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鉴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7:53

艺术评鉴论文

艺术评鉴论文范文篇1

一、“知音其难”的原因

“知音其难哉!”《知音》篇一开始,就指出文学上的知音很难遇到。“知音”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61伯牙是古代著名的乐师,琴技非常高超。他用琴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内心的感情,只有他的好友钟子期能从琴声中得知,两人引为知音。后来,“钟子期死,伯牙终生不复鼓琴”[2]717,认为知音逝去,世间再没有人能欣赏他的琴声了。此后,“知音”就被人们用来形容读者品评作品时与作者通过潜在交流(阅读)所达到的心灵契合程度。刘勰通过研究大量文学批评现象,结合自己的切身创作和批评鉴赏体验,自然感受很深,故直接以“知音”名篇,意欲探究知音之法,解救知音之蔽。所以开篇即发出一阵强烈的感叹:“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2]713慨叹知音的稀少,不容易碰到公正合理的批评鉴赏者。在《知音》篇开篇,刘勰指出“知音其难”的原因有二:一是“音实难知”,是就作品而言的,意谓作品本身不易为鉴赏者了解和欣赏;一是“知实难逢”,是就鉴赏者而言的,意谓批评者在品评作品时会出现障碍,使作品得不到合理的评价。刘勰首先针对“知实难逢”这一文学现象展开论述。他从历史的角度,结合具体事例,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知实难逢”的根源所在,指出“知实难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贵古贱今”;二是“崇己抑人”;三是“信伪迷真”。其实在刘勰之前,已有王充、曹丕、葛洪等人批评过各自时代下贵古贱今的不良社会风气。如王充《论衡•案书篇》指出:“夫俗好珍古不贵今,谓今之文不如古书。夫古今一也,才有高下,言有是非,不论善恶而徒贵古,是谓古人贤于今人也。……盖才有浅深,无有古今;文有真伪,无有故新。”[3]529曹丕《典论•论文》批评“贵古贱今,向声背实”[4]13的不良现象,又指出了人们“暗于自见,谓己为贤”[4]13等崇己抑人的毛病。葛洪在《抱朴子•辞义篇》中说的更为透彻:“近人之情,爱同憎异,贵乎合己,贱于殊途。”[4]299刘勰《知音》篇正是在这些方面整合了前贤的批评意见,并把它们归纳成为三点,立论也就显得更加严密和完备。接着刘勰论述了“音实难知”的现象及成因,大体表现在鉴赏者和作品这一主客体方面的原因。客体(作品)方面的原因是“……形器易徵,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2]714,说明品鉴和欣赏作品很难。主体(鉴赏者)方面的原因是: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2]714刘勰指出,由于鉴赏者与创作者在性格、兴趣方面的不同,会忽略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使得在文学欣赏上各有偏好,这也是造成不公允批判的重要原因。这种“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的偏见实际上还是跟当时贵古贱今、崇己抑人的社会风气相关联。由上文可知,刘勰的这个见解也是本于葛洪的《抱朴子•辞义篇》。

二、文情可鉴的可行性———“博观”、“六观”、“沿波讨源”

不过,刘勰不是简单的指出知音难遇的种种原因所在,他的论述也没有仅仅停留在“知音其难”、“文情难鉴”这些现象层面上,而是建设性的提出了一个相反的理论命题,即“知音”可遇,文情可鉴。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的论述了人们能够克服偏好,作出公正而全面批评的可行性。对此,刘勰提出了具体可行性的方法: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2]714-715此处,刘勰对鉴赏者在品鉴作品时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现这种要求,他提到两个方面:一是批评鉴赏者的修养,一是批评鉴赏者的态度。具体来说,就鉴赏者而言,首先应针对“圆照之象”,提高自己的修养,“务先博观”。所谓“圆照”,是指与偏好相反,能进行全面而合理的批评。要做到“圆照”,必先“博观”。所谓“博观”,则含有多积累、多观察、多体验的意义。鉴赏者还应摆正自身的态度,通过阅读考察大量文学作品及其情状,加以仔细的比较研究,摒除个人的爱憎好恶,评价作品不存私心,鉴赏态度上不带偏见,从而做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鉴赏者的修养和态度,是做好文学批评鉴赏工作的根本条件。但要解决“文情难鉴”的现实困难,最终实现“文情可鉴”,还必须有较为具体的途径可循。接着刘勰指出鉴赏者还应从六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考察来判断其优劣。其文曰: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2]715一观位体,注重考察作品所采取的体制问题,见于《体性》篇;二观置辞,注重考察作品如何运用辞采的问题,见于《丽辞》、《比兴》、《夸饰》等篇;三观通变,注重考察作品的因革问题,即考察此部作品与前代作品有何承继关系,又有什么独创之处,见于《通变》篇;四观奇正,注重考察作品在奇与正两种表现手法上的表现,即如何“执正以驭奇”[2]531的问题,见于《定势》篇;五观事义,注重考察作品如何“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2]614的问题,见于《事类》篇;六观宫商,注重考察作品的声律问题,见于《声律》篇。“这六个方面中,位体、置辞、宫商都是属于形式方面的,通变、奇正、事义三者和内容有关,但又与表现手法有密切的联系。”[5]143-144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篇中提出判断好的诗文作品有“六义”即六条标准,首列“情深而不诡”[6]23;在《附会》篇中论述作文的四要点,首列“以情志为神明”[2]650。他在《知音》篇中论述评论作品的“六观”,主要着眼于形式与艺术表现,却没有直接提及“文”与“情”的关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刘勰轻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其实,《知音》篇所谓“将阅文情,先标六观”,就是说若要了解文情,先得从“六观”入手,但又不是止于”六观”。《知音》篇又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2]715他要求批评鉴赏者“披文以入情”。位体、置辞等六个方面,主要是就作品的形式和艺术表现而言,也就是作品的“文”;鉴赏者就必须通过“博观”,“六观”,循着作品的文辞去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如“沿波讨源”,是“虽幽必显”的。所以说,刘勰在这方面并没有轻视作品思想内容的倾向。

三、创作者与鉴赏者的潜在交流过程———“情动辞发”、“披文入情”

刘勰强调文学鉴赏过程的实现要以情感投入为前提,这是非常独到的见解。诚然,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鉴赏,都是饱含情感的精神活动,而正是在这一契合点上,鉴赏者通过阅读与创作者也才有了潜在交流的可能。历史上众多的文学鉴赏实践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世说新语•豪爽》言:“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7]598引文所载,晋朝大将军王敦与曹操一样,有着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故常常吟咏曹诗来宣泄一己之情怀。南宋文天祥读杜甫诗时,亦有同样的切身体验。其《集杜诗自序》云:“凡吾所欲言者,子美先代为言之,日玩之不置,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也。”[8]397至于刘勰将“知音”作为文学鉴赏活动的目的,强调鉴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更是精到之见,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序》云:“吾读杜十年,索杜于杜,弗得;索杜于百氏诠释之杜,愈亦弗得。既乃摄吾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闷闷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来,邂逅于无何有之乡,而吾之解出焉。”[9]5意谓不能以杜解杜,也不能单从别人的诠释中领悟杜诗。揭示了鉴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然而,文学创作过程和文学欣赏过程又是相区别的。就创作者而言,应先“情动”,有了思想感情,然后“辞发”,并把它体现在一定的文辞形式中;就鉴赏者者而言,首先“披文”,接触的应是作品的文辞形式,然后“入情”,通过它来领会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即是所谓“沿波讨源”。二者的过程虽然相反,但文辞形式这个要素对于创作者和鉴赏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必须凭借优美的文辞形式来表现思想感情,从而实现打动和教育读者的目的;鉴赏者只有仔细考察文辞形式,才能较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度,最终对作品的优劣作出合理而公正的判断。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谈文学的创作问题,刘勰在《镕裁》篇就有所论及,提出了“三准”之说:“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馀于终,则撮辞以举要。”[2]542所谓“三准”,是指写作过程中的前面三个步骤,也就是先假定作者已有了一定的思想感情,然后考察如何采取恰当的文辞形式来表现它。与“三准”说不同,刘勰《知音》篇的“六观”,是从批评者的角度来谈文学鉴赏问题的。鉴赏者接触的首先是作品的文辞形式,因此必须通过文辞形式来探求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六观”之外,刘勰还指出了关于鉴赏者的鉴赏能力问题。他说:“事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弃?”[2]715刘勰认为,能否真正做到觇其文而见其心,关键不在于作品的深奥难鉴,而在于鉴赏者“识照”能力的高低。所以他又说:“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这样,刘勰便把鉴赏者主观方面的能力问题作为鉴赏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提了出来。正因为在文学作品和鉴赏者之间,鉴赏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他提出“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2]715的问题。所谓“俗监之迷者,深废浅售”,是说由于鉴赏者“识照”能力不够,导致文学作品鉴赏中典雅深奥的作品遭弃,而平庸浅薄的作品却得以兜售的不良现象。在刘勰看来,这是由于鉴赏者修养、识见低下所致,因而他提倡鉴赏者自身鉴赏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提高鉴赏能力,才能正确地进行鉴赏并且获得艺术美感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文学作品才能充分显现出它的艺术魅力。至此,刘勰的《知音》篇为我们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一个包括创作者、作品和鉴赏者之间的互动交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者“情动辞发”是该系统的重要前提,鉴赏者“披文入情”是关键途径,“觇文辄见其心”则是鉴赏活动的最终目的。

艺术评鉴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欣赏教学;小学音乐;教学应用;探究

百度百科对于欣赏教学是这样定义的:欣赏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养成正当的态度,培养正当的兴趣,以指导人生的行为。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浓厚求知的兴趣。自然科学的精密学理或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哲学上的深邃思想和逻辑论证,一皆来自研究的兴趣和对真理的无限欣赏。音乐的作用是使人放松心情愉悦身心,而欣赏音乐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学习,这是一种学习音乐必须具备的技巧和技术。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特别应该注意欣赏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进行高效的音乐学习,提升音乐水平和学习能力。

1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欣赏,是对一门艺术最基本的要求和最主观的看法、理解和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依旧很稚嫩,对于音乐的理解可能并不够,但是这对于知道小学生如何进行欣赏并不冲突,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时可以适当的增加对于欣赏能力的培养内容和教学环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欣赏上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于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薛恒对于节奏能力把握的加强对于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体会和理解都有着很大的好处。教师可以使用采取一些对学生有效的节奏训练环节以及关于欣赏的锻炼的项目环节。

2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运用

2.1播放多种类型的音乐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乐感。所谓乐感也就是指对于音乐的感知和认知,这在音乐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只有有了灵敏并且丰富的乐感,在接触一个充满美的音乐作品时,学生才会在心灵上引起共鸣和反响,但是如果学生在听到美妙的音乐时毫无反应,如同对牛弹琴,那么就是学生缺乏欣赏能力的表现、没有丰富的乐感。不过对于学生的乐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聆听音乐时和音乐中想要表达的情感相沟通,从而容易在学生和音乐之间引起共鸣,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很好地体会到音乐所想要表达的情绪和内容,促进学生对于音乐内容和情感上的理解。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关于加强学生欣赏意识和乐感的教学环节,学生乐感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知,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从而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加强学生的欣赏能力。2.2通过使用乐器培养学生对于欣赏能力的感知。音乐其实就是各种乐器的音色混杂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种音色,学生对于乐器的使用,其实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对于乐器的音色以及声调。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学习一些简易的乐器,帮助学生对于乐器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节奏的认知和对于各种乐器的音色、音调的认知,而这些认知对于学生的欣赏能力的加强有着很强的作用。学生在和各种乐器的接触中,可以增加对于音乐的认识和对理解,加强学生对于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学生对于乐器熟悉之后,就会觉得其实音乐欣赏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去根据自己已经学习过的乐器知识,判断音乐中出现的乐器种类以及音色特点等等,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提高学生对于欣赏练习的兴趣和热情。2.3通过经典音乐的播放对学生进行欣赏水平的培养和提高。在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音乐欣赏量并不重视,而且小学生平时的欣赏能力也有限,他们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涨。对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欣赏音乐的环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关于多种形式的歌曲或者纯音乐的欣赏课程环节,并且可以根绝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一些学生喜欢并且适合学生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音乐欣赏的乐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欣赏音乐。而且通过游戏这种轻松愉快地学习方式,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教师的观点和教师想要学生接受的知识,同时还可以更快的促进学生更快、更有效的对于音乐欣赏的接受能力。而且小游戏可以非常好的活跃课堂氛围,有效地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环境之下,可以更好的去进行音乐欣赏的联系,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评鉴能力。

总之,欣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欣赏品鉴能力,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品鉴水平。这样一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操,间接地培养了学生对于节奏的感知和音乐情感的掌握,帮助小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但是在进行欣赏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现状制定针对性的课程安排和环节设计,让小学生可以毫不费力的就轻松的适应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内容,教师还应该活跃教学氛围,让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进行音乐的欣赏训练。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减轻学生对于音乐课程欣赏训练的厌烦心理,降低学习难度,避免学生出现厌学、烦躁等现象,并且可以很好地接受音乐学习,更加有效率的进行欣赏教学的音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周静波.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应用探究[J].政治论文,2016,04(36).

[2]张丽梅.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5,04(19).

[3]倪小娟.浅谈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音乐课堂教学[J].教育论文,2014(18).

[4]王小凡.节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7(05):11.

[5]邓智.威客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5,61:94.

艺术评鉴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发展;趋势

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施,教学内容包含语言、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哲学等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等领域。通识教育打破各个学科之间明显的壁垒,培养大学生广博的知识和通达的见识,养成学生开阔的胸襟、恢弘的器识、人文的素养、思考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发展潜力的人。通识教育早期常被称作“通才教育”,是从美国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翻译过来的,在日本被译为“一般教育”(也译为“教养学科”),而英国则用“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也有称博雅教育、人文教育、文雅教育、素质教育、开明教育等不同名称),德国则称之为“综合学习”(studiumgenerale),虽然各国的称呼不同,但其涵义都十分相似[1]。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几乎与世界同步,本文探讨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发展趋势,对大陆的通识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根据大学人才的培养与社会人才需要等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出台各种政策推动通识教育的发展:如大学共同“必修科目”(1958年)、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984年)、把通识课程融入共同必修课(1992年)、废除大学共同“必修科目”(1996年)和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等等[2,3]。

(1)1958年公布大学共同“必修科目”。1958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颁布了大学大学共同“必修科目”,将《国文》《英文》《国父思想》《宪法》《历史》等科目订定为各大学校院必修课程,从某种意义说这是通识教育的最早的核心课程。之后分别在1964年和1973年及1977年进行了局部修订[4]。(2)1983年编发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为了全面推进通识教育,在1983年8月制定出台了“大学必修科目表实施要点”。“要点”指出因为目前的大学很早就分科了,使得大学生只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对其他一些生活和工作常识却很缺乏,很多的大学毕业生表现出目光不远,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点”强调大学不仅要培养有能力的劳动者(工作者),而且要培养了解生活、会生活得知识分子,指出通识教育并不是灌输各学科琐碎、庞杂的常识,重点在于学生通过通识课程,明确人和人、人和自身、人和社会环境、人类和自然世界等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既生活在现代社会,又知道如何与自身、人、社会、自然相处,并明确要求,理、工、农、医各个大学的各系的学生,在大学阶段至少必须选修艺术学科、或人文和社会等有关课程4~6学分;文科类(如文、法、商等)各学院的学生最少应该选修自然科学或应用科学或艺术学有关科目4~6学分;上述科目视为选修科目[5]。要求各校根据本校师资力量、设备及其他状况在其涵盖的学术范畴外开设选修科目,对具体开设哪些课程不做硬性要求。虽说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在实施过程中各个高校出现了一些偏差,但还是要说这个关于通识课程的选修制度,是台湾地区近数十年来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发展。以上两项法规的颁布是台湾地区高校“共同科目”与“通识教育”课程规范之濫觞[6]。(3)1987年将“通识教育”融入“共同课程”。1987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出台了大学现行共同课程及通识教育“改进方案”,将原有的“共同必修科目”(28学分)与通识选修课程(4~6学分)合二为一,并称为“通识教育”课程,强调课程目标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全人教育,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意识、崇高的文化理想、适切的社会关怀、宽阔的视野、通达的人生观,进一步提出通识教育课程应应避免流于繁琐、广泛、拼凑以及尝试性、训练性和技术性,而要具有统合、平衡、贯通、前瞻、启发等特性,并将共同必修科目与4~6学分的通识课程一起规划,共分为七个范畴:国文与英文(16学分)、国父思想与立国精神(4学分)、历史与文化(6~8学分)、数学与逻辑(2~4学分)、人文与艺术(4学分)、社会科学(4学分)、自然科学(4学分),合计32~36学分,其中国文与英文、国父思想与立国精神、历史与文化为必修。其余的6~8学分则在数学与逻辑、人文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选其中2个领域研读,另外强调学生选修领域时不能选读和本人专业相近的范围,并要求每个高校应该有专门的教师辅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选读各类通识课程。(4)1992年修订大学“共同必修科目”。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于1988年和1990年先后两次修订了“共同必修科目学分”,1992年11月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出台了大学共同必修“科目表”。这个新科目表与原来最大的差别是由“科目的形态”转变为“领域的设计”,尤其是对每个领域的精神和内涵及可以开设的课程做了较为详细的补充说明。通识教育由原来的必修学分由4分增加至8分。明确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大学“专才教育”的弊端——大学生在“专才教育”的理念下,只局限在自己学科的范围,对其他领域的基本知识一无所知。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领域,提升基本素质。“必修科目”使各个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更具有弹性空间设计和规划、开设通识类课程,有力推进了通识教育的发展。(5)1994年放宽8学分通识科目的限制。为了顺应新的《大学法》的实施,台湾地区1994学年度第二次大学校长会议决定:国文、历史、外文、“中华民国宪法”和立国精神等4个领域从下个学年度起,成为每所大学必开的课程,并且规定每个领域所开的课程不得少于2学分,但具体所开设课程和学分由每个高校自主决定。这项做法不仅放宽了原来8学分的通识课程的限制,最最重要的是将通识教育内涵融入于共同必修科目中[7]。(6)1996年废除大学共同“必修科目”。

1995年5月大法官会议释字第三八〇号解释,大学“共同必修科目”的规定也属于违宪,应该自释宪结果公布的日期起满一年时失效。也就是说1996年5月27日起,共同必修科目失效,课程回归各大学自主规划。从此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大步迈入了新阶段,其实质意义有三:第一,大学有了“课程自主”的法定权利;第二,“多元化”成为大趋势;第三,在理念层次上被确立了“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核心”的概念[8]。随后教育部门为提高通识教育效果,从2003年到2006年制定了各种文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来推广。如教育部门2003年和2006年分别进行了“个别型通识教育改进计划”和“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划”,通过对大学实地评鉴,更深入、更具体地界定出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时应解决的问题并对个别教师的通识课程改进计划进行补助,透过既有的通识教育问题框架,进行细节问题的界定与解决工作,以解决专业教育及技职业教育为重心的教育困境。(7)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台湾地区通识教育2007年至2011年以发展“教育部通识教育中程纲要计划”为主[9]。期间根据“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专业教育的基础”精神,积极地以理想的通识教育作为典范来重新定义大学应有的面貌:一方面在通识教育中重新设定高等教育的标准与典范,另一方面更是着手透过通识教育的改革来重新定义大学教育,将近十年来高校通识教育潮流引领至高点。其引发的趋势包括如下六大面方面:一是以通识教育为轴线重新定位大学,二是跨领域整合的教育趋势,三是从知识本位到学习本位的教育转向,四是从整体知识讲授到更注重核心能力培养,五是社会参与式学习的发展,六是教学成就重新成为重要学术成就等等。(8)“后通识中纲计划阶段”。从2011年到现在,被台湾地区称之为“后通识中纲计划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引导台湾通识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个是教育部门的“现代公民核心能力养成中程个案计划”(2011-2014),另一个是高等教育评鉴中心所执行的通识教育评鉴。

通过以上的探讨分析可知,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特别重视通识教育,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和实施情况不断调整组织实施形式,主导权力由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定下放到各个大学院校的多元自主;规划形态由“学科”变为“课程领域”;教学内容凸显了“与社会同脉共振”的趋势;教育目标与时俱进如1992年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大学“专才教育”的弊端,1996年以解决专业教育及技职业教育为重心的教育困境。纵观台湾地区高校28年(1984~2012年)的通识教育实施的进程,其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T”型—“全能”型—“全人”型的演变。可以说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值得大陆高校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林本.大学之使命及其任务[J]..师大学报1965(10):1~17.

[2]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台湾经验与启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3]陈舜芬.一九八○年代初期台湾大学的通才教育[J].通识教育季刊,1995(1):83~106.

[4]黄俊杰.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及其展望[C].知识分子与二十一世纪,1997:17~58

[5]沉清松.对大学通识教育的检讨与建议[C].大学教育的革新,1994:33~44

[6]刘金源.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况、问题与对策[J].通识学刊:理念与实务,2006(1):1~30.

[7]余玉照.来宾致词[C].大学院校通识与核心课程教学研讨会论文集1996:(5~10).

[8]林从一.台湾通识教育发展历程[J].长庚人文社会学报,2014,7(2):191~253.

艺术评鉴论文范文篇4

本课程在幼儿戏剧表演、幼儿舞蹈主题与题材选择、幼儿舞蹈创编等方面进行训练,对提高幼师今后艺术实践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开设本课程,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二、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学生文化课基础差,乐理知识欠缺,音律节奏感弱。近年来,高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生源大部分是自主招生生源,少量是高考本科落榜生源。文化课基础差,且不是艺术特长生,钢琴弹唱、乐理即兴伴奏知识也差。二是学生不自信,不大方,舞蹈表现力弱。高职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部分没有艺术熏陶,艺术素质都弱,舞蹈基础几乎“零起步”,对自己不自信、舞台表现不够大方,公开场合舞蹈节目的表现力弱。三是学校开设的课程和幼儿园教师岗位需求没有深度融合。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的课程简单,大部分职业院校只讲授舞蹈基础和简单律动,学生毕业后不会舞蹈创编。那是因为没有舞蹈学习“量”的积累,就没了舞蹈创编中“质”的飞跃,职业能力无法与就业单位需求相融合。四是舞蹈课程师资不稳定,专业课教师紧缺。受国家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影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扩增。在校生人数规模大,然而舞蹈专业教师非常紧缺。生师比不平衡,特别是绝大多数舞蹈教师都是女教师,面临结婚、生育、二胎等因素导致师资紧缺、不稳定。五是教师团队合作意识弱,课程标准执行力弱。舞蹈教师因其职业特征影响,大多数老师喜欢张扬个性,崇尚自我独特主张,团队的合作精神弱。在授课过程中,各自崇尚独特主张,容易在课堂上张扬个性,追求自我。难以执行统一规范的《课程标准》。六是高职学院舞蹈教师普遍学历学位低,科研能力弱。舞蹈教师因其职业特点,舞台表演经验多,理论学习少。在学历提升进修方面不积极,不主动。在科研论文写作、课题申报工作方面不上心,重视不够。导致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整体师资建设滞后。七是学生独立舞蹈创编能力差。因为学生自身艺术修养差,基础知识能力缺失,在校学习周期较短,大多数学生不能独立编创幼儿舞蹈,独当一面的编创能力较弱。八是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时量安排比较少。学生每周只有2节舞蹈课程,由于课时安排少,教学内容压缩,难以达到舞蹈课程的整体要求,使学生的舞蹈能力得不到更好的提高。

三、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课程改革优化策略

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一第一学期增开《乐理》课,补充乐理知识,补充即兴伴奏知识,可以分别开一学期,各安排19周,周课时2节,共计38学时课程工作量。教会学生们熟悉节拍、节奏、音符、休止等基础乐理知识。舞蹈课上多鼓励学生在舞蹈室表演展示。每学期安排一次公开表演课。所有学生无论专业课成绩高低如何,都要上台表演,鼓励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表现力。每学期组织一次兄弟班级之间的舞蹈编排大赛,奖励优秀的学生。每一次舞蹈编排大赛就是一个学习项目,通过比赛,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舞蹈编创技能。在一节舞蹈课程中,项目化教学内容贯穿始终,学生通过舞蹈技能项目训练学习和教学能力的实践,得到多方面锻炼,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适应幼儿园岗位需求。高职学院在制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积极与幼儿园、幼稚园等其它学前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参照幼儿园、幼稚园、早期教育机构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制订教学标准。把幼儿园的岗位需求和学校的人才方案制定融合起来,才能避免课程设置单一,无缝衔接幼儿园的岗位培养学生舞蹈技能。积极发挥外聘舞蹈教师的力量。外聘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支以编制教师为主体,外聘教师为辅助的舞蹈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外聘舞蹈教师的人事档案存放在地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托管、按时办理社保。这样也稳住了外聘老师的心,长期稳定在学院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外聘教师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采用目标责任绩效考评,积极发挥外聘舞蹈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舞蹈专业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在教师政治学习活动中,集中组织大家向时代楷模、中国好人、先进模范、优秀教师学习。提高舞蹈老师的团队合作精神。经常性举办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主题的教职工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培育教师崇尚团队精神、崇尚奉献精神的良好工作氛围。重视提高舞蹈教师的学历学位。出台《关于教师高层次学历提升奖励的管理办法》鼓励教师读研读博。按期毕业的教师学校补助学费60%。除了对其给予资金奖励外,还可以多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如在职务聘任、竞聘上岗、职称评聘中,同等条件下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但同时也有约束机制,所有接受资助教师必须和学院签订工作协议,服务年限内不得调离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激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舞蹈编创能力。如可以举办学生舞蹈基本功大赛,举办“达人秀”、元旦晚会、红五月艺术节等活动,鼓励学生大胆上舞台,展示自己的舞蹈技能,老师多鼓励、多赏识、多嘉奖,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就能训练出来。增加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课时量。

在修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舞蹈课程的课时量要加大。同时,增加学生课余时间舞蹈练功课时。舞蹈学习是一个对身体进行开发的过程,提高编创能力,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理解和练习。增加舞蹈早晚功的时间可以借助“教学相长”的模式,在高年级的大学生中选拔小老师,负责监督和带领低年级的大一新生进行早晚功训练,教师只对训练结果进行点评和辅助。

参考文献:

[1]王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评鉴,2017,(23):141-143.

[2]曾丽冰.浅析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J].艺术评鉴,2018,(14):140-141.

[3]史玲捷.试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建构[J].价值工程,2013,(02):251-252.

[4]刘妙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教育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6,(16):217-218.

[5]王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舞蹈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4):60-65.

[6]杨梦思.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9,(10):121-122.

艺术评鉴论文范文篇5

以读为本,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就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取文章的营养,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如单元教学,教师应教会学生首先应根据要求,确定精读、略读的内容,对于典范文章、精彩文段,须运用精读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体会词句含义,做到“口诵心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其次,要教给学生自设阅读的目标层次,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预习提示课后练习,定出每次阅读所要解决的问题,养成带问题阅读的习惯。再次,教会学生能进行比较,从整体感知单元课文的异同点,加深对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给学生准确理解词义、分析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语文阅读不超脱字、词、句,因而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对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显得至关重要。例如教《祝福》一文,文中写祥林嫂被婆家绑架,鲁四老爷先说了“可恶!然而……”,又说了一句:“可恶!”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上下文,明确第一句话是在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被绑架的消息后说的一句话,指导学生联系本文第一自然段对鲁四老爷的描写去理解;第二句话是在卫老婆子伙同祥林嫂婆家抢走了祥林嫂又来鲁家所说一句话,联系前文祥林嫂是如何到的鲁家,我们可以理解第二个“可恶”。在平时教学中,我紧扣预习提示、教材上课后练习的知识点,将“长文”缩“短”,大胆处理教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捕捉、概括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文章的能力。通过这些,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方法,并将学到的方法迁移到其他课文,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文章的能力。

教会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语文教材以单元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其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知识点。例如初中教材中的议论文知识点,分散于几个单元中进行教学,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议论文的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都是零散的,难以形成完整体系。因此,教给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方法,将分散于各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议论文的整体概念,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如先让学生弄清议论文三要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明确,三要素与议论文结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弄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白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再让学生明确议论文论点提出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论点的位置可以放在段首,也可以放在段中,还可以放在段末;而论据则要让学生明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论证方法可分为立论、驳论,知道立论是正面讲道理,多采用举例、讲道理的方法,有时也运用比喻、正反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而驳论是驳斥错误、反动的观点,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方式,多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归谬法。这样,使分散于各单元的议论文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行将分散于各单元的记叙文、说明文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

此外,还要教给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

1、教给学生质疑解难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的这些论述都给我们以启示: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想、方式去领悟问题,达到释疑的目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矛盾”之处提问题,如教《孔乙己》一文时,可抓住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提出为何既用“大约”,又要用上“的确”,是否矛盾,从而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深刻理解作者的用意。以此让学生掌握从课文“矛盾”之处生疑,从回顾课文中解疑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前后照应中找疑问,从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的关系中找疑问。这样,围绕“疑”,有的放矢地阅读,就能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2、教给评注赏析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的能力。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品评鉴赏已成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指导学生阅读文章,要注意从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其文学修养、世界观等方面去品评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用正确的态度去鉴赏作品,分清作品的精华与糟粕,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

艺术评鉴论文范文篇6

第一条为了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对我市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探索科学考核评价高层次人才成果实绩的办法和途径,进一步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本考核办法。

第二条考核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开放的原则,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第二章考核范围

第三条考核适用对象主要包括我市的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市“226工程”培养对象。

其他各类市管高层次人才可参照本办法进行考核。

第三章考核内容

第四条考核内容包括德才表现和成果实绩两部分,重点考核成果实绩。

第五条德才表现是指考核对象管理期内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技术水平和廉洁情况。政治素质,是指政治方向及理论素养、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职业道德,是指道德品质,遵守和执行行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等;业务技术水平,是指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廉洁情况,是指勤政廉洁等方面的表现。采取定性考核方式。

第六条成果实绩是指能真实反映考核对象在一定期限内取得的成绩、效益和贡献等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课题、科研成果、论文著作、荣誉称号以及其它工作、业务方面的成绩等。采取定量考核方式。

第四条考核标准

第七条德才表现考核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一)优秀: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好,廉洁奉公,业务娴熟,工作勤奋,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成绩突出,在本地区、本行业有较大影响或起到表率作用。

(二)合格: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熟悉业务,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较好地发挥学术技术方面的作用。

(三)不合格:政治、业务素质较差,或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较大失误等。

第八条考核对象的成果实绩分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包括项目课题、科研成果、论文著作、荣誉称号和附属指标五个方面。

第九条项目课题指标是指考核对象参与研究一定层次、数量的科研项目、课题方面的考核指标。分纵向、横向两大类进行考核。

(一)纵向项目(课题)

本单项指标基准分为50分,考核每项项目(课题)得分计算:基准分×级别系数×类别系数×角色系数×进展系数×评鉴系数。

1、部级项目(课题)是指立项单位为国务院或受国务院委托的有关部门,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或以全国规划名义下达的项目、课题及科技计划等,系数为2.0;省部级项目(课题)是指立项单位为各部委,省人民政府或受上述部门委托的有关部门,包括国家行业学会、省基金委或以省规划名义下达的项目、课题及科技计划、攻关计划、高技术研究计划和社会发展计划等,系数为1.5;市级项目(课题)是指立项单位为市或省有关部门,包括以省级学会、市规划名义下达的项目、课题等,系数为1.0;其余市各部委办局及县(市)区正式下达的项目、课题等,系数为0.6。子项目(课题)下降一个级别。

2、国家高技术计划“973”项目、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863”项目等重大项目(课题)系数为1.5,自然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人文社科基金类,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攀登计划、国防重大重大科研项目和其它非基金类科技攻关计划、研究计划项目(课题)系数为1.0;博士后科学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其它项目(课题)系数为0.8。

3、主持项目(课题),系数为1.0;担任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系数为0.8。

4、圆满完成项目(课题)计划,进度和质量均好,系数为1.0;完成大部分计划,进度和质量较好,系数为0.8;处于中期,或未完全按计划实施,系数为0.5。项目(课题)停滞不得分。

5、项目(课题)通过部级评审或鉴定,系数为1.5;通过省部级评审或鉴定,系数为1.2;通过市厅级评审或鉴定,系数为1.0;未经评审或鉴定,系数为0.8。

(二)横向项目(课题)

按工作程序与外单位签订合同的横向项目(课题),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类合同,单项指标基准分为25分;测试类合同,单项指标基准分为10分。考核每项项目(课题)得分计算:基准分×结题系数。项目(课题)结题的,系数为1.0;未结题的,系数为0.8。

第十条科研成果指标是指考核对象取得的科研成果(不含非文字成果)以及成果的转化、推广和体现的研究水平和创新程度方面的考核指标。分奖励、创新、转化三大类进行考核。

(一)科研成果奖励

本单项指标基准分为100分,考核每项科研成果得分计算:基准分×级别系数×类别系数×奖级系数×角色系数。

1、部级,指国务院或受国务院委托的有关部门颁发的奖项,系数为3.0;省部级,指由各部委、省人民政府或受上述部门委托的有关部门颁发的奖项,系数为2.0;市厅级,指由省有关厅、市人民政府或受其委托的有关部门颁发的奖项,系数为1.0;县局级,指由市有关局、县人民政府或受其委托的有关部门颁发的奖项,系数为0.5;经科学技术部审批,面向全国或者跨省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社会力量奖励,系数为1.5。

2、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奖项,系数为1.0;丰收奖、鲁班奖、农业科技推广奖、星火奖、新技术引进奖、技术改进奖及其它有关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类别的奖项,系数为0.8。

3、特等奖,系数为1.5;一等奖,系数为1.0;三等奖,系数为0.8;四等奖(除县局级),系数为0.5。

4、完成人须有奖励证书并被公布确认。主要完成人(部级排序在前十名、省部级排序在前五名、市厅级排序在前三名、县局级排序第一名),系数为1.0;其他完成人,系数为0.8。

(二)科研成果创新

成果以专利、新产品、规范等表明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创新。单项指标基准分为10分,考核每项科研创新成果得分计算:基准分×类别系数×级别系数×角色系数。

1、授权专利,发明专利系数为10.0,实用新型专利系数为1.5,外观设计专利系数为0.5,发明专利仅获得申请号的,系数为0.2;开发新产品,系数为1.0;制订行业规范、工法、开发系统等并获得认定,系数为1.0。

2、部级系数为3.0;省部级系数为2.0;市厅级系数为1.0。专利不设置级别系数。

3、主要完成人,系数为1.0;其他完成人,系数为0.8。

(三)科研成果转化

指对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对现有成果的应用推广所取得的一定效益,须有权威材料证明。经济效益,包括经生产、应用及转化并形成生产力,为成果的持有方和应用方带来的一次性(直接)经济效益和对其他市场、企业、领域、产品所产生的拉动效应,进而取得的二次或多次(间接)增加的经济效益,每千万元设置3分,最高不超过60分;技术转让收益、增长的利税等,每百万元设置3分,最高不超过60分。具体得分的调整由审核组进行确认。

第十一条艺术类非文字成果,需在由文化部门和专业协会联合举办的活动中获得奖励或取得资格。

(一)获奖作品

单项指标基准分为50分,考核每项作品得分计算:基准分×级别系数×奖级系数。

1、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展,系数为2.0;省部级展,系数为1.5;市厅级展,系数为1.0。

2、金、银、铜奖比照一、二、三等奖,系数分别为1.0、0.8、0.6。

(二)参展作品

单项指标基准分为30分,考核每项作品得分计算:基准分×级别系数。

入选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展,系数为2.0;入选省部级展,系数为1.5;入选市厅级展,系数为1.0。

(三)收藏作品

必须有收藏证书,单项指标基准分为20分,考核每项作品得分计算:基准分×级别系数。

部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系数为2.0;省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系数为1.5;市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系数为1.0。

部级以上的非文字成果,在考核中由审核组确认后,相应调整级别系数。

第十二条论文著作指标是指考核对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不含一般性文章)、出版专业著作的数量、层次、引用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一)论文被检索

单项指标基准分为50分,考核每篇被检索论文得分计算:基准分×类别系数×角色系数。

1、论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系数为3.0;被EI(工程索引)检索的,系数为2.5;被ISSHP(人文社会科学会议索引)、ISTP(国际科技会议索引)、CITA(每年的被SCI收录的期刊引用的论文数据)收录的,系数为1.5;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系数为1.2;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系数为1.0。

2、论文独立完成的,系数为1.2;第一作者,系数为1.0;第二作者,系数为0.8;第三作者,系数为0.6。

(二)公开

单项指标基准分为20分,考核每篇得分计算:基准分×类别系数×角色系数。

1、Science或Nature,系数为10.0;《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国社会科学》及国外核心期刊,系数为5.0;国外正式期刊,系数为4.0;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的核心期刊以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收录期刊),系数为1.5;部级正式期刊,系数为1.0;省级刊物,系数为0.8。在国际会议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论文宣读的,或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集公开发表的,系数视为1.5。

在增刊、内刊、专集、其它论文集发表的均不计分。

2、论文独立完成的,系数为1.2;第一作者,系数为1.0;第二作者,系数为0.8;第三作者,系数为0.6。

(三)公开出版著作

单项指标基准分为40分,考核每部出版著作得分计算:基准分×类别系数×角色系数。

1、学术性专著、全国统编教材,系数为2.0;学术性编著、译著,系数为1.5;专业手册、教学参考书、其它教材等,系数为1.2;科普性编著、实验指导用书等,系数为0.8。

2、独著,系数为1.2;主编,系数为1.0;副主编,系数为0.8;参编,系数为0.5;未编只写,系数为0.1。

第十三条独立发表一般性文章(非学术论文),单项指标基准分为1分,考核每篇文章得分计算:基准分×级别系数。

部级报刊杂志,系数为2.0;省级报刊杂志,系数为1.5;市级报刊杂志,系数为1.0。

第十四条发表的论文、文章和出版的著作等获得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以及其它学会、行业等颁发的论文奖次的,在第十二条第二、三款和第十三条得分的基础上设置奖级系数折算核分,部级系数为2.0;省部级系数为1.8,市厅级系数为1.5。

第十五条荣誉称号指标是指考核对象取得的由权威部门授予的一定层次、数量的荣誉方面的考核指标。分专业技术和其他工作两类进行考核。

(一)专业技术类

包括被选拔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3工程”培养对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26工程”培养对象、科技兴市功臣、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及获得青年科学家奖、青年科技奖等。基准分设置为部级15分/项,省部级10分/项,市厅级5分/项。

(二)其他工作类

包括英才奖、伯乐奖、名校长、名教师、优秀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党员、先进个人等。基准分设置为部级10分/项,省部级6分/项,市厅级4分/项。

第十六条附属指标是指反映考核对象工作、业务等方面的一些其它效果和社会、学术影响的考核指标。

(一)获得学科、行业、课程竞赛市级以上名次的,单项指标基准分为10分,考核每项成绩得分计算:基准分×级别系数×奖级系数。

1、部级,系数为2.5;省部级,系数为1.5;市厅级,系数为1.0。

2、一等奖,系数为2.0;二等奖,系数为1.5;三等奖,系数为1.0。

(二)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基准分设置为省部级5分/项、人;部级10分/项、人;世界级15分/项、人。

(三)担任负责人的单位取得省部级以上有关资质、荣誉,如高新技术企业等,基准分设置为省部级8分/项,部级10分/项。

(四)被吸收为省部级以上各类行业协会会员、专业委员会委员、专家库成员或担任学术职务的,基准分设置为省部级10分/项,部级15分/项。

第十七条特殊行业指标体系中未尽的项目,能表明对象工作或专业方面成果实绩的,基准分参照市厅级每项最高不超过30分、省部级每项最高不超过50分、部级每项最高不超过80分的设置进行考核评分。

第五章考核程序

第十八条总结。考核对象填写考核登记表,列明各项成果实绩,撰写考核期间个人总结(自传)材料,收集整理考核依据的相关附件材料装订成册。

第十九条自评。考核对象对照考核办法自己评定德才表现等次,计算成果实绩量化得分。

第二十条述职。考核对象所在单位在一定范围内组织述职、评议,形成单位考核意见。

第二十一条复核。县(市)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主管部门(或专家委员会)复查材料,核实考核对象两方面的考核情况。

第二十二条审核。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审核,初步确定考核对象的考核结果。

第二十三条审批。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讨论研究考核情况,审查批准考核结果。

第二十四条运用。根据考核结果,对德才表现优秀、成果实绩突出者予以奖励,并推荐、输送到更高层次进行培养、管理和使用。

第六章考核要求

第二十五条根据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具体情况,考核分行业进行考量、评优。

第二十六条考核依据考核对象本人提供的证书和权威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为准。

第二十七条考核过程中涉及各项指标中的层次、级别,依政府序列为准,其余根据公认度进行类推。

第二十八条考核对象同一成果实绩等符合考核标准中一项以上指标的,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考核评分,不重复计分。

第二十九条考核对象同一成果实绩获得同类奖项或获得同一序列荣誉称号一项以上的,以较高层次、级别为依据进行考核评分,不重复计分。

第三十条考核对象的成果实绩量化考核各栏目总分不设置得分上限。

第三十一条对不能完整对照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分的,如高技能人才、乡村优秀人才等可依原则采取个人打分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操作。

第三十二条对具体考核对象实施考核依据的考核期间由相应的文件通知予以确定。

艺术评鉴论文范文篇7

(一)学位论文内容安排先後次序

1.封面

2.前序部份

(1)口试委员与系主任签字证书...(以罗马数字小写

在每页下置中部位编码)

(2)授权书………………………(同上)

(3)中文摘要……………………(同上)

(4)英文摘要……………………(同上)

(5)谢志(词)……………………(同上)

(6)目次………………………(同上)

(7)表次………………………(同上)

(8)图次………………………(同上)

3.本文部份

(1)第一章绪论...........(以阿拉伯数字小写在

每页右上角部位编码)

(2)第二章相关文献探讨……….(同上)

(3)第三章方法………………(同上)

(4)第四章结果...……………..(同上)

(5)第五章讨论与结论.………....(同上)

(6)引用文献............…………….....(同上)

4.後篇部份

(1)附录...…………..............(同上)

(2)个人小传...………..............(同上)

(二)学位论文内容说明与书写要点

本系学位论文一律以横写(由左而右)方式,以中文

撰写,纸面大小以A4(21cm×29.5cm)为标准.

1.封面(见附录一)

(1)最上面一行是: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

第二行是:硕/博士学位论文;两行均以中央

定位.

(2)题目在封面之横中线上方约五公分处开始书

写,以中央定位,题目字体是在封面上最大的.

(3)研究生姓名先写,不加「撰」字,指导教授姓

名在研究生之下,一律不加博士,教授等称呼.

(4)完成年月写在封面下方,均以国字书写,最下面

一行是「中华民国台北市」.

(5)除题目有特殊需要外,封面一律不使用外文.

2.前序部份

(1)中文摘要:

a.须有题目(在最上面),完成年月(在左上

方),研究生,指导教授姓名(在右上方)等

资讯.

b.内容应简明的写出研究的问题,受试者,研

究方法,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资料的比

较或表达应附上数据.

c.论文摘要的长度以不超过一页(包括题目,

姓名,年月等资讯)为原则.

d.不得将结果当成结论来写.

e.摘要底部应有关键词(keywords),以不超过

五个为限.

(2)英文摘要:

书写要点与中文摘要完全相同,目的是让不懂中

文的外国学者阅读的,在写作时必须用点心思,以

能达意为原则.

(3)谢志(词):此部份可有可无,由研究生决定,

但以一页为限.

(4)目次:将每一章,节名称和其所在之页码列出.

(5)表次:将每一表之名称和其所在之页码列出.

(6)图次:将每一图之名称和其所在之页码列出.

3.本文部份

25

mm

#(页码)

25mm

25mm

25

mm

本文规格(A4纸张)

论文本文之书写格式,请参照台湾师大学报之

「撰稿原则」(见附录二),及参阅较详细的「参考文献

标注格式」(见附录三).唯一不同之处是学位论文必

须增加「相关文献探讨」一章.以下之章节说明是针

对教育和自然科学之论文安排,而文学,艺术和人文

科学之论文可考虑将方法,结果和讨论合并成「本文

」一章来撰写.本文中文献引用的方式以作者(年代)

之方式书写,例:Lin(1990)曾发现....如作者是

两位时,此二位作者都得写出,如果是三位或更多作

者时,可以「等人」文字书写,例:Lin等人(1991).

第一章绪论

本章包括问题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

研究假设,研究范围,研究限制,名词操作性定

义和研究的重要性等.

第二章相关文献探讨

从与本研究有密切相关之文献中,找出未

知,缺失,矛盾,争议之处,旨在导出研究的

问题和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章方法

本章包括受试者,实验设计,步骤,材料方

法,资料处理等之描述.本章书写之重要原则

是:让同行的读者在必要时能复制本研究.

第四章结果

以文字,图,表等展示出「有意义」的结

果,避免将无重要意义的图表放在此章.

第五章讨论与结论

将观察到的结果跟理论架构和文献作比较,

解析,推论,整合等,而导出有意义的结论,也

就是将结果经过讨论後引出结论.结论仅为本章

之一节,如对将来类似之研究有所建议者,亦可在

此列出.

4.引用文献

原则上以美国心理学会(APA)的格式为准:

(1)中文部份:依作者姓氏笔画由少到多排列.

每一文献前不编号码.

(2)英文部份:依作者姓氏之字母由A至Z排列.

每一文献前不编号码.

(3)仅列出在本文中引用过之文献,本文中没引用

者,不应列出.

(4)同一文献之打字是singlespace,而文献与

文献间是doublespace.

(5)同一文献第二行开始之文字应保留两个中文的

空间.(即第二行开始右凹两个中文字空间)

(6)期刊杂志名称都得打出全名,不得用缩写字体.

(7)书写方式请参阅附录三.

5.後篇部份

(1)附录

附录可包括少有的文件,文献和非正式的证

物等,可以附录一,附录二的方式排列,例如:

附录一,受试者须知与同意书,附录二,问卷原

稿等.

(2)个人小传

列出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主要

学历,重要工作经历和特殊成就等.文字尽量精

简,以不超过一页为原则.

附录一论文封面格式范例

}留3.5cm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

硕/博士学位论文

题目

(中线)

研究生:OOO

指导教授:OOO

中华民国九十年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

}留3.5cm

附录二,本文书写格式撰稿原则

一.标点符号

请用新式标点符号.「」(引号)用於平常引号,第

三级引号;『』(双引号)用於第二级引号(即引号内之

引号);《》用於书名,如《资治通鉴》;用於论文

及篇名,如;〔〕用於词牌及曲牌,如〔念奴娇〕;﹏﹏用於词名

及曲名,如赤壁怀古.唯在正文中,古籍书名与篇名连用

时,可省略篇名符号,如《淮南子.天文篇》.

二.子目,分段,引文

(一)篇内各节,如子目繁多,请依各级子目次序标明.

(二)每段第一行第一字前空两格.文中段落号码标写方

式为:

一,

(一)

1.

(1)

(三)直引原文时,短文可迳入正文,外加引号.

(四)如所引原文较长,可另行抄录,每行之第一字均空

三格.

附录三

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原则采用APA格式)

一,文中引注格式

本节「引用」一词系指「参考」(reference),作者,年代之

後不必加注页码(参见下文说明).倘系直接引用(quotation)

则直接引用部份需加引号(40字以内时),或全段缩入两格

(40字以上时),并在作者,年代之後加注页码,如:(艾伟,

民44,页3),或(Watson,1918,p.44)

(一)中文资料引用方法:

1.引用论文时

(1)根据艾伟(民44)的研究...

(2)根据以往中国学者(艾伟,民44)的研究...

2.引用专书时

(1)艾伟(民36)曾指出...

(2)有的学者认为(艾伟,民36)认为...

3.如同一作者在同有两本书或两篇文章出版时,请在年

代後用a,b,c等符号标明,例如:(艾伟,民44),

或(Watson,1918a),文末参考文献写法亦同.

(二)英文资料引用方式:

1.引用论文时

(1)根据Watson(1913)的研究....

根据以往学者(Thorndike,1949;Watson,1932)

的研究...

2.引用专书时

(1)Watson(1925)曾指出...

(2)有的学者(Watson,1925)认为...

文末列注格式:

如中英文资料都有,中文在前,英文(或其他外文)在

後.

中文资料之排列以著者姓氏笔划为序,英文则按姓氏之字母先後为准.

(三)无论中外文资料,必须包括以下各项:

1.著者

2.专题全名(或书名)

3.期刊名称及卷,期数

4.出版年度

5.页码

请在中文书名,中文期刊论文名称与卷数下面画一横实底

线.请参阅(九)实例1.(1),2.(2)和3.(1).

外文书名与论文名称,其全名之第一字母须大写外,其馀

皆小写.请参阅(九)实例1.(2),和2.(2).

请在外文书名下画一横底线,或排印成斜体字.请参阅

(九)实例1.(2)和2.(2).

外文期刊须写全名,重要字母均须大写,并请在期刊名称

及卷数下,画一横实底线或排印成斜体字.请参阅(九)实

例3.(2)和(3).

关於编辑及翻译的书籍之列注体例,请参考(九)实例4.5.

6..

(九)实例:

1.书籍的作者仅一人时:

(1)苏芗雨.(民49).心理学新论.台北:大中国.

Guilford,J.P.(1967).Thenatureofhuman

intelligence.NewYork:McGraw-Hill.

2.书籍的作者为二人或二人以上时:

杨国枢.(民67).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台北

市:东华书局.

Mussen,P.H.,Conger,J.J.,&Kagan,J.(1974).

Childdevelopmentandpersonality.NewYork:

Harper&Row.

3.期刊论文:

苏建文.(民67).亲子间态度一致性与青年生活

适应.师大教育心理学报,11期,25-35.

Watson,J.B.(1913).Psychologyasthebehaviorist

viewsit.PsychologicalReview,(20),158-177.

4.编辑的书籍:

(1)林清江.(民70).比较教育.台北市:五南图书.

S.Letheridge,&C.R.Cannon,(Eds.).(1980).

Bilingualeducation:TeachingEnglishasa

secondlanguage.NewYork:Praeger.

5.编辑书籍中之一章/篇

黄光雄.(民81).英国国定课程评析.载於国立台

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主编,教育研究所集

刊34期,(页181-201).台北市:编者.

Kahn,J.V.(1984).Cognitivetrainingandits

relationshiptothelanguageofprofoundly

retartedchildren.InJ.M.Berg(Ed.),

Perspectivesandprogressinmentalretardation

(pp.211-219).Baltimore,MD:UniversityPark.

6.翻译的书籍:

黄光雄.(民78).教育评鉴的模式(D.L.Stufflebeam

和A.J.Shinkfield原著,1985年出版).台北

市:师大书苑.

Habermas,J.(1984).Thetheoryofcommunicative

action(T.McCarthy,Trans.).Boston:Beacon

Press.(Originalworkpublishedin1981).

体育学系

艺术评鉴论文范文篇8

《古典音乐入门》作为学院通识选修课程开设,它是一门关于古典音乐的基础性课程。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是文化修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音乐诞生之日起,人类社会就逐渐形成了音乐文化的不同传承形式,无论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抑或是世界音乐文化的传承,课程所具有的音乐文化传承价值是巨大的,并且远超于音乐文化自身。古典音乐更是久盛不衰、百听不厌,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音乐,相比之前的任何时期而言,现在的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我们身边的音乐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来源范围广泛,音乐是我们灵魂深处的表达,音乐能够表达文字和绘画所不能表达的内容,如果要真正的理解音乐,我们需要认真的听和思考,这就需要系统的学习,来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境界。古典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设置包括音乐理论基本知识,西方音乐中的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巴洛克时期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音乐、20世纪音乐和中国音乐中戏曲音乐及器乐音乐等方面内容。

二、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开设音乐类课程的概况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通识教育从初期的摸索与尝试到现在的总结经验、更改及完善,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实际教学中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继续努力,希望能够开发、挖掘出不同学生个体的潜质与精神气质,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具备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能力。目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共开设两门音乐类通识课程分别是《音乐剧》与《古典音乐入门》。

三、提高古典音乐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

(一)古典音乐面临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变化、音乐种类的多元化、音乐种类的受众人群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更多的是追逐潮流的变化,例如新的说唱音乐以及近代所占据主要听众的流行音乐形式,而对于让高校学生能静下心来倾听古典音乐以及赏析古典音乐成为了一大难题。所以提倡学生由浅入深的了解方式,形成一个逐步认识以及接受的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大纲的编辑顺序,可在讲授古典音乐之前先从流行音乐入手,在分析了解了一些流行音乐的创作手法以及结构方面入手,结合了解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后,并提出以下的疑问:流行音乐为什么在当代会普遍推广?流行音乐的结构有哪些特征?中国风的歌曲又是怎样出现的?在结合了流行音乐认识、流行结构认识、基础乐理熟悉等前提条件后再逐步了解古典音乐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普遍容易接受并且引发兴趣。在课堂小结中我们也可以尝试提倡大班式分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方法的弊端在于人数较多且是选修课,班级不便管理,优势在于可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所以基于两种因素的考量,目前笔者认为最佳的使用方法在于一学期十六节课为例,选取其中的一到两节课使用此方法即可。举其中一个班的例子,班级人数在180人,每6到10人分为一组,进行一次话题讨论。讨论的内容可选为:在学习了一些流行音乐的创作结构后,了解一些基础乐理的情况下,以组为单位,每个单位共同创作一首中国风的音乐形式并且填词,最终通过大家自主创作出的音乐,选择其中的几个优秀小作品进行展示、探讨。尤其对于中国风音乐的话题引导,优势在于一是属于我国音乐文化自主内容,二是从中国风音乐当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的爱国精神,三是结合了解中国风音乐内容通过1.2.3.5.6(音乐简谱表示形式)中国传统五声音阶的形式普及中国型乐理知识。其二话题讨论也可选择赏析性的题目,例如浪漫主义时期《拉德斯基进行曲》的作者为老•约翰施特劳斯,而《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又是来自于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这两首曲目都是世界级非常出名的曲目,问题点一:这两首曲目之所以可以非常出名原因在哪里,作品有什么不同?问题点二:作为学习音乐的世家,为何父亲出名的曲目是非常激进的,而儿子出名的曲目却是非常温柔的?(二)改善大学初衷认知的重要性。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一直倡导的是从多元化的音乐形式当中体会不同的音乐创作理念从而吸取其中的养分。对于通识音乐教育而言学生自主愿意去了解古典音乐的能动性并不高,解决方案其一在于课程教案大纲的改革,其二在于教学过程当中音乐文化的渗透来影响学生看待音乐的初衷认识。为此笔者举过很多的案例,在很多的例子当中主要选择以大家更为熟悉的人物为向导进行举例。如马云先生曾经在某平台上面对于艺术教育的发言说道“昨天晚上我问很多老师您是教什么的,基本讲的教数学的教语文的,其中有两个老师跟我讲除了‘音乐’不教我都教!最后一辈子记住你的,是从音乐、体育、美术这些东西里面你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知识是可以传授的,是要勤奋努力学习的,但是文化是玩出来的。”所以结合如上的两点方法结合教学,能够良好的促进学生的音乐认知和教学结果。(三)考核形式的选择。目前考核的现状,作为通识课程来讲大多都是以论文形式的考核模式进行,尤其对于音乐类课程而言,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网上直接摘抄的现象,这一点和很多的同类型的老师都有讨论过,有很多同类型的老师给出的解决方法都是直接要求学生,如果出现大比例的摘抄现象一经发现,不予通过。这种解决方法是有用的,可以让其中的一部分学生不去抄袭,但始终依旧会有学生去做。其实改善考核最大的难点在于我们的形式是趋于考查形式的,以及考核形式的改革需要一些依托以及求证方可以去进行改善,对此我们不妨大胆的畅想一些方案,比方说分组考核的方案。此方案在笔者的另一门课程《音乐剧》上是已经实现的一种方案,并且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但对于《古典音乐入门》来讲,首先它是一门选修课,并不像《音乐剧》是必修课一样比较好调整。其次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音乐剧》是所有学生现场表演的形式,所以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参与其中。如果假设《古典音乐入门》也进行分组,以分组的形式,每组派出一个代表上台来进行相关话题的陈述来作为考核点,弊端就很明显了,突显不出组内的每位成员都有参与到整个考核当中的依据。但如果不分组,每个人都进行现场演讲来进行考核的话,时间同样也是不允许的。在随后的过程里面和同门课程的老师经过多次探讨,最终得出结论,其一在我们的分组前提条件下,可做一个详细的分工表,同样的与《音乐剧》不同的地方在于分工表的细节要更加明确,例如选出的一名代表去发言,发言当中必须具备组内每位成员的观点,在进行分工表记录的过程当中,要有详细的说明,每个观点是谁发的,依据在哪里。其二,在整体发言完毕之后,可以如同答辩模式一样,对组内成员进行相关发言话题的提问,通过每位组内成员的回答来给出精准分数。在做为记录方式方面,可选择让学生自行现场录制作为存档记录,以符合学校的规定要求。除此之外,一些细节也可根据语气、形态、声音洪亮来做一些参考。在这样的考核模式下,其一可以避免论文出现的弊端问题,其二可以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中,其三也同样的符合我们的考核形式,其四在每位学生都经过这样的一种考核形式之后,相较论文而言会更有启发性的思考。其五,在自述过程中也是给别人分享的过程,也同样是我们通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所在。

四、结语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进行相应思考。随着教学的深入,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对方法的不同,将在下一学期积极作出《古典音乐入门》课程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以期得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悦,袁沁源.高校音乐鉴赏课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评鉴,2018,(08):80-81.

艺术评鉴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艺术教育;改革路径;发展策略

艺术是反映人类面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认知方式,它不仅融合了感情、理想、知识等因素,更敏锐地感受到客观世界变化。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高校艺术教育更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单元,是实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现代社会艺术品位、审美价值不断提高的同时,艺术教育逐渐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肯定与重视。高校艺术教育不仅承担着社会文化兴盛的重要使命,更能增强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自信。

一、素质教育改革对高校艺术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近年来我国越发重视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于艺术品位与美感的认知。除了不断扩大艺术院校规模外,还将艺术类课程列为大学选修课程之一。但课时较短,大概每周只有一到两节的艺术课程,学生获得的学分较少,吸收的知识不够深入,致使一些学生失去对艺术培养坚持下去的动力。艺术课程考核标准过低,一些教师按照个人的艺术喜好培养学生,艺术课程缺乏统一、完备的教材,导致一些学生对艺术门类的学习并不连贯。艺术教育体系不完善,令多数学校艺术类掌握处于初级阶段。国外一些非艺术类院校中,艺术类相关课程已成为推荐给学生的重点选修课。不仅带给学生对于艺术上深入的认识,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艺术类活动。从这一点上看,我国较国外的艺术教育仍然相去甚远。虽然我国大多高校对艺术人才的培养从未停止,但从实际情况看,依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重视艺术。发展艺术人才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二)艺术教育的作用体现。提高艺术类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全面培养优秀人才起到重大的支持作用。以往高校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被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学生内心对于被动接受知识有着一定的反感。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令学生从心理层面及感官视觉上体验到美的存在,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明善恶、知丑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艺术教育带来的审美价值引导。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艺术令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历代艺术家都在以艺术形式传达美学理念,引起社会群体的审美追求与心理共鸣,对美好的生活产生向往,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承载着祖国发展的希望,更应探索艺术教育带来的精神升华和启迪,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和创新能力。

二、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艺术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学科不被重视。目前,综合性大学具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伴随着近年来艺术学科逐渐被重视,我国艺术类教育取得极大的进步。但高校艺术类教育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大,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理念缺失。虽然对艺术类课程开展了更深入的探究,但对艺术教育定位却还是很模糊。相比之下,艺术类学科在众多学科中依然很薄弱。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中,艺术类专业规模较小,其专业化程度不如专业性艺术院校。不仅课程少,时间短,教学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高校素质教育更多地关注智育方面,缺乏全面性的教学流程及对学生艺术特长的开发。教师缺乏针对性指导,师资力量不足,学校对艺术类教师培养尚有欠缺。不仅影响了整体水平,而且阻碍了艺术教育的整体发展,使艺术类学科的发展极为缓慢。(二)艺术教育体制仍需完善。伴随着我国艺术教育的不断拓展,艺术学科在逐渐完善。然而,艺术教育是一项特殊而烦琐的教育工程。由于艺术教育体系发展不够健全,与日益发展的艺术学地位不匹配,艺术教育体系较为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体的发展,与当今社会所追求的短平快相排斥,忽略了长远发展的深层利益。艺术教育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才可以看到成果。目前,艺术教育并未在综合性大学有着明显的规律和特点,实际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的评职体系处境艰难,不够合理,由于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标准的衡量,致使一些实素质教育背景中的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德州253034)张燕燕程庆涛摘要:近年来,我国艺术教育院校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艺术学科地位也在逐渐提升,但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质量践类艺术教师难以完成刊期论文、出版著教。对于更注重实践效果的艺术教师,这种体系间接让教师的自我价值受到了质疑,这是教育体制不完善带来的窘境。(三)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主要包含综合院校艺术教育、非职业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等多种艺术教育类型。院校类型不同,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样。近年来,综合性院校的艺术生人才质量有着显著提升,综合文化和艺术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部分综合性院校艺术学科的学生对于文化素养和专业认同感上缺少自信,艺术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与完善。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改善措施

(一)达成艺术教育共识,明确艺术学科定位。艺术学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意味着艺术学的地位得到更大的提升。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受到了国家极高的重视程度。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中,艺术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高校学生培养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及沟通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更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健全人格。素质文化教育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性。因此,艺术学科可以发展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顺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需求,我们应推进艺术类学科的改革创新,紧扣时代所需求的精神文化发展。积极开展艺术学科的教育制度建设,更加符合艺术学科的关键章程,建立全新的艺术学科体系。完善艺术理念创新是艺术教育改革的前提,确保艺术教育建设的全面发展,明确高校学生在艺术文化中的价值。(二)改善课程体系,提高高校艺术教学质量。艺术原本就与科学、美学紧密相关,一些学生对于艺术专业缺乏兴趣,关键在于沉重的学业下,顾及就业困难的学生很难分配出多余的时间用来学习艺术课程。对此我们应该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安排。针对学生的课程专业需要,进行艺术文化课程教育。我们应积极探索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鼓励多门学科交叉学习,中西会通,跨学科,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拓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空间。高校应在课程建设中充分体现大学教学资源的优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建完善的学科教育体系,使其学生更加符合社会所需的通识教育。科学与人文共同发展,重视高校艺术专业文化教育,强调文化的全面系统性,培养艺术知识过硬的高校人才。根据艺术学科的特点与教学规律进行课程规划,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高校人才,必将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趋势。(三)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出优秀的艺术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高校艺术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培养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教师是决定艺术教育成败的关键,与艺术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对于教师职业要求更高,高校在师资力量注入应更加重视,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加强与其他专业学院间的专业互动交流,借鉴其他高校的艺术教育经验,为教师提供专业艺术培训。高校还需从艺术、教育、管理等方面培养知识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人才,具备扎实的艺术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管理团队需不断优化,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性,利用物质与精神的激励,提升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因此,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养出优秀的艺术人才是大学生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四)开展艺术活动,提升艺术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传播艺术知识,培养高校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创新精神。促进高校艺术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多彩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充分让学生发挥创新精神与艺术文化的主动性,让艺术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心中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向。高校可以组织各种活动比赛,例如举办主持人比赛、歌唱比赛、画展、迎新晚会等丰富学生日常活动。也可以调动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展现大学生生活的青春风采。

艺术教育文化的培养在塑造个体情感价值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好地发挥艺术文化教育已成为高校教学研究的重点,高校与教师应重新重视人文教育的价值,正确树立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完善教学方法,创立教学目标,推动艺术教育改革,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文菊.大学生艺术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J].艺术教育,2018(02):107-108.

[2]程兰.我国综合性大学艺术教育发展路径探究[J].艺术评鉴,2018(09):169-171.

艺术评鉴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中餐厅》;慢综艺;符号学;传播学;文化品格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中华民族在自然和人文的共同孕育中形成了丰富多元、共存共进的文化形态。《食经》《闲情偶寄》《随园食单》《建国方略》等许许多多关于美食描述的文献也彰显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璀璨的历史。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不仅仅是在制作和品尝,他们更是把自我对于生命和自然的体悟和哲思融会在美食中,也在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和情感沉淀中形成了族群独有的弥足珍贵的共同文化记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体现着中国的软实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及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中,国家也迫切需要让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实现“走出去”,以“文”会友,《中餐厅》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餐厅》是湖南卫视推出的、由湖南卫视王恬团队打造的一档以美食和明星经营体验为主打得慢综艺节目。“慢综艺”是这些年才逐渐成形的一个概念,区别于之前注重节奏和快感的“快综艺”,强调放缓节目的叙事节奏,将情感与文化置于前景,在综艺中呈现更多的生活质感,让观众在节目中回归本真生活、反观真实自我。目前《中餐厅》已经推出了四季,每一季在播出后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响。节目立足与中华传统美食,以明星合伙人经营餐厅的设置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出去,里面也呈现了许多具有标识性的饮食文化符号,无论是对于饮食文化研究、传播学研究还是针对美食类慢综艺节目的研究,《中餐厅》都是很好的研究文本。

1文本分析和研究缘起

作为节目的名称的《中餐厅》本身就是一个中华文化标识。但在国内的文化语境中很少会使用《中餐厅》这个词,不会用来命名中国境内的餐厅,它一般是针对不在中国境内的接受群体而使用的词汇。前三季节目抓住《中餐厅》的内涵,通过综艺节目在他国录制的方式直接让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在地理上走出去。而第四季因为疫情的原因将节目的录制地点从国外转到了国内,将节目放在美食所产生的原产地———中国,聚焦长江沿线的几个城市,把餐厅开在游轮上,以流动的餐厅来带出沿途各个城市的故事。中华民族任何传统美食绝不仅只是给人的感官上享受,它同时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民智慧的文化结晶,每一道美食都是充满情感和象征的文化符号。符号是讨论文化产生和传播中绕不开的概念,在观察文化传承传播的路径和接受机制方面,符号学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以符号学的角度去阐述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也为研究提供一个较为清晰方式。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美食借由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综艺节目去传递,对于中华民族和国家文化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也能提供极大助力。

2《中餐厅》中的文化符号运用及表达

从《中餐厅》这一个充满着浓厚民族标识的文化符号出发,在中餐厅这个大的文化场域下,每一季《中餐厅》都展现了一个个各具魅力的中华美食文化符号。节目中出现的菜肴都是由参加的嘉宾制作,美食来源于祖国各地饮食文化,这也印证着“中餐”的表达:不拘泥于某一个菜系,而是中餐精华的“大杂烩”“大融合”。从剁椒鱼头、糖醋排骨、咕咾肉、珍珠丸子到台湾的卤肉饭,在一个个美食文化符号背后共同的文化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基于不同地理环境和民族特性所展现的饮食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民以食为天”的理念,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至关重要的饮食文化也牵动着千万个国人的心。美食早已超越单纯生理层面上满足,成了很多人的情感寄托和心灵追求。食材来源于自然,是人在时间长河中累积的对于自然万物的探索。而对于食材的选择、采撷和烹饪,“和”与“度”理念都贯穿始终,诸如清蒸、红烧、炙烤等烹饪技法也是凝结着中国人的生命思考。这些形形色色的美食文化符号表达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美学观,在饮食文化中我们不难看到中华民族所秉承的“和”的处世与修身哲理。这种理念在饮食文化中,不仅体现在食材的获取上要尊重自然的规律,在美食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平衡各种调味、时长和火候,在品尝的时候也要对所受之食有一颗敬畏之心。“中餐”是一个大的美食体系,也体现着中华饮食文化兼容并蓄、包罗万象的特点,虽然每一道美食都有既定的食材和佐料,但其具体制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各人各地的口味在制作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调整。在《中餐厅》前三季中都能看到为了针对当地人的口味,嘉宾在保留美食本身原有风味不变的情况下也进一步融合当地人的喜好研发了许多叫好又叫座的美食,既达到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又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美食的更多可能性。文化符号输出和接受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解码和再编码的过程,这些在《中餐厅》里粉墨登场的文化符号也表现出了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文化气度和文化品格。

3基于文化符号运用上的文化形象构建及传播

饮食是民族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存在,是赖以生存的根本,贯穿着民族生活的始终,也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族群共同记忆。饮食文化符号也在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品格。《中餐厅》除了通过展现一系列的饮食文化符号,以及基于这些文化符号所表达的精神内涵上所呈现出的民族形象与国家形象之外,它还通过“嘉宾制作美食”“将餐厅开入异国”等方式推动着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输出和传播。不仅实现了“言传身教”的文化符号解码过程,让观众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同时实现了“身临其境”的文化注入,让异国食客在中餐厅的文化氛围中品尝中国美食,更能呈现一种直观生动的文化体验。同时在文化符号的传播过程中,因为语境不同以及接受者不同的教育水平、民族文化习性、国家和社会的差别等因素,会产生一定的文化折扣或者接受落差。所以,在进行文化符号及文化形象传播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接受条件和接受语境,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中去寻找共性的东西,才能产生良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

4美食类慢综艺节目文化品格和传播策略的反思

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开始逐渐对生活有了理性的思考,不再以单纯的忙碌为生命价值体现,开始期盼有一个机会能逃离巨大的生存压力,以相对舒服的节奏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因此慢综艺的萌发也充分体现出了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在节目的制作初期把握住市场和受众的需求,让他们在观看节目时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补偿。慢综艺为了满足现代观众的情感需求,通过嘉宾的视角去展现各式美食和自然人文风光,给屏幕前的观众无论是感官还是心灵一个小憩的窗口,用一道道美食拿来疗愈每一个疲惫的心灵,用一处处靓丽的风景来抚慰每一双失神的眼睛。通过“美食+经营体验+旅游”这样一种独特的内容模式来创造一种综艺的新形态,这样的模式除了《中餐厅》之外,在《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大叔小馆》等这些慢综艺都有体现。慢综艺习惯把嘉宾置于具体的自然和人文情景中,通过嘉宾对于这种不同他们以往的新的生活方式和状态的体验,通过对当地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的感受来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生活状态,让嘉宾褪去光鲜的外衣、放下匆忙的脚步后用真我去体会生活的温度。慢综艺的制作要求制作者既要兼顾综艺节目的娱乐性又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很好地渗透到节目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和感染到节目中的种种文化符号及其背后魅力。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在《中餐厅》中,嘉宾(合伙人)作为文化传播主体和“守门人”,他们不仅是美食制作者更是美食的推销员,他们既要在真实的厨房环境中展现一道美食是如何诞生的,更要在顾客光临《中餐厅》时向他们介绍美食的独特之处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渊源。在《中餐厅》第一季中张亮与从台湾来的客人推荐卤肉饭时就恰逢客人是专业制作卤肉饭的,在双方对于卤肉饭制作的切磋中,也给屏幕前的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细致的“卤肉饭”课堂。把嘉宾放置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嘉宾身体力行去展现美食符号是如何生成的,对于接受者而言这种传播方式更有说服力。同时在嘉宾与顾客的互动中,也让传播行为变得更为生趣盎然,摆脱了以往专门介绍饮食文化的科教片或者纪录片那种精英化的传播方式。在这一点上,美食类慢综艺模式无疑给了我们更多借鉴和思考。《中餐厅》播出多季以来每一期都基本蝉联同时段所有频道收视第一的位置,这也得益于它背后的一个相对高效和完备的传播机制。从湖南卫视的黄金档到芒果TV网播,台网联动的模式让节目的播出效果实现了最大化。而在播出前的宣传造势和播出后的话题经营上,《中餐厅》团队也是很好地利用了“多级传播”的方式。播出前节目组就通过制造微博话题、小视频在官微、抖音、微视等平台上推送等进行发酵。此外节目组抓住当下观众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制作表情包、美食烹饪方法图等这种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短平快接受习惯的传播方式,最大地刺激受众们的兴奋心理,并且通过他们的转发、评论和日常使用去进一步扩大节目的宣传效应,形成由点波及面、层层渗透的效果。所以对于慢综艺而言,在挖掘好中国文化内核,确立节目价值表达的同时也要学会找准受众的接受习性,多去观察和研究新的传播现象和随之而来的新的接受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对节目本身以及节目中所出现的文化符号进行创造性运用,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5结语

《中餐厅》已经推出四季,虽然也出现了娱乐化和文化性不能很好平衡的情况,口碑也遭受一定质疑,但是亮眼的播出效果和收视成绩依然让它成了同类型美食类慢综艺的佼佼者。对于中华饮食文化中美食文化符号的运用和传播上,《中餐厅》也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在文化符号的运用上既有标准的文化样式也呈现出一种流动的、活性的文化气度,在文化传播中也会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我们也注意到,在美食类慢综艺中坚守好节目文化品格,从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挖掘出节目所要呈现的文化符号,权衡好市场需求与内容品质才是最为重要的。对于美食类慢综艺而言,“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而“慢”则是一种对生活的重新审视。节目制作和宣传形式的创新诚然重要,但保证好节目内容和表达始终是第一位,立意取材更需有价值,我们也更要注意去关注美食类慢综艺的文化符号是怎么使用以及它们营造出了怎样的文化形象、怎么进行传播等问题,才能在给观众愉悦观看体验的同时也留下更多精神层面的反思,才能让综艺不仅是娱乐也是艺术,一种电视艺术,一种看生活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史灵珂.《中餐厅》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建构[J].视听,2019,(08):111-113.

[2]杨广安.慢综艺节目中文化符号的运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9,(19):33-34.

[3]芦鑫.慢综艺的情感表达与创作革新[J].艺术评鉴,2019,(12):167-169.

[4]刘威,范子谦.略论真人秀节目《中餐厅》的传播价值[J].当代电视,2017,(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