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9:20:35

相关问题

相关问题范文篇1

一、开展财政课题调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财政课题调研是地方财政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有力推进。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都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各级财政部门也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不少地方的财政部门把调查研究例入干部的岗位考核。笔者的体会,开展财政调研和课题研究,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必要性:

1.调查研究是转变财政职能的重要途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这就要求政府加快职能的转化,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审批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的服务经济,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经济管理模式。同样,财政也要转变职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在计划经济时代,财政部门掌握不少资源,财政部门的社会地位很高,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有财政周转金,支持企业发展有税收减免权,财政部门可以说是“车水马龙”,权力掩盖了能力。随着公共财政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管理日益规范,财政逐步走向公开、公平、公正,现在的财政部门可以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仅靠权力开展财政工作已是举步维艰,财政部门必须靠能力开展工作。而调查研究是财政部门转变职能的一个具体方式,有利于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提高财政的影响力和财政部门的社会地位。

2.调查研究是财政部门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在各级政府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改变机关的工作作风。改变机关仍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风气和“拍脑袋,评主观意志办事”的官僚作风。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重要的综合经济部门,许多财政政策措施的出台,来自于调查研究。一个地方财政部门的领导,如果不重视财政科研工作,这样的领导是不开明的;如果觉得科研可有可无,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这个地方的财政工作要有创新是有难度的。随着财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加需要注重调查研究,更加需要财政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实施换位思考,有利于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3.调查研究是财政干部学习财政业务的需要。财政部门不仅是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而且也是政府综合性很强的业务部门,要做好财政工作,不懂得财政业务,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财政业务要学习,每年出台的财政政策要学习,要领会。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许多新知识要学习,如目前推行的部门预算改革、财政国库集中受付制度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都需要学习。笔者认为,调查研究是学习财政业务知识的重要形式,也是学习财政业务的捷径。我们平常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有些属于财政问题,有些不纯属于财政问题;有些我们熟悉,有些我们不一定熟悉,通过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我们就能熟悉这些知识,对这些知识有新的认识。

4.调查研究是培养财政干部工作能力的需要。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干部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做好财政工作,最基本的需要三方面的能力:一是说的能力。财政部门每天要和各方面打交道,要宣传国家财政的制度、政策、法规,需要有说的能力。二是算的能力。财政部门和钱打交道,和数字打交道,财政预算的安排,部门预算的制定,都需要算的能力。三是写的能力。小的写个人总结,大的写工作总结、写汇报材料、写会议交流材料等,都需要写的能力。一直以来,财政部门缺少两种人才:一是计算机人才;二是写作人才(或秘书人才)。通过近几年的引进和培育,计算机人才缺乏的局面得到了解决,但秘书人才缺乏没有得到改观,各级财政部门比较缺少写作人才。而通过课题的调研,可以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的写作能力。

二、如何提高财政课题调研能力

对地方各级财政部分来说,财政课题的调研非常重要,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和干部都应加强课题的调查研究。但是,很多人怕调查研究,怕写调研报告。笔者认为,问题的核心是不少财政干部缺乏课题调查研究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财政干部的调研能力呢?

1.提高调研能力的关键是学习。韩愈在《师说》里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如今,我们面临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里,老知识不断更新,新知识层出不穷,“生命有限,知识无限”,“活到老,学到老”不仅必要,而且必须。我们已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必须树立“单位的优势不等于个人的优势,个人的优势在于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数质,增强调查研究的能力。那么,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一是向书本学习,学以致用;二是学习要持之以恒;三是要多向高明的人学习;四是要向实际学习,调查研究是学习的好方式。

2.提高调研能力要有吃苦的精神。我们都知道,写文章需要灵感。同样,写调研报告也需要灵感。但笔者认为,写调研报告除了灵感外,更多的是需要勤奋,而不是所谓的天赋。要有“一夜两夜不睡”的吃苦精神,多写多练,一定能把调研报告写好。因此,要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勤奋就是资本,只要努力了,总会有收获。

3.提高调研能力要有创新的精神。一篇文章好不好,关键在于创新。十六大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国从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经济理论除了创新外,更多的是引进。发展经济学的核心也是把西方的经济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结合起来,以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国财政经济问题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体现在观点的创新,体现在方法的创新。

4.提高调研能力要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的发现。许多发明创造来自于想象。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在平常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想象力丰富了,思路开阔了,撰写课题调研报告也会得心应手。

三、财政调研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

如何写文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文章无定格,妙手偶得之”,另一种是“凤头、猪肚、豹尾”。课题调研报告有没有固定的格式,应该说是没有的,但笔者认为,课题调研报告和文学类的文章是有区别的,课题调研报告虽然没有固定的格式,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我们对业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的研究,对应用性调研和课题报告,总的要求是“凤头、猪肚、豹尾”。财政课题调研,一般也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1.确立主题。从事调查研究,写财税调研文章,首先要确立主题,即写什么,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一般来说,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目的,通过主题来反映作者的写作动机和要达到的写作目的,即反映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要使文章写得好、有价值,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确立财税调研文章的主题,至关重要。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财税改革的热点问题。应用性研究和基础研究的主要区别,基础研究主要研究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而应用性研究主要研究一些热点问题,为现实、为中心工作服务。当前,财政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在建立和逐步完善公共财政的过程中,财政改革和发展面临不少热点问题,如在财政管理上,要实行部门预算,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等;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财政主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等,这些问题都是财政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都是财政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财政研究的主题。

(2)领导关心的问题。地方财政课题调研的主要目的在于应用,宗旨是为现实、为中心服务,主要体现为领导和部门的决策服务。只有为领导和决策部门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财政科研的价值才真正得到体现。因此,地方党政领导和财政部门领导关心的问题,也是财政科研主题的主要来源。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问题”等,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财政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财政如何支持和谐社会建设等,是地方各级财政部门领导关心的问题,我们在开展财政调研的时候就应该把这些问题作为主题来研究。

(3)实际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应该说,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会不断产生,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而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调查研究的重点。如分税制改革以来,在增强中央财政宏观调控的同时,给地方财政增加了不少困难,尤其是县乡财政。如何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增强县乡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财政研究的重点。

2.成立课题组。财政课题研究和一般的研究的区别是,课题研究是集体的研究,是集体劳动的结果,处处体现集体的智慧。课题研究体现了合作上的分工,分工上的合作。因此,财政课题研究要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分工。

(1)要成立课题组。课题组有什么要求?应该说课题组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考虑到基层财政部门主要从事的应用性研究,是为财政部门的行政工作服务,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课题组还是有方向性的要求。课题组一般要求由行政领导担任课题组组长或负责人或牵头人,课题组成员原则上要求3人以上。因为由行政领导担任课题组组长,课题研究更能够得到领导的支持,课题研究的成果更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为地方财政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2)要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大致框架,要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效果。同时,要明确课题的性质,是临时课题,还是年度课题,或是跨年度的中长期课题;以及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

(3)要明确课题研究的分工。总的来说,课题研究是集体的劳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大体的分工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一个人起草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修改,最后由课题组组长定稿。这种研究主要适合一些小课题的研究。二是由多人分头起草。对一些大课题,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由几个人分工起草课题报告,再指定课题组的具体成员进行统稿,在此基础上再由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修改,最后由课题组组长定稿。

(4)课题协作的形式。财政课题研究,即要有理论,也要有实际,重点在应用。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课题研究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一是科(处)室之间的合作。主要是财政部门内部,整和资源,科(处)室内部或科(处)室之间进行合作研究。二是上下级财政部门之间的合作。有些课题,由上级财政部门牵头,又需要下级财政部门合作,或提供资料,可以采取上下级之间的合作。三是实际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协作。财政部门有些大的课题,可以邀请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一起参与研究,借用外力,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研究。

3.收集资料。作为社会科学,财政课题研究和自然科学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是有区别的,自然科学追求创新,财政课题研究要求有创新,但更多的是在他人或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因此,资料收集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一环,要通过报刊、网络等途径收集他人或前人的研究成果,掌握研究动态,为课题研究打好基础。

(1)要紧扣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很多,可以参考的文献资料也很多。因此,要根据主题的需要,从众多的信息中,寻找和主题关系密切,对课题研究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对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或不密切的,要学会舍弃。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取得功半事倍的效果。

(2)要新颖。可以研究要有价值,必须要超前。要取得超前的成果,必须掌握理论研究的现状,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收集新颖的资料。否则,研究的成果要么人云亦云,要么滞后,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对实际工作也没有指导意义。

(3)要真实可靠。财政课题研究不同与文学创作,容不得半点虚假。因此,收集的资料,掌握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在进行财政课题调研时,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掌握来自基层的第一线的材料。

4.课题报告的写作。确立主题、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研究,这是做好财政课题研究的必备环节,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完成了,接下来的是财政课题调研报告的写作,这是财政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环节,也是财政课题研究成功的关键。

(1)拟订写作提纲。起草课题报告,必须拟订写作提纲。这是课题研究不可回避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一环,是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的前提。对课题研究提纲的要求,能细的尽量细,不仅要有大的框架,而且对每部分的各项内容,可能碰到的问题,甚至是必要的细节,最好列出来,做到胸有成竹。

(2)观点要鲜明。观点是财政课题报告的灵魂,好的观点,往往能起到使人眼睛一亮,耳朵一振的效果。因此,对课题报告的观点必须认真提炼,作者赞同什么,反对什么,必须要清晰,尤其是对策性的研究报告,观点必须准确、鲜明、实用,发挥课题研究报告的示范效用,以指导实践。

(3)文字要精练。财政课题报告文字的基本要求是,实事求是,语句通顺,文字简明扼要。

(4)结构要合理。结构合理主要体现在写财政课题报告要规范。一般的应用性财政课题报告格式要包括现状、问题、对策等部分,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到不同的财政课题报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无论如何,财政课题报告结构要合理,层次要分明。对一些规范性的财政课题报告,“主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都要有。

(5)要反复修改。一篇好的财政课题报告是改出来的,课题组完成了课题报告的初稿,并不等于课题研究。财政课题报告要反复修改,做到精益求精,甚至可以邀请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四、财政课题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财政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稿常见的毛病:一是分析不透彻,论证不充分。课题研究必须要以理服人,要有理有据,既要有面上的分析,也要有典型的调查。而我们有些课题成果,要么问题、原因分析的比较充分,而对策苍白无力;要么问题提得很好,而分析又不充分,这些问题都影响了课题研究质量。二是没有地方特色。课题研究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用来指导实际工作,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课题研究的灵魂。而有些地方的课题成果,课题雷同的多,有特色的少;观点大路货的多,创新的少;面上的分析多,点上的材料少,从而使课题研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文字数量少。课题研究不同于写评论文章,也不同于写一般文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而有些单位完成的课题成果非常短,只有一两张纸,文字上只有1000-2000字,这样,就难以把问题讲清楚。四是不切题。

为了把课题研究搞得更好,避免少走弯路,要把握好几点:

1.要选好题目。搞课题研究,既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文不对题,更不能偏题,选好题目是课题研究的前提。如何选好题目,好的选题标准是什么,固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至少要体现是不是当前财政改革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是不是领导关心的问题,是不是代表经济发展、财政改革的方向等等。

2.要理论联系实际,有地方特色。理论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理论就成为无源之水。作为地方财政部门搞课题研究,必须走理论联系实际之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课题调研是否有生命力的标志,也是地方科研的优势。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详细地占有材料,同时,要选择有地方特色的课题进行研究。这样,完成的课题成果就有声有色,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相关问题范文篇2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实施意义;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前言

在地质矿产勘察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保证勘察结果准确性是行业发展中的主要内容。而地质矿产勘察工作在保证我国经济建设持久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样也是资源研究开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进步,地质勘察技术工作也得以逐渐实现,但是受到其起步较晚,很多操作技术和工作经验都相对不足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针对这些常见问题,将其进行有效的改善和解决就变得至关重要。

1地质勘察基本情况

本研究主要以江西省寻乌县新天地铁矿核查矿区为调查对象,展开一些列勘察研究。本研究地质中,核查矿区位于寻乌县城275°方向,直线距离约15km处,属寻乌县桂竹帽镇行政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9′40.766″~115°30′17.080″,北纬24°58′01″~24°58′57″。矿区南东与桂竹帽镇有简易公路相通,南西有简易公路与寻乌至定南公路相接,交通较为方便。矿区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7.5℃,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5℃,无霜期280d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680mm,多集中在4~7月。

2矿场资源的开采现状

就所研究的地质矿产资源来说,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开采。基本情况如下:新天地铁矿原称寻乌县老墓铁矿,于1997年开始由原江西省寻乌县新天地铁矿和广东连平县忠信工贸公司分块开采,直到2004年6月共开采近七年。2004年5月,根据赣州市维护矿业秩序领导小组4月26日《关于整顿和规范寻乌县老墓铁矿矿区采矿秩序的通知》、(赣市维字[2004]1号)及2004年5月31日寻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整治桂竹帽老墓铁矿区采矿秩序的通知》(寻府办字[2004]29号)文件精神,江西省寻乌县新天地铁矿及广东连平县忠信工贸公司协商一致,同意将原两采矿权人整合一个采矿权人。整合后的采矿权人各称为“寻乌县新天地铁矿”。1997~2004年期间,矿山开采主要在0至4号勘探线ⅠK矿体与8~12号勘探线ⅡK矿体采矿。开采方式为露天采矿,采出矿石经粉碎加工磁选铁精矿销售。据2005年2月“寻乌县新天地铁矿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累计开采消耗铁矿矿石量723.12千t,WO3量1029.58t。

2005年2月~2007年,矿山采矿生产仍然是在0~4号线ⅠK矿体和8~12号线ⅡK矿体露天采矿场采矿,开采深度0~4号线由640~595m标高,8~12号线由686~653m与757~705m标高。开采方式还是露天方式采矿,公路开拓,汽车运输,磁法选矿。产品方向为铁精矿。矿石经爆破后采用挖掘机采挖,装车,汽车运输至选矿厂流水线作业,采矿回采率一般达到88%以上,矿石贫化率7%,水冶磁法选矿回收率一般在53~74%。由于氧化矿石含泥浆多,对伴生WO3的回收率低,到目前矿石中伴生的WO3尚未进行回收,则该矿山综合利用率为0。2005~2007年上半年,县市矿管部门继续对矿山进行整合,由于当时铁精矿售价低,加上原矿山采矿权人对矿山企业生产管理不善,矿山企业出现亏损,造成矿山采矿生产不正常,自2006年7月~2007年4月被迫停产转让。

矿山转让后,于2007年5月份开始恢复采矿生产。矿山转让后的采矿权人加强了矿山企业人员和生产管理,并且在边生产的同时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采矿生产逐渐走上正常,生产能力逐渐增强。目前日采矿石近400t,入选矿石铁品位28.37%,日产铁精矿约150t。现在铁精矿售价1050元/t,据矿山业主说,每吨铁精矿毛利润可达40%。现在矿山企业生产正走向正常,经济效益出现良好的前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该矿山于2009年初~2010年四月处于停产状态,于2010年五月恢复生产。

3加强地质勘察施工质量的解决策略

就其开采现状来看,其在开采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其开采效率相对低下,而且开采过程和技术都存在明显不足,这主要是受到监督效率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还需要将其进行具体解决,并加强其勘察施工质量,将勘察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提高。

3.1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与企业发展相关的规章制度,是保证企业建设过程有效推进的主要保障,也是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高的重要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完善地质勘查工作的相关文件,并建立一定的审查制度,对每一项工作都进行严格的规定,并派遣人员进行监督。与此同时,针对行业发展现状中准备工作不足和设计文本单一化等问题,需要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审查制度,对相关资料进行寻找,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保证在地质勘察工作开展之前,将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保证各项信息的准确性。此外,在实际的施工开展过程中,也要保证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交流,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共同解决。要促进审查工作的具体落实,并要在保证实际施工无误后,对勘察报告进行撰写,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3.2加强人员素质

要想保证施工中地质勘探工作被有效的推进,就应该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增强。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首先应该对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将其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提高,对新技术进行熟练的掌握,同时加强其理论应用基础,提高其工作责任心,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并要对面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保证其具有专业证书和相关的工作经验,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够为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此外,企业应该树立一定的考核制度,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考核,查看人员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在其基本考试内容不过关的情况下,让其继续进行学习,直到考核通过为止,方可进行正常工作。

3.3提高勘察报告规范性

就勘察报告来说,其主要容应当包括施工现场的土质信息,施工现场周围的土质信息,工作人员首先需要保证这两项信息的完整性,同时促进信息的准确性。就建筑工程来说,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各种突发现象,对施工精度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进行勘察报告撰写的过程中,应该将其进行有效分析和标注,从而给出准确的施工技术,针对其特性对施工材料等进行明确。从而将施工中的利弊关系进行明确,保证地基设计人员能够明确其中的意义,并为其设计开展提供有力基础,保证设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结语

针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的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对行业现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从而具有针对性的将其进行解决,建立健全企业内的相关规章制度,促进人员素质的有效增强,同时将地质勘察报告的规范性进行增强,从而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为地基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坚实基础,并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行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富军.工程地质勘查中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硅谷,2013,6(22):131+135.

[2]林晓聪.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相关问题分析[J].江西建材,2016(24):208.

[3]苍虹竹,孙玉鹏.工程地质勘查中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94.

[4]杨志远.关于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相关问题的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5):78~79.

相关问题范文篇3

一、新准则对投资银行业务的影响与思考

(一)新旧准则相关规定的区别

在现行制度中,证券公司因全额包销或余额包销方式进行承销业务,在承销期结束后如有未出售的证券,按承购价或约定的承购价转为公司的自营证券或长期投资,之后按照自营证券或长期投资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在新准则中,对因承销而带来的未出售证券在会计处理上如何处理,尚无对此的相关规定。那么,这种因承销业务而带来的未出售证券在初如确认时应该如何确认呢?

(二)新准则下的产生的问题

由于新准则并未明确因承销业务而带来的未出售证券的会计处理,那么在初始确认这种性质的证券时,仍然可以依照之前的会计实践,确认为以下二种资产中的一种:交易性金融资产(自营证券)和长期股权投资。

如果证券公司是打算在近期内出售该证券,这时还是应该将其归于自营证券。不过此时问题会产生。新制度下自营证券属于交易性金额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那么这时候这些因承销业务而带来的未出售证券的公允价值应该如何确定?因为证券公司的承购价或约定承购价是与投资者的认购价不同的,在全额包销的情况下,证券公司赚取的正是投资者认购价与证券公司承购价之间的差额。如一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000万股,证券公司以5元/股的价格承购并采取全额包销的方式承销,通过证券公司的承销,该公司1000万股以6元/股的价格发售,投资者的认购价是6元/股。证券公司以5000万元的价格买下1000万股,但只销售出去800万股,获取了4800万元的收入,尚有200万股未销售。那么此时,证券公司需将这200万股未出售证券转入自营证券的时候,如何确认公允价值?

第二个问题是,由于新准则只是规定,在四类金融工具之间,初始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其他类金融资产也不能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那么,如果证券公司在将未出售证券确认为自营证券之后,改变投资目的,计划长期持有该证券,能否将其由自营证券重新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可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如何确定?同样,如果证券公司不打算在近期内出售该证券而打算长期持有,将其初始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之后,证券公司改变持有目的,计划在近期内将股票出售,那么是否能够重新确认为自营证券,即交易性金额资产呢?

(三)相关思考及建议

针对第一个问题,即证券公司将因承销而带来的未出售证券转入自营证券的时候,如何确认公允价值,笔者认为应将证券公司的承购价格作为自营证券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定义,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证券公司承销发行企业股票的过程,只涉及证券公司与发行企业之间的交易,因此证券公司向发行企业购买股票的承购价,正是在证券公司与发行企业的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易的金额。证券公司在承销过程中发挥着金融中介的作用,并承担股票发行失败的风险。因此这一价格与投资者认购发行企业股票的价格的差别,实际上是证券公司所提供服务和所承担风险的代价。因此,不能以这二者价格的不一而将投资者的认购价作为证券公司确认自营证券时的公允价值,仍应以证券公司的承购价作为公允价值。同时,应在该未出售证券上市之日以上市收盘价将其调整为市价(公允价值),之后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针对第二个问题,即证券公司如果将因包销而持有的股票初始确认为自营证券或长期股权投资后,如果改变持有目的,是否能够重新确认?根据现行制度,企业由于投资目的改变或其他原因,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而计划处置的长期投资不调整至短期投资,待处置长期投资时按处置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进行处理。但在新准则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其他类别金融资产之间不再可以进行重分类。笔者认为,新准则的立法意图,是促使企业慎重对待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因为一旦一项投资被初始确认为或未被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无论其后其持有目的是否发生改变,都无法再进行重分类。同时,这一规定也杜绝了企业在各类金融资产之间随意划分类别从而调节利润的行为。根据这一意图,证券公司在将因承销而带来的未出售证券最初确认为自营证券之后,也不能再进行重分类,也即证券公司一旦将该未出售证券确认为自营证券或长期股权投资,就不能在二者之间进行重分类,从而随意调节利润。这就要求证券公司在初始确认时慎重考虑自身的投资目的与意图,进行合理分类。

二、新准则对自营业务的影响及思考

(一)新旧准则相关规定的区别

新会计准则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会计处理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对自营证券的会计处理上。目前,证券公司的自营证券,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提跌价准备。根据新会计准则,自营证券应该被归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其变动计处当期损益。

自营证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可以将自营证券产生的浮盈、浮亏都直接记入了当期损益,改变了目前只记浮亏,不记浮盈的谨慎做法,从而使自营业务业绩与股票的市场价格直接挂钩,能够更加公允、及时地反映了自营业务的质量。同时,由于新准则严格禁止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类金融资产之间的互转,这一规定也将有效杜绝证券公司通过调账来控制自营规模和公司利润。同时,在现行制度中,自营买入证券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包括买入时成交的价款和交纳的各项税费。而在新准则中相关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处当期损益,这将使记入证券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自营证券项目更加直实、直接地反映其价值状况。

(二)新准则下产生的问题

按照新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之后,公司自营证券的规模将与现行制度下的规模有所变化。根据《证券经营机构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事自营业务账户上持有的权益类证券按成本价计算的总金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或证券运营资金的80%,《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监管规则》中规定,证券公司经营证券自营业务,除符合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以下风险控制指标标准:自营股票投资成本不得超过净资本的100%;自营业务规模不得超过净资本的200%。那么,证券公司按新准则对自营证券进行会计处理之后,证监会将以实际成本还是公允价值作为自营规模监管指标计算,将直接影响到证券公司的自营规模,进而可能对公司收益带来影响。对于这一情况,目前证监会并未有相关规定出台。

(三)相关思考及建议

针对新准则带来的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虽然新准则规定自营证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然而在对自营证券规模的监管指标上,应该以仍然以取得时的成本作为监管指标。证监会规定证券公司自营持仓比例,限制投资规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自营风险,如果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过大的话,就会导致资金周转不足,这时证券公司就可能出现挪用、违规拆借等问题,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证券公司的破产与倒闭。证券公司的自营规模,实际上是指证券公司的投资规模,也就是证券公司为购买自营证券而实际支付的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证券公司一般以现金购买自营证券,这部分资金会沉淀在自营证券上,如果证券价格下跌,证券公司自营证券最大的亏损额也就是其最初的购买成本。从这个角度出发,以证券公司最初的投资成本认定为自营证券规模,已经能够反映证券公司的投资风险。其次,如果以证券公允价值作为自营规模,那么这一规模将在不断地变动之中,如果证券价格上涨而导致这一规模超过了规定的比例,证券公司是否需要抛售相关证券?在预期价格还会上涨的情况下,这种强制性的抛售将会影响到证券公司的盈利。如一家证券公司以4元/股的价格购买了100万股股票,最初的投资成本为400万元,该公司的净资本为500万元,此时的自营规模是合规的。随着市场行情的上涨,公司股票升至6元/股,这时股票的公允价值规模为600万元,超过了公司资资本的100%,按规定,公司需抛售一定数量(约18万股)的股票而将自营规模降至500万元。一段时间之后,该股票价格可能继续升至7元/股,但公司自营仍只能维持500万元的最大规模,公司还需继续抛售股票。这种做法实际上限制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一段时间之后该股票价格又下跌至5元/股,那么这时公司仅持有83万股,自营规模又降至415万元,这时公司是该继续增持,还是保持不变呢?证券公司的经营决策就将陷入极度不确定之中,不利于公司的正常经营。

三、证券公司如何应对冲击?

首先,证券公司应该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投资银行业务而言,证券公司应该加强自身对证券估值、推介、路演、定价等核心技术的掌握,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因承销而带来的未出售证券,在出现这种情况时,证券公司应慎重评估自身的持有目的,按照自身目的将其确认为自营证券或长期股权投资,并在适当时候进行相应的处置。

相关问题范文篇4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公共利益;检察机关

行政公益诉讼作为公益诉讼的一种,通常被理解为当行政主体的违法作为或不作为给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侵害之虞时,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特定当事人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

一、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相较于其他诉讼制度而言,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制度确立上都起步较晚。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始于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7月《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广东等13个省(区、市)开展公益诉讼试点的工作,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正式开启。最高检在随后又了试点方案、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及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对试点期间行政公益诉讼的工作进行指导。据统计,各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在开展试点工作的两年中,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886件,其中诉前程序案件6952件、提起诉讼案件934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对试点工作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并认可正式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时机已经到来。2017年6月《行政诉讼法》修正案审议通过,授权检察机关可以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提起公益诉讼,这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2018年3月,两高在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了对行政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受案范围、诉讼程序等一系列法律运用问题的司法解释。从试点到立法再到全面推广,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得以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正式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工作也得到了顺利推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统计,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自2017年7月在我国全面铺开以来,检察机关在2018年全年共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108767件。截止2019年8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204446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74534件。

二、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存在的问题

我国行政诉讼公益制度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确立及适用的时间较短,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诉讼主体较为单一。检察机关是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唯一提起主体,排除了群众、组织、团体等享有提起诉讼的资格。这种制度安排,虽然能保证制度运行的有序性和专业性,但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设计之时,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而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的群众、组织及团体却不能直接提起诉讼,维护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在处理繁重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着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任务,这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检察机关的工作负担,难免会分身乏术,使得一些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偏离了此项制度的初衷。(二)案件范围界定模糊。《行政诉讼法》第25条将行政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界定为“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明确了检察机关在上述四个领域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权力,还附加了一个“等领域”作为兜底。看似完备的规定却在适用中遇到了瓶颈。根据最高检的工作报告相关数据显示,检察机关在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主要涉及到的案件还是集中在《行政诉讼法》列举的四个领域,而其他由于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案件,由于受案范围规定的不明确,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案件范围界定不清,阻碍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发挥更好的效用。(三)案件线索来源渠道较窄。《行政诉讼法》将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相关线索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启动条件。这种规定排除了其他获取案件线索的渠道,仅通过履职中发现这一方式难以保证所有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都能得到处理。同时,在现实中,也不乏一些有正义感的公民组织勇于捍卫公共利益进行举报,或者其他机关单位在履行职责、处理公务的过程中发现线索的情况。这些具有真实价值的线索如果被忽略,极易对行政公益诉讼的开展具有不利的影响,给国家、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四)举证责任分配不明确。我国在一般行政诉讼案件中采用的原则为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由行政机关需要证明自身行为的合法性。而在行政公益诉讼领域,两高的司法解释明确指出检察机关不仅要提供被告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的证明材料,还要证明检察机关已经履行了诉前程序。显然,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承担的证明责任较重。这明显与《行政诉讼法》中的举证责任是相冲突的。对举证责任分配的不统一、不明确,也是阻碍行政公益诉讼功能发挥的因素之一。

三、完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

(一)扩大诉讼主体的范围。诉讼主体单一是阻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快速推进的因素之一,所以扩大行政公益诉讼提起主体是发展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有效途径。结合上述的探讨以及我国实际现状,笔者建议可增加社会团体及组织作为诉讼主体。原因如下:第一,较多社会团体及组织具有公益性及专业性的特点,允许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不仅可以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同时也能减轻检察机关的工作负担。因此,法律可考虑增加符合条件的社会团体、组织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合法提起主体。第二,在群众能否成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主体这个问题上,笔者持保留态度。虽然群众的法治意识在不断增强,但就目前现状来看,群众在专业性、个人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就现阶段来看还不宜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但不排除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公民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之后,也可将其作为诉讼主体的情况发生。(二)扩大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将行政公益诉讼限定在生态环境保护等四个领域,虽然在法律规定中使用了“等领域”作为兜底,但在实践中,由于规定的不明确,使得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并没有突破这四个领域。因此,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界定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时,法律及司法解释也应与时俱进,适当扩大,将涉及公共安全、城市规划、土地征收等公共利益的案件规定在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之中,更好地发挥行政公益诉讼的功用。(三)拓宽案件信息来源渠道。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将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相关线索作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来源渠道。此项规定将案件信息来源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中。基于实践的需求,笔者建议可适当地拓展案源,将其他国家机关在履行职责、处理公务的过程中发现的案件线索及群众、组织的举报、申诉及控告也纳入案件信息的来源范围,以共享案件信息线索,畅通案件信息来源机制,弥补案件信息来源单一的不足。同时,也可对积极举报的群众及组织进行适当的奖励,将公众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一同维护公共利益。(四)明确举证责任的分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规定由检察机关就被告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及已经履行诉前程序进行证明。虽然检察机关的举证能力相较于一般行政诉讼案件中的相对人更强,但在行政公益诉。讼这个较新的工作领域,检察机关的举证能力并不见得比行政机关丰富。而且行政公益诉讼与一般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不一致也一直为广大学者所诟病。因此,由行政机关就自身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证明,将行政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与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保持一致更加合理。除此之外,加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队伍建设、完善行政公益诉讼配套机制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但相信随着立法的不断完善,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将会更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用,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勇.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完善——基于行政公益诉讼实践的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1:77.

[2]秦鹏,田韶华.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相关问题探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8,12:52.

相关问题范文篇5

一、当前税收在调控房地产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制设置失衡,计税依据失真。目前我国房地产税制政策基本上是不卖不税、不租不税,一旦租售,则数税并课,从而导致开发和经营环节税负过重。房地产开发税费偏重所引发的开发成本上升,并进而导致房地产价格上升。同时部分税种的计税依据不合理,不能反映房地产的市场价值。现行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的计税依据既不能准确地反映财产的市场价值,也不能反映土地的级差收益和房地产的时间价值,更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的增值而相应增加税收收入。如房产税按照房产原值扣除一定比例作为计税依据,这种计税方法,没有顾及房屋后期的升值因素,与房屋的市场价值相差很大,使得来源于房地产的税收收入无法随着房地产的增值而相应增加。

(二)诚信纳税意识不够,偷税现象比较严重。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由于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偷逃税现象较为严重。首先是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制度、核算办法不了解,不熟悉而乱用会计科目、随意结转成本费用;其次是有意隐瞒利润逃避税收,不记或少记收入,虚列成本费用;其三是财务制度形同虚设,设置“帐外帐”,开具虚假发票、白条现象比比皆是;其四是房地产代收款项不按规定申报纳税,如物业费、绿化费等;其五,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前期投入资金大,经营周期长,其收益主要集中在房产开发的中后期。房地产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收取的预收款和银行按揭款不进行纳税申报或少申报,长期将这样的收入挂往来帐,把挤占税款后的资金用于滚动开发经营或弥补注册资金的不足,这样以来,一部分税款就由占转偷,最后变成了无声消失。

(三)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目前,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房地产开发、转让、持有等环节分别征收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税种。由于涉及的税种较多,而其相关的税收政策又在不断的修订完善中,因此,相对于房地产方面的税收政策不能及时、全面的送到纳税人手中,使一些纳税人无法对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有所认识。如房地产企业从商品房的预售到办理房产证的过程中,由于一些销售行为的不确定因素,在应付款中的押金、定金、预收帐款中的预收款何时确认或转作收入核算认识不统一,从而屡屡出现与税收政策相违背的现象。

(四)税收征管力度不够,征管漏洞较为明显。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复杂,涉及税种相对较多,使得征管难度加大,加上税务部门征管手段落后,房地产行业税收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使得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征管存在较多的缺失。体现在:一是税种管理缺位。如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前期主要涉及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使用税,开发中期主要涉及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等,而在开发后期涉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在通常的税收日常管理中,税务人员偏重于营业税的征管,而忽视了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二是计税依据失准。房地产开发项目多,时间长,现行的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与税收法规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对收入与成本的认定上分歧较大。三是管理措施不统一。如目前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有核定征收、查帐征收等方式,而土地增值税清算由于计算程序复杂,以及预征政策落实不力等问题,使得征管上存在较大的漏洞。

(五)税收违法处罚偏颇,稽查查处力度不够。税务部门只注重了当期征收,不注重回头检查,也不重视税源普查和重点税源的稽查工作。另外,对偷逃税的处罚不严,虽然刑法、税收征管法对偷逃税行为有明文处罚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税务部门往往以补代罚、以罚代刑,使偷逃税的人总存有侥幸的心理。如契税是一次性的行为税,涉及的纳税人面宽且复杂,事后监督检查,追缴税款相当困难。目前,产权交易双方或者中介机构采取瞒报成交价,订立假合同等手段,降低计税依据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由于税法对这类偷逃税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条款,加上查处不严,致使开发商、中介机构以及产权承受人肆无忌惮地弄虚作假,偷逃国家税款。

(六)部门之间缺乏配合,激励制约手段欠缺。税务部门在房地产税收征管过程中,一些基础信息来源于房管、土地等部门,但由于彼此不属于同一领导机构,以及没有一个具体的法律或规章来约束相关部门对房地产业的协税护税行为,致使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乏力。目前相互之间的合作只处于相互约定和协商的状态,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必须召开部门间的协调会议才可解决,缺乏相应的激励制约手段,未能实现信息共享,难以实现房地产行业税源的源泉控管。

二、税收调控房地产不力的原因剖析

(一)调控手段不能形成合力。一是政府指导失控,导致房地产企业无序竞争。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的主要过程均为集团所控制的项目公司运作,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微弱。其开发的楼盘能影响甚至控制当地房市,是房价迅猛增长的一支源动力,其开发的楼盘往往存在“两高一低”异常现象,即“售价高,成本费用高,反映的利润低”,而事实上这些公司在取得暴利的同时,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比如:由于民间财富被高度集中,会减少未来的社会需求,而房价的高涨会提高城市建设成本,不利于企业创业投资发展,最后势必影响到城市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的增长。二是税收政策滞后,导致税款流失。税收规范和法律上的盲点,使得开发企业税收筹划应运而生,合理与不合理的做法同时存在,如:开发商通常采用在委托销售合同中故意抬高手续费比例或降低销售底价的手段,隐匿收入。超过底价部分,高比例向营销部门分成,从而达到转移利润,少缴税收的目的。再如:今年实施《企业所得税法》后,个别分支机构实现的企业所得税回总部缴纳,这些都对施工地税收产生不利影响。三是期房套现的行业销售模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当前几乎所有的房地产企业均采取期房销售为主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极易套牢广大消费者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到消费者对其他方面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税收征管弱化影响调控效果。一是对房地产交易价格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缺乏严密的财产登记制度、价格评估制度,没有权威、统一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税务部门和计划管理、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房产管理等行政部门的信息不对称,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成本信息和其收入情况缺乏有效监督。二是税务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对房地产业务缺乏深入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房地产企业涉及的相关税种的征管。表现为跟不上房地产开发行业发展步伐,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整体情况缺乏了解,各个开发环节缺少相应的“表、证、单、书”,不能及时掌握开发产品的“产、销、存”数量;对房地产各项成本指标不熟悉,没有一套可供参考的成本指标参数等等。

(三)利益驱动影响调控空间。近几年,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土地出让价格的高低和房地产税收的多少与房价密切相关,房价越高,当地土地拍卖价也越高,征收的相关税收也越多。在地方政府有收取更多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收的情况下,很可能会或明或暗地支持房价上涨,所以对住宅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难免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因此,当前房价持续走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利益联盟”-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开发商和金融机构-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关于加大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的对策及建议

为促使房地产朝着有利税收的方面发展,我们认为“政府引导、地方调控、部门联动、税收主导”是关键。

(一)中央政策要调控到位。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当然也包括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年以来,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部分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对房地产投资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以20*年“国六条”和20*年“国八条”为核心)。三年多来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政策也进行了多项调整,如:对个人住宅转手交易征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大幅度提高土地使用税定额税率、进一步明确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等。这些调控措施在抑制房地产投机、促使房价增长程度下降以及增加房地产税收收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策调控未能及时到位,如:税收政策自总局制定出台(粗线条)层层下发(政策进一步细化)到基层执行往往有一个较长的时段,税收政策执行时已经滞后,因此,在利用房地产税收政策时,应选择恰当的时机,保持房地产税收政策与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协调一致。

(二)地方政府与中央要协调到位。中央与地方在政策调控中的不协调是造成房地产政策调控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近几年,随着各地经济上规模、上台阶的发展,税收增长迅速。但是由于目前的财政分配体制与考核制度不科学,一方面,中央财政充实,而地方财政吃紧,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事权与财权相分离,缺乏执行调控政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一时繁荣已给地方经济发展业绩戴上了美丽的光环,短时期内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核,有可能弃经济长期发展于不顾,也就不会自觉引导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因此,需要调动地方积极性,调控政策的出台应尽可能保证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统一协调,并有所倾斜,以解决其后顾之忧;另外,进一步优化对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办法,将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合理列入重点考核内容。

(三)部门联管的信用体系要管到位。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大环境信用的缺失,对税收的危害巨大,在房地产企业运作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为此,必须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首先各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有针对性开展执法检查,落实好执法责任追究,打击违法执法或不作为行为,确保政府信用;其次各部门联动,综合掌握房地产开发规律,对开发企业违规和不诚信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促进商业信用;第三完善舆论监督和信息披露机制,规范媒体行为,科学统计、房地产市场信息,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并及时披露,形成由政府主导的公众信息环境,提升信息信用。第四把好房地产开业资格的“门坎”。对已入门坎的开发企业做好年检,将诚信度差又不符合条件的驱逐出“门”。提高商品房预售条件,增加房地产开发资金运作难度。加强对拆迁、房地产开发、建设、交易等环节违法违规问题查处的力度,如:依法查处开发企业囤房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税务管理主导作用要发挥到位。

一是建立协税护税网络。首先,加强与土地管理、房产管理等部门的联系,建立信息共享传递制度。把握土地使用权的取得、项目审批、预售及销售、产权登记、二手房交易五个关键环节,全面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涉税资料,建立房地产税收电子档案,实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其次,以契税征管为契机,实施一体化管理。主要是以契税征管为把手,严格执行“先税后证”的有关规定,以证控税,堵塞漏洞,把住税源控管的关键环节,再通过征收机关之间的配合,准确、快捷传递信息,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第三,加强信息比对。以当前契税征管中积累的信息为基础,对从房地产管理部门以及纳税申报过程中取得的信息进行整合归集,以县为单位建立房地产税源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比对堵塞税收漏洞。譬如,通过跟踪了解掌握房地产开发商发生的开发成本、费用、商品房预售和实际销售、收款方式、收款时间等情况,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信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整个纳税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又如: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房地产交易信息,将转让方的名称、识别号码、转让房产的坐落地点、面积、价格与有关纳税申报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漏缴税款的,及时进行追缴,切实加强在房地产二手交易中税收的管理。

相关问题范文篇6

资产处置是指资产占用单位转移、变更和核销其占有、使用的资产部分或全部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改变资产性质或用途的行为。资产处置的方式有:调拨、变卖、报损、报废以及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的资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集体资产依法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工作,是农村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行为的多发区域,是当前农村工作中十分敏感的问题。如果处置不当,不但损害村集体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利益,而且极易引发许多社会矛盾,产生不稳定因素。农村集体资产处置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处置方法和程序,因此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难度和不稳定因素,必须妥善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各社区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确实加强领导,加强和群众的沟通,按照村民组织法相关规定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组织好每一次会议,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规定,即“四议”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显得尤为重要。

二、集体资产处置的工作程序

按照集体资产处置工作的工作程序,在各个时期认真做好各阶段的工作,首先是做好集体资产产权认定,并进行清产核资对集体资产作出评估,最后进行集体资产处置。

为加强城市社区建设,2007年结合兰城街道社区建设实际,本着便于管理,便于社区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便于居民自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体现“大社区小政府”的原则,撤村建居,重新划分社区。

?阳社区在重新划分社区后,辖区范围包括原东门、原湾子、原岱官三个居委会。原东门居委会在城市社区建设时,被划分为两个办事处3个社区,客观条件使集体资产处置成为必然。集体资产处置工作按照规定动作在原居委会成立的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履行,集体资产处置工作分别到了公开拍卖、竞卖和分配阶段。根据居委会实际情况,不同方式的进行了集体资产处置,在分配上意见和建议不同,一是以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户的土地卡为依据,参照承包到户时的6、8、10成数进行分配;二是以承包到户土地面积进行分配;三是以现有人口进行分配。经过多次开会征求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以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户的土地卡为依据,参照承包到户是的6、8、10成数进行分配。

1.认真搞好集体资产清查。按照办事处撤村建居业务的相关规定对本社区集体资产产权进行界定。具备界定村、组两级产权条件的,要清晰界定村、组各自享有的产权。?阳社区由于涉及兰城、永昌两个街道办事处三个社区的实际,经过两办事处农经工作人员核实截至2010年8月31日原东门社区管委会账面结余18757470.61元,其中:银行存款18749802.70元,库存现金7667.91元。核实出纳库存现金为7669.00元,长款1.09元,原因是收支水电费四舍五入找零长款。结果已向社员代表大会报告,由社员代表大会给予认定,并张榜公布。

2.集体资产处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主决策的相关要求,召开村民会议或村名代表会议进行民主决策,按照多数人意见,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置集体资产。具体做法:一是管委会拟定集体资产处置方案。对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处置,由党支部、村委会集体研究,拟定初步处置意见,交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二是规范村民(代表)会议程序。对管委会提出的处置意见,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形成书面会议记录,并由与会的代表签字认可。与会的村民(代表)总数必须达到村民总数(村民代表总数)的2/3以上,同意人数占参会人数的2/3以上,方可获得通过。

三、农村集体资产处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兰城街道办事处?阳社区农村集体资产处置意见的调查了解后,我对资产处置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认为现在农村集体资产处置面临如下问题:第一,没有统一的处置程序和方法。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问题,国家没有统一的操作性强的政策、法律,只有一些地方政策和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临时性办法,以及一些乡规民约;第二,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村民和村级组织的意见都是将现有农村集体资产用光、分光,对将来农村集体资产发展前景缺少足够认识。造成这种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矛盾的原因是当前农民急需钱财来改变现实的生活条件,解决就业问题,而对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机制认识不够;第三,地域经济不平衡造成农村集体资产处置时分配不平衡。由于农村集体资产不平衡必然造成集体资产分配不平衡,由于所在社区不同,村民分配到的资金差异较大。第四,同村村民的分配问题。主要是个别人员能否参与分配,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人员、服役人员、服刑人员、在学校大学生等;第五,集体资产处置前清产核资问题。主要包括清产核资小组的成立方式,清产核资程序及债权债务处理等。

四、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从实际中出现的情况看,在分配阶段主要有以下矛盾:(1)出嫁妇女及嫁城姑娘村民待遇。根据第一轮土地承包时的相关规定,多数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原则。在第一轮承包时,有的出嫁妇女在本村承包到土地,而在婆家没有承包到土地,这种情况下应该认定该出嫁妇女具有同等待遇;嫁城姑娘其户籍未迁出,承包到户时在本村承包到土地,其生活是依赖于被征用的土地,同时也履行了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相同的义务,那么,根据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应当享有合法的同等村民待遇。(2)通过合法婚姻关系成为村民的。无论是所招女婿还是所娶的媳妇,只要是在第一轮承包时在本村承包到土地,应当认定其具有村民资格,享受同等村民待遇。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9条规定,“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因此,应享有同等村民待遇。(3)部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村民待遇问题。在第一轮承包时,部分村民由于生育第一胎和第二胎间隔距离不到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第二胎不但要接受行政处罚,而且没有承包到土地,第二胎子女在集体资产处置时是否参与分配,交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4)学生户口迁出的村民待遇问题。农业户口的大、中专学生因为上学将户口迁至学校,其在校期间及未就业之前,应当享有原户籍所在地村民同等的待遇。这是因为其就学和生活所必要的费用实际上仍然依赖于其原户口所在地的土地,所以,为保证他们安心上学,学生原籍所在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可以该学生户口已迁出该村为理由,限制或者剥夺学生应当享有的同等村民待遇。(5)服刑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的村民待遇问题。服刑人员虽然其户口已被迁往服刑地,但是服刑完后除去少数人留在服刑地就业外,大多人都要返回原籍,其生活仍然依赖于原籍地的土地。所以应当给予其村民待遇;刑满释放人员有的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没有分到土地,但回村后集体经济组织从集体机动地上调配过土地,在承包期间以上交集体租金的形式履行义务,在集体资产处置前土地被依法征用,赔偿的各项资金都分配到本户。因此,应享有同等村民待遇。(6)离退休人员的村民待遇问题。这部分人虽然户口已迁回原籍,但是其在原工作单位仍享受一定的退(离)休金,应当说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不是被征用的土地或者基本上与被征用土地无关,所以,一般来说他们不应享有村民待遇。(7)五保户的村民待遇问题。五保户作为弱势群体历来被社会关注,五保户的生活起居由集体统一照顾,他应当享有的同等村民待遇。

相关问题范文篇7

保险理赔既是保险业务处理程序的最后环节,又是评估其他工作效率的最佳手段。更是保险人履行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是验证保险公司业务质量和服务质量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处理理赔纠纷可以发现保险公司在业务承保这个“进口”和后续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一般说来,保险理赔工作的基本程序如下:接受出险通知——现场勘查(包括查看出险地点、时间,查明出险原因,了解保险标的受损情况)——责任审核(包括审核保险事故是否发生在保险标的上,是否发生在保单载明的地点,是否发生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限内,要求赔偿的人是否有权提出要求,保险事故发生的结果是否可以构成要求赔偿的条件等)——损失核算(包括保险标的实际损失和发生的一些直接费用)——损余物资处理——赔款给付——代位追偿。保险理赔工作一般应坚持“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所谓主动,是指保险人应主动深入现场开展理赔工作;所谓迅速,是指保险人应按法律规定的时间,及时赔付,不拖延;所谓准确,是指计算赔付金额应力求准确,不惜赔,也不滥赔;所谓合理,是指赔付要合情合理,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符合保险条款的规定,又符合实际情况。然而我国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却还远远达不到以上要求,“理赔难”的现象比较普遍。

一、我国保险理赔低效率的表现

(一)现场勘查难。保险公司有关理赔的规章制度要求第一现场勘查率力争达100%,而实际工作中却达不到70%。虽然,保险条款和索赔须知明确要求,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要在第一时间通知保险公司。可实际上,由于缺乏法律层面的理赔规定,加之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事故当事人的不良动机,使保险理赔的责任判定和实际损失的认定,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二)调查取证难。为了准确认定责任损失,防止骗保现象的发生,保险公司一般都会制定严谨的理赔程序,依据气象、水文、公检法等代表国家权威部门或关联单位出具的相关证明,作为理赔处理的重要或唯一证据。但从目前来看不尽如人意,取得证明文件的手续过于繁琐,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索赔带来了较多的麻烦。更甚者,一些部门为了营利目的,不负责任的乱出证明。对权力部门的过分依赖,使得保险公司理赔工作效率大幅降低,支出了许多本不该支付的赔款。

(三)理赔控制难。一是保险理赔的专业技术咨询鉴定系统缺失,常常引发理赔争议。二是业内信息披露系统缺失,业内外的黑名单制度尚未推行,不法之徒逍遥法外,使保险公司防不胜防。三是询报价系统失真,市场信息的权威性及传递损耗,极易增加赔付成本。四是保险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里外勾结,共同谋利的现象不断发生,利用了保险公司自身管理的缺陷,使管理者防不胜防。

(四)依法经营难。现行保险理赔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有些保险公司为了短期的利润而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索赔要求故意进行压赔、限赔或拖赔;而一些保险公司则为了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一味迁就客户进行通融赔付,以致滥赔;而面对保险欺诈,很多保险公司往往束手无策,以致骗赔猖獗。

二、社会环境影响理赔效率

(一)法制环境不健全。当前,保险业所运用的法律、法规或条例,有些条款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尽管有些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正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但立法建设滞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由于新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出台,旧法规是理赔的根据,出现了大量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赔付率上升,赔款增加。此外,各法规之间磨合性差,存在明显的衔接“缺口”,相关法规的相应条款之间存在冲突,语言不规范,表述不清晰,使得保险理赔人员在处理赔偿实务时,无所适从。保险公司法制观念薄弱,对采取法律方式处理索赔存在后顾之忧,担心会由此影响社会公众对保险公司的印象,往往采取“内部消化”、“私了”,从而埋下了理赔风险的祸根。

(二)诚信环境不理想。我国保险业诚信环境不甚理想是造成我国保险理赔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保险公司信用度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投保容易,索赔难;收费迅速,赔款拖拉”现象已成为广大投保人的共识。第二,不论索赔金额大小,情况是否清楚,都要经过复杂的甚至是不必要的程序。第三,保险公司不严格履行赔款时限义务,许多赔款的时限都超出了法律的规定。另一方面投保人也存在信用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保险欺诈。保险欺诈并非新鲜事物,从保险业诞生之日起,欺诈事件就如影随形。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国际上某些险种因被欺诈而导致的赔款支出最高可达保险费收入的50%,平均保险业务的欺诈损失在10%—30%左右。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保险欺诈活动也日益频繁,有资料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诈骗犯罪中涉及保险欺诈的仅占2%左右;到1994年底,这类案件上升到6%左右;到2000年,则升至9.1%。

(三)人才环境不适应。我国保险理赔纠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展业人员在展业时没有履行应尽的解释说明义务,存在误导投保人的现象。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关于保险公司责任免除条款,《保险法》特别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但是在理赔实际工作中,部分业务员在展业时只说明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会得到多少赔偿,而对一些限制性条款及责任免除条款则讲解很少,甚至不提。一旦发生事故,被保险人、受益人对保险赔偿金额希望值高,而实际赔付往往达不到投保时的要求,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保险理赔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保险标的涉及面很广,而且标的风险的成因也十分复杂。这就要求保险理赔人员,特别是估损、定损、审核方面的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理赔经验,较强的辨伪能力。而现有的理赔人员大多数并不具有这种知识和能力,致使在理赔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办事效率低下。每当出现复杂赔案时,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四)政府职责不明确。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作为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之一,对保险事故进行调查是应该和必须的。但是由于风险因素众多,因而调查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很多调查工作保险公司还须依赖其他的部门。例如在火灾保险中,保险公司需要公安消防机关作起火原因及损失的结论;在交通案件中,需要交通部门对交通事故的原因及事故责任的分析和结论;在人身意外伤害案件中需要医疗部门作出诊断和医疗的结论等等。但是在我国,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这些部门有确认和证明的义务。这些部门也没有建立这方面的工作程序和规定,因而造成了很多保险理赔实践中的问题。如结论证明随便开,以及伴随而来的弄虚作假和腐败问题。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保险理赔效率

(一)与时俱进,完善法制环境。我国新公布的《机动车辆强制保险条例》已在7月1日施行,无疑将给我国保险业法制建设带来难得机遇,进而推动保险业的迅猛发展。保险监管机构继续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风险保障需求,如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进行调研立法,扩大保险依法参与社会管理效能的同时,还应密切联系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力量对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律、法规进行一次大清理,对于相互冲突的相关条款进行规范以及明确,而对于一些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也应及时进行调研并制定相关的条文,使得保险理赔有法可依。同时,保险监管机构应指导保险行业协会从反应最为强烈的机动车险、健康险等的理赔服务着手,明确理赔服务的时间、程序和标准,逐步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向社会公开承诺,并通过签订自律公约等形式在全行业普遍推行。目前,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已经总结出一套理赔方面的行业经验和通行标准。如2004年12月24日经济合作组织(OECD)就推出了一套保险理赔行为管理指南(OECDGuidelinesforGoodPracticeforInsuranceClaimManagement),分别从报案、接案、理赔文件和流程、反欺诈、理算、理赔、时效、投诉处理、理赔相关服务、市场行为10个方面为其成员国的保险公司提供了一套理赔文化范本。

(二)同心同德,建设保险诚信。建设保险诚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保险经营的特殊性,联系社会的广泛性,决定了保险诚信建设对整体社会诚信环境的依赖性。所以,政府和监管机构要切实肩负起营造社会诚信环境的责任,促进保险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制定市场行为规则,规范保险市场竞争秩序,增加重大项目招投标的透明度,监督和促进保险公司加强同业合作,共同抵制不诚信的行为。二是实施教育与引导,从构建企业文化的长远发展目标出发,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对其员工进行诚信教育,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惩处机制,树立起保险企业形象。具体的做法是在保监会、保险行业协会的指导下,逐步建立面向行业内外的保险信息网络,包括保险公司一般性业务沟通交流网络。三是建立奖惩机制,在建立保险行业荣誉体系,定期考核评比的基础上,隆重表彰全国范围内的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典型引路,弘扬诚信文化。同时建立保险从业人员和被保险人诚信信息查询网络,对有不良记录的保险公司、人名单和恶意骗保骗赔被保险人名单进行公布。这样一方面可使失信的业务员难以再从事保险业,为不诚信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也可以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使那些恶意骗保的投保人难以得逞。

(三)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保险监管机构要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分门别类的、与国际接轨的从业人员标准,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整体素质提高。一要开展保险从业教育,以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教育为契机,在业内深入有效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大服务的战略经营理念。二要完善准入制度,广泛推行行业及岗位标准,包括业内评价、文化素质、基本技能、从业经历等,实行定期的考核与岗位轮换、淘汰与晋级机制。三要启动社会监督机制,建立执业诚信档案,定期进行评价。要在与保险经营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或部门,广泛聘用保险社会监督员,实现保险经营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提高工作效率。四要提高理赔人员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保险理赔风险因素的高技术化和隐蔽化趋势不断增强,理赔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保险理赔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保险理赔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包括具有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从复杂的保险赔案中辨别真伪的能力。

(四)加强合作,利用保险公估资源。保险公估机构的存在与发展,源于保险公估机构的独特地位和特有职能。保险公估机构介入保险市场,不仅能有效地降低保险商品的边际交易成本,而且能维护保险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建立和完善保险市场体系、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今天,加快培育和发展公估机构是促进保险理赔规范化的需要。目前,我国各家保险公司对各险种的理赔方式不一,规范化、公证化程度不高,再加上理赔人员队伍不稳定,管理不严,往往发生人情赔付、通融赔付,甚至发生以赔谋利、损公肥私的现象。如果建立了保险公估人制度,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公估机构对保险标的损失范围、损失程度、损失数量进行计算和确定,出具保险公估报告,然后由保险公司负责审查和赔付,就可以杜绝上述弊端。对保险公司而言,既节省了人力物力,缩短了理赔时间,还提高了公司信誉;对被保险人来说,由第三方处理赔付,公证客观、准确及时,被保险人可以迅速得到补偿。在国际上,由保险公估人经办本国或国外保险与再保险的公估业务是通行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杨立新等.保险赔偿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相关问题范文篇8

中国农产品价格自1997年以来出现连年下降,从而导致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也出现连续4年的持续下降。1997年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4.5%,1998年下降8%,根据当年农村住户调查的资料反映,1998年农民出售的15种主要农产品中有12个品种的价格下降,而肉类价格跌幅最大,达12.7%。1999年情况更加严峻,全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2.2%,创改革以来最大跌幅。统计的11种主要农产品价格,除木材上升1.4%外,其余10类农产品价格均出现大幅度下降。从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所反映的情况更加严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1,2002)。2000年和2001年农产品价格虽然略有好转但尚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价格下降的颓势。

中国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十分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是总体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大宗农产品总体上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却是众多的农产品过剩和农产品价格的持续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2000年。

走低。中央政府自1998年以来连续几年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积极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种植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淘汰过剩的和低品质的、以满足温饱为主要生产目的的农产品生产。这些政策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产品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针对9亿多农民为仅3亿多城镇人口生产农产品的基本局面,农产品的过剩将是难以扭转。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下跌,就是由于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与城市人口农产品消费增长缓慢的矛盾加剧所造成的,是因为农产品收入弹性过低的缘故。据专家测算,200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6年增加了1441.1元,但这4年中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的开支只增加了53.6元,食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不足0.04,意味着在此阶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用于食品的开支只增加不到4分钱,还包括在外用餐费用的增加(陈锡文,2002)。更值得关注的是,城镇居民1999年人均购买粮食比1996年下降近10公斤,鲜菜下降4公斤多,猪肉下降近2公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1)。考虑到3亿多城镇人口中还有大约1亿多非农业人口是生活在县和县以下,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大中城市更低,因此鼓励农民进行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政策所起作用的程度和范围也会是非常有限的。由于农产品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很低,当前农产品的过剩是商品农产品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的过剩,是大量人口滞留于农村所致。

(二)众多乡村人口与农民收入

“九五”期间,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减: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为9.0%,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仅为2.1%。在“九五”后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3.4%,尚不及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7.2%的1/2。在目前的统计中,农民纯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报酬收入、家庭经营农业(农、林、牧、渔)收入、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转移和财产性收入四个部分。2000年全国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701元,比上年增加71元,增长11.2%,是纯收入增量的165%,如果加上农户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338元,则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达103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工资和非农经营收入的增量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208.3%。通过上述对农民收入特征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乡镇企业及农民外出打工等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尽管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有所回升,达到了4.2%的增长速度,但是收入的来源构成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同时与城市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仍然相差悬殊。

显然,众多的乡村人口是当前农民实现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障碍。从中长期看,继续依靠政府提高大宗农产品收购价格来增加农民农业经营的收入,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体制环境和市场环境。而大规模的商品农产品生产由于土地规模的限制,也不能对所有农民的收入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人多地少构成了农户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基本约束。在此约束之下,非农业人口或城镇居民及整个国民经济所能够承受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与农民农业经营收入的增长将是一对很大的矛盾。依靠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攀升来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以使其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已经不会成为常态(陈剑波,2001)。

此外,长期维持相当大比例的乡村人口对整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还更加复杂,比如农业生产规模与效率的问题、生态和环境破坏问题、农产品加工工业发展过慢的问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极大重视,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与如此巨大的农业部门相比还很不相称。显然这与能够消费农产品制成品的市场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密切相关)等等,显然解决中国乡村人口的非农化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县域中小工商业受到抑制,劳动力流动缺乏政策支持

县和县以下中小型工商业发展应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它将为乡村人口的迁移做出重大的贡献。我们过去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目前中国的小城镇发展较为缓慢,除了各种体制的约束之外,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工业化和市场化严重不足。而没有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是难以顺利演进的。

近年来,作为县域内解决乡村人口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增长减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乡镇企业个数比上年减少50万家,增加值为27300亿元,比上年仅增长10%,几乎为有史以来增长速度最低的一年。而整个“九五”期间乡镇企业13.6%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也是历史上最低的水平。2000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为12700万人,与上年持平,基本中止了就业人数下滑的趋势。200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的增加额已经占GDP增加额的37%,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54.9%提高到2000年的63.6%。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30%上升到2000年的34.5%。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居住着10亿多人口的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近年来乡镇企业增长幅度的下滑已经对县域经济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乡镇企业发展受阻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乡村人口迁移的进程。

经历了20年来的改革开放,多数的县域经济已经脱离了仅仅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乡镇企业或微型、中小型工商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县域内微型与中小型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金融和税收体制两个方面的抑制。在当前的税收体制下,县乡政府极难从工商业发展中获得充足的税源,因此地方政府和私人投资者都严重缺乏大力推动中小型工商业发展的积极性,地方政府也缺乏相应的扶持和支持政策,无法降低中小型工商业的私人投资的进入“门坎”。当前乡镇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问题无法解决,表现在:第一,缺乏股权融资渠道,内部融资比例高。乡镇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或通过集资进行大量的股权融资,但由于没有可交易的市场,企业职工手中持有的股权不具有流动性,这样一方面企业股权持有者承担着无限风险,另一方面也妨碍了企业以此方式进一步融资的能力,致使企业无法降低负债比率,改善资本结构。第二,债务融资渠道单一且存在很多问题。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长期以来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是债务融资,而债务融资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国有商业银行。第三,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信用普遍不足。第四,缺乏为中小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咨询和政府相应的服务机构,造成投资失败率过高。

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也由于其就地转移劳动力的高昂成本,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减缓。其直接的后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减缓和城镇化步伐的减慢。“九五”前4年城镇化平均每年仅增加0.46%,比整个改革时期的平均0.6%还低。

在乡镇企业发展减缓,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受阻的情况下,农村展开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自发流动。开始了一个迂回曲折的城镇化的过程,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个进程中,如何进行战略的选择。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存在激烈的争论:其焦点问题是让流动的乡村人口是停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是应该叫城市化还是城镇化。这一争论的核心,是让农民抛弃土地彻底断其后再到城市谋生,还是保持目前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土地制度——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季节性的流动。显然目前的农民季节性流动就业的模式将使乡村劳动力转移更加平滑,成本更低,也更有利于降低乡村居民城镇化的门坎。

事实上,尽管政策对于农民自己选择的流动就业模式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支持,尽管农民季节性流动还存在诸如户口、就业限制、福利保障、权益保障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农民的自发流动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转移不可阻挡的趋势,每年估计的流动数量大约在0.8~1亿人左右。同时,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所以还能够保持低速增长,与农民的大规模季节性流动就业密不可分。

三、金融抑制和萎缩使县域经济发展成为无源之水

(一)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储蓄信贷市场且贷款连年下降

改革20多年来,中国信贷机构的垄断地位基本没有动摇,始终维持一个7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对于中央政府通过直接动员信贷资源支持城市和国有部门提供了极大便利。与国家银行在信贷市场的垄断地位相对照,贷款增长速度的下降令人吃惊。1997年国家银行的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了25.05%,但随后的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下降为15%和8%。

《中国金融年鉴》1994~2000年。

(二)金融资源大幅度向城市及国有企业集中

中国人民银行监测的5000户企业,虽然从1998年开始,大型企业的银行借款增幅下降,2000年起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下降8.2%和10.1%,但是实际的占有金融资源的比例仍然是非常高的。

资料来源:马洪、王梦奎,2000。

表3的数据证明了国有部门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所具有的优先地位,金融资源向国有部门的倾斜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此外据抽样调查,2000年底全国省会(区府)和副省级城市的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近40%,是当年新增贷款的46%(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1/11/1)。这充分说明1994年以后信贷资源配置的城市化倾向。

对于这样一种金融资源的配置格局,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资本市场作用的结果,是资本逐利本性所致。但问题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鉴于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的绝对垄断地位,而国有独资的性质又使国有商业银行易于遭受行政干预,在这样情况下强烈的城市化的资金配置格局,很难说仅仅是由于市场竞争而导致的资金流动,也就是说不完全是竞争促使资本寻求更高收益而出现的配置格局。这一配置格局的出现是与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密切相关。在这一阶段,政府或政府控制的市场主导了整个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的配置。比如,大量的金融资源配置到低效率的国有部门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说明目前的城市化倾向的资本配置格局,是与市场充分竞争条件下资本的逐利本性并不完全相干。三)县域内承受着严重的通货紧缩和信贷紧缩

对是否存在通货紧缩有许多争议(周骏等,2001;王宝清,2001)。目前的紧缩是一种结构性的紧缩,而非全面紧缩。城市部门,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并没有特别感受到这种紧缩,而县及县以下的经济主体才是这种紧缩的对象。这种紧缩的直接后果是县域内以解决就业为主的中小型工商业、乡镇企业出现衰退并由此带来县域经济的衰退、农民收入下降及县乡政府税源枯竭。根据有关学者从全国总体的情况测算,1994~1998年间仅财政系统的净流出平均每年大约在1000亿元左右,而金融系统中不仅存贷差日渐扩大,而且每年从金融系统中流出资金大约在500~600亿元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从县域内部的情况看更加严重。一是县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基本没有放款权利,县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1997年以后对县域内经济主体的贷款增加很少。二是尽管金融机构中农业与乡镇企业贷款与农业和农户的存款(不含乡镇企业)在金融机构的全部存贷款所占的比例几乎相同(农村存款在1996~2000年间基本保持在12~13%的水平,而贷款保持在11%的水平),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却可以看出全面统计所掩盖的一些问题。第一,在1996~2000年间信用社占据了整个农村信贷市场的65~70%的份额。第二,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的放款主要是集中在大型基础设施、国债配套资金和生态建设的贷款等大型项目,而对迫切需要提供金融服务的农业生产和中小型工商业活动却处于全面紧缩的状态。1999年全国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比1998年增加581亿元,占当年全部贷款增加额的8%(值得说明的是,乡镇企业的增加值已经占到GDP30%以上,吸收的就业是国有部门80%以上),同年信用社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增加额为386亿元,占全部乡镇企业贷款增加额的66.4%。2000年全部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贷款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101亿元,而同年农村信用社对乡镇企业的贷款却增加了361亿元(《中国金融年鉴》,2000,2001)。仅观察全面的统计数据,难以清楚地看到农村中所普遍存在的货币和信贷的严重双重紧缩的。从运行的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资讯行数据库();《中国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统计》1998~2000。

看,县及县以下正在承受严重的通货和信贷紧缩,表现在:

1.邮政储蓄只吸收储蓄不贷款,造成每年上千亿元的资金直接上存中央银行。

2.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农村短缺近3000亿资金,不仅影响了县域内中小型工商业的发展,兑付农民存款的责任直接由县乡两级政府负担,对本身已经债务缠身的县乡政府无疑是雪上加霜。

3.国有商业银行大量减少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全国已经削减1万多个银行分理处和营业网点,裁员11万人(戴相龙,2001)。

4.农村信用社负担过重,难以全面支持农村发展。农村信用社以占全部金融机构12%左右的储蓄存款余额支撑着60~70%的农业贷款和70~75%的乡镇企业贷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2),但是鉴于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管理体制问题及沉重的历史包袱(累计亏损与不良资产),对于承担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已独木难支。

5.民间信贷活跃,但缺乏规范。由于正规金融难以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民间借贷和高利贷十分活跃。据对15省24个县市41个村的调查,民间借贷的发生率高达95%(温铁军,2001),温州民间高利贷的利息达到每月1~3%。由于民间信贷缺乏正式的法律地位,因此也缺乏管理和引导,难以真正在信贷市场上正常发挥作用。

四、消除贫困与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

(一)关于新的扶贫战略

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0年的3%(这是依据中国政府制定的贫困线标准的计算(以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为0.66美元/天)。为比较国家间的贫困状况,世界银行提出了每天1美元(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的贫困线标准。世界银行在1998年的估计中认为当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如果依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应该为1.06亿,比官方当年4200万贫困人口的估计要高出1倍多(世界银行国别报告,2001)。无论估计的标准如何,中国仍然面临十分艰巨的消除贫困的任务)。

根据中国政府新世纪的扶贫战略,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一是尽快解决300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二是帮助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巩固的贫困人口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与“八七”扶贫攻坚相比,这不但意味着对象更广了(约占农村总人口的10%),而且任务加重了,即包括解决温饱和实现稳定脱贫两大任务。扶贫的基本方针则不是简单地解决温饱,或者是生产足够的食物问题,而必须做到综合开发和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资源配置和开发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

实现新的扶贫目标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资本投入问题。尽管在新的扶贫战略中政府在贫困目标的瞄准机制、扶贫内容等等进行了许多重大的调整,但是贫困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将越来越成为贫困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因为目前尚未脱贫的3000万贫困人口中,主要的制约是生态和自然条件,这些人口的脱贫仅依靠发展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不仅可能导致新的生态破坏,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移民和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应成为实现新的扶贫战略的重点内容。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问题

2000年,国家安排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个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1000多亿元。2001年,国家又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2000多亿元。

近两年来,与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国有商业银行在西部开发的战略指导下,投入了大量的财政和信贷资金。但是这些投入效果如何还值得进一步探讨。目前通过国债资金大量投入到公路、铁路、机场、大中型水利设施项目、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的资本,对于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究竟产生的作用有多大?能否解决目前西部农村地区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既不能在短期内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西部农村地区面临的一些最为紧迫的问题。显然,将此战略作为资金投入的战略重点,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和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远水不解近渴。

五、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问题

中央政府近年来对农民负担问题一直十分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减轻农民的负担。从实施的效果来看,这些措施对抑制农民负担恶性上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制止农民负担增加。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全国农民直接负担的税费共1778.9亿元,平均每个农民负担199元。其中,各种税92元,“三提五统”66元,“两工”和以资代劳6元,集资等各种社会负担30多元,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3.3%。中央2000年提出了税费改革方案并在安徽进行试点。从安徽省的情况看,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效果是明显的,人均负担下降了30%。税费改革虽然达到了使农民减负的目的,但同时使乡镇政府和村一级组织收入减少,使县、乡、村机构正常行政能力受到影响。

税费改革、农民减负与县乡财政状况紧密相连,没有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的改善,农民减负就难以完全实现,税费改革就缺乏推进的基础。我国户口在县和县以下的人口10亿多,其中农业人口9.2亿,在县城和建制镇的人口有1.7亿。我国现有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镇财政,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20%多。而全国财政负担的人员总量中,由县乡财政负担的比重约为70%左右。如果不能改变20%的财政收入负担70%人员费用的状况,不仅农民负担无法得以完全减轻,同时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直接面对农民、行政事务最为繁杂、作为政权基础的县乡两级政府,可支配的财政收入是最少的。农民负担的问题并非简单的基层政府收费多少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如何促进县域内的经济发展和整个基层财政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问题。

六、进入WTO之后的农业和农村

(一)农产品贸易问题

根据有关研究,中国的农产品中,粮食产品只有稻谷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而糖料、园艺、畜产品、烤烟等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程国强,2001),相应地,有关学者对加入WTO后,利用相关的模型对在贸易自由化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贸易对各种农产品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黄季焜,2001)。这些分析对于我们认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及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作用。从短期看,贸易对于中国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1.贸易的冲击仅限于一定的区域和特定的品种

许多人对于国外农产品的进入十分担心,认为有可能带来数千万农民的失业。这种担心实际上是没有什么依据。首先是粮食产品的商品率一般在30%左右。对于小规模农户的生产来说,特别是以生产粮食作物为主的农户而言,贸易本身不会对农民收入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贸易可能的影响只是针对商品率较高生产较为集中的个别品种(比如棉花、大豆、部分水果等)、个别地区(如黑龙江、吉林等大豆、玉米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影响较大。

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小麦生产的大省是河南,占到全国生产量的22.4%,山东排第二位,为18.67%,河北为12.12%,其余省份均没有超过全国产量的10%。稻谷产量占全国比例最高的是湖南省,为13.84%,河南为10.14%,其余省没有超过10%,大豆生产黑龙江一个省就占了全国产量的近30%,而新疆的棉花则超过了全国的1/3,广西的糖料占到全国的近40%(国家统计局,2001)。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计算,黑龙江等九个省农民销售大宗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仍然是家庭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分别达到63.33%、54.48%、39.23%、33.27%。显然,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农业生产和经营战略,这些地区的农民将遭受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直接冲击。

2.主要农产品进口的配额数量并不大

根据相关研究,即使2002年粮食全部进口配额用完,进口玉米、小麦、大米的数量分别占2001/2000粮食市场年度总消费量的4.57%、7.34%、2.9%,而以2004年的配额量计算,进口粮食总量也仅占2001/2000年度中国粮食消费的6.02%。因此,从粮食安全角度来看,目前的配额并不会对中国的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带来重大威胁。

从积极的方面看,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也会对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加快完善全国的市场体系建设和分别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地区情况来确定农业发展的战略将是我们未来政策制定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补贴政策:补产业还是补人口

相关问题范文篇9

关键词:信托;税收;重复征税;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及《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信托公司开始向信托本源业务回归,逐步迈向规范发展的新轨道。在五年多的时间里,重新登记的信托公司在资金信托、财产信托等业务领域积极拓展,信托财产的规模和收益水平不断提高。而目前在我国尚没有与之相配套的税收制度,信托业的外部法律环境还不完善,从而使信托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此,本文对我国信托税制的修改与完善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我国信托课税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税制没有对信托课税问题做出明确规定,目前我国税务当局只能用现行的一般性税收政策对丰富多彩的信托活动进行税务监管,并未考虑信托本身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及其表达方式、实践方式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因此信托课税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重复征税。重复征税是当前信托课税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现行的税制没有考虑信托业务所有权的二元化问题。一是委托人将资产委托给信托公司进行投资时,伴随着产权的转移,则要交纳一定的营业税、印花税、契税等;而当作为受托人的信托公司要把资产还给委托人的时候,同样发生了产权转移,还是要交纳营业税、印花税、契税等。这就造成了对同一税源的二次征税。二是信托存续期间信托收益产生的税负与受益人、受托人收到信托利益后产生的税负相重复。这会大大提高信托公司的经营成本,直接后果是压缩了投资者的收益空间。

2、税负不公。证券投资基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典型的资金信托。当前我国对证券投资基金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不仅免征募集基金的营业税,而且还对个人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获得的股票差价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而同时由于信托税制的缺位,实际上就造成了证券投资基金税负低于其他信托经营活动的税负不公问题。从公平税负的角度来看,既然属于信托活动,给予证券投资基金的税收优惠待遇也应同样给予资金信托等其他信托业务。

3、纳税义务人及税目税率不明确。从营业税角度看,目前税法对委托业务明确规定受托人(即金融机构)为代扣代缴义务人,而对信托业务对未做任何规定;从个人所得税来看,新个人所得税法明确了以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为代扣代缴义务人,而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将属于征税范围的所得分为11个税目,没有明确规定信托收益这一类所得属于哪一种具体征收范围。虽然信托收益的性质与基金分红最为接近,但种类繁多的信托业务又无法直接套用《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税收问题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目前,绝大部分信托投资公司对信托收益并未给予明确规定,极个别信托公司对信托收益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但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而信托收益是信托公司以自身名义运用信托财产对外拥有的债权、股权,并非个人拥有的债权、股权,个人拥有的只是对信托财产的收益权。

4、信托纳税主体与信托法冲突。目前,信托公司在税务机关只能有唯一的税务登记证号,从纳税主体来看,如果以受托人(既信托公司)为纳税义务人,则受托人只能以信托公司自有的唯一纳税登记号进行纳税申报,税款也要先转入信托公司的自有资金银行账户,造成信托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混用,与信托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严重冲突。

综上,由于上述税收的种种问题,我国目前信托业存在税负过重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信托行业的发展。只有建立与税收相配套的税收制度,才能避免纳税人的不合理税负,扩大投资者的收益空间,降低信托投资公司的经营成本,在制度上有效保障我国信托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完善我国信托税制的意见

在信托税收的问题上,虽然各国的规定不尽相同,但国际税收惯例承认信托导管原理在信托税收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信托导管原理所蕴涵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信托税制的基本原则,应反映信托税收的基本规律,并对全部信托税收活动进行抽象和概括,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原则:

1、税收法定的原则。税收法定是指一切税收以及与其有关的活动都必须有法律明确规定,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人们不负有纳税义务,任何机关和个人也都无权向其征税。

2、实际受益人负担原则。这是建立我国信托税制的基础。目前,我国业界对信托收益征收所得税主要有五种方案:一是对受益人课税,对信托本身不课税;二是对受益人免税,对信托本身课税;三是对受益人和信托本身同时课税,但对信托本身已课征的税收,在对受益人课税时予以抵减;四是对受益人和信托本身同时课税,但降低税率;五是开征利得税。从根本上说,前四种方案在不同程度上考虑了信托活动本身的性质,体现了信托导管原理的基本内容。但具体说来,第二种方案有悖于收益课税原理,从未采用过;第三、四种方案将信托本身视为纳税主体,并且都出现在英美等国家,因为英美等国的信托大都已经发展为大规模的基金,其独立法人的法律特征明显,而且这些国家的法律对此提供保护;第四、五种方案不但需要修改我国的所得税法,而且征收管理复杂,税收成本较高,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应当按照洗脱实质以实际受益人为最终纳税义务人,并且避免对名义应税行为征税。

3、避免重复征税原则。重复征税会增加纳税人的不合理负担,直接限制信托活动的开展。因此,避免重复征税应作为信托税制设计时的一个重要原则。从信托的本质看,信托只是收益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的管道,受益人作为信托利益的享有者,通过该管道所负担的纳税,应当不因受托人的介入而加重,受托人管理、运用以及处分信托财产的活动旨在实现信托设立的目的。因此,基于信托的赠与性质,受益人最终负担的税收不应高于由受益人亲自管理经营所承担的税负。以不动产信托为例,受托人从委托人处取得信托财产后,将该不动产租赁经营一段时间,然后出售给第三人,并将全部租赁收入和出售收入交付于受益人。这样,从整个信托过程看,该不动产所有权分别经过了两次移转,即从委托人处转移至受托人处,又从受托人处再转移至第三人处,就该不动产的契税税负而言,应当不高于该不动产所有权从委托人处直接转移到第三人处所应承担的契税税负。公务员之家:

相关问题范文篇10

1.1预测、决策作用。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在经营,经营的关键在于决策,决策贯穿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始终,决策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兴衰。一个企业发展前景怎样,需要根据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发挥会计分析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决策作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分析人员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对比,拟定择优方案。决策与预测紧密相连,决策的关键在于预测。会计预测并不是凭借主观臆断,没有任何的依据,相反会计预测时通过一定的会计信息、会计资料等,通过会计分析方法,对未来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预测,为制定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一定的基础信息,同时通过有效的会计决策,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将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从而完成企业的最终目标。1.2控制作用。企业为了既定的目标得以实现,会计分析人员应该在计划的实施中,找到实际与制定计划之间的差异,并将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差异缩到最小,使实际情况与既定目标相保持一致。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相关工作的完善,这在无形中对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1.3评价作用。会计分析可以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情况进行如实的反映和评价,对于生产经营中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地找出来,总结经验,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企业中各经济业务进行相关的评价和分析,对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的考核评价,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等。

2会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而会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进行会计分析,企业的投资、筹资等都要进行有效的会计分析,通过分析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为企业制定发展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以下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会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具体应用。2.1会计分析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企业在不断的发展中,对于资金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充足的资金是企业各项业务得以运转的保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扩大业务范围或者新增业务等,都需要进行资金的追加,而这个过程更需要进行会计分析,对企业中资金的筹措和追加进行会计分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使资本结构得到最优化的配置。2.2会计分析在投资决策中的运用。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除了要对企业的内部进行不断的完善外,还要对外进行投资。企业对内部进行完善,就要对内进行投资,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对产品的工艺进行改进,对生产环节进行加强,扩大生产环节;对外进行投资,降低企业的生产风险,是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最终提高企业的生产收益。无论是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都是需要进行科学的决策,进行会计分析,结合各项影响因素,对投资进行可行性分析,与此同时要结合相关的风险预警制度,分析项目的优劣,进行科学的配置,所以会计分析在投资决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3会计分析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运用。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在进行采购工作中,会计分析工作必不可少。在企业的采购管理中,会计分析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要对供货商进行分析,其经营现状、生产情况、财务情况、货品质量等,这一方面是企业进行采购决策的重要内容;其次,对采购的方式进行会计分析;最后,对企业的采购管理进行相应的评价,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善。总之,会计分析在企业的采购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4会计分析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运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生产经营的决策是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会计分析参与到生产经营决策中,并能够提供生产经营决策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所以会计分析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现阶段,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决策,需要考虑众多方面的因素,这包含了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含:生产数量、生产品种等,外部因素包含: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量等,这些因素都需要进行会计分析,所以会计分析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进行会计分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企业会计政策的评价。会计政策的调整,不代表都是管理者对经济利润的调整,虽然应该保持谨慎性原则,但不是所有谨慎的会计政策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对于会计政策的评价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会计政策在选择方面都有灵活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并且都是合理存在的,就像企业管理层在对风险程度进行预测时,将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利因素做最小化处理,会计政策也同样如此。(2)对管理人员运用会计灵活性的分析。管理人员在对会计灵活性把握上要能够有度,无论如何进行调整,要注意行业的通用做法,不可越界。如果企业的会计政策与会计行业的通用做法不一致,则要说明理由,并说明其结果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管理人员运用会计灵活性时做一个判断,判断其是否乱用会计弹性,判断其是否没有符合相关的标准。(3)会计环境因素的限制。会计准则对会计的工作行为做了一定规范,但是由于会计准则本身的一些原则,如:适用性原则、广泛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等,这些原则本身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会造成相应的影响。比如在谨慎性原则上,在进行会计分析时,对于资产的计价有可能会低于成本,而负债高于实际的金额,没有确认的收入在将来能够实现,而损失在将来不发生。(4)会计人员自身因素的限制。现阶段,企业会计在处理业务时,往往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但是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程度不同,以及工作经验的不同,导致了会计人员在作出会计判断时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会计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也体现在此。

4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分析是会计核算的后续,同样是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正确的会计分析可以保证会计发挥其有效的职能,同时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水平,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该重视会计分析,要建立并健全会计分析的制度,要能够设置会计分析岗,会计分析人员也应该是专业的人员,对会计分析人员的目标、责任、义务等要进行明确的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会计分析,将其作为财务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进行会计分析,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会计分析人员的直属领导也应该能够认识到会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并给予相应的支持,使会计分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企业在发展中要注重会计分析工作,使会计分析工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所服务。

参考文献

[1]余芳.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4).

[2]陈辉.会计分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