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转正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8:46

银行转正总结

银行转正总结范文篇1

20*年元旦我正式加XXX险公司,开始了我的银保工作生涯。在这一年中有喜悦,有荣誉,有汗水,当然也有辛酸,失落。我在不断的磨练中成长,锻炼韧性。在这过去的一年中,我努力的学习保险理财知识,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实际经验,力争完善自我,所做出的业绩是我辛勤耕耘的有效见证。从开门红的转正到2季度的市场萧条,还是3季度的营销准备,4季度的全年业绩冲刺我都在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在这一年的工作经历中,我感觉到自己的保险理财知识和销售技能更加的成熟,自我能力大幅度提高。

开门红我带5个网点,其中2个工行和3个农行,可以说是客户资源较差的5个网点。但这并没有影响我的斗志,反而使我更加积极,每天在大雪中穿职业装打着领带步行穿梭于网点中。建设路工行是我的主要出单点,请该网点全体柜员吃饭,经常买小礼品给他们,与行长XX沟通我公司手续费,该行长爱吃大餐和喝啤酒,我抓住这一点经常邀请他外出。个别销售能力强的柜员我还经常上门去问候,妇女节那天我专程上门为他们祝贺节日。该网点在1.2月成为我部门精品网点,同业公司业绩为零,3月份国寿提高手续费,大量投入费用对该行领导和柜员拉近关系,该行开始销售国寿保单。月底我邀请胡经理到该网点与XX行沟通,结局有所扭转,为我4月份转正打下了良好基础。工行龙首支行在XXX公司办公大楼一楼,因为网点所处地域隐蔽,几天后,从其他网点获知其地点。该网点张行从我们单独外出几次以后,大力支持我的工作,在我的转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网点在销售我公司保单前历史上还未售出过保险。农行普遍保险销售技能差,分行支持力度小,农行新华路支行我接受以来,坚持每天驻点销售,上柜员家里维修电脑等维护工作,将喜讯,彩页等辅助品分发该网点。以上工作使我在当月取得了该网点历史性的空前业绩。下月公司将该网点行长20元手续费取消,该行长处处抵触我的产品,排斥我的工作,支持同业销售,造成业绩下滑。农行东区支行在汽车站旁边,客流量在其他两农行算最高,因为该行地域原因,汇款的顾客比较多,存款的非常少,我又缺乏驻点销售的经验,在我经营时期只破了零。农行东区支行,我经营阶段每天都要去两次,客流量极少。后来许姐为我以一张1.1万元的保单在该网点历史性的保险破零。那张保单刻入了我脑海,因为没有发票我跑步到东路支行借了1张才顺利出单。4月份该网点因为客流量少被分行拆除。

2季度4月份我以20万的业绩正式转正。5月份市场开始萧条,同业哄抬手续费,网点业绩惨淡,我的所有网点每月业绩只够破零。6月份我接受工行三所的经营管理,我邀请分行领导吴行和该网点行长郭行聚餐,效果明显,但是该月业绩并不理想,该网点在那月总体业绩不好。我买过一条真皮皮带给郭行,她也回送过我一条领带,该网点柜员我产品沟通不是太到位,只是和余超在广场聚过几次,没有一次完善的培训。国寿在这两月中反响较大,当时国寿龚经理多次找我谈判。

3季度市场未出现好转,业绩继续低迷。我还是每天照常维护网点,不过多了点迷茫与失落。我开始思考银保工作的实质,探索突破点。经常保持与胡经理的沟通,与其他客户经理的沟通,低迷的市场让我更加看通了客户经理的工作方向。3季度艰难的市场环境使我成长起来,这个时期是我这一年中的关键时刻。我开始调整我的思路和工作方法,以驻点销售为销售基础,以精品柜员带动不出单柜员,懂得销售氛围是决定一个网点业绩好坏的关键,真正理解到了保险的意义和功用,学习了保险中实质性的东西。在这个季度中我以两笔因为系统原因未成功的期缴业务来激励自己,积蓄力量。

9月中旬,部门将各渠道分离,我响应上级领导号召放弃所经营的工行网点转入农行渠道。这时候自我压力空前高涨,因为在前半年中我一直有想经营大网点的欲望。在经营初期胡经理给我借1000元的网点开发费用,在XXX农行网点的经营中起到了重要做用。接手以后我陆续上门拜访柜员,期间有焦亮和曹彦聘做陪伴,效果甚佳。我充分把握网点冯主任抽烟喝酒的爱好,定期给他送去外烟并邀请他外出喝酒,他也多次邀请我与他同事与朋友聚会。该网点同业客户经理人数较多,都在采取长期驻点销售,竞争力强。柜员除李娟外,普遍销售能力差,大部分保单都有客户经理自己销售。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的驻点销售使我慢慢的成长起来,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驻点销售方式——进银行门的顾客就有销售的希望。在公司大力推动期缴的时候,我努力研究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比如:保险,理财,银行存款,顾客心理等。我将期缴建立在零存整取的基础上为顾客讲解,大幅度降低了期缴的销售难度。另外总结出了一套话术,我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背话术,并且打印出来鼓动柜员来背。我的话术是我用现金价值演算满期收益所得,正是这关键的一点突破了许多人心底的障碍。后来,我将产品与驻点销售的经验利用晨会时间分享给大家,应其他客户经理要求上他们所经营网点现场为顾客讲解,进行实战演练。10月中旬我连升2级后,11月我倍感身心疲惫有意放松自己,再加上趸缴与期缴协调工作没有做好,导致业绩下滑。我重新省视自己,调整心态重装上阵。

银行转正总结范文篇2

20**年是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也是人民银行工作面临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在人民银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人民银行办公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职责,紧密围绕人民银行的中心工作,坚持为人民银行履行各项职能服务,为营造高效、安全、稳定、和谐的履职环境提供保障,较好地履行了综合、协调、参谋、服务的职能,支持了人民银行工作的正常运转。

在分析形势时表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蔓延,20**年我国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宏观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人民银行的工作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各级人民银行办公室作为所在行党委的综合事务部门和办公运转的枢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紧密围绕全行中心工作任务,立足服务大局去谋划和组织开展工作,为贯彻落实20**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保障。

20**年人民银行系统办公室工作的重点:一是继续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办公秩序。完善全行办文、办会、办事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央行工作高效、有序运转;二是紧密围绕全年中心工作,认真组织信息调研和报送。要完善信息调研工作制度,明确考核要求,落实岗位职责,不断提高信息调研报送的水平;三是正确开展新闻宣传,推动政务公开。要发挥新闻宣传和政务公开在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工作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信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履行中央银行职责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四是扎实做好内部基础管理工作。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公文运转、信访、应急、保密、督查督办、会议管理等基础工作,完善应急管理预案,落实岗位职责,提高信息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能力。

最后,人民银行系统办公室工作的要求是:一是增强责任心,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项工作,忠实履行好办公室的各项职责;二是增强计划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工作和重大活动,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运行;三是增强敏锐性,严密关注辖内经济金融动态,准确捕捉重要情况并组织反映,协调相关部门正确、及时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四是增强协调性,要积极、主动地与外单位及行内各部门沟通协调,做好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五是狠抓督查落实,把督查督办放在重要位置,严格执行督查工作制度,及时把握工作进展情况。要通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使人民银行的办公体系保持信息畅通、网络安全、应急有效、运转正常。

人民银行办公室工作会议讲话稿(二):要求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参谋服务职能推动人行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为适应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系统办公室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推动人民银行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4月22日至23日,人民银行召开了办公室工作会议。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银行各级办公综合部门承担着“综合、协调、参谋、服务”的职责,是领导的决策支持中心,是全行信息的处理交流中心,是会议和文件的运转中心,是全行工作的综合协调中心,是落实各项工作和政策的督办中心,也是机关正常运转的服务保障中心。人民银行党委高度重视办公室工作。各级办公综合部门紧紧围绕人民银行中心工作,努力发挥运转枢纽和参谋助手作用,胸怀全局,甘于奉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办公效率和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办公室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各级办公综合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前瞻性和创造性,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开拓创新。

银行转正总结范文篇3

人民银行在x召开办公室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08年人民银行系统办公室工作,部署了2009年人民银行系统办公室工作。

2008年是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也是人民银行工作面临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在人民银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人民银行办公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职责,紧密围绕人民银行的中心工作,坚持为人民银行履行各项职能服务,为营造高效、安全、稳定、和谐的履职环境提供保障,较好地履行了综合、协调、参谋、服务的职能,支持了人民银行工作的正常运转。

在分析形势时表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蔓延,2009年我国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宏观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人民银行的工作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各级人民银行办公室作为所在行党委的综合事务部门和办公运转的枢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紧密围绕全行中心工作任务,立足服务大局去谋划和组织开展工作,为贯彻落实2009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保障。

2009年人民银行系统办公室工作的重点:一是继续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办公秩序。完善全行办文、办会、办事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央行工作高效、有序运转;二是紧密围绕全年中心工作,认真组织信息调研和报送。要完善信息调研工作制度,明确考核要求,落实岗位职责,不断提高信息调研报送的水平;三是正确开展新闻宣传,推动政务公开。要发挥新闻宣传和政务公开在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工作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信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履行中央银行职责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四是扎实做好内部基础管理工作。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公文运转、信访、应急、保密、督查督办、会议管理等基础工作,完善应急管理预案,落实岗位职责,提高信息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能力。

最后,人民银行系统办公室工作的要求是:一是增强责任心,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项工作,忠实履行好办公室的各项职责;二是增强计划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工作和重大活动,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运行;三是增强敏锐性,严密关注辖内经济金融动态,准确捕捉重要情况并组织反映,协调相关部门正确、及时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四是增强协调性,要积极、主动地与外单位及行内各部门沟通协调,做好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五是狠抓督查落实,把督查督办放在重要位置,严格执行督查工作制度,及时把握工作进展情况。要通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使人民银行的办公体系保持信息畅通、网络安全、应急有效、运转正常。

人民银行办公室工作会议讲话稿(二):要求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参谋服务职能推动人行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为适应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系统办公室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推动人民银行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4月22日至23日,人民银行召开了办公室工作会议。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银行各级办公综合部门承担着“综合、协调、参谋、服务”的职责,是领导的决策支持中心,是全行信息的处理交流中心,是会议和文件的运转中心,是全行工作的综合协调中心,是落实各项工作和政策的督办中心,也是机关正常运转的服务保障中心。人民银行党委高度重视办公室工作。各级办公综合部门紧紧围绕人民银行中心工作,努力发挥运转枢纽和参谋助手作用,胸怀全局,甘于奉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办公效率和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办公室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各级办公综合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前瞻性和创造性,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开拓创新。

银行转正总结范文篇4

2008年是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也是人民银行工作面临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在人民银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人民银行办公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职责,紧密围绕人民银行的中心工作,坚持为人民银行履行各项职能服务,为营造高效、安全、稳定、和谐的履职环境提供保障,较好地履行了综合、协调、参谋、服务的职能,支持了人民银行工作的正常运转。

在分析形势时表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蔓延,2009年我国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宏观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人民银行的工作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各级人民银行办公室作为所在行党委的综合事务部门和办公运转的枢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紧密围绕全行中心工作任务,立足服务大局去谋划和组织开展工作,为贯彻落实2009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保障。

2009年人民银行系统办公室工作的重点:一是继续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办公秩序。完善全行办文、办会、办事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央行工作高效、有序运转;二是紧密围绕全年中心工作,认真组织信息调研和报送。要完善信息调研工作制度,明确考核要求,落实岗位职责,不断提高信息调研报送的水平;三是正确开展新闻宣传,推动政务公开。要发挥新闻宣传和政务公开在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工作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信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履行中央银行职责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四是扎实做好内部基础管理工作。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公文运转、信访、应急、保密、督查督办、会议管理等基础工作,完善应急管理预案,落实岗位职责,提高信息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能力。

最后,人民银行系统办公室工作的要求是:一是增强责任心,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项工作,忠实履行好办公室的各项职责;二是增强计划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工作和重大活动,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规范运行;三是增强敏锐性,严密关注辖内经济金融动态,准确捕捉重要情况并组织反映,协调相关部门正确、及时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四是增强协调性,要积极、主动地与外单位及行内各部门沟通协调,做好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五是狠抓督查落实,把督查督办放在重要位置,严格执行督查工作制度,及时把握工作进展情况。要通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使人民银行的办公体系保持信息畅通、网络安全、应急有效、运转正常。

人民银行办公室工作会议讲话稿(二):要求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参谋服务职能推动人行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为适应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系统办公室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推动人民银行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4月22日至23日,人民银行召开了办公室工作会议。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

人民银行各级办公综合部门承担着“综合、协调、参谋、服务”的职责,是领导的决策支持中心,是全行信息的处理交流中心,是会议和文件的运转中心,是全行工作的综合协调中心,是落实各项工作和政策的督办中心,也是机关正常运转的服务保障中心。人民银行党委高度重视办公室工作。各级办公综合部门紧紧围绕人民银行中心工作,努力发挥运转枢纽和参谋助手作用,胸怀全局,甘于奉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办公效率和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办公室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各级办公综合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前瞻性和创造性,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开拓创新。

银行转正总结范文篇5

在xx银行的日子转眼间已经度过了第二个年头,一年一度的党员评议活动又声势浩大地展开了。回顾上一年,党性的教育不绝于耳,通过各种民主生活会,学习了党中央的新文件、新理论,我感到自己的思想领域又发生了一定的量的改变,这种改变让我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更加乐观!

首先在理论学习方面,我先后学习了新的《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监督条例》,进一步学习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尤其是学习新党章的过程,在思想上入党方面起到了飞跃的作用。比起原来的党章,新党章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新情况,肯定了新经验,明确了新要求,形成了新规范。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这是不可移易的规律。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人的思想认识也会跟着发生变化,认识达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新的理论。新的《党章》正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创造了其最大的理论成果,即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式载入党章,赋予党法以权威的地位。通过对新党章的学习,使我对党的权利义务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觉地以“三个代表”武装自己的头脑是党员新的义务。为保持党的先进性,重点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严格自律,强化他律,才能拒腐防变,抵御风险,使我党真正具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是一辈子的事情,每一段时期,每一种新情况的出现,都会有符合这种客观现实规律的理论出现,而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的实践引领道路。所以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好、领会好,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好,言行一致,躬行实践,真正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银行业本质上是一项服务性的行业,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任何工作的出发点必须是以是否能够发展金融生产力为前提,同时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最终以服从和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产品的需要为目的!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感到自己的努力都点点滴滴渗透在自己工作中的时时处处,没有显赫的成就,但至少扪心自问而无愧。清算岗位就类似于一个收发室加整理室,将每天收到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汇款经过辨别、判断再归类,准确、及时、无误地送到各自应该去的地方,同时再将全支行的汇款头寸也经过整理、判断一并从这里发往国内外。整个过程关键是对时间和汇款路径的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如若遇到有疑点的汇款信息,我时常会翻地图、查地址录,会去刨根问底,直到疑点消除,清晰明了。在查询业务中,由于没有系统地参加过培训,在实际的操作时会碰到一些困难,但我并没有因了这些困难而怨天尤人。我记下每一次成功的个案,加以总结和分析,遇到错误的情况,我则去吊阅分行的培训资料或者收集国外入境的查询电,加以比较,找出自己的格式和用词方面的不合规之处,并及时更正。久而久之,我渐渐掌握了查询业务的一些要点,工作开始走上正轨。

银行转正总结范文篇6

1、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

(l)中央、国务院、总行顾发的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命令、决定、决议、指示、通知等文件材料;

(2)上级机关印发的属于中支主管业务并要执行的文件,以及普发的、非中支主管业务但需要贯彻执行的法规性文件;

(3)党和国家领导人、上级机关领导视察、检查中支工作时的重要指示、讲话、题词等材料;

(4)代上级机关草拟并被采用的文件的最后草稿和印本;

(5)上级机关转发中支的文件及在报纸、刊物上刊登的材料。

2、中支机关形成的文件材料

(l)中支党委会议、民主生活会议记录、纪要等材料;

(2)中支行务会议、行长办公会议记录、纪要等材料;

(3)中支领导在文件呈批阅办卡上的批示及用其他形式的批示、批语等;

(4)中支印发的正式文件的签发稿、印制稿,重要文件的修改稿;

(5)中支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文件,下级机关的请示与中支机关的批复文件;

(6)中支大事记。重要的值班日记、电话记录等;

(7)中支召开的辖区支行长会议、各部门召开的专业会议的通知、会议文件等;

(8)中支检查下级行工作、调查研究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9)中支汇总的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资杆(包括计算机软盘等);

(10)重要的群众来信来访材料;

(11)中支领导公务活动形成的重要信件、电报、电话记录,以及未经文书处理登记的材料;

(12)中支关于机构成立、合并、撤梢、更改名称、改变领导关系、印章启用、人员编制等材料;

(13)中支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制定的工作条例、章程、?制度等文件材料;

(14)中支关于人事任免(包括备案)、调配、培训、专业职务评定、聘任,干部奖惩,党员、团员、干部职工名册,各类报表,干部职工录用、转正、定级、调资、退职、离退休、转业、评残、抚恤、死亡等文件材料;

(15)中支的组织沿革、年鉴,反映本行重要活动、时间的简报等文件材料;

(16)中支行政、党团、工会组织介绍信及存根;

(17)中支财产、物资、档案等交换凭证、清册,与有关单位签仃的合同、协议书等文件材料;

(18)中支主编的刊物、简报;

(19)中支党、团、工、妇组织在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20)中支纪委查处案件、安全保卫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3、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

(l)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典型材料、统计报表、财务预算、决算等文件;

(2)下级机关报送备案的法规性文件。

●基建档案的归档范围:

(l)可行性研究、任务书;

(2)设计基础材料;

(3)设计文件;

(4)项目管理文件;

(5)施工文件;

(6)竣工文件;

(7)生产技术设备、试生产文件材料;

(8)工艺、设备文件材料;

(9)财务、器材管理的账目材料;

(10)科研项目材料;

(11)其他应归档的基建文件材料。

●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

(l)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账薄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薄,其他会计账薄。

(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4)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声像档案的归档范围:

(l)反映中支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声像材料。

(2)反映中支全辖金融工作会议、中支系统工作会议和重要专题会议的声像材珠反映全辖金融系统各专业会议的声像材料。

(3)中支组织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声像材料。

(4)中支领导参加的重大公务活动的声像材料。

(5)上级领导、著名人士和社会名流等莅视察、指导工作的声像材料。

(6)中支组织的全系统性表彰会、知识竞赛、文体活动的声像材料。

(7)有关反映各金融机构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事故、重大灾害的声像材料。

(8)中支建筑物及基建方面的影像材料。

(9)中支历任行长、副行长的照片(含底片)。

银行转正总结范文篇7

[述职报告]党委副书记工作职责践诺情况汇报

[述职报告]转正总结(人教、党务、纪检工作)

[述职报告]铁路工务段办公室个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银行副职年度述职述廉报告

[述职报告]银行审计办副主任工作述职

[述职报告]履行纠风工作目标责任情况的报告

[述职报告]乡镇党委书记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幼儿园班子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评小学高级职称用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物业公司经理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学校老教师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工作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市场部副总经理半年度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县交通局任职两年来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部队个人经济责任述职

[述职报告]部队政治教导员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公司述职述廉报告

[述职报告]烟草局营销部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治安保卫办公室副主任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洗煤厂技术厂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企业领导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与农信发展同舟共济(信用社主任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街道办事处党务委员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分管信贷工作的信用社副主任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县教育局副局长人大委员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医院业务院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税务局办公室主任廉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司法局纪检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交通局副局长述廉报告

[述职报告]卷烟厂制丝车间生产班长个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税务副所长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工程公司经理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人大主席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个人述廉报告

[述职报告]镇长述职述廉报告

[述职报告]镇党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

[述职报告]劳教系统政治处、党建工作年度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学校班子教育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林业局局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林业局副局长廉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县委组织部妇女儿童工作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法院院长履职报告

[述职报告]科技局局长个人重点工作汇报

[述职报告]公安局长向人大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行政机关领导班子述职报告(环保局)

[述职报告]村党支部书记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司法局局长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善纳群言,依法行政(投诉中心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政研室副主任2004年个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储汇分局副分局长个人履职报告

[述职报告]车间主管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十查十议”自查报告

[述职报告]劳动保障局副局长年终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法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区国土局领导班子两年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地税分局副局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地税分局局长述廉报告

[述职报告]地税副科级领导干部考核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物业公司办公室主管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校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区委副书记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副职领导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乡镇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报告书

[述职报告]企业会计岗位述职总结

[述职报告]乡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乡党委书记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民警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检察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镇劳动保障事物所主任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教师中学一级晋升中学高级的任职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证券分公司总经理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副县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副县长个人工作情况汇报

[述职报告]校长2004-2005学年度个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副县长五年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副县长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

[述职报告]校长审计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刑警大队大队长述廉报告

[述职报告]刑侦大队教导员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管理处副主任述廉报告

[述职报告]常务副旗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政府旗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旗委书记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通信公司经理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办公室干事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工商局2005年综合治理工作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县民政局局长的向人大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幼儿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市委书记年度个人履职情况总结

[述职报告]市委常委、统战部长2005年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乡镇领导届终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常务副区长综治工作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2005年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县委书记2005年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2004年人大工作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分管工业和旅游副县长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人大代表(宾馆经理)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社区副主任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2005年民主生活会个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铁路党支部书记2005年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分管工业和旅游副县长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实验小学2005年度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检察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市委政研室副主任个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水利局局长向人大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村支部书记、政协委员述职述廉报告

[述职报告]工会主席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市委宣传部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区委书记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县县委届期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党委书记在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述职报告]关于命名表彰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

[述职报告]证券营业服务站主任工作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民政局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乡镇(街道)武装部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市委办公室领导班子及个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区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个别先进村班子跨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述职报告]镇党管武装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市下派乡镇挂职的副镇长工作总结(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党委书记党管武装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党管武装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县人大常委会2005年上半年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县委书记、武委会主任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在县委七届四次全会上的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县委副书记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教育局副局长2005年度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教育局局长2005年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林业局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林业局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常务副区长综治工作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镇党委书记两年来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消防中队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有线电视台个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政府办督查室主任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办公室接待办公室副主任个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接待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国家粮食储备库干部任职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办公室副主任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民政局领导述职述廉报告

[述职报告]政府常务副区长向人大常委会作供职报告

[述职报告]部队政委离任审计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县委书记个人履职情况小结

[述职报告]2005年镇党委书记个人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镇党委书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运输公司经理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银行审计办副主任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乡镇党群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教育局局长述职讲话

[述职报告]中学校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高中校长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银行转正总结范文篇8

在增加货币供应量方面,央行从1998年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等。从1998年至2001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分别增长15.5%、12.5%、13.9%和11.8%,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受国际经济环境及内需不稳定的影响,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步下滑,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2000年5月份开始由负转正持续16个月保持正增长的局面,2001年9月被打破,同比指数出现负增长,11月12月连续下降。今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又下降0.5%.工业品价格指数和商业零售价格指数下降时间更长。前几年随需求的不足和经济下滑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现在又加重起来,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货币政策的“紧缩”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改变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对实行实质性的“紧缩政策”进行调整,迅速实行“积极的”、“宽松的”,也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先看近年来货币供应量是不是偏紧。从货币供应量M[,1]、M[,0]和金融机构贷款指标看,不能不承认有这种情况。2001年市场现金流通量M[,0]增长7.1%,增幅比2000年4月高峰时回落14.1个百分点,比2000年末回落1.8个百分点,比1997年到2000年年均增长13.6%低了6.5个百分点。今年1月末,市场现金流通量比去年同期又下降17%.2001年狭义货币M[,1]增长12.7%,增幅比上年6月高峰时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回落3.3个百分点,比1997-2000年年均增长15.5%低了2.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10.6%,又比去年增幅减低。对货币供应量有明显影响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受需求减少和信用渠道变化的制约,去年仅增长11.6%,增幅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贷款余额增长进一步降为10.6%.货币供应量增速偏低,特别是贷款增幅下降,对当年经济走势无疑会有相当不利影响。

对于货币供应量是否偏紧,也有从其他角度(从M[,2]的角度)来分析的意见。他们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增量已经很多,从1978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零售物价指数年均增长5.92%,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幅为23%,高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率之和。广义货币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呈上升趋势。M[,2]与GDP之比,1998年为1.31,1999年为1.46,2000年为1.52,其比例之高居世界各国前列。2001年M[,2]增长14.4%,增幅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所以不存在货币供应偏紧的问题。但广义货币中的准货币在我国大量是居民暂储不用的储蓄存款。我国居民储蓄率甚高,储蓄存款余额不断上升,2001年增长了14.7%,增速比上年末高了6.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8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余额对GDP比例的升高导致M[,2]对GDP比例的升高。但储蓄存款在我国一般不作为商品劳务交换的媒介,因而其增长也不能确切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一观点也没有考虑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趋势。事实上,高的并上升的M[,2]对GDP的比率,既包括了通货膨胀的年代,也包括了通货紧缩的年代,不能确切反映货币供应的短期变动是否合适。

对于目前物价走低的原因,也有论者认为不是货币量供应不足,而是经济结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但经过几年来努力调整,经济结构问题已有所改善。而同样的结构,既支持了2000年到2001年将近16个月消费价格指数的正增长,现在又与物价水平的下落相伴随,这就难以解释。恐怕是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即货币供应量偏紧的因素。

正是因为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偏紧的问题,央行在宣布今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时,强调继续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这是稳健的货币政策题中本来应有之义。当然,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因为决定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率”的因素很多,是很难测算的,只能依靠实物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主要是依靠物价走势来判断。2002年货币信贷的预期目标:M[,2]增长13%左右,M[,1]增长13%左右,M[,0]现金投放在1500亿元以内,全部金融机构贷款预期增加1.3万亿元。与此相对应,2001年货币信贷的预期目标是:M[,2]增长13-14,M[,1]增长15-16%,M[,0]现金投放限制在1500亿元以内,全部金融机构贷款预期增加1.395亿元左右。2002年与2001年这几项指标对比,可以看出2002年M[,2]增幅是2001年目标的低线,同时又低于2001年的实际增长水平(14.4%)。2002年M[,1]的增幅比2001年目标下调了2-3个百分点,接近2001年末实际增长水平(12.7%)。现金净投放和贷款预期规模不变,分别为1500亿元和1.3万亿元。但是如果考虑到现金总额和贷款余额规模在不断扩大,基数不断加大,2002年现金投放和贷款的增长率,实际是下降的。国债投资也有这个问题。国债今年1500亿元,规模与上年相等,实际力度下降。如果国际经济形势不能迅速改观,以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力度,可能不足以支持保持经济增长不进一步下降。因此看来今年货币信贷的目标有点偏紧。考虑到目前通胀率仍处于偏低的状态,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应适度放宽,或者在执行中适当放松。

当前积极扩大货币信贷总量,既有可能也有必要。目前银行资金比较充裕,利率水平比较低,市场物价相对稳定,这些都有利于通过增加货币信贷总量来支持经济发展。从客观需要来说,有不少地区、不少行业、不少企业,对银行信贷的要求仍很大。要适度放宽对贷款的限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及农户的金融支持力度,调动信贷工作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处理好防范风险与银行盈利的关系,防止信贷过度萎缩情况的出现。

银行转正总结范文篇9

在增加货币供应量方面,央行从1998年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等。从1998年至2001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分别增长15.5%、12.5%、13.9%和11.8%,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受国际经济环境及内需不稳定的影响,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步下滑,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2000年5月份开始由负转正持续16个月保持正增长的局面,2001年9月被打破,同比指数出现负增长,11月12月连续下降。今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又下降0.5%.工业品价格指数和商业零售价格指数下降时间更长。前几年随需求的不足和经济下滑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现在又加重起来,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货币政策的“紧缩”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改变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对实行实质性的“紧缩政策”进行调整,迅速实行“积极的”、“宽松的”,也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先看近年来货币供应量是不是偏紧。从货币供应量M[,1]、M[,0]和金融机构贷款指标看,不能不承认有这种情况。2001年市场现金流通量M[,0]增长7.1%,增幅比2000年4月高峰时回落14.1个百分点,比2000年末回落1.8个百分点,比1997年到2000年年均增长13.6%低了6.5个百分点。今年1月末,市场现金流通量比去年同期又下降17%.2001年狭义货币M[,1]增长12.7%,增幅比上年6月高峰时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回落3.3个百分点,比1997-2000年年均增长15.5%低了2.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10.6%,又比去年增幅减低。对货币供应量有明显影响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受需求减少和信用渠道变化的制约,去年仅增长11.6%,增幅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贷款余额增长进一步降为10.6%.货币供应量增速偏低,特别是贷款增幅下降,对当年经济走势无疑会有相当不利影响。

对于货币供应量是否偏紧,也有从其他角度(从M[,2]的角度)来分析的意见。他们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增量已经很多,从1978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零售物价指数年均增长5.92%,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幅为23%,高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率之和。广义货币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呈上升趋势。M[,2]与GDP之比,1998年为1.31,1999年为1.46,2000年为1.52,其比例之高居世界各国前列。2001年M[,2]增长14.4%,增幅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所以不存在货币供应偏紧的问题。但广义货币中的准货币在我国大量是居民暂储不用的储蓄存款。我国居民储蓄率甚高,储蓄存款余额不断上升,2001年增长了14.7%,增速比上年末高了6.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8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余额对GDP比例的升高导致M[,2]对GDP比例的升高。但储蓄存款在我国一般不作为商品劳务交换的媒介,因而其增长也不能确切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一观点也没有考虑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趋势。事实上,高的并上升的M[,2]对GDP的比率,既包括了通货膨胀的年代,也包括了通货紧缩的年代,不能确切反映货币供应的短期变动是否合适。

对于目前物价走低的原因,也有论者认为不是货币量供应不足,而是经济结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但经过几年来努力调整,经济结构问题已有所改善。而同样的结构,既支持了2000年到2001年将近16个月消费价格指数的正增长,现在又与物价水平的下落相伴随,这就难以解释。恐怕是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即货币供应量偏紧的因素。

正是因为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偏紧的问题,央行在宣布今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时,强调继续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这是稳健的货币政策题中本来应有之义。当然,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因为决定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率”的因素很多,是很难测算的,只能依靠实物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主要是依靠物价走势来判断。2002年货币信贷的预期目标:M[,2]增长13%左右,M[,1]增长13%左右,M[,0]现金投放在1500亿元以内,全部金融机构贷款预期增加1.3万亿元。与此相对应,2001年货币信贷的预期目标是:M[,2]增长13-14,M[,1]增长15-16%,M[,0]现金投放限制在1500亿元以内,全部金融机构贷款预期增加1.395亿元左右。2002年与2001年这几项指标对比,可以看出2002年M[,2]增幅是2001年目标的低线,同时又低于2001年的实际增长水平(14.4%)。2002年M[,1]的增幅比2001年目标下调了2-3个百分点,接近2001年末实际增长水平(12.7%)。现金净投放和贷款预期规模不变,分别为1500亿元和1.3万亿元。但是如果考虑到现金总额和贷款余额规模在不断扩大,基数不断加大,2002年现金投放和贷款的增长率,实际是下降的。国债投资也有这个问题。国债今年1500亿元,规模与上年相等,实际力度下降。如果国际经济形势不能迅速改观,以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力度,可能不足以支持保持经济增长不进一步下降。因此看来今年货币信贷的目标有点偏紧。考虑到目前通胀率仍处于偏低的状态,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应适度放宽,或者在执行中适当放松。

当前积极扩大货币信贷总量,既有可能也有必要。目前银行资金比较充裕,利率水平比较低,市场物价相对稳定,这些都有利于通过增加货币信贷总量来支持经济发展。从客观需要来说,有不少地区、不少行业、不少企业,对银行信贷的要求仍很大。要适度放宽对贷款的限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及农户的金融支持力度,调动信贷工作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处理好防范风险与银行盈利的关系,防止信贷过度萎缩情况的出现。

银行转正总结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本文总结回顾了中国实践并探讨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政策的目标与相关重点问题。一般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将有望实现较高速的增长,并将在优化结构方面有所进展。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财政政策,政策目标,重点问题

两年前不期而至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向各国宏观调控当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财政政策的运用成为重要的应对措施。中国在2008年11月明确宣布宏观政策转型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之后,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态势在2009年比较顺利地从“前低”转入“后高”,年度GDP增速为8.7%,其中第四季度的增速达10.7%。一般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将有望实现较高速的增长,并将在优化结构方面有所进展。总结回顾中国实践并探讨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政策的目标与相关重点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中国财政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本轮积极财政政策注重处理好扩张总量与调整结构、应对当前困难和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关系。政策措施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简要总结其经验要点,一是把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放在“反周期”的操作框架内,充分认识其近乎“百年一遇”的严重性,及时、坚决、有力度地实施总量扩张。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与发展阶段,特别注重“供给管理”角度的区别对待、优化结构,着力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升级换代和方式转变。三是在“积极”的同时也注重防范风险、加强制度建设。总体上看政策的实施,无论是增支规模还是减税规模,无论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推动还是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关注,都体现了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理念,也体现了财政宏观调控日趋成熟的思路和技巧,这将为应对金融危机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二、中国财政政策实践的几点反思与优化要领

任何政策设计与实践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从对还需在2010年继续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必要力求优化的视角来看,可提出三个方面的反思与优化的取向性要领:

(一)在实施总量扩张、安排政府投资时,更加注重抓好结构调整和项目质量

政府实施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扩大内需的首要事项,是以政府投资实施总量扩张,“四万亿元”投资陆续具体化到各个建设项目上,其中以1.1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拉动银行、地方、企业等的配套资金。在这种总量扩张的同时,极为需要精心把握结构优化调整的导向,把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农村建设、安居工程、生态保护、自主创新和教文卫七大方向上的各个项目选择好,其中突出的要点,在保民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新能源)和努力拉动社会、民间投资之外,还应把调结构、促转变放在更突出位置并贯穿于各个项目,直到落实于对施工质量的保证。这方面相关的应抓住不放的制度保证因素,一是要实行十分严格、尽可能充分的可行性论证(而非“可批性论证”),切实体现结构优化原则;二是要实行从头到尾的严密的全程监督和内部、外部的多重审计,防止资金挪用等不良现象;三是要实行规范、到位的工程监理,保证项目质量,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根据中国上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中的经验和教训,应通过检查巡视工作等方式对各地已开工和拟开工的政府投资,和拉动社会资金的“拼盘”投资项目,作审计检查和必要指导,及时发现可能的偏差,防患于未然。

(二)在加大财政公共支出和补助力度时,更加注重抓好机制转换

政策扩张期,对于三农、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研发创新等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和补助,是重要的政策工具,加大其力度是客观要求。但加大力度并非是相关工作中的惟一要领,另一个相伴随的、不可忽视的要领,就是努力实行支出、补贴中的机制转换,以力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提升政策的绩效。实践证明,机制不同,政策的效应与绩效会大相径庭。比如,中国政府有关“三农”的各种支持项目和支持资金,名目已甚多,但使用中还带有“撒胡椒面”的特征,所以应当鼓励地方积极探索统筹协调、适当整合使用这些资金的新机制----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这已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总结经验;又如,在不同的地方政府辖区,亟需根据安居住房和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在本地现发展阶段,落实“住有所居”的政策目标,是应以“补砖头”还是“补人头”为侧重点使用用政府资金,或两者如何结合,如何运用有限财力首先托好“廉租房”这个基本住房保障的“底”,如何注重引导和支持“适租房”供给的增加以适应收入“夹心层”和年轻就职者的现实需要,等等,都需要形成可操作的合理化的具体方案,以提高政府实现“安居工程”的资金绩效(这方面已有一些较成功的经验);再如,财政针对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调控措施,十分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不再补贴生产环节而是直补城乡低保人群的新机制、以及实行逆市场周期的库存吞吐“平准”方案;在基础研发环节的财政支持方面,也应加大促进实验室、大型实验设备实行资源共享、整合运用的机制建设。这些是推进公共财政建设、优化宏观调控的内在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转轨中不可回避的制度、机制建设问题。

(三)在提升债务规模、用好债务资金时,更加注重抓好改革创新和风险防范

政策扩张期带来了国债和地方债规模的明显上升,除较规范的长期建设国债和2000亿元地方债之外,近期还出现了媒体所称的“地方政府融资的狂欢节”,各种融资平台“遍地开花”、不少新的融资工具(规范程度往往并不高)也被创造出来。地方举债融资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并引起了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不同意见的争议。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和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模式下,有其必然性,2009年又加上了“四万亿元”项目配套资金的强大需求,对其做出简单禁止是行不通的,所以大思路上应回归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古老智慧,疏堵结合,重堵更重疏,关键是因势利导,寻求以制度建设实现规范发展。

在这个方面需要“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打造一套可控风险和可持续的地方“阳光融资”的制度和法纪。政策扩张期,对此既是挑战,又提供了机遇。按照公共财政建设和“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的要求,地方政府融资应当是有透明度的、受法纪约束的、依托于制度规范和受公众监督的。相关制度、法纪的打造,当然在中国需要渐进,而当务之急,一是应强化国家综合部门自上而下对各地融资规模的监督、指导、协调;二是应强化地方各级人大、政协对政府融资的审批与制约;三是应强化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审计部门对于政府融资活动的监控、审计;四是应提倡、鼓励地方政府融资主体内部的自律和加强管理,总结经验教训,在开拓创新中防患于未然。相关的制度内容,可先形成一些粗线条的文本,再于动态中不断完善、细化。地方政府融资无如制度、纪律的有效约束,必然会在分散状态和不透明状态下积累公共风险,一旦积累到被触发的局面,就会是危机的局面,“救火”的代价损失将是巨大的。惟一的正确方向,应是走向透明化、法纪化的“阳光融资”。这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需坚持不懈地推进相关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三、关于财政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

得力于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国内经济已呈现“双升一稳”(投资大幅回升、工业强劲反弹回升、消费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自去年11月份同比涨幅由负转正之后,12月上涨1.9%,较11月0.6%的涨幅明显加快,今年2月已上升到2.7%。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去年12月在各方预期之内如期转正,上涨1.7%。这一方面意味着经济触底之后已经过反弹走向全面回升,另一方面需要我们要高度关注通胀预期。从外部环境看,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力度似比一般预期更为强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世界经济2010年和2011年增幅将分别达到3.9%和4.3%,中国增幅为10%和9.7%。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的加强,使得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问题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退出策略不仅涉及到退出时机、节奏的把握,而且涉及到退出机制、工具的选择,更涉及到我国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之间政策的协调与博弈,在全球经济复苏还存在不确定性,经济内生增长乏力之时,财政刺激政策退出面临诸多复杂问题,需要审慎处理、全面把握。

(一)退出机制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退出机制”,不仅事关本轮经济刺激政策“功成身退”的必要归宿,也密切联系着解决国内结构性问题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所谓的退出机制,一般是指对由政府主导的、专门旨在抵御金融危机和缓解其不良结果的特殊经济刺激政策的放弃。一般来说,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无非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道义劝说(政府首脑、央行行长等或劝说或威胁或暗示以求引导)。特殊的刺激政策则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大规模财政投资、支出;减税;向银行注资。就中国而言,与此框架无大异。特殊的经济刺激政策势必要具体化为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配合使用中,在未来作合理的动态调整、适时退出。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在2010年内的优化调整,可认为是大框架不变前提下向“适当从紧”单一方向的适当回调,而财政政策在本年度内至少不会在总量上简单比照货币政策,可看作是扩张框架不变前提下突出重点、优化结构、追求绩效等方面的努力。而再往后的“退出”调整,很可能是与1998年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功之后相仿的“淡出”方式,即低调处理,扩张力度渐降,使社会各方在“不经意”间经历政府政策“退出”的过程。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机制可着重考虑三个方面:相对于GDP的增长速度控制国债规模和逐步缩小财政赤字;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促进经济恢复自主增长;合理掌握对不同产业、产能和不同政策工具区别对待的取向。

1.比照GDP规模与增速,控制国债发行相对规模和赤字率,优化国债发行结构和资金使用结构。

2010年在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国债发行规模不可能按急速刹车方式处理,比照GDP规模与增速,国债发行规模要配合赤字率继续控制在3%以下的要求,并注重国债结构优化。从相对数看,2010年相仿的水平,绝对数则将超过1万亿元,预计中央的地方债券也仍和2009年一样,约在2000亿元左右。从结构看,对于长期建设国债可按实际需要适当减发,而对于流动性较强的中短期国债要重点发展,并要按市场的要求,适时调整利率、期限、结构以及付息方式,完善国债对财政政策的支撑功能。国债所筹资金的投资方向和重点,2010年是首先支持已开工项目的续建,严格控制新项目建设,并做好监理工作。

2.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与居民消费,促进经济恢复内生性、自主性增长。

目前看,中国经济还主要是表现为政策推动的经济回升。要使经济进一步顺利、稳定发展,只有政府扩大公共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出台多种措施力求“四两拨千斤”地扩大社会投资,拉动民间资本跟进,引导和鼓励企业投资,以及居民消费。如果民间投资迟迟不能跟进,公众消费疲弱不振,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退出操作,应当是在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可支撑经济运行基本态势曲线形成稳定的“拐点”之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财政政策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进一步拓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和渠道,充分利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机对社会资本投资给予国民待遇,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之外,应允许社会资本以参股等方式进入金融、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力以及城市供水等多个行业。二是通过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信用担保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做好所得税征收按优惠方案处理的贯彻落实。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和支持范围,向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轻纺等行业的出口企业、科技企业和地震灾区的中小企业倾斜。政府采购也应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三是支持发展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便利快捷的政策性金融服务。此外,应考虑通过发展规范的地方融资平台,以市场化方式融资,吸引银行放贷和民间资本跟进,把短期政策调控与利用社会资金与民间资本的长期机制构建两方面的要求较好结合。

在消费方面,提高居民收入、扶助低收入阶层、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和以消除居民“后顾之忧”减少“预防性储蓄”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都应切实贯彻,细化优化相关方案和加强相关管理。

3.合理掌握对不同产业、产能和不同政策工具区别对待的取向。一般理解的“退出”,在政府刺激力度上是单向调减的,但考虑到中国经济运行中显著存在的结构问题,在退出中有必要适当加入针对不同产业、不同性质产能的区别对待的处理,比如对一般传统产业的刺激力度,可以顺向调减,乃至多减,而对有优化结构作用的新兴产业、事关全局增长后劲有必要加强的支柱产业,以及那些具有强烈技术改造、升级换代需要与空间的门类和领域,则可以实施不减的处理,甚至适当给予更多资金与优惠政策以帮助其扩张的处理。这有益于加快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再者,与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深化改革过程之中有关,不同政策工具的制度相关性和区别对待,也值得注意。比较直接、行政色彩较重的政府干预政策工具,可随总体刺激力度的调低而顺向调减、乃至多减一些,比如,那些一般性扩大政府支出的投资安排,应比较坚决地调减;而那些有条件、有必要更多运用、助其走向健全的经济杠杆手段,却可考虑让其发挥更多刺激作用,比如结构性减税的安排。这样有助于推进制度安排与调控方式的合理化。

(二)退出时机的选择

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时机把握,既要考虑到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家退出政策的操作对我们的联动效应,更要考虑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后,何时出现、是否稳定形成经济周期中阶段转换的拐点。从中国过去的经验,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验看,经济由高涨阶段进入低迷阶段再重回高涨阶段的转换,一般都要间隔数年,是一个由经济下跌和宏观扩张政策启动开始,经历触底--企稳回升--巩固回升态势--企业预期再次普遍向好和自主投资强有力回升而完成的过程,关键是何时市场的内生动力已可以不再依靠扩张性政策而把经济运行稳定在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区间。从中国的相关宏观、微观数据看,至少2010年,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还未到退出的时机。

世界银行预测局局长汉斯·蒂莫指出,假如刺激措施退出过快,经济复苏就可能陷于停滞,虽然出现二次衰退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有些国家可能出现一个季度以上的负增长;假如刺激措施撤出得不够快,在财政政策方面将对私营部门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并导致通胀,全球失衡的重现将会迫使各国央行突然收紧政策,从而导致二次衰退。可以说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敏感而脆弱的关键时期,如何既能维护当前来之不易的复苏基础,又不至于因政策滞后延误退出时机使通胀局面难以挽回,这将是各国决策者面临的考验。从目前情况看,发达国家的经济自主性增长仍然乏力,主要经济体国家的企业生产和个人消费支出短时间内很难有效恢复,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失业率连创十几年来的新高,这将使得私人需求的复苏持续低迷,因此发达经济体很可能在2010年仅仅回归低增长,这意味着不排除“双底衰退”的风险。这也是各国对宽松政策不能轻易退出的顾虑所在。甚至有前量子基金合伙人、著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于今年2月间预测,缘于各国政府此前的刺激政策,全球经济的恶化状况在“表象反弹”短暂停歇之后,将出现更为严重的“二次衰退”,其时间可能在2010年晚些时候或2011年,届时情况将比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时更为严重。最近一段时间,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引起广泛关注,在其暴露了欧元区各国之间利益取向协调机制的脆弱和欧元、欧盟发展前景方面的潜在风险的同时,也对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带来了更多的审慎要求。中国经济虽目前已进入全面回升,但结构性问题依然严重;通货膨胀虽总体仍只是预期,尚未成为现实,但CPI的年度上涨大局已定,如本年还属柔和,更具“杀伤力”的上涨压力则不排除可能出现于2011年;但万一欧元区出现较大的下滑型动荡并严重影响世界经济,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通胀压力也不是不可能像2008年下半年那样陡然转为通缩压力的。因此,综合权衡各种预测和各主要相关要素,动态跟踪和及时判断经济上升曲线何时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涨阶段,以全球视野把握中国经济达到经济内生稳步向上状态的拐点,便是政策退出时机选择的关键所在。

(三)财政刺激政策退出的国际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