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调查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8:16:51

玉米调查报告

玉米调查报告范文篇1

一、玉米亩产增加,亩消耗增加,亩收益减少。

根据对9个玉米种植户进行调查发现:今年玉米种植面积28.4亩,较去年28.2亩,增加0.2亩,增幅为0.71%;总产量16550公斤,较去年15475公斤,增加1075公斤,增幅为6.95%;亩产542.06公斤,较去年514.81公斤,增长27.25公斤/亩,增幅为5.29%;总消耗8759元,亩均消耗281.21元,较去年198.02元,增加83.19元/亩,增幅为42.01%;亩均收益857.12元(按当时市场价2.10元/公斤计算)较去年878.02元,减少20.9元/亩,减幅为2.38%(不包括人工费用)。

玉米中间消耗调查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化肥使用量增加。今年亩均消耗85.69元,去年亩均消耗49.37元,增幅为73.57%。

2、农药增加。今年亩均消耗18.09元,去年亩均消耗15.55元,增幅16.33%。

3、排灌费及水费增加。今年亩均消耗58.27元,去年亩均消耗17.24元,增幅237.99%。

4、机械作业费与去年持平。今年亩均消耗85.39元,去年亩均消耗86.51元,同比基本持平。

5、运输费增加。今年亩消耗是6.67元。

影响玉米消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1、化肥消耗同比增涨是因为:氮肥和农家肥今年增加了不少,有3户购买尿素在浇地时做为追加肥使用,其中南井寨村有1户种植户购买鸡粪用于底肥,1户在种植期内没有施用化肥,这是影响化肥消耗的主要原因。

2、排灌费同比增加幅度较大的原因是:去年有3户种植户没有浇地,而今年天气干旱,农户在种植期间都进行了排灌,所以导致排管费增多。

3、机械作业费播种时,全部使用机器播种,价格在20—35元/亩之间,收割时,价格是因地块大小的不同而不同,价格在80-100/元亩之间,与去年基本持平;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在收割时,多数农户在收割完后,一并雇用三码运回家中,价格在20-30元/亩不等,这也是影响玉米消耗及收益的一个原因之一。

二、棉花丰产,亩消耗减少,亩收益增加。

玉米调查报告范文篇2

一、集中力量,全力打造小麦单产“千斤县”

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开展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号召,全面提升小麦单产水平和质量水平,今年我县开展创建小麦单产千斤县活动。农技中心围绕“千斤县”这一目标,集中力量,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2012年使我县小麦平均单产达到517公斤,总产95.6万吨。

1、成立技术指导组,加强技术服务。县农技中心组建小麦生产技术指导组,制定技术方案,加强协作攻关,深入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建立省级小麦“三情”监测点18个,市级小麦“三情”监测点27个,及时准确了解“三情”的变化,当好田管的参谋。巡回举办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和春季田管技术培训班。

2、大力推广“五项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主要是推广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机械化生产五项关键技术。

3、召开小麦“化控”和“一喷三防”培训现场会。化控和一喷三防所需农药实行现场招标,统一发放,保证供药质量,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3至4月份分别在我县百善镇和四铺乡召开了小麦“化控”和“一喷三防”培训现场会,累计参加人数3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份。

二、扎实开展技术推广工作,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技术推广坚持多调查、多指导、多宣传、多培训的“四多”原则。

多调查即经常下到田间地头,掌握在田作物生长动态,了解农民的生产需求,使技术推广内容应时、应需,技术推广有的放矢。重点抓好小麦苗情监测、土壤墒情监测和病虫草情的预测预报。据统计全年写出各种调查报告、技术意见和总结报告160多篇。

多指导即推广不能停留在口头与文字上,农技人员到生产一线,实地指导,提高推广效果,结合小麦高产攻关、高产创建等项目的实施,技术人员包村驻点,深入农户,现场指导,现场示范,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真正做到手把手指导农民。

多宣传即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等活动,发放技术宣传资料,不仅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台报刊等媒体,同时利用“三电合一”等形式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技术宣传氛围,让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成果能够看到、听到、学到。针对今年小麦具体苗情,中心组织“三师”上阵,分赴全县十一个乡镇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春季田管技术、氮肥后移技术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及时印发技术明白纸30余万份,张贴到各个村组,同时深入乡镇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宣传50多场。

多培训:一是开展对农民种植大户的培训,结合高产攻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上半年开展村级农民培训60场次以上,直接参加人员5000人次以上。二是通过会议开展专项培训。开展小麦纹枯病、小麦穗蚜、小麦赤霉病等现场培训8次,受训人数1500人次。

三、认真实施农业项目,积极转化科研成果

1、实施小麦高产攻关项目

2011年秋种,我县落实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核心示范区面积120万亩,分别落实在全县11个乡镇,每个示范片(方)都建立示范标志牌,示范品种为烟农19、皖麦52、济麦22等。技术到位率达100%,平均亩产530公斤,比全县平均产量517公斤高13公斤,增产2.5%。

2、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

按照我县小麦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要求,今年全县共建5个部级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个部级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分别落实在双堆集镇芦沟村11320亩、四铺乡颜道口村11235亩和南坪镇钱铺村10386亩,2个整建制推进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分别落实在双堆集镇邹圩村11315亩和南坪镇路东村10541亩。经测产统计,5个部级万亩示范片平均亩612.5公斤,较非示范片亩增产95.5公斤。另外,我县还落实市级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2个,示范片产量均在600公斤以上,示范效果显著。万亩示范片内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面积达到100%,专业化防治面积达100%,带动全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面积达到90%以上,专业化防治面积达50%以上,带动全县小麦平均亩产达517公斤,创历史新高。

3、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2012年我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面积180万亩,实施区域覆盖全县11个乡镇。申请中央财政补贴资金40万元,主要用于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科学制定配方、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示范展示、施肥信息上墙、施肥技术指导服务、项目管理等补贴。

4、深入调查研究,开展“三情”监测工作

根据农时季节,不同作物生长规律及时进行调查并提出分类管理意见,通过分析对比研究,及时拿出全县午季生产形势分析、午季生产总结和夏种意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尤其结合“小麦三情监测”项目,每月准时写出“苗情调查报告”,“土壤墒情监测报告”和“小麦病虫情况预报”。据统计上半年累计写出各种调查报告和技术意见及总结报告百余篇。

5、县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127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020万元,省统筹投资127.5万元,县级配套127.5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沟渠疏浚10020m3,4米宽水泥路1732米,3.5米宽机耕路13640米,6米桥5座、3米桥8座、节制闸1座,过路涵180座、新打机井250眼,机井配套250套,土地平整1000亩,补植林网30000株。

6、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规模为建设高标准农田2.4万亩,分别位于县临涣镇和五铺农场区,其中临涣镇项目区面积2.37万亩,五铺农场区面积0.03万亩。目前该项目正在规划中,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960万元,地方配套240万元。

四、严格农业执法,保护农民利益

1、加强肥料检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为更好地加强肥料市场流通,规范肥料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首先对肥料产品经营单位和个体户进行清查,对不具备法定经营条件的一律予以取消。其次加大对肥料抽检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加强肥料市场标签标识管理,扭转标签标识混乱局面。据统计,上半年共检查市场11个,检查经营户216户,对查出擅自修改标识内容的经营户依法进行处理,责令停止销售不合格肥料并进行罚款处理。

2、实施植物检疫,杜绝检疫对象传播和蔓延

首先大力宣传植检法律法规,发放《植物检疫条例》和相关资料2000份;其次做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对全县良种繁育基地定期检查,监测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对粮食调运户及时检查并办理检疫证明,严防检疫对象发生。

下半年工作重点

1、做好夏种作物(玉米、大豆)“三情”(苗情、病虫情、墒情)监测工作,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当好政府参谋。

2、继续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①按照2012年农民科技示范培训方案,计划在一个月内对750名科技示范户和200名辐射户进行集中培训11场次,现场指导5-6次。

②按照县2012年阳光工程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高产创建实施工作,对我县16个高产创建方1588名从业农民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计划7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培训688人;2个大豆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培训200人;7个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培训700人。

3、继续抓好粮棉油高产创建及玉米振兴计划项目实施工作,主要是小麦、大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落实,及早制定下半年小麦高产攻关、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4、继续加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

玉米调查报告范文篇3

一、认清形势,加强领导。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是制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一旦发生,损失很大,甚至颗粒无收,所有的投入和付出毁于一旦。目前由于气候给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适宜的发生、繁育、生长的条件。根据预测预报和实地调查来看,发生的时间早、种类多、范围广。在苗床地常年没有出现的病虫今年也发生了,给农业生产提出严峻的挑战。为确保今年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实现农民增收,抓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搞好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镇上成立城北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技站长任办公室主任、农技站职工为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加强对全镇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工作的测报调查、技术指导、协调和督查。各村(居)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确保本地无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

二、措施到位,责任明确。

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和防治预案,加强对村(居)及相关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和协调,对出现重大病虫害的地方,立即组织专业队指导,加强统一防治。镇农技站负责全镇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调查、防治技术指导,向镇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病虫害情况,印发技术资料。村(居)负责本区域内的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加强宣传,督促农民加强防范,及时报告病虫害发展情况;如有重大病虫害发生,要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消灭病虫。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村(居)要切实做到每三天一查、一报。农技站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进村入户抓好田间调查,做好预测预报;镇上领导按平时工作分工驻片包村,驻村干部及村干部包社,使工作层层有人抓、一级对一级负责,推动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玉米调查报告范文篇4

一、认清形势,加强领导。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是制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一旦发生,损失很大,甚至颗粒无收,所有的投入和付出毁于一旦。目前由于气候给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适宜的发生、繁育、生长的条件。根据预测预报和实地调查来看,发生的时间早、种类多、范围广。在苗床地常年没有出现的病虫今年也发生了,给农业生产提出严峻的挑战。为确保今年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实现农民增收,抓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搞好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镇上成立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技站长任办公室主任、农技站职工为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加强对全镇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工作的测报调查、技术指导、协调和督查。各村(居)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加强此项工作,确保本地无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

二、措施到位,责任明确。

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和防治预案,加强对村(居)及相关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和协调,对出现重大病虫害的地方,立即组织专业队指导,加强统一防治。镇农技站负责全镇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调查、防治技术指导,向镇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病虫害情况,印发技术资料。村(居)负责本区域内的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加强宣传,督促农民加强防范,及时报告病虫害发展情况;如有重大病虫害发生,要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消灭病虫。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村(居)要切实做到每三天一查、一报。农技站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进村入户抓好田间调查,做好预测预报;镇上领导按平时工作分工驻片包村,驻村干部及村干部包社,使工作层层有人抓、一级对一级负责,推动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玉米调查报告范文篇5

首先应感谢局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竞聘机会。我今年37岁,**年七月毕业于新疆哈密地区广播电视大学财政税收专业,大专学历。**年12月至今在哈密地区农经局工作。**年取得《会计证》,20*年11月取得中级农经师技术职务。我竞聘的岗位是业务一科副科长。这次竟聘的信心主要来源于:

(一)在思想、工作作风方面:我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自觉做到政治上不说糊涂话、不做出格的事,与局领导保持一致。在为人处世上,坚持做到自严、自律、自尊、自爱。在处理工作关系上,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维护领导、集体利益和集体荣誉,做到宽容待人,搞好民族团结,遇到问题时放低姿态消除误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热情及很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二)在实际工作中:首先我对工作充满激情和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多年的农产品销售服务工作,使我对农村基层情况和农民有深刻的了解,也为我现在的农经业务工作积累了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其次,我善于在工作中观察、发现问题并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和领导关心的难点问题,深入乡村进行专题调研,先后撰写了《哈密地区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关于瓜棉间作情况的调查报告》、《浅谈哈密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对策》得到局领导的好评。其中《浅谈哈密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对策》和协助调查撰写的《地膜玉米推广种植情况调查报告》两篇调研报告引起了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予重要批示。

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努力协助做好科室工作,下面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工作目标和思路。

工作目标:满足党政领导决策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以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全面提升农经服务水平。具体做法:

㈠协助科长做好科室各项工作。一是在科室内部实行岗位责任制,定员定岗,充分调动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建立学习制度,从抓学习、提素质、强队伍、挖掘内部潜力入手,组织科室人员有计划的学习党的有关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和农经业务知识,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的学习,本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把科室建成理论扎实、业务精通、团结协作的团队。

㈡加强对农村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重点对“四大问题”进行超前研究,一是如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能力的问题;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构建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的问题;三是如何支持农民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的问题;四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收益增加后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为各级领导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玉米调查报告范文篇6

一、全面摸清耕地撂荒基本情况

(一)开展全面调查摸底。从2021年3月开始,由各乡镇开展为期2个月的撂荒地情况调查,以村为单位,对全镇所有建制村(包括自然村、组等)连续2年及2年以上未种植农作物的可耕作耕地(指农户承包耕地和集体所有未发包的耕地)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做到逐户清查、逐块核对。对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位置、面积、类型、撂荒原因、农户复耕计划等,进行逐项登记造册。

(二)建立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台账。按照“村有清单、乡(镇)有台账、县(市、区)有总账”的要求,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见附件)。4月25日前村级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清单、乡(镇)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县级建立总账,有关情况汇总到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撂荒地台账的动态管理,乡(镇)村两级要实时更新台账清单,有关变化情况要及时报送县农业农村局。

二、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

(三)分类利用撂荒地。各乡镇要针对耕地撂荒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4月25日前各乡镇要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的具体方案。对立地条件较好的撂荒地要尽快组织复耕,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对立地条件差的撂荒地,要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对确不适宜耕种的撂荒地,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和规划要求,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等。对暂不耕种的冬闲田,应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提高耕地质量。

三、引导支持撂荒地复耕发展农业生产

(四)鼓励支持农民复耕种粮。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各地对撂荒地复垦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加大对规模种粮补贴力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向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经管主体倾斜,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五)加快改善撂荒地耕作条件。我县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撂荒地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鼓励整乡整村整流域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先重点建设,及时复垦、改造、提升。注重分类完善,对偏远山垄田,加大机耕路、排水沟等设施建设,对零散耕地,加大小块拼大块格田化平整,提升宜机化水平,对缺水旱地,加快建设小型水源、机井、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设施,对受污染耕地,加强监测监管,加快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好安全利用。

(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针对山区特点,大力推广中小型适用农机具,对适宜山区及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机具购置给予补贴。加快发展面向小农户和粮食生产薄弱环节的托管服务,推行粮食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推广“滴滴农机”服务模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七)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推进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引导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经营权,防止耕地撂荒。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指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书面流转合同,将防止撂荒要求纳入流转合同内容,对撂荒连续2年以上的,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用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按照先服务后补助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联合体、专业服务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和功能,面向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开展全程式、菜单式托管服务。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实行资金补助,推动服务组织改善承接条件,提升服务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

(九)压实工作责任。各乡镇要充分认识遏制耕地撂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乡镇要明确专人负责,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乡镇要组建工作专班,抽调精干人员,推动工作落实;村主要负责人要具体抓落实,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

点,确保如期完成调查摸底任务,并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5月10日前各乡镇将耕地据荒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报送农业农村局。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基本情况、撂荒原因分析、复耕计划安排、推进复耕主要政策举措、工作建议等。

玉米调查报告范文篇7

为了全面掌握我镇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探索出适合我镇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的路子。最近镇政府组织镇村干部深入村社农户家中,就我镇当前农业投入及产出情况做了详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各类农作物投入与产出的调查情况:

这次农作物调查,我们主要对当前群众种植面积最大的苹果、小麦、西瓜、玉米和洋芋等作物进行调查,涉及全镇19村部分农户,采取随即抽样入户的办法进行。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一)苹果业。我们随即对抽取的8个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主要从苹果亩产量和亩投入资金两方面进行调查。此次抽取的农户既有川区的又有山区的,以川区群众为主,亩产量从5000市斤到7000市斤不等,平均亩产量为6062.5市斤;投入资金主要从农药、水费、化肥、套袋、地膜、零工费及其他方面调查,亩投入资金最高为2120元,最低为1551元,平均为亩投入资金1903.4元。按照调查数据推算,在不含人工费的前提下,平均每斤苹果成本价格为1903.4元÷6062.5斤/亩=0.31元;如果将投入的人工费计算在内的话,按照每个劳动力年外出劳务收入5000元,每个劳动力管理2亩果园计算,亩投入资金为4403.4元,则每斤苹果成本价格为4403.4元÷6062.5斤/亩=0.73元,按苹果市场销售价1.20元/斤计算,资金投入低于产出,苹果成本价低于市场价格0.47元,每亩苹果除人工费净收入为2849元。

(二)冬小麦。我们仍随即对抽取的8个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主要从小麦亩产量和亩投入资金两方面进行调查。此次抽取的农户既有川区的又有山区的,以山区群众为主,亩产量从400市斤到600市斤不等,平均亩产量为452.5市斤;投入资金主要从农药、籽种、化肥及其他方面调查,亩投入资金最高为125元,最低为83元,平均为亩投入资金110元。按照调查数据推算,在不含人工费的前提下,平均每斤小麦成本价格为110元÷452.5斤/亩=0.24元;如果将投入的人工费计算在内的话,按照每个劳动力年外出劳务收入5000元,每个劳动力管理8亩农作物计算,亩投入资金为735元,则每斤小麦成本价格为735元÷425.5斤/亩=1.62元,按小麦市场销售价0.65元/斤计算,资金投入高于产出,小麦成本价高于市场价格0.97元,种植小麦每亩要亏本412.70元。

(三)西瓜类。我们对随即抽取的4个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主要从西瓜亩产量和亩投入资金两方面进行调查。此次抽取的农户既有川区的又有山区的,以川区农户为主,亩产量从4000市斤到6000市斤不等,平均亩产量为5500市斤;投入资金主要从地膜、农药、籽种、化肥、水费及其他方面调查,亩投入资金最高为335元,最低为275元,平均为亩投入资金320.50元。按照调查数据推算,在不含人工费的前提下,平均每斤西瓜成本价格仅为320.50元÷5500斤/亩=0.06元;如果将投入的人工费计算在内的话,按照每个劳动力年外出劳务收入5000元,每个劳动力年管理3亩西瓜计算,亩投入资金为1986.5元,则每斤西瓜成本价格为1986.90元÷5500斤/亩=0.36元,按正常西瓜市场销售价0.30元/斤计算,资金投入高于产出,西瓜成本价高于市场价格0.06元,种植西瓜每亩要亏本330元。

(四)玉米类。我们随即对抽取的6个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主要从玉米亩产量和亩投入资金两方面进行调查。此次抽取的农户既有川区的又有山区的,以山区农户为主,亩产量从800市斤到1500市斤不等,平均亩产量为1017市斤;投入资金主要从地膜、农药、籽种、化肥几方面调查,亩投入资金最高为220元,最低为135元,平均为亩投入资金174.70元。按照调查数据推算,在不含人工费的前提下,平均每斤玉米成本价格为174.70元÷1017斤/亩=0.17元;如果将投入的人工费计算在内的话,按照每个劳动力年外出劳务收入5000元,每个劳动力管理8亩农作物计算,亩投入资金为799.7元,则每斤玉米成本价格为799.7元÷1017斤/亩=0.78元,按玉米市场销售价0.60元/斤计算,资金投入高于产出,玉米成本价高于市场价格0.18元,种植玉米每亩要亏本183元。

(五)洋芋类。我们随即对抽取的5个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主要从洋芋亩产量和亩投入资金两方面进行调查。此次抽取的农户全为山区,亩产量从2000市斤到4000市斤不等,平均亩产量为2600市斤;投入资金主要是化肥,亩投入资金最高为102元,最低为60元,平均为亩投入资金86.4元。按照调查数据推算,在不含人工费的前提下,平均每斤玉米成本价格为86.4元÷2600斤/亩=0.03元;如果将投入的人工费计算在内的话,按照每个劳动力年外出劳务收入5000元,每个劳动力管理8亩农作物计算,亩投入资金为711.4元,则每斤洋芋成本价格为711.4元÷2600斤/亩=0.27元,按洋芋市场销售价0.20元/斤计算,资金投入高于产出,洋芋成本价高于市场价格0.07元,种植洋芋每亩要亏本182元。

按照上面调查结果,农作物投入低于产出的只有果品产业,其他农作物计算人工费的话,全部要倒贴资金,因此我们只有依托区域优势,实施农业反哺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果品这一支柱、富民产业,才能真正使群众走向富裕。

二、当前我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充分发挥优势,块带结合,基地示范,大力推进了果品这一支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截至目前我镇果园面积已达1.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达到6000亩,果品年收入300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1577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果品产业已真正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在果品这一支柱产业的带动下,我镇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

玉米调查报告范文篇8

【英文摘要】ThreeimportantconclusionsaregottenfromtheanalysisoftraditionalagroecosysteminNorthChinaplain.First,inthecomponentofthe1930''''sagroecosystem,peasant''''sanimalhusbandrydecreasedaspopulationpressurebecameserious;Second,traditionalagroecosystemisusuallyatN-Limitationandwater-limitation.Third,theamountofhumanandanimalenergyinputchangedaccordingtolandscale.Householdsownmorelandhavemoreanimals,input,butsmallerhuman''''s.inputandhouseholdsownlesslandhavemorehuman''''spowerbutsmallerdraughtanimal''''s,butdifferenceofenergyinputbetweentwogroupsisnotobvious.Thechangeofproductionprocessisnotlikethetheoryof"AgriculturalInvolution"whichiswidelyusedbysomescholars,insteadofthat,productionchangeismostlyaecologicalchange,thepopulationpressuremadepeasantusingmorehumanlaborandlessanimalpower.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从人与生态环境关系角度研究社会历史过程,是一个新的热点,只是实证研究较少。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关键在于个案材料的取得与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用。实际上,生态学家已取得了对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闻大中先生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50年代黑龙江省海伦县、以及《补农书》所代表的17世纪的嘉兴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E.C.ELLIS也对太湖地区区域性的生态系统的变迁作了系统性的分析[2],其成果完全可为社会经济史学界所利用。本研究的范围限于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部分,主要目的是通过生态分析把握华北的农业生产力实态。有关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已很丰富,其中以黄宗智先生的研究较为显著,黄先生用吉尔茨的“过密化”理论系统地解释传统社会末期农业生产的变化过程,但其对这一问题的阐述仍属于描述性质的。本文所依据的主要资料仍同黄先生一样,但通过生态经济的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却是不一样的。应该说,对生态系统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更有利于实态地把握农业生产力状况,而经济分析由于局限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反映出来的数据指标往往不够准确。因为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相当多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并未商品化,农民用自己生产的土粪施肥、投入自己家庭的劳动力,产量的相当一部分也自己家庭消费。所以,单纯的成本分析,难以全面地反映生产力实质,而生态系统的产、投分析正补充了这方面的不足。同时,本文还对与生态系统相联系的其它的社会关系特点做了探讨。

[1]WenDazhongandDavidPinentel:SeventeenthCenturyOrganicAgricultureinChina:I.corppingsystemsinJiaxingregion.HumanEcology.1986.14(1).1-14

[2]E.C.EllisandS.M.Wang.SustainableTaiLakeRegionofChina.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1996.March22.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一)人口、耕地与家畜

农业生态系统主要由人和经过人工驯化的生物如农作物、家畜和家禽等组成。一个地区的生物负载量是有限的,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这种限制尤为明显。在开发之初,人与动物饲养量可能协同增长,但当人口过量增长时,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增长特别是家畜的增长便会受到一定限制,甚至减少。根据满铁对北京附近地区的调查,民国时期各种牲畜的饲料量大体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役畜的粗饲料量与精饲料量是很多的,足以与人争秸杆和粮食。尽管作物的秸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替代牧草资源,但由人口增长所引起的燃料需求的增加,也增加了秸杆的消耗,进而减少家畜的饲料。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华北平原的人口几乎达到了传统农业负载量的极限。民国时期,山东、河北的垦殖指数居全国的最高水平,分别达到48.28%和46.88%,人均耕地只有2.70亩和3.22亩(注:)[1]。人口压力会使土地利用程度加强,荒地、草地资源减少,进而牧草资源也减少。Buck的统计表明,华北平原冬麦—高粱区的牧草地面积只占耕地数的0.5%,有林木的牧草地、林地以及灌木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2.4%,Buck按牛1头,马1头,猪5头,鸡百只折合1家畜单位计算,黄淮海平原每英亩的耕地负载0.19个家畜单位[2],大约每32亩耕地负载一个家畜单位。人口数与家畜单位数的比值大约为6.67∶1。

另外,人口增长也使土地进一步零碎化,每户经营规模变小,越来越多的小农户无力饲养大牲畜。据对河北省25000农户的统计表明,占总数26.5%的5亩以下的农户其饲养的牛数占总牛数的比重不足1%;占总农户数21.8%的20—50亩的农户所养的牛最多,占总数的42.11%;从养骡头数而言,5—20亩的农户群体,并不是所占份额最多的群体,所占份额最多的是50—100亩的农户群体[3]。这是由于养骡需要更多的精饲料和更好的粗饲料,只有更大的经营规模才有优势。

满铁冀东地区部分调查显示,拥有耕地较多的阶层才能有能力饲养马和骡,中上等水平的农户只能饲养驴和牛,许多小农户只能饲养小驴,并且出现二户或几户共同饲养和拥有牲畜的现象[4]。彰德县的历史趋势表明,当人口压力增加、灾害加重时,饲料消耗量较多的马和骡会最先减少,牛和驴的比重可能会上升[5]。在华北,由于农村经济衰退和人口压力下土地的零细化,饲养马、骡的大农户逐渐养牛,养牛农户转向养驴,而一些小农户则干脆放弃役畜饲养[6]。

(二)作物构成与家畜

作物构成与家畜饲养的关系非常复杂,甘薯利于养猪,玉米利于大牲畜,而人口增长可能使这些有利于家畜饲养的趋势都被抵销。就华北平原而言,明清以来棉花的推广对家畜饲养的影响很大,棉花的茎叶难作饲料,其扩展势必影响家畜的饲养。河北省1952年平均每头大牲畜负担耕地32.8亩,中南部棉花集中区均在40亩以上;鲁西北产棉地区50年代平均每45亩才占有大牲畜1头,55亩耕地占有小牲畜1头[7]。在农村中,种棉花多的农户较种棉花少的农户养牲畜更难,在彰德县宋村植棉面积超过50%的农户,除了耕地规模在50亩以上的拥有1头役畜外,50亩以下的农户都没有能力饲养役畜,而棉花栽培面积在50%以下的农户在各个阶层都有役畜的饲养,且耕地拥有量越多,饲养能力越强[8]。

另外,谷类作物的不同分布也影响着牲畜饲养,就谷类作物秸杆而言,牛的杂食性比较强,而马、骡、驴等役畜对小麦桔杆则不能利用,故小麦地带养牛较多。华北平原,北部小麦种植地带的小麦往往与豆类、粟、高梁、玉米等轮作,小麦麸、豆饼也是很好的精饲料。小麦地带也往往比棉花生产地带具有更强的牲畜饲养能力[9]。

(三)生态系统的波动与家畜负载

当生态系统由于自然灾害发生波动时,系统的结构也发生变化。猪、鸡、羊等牲畜会最先减少,因为这些家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平常年份和丰收年份的食物贮存,是人们将难以利用的废弃食物转化成肉食品的一种方法。据民国《房山县志》记载,养猪多寡常与人口之多寡成正比例,人口多,饭后剩余的浆水也多,“故可多畜”。当灾害来临时小牲畜会直接被当作贮存的食品最先被消费,或出卖换取粮食。当饥荒进一步加重时,人们赖以进行农业再生产的役畜也会成为食品或被出卖以换食品。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清末民国时期,灾民一般是卖牲畜换粮食,这在文献中屡有记载。直隶武清县光绪年间,“曾因各灾村耕牛驴只无力喂养,以致变价宰杀,必致明春耕种鲜用”[10];天津一带在光绪初年因干旱而“民不聊生,无力畜牛,俱各变卖。现在得雨,无牛可耕,以致播种地仅十分之三也”[11];而1920—1921年的河北洪水使贫穷灾民的役畜有75%被杀或被卖[12]。

[1]全国经济委员会刊:《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载于《全国经济委员会报告汇编》第10集,民国26年1月第6、12表。

[2]JohnLossingBuck:LandutilizationinChina.Shanghai.UniversityofNanking.1937.(据日译本上卷,第283、286页,下卷第94页。)

[3]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北支那の农业と经济》,日本评论社版,昭和17年11月,第827页。

[4]千田英二:《北支の役畜に关する若干的考察》,《满铁调查月报》,1943年第23卷第12号,第1—30页。

[5]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编:《北支农村概况调查报告——彰德县第一区宋村及侯七里店》,日本评论社,昭和15年11月,第101页。

[6]千田英二:《北支の役畜に关する若干的考察》,《满铁调查月报》1943年第23卷第12号,第1—30页。

[7]孙敬之主编:《华北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57年7月,第60、131页。

[8]资料来源: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北支那の农业と经济》,日本评论社版,昭和17年11月,第828页。

[9]千田英二:《北支の役畜に关する若干的考察》,《满铁调查月报》1943年第23卷第12号,第1—30页。

[10]周家楣:《期不负斋全集·政书八》。

[11]《申报》光绪二年六月初二日。

[12]马扎亚尔:《支那农业经济论》井上照丸译,东京学艺社,昭和10年11月。

三、生态系统的物流分析

(一)肥料的种类和数量

尽管化学肥料在民国时期已经使用,但使用的范围和数量很少。且主要集中在铁路沿线一带,如胶济铁路沿线一般每亩使用硫铵20—30斤,冀北、京津一带的施用量在15—50斤不等,并主要集中于水稻、蔬菜、果树、烟草等作物[1]。一般农田以有机肥为主。华北的有机肥使用最多的是土粪,系人粪和家畜粪便掺土而成。传统土粪肥力较高,由六成土、三成粪便、一成其他有机物混合而成,据华北产业研究所测定,其N素含量大约0.3%[2],而现在河北农村厩肥的全N量一般为0.1%,只有少数厩肥的全N含量才达到0.4—0.7%[3]。对于各种家畜生产土粪的数量,经济史界尚有争议,罗仑先生曾就此问题对黄宗智的论点提出质疑,黄宗智的结论是从部分资料和对沙井村的访问中得出,他认为一口猪年产堆肥9000斤,能施5亩地,并且比一匹马、骡或牛所产的7200斤或1头驴所产的5400斤的质量为高。而罗仑认为马、骡的积肥量远比驴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他却认为猪的积肥量不止9000斤,应远多于大牲畜[4]。其实,根据单纯的表面上的访问估计很难说明问题。特别是在80年代,大牲畜由生产队饲养,积肥方面往往不加注意,而农民对自己家庭的养猪积肥,却往往出于对土粪换工分而多掺土,这也是华北土粪质量比解放前下降的原因。实际上,分析牲畜的产肥量,重要的在于分析其每年所产肥料中N、P、K含量,特别是含N量。现代的科学分析表明,每头大牲畜如马、骡一年所生产的肥料量折合N31.0斤,是猪的3倍还多;牛的折N量为24.3斤,也远高于猪[5]。另外,满铁调查部所编的《华北の农业と经济》一书中提到家畜产土粪量的常识估计值,大牲畜马、牛、骡一般年产土粪30000斤,驴与猪大概相当于大牲畜的五、六成[6]。另一项关于华北的调查资料也显示大牲畜的产肥量远高于猪(见表4)。

在人口压力下,耕地量、耕地所承载的牲畜量、牲畜的耕作能力、牲畜对耕地的供肥能力之间的关系往往也会出现不平衡现象,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一头役畜所能提供的土粪土地面积只有供给其饲料面积的1/2左右。一般也只有耕地面积超过20亩的农户,才能能够养得起一头大驴或小驴,超过30亩的农户才能养马、骡、牛等大牲畜。调查证明,在一般30—35亩的耕地内,大牲畜一头供给土粪的面积为15—20亩,猪一头供给7.5亩耕地,人粪尿供给3.5亩,豆饼之类肥料供给3.5亩耕地[7]。尽管规模较大的农户有能力饲养较大的役畜,但从总体上看,小农户每英亩土地所能生产的土粪量却高于大农户,华北平原小农户的单位土地产厩肥量比大农户高32.6%,比特大农户高50.4%。这是因为在小农的单位土地面积上不但负载较多的人口,同时由于小农户在饲养其它小家畜方面不低于大农户,单位土地负载的其他小家畜的量多,故生产的土粪量也较大。但从总体投入上看,大农户由于资金充足,可以投入更多的其他肥料,故各类农户间的肥料投入相差不大[8]。华北其它比较重要的有机肥还有人粪尿、坑土以及棉籽饼,豆饼、胡麻饼等肥料,但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家畜厩肥。

(二)N约束水约束与肥力平衡

华北平原各地各种作物肥料投入的种类和数量是不一样的,表6是根据各调查地区的平均水平计算而成的。

从表6中可以看出,按N素投入的多少,其次序为棉花>小麦>粟>玉米>水稻>高梁>甘薯>大豆。可见,人们对棉花、小麦、粟等华北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和主要农作物的肥料投入是相当重视的。表7是关于各种作物营养元素的输入、输出状况。主要根据表6的施肥量,再根据播种量、反硝化率、土壤生物固N量等计算总输入量,然后,根据作物的单产水平计算输出量。二者对照可看出土壤中作物营养元素的平衡情况。

从表7中可以看出,水稻、甘薯入不敷出,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这必使地力下降。大豆投入小于产出的原因是大豆可以通过固N维持平衡。高粱和玉米投入稍大于所需,如果计算水土流失,也可能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只有粟与小麦投入大于所需,即使是这两种作物,也不一定是肥力充足的,因为华北的农业产量还受水的制约。表5中除水稻外基本上是在旱地条件下的平均产量,当降雨充分或得水灌溉时,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定县试验表明,灌溉小麦增收110%,粟增收80.27%,玉米增收40%,棉花增收80%[9]。在这种情况下所需养分含量势必也随之同比例上升,如仍以以前的投入水平,会发生N素缺乏。在华北平原,民国时期旱田的土粪的每亩施用量一般为2000—5000斤,灌溉地为3000—8000斤,灌溉地的土粪投入量为旱田的1.5倍。但既使如此,当灌溉地产量为旱田的2倍时,也会出现N素制约现象。就P素而言,由于传统农业时期广施土粪,其制约程度当相对较小。至于K素,50年代华北平原的土壤基本上不缺乏,施K肥对主要作物增产不明显。总之,由于土壤肥力较低,肥料投入少,华北平原是N素肥料需求最迫切的地区,这也为50年代的研究所证明[10]。

N素制约也与农业生态系统内的“三料”危机有关,“三料”危机是指饲料、燃料和肥料的缺乏和不足。1883年8月3日的《北华捷报》这样描述直隶地区的土地肥力情况:“有很多农民,连一头牲畜也没有,因此只有很少肥料,或者没有肥料施到地上。土地所生长的一切被农民收去,地里连一叶、一茎、一根都留不下”。在华北平原,许多农村缺乏燃料,从满铁华北农村惯行调查组主要调查的6个村庄来看,就有2个村庄由于燃料不足而从市场上购入煤炭以补充。良乡吴店村禹国深一家一年要买3000斤左右的煤以补燃料不足,杨文贵家的柴火只够烧4个月,另外8个月要烧掉3600斤煤[11],一些地区农民甚至掘草根作燃料。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态系统出现N素制约几乎是必然的。

[1]满铁北支事务调查部:《山东省(青岛)肥料配给调查报告》昭和14年3月,第1.22页。

[2]赤木要男:《山东省土壤に就こ》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济南铁路局,昭和15年2月,附录1页。

[3]河北省土壤普查办公室:《河北土壤》,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12月,第406页。

[4]罗仑:《关于清代以来冀鲁西北地区经营式农场与家庭式农场的生产力水平估计——与黄宗智教授商榷》载于叶显恩主编:《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8月,第113—116页。

[5]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编:《技术经济手册·农业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第1068页。

[6]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北支那の农业と经济》,日本评论社版,昭和17年11月,第153—154页。

[7]千田英二《北支の役畜に关する若干的考察》,《满铁调查月报》1943年第23卷第12号,第1—30页。

[8]BuckJohnLossing:LandUtilizationinChina.Shanghai.UniversityofNanking.1937.(据日译本下卷第101—103页。

[9]和田保:《水を中心としこ见たる北支那の农业》,东京,成美堂发行,昭和17年10月,第237页。

[10]中科院土壤及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电力部北京勘测设计院编著《华北平原土壤》科学出版社1961年,第295、316页。

[11]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编:《中国农村惯行调查》(以下简称《惯调》),岩波书店,1981年第5册第589、591页。

四、人力、畜力投入特点与能流分析

(一)人力、畜力与各阶层投入特点

关于人力、畜力投入的资料有许多,表8是满铁的调查统计。

从表8可以看出,棉花种植所投入的人工、畜工最多,甘薯、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等的劳动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另外,在人力投入中,中耕除草所占的比重较大,平乡县高梁所占比重最高达60.5%,其次是谷子,平乡、盐山两地平均占到41%,盐山县玉米占到37.2%[1]。

农村中各阶层农户由于其占有资源的状况不一样,其人力、畜力投入策略也不尽相同,从表9中可以看出丰润县米厂村25亩以下的农户的人工投入较多,其中棉的每亩人工投入较25—50亩的农户高出26.62%,比50亩以上规模的高出30.8%。而役畜投入却以25—50亩的农户为最多,比25亩以下的农户高出31.25%,比50亩以上农户高出90.9%。可见,人工投入和畜工投入往往随规模不同而有所替代。足立启二将较多利用耕畜的耕作法称之为“大农法”,较少利用耕畜的农作法称之为“小农法”[2]。“大农法”和“小农法”严格意义上讲,不属于同一种技术体系,“大农法”相对是一种资本密集型技术,而“小农法”则为一种劳动密集型技术。

就总的能投而言,玉米由于规模较大的农户投入较多的畜工,总能投也比较多,在其它作物方面,规模在25亩以下的农户所投入的能量均高于25亩以上的农户,但差异不甚明显。

就自耕农与佃农而言,自耕农由于经营规模较大,在畜力投入上一般高于佃农,因为佃农很难单独拥有耕畜。米厂村的调查表明,佃农在棉、高粱方面,与自耕农、半自耕农相差不大,而畜力投入则远不及自耕农和半自耕农[3]。从获鹿县第二区马村的情况看,佃农除了在粟、甘薯两种作物的人力投入与其他阶层相差不多外,其它作物的人力投入远高于自耕农,而畜力投入远低于自耕农[4]。较低阶层由于缺乏耕畜而付出较多的劳动力,而较高阶层由于经营规模相对大,畜力相对充裕,人力投入较少而畜力投入较多。

(二)能量的产投比与劳动效率

在总体的能量投入中,除人、畜力外,还应包括种子和工具的能量;在能量的产出中,除作物的籽实外,还包括作物秸杆的能量。

说明:[1].每亩播种量按1升计,合1.5斤。

[2].工具能的投入参照闻大中对海沦县农业生态系统的投入分析。[5]

[3].桔杆产量根据满铁米厂村的调查计算,按每生产1斗籽实合48.68斤的秸杆106。[6]

资料来源:[1]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编:《技术经济手册·农业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68页。

[2]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华北重要作物平年亩当收量基础统计资料》民国33年12月,北京,第1-21页。

[3]骆世明等:《农业生态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版,第100-110、456-457、461页。

[4]满铁北支经济调查所:《昭和12年度农家经济调查报告丰润县宣庄镇米厂村》,第46表,昭和14年1月发行,第42.76页。

从表11和表12中可以看出,各种农作物之间的能量产投比和同一种作物在不同地区的产投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经济产量的投比在3—6∶1之间。闻大中先生所分析的17世纪嘉兴地区两种水稻生产的能量的产投比9.31∶1和12.10∶1,嘉兴地区水稻生产的投入人工达2330小时[7],而Buck所调查的平山、盐山两地的情况来看,投入人力最多的作物不过800小时左右[8]。江南农业与华北农业相比,不但更具有劳动力集约化特点,而且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华北农业由于受水、肥条件限制,产量和能量效率都不如江南农业。

[1]卜凯:《中国农家经济》,张履莺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8月,第370—421页。

[2]足立启二《清代华北の农业经营と社会构造》,《史林》1981年,第64卷第4期第66—93页。

[3]满铁北支经济调查所:《昭和14年度农家经济调查报告——丰润县宣庄镇米厂村》表45。

[4]满铁.调查部《昭和14年度农家经济调查报告——获鹿县第二区马村》昭和14年1月发行,第36—89页。

[5]WenDazhongandD.Pimentel:EnergyFlousThroughanOrganicAgroecosysteminChina.Agric.EcosystemsEnviron.1984.11.P145.

[6]满铁北支经济所:《昭和12年度农家经济调查报告——丰润县宣庄镇米厂村》第46表,昭和14年1月发行,第42、76页。

[7]WenDazhongandDavidPimentel:SeventeenthCenturyOrganicAgricultureinChina:IcroppingsystemsinJiaxingRegion.HumanEcology.1986.14(1).P1-14。

[8]卜凯:《中国农家经济》,张履莺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8月,第370—421页。

五、生态结构与社会关系

(一)家畜的饲养与乡村社会内部关系

在农村内部,紧张的生态关系导致大牲畜的共同所有制的形成,越是土地零细化的地区,这种现象越普遍。从满铁冀东地区的调查来看,共同饲养多集中在驴的饲养,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农的贫困,同时也因为驴的饲料需求量较少。在丰润县米厂村,马、骡多为富裕农户单独饲养;牛的共同饲养只有一头,为二户共同饲养;而小驴的共同饲养则占3头,共同饲养户占养驴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平谷县大北关村全村小驴共有61.3头,其中2户共同饲养的有22头,3户共同饲养的达7头,共同饲养占养小驴总户数的38%。昌黎县梁各庄小驴饲养头数为22头,2户共同饲养的为6头,3户共同饲养的为3头,4户共同饲养的有8头、共同饲养户数占小驴饲养户数的50%。共同饲养一般存在于亲戚邻里之间,各农户在使用牲畜时往往根据各农户的土地所有量和购买牲畜时的出资情况而定。河北省武强县的四户共有一头牲畜的情况是出资少的2农户农忙时各使用1日,出资多的各使用2日[1]。在惠民孙家庙,共同饲养的农户一般是每户5日交替饲养使用,在四户拥有一头牲畜的情况下,由于在农忙里轮换会导致农时的耽误,故农忙时随时协定[2]。

如果共同饲养大牲畜是生态压力下农户为了解决生产动力而采取的措施的话,那么“打猪会”或“猪会”这一类的联合则是为了村民的蛋白质营养,这也是生态压力下饲料资源匮乏的产物。顺义县西杜兰庄的猪会由四户组成,每户出购猪崽的资金2元,并出2斗黑豆做精饲料,年末杀猪时其它三户各得肉16斤,油一斤,剩下的归饲养户所得[3]。在沙井村,“打猪会”由3—5户农户组成,每年春天买猪时,其中一户饲养,其它二户各出1元购资,不足之钱由饲养户补上,大秋后,其它二户出50斤豆,到年末这二户各得肉15斤,油1斤。饲养户是三年内由三户农民轮番充当的,沙井村猪会的成员是土地少且很贫穷的人[4]。

(二)搭套与家畜的利用

一家农户即使拥有了一头大牲畜,在农田耕作或运输时仍会感到不足。在华北,许多农户养不起大牲畜,往往只能养一头驴,而一头驴是难以单独拉一具犁进行耕作的[5]。为了在耕作时配齐牲畜和农具,有牲畜农户之间的互助合作形式——“搭套”,在华北便极为普遍。顺义县前郝家疃村,有搭套而无大牲畜的共同饲养,搭套又叫“插套”。搭套一般也是在所出牲畜、工具、资本相当的农户之间进行。合作农户在出牲畜、农具的同时,各农户之间劳动力也是相互合作协调的。值得注意的是搭套者之间的关系不以家族、同姓之间的关系为限,而是更多地发生于邻居之间[6]。这里也体现出北方与南方农村社会的差异,即华北农村的邻居街坊关系往往比家族关系更为重要。顺义县沙井村有2/3的农户的搭套关系,搭套以贫穷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多,因为贫穷农户的经营规模小、牲畜缺乏,更需要在耕作中实行联合[7]。在历城县冷水沟庄,这种联合使用牲畜、农具的方式叫“合具”,也叫“合伙”,与搭套的性质是一样的。冷水沟村的“合具”一般存在于二户农民之间。合具者的土地拥有量一般在10亩左右,小于5亩的农户由于农具、役畜的实力不济,无资格平等合作,大于20亩以上的农户则拥有独立耕作的役畜和农具,无合具的必要。在冷水沟庄,合具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在婚丧事与其它的日常事务上也相互帮忙。不但如此,在互借粮食、金钱时合具者往往比同族者更容易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8]。

(三)与外部社会的联系

与外部社会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市场联系,对生态结构的适应特别表现在农民利用市场来实现农忙时对牲畜的需求。光绪末年,望都县丘庄村有耕地2400亩,地质硗薄,“村中牲畜骡马有十余头,驴牛不足十头,常至冬令农隙售而出,春耕购而入,故无常数也”[9],由于每头牲畜平均耕地为120亩,严重不足,故农忙时购入,农闲时卖出,这样可以节省农闲时饲养牲畜的饲料。这种习惯一直到50年代初仍盛行于南部的一些牲畜缺乏的棉花产区,如冀南的成安县便是在农忙时大量购入牲畜,农闲时大量卖出牲畜[10]。

乡村与外界,也有与生态关系有关的联系。一般村庄无大畜群的放牧者,但农村休闲的杂草地吸引外地的大群畜牧者,在这种情况下,村内人往往也与外地畜牧者有联系。在昌黎县,“北部山间富户多养羊,每家三、五百只不等,专雇羊管。羊群平时散于山间,至冬季寒冷,山上少草,则驱至南部平原地方,散在农地间放牧,至春始归。有交情者,为羊群代备羊圈,并供羊管之食宿,概不收费,只取羊圈粪肥,为其报酬,谓之窖羊”[11]。窖羊无疑是平原乡村农民为获取粪肥而与外界畜牧者形成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说明,为促进平原地区单调的以种植业为主的生态系统的有效转化,有时也需要从外部移入生态循环中的“转换器”,大群畜牧者正具备了这种能够在生态系统中起作用的“转换器”——羊群。

总之,牲畜共同饲养、搭套以及其他一些合作方式,为农户适应变化了的生态结构提供了一种非市场经济形式的协作机会。这些联合方式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无疑是华北乡村为应付人口压力下生态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变化特点。

[1]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北支那の农业と经济》;日本评论社,昭和17年11月,第848—852页。

[2]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北支农村概况调查报告——惠民县第一区和平乡孙家庙》,昭和14年9月,第148页。

[3]《惯调》第1卷,第79页。

[4]《惯调》第1卷,第190页(1955年版本)。

[5]《惯调》第5卷,第248页(1955年版本)。

[6]《惯调》第1卷,第77页,(1955年版本)。

[7]《惯调》第1卷,第222页。

[8]《惯调》第4卷,第26—27页(1955年版本)。

[9]陆保善:《望都县乡土图说·南路》(光绪三十一年)。

[10]孙敬之等:《冀南地区经济地理》,《地理学报》,第20卷第2期,1954年6月,第161页。

[11]《昌黎县经济状况》《中外经济周刊》211号,第9页,1927年5月。

六、过密化理论的不成立

黄宗智先生所引用的吉尔茨对印尼爪哇农业变迁的理论——“农业生产内卷化”理论,是指农民为适应人口压力的增加,通过投入过多的劳动力以实现产量的增加的生产要素配置手段。Elvin的高水平均衡理论也与之相似。其生产变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人口压力下生产从f1点过渡到f2点,这阶段尽管边际产量的曲线向下弯曲,但产量却在增长,高劳动力投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实际上,对近代华北农村出现“过密化”的验证,也需要从投入产出的数据分析出发。生态系统的分析表明,许多证据与此模式不符。尽管历史过程的农业生产难有材料进行分析,30年代的人口压力轻的大农场与人口压力重的小农场的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果,并不符合人口压力下的人力投入增多而单产增加趋势变化。Buck的调查显示,大农场的单产与小农场的并无差异,自耕农、佃农、半自耕农的单产也并无差异[1];黄宗智也承认了满铁调查中大、小农场产量的差异不明显[2]121;生态系统的物流分析表明,大农户与小农户在N素投入上无显著差异;能流分析表明,人力、畜力总能投在人口压力重的小农户与人口压力较轻的大农户之间也无很大差异,所不同的只是人力代替畜力而已。

另一项重要的证据来自赵冈先生的研究,他认为明清时期由于水土流失、生态破坏以及自然灾害加剧的影响,亩产量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3]。这种现象似乎可以说明这样的历史事实,即华北平原人口压力的增加的确使得人们向土地中投入了更多的劳动力,但并没有提高产量,只是在生态压力下采取了另外一种更加人力集约化的生产模式以维持产量而已。如图2所示,人口压力的增加使生产配置从T1曲线的F1点,转换到T2曲线的F2点。在这种转换过程中产量并没有出现增长,但劳动力投入增加了。其原因是人口压力下生态结构的变化,畜牧业的萎缩迫使生产向一种较多地利用人力的资源配置的方向发展。

从技术变迁的历史来看,明清时期,许多证据表明,我国传统的劳动集约化耕作技术在人口压力下保持了很强的稳定性,明末农书《国脉民天》反映的是华北的农业技术特点,《国脉民天》强调一种在人口压力较低条件下的集约化技术,即“亲田法”。“亲田法”耕作提倡人们将肥料、人力集中于假定百亩土地中的二十亩进行精耕细作。《国脉民天》的作者耿荫楼认为如果年成丰稔,这二十亩的收获,必比一般措施的八十亩也高数倍。倘若遇水旱虫灾,全力救护这二十亩,其余八十亩荒歉了,这二十亩照常丰收。由此可见,华北的集约化农作技术要求人力、畜力、肥料等投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时,才显示其“规模”优势,而规模优势发挥时,劳动效率才最高。总之,明清时期华北人口压力低时的劳动效率不一定比人口压力高时为高。不但华北如此,南方传统的水稻种植区也是如此,太平天国后江南地区在人口稀少时也出现了类似状况。1869年李希霍芬在浙江杭州附近旅行时指出一项重要的事实:

“这片休耕(太平天国之乱以后)的地区,曾是一片沃土,供养过大量人口;至今大部分还没有耕种。原因似乎在于中国利用土地的方法取决于一定规模的有效人口;如果规模太小,甚至不能耕种一小块土地。……在这个国家,耕地的规模,似乎与一定数量的人所提供的肥料之间有一个固定的关系。如果这些人中有一部分由于疾病或战争死去,所提供的肥料也就下降。于是潜在的耕地规模就要减少。因此如果有一半人口死亡,就有一半土地不能耕种”[4]。

太平天国之前太湖流域的人口压力在传统社会时期最为严重。从李希霍芬的这段论述中,江南农业在人口压力下降时,劳动力和技术的规模优势显然尚未在全部耕地上达到。人口与耕地量的对比必须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精耕细作技术才能在全部的耕地上实施。这也说明在原来的人口压力较重的时期,不一定处于一种相对无效率的“过密化”状态。另外,江南农业在明清时期转向铁搭耕地,尽管这意味着人力投入的增加,但这也是一种人力对畜力的替代,是以人力投入增加实现对稳定产量的追求。这种过程与华北农业的转变基本上一致。黄先生在论述长江三角洲的农业变化时将植桑、养蚕与家庭丝织业合起来与单纯种稻相对比说明历史过程的边际效益递减,另外还用同样的方法将植棉与棉纺织手工业的结合与单纯稻作相比[5],但问题是长江三角洲唐宋以来就是一个稻作、棉作与手工业发达的经济区,不能用晚期的经济作物加家庭手工业的劳动投入与水稻的大田生产相对比就得出结论来,好象以前农民只种稻,而后期工副业都出现了似的。

既然生产曲线并没有在人口压力下使产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那么农业发展过程中人口压力下耕地的开垦会不会产生过密化增长的现象呢?开垦的耕地往往是次等地,产量不高,人们投入的劳动一般不比原来的耕地多。另外,棉花种植的推广也不一定代表一种“过密化”。棉花是经济作物,应从经济角度分析,1934年的统计表明,河北每亩棉花的价值是8.09元,是每亩小麦价值3.55元的2.28倍,是粟的2.43倍(注:)[6],表8棉花的人工投入分别是小麦和粟的2.26倍和2.18倍。可见,经济分析也显示不出由于植棉而劳动效率下降的现象。从种种情况来判断,明清时期的农业增长并不是过密化增长,而是一种传统集约化农业的扩展。华北农业在水肥制约的条件下,向土地中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往往是徒劳的。

最后指出的是,尽管黄先生的“过密化”解释不适用于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但吉尔茨的“过密化”理论并没有错,吉尔茨所解释的爪哇稻作农业是从具有林地休耕植被的火耕农业突然向连续耕作的灌溉稻作农业转变的一种特点[7]。而在我国,这种农业在史前就基本上在华北消失了,长江中下游的刀耕火种农业也在唐宋时期就消失了,华北和长江三角洲的农业早就处于一种高度集约化状态,所以,“过密化”理论不适于解释明清时期中国农业的变化特点。

[1]卜凯著:《中国农家经济》,张履莺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09、370—421页。

[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第144页。

[3]赵冈:《生态变迁的统计分析》,《中国农史》1994年第4期。

[4]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庆应书房,昭和18年5月,第2卷,第79—80页。

[5]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第77—88页。

玉米调查报告范文篇9

站在县委、县政府及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农业科技推广放在首位,以服务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果、药、菌”三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创新推广机制,大力发扬创业、敬业和团结精神,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等,认真开展农业新技术引进,一年来。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技术服务。现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1.2010年工作汇报

1.1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

一是根据农时季节开展培训;二是通过县电视台举办技术讲座、印发技术资料、组织农民推广员等多渠道培训;三是设立农业技术服务热线、田间进行技术指导、集中村、组群众召开技术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培训。下乡进行生产技术调查18次,开展技术培训18000人次,发技术资料5万份,举办县电视台专题技术讲座12期,向市县业务主管部门上报小麦、水稻等作物生产技术意见,调查报告和技术总结等20多份。根据农时季节,下乡进行生产调查,研究技术方案,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生产技术意见,做好超前技术服务。开展主体技术培训方面。

组织2名高级农艺师,科技下乡包村技术服务。站长带领下。7名农艺师,经常出车做好巡回指导,乡、村与包村干部、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建立联系,进行麦田管理和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指导。县电视台做了跟踪报道。通过巡回指导麦田春季及中后期管理,使今年小麦在遇到冬春季寒潮频繁,低温寡照,造成小麦成熟期推迟10天左右;生育中期寒潮低温使穗粒数减少;后期多阴雨造成赤霉病等病虫害后发作等特殊气候条件下,减产幅度很小。据调查,小麦平均单产273.8公斤,较2009年减产20.8公斤,减7.06%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保证了小麦生长稳健。据在重阳镇半川村调查,偃展4110配方施肥麦田千粒重平均43.2g而习惯施肥麦田千粒重平均为37.3g最低只有33.3g玉米、水稻等主要秋粮作物上,全面落实了配方施肥、中耕、化学除草、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等关键技术措施,使我县秋粮在今年生育期间阴雨寡照低温的不利天气条件下,没有发生大面积倒伏等灾害,压低了灾害损失。水稻生育中期病虫危害较多,水稻田间管理的各个环节,深入稻区田间调查,针对生产中存在问题,村、组召开培训会,指导稻农科学防治,合理用药,使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措施达到家喻户晓,落实到田间地头。

1.2试验示范推广及技术创新情况

进行试种观察,1.2.1食用菌试验研究:对袋料香菇9608进行提纯复壮选优工作。对我站保存的9608系列、8079399015栽培种。已经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今年继续进行“三明139黑木耳300袋品种及栽培观察试验,品种特性及袋式地栽试验;从鲁山县引进段木香菇进行分离制种试验。

1.2.2示范:

丹水、田关、回车等乡镇建设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区,粮食生产上。全面落实规范化生产技术措施,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示范方内实行统一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统一选用优良品种,统一取土化验,统一供配方肥,统一播期播量,统一病虫草害防治。小麦示范方每个乡镇示范面积30005000亩,平均亩产320kg较2009年产量基础平均每亩增30kg农技站结合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回车镇建立示范区3880亩,其中吴岗村1350亩,王营村1300亩,大块地村1230亩。据收获前调查,平均亩穗数30.2万,穗粒数31.8粒,千粒重39.2g平均亩产320kg比未开发区平均亩穗数29.5万,穗粒数30.6粒,千粒重38.2g平均亩产293.1kg增产26.9kg增幅9.2%丹水、田关示范区平均亩穗数29.8万,穗粒数32.2粒,千粒重39.5g平均亩产322.2kg比未开发区平均亩穗数29.3万,穗粒数30.9粒,千粒重38.5g平均亩产296.3kg增产25.9kg增幅8.7%回车、五里桥等乡镇建立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2个千亩示范片,今年灾害天气条件下,示范区明显减轻了雨涝灾害,较未示范区增产2成以上。五里桥镇北堂村和五里桥村建立水稻万亩示范区,经收获前测产,平均亩成穗19.2万,穗粒数125.8粒,千粒重27.5g平均亩产564.6kg取得了好的效果。

丹水、五里桥猕猴桃基地开展万亩猕猴桃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特色农业上。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果实套袋等技术措施,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品质,增加了果农效益;农艺师王百强在丁河镇丰山村科技下乡,指导猕猴桃园套种小辣椒,取得了好的效果;桑坪、西坪等15个村香菇高产示范150万袋,推广免割袋栽本资.料来源于贵-州-学-习-网培花菇100万袋,开展技术培训15期,300余人次。推广规范化栽培技术,使污染袋减少5万袋,成品率提高15%,出菇率提高10%,增效达25%。

1.2.3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其中新麦19播种4万亩,豫麦70-36播种3万亩,两个品种占麦播面积的42.7%,平均亩产337kg,小麦:以新麦19和豫麦70为主导品种。总产2360万kg濮麦9号、10号播种3万亩,占麦播面积的18.3%,平均亩产320kg总产960万kg洛麦21播种2万亩,占麦播面积的12.2%,平均亩产326kg总产650万kg5品种较全县平均亩产273.8.0kg增684万kg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5.0万亩,按10%增幅,约增产小麦411万kg两项总增小麦1095万kg增值1971万元。

推广郑粳9707豫粳6号、新丰2号等优质粳稻品种,水稻:2.0万亩。结合配方施肥、盘育抛秧、合理用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亩产达512.6kg约增产稻谷260万kg增加产值620万元。

以正大12安玉12农大221长城218等优良品种为主,玉米:15万亩。今年受到暴风雨渍涝灾害天气影响下,约增产玉米290万kg增值520余万元。

推广种植宁R97-52万亩,豫薯7号:1万亩。平均亩产鲜薯2500.0kg,红薯3.6万亩。总产鲜薯7500万kg较徐薯18增产28%两品种共增产鲜薯1640万kg增值980万元。

1.3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创新

1.3.1新形势下的农技推广工作:

一是通过下乡开展生产调查、技术培训指导和新技术示范推广,做好跟踪服务;二是以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为纽带,建立农技推广网络,为做好新形势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扎实开展科技入户工作,联系农民技术推广员和科技示范户300余名,做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如田关乡的推广员曹正涛,矢志钻研作物育种,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已培育出了几个小麦新品种,有1个品种已参加了省级区试,还进行玉米杂交育种,已测试出了3个苗头品种;田关乡的李荣普、王彦丽,回车镇的任子敏,五里桥乡的杜顺哲、谢运华,丁河镇北峪村的庞天成,重阳镇半川村的陈光成、云台村的查振兴,军马河乡毛坪村的路仁敏等,承担我站的小麦、玉米、水稻、红薯、食用菌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技术棚架。三是通过实施项目推广新技术。

技物结合,进行食用菌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指导,服务农民增收。每年推广优质食用菌种30万斤左右,提高农民种植效益,增加社会效益,站也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食用菌技术推广:站为服务好县香菇为主的食用菌这一特色农业,组建了食用菌技术推广中心。以提供优质菌种服务为主导。

测土化验,配肥中心工作:进行小麦、水稻、花生、猕猴桃、山茱萸等作物施肥调研。研制各作物专用肥配方,配制专用配方肥,采用项目加基地,典型示范引导等多种形式,技物结合进行配方施肥推广服务。专用配方肥在猕猴桃和山茱萸等产业上施用已成习惯,但由于受价格等多种因素制约,粮食作物上推广面积仍偏小。

1.3.2农技站内部管理工作:

把全站工作分为业务、配肥、食用菌技术推广中心和高丰裕农资服务公司四个小组。领导班子合理分工,农技站内部管理上。各负其责,通过月、季、半年工作督察,年终总结,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一是建立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年终考核,奖惩兑现。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根据县域特色农业把“果、药、菌”作为支柱产业的特点,每周二下午组织政治及业务学习,建立学习签到和考核制度,请专家授课,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三是明确工作重点,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通过以上管理使全站职工踏实工作,争创佳绩,顺利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1.4重大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情况

1.4.1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其中包括100个个性化服务土样,填写农户施肥调查表600份,为100个农户开展了个性化测土服务。完成2009年2005个土样的检测分析任务,主要测试土壤样品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硫、有机质、PH值7项常规项目,并将化验结果录入数据库。土样采集与化验分析:按照《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土样采集任务600个。

其中小麦60个,植株测试:2009年120个植株粉碎样的分析任务。玉米60个,测试小麦和玉米的籽粒和茎秆全氮、全磷、全钾、水分。

丰缺指标试验4个,田间试验:完成小麦氮肥用量试验4个。三区示范试验10个;玉米氮肥用量试验4个,丰缺指标试验4个,三区示范试验10个,安排20102011年度小麦氮肥用量试验4个,丰缺指标试验3个,肥料利用率试验1个,三区示范试验10个。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40期;对县乡农技人员、肥料生产经销企业有关人员、村组农民技术人员和示范农户的培训,技术指导服务和技术入户:结合高产创建。发放技术资料50000份,施肥建议卡50000份;利用广播电视宣传20次、报刊宣传12次、墙体广告、网络宣传、科技赶集等形式,广泛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按照养分丰缺指标、作物需肥规律和亩产标准,提出小麦肥料配方3个:N26P10K9N23P10K7N24P10K6夏玉米肥料配方2个:N28P9K8N26P8K6水稻肥料配方1个:N26P8K11,测土配方施肥物化指导:根据农户田块土样化验结果。猕猴桃肥料配方1个:N23P10K12农户可根据自己田块土壤养分含量,选择不同的氮磷钾含量复合肥、配方肥施用。如小麦,高肥地可选用45%26-10-9复合肥,缺氮素的可选择如40%24-10-6高氮复合肥,氮磷钾都低的可选择40%23-10-7复合肥,缺磷钾田块可选用硝酸磷+氯化钾或尿素+二铵+氯化钾。按照配方,生产供应不同区域配方肥,送肥到村,农户

覆盖了全县288个行政村、涉及8万农户。其中小麦1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全年共推广测土配方肥施肥面积40万亩。亩增产小麦30.3公斤,增产率10.2%亩均减少合理用肥节肥(折纯)4.5kg亩均增收节支22.5元,总增效节支337.5万元。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0万亩,亩均增产56.7kg增产率16.1%亩均节肥(折纯)1kg亩均增收1.6元,实现增效节支616万元。水稻2万亩,猕猴桃2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完成15万亩,推广配方肥6300吨。全年共实现增收粮食1113.1万kg增收节支3239.94万元。

丹水、田关、回车、五里桥等乡镇建立了小麦、玉米、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和千亩示范片,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建设:结合高产创建活动。百亩示范方。

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得到提高,通过项目的实施。施肥习惯由过去的只注重氮、磷施用改为氮、磷、钾、微搭配施用,盲目施肥变为测土配方施肥,过去靠多施肥求高产转变为计算产出投入比例,施肥水平明显提高,有效地解决了施肥不合理问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土壤中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趋向平衡,减少了养分流失,初步达到土壤养分的均衡协调;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防止了化肥残留土壤、流失水域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抑制了盲目施肥对土壤的人为破坏,改善了项目区土壤环境质量,有利于生态平衡,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丹水镇1个村6000亩回车镇2个村8000亩,五里桥镇3个村8000亩,重阳镇4个村8000亩;涉及农户7000多户,1.4.2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试点工作:今年我继续在4个乡镇开展3万亩施用商品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共发放商品有机肥3000吨。项目区的回车、五里桥2个乡镇3个村建立了5个调查点,已经对8个点取土化验,开展土壤有机质补贴项目效果监测点5个与试验点3个,定点监测实施效果。

2存在问题及2011年工作计划

2.1存在问题

农技推广业务活动及公益性调查研究、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难以开展;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缺位断层现象,一是农技推广经费缺乏。实施专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的科技项目时,工作进度跟不上上级要求,材料整理不够及时。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工作忙不过来。

2.22010年工作计划

做好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一是服务全县粮食生产。全年完成大型生产调查14次以上,提出作物生产技术意见,指导群众抗灾减灾,增产增收。

二是继续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国家补贴项目的工作目标任务。

搞好猕猴桃、食用菌等的示范及技术指导服务。三是服务全县特色农业.

玉米调查报告范文篇10

2005年以来,农业股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本职,勇于创新,扎实工作,与各兄弟股室团结协作,较好地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服务辣椒生产

一是宣传发动,营造氛围。为保证“益都红”辣椒推广种植工作全面顺利开展,配合县政府先后组织召开了六次“益都红”辣椒种植动员会、加油会,分解了“益都红”辣椒种植目标,制定了辣椒目标责任书,对11个重点乡(镇)推广种植“益都红”辣椒进行了全面督导落实,对其交付的种子定金额,落实种植面积,签订合同份数进行了动态统计。二是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技术保障。①制定培训计划。根据辣椒生产各个时期的不同生长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整个培训计划从育苗、苗床管理、移栽、苗期管理、田间管理、辣椒采收到后期管理7个阶段都作了周密部署。②筛选技术员和示范户。按照县领导的要求,从11个乡(镇)筛选了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乡级技术员、种植技术高的村级技术员和能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种植示范户。③开展技术培训。为使“益都红”辣椒种植技术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块,组织蔬菜中心和先锋公司技术专家巡回10余个乡(镇)举办辣椒育苗、苗床管理、田间定植技术培训班30期,召开技术观摩会12次,聘请山东农业研究所张炎光教授召开千人参加的大型辣椒种植培训会一次,散发技术资料3万余份,举办电视讲座15期,培训乡、村技术及种植示范户1万余人次。三是加强工作督导,推动辣椒种植。为保证推广种植“益都红”辣椒工作真正落实到位,配合县政府办公室组成联合督导组对辣椒种植面积的落实、合同的签订、种子预交款的落实,育苗情况及移栽进度进行全程督导检查,每周将督导情况向领导汇报一次,关键时期采用日报表的方式,每天向领导汇报情况,有力推动了“益都红”辣椒种植工作的开展。

二、积极服务农业面上工作

特别是“三夏”、“三秋”季节,对麦收及收秋种麦进度进行动态统计,每天都加班加点及时上报给县领导。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今年七月下旬,我县普降大到暴雨,全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为搞好灾情统计,做到了24小时值班,每天认真统计汇总18个乡镇的灾情,并及时上报县领导,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积极服务了四次农业专题会,一次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

一是服务了8月25号召开的****小麦良种推广补贴动员大会。分别以政府文件和农业局文件制定下发了小麦良种补贴领导小组名单及技术专家组名单。二是服务“三夏”生产会议,并对“三夏”生产进行动态统计,每天及时准确地把当天麦收进度汇总成表格上报给县领导和局领导。三是服务****农业工作会。撰写了梁红副县长在全县农业工作会上的讲话。四是服务9月底召开的“益都红”辣椒座谈会,制定了益都红辣椒实施方案,分解了责任目标,动员会后对全县益都红辣椒种植落实情况进行摸底统计。五是服务市农业产业化现场会。为迎接11月29日的全市农业产业化现场会的,积极主动搞好了一系列服务,包括宣传版面制作、会场布置等。

三、积极申报农业项目

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按照上级安排,2005年以来筛选上报的项目共有10个: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建设;二是****万棚无公害白灵菇生产基地项目;三是****5万亩无公害“益都红”辣椒生产基地项目;四是****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建设项目;六是****优质玉米保优节本标准化生产研究与示范项目;七是****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八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九是****食用菌龙头企业建设项目。十是****六塔乡大蒜种植项目。

四、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

2005年我县承担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900人,引导性培训任务1800人。一年来,通过建立领导组织,制定实施方案,认定培训基地,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指导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动了整个项目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实际完成示范性培训1129人,引导性培训2000人,分别占目标任务的125%、111%。其中示范性培训转移结业率达100%,主要工种有电子666人,电焊185人,电脑192人,缝纫70人,车工16人。主要就业于厦门TDK电子公司(电子436人),厦门多威电子公司(电子202人),广东步步高集团、深圳富士康等(计算机155人),濮阳保成帆布厂(缝纫70人),上海港口机械厂、宁波造船厂、南京金陵造船厂、南京仪征造船厂、上海闽南造船厂等(电焊185人),江苏建湖县海盛机械厂(车工16人)等单位。经过培训的农民深受用工单位欢迎,月均工资在500—1000元之间,电子专业一般在800元以上,较未经培训的农民工不但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月均增资200—300元。经县阳光工程办公室调查回访,通过阳光工程项目转移的农民工工资都能按时发放,生活条件、工资、待遇都比较好,农民工本人及其家属对此非常满意。

五、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推动农业重点工作全面展开

一是对辣椒移栽情况督查。5月初,对全县的辣椒移栽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辣椒移栽进度进行动态统计,撰写了调查报告上报县领导。据调查统计今年辣椒种植面积达30万亩,瓜椒间作、林椒间作、麦椒间作等模式大面积推广。

二是配合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对全县农业重点工作进行了三次督查,对每次考核结果都做出了客观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宣传推广先进典型,鞭策后进,形成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报告3篇,为领导指导各乡镇工作科学依据。

六、集中全面进行了两次农业工作调查

一是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查。4月中旬,对全县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科学制定了“十一五”人才战略规划,提出了我县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对策。

二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调查。4月底,对我县的特色农产品(辣椒)区域布局种植现状,销售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辣椒产业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并选择仙庄乡作为我县“十一五”期间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

七、注重农情信息的挖掘、上报工作

为让领导能够及时协调工作,指导农业生产有准确依据。我们加强与各乡(镇)及涉农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全县农业工作动态和农情信息情况,并形成有条理的文字材料上报县两办信息科。一年来,共上报信息17条,其中被采用8条。按时整理上报县政府办第一季度、4、5、6、9、10、11月份及半年、年底农业工作总结。

做到了按时上报农情信息。一年来,累计向市局上报农情信息110余条,组织上报小麦分析、秋作物种植结构分析,夏种、秋管等技术文稿20余篇,特别在“三夏”、“三秋”大忙季节严格按照市局要求,保证每天9点之前按时上报农情进度,即使节假日、星期天也从未间断过。

八、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各种文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