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21 08:15:57

医疗教育

医疗教育范文篇1

一、实施范围、时间

范围:教育系统管理的事业编制的在编在职人员、退休人员和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

时间: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二、实施原则

1、坚持以基本保障为核心的原则。根据《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等文件规定,教职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险、职工生育险和职工工伤险,最大限度的保障教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

2、坚持广泛覆盖的原则。教育系统管理的所有事业编制的在职、退休及符合条件的退职教职工全部纳入医保范围,做到不重不漏,全面享有。

3、坚持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由单位和个人按照《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单位按上月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总额的8%缴纳,在职职工按2%代扣代缴,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大额医疗费救助金由个人缴纳,参保人员按每人每月4元的标准由医疗保险机构从个人账户金中扣缴。职工生育险、工伤险所需费用由单位缴纳。按照济劳社险字[2002]47号,单位为参保人员注入个人账户一次性过渡补助,补助标准为一个月的医疗保险缴费工资或基本养老保险退休金。

4、坚持实行统帐结合的原则。建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统筹基金用于支付参保人发生的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住院和门诊规定病种的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个人账户金用于支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门诊、住院、门诊规定病种诊疗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和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费用。

三、工作责任

区政府研究制定教育系统医疗保险实施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建立教育、财政、人社、卫生等部门参与的教育医改协作机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督促检查落实进展情况。

教育局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建立起与财政、卫生、人社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动机制,具体负责医疗保险制度的组织、落实工作,做好医疗改革的政策宣传和思想稳定工作。

财政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积极筹措和落实医保资金,将医保经费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保障资金及时到位;负责在职教职工个人医保交费的代扣和育龄女工产假期间生育津贴的代扣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做好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工伤险和生育险的对上协调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协助做好手续申报、政策宣传解释、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好医疗保险费的代缴工作和工伤保险待遇的补助工作。

卫生局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监督管理,督促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门实行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多、任务重、政策性强,关乎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各街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工作责任,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按期顺利实施。

2、强化宣传教育。要加强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职工思想工作。要充分利用宣传材料、知识讲座、专业培训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活动,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医疗改革的必要性,让医保政策深入人心。要教育广大职工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为全区全面推进医疗制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医疗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政府;公共教育;公共医疗;资源配置;行为失当

Abstract:Sincethereformandopenpolicy,ourcountryeconomyhas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thegovernmentcausedinthepubliceducationandinthemedicalserviceresourcesdeployment''''sbehaviororiginallyshouldimproperlyalong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butimprovedgraduallytheeducationandthemedicalcondition''''sworsening,thiswasmainlythegovernmenttoopaysgreatattentiontheeconomicdevelopment,toeducateandinthemedicalreformmarketabilityleadership,accordingtothetradition“thecityandcountrysidedualstructure”reasonsandsoondispositionresources.

keyword:Government;Publiceducation;Publicmedicalservice;Resourcesdeployment;Thebehaviorisimproper

前言

教育和医疗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两大民生问题,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现代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学者形象地把它们比作社会这辆高速奔跑的大车的两个轮子,一个管公众的生命安全,一个管公众精神与灵魂的健康发育。如果基本医疗和教育得不到保障,很容易成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改革开放以前,尽管中国经济的底子很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在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领域,人们少有微词。单就公共医疗而言,70年代末,中国已成为拥有最全面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80%-85%的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创造了连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奇迹,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背景下,公共教育和医疗本应得到更快的发展和完善,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评估,中国是世界上公共资源配置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但公共教育和医疗的状况却恶化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政府在公共教育、医疗资源配置中行为失当导致公共教育和医疗状况与经济发展的脱节,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

一、政府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对教育和医疗有所忽视,导致公共教育和医疗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后,我们一直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这里的“发展”本应是经济社会全面的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政府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更进一步,“经济增长是硬道理”又往往被理解成,为了追求经济尽快增长,其它一切都要让步,包括生态环境、职工权益、教育和公共医疗。对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总是希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认为只要经济持续增长、蛋糕越做越大,其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公共教育和医疗的改善,只有当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全社会各阶层共享时,它们才会得到改善。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尽管政府从未公开说过公共教育、医疗不重要,但从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看,它们不是政府关心的重点。

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就世界范围而言,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和国外相比,我国教育经费及其占GNP的比例很低。1991年至今,中国经济平均增长9.7%左右,但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只有2.6%。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有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公共教育方面的投入一直没有达到4%这个比例。

由于片面追求对经济增长,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教育和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政府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不足,教育和基本医疗经费增长跟不上规模快速增长和质量提高要求的问题日益严重。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例,我国并没有真正做到“免费教育”,因为投入不足,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严重的“上学难”问题;而高等教育也同样面临经费困难,学校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导致高校“高收费”、“乱收费”现象相当普遍。医疗方面,同样因政府投入不足,催生了医疗高收费乱收费,医疗成本更多地百姓担负,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长的医药费用让不少人无力求医、覆盖率极低的医保制度使大部分群众没有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而使社会公平性失衡……

在公共医疗投入方面,从医疗卫生总费用这一国际指标来看,1997-1998年低收入国家的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为1.26%,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比例为2.25%,而我国1996年的比例为2.36%,2000年下降到1.71%。这反映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比例是极不协调的,至少没有保证趋势上的一致性。这和国际上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的普遍做法大相径庭。与此同时,在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构成中,居民个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比重节节攀升。1980年居民个人医疗支出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过23%;到2000年已高达60.6%。换句话说,过去这些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居民个人负担的。

二、政府对公共教育和医疗的特殊性缺乏清醒认识,导致教育和医疗改革上的市场化导向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但是,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市场失灵不可避免。公共产品领域是市场失灵的一大表现。

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必须由政府提供。按照萨缪尔逊的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医疗都属于公共产品。义务教育是纯粹公共产品,就是高等教育,虽然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但同时,它又有着非常巨大的正外部效应,比如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促进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等,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而公共医疗同样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在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收益是不可分割的,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教育和医疗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教育医疗的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同时,还必须看到,医疗和教育不单是公共产品,而且涉及到公民的教育权和健康权,维系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而,政府在这些领域的资源配置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遗憾的是,教育和医疗事业的特殊性,这些年并未得到我们的政府的重视,这导致我们这些年来教育改革、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基本走的是市场化道路。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商业化、市场化取向已经显现出严重后果,带来诸多社会矛盾。以医疗改革为例,20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市场化策略,导致医疗卫生事业丧失了其公共品的本质,甚至沦为赢利的工具,一再暴涨的医药费用让普通百姓承担了过于高昂的医疗成本。和医疗市场化方式改革失败一样广受诟病的,还有市场化征兆明显、追逐经济利益的冲动十分强烈的教育事业。中国教育产业化改革的结果是过高的教育成本几乎完全由民众自掏腰包,收费节节攀升,上学难的问题日益困扰着整个社会。把公共产品和准公共品的运作完全托付给市场机制,必然导致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失败。

教育和医疗市场化改革的失败,证明了以市场化方式配置公共教育和医疗资源行不通。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和医疗的特殊性,真正并有效发挥政府在公共教育和医疗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度性的措施,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对教育和医疗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配置,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政府摆脱不了“城乡二元结构”思维定势的局限,按城乡分割的“双轨”制配置资源,导致城乡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极不合理

在义务教育方面,本来,义务教育作为纯粹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免费提供,不应因地域或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只负担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农村、农民自己负担。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后,把原来由乡镇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责任收归为“县统筹”,但由于我国县级财政不平衡,60%左右的县级财政无力保证义务教育支出,农村义务教育进本还是农民自己负担。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制度和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形成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分治格局。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格局虽然发生了明显变化,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已经有较大改善,但在现实社会决策中,“城乡二元结构”划分的思维定势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其关键性体制因素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二元结构”的思维定势,导致城乡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上存在极大的差距。

在医疗资源配置上,据调查,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配置,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享有20%的卫生资源配置,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5亿城市人口享受到的国家公共卫生和医疗投入是8亿农村人口的6倍,显示出政府在公共医疗方面的投入表现出极其严重的城市偏好。从医疗卫生投入来看,1998年政府投入的医疗卫生费用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医疗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解体,绝大多数农民成为自费医疗群体,在没有医保、医药费用迅猛增长、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为1:6的状况下,看病就医大大超过了农民承受能力。据卫生部基层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显示,农村36%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去就诊,65%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去住院,有不少农民一旦有病只能听天由命、自生自灭。

当然,政府在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配置中行为失当导致的种种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政府也正在着手进行一些政策的调整。虽然这样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政府走出指导思想的误区,充分认识到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对其进行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加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在教育和医疗事业上再造辉煌,使人民群众的教育权和健康权切实得到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财务司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世界银行.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范柏乃,来雄祥.“中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5,(4).

[5]杨东平.教育产业化争议辨析.南方周末.2004.10.13.

[6]徐印州.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财政研究.2004,(5).

医疗教育范文篇3

为有效解决全区教职工医疗费用报销不及时,报销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实现教职工医疗政策的一致性,让职工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服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省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就教育系统教职工加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定本意见。

一、实施范围、时间

范围:教育系统管理的事业编制的在编在职人员、退休人员和按国发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

时间:年1月1日起实施。

二、实施原则

1、坚持以基本保障为核心的原则。根据《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等文件规定,教职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险、职工生育险和职工工伤险,最大限度的保障教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

2、坚持广泛覆盖的原则。教育系统管理的所有事业编制的在职、退休及符合条件的退职教职工全部纳入医保范围,做到不重不漏,全面享有。

3、坚持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由单位和个人按照《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单位按上月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总额的8%缴纳,在职职工按2%代扣代缴,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大额医疗费救助金由个人缴纳,参保人员按每人每月4元的标准由医疗保险机构从个人账户金中扣缴。职工生育险、工伤险所需费用由单位缴纳。按照济劳社险字号,单位为参保人员注入个人账户一次性过渡补助,补助标准为一个月的医疗保险缴费工资或基本养老保险退休金。

4、坚持实行统帐结合的原则。建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统筹基金用于支付参保人发生的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住院和门诊规定病种的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个人账户金用于支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门诊、住院、门诊规定病种诊疗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和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费用。

三、工作责任

区政府研究制定教育系统医疗保险实施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建立教育、财政、人社、卫生等部门参与的教育医改协作机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督促检查落实进展情况。

教育局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建立起与财政、卫生、人社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动机制,具体负责医疗保险制度的组织、落实工作,做好医疗改革的政策宣传和思想稳定工作。

财政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积极筹措和落实医保资金,将医保经费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保障资金及时到位;负责在职教职工个人医保交费的代扣和育龄女工产假期间生育津贴的代扣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做好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工伤险和生育险的对上协调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协助做好手续申报、政策宣传解释、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好医疗保险费的代缴工作和工伤保险待遇的补助工作。

卫生局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监督管理,督促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门实行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多、任务重、政策性强,关乎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各街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工作责任,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按期顺利实施。

2、强化宣传教育。要加强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职工思想工作。要充分利用宣传材料、知识讲座、专业培训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活动,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医疗改革的必要性,让医保政策深入人心。要教育广大职工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为全区全面推进医疗制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医疗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医疗题材;影视剧;医德

教育医德是医疗卫生行业从业者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道德风尚,是全民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医德教育不仅影响着医学生的发展,更关系着患者的安危。近年来,在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大力建设与社会舆论关注和支持下,医德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安全稳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但也要看到,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并给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多困难,影响着医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1医疗题材影视剧的教育功能

医疗题材影视剧是以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和各类疾病诊治为叙事主体,围绕医疗活动的开展,深刻揭示医生工作、医患关系、医疗环境等诸多社会问题或现象的影视作品。作品题材来源于普普通通的生活,容易为观众接受,产生思想共鸣。融入了救死扶伤、珍视生命等理念的艺术创作,以其高于生活的表现形式,引发观众深入思考。大学阶段是青年思想观念的成熟期,是医学生职业观形成、仁心仁术培育的关键阶段,以充满正能量的医疗题材影视作品开展医学生医德教育,其教育功能和现实意义不容小觑。

2医疗题材影视剧在医德教育中应用的优势

教育是通过教学实践将人才培养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行为习惯的全过程,利用医疗题材影视作品,开展医德教育,能够为医学生充分展示鲜活的学习榜样,有助于医学生了解真实的从业环境,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1优化医德教育方法

传统医德教育以医学伦理学等课程教学为主,这种以书本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会使医学生感到枯燥和空洞,脱离生活实际,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大学阶段,学生思想观念逐渐成熟、抽象思维能力快速发展,这期间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需要通过认知模型的建立来实现,而认知模型的建立是在施教方和教育环境共同作用之下,由受教育者主动完成的。采用形象而有吸引力,且符合认知规律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1提升学生对医德教育的兴趣

医学专业的学习比较枯燥抽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才能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医疗题材影视作品能够通过直观、形象、具体、生活感强的故事,让学生迅速融入故事情节中,共情于医生的忙碌和患者的痛苦,体验医生、患者、患者家属等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再加之演员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对剧情的渲染等多种艺术手段的应用,往往使学生在对影视剧关注和热议的同时,培养了学习兴趣。当学生从专业角度思考这些影视作品时,便是开启了医德教育的最佳时机。

2.1.2符合医学生认知规律

人的大脑对外部事物形成正确的看法是认知模型建立的关键。对外部事物的认识要依靠学习来完成。就个体学习而言,这一过程需要依据学生自身情况,在主动对外界信息进行选择和接触、反馈的过程中巩固发展起来。在医德教育中医疗题材影视作品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收获足够的感性认知,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更能激发学生积极研究的行为反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同时,还能驱散传统课堂教学带来的疲惫感、枯燥感,使学习充满快乐。将医疗题材影视作品应用于医德教育优化了教育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医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更加“接地气”。

2.2丰富医德教育内容

长期以来,医学生医德教育内容多从人际关系、心理学、管理学、相关法律、思想道德等角度出发,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系统性、全面性的掌握,忽视了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医学生的感受,较难与学生产生共鸣;忽视了教育内容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科技等的关联,缺乏时代感;忽视了教育内容对医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困惑的疏导,实用性不强。相对单调的教学内容影响了医德教育效果。

2.2.1真实呈现现实生活

医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大量的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特色。医德教育是培养未来医疗从业者良好职业素养的基石。将部分积极健康的影视作品引入医德教育中,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感受到真实的诊疗环境,感受到真实的医生和患者,感受到现实生活对医生医德的期望。

2.2.2利于人文价值观念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需求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务人员的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救死扶伤,而是以此为基础扩散到探索生命奥秘、预防疾病等多个领域。这样的变化要求医学生注重人文价值观念的培养,培育“以人为本”的职业精神。将医疗题材影视作品引入医德教育能够大力促进人文观培养与医学专业课程教育相互结合、互相渗透,补充传统医德教育内容的缺失。医疗题材影视作品在医德教育中应用,也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素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对丰富医学生人文知识、培育人文精神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2.3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的新需求与医疗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导致医疗卫生服务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医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一定影响、带来一定的困惑,医学生为了寻求答案,也会有一定的思想需求,这些都是传统医德教育工作无法完成的。医疗题材影视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情节中对当下社会关注热点都有较为清晰的解读。这样的教育内容能够使医德教育更具有时代气息,能有效解决现实中的突出问题。

2.3创新医德教育思路

医学生熟悉医疗环境、了解医疗活动细节,但毕竟还不是医生。其本人或是家属生病时,他们仍将以患者或家属身份去体验和思考医疗活动;而医学生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未来职业预期会让他们喜欢用准医生角度去审视社会对医疗行业的态度。两种思想共存是医学生在大学阶段思想成熟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

3医疗题材影视剧在医德教育中应用的前景

将医疗题材影视作品应用于医学生医德教育中,通过医学生的思想共鸣实现了医德教育的双向交流,提升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应用前景广泛。同时,影视作品以其自身网络传播优势,也为在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开展慕课、翻转课堂等提供了优越条件。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虽然目前医学院校对德育的评价缺乏独立的制度体系,但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认可、对故事情节发展的预期间接反映了医德教育对学生职业观念塑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邝红妹,杨棉华.美国医德教育对我国高校医德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44-45.

[2]赵阳,李新,张潇,等.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1-113.

医疗教育范文篇5

论文摘要:笔者通过在西班牙讲学期间对西班牙中医医疗和教育现状的调查,认为西班牙的中医医疗和教育目前存在7个方面的状况,文章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应提出了7方面的对策。

西班牙是欧洲较早开展中医药教育和医疗的国家之一,也是在世界上中医药推广较好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医药在欧洲的不断发展,我校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与西班牙欧洲中医基金会签订了双方联合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有关协议,由我校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定期派出教师赴西进行短期中医药教学工作。笔者有幸于2005年9月中旬受邀赴西,在西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讲学和考察工作。现将笔者在西期间对西班牙中医药教育和医疗状况的调查情况作简要介绍,并提出个人的意见。由于在西时间较短,调查不细,管窥之处,敬请斧正。

1现状和分析

1.1中医医疗没有法律的保护,政府支持管理无力

中医药在欧洲及澳洲盛行已10多年,但至今,西班牙政府仍然没有承认中医药在西的合法地位。由于政府担心放开了对中医的政策、中医药进人西班牙后,这种传统的自然疗法有可能会影响他们长期使用的西医药疗法的利益,因而,西班牙政府不承认在西中医药教育的学历及学位,不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不承认中医生的“医师”资格,公费医疗只能享受西医医疗服务。

尽管如此,西班牙政府也了解中医药在欧洲及本国的影响力,故只要没有医疗纠纷,政府对各种机构开设的中医学校及诊所不予以干涉,对市售的各种中成药及单味药颗粒剂不强行制止。

1.2中医药教育规模小,但专业尚全

在90年代中期,我校曾与西班牙塔拉戈纳国家医师联合会合作,在加泰罗尼亚开办了“加泰罗尼亚—云南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也与西班牙律师拉蒙合作在塔拉戈纳省组建了“中国传统医学高等学校”,两校分别开设了针灸、推拿的硕士课程和5年制本科课程教育。上述两校于1996年合并重组为“欧洲中医基金会”,在西班牙多个城市设有教学点和医疗点,开展中医教学和医疗工作。

现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仍有一所中医药高等学校,该校招收全日制学生,专业设置有中医、中药、针灸、自然医学等,学制有4年制及5年制,有学士学位和大专学历。而“欧洲中医基金会”所举办的学校随着学员的减少和教学成本上的上升,教学机构逐渐萎缩,该基金会现已无学历教育课程,仅在马德里、瓦伦西亚和巴塞罗那3个城市开设有3个集教学、医疗一体的小型学校,学校设有4一5年制周末班和函授班,一般有1一2个教室,教室最大者仅有50一60时,仅能容纳60名左右学员,相应的诊所也设在学校内。

此外也还有一些私立机构举办的中医药短期培训班,这些培训班主要从事短期的中医药教育培训工作,旨在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培训班的开班时间不定期,学习时间多少不等。

1.3教师魔乏,没有规范教材,教学时间偏少

目前,在西班牙讲授中医药的教师中,大多数是在本国接受了中医药培训的当地人,也有少部分中国赴西班牙定居的中医药工作者;教师中以兼职者居多。由于中医药学校的教学时间少,故兼职者平时在诊所中进行中医医疗;教师中多数只具有中级职称,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偏少,教学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至今为止,欧洲还没有一套符合当地中医药工作实际的统一的中医药学教材,各个学校使用的教材不一,有的使用自行翻译的中国不同版本的本科或专科教材;有的使用我院于90年代中期为西班牙编写的中医药系列教材。毕竟经历了10余年时间,当时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

从教学时间看,4,5年制的周末班或函授班由于教学周期不短,学习的时间及效果相对有保障;许多短期培训班的学员往往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课堂所学的内容极其有限,学时过少,只能把握中医大致的要领,难得精要。西班牙的学员大多重实用而轻理论,他们一般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不予重视,但对实际治疗方法尤为注重。如笔者在给学员进行的中医神经系统疾病专题讲座时,在讲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要点、治疗原则等内容时学员们似懂非懂,不予提问,一旦讲到具体治疗方法时,则学员们集中精力听讲,相应的问题增加,当介绍到针灸疗法时,则问题各种各样,问题要求具体并具可操作性,比如进针的角度、深度等等。这一现象与西班牙中医药教育程度不高、但针灸在西推广较好有关。

1.4缺乏中医医疗机构,执业规模太小,但就诊及治疗环境较佳

在西班牙的公立医院内,一般没有中医药专科。但在部分医院中设有“疼痛门诊”,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在本国学习过针灸的医生为诸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西班牙的中医治疗大多在诊所内进行。中医诊所在西班牙的许多大中城市都有,其规模较小,大的诊所有100多扩(含教室),小的仅有20余m2。诊所内的设施大多简单而实用,除了就诊桌外,有进行针灸治疗所必需的治疗床,有银针、艾条、梅花针等器械和针灸经络挂图,有中医药书籍、经络人等治疗常用的工具,还有部分外用的中成药。

西方很重视保护患者隐私。在诊所内,一位医生一个诊室,治疗室内各个治疗床之间有隔离板和隔离门帘,床单整洁干净,这样,便于患者坦诚向医生诉说病情,有利于治疗的隐蔽;患者使用治疗床时采用一次性床单,一人一换,让患者在诊所内感觉舒心、安全,毫无顾虑,能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1.5中医治疗以针灸为主,难用汤药

由于西班牙政府不承认中药为“药品”,故不允许中药饮片进人本国,禁止在其国内使用动物药和矿物药。现在西班牙国内仅有由其他国家生产的100余种单味药颗粒剂,50余种中成药,这使得以汤药为主进行治疗的内、儿、妇等科的医师们显得无力施展才华。当然也有少数中国籍或本国精通中医药理论的医生在适当的时候会给患者开具汤药,服用单味药颗粒,或从法国等欧洲国家配方用药。

相较之下,非药物的针灸疗法在西班牙推广较好。在西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医生绝大多数是针灸专业的,针灸治疗的病人主要有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腰腿痛等慢性病,还有一些疑难疾病患者。

1.6中医师业务知识欠缺,辫证论治水平有待提高

现在西班牙行医的中医师们,少部分是在国内中医药院校取得了学士学位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公派到西讲学或工作,掌握了一定的西班牙语后,滞留或重返西班牙的中国针灸医生;大部分是在本国经过上述培养方式或其他培训方式培养的医生。

由中国培养的医生赴西后由于从业范围较窄,仅能接触部分轻症患者,进修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不多,又无适宜的临床基地,故缺乏高水平的中医辨证论治能力,仅能处理简单的病症;而在西班牙本国或其他国家培训出来的中医医生,则因学习时间太短、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实践的空间,对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难以把握。所以,西班牙的中医生大多只能运用针灸的简单疗法为患者治疗。

西班牙中医药爱好者职业涉及面较广,年龄覆盖面大。比如笔者在西讲学的学员中,有中医(针灸)工作者,也有药师、护士、制药企业员工、医疗设备生产商、教师等;就年龄而言,有二三十岁者,也有六十多岁的人。学员中水平参差不齐,有一名曾到中国学习过中医的学员尽管辨证论治的水平不高,但还会使用“桂枝附子汤”;而有的学员连阴阳五行、脏腑辨证尚不知晓。

1.7缺少宣传报道,民众知之甚少

西班牙的许多民众知道有“中医”这一传统医学疗法,由于政府不倡导,在公众媒体不能对中医药进行宣传,因而中医药知识不普及,不只是一般的民众盲目,就是中医药爱好者,许多人还不知道中医为何物,也不懂得怎样用中医药的知识对自己进行医疗和保健。

至今,西班牙尚无一部中医药专业期刊或报纸。几年前,由西班牙欧洲中医基金会与中国《中医杂志》社合作,在西班牙出版发行了《中医杂志》西文版。该杂志除了全文或摘要翻译《中医杂志》中的部分论文外,还自办栏目,宣传报道中医药在西的医疗、教学情况。这对扩大中医药在西的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思考和建议

2.1尽快立法,获得政府支持

法律的保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在西班牙的中医药立法对于西班牙的中医药教育及医疗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西班牙欧洲中医基金会拉蒙先生的介绍,由于中医药“回归自然”的优势及其神奇的疗效使得其在欧洲日益盛行,加之在西中医药工作者的努力,目前西班牙政府已有建立中医药法律法规的意向。估计在2一3年内,有望使中医药在西班牙通过立法的形式得到认可。据西班牙欧洲中医基金会发来的最新消息,今年3月18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卫生部门负责人正式宣布:该大区官方正式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是西班牙政治经济影响力最大的地区,故中医药在该区的合法化将会推动该国对中医药的立法。

2.2加大全日制小规模中医药院校建设,加强人才培养

中医药学术内涵博大精深,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生,必须有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以及临床各科的知识,任何断章取义、试图走捷径的做法都会违背学习的自然规律,都会把握不了要领,导致无的放矢。

当前,西班牙应该在原有中医药学校的基础上,在马德里、瓦伦西亚等地建立全日制中医药院校,本科教育专业方面可设置中医、中西医结合、针推、骨伤、中医美容、中药、康复医学等,方可使中医药的教学工作做得扎实而有效,不断提高本国中医药专业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和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

2.3注重师资培养引进,编写适宜教材,保证教学时间

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一个学校只有具备较强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故西班牙应加大中医药学校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加专职教师的比例。可采取从中国国内引进或在本国选拔后外送到中国培养等方式,使教师的中医药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教材方面,应该重新组织欧洲中医药专家总结多年来使用的教材的优势及不足,同时聘请国内到西班牙讲学或工作过的中医药高级职称教师,共同编写出适合欧洲及西班牙实际的新教材。教材要突出中医针灸、推拿、中药、中医康复、中医内科等科目,并全面兼顾其他学科。

在有较好的教师队伍并有适宜的教材后,适当增加全脱产学习专业学员的招生比例,增加周末班及函授班学员的面授时间,才能保证学习质量及学习效果。

2.4设立正规医疗机构,有规模合法执业

如果西班牙政府正式承认中医药在西的合法地位,则可在西班牙的公立医院设立中医科室,下设中医内科组及针灸推拿组,不仅对疼痛病症,还可对内科疾病及肢体经络的病症实施中医治疗。

散在于各地的各个小诊所,在得到法律认可后,应履行报批手续,获准后由管理机构规范管理;要设立诊所条件标准,如诊室、治疗室,如果有内科诊室的,必须设置中药房;还应有必要的设施、设备要求。

2.5引进中药饮片,发挥中医内服汤药的优势

在上述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可引进中药原生饮片,至少有300一400种饮片供临床使用。中药的矿物药及动物药在许多急重病及疑难病中能发挥奇特的疗效,应解除对动物药和矿物药的禁忌,让中药饮片进药店;同时,放开对单味药颗粒剂的限制,在正规的药店内凭医师处方配方。

中药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非药物疗法,只有应用了中药,才能体现中医的精髓,整体发挥中医的优势,让西班牙广大的患者受益。

2.6加强对从业中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诊治水平

要使中医药真正在西班牙有较大的发展,除进行初期专业培训外,对已经在西从事中医治疗的医生,也应进行相应的在职培训,如参加个人爱好的专题讲习班,并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强化学习等,以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和针灸诊治疾病能力。我校派往西班牙进行专题讲学的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基础理论欠缺的特点,讲课中有重点地讲解理论,并了解学员对针灸实用技术需求较具体之实际,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针药结合。即使是非针灸专业的教师,也要注意尽可能地介绍针灸知识。

只有将现已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大夫们的临床诊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使西班牙民众切实体会到中医药神奇的疗效。

2.7采用报纸、期刊、电视等媒介形式,加强对中医药的宣传

医疗教育范文篇6

××地区即××省西南部的××自治州××县××乡××村,地处青藏高原的长江源头(图1),面积大约0.8万平方公里,为部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并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毗邻。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气候上属于藏北高原荒漠半干旱区。

官方数字表明,××乡年平均温度是-4℃,1月平均温度为-14℃到~-16℃,7月平均温度是8℃~10℃。平均年日照2600~2

800小时。平均年降水量是300~400mm(david,2002),

比可可西里降雨量丰富(郭柯,1993)。牧草的生长期为100~120天,降雨期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季节。光照条件好,年日照时数2700~2

800。植被类型主要是高寒草甸,占75%,除此之外,还有高山草原、湿地、灌丛和高山荒漠等类型(david,

2002)。总人口3945人,人口密度小于0.2人/平方公里。

“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为注册在上海市闸北区的社会团体,以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热衷于环境保护行动为主要宗旨。他们非常关注三江源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医疗、教育发展状况。青藏高原生态经济促进会(uyo)是1998年5月经玉树州××县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的长江源地区环境与发展民间组织,主体会员是当地藏族牧民。该会宗旨是促进青藏高原腹地民众认识自己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并自觉地实际行动起来;促进国内外社会各界关注青藏高原腹地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探寻青藏高原腹地环境与发展和谐之路。

两者于2003年初合作拟定了“高原绿洲”的项目,项目的远期设想是通过长期宣传、教育、调查和援助,提高××地区当地牧民的环境意识,寻求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但限于时间、经验和经费,本次调研仅选择了当地生态和社会经济具有代表性的××村作为调点,并通过访谈和索取文献资料,掌握和分析××地区的生态和社会经济问题,可能,仅仅如此,很难深入和全面地掌握和分析这些问题,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的确能够对当地初步了解,发现许多问题,这可能引发对该地区的进一步的研究和关注。

2调查方法。

2.1时间:2003年8月22日到9月10日

2.2调查地区:主要调查××乡××村,但也通过个别访谈和查阅文献记载的方法了解整个××乡的状况

2.3

调查人员:调查工作主要有上海的八名志愿者完成,uyo的文扎等人和××村帐篷小学的教师作为向导和翻译参与。所有调查内容和线路设计均进行事先的设定。所有调查人员经短期培训。

2.4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牧民调查,以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调查他们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状况以及野生动物情况,平均访谈时间为60分钟。

文献资料查询,即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县民族中学(对口互助点)和uyo获取当地的教育、文化资料。

2.5样本数:问卷调查的牧民有38户,调查人口占全村人口的25.7%。访谈对象包括牧委会干部,××乡前两任党委书记,uyo工作人员等。

3基本状况调查结果

据××乡的资料,××在建政之前,仅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偶有临近部落的游散牧民前来狩猎和游牧。1966年,在××与西藏勘界争执的背景和开发西部草场发展畜牧业的政策诱导下,首次设立××乡政府行政机构,并从××县东部地区迁来大批牧户从事畜牧业。至今有4个牧委会,分别是××、君曲、牙曲和当曲,分别以境内的4条主要河流命名,它们又各自分设4个牧民小组。××村位于西南部,全部牧民均信奉藏传佛教。

3.1人口特征

根据官方数字,××乡有856户人家4377人,其中15岁上有2400多人(2002年)。××村(2002年)人口有774人,其中一队164人,二队234人,三队207人,三队169人,每户平均人口5.1人。(人口统计,2001)。据本次对38户牧民抽样调查,总人口199人,户均人口5.24人。

家庭成员特征如下:

表1家庭成员组成(n=38).

人平均/户

总人口1995.24

男孩子591.55

女孩子381

妻子370.97

丈夫381

父30.08

母60.16

其他亲戚180.47

在这38户居民(除其他亲戚)之中,家庭内男性(100人,占55.2%)的比女性(81人,占44.8%)的要多,卡方检验(x2=1.994,

p>0.05)并未达到显著差异,但家庭孩子中男孩(59)显著高于女孩(38)(x2=4.546,

p=0.033<0.05),对此,尚不知道确切的原因,也可能是调查的牧民中大龄的女孩子已经出嫁,而不在统计之列,也可能是男女出生率和成活率上有偏差,这有待进一步的调查。

在调查的牧民家庭中,平均每户有2.71个劳动力,占总调查人口51.7%。意味着在当地牧民中,一个牧民养活两个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查××省,全国平均每户人口,男女比例等,劳动力比例等,与之比较,从而进行评价)

3.2收入状况:

当地为自给自足的牧业自然经济。97.4%的牧民(n=38,37人)的主要收入来自牧业。村干部提供的2002年人均年现金收入为53.7元(2002年村最高和最低收入各2户的平均数)。

本次调查显示(n=38)人均年收入小于153元。××省平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490元,全国平均为2253元。可见当地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省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而××县也是全国特等穷困县。

4教育部分

4.1教育设施和教育经费。

××地区有学校3所,均为3年制寄宿初级小学。其中乡校一所,村校为2所。无完全小学和中学。

××村有村校1所,是1998年由uyo和国外基金会共同援助建立一所寄宿制初级小学。2001年有适龄儿童(7-12岁)156名,学生总数为61人。

目前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县教育文化局提供部分,不足部分由村民募集。其费用主要用于帮助完成三年义务教育和支付2名教师的工资(420元/月,每年以10月计)。

学生的杂费和伙食费由学校自办的牧场提供,而牧场的家畜则来自学生入学提供一头奶牛和每年提供两只羊。

4.2文化程度

由于当地的居民全部是藏民,对汉语的认知程度极低,按照对县和乡的干部的访谈结果显示,无法用汉语水平衡量当地人群的文化程度,因此所有的文化程度的调查均以藏文水平作为评判标准。

根据入户访谈的结果(n=38)。完全不认识藏文(文盲)的占21.05%(8人);能认识几个藏文,但不能完全读写的(半文盲)占73.68%(28人)。两项合计为

94.74%(36人)。另小学和中学文化程度的各占2.63%(各1人)。

而接受访谈的4名女性全部为文盲。男女性文盲数比较发现:x2=14.79,p<0.001。两者有极显著差异,可以认为女性的文盲率大大高于男性。

4.3儿童入学率和辍学率

调查发现,当地7-15岁儿童的入学率为46%(27名)。官方资料表明2001年××乡的儿童入学率为39.11%,略低于××村,但检验发现:x2

=0.96,p>0.05。显示出××村与××乡的儿童入学率无显著差别。

××省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为84.15%(98年,218466名)。x2=65.15,p<

0.001。显示有极显著差异。可以认为该地区的儿童入学率远远低于××省少数民族儿童的平均水平。

该地的学生辍学率为19.04%(n=21)。其主要原因为疾病和家务劳动的需要和读书无用的观点,这两条原因各占50%。全国小学生的辍学率为0.55%(2000年)

4.4儿童入学动机

从送儿童入学的动机来看(n=36),其主动要求的意愿极高,达到90%(34名),而被动入学的为10%(2名),见图2。能够看出家长对子女教育需求的渴望,也同时反映了对自身文化教育现状的不满。

从已入学儿童对学校的认知来看。儿童对学校的教育满意度极高(n=21)。满意度达到100%。他们能认同现在的教育模式并喜爱学习。对家长的调查也有同样的结果(n=21),见图3。

4.5学费的看法

虽然当地实行了“普及三年义务教育”的方法,学校也采取了以物(牛、羊)代替现金收取其他费用的手段,但牧民仍觉得学费负担较重。

对学费的负担问题中,认为能负担学费的仅为10%(2名)。这也是造成辍学的重要原因。见图4。

对于儿童在家的时间干什么的访问,(n=21)76.2%儿童(16人)只是帮家里干活;80.9%的儿童(17人)在家仍进行学习,只有4.8%的儿童(1人)只在家玩。这也反映了当地生活的艰辛。

5医疗卫生部分

此次所进行的医疗卫生状况调查为访问者对医疗卫生现状的满意度的调查。(n=38)100%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医疗状况不满意。94.7%(36人)认为看病不方便。而看病不方便的重要原因是离医疗点的距离远。户均距离(n=26)为3

800米。

牧民的所有医药费用均由自己承担。

5.1医疗资源与医疗设施。

××县最好的医院是位于××乡194公里的县医院。从××乡到医院正常车程为14个小时,无固定班车。因县城无正常的电力供应,该医院仅能进行切开引流等小手术。

××乡有固定医疗点和固定医疗卫生人员。××村有兼职卫生服务人员,该人员曾进行短期卫生培训(1998年,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整个××县无大型医疗设备。乡、村医疗点基本无医疗设备,不能开展无菌手术。

××县城有兼售药品的商店,能提供基本药品和简单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但未实行otc(非处方药)分售制度。当地药品普遍较上海贵15%~20%。

5.2患病率和疾病谱。

患病率:(n=38)近3月(90天)有病的家庭为100%。此状况与其他组织所进行的调查结果相似。(起步高原,02年。12户,92%)

其中,主观症状最为突出的为关节炎(腰腿痛)占访问数的76.3%(29例),感冒(包括单纯性的头痛)占57.9%(22例)和胃肠病(腹泻)47.36%(18例),见图4。

从中可以看出传染病仍是该地区的主要病种,与沿海地区以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为主的疾病谱截然不同。此项结论也和其他组织的调查结论类似。

5.3就医习惯。

从牧民的就医习惯来看,对于常见病他们首选为自行服药治疗占总访问数的63.16%(24人,n=38),其次为依靠自身抵抗力的放弃治疗的方法占18.42%(7人)。具体如图6。

而对于重大疾病的就医选择中63.16%的人(24人)首选为县医院,但有15.79%(6人)选择活佛帮助。还有7.89%(3人)选择放弃治疗,理由是没有钱治疗,而同时在场的家人并没有表示不同意见。具体如图7。

从中可以看出,当地牧民的就医观念尚处于较为原始的医学观中。这可能与当地的交通闭塞,经济极不发达有关。

5.4生育和围产期的健康。

所有被调查家庭,100%的妇女在家中分娩。5.26%的婴儿死于围产期(2户)。××省平均住院分娩率为38%(2002年)。两者有极大差别。同时村干部也认同当地的婴儿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全国平均水平)。

6讨论和总结

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也大大低于××省的少数民族平均水平,我们认为此主要是是当地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以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教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和教育经费不足为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加强以学校的建设为主要手段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将提高儿童的入学率。但同时也因鼓励和保持当地良好的求学氛围。

儿童辍学的原因较为复杂,当地的经济收入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医疗健康水平的低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藏语区推行的全国汉语统编教材不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造成的学习困难,使儿童放弃上学的因素。

医疗卫生水平极低下,这既是医疗器材的因素,更是缺乏医学专业人才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当地落后的经济的制约。

从当地的卫生实际水平来看,尚未完成第一次卫生革命(对传染病的控制),尚未解决传染病的防治问题。牧民既需要合格的医生和好的医疗机构,也需要科学的卫生理念。从疾病谱中可以发现,许多疾病是由于不合理的劳作引起的,我们认为加强医疗卫生常识的宣传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捷径。

母婴保健问题极为突出。在道路条件无法得到充分的改善的条件下,加强母婴保健更是困难重重。唯有通过定期的巡回医疗和加强母婴保健的宣传是目前可行的方法。但此项工作必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更本的改善需要经济水平的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全国基础教育发展统计公报(1990~2000)(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省××自治州“起步高原组织”健康工作××县社区健康工作报告。

××村社会经济和生态调查报告

医疗教育范文篇7

1.1一般资料。选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11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5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26例,年龄49~66岁,平均55.8(±1.8)岁,病程方面,患者患病时间为1~17年,平均(4.3±0.7)年;对照组5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28例,年龄48~68岁,平均55.2(±1.7)岁,病程方面,患者患病时间为1-18年,平均(4.5±0.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知情自愿配合调查。3)患者不患有其他重大疾病,且能够正确表述。1.3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常规护理包括血糖测量、生命体征监测等,也包括必要的辅助药物。上述内容主要用于了解患者的实时病情,以便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策略。健康教育护理在此基础上还包括健康知识宣传、自我护理能力培育、心理疏导等内容。健康知识宣传分为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两类,日常宣传是指利用谈话、日常交流等方式将关于糖尿病控制的有关知识告知患者,包括避免摄入大量含糖量较高的食物等内容。集中宣传是指将患者进行集中,通过专业指导的方式选取知识要点进行教授,此外还印发一些健康材料,辅助患者在知识、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实现提升。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除了集中进行培育外,还通过与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进行教导,如营养支持、膳食搭配等,自我护理能力培育是健康教育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心理疏导主要针对部分存在抑郁、焦虑的患者,提升其对抗疾病的信心[1]。1.4观察指标。本次调查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三个指标均进行量化分级。其中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分为优秀、一般、较差三个级别,前两个级别构成护理能力、总依从性指标;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级别,前两个级别构成总满意度[2]。1.5统计学方法。本次调查所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珔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自我护理能力比对。收集调查结果并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2.2护理满意度比对。收集调查结果并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2.3治疗依从性比对。收集调查结果并进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得分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3讨论

糖尿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鉴于目前常规护理方式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和改善十分必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护理人员往往更多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糖水平等指标,对于健康教育缺乏认识。事实证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等,对患者的生活有很大帮助。以心理方面的教育疏导为例,护理人员将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其他患者健康生活的情况告知给存在心理困扰的患者,并给予其他形式的鼓励,使患者能够以积极心态看待疾病,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3]。

综上所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后续工作中可以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艾小琴,杨孟孟,王凯丹.延续护理干预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1):237-238(2017-07-03).

[2]吴立苹.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分析[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274-275(2017-09-04).

医疗教育范文篇8

医学人文是当代医学的重要主题,医学人文的临床应用主要表现为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减轻人的疾病痛苦、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这一切不仅需要医学人文教育的强力支撑,更是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认识、激励、文化、享用等功能紧密相关。

1.1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功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功能是指医学人文教育在促进个体人生逐渐完善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方面所具有的效用。医学人文教育是对医学生进行的旨在提高其人文素养和人文品性的教育,这是从宏观维度对医学人文教育的注解说明。实际上,医学人文教育还是一种倾向于人的本性的教育,是对作为受教育者的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使其达到完善人格并实现人生价值的自我升华。对于医学生而言,要参与到医疗实践的现实生活中去,就必须具备医疗实践活动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执业方式以及高尚的人格和各种先进的医学理念等。医学人文教育恰恰在传授给医学生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面上全面提升医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是因为,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医学生内化现代医学价值观念体系和医学中的各种规范体系,而且还能够帮助医学生完善自我观念,能正确认识和协调发生在医学实践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在自觉遵循社会结构中为其设定的各种行为规范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和人生完善,这也是医学人文教育发展功能的最终体现。

1.2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功能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功能是指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能通过自身特有的概念和范畴反映当下医学中的人文现象、人文属性和人文活动,还具有对当下医学的设想以及医学未来的认识,体现出极强的预见性。因此,没有医学人文教育,医学生既不可能对诸如医学与社会为什么需要医学人文、为什么要提倡和坚守医学人文、提倡和坚守什么样的医学人文之类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更不可能实现对诸如医学人文观念、医学人文价值、医学人文教育意义等问题的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就医学而言,若医生忽视病人的价值、不探求生命的意义和医学的目的,那就不是真正的医学。”而医学人文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则是涌动在医学目的、性质、价值和境界等范畴之中的血脉,是贯通其间并发挥灵魂作用的精神内核。因此,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功能,不仅是要澄明当下的医学本质、医学目的以及医学的价值,还要为医学生、医务人员的实践活动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南。

1.3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化功能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医学人文教育不仅能有效传承人类现有的医学人文知识,还能有效实现对医学人文知识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医学人文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无数医学人在为医学事业而孜孜不倦的奉献中所留下的智慧和经验结晶。因此,从医学人文知识的产生来看,医学人文知识对医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客观的间接性存在,这就决定了医学人文知识既不可能在医学生的自身实践中自发地产生出来,更不可能通过生物遗传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延续,而只能是在对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培养中实现其传承和发展。此外,教育在适应现实的同时还孕育着对现实的超越,《学会生存》指出现代教育的使命是“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这就决定了教育的任何组成部分包括医学人文教育必然具有超越的本性。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对既有医学人文知识进行的批判、筛选、建构、交流、融合,无疑既是医学人文教育超越本性的现实表现,也是一种医学人文知识再创造与不断更新的过程。

1.4医学人文教育的享用功能所谓医学人文教育的享用功能,指的是医学人文教育能使医学生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并在实现这种需要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和幸福,进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形成了个体的一定的医学人文素养,这种凝聚于个体自身的医学人文素养,一方面具有它的工具性价值,它使医学生、医务人员理解并掌握了现实层面必要的医患沟通技能、医学法规、伦理准则等人文要求,从而为和谐医患关系建构提供必需的条件;另一方面,这种个体的医学人文素养还具有一种本体性价值,即是说,每一个医学生、医务人员个体所形成的医学人文素养本身就具有满足其某种需要之价值。由于每一个体都内在地把医学人文素养的生成确定为自身的一种合理需求,医学人文教育恰恰能够实现和满足个体的这种合理需求。因此,医学人文教育的享用功能就根源于它能为个体医学人文素养生成的这种内在需求的本体性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提供根本保证。

1.5医学人文教育的激励功能作为社会教育和医务人员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医学人文教育的激励功能是指医学人文教育具有激发个体向善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个体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促使社会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进一步符合人性化的功能。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无可奈何地面对着价值混乱、权力腐败、市场扭曲、司法不公,人性淹没于金钱、物欲横流的浪潮之中时431,医学人文教育则不仅能从实然状态向个体昭示一系列的具体要求以及明确的行为规范,而且还从应然状态对个体给予规范和期待。如果医学人文教育应然状态的规范和期待符合医学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就能引导和激励个体的历史主动性和社会积极性的发挥,从而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的整体价值和终极目标。

2实践路径:医学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

在一个技术理性主义与经济实利主义双重取向十分喧嚣且相互支撑、相互攀援的时代,经济中心与人文边缘几乎同时发生并与时俱进。为此,医学人文教育要想真正实现对医学发展的价值引领并获得应有尊重,就必须综合采取多种举措,促成其自身功能的极大实现。

2.1建构科学的医学人文学科体系医学人文学是一个探讨医学源流、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学科群,是一个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因此,医学人文的学科建设不仅直接关乎到医学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却还存在着“学科不健全、学科发展基础薄弱、课程体系缺乏系统设计”等诸多问题,这就要求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强医学人文学科的科学化建设,要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创新评价机制,使医学人文教育的学科建设沿着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2.2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贯通融合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都是医学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本应相辅相成,共同促成医学臻于至善终极目标的实现。然而,在当前的医学教育实践中却存在着重医学轻人文的工具性教育倾向。实际上,如果“医学人文脱离了医学科学,则流为空谈,而医学科学如果失去了医学人文,则成为没有灵魂的医学。”这就要求从事医学人文课程与从事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之间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在各自的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渗透融合,从而促成医学人文教育功能的顺利实现。

2.3尊重并发挥医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价值优先性问题上,人较之于物具有价值排序上的优先性,因为人具有主体性、能动性、实践性的品格。”由于医学人文素养的单元性载体是个人,因此个体的主体性发挥程度如何及其主观努力在医学人文教育功能实现过程中便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必须尊重医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挖掘、调动医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医学生在充分感受医学人文教育具有无限人文气韵的同时,愉悦地在医学人文的精神家园中实现诗意的栖居。

2.4重视并加强医学人文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定的医学人文观对医学人文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医学人文教育功能能否实现。因此,为确保医学人文教育沿着合乎其自身规律方向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正确的医学人文观教育,这其中尤应重视和加强以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健康权为主要内容的医学人文核心价值观教育。因为抓住医学人文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能克服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涉及面过广、过宽的不足,就能更集中地强化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和维护生命健康权的人文理念,并以这种理念来破解医学人文教育功能实现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

医疗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医疗影视作品;医学人文;《神迹》

1.引言

影视作品真实地反映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及美学思潮,是向世界展示本国文化的一个窗口。医疗影视作品集艺术性、娱乐性和医学专业性于一身,不但得到医学界的一片赞扬,而且观众人数与日激增。《急诊室的故事》(ER)以芝加哥一所公立医院中的急诊室为背景,讲述普通病患的爱恨情仇故事。自1994年开播以来电视剧集,共获得创纪录的21项艾美奖及115项提名。以医术非凡的豪斯为主角的《豪斯医生》(House)自2004年开播以来已经是第八季。《实习医生格蕾》(Grey’sAnatomy)以医学为主题,描写了医生间情感纠葛和他们在事业上的前进与磨炼。全剧至2018年播完第十四季。《神迹》是一部传记片,也是一部关于医疗试验的影片,于2004年05月30在美国上映,获得金球奖、金卫星奖、艾美奖、广播影评人协会奖及30多个奖项提名。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白人医生阿尔佛雷德•布雷拉克(阿伦•瑞克曼AlanRickman饰)与黑人合作伙伴维文•托马斯(茅斯•达夫MosDef饰)打破种族界限,协力合作开创心脏手术先河,成为心脏外科手术先驱者的故事。该片是医学生可贵的学习资源,其纯正的口语表达和生动的场景,都为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医学精神的反思及行业信仰的塑造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2.《神迹》中专业知识的获得

好莱坞以Thomas真实故事为题材拍摄了电影《神迹》,记录了第一例真正意义上的心脏外科手术———蓝婴手术。在心脏上做各种手术,如今是一件看起来再自然不过的事。然而,在医学并不发达的过去,在心脏上做动刀,曾被医学界公认为一种“禁忌”。从医生到普通老百姓都认为,心脏是上帝创造的人体的核心部件,神圣不可侵犯,可以在其他器官修修补补,唯独心脏是禁区。因此,该片的选材“第一例心脏外科手术”这一医学事件激起了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医学生英语教学的好素材。通过观看此片和收集相关资料,医学生可以习得医学专业知识,并可以运用英语表达医学专业知识。2.1医学专业知识的习得。观看此片后,医学生可以学得一些医学专业术语,如TOF(TetralogyofFallot,法洛四联症/紫绀婴儿),cyanosis(蓝婴症),bypasssurgery(分流手术),B-TShunt(布莱克—淘西格分流术)等。此外,通过收集和学习相关资料,医学生尤其是心脏外科的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蓝婴症的症状、病因及蓝婴手术的原理。2.2医学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影片没有任何火爆的场面或者煽情的桥段,从叙事到拍摄手法都透出仿佛纪录片的纯朴味道。然而透过平静的表述方式,医学生依然会被剧中Blalock医生和助手Thomas在攻克医学难题时的困惑、迷茫、专注、严谨而感染,被手术室中那种分秒必争、与命运抗争的场面而感动。当医学生们通过短视频或图片或PPT向大家展示蓝婴症相关知识,通过配音或短剧的形式再现实验室或手术室场景时,不但巩固他们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而且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3.《神迹》中文化知识的传递

电影的背景是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到六十年代,正值种族矛盾尖锐的时期。1929年,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危机袭来,股市暴跌、银行倒闭,经济一片萧条。影片讲述了Thomas从贫寒木匠到心脏外科医学泰斗的奋斗史,透露出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观念。Thomas在实验室当清洁工,拿着比白人同事低好几倍的工资;Thomas即便是作为研究员被招聘过来的,依然是同工不同薪。因为黑人身份,Thomas不能从正门进入医院,不能进入手术室。手术成功了,在媒体铺天盖地的赞誉中,Thomas却因肤色被选择性无视了,这项手术最终以Blalock,Taussig的名字命名为B-T分流术,完全没有Thomas的位置……人们在欣赏外国电影时往往倾向于透过自身文化的棱镜审视异国文化,结果难以很好地解读中西方电影涉及的跨文化因素[1]。当观看此片时,医学生们有意识地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文化模式中,在主动对话和平等欣赏中达到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文化的目的。

4.《神迹》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渗透

医疗影视作品中来源于现实的活生生的案例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医学生可以随着剧情的发展从医生、患者、媒体等不同角度全面思考医学的本质、反思医患关系及坚定医学职业信仰。4.1思考医学本质。医学的本质是什么?医学说到底是“人学”:即医学本质上不是人与机械设备、人与药物技术、人与生物检测数据、人与金钱等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医学是一定国情文化等各种社会背景下的“生命观”问题[2]。生命观,是一种生命态度,是一种价值追求。医学实践的目的不仅限于治病救人,更需关注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医学伟人HelenTaussig虽然一手开创了小儿心脏病专业,但对当时“蓝婴”患儿束手无策,患儿死亡率达到100%。这一难题引起了心脏外科专家Blalock和助手Thomas的关注。他们在近两年的实验室工作中在200只狗身上进行了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功,还设计了外科手术器械。在当时,心脏手术仍然是外科医生的大忌,几乎没有一个医生敢在心脏上动刀子,整个医疗界依然笼罩在“外科之父”西奥多•比尔罗特的“魔咒”中:“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医术的亵渎。任何一个试图在心脏上开刀的人,都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而对于Thomas,Blalock,Taussig他们三人来说,拯救一个小生命,远比自己的声誉重要。当Blalock同事劝阻他时,Blalock冷静地回答:“Whenyouseerisks,Iseeopportunity.”Blalock表现出了医务工作者应有的科学理性精神。观看《神迹》后,医学生会深刻认识到,医生过于自信和不谨慎都可能增加医疗风险,同时他们会对医疗实践中的技术、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些都会促进他们对医疗行业的反思。4.2反思医患关系。人文医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某些医学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医学人文技能和能力,将医学人文精神贯彻于医疗实践中,惠及患者和公众健康[3]。医疗影视作品将医院和医疗活动生动地展现出来,将医生可能遇见的各种困境摆在观众的面前,医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得不设身处地感受和思考:如果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处理?《神迹》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的“蓝婴”手术是史无前例的。医学绝非无所不知,医生绝非无所不能,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是缓解医患矛盾的有效手段。“当婴儿父母询问手术技术进展时,Blalock将在狗身上成功实施手术的事实告诉他们,不掩饰还没有在人身上成功实施手术,也没有确保成功的豪言壮语”[4]。这样的理性知情同意告知也是促进医疗关系健康发展的必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说:“医生有两件东西能用于治疗,一是药物,二是语言。”这说明了医生语言的重要性[5]。布雷拉克医生在和婴儿父母术前沟通时,把动脉运输血液形象地比作导水管原理,让当轮机兵的患儿父亲既了解了手术的情况,又缓解了紧张的情绪。医生语言在改善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Blalock和Thomas开始蓝婴手术时,婴儿父母眼神里流露出的是信任。反思国内医患关系,医学生更应谨记E.L.Trudeau医生的警世恒言:“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4.3坚定医学信仰。《神迹》中没上过大学的黑人VivienThomas创造了医学神迹,是因为他对医学事业的挚爱。在一个饱受歧视的时代,他却不畏艰难,冲破重重阻碍,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用自己的才智造福世人,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他这一生本身就是一个“神迹”。虽然在以后几十年关于“蓝婴手术”的报道,Thomas的名字总是鲜少提及,但是他仍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默默无闻地工作,教出了无数优秀的心脏外科专家。1976年,他被任命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外科讲师并被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他的画像与他的老师、朋友Blalock及众多医学先驱一起挂到了学院大楼的墙上。聚光灯下的托马斯已经证明了自己。影片中的主人公Thomas和Blalock并不是完美的“神”,影片真实地展现了他们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面临的尴尬、挫折、恐惧,引起了医学生的共鸣。有的医学生在观后谈道:“无论外界沸沸扬扬至今的纱布门,还是层出不穷的伤医案,动摇不了数不尽的医务工作者坚强的内心”“我们心怀赤诚而来,我们见证过属于生命的奇迹,我们愿意付出勇气与坚韧。或许不是青史,或许不是影像,但病人记得,家属记得,那天,是你从死神手中拯救了这宝贵的生命”。

5.结语

通过对电影《神迹》的赏析,医学生可以学得医学专业知识,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感悟和理解影片反映的文化背景,领悟医学人文精神。医疗影视作品中不但涉及大量的医学英语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涵盖了大量的医学伦理问题。医疗剧的典型案例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可促使医学生在直面医学、心灵震撼的同时对医学本质进行思考,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医疗观[6]。如果教师对优秀的医疗影视作品善加利用,引入课堂教学中,那么不仅可以加深医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力,而且可以提高医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从而引导医学生关注医学人文,将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好素材。

参考文献:

[1]肖琦姝.外国电影赏析中的文化移情探究[J].电影文学,2010(21):58.

[2]赵美娟.医学为什么要讲人文[J].中国医学人文,2015(02):8.

[3]杜治政.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人文医学教学[J].医学与哲学,2015,36(6A):2.

[4]潘峰.《神迹》对医疗影视剧的启示[J].电影评介,2014(13):60.

[5]梁雪清.医患对话中医生语言的语用分析[J].华夏医学,2011,24(6):624-625.

医疗教育范文篇10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劳动保护条例》和《劳动法》。加强健康教育规范管理,使全体干部职工达到健康知识应知、应会水平,养成人人讲卫生的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二、措施和要求

1、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因此,我办继续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全局工作日程,分工负责,责任到位。

2、贯彻《课程方案》,确保“五有”落实

根据上级规定,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任课老师规划好课时计划,要有省编教本,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3、开展系列活动,规定健康教育管理

(1)加强宣传教育。专门开辟健康教育专栏,定期刊登健康知识,宣传橱窗要定期更新内容。

(2)健全健康活动制度。根据上级文件指示,每年给干部职工进行一次体检,及时做好预防免疫注射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