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困境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4:43:45

写作困境论文

写作困境论文范文篇1

一、还学生以话语权:制约理论空洞的良药

在现行高考体制下,那种更接近写作本质但可能更远离高考作文规范的自由写作,一直被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认为是学生写作的残缺状态,即使在现在广为流行的话题作文中仍然如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课堂上讲的最多的是主题要求、写作技巧与写作规定。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我国的写作学专家绝大多数都将“主旨”“主题”“思想”等列入“写作要素”(写作能力)的首位,而语文教学法专家对写作能力的分析,无一例外地都把“审题”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把它提高到几乎决定文章成败的地步”。[1]诚然,“主题”或“思想”的确是构成文章的主要因素,甚至是第一要素。但这种“主题”或“思想”的来源应该出自写作主体的思考与选择,而不是来自教师事先的规定与外在的强加。这种从书本上硬搬下来由外在理论构成的习惯性的作文要求,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自觉地处于一种严重失语的状态,写作中没有了心灵的颤音。而教师的指导往往只停留在对那些成功作文优秀因素共性的分析与解读上,使极具个性化的写作活动成为集体工场里的流水装配和批量生产,作文的个性化生命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学生的“失语”,或者说学生话语权的丧失,实际上是人的主体性的失落。从本质意义上讲,写作其实是一种自发的交际行为,是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天性需要。但在过去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学生(人)的这种天性往往很早就被剥夺。有些地方,从学生知道作文是语文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时起,作文就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产生了分裂。在应试体制下,作文的“器用”被反复强化。可以说,许多学生都是在天性之外痛苦地耕作着这块贫瘠的作文田地。杜威先生说得好:“不调动儿童内在动力而填鸭般地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没有眼目的盲人去观看万物,无异于将不思饮水的马匹牵到河边强迫它饮水。这种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教育显然是愚蠢的。”[2]

学生话语权问题,是一个教学机制的转换问题。理论固然具有指导的价值,但理论的规定性越多,实践的自由度就越小。对写作这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理论的使用是基于学生实践的需要。学生自主话语权的确立,就是主体性的确立。而主体性一旦确立,那些无用的理论废话和过时的道德说教自然会被束之高阁,人的最本真的心灵需要和生活需要就会自动走向前台,人的写作的源本天性就会得以正常地显现和发挥。这时候,也是合宜有用的写作理论发挥其最大功用的时候。

二、立体感受文字:架起写作与感受生活的桥梁

如果说话语权的回归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写作的原动力问题的话,那么对文字的深刻感受能力则是保证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文字感受能力的培养必须仰仗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这些年,我们的写作理论和写作理念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把丰富的生活当作提高写作能力的直接源泉。新潮的理念几乎普遍认为:只要学生生活丰富了,写作能力就会自然提高。我们认为,这是对写作教学新的误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论的“写作”,主要是指文字符号的组织过程,或者说主要是指书面语言的表达结果,而且偏指文艺(学)性的语言表达活动。人的自然天性的表达欲望只解决了写作的动机问题,而且这种欲望是本能上的一种混沌,它代替不了作文过程,更不是作文的结果。人们通常都认为,写作就是把所思所想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因此把思想和情感当作写作的直接源泉,这是一种简单化的现象对接,缺少对写作过程的实质思考。不错,写作的确要有思想与情感,问题是思想与情感从哪里来?如果从生活的原生态角度考量,思想和感情自然是从生活中来。但进一步思考:具有同样或相似生活经历的人所写出来的东西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呢?其实,语言学家早就告诫我们:语言是思想的实现,而不是思想的表现。从写作角度讲,感受文字才是写作的直接源泉。“其实,学生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3]试想,一个从未感受过文字的文盲,他就无法用文字表达“高兴”这一情绪,他更无法区别“高兴”“心花怒放”与“喜上眉梢”的细微差别。应该说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与思想,问题是写作时需要的不是粗线条的共性的东西,更不是处于生活体验阶段无法言说的情感,而是经过文字的细微区别进一步深化与细化的情感与思想。通过立体感受文字后,思想达到深化,情感得以细化,这样文字对原生态生活中的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就有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并且生活的情感与思想也就在这种感受文字的区分度中有了个性与细节。大作家几乎都是生活经验极其丰富的,但不是所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都能成为作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文字的感受与原生态的生活经验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的关系。而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几乎是大同小异的,所以对文字的立体感受能对相似的客观原生态生活加以主观上的同中求异,并且可以无限放大主观差别,而主观差别的不断放大可以使写作更多地指向自我,所以对文字的感受方式对写作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写作的直接来源是对生活整理加工的文字系统,间接来源或终极来源才是生活,应该说写作与生活是以文字为纽带为桥梁的。其实阅读文字就是间接阅读生活,但间接阅读生活与直接感受生活却在文字符号系统中拉开了差别,生活在写作过程中被符号化了。也可以这么说:写作过程正是文字对文字的转化,文字对文字的对话,虽然原生态的生活是处于第一位的,但在写作过程中它却只是经过文字过滤后一个间接的媒介。感受生活最终只有通过感受文字才能产生写作效益,生活再怎么丰富多彩,如果它没有转化为阅读文字的丰富多彩,就不可能在写作中诞生出闪烁个性化色彩的文字。原生态的生活是写作的终极来源,是处于第一位的,但原生态的生活一经文字转换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也可以说100%反映原生态生活的作文几乎是没有的,也没有必要。作文或文学作品最有意义和生命的地方正在于对同一客观对象有千差万别的主观反映。现在对写作教学而言,我们不必过分强调原生态的生活是写作的终极来源,而应该强调立体感受文字的重要性。总之,我们认为,立体感受文字十分重要地影响着对原生态生活个性的表达与话语贴近自我实现的程度。

对写作来说,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比感受真实生活的情感与思想更加有意义,因为写作中表达原生态生活的思想与情感需要通过文字来实现,而现实生活所感受的情感与思想则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体验,它在多数情况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也就是没有转化为文字的自觉。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部分中学生认为,到目前为止,提高写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的领悟与实践,在阅读时会全方位品味思考体会文字,甚至试着模仿。因而我们认为,写作过程中最根本的东西还在于让文字能够触动自己以及隐藏在文字中的情感与思想能与自己所拥有的情感世界与思想空间进行多角度的对话,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从而形成自己思维的敏感与优化以及思想的细化与深化这样立体的内部言语的生成结构,这是写作内功精髓之所在。从深层次讲,思维结构制约着决定着语言的表现力,只有具有较高的思维品质,才能写出有较高表现力的语句。当然要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还需要外部言语所提供的词汇积累,文章学所提到的主题等恰当的辅助。可以这么说,培养写作能力,最根本的还在于对文字所传达信息的敏感度如何,在于对文字如何传达信息的感受力如何,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另一种深层的意义上揭示了作文写什么与怎么写这两大问题。

因此,阅读必须十分讲究,一定要在有效的尺度之内才能产生阅读的写作效益。正如余秋雨在《现代人的阅读困惑》的演讲中所说:“看书要像挖井一样,只有垂直地挖才会出水。阅读完后,要长时间地体会,努力与作者的灵魂沟通,默默地寻找自己的生命在书海中的轨迹。”[4]只有让自己有所震撼,有所感动,阅读主体的心灵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写作的敏感度才会提高,内心精神资源也才会有充实的积淀。我们提倡的立体式阅读也就是让阅读主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指向处于与文字对话状态的一种阅读模式。当然,对于文字的感受度,拥有不同心理品质、不同思想结构、不同情商与智商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能够引起自己感触的文字只能由学生自己解决,也只有学生自己能最好地解决。我们说目标只有一个,但道路却有千万条,关键在于适合自己。总之,一句话,写作的动力首先是对别人文字的冲动,最后又以自己的感情冲动为归宿的。

三、深度模仿:揭开文学言语生成的神秘面纱

理论的探讨固然可以廓清笼罩在写作教学上的许多迷雾,指出写作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向,但崎岖的写作之路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人们不禁要问:写作中体现个性和创新的文字表述能力的培养有没有一个相对可操作的实践切口?这个切口应该建立在怎样的理念层次上?为此,我们提出“深度模仿”作文操作策略,就是突破传统写作的修辞与结果模仿,进入到语言思维过程的模仿,进入到语言运用规律过程的模仿。

我们不妨先分析深度模仿操作的案例。例如下面的句子:“红豆杉上挂着忧郁的记忆,半枫荷坠落了一串串缠绵的话语”“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对于这几句话的阅读,我们常常只看到了文句的精彩,内容的抒情,至多也只看到了修辞以及它的表达效果,并且让学生学习这种修辞。我们说这种思考与阅读方式非常保险,但很肤浅。这是一种习惯套语,试想,哪一篇好的文章没有运用修辞,哪一种修辞没有自己的表达效果。学生是无法从修辞及其表达效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的。所以这种阅读方式很有伪装性,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它面对具体个别现象时又无能为力,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言:“流行的话语具有一种迫使人放弃思考的遮蔽作用。”[5]

我们认为,阅读的平面化也在阻碍着写作话语权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话语权的失落许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没有说话而是他们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去说,他们没有具体的操作可以模仿。我们提出“深度模仿”,关注的正是怎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现这些特有的表达,而发现它表达的特有之处也就发现了它独特的情感与思想。以自己的方式发现,这也正是找到了自己学写作的途径,而教师的作用既不是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中找不到方向,也不是让学生在现成抽象的理论中碰壁,而是以自己特有的发现来开发学生特有的发现。所以对学习写作来说,教师不但要看到语言表达了什么内容和信息,更应该关注它是如何传达这些信息的。在上面这些表面看来毫无联系的句子中,我们却可以发现:按照现成的话语,红豆杉上一定挂着具象的红豆,而树上挂着抽象的记忆,这样抽象与具象组合的错位,语言的陌生感就形成了。我们进一步阅读,相思这种情感与忧郁的记忆是相配、相和谐的,这样,在陌生化的表达形式中又有了思想内容的亲切感。进一步延伸思考下去,我们还可以找到这种表达方式的源头,李清照诗曾曰:“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她把具体的事物经过想象传递给了抽象的忧愁,这里同样有具象与抽象、现实与真实的换位。如果再延伸下去,李清照名句在表达思维上更是借鉴了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把静止的愁经过想象传递给动态的东流水,同时把抽象的愁还原为一种具体的春水。李清照与李煜写作中内在的表达逻辑模式刚好相反。应该说以上句子在传达流程的表层上毫无联系,但在深层次上却具有本质的相似性。如果我们在这样的思维层面进行深度模仿的写作实践,那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精美句子的诞生:“思念在分手之后开始生长,长成伫立在岸边的棵棵杨柳”,“父辈们一生简单的日子里卷在辛劳的汗水里,那几分贫瘠的薄田耕种着一家人的幸福”,“在一个挑灯看剑的夜晚,有一个人把一腔豪迈而又寂寞的悲愤化作了宋词的一种经典”……这种立体式阅读与深度模仿只有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才是属于自己的,而且这种写作行为也只有当学生自己用起来时才能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写作素养。可以说,如果学生这样的阅读深度与思考品位被我们激活,然后自觉发展下去,他们将在这种意识下不断增强自己的感受力以及模仿力,最终达到创造力品质的提升和优化。我们常常责怪学生的作文缺乏创造力,而我们给过他们创造的途径了吗?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会创造吗?我们用自己的创造鼓励了学生的创造了吗?如果学生能这样带着立体式的眼光去寻找文字的各个侧面,并且能在深度模仿的操作途径中不断深入到有过程的言语实践中优化写作,那我们又何愁他们走不出传统阅读教学的藩篱和写作技巧理论的桎梏呢?

当然,写作从本源上说既然是一种“天性的需要”,它就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无的放矢的写作必然会导致无病呻吟,而且必须在一定的氛围和情境下,至少是在一种相应的心灵状态下,写作才会产生真正的效益。所以有的研究者提倡如下四个方面的“真实的写作”是富有借鉴意义的:1.真实的写作任务;2.真实的写作对象;3.真实的写作环境;4.真实的写作成果。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即真实而有效的言语转换。而探索言语转化的操作途径与内在规律在目前的写作教学中几乎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参考文献】

[1]章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5):30.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

[3]姜广平,于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DB/OL].

写作困境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写作教学;话语权;立体式阅读;深度模仿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作文新课改最大的成果是把中学作文教学中一些最本质的问题摊在了理论的平台上,它让我们直逼惨淡的作文现状。谁都绕不过去的问题是:学生有效写作的途径在哪里?有没有写作训练的规程,或者说写作训练的规程能指向达到实质效果的目标吗?为此,我们在浙江的台州、金华、舟山、杭州等地,对中学生做了或集中或零散的问卷调查。我们把写作中一些有意义的发现由现象上升到理念的高度,由抽象的理念还原为具体的案例操作,由对操作结论的关注转向对阶梯性的演示过程的关注,从而形成了以下三方面的追问与思考。

一、还学生以话语权:制约理论空洞的良药

在现行高考体制下,那种更接近写作本质但可能更远离高考作文规范的自由写作,一直被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认为是学生写作的残缺状态,即使在现在广为流行的话题作文中仍然如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课堂上讲的最多的是主题要求、写作技巧与写作规定。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我国的写作学专家绝大多数都将“主旨”“主题”“思想”等列入“写作要素”(写作能力)的首位,而语文教学法专家对写作能力的分析,无一例外地都把“审题”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把它提高到几乎决定文章成败的地步”。诚然,“主题”或“思想”的确是构成文章的主要因素,甚至是第一要素。但这种“主题”或“思想”的来源应该出自写作主体的思考与选择,而不是来自教师事先的规定与外在的强加。这种从书本上硬搬下来由外在理论构成的习惯性的作文要求,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自觉地处于一种严重失语的状态,写作中没有了心灵的颤音。而教师的指导往往只停留在对那些成功作文优秀因素共性的分析与解读上,使极具个性化的写作活动成为集体工场里的流水装配和批量生产,作文的个性化生命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学生的“失语”,或者说学生话语权的丧失,实际上是人的主体性的失落。从本质意义上讲,写作其实是一种自发的交际行为,是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天性需要。但在过去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学生(人)的这种天性往往很早就被剥夺。有些地方,从学生知道作文是语文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时起,作文就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产生了分裂。在应试体制下,作文的“器用”被反复强化。可以说,许多学生都是在天性之外痛苦地耕作着这块贫瘠的作文田地。杜威先生说得好:“不调动儿童内在动力而填鸭般地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没有眼目的盲人去观看万物,无异于将不思饮水的马匹牵到河边强迫它饮水。这种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教育显然是愚蠢的。”

学生话语权问题,是一个教学机制的转换问题。理论固然具有指导的价值,但理论的规定性越多,实践的自由度就越小。对写作这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理论的使用是基于学生实践的需要。学生自主话语权的确立,就是主体性的确立。而主体性一旦确立,那些无用的理论废话和过时的道德说教自然会被束之高阁,人的最本真的心灵需要和生活需要就会自动走向前台,人的写作的源本天性就会得以正常地显现和发挥。这时候,也是合宜有用的写作理论发挥其最大功用的时候。

二、立体感受文字:架起写作与感受生活的桥梁

如果说话语权的回归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写作的原动力问题的话,那么对文字的深刻感受能力是保证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而文字感受能力的培养必须仰仗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这些年,我们的写作理论和写作理念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把丰富的生活当作提高写作能力的直接源泉。新潮的理念几乎普遍认为:只要学生生活丰富了,写作能力就会自然提高。我们认为,这是对写作教学新的误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论的“写作”,主要是指文字符号的组织过程,或者说主要是指书面语言的表达结果,而且偏指文艺(学)性的语言表达活动。人的自然天性的表达欲望只解决了写作的动机问题,而且这种欲望是本能上的一种混沌,它代替不了作文过程,更不是作文的结果。人们通常都认为,写作就是把所思所想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因此把思想和情感当作写作的直接源泉,这是一种简单化的现象对接,缺少对写作过程的实质思考。不错,写作的确要有思想与情感,问题是思想与情感从哪里来?如果从生活的原生态角度考量,思想和感情自然是从生活中来。但进一步思考:具有同样或相似生活经历的人所写出来的东西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呢?其实,语言学家早就告诫我们:语言是思想的实现,而不是思想的表现。从写作角度讲,感受文字才是写作的直接源泉。“其实,学生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试想,一个从未感受过文字的文盲,他就无法用文字表达“高兴”这一情绪,他更无法区别“高兴”“心花怒放”与“喜上眉梢”的细微差别。应该说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与思想,问题是写作时需要的不是粗线条的共性的东西,更不是处于生活体验阶段无法言说的情感,而是经过文字的细微区别进一步深化与细化的情感与思想。通过立体感受文字后,思想达到深化,情感得以细化,这样文字对原生态生活中的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就有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并且生活的情感与思想也就在这种感受文字的区分度中有了个性与细节。大作家几乎都是生活经验极其丰富的,但不是所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都能成为作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文字的感受与原生态的生活经验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的关系。而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几乎是大同小异的,所以对文字的立体感受能对相似的客观原生态生活加以主观上的同中求异,并且可以无限放大主观差别,而主观差别的不断放大可以使写作更多地指向自我,所以对文字的感受方式对写作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写作的直接来源是对生活整理加工的文字系统,间接来源或终极来源才是生活,应该说写作与生活是以文字为纽带为桥梁的。其实阅读文字就是间接阅读生活,但间接阅读生活与直接感受生活却在文字符号系统中拉开了差别,生活在写作过程中被符号化了。也可以这么说:写作过程正是文字对文字的转化,文字对文字的对话,虽然原生态的生活是处于第一位的,但在写作过程中它却只是经过文字过滤后一个间接的媒介。感受生活最终只有通过感受文字才能产生写作效益,生活再怎么丰富多彩,如果它没有转化为阅读文字的丰富多彩,就不可能在写作中诞生出闪烁个性化色彩的文字。确实原生态的生活是写作的终极来源,是处于第一位的,但原生态的生活一经文字转换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也可以说100%反映原生态生活的作文几乎是没有的,也没有必要。作文或文学作品最有意义和生命的地方正在于对同一客观对象有千差万别的主观反映。现在对写作教学而言,我们不必过分强调原生态的生活是写作的终极来源,而应该强调立体感受文字的重要性。总之,我们认为,立体感受文字十分重要地影响着对原生态生活个性的表达与话语贴近自我实现的程度。

对写作来说,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比感受真实生活的情感与思想更加有意义,因为写作中表达原生态生活的思想与情感需要通过文字来实现,而现实生活所感受的情感与思想则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体验,它在多数情况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也就是没有转化为文字的自觉。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部分中学生认为到目前为止,写作水平提高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的领悟与实践,在阅读时会全方位品味思考体会文字,甚至试着模仿。因而我们认为,写作过程中最根本的东西还在于让文字能够触动自己以及隐藏在文字中的情感与思想能与自己所拥有的情感世界与思想空间进行多角度的对话,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从而形成自己思维的敏感与优化以及思想的细化与深化这样立体的内部言语的生成结构,这是写作内功精髓之所在。从深层次讲,思维结构制约着决定着语言的表现力,只有具有较高的思维品质,才能写出有较高表现力的语句。当然要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还需要外部言语所提供的词汇积累,文章学所提到的主题等恰当的辅助。可以这么说,目前培养写作能力,最根本的还在于对文字所传达信息的敏感度如何,在于对文字如何传达信息的感受力如何,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另一种深层的意义上揭示了作文写什么与怎么写这两大问题。

因此,阅读必须十分讲究,一定要在有效的尺度之内才能产生阅读的写作效益。正如余秋雨在《现代人的阅读困惑》的演讲中所说:“看书要像挖井一样,只有垂直地挖才会出水。阅读完后,要长时间地体会,努力与作者的灵魂沟通,默默地寻找自己的生命在书海中的轨迹。”只有让自己有所震撼,有所感动,阅读主体的心灵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写作的敏感度才会提高,内心精神资源也才会有充实的积淀。我们提倡的立体式阅读也就是让阅读主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指向处于文字对话状态的一种阅读模式。当然,对于文字的感受度,拥有不同心理品质、不同思想结构、不同情商与智商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能够引起自己感触的文字只能由学生自己解决,也只有学生自己能最好地解决。我们说目标只有一个,但道路却有千万条,关键在于适合自己。总之,一句话,写作的动力首先是对别人文字的冲动,最后又以自己的感情冲动为归宿的。公务员之家

三、深度模仿:揭开文学言语生成的神秘面纱

理论的探讨固然可以廓清笼罩在写作教学上的许多迷雾,指出写作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向,但崎岖的写作之路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人们不禁要问:写作中体现个性和创新的文字表述能力的培养有没有一个相对可操作的实践切口?这个切口应该建立在怎样的理念层次上?为此,我们提出“深度模仿”作文操作策略,就是突破传统写作的修辞与结果模仿,进入到语言思维过程的模仿,进入到语言运用规律过程的模仿。

我们不妨先分析深度模仿操作的案例。例如下面的句子:“红豆杉上挂着忧郁的记忆,半枫荷坠落了一串串缠绵的话语”“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对于这几句话的阅读,我们常常只看到了文句的精彩,内容的抒情,至多也只看到了修辞以及它的表达效果,并且让学生学习这种修辞。我们说这种思考与阅读方式非常保险,但很肤浅。这是一种习惯套语,试想,哪一篇好的文章没有运用修辞,哪一种修辞没有自己的表达效果。学生是无法从修辞及其表达效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的。所以这种阅读方式很有伪装性,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它面对具体个别现象时又无能为力,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言:“流行的话语具有一种迫使人放弃思考的遮蔽作用。”

我们认为,阅读的平面化也在阻碍着写作话语权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话语权的失落许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没有说话而是他们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去说,他们没有具体的操作可以模仿。我们提出“深度模仿”,关注的正是怎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现这些特有的表达,而发现它表达的特有之处也就发现了它独特的情感与思想。以自己的方式发现,这也正是找到了自己学写作的途径,而教师的作用既不是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中找不到方向,也不是让学生在现成抽象的理论中碰壁,而是以自己特有的发现来开发学生特有的发现。所以对学习写作来说,教师不但要看到语言表达了什么内容和信息,更应该关注它是如何传达这些信息的。在上面这些表面看来毫无联系的句子中,我们却可以发现:按照现成的话语,红豆杉上一定挂着具象的红豆,而树上挂着抽象的记忆,这样抽象与具象组合的错位,语言的陌生感就形成了。我们进一步阅读,相思这种情感与忧郁的记忆只是相配、相和谐的,这样,在陌生化的表达形式中又有了思想内容的亲切感。进一步延伸思考下去,我们还可以找到这种表达方式的源头,李清照诗曾曰:“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她把具体的事物经过想象传递给了抽象的忧愁,这里同样有具象与抽象、现实与真实的换位。如果再延伸下去,李清照名句在表达思维上更是借鉴了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把静止的愁经过想象传递给动态的东流水,同时把抽象的愁还原为一种具体的春水。李清照与李煜写作中内在的表达逻辑模式刚好相反。应该说以上句子在传达流程的表层上毫无联系,但在深层次上却具有本质的相似性。如果我们在这样的思维层面进行深度模仿的写作实践,那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精美句子的诞生:“思念在分手之后开始生长,长成伫立在岸边的棵棵杨柳”,“父辈们一生简单的日子裹卷在辛劳的汗水里,那几分贫瘠的薄田耕种着一家人的幸福”,“在一个挑灯看剑的夜晚,有一个人把一腔豪迈而又寂寞的悲愤化作了宋词的一种经典”……这种立体式阅读与深度模仿只有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才是属于自己的,而且这种写作行为也只有当学生自己用起来时才能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写作素养。可以说,如果学生这样的阅读深度与思考品位被我们激活,然后自觉发展下去,他们将在这种意识下不断增强自己的感受力以及模仿力,最终达到创造力品质的提升和优化。我们常常责怪学生的作文缺乏创造力,而我们给过他们创造的途径了吗?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会创造吗?我们用自己的创造鼓励了学生的创造了吗?如果学生能这样带着立体式的眼光去寻找文字的各个侧面,并且能在深度模仿的操作途径中不断深入到有过程的言语实践中优化写作,那我们又何愁他们走不出传统阅读教学的藩篱和写作技巧理论的桎梏呢?

当然,写作从本源上说既然是一种“天性的需要”,它就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无的放矢的写作必然会导致无病呻吟,而且必须在一定的氛围和情境下,至少是在一种相应的心灵状态下,写作才会产生真正的效益。所以有的研究者提倡如下四个方面的“真实的写作”是富有借鉴意义的:1.真实的写作任务;2.真实的写作对象;3.真实的写作环境;4.真实的写作成果。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即真实而有效的言语转换。而探索言语转化的操作途径与内在规律在目前的写作教学中几乎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参考文献:

[1]章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5):30.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

[3]姜广平,于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DB/OL].

写作困境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集中指导;个别指导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本科阶段的学结及检验,论文质量既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能力,也反映了某一专业乃至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2000年至今,松江开放大学会计本科34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虽然都能顺利毕业,但是也存在部分学生因毕业论文无法按期完成而不能毕业的情况。因此,本文以松江开放大学为样本,对其会计专业的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教师多年的毕业论文组织与指导实践,分析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在学校会计工作室进行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若干策略。

一、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会计专业的学习和调研完成的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并撰写而成的文章。基于松江开放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组织及指导工作实践,我们针对学生准备论文过程中的五个难点,对139名在读本科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①,收回有效问卷104份,占比74.82%,该问卷调查科学有效。问卷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学生准备论文过程中的难点依次为严重缺乏写作经验、难以获得研究数据、专业基础薄弱、缺乏会计相关工作经验以及没有充足的研究时间。下面,我们对这些难点与困境进行逐一分析。

(一)学生严重缺乏写作经验

由表1可知,约68.27%的学生认为自己严重缺乏写作经验,具体表现为论文缺少引言、段落间无衔接语过渡、数据与论点联系不紧密等。造成学生缺乏写作经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语言功底薄弱,表达能力欠佳;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接受论文写作技巧的专门训练。为了更加深入地探讨学生严重缺乏写作经验的原因,我们从生源、学生在中学时代的写作水平和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写作应用情况三个方面对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表3及表4所示。如表2所示,约26.92%的会计专业本科学生来源于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这与表3中“在中学时代的写作水平‘很不错’和‘比较好’”的学生占比24.03%基本接近,说明这部分学生语言功底相对较好。但是,这部分学生的写作过程并不顺利,原因可能是他们没有接受论文写作技巧的专门训练。学生表示,写作技巧的训练止于高中阶段,专科阶段几乎没有接受专门训练,本科阶段接受的训练也不多。由表5可知,松江开放大学会计专业本科阶段共开设了18门课程,仅4门非专业课程需要写作,而且这些写作都不涉及专业内容,只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法训练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技巧。表2的数据显示,约67.31%的会计专业本科学生是从开放大学专科直升而来的,与表3中“在中学时作水平‘一般’”的学生占比71.15%基本接近,这部分学生往往语言功底薄弱,他们中鲜有学生读过高中,而中专技校又很少开设写作课程,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也多为事务性的,几乎不需要写作,关于这一点,表4中显示的占比54.81%的学生在工作中不用写作这一数据足以证明。因此,这部分学生的写作训练基本止于初中阶段,语言功底相对比较薄弱。

(二)学生难以获得研究数据

如表1所示,约56.73%的学生认为很难获得相关研究数据来支撑、论证论文的论点,在难点中位列第二。大部分学生虽然都在岗,但是所在岗位几乎接触不到企业的核心财务数据,因而无法获得重要研究数据;还有部分学生因专业基础薄弱而无法深入理解论文选题,对核心概念界定不准确或论文写作思路不清,以至于不清楚应该搜集哪些研究数据。

(三)学生专业基础薄弱

如表1所示,约54.8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基础薄弱,在难点中位列第三。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具体表现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常常混淆专业概念,如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等。

(四)学生缺乏会计相关工作经验

如表1所示,约52.88%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会计相关工作经验,这不仅使得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仅限于教材,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导致学生无法直接获得研究数据,是造成学生论文选题困难的重要原因。

(五)学生没有充足的研究时间

由表1可知,约42.31%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论文,这和表6的数据基本吻合。这可能是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突出所致,但也不排除部分学生主观上不重视,不愿意将时间投入到毕业论文的准备与写作上。

二、松江开放大学会计工作室为突破论文工作困境进行的探索

为了更好地建设会计专业,松江开放大学在会计团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会计工作室,成员由本校教师、总校教师及骨干学生组成,专业负责人主持工作。工作室重点围绕夯实基础、本科论文、职称考试三条主线开展工作,活动形式包括专题讲座、学生经验分享、微信群分享与答疑、腾讯会议研讨等。为突破论文工作困境,专业负责人结合松江开放大学会计工作室的具体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毕业论文相关工作的探索。

(一)持续夯实专业基础,论文质量稳中有升

会计专业本科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础概念不扎实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指导教师。为此,学校在10年前就尝试安排跨专业报读会计本科的学生和专科学生一起参与面授课,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帮助他们夯实专科基础,但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面授课出勤统计显示,仅有不到5%的学生能坚持慢节奏地听完专科课程。因此,学校进行了改革,从2016年开始,为跨专业报读会计本科的学生单独安排3门专科核心课程,由专业负责人亲自授课,教师挑选核心内容以学生能接受的最快速度进行讲授,并采取了自学———检测———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4年的补专教改取得了初步成效,学生普遍认为专业基础得到了加强,为本科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更好的基础。从2014年到2018年,松江开放大学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合格率连续8个学期低于市平均水平,其中4次低于市平均水平的1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补考学生多次报考却始终未合格。为此,工作室启动了高级财务会计攻坚计划,攻坚小组由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及辅导员组成,重点管理补考学生。为了帮助补考学生重塑学习信心,工作室相关人员整理了分层复习的资料并传授了学习及应试的技巧。经过两年的持续攻坚,松江开放大学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合格率明显上升。以上举措夯实了会计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使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变得更为顺利,近3个学期的学位论文合格率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

(二)开展专题教学和讲座,创建微信群进行交流分享

最近几学期,结合新修订和新制定的会计准则、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的大力推行,松江开放大学会计工作室适时对课堂教学内容做了调整,补充讲解了新的专题,如收入、金融工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租赁、作业成本法等,并及时将最新准则、税法以及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和案例提供给学生自学。工作室还邀请专家给学生开展了诸如“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等讲座,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此外,具有会计实务背景的骨干学生还经常在微信群里讨论会计处理、税收实务等问题,截止目前,已有上百个实务问题得到了解答;另有部分学生时常分享学习资源、传授学习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专业负责人将学生的学习心得修改后发表在学校公众号,供学生学习,目前已发表5篇。

(三)推出论文写作系列讲座,对学生进行提前指导

如图1所示,从2020年8月15日开始,松江开放大学会计工作室持续推出了论文写作系列讲座,包括选题技巧、提纲锤炼、布局与雕琢以及收尾阶段的自查与互查技巧等内容。参加讲座的对象为会计专业本科各年级的学生,目的是让他们早了解早准备,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积累素材,培养自己的研究及写作能力。不少学生认为,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如何提前准备毕业论文的相关事宜,而且也提醒了他们要在学习和工作中处处留心,尽可能多积累论文素材。

三、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优化策略

基于问卷调研及分析,结合松江开放大学会计工作室的探索实际,我们提出以下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尝试分类指导和交叉指导

在前期探索中,松江开放大学形成了较好的论文指导模式,在毕业论文指导全过程中将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进行了有机结合。在前4个学期,通过系列讲座对会计专业各年级的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提前指导。第4学期末,专业负责人再针对毕业班开设一次集中指导课,强调写作要求和重要环节。然后启动个别指导,由指导教师和学生逐一确定选题。选题确定后,会计工作室再以讲座的形式开展一次分类指导[1],根据题目进行归类并对论文框架结构的确定、关键数据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做统一指导。目前,专业负责人已经梳理出期间费用、应收账款、存货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历届毕业论文,准备继续开展分类讲座。分类指导结束后,学生继续在指导教师的个别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师生观点相左的论文,可以尝试采用交叉指导[2]这一方式,即选择与指导教师细分专业特长相同或相近的其他教师在内部进行论文指导交流,以帮助学生写出更有广度和深度的论文。具体的论文指导环节流程如图2所示。论文完成后的复审及答辩工作将结合总校的要求进行安排。

(二)积极开辟实践基地,帮助学生积累论文素材

随着会计专业本科学生低龄化和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开放教育会计专业通过实践基地[3]来提升学生的实践和调研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论文素材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此,松江开放大学会计工作室将持续推进此项工作深入开展。一方面,由学校出面恢复原有的会计师事务所等实践基地,同时积极利用其它专业的实践基地如伟本智能公司等开展会计、财务及审计方面的观摩和调研工作。另一方面,发动工作室骨干学生及其人脉牵线搭桥,向学校提供更多的调研企业。工作室将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调研和交流,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研究数据,争取到毕业学期能积累到充分的论文写作素材[4]。实践及调研构想如图3所示。

(三)组建交流群,持续推进论文互助小组活动

为了强化教师对学位论文的个性化指导,松江开放大学会计工作室成立了学位论文群,该群成员包含会计专业本科阶段有申请学位意向的所有学生。学位论文群的活动主要包括优秀论文展示、写作素材的交流与分享、学生写作心得分享、师生互动、学生互助等。截止目前,工作室已分享了18篇优秀论文给学生参考,内容涵盖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生产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控制、建筑业营改增、销售费用管理等。学生在交流群互帮互助、相互启发,碰撞出很多思维的火花。此外,专业负责人还建立了一个指导教师群,方便指导教师之间开展交叉指导和分类指导,小组活动的架构如图4所示。图4论文小组活动架构图

(四)加强论文写作辅导,增加小论文考核

写作困境论文范文篇4

一、学术期刊编辑面临困境的体制因素

学术期刊编辑边缘化是伴随体制内学术评价体系而出现的现实问题。新时期以来,期刊编辑在体制内逐渐被定位为独立于学术研究系列之外的一个群体。其在职称晋升时被列为单独系列,也就是所谓的编辑系列进行评比,这一评比的好处是编辑之间的对比显得更加明晰,缺憾是编辑与学者之间被划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长此以往,编辑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大都是指那些文章文字的加工者,人们甚至把编辑的工作美其名曰“为他人作嫁衣”。在这里,“他人”这一限定词,一方面说明了编辑的工作是富有奉献、创新精神的,另一方面说明了编辑是依附于作者以及作者文章而获得自我存在价值的“他者”。其实,如果追溯现代编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我们便会发现,现代编辑从作为一种职业开始便获得独立存在的价值。如陈独秀在担任《新青年》主编时,一方面从事编辑工作,另一方面从事写作实践,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由此成就了一代难以复制的神话。再如钱玄同作为北京大学的学者,在兼任《新青年》编辑时积极约稿,最终促成了鲁迅向文学创作实践的回归,创作出《狂人日记》这样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短篇小说,由此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4]。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许多编辑还是多面手:一方面,他们从事期刊编辑工作,负责约稿编稿和发排等一系列事务性工作;另一方面,他们还是作者,或从事文学创作,或从事学术研究,成为著名的作家、批评家或理论家。如叶圣陶、茅盾、巴金等人便是一边担任期刊编辑,一边从事文学创作或文学批评,成为“左右开弓”的典范。特别是他们在担任编辑时不仅发现和培养了大批的青年作者或学者,而且还在文学创作或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显赫的成就,茅盾和叶圣陶就是典型代表。1920年,茅盾担任《小说月报》主编后便着手对《小说月报》进行全面改版,由此不仅促成了他在文学批评和文学社团领域的发展,而且还成就了《小说月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位置。当然,我们并不能说《小说月报》之于茅盾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毕竟,茅盾在入主《小说月报》之前便已是在文学批评界享有盛誉的批评家。但是,茅盾担任《小说月报》主编进一步促进了其文学的跨界写作,应该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如果说茅盾在做期刊编辑之余坚持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写作有其独特性的话,那么,叶圣陶作为文学编辑对当下的期刊编辑还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叶圣陶任《小说月报》主编时,沈雁冰(茅盾)把自己的第一篇小说《幻灭》交给叶圣陶。叶圣陶阅读后立即对茅盾说:“写得好,今天就发稿。”这种速度令茅盾“吃惊”[5]。叶圣陶还在一大堆自然来稿中发现了丁玲的处女作《梦珂》,然后在头条位置予以发表,接着《莎菲女士日记》等3篇小说都在头条连续发表。后来,叶圣陶给丁玲写信,告诉她4篇小说可以出一本集子,还为她联系了开明书店。小说集出版后,引起文坛强烈反响。当丁玲从外地来到上海上门感谢时,不善言辞的叶圣陶谆谆叮咛:“继续写吧,认真地写。”[6]事隔半个世纪后,丁玲仍怀着无限感恩的心情对叶圣陶说:“当年要不是您发表我的小说,我也许就不会走这条路。”[7]巴金在留学法国时把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投给《小说月报》,同样受到了叶圣陶的赏识。为此,叶圣陶在发稿预告上写道:“《灭亡》,巴金著,这是一位青年作家的处女作;写一个蕴蓄着伟大精神的少年的活动与灭亡。”对此,巴金后来回忆道:“倘使叶圣陶不曾发现我的作品,我可能不会走上文学的道路,做不了作家;也很有可能我早在贫困中死亡。”[8]作为编辑的叶圣陶,慧眼识珠已经非常不易,更为难得的是他并没有止步于编辑工作,而在编辑之余还从事文学创作,写出被茅盾誉为“扛鼎之作”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成就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著名作家的伟业[9]。至于现代出版大家赵家璧,尽管与茅盾、叶圣陶等文学巨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他凭借其策划并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十卷本而成就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然而,在体制化日益凸显的当下,编辑自身的黄金时代似已逐渐远去。2012年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党政部门、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并入本部门本单位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本部门本单位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的,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近几年,随着这一办法出台,不少高校已将期刊编辑部纳入企业运营的轨道,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面对从事业到企业的体制转变,期刊界呈现出无所适从、焦虑恐慌。编辑们既要有编辑专业知识,又要懂经营、会管理,这种复合型编辑的职业要求,给传统期刊编辑的素养带来极大挑战。除此之外,由于大部分高等院校以抓教学科研为中心,教师和编辑相比较而言,编辑往往处于边缘化位置,无论职称评定、课题申报,还是学历进修、信息技术培训、工资待遇等方面,都难以与教师相提并论。因此,这种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不仅严重打击了期刊编辑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影响到期刊编辑学术素养的提高。一方面,编辑无暇像茅盾、叶圣陶那样可以如此自由地穿梭于不同职业之间从事着跨界的写作;另一方面,也无法像赵家璧那样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出版工作。尤其令人深感无奈的是,编辑已经被设定为一个单纯的“门类”,已经成为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所谓“学科”,而诸如文学创作早已不在考核的范围之内,即便专业的学术研究似乎也被逐出编辑行当的“伊甸园”,以至于考核所需求的仅仅是“编辑学”方面的相关学术性的研究成果。至于编辑在“编辑学”实践方面的表现如何,似乎早已被摒弃在考核之外。如此一来,编辑在体制内的学术评价体系中日渐边缘化的情形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从体制来看,编辑边缘化并不是由编辑的主观意志可以改变的,而是体制评判的自然结果;从职业来看,编辑边缘化也具有其无法取代的必然性,是职业规训的必然结果。编辑作为一种职业,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一般说来,期刊编辑在开始从事编辑工作之前,大都接受过一定的学术训练,甚至接受过博士阶段的学术训练。而接受过学术训练者进入不同的行业领域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是大不一样的,有些影响甚至截然相反。一个学者进入学术研究机构或者大专院校从事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自然与其进入期刊从事编辑工作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价标准。从研究机构或大专院校的评价尺度来看,一个学者的学术研究水平的高低是其所在的体制对其进行评判的重要标准,这样,他自然就要向着评判标准规范的方向努力,并由此进入论文写作的实践,逐渐培育自我在学术论文撰写方面的能力。长此以往,其论文的写作功力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历练和提升。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在职称评审或任职考核时,许多机构在评价期刊编辑时注重的往往并不是其所编辑的文章产生怎样的学术影响力,而是该编辑撰写了多少篇学术论文、发表了哪些层级的论文。有学者曾经针对这一现象指出:现行的评价体制导致了人们“将注意力停留在与出版著作的数量和级别等表面层次”上[10]。然而,缘于职业使然,期刊编辑的自我价值重心已经不在于其撰写了多少篇论文,而在于其编辑了多少篇优秀论文。这种评价机制的错位不仅使编辑自我的人生价值无法真正得到体现,而且最终导致期刊编辑在体制内的逐渐边缘化,由此陷入无可挣脱的尴尬境地。多年来,尽管期刊界也呼唤期刊编辑学者化,但真正地践行这一倡导并取得成功的编辑毕竟为数不多。大多数期刊编辑未能走上编辑学者化的道路,反而走上了一条背离学者化的道路。这说明,所谓的要做到编辑学者化,其实隐含着某种期刊编辑在学者化道路上的艰辛和艰难。可以说,编辑这一职业体制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对学者化存在着对抗乃至消解,由此使得许多期刊编辑无法成为学者化的编辑。因此,我们要破解期刊编辑自身发展的难题,不能不追溯这一现象产生的本原。

二、学术期刊编辑面临困境的身份因素

学术期刊编辑为什么会陷入令人如此尴尬的困境?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就其根本来说,与其所从事的期刊编辑的身份固化及其由此而来的自我认同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确认。其一,编辑身份决定了期刊编辑具有一双辨识学术论文水平高低的慧眼,而这一身份对学术论文的撰写则没有必然要求,这就使得期刊编辑的慧眼在愈发明亮的同时,其灵手则在闲置和荒芜中逐渐失却了写作的能力。学术期刊编辑作为期刊的第一道守门人,其职责所系在于从浩如烟海的来稿中遴选出优秀的稿件,然后让这些优秀稿件进入审稿程序。一般说来,来稿能够被编辑的法眼看中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目前,期刊编辑部或采用网上投稿系统,或采用电子邮箱,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这些稿件都将直接接受网络背后的编辑的审视。这自然就需要编辑首先调动自己的那双“慧眼”来甄别稿件的质量高低,确认稿件的学术价值大小,然后作出用稿与否的判断。实际上,编辑在浏览这些稿件时要做到逐字逐句地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主要是根据标题、引论部分判断作者要谈什么问题,对这个问题又是怎么进行分析的,在最后的结论部分是否有新的学术见解或突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海选稿件正是需要编辑练就这样一双能够石中识玉、沙里淘金的慧眼。正是缘于编辑这一身份对学者的规训,相当一部分学者在进入编辑队伍之后,自认为所谓“编辑”就是修改、剪贴,有术而无学;是“为他人作嫁衣”的匠人,不需要掌握高深的理论。在这些错误思想的影响之下,编辑在练就较高的“眼上功夫”的同时逐渐地丧失了“手上功夫”,其结果是编辑成为学术论文的加工者,而编辑自身的价值也大都依赖其所编辑的论文而获得。然而,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从体制内的评价标准来看,作为责任编辑编发的学术论文所带来的荣耀并不属于编辑,而是属于作者,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编辑连分享这一荣耀的机缘都没有。如此一来,期刊编辑便在体制内陷入了边缘化的现实困境。如果抛开体制对编辑本体加以追问的话,我们会发现,在常人的眼里,期刊编辑似乎就是学术论文的加工者,是文字的修饰者。也很少有人会认为编辑通过其加工的学术论文就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事实证明,一篇论文产生较大的学术反响,人们首先关注的是作者,而没有人会首先关注编辑。当然,人们首先关注作者也的确在情理之中,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几个人在首先关注作者之后也会想起那位做嫁衣的期刊编辑,这就使得期刊编辑被作者的高大身影所遮蔽,期刊编辑成了真正的看不见的幕后英雄。因此,期刊编辑即便通过其编辑的学术论文来有意识地寻求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最终效果也多半会大打折扣。其二,编辑身份本身促使期刊编辑逐渐养成“字斟句酌”的习惯,甚至养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推敲”情结,这就使得期刊编辑在对学术坚守的同时,其写作能力逐渐离开实践层面而在“细枝末节”的“推敲”过程中逐渐退化。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期刊编辑作为名副其实的为他人做嫁衣者始终默默无闻,而在于期刊编辑在为他人做嫁衣时逐渐失去了为自我做嫁衣的能力。期刊编辑在为他人加工论文的同时,其职业责任使然的一个必然结果便是更为关注如何加工他人的论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论文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议;二是对论文的语言进行精细加工;三是对论文的错别字、标点符号等进行修正;四是对论文的引文进行核对和订正。这四个方面的编辑工作,便耗去期刊编辑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期刊编辑在对论文进行整体把握时,大都能够洞察作者提交论文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匡正乃至建设性的建议,甚至有些编辑提出的建议还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深化提升作者提交论文的论点,直接参与论文的生产过程。至于论文的句子或错别字等问题,许多作者则没有切身的体会。实际上,经过编辑加工的诸多论文,其句法和文字的修改幅度是非常大的,但很少有作者能够真正体会并感知到编辑到底是怎么修改的。一般说来,作者关注的是本身这一结果,而很少关注论文在发表之前要经历不知多少次翻来覆去的编校修改加工,因而对期刊编辑在论文编校加工中所做的大量工作缺乏起码的了解,至于对隐藏其背后的编辑修改加工更是知之甚少。实际上,很多作者由于在遣词造句方面已经形成一种语言习惯,甚至有些习惯背离汉语语法规范,而这些问题都需要期刊编辑进行必要的更正。至于有些学术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时的错误,更可谓比比皆是,这些错误的更正任务自然也落到了期刊编辑的身上。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有些学者的引文极不严谨,还有些学者随意更改引文,以至于出现“有引必错”[11]的尴尬局面。所有这些编辑常规性工作,耗去期刊编辑的许多宝贵时间,自然也就挤压了其撰写论文的时间。因此,就其自身要求而言,期刊编辑便被置于一个永无止境的文字“推敲”和繁琐的编校过程,而论文写作所需要一气呵成的心境则很容易被琐碎的编辑工作所消解。其三,编辑身份本身还决定了期刊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总是如履薄冰,对论文写作心存敬畏,唯恐自己写出不成熟的论文被同行与方家耻笑,亦08不敢轻易动笔写作,由此往往错失在实践中提升论文写作能力的良机。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从学术论文写作的内在规律来看,作者之所以能够进入写作的自由境界,首先需要挣脱的便是那种羁绊自我情思表达的语言。换言之,作者在进入写作时是绝少认真打磨文字本身的。这一过程恰如行云流水,尽管会存在某些瑕疵,但文思泉涌之后的恣肆的态势只能使其一泻千里,泥沙俱下在所难免。在此过程中,如果作者停顿下思绪,认真雕琢文字本身,甚至像贾岛那样纠结于“推敲”之中,那洋洋洒洒数千上万言的论文便绝难横空出世。然而,期刊编辑这一职业所带来的文字推敲积习却恰好窒息了作者所需要的论文写作的“气势”,这便从客观上限制了编辑进入自由写作场域的可能性。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期刊编辑将其时间大都用在编校加工论文稿件上面,而在于编辑工作本身使他长期陷入这种无限循环往复的工作中,并由此阻碍了期刊编辑迈进写作自由境地的路径。严格说来,论文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期刊编辑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但这两种劳动指向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从论文写作来看,写作这种创造性劳动注重的是把闪耀在头脑中的思想用文字的形式外化出来,这就需要作者更为注重“手上功夫”,而“手上功夫”则更多地依赖不间断的实践而习得的。所谓的“曲不离口”,便是对这个习得能力培养的真实写照。从期刊编辑来看,编辑这种创造性劳动注重的是在作者既有论文的基础上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精细加工能力,这就需要编辑更为注重“眼上功夫”,而“眼上功夫”则更多地依赖阅读优秀论文培养出的基本“范式”获得。所谓的“火眼金睛”,便是对这个能力的形象描述。由此看来,编辑这一身份本身便逐渐让编辑远离“手上功夫”而切近“眼上功夫”,其最终结果自然就是编辑评述起论文来“头头是道”,但根据其“头头是道”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则显得勉为其难。长此以往,编辑在疏远论文写作的同时,其写作能力的提升便成为空头支票。这样自然便导致期刊编辑循着职业分工逐渐成长为专事论文编校的“加工者”,而不再是论文写作的“生产者”。严格说来,其实编辑的身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编辑实践中不断建构起来的。编辑身份的建构过程既是一个外在的社会诸多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也是一个内在的编辑自我认同和皈依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皈依对其影响更大,自然也更加深远,这也是外在的社会诸多因素最终起作用的根本所在。

三、学术期刊编辑面临困境的突围路径

写作困境论文范文篇5

1法学核心期刊出版论文格式的关键差异

法学23部核心期刊出版论文样式在细节方面差异很多,几乎没有任何两部期刊的论文格式是相同的,可谓“春风袭来,五彩缤纷”。如果忽略其版面和具体设置方面的不同,仅从论文行文写作格式上看,其突出差异大致可以总结如下。1.1参考文献位置不同。期刊出版中论文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正文和参考文献。除了正文之外,最为重要的就应当是参考文献了,各个法学期刊在论文形式上,对参考文献的位置安排具有重要差别。根据参考文献是置于整个文档后面作为尾注,还是置于同页位置的底部作为脚注,可以总结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参考文献置于整个正文后面的,这种形式的只有一部期刊,就是《政法论丛》;第二种,参考文献采用同页脚注形式的,共有以《中国法学》为代表的18本法学期刊采用这种模式;第三种,参考文献正文后和同页脚注相混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共有4部法学期刊,它们分别是《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具体的参考文献格式种类数量可以参见表1)。1.2目次要求不同。对于有无“目次”的要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有目次要求。这种形式的只有两个期刊,即《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和《清华法学》,但两个期刊目次却也存在差异,比如目次的表格、字体、目次形式、版面设计等也各不相同。第二类,不需要目次。剩余其它的21本法学期刊都是没有“目次”要求的。因此,从两个期刊数量的对比上看,要求“目次”是法学期刊出版中论文格式的个别性要求,不具有普遍性,也没有成为23本之外其它法学期刊的惯例。但如果从特色和具体作用的视角看,目次的存在也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标题拟定能力和具体阐述水平,对论文的整体质量的评价也可以通过目次“以小见大”;“目次”的存在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浏览论文的整体架构和逻辑脉络,不仅可以使编辑清晰地看出作者想要论述的重点内容,也可以为选题和外审评阅节省一定的时间,而这也正是要求有“目次”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来讲也就成为有关期刊的重要特色所在了。但很多法学期刊并没有目次要求,其原因就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版面空间问题,其二是传统格式的习惯。1.3脚注编码顺序不同。由于同页脚注和混合模式的脚注是有差异的,因此针对有论文脚注要求的22部法学期刊,将其参考文献模式分为两大类。对于同页脚注模式,其具体的脚注编码顺序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每页重新进行编码,这些期刊主要是《行政法学研究》《政法论坛》和《中国刑事法杂志》;第二种,全文按顺序进行编码,不在每页重新编码,剩余的15本期刊都是不需要重新编码的,只需要按顺序编码即可。在混合模式中,具体的脚注编码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需要每页重新编码,对应的有《法律科学》《现代法学》和《政法论坛》三部期刊;第二类,只要按顺序编码即可的,这一类只有《法学家》一部期刊。除了上述突出的差异外,其实还有很多其它的差异,如参考文献具体格式、标点符号、编码的数字样式、摘要格式、字数多少、关键词格式、题目格式、字体格式、章节布局等。

2法学期刊出版中论文格式难以统一的困境

法学期刊出版论文格式统一面临着多样的困境,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格式多样可以预防“一稿多投”;其二,格式多样是期刊特色的体现。但格式多样真的可以预防一稿多投吗?格式多样真的可以成为期刊特色所在吗?2.1“一稿多投”的争议。统一格式的第一重困境就是对于“一稿多投”的争议。论文不得“一稿多发”是基本的学术规范,更是学术应当坚守的基本道德,这已经是学界的基本共识。但论文可否“一稿多投”,却不是一个可以在投稿者和期刊编辑部之间轻易达成共识的问题。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欲达到的目的不同,投稿者和期刊编辑对“一稿多投”的态度不仅难以达成共识,甚至还是相互对立的。因为投稿者正如产品的卖方,其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买方来对其产品表达兴趣,毕竟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这样既可以预防风险(投稿失败),也可以售卖给出价最高的买方(性价比或者排名最好的期刊)。而期刊编辑部正如买方,其当然喜欢货比三家,稿件越多越好,但由于不同期刊对论文的选题和意愿发表的论文内容有明显差异和偏好,有的又有明确的方向性要求,这就导致很多投稿的论文内容并不符合所投期刊在相应时间内的要求,被所投期刊拒稿。但如果很快被拒稿也好,还可以修改后投给其它期刊,但一般期刊都要一个月才可能拒稿,有的时间更长。即使没有被拒稿而过了初审,还要经历外审、编辑审、审委会审,然后才会决定是直接录用还是修改后录用。上述稿件审查过程少则两个月,多则半年以上,很多作者需要快速的反馈和结果,如果一个月还可以等,半年以上除非是约稿,否则是无法等待的,也难以等待。所以“一稿多投”是很多学者抵消审稿期过长,特别是论文是否录用的不确定性结果的一种策略性应对。余德华就认为,一稿多投的原因就包括审稿周期过长、作者难以判定期刊近期选题、编辑部没有回执等方面。[1]很多投稿者为了更好地进行一稿多投,会在写作之后对文章格式进行修改和备份,一般都会制定多套投稿方案,例如多轮投递,一轮两个月等各种策略。论文作者一般会多试几家杂志社,以期望能够在多轮审核中符合某一个或者几个期刊的发表要求,当然符合几个期刊的要求是不能奢望的“运气”,因为对于一般的作者来讲,能有一个期刊有审稿意向和发表意向那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事情了,遑论多个期刊都有意向。这也是有学者认为一稿多投具有一定正当性,甚至是作者基本权利的理由所在。[2]2.2“一稿多投”禁止权的“异化”。反对“一稿多投”的声音大多是从出版单位的视角来发出的,这种声音多认为“一稿多投”是一种学术失范行为,其后果会导致“一稿多发”,扰乱正常的学术秩序,给出版单位带来人力、物力的浪费及不必要的名誉损失。[3]在以上各种反对“一稿多投”的策略失效后,期刊编辑部会动用法律手段,以《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来行使论文初稿的拒绝权。②但这此条文规定是否就是绝对地禁止“一稿多投”,却是模糊的,因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是民事行为的基本权利。其实,很多编辑也只是形式上反对“一稿多投”,其本质目的在于防范“一稿多发”的不诚信行为。[4]虽然“一稿多投”会导致“一稿多发”,但却并不是根本原因所在,“一稿多发”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学者的“自私自利”行为。为了获得学位、职称评选、申请奖项等方面的利益,有的学者甘愿冒着“一稿多发”的危险,修改同一稿件在不同学术期刊上发表,以增加学术成果。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就导致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因此,以禁止“一稿多投”来预防“一稿多发”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预防“一稿多发”就要从学术诚信建设和惩戒方面入手,使作者一旦学术失信就受到全面惩戒,以至于不敢贸然行动。虽然《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但对于期刊出版单位,其肯定会在论文投稿的要求中明确不得“一稿多投”,否则不予顺利投稿,但这明显是一个霸王条款,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地位明显不平等。期刊的强势垄断地位,导致了稿件投递中的地位不平等现象。因为投稿的人太多,而获得认可、能有效发表的期刊数量却也只有数本,法学期刊中“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了杂志社(编辑出版单位)的地位处于明显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各个拥有法学一级博士点的学校在2018年1月8日又迎来了扩充,从40个变为48个。法学一级博士点的扩充,意味着法学博士招生数量的扩充,但这种博士生数量的增加,更会强化已经较为稀少的法学期刊发表资源的竞争,强化竞争当然是有好处的,但这种好处却是期刊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强化了其垄断性,导致一些期刊的腐败。因此,如果你是作者,你是要接受期刊禁止“一稿多投”的规定进而顺利投稿呢,还是拒绝这个约定无法顺利投稿呢?很明显大多数作者都选择了前者,这很难说是作者真实意思的表达,因为期刊编辑部与作者之间在地位上明显具有差异,编辑部居于优势地位,作者居于弱势地位(除非是已经成为名家,不愁期刊发表的问题)。这种地位上的差异,就导致了期刊编辑在现实中的重要性日渐提高,编辑的专断权力和论文可否发表的决定权,也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学术腐败现象。虽然有的期刊要求,如果发现“一稿多投”就被纳入黑名单,但事实上,除非是单独“约稿”,否则众多学者都会进行一稿多投。因此,格式不统一并不能杜绝“一稿多投”,也并不是遏制“一稿多发”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但一稿多投会出现多重审稿,浪费审稿资源,造成期刊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刊出中的矛盾,所以防止“一稿多投”就成了各期刊的规范要求,而预防一稿多投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各个期刊不同的论文格式和相关要求,但这种不同期刊拥有不同出版格式的要求是否真的就能防止一稿多投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更有甚者将一稿多投的责任归咎于期刊编辑,[5]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期刊编辑部难以杜绝这种问题,更为重要的原因当然在于论文作者。2.3格式作为期刊特色的“固守”。在法学期刊中,各个期刊都有各自的特色,其特色体现为多个方面,例如论文选题、论文类型、期刊专题设置、部门法专栏、热点探讨、案例评析以及经典书评等特色。但很多期刊却将论文格式也纳入了其中,作为期刊特色之一。一味地坚守论文格式的特色,而不创新期刊出版样式,其本质就是一种异化的固守。期刊出版编辑部为了凸显期刊的各种特色,除了在论文选题和相关讨论方面进行特色设置外,例如《行政法学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其期刊名称就明确了其要发表和选择的论文主题,如没有特别的约稿或者专题会议,这两个期刊的选题基本集中于行政法学和中国刑事法学两个方面。期刊编辑部一般会以各种“特色”来固守和坚持自己期刊的传统形式,而这种传统形式就包含期刊出版中论文格式的传统性,但论文格式的差异在本质上不应当是期刊出版特色。那么什么才是期刊的出版特色呢,最为重要的特色就是期刊论文的选题是否具有前沿性、理论性、可传播性和可争论性,而不是以论文格式的差异作为期刊出版的特色。这种特色一般和版面设计风格、内容选择有关。为了更好地吸引学者,期刊拥有自己的独特的出版风格和论文选题也是正常的事情,因为所有法学期刊不可能发表的论文选题一模一样,同一化的出版模式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出版样式是期刊存在的特色之一,但这种样式不能等同于论文格式。对相关期刊出版论文格式的固执,已经逐渐成为阻碍期刊之间相互交流和知识有效传播的“异化”力量。期刊中的论文作为知识的一种有效载体和编码形式,其目的应当是能够有效传播,并且传播得更远、更广,而不是以格式固步自封,阻碍论文知识的传播。期刊发表之后,如何评价学者的期刊质量又以引用率为指标,所以相互之间的引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相互之间引注本身是知识的相互交流,并且是可以擦出火花,碰撞出成果的良好路径。但学术互动与交流却有着严重的困境与现实,不仅仅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有重要差异,即使在相同类型的期刊之间也差异较大,甚至可以说个个不同。如果有一个有效的格式模版,论文中的各种知识性信息编码是统一的,可以轻松地被其它学者学习和传播,就是最好的格式特色。曾有学者就提出期刊的特色的定位可以遵循地域优势、专业优势进行选题方面的定位。[6]但很多期刊为了保持所谓的特色,却从论文作者的职称方面进行选定,例如,有的要求只接受副高以上职称的文章,在读博士生的文章基本没有进入审稿的可能,除非有自己的导师共同书写并挂名才可能。甚至有的法学期刊为了杜绝这些所谓的挂名导师,已经明确要求不再接受多人共同署名的文章,如《法律科学》2017年9月18日于官网公布,“我刊将不再接受两名及两名以上作者合著署名稿件的投稿,仅接受独立作者署名投稿”。这种以署名体现特色的现象已经开始成了其它期刊的可能效仿的形式。各种期刊还有发刊的侧重点、论题方向等限制,都导致了论文期刊投稿中的难度正在不断增强。这些突出的期刊出版差异和一些其它的众多的差异,使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辑在论文投稿和期刊出版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无谓工作量,特别是修改论文格式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一般作者在进行论文写作时,一般采用一种模式将一篇文章书写完毕,但其投稿过程中却要反复修改为其所要投稿的期刊的格式要求,因为有些期刊有时会直接以“格式不对”拒绝相关作者的投稿,或者拒绝进入审稿环节,导致很多优秀稿件不能得到及时发表,特别是时效性较强的论文更是错过了较好的发表期。

写作困境论文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困境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传人,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开始真正意义上“浮出历史地表”.到了90年代.两者共同创造出了空前繁盛的文学景象。然而作为21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主流,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语境中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与局限,造成当代女性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困境。

一、传统境遇下的历史困境

母系社会之后的历史,毋庸赘言是男性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妇女始终是一个受强制的、被统治的性别”…,她无处言说,也无人倾听,更无人评说,她是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席者,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封建社会中只是被抹杀与被掩盖的对象。她们“势必生于黑暗、隐秘、暗哑的世界.生存于古代历史的盲点。”在同样的历史境遇中.西方为反抗菲勒斯中心的压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使女性主义发展和成熟起来,同时它也是西方人权运动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西方人文思潮的发展中所派生出来的,它完成了从人的自觉到女性的自觉,从人的解放到女性的解放,所以西方的女性主义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产物。而中国的女性解放总是同各时期的社会问题和革命目标相联系,妇女的求解放、求独立、求自由、求平等诸意识始终同被压迫的阶级意识、革命意识交融在一起。

民族解放和阶级斗争是女性解放和性别问题的大前提。中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又承受着落后就要挨打。受人侵略和民族兴亡的巨大压力。随后又处于反抗阶级压迫的动荡的社会变革之中.也就是说女性的自由与权力问题是男性也没有解决的,整个民族都没有独立的人权.又何谈女性呢?解放后,虽然民族独立的问题解决了.但中国一直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阶级是超越性别的,“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阶级的解放又成为了妇女解放的必要前提.因此妇女问题还是被阶级的问题所覆盖。到了90年代,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为中国的女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掀起了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浪潮.但这次女性热潮仍不以解放为目的,基本不触及体制。而是以文化的启蒙和研究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界对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介绍。可以说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它缺少像西方女权运动那样的一个历史契机,或者说是政治契机。它缺少一个把女性问题相对充分展开的时间和空间,它与中国的妇女生活实况是基本脱节的。刘思谦在《“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一书中就说:“我国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自发的、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的解放从来都是从属于民族的、阶级的、文化的社会革命运动。”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始终都游离于“主流批评”之外,套用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我们或许可以形容女性文学批评为“第二批评”。因为它始终只是西方的舶来品。历史缺失的困境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大背景。

二、西方霸权下的理论困境

由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建构,系统性强。覆盖面广。发展的比较成熟,而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一直就缺少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背景和土壤,所以她从西方获得的女性主义文学的体系、概念,几乎是关于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不止女性文学批评,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都与西方的文学理论相联系。刘若愚在其著作《中国文学理论》中说:“除了那些纯粹由传统批评家所主张的理论之外,我将不涉及20世纪中国理论.因为20世纪的中国理论受西方影响的主宰,不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20世纪的中国理论与具有独立批评思想的传统中国理论没有相同的价值和兴趣。”随着中国社会向西方的全面开放与学习。西方理论进入中国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必然。到了20世纪末.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些理论话语已经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者所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在这些文章中充满了缄默、缺席、疏离、身体写作等女性主义的经典专用术语,用女性主义批评者陈晓兰的话来说:“对于今天从事妇女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人来说,如果不懂得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或者不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和立场来对待她(他)的研究、解说对象,那就意味着落后、缺乏新意、传统或者不够深刻。所以在论文或论著的前面,以西方某位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观点、名言为开场白,或者概述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要义,似乎成了中国许多女性主义写作必不可免的一环。”

批评界出现这种现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中国本土没有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只能全盘吸收西方女性主义现成的批评理论。但是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在短短的几年中便接受了西方几十年发展经历的成果,实际上是很难消化的。一方面,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介至今仍缺乏完整性。除了《第二性》、《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的奥秘》、《性政治》、《女太监》等几部经典之作有完整的译介,其它大多都是摘要,或文选,完整的译著较少,系统的介绍更为缺乏。所以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完整理论尚未全面认识。就难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建树。另一方面,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生搬硬套的现象也比较明显.无论它是否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对很多不很恰当的文学现象也加以分析套用,还有很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基本上是用西方的理论在寻找中国文学中可以对应的文本例子,结果只是为西方的理论增加例证,对本土理论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我国在女性文学理论方面缺少建设性和创造性.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结构体系。

更为堪忧的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本土缺乏正好迎合了西方霸权话语的入侵。“李小江认为.西方女性主义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是一种霸权话语,中国的女性问题一旦被西方女性主义化就成为被西方文化整合的一部分。而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为西方女性主义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经验的。因此我们必须觉悟到,当代中国文化困境。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一样,在进入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种族的遭遇和女性的性别遭遇同西方世界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渗透的遭遇是一样的。”她说:“就像我们女人要对过去男性中心社会所有的价值观念进行检验一样,对西方的东西我们也要检验。女权主义对男性的东西处处留心审查,总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与我们对西方的态度相似。”因此,对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谨慎的借鉴和使用,更要勇于质疑,得到启发,提出自己独特的本土化性别文化视阈.建立起从我国女性创作和女性生活实际出发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体系与框架,摆脱在理论上的困境。

三、女权意识下的社会困境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中对于“女性主义者”的认同尴尬上。

女性主义理论虽为中国许多批评者及作家在批评创作上广泛使用.但很少有人对自己是否认同女性主义作出明确的表态,除了极个别的批评家,如戴锦华公然宣称自已是个女性主义者,大多数批评家虽然是进行着女性主义的研究,但却不肯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就连女性主义研究领域旗帜性的人物李小江,也不止一次的声明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她在2000年出版的访谈集《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设问的就是一个身份、立场的命题的取舍和认同问题。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是全世界多数人的选择。也是不招致非议更安全的做法,可是作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领军人物,李小江的声明却让很多人失望并无法理解。甚至大多数的女作家,也对女性主义不予认同.最为突出的是被女性主义批评者视为女性主义创作典型的陈染公然宣称自己的写作是“超性别写作”,明显地针对加于她的“性别写作”评价。林白也称,她的写作不是从女性性别出发的,她没有强烈的使命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性主义者认同的困境呢?美国理论家贝尔胡克斯曾在《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中谈到美国社会对“女权主义者”称号的反感,“说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通常被限制在事先预定好的身份、角色或者行动之中,而这种身份角色或行为在人们的常规判断中,往往等同于同性恋者,激进政治运动者、种族主义者等。”而在中国.女性主义者也给人一种仇视男人、强硬、激进、男性化的感觉,甚至有可能还会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大多数人都容易将女权主义看做一种对于性别的偏见.害怕遭到社会的非议和不理解,甚至歧视。其实,女性主义之所以让社会对其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也是有原因的.有些女性批评者对于性别近乎过敏的关切将女性主义理论完全归结为对性别歧视和男性压迫的批判和控诉.将与男性的对抗和斗争视为获得解放的唯一手段,认为女性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懂得自省和自我批判。张抗抗在接受访谈时曾经说:“女作家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其实深层原因是怀着一种恐惧感,对于矫枉过正的极端女权主义带给我们的伤害确实很害怕。”“女性主义将性别立场强调的太极端了,实际上是将我们封闭起来。一天到晚想女性意识。用女性主义标尺去鉴别一切的问题。”

当然这些只是小部分女性主义者的做法以致造成了社会和人们对于女性主义认识的一个误区。偏离了社会主流的中心。因此,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者应该端正态度。走出误区,不断自省,发挥出女性主义的积极作用,将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立场。将它视为在一切社会阶层与一切民族中存在的全球性的女性谋求进步、解放的意识和行动.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消除社会的偏见。

四、性别视野下的创作困境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为普遍的女性文学主题是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它来源于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创立的“女性写作”理论,她的“写你自己,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成为那时期女性写作的至理名言。

女性主义批评者们十分认同这种充满女性意识的写作方式。认为“她们的作品中确确实实有和男人不一样的东西有一些不同于男人的话语方式,比如情感世界、心灵世界感受方式……”然而有些批评家却将性别写作泛化和绝对化了.她们强调每一种写作、阅读和批评都必须联想到性别,女作家必须自觉的运用女性意识,性别立场去写作,甚至要求作品必须写女性的独特经历与体验,女人一定要用女性的视角对传统价值观念保持警惕。对男性至上的东西进行批判。“把很多个体生命和那种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念突现出来,对传统的宏大叙事产生颠覆作用,是更加深刻的。张抗抗对此提出了疑问:“那女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定位在一种很细碎、很细微、很局部的一个写法上呢?”“没有谁去定位.因为她的生活就是这样。”女性主义批评家这样回答。

写作困境论文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困境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传人,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开始真正意义上“浮出历史地表”.到了90年代.两者共同创造出了空前繁盛的文学景象。然而作为21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主流,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语境中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与局限,造成当代女性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困境。

一、传统境遇下的历史困境

母系社会之后的历史,毋庸赘言是男性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妇女始终是一个受强制的、被统治的性别”…,她无处言说,也无人倾听,更无人评说,她是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席者,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封建社会中只是被抹杀与被掩盖的对象。她们“势必生于黑暗、隐秘、暗哑的世界.生存于古代历史的盲点。”在同样的历史境遇中.西方为反抗菲勒斯中心的压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使女性主义发展和成熟起来,同时它也是西方人权运动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西方人文思潮的发展中所派生出来的,它完成了从人的自觉到女性的自觉,从人的解放到女性的解放,所以西方的女性主义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产物。而中国的女性解放总是同各时期的社会问题和革命目标相联系,妇女的求解放、求独立、求自由、求平等诸意识始终同被压迫的阶级意识、革命意识交融在一起。

民族解放和阶级斗争是女性解放和性别问题的大前提。中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又承受着落后就要挨打。受人侵略和民族兴亡的巨大压力。随后又处于反抗阶级压迫的动荡的社会变革之中.也就是说女性的自由与权力问题是男性也没有解决的,整个民族都没有独立的人权.又何谈女性呢?解放后,虽然民族独立的问题解决了.但中国一直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阶级是超越性别的,“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阶级的解放又成为了妇女解放的必要前提.因此妇女问题还是被阶级的问题所覆盖。到了90年代,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为中国的女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掀起了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浪潮.但这次女性热潮仍不以解放为目的,基本不触及体制。而是以文化的启蒙和研究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界对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介绍。可以说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它缺少像西方女权运动那样的一个历史契机,或者说是政治契机。它缺少一个把女性问题相对充分展开的时间和空间,它与中国的妇女生活实况是基本脱节的。刘思谦在《“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一书中就说:“我国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自发的、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的解放从来都是从属于民族的、阶级的、文化的社会革命运动。”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始终都游离于“主流批评”之外,套用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我们或许可以形容女性文学批评为“第二批评”。因为它始终只是西方的舶来品。历史缺失的困境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大背景。

二、西方霸权下的理论困境

由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建构,系统性强。覆盖面广。发展的比较成熟,而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一直就缺少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背景和土壤,所以她从西方获得的女性主义文学的体系、概念,几乎是关于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不止女性文学批评,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都与西方的文学理论相联系。刘若愚在其著作《中国文学理论》中说:“除了那些纯粹由传统批评家所主张的理论之外,我将不涉及20世纪中国理论.因为20世纪的中国理论受西方影响的主宰,不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20世纪的中国理论与具有独立批评思想的传统中国理论没有相同的价值和兴趣。”随着中国社会向西方的全面开放与学习。西方理论进入中国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必然。到了20世纪末.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些理论话语已经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者所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在这些文章中充满了缄默、缺席、疏离、身体写作等女性主义的经典专用术语,用女性主义批评者陈晓兰的话来说:“对于今天从事妇女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人来说,如果不懂得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或者不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和立场来对待她(他)的研究、解说对象,那就意味着落后、缺乏新意、传统或者不够深刻。所以在论文或论著的前面,以西方某位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观点、名言为开场白,或者概述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要义,似乎成了中国许多女性主义写作必不可免的一环。”

批评界出现这种现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中国本土没有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只能全盘吸收西方女性主义现成的批评理论。但是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在短短的几年中便接受了西方几十年发展经历的成果,实际上是很难消化的。一方面,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介至今仍缺乏完整性。除了《第二性》、《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的奥秘》、《性政治》、《女太监》等几部经典之作有完整的译介,其它大多都是摘要,或文选,完整的译著较少,系统的介绍更为缺乏。所以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完整理论尚未全面认识。就难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建树。另一方面,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生搬硬套的现象也比较明显.无论它是否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对很多不很恰当的文学现象也加以分析套用,还有很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基本上是用西方的理论在寻找中国文学中可以对应的文本例子,结果只是为西方的理论增加例证,对本土理论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我国在女性文学理论方面缺少建设性和创造性.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结构体系。

更为堪忧的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本土缺乏正好迎合了西方霸权话语的入侵。“李小江认为.西方女性主义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是一种霸权话语,中国的女性问题一旦被西方女性主义化就成为被西方文化整合的一部分。而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为西方女性主义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经验的。因此我们必须觉悟到,当代中国文化困境。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一样,在进入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种族的遭遇和女性的性别遭遇同西方世界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渗透的遭遇是一样的。”她说:“就像我们女人要对过去男性中心社会所有的价值观念进行检验一样,对西方的东西我们也要检验。女权主义对男性的东西处处留心审查,总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与我们对西方的态度相似。”因此,对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谨慎的借鉴和使用,更要勇于质疑,得到启发,提出自己独特的本土化性别文化视阈.建立起从我国女性创作和女性生活实际出发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体系与框架,摆脱在理论上的困境。

三、女权意识下的社会困境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中对于“女性主义者”的认同尴尬上。

女性主义理论虽为中国许多批评者及作家在批评创作上广泛使用.但很少有人对自己是否认同女性主义作出明确的表态,除了极个别的批评家,如戴锦华公然宣称自已是个女性主义者,大多数批评家虽然是进行着女性主义的研究,但却不肯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就连女性主义研究领域旗帜性的人物李小江,也不止一次的声明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她在2000年出版的访谈集《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设问的就是一个身份、立场的命题的取舍和认同问题。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是全世界多数人的选择。也是不招致非议更安全的做法,可是作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领军人物,李小江的声明却让很多人失望并无法理解。甚至大多数的女作家,也对女性主义不予认同.最为突出的是被女性主义批评者视为女性主义创作典型的陈染公然宣称自己的写作是“超性别写作”,明显地针对加于她的“性别写作”评价。林白也称,她的写作不是从女性性别出发的,她没有强烈的使命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性主义者认同的困境呢?美国理论家贝尔胡克斯曾在《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中谈到美国社会对“女权主义者”称号的反感,“说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通常被限制在事先预定好的身份、角色或者行动之中,而这种身份角色或行为在人们的常规判断中,往往等同于同性恋者,激进政治运动者、种族主义者等。”而在中国.女性主义者也给人一种仇视男人、强硬、激进、男性化的感觉,甚至有可能还会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大多数人都容易将女权主义看做一种对于性别的偏见.害怕遭到社会的非议和不理解,甚至歧视。其实,女性主义之所以让社会对其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也是有原因的.有些女性批评者对于性别近乎过敏的关切将女性主义理论完全归结为对性别歧视和男性压迫的批判和控诉.将与男性的对抗和斗争视为获得解放的唯一手段,认为女性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懂得自省和自我批判。张抗抗在接受访谈时曾经说:“女作家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其实深层原因是怀着一种恐惧感,对于矫枉过正的极端女权主义带给我们的伤害确实很害怕。”“女性主义将性别立场强调的太极端了,实际上是将我们封闭起来。一天到晚想女性意识。用女性主义标尺去鉴别一切的问题。”

当然这些只是小部分女性主义者的做法以致造成了社会和人们对于女性主义认识的一个误区。偏离了社会主流的中心。因此,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者应该端正态度。走出误区,不断自省,发挥出女性主义的积极作用,将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立场。将它视为在一切社会阶层与一切民族中存在的全球性的女性谋求进步、解放的意识和行动.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消除社会的偏见。

四、性别视野下的创作困境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为普遍的女性文学主题是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它来源于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创立的“女性写作”理论,她的“写你自己,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成为那时期女性写作的至理名言。

女性主义批评者们十分认同这种充满女性意识的写作方式。认为“她们的作品中确确实实有和男人不一样的东西有一些不同于男人的话语方式,比如情感世界、心灵世界感受方式……”然而有些批评家却将性别写作泛化和绝对化了.她们强调每一种写作、阅读和批评都必须联想到性别,女作家必须自觉的运用女性意识,性别立场去写作,甚至要求作品必须写女性的独特经历与体验,女人一定要用女性的视角对传统价值观念保持警惕。对男性至上的东西进行批判。“把很多个体生命和那种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念突现出来,对传统的宏大叙事产生颠覆作用,是更加深刻的。张抗抗对此提出了疑问:“那女人为什么要把自己定位在一种很细碎、很细微、很局部的一个写法上呢?”“没有谁去定位.因为她的生活就是这样。”女性主义批评家这样回答。

写作困境论文范文篇8

一、学员写作法学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被动性学习所造成的被动性思维习惯。在这种消极思维习惯的影响下,学生总认为教科书是金科玉律,老师的观点是天然正确的,失却了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从而导致主动思维的动力不足。这样一来,便很难实现论文的独创性和创新性要求。解决之方法是,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科书和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一定要知其然但同时也要知其所以然。

(二)知识积累不够造成的只有感觉和判断却无法论证的困境。在学生中,学刑法一学年,从没有读过贝卡利亚的《犯罪与刑罚》的大有人在;学民法一学年,不知道罗马法为何物的学生也不乏其人。学生去图书馆看书,也只是看看不同作者编写的教科书或者做做习题而已,并没有掌握知识的内涵与实质,导致为写论文必须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这样一来,又容易陷入“要么不敢怀疑,要么乱怀疑”的困境之中。例如,或者将“杀人偿命”视为天经地义和不可更改的律条,或者就认为“中国应该立即废除死刑”等等。解决之方法是,多阅读与课程相关的课外参考书,并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三)存在急于求成的浮躁,缺乏持久关注的耐心。学生对于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往往从自己对于某个教师个人的喜好程度或者一时兴起的少年意气等心理感觉出发去写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想着如何去克服写作上的困难,也不敢主动去请教老师,往往选择换一个题目或者抄袭拼凑成文了事。解决之道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强迫自己深入思考问题并排除各种诱惑性因素,向专业课老师经常而耐心地请教,在请教中巩固或者修正自己的兴趣指向。

(四)方法论的缺乏导致视角和实证严重不足。只知道沿袭固定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模式,完全按照“写作价值———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例证———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的简单模式去写作,从概念到概念、从命题到命题地进行写作上的循环运动,重复前人所走过的老路,结果越走越狭窄,最终发现自己只是原地踏步而已。解决之道是,开阔自己的知识面,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并注意知识的关联性,培养联想式思维方法。另外,建议大家特别重视社会法制实践中的各种调查报告和统计数字,在一切的论证方法中,实证和数字统计分析的方法是最有说服力的写作方法。

(五)不会搜集资料和进行文献检索。常见的情况是,或者觉得没有什么参考资料,或者是资料一大堆觉得无所适从。解决方法是,首先搞清楚自己要写的题目属于什么学科和什么领域,然后了解该学科和领域中的重点专著和重点论文,最后阅读该专著和论文,了解该问题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搜集相关的法条、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国际条约和公约、相关案例等等。充分利用电脑进行文献检索也是个好办法。

二、如何选择法学毕业论文的题目和拟定提纲

(一)选题的出发点大致有如下方面:从自己特别熟悉或者学的扎实的课程出发进行选题,适合于某部门法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例如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成绩均高于民法和民事诉讼法成绩的学生,就适合选择刑事法律类的论文做题目;从自己的学习兴趣出发进行选题,适合于思维敏捷和专业意识不太强的学生,例如对于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某知识点或者原理感兴趣并且有灵感产生,就要抓住这种感觉发展成毕业论文;从自己将来打算从事的职业出发进行选题,适合于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主见的学生,比如将来打算做律师,就可以选择诉讼法、证据学、或者律师制度与实务方面的论文,做法官的可以选择司法改革或者司法程序方面的论文;从自己关注的社会现象出发进行选题;从科学的融会贯通规律出发进行选题,适合于兴趣广泛的学生,例如在文学和法学之间的交叉地带选题,或者在法学和经济学的中间地带进行选题;从和老师进行科研合作出发进行选题,适合于有科研基础,曾经多次写作法学学术论文,参加过论文竞赛活动,甚至是发表过论文的学生;从学科课程论文和作业的基础上进行选题,适合于除以上几类学生之外的其他的学生,在做课程论文的时候不要应付了平时成绩的考察就算完了,要留下自己花费功夫比较多的课程论文,以后逐渐积累形成毕业论文。

(二)如何进行选题创新。从广义上说,选任何法学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新东西来,只要你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等。但是这后面的“五新”大大限制了学员写作论文的选题范围。这是由于作者多数是第一次写法学学术论文,缺乏经验,也缺乏深厚的知识积累,难以把握;同时,五千字以上的字数这个条件也对选题有很大的制约,如果求新,往往在写几百字以后就感觉到自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解决的方法是,首先,注意从课堂听讲中求新,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获得灵感。其次,要搞清楚自己感觉到的“五新”是不是确实是新的创造,在确定确实有新意之后,要把旧有的知识、观点和说法进行重复,衬托出你观点的新颖之处。最后,提出你自己的论证和论据来。根据许多毕业论文的选题经验,选题创新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话题(自己的观点感到较为充分)、对比性的话题、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是一种选题的边际效应)、刚刚冒出来的本专业的新问题,都可以产生选题的创新性。

(三)如何写提纲。选题初步确定后,就要写提纲了,为论文搭个骨架,确定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字数的多少。在写提纲的时候,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收集、阅读国内外同一论题论文。其次要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充实论题相关知识。第三要利用实习时间或者假期进行社会调研。第四要和老师与同学讨论,激发创新灵感,思索创新论点和论据。最后,要安排拟定论文段落提纲,大体上要写1000字以上为最好。提纲的常用拟定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是通常的论述方法。大体上按照“概念、特征、沿革、意义、构成、责任、适用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线索顺序写作。在很多法学文章中,都是这样来结构的,例如,这个制度是从外国介绍过来的,就要在介绍沿革中多着笔墨,详细说明这一制度的来龙去脉,以及借鉴这种制度的好处。写实务性较强的文章,要在构成和责任以及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上多下功夫。二是总论分论方法。如果写一个制度的内容很多,又要介绍总的制度,又要介绍具体的制度内容,这时候,用总论分论的方法写,眉目清楚,一看就明白,写出来的效果就比较好。有人在写作《中国合同责任研究》一文中,就是用的这种方法。上篇将中国合同责任的总的问题说清楚,下篇将各种具体的合同责任一一作以介绍。三是判解研究方法。找一个有研究价值的案例,先写案件事实,再写审理经过和判决结果,第三写对于该判决的不同意见和观点;第四写自己赞成的意见和观点以及理由,进行破论和立论,第五进行结论和理论归纳,指出实证分析的价值和立法与司法中的价值和立法建议。这种研究方法的文章结构,比较灵活,总是先从判例和司法解释入手,进行分析,阐释法理,说明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处理办法。四是综述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综述,也是一种结构文章的方法。这种方法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某种会议的讨论进行综述,对一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都是这种结构方法的运用。第二种是对具体的理论问题进行综述,同时加以评价,例如在某个理论问题上,归纳出几点,对各家学说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做出评价。这种结构方法可以按照问题来结构,较为灵活。五是平铺直叙方法。例如,在一篇文章中,要说几个问题,就一一点出来;列一个题,就说明一个问题;再列一个题,再加以说明这个问题。这种方法极为简单,很好用,就是文章看起来较为呆板。六是书评写作方法,就更加灵活了,不再赘述。

三、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摘录

文献检索可以考虑走以下几个步骤:

(一)以选题为中心,对广义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材料搜寻,然后缩小到选题本身较小的研究领域。广泛搜索之后,再逐步缩小搜索范围,这对于把握自己准备论证的话题在较大范围内的地位和意义,是必要的一个步骤。

(二)在适当缩小搜寻范围之后,一个侧重了解的情况便是已有研究成果的研究方法。它们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存在哪些问题;它们没有采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对于选题是否能够产生新的结论等等。

(三)了解不同学派的基本情况。多数选题在学科的历史发展中都存在不同的观点,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检索时要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客观的分析,在比较中确定自己的基本观点或倾向。这个步骤对于形成作者自己的观点,具有相当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对指导老师进行有计划的访问和请教。许多材料其实并不存在于有形的文字和声像之中,而是存在于老师的头脑中,及时挖掘这类活的材料,对于提高论文的价值,意义重大。如果老师在所选题目领域内学有所长,那么只要你说出自己关于选题的想法,往往会得到许多忠告,包括对选题的价值评估、选题的大致可能的论证视角,甚至未来论文的框架结构等等,这种帮助是十分可贵的。

(五)面对已有的材料和指导教师的意见,分析研究空白和不够深入的地方,可以作为进一步分析手头材料的突破口,成为论文的主攻方面。

(六)在第五步的基础上,再考虑需要研究的新问题、新情况。前人没有涉及到,而现在又急需作出解释,或得到解决思路的地方,可能出现新观念或新视角。

(七)经过第五和第六步,进一步有目的性地查找本学科的材料。这时选题的主攻方向有了,就会产生深入查找材料的动机,文献检索的目的性更强了。这时找寻的材料,大多可能直接与将来要写作的论文相关,因而,这时查找材料与做笔记并重。做笔记没有一定之规,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和个人习惯采用一种或多种形式。

四、关于论证和准备论据的方法

论证方法是说明主题的基本方法。主题确定了,论证方法不对,也不会写出好的文章。

(一)确定文章的基本论证方法是立论还是驳论。在一般情况下,法学文章的基本论证方法应当是立论。就是在这篇文章中确立一种什么观点,其实也就是文章的基本论点。围绕着这个主题,全面阐述它的合理性、正确性、必要性,以及具体的适用方法,使这个观点立得住,别人批不倒,立论就成立了。

有时候,法学文章也要用驳论。集中一个错误的观点,进行全面的批驳,展现这一观点的谬误所在,认识它的错误本质,推翻这个主题,使之不能够在理论界兴风作浪,让它没有市场。采用驳论写作的文章也是有的,只是不多。驳论的结果,还是要确立自己的观点,没有自己的观点,驳论就没有力量。当然,在一篇文章中,既有立论,也有驳论的,是最为常见的。立论和驳论在一篇文章中结合得好,文章就是成功的。

(二)研究具体的论述和论证方法。比较法、演绎法、归纳法、推介法、综述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在文章中使用。有的时候做一篇文章,就使用一种论述方法。例如,用比较法写作一篇文章,就是比较法学的论文。推介国外的一种制度,说明中国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情况借鉴使用,就是推介法的文章。

实际上,在一篇文章中,尤其是分量较重的文章中,往往不会只用一种论证方法,而是根据文章说明的具体情况需要,各种方法综合运用。在初学者看来,在一篇文章中使用各种论证方法,有些眼花缭乱,理不出头绪。但是,只要在写作实践中坚持下去,并且经常动脑筋想问题,就一定会学会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我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推介美国的一项诉讼制度文章,谈到美国的这项制度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操作,但是对如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将其引进到中国来予以借鉴,没有提出一句。这样就影响了文章的价值。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研究实用的价值,应当避免这样的问题。

(三)关于论据。论据是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准备的各种材料,包括实证调查的数据、众多的事实、权威人士的意见、历史证据等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少数现实政治的选题外,“权威人士”主要是指本专业本领域内的专门家,而不是当权的政治领导人,学术研究与政治理论宣传要求的请“权威人士”说话,是有差别的。

论据如果不经过论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论据准备好了,接着就要紧紧围绕每一个立论,动用自己头脑中各方面的知识进行论证。

五、关于文字表述等问题

(一)法学论文的表述,文字不要花哨,要平实,要精练,要言之有物,要说到位。切忌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当然,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让自己的文章有一点色彩,但是不能过浓,过浓就不是理论文章了。同时,在论述的时候,要说到为止,不能怕读者不明白,就翻来覆去地讲,既浪费文字,也浪费读者的时间。只有将读者设定为同等的研究者,才能够起点高,把文章写得精炼。如果是写普法文章,那当然要按照读者是普通人来写,要按照读者是不懂法律或者很少懂法律的人来写。

写作困境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独立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思考

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是该阶段学习过程中最后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本科院校也都十分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作为高校的教师,在面临毕业论文指导这一环节时,总感觉力不从心。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写论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习惯于在舞台上表演,对于如何用文字来表述音乐则较为困难。结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情况,针对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在论文写作中面对的问题,对毕业论文指导有几点思考。

一、明确写作目标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生顺利完成整个学业的重要环节在准备写论文的前期,应该做好相关音乐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针对音乐表演专业,前期应该开设有相关的音乐理论课程,如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论文写作等课程这样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明确知道论文是什么,以便更好地把音乐表演实践和音乐理论知识融合贯通,且具有相互转化的能力。在开始构思论文写作的时候,选题是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选题?选什么题目?是论文写作开始阶段听到最多的问题。音乐表演专业由于专业学习的原因,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音乐技能或技巧的训练,一段时期面对的大部分都是某几首或几部音乐作品,因为有大量的练习要完成,又要应对舞台表演的实践,学习的重心都集中在表演上,而对于文字性的表述,或书面理论则没有侧重留意去进行太多的思考一旦面对论文写作,开始进行选题时,就会比较茫然,不知道如何进行选题,也不知道选择什么题目合适。因此,明确写作的目标,有的放矢,在选题时就显现出它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对音乐表演专业而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专业学习的总结和升华,是对把音乐表演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能力的考察。其次,找准写作的方向切中专业核心,把音乐表演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结合起来把专业学习中的思考、问题和体会用论文的方式阐释出来则是写作的切入点。以学院2016级音乐表演班的几位同学的论文选题为例具体选题如下表:从表1论文选题可看出,其中6篇论文选题都是以一个音乐作品为中心,主要论述其音乐特性及演奏技巧,两篇论文是关于钢琴教育教学方面的探讨。从选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来看,基本是符合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的,但从选题的切入点上来看,表述的却不够清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性不强。大部分的学生在选题时,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要选择这一部音乐作品为论题,以及围绕这一部音乐作品需要展开论述的核心论点是什么。因此,在论文写作构思中,不能够很好的深入总结和思考这部音乐作品的意义何在,以及这部作品与其他音乐作品的关系,论文写作基本框架就定位在平铺直诉的介绍作曲家、作品背景、作品结构,以及简单归纳作品的特点及存在的演奏技巧。

二、正确理解文献综述的地位

对选题的可行性判定,首先,要避免重复性工作。这需要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来完成。这一步骤可以避免选题遇到重复性可能,因为不了研究现状的前提下,盲目的开展选题的写作是不可取的。其次,避免走入盲目创新的极端。有一些同学听说论文要,因为害怕因为与其他论文相似率超出标准,选题时盲目的求新求奇,在未明确自身研究能力和研究现状的前提下,不提倡盲目的选择现有研究成果较少的选题,需要的是仔细的了解研究对象的切入点可能性,通过熟悉研究现状,找准自己的研究侧重点,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来开展多角度的研究。因此,文献综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何为文献综述

综述是学术研究的起点,是对某个研究领域内或某一个研究课题范围内所涉及的相关已有文献进行阅读基础上的学术总结。对于论文写作来说,正确理解文献综述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论文写作过程当中,一部分学生对于文献综述的意义及重要性并不太了解。论文写过开始时,在所知范围内初步拟定了选题,就匆匆开始进行论文大纲的写作了,殊不知,这样论文写作步骤已经是不可取的,会直接影响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和研究的科学性。论文写作的目的是总结问题,提出问题,探讨并解决问题。所以文献综述的写作就是总结、提出问题的关键步骤所在。研究者对该领域已有研究资料不能完全地掌握,就很难总结出在该研究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也很难提出问题,如果不重视文献资料的收集,盲目开始论文写作,在过程中采取“脚踩西瓜皮”的态度,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将论文写作变为“炒剩饭”,使得论文写作变得索然无味,不知所谓。因此,文献综述是论文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文献综述如何写作

1、资料收集研究资料收集的范围涉及与选题相关已有的所有文献,大致可以分为纸质文献、电子文献两部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文献整理及保护工作的日趋完善,文献资料的丰富程度可谓汗牛充栋,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文献,应该预留大量的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来尽可能穷尽相关的所有资料。必须注意的时,选题的深度、广度直接关系到资料收集工作的难易程度。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论文来说,初步的选题尽量要具体,论述的问题深度和广度要合理,这样对于文献收集工作会更加有利,使得收集资料的工作量保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便于针对初步拟定的论题合理的收集相关文献,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也能尽早的明确论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资料整理资料的整理过程既是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环节。资料整理对于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论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使资料得到合理的运用,要按照不同的类型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纸质文献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初步的分类,如图书、报纸、书信、手稿、期刊、图象等,电子文献可以根据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如音像、网站等。纸质文献建议进行编目梳理,电子文献可用电脑来进行分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习惯来进行分类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部分。3、资料评述资料的评述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首先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所有的资料文献进行文字性的总结梳理,包括研究的角度、成果等;其次,对不同的文献进行合理的文字评述,包括研究的深度、广度等;最后,重要的是,体现出对自身选题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考察,尝试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并指出探讨并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的重要性

文献综述是论文写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献综述的篇幅、规模、长短可根据具体的研究课题和类型来确定,文献综述既可以是一篇独立的研究文章,也可以是论文中的一个段落。但无论怎样,文献综述都是论文写作中必不可少部分。文献综述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论文写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忽视文献综述这一环节,是使得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论文写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要的情况下,应该专门开设文献综述写作课程的教学或训练,切不可把文献综述列为论文写作中形同虚设的环节。文献综述既是论文写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进行文献综述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与思考的过程。

三、重视语言与文字表述的合理性

首先,论文标题对于一篇论文来说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准确而清晰的论文标题可以正确的传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文字精妙的表达则能够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展现出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那么,论文的选题如何正确的表述?论文标题长短有标准字数吗?因此,有些学生在写论文标题的时候总会遇到语言组织与表述方面的问题。论文选题的表述,一般不建议使用过于口语化的文字表达,应该是符合本科毕业论文规范的要求。标题不可过长,字数不宜过多,以准确表达出选题的内涵为宜。根据需要标题可以采用两级,子标题可以略长于母标题。再次,避免表达产生歧义,在标题中出现的音乐作品描述要准确,对象要明确,不要使用模棱两可的描述,或过多的使用形容词,标题要以简洁准确为标准,要使作者论述的主体和立意完全清晰地表达出来。另外,在论文正文的撰写过程中,规范的使用音乐专业术语,合理的引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在文字表达遣词造句上使用书面化的语言等等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凡事需要量力而行,论文写作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的技能,需要理论基础,也需要积累与思考,音乐表演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需要达到毕业要求,也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合理的论述,力求体现出表演专业的特点,道阻且长吾辈将继续努力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高佛晓.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基础[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8.

写作困境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探究

作文是一种内容丰富、内涵程度极高的复杂精神活动,也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技能训练课程。初中生学习作文写作能够很好地展示一名学生的语文素养、思想品德以及基本词汇及情感的表达,是教师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重要评价指标。但就目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来说,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生畏惧写作文,甚至对语文作文练习有很深的抵触情绪。基于此,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研究出更加适合于当代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语文写作的快乐,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进中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的目标。

一、初中写作常见的题型及出现的问题

很多学生从小开始写日记,小学开始接触字数较少的小作文,因此在教学初中作文写作时已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初中写作的字数要求比小学阶段要多一些,但初中阶段的作文题目一般都比较单一,最常见的就是记叙类作文,要求学生围绕一件事情,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引发的影响。偶尔会出现议论文和说明文这两类比较难的题型。每种题型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各不相同,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时,有可能会出现相同的问题。(一)记叙文。记叙文是初中阶段出现次数最多的写作类型,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生去讲述一件事情。那么,教师又是根据何种标准进行评析以及判定学生的写作成绩的呢?1.写作内容要严谨具体作文中需要让学生讲述一件事情,就必须要求学生交代清楚某人在某个时刻、某个地方做了什么事?他为什么做这件事?做这件事造成怎样的结果?即记叙文的六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只有将这些内容都写清楚明白了,才算是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写作时,应做到形式丰富化、内容多样化、语言精美化,不能太呆板,要使文章“活”起来。学生可以灵活变通,在文章中加入适当的修辞语句,修饰文章中的句子,使读者读起来体验到一定的美感。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最为重要的,学生应该学会详略得当,知道哪些内容应该详细地写,哪些内容可以略写。比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非要直接点明,有时候可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他的变化,将其间接地表现出来。例如,可以将文章中“天将要亮了”转换成为“大公鸡喔喔喔地叫了起来”等等。2.作文条理清晰有层次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序法、倒序法、插叙法等等。当学生在确定记叙文的顺序之后,在动笔写作前,必须深思熟虑,在脑海中对文章的结构进行简要的构建,明确地知道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让文章有条不紊地展现到读者面前。使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意犹未尽。文章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感,做到层次分明,避免出现一些段落内容复杂且篇幅过长,而一些段落篇幅又过短的现象,导致文章看起来参差不一、缺乏美感,令读者没有继续阅读的兴趣。必须要做到条理清晰、有层次,让读者真正地领略到文章的内涵及魅力。3.文章要流露真情实感教师判定学生的作文能否得高分,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感染力。如果学生的作文单调、枯燥,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影响性,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很空洞、僵硬。当教师在批改这类文章时,便会感到枯燥无趣,分数自然偏低。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写记叙文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效地引发读者的共鸣,使读者为文章所触动,分数也会更上一个等级。(二)议论文。初中生的世界观还不够完善,对一些事物的认知还不够全面。而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者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后,在文章中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看法、主张、立场的一种逻辑性较严密的文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对所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和立场;在说明和评析问题时要使用充分且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语言内容必须要求言之有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层层的障碍与关卡的设置下,绝大多数初中生都惧怕议论文。教师要不断地减少和消除学生学习写议论文的恐惧心理,击败“拦路虎”,才能让学生在生机勃勃的写作课堂中快乐学习。(三)说明文。说明文不同于记叙文,通过记叙一件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说明文主要通过说明的表达方式来分析和解说一个事物、阐述一定的道理,传达更多更好的知识。在很多方面都出现和涉及说明文的应用。例如报刊杂志的解说、诗词字典里面的注释、旅游景点的介绍、影视剧和电影的介绍等等。学生首先要明确写说明文的目的,让读者知道在写什么。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正确把握所要说明对象的基本特性,将其解说清楚、解说透彻,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丰富的内涵。例如,学生要说明某种生物时,就必须先了解这种生物的特点,找到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本质属性,从事物出现的现象及它的本质进行分层次介绍,更好地对事物进行介绍和说明。

二、改进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导致学生的写作“旧瓶里装新酒”,缺乏新颖性。此外,教师还会设置一些较为枯燥的作文话题,导致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进行一些盲目的模仿和出现大量的抄袭现象。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改善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情绪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写作的心情和态度。教师需要不断地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带领学生真正地领略语文写作的基本内涵,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写作训练课程前,为学生播放几分钟电影短片导入写作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攻破语文写作的难关。(二)加强学生的写作思维训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内容空洞、逻辑性差等问题。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学生写作的思维能力,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多多接触日常生活,将日常的生活经验当作写作的素材。例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四季的变化、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花朵的盛开与凋谢等都蕴含着一定的韵味,等待着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它的美好。只要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就会发现写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

总之,初中语文的作文写作教学十分重要,它能帮助教师判定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帮助学生打好初中阶段的语文基础,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作文学习中更快地适应。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和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的写作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凌岚.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A版,2015(9).

[2]冯泽毛.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27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