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乐趣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21:20:06

写作乐趣

写作乐趣范文篇1

一、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因此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想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有感而发,缘事而发,积极写作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是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纷纷聚首,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他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三、等级打分,激励学生

具体做法是将作文分为A、B、C、D四级。在第一次瓶盖时,教师有一是控制A级人数,只有极个别优秀作文可打A级,修改后有进步的可升级。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善于抓住进步点,闪光点,稍有进步便予以升级。同时辅以“表扬信”等通知家长的形式,家校结合,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持久写作兴趣。

四、师生同评,写有所成

写作乐趣范文篇2

一、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因此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想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有感而发,缘事而发,积极写作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是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纷纷聚首,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小话,插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他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这些框框,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三、等级打分,激励学生

具体做法是将作文分为A、B、C、D四级。在第一次瓶盖时,教师有一是控制A级人数,只有极个别优秀作文可打A级,修改后有进步的可升级。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善于抓住进步点,闪光点,稍有进步便予以升级。同时辅以“表扬信”等通知家长的形式,家校结合,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持久写作兴趣。

写作乐趣范文篇3

一、正确评定作文成绩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我执教的班有个的学生,他数理化成绩突出,而语文一般,尤其是作文不够理想,常感头痛。有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烛光里的妈妈》,我觉得很有真情实感,于是叫他上课时当堂朗读自己的作品,可是,还没有念完,打下课铃下课了。杨明同学回到家,对他的妈妈说:“今天真高兴又遗憾。”他妈妈问其原因,原来,他高兴的是他的作品也能在班当范文念,遗憾的是没有念完就下课了。得知这个情况,我在后来的一堂语文课上,再次让他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此后,这位同学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大增,写作水平也提高很快。

究其原因,这实际上是人渴望得到肯定的一种心理趋向,对学生来说,如果教师给他较高的评价,他就会由衷地体会到作文中取得成绩的欢乐和自信,感到作文有趣,从而更努力地写好作文;如果作文常常不及格,就会失去信心,就会讨厌作文,所以,我后来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肯定。在写评语的时候,多肯定学生作文的优点,使学生发扬优点。讲评时,不只注重写作文的尖子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对平时作文较差的学生,努力寻找他们写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一小段,都加以肯定、表扬。对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拿来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原因,让学生来出谋画策,看如何改进,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还有,我还把自己平时订阅的刊物,如《读者》《散文》《小小说选刊》等,作为奖品,奖给那些作文写得好、有特色和有进步的同学,以示肯定和鼓励,这样,原先对作文丧失信心的同学觉得经过努力也会有希望的,慢慢地就喜欢上作文了。

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和美好的希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巨大动力,作文评改中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和希望尤为重要。教师在作文评改中,不论学生作文中出现怎样的情况都应冷静地提醒自己:爱学生,安慰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以希望,让学生在和谐宽容的气氛中领悟道理。

二、及时反馈作文信息

学生辛辛苦苦的完成一篇作文,交给了老师,都有一种急于知道老师如何评价自己作文和求助的心理。学了诗歌单元后,我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一首诗,学生刘芳很快就写了一首诗歌《街景》,周围同学看了之后也很佩服和欣赏,可是她不知老师看法怎样,于是还没等我收作文时,她就第一个提前交给了我。我看了之后,先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就个别地方和她进行了商量和修改,并鼓励她投稿,不久,果然被一家刊物采纳了。这对全班同学影响很大。

我认为,这种渴望老师及时指点迷津的心理正是激励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好的动力;反之,学生把作文本交给老师后,老师如果长时间置之高阁,学生对此次作文的印象就会淡忘甚至遗忘,所以当学生作文交上后,我无论多忙,也要及时把学生作文批改出来,及时发还给学生,让写得好的学生尽快尝到写作成功的甜头,使他们越写越爱写,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让写得不够好的学生趁热打铁,尽快着手修改或重写,明确努力的方向,从而刺激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我每次收到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后,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得到了面批,除了及时指出个人的优缺点,还在全班范围内组织传阅,并将好的习作张贴,对特别优秀的还向报刊推荐发表。另外,我把自己读过的好文章,好作品,也经常向学生介绍交流。信息广泛地反馈到学生那里,使学生尝到乐趣,容易激发起他们向好的学习,营造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学生看到了作文的价值,作文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创作的热情也就自然产生了。

三、经常组织各种活动

为了给学生多创造些“自我表现”的机会,我精心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前的三分钟演讲效果最好。我把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8周时间,学生自己定内容,拿着稿子念;第二阶段,6周时间,学生定内容,不拿稿子说;第三阶段,即兴演讲,我在打上课铃之前5分钟,给出几个题目,学生任选其中一个,上课后用2分钟说,然后由一名同学用1分钟的时间点评。

这短短的三分钟演讲,使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了,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又大大地激发了作文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平时还强调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学生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让他们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钟声》文学社(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生社刊)活动,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尝到了创作升腾的喜悦,以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些喜悦和满足又反过来成了作文的直接动机,促进学生更自觉地作文。作文的兴趣就向高级层次发展了。

四、偶尔提倡模仿写作

魏书生老师曾在常德上了一堂公开课《改造我们的学习》,给我启发很大。他上课时,要求学生假设写一篇《我主张勤俭节约》的作文,魏老师一边分析课文,一边问学生到这里我们的作文该怎样写,学生按照《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结构,很快找到了相关的词语。一堂课下来,学生即理解了课文,又在脑子里模仿写了一篇作文。

写作乐趣范文篇4

动机就是一个人进行活动以实现某种目的的内部动机和动力。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功能,使行为朝向特定明确的目标或对象。人类活动中,目标越明确,动机越强烈,行动就越有力。写作动机就是推动学生写作的内部动因,它对学生的作文行为能起到明显的激活、引导作用。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教育去影响学生,鼓励学生为实现写作目的而写作,让学生认识到完成作文任务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首先必须感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鼓舞和推动人们进行特定活动的自觉性,可以调动人们对特定领域进行积极思维和探索的内在动力。再苦再累的事,往往因为有了兴趣就变的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它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人兴致勃勃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呈现逐渐淡化的趋势,老师布置作文后,很多学生总是表现出“不得已而为之”的消极态度,应付了事。因为缺少兴趣,他们才觉得作文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一种精神重压,所以产生应付心理。写完了,也就可以交差了,至于写的结果如何,评价如何,那是老师的事。要清除这一现象,必须在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兴趣成为他们作文的“激素”。

二、锻炼写作意志,克服功利心理

意志是人们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意志是对人类活动进行自我激发和自我调节的心理品质。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保证了人的行为的方向性,调节的最终结果表现为预定目的的实现。写作是调动学生诸多心理因素进行逐步升华提升的复杂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良好意志品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能得以完成。坚定学生的写作信心,加强学生的写作意志力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写作不仅仅是能在中、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而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张志公先生曾说过:“现在处在信息时代,无论交流的手段多么先进,多么发达,‘写’永远是需要的、重要的,而且越来越重要。现代化建设无论干哪一行,都应该能读能写,而且写得好,写得快。”但是想写好作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必须要持之以恒地坚持练笔,让写作成为自己生活的必要。

三、注重个性发展,弘养创造精神

写作乐趣范文篇5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必要性

阅读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丰富生活经验,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课外阅读也能够帮助教师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增强作文教学的深度,实现作文主题与内容的拓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往往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使得教师不能够针对作文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使得小学作文同质化严重,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通过增加课外阅读,学生能够对不同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等进行模仿,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一、培养写作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学习行为受到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作用明显,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在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是主要问题,学生认为写作是一件被动接受的“苦差事”,当作一个繁重的任务去完成。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眼界,从他人的细腻描写中获得阅读的乐趣,进而跃跃欲试,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感所想。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土壤,在这片土壤中种下写作的种子,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由于小学生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在选择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应该避免过于深奥晦涩,通过丰富有趣的故事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精简版《三国演义》等等,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取知识的营养,培养写作兴趣,进而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1]。

二、丰富写作素材

小学生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正在形成阶段,而小学语文作文写作对于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写作中面临困难,加上生活经验有限,很难获取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素材。这种情况会导致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空洞,每一个班级中都有多个同学在放学的路上“扶老奶奶过马路”,这种虚假与乏味充斥于小学语文作文中。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能够通过他人获得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从文字中感知另一种生活状态,进而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产生化学反应,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无论是名人传记还是寓言童话,都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大量素材,学生通过素材的创造性应用,能够提升作文语言与内容的新意,避免出现同质化的现象。通过模仿课外读物中的语言特色、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等,学生能够逐渐树立自己的风格。

三、提升写作水平

任何伟大作家在一开始写作的过程中都无法避免模仿,模仿是创造的必经之路。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学生会对某一类风格产生兴趣,进而在写作中对其进行模仿和借鉴,在长时间的写作积累中才能够逐渐找到自己的风格。但是模仿并不是抄袭,不能够照搬别人的语言,而是从别人的写作技巧和语言叙述方式中获得灵感,应用于作文的写作中[2]。学生在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后,明白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原来不止顺叙,还有倒叙、插叙等,修辞手法除了常见的比喻和排比、拟人外,还有烘托、虚实结合等等。这些写作技巧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应用于作文写作中,可提升文章的丰富性与灵动性。

四、拓展知识面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只依靠小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只有在课外阅读中才能够实现知识面的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展趋势。此外,教材课文也有一定的限制,比如不够多元化等,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只遵循教材课文的既定模式,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学生能够意识到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3]。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往较为简略,比如很多四大名著中的精彩段落往往被简化,学生通过阅读插画版四大名著,能够实现知识面的拓展,有利于其在写作中引经据典,轻松写就高质量的作文。

五、培养社会意识

由于小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往往导致写作内容空洞乏味,甚至出现“无病呻吟”的弊端。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能够从别人笔下对社会进行了解和认知,结合自己的判断,培养起基本的社会意识。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写作中跳出既有模式的限制,高屋建瓴地从社会角度分析问题、阐述问题,有助于提升写作的深度。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能够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能够培养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拓展自身知识,增加写作深度,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写作局面,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参考文献:

[1]吕荣泉.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必要性分析[J].中华少年,2018(30):115.

[2]李彩玲.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9):62.

写作乐趣范文篇6

关键词:小学;情境教学法;作文教学

语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一直是当下语文教学的重点。情境教学法是当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在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均可发挥积极作用,故而,其逐渐被应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指将学生带入一定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以形象化的方式对抽象的知识进行阐述、表达,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作文教学中,即教师有针对性地将具体的生活情景引用到作文教学中,将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培育学生的写作思路。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写作能力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文化功底较为薄弱。小学生通常具有好动的特点,因此,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形象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创设表演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写作素材[1],同时可让学生以人物扮演的方式融入具体的情景中,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表演的内容,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感悟、体会去写作。例如,在进行《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玩得最高兴的一次经历,将学生带入对愉快事件的回忆中。学生的愉快经历是多元的,有的是与爸爸妈妈去海边玩,有的是刚刚与同学一起去的研学之旅,有的是在体育课上做的游戏,还有的是和大人到户外去烧烤等。在学生充分的交流后,教师还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范文《我曾经尴尬》,让学生去体悟范文中对人物、对事件的描写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心里的话写成作文。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叙说往事的方式能够唤起学生的愉快回忆及情感体验,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养成“写真实的生活、抒发真实情感”的写作习惯有重要作用。

(二)创设即时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即时情境指在课堂中创设写作所需的情境,既能快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还可通过熟悉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切身地感受语文和生活的关联,实现语文教学的最大化价值。组织游戏是创设即时情境的主要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将“击鼓传花”“你说我猜”等课间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比赛,在比赛结束后,可由获胜的小组进行感想发言,让学生在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体会到同伴间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游戏及自身感受进行书写。比如,在进行《那次玩得真高兴》作文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即时情境,让学生玩“掰手腕”游戏,让获胜者与失败者对自身感受、获胜或失败的原因、掰手腕的技巧等进行发言,然后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找到写作方向,书写自己的感受。另外,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写作会更有方向感,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和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创设虚拟情境,提高写作质量虚拟情境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常接触的场景,但虚拟情境的创设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作文情境,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明白为什么写作、写作的内容是什么、写作方法与途径有哪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分析所创设的情境能够给学生带来的启发与指导。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播放动画、视频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认知,找到写作思路。教师通过播放《熊出没》中熊大熊二保护森林的视频,帮助学生深入地认识到保护森林、环境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将自身置于视频的情境中,让学生谈谈观看完视频的感受是什么?我们要如何从生活的点滴中保护森林和环境?光头强的做法为什么不对?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找到写作方向与方法,让学生在感受到写作乐趣的同时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三、结语

作文教学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教师需要通过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写作乐趣范文篇7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下面谈一谈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做法:一、巧引妙渗《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去渗透。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比如:我在二年级教学以树的名称归类识字这一课时,渗透了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知识。学完课中的字词,我提出下列问题:“咱们这儿都有哪些树?”“哪些树最常见?”“那些常见的树各是什么样?(干、枝、花、果等怎样?)“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怎样?(什么时间发芽、开花、结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去想、去问、去听,然后回到课堂上再说。没想到,学生们说出了许多生动的句子,比如:“杨树长着许多只大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们呢?”“杨花像一条条毛毛虫,一撮一撮地挂在树上。”“杨叶像五指并拢的手掌,片片向上。”……就这样学生一一回答了上列问题。我听后非常高兴,又兴奋地引导他们把这些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刚才咱们说的话是介绍什么的?”学生齐声回答:“是介绍有关树的知识。”抓住机会,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你们已经会作文章了。刚才你们说的话就是一篇介绍树的知识的好文章。回答前两个问题的话是一个自然段,回答后两个问题中每种树的样子、生长特点的话分别是一个自然段,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这就是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段话;把几个意思相关的段按顺序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你们写作文时可不要忘记呀。”同学们个个点头。二、有话可写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曰:“无话可写。”针对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要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如:(1)班会课是捕捉材料的一个窗口。老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这些内容都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2)每周一升旗时校长总结一周情况时所讲的话要应注意听讲,讲话的内容是小练笔的好素材。(3)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如生活条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等。(4)和周围人交往时,对这些人的看法或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5)学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主人公说的话等等。学生积累了大量写作的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无病呻吟的文章了。三、起好题目一篇文章的题目起得好,会给文章大增光彩,就如一部电影剧名起得好,就能吸引观众,就能喧传观众,就能给这出剧目以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命题是一门艺术。就拿2000年高考的命题来说吧,作文给出的题材是“诚信”,许多考生就干脆都以“诚信”作为了文章的题目,千篇一律,怎能引起考官兴趣?而有些同学就在命题上下了功夫,如:“《7-1=0》、《诚信·人生》……”一看题目便让人耳目一新。根据小学生理解能力差,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作文时不仅要要求明确,还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让学生自己为自己的文章起名字,有意识地去锻炼学生的命题能力。即在每节非命题作文时,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班里进行命题比赛。“万事开头难”,设想一个拿着笔不知道写什么题目的学生,他怎么会写出好的文章来呢?事实证明,只有名字起好了,学生才能由此而产生联想,从而进入构思,写出内容丰富,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促使学生的内因发生变化。训练学生获得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扎实实的训练中下功夫,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乐趣范文篇8

一、广读勤思,积累、丰富素材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限制,越广泛越好。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一方面可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要努力开发课外课程资源,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观察、感受生活,积极写作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这说明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有的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为了带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数量多,质量高。“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比赛时,教师要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让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并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可能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这是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不遵守纪律,挨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它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里的两名同学打架,这是坏事,但是它使“我”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就能让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要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三、以说促写,多写片段、日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平时可多进行写片段、日记的练笔。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平时能这样去做,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既能减轻写作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持久写作的兴趣。

四、多加肯定,师生同评

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以激发其创作的兴趣。相反,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望而却步。

写作乐趣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鉴赏写作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又不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都是困扰众多语文资深教师的难题。针对这一情况,鉴赏写作通过赏析和评价文章,培养学生优质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同时又能够保留学生的想象力。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鉴赏写作的意义

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的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最为重要的是,良好的小学语文作文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鉴赏写作的有效运用能够使学生在赏析和评价课文或诗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鉴赏写作的实质就是对结合课文的背景,对文中的字词、语句、意境、情感、思想等进行评价和赏析。而小学生对语言、意境和情感的理解能力还不足,需要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加以引导,逐渐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素养。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鉴赏写作的有效运用分析

1.观察生活,作文与生活相结合。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停。”生活是文章创作的源泉,只有懂生活、会生活、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写出“好文章”。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尚浅,所有他们对某些语言和意境的理解能力就不够。以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自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开阔胸怀和眼界、充实自身的经验、提升鉴赏写作能力。在语文鉴赏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来让学生对文章有基本的了解。比如对赵宗成、朱明元的《观潮》进行鉴赏写作训练,很多学生并未直接到过钱塘江观看潮涨潮落,这就很难理解这篇课文描写出的波澜壮阔的意境。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钱塘江涨潮的影像,让学生对钱塘江涨潮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和感受,能够为文章的深入学习和鉴赏写作提供一定的基础。作文和生活相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水平,能够让学生在充分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升华范文,学习和锻炼写作技巧。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努力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人类最为珍贵且最有价值的两种能力,是生产和创造新事物的源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用自己的思想,辅之以适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去建构和创造能体现自我风格的作品。在鉴赏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文章中的写作特色和写作技巧,如学生无法自己发现,教师可以告诉文章有哪些写作手法,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比如学习《爱是什么颜色》时,让学生首先对这个题目进行赏析,引导他们说出“爱有没有颜色,是什么颜色的”,接下来提问这个题目采取了哪种修辞手法。如果他们回答出比喻或者象征的修辞手法,就让他们对“爱是什么颜色”进行模仿和扩写。首先,以“爱是什么颜色”,“爱为什么是这个颜色”为题,要求学生进行写作;其次,以“……是什么颜色”为题,要求学生进行诗歌或散文创编。接下来进行文章的深度鉴赏,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认知和情感要求,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情绪和思想的写作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进行自己独立的创作。只有通过这种升华范文,才能在学习和应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3.文章点评,提高鉴赏写作能力。小学生受年龄特征的限制,在文章学习和写作训练中的自我控制和分析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质和年龄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而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对个别差生的正确引导。在鉴赏写作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用文章点评的方式发现学生的不足和优势,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点评需要学生对课文有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文章的语词、语句、意境和情感进行系统分析,这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教师也需要掌握较高的教学技巧和控制能力。

鉴赏写作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有所帮助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使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有益的引导。要让学生在鉴赏写作中发现文章美在哪里,文章结构如何,有何写作特色,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只有通过这样的鉴赏写作教学方法,才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并使其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红.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造性阅读[J].新课程(小学),2012(2):70-70.

写作乐趣范文篇1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总结出的写好文章的千古诀窍。而且他为实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壮语,一生“群书万卷常暗诵”。

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广泛阅读可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思维,积累知识,提高文学素养。为写作和发展打下基础。

广泛阅读首先要重视语文课的阅读。在熟读教材的同时,每学一课应补充一篇课外相似的文章,用投影仪打到屏幕上,让学生集体朗读,体会其思想意义和写作特点。

其次,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读文章千字左右。班里常年订有《语文报》、《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作文通讯》等,供学生在课间或活动课时阅读。并鼓励学生自己订阅报刊。每星期举办一次课外阅读欣赏课,鉴赏和评析中外名家精品。寒暑假要求学生至少读一本中外名著,写出读书心得,开学后互相交流。我还让学生每人建立一个摘抄本,随时摘抄精悍的短文、精采的片断和精练的句子。

为提高课外阅读效果,我经常提醒学生,一要有选择地读书,自觉与好书交朋友。二要学会泛读、速读、跳读、精读、比较阅读等有效的阅读方法。三要学生阅读时从思想意义、写作技巧、语言技巧分析文章的所以然,日久天长,渐渐摸索写作规律。

学生在广泛猎取知识信息的同时,还应尽力多背一些诗词、名篇、名言、警句。多读多背既是知识的积累,也是经验和方法的积累,积累得多了,写作自然会出现质的飞跃。

二、课外多练探索规律

课外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写日记则是最佳举措。写日记有利于学生热爱生活,培养观察能力,积累生活素材尝到写作乐趣;也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提高思想认识,进而写出境界高的文章。

为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我要求初一年级学生每天写1篇日记,初二年级学生每周写5篇,初三年级每周写2篇。同时分层要求每篇日记的字数,优等生每篇600字以上,中等生500至600字,差生300至500字。日记每天由组长检查,老师每周批阅、讲评一次。优秀日记除在班里宣读外,经修改后向校报或市报推荐发表,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尽最大努力开辟感受生活的途径。我组织学生郊游、登山、划船、乘飞机,参观工厂、农村,观看展览,清明扫墓,去街道做好事,绿化植树,卫生大扫除,举办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参加学校体育竞赛、歌咏比赛等。这些有益的活动拓宽了学生写日记的渠道,激发了写作热情,使学生的写作才华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结合教学仿中有创

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要让学生掌握这种技能技巧,模仿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实际上有许多知名作家和诗人都经历过模仿阶段。

课堂教学是学生猎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初中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必须结合教学指导学生精心学习课文。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课文作者表现生活的方法,揣摩名作家们的匠心,并借鉴课文学作文,鼓励学生在模仿中领悟写法,有所创造,从而提高写作技巧。

例如教《白杨礼赞》一文时,结合课文白杨树形象的描写,引导学生挖掘意境,体悟形象、结构之美,使学生思想受到感召,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随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模仿课文练习写作,题目自拟。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有写《柳树赞》、《槐树赞》、《菊花赞》、《树根的联想》等类似的作文。模仿名家学习写作,既能写深刻,又有创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如学习《一件珍贵的衬衫》,可结合作者的立意和倒叙结构,以及恰到好处的议论和抒情,请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以《xx珍贵的xx》为作文题。许多同学思维活跃,文思畅流,在几分钟之内仿照课文构思出了《一支珍贵的钢笔》、《一本珍贵的笔记本》、《一张珍贵的贺卡》等口头作文,当堂诵读。

这样学一篇课文,模仿作一篇短文,不管是书面作文,还是口头作文,都会牢牢印在学生心中,逐渐形成能力。当然在模仿的同时,教师应大力提倡突出个性,开拓创新。

四、课堂作文感悟技巧

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种事物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文无定法”,贵在创新。教师在

作文课上应注重多项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每出一题,都要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立意,去选择材料,写出有独创性的文章。

例如写《金色的校园》,可以从头至尾描写秋天校园的景色。也可以先以校园景物描写入手。再写一同学迎着朝阳在晨练中崴脚受伤。接下来就是众多同学的关爱救助。结尾议论点题:这些热情关爱、助人为乐的同学是校园里新的“朝阳”,正因为有无数朝阳所覆盖,所以校园是金色的。当然也可以写校园里的园丁棗老师。还可以从秋天校园的美景写学校的辉煌成就,历年来为国家培养的人才及获得的荣誉。

为激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熟练不同文体的写法,可出一题多作的作文题目,请学生从不同文体进行训练。例如作文题《家》让一部分学生写成说明文,一部分学生写成记叙文,再让一部分学生写成议论文。指导学生一题多体的训练,既能拓宽作文思维,也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课堂作文,要求学生逐渐养成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选材、快速行文、的习惯。学生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写作提纲,30分钟之内写出600左右的文章。30分钟一到,请同学互相批阅修改。修改作文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从学生开始作文就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学生以4人小组传阅修改为宜,并推举出优秀文章在课堂上诵读,请全班学生点评优缺点,最后教师小结。课后教师还要收齐作文本通览一遍,进行复查,如有遗漏的文章,再向学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