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技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8:06:34

相关技术论文

相关技术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计算机CAD软件开发暖通行业软件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暖通行业中计算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的使用不仅可以解决原来人工很难完成的任务,如精确的数值计算,环境参数模拟等,更重要的是它加快了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可以使工程师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设计工作。

目前计算机在暖通领域的应用主要有CFD(计算流体力学)技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等。前者主要是一些科研机构做流体仿真的研究,用来模拟建筑环境参数的分布状况。而后者正是广大设计单位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实用性技术。本文主要讨论后者的发展概况和国内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根据自己的CAD实践经历提出一种面向实用的CAD软件开发思路。

CAD技术在设计院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计算机辅助计算,这主要是解决在设计中的负荷计算,水力计算,湿空气分析等问题。另一方面为计算机辅助绘图,这主要是代替过去费时、费力的手工绘图。方案阶段可以手工示意,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及最后的竣工图一般单位都要求计算机出图。

1发展概况

在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暖通领域起步于80年代。当时主要精中在辅助计算上,主要包括冷热负荷计算,水力平衡计算等。主要使用的语言为FORTRAN,BASIC等高级语言。由于计算工作的基础和规律性很强,有固定的计算公式,与计算机特征相吻合,到80年代末暖通的计算程序已基本定型。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程序只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语言上的调整,没有本质变化。本阶段的代表人物为陈在康,武建勋,施鉴诺及他们合著的<<暖通计算机方法>>,该书曾在一些高校被列为暖通专业规定的选修课。

在80年代后期国内出现了美国AutoDesk公司的AutoCAD绘图软件,它以普通的PC为平台,拥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和稳定的系统结构。基于以上的特点AutoCAD开始在国内一些机构被学习和使用。AutoCAD的使用可以说是暖通CAD历史上的一次飞跃。至今为止,AutoCAD已成为世界上使用率最高的CAD软件。

国内暖通绘图CAD的应用是随着建筑CAD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80年代末,由于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许多单位开始进行建筑CAD的研制与开发,并且很快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此基础上暖通计算机绘图也迅速崛起,并渐渐和建筑CAD脱离,至90年代初形成了多套相对完整、独立的暖通软件包。这些软件包主要功能包括:建筑条件图的绘制、冷热负荷计算、供暖空调平面图与系统图的绘制和自动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设计人员的需要。这时期的软件基本上有两种平台。一是自己独立的软件平台,但是与AutoCAD的数据共享比较困难。而更多的是在AutoCAD基础做出的二次开发。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软件有国家机械委北方设计研究院开发的暖通CAD系统,北京华远公司开发的HOUSE软件包及铁道部6个设计院联合开发的HVAC-CAD软件包。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硬件已不再是计算机在暖通领域上应用的障碍。人们研究的重点都精中在了应用于暖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上。到了90年代,由于有多种方便又快捷的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出现,编写面向暖通方面应用的计算程序已相对简单,并且可以方便的制作出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甚至一些普通的编程爱好者就都可以独自完成焓湿图分析,负荷计算,水力计算等软件。这时一些科研机构就把精力转到了CFD这项国外一直比较领先的技术上,开始学习和研究一些国外的流体分析软件。

在进入21世纪的同时,我们经历了整个世界信息化和网络化带来的变革。整个世界的信息交流变的比从前任何时期都方便,这时如何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快速的得到软件更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开发者的面前。国内一些高校又开始了CAD应用集成及网络化的研究。由于国家对建设的投入,工程建设中工作量的日益增加,加快了对绘图速度的要求。国内出现了更多的CAD辅助绘图软件,而在暖通方面,发展完善和应用较多的基本上都是在AutoCAD平台上二次开发的软件。上世纪开发出的软件又进一步得到了完善,而其中一些则是从其它软件中脱影而出,以其高度的集成性和一体化程度在国内的市场上杀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目前国内常用的软件我们看到的有建研院的ABD软件包、北京(洛阳)鸿业公司的ACS软件包、北京天正公司的THvac软件包等。

相比之下,国内的CAD技术要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落后,这主要还是体现在自动化程度不高和图纸深度不够两方面。国外的暖通设计工作相对建筑设计比较独立,如在英国和日本专门从事建筑设备设计的设计院很多。这些单位往往只做建筑工程中除土建方面的设计工作,这些工作又分为空调、给排水(日本称卫生)、电气的设计。由于发达国家强调建筑以人为本宗旨,建筑的室内标准要求又偏高,整个建筑在设计过程中的投入就会很大。这就使得暖通设计更加独立和分工,相对的暖通软件也比较独立。这些软件很多都是在施工单位对图纸作进行深化时使用,图面表达非常接近施工。在英国的CAD软件很多,面向建筑设备的有400多种,其中面向暖通空调的有100多种。它们当中多数是辅助完成某种计算的独立软件。而辅助绘图用的也是独立平台的集成软件,它可以先前将建筑的AutoCAD的图纸输入作为条件图,再进行设备图的绘制。其中应用较广的是Hevacomp和Cymap公司的CADlink软件。日本对暖通设计图纸深度要求很高,施工图一般都出到1:50的比例甚至更高。使用的软件也多是独立平台的2.5维的设计软件。当前应用较广的绘图软件有CADWe''''llCAPE、CADWAEvolution等。总而言之,以上两个国家在暖通CAD方面,由于有功能强大的软件支持,施工图纸深度和国内图纸都有质的差别。

2国内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在很早就开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发,但是就目前的市场应用来看,国产软件正在困惑中求生存。国内钻研CAD的多数都面向机械行业,要不就是面向建筑行业的。所以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家真正独立平台的暖通CAD软件能够占有一定的市场。暖通行业中几乎都是AutoCAD的天下,从工作效率到出图的质量我国的CAD水平明显和国外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即使是二次开发的软件,一些单位往往刚拿到手时的争相学习,然后不过多久,人们就又回到了最原始的AutoCAD。分析其中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笔者根据自己的CAD应用和工程设计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2.1标准有待普及和完善

标准化是实现暖通空调CAD系统集成化,并提高开发效率的关键问题之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内一些机构已经对CAD的标准化工作做过很多的深入,但是针对暖通行业方面的CAD标准化工作近几年才开始有人探讨,离步入应用阶段还相距甚远。由于标准相对落后,从事设计的相关人员很难做到一些软件的数据共享,造成重复的数据输入工作。由于相关的图纸深度及表达方式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一些软件不适合有自主样式的设计单位使用。软件开发者也不知用什么样的数据输出方式和绘图样式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

目前国内也存在暖通CAD软件与设计相关的技术规程接合不紧密的问题,例如没有使用技术规程指定的负荷计算方法,计算书样式等。一些软件的计算结果也没有经过可信度的认证。在制图方面,相关的制图标准也有待完善,如现行GB/T50114-2001暖通空调制图标准也只是针对当时手绘时期中一些主要的表达方式作了规范。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针对计算机制图,且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绘图特长的制图标准面世。如GB50114-2001中对制图时的线宽要求是b、0.25b、0.5b,这很难实现计算机和手绘的通用,特别是对日常打印机绘图很难适用。再如双线风管是否画中心线,各种设备在图面上如何表达,标号如何制定,图层名如何设置都没有明确的说明,这就造成了各单位的图面格式不统一,图层和图元样式相对杂乱的局面。

2.2体制完善和重视程度不够

国内的暖通设计工程师多数都是在建筑设计院工作,制定标准的单位一般也是建筑的科研单位或主管部门。这就给一些人造成了一个误解,他们总以为暖通只是一个与建筑配套的工种。有的人会说“人家建筑的图纸也没有那么多讲就,就甭说我们暖通了。制定绘图标准也是他们建筑的带头,不用我们暖通掺和了”。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很不理智的。虽然暖通没有建筑专业的出图量多,但暖通专业必竟在图纸特点和计算机的应用上有比较接近机械的特点,所以我们更应该以自己的专业职责去对待自己的成果。特别是暖通CAD涉及到的参数之间关系众多,相对其它专业,暖通专业更应该注重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具体的实现形式。

现实中一些人还认为:“计算书只是一个形式,我有那么多年设计经验了,估的比你算的都准。”还有些人认为:“设计院画的太细了没用,到了现场可能改的面目全非,还要有多年安装经验的人才能施工。”还有人甚至认为:“一个简单的系统,根本不要计算机画图,找个老师傅比划两下都能做的出。年轻人把电脑摆弄的再好,也不如老师傅两句话”。由于专业本身的特点,以上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我们更应该看到,随着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仅仅几个老师傅怎能满足大量工程建设工作的需要。从另一方面讲,经验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通过优秀的软件在图纸上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问题不再会压到施工安装上去了,那时施工单位也就不再去急需寻找老师傅了。所以在现阶段,优秀的CAD绘图软件还是必不可少的,这应该引起更多人对它的重新认识。

在其它一些国家,设计院出图只出到设计阶段,不出施工图。这里的设计阶段不代表国内的扩初设计或初步设计,这一阶段如果和国内的施工图阶段相比,只是没有给出定位和标高,管道的具体连接方法和施工也有一定的距离,可是设备表和系统图都很详尽。他们所谓的施工图一般是指施工单位(国内的安装公司)另外进行深化后的图纸。这里的施工图纸就应该和实际非常接近了,它一般只包括平面图和机房详细图。由于是在设备施工前期出图,建筑和结构和资料也相对比较完善。日本的施工图上都会把梁精确的表示出来,建筑资料中也会有明确的吊顶高度及灯的布置资料。以上这些资料,就使得对施工图纸的绘制有了更确切地把撑。正是有了国外这种体制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给绘制精确施工图的软件带来了发展空间,并且软件也能够真正地满足施工统一、拍图完整的要求。我们从国外的一些经验可以看出,对于国内的一些安装公司,如果单凭设计院出的图纸无法完成安装的话,就必须进行再深化。综上所述,这也是我国建筑和设备安装行业的一些体制问题,我们也期待着这种体制更进一步的完善。

2.3开发导向有误区

软件开发者应该从暖通工程师实际要求出发,并且最好有一定的设计经验再去从事开发工作,就会对开发方向有更大的把握。在笔者接触到过的一些国产软件当中,发现很多软件经常会犯一个通病。那就是往往在操作上追求华丽,以能一瞬间自动完成某些连接,或绘出三维图型而自豪,恕不知某些连接或样式在现场根本无法安装实现。这就造成了软件中看不中用的后果。

开发暖通软件不同于开发建筑软件,建筑软件多数只是图面表达上追求快捷和华丽。而暖通专业中的每个图形元素(我们或将其称作管道及部件)都具有一定的扩展实体参数。如记载管道材质,重量,用途,风量等参数。相连接的部件参数的如何交换、套用、合算都存在着很深的专业性。这要求软件开发者要同设计院、科研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广泛和深入的交流。由于这些原因,有时一些以建筑辅助设计软件开发为主的公司的是很困难完成上述要求的。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就希望开发者在开发前期多作论证,作好方案,提出合理可行的现实手段和预期目标。避免不假思索地去写代码,否则到最后就会得到费了很多力却没有得到别人认可的后果。

3面向实用的软件开发

对于发展国内的暖通CAD技术,笔者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小规模的设计单位可以聘用专门的CAD技术人员,制定适合自己的出图样式,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做二次开发的技术支持。只有这样做,最后的出图质量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大规模的设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也应投入资源去开发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立平台CAD软件,特别是对CAD出图的标准和深度应该有更明确的规范。下面笔者就以上述两种CAD类型软件的开发作为立足点,提出面向实用的软件开发思路及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1二次开发和样式制定

二次开发主要是指开发应用于AutoCAD基础上的插件,用户必须先在计算机上安装Autodesk公司的AutoCAD,之后再运行开发出的暖通工具包,最终加强AutoCAD的功能,使AutoCAD适合暖通绘图,以及符合自己公司制定的绘图样式。AutoCAD在R14版本之后就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允许用户方便的进行自定义和二次开发。并且在AutoCADHelp文档中有详细的参考和教程,便于用户查阅和学习。

目前面向AutoCAD二次开发的主要工具有AutoLISP/VisualLISP、VB/VBA的ActiveX及C/C++的ObjectARX。其中前两种比较适合个人开发和短期开发,后一种适合软件公司的长期开发项目。这里主要推荐前两种语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AutoCAD中集成了两种语言的开发环境,并且有详细的帮助文件。LISP语言是人工智能学科领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程序设计符号语言。这种语言在参数化绘图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可以实现一定的人工智能。LISP开发出的程序可以象运行CAD普通命令一样在命令行中直接键入自己定义的命令运行,保持了用户的绘图习惯。VisualBasic(简称VB)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面向对象的Basic程序设计环境。它沿用了大家熟悉的Basic语言的语法和习惯,又引入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理念和功能强大的调试环境,使编程效率和操作智能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它引入的ActiveX技术,使的很多其它的应用程序与之有了相应的接口,且通过面向对象的操作,使程序有了更高效、更明确的实现途径,以及更容易完成各种其它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VB本身简单易学,可以很快的制作出对话框和用户界面,是很多编程爱好者的首选。

二次开发的首要步骤是制定暖通绘图环境,就是指在绘图初期对新建图形中的一些参数进行初始化设置,这很像AutoCAD中模板的概念。类似建立一个暖通绘图的模板,当然这里的模板比AutoCAD中模板包含的数据要多。加载绘图环境也不像是在AutoCAD中打开模板,而是通过命令来实现的。加载好的环境有自己的操作界面,同时按要求新建一个空文档,再在其中绘出必要的图形元素。绘图环境可以根据绘图的比例和种类进行分类命名。当用户开始作图时,按作图要求加载既可,如可以建立像“风管平面图1/100”、“配管平面图1/100”、“水系统流程图”一样的绘图环境。

绘图环境中可以按自己的暖通设计特点定义菜单和工具栏的布置,如绘制平面图时出现平面图用工具栏,绘制详细图时出现详细图用工具栏。绘图环境设定好后,即绘出图框、设定好了图层、文字样式、标注样式、打印样式等。同时进行建筑设计的设计单位图框需要和建筑专业保持一致。专门的暖通设计单位可以自己编制,介意使用包含公司标志且占图面整边的标题栏。图层应该根据图面元素的种类进行分类,分层也不易太多,一般按定位轴线、建筑底图、房间名称、机器、风管、水管、标注等分层即可,层名一般按英文简写编制。文字、标注等样式一般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选取。

二次开发当中最核心的工作之一就是辅助绘图命令的开发。怎样让用户通过软件的应用使绘图更标准化,高效化是衡量软件成败的关键。当然做这些工作的前提是统一公司内部的图面样式,这里包括图面中一些细节因素表示方法的统一。如风管法兰要画几根线,中心线超出边界的长度,隐线处理的方法、常用图例的尺寸等。

辅助绘图命令中的一部分可以称为辅助操作命令,如对图层的快速操作、对象的过滤和编辑等。这些命令有时在Autodesk的Express中也有包含,如孤立一个层、显示所有层等。这些辅助操作使绘图过程更佳合理化,高效化。基本的暖通绘图命令应该包括风管绘制、风阀风口插入、水管绘制、管径标注、标号插入等。这其中包含的一些具体连接的处理方式一定要和现场施工保持一致。二次开发的初期一般不把风管,水管生成块,以追求修改的方便。辅助命令中的快速标注,可以方便地标出管道种类、标高、管径等。一些辅助绘图命令以可以是常用符号(即块)的插入等,如水管上下翻标记等图例符号的插入。

二次开发中一个长期的工作是常用图库的建立。常用图库可以按类别进行多级分类,如分为“风口”、“机器”这样的大类,“机器”又包含“风机”、“空调机”、“泵”这样的中类,“风机”中又包含“离心风机”、“轴流风机”这样的小类。这些图库应该对于用户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允许用户自己增加、改修图形。这些图形也可以通过厂家得到完全符合实际尺寸的样本来建立。图形单元插入时,图形应以块的形式插入,以追求修改的方便。

相关技术论文范文篇2

撰写医学论文应注意的问题医学研究论文的大局观撰写医学研究论文首先要有大局观,即对所要撰写的论文有总体的定位和整体的把握。撰写之前应对题材进行认真分析,可以根据所投杂志设定的栏目分析自己的论文属于哪一类。有述评、论著、临床研究、病历报告、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监测与检验技术、综述等栏目,而相应栏目下的论文都有其相应的格式和要求。参照这些格式和要求落笔行文,就不难写出符合要求的完整的论文。所以,首先要重视论文写作的大局观。

了解医学论文的属性医学论文属于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发展的重要信息源,客观记录医学发展的全过程,是推动医学科技飞速前进的动力。有统计资料表明,约75%的科研在科技期刊上[2]。可见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载体,在传播科研成果、交流实践经验、推动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层医院医学论文存在的问题缺乏健全的科研管理组织机构,论文产出质量率低科研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科研论文的产出数量、质量也是衡量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学术水平、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部分医院把科技论文产出数量用来衡量科研绩效往往不能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如在职称评定时需要论文,医务工作者仅仅是为了评定职称才急于撰写科研论文,这样仓促撰写的论文,其质量就存在很多的问题。

论文的论题、论点是否新颖,研究目的是否明确,资料是否全面,统计数据和方法有无可比性,语言表达是否明确,文章结构和层次是否分明,对实质内容是否进行深入分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由于仅仅是为了评定职称才而造成准备不充分,观点不成熟;其次由于科研管理部门对投稿者所投期刊把关不严,部分医院领导班子在思想上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未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组织机构,未配备专职的科研管理人员,在人、财、物等方面投入不足,致使管理工作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工作的发展。缺乏科研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缺乏对学术、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引导作用的培养。学术、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更要有相关的管理素质和经验,跨学科科研项目研究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但目前,大部分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都在专注自己的科研工作,仅仅是敦促自己发表科研论文,而没有发挥带动其他医务人员,因此积极发表科研论文的良好氛围还未形成。

医院信息管理组织不健全,科研管理滞后部分基层医院未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及各种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使科研人员很难获得医疗科技前沿的知识,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限制了科研人员对信息的利用,从而使科研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科研论文时感到无从下手。即便开展了研究工作,也不能用最好的方法验证自己得出的结论,致使很多科研工作成了重复工作,极大地降低了科研工作效率。其次由于医院缺乏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在方面无相应的资金扶持和资金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人员进行科研以及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医学科研论文水平的对策提高认识、重视科研和论文写作科技兴院不单单是引进几个像样的设备和几个高学历人才,而是要真正落实到以人为本的观念中来,着眼于广大患者的需求,着眼于职工素质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着眼于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科研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健全管理制度是科研工作取得成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开展临床或相关工作研究,对临床病例进行观察分析或对相关工作进行思考总结,能促进职工科研创新思维的开发;撰写学术论文,在投稿的过程中论文能得到学术期刊相关编审专家的指导修改,发表后能与同行交流、求证,能促进员工提高调查、统计和分析相关资料的能力,对提高医院科研工作的整体实力很有意义。

相关技术论文范文篇3

一、图情档期刊论文的零被引原因分析

在本次探究中,为了更好地分析图情档零被引论文在主题上的特征,我们用词频分析法,通过代表性、高频关键词的信息搜索和内容分析,搜集了两大学科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对比,分析了图情档论文零被引与其他类型论文不同主题特征方面的原因。此外,本文对多窗口期的零被引频次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近年来该问题的变化走向。(一)在论文整体、零被引论文中均高频的关键词。例如,“信息服务”等关键词是近年来图情档论文研究的热点,受关注度较高,成为了高频关键词,但在零被引论文关键词中占比较高。为了探究与这些关键词主题相关的内容特征,本文通过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等研究对象的内容归类,将其内容特征分为四类:1.对图书馆等图情场所进行多方面介绍的论文,多结合领域实时热点介绍对象的实体,研究时偏向于对短时段内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因而研究深度较低,此类论文约占图情档论文总数的50%;2.学术研讨型的论文,主要是对临近时间内某些重要的学术会议进行内容、主旨等方面的概括和分析,此类论文占比率约为20%;3.跨学科型的研究论文,如对信息检索、数据库技术等进行现状研究和对策分析,近年来相关论文多涉及到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内容,占比为15%;4.地域性较强的论文,如对湘鄂渝地区、军队等对象的研究,此类研究针对性强,但缺乏整体性的参考价值,占比15%。本文通过对该学科内不同内容特征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多数论文研究主题和内容符合当下的热点,但缺乏研究深度,因此产生了较高的零被引率。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著者水平有限、同类型总量大。(二)在零被引论文中属高频但在整体论文中频次低的关键词。“书评”等是常见的符合之一类型特征的关键词。我们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分析,与其他关键词对比,发现这类关键词与对应时间内的研究热点的关联度较低,甚至属于比较冷门的研究方向。因此,其受研究者的关注很低,导致此类内容的论文零被引率十分高。[1]

二、图情档期刊论文零被引的对策分析

(一)积极申请基金课题,鞭策自身提高学术质量。近年来,基金论文的零被引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危险率高于其他类论文。从整体来看,其零被引率占总论文零被引数量的比例很小。因此,我们需要避免该类论文的零被引率持续升高。这就需要广大研究者积极申请,提高整体数量,且通过良性竞争来提高学术质量。基金论文多由政府、基金组织等提供经费,一方面参与此类研究,能推动学科发展,另一方面在评审时,考察内容较全面,如项目价值、研究团队水平。(二)充实内容,提升学术深度。篇幅长度对论文被引率有显著影响,成正向相关。基于此,我们撰写论文时应适当增加论文篇幅。增加论文篇幅,能促进学者更完善地展示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完整的论文需要涵盖文献综述、对问题的分析、观点、结论及研究方法等多方面内容,因而需要研究者充实论文的内容,使文字简练准确,提升自身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可信性,以提高论文的引证价值。(三)关注研究热点,分析自身研究的实际意义。通过主题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论文研究角度偏离热点、针对性强等,都会降低自身的被引率。因此,在论文写作前,我们需要关注当下热点,与自身研究目标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在于分析自身研究目标对于相关领域发展上的实际应用价值,从选题开始,提高论文的实际价值。基于目前学科知识多样性、跨学科等不可避免的现实,研究者要在关注研究热点的同时,适当关注领域的多元发展。[2]

相关技术论文范文篇4

1.1总体检索情况分析

在中国知网(CNKI)上,运用高级检索模式,将内容检索条件设置为:乒乓球,将检索控制条件设置为:发表时间:2000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在运行检索之后,共检索到7702条结果。

1.1.1按年度分组

按发表年度分组,每一年度所发表的与“乒乓球”相关的论文篇数如表1所示。从2000年到2012年的13年间,每年度的文献发表数量的情况上来看,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0至2005年间是一个发展阶段,文章数量基本属于持平状态。2005年是一个拐点,2005至2008年间与“乒乓球”相关的文章数量明显上升,到2008年度达到顶点,这种情况的发生,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无关联。奥运会的举办使人们更多的关注体育、关注国球。作为体育工作者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乒乓球运动的物质、技术和精神等方面。2008年后出现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从迎接奥运会对体育的全面关注到奥运会结束之后遭遇“真空期”。2008至2012年间的文章数量虽与2008年当年比较稍有下降,但是其总体趋势仍然呈现上升趋势。

1.1.2按机构分组

按研究机构分组,本文选取了论文篇数排名前40的研究机构进行了数据统计,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分析出,2000至2012年间,对乒乓球进行研究并公开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19个省份,分别是:北京、湖北、上海、广东、辽宁、江苏、河南、陕西、天津、河北、湖南、山东、广西、陕西、福建、吉林、四川、浙江、哈尔滨。专业体育院校,尤其是本省乒乓球运动发展较好的专业体育院校所在省份排名均比较靠前。

1.1.3按作者分组

按作者分组,本文选取了篇数排名前40的作者进行了数据统计,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关于“乒乓球”方向论文的作者主要分布在12个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辽宁、武汉、广西、湖北、河北、天津、河南、重庆,其省份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1.2博硕论文检索情况

通过中国知网在限定“2000-2012年博硕论文”的基础上输入“乒乓球”共查询出博硕论文683篇,除去与乒乓球间接相关的论文248篇,剩余直接相关论文共435篇,其士论文14篇,硕士论文421篇。在这435篇博硕论文中,“体育竞赛”方向的论文124篇,占28.5%;“体育教学”方向的论文97篇,占22.2%;“社会体育”方向的论文78篇,占18.0%;“体育管理学”方向的论文61篇,占14.0%;“体育产业经济学”方向的论文43篇,占9.9%;“体育价值文化”方面的论文12篇,占2.8%;其他方向的论文20篇,占4.6%。其中与“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直接相关的10篇博硕论文中,包含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9篇。

1.3中文类核心期刊论文检索情况

1.3.1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的相关研究

在中国知网中利用“高级检索”模式,在限定年份为“2000-2012”、主题分别为“乒乓并含价值”或“乒乓并含文化”,并在“核心期刊”中进行“模糊检索”后,共找到与“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直接相关的中文类核心期刊论文15篇,涉及社会价值、教育价值、组织文化、外交文化、技术文化等,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从博硕士学位论文和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的检索情况可以看出,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相关的论文主要涉及技术文化、组织文化、教育价值、健身价值等层面,而并无立足于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所展示出的文化现象以及其发展和传播的综合性论述,而针对于在现实情况下乒乓球运动文化的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更是较少。

1.3.2乒乓球发展及其传播的研究

在中国知网中利用“高级检索”模式,在限定年份为“2000-2012”、主题分别为“乒乓并含发展”或“乒乓并含传播”,并在“核心期刊”中进行“模糊检索”后,共找到与“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直接相关的中文类核心期刊论文27篇。(1)从国内国外角度来看,涉及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9篇、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8篇、综合发展的10篇。(2)从研究内容看来,涉及综合性论述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发展的10篇、运动技术及技术文化发展的5篇、规则及规则文化发展的4篇、外交文化发展的2篇、联赛与俱乐部及相关产业发展的4篇、内涵文化发展的2篇。从对核心期刊论文的检索分析中可以看出,关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论文有几条清晰的研究主线,包括规则及规则文化发展、技术及技术文化发展、联赛产业发展以及难以做明确区分的,我们所谓的“综合性”的发展。从时间轴上来看,08年是一个分水岭,08年之前关于规则和技术的发展较多,而在08年之后,关乎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的发展以及其文化发展的论文逐步增加,但也并没有专门从文化角度谈乒乓球运动发展与传播的论文。

22000-2012年间CNKI文献检索文本分析

1964年徐寅生先生对中国乒乓球女队所做的报告《关于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文成为关于乒乓球文化研究的始动文章,被誉为依据唯物辩证主义研究乒乓球运动文化哲学的典范。刘曾维和郭少安(1974)的《对乒乓球旋转规律的剖析》、沈守仁(1978)的《对我国乒乓球几种主要打法发展趋势的几点看法》、刁文元(1979)的《对进攻与防守理论的认识》、谢琼桓(1982)的《文明孕育体育,体育促进文明》等文章也是乒乓球运动文化研究的前期铺垫。九十年代之后,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邱钟惠和吴焕群等(1991)的《世界乒乓球技术和打法演进过程及其规律》、张志杰(1993)的《概论中国乒乓球运动》、PeterVanSch-ie(1993)的《国际乒联关于乒乓球魅力和有关训练调查报告》、黄志玲(1998)的《论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社会价值》、杨李丽和房欣(1999)《试论中国乒乓文化》等,关于中国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研究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研究取向也由九十年代之前的技术文化向社会价值等方面转变。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研究进一步增多,更多学者关注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以及乒乓球运动项目本身的发展。

2.1乒乓球文化及价值相关研究的文本分析

2.1.1文化内涵的研究

文化内涵是文化载体所承载的人类精神、思想等,是载体的精神实质在文化关照下的体现。目前我国学者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衍生过程的研究多是以文化的内涵为逻辑起点进行分析的[1],其中包括:在有关建国初期的“全民乒乓”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特色“体育英雄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等精神文化内涵(陈启湖,2009);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剖析的如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之国民心理等;乒乓“举国体制”与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社会本位群体意识(王阳春、何元春,2007);项目制胜规律与刚柔相济、取法中正的中庸之道观(吴焕群,2009);打法的多样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等(何元春、苏丕仁,2006)。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乒乓球运动的意义已不再仅仅限于体育与游戏的范畴,而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现代社会文化之中[2],也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重要的消费品。

2.1.2分支文化的研究

在与分支文化相关的研究中,近13年来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研究脉络主要体现在地缘文化、外交文化、组织文化、技术文化的研究上。多数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看待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的发展,如以地缘文化为视角的乒乓球运动文化传播的地理影响因素研究(于文谦、荆雯,2012)、以具体历史事件为视角(李永安、张瑛秋,2012)和从政治博弈为视角(韩玉娟、刘佳海,2012)的乒乓外交文化的历史发展研究、以心理文化为视角的乒乓球运动心态和价值认知等心理因素研究(何元春、苏丕仁,2011)、以社会团体的行为为视角的乒乓球运动队组织文化研究(白杨,2011)、以技术文化构成(技术手段、技术制度和技术观念)为要素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文化发展研究(唐建军,2005)、以哲学为视角的乒乓球运动发展中蕴含的哲学范畴(钟宇静、王大中,2008)和乒乓球队技术进步的哲学思辨分析(肖天、梁晓龙,2006;梁波,2009)研究等。

2.1.3文化价值的研究

价值在很多领域有特定的形态,如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个人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这些价值的存在是人在不同领域发展中的范畴性、规律性的本质存在。在乒乓球运动文化教育价值的研究中通过结合“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目标,参照培养完善人格以实现“育人”的教育根本目的,用乒乓球运动文化的教育价值为我国体育教育价值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周成、王乐,2011)。在社会价值研究方面,主要是关于乒乓球运动具有世界运动语言并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个性特点的张扬与人格精神的塑造、平民化的发展趋势并体现大众文化状况的社会文化意义的研究(谢诚,2004)。也有学者提出,在目前的世界乒坛上,一边是中国的强大,一边是昔日乒乓强国的衰落。这都是因为乒乓球有运动、有竞技,无文化、无专门的乒乓球高等学府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缺乏乒乓球理论研究,缺乏乒乓球文化和乒乓球精神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所致(王杰恩,2008)。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文化价值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中国乒乓球文化“本土化”现象的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上,并提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应走“本土化”与“全球化”和谐发展之路,并在更新观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传播措施三个层面提出建议,旨在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兰彤,2009)。

2.2乒乓球文化发展及传播相关研究的文本分析

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而传播则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关乎乒乓球运动发展与传播的研究不在少数,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是乒乓球运动保持生命力的必要条件,而传播则是乒乓球运动延长生命力的必要手段。近13年来,中国知网上关于乒乓球运动发展与传播的研究集中在两个维度,一个是国内外视角的不同,另一个是针对某一具体乒乓事件进行的文化发展传播研究,如以文化为载体的初级萌芽形态发展、运动技术文化发展、规则文化发展、综合性发展等方面。

2.2.1关于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研究

除中国之外,目前世界上乒乓球运动发展较好的国家还有亚洲的中华台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欧洲有德国、奥地利、丹麦等。其中,日本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将体育运动的重心转向群众体育,对于日本乒乓球运动的研究主要是日本大众体育乒乓球运动文化或大众乒乓球俱乐部发展策略对我国群众体育乒乓球俱乐部的启示上[3],而关乎德国的乒乓球运动发展与传播研究则主要在职业联赛的目标制定、职业化发展价值取向、管理机构的制度化设置、俱乐部运营理念、职业联赛产权、球员管理制度等方面[4]。在国外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上,“海外兵团”也是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海外兵团”这一特殊的乒乓球组织文化现象,暂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人才过剩的现状、以非正常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活跃了世界乒坛,但是其目前发展也面临着种种困境[5]。在对世界乒乓球运动优势转移规律的研究(张秋芬、杨改生,2010)上,有从地理角度展开的地缘文化发展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也有竞技技术转移规律的相关研究。在对世界乒乓球运动综合发展的研究方面,始终不能离开乒乓球核心国家———中国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对乒乓球运动文化的影响也是可见一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物极必反”等哲学思想也影响着国人对于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的思考。关于目前世界乒乓球运动的非均衡发展的研究、乒乓球人口锐减的研究、乒乓球比赛观赏性降低的研究较多。而关于解决当前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不平衡[6]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变认识,改变心态;国际乒联应完善规程,全球推广;其他各国应加大力度,精心培育[7]优秀的本土乒乓球运动员,变“限制中国”为“世界学中国”,通过文化发展来从意识形态上渗透乒乓球运动文化的影响力,在充分挖掘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魅力的基础上,发挥中国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2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初级形态研究

对任何一种文化发展传播初级形态的研究是该项文化研究的初始动力,在关于乒乓球运动文化传播初级萌芽形态中,关于英国乒乓球运动起源的文章。关于乒乓球在萌芽期的具体传播方式和特征的研究如英国乒乓球广告、专利与商标、音乐、报道、期刊、书籍、集邮、艺术品等较多。萌芽期的乒乓球传播具有极为特殊的社会价值及导向作用,促使乒乓球运动全面进入当时的社会生活,也为乒乓球的现代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历史基础(李荣芝、肖焕禹,2012)。而对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具体考证的研究中,则主要体现在关于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时间和地点的关注上(李荣芝、肖焕禹,2012)。在进一步对近代报刊中有关乒乓球运动的报道进行系统梳理之后,则可以归纳出关于近代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乒乓组织、女子乒乓、乒乓赛事、乒乓规则四个方面(李有强,2011),为当今我国乒乓球事业打下了初步的历史基础。

2.2.3关于乒乓球运动规则及规则文化发展的研究

规则引导技战术发展方向,技战术不断适应新规则,又反作用于规则。只有加强规则的前瞻性研究,厘清当今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脉搏,才能正确指导乒乓球运动员日常竞赛与训练,才能实现国家相关资源的最合理配置。目前我国学术界近13年关于乒乓球运动规则改变以及种种改革对运动技术的影响的论文不占少数,其观点主要体现在:现代乒乓球技术已处在一个巅峰时代,各种打法的技术发展已几近极致,要想有新的突破恐怕较难;击球工具虽有所变化,但其作用甚小,唯有竞赛规则的改变才能控制或引导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方向(陈小华、黄莉芹,2002);关于胶皮颜色、海绵胶皮以及粘合剂的总厚度、长胶、乒乓球直径、无机胶水、无遮挡发球、11分制、7局4胜制等的规则改革的研究,主要是是出于对实现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的考虑[8]。而规则的修改也体现了乒乓球运动项目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的某些方面。而规则修改的同时所带来的技术改革则更渗透着文化因素。

2.2.4关于乒乓球运动技术及技术文化发展的研究

关于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研究的取向主要有两个:社会学取向和统计学取向。社会学取向下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文化呈现的较为明显,而在统计学取向下更侧重于的乒乓球运动技术统计,从统计数据结果中寻求其文化存在的脉络。社会学取向下的社会控制视角对乒乓球技术发展与规则限制问题较为突出,发展问题是规则理性中合法性和公平性的核心。目前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市场取向,决定了规则理性中合法性和公平性在比赛双方技术的运用上不仅要保证机会公平还要保证游戏公平,以便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9]。在统计学取向下关于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录像观察、三段分析法对实行新规则后的世界优秀男选手的比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所得数据与各评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10];或是对某一特定运动员参加某几届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比赛的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揭示其技术的发展变化趋势[11]等。作为乒乓球运动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削球这种以“削”为主要技术形态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文化,在近50多年来却一直在走下坡之路,对削球打法落后的现状和原因、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统计、分析与研究[12],亦或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削球打法的特征的研究[13]的学术论文也较多。规则的频繁改革使运动技术的改革亦步亦趋,世界优秀男乒选手在三段使用率上发生了新的分配形式,三段的使用率有明显的“向平均数回归”的趋势,在前三板的争夺更加激烈。而与国外运动员相比,中国选手在接抢段的使用率更高,能更好地适应了新规则[10],这与中国文化中“不通,则变;变,则达”的文化理念相通。而削球打法在前4板的争夺中,得分能力不强,发球抢攻段和接发球抢攻段的抢攻使用率和得分率与进攻型打法相比较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削球打法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较高,相持段的技战术非常重要;正手削球的稳定性亟待加强等等[14]。

3研究不足与展望

相关技术论文范文篇5

可以进行的有:知网期刊检测系统amlc或者smlc。普刊一般30天内,核心期刊最好使用知网VIP检测,检测结果最好是0。但是也有时肯定是会大于0的,但是对于普刊来说不能超过30%,核心类的则不能超过15%,这些也是一部分期刊,对于你论文索要投稿的刊物自然是要根据相应的情况来进行了,具体的率要低于多少可以咨询搜论文知识网在线编辑人员。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论文格式要引起注意。主要是论文格式对于论文的占有很大的影响,对于那些论文存在问题的人来说,最好还是改变自己的论文格式,保证与你抄袭的论文格式不相同。一般可提交Word格式,全文上传检测。在职称会一字字,一句句的对每一篇论文进行检测。因此,要是你的论文和别人的或现有的论文相似度很高,那样比较容易被查到。因此,借鉴别人的观点,也要尽可能的用自己的话表述。一般知网是连续13字符相似就算重复。可见论文的率检测是一项十分严格的方面。

论文的投稿与率有关,还与论文投稿的时间、论文选择的刊物、论文的研究价值等,都有相应的关系,只有将各个方面统统注意到位了,那么论文的投稿发表就会十分顺利!

杂志是部级期刊,论文的审稿周期一般为:2-3个星期左右。具体的可以想搜论文知识网在线编辑人员进行询问。通过搜论文知识网你可以得知论文的征收范围,以及论文的征收时间等相关的信息,对于你的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技术论文范文篇6

学术论文是人类探索自然和思考社会的思想成果和理论结晶。学术论文组合成为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是国家科研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学术研究,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从世界上第一本学术期刊LeJournaldesScavans(可译为《学者杂志》)于1665年在法国创刊以来,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各自角色定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就随之产生了。学术期刊作者和编者的角色的连接纽带,是刊发在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一般认为,作者是学术论文的创作者,编者是学术论文的加工者。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之间的关系,随着学术期刊本身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从高度重合,到逐步分离,再到相互融合,经历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过程。在学术期刊随着印刷术的出现而诞生和成长的起始阶段,作者与编者的角色高度重合。在学术期刊产生后的一段时期,作者与编者的角色是高度重合的。无论是欧洲历史悠久的学术期刊,还是中国早期出版的学术期刊,“作者即编者,编者即作者”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学术期刊随着社会工业化而不断壮大的阶段,作者与编者的角色逐渐分离。从工业革命时期到二十世纪末,科学技术实现了若干次跨越式创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岗位设置日益专业化、职业化。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逐步分离,重合之处日益减少,即“作者是作者,编者是编者”。在学术期刊伴随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转化为融媒体的阶段,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开始相互融合。在融媒体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术论文研究、写作、编校和出版传播的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在工作上的交流沟通日益增多,角色开始相互融合。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表现为在学术论文的构思、写作、编校到出版、传播的流程中,在各个环节上,作者与编者自身学术活动的范围拓展和相关各项工作的相互介入。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开始融合,反映了学术期刊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信息技术广泛深入使用的结果。作者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激励和约束,需要尽可能多地发表学术论文;学术期刊拥有建设学术品牌的动力和面临评价体系的压力,力求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而且在发文数量上有所控制。这样,形成了作者投稿数量多而期刊发文数量少的结构性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作者与编者必须实现角色融合,才能实现作者投稿与期刊发文的精准匹配。信息技术的广泛而深度的应用,为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提供了支撑。作者进行研究、撰写论文,编者编辑校对、出版传播,作者与编者的沟通交流,都随着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生了深刻的模式变革。特别是作者与编者的联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式更加多元化,使得作者与读者的角色开始不断融合。

二、课题研究环节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

作者的思想和知识是学术论文的源泉,而思想和知识来自科学研究。在融媒体时代,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学研究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通常以课题立项的形式拨付)作为保证。这使得学术论文的“生产”大多依赖于课题研究,即论文的完成需要大量的课题经费支持。可以说,在融媒体时代,作者没有课题,论文难以产生。对于学术期刊而言,论文受到课题经费支持的情况,也是期刊评价的重要指标,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设定核心期刊评价指标时,明确列入了“基金论文比”(学术期刊发表的受到课题经费支持的论文所占比重)。为了实现作者投稿与期刊发文的精准匹配,作者与编者需要相互“发现”,即编者寻找目标作者,组织稿件,作者确定目标期刊,投出稿件。作者和编者需要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课题研究环节,凭借融媒体的各项技术,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开始融合。(一)作者在课题研究环节的角色。在课题研究环节,以课题的申报、研究等工作为基础,作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向编者的角色靠近。作者应当明确,自己不仅是课题的研究者,更应当成为课题的宣传者、论文的推荐者。进一步树立打造个人学术品牌的意识。作者应当积极申请各种类型的课题,尤其是部级课题,争取成为课题的主持人或者参与者。课题立项开始运行后,收集整理数据,依据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构思可能的创新方向,凝练创新之处,并开始撰写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期刊评价成果,例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卷)》、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遴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推出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等,确定投稿的目标期刊。除了传统的信件往来和电话联系,作者应当使用融媒体时代的先进技术,例如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及时向目标期刊的编者介绍课题立项情况和论文主题侧重,特别需要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二)编者在课题研究环节的角色。在课题研究环节,编者不能坐等投稿,而是需要“主动出击”。与传统的工作流程相比,编者可以提前介入论文的发现、组织的过程,向作者的角色靠近。编者应当明确,自己不仅是论文的加工者,更是论文的“探寻”者。编者应当把握各级课题,特别是部级课题,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各类省部级课题,重大横向课题等的立项和在研情况。而融媒体时代的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中的搜索软件、统计软件,为作者把握课题情况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同时课题(项目)主管机构的信息公开化程度不断提升。作者应当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随时查阅各种类型的课题数据库,收集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课题立项规律,建立项目库和作者库。选择与本刊办刊方向一致或者相近的课题,剖析课题带头人和研究队伍的构成,关注其中的“产出能力高端”的学者并主动联系潜在的作者。

三、论文写作环节作者与编者的角色融合

作者完成学术论文的写作,是一个把思想、知识使用文字、符号、图像等媒介,按照特定的规范与格式(已经定格为学术八股文的程式)表现出来的过程。融媒体时代,学术论文的写作呈现开放性特征,即论文写作不再是作者的闭门造车,而更多体现为作者需要编者的辅助。在论文写作环节,编者更多地融入作者的工作之中。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加深融合。(一)作者在论文写作环节的角色。时下,学术论文八股文化是一种现实,作者必须接受。作者在确定投稿的目标期刊后,应当了解目标期刊的阶段性选题重点、发文风格(例如期刊对论文的研究范式偏好)与格式规范要求,将期刊的希望和要求贯穿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之中。作者在投稿前,应当按照目标期刊的论文表现形式要求,对论文进行格式化整理加工。作者可以通过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等媒介,主动了解相关信息,把握目标期刊出版规律,这样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编者在论文写作环节的角色。在融媒体时代,编者恐怕不能在写作完成之后,而是应当在写作开始之前、之中辅助作者撰写论文。编者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式,将近期选题策划的重点、发文风格、具体的写作规范(特别是学术论文的引用规范)向作者详细介绍。如此,编者帮助作者在论文写作阶段“有章可循”,避免投稿后的格式调整,大幅度提高写作效率。

四、编辑校对环节编者与作者的角色融合

在传统媒体时代,编辑校对是编辑人员的专业工作,而在融媒体时代,学术论文的编辑校对,需要编者与作者的深度合作,不再是编辑人员的“一家独大”。在编辑校对环节,作者积极参与编校,作者与编者的角色实现深度融合。(一)作者在编辑校对环节的角色。作者需要及时与编者联系,知晓稿件(论文在发表之前一般称为稿件)的处理进程。作者对于自己的学术论文,不能“一投了之”,而是需要做好投稿、编辑管理工作。作者需要在编者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手段做好各个校次的文字处理、引文核对等工作。(二)编者在编辑校对环节的角色。编者在发挥专业优势、精心编辑校对的同时,应当就相关问题及时与作者沟通。融媒体时代,在编辑校对工作上,编者与作者可以凭借信息技术打破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无缝对接。编者与作者合力,将促使稿件主题鲜明、逻辑严密、表达规范。

五、出版传播环节编者与作者的角色融合

相关技术论文范文篇7

1OSID的发展和创建

1.1OSID的发展

2015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版融合在业界得到了快速发展以促进学术科研交流、推进科研诚信为目的;2018年初,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开放科学计划,引起了出版业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已经有2000多种期刊加入该计划。OSID的作者、编辑工具平台以二维码为入口,深度挖掘知识创造、传播、应用等诸多场景,基于单篇科研论文提供丰富的线上扩展功能,包括作者对文章背景的语音介绍、论文开放内容与数据、交互问答、学术圈等多种功能应用,旨在以轻量化转型,重塑期刊社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2OSID的创建流程

OSID码的创建有2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创建OSID码,另一种是编辑创建OSID码。在创建之初,这两种创建方式均须在微信公众号、网站或者刊物上公告,告知作者期刊已加入OSID计划。作者创建OSID码,编辑只需将有该期刊的OSID码创建方式的投稿须知告知作者,投稿该刊需创建OSID码并与论文一并提交,作者需要根据投稿须知里面的OSID码注册,扫描投稿须知内的OSID注册二维码进行操作,作者首先需输入自己的手机号进行注册登录,再点击右下角的创建OSID的图标,将论文标题、关键词、论文语言中英文选择、论文作者(包括作者名称、手机号、作者邮箱,其中手机号、作者邮箱为选填)等信息录入;编辑创建OSID码方式,首先是由编辑进入OSID管理平台创建OSID码,并将“带有OSID码的录用通知书”发送给作者,要求作者完善OSID码并上传补充内容,最后在编校稿件过程中需要审核作者上传的内容,下载OSID码并排版到对应论文的关键词处。OSID码中包含5个部分内容:作者语音介绍、作者与读者在线交流、作者与读者互动交流精选问答合集、该篇论文的读者圈和论文附件说明(论文相关图片或视频)。OSID码中上传的作者语音介绍,包括论文写作背景、研究动机、项目申请经验分享、各作者分工情况、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多方面。语音介绍结束之后,作者可以确认其邮箱地址,以便通过邮箱与读者交流互动,回答读者提问。然后,可以上传开放科学数据与内容,包括相关的高清图片、动态图、视频介绍、试验数据、过程、方法、调查样本、相关咨询、课件、基金项目证明材料、专家推荐信、论文获奖证书、论文相关专利授权书、审稿意见等,上传之后确认提交生成OSID码。

1.3OSID的特点

1.3.1加强作者与读者和审稿人的交互性OSID码运用之前,读者或审稿人在阅读单篇科技期刊论文的时候,如果对科技论文的内容有疑问或者有见解,往往需要自行翻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答疑,缺乏与作者直接进行交流的途径,而且耗时。OSID的运用,加强了作者与读者和审稿人的交互,读者可以直接通过OSID码将对论文的疑问和见解发给作者,作者通过邮箱或者OSID作者助手中学术互动模块与读者互动。使用OSID码,读者和审稿人可以就论文的疑问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答案,也可以与作者沟通见解,加强了读者和审稿人与作者的技术交流,促进学术水平提升,拓展了学术人脉。1.3.2拓展了科技期刊论文的内容广度和深度作者可以通过OSID码以语音形式对科技期刊论文的学术价值、研究背景和研究展望等内容进行进一步地阐述,同时可以将论文涉及的基金项目证明材料、论文相关专利授权书等通过OSID码呈现出来,加强了科技期刊的论文学术价值的说服力,体现了该科技论文的权威性。OSID码拓展了科技期刊论文的内容广度,更加全面地对科技论文内容进行了补充说明。提升了论文的阅读量、下载量和引用率。1.3.3科技期刊论文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在标识OSID码之前,科技期刊的论文的形式就只有文字、图片和表格,OSID码运用以后,科技期刊论文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作者可以上传视频、动态图、PPT等,展现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增强了论文的体验感。审稿人和读者都能通过视觉和听觉呈现加强科技期刊论文的进一步理解。

2OSID在科技期刊的应用

2.1《钢管》杂志的介绍

《钢管》杂志1964年创刊,为全国优秀冶金期刊,四川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优秀期刊,2015年3月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20年12月,《钢管》入选“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金属材料(金属学与金属工艺)领域T3级别。《钢管》杂志关注钢管学科技术进步、前沿技术,宣传自主创新成果,利用专业优势引导钢管及相关专业高效地收集、开发和利用钢管生产、科研及设计等方面信息进行科技创新,并将科技成果有效地转化成生产力,是起到钢管生产、设备、经营和技术发展的有效联系纽带作用。

2.2OSID在《钢管》杂志上应用的必要性

《钢管》杂志自创刊以来,使用纸质媒介这一唯一的承载工具记录并登载钢管行业相关的科技论文、行业简讯、重大会议通知和专利信息等,并一直致力于提升期刊的整体质量,2006年开始征集并钢管行业生产和相关设备的企业宣传广告,《钢管》杂志广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较大,杂志经营状况良好,但随着纸质媒体的衰落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钢管》杂志的发行量和广告经营受到影响。近10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期刊质量,改善经营状况,《钢管》杂志在加强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媒体融合方面做了一番努力,并于2013年7月成立了《钢管》杂志期刊网站,2017年2月开通了新浪微博账户,2020年12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2021年1月,《钢管》杂志正式加入了OSID(开放科学计划)。2021年1月,《钢管》杂志正式加入了开放科学计划。作者可以更加丰富、立体地展示和传播科研及应用成果,更好地与读者交流,提升论文的影响力和学术价值。读者也可以与作者在线互动,更立体地阅读论文。满足了学者和同行对学术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需求,在传递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具有应用价值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宣传与推广,同时,着眼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期刊的学术导向作用,有效地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并且,通过OSID提供与论文相关的附件内容和服务,提供了精准化的知识服务体系。同时,笔者针对《钢管》杂志作者是否愿意采用OSID码,对来自钢管行业及相关企业的100位作者进行调研,发现愿意接受OSID码,并且接受程度较高者占89%,接受程度一般者8%,不愿意接受者3%。不愿意接受的原因主要是其未能全面了解OSID码对自己文章的辅助作用,或者认为增加了工作量等,但此种情况可通过逐步宣贯和推广,待其深入了解了OSID码的作用后,便会有改观。因此,《钢管》杂志采用OSID码是非常有必要的。OSID码接受程度调研见表1。

2.3OSID在《钢管》杂志上应用及分析

《钢管》杂志加入OSID7个月以来,OSID的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1期刊登的北京科技大学董恩涛教授所著论文《钛合金无缝管在油气井中的应用现状及工艺研发》通过OSID码的阅读次数达到200次,而未制作OSID的该时间段的论文平均阅读次数50~100次[2]。应用OSID码后论文的阅读量和影响力得到提升,应用效果显著。《钢管》杂志使用作者创建OSID模式,即因此编辑无需对OSID码进行操作,只需校核稿件时审核作者上传的内容即可。《钢管》杂志将审核过的OSID码印刷在论文的关键词位置以下,DOI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位置之后,以“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码”形式印刷,如图1所示[3]。《钢管》杂志建议作者提供的语音时长不超过3min。《钢管》杂志2021年1期刊登《阵列漏磁检测技术在钢管探伤中的应用》论文,在向作者约OSID码时,就明确说明了可将相关生产视频放在码内,作者按照该思路通过几段生产视频直观介绍了所涉及设备及钢管检测现场,视频内容是钢管滑入传输辊道,经过横向漏磁涡流主体,再到纵向漏磁涡流主体的全部检测过程,审稿人和读者可以通过视频了解该技术应用过程,加快了论文的出版效率[4]。《钢管》杂志2021年3期刊登了《宝钢集输用低合金抗腐蚀无缝管线管开发》论文,在与作者沟通创建OSID中,作者认为无法提供拓展内容的数据,因此编辑给作者“支招”,宝钢该种品种的管线管相关的PPT或者未在文章中提供的试验数据也可以作为该文OSID的开放科学数据,此次“支招”开拓了作者的思维,让作者立刻联想到设计该品种时参考了宝钢的关于“管线管腐蚀机理”的PPT,将上述数据上传之后,论文内容表达更全面,可追溯[5]。但目前由于OSID码未在作者中广泛普及,所以,在创建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使用OSID码中也存在作者上传数据不积极的情况,需要加强作者对开放科学计划的认识。需跟作者讲明OSID对补充文中内容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转变出版观念,提高作者参与意愿。并挖掘作者补充资料的“潜能”,充分挖掘更有价值的补充资料,放大文章的学术价值。2)OSID码中有语音、图片、视频、表格等数据,需严把质量关。语音方面,要保证录制的连贯与流畅性,不能有杂音,语音内容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尽量避免长语音。图片方面,最好配以图片说明,图片具有学术性和较强的专业价值。视频方面,录制时要保证录制设备的稳定拍摄和录制效果的清晰。数据方面,尽量保证所提供数据的完善和准确,并且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方法和不足之处等进行说明。

相关技术论文范文篇8

以下是小编对于化学分析投稿格式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仅供大家参考。

1、化学分析计量杂志投稿的论文一定是有关:化学分析测试技术、计量技术,计量行业的法规、政策、标准,管理经验;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应用,分析、计量仪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仪器检定、使用、维修经验;相关专业文献综述、专题讲座、专题评论、发展动态及相关信息、简讯等方面的论文。

2、化学分析计量杂志投稿的论文中对于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相关技术论文范文篇9

近年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诉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学者郏成思等七人状告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侵犯《知识产权文丛》等作品网络传播权纠纷案、400学者诉超星数字图书馆侵权案等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引起学界强烈关注。

笔者对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影响较大的数字图书馆版权侵权案件进行了梳理,从中选择了千名硕博士诉万方学位论文侵权案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这一案例是近年来声势最大,参与维权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国内发生的数字图书馆侵权案件,尤其是学术论文的版权侵权问题方面具有代表性。

一、千名硕博士诉万方学位论文侵权的案例分析

1案例发生背景

2006年6月,某大学老师刘美丽完成了她的博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为《重组绵羊朊蛋白(OvPrP<’C>)的构象转化与Prion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共12.5万字,是一篇专业性较强的学位论文。刘美丽从2003年到2006年,花了近三年时间完成这篇博士论文。毕业前夕,刘美丽与学校签订了《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以下简称《授权声明》)。随后,她的这篇博士论文出现在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方公司)开发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里,在国家图书馆和许多学校的内部局域网上。该数据库都能方便地在线浏览或下载。最终,刘美丽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万方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在媒体和万方公司的网站上公开致歉,并向她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失、公证费、律师费等共计36800元。一审及二审都驳回了刘美丽的全部诉讼请求。

另有一批人与刘美丽同时起诉万方公司,包括491名硕博士,他们都以万方公司侵犯了其发表权、复制权、汇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将万方诉至法庭。对其中的421起案件,法院判决万方公司立即停止使用涉案论文,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博士论文以1800至2000元计算,每篇硕士论文1000至1200元;另有以刘美丽为代表的70名原告则被法院判败诉,因为他们都曾经和学校签署过类似的《授权声明》。

2008年10月,另一批482名硕博士将万方公司告上法庭。其中364名硕博士获法院支持胜诉,另118名硕博士因将论文的相关授权给了毕业院校而被判败诉。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又有5名博士在上海起诉万方公司,他们要求万方公司停止对《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等五篇论文的侵权,并索赔199620元。目前,法院还没有相关的审判结果。

至此,已经有近千名硕博士针对万方公司的学位论文侵权提起了上诉。这一千名硕博士学位论文侵权案。被业界称为国内知识分子集体维权首案。

2多层授权下的学位论文

与刘美丽一样,在千名硕博士诉万方学位论文侵权的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被法院判令驳回上诉,原因在于他们都与学校签订了类似于《授权声明》的合同。在这份《授权声明》中,存在着“四个主体、三层授权”的模式,主体分别为作者、学校、中信所和万方公司。作者授权于学校、学校授权于中信所,后者再授权于万方公司。

具体来说,《授权声明》的授权链条是经过三个步骤的:学生与学校签订关于论文使用的授权声明;学校与中信所签订《共建(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协议书》,许可中信所将学校全部学位论文收录在数据库中。以进行交流传播;中信所与万方公司签订《开发(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协议书》,委托万方公司开发学位论文数据库。

在这个授权链中,第一层授权是学生给学校的授权。依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李顺德的看法,刘美丽的《授权声明》按照著作权角度来讲顶多就是发表权,整个论文的著作权并没有转授给学校,即刘美丽仍是她论文的唯一著作人,她有保护自己著作权不被侵犯的权利。

第二层授权,是学校与中信所之间的协议。中信所与学校研究生院签订协议书于2004年4月23日签订协议书约定,学校研究生院同意汇集其所拥有的全部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并提交给中信所,许可后者对其进行全文电子化处理。在协议中。双方同意中信所将全部学位论文以有偿许可的方式收录入《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数字化处理汇编并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传播。及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发行。协议规定,中信所向学校研究生院及其作者支付每篇博士论文50元的录用费、每篇硕士论文30元的录用费;协议有效期为3年等。

然而在本案中,刘美丽从未收到50元论文录用费。

第三层授权是中信所对万方公司的授权。中信所与万方公司于2003年12月22日签订的协议书约定:中信所委托万方公司开发《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万方公司无偿出借学位论文馆藏印刷样本,供开发建设数据库使用。在中信所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资助情况下,向万方公司提供数据库建设费用;在中信所未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资助情况下,万方公司产生的数据库建设费用可以向镜像产品用户收取加工成本服务费。

正如印刷厂不能因为出版社委托其印刷,就能销售出版社的图书一样,万方公司利用学位论文,在网上传播,并向用户收取加工成本服务费,这是不合理的。学位论文在经过层层授权后,已从刘美丽等人手中转入了万方公司。刘美丽作为唯一的著作权人,有权将自己的学位论文通过合法的途径转让或许可给他人使用,然而,在与学校签订了《授权声明》后,她的论文被放到了万方公司的学位论文数据库中,不但没有收到任何通知,也没有收到任何报酬,显而易见,其著作权受到了侵犯。

二、数字图书馆条件下的版权保护问题及解决途径

1分清著作权的归属

版权即著作权,版权保护中最重要的元素是著作权,先要确定著作权的归属,才可能有实施方法来有效地保护著作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0的有关规定,在中国,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凡是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这表明,与刘美丽有着相似经历的千名硕博士对他们的学位论文都享有著作权,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刘美丽等人与学校签订了《授权声明》,将自己的学位论文授权给了学校;学校又与中信所签订《共建(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协议书》,许可中信所将学校全部学位论文收录在数据库中,以进行交流传播;而中信所与万方公司签订《开发(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协议书》,委托万方公司开发学位论文数据库。在这三层授权下,硕博士的学位论文著作权仍然是属于他们自身的。《授权声明》并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著作权许可使用权,学校最多只是拥有了学位论文的发表权。因此,学校不是学位论文的著作人,同样的,中信所和万方公司更不可能得到著作权人的授权。这也就意味着,万方公司无权将学位论文全文数字化,并放在网上进行传播。

2建立健全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机制

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在于,向大众传播知识、促进学术交流,因此其对作品的数字化使用是必然的,这就需要界定“合理使用”与“非法使用”的区别。现有的《著作权法》对数字图书馆的相关版权问题的适用存在较多不足,因而,建立健全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机制对于整个出版界都是必要且必需的。

从目前我国的《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来看,“合理使用”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国外的惯例,对作品的合理使用,应该建立在不侵犯著作者的著作权的基础上。在千名硕博士诉万方侵权的案例中,刘美丽等人与学校签订了《授权声明》,学校与中信所签订了《共建(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协议书》,中信所与万方公司签订了《开发(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协议书》,委托万方公司开发学位论文数据库。事实上,刘美丽并没有与万方签订任何有关著作权转让的协议或者文件,这也意昧着,刘美丽等人从未同意将自己的学位论文授权给万方公司放在它的数据库中,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现在的《著作权法》还不能对这一案件进行有效地判定,这也是这一案件目前仍然没有审判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的《著作权法》适用于传统出版业,但数字图书馆作为新兴的出版形式之一,在基础设施、出版环境和著作权保护方式等诸多方面与传统出版有较大差别,《著作权法》不能对其完全适用。例如,在传统的出版方式中。著作者理所当然地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这不会因为其作品被刊登在报刊杂志上或收录在书本文献中而改变。而在数字图书馆中,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文献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都是传统出版所不能及的。著作者的作品经过数字化被放在网上后,很容易被网络用户浏览、下载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著作权的归属及保护是容易产生问题的。依据我国目前的《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笔者建议,在明确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并不侵犯到著作者的著作权前提下,未来的相关立法应该适当放宽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范围,可使数字图书馆与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一样享有合理或法定使用权的主体范围,并允许数字图书馆在用户的人数、作品内容下载复制的数量以及被浏览、下载的技术上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以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从而可以既保护到著作者,又使数字图书馆有更正规的发展。

3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保护可以借鉴传统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对已经数字化了的文字作品进行集体管理,著作权集体管理可以有效地维护著作者的合法权益。上述案例中,以刘美丽为代表的千名硕博士对万方公司提出诉讼,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采用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则有可能在维权时限和效果上有很大的收获。根据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相关制度,能够对版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地分析与解决。

数字图书馆将作品数字化后上载互联网可能带来的问题是,一方面作者难以查找到所有使用自己作品的用户,就无法充分行使自己的著作权;另一方面,想获得作者授权许可使用作品的用户。可能因地域限制而无法联络到作者,这样一来,用户合法使用作者作品的权利受限制。此时,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作者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代表著作权人向数字图书馆集体授权、收取报酬并分配给著作权人。正如国内第一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职责一样,它全面为中国音乐词曲作者开展版权服务,并与世界上32个同类组织签订了正式的业务合作协议。对于那些提供音乐服务或视频点播服务的网站来说,它们所使用的索材不必一一通过著作权人的许可,只需要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授权并向这一组织支付报酬即可,然后再由协会向作品被使用的成员进行利益分配。

同样的,数字图书馆只需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签订相关协议,就可获得几乎所有作品的合法使用权,从而免去寻找作者的麻烦,也不必逐个寻找著作权人洽谈著作权交易事由。将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应用于刘美丽案中,万方公司可以与相关的集体组织接触,获得硕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使用权,就可能避免成为被告席中的主角。这样一来,有利于数字图书馆提高作品使用效率,发挥数字化信息传播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作为著作权人的人,其在行使著作权集体管理权力时,不得侵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笔者建议相关立法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著作权法,制定出更有效更全面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办法,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和其它权利。

4采用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刘美丽发现自己用了三年时间完成的学位论文出现在万方公司开发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同时,在国家图书馆和许多学校的内部局域网中,这一数据库能方便地在线浏览与下载。这意味着,刘美丽的学位论文可以很轻易地成为各个终端用户电脑中的文件,她的研究成果轻而易举地被别人拿去使用。

数字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料在网络传播中很难得到较好的控制,经过数字化的作品一旦上网,就难以避免被用户浏览、下载、复制、打印等。这样对于著作权侵权的认定和举证都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正如传统的图书有防伪码,以防盗版书籍的侵权一样,数字图书馆也应该采取必要的技术保护措施,对馆藏的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进行有效的保护。在万方公司合法得到硕博士的学位论文的使用权时,这可以利用一些相关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来保护著作者的著作权,避免非法盗用以及被侵权等事件的发生。

目前,数字版权管理技术(DataRightsManagement,简称DRM)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技术体系。DRM是对数字作品进行版权保护的整体解决方案。它通过加密技术、信息安全传递等技术,防止电子书的非法拷贝,以方便著作者、出版社和网络销售商之间的交易清算。DRM允许网络数字内容的提供者控制浏览、阅读其数字内容的访问权限。无论这些数字内容是图像、文字、音乐或是其它多媒体文件,通过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内容提供者可以自行定义加密方式,以对网络用户的浏览、下载其数字内容进行控制。只有获得数字内容提供者合法授权的最终用户才能拥有相应的权利,并且这些授权可以细化到是否允许最终用户复制、打印以及复制、打印数量限制之类的问题。这样,通过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内容提供者(著作权人)就可以有效防止非法复制及使用,减少被侵权的风险。

5提高著作权人的维权意识

作为著作权的合法享有者,当自身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人们应该学会用法律的手段去维护自己。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有相当一部人著作者的法律意识薄弱,有些人看到自己的论文被放在了网上,认为是自己的荣誉,却没有想过,论文有可能被网络用户浏览、下载、打印甚至是剽窃抄袭等,而开发论文的数字图书馆有可能通过用户对其数据库中的论文使用得到相应的报酬。在这个过程中,著作者没有得到任何名义上与实质上的报酬。

著作者的维权意识薄弱,是更多的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著作人要有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可以说,数字图书的版权问题需要引起出版界、法学界以及著作人的共同关注。

6借鉴学习国外的著作权保护方法

在立法方面,国外的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界定有较明确的定义,同时,较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著作权有相对有效的保护。由于发展时间长,并且在技术、制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国外的数字出版在版权保护方面也比较成熟,值得学习与借鉴。

在千名硕博士诉万方学位论文侵权案件中,就可以仿效Google的和解协议。由我国的出版协会牵头,与各个数字图书馆签订相关的协议,以保护众多著作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技术论文范文篇10

以下是我们对于其他投稿流程方面的一个大致的介绍,还望这些对于SCI期刊投稿的人员有所帮助。

1、向编辑简要介绍一下论文的内容以及参与此项研究工作的作者名单。在这里不需要太详细,即使是工作中包含了一些复杂的实验部分。

2、重点解释为什么该研究是有创新性的而且会受大家感兴趣。在这里,可以介绍有哪些创新性的技术被用到、你的实验样本数量足够多、研究成果将对这个领域有较大影响等。一些临床国际期刊还要求介绍这项工作会对将来的实际治疗应用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写作时只需要包含要点而不用仔细解释。同时,尽量让编辑看到你的工作是和所投期刊相关性很强。最好是你的工作也刚好验证了别的研究团队在这个期刊以前发表的成果,或者与他们结果相反。

3、可以介绍你和你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人员,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以及与这篇文章的关系。可以解释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期刊来投稿。如果此项工作有与其他实验室合作完成,也可以介绍相关合作团队的研究情况。

4、声明文章没有任何利益方面的冲突(查询各期刊在利益冲突政策方面的描述,因为每个期刊有不同的相关规定)。同时,需要表明这项研究没有发表过,也没同时在别的期刊投稿当前

SCI期刊主要有四个区的划分,对于论文的发表容易程度上来说三、四区的比较好发一些,对于一、二区的期刊是比价难的。大家在选择刊物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刊物才可以。关于哪本刊物比较适宜可以咨询搜发表在线编辑人员。

SCI刊物所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其中有:工程技术、农林科学、化学、生物、医学、社会科学、综合性期刊、地学、地学天文、数学、物理.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等方面的刊物,为此要在选择时注意自己的论文是哪个方面的。

SCI刊物比我们经常说的普刊类的投稿要严格很多,因此大家要注意相关的论文格式、论文投稿时间和投稿细节上的要求。对于论文中的润色与修改上的各项指标等问题要点,这些也都是大家要掌握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