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倘若教师能有效地统一政治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政治,获取政治知识,那么就能够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以及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生活中到处都有知识的影子,进而感受到政治课程学习的价值和乐趣,从此更加热爱实际生活,爱上政治学习。例如,在“少年的权利”的教学中,如果单纯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会让政治课堂显得过于枯燥和乏味,也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初中政治教师可以多导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进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享受到了什么权利,生活中个人权益有没有遭到破坏?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反思有效结合起来。教师以这种方式教学,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实际中的政治知识和个人权利问题,进而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积极导入生活案例,在形象和具体的感知中渗透政治知识

生活案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贴近初中生的思维特性,让学生在形象、具体的事物中进行学习和感知,通过学生身边摸得着和看得见的事物,让他们进一步理解抽象的政治知识。同时,借助教学案例的导入,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政治教师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还是一名教学引导者,让教学过程更具体验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对初中政治课程的学习热情,促进平等、和谐、民主、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例如,在初中政治“关注弱势群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导入身边一名“残疾人的生活”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真实生活处境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切身感受他们的生活困难,使他们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信任人,养成关心残疾人、乐于帮助残疾人的优良品质。如此一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初中政治学习的情感体验,降低学生对初中政治德育教育的抵触情绪,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4政治作业需要体现生活化,体现“学以致用”

因为教学课堂的时间比较有限,所以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就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延伸。要想实现生活化的初中政治教学,就需要加强政治课堂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之间的联系,实现初中政治作业的生活化。换言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优化传统的作业模式方式,不要一味地要求学生做习题或者背诵相关知识,而是需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应用政治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氛围和环境。如此的政治作业可以实现学生掌握内容的巩固,进而增强学生利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让初中政治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在社区中生活”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个人与社区、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外安排一些社区实践活动,作为课外作业的形式进行安排,这样不仅避免了政治课外作业的强制性安排,也更容易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热情,有效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地统一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政治知识学习,进而启发学生建立生活跟政治之间的纽带,激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政治知识,从而感受和体验实际生活中的政治学习价值,让学生对政治课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实现生活和政治的一体化教育。

作者:范信春 单位:四川省邻水县石永镇初级中学

第八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探讨

政治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课程,小到买菜买票,大到投票选举,都隐隐约约的显示着与政治的联系,政治不单指的是有关国家管理的事情,也与学生的教化和德育息息相关。初中学生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容易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在这个时候就充当了进行道德培养的重要角色。初中政治有助于在新时代培养“四有”新人,使学生的知识和品德获得平衡发展,避免学生被培养成空有满腹知识品德却十分败坏的人,因此对于政治这门课程,广大教师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课程,想要更加深入的进行,都需要让学生本身能够从心底意识到这门课程的趣味性,了解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政治这门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初中教师为了提高政治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政治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的政治课堂更有活力。首先,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要求初中政治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现如今许多学校里的教师不够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言行不顾忌场合,常常脏话连篇,举止行为粗鲁,这些行为对于学生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试想一下,对课堂满怀希冀的学生所见到的教师却是一个说话不注意场合的人,心理一定会感到十分失望,所以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使自己的言行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一位品德优秀的政治教师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政治这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大致都在11-1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上还留存有比较强的模仿心理,他们对于教师的言行举止有着自己的模糊判断,容易因为对任课教师的好恶而进一步对这门课程产生喜欢或者抗拒心理。了解到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初中教师就需要在自己身上多下工夫,在为学生授业解惑之前先为学生传授自己的处世之道。初中政治的德育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政治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有助于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政治课程的教学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政治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规范自己的言行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而使学生对政治课堂产生兴趣。其次,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要求初中政治教师注重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初中教师在政治课堂中如果只是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的话,学生学起来渐渐会觉得十分枯燥,对于政治课堂的兴趣就会慢慢的减弱,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政治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政治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来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课外书籍或者报纸新闻等资料来引入课题,例如在讲到家庭关系这一部分内容时,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之时可以以新闻中某地发生的不赡养老人的话题导入课堂,在讲述完新闻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兴趣就会极大的得到调动。家庭关系本来就与每个人的生活联系密切,以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案例导入课堂,让学生对此思考然后进行讨论,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了解到孝敬父母、维护良好和谐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寻找问题原因的方式,除了能够较好的调动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外,还能够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氛围中明白家庭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作为家庭的一份子,自己需要尽到自己的义务。现今社会,许多地方存在着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情况,从小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对于改善这种情况,缓解学生与父母的紧张关系,或多或少是有影响作用的。最后,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需要初中政治教师加强对师生关系的重视。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政治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不良的师生关系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等情绪,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喜爱政治课堂,对政治这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维护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无论是成为一个能够得到学生敬重的教师,还是和学生成为好朋友的教师,都要尽量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政治教师成功的课堂教学也就有了坚实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不是指教师为了表面的和谐而一味地去讨好学生,而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始终秉承着教书育人的观念。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努力与学生建立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以教师为权威的,也可以是以师生平等为核心的,总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2注重品德教育

初中政治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内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课程,其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今社会中一些学生往往乐于欺凌弱小孤立同学,这些道德败坏的情形出现在初中学生的身上,令人叹息不已。学生本来是一个相对于社会较为纯净的美丽世界,学生的品德没有得到良好的熏陶,这与政治品德教育不受重视是有一定关系的。笔者认为,改善校园中欺凌弱小的情况,需要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美德,无论是语言文字和道德观念,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学生在校园中没有学到优秀的民族美德,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重失职。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政治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多对学生讲授一些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通过讲故事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慢慢的熏陶学生,使学生养成友爱同学的优秀品行。除此之外,教师需要为学生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到欺凌同学是触犯法律的行为,这有利于约束学生的行为。综上所述,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使学生的政治素养得到提高。

作者:陈隆润 单位:重庆市大足区智凤中学

第九篇:法制教育在初中政治课堂的渗透

法律是一个国家治国的依据,也是立国的根本,拥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既是义务也是责任,同时法制教育也应该贯穿到义务教育的始终,于初中学生而言,思想政治课程是进行法制教育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最佳切入点。当前初中政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同时这也是教师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作者就如何有效将法制教育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1法制教育的缺失对初中生以后的发展造成的不良后果

由于当前教育对学生法制教育的忽视,使得中学生几乎收不到法制教育,使得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会运用法律武器未回自身的合法权益,甚至因为缺少对法律的认识,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很大一部分中学生认为:我们是未成年人,国家法律对我们造成不了什么影响。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即使是未成年人也有相应的少管所去管制他们。因此,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就要懂得恰当的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严格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不做违反国家法律事情,也不去触犯法律的边缘。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欠缺导致中学生不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权益使其不受侵害。例如,中学生经常发生恶性群体斗殴事件,而情节严重者将会受到法律严重的制裁;还有一些女中学生被陌生人带走而受到人身侵害,不敢告诉大人,害怕坏人会对他们实施报复,而且也害怕损害自己的声誉,使得女学生会对这件事不敢透露丝毫,这在一定程度身上助长了坏人嚣张的气焰。如果这些中学生深谙法律,有法律意识,就不会做出违法事情,而且遇到侵害时也会及时告诉家长、教师或者报警,不给犯罪嫌疑人任何可乘之机,让这些不法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对此,教师和学生要引起警戒。

2如何有效将法制教育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学中

2.1利用多媒体丰富初中政治教学案例:任何教学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也将会用之于生活,而真实、具体具有生活气息的社会案例作为教学的参考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法律观念。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逻辑性和理论性的学科,因而在理解的难度上也就比较大。因为政治课本身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学生对其的兴趣本身就不浓厚,然而其重要性又要求教师不得不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知道学生学习这门学科。通过实践表明,在初中政治课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于网络传播速度,越来越多的典型的法律案件进入人们的视野,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社会上典型的适合学生实际发展的真实案例带入初中政治课堂中,不仅有助于提高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而且也能够约束自身的行为,使其健康成长。

2.2将实际生活与政治课堂相结合:任何教学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其最终的教学目的也是用之于生活,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而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所讲的法律知识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课堂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具有法律知识事件的能力和意识。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的能力为目的,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能过剖从法律的角度去分析,从而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第二,教师要将学生的观察力带入到课堂中,对法律案件进行分析。有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存在着违法乱纪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没有收到相应的法律制裁,会使得学生形成这种行为不受法律约束的看法。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要帮助学生正确区分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违法犯罪行为,在课程最开始的阶段提出问题,经过教师对法律知识的讲解,再由学生自己亲自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的认识。

2.3注重培养的学生法律意识:现在大部分未成年人犯罪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他们没有法律意识,认识不到何为法律。许多未成年他们认为:法律可有可无,对他们没有任何作用和意义。使得他们做出一些行为时完全意识不到他们已经触犯了法律。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第一,要注重对初中政治课本上的法律知识的深入讲解,不可一概而论。政治课本中会出现关于法律内容的知识讲解,是从初中阶段就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学时期得,同时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不停地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的必要途径,引导学生成为遵纪守法好公民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对课本中所包含的关于法律知识的内容要进行详尽的解释,从而帮助学生在了解法律的基础上形成法律观念,进而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二,恰当的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带入法律知识。众所周知,法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的杂且丰富,涉及到大量各种各样的学问,而且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够涉及到法律问题。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掘法律知识切入点,恰当的将法律问题和政治知识进行有效的转换,注重在任意的小细节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穿插法律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第三,适当地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开展相关的法制教育活动。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开展活动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对所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是当前政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提起法制教育,人们大多数的印象都是比较庄严和古板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可以适当的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来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例如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法律观,提高对法律知识的重视程度,并给学生创设活跃的学习气氛,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亲自体验、实践,为学生在平日的行为提供指导,为学生的行为指明正确的方向。总之,初中阶段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将法制教育恰当的渗入到初中政治教育课堂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而且还能够为学生以后健康的成长奠定基础,同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衷爱莲 单位:江西省南昌县向塘二中

第十篇:初中政治高效课堂探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成为教师努力的目标。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性课程,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和生活性较强的学科。但由于一些教师授课方式陈旧,使得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甚至使学生有了“不想学”的念头。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联系在一起,使政治教学回归到生活中。将生活中的情境引入到课堂上,保证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切实提高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效率,打造初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导入生活案例进行政治教学

初中政治教学的很多内容都是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如果单纯进行政治理论知识教学,会比较的枯燥,不利于学生进行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还原到生活中。日常教学时,引入生活中的案例来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与归纳。所以,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主动从生活中寻找各种与政治相关的教学素材。另外,对生活案例的选用不能凭空想象,而应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进行编排,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生活案例的引入最好是贴近学生的身边事,让学生感觉政治实际就在自己的身边,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从而产生一种熟悉感与亲近感,这样对学习政治就不会有抵触情绪了。例如,在教学“走进青春”这一章节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及特点,并且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心理矛盾,使自己的身心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的能力。课前,教师先让学生准备4张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上课时,让学生分组、交换欣赏各自准备的照片。然后学生可以自主地讨论:与照片相比,现在的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时候的我们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时,教师可以提出要求:男生想男生的变化,女生想女生的变化。经过讨论后,教师再进一步总结。由于是对自身变化的研究,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这样,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效率得到大大地提高。

二、将政治课堂打造成生活场景进行教学

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上,知识的传授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不能将课堂还给学生,无法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导致很多学生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对政治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接近生活场景的课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走到讲台上,自己模拟生活案例,讲述个人经历及感受,从打造生活场景入手,进一步提高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整体水平。在学生进行模拟教学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进行合理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例如,在教学“身边的诱惑”这节课时,是让学生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知道诱惑对人的影响。讲课之前,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说说生活中都存在哪些诱惑?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诱惑”中哪些可以变为动力,哪些是不良诱惑?随后,教师又创造了很多情境,主要包括游戏机、网络的诱惑,领奖台、金钱的诱惑等多个生活场景,让学生现场模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找到正确处理“诱惑”的方式。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考虑:你的生活中存在哪些诱惑?这种教学方式使政治教学更贴近生活。同时,“生活氛围”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传输给学生,避免了单一的陈述、讲解给学生带来逆反心理。

三、将政治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政治课堂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高中政治深度学习结合

新的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强调考查考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文综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而现在不少学生,认为政治是小科,临考时背一下就行了,所以他们不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背诵,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缺乏系统性和反思,也难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以为,将深度学习(deeplearning)贯穿于政治课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当今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的情况下,深度学习尤其必要。

深度学习(Deeplearning)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的学习方式,它是与肤浅学习(Surfacelearning)相对来说的。深度学习与肤浅学习的对比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研究高考大纲的基础上,对基础知识逐一过关,并通过组织、解释、评价、分析和综合信息,在各知识点之间产生关联,同时把课本上的重点事实资料和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结合起业,学会用书本知识来分析、解释社会现象。也就是把知识点“穿成线,连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这个基础上,真正形成学生自己的综合能力,达到“明理”的境界。

深度学习,正如BarbaraCambridge所描述的,包括反思,是不断发展的、综合的、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深度学习,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注重系统性、反思性学习,强调批判性思维。深度学习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学习的帮助者的角色,起到点燃学生思想火花的作用。

把深度学习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师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和示范作用,笔者以为具体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以经济常识学习为例,应该让学生把握一个学科思想——效益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条主线,而效益是它的灵魂。这就引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和一系列的联系: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宏观调控,整个经济常识可以用经济效益构建一个知识网络。

学习哲学常识就应该把握一种“方法论”思想,也就是所有的哲学观点和原理,都是为最后的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服务的。所以,这几年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怎么办”了。在这里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主线,“方法论”思想是它的灵魂。

从分析具体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科的知识结合起来,这里我们以“三农”问题为例,对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我们可以从经济常识来分析,这里面涉及到了价值规律问题。在农村有些农民缺乏经济头脑,大部分人不了解价值规律,更不知道去利用价值规律,所以他们总是等别人尝到了甜头之后,才一哄而上,结果导致市场上同类产品供过于求,于是又一哄而下,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他们总是赶不上趟,常常是增产而不增收,这也正是中国农民勤劳而不富有的一个致命的原因。

从经济常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党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等。这里面具体又涉及到了生产力状况、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产业结构、农业结构、产品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劳动力结构、消费结构等问题。

从哲学常识的角度,我们可以联系: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从而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政治常识的角度,我们可以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我国的国体、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知识。

综上所述,依托“三农”,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通过纵向或横向联系,构建成一棵枝繁叶茂的知识树。当然横向还可以与地理知识联系,纵向也可以与历史知识联系,我就不再举例了。

二、善于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

深度学习提倡一种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的精神。通过这种批判性思考,从而产生新的知识并达到解决复杂问题和情景的目的。

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教材观点是二者成反比。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所遇到的事实却不象那么回事。比如粮食价格,虽然我国粮食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倍,粮食的价格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还有上涨的势头;还有“天价月饼”等给我们的表象是价格严重偏离了价值。是不是课本出现了错误?二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带着这些问题,深度学习就要求我们善于调动过去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另外,还会促使我们去查资料,或者从生活当中找出证据。然后对这些证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比如刚才所说的粮食涨价,可能的影响因素有:人口数量的剧增,可耕地面积锐减,如城镇化、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建筑、修路用地和土地荒漠化等。饲养业的发展,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大量用粮。农民种地的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再加上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减产等原因,所以粮食的涨价主要还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另外还要考虑到纸币的购买力问题,相对于前几年,纸币的购买力总体来看一直处在下降的状态。所以,尽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粮食的价格不但不能降,而且还要升高。但我们不能因此得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成反比的结论。

再比如“天价月饼”,这里我们除了考虑以上因素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等因素,比如有些月饼盒里还放着相当贵重的金银首饰等物品,专供某些人行贿之用,所以这样的月饼卖成“天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综上所述,通过对某些问题的置疑和批判性思维,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这些知识离我们近了,我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关注学生思想和行为能力的提升

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深度学习要求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求教师找准知识的连接点,提升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能力。

比如整个高中政治的课程内容里都贯穿着一种思想:和谐,和谐是一种美,从哲学的角度讲叫对立统一。比如经济常识里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三大产业”、“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积累与消费”、“东部、中部与西部”“人口与环境”、“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就可能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增进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哲学里面更是如此:福与祸、安与危的转化告诉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教人们要有长远打算。进步与退步、骄傲与落后的道理告诉我们应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教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教我们把握机会,促成飞跃,因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会扬长避短,敢干张扬个性,发挥特长。联系现实,针对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生自杀现象,思考生命的意义,使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明白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所以全社会都应提倡雷锋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

四、教师评价方式的改变。

学生的深度学习方式的养成是和老师的培养分不开的,所以教师的评价方式至关重要。关于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更加注重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注重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不是最后的一个分数。深度学习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每个哪怕微小的一点进步而给予积极地评价,让学生把深度学习持续进行下去。

2、为了学习的评价(AssesmentforLearning)而不是学习评价(AssesmentofLearning)应该作为老师的一项关键职业技能。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学生的好与劣,而在于鼓励他更好的学习,因此,强调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更重要,因为任何评价都有情感上的影响,应该考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并且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应该致力于学习目标的实现,以及对评价依据的标准达成共同的理解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发学习者的自我评价能力,以便于他们能反思和自我管理。“了解自己”,这种观点有助于终身学习,在一个对成年学习者开发档案袋(Portfolio)来证明优先学习的研究中(Brow,2002),JudithBrown发现了以下的结果:增加了学生对他们如何通过工作去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如何去学的理解,增强了交流和组织的能力,加强了学习中反思的重要性。

总之,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能力不是每个学生自然所形成的,它要求学生持续不断练习,我们相信,把这方式应用于政治课堂教学必然带来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这种学习是自我导向的终身的学习,掌握深度学习的方式,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政治课堂论文范文篇10

政治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课前查阅许多资料,课上滔滔不绝教得十分卖力,总以为所有的知识全部讲了,才得到安慰,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对此,我们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真难教!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教师,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所以学生不“领情”。政治教学承担着两种使命,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不仅是教会学习教材理论知识,还要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如何做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另一重要的层面,没有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政治现象。比如在初三政治课上,讲到“三个代表”思想的时候,整个班级都无所适从,可以肯定的是,学生平时显然从不关心新闻关心政治。他们回答的问题令人苦笑不得,竟然冒出三代领导人的名字,当然被我一一否定了,于是我问了第二个问题:“三个代表”究竟是谁代表?在这样两个问题下,学生开始自习教材内容,弄懂科学的定义,寓教于乐,真正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程。另外,如运用幽默笑话、漫画等形式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取得极大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而不是让机械的学习书本知识。一方面固然要求教师很好的掌握教材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求我们教师去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改变教学观念,精讲教学内容,对于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则重点把握,对于需要举例分析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学生课后多关心时事政治。这样,在讲清教材知识后,可以适当的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去思考、探索,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又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杜绝放羊式的自习方式,充分的利用课堂的45分钟。

例:在分析“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时,我采取引导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寻找突破口,自己阅读本框内容,思考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什么?并根据教材找出有关的知识点,可以自己提出问题,等待交流。同学们立刻积极的投入到对教材的研究中,他们时而讨论,时而沉思,一会儿,整个课堂都沉静下来,说明他们已经考虑的差不多了,我开始提问,由学生根据自己编的题目再找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学生思想已经开始开小差,似乎没有提问自己就与己无关,甚至开始观赏窗外风景,这时候我又给他们来了个小小的“刺激”:轮到发言的同学,可以随意指定教师里包括我再内的任何一人回答他的问题,这下我明显的看到那几个开小差的同学懊恼的表情,整个人都抖擞了一下,将全身的热情都投入到课堂上来,在这节课上,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有是问题甚至是我自己都容易忽略的,而学生的反应则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平时上课时总是无精打采提不上精神的学生,他们的问题设计巧妙的令我都感觉惭愧,,而且是在课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他们仍能对答如流,旁证博引,有的同学甚至由原始社会侃侃而谈讲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我从每个学生的脸上明显的看到了有着羡慕、佩服也有懊恼、自责的复杂表情,我想这也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知识绝不仅仅是教材知识,更不可能仅仅是课堂的这么几十分钟。这节课在学生的讨论、争辩中过得很快,同学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师生之间配合的很有默契,虽然这节课我讲的很少,几乎仅仅是最后的几分钟总结归纳,但是学生却学得更轻松,更愉快、更扎实、更透彻。我也从中认识了一个道理,要想更好的把握课堂,只有充分的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仅仅靠传统的灌输教材知识,不仅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乏味,课堂感觉不到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没有有效的利用这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那么对于教师来讲,这一堂课就是失败的,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在后期还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复习”新课。

在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再走以前的教育老路很容易遭淘汰,教师应该在同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我想这才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在发展中求得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