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工程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9:32:20

饮水工程论文

饮水工程论文范文篇1

1.1农村供水水源现状

1.1.1供水水源安全状况阜蒙县水资源贫乏,历来存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经过近年来的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基本已得到缓解。根据调查,全县饮水安全及基本安全人口已达到44.46万人,饮水安全人口中饮用自来水的人口为10.8万人,占总人口的17.1%。目前,全县饮水不安全人口为22.24万人,其中水质不达标4.73万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21.3%;水量不达标12.09万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54.4%;水源保证率不达标4.2万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18.9%;取水方便程度不达标1.22万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5.4%。1.1.2集中式供水水源全县已建成基本饮水井工程728处,其中:自来水工程306处,受益人口10.8万人,占总受益人口的52.3%,占总人口的16.2%;集中供水点工程422处,受益人口9.84万人,占总受益人口的47.7%,占总人口的14.8%。按取水类型分:地下水水源工程721处,占总工程数量的99.0%,受益人口为20.53万人,占总受益人口的99.47%;引泉工程7处,受益人口为0.11万人,占总受益人口的0.53%。按供水方式分:自流直接供水17处,受益人口0.3万人;高位水池或水塔供水21处,受益人口0.7万人;压力罐供水97处,受益人口2.4万人;微机供水172处,受益人口7.7万人;加压供水421处,受益人口9.54万人。1.1.3分散式供水水源分散式供水中无引泉水和集雨工程,均为利用地下水自建水井机泵提水工程,供水人口46.06万人。

12农村供水水质现状

1.2.1水质安全状况根据现状调查及水质化验结果分析:阜蒙县地下水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地区占92.9%,涉及人口61.97万人,其中:基本饮水工程供水15.24万人,防氟改水工程供水5.4万人,分散供水水源41.33万人;水质型不安全饮水地区占7.1%,人口4.73万人,其中:氟超标人口0.3万人,苦咸水人口1.69万人,饮用水污染区人口2.74万人。1.2.2水质不安全因素现状统计饮水水质不安全主要有四类:1)氟水区9处,主要分部在原氟病区周边,含氟量1.0~3.0mg/L;2)苦咸水区32处,主要分布于西部和东部部分乡镇,氯化物含量大于300mg/L,碳酸钙含量450mg/L以上,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大于1500mg/L;3)饮用水污染区,主要分布在细河沿岸、铁矿开采、玛瑙加工等地区,锰含量在0.48~4.8mg/L之间,硝酸盐含量在20~46mg/L之间;4)其他水质超标,细菌指标均大于100个/ml。

1.3饮水不安全问题及原因

1.3.1水量不达标水量不达标存在的问题和原因:1)县域西北部、南部地区,由于地形突起,地表水排泄条件好,地层岩性多为岩浆岩,其含水和储水条件差,多为裂隙水,水量不大,出水量在3~30m3/d。存在水量不达标的378处、取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32处、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162处,但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2)中部煤碳开采区,抽取大量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人畜饮用水量不足。3)由于局部地下水超采和近几年干旱,地下水位下降,造成部分地区饮用水困难。1.3.2水质不达标水质不达标存在的问题和原因:1)县域中部属细河流域,是工业和矿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受城市排污影响,细河河水严重污染,COD平均值和BOD平均值分别是地表Ⅴ类水质标准的10.8倍和15.7倍。2)县域东部、中部地区,地势低洼易涝,排水能力差,地下水含氟量超标。同时也是苦咸水富集地区,碱含量超标。氟区与苦咸水区互相交错,给确定供水水源位置造成困难。3)县域内铁矿、金矿开采区,排放废水产生地下水污染,饮用水水源铁、锰、铬等元素超标4~10倍,造成饮用水质不达标。

2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途径与措施

2.1制定饮水安全政策

2.1.1制定政策认真贯彻落党中央、国务院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要求,以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村生活用水条件为前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阜蒙县饮水安全建设的实施方案,重点包括水资源安全、供水安全、饮水安全。依据实施方案的安排,出台一系列的饮水安全建设政策,包括优先保证政策、严格控制污染生活用水项目建设政策、饮水工程建设扶持政策以及积极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政策等,以促进少数地区饮水安全建设得到快速发展。2.1.2统一部署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采取轻重缓急措施,逐步完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针对阜蒙县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实际,各部门互相配合,水利局作好水资源评价及工程勘测设计工作,防疫部门及环保部门作好水质分析工作,为工程的规划、落实及实施提供科学的资料,进一步完善饮水安全规划,规划中做到突出重点,把握难点,把工程落到实处。对居住集中,并优先考虑群众积极性高、有一定自筹能力的村屯建设自来水工程,以实效吸引百姓;对人口较少,居住分散、自筹能力差的村屯建设集中供水工程。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期间计划全部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共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82处,全部为自来水工程,新增供水人口19.59万人、大牲畜8.16万头。

2.2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2.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并成立饮水安全领导小组,下大力气抓好这项“德政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财政部门在建设资金上给予支持,不足部分由农民筹资投劳解决;技术部门制定饮水安全建设标准,做好技术指导工作,严格工程质量监督,完成一处、验收一处、改制一处、发挥效益一处。2.2.2加强管理保证水源采取措施,加强饮水工程管理。1)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增加供水,选择适宜的饮用水水源;缺水或水质不达标地区实行跨流域、跨乡镇村屯调水;对早建的基本饮水工程进行维修,增加供水能力,提高供水效益。2)化学措施,对水质不达标的投放化学试剂,进行水质净化。3)安装饮水净化装置。2.2.3多方筹资合理使用为了确保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有序进行,资金上必须有保障,做到专款专用,杜绝在资金上发生挤、占、挪用等现象,保证工程在预计工期内完工。建设资金的来源通过国家投入、市县财政部门配套、乡村及群众自筹等多方筹措。国家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材料、设备的购买及配电工程;市县财政投资及群众自筹资金用于水源工程及泵房工程。引入市场机制,形成供水市场,吸引各方资金投入饮水安全建设。2.2.4坚持高标准,把好质量关饮水安全工程从计划下达到工程的竣工验收,做到“三控制一管理”,水利部门必须深入到工程地点巡回检查指导,监督工程质量,严把工程建设、材料采购、资金使用、施工队伍选择和检查验收5个关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材料采购由政府采购中心统一进行采购,施工由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承建,工程竣工后建立验收卡和档案;水质由卫生部门检验合格后交付使用。使工程做到建设一处,合格一处,受益一处。2.2.5加强工程管理,充分发挥效益对建成的饮水安全工程必须狠抓管理,落实产权制度,采取承包、租赁或股份合作等多种管理形式,责任落实到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合理的供水水价,以保证供水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正常支付,确保工程发挥长期供水效益。

2.3保证饮水安全可持续性

2.3.11)加大流域治理力度,增加水源涵养林建设面积;2)增加地表拦蓄水工程,提高地下水位,增加地下水资源的补充途径;3)严格取水许可制度,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严禁超量开采地下水;4)坚决禁止非达标的污水排放,避免地表水、地下水和水源水质的污染;5)加大执法力度,对蓄意破坏饮水工程及污染饮水水源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决不手软。2.3.2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做到饮水安全建设资金充足,工程配套,质量达标。注重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1)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2)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供水条件的以建设自来水工程为主;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建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在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分散式供水工程。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

3.1管理责任

根据工程管理权明确归属,建立健全明确的管理责任制;依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和受益范围,建立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实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集体举办或联办的饮水工程,可承包给有专门技能、工作责任心强的个人进行管理,签定承包合同,明确责、权、利,做到奖惩分明;乡镇供水工程由乡镇水利站以企业的形式直接管理。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构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维修、用水制度、节水措施及水费征收等内容的规章制度。

3.2工程管理

3.2.1工程管理总体要求饮水安全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正常供水,发挥其效益,管好用好饮水安全工程是保证正常供水、充分发挥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3.2.2工程管理重点工作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主要应抓好几项工作:1)取水工程的管理。取水工程包括引水渠、供水井、管道等,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应及时处理;取水口的污物经常清理,防止进入管道,造成阻塞;防止冻害,保证水泵和管道正常运行。2)净水工程的管理。为了保持水质良好,过滤池中的砂、碎石填料,每年应清理一次,并按级配要求重新装入新料。沉淀池要经常清淤或冲洗。3)配水工程的管理。供饮水用的水池,应保持不垮不漏,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开敞式水池,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池底每年清淤1~2,并防止污染物进入,保持水质卫生。4)供水设备的管理。供水设备主要包括闸门、水表、水龙头及水泵、电机等。进行经常检查,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及时维修,防止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随时检查机泵和电气设备运行工况。

3.3水质管理

饮水工程论文范文篇2

全县5.87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中,水源严重不足的约8800人,占不安人口总数的13%。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的人口约11000人,占不安全总人数的18.3%,其他各类饮水安全人口4万多人,占不安全总人数的68.7%。

二、示范县组织领导

我县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专门成立了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水务局、县发改委、县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农工部、县发改委、县水务局、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教育局以及全县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水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为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领导,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顺利实施,领导小组以德农饮〔2007〕1号文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强化了责任。同时,各乡(镇)也都相应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并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目标任务明确的责任状。

为保障项目计划按期完成,县水务局将全县15个乡(镇)场划分为四个片区,按照责任包干的要求,将四个片区的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位局班子成员的肩上,要求各片区工作组对本片的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负总责,要搞好优化设计、质量监督和控制好工程投资,整编好验收资料,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

三、建设管理及任务完成情况

我县按照《全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狠抓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一是在项目申报阶段,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委托具有一定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保证了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等各项制度,对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定施工队伍,对工程中使用的机电水泵、供水主管等主要材料设备都实行了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确保了工程质量。同时,我县在总结近几年来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工程建设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机制,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81处,其中千吨万人规模集中供水工程3座,百吨千人规模集中供水工程11座,彻底解决了“十一五”规划内58721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受益人口达7.28万人。

四、示范县资金筹措与管理情况

我县严格按照示范县建设管理办法,强化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的筹措与管理。一是设立了农村饮水安全专户,并实行了严格的县级报帐制,有效地杜绝了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现象发生。二是按照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我县在积极安排配套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规划、可研及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的同时,要求受益群众自筹资金,承担施工中的土方开挖及分户管道的安装任务;同时还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由安徽客商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的“县国友自来水厂”,就是我县通过招商引资方式,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成功典范。

截止2010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排资金3070.21万元(其中中央国债资金1790.08万元,省级配套资金300.66万元,地方配套979.47万元),拨入专户资金1362.8万元,已支付工程建筑安装投资354.35万元,工程管材296.72万元,水泵、水处理设备等164.64万元,另有120余处工程已经完工但未验收,财政尚未拨入专户资金727.94万元。

五、示范县工程建后运行管理情况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用的起、长受益”,我县狠抓了以下几项主要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农饮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因地制宜科学落实建后管理主体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使用必须落实建后管理责任,为此,我县按照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的原则,科学落实工程建后管理主体。一是以外商投资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建成的跨乡镇千吨万人规模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由投资商按照企业法人的要求组建运行管理单位,如国友自来水厂、湖塘自来水厂和红桥自来水厂都已经组建了管理机构,落实管理责任;二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群众自筹为辅建成的跨行政村的集中供水工程,验收后移交给乡(镇)水管站管理,如:磨溪乡集中供水工程,建成后由磨溪乡水管站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属水管站正式职工,由财政发放工资,有效地降低了运行管理成本;三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群众投资为辅建成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建成后移交给村民理事会、农民用水户协会和村民小组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二)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工程建后管理

根据农村供水工程的具体特点,按照过程控制的原理,我县出台了“农村供水工程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农村供水工程供水运行操作规程”、“农村供水工程财务管理制度”、“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监测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履行好岗位职责,规范了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促进了农村供水工程走上规范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三)科学确立农村饮水工程水价形式机制

我县农村供水工程主要有两种途径的水价形成机制,一是规模较大的跨乡(镇)、跨行政村的供水工程,由管理单位申请,县物价部门牵头,按照法定程序,通过组织召开听证会的方式确定;二是规模较小的由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管理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由农民用水户协会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由于确立了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使得我县的各类农村供水工程的水价都低于同期城市供水水价,既保证了农民用的起,又确保了供水工程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费用支出,从而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用得起、长受益”。

(四)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

为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健康发展,我县出台了《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并划定了保护范围,同时,在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的基础上,通过合同委托的方式委托县疾控中心,依托该中心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的检测、监测和水质评价,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监测体系,保障了群众饮水安全。

六、示范县建设成果及示范带动辐射效果

我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集中供水,创新机制的工作思路和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注重效益,方便管理的建设原则,采取“一延二改三建”的方式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一延,就是城乡结合的改水方式,即通过从柘林湖引水扩大县城自来水厂的供水能力,从而采取管网延伸的方式解决县城周边乡(镇)场的农村饮水安全;二改,就是对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已建成的规模较小,水质不达标的老水厂进行改造扩容,扩大供水范围,解决乡镇周边地区部分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三建,就是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以村为单位或人口密集的地方新建集中供水工程。村民居住十分分散的地方修建单户和联户供水工程,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81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02处,其中千吨万人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3处,(林泉国友自来水厂、吴山红桥自来水厂、邹桥湖塘自来水厂),百吨千人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11处;解决了全县5.8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县受益人口达7.28万人,超额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给我县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任务。

在示范县建设过程中,我县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通过互动的方式,与兄弟市县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进一步促进了我县示范县的建设工作。县水务局农水站工程技术人员先后多次在《中国水利》杂志上发表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方面的论文3篇,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在省、市举办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现场会上作了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建设的典型发言;示范县推进建设期间多次接待了部、省、市及河南等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参观调研和指导。

七、示范县建设经验和成果

(一)优先选择自流水源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可持续使用的重要前提

百吨千人规模集中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围小受益人口少,水费收入低,要做到可持续使用,必须尽可能减少建后运行管理费用,因此自流水源成为百吨千人规模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方案水源地的首选。我县建成的11座百吨千人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中有5座是自流引水工程,这5座供水工程建成后,没有电费支出,加上因是新建工程几乎没有管网维护费,只有较少的人员管理费开支,目前运行较好,水费也较低,大多在0.6元左右。群众很是欢迎。

(二)全过程参与管理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

大大小小的饮水工程点多面广,名地民间风俗又各不相同,在设计方案坚持科学的前提下,如何贴进民意,成为工程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我县在总结近几年来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基本上,进一步完善了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建设管理的机制。从水源点的选择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都充分征求用水户的意见和建议,使每一项农饮工程的建设方案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民意民情,同时在工程施工中聘用用水户代表做义务监督员,并授权群众监督员对关键工序进行签证,保障了群众的参与机房、知情权和监督权。如我县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针对出水量是否满足用水要求,就要求必须经过用水户代表签字认可,保证了饮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投资效果。

饮水工程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1引言

我国农村饮用水工程被誉为“民心工程”,每一笔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资金都来之不易。为了确保我国农村饮水工程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关部门之间需要紧密配合,大力宣传有关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制度政策,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2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现状

2.1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类型。农村饮水安全主要是指广大基层农民群众能够直接、方便地获取足量、清洁的,不会对人体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自来水。现阶段,我国农村供水方式主要分为2种,即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两者之间各有优势与不足之处。集中式供水可有效节约日常供水时间,提高了供水效率,而且在前期饮水工程建设中,投入的资金也相对比较小,不足之处就在于不能够很好地保障饮水安全,极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与集中式供水方式相比,分散式供水的供水效率比较低,供水用时过多,不能够及时满足农村居民的用水,但是水源不容易受到污染,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保障。根据具体状况的不同,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又可以分为城市水厂管网向农村延伸工程、以乡镇或部分村落为中心的集中供水工程,以中心村或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的分散式供水工程建设,这3种供水方式在实际供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广泛,在今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方面必须有效结合这3种方式,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2.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模式。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注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前提,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是重点。根据供水工程的特点,建设所需资金筹集方式的不同,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主要分为专管、群管、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管理、自管4种模式。1)专管模式。这是由供水起源到用户龙头集中式供水工程由专门的供水机构进行专业化管理,这种方式的贯彻执行主体是县城或者是乡镇一级的自来水公司。2)群管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以村落单元为主体的集中式供水方式并由供水所在村的村集体负责管理供水工程,在后期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组建用水协会、供水管理小组,并邀请相关的专门机构与专业人士进行集中管理。3)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对集中供水工程主管道工程以及相关建设工程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总表以下的入村入户的管道则是由相关的用水协会或者是供水管理小组进行管理。4)自管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分散式供水工程,由当地自己建设与管理,国家在必要情况下,对工程建设进行资金与技术方面的帮扶,并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

3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存的问题

3.1工程建设成本过高,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商品价格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这其中也包括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所需的施工材料与建设用工材料等,采办相关建设材料的成本过高,将会阻碍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水质处理费用的提升,极容易造成国家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补助不能全面覆盖到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费用中去,从而存在着极大的资金周转危机。整个农村饮水工程结构极为复杂,建设流程步骤也过于严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即前期工作环节、开工建设环节、重点部分建设环节、分部工程验收环节、工程完工验收环节等,每一项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程序进行,这就导致工程建设管理费用大幅度增加,从而加大了饮水工程建设的难度。3.2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管理水平低下。实现广大基层农村居民能够安全饮水,必须从2方面进行,一方面在前期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重视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在工程建设后期必须狠抓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就目前的工程建设管理状况来看,仍存在许多短板与问题,工程建设方式相对单一又传统,导致饮水安全工程的维护水平与便民服务水平难以满足生产发展需求[1]。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部分饮水工程建设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水费征收标准等,但在运行中很少将这些政策制度落实到位,同时,后期水费缴纳管理较为混乱,极容易造成管理人员的薪酬过低,进而打击了工程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3.3专业管理人才极度缺乏。就目前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情况来看,在管理体系与人才方面存在众多的问题。在县市一级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大多数没有设立专业的管理科室与人员,从而使得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效率过低,同时,参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的部分成员业务素质与管理能力相对低下,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基层农村方面,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是长期未解决的难题,在后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饮水安全管理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4提高我国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措施

4.1严格把控饮水安全工程质量大关。为了确保饮水安全工程质量,在工程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竣工投入使用等阶段必须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从资金方面,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民间融资、集中投资等方式,筹措资金。从饮水安全工程图纸设计方面,适当地减少与商务设计院的合作,寻找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的研究院所,邀请研究院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制定出适合当地长远发展的饮水安全工程图纸。从监督与管理方面,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对工程建设图纸进行多次反复审核,并且制定出符合工程建设的建设标准与准则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进而提高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2]。4.2提高饮水安全工程专业化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当前饮水安全工程专业化管理水平是今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点任务。解决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引进专业化管理人才,使用自动化、技术化水平较高的机械设备,使管理人才与工程施工管理两者之间相互配合。同时,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单位可以组织相关工程管理人才进行定期技术方面的培训与学习,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人才的管理意识,提高其专业化管理水平,从而更有效地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5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与指引之下,进一步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质量,狠抓饮水安全工程中的项目材料采购、项目结算、建后管理等各个环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确保项目永续利用,发挥其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成祥,刘新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2(1):24-25.

饮水工程论文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农村饮用水;除氟;对策;安徽毫州

氟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的骨骼、肌肉、血液和脏器中都有存在,约占体重的0.00035%。氟是组成人类和其他动物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动物的骨组织和牙釉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其通过激活或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参与新陈代谢过程。但是人体摄取氟在有利和有害之间的变化范围极窄,人体缺少氟或摄入过多氟都不利于身体健康。适量氟可防止血管钙化、佝偻病、骨质松脆和龋齿病,但是当摄入氟量过高时,它将抑制体内酶化过程,破坏人体正常的钙、磷代谢,使钙从正常组织中沉淀和造成血钙减少,造成氟中毒症。此外,氟中毒还可以造成贫血、白血球减少,氟贮藏于骨头中会引起斑釉齿、骨头硬化等。国外文献报道人体中过量的氟还将导致癌症、妇女不孕症、脑损伤、Alzheimer综合症和甲状腺紊乱。进入人体的氟来源很多,但由于水中的氟化物具有易溶性,吸收率往往在90%以上,因此饮用水是体内氟化物的主要来源。为防止和减少氟病发生率,控制饮用水中的氟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1亳州市高氟水形成的原因分析

(1)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属黄淮冲积平原。该地区地势平坦,地下水径流滞缓、水交替条件较差、水位埋藏较浅,同时该区气候干旱,降雨量小,蒸发作用强烈,F-与其他化学元素一同在浅层地下水中浓缩富集,造成F-浓度增大。

(2)亳州市属于淮北平原水文地质区,该区大部分属矿化度大于1g/L的重碳酸型淡水,矿化度总体北高南低,由HCO3-—Ca2+向HCO3-—Na+型水变化。氟的钠盐和钙盐在水中溶解度差别极大。氟化钠在水中易溶解,氟在地下水中呈离子状态存在;氟化钙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为白色沉淀,大部分氟存在矿物中而未游离出来,形成地下水中高钙低氟、高钠高氟的现象。当水中钙离子为主要阳离子时,氟化钙溶解度减小,地下水中氟含量减小;当水中钠离子或者镁离子为主要离子时,氟化钙的溶解度增加。当水中钙离子含量增加时,氟的络合物遭到破坏,钙与氟结合成难溶的氟化钙,减少了地下水中氟含量。另外,由于碳酸根及碳酸氢根会促进氟化钙的溶解,使地下水中的氟含量增加[1]。

(3)亳州市为农业大市,在传统灌溉条件下使用肥料及使用农药量越来越大,导致Cl-、SO42-、NO3-和F-进入地下水中,使水中的F-富集,F-含量在农灌区地下水中含量高于其他土地类型地区。由于受地质、浅层土壤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亳州市浅层地下水中含氟量一般在1~3mg/L,最高达到8mg/L以上,而我国饮用水标准中含氟量不能超过1mg/L。

2亳州市高氟水的分布及影响

根据2004年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按照《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328.9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68.85%;饮水不安全人口148.83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31.15%,其中:水质不安全人口147.34万人,占不安全人口的99.0%,其中饮用高氟水的有129.95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6.03万人,饮用严重污染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的有11.36万人。经调查,在饮用水高氟区氟斑牙患病率达50%,居住在涡河、西淝河等河间地区的居民氟斑牙患病率超过76%。

3亳州市饮用水除氟现状调查

3.1饮用水除氟方法

对于饮水型氟中毒的防治策略是改水降氟,根本预防措施在于降低饮水中的含氟量,使其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其途径有2个:一是当深层地下水含氟量不高时,可改用打深井水,或收集雨水、雪水作必要的处理后专供饮用;二是采取饮用水除氟方法使水中氟的浓度降到适宜于饮水卫生标准的范围内。目前国内外降氟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分为3类,即混凝沉淀法(投药法)、滤层吸附法和电化学法。前2类方法主要针对单纯氟离子含量较高,而其他指标相对较低或符合饮用水标准的高氟水地区;第3类方法主要针对氟离子含量较高,而其他指标相对也较高,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高氟—苦咸水地区[2]。

针对农村饮用水存在含氟高,口感苦咸、水质受污染等不安全问题,亳州市水务局接连编制了《亳州市“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亳州市到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和《亳州市2007—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且分年度制订了实施方案,逐年实施。

从2007年起,亳州市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全市的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加以实施,截至目前,该市共建设供水工程196处,工程总投资达22264万元,解决了107个乡镇285个行政村56.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亳州市现有饮用水除氟采用的措施为:①当个别地区深层地下水含氟量不高时,采用打深井水集中供应给居民;②家庭饮用水除氟多采用混凝沉淀法(投药法)或购买家庭净水器;③集中供水除氟采用的是除氟效率高、工艺简单的滤层吸附法,吸附剂为活性炭、硅藻土、活性氧化铝和羟基磷酸钙等。

3.2现有饮用水除氟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已建的供水工程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目前亳州饮用水除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3]:

(1)饮用深层地下水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氟浓度较低的深井水集中供应给居民,整体运行状况不容乐观,深井技术虽然简单,且不需维护技术,但由于地下水层的流动和混合,易造成地表水和深井水沟通,依旧能出现氟超标问题,所以打低氟深井并不是稳定长久解决高氟水的根本途径。

(2)家庭饮用水除氟净水器的问题。铝盐混凝法是家庭饮用水除氟的常用方法之一。铝盐混凝法除氟的主要缺点是处理后产生大量的沉淀污泥以及除氟后水中的氯离子和硫酸根有增加趋势。此外,以铝盐为混凝剂,处理后水中含有大量溶解铝引起人们对健康的担心。亳州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使用家庭净水器相对较少。而对于使用净水器的家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内芯截留的污物越来越多,很快就达到“收支平衡”,从而失去净化效果,但使用者却误把出水作净化水使用,以致损害健康。另外,内芯的更换既麻烦成本又高,频繁更换内芯也会让一般的农村家庭无法接受。(3)集中供水除氟存在的问题。①除氟设施问题。一是除氟剂吸附容量低。亳州市现有的饮用水集中供水除氟工程多数采用的是活性氧化铝吸附法,现有活性氧化铝普遍采用的颗粒粒径比较大,第1周期吸附容量比较低,数周后吸附容量更低。运行一段时间后,滤料容易出现板结现象,造成布水或者集水的不均匀,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和吸附容量。二是除氟设施再生时间长,用药量大。活性氧化铝吸附剂的再生,用2%硫酸铝溶液浸泡再生,再生液可重复使用,完成再生过程需要2d的时间,再生剂用量比较高,花费较大。有些除氟罐罐体太高、内径太小,反冲洗时难以使滤料充分膨胀,不能够很好的排除悬浮物。再生问题大大限制了除氟装置的运行,应加以改进解决。三是除氟设施设计问题。多数钢材除氟罐内壁防腐涂层或滤料易剥落,大片铁锈污染氧化铝,产生的铁离子导致活性氧化铝中毒,失去活性,大大影响了活性氧化铝除氟的效果,滤料也易板结,使用寿命短,而且此法的铝溶出较高,处理水中不可避免残留铝离子,有引起大脑疾病的风险。有些除氟设施出水检测方法繁琐,原水与过滤设备接触时间缺乏自动控制设备,这些方面都会影响除氟设施的正常运行。②除氟设施运行管理问题。由于除氟设施运行于农村,这些地区大多经济比较落后,因此除氟设施的管理运行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资金限制,除氟装置维护、维修困难。农村经济比较落后,而除氟设施的运行需要许多的资金。除氟设施损坏后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修理,往往是报废不用。二是维护管理人员知识水平问题。设备维护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不知道滤料再生。还有的管水员装填新活性氧化铝后,只用水冲去粉粒,不经硫酸铝“活化”处理就运行。三是除氟设施管理混乱。重建设、轻管理是各个地方除氟设施存在的通病。除氟设施因各种原因停用。除氟设施的出水水质不能够定期检测。公务员之家

4亳州市饮用水除氟对策

4.1健全规章制度,使饮水降氟纳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轨道

针对亳州市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应大力发展村镇集中供水系统,建立高氟饮用水除氟设施,使用快速简便、经济有效的饮用水除氟设施为农村住户进行供水。从经济角度、安全角度、长期服务角度、成熟工艺应用角度等,对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改造,不但要保证供水指标,还要保证供水卫生、环境等。

村镇供水系统的建立首先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对岗位责任、使用规范、供水时间、设备维修、水费收取、水源保护、水氟检测和管水人员的报酬,都要做出明文的规定。其次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及业务培训,加强技术方面的指导。编写村镇供水工程的操作指导手册,使其熟练掌握工程设施的使用常识,做到会除氟操作、会除氟运转、会水质检测,确切做好供水的安全保证工作。最后对村镇供水系统实行不定期检查并作评比工作,在检查中发现不足,并及时改进。

4.2研究开发适合农村家庭饮用水除氟的设备

亳州市广大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广大农民对饮用水高氟的危害性了解较少,因此各级政府、水利及科协应加强宣传,让人们认识到氟的危害性,提高对饮用水中氟的防范意识,对于不能进行集中供水的偏远地区或分散住户,有能力购买净水除氟设备的家庭应积极购买。

鼓励有关科研院所开发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小型家用除氟设备。目前解决农村及偏远地区高氟饮用水的问题,除了继续对活性氧化铝、骨炭等常规净水方法继续改进研究外,还应加强研制除氟效果好、性能稳定和应用范围广的材料以及新的除氟技术。设计时最好能够考虑反冲洗以及再生系统的要求,能够做到动态再生,能够保证除氟装置的安全运行。设备除氟和反洗采用合适的自控设备,以便于管理操作[4-5]。

农村饮用水除氟是亳州市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适合亳州市农村饮用水除氟的途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高氟的问题。

5参考资料

[1]李运奇,孙爱芹,刘仲海,等.毫州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江淮水利科技,2007(3):30-31.

[2]施锦,王萍,严子春.饮用水除氟技术的现状及进展[J].山西建筑,2007,33(35):17-19.

[3]曾建军,李金冰,夏小林,等.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应注意的问题[J].江淮水利科技,2006(5):5-7.

饮水工程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主要阐迷在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保证规划中各项指标的顺利实现。

新疆水利厅于2005年12月下发了关于编制新疆县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该通知下发后,各县纷纷开展了该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编制规划报告过程中,笔者发现以下问题需要设计人员注意。

一、水土平衡计算后缺水原因的分析问题

该规划农田水利建设水资源合理配置部分,通常先对县区所辖行政范围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水土平衡分析,计算出缺水量。大部分平原灌区在水土平衡时,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①河道天然来水过程与区域用水过程不匹配;②区内水利工程不配套,尤其受调蓄能力限制;③灌区内部渠系防渗率低,水资源损失较大。而规划水平年解决供需矛盾主要是通过渠系防渗、开采地下水、对平原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跨流域调水等工程措施来满足灌区的用水需求。

由于该规划是以县为基本编制单位,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往往把该县做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考虑问题,忽略了该县在整个流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上下游其它用水单位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要解决灌区的缺水问题,首先应该从整个流域出发分析缺水原因,而不单是立足于本县来解决缺水问题。有些流域中已建的引水枢纽工程可能控制下游几个县的分水,特别是各县的分水比例由于历史原因在该流域管理规划中已经确定,一般不允许随便改动,各县的分水量只会随河道来水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南疆某河流域,在该条河流上有一引水枢纽控制下游两县一市的分水,各县按分水比例引水。2005年,该地区召开会议,把A县的三个乡划分到了B市,但A县、B市在大河上的分水比例却没有因行政区划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一来,在分析B市灌区内水土平衡时,势必会加大供需矛盾。从水账的角度简单分析:假设现在B市从大河上的分水比例是20%,大河多年平均来水量按2x1护耐计算冲口果B市的分水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多分配2x1护耐的水量,大河水量损失按20%考虑,仍有1.6x1护耐的水量可以进人灌区,而如果灌区内部通过开采地下水的方式来解决的话,要得到相同的水量则最少要打8眼井(每眼井的提水能力按2x105m3/a计算)。

在解决灌区此类缺水问题上,应该首先根据重新划分后的行政区划,充分考虑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差异后,在流域规划中对相关县、市的分水比例做相应的调整。按照调整后的分水比例重新进行水土平衡分析后,如果仍然存在供需矛盾,再考虑通过开采地下水、跨流域调水等其它工程措施来解决供需矛盾。按照以上步骤确定出的水资源配置规划目标不但能提高地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减少了工程建设项目,节省了国家投资。

二、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问题

在调查B市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时笔者发现,该市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在近3年之内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近3年之内农村人口数量却是以平均每年10.7%的增长率在递增。B市近3年也没有新建人畜饮水工程,主要是对已建工程的维护和设备更新,按常规应该是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随农村人口数量的增加而递增加。经过进一步的深人调查,其原因是:近几年随着B市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加,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来到B市务工,这一部分劳动力的户籍所在地是农村,而他们的用水地点却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当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数量大于农村人口的增长数量时,就造成了农村人口数量在增加而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在减少的现象。所以在确定该市的饮水不安全目标和相应的工程措施时,不能单一的按照统计部门提供的农村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来预测饮水不安全人口的发展趋势,而应充分考虑近几年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这一因素,根据该市的“十一·五”规划报告,对饮水不安全人口的发展趋势做出相对合理的预测,制定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

三、盐碱地改良中排水系统规划问题

盐碱地改良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盐碱地改良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耕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出效率,从而影响到农民的收人和当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近些年各县在治理盐碱地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如田间排水沟的开挖,种植耐盐作物改良土壤,采用竖井排灌降低地下水水位,通过各种水利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来控制耕地盐碱化。在盐碱地的改造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排水沟建设时没有经过规范的设计、计算,淤积、坍塌现象严重,每年都要组织大量的劳动力清淤;大部分排水系统没有合理的排水出路,部分排水直接进人河道,影响下游灌溉用水水质,还有部分排水则就近排人灌溉渠系中与渠水混合后继续灌溉,其结果是一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现象有所改善,下游另一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现象加重或产生次生盐碱地。

目前排水系统配套、完善仍然盐碱地改良的主要水利工程措施,若想使各级排水沟充分发挥作用,使整个排水系统取得良好的排水效果,首先要从各县所在流域的角度出发,统筹规划,建设流域内控制性总干排,使各县都能将盐碱地内高矿化度的排水按统一出路排到容泄区,而又不影响下游灌区的灌溉水质。

如果流域中有已建或已经规划的控制性总干排,在规划县级排水系统时应当保证本县最末一级排水沟内设计排水流量时相应的水位应大于总干排内设计排水流量时的水位,否则排水将没有出路,开挖的各级排水沟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公务员之家

如果流域中没有建设控制性总干排的条件,那么在规划县级排水系统时应当充分考虑本县的最末一级排水沟与邻县最末一级排水沟的衔接问题。做到水流衔接平顺,互不影响,充分保证排水通畅。

饮水工程论文范文篇6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二次全市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回顾全市“十二五”以来的水利科技工作,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全市“十二五”水利科技工作,进一步调动全市水利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继往开来,拼搏进取,不断提升水利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开创我市水利科技工作的新局面,支撑和引领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这次会议受到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得到省水利厅和市科技局、市科协的大力支持。各级领导莅临指导今天的会议,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一、“十二五”以来全市水利科技工作的成就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水利科技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支撑,引领发展,在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推广、成果转化和科普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获得省、市28项科技进步奖和农业技术推广奖,“科技兴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归纳起来“十二五”水利科技工作有以下特点:

(一)科技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按照新时期治水思路,我市水利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用强力推进水利科技进步来支撑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人饮工程、农田灌溉、节约用水等民生水利建设方面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了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技术含量。例如在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各县区都使用了环保、无毒、安全的PE、PPR管材;岐山、陈仓和金台等县区在输配水环节采用供水系统变频恒压自动控制系统;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使用既方便了管理,又经济实惠,安全可靠。在农田灌溉中,积极推广浅湿灌溉技术和复合式防渗渠道及U型渠道防渗技术;全市在果园和蔬菜大棚采用了低压暗管输水技术、微喷灌溉技术,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31万亩。二是推广应用了土工膜防渗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水库存在的渗漏问题;推广应用了虹吸式放水涵管技术,显现出造价经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易于调控的特点。对堤防坡面和基础采取宾格网笼石防冲和雷诺护垫防护措施,既降低了工程造价,又增加了堤防的强度,把江河堤防建成生态堤防。三是推广应用水保生态新技术。①在小流域治理中,推广应用沟道生物治理技术,栽植水保林采用“三埋、二踏、一提”,泥浆蘸根,树盘地膜覆盖技术。城郊水保生态项目建设中,重点推广应用了陡崖绿化、泥浆蘸根、化学保水剂、树穴地膜覆盖等造林技术,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取得了城郊水保生态建设的好效果。金台区《水土保持技术在城郊生态建设中的推广与应用》成果,获2011年市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2012年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②在水土保持经济林果品种选择上,大力推广栽植了省水土保持局推荐的美国卡特杏和市外国专家局推荐的新疆薄皮核桃、日本三水梨和美国大樱桃等品种,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③采用“拦、挡、排、护、整”等防护措施,推广水土保持先进技术。针对矿山、道路建设多处于岩石破碎、土壤疏松的土石山区,易造成点、线、面多种形式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形成地表陷落和山体崩塌,诱发严重的滑坡,泥石流灾害等生态问题,市县水保科技人员通过规划设计,将项目区划分为不同的治理区,分类施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用新技术,有效提高了水保项目的科技含量。四是运用建设生态水利和景观水利的理念,设计建成了一批河道拦河闸景观工程。继市区清姜河、金陵河橡胶坝建设之后,近几年有关县先后在嘉陵江、安河、杜水河、千河和七星河城区段建成了不同型式的拦河闸工程,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新型的水利工程和水利风景区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体现了“人水和谐”、亲水、爱水的氛围。五是实施“科技兴鱼”战略,推进全市渔业科技进步。①积极承担科技研究项目。先后完成了《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推广》、《区河流水养殖技术推广》等科技项目,推广面积6000亩,累计获得渔业产值4.2亿多元。期间有一项成果获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成果获市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二、三等奖。②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全市有冯家山水库渔场等六个渔场被认定为全市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③充分发挥商品鱼基地龙头带动作用。眉县槐芽渔场和第五村等大型渔场,养殖水面仅占全市的4%,但年产量却占到全市的22%,实现了高产高效。④加快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先后引进史氐鲟、黄金鳟、螃蟹、草金鱼、美国大口胭脂鱼等新品种,全市累计引进新品种30多个,驯养繁育均获成功。冯家山水库管理局《史氐鲟鱼养殖技术引进推广与应用》成果,2009年获市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2011年获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凤县采取协会加养殖户相结合的驯养繁殖模式,使大鲵人工繁育获得成功。⑤相继建成了陇县秦岭细鳞鲑部级自然保护区、凤县渔业种质资源部级自然保护区和太白县湑水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

(二)调研咨询为决策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向省水利厅和省水利学会推荐水利入库专家18名,向市政府推荐应急决策专家2名,向市科技部门推荐入库专家10名;今年9月,市水利局建立了66名科技人员组成的全市水利系统专家库。市县两级水利局组织专家参加省、市、县涉水技术项目技术咨询和技术成果评审鉴定达86项次,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其中比较大的项目有大唐热电工程,310国道、宝天高速、宝汉高速跨河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多处水保生态治理工程,多处水电站工程,城市建设中的桥梁、供热、供水等涉河工程,多处城乡供水建设工程等。市老科协水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发挥余热,调研踏勘我市规划建设的“引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方案。踏勘调研了支流通关河的水资源综合开发规划,为水利建设出谋划策。

(三)水利科普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利系统认真地开展了科普知识宣传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全市水利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一是持之以恒地开展科普宣传。市县两级水利局积极参加了全市组织的第十三至十七届“科技之春”宣传月和“三下乡”大型集中示范活动,开展了以水利系统为主导的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一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全市水利科技人员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先后组织了“保护母亲河”万人签名活动、水法规知识答题竞赛、以“爱水、乐水、知水”为主题的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水法规和涉水知识宣传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市水利局和市水利学会的“科技之春”宣传活动连续五年被市委办市政府办评为先进单位。二是积极开展水利科技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提高水利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市县水利局组织科技工作者为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撰写推荐学术论文36次,共征集推荐学术论文近600篇,平均每年110多篇,其中70%的论文被举办单位采用。向省上举办的“优秀水利科技论文”评奖活动选送论文85篇,其中45篇获奖。向市第十一届至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奖活动征集推荐优秀学术成果(论文)110项,共获得市政府奖励成果45项。向社科联举办的优秀社科调研成果奖推荐调研成果10项,其中有4项获奖。三是举办大型学术研讨会,专题研讨水事问题。在全市“学术金秋”活动中,市水利局举办了5次学术研讨会,先后就冯家山水库水资源保护问题、水利与实现三个率先问题、水环境与水文化建设问题、水利旅游问题和水权与水市场问题,邀请水利部原副部长索丽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教授等数十名国内著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同时邀请我市有关部门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交流发言。从2010年起,由市政府主办、市水利局承办的“水论坛”,影响力逐渐增大,引起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此论坛成为全市水利科技的一个品牌,成为研究工作,总结经验,开创水利科技工作的一个新的前沿阵地和理论殿堂。四是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市境内江河水系探源活动。近年来,市水利局组织全系统的科技干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江河探源活动,先后考察了黄河、、嘉陵江、汉江、漆水河、泾河、千河、石头河、通关河、雍水河、小水河、金陵河、赤沙河和香泉河等数十条河流的源头。通过这些溯源寻根活动,查看了诸条河流源头现状;掌握了市境内主要江河的水资源、水能资源存储和开发利用的第一手资料。2012年8月下旬和今年6月初,市局和市防汛办有关同志两次乘飞机对全市的主要江河和水利工程进行了航拍照像,获得了近千张航拍照片资料,为进一步科学整治全市江河提供了宝贵资料。五是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向社会宣传普及水利知识,宣传水利信息。开办的“水利”网,共设“水利动态”、“政务公开”、“水利论坛”等11个栏目。六年来,共市内外水利信息4000多条,刊登涉水散文600多篇。在《日报》不定期举办“水利专刊”,截至现在开办了30多期,研究探讨了人民群众关心的水利热点问题。今年又创办了水利科技类《水务》季刊,为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搭建了探索创新、学术交流、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的有效平台。六是整理成果,选编出版水利科技和水文化建设书籍。从2010年起,对全市水利科技工作者公开发表或受省市奖励的涉水论文和文稿精选编印成册,编辑出版了《水利论策》(卷一)(卷二)(卷三)系列丛书,共选编论文和文稿281篇,计207万字,共印6000册,《水利论策》(卷四)正在选编之中,年内即可出版发行。编撰历时整两年的《江河水库大典》收录和记述了市境内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62条河流和已成的76座大中小型水库,出版发行后深受社会关注和读者欢迎,已成为水利建设必备的工具书。大型水利画册《水润》共收集照片246幅,以实实在在的水利工程和管理事业反映现代水利的全貌,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史料性。今年8月,全面记述“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间,水利抗震救灾全过程的《汶川特大地震水利抗震救灾志》,经过编撰人员的辛勤努力正式出版发行,全志共11章51节,计31万字。与此同时,选编的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撰写的优秀散文集《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和《在水之涘》从2010年起相继出版发行。这三本书共收集选编优秀散文320多篇,计120多万字。以上九本书籍的出版发行对我市水利科技创新和水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科技队伍进一步得到壮大

“十二五”期间,全市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了多渠道、多方式努力营造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了把工作经验上升为规范的制度,我们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市水利系统科技进步及科技推广奖励实施细则(试行)》、《市水利系统优秀科技学术论文奖励实施细则(试行)》、《市水利系统科技工作奖励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做好市水利系统科技奖项申报工作的通知》、《市水利系统水利专家库管理暂行规定》,这几个文件对促进全市水利科技创新和浓厚学术交流氛围起到了“助推器”和“加油站”的作用,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自主创新、为水利事业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二是不断开展在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举办短期培训班,内容涉及水利业务的各个方面。五年来市水利局系统举办各种培训学习39场,共接受培训1980人次。今年7月,市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处投入近7万元,组织26名职工赴西安理工大学参加省水利工程协会举办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培训班,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实践。市水干校共举办水利系统技术工人等级培训10余期,累计培训学员达1200余人次,千阳、凤翔、岐山和凤县等县积极开展了各类人才培训、学历教育等,提高了水利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新增水利工程师156名,高级工程师47名,有4名科技干部被市政府授予“拔尖人才”称号。三是狠抓了水利学会组织建设。从2005年开始,市水利学会相继成立了市水资源、水工程管理、勘测设计施工、水土保持、水产渔业五个专业委员会,近两年又成立了水文化专业委员会和摄影专业委员会,以上这些专业委员会对上与省水利学会18个专业委员会对口,对下开展各自的业务工作。市水利学会冯家山水库管理局分会和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眉县、凤县、千阳县相继建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水利学会组织。五年来,全市共发展省水利学会会员125名,市水利学会会员149名,全市水利学会会员达到766名,壮大了学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

(五)取得了一批重要水利科技成果

冯家山水库管理局《史氏鲟养殖技术引进推广与应用》、金台区《水土保持技术在城郊生态建设中的推广与应用》分别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三等奖;眉县水利局和市水产站参加完成的《省水产名优品种繁育及养殖技术》获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冯管局、市水产站、市水电设计院和凤翔、岐山、陈仓、陇县、眉县、金台、扶风、渭滨等县区水利局完成的28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市政府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二、三等奖。先后有300多篇优秀水利科技论文和学术成果分别受到省政府、省水利厅、省水利学会和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市水利局连续四次被省水利厅评为“优秀水利科技论文评选组织奖”获得者。市水利学会2010年被省科协评为三星级学会。

“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利科技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水利科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领未来;水利科技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为主线,才能支撑发展;水利科技必须以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建设为重点,才能重点跨越;水利科技必须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才能自主创新。

“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利科技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市县水利部门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指导的结果,是全系统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岗敬业、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水利局向长期以来关心重视水利科技工作的各级领导,向艰苦努力、无私奉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凝聚心智,突出重点,努力完成“十二五”水利科技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我市在“十二五”期间的水利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要求相比,还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全市缺乏科技创新的长远规划,或者说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还不具体。二是全系统科技水平总体还不高,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成果不多。三是科技精英和技术拔尖人才成长缓慢,这与我们行业所处的“基础产业”地位很不相称。四是水利科技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县区之间、单位之间差异较大,甚至有些把科技工作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情。五是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机制、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科研经费不足和科技人才缺乏等原因。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改进。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给我们绘制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未来五年是全党全国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年,是科技兴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注民生的五年。是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规划,坚持“四个第一”、推进“五大突破”、建设“八大工程”、实现“三个率先”的五年。全市水利科技工作目标任务艰巨,使命重大。充分认识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切实把水利科技创新摆在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把我市水利科技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明确“十二五”期间水利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在今后五年到十年,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技兴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及我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紧紧抓住水资源分布不均、干旱洪涝灾害频繁、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重大水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水利可持续发展。

(二)夯实“十二五”期间水利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利科技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防汛抗洪减灾技术研究和推广。要进一步强化江河整治、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局部暴雨洪水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同时加强全市雨情、水情、汛情、水文气象的监测和预报、防洪决策指挥系统建设,防洪应急预案的编制等非工程措施,提高防洪减灾的综合能力。

2、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的科技创新。围绕全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运用、雨洪资源利用和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以及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推广。

3、强化农村水利科技创新与应用。大力推进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引进、消化和自主到位,加强灌区节水改造、节水灌溉制度和节水技术的研究。积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水环境治理、城市水保和小流域治理等方面的研究。

4、加强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要根据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安全保障、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通过科技成果示范工程和示范园区,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要充分利用国家以及省部级各类科技推广计划,有重点地推广对行业、地区水利科技进步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采用举办科技培训、技术交流、产品推介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因地制定地大力推广水利信息化、城乡饮水安全、节水灌溉、农村水电、城市与工业节水、水生态和水环境保护与修复、水质监测、现代水利施工工艺、水土保持的实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

5、加强水利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十二五”期间要通过科技下乡、科普宣传、科技示范园区等方式,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广泛传播普及水利科学知识,培养广大群众的科学观念,增强亲水和节水意识,营造促进水利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十二五“全市水利科技攻坚重点

确定全市“十二五”水利科技重点项目要紧紧围绕全市水利建设计划,参考国内、省内水利科技发展水平,结合我市的实际,抓好以下水利科技重点工作:

1、水源工程。围绕全市10项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市县两级勘测设计单位要用“人水和谐”的新观念,运用先进的测绘仪器和先进的设计方法,精心策划,精心设计,拿出科技含量较高的前期成果。石头河库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要科学地管理工程施工,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坚持“四制”,坚持高质量,力争把石头河水库引水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10项规划水源工程所在县区水利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路谋划项目,用只争朝夕、精益求精的作风抓紧工作。

2、防洪保安工程。各县区水利局和市县两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以提高河流、水库防洪标准为重点,加快和提高防洪抗旱的信息化程度,大力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指导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江河整治,提高防洪抗旱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科技含量。

3、节水灌溉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各县区水利局和各灌区管理单位要紧紧围绕建设节水型农业的目标,采用新技术、新设施、新产品,扎扎实实抓好农业节水灌溉工作。冯家山水库管理局还要做好灌区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为水库水量综合调度提供理论依据。

4、流域治理和淤地坝工程,抓好水保生态科技研究。各县区水利局和市县水土保持工作站要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的水保治理技术,积极引进可靠的适生水保生物,以保证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快速稳定发展。

5、城乡供水工程,加快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步伐。各县区水利局和市人饮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要积极采取新技术、新产品,指导全市人饮工程建设。对新建人饮工程在水源选择上要充分利用小型地表水,坚持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坚持“四制”施工。对已成工程要积极推广科学的管理方法,保持工程的永续利用,把这项惠及万民的事情办好。

6、清洁能源小水电工程。各县区水利局和已成水电站管理单位要十分重视小水电科技工作。首先要做好江河水能普查与开发规划,避免水能资源的浪费。对在建工程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保证工程质量。对已成电站要加强科学管理,要象陇县水电公司那样开展技术革新,推广引用先进技术,确保电站安全高效运行。

7、全市水利风景区建设。全市水利风景区建设,要依托资源优势和禀赋项目,建设单位要认真学习推广凤县和冯家山水库管理局的经验,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提高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科技含量,获取优化水利生态环境、扩大水利服务领域、提高行业效益的多赢效果。“十二五”期间,全市15个水利风景区争取都建成省级以上景区。

8、“科技兴渔”工程。以改善水产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和渔业经济效益为目的,增加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水平和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各县区水利局和市县水产工作站要继续引进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名优特水产养殖品种,加强鱼病防治研究和水产品市场监管。与此同时,要重视全市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人工繁育的科学研究,确保人工繁育成功,要增加大鲵和秦岭细鳞鲑保护工作的技术含量,争取保护区换代升级。

9、水权水市场建设。认真贯彻市政府66号令,抓好水权制度建设和水市场建设的研究,加强节水型社会机制和体制的创新,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新路子。

10、水工程管理体制和机制。要根据我市水利建设的实际,加强管理科学的研究,提高工程的使用效益。要加强基层水务管理体制的管理,研究基层水务体制的运行规律和工作机制,打好水利基础。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提高运行水平和效益。加强中小型灌区灌溉制度的研究,向管理科学要效率,要效益。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十二五”水利科技工作再创新辉煌

搞好“十二五”水利科技工作,关键在领导,重点是投入,基础是人才和队伍。

一是加强对水利科技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把水利科技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市县区水利部门要实行一把手管科技的工作制度,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市县水利科技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建立起一套面向未来、衔接平顺、公正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加强科技奖励工作的指导,建立客观、公平的评审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水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加强水利行业科技管理,促进全市水利科技工作上下联动、协调发展。要加强水利科技管理机构的自身建设。没有恢复水利学会的扶风县、陇县、太白县、麟游县和金台区、渭滨区要按照《市水利学会章程》的规定,必须在2011年5月以前建立县区水利学会组织,这件事请这些县区的水利局领导予以重视。

二是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水利大业,以人为本。各级领导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和管理办法,完善保障措施,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为人才的快速成长和有序流动创造条件。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选拔工作,高起点、严要求,建立完善淘汰制度,实行动态管理;要大力加强年轻科技骨干的培养,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和与院校结合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学历培训。要广纳贤士,惜才爱才,关心科技人才的生活和工作。各县区要十分重视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同时要重视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热忱支持各级老科协的工作,为他们发挥“余热”提供条件。

三是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水利科技投入。市县要做好工作,争取有一定的项目列入各级科技项目计划,同时积极参与实施国家与省市相关科技计划,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要根据水利基建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水利科技需求,在水利基建投资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本项目和重点项目研究的投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因地制宜的落实好“工程带科研、科研为工程”的措施,在水利建设基金、农水经费、工程岁修经费、水土保持治理费等经费中争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相应领域水利科技项目的研究推广。结合水利工作重点和生产实际,与水利维护管理、技术改造、水资源管理等工作相配套,在河道采砂管理费、水资源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收入中,视经费使用情况,适度安排科学研究经费,用于水利科技创新工作。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水利科技创新的投入,特别是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水利科技创新的投入。凡经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效益归投资人所有,通过几年努力,逐步形成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多元化资助水利科技创新工作的格局。

饮水工程论文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公共品;消费行为;结构化理论

农村居民消费具有自给性消费水平高而边际消费倾向低这一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主要采取政府出资、政府主导的方式,容易产生行政行为的低效率。而且,在以往的理论分析中往往忽视这样一个现实: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公共品使用者——农民的行为意向经常是被忽略的,其结果是导致公共品供给难以符合农民的意愿。因此,研究农村公共品供给,需要将使用者的行为意向这一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中来。本文应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析农村居民的行为反应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并以一个失败的饮用水工程为例证,分析公共品供给过程中使用者的心理结果和行为意向,从行为分析的角度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提出管理建议。

一、结构化分析框架

社会学理论认为,行动者个体不是被动服从于制度的安排,其对制度主观能动的反应能够导致制度的变迁。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将宏观制度分析和微观行为分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以结构化理论为基础,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

(一)行为惯例

消费者行为是处于既定的规则和资源结构中的,规则的制约可通过日常行为惯例表现出来。这里将行为惯例分离出文化导引和制度变迁两个维度。

1,文化导引。农耕文化已经根植于农村居民的心灵深处,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给自足”、‘重俭黜奢”等消费理念以生活惯例的形式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约束。对于饮用水、烧柴等自然赋予的物品,农民一直持有无偿使用的观念。

2.制度变迁。免费用水等消费陨例体现出的是村庄中的传统消费制度。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公共品供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在公共品消费过程中要或多或少的付费,这与原有的消费惯例相冲突。在制度变迁中,农民的行为会做出适应性反应,他们的行为后果也会对制度变迁产生影响。

(二)心理与行为运作机制

心理与行为运作机制是在文化导引和社会比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最终归结为特定的农民理性。

1.社会比较。现代传媒和农民工的流动所带来的外部信息正在改变延续了几千年的消费观念,农村居民开始向往健康、舒适的生活模式。对于政府主导的公共品供给,农村居民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通过公共品供给提高生活品质。当然,较高期望也往往会导致较高的失望和不满,在经历公共品供给失败之后,他们将会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2.农民理性。农民理性是农民采取行为的心理基础。Scott认为农民的经济行为奉行“生计第一”和安全第一”的原则,而不是理性经济人的收益最大化原则。林毅夫认为小农的行为是理性的,不理性的行为却恰恰是外部条件限制下的理性表现。我们认同林毅夫的观点,农民在外部条件限制下,会按照传统惯例做出消费行为,但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呈现理性经济人的特征。

(三)消费行为

按照吉登斯提出的行动者的分层模型,消费行为是由行动的反思性调节、合理化及动因所构成的一系列过程。

1.行动的反思性调节。在公共品消费过程中,农村居民不仅调节着自己的消费行为,而且对公共品的供应者存在同样的行动期望。他们会根据公共品消费的后果和其他人的反应来不断地反思、改变和调节着自己的消费行为。

2.行动的合理化。农村居民对公共品消费行为始终保持着理论性的理解,在一般情况下,他们有能力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出合理化的解释。

3.行动的动因。传统消费惯例以及具有农民理性特征的心理和行为运作机制会形成特定的行动动因。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这些特定的行动动因会驱动农村居民采取符合理性的行为。

(四)意外的行动后果

受自身能力和信息的限制,消费者有意图的消费行为会产生意外的后果。公共品的消费可能经历意想不到的失败,而且农村居民会将这种消费失败归因为公共品供给决策和管理的不当,并根据这种后果决定未来的行为。

(五)未被认识的行动条件

未被农村居民预料到的意外后果会以反馈的形式成为以后行动的未被意识到的条件。换言之,这些意外后果会促发下一步的消费行为。当然,下一步的消费行为可能是继续合作,也可能是退出公共品的消费过程。

二、一项饮用水工程的例证

(一)工程介绍

该饮用水工程位于长春地区东南部,该地区居民一直饮用浅层地下水,水质不符合饮用水要求。工程始建于2001年,覆盖7个相互毗邻的自然村落,为407个农户2187人供水。水源为深层地下水,采取深水机井汲取的方式,通过铺设地下管线将水引到407个农户家中。资金来源分为财政拨款和农户自筹两部分,市县两级财政共出资20万元,每个农户支付350元的管网费,在运营之后,每户每年需支付3.5元的管理费。管网的铺设采取农民出义务工的形式,农民和工程部门都不需要付费。

(二)消费规则的变化

在传统封闭的村庄生活中,自给自足是最合理的生存选择。饮用水一类资源在村民的心里认同为自然的赐予,吃水不花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饮用水工程出现之前,村民曾经用两种方式汲取饮用水,早期的公共水井和后来的各户自用的手压井。在饮用水工程之后,以前存在的不花钱饮水的惯例则发生变化,以后的岁月中,吃水要支付少量的现金。

(三)农民的心理和行为

在‘重俭黜奢”的文化传统下,虽然低收人约束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除,但村民依然坚持朴素的生活方式。虽然村庄中的水质不好,但是一代代人就是在这方水土里成长,因此长期以来没有谁会投人大笔资金改善饮用水质量。不过,由于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现代传媒的影响,新一代农民开始向往健康的生活方式,但由于深水机井的费用较高,需要2000元,很多农户都搁置了打深水机井的计划。他们认为,虽然水质不好,但是还没有达到需要动用2000元来改善的程度。在新的规则之下,每户要支付350元的管网费,每户每年要交纳3.5元的管理费。与打深水机井相比,要便宜的多,支付成本相当于打一口浅水井的费用。因此,村民接受了这个未来的吃水规则。

(四)意外的后果

该工程将水源地选择在一处适应打深水机井的低洼地带,以保证未来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工程于2001年秋季完工并开始正式供水,整个秋季和冬季该工程都正常运行。但在2000年前后,正是农村种植水稻收益高于玉米的时候,在水源地周围,十几户农民将原来的旱田改成水田,并且灌溉用水也是采取深水机井的方式。2002年夏天的降水较正常年景大幅减少,水田灌溉用水增多,地下水过度开采,饮用水工程由于水源不足出现供水中断隋况。在整个夏季,饮用水工程处于半停业状态。在停水的时候,农民们重新启用了自家的手压井。在夏季用水高峰期之后,饮用水恢复正常供应。但在年底,在工程部门收取管理费的时候,双方出现了分歧。分歧出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户认为整个夏季的间歇性供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变,责任在于工程部门,所以.不应该交纳管理费,而工程管理人员认为间歇性供水属于不可预测事件,不应该涉及到管理费的正常收取;二是农户认为他们交纳的钱是350多元,应该得到很好的服务,目前的服务质量不能令他们满意,而工程部门认为先前交纳350元是管网费,与管理费无关,每户每年3.5元的管理费已经很低了,即便偶尔中断供水,农户也没有不交的理由。双方争执不下,农户不能得到在未来正常供水的承诺,很多农户拒绝交纳每人每户3.5元的管理费。因此,在该工程供水一年多之后,饮用水工程停止了运行。

(五)目前的状况

在饮用水工程停止运行之后,农户重新采用手压井的供水方式。饮用水工程部门撤离,机井和管线闲置。同期,粮食的市场价格出现变化,玉米价格持续走高,而水稻价格维持不变,种植玉米的收益高于种植水稻的收益,因此农户纷纷将水田改种玉米,地下水供应恢复到原来的水平,饮用水水源不足问题已经不存在。但是,工程部门已经撤走,当地政府也没有重新运行饮水工程的计划。在农业税免除之后,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农民的收益提升。富裕的农户开始考虑提高生活质量,为提高饮用水品质,一些农户自家投资2000元开凿深水机井。尤其是盖新房的农户,在盖新房的同时,必定选择开凿深水机井。当然,大多数农户还是引用浅层地下水。

(六)未来的趋势

在过去,农村居民饮用水经历了公共水井和自家手压井两个阶段,而未来的趋势如何还很难预料,但必定是以下两种模式之一:一种是农户采取个体行为方式,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口深水机井,就如同现在每家每户拥有一口手压井一样。这种模式符合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但是成本较高。另一种模式是依靠国家投资或者是引导农民采取集体行动的做法,兴建饮用水工程,集中供水。这种模式与自给自足的生活传统相违背,但具有规模效应,成本较低。

三、研究结论和局限

(一)研究结论

1.面对消费规则的变化,农村居民会选择适应性行为。传统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应对传统消费行为予以理解和引导。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消费意愿。

2.政府主导的公共品供给往往具有行政行为的低效率的特征,从项目的投资到后续的管理往往缺少科学性和持续性。而公共品的质量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公共品供给质量会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满意程度。一个失败的尝试可能促使农村居…民回归到原来的自给自足的消费模式下,而这种消费模式从宏观的视角来审视是不经济的。

3.农户具有分散行动的传统,一些农户会在某些公共品供给的领域自行采取行为,比如说农户打深水机井的行为。而公共品的提供属于集体行为,在未来的公共品供给过程中,这些富裕的农户可能会拒绝参与公共品工程,因为他们已经自行解决了类似于饮用水问题。因此,公共品供给的时机应该是恰当的,时机过迟可能失去对部分农户的吸引力,在参与意愿不足的情况下,公共品的规模效益无法充分的发挥。

饮水工程论文范文篇8

一、积极开展水利科技活动,参加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学会集水利事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机电排灌和水利经济分析核算等技术优势,学会会员遍布我市水利各条战线,不少会员肩负着技术骨干的重担。今年学会人员协助水利局完成了多项科技咨询、设计等任务:**市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十五”规划;节水灌溉工程计划编制;市内骨干行洪河道(仪扬河、龙河、胥浦河)测量、整治规划;城河小西闸重建工程项目申报;土桥翻水站除险加固工程勘测设计及施工;仪化污水处理工程咨询;面上小型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水利工程管理等技术工作。

今年,我市出现严重旱情,中后山区乡镇大部分农田灌溉用水出现紧张,局部地区还出现人畜饮水困难。许多会员战斗在抗旱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充分发挥技术才智,为抗旱工作献计献策,攻克技术难题,为取得抗旱胜利、农业丰收发挥了重要的技术作用。

二、努力进行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

为了加大我市水利建设的科技含量,我们努力进行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今年完成了白羊灌区部分渠道和青山灌区干渠的“U”型板衬砌后,大大提高了渠系水的利用率,这两项节水工程在今年的抗旱工作中发挥了显著效益,使受益农民灌溉成本下降约10%。“**日报”、“中国水利报”、“中国农民报”分别作了报道,新技术推广应用使群众也从中得到实惠。

积极组织会员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科技创新,本年度向市政府推荐四个科技推广项目(深层水泥搅拌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市丘陵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式探讨、十二圩翻水站微机监控系统、砼“U”型板在我市节水灌溉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并获奖。

三、组织科技人员学习、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今年学会组织部分会员多次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专业业务培训班。自身在全系统范围组织过三期培训。4月17日~20日农水学组牵头举办了“水利工程业务培训班”,40多名基层水利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学习了农水规划与水土保持、水工设计与施工招投标、工程管理与防汛、机电排灌与节水灌溉技术、水准测量与仪器检修等。10月11日~13日水利经济学组组织全系统财会人员60多人集中培训学习新会计制度。11月19日~21日水政水资源学组组织全体水政监察人员20多人系统培训学习水法规知识。通过系统学习,全面提高了基层水利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为新时期水利建设与管理再上新台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四、广泛开展科普宣传

今年9月,我市开展第十三届科普宣传周,我们学会部分会同参加了宣传周开幕式和听取了学术报告会,并就今年的宣传周主题“环境保护——完全与健康”结合我市水利特点,宣传水土保持知识,挂起“搞好水土保持,再造秀美山川”宣传横幅。7月,结合国家《水土保持法》颁布10周年,中国水利报2001年6月23日专号刊载纪念文章,于7月26日~8月26日张贴在局机关和各乡镇集市宣传板栏上,大规模进行集中宣传。对普及水利科普知识和宣传水土保持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加强自身组织建设

根据章程规定,加之人员变化,水利学会今年已到换届时间,为了保证学会工作的正常进行,今年3月召开了**市水利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并修改通过了学会新章程,审核通过了工作报告,吸纳37名新会员。这次成功进行的换届工作加强了学会的组织建设,使学会保持了新的生命力。

水利学会今年又发展新会员37名,这些新会员都具有年轻、文化层次高、技术基础扎实等特点,他们的加入必定给学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六、关心会员的工作和生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饮水工程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为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同时我国还是一个水资源严重污染的国家,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饮水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农村地区的居民长期饮用高砷水、高氟水、污染水,会导致多种相关疾病,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增强农村生活饮用水和环境卫生建设,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完成“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必然要求。为了解农村水环境整治的薄弱环节,为政府在不同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解决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农村饮水安全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综述如下。

1我国水环境卫生现状

目前,我国水环境形势呈现下列特征。

(1)水质的改善与恶化并存:近年来,我国整体水环境污染情况有所改善,有机物污染的代表性指标如高锰酸盐指数从1990年的10.5mg/L减少到2016年的3.5mg/L,氨氮浓度从1.9mg/L减少到0.7mg/L,2016年浙闽片河流和西南诸河水质整体由良好改善为优,淮河流域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改善幅度最大。但全国一些地区的I类水质断面比例较2015年在减少,辽河、松花江等流域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有所上升。

(2)水环境污染空间分布不均衡:《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我国的主要流域中,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水质为优,长江和珠江流域水质良好,海河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为41.0%,为重度污染;辽河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为15.1%,为轻度污染;黄河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为13.9%,为轻度污染;松花江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为6.5%,为轻度污染。三是尽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但农村环境污染量大面广,水环境卫生现状不容乐观。

2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现状

近年来,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多,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持续提升。至2015年,全国共解决了5.2亿农村居民和4700多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但是,由于农村饮用水水源点多面广、单个水源规模较小、农村居民对水资源及环境保护的意识缺乏、农村环境问题的监督和管理薄弱等原因,导致污染不断加剧,农村生活饮水安全仍面临严峻的挑战。饮用水水源水质是影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广大农村的饮水水源大部分仍为浅层地下水,未经处理,长期饮用可能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农村早期建设的饮用水安全工程中,由于技术缺乏等原因,出现设备老化、管网漏损率较高等问题,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是农村生活饮水安全的薄弱环节。水质合格率较低是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的又一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通常不足50%。魏财选取某市6个农村30个检测点的饮用水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仅20份水样的所有指标均合格,合格率大约为37%。候黄鹂等收集东北、华东、华北、华南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样并进行水质分析,结果显示,各区域农村饮用水超标率均>50%、地表水超标率均>71.25%、地下水超标率均>43.75%;其中东北地区农村水样超标率均排在首位,水质污染最为严重。

3主要水体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

近年来,工农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居民环保意识薄弱,城乡工矿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水体污染愈发严重,其中无机物,如砷、铅、汞等,有机物,如有机磷、有机氯、酯类化合物、胺、苯等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影响。一方面,工业污水污染、输送自来水设施的二次污染和新型供水卫生问题(如未规范化管理的管道直饮水等也成为水质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导致水中砷、铅、铜、铬、镉等重金属含量升高,人类如果长期饮用污染水或污染水中的海产品,会对机体多系统或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引起癌症及公害病。另一方面,高砷水、高氟水与介水传染病为当前农村某些地区亟待解决的饮水问题。地球化学性疾病与饮用水中的某些元素密切相关,其中饮用高砷水、高氟水可能导致地方性砷中毒和氟中毒。2012年卫生部报告显示,我国农村仍有20万人饮用高砷水,有8700万人饮用高氟水。同时WHO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因饮用被污染的水造成的,由于饮用水的不良水质导致消化道疾病、传染病、皮肤病、糖尿病、癌症、胆结石、心血管疾病多达50种以上。

3.1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自然界元素可分为亲铁元素、亲铜元素、亲石元素、亲气元素和亲生物元素。而在水体中主要是亲铁元素、亲硫元素与亲石元素。其中亲铁元素主要包括铁与镍,如果人体内铁元素缺乏,会引起缺铁性贫血;铁元素摄入过多则会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异常。如果体内镍元素摄入过少,可引发糖尿病、贫血、肝硬化、尿毒症、肾衰、肝脂质和磷脂质代谢异常等病症;但镍摄入过量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镍具有致癌性,且镍化合物与肿瘤发生有关。水体中常见的亲硫元素主要包括汞、铅、镉等元素,这些元素的金属离子一旦进入人体,与人体组织某些酶活性中心巯基具有较强的亲合力,两者结合之后会导致酶活性受到较强抑制,对人体造成较大的毒害作用。铬是水体中常见的亲石元素之一,也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每年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铬废渣大约有20~30万吨,其废渣主要的有害成分是可溶性铬酸钠、铬酸钙等六价铬离子。流行病学相关研究显示,长期生活在铬污染区居民,其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远高于非污染区居民。研究表明长期饮用或食用含六价铬水、食物可能会出现腹泻、经常性消化不良、胃炎等消化系统症状,更严重者会导致胃癌。

3.2饮水型氟中毒

在氟暴露的多种途径中,饮水型氟中毒最为常见,约90%患者属于此类。水体中的氟主要来自地壳,其化学性质活泼,除惰性气体外,能与其他任何元素发生反应,形成氟化物。而氟化物安全范围很小,稍偏离最适水平就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氟中毒对机体的损伤主要包括骨相系统损伤和非骨相系统损伤2方面。骨相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骨骼和牙齿的病理改变,骨骼表现为氟骨症,牙齿表现为氟斑牙;非骨相组织损伤的系统包括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听觉系统。研究显示,一些大型饮水工程水氟含量过高,覆盖人口多达数万人,甚至有的工程水氟超标严重,超过10mg/L。提示,全国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3.3饮水型砷中毒

砷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确认的人类致癌物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处于砷暴露的人群会产生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器官癌变,如皮肤癌、肺癌,也可导致皮肤病变、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等非癌病变。由于饮用水中含砷量高而引起的慢性砷中毒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一个高砷饮水暴露地区,病情严重地区包括内蒙古、山西、新疆等众多省市,确诊病例超过万例。云奋等抽取山西省大同市饮水型砷中毒病区部分常住居民的日常饮用水、土壤和瓜果蔬菜,检测结果显示,饮用水、自产瓜果蔬菜砷含量均高,饮用含砷量高的水是引起慢性砷中毒的主要因素。

3.4氯化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影响

从上世纪初开始,氯化消毒作为饮用水的消毒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这种方法有效控制了水中的病原体引起的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成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但是,饮用水经氯化消毒的常规工艺或其他工艺的处理后,氯和水中的有机物及某些特定污染物产生反应,生成氯化消毒副产物,以挥发性三卤甲烷和非挥发性卤代乙酸最为常见。氯化消毒副产物对人体的损伤,主要体现在肝毒性、生殖发育毒性、致癌性及致畸性等方面。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长期摄入含氯化消毒副产物的饮用水与直肠癌、膀胱癌及结肠癌等发病具有相关性。饮用水中挥发性三卤甲烷含量与低出生体重、自发性流产、生长发育迟滞、神经管缺损、唇腭裂等先天性畸形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表明挥发性三卤甲烷对人类的健康可能具有潜在的发育毒性。

3.5藻类毒素对人体健康影响

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氮、磷,随地表径流、排污系统等途径进入水体中,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藻毒素就是一些藻类在水华期间分泌出的一种二级代谢产物,它能抑制水体中其他藻类的生长,同时抵御浮游生物的摄食,以确保其本身的生长优势。微囊藻毒素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自然水体中,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藻毒素,当其释放进入水体后,会蓄积在鱼、贝等动物体内,经食物链转移进入人体,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微囊藻毒素与肝癌和消化道肿瘤具有相关关系。俞顺章等[43]通过meta分析、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同时对泰兴等4个肝癌高发区进行肝癌危险度评估,证实沟塘水中以微囊藻毒素为代表的藻类毒素是致肝炎和肝癌的促癌剂。Svircev等在1999—2008年进行了一项为期1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与源头水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呈正相关。

3.6水体生物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

农村生活饮用水主要为地下水,地下水较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污染的情况,其中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农村生活饮用水因未经过消毒处理,造成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同时农村生活饮用水还较易受到农业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的污染,部分生活饮用水的水源靠近厕所以及渗水沟,较易出现污染的情况。牛桓彩等采集北京市昌平区75个自然村自备井的水源管网末梢水和出厂水,105份水样,结果表明昌平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4项常规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为68.57%。杨勇文等[46]在2012年对梅县24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水质的总合格率为67.7%,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的超标率达到32.3%。提示,我国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不容乐观,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4小结

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恶化,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应加大对早期建设的老旧小型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工程的标准化改造,减少漏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水质安全。对未设计防护栏的小型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工程应加强安全设施建设,设立防护栏、加设监控设备等,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增强农村居民水源保护意识是预防与水污染有关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解决我国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水污染情况来制定符合当地农村特点的水环境保护政策,进而从根本上来解决我国农村的水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赵英民.我国水土污染防治形势与对策[J].中国人大,2017(09):46–51.

[2]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摘录)[J].环境保护,2017(11):35-47.

[3]赵静.尽快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J].中国人大,2017(04):43.

[4]刘存辉.浅议农村饮水安全问题[J].河北水利,2011(09):35.张荣,李洪兴,武先锋,等.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01):3–5.

[5]魏财.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4):15–16.

饮水工程论文范文篇10

20*“*”最后一年具有承上启下重要作用我县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建设完成了总投资1422.24万元日协贷款节水灌溉项目及位奇镇高寨村五社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位奇镇高寨五社140户655人1015头(只)畜饮水问题建成了装机容量600千瓦李桥水库坝后电站和西干渠电站实施节水增效示范县项目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250亩开工建设霍城北台子水库工程完成了本年度建设计划任务全面完成了灌溉管理指标任务计划实灌面积29.07万亩实际完成29.68万亩;计划春灌面积7.67万亩实际完成8.28万亩占计划107.9%;计划夏灌29.07万亩54.4万亩次实际完成29.44万亩58.33万亩次,分别占计划101%和107%;计划秋冬灌面积21.2万亩实际完成21.5万亩计划征收水费522.7万元完成水费收入522万元其中:灌溉水费457万元人饮水费65万元;实际征收水资源费20万元,河道采砂费2.0万元;计划综合经营总产值1370万元纯收入36.5万元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逐步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核定水权、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运行、多水一体”管水用水机制强化责任科学防控抗旱防汛工作取得成效全面完成了当年目标任务为“*”实施打好了基础为全县水利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强化措施坚持不懈保质量

针对目前水利建设项目多、投资大、资金渠道广、管理形式多样实际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和资金使用监管力度从严落实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质量责任制等规定

一“阳光操作”加强资金管理对李桥水库除险工程、人饮解困工程、寺沟灌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日协贷款节水灌溉工程、北台子水库工程建设施工都进行了公开招投标依据项目建设资金管理要求配备专职财会人员严格遵循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实行报帐制原则确保了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和安全使用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充实技术力量落实了行政领导和工程监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三重视抓好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真正落到了实处施工单位健全了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质检人员同时加强制度建设采取以水治水有效措施促进受益村社群众投工投劳不误工期,确保施工灌溉两不误还结合各工程实际编制了施工质量管理办法和施工管理奖罚制度标段负责人岗位职责质检人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管理制度和办法

四强化工程质量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实现建设亮点工程奋斗目标始终把打造精品工程意识贯穿于建设全过程从勘测、设计、备料、开挖、衬砌、浇筑、养护到渠岸整修都一丝不苟地抓紧抓好

五加强工程监理严格把关,便于及早发现问题和及时纠正项目建设中失误为管理和使用创造更好条件

六因地制宜采取新技术解决施工中问题在西干渠建设中对未发生冻胀渠段采取在原浆砌料石渠上现浇套砌150#砼新渠办法改建对冻胀严重渠段采取拆除原渠置换基土办法并利用原渠料石干砌恢复断面后再现浇新渠办法;对地下水位高渠段采取埋设地下排水管道排水置换基土干砌料石衬砌恢复原渠断面后再浇筑新渠办法共铺设排水管道1890米有效地解决渠道冻胀问题

二、深化内部改革水管单位活力明显增强

水管单位改革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既要吃透改革政策做到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又要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在深化单位职工人事改革同时拓展领域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改革职称评聘制度积极与人事部门联系率先在水利系统打破以往学历、资历、论文为主评定原则而以工作能力实绩及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主职称评定办法评定符合市内有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同志19名为长期在基层工作没有学历而业绩突出一些同志创造了良好机遇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大舞台激励了广大一线工作技术人才

2、深化水利单位领导层改革我们在全系统完成“三项制度”改革和全员竞争上岗后将改革领域进一步拓宽积极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队、霍城河水管处6名副科级领导进行了公开竞争上岗结合我县实际打破了工人和干部身份界限严格竞聘程序稳步推进了两个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改革达到了“上岗理直气壮、离岗口服心服”效果建立形成了高效协调管理运行机制激发了单位内部活力营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良好环境充分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单位发展动力

三、加快供水设施建设完善供水社会服务

我们始终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服务"三农"、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本生活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事来抓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扩大供水范围完善供水社会服务体系5年来采用建设水厂、铺设管道、修建机井、截引、蓄水池相结合形式形成了以自流引水与加压供水为主要形式供水工程解决了11.8万人饮水问题新上项目一步到位供水到户对原来建设供水点进行拆除改造引水入户、水表计量、总表控制、分户结算、方便群众、节约水量为了这项投资较大受益面广、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我们费力气、下功夫加强对农村自来水管理出台了<<管理办法>>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列入考核内容各基层水管单位也相继出台农村自来水管理暂行办法开通了服务热线和投诉电话积极推行承诺服务挂牌上岗加大了人饮工程管护力度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群众非常满意、称人饮工程为“德政”工程、富民项目

20*年工作打算:

20*年实施”*”规划第一年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一年结合我县水利工作实际确定以下目标任务

1、工程建设及项目争取:

(1)继续实施完成霍城北台子水库工程建设完成主副坝填筑工程力争10月底下闸蓄水

(2)开工建设李桥水库震后修复工程完成大坝后坝坡干砌石砌筑和前坝坡整修大坝防浪墙改建等建设内容完成投资477万元确保年底验收

(3)开工建设东沟—下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李桥乡东沟、西沟、周庄、上寨、下寨六个社3345人饮水问题

(4)争取落实霍城上下西山、清泉郇庄等7000人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争取落实投资280万元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

(5)争取落实三十六道沟水库加固除险项目资金276万元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

(6)争取马营河灌区20*年度改建项目该项目可研报告已经省水利厅审查通过上报水利部投资2400万元

(7)积极争取牧区水利建设试点项目

2、灌溉管理指标:计划实灌面积29万亩春灌7.5万亩夏灌29万亩53万亩次秋冬灌21万亩年引提水量13510万立米其中:引河水9200万立米提取地下水4310万立米计划征收水费534万元其中:灌溉水费464万元人饮水费70万元计划征收水资源费30万元河道采砂费2万元计划综合经营总产值1500万元纯收入38.5万元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顺利实,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以创新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落实马营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项目

三加强水资源管护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加强水利管理确保各类工程运行安全和输水畅通

五提高依法治水能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