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形象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6-30 17:42:59

乡村形象设计

乡村形象设计范文篇1

[关键词]农产品;卡通形象;衍生产品;品牌提升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乡村振兴大背景和“互联网+农业”的新型模式下,如何打造农业品牌,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及互联网新思维成为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采用卡通形象来代言农产品是助推商品农业品牌发展及农产品包装和推广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但其形象设计水准参差不齐,正确通过卡通形象代言,具有研究和探索的必要性。

一、国内现状

(一)我国农产品的卡通形象缺乏

目前国内农产品通过使用卡通形象代言的成功案例较少,存在卡通形象的造型设计和农产品或商品的风格不符,未能起到应有的提升包装和品牌推广作用。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果蔬类),多数的农产品标识还停留在初级设计阶段,未能很好地进行系统的有效设计,配色过于生硬,低级,整体外观缺乏审美。

(二)农产品品牌形象设计使用不当,卡通形象特色不鲜明

在卡通形象的选择和使用上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审美鉴别力,导致卡通形象代言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形象设计缺乏风格性和审美性,形象设计过于单一化和脸谱化,造成很多农产品品牌形象没特色,形象的辨识度不高,产品不被大众熟悉和认可。

(三)农产品的品牌包装品质低

虽然市场上高品质的农产品众多,但其品牌形象和包装未能尽如人意,给消费者留下设计形式陈旧,缺乏设计感,包装土气、没现代感、不够环保等印象。如采用可爱、讨喜、简约而生动的卡通形象代言和包装,不仅可有效提升企业自身形象,也可以对该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和推广起到重要助推作用。

(四)国外成熟的品牌形象

根据品牌形象的公认程度、持久性、有效性以及文化冲击力,《广告时代》评选出二十世纪的十大品牌形象,分别为:万宝路牛仔、麦当劳叔叔、贝蒂、劲量兔子、皮尔斯伯里面团娃娃、奶牛埃尔西、米其林轮胎人、杰迈玛姑妈、绿色巨人乔利、老虎托尼。其中有八家的品牌形象是虚拟的卡通形象。从这些成功的品牌形象案例中,不难看出,重视卡通形象的应用越来越多,已成为一种品牌代言趋势。它为产品拓宽了商业延展性,牢牢地巩固了消费者的忠诚度,并进一步帮助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农产品黑皮冬瓜的卡通形象与包装设计

(一)农产品黑皮冬瓜概况

三水黑皮冬瓜是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三水黑皮冬瓜呈长圆柱形,皮色墨绿,带白色茸毛,头尾匀称,皮硬肉厚,瓜肉白色致密清香,瓜瓤少,营养丰富,还含有微量的硒,是三水传统名牌农产品之一。2016年11月2日,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三水黑皮冬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二)设计思路与构想

1.形象设计思路与方法遵循传统的大众审美特性,喜闻乐见,并结合当前时尚元素,设计中融入“萌”元素与可爱、讨喜的特征。卡通形象分男孩和女孩两个形象,区分性别又统一风格,着装方面,头戴冬瓜帽、身穿冬瓜裤和冬瓜裙,黑皮冬瓜颜色上进行提取色彩元素。提取黑皮冬瓜的视觉符号,瓜形呈长圆柱形,皮色墨绿,为了区分男孩女孩特征,女孩头饰加入黑皮冬瓜花期的黄色小花朵,突显小女孩可爱特质。在性格特征上,男孩采用半瓜形状的小内裤,头饰上面残缺的一角不仅体现了男孩的可爱淘气一面,还能更加贴近黑皮冬瓜的视觉特性;女孩则是瓜形的小裙和长长的类似发束的瓜藤蔓体现女孩特质。整个动漫形象本身不仅进行了造型特征的设计,同时也进行了艺术与文化特征的设计符号。为了更好地赋予形象一种性格特征,以及卡通形象后续的开发,还需对其进行身份编辑,增加卡通形象在观众和消费者心目中的认同和接受。卡通形象的身份信息,从命名、出生籍贯到生日以及朋友设定,性格特征都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这也是卡通形象世界观的建构一个重要部分,为后续卡通形象的升级甚至动画电影的制作前期铺设,通过描绘“白白”喜欢跟白坭镇的荷花姐妹玩耍来为后续还要进行白坭镇荷花节的形象设计做了铺垫。而姐姐“妮妮”的性格设定则较为内敛些,着重凸显冬瓜作为食物方面的特色,尽可能地接近佛山的粤菜文化,给“妮妮”一个美食达人的梦想。从形象到身份设定都紧紧地围绕地域文化特性和地方特色以及卡通形象本身后续的发展,不仅让黑皮冬瓜卡通形象更加的拟人,赋予孩童般的亲和力,还增添了形象的可信度以及认可度。这种卡通形象世界观的架构是不可或缺的,在贴近所要代言的产品基础之上,符合地域文化特征和习俗,只有这样才能被消费者接受,赢得更多的观众或客户。在进行农产品的卡通形象设计时应符合四个原则:第一,农产品形象与卡通形象设计定位相符;第二,卡通形象的产品特色和风格相符;第三,卡通形象与消费者心理预期相符;第四,卡通形象设计与产品包装形式相符。2.卡通形象衍生产品与包装设计根据特定的农产品进行特色的衍生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产品销售和产品品牌化服务的。因为该黑皮冬瓜的体型较大,呈长圆柱形,重量约有几十斤重。在销售和运输过程中,都离不开搬运环节。根据这一农产品特性,在设计包装时需要特别注意,该案例采用了一种简易冬瓜包装袋的形式进行设计,采用两种搬运方式,一种是提袋式,一种是挎袋式。消费者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搬运。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了两头为耐磨的篷布材质,为了增加包装产品的透气性,易于运输过程存储防止包装过于密闭从而使得农产品得不到空气进而腐败,故中间采用尼龙线网状连接,不仅加大了透气性而且降低了包装的成本,也有效地保护了农产品的整体形态以及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挤压情况。该包装袋可进行重复使用。包装设计与衍生产品设计中贯穿始终的是设计的定位问题,也是本案例的构思的前提和依据,本案例中的冬瓜包装设计与其衍生产品设计定位明确,冬瓜简易包装袋针对的客户群体是居家主妇则要注重包装袋的重复利用性、简易性、成本低廉、耐磨又具有时尚元素;冬瓜便当盒和餐具的概念设计针对儿童群体或时尚达人,则要凸显便当盒的可爱度,折叠开启的便捷与实用性结合,造型圆润呈冬瓜的形体构造;儿童保温杯的概念设计根据卡通形象中的“白白”和“妮妮”进行男孩杯、女孩杯分别形状设计。成人保温杯则更多地考虑时尚感和设计感,在保留冬瓜的造型基础之上进行更为性感的人形体的设计要素融入,大胆的尝试融入人体美的曲线与杯体相结合。使得整个衍生产品和包装设计有目的性、系统性,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并使其产生强烈的购买行为。3.农产品卡通形象设计的前景与可复制性在国外,采用卡通形象设计为农产品代言的现象相对比较普遍,尤其是日本,不仅在农产品或海鲜产品上甚至在县级行政机构也大量采用卡通形象作为该县的吉祥物进行代言宣传。最出名的当属日本熊本县熊本熊,而国内对于卡通形象、吉祥物的代言则尚属起步阶段,这种情况跟农产品种植和经营者以及社会传统观念中对卡通形象的认识淡薄有很大的关系。国内在农产品代言方面有特色的案例,如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卡通青年作为代言“文化农业”的品牌包装理念。时尚、现代、生动的卡通形象代言农产品为品牌注入了强大的生命活力。伴随现代互联网、物联网的高速发展,各方面成功的卡通形象代言案例比比皆是,同样还会吸引各地区农产品经营者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前景十分广阔。该案例中黑皮冬瓜为原型的卡通形象有着十分讨喜的亲切感和质朴感。经过卡通化的艺术加工,卡通形象的农产品品牌更能令产品焕发勃勃生机,让人们记忆犹新。该案例具有复制性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结语

根据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构建农产品品牌形象将有利于助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2019年11月1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农业农村部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其中,广东的农产品榜上有名的有:德庆贡柑、镇隆荔枝、梅县金柚、始兴杨梅、增城迟菜心、新丰佛手瓜、台山大米、恩平大米、龙川山茶油、斗门白蕉海鲈、茂名罗非鱼、英德红茶、化州橘红、新会陈皮这14种品牌,如何让这些品牌继续深入人心,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品牌则需要进一步的品牌包装和升级,找准定位,形成有代言的卡通形象不失为一个好的突破点,如能通过塑造良好的深受欢迎的农产品卡通形象,以统一品牌形象面向消费者,融合“文化+农业”的新型农产品品牌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家农业农村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Z].2021-1-4.

[2]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Z].2018.

[3]杜静怡.卡通形象设计助力农产品品牌包装与推广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23):84-85.

[4]叶军.卡通形象在品牌包装系列化设计中的应用优势[J].包装工程,2014,35(14):14-18.

[5]展强.新媒体背景下的农业品牌塑造[J].新闻前哨,2019(7):103-105.

[6]李奇.卡通吉祥物助力农产品品牌的形象与推广[J].黑龙江粮食,2011(3):35-36.

[7]刘婷.依托设计竞赛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4):138-139.

乡村形象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0引言

国内对社区与旅游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有学者关注旅游对社区的影响。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讨论;②社区参与的方式、层次及类型;③关于社区参与中的利益相关者;④社区参与的影晌因素。目前,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古村落社区参与旅游的四种模式

冯淑华(2002)提出一种古村旅游新模式——“品”。他认为旅游模式的形成是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之间高度整合的结果。他认为所谓“品”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通过个体对旅游客体感知、理解、品位、体会等旅游心理活动,达到对客体的鉴赏、审美的目的,并从中活的精神愉悦的过程。它强调个体对客体内涵的理解,既强调旅游的过程,也强调旅游的结果。冯淑华认为古村的重要品质在于它的文化内涵,这是古村落的魅力、精髓所在,这种内涵只有通过“品”才能被吸纳,才能够从有形的观赏上升到无形的精神享受,获得最大的旅游满足[1]。雷海燕和赵振斌(2007)从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角度对社区参与模式的目的和原则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不同主体的角色地位进行了确定,他们认为在形象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建立社区参与机制,而且要明确规划师、社区居民和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在不同阶段的角色任务。并建议组建社区旅游形象建设委员会、社区学会、社区顾问规划师办公室等相关社区组织。该研究详细阐述了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要素调查、设计和策划、审议、传播与维护四个阶段的社区参与方法[2]。余向洋(2006)认为社区旅游不宜进行概念性界定,只能根据各个社区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对各相关利益群体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从而确定参与的层次和内容。他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第三条道路”理念为指导,超越“左”(发展优先,受益对象为当地)与“右”(旅游优先,受益对象为旅游业和当地的政府及投资商),以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权衡相关利益群体的输入输出,对所有社区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形成可操作性的可持续社区发展方法,提出了社区旅游描述性工具——社区旅游连续统模型,构建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模式[3]。邹统纤和李飞(2007)以京西古村爨底下村为例,提出了古村落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社区主导开发(CBD:Community-BasedDevelopment)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本地化,在公共管理采取地方社区控制,经营方面从独立自主经营向经营者共生化转变,三合一的盈利渠道(门票、土特产品、农家乐)与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市场营销方面主要卖点是“爨”文化[4]。

2基于委托理论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提出

胡晶晶等(2006)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构成委托关系的基本特征,即:①委托人与人都具有理性行为能力;②二者目标利益不一致;③二者对信息的掌握不对称;④二者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二者对风险的态度不一样。基于车溪景区公司和社区居民的委托关系具有这种基本特征,胡晶晶等人提出了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社区发展模式,为研究旅游社区的和谐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这种模式下,景区公司将有课的“吃”委托给当地农家餐馆,“住”委托给当地农家旅馆,“行”委托给当地车队、赶马者和抬轿者,“购”委托给当地旅游商品经营者。景区管理者可以很好的利用委托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景区公司与社区居民各自的特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景区与社区的利益“双赢”,优化资源配置,达成旅游社区的和谐化发展[5]。

3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模式

曾艳(2007)指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应包含:政府、社区组织、旅游企业、民间组织。并构建出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即“政府+社区组织+旅游企业+民间组织+法制规范”,并且构建了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宏观管理体系和微观运行体系,提出了决策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环境保护机制和社区参与保障机制等微观运行机制[6]。郑群明等(2004)提出了“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个体农庄模式等5种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设想。刘岩等(2002)提出厦门黄膺应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参与式开发模式。黄昆(2003)借鉴美国管理学家麦金西的7S要素提出了“6S战略性环境管理”,具体指景区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共享的价值观、发展战略、内部结构、开发技术和管理方式,其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是基础和核心。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全面渗透到旅游景区的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五个要素中去,以实现景区环境管理外部性与内部性的全面整合,从完全意义上走上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何彪和马勇(2004)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双向沟通(Bilateralcommunication)-合作(Cooperation)-双赢(Bilateralprofit)机制(简称BCB方案)BCB方案旨在通过建立目的地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它们互相了解对方的利益追求和关注焦点,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寻求双方一致的利益目标,寻找能够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旅游目的地系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苗红(2003)提出民族地区通过组建社区旅游发展咨询中心、以多种形式代替资金入股、保证社区成员的优先就业权等途径加强社区参与。陈金华等(2005)研究武夷山生态旅游社区时发现当地社区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动参与状态,提出可以通过成立保护区生态旅游股份公司、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和决策、培训社区居民、加强旅游信息传播等方式提高社区参与程度。

4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罗敏(2006)从解决旅游开发中的主客矛盾角度提出Given模式,即(Government)政府+(Interests)利益+(Village)社区+(Education)教育+(Native)本土化。简化为:G+I+V+E+N=GIVEN模式。该模式提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当地社区特别是村委会建立沟通和互信的社区参与机制,进行各种文化知识的教育,并倡导企业经营本土化[7]。黄郁成和顾晓和(2004)从农村旅游社区开发的角度,以浙江松兰山开发模式为例,阐述了政府主导、企业推动、乡村参与的开发模式。以及江西流坑的旅游开发行为完全由旅游被开发地区以外的力量主导,流坑对于旅游开发的主观意愿较低,只是被动接受外界赋予的各种开发行为,并承担旅游开发行为所带来的各种可能后果的“输入型”模式。李玉轩和王建中(2001)以平遥古城为案例,认为古城的保护和建设问题必须经过自身努力和强大援助。在文化方面,以平遥古城牵动南北大院,构成以古城为主,大院延承式的模式,建立社区组织机构和行为规范准则。

5由社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

王琼英(2006)构建了社区参与的模型,其中社区居民与乡村旅游本身是模型的核心,模型中乡村旅游以一个事物的性质出现,其身份是一个特定行业,涵盖了整个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有形、无形、静态、动态的要素总和。政府和企业是模型的保障因子或动力因子,旅游市场起着外部推动作用[8]。邹统纤等(2007)在分析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局限性之后提出了社区主导的开发(Community-BasedDevelopment,CBD)模型,该模型的3个内涵是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以社区为主导,提升社区旅游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任啸(2006)认为九寨沟社区参与不但是“过程”,也是“目的”,社区参与趋向于实质性参与也就是真参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确定了“公平”优先的分配目标,在分配机制中,打破了股份制产权设置的惯例,将社区利益最大化。此模式考虑到对居民不能再从自由从事旅游经营的利益补偿。佟敏和黄清(2004)建议以社区参与为基础的生态旅游模式。具体由保证居民参与的决策机制、旅游发展具体方式的合作机制、对旅游引发问题的协商制度构成的居民参与决策系统以及通过形成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引导社区居民直接从事生产经营,通过自己的经济行为直接获益来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此外还要形成有效的旅游技能培训和环境只是培训机制。王瑞红等(2004)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应包括参与决策、参与经济活动、参与资源环境保护及参与培训。王敏娴(2004)提出建立引导机制、决策咨询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和监控机制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

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具体模式与对策研究得还比较少,虽然不乏旅游目的地社区的实地考证,但还没有将其升华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高度。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结构,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跟随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我国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冯淑华.古村旅游模式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2]雷海燕,赵振斌.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社区参与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5.

[3]余向洋.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J].人文地理.2006.5.

[4]邹统纤,李飞.社区主导的古村落遗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5:78~86.

[5]胡晶晶,沈国辉等.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社区发展模式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2).

[6]曾艳.国内外杜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

乡村形象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眉山市;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重塑;多样性

城市形象是指公众对一个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表象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反映了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根据2018年颁布的《眉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伴随着眉山市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创建符合眉山特色的品牌形象对于提升眉山市知名度、曝光度都有很大帮助,对眉山市文化、经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会分析其他城市成功案例、结合眉山自然人文等多样信息多方面对眉山市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国内外城市品牌形象设计的发展和现状

20世纪20年代,“新城市建设美学”诞生,城市形象理论在西方国家开始萌芽,一个突出的城市形象可以从多方面带动城市发展,一个具有独特的文化印记的城市,未来的发展也开始有了方向和意义。20世纪40年代,有学者将企业形象、组织形象概念引入城市研究领域,提出新CIS概念(cityimagestrategy),这与美国学者MulforfRobinson倡导的“城市美化”中的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城市视觉的构建有相通之处。依据CIS理念,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主要由基础识别系统中的城市标志,城市标志色彩、城市标志标准字以及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应用系统三部分所构成。(一)国外城市品牌设计。国外的城市品牌形设计从视觉效果特点、图形选择来说,他们更加重视优越的视觉效果,超强的图形延展能力,良好的应用性,通过他们的设计,可以看到未来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的方向:多样化、优秀的视觉表现力、良好的应用性、延展性。(二)国内城市品牌设计。南京大学张鸿雁提出了“南京城市整体CI导入”的策略和构想,城市形象设计的重点便是根据城市文化风格和属性进行城市形象“定位”,凸显城市的“个性”特征。目前国内城市品牌设计风格多变,总体而言也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简约与复杂并进的发展的趋势。如广州全新的城市标志体现出了干练、时尚、现代感。成都太阳神鸟标志体现成都灿烂辉煌的历史底蕴,但在延展运用上却稍显单调,相信成都市在未来的摸索中能够解决该问题。攀枝花市城市标志大胆选择双色搭配、图面简单规律的抽象图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这些成功经验为眉山市城市标志的改造供了借鉴意义。

二、眉山市城市品牌形象问题分析

眉山市觉察到了城市品牌形象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依托“东坡故里”,推出了以苏东坡形象为主的视觉形象城市标志(见图1)。但是目前眉山市城市形象却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该标志缺乏对于品牌整体构建的思考。标志图形使用了苏东坡人物头像,倾力体现“文化城”这一建设理念。侧重于推广“东坡文化”这一单一诉求,而不是品牌的整体建构。忽视了个别历史名人只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城市的全部这一重点问题。因此“苏东坡”可以成为城市视觉符号体系的一部分,却不能代表眉山市的整体。(二)该标志缺乏识别性、差异性、应用性、前瞻性。城市标志的设计必须具备较强的识别性、应用性、差异性,明确传达城市独特魅力,才能在众多标志中脱颖而出从而吸引大众。首先标志图形——苏东坡头像的辨识度以及认可度较低,识别性较差。其次标志色彩为较为沉重的深红色,沉稳有余而活力不足。最后标志风格整体较为古老,不具前瞻性,不利于推行眉山市城市积极乐观的发展理念。(三)该标志不利于构建完善的城市品牌形象应用系统。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媒介、传播形式不断变化,需要城市标志能够在各个传播媒介和形式上都能良好应对。城市品牌的传播有赖于一个完善的应用系统,由于眉山市城市标志的缺陷,不能在应用系统中灵活运用,目前眉山市城市标志也仅仅只是复制粘贴,过于死板。

三、眉山市整体情况及视觉符号提炼

(一)眉山市城市概况。眉山,古称眉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介于岷峨之间,因峨眉山而得名。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如宋代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据记载是著名的“进士之乡”。北宋诗人陆游曾有诗赞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除了东坡文化,眉山市境内长寿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竹文化、水文化等也是源远流长。(二)眉山市未来发展愿景。结合2018年出台的《眉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眉山市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开放发展示范市,推进成眉同城化发展,坚定成都大都市区副中心城市目标定位,着力建设成都大都市区内独一无二的“生态城、文化城、活力城”。(三)视觉符号提炼。眉山市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可以从具体的物化事物以及抽象的人文精神进行多样性探索。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构建眉山独特的、识别性强的城市视觉形象和视觉符号。为眉山市城市品牌重塑设计提供参考。

四、眉山市城市品牌设计多样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综上所述,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中小型城市,都已经发觉了城市品牌作为名片的重要性,也都在积极思考与探索城市品牌视觉形象,探讨现在城市与本身的历史文化、地理气候、宗教信仰、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未来发展等众多信息的关联,创造一个符合大众审美,独一无二,并且有利于城市未来城市发展形象。(一)以代表性的具体物象作为城市符号。一个有底蕴的城市,往往都具备为当地人所熟知的城市符号,如当地特色景观或者地标,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腾吉祥物等都是城市品牌形象传统的表现对象。“青神竹编”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其平面竹编和立体竹编是四川省地方标准。另外竹子自带文化属性,代表谦虚自持,是彰显气节的植物。眉山大文豪苏轼对竹也是青睐有加。方案1(见图2)造型则主要结合了青神竹编的主要原材料——竹子,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飞檐,以“眉”字作为主体,不仅展现眉山城市文化特色以及精神追求,同时展现眉山的古老历史。色彩以蓝绿色渐变为主。辅助反白竹叶图案,构成房前屋后竹叶映照的美好图景。整体既朴素、雅致又现代,体现了眉山文雅的气质以及优美的人居环境,响应眉山“生态城、文化城、活力城”的口号。方案2(见图3)造型上主要是高低起伏的小山景象,高低起伏的丘陵隐隐约约构成“眉”字。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特色,表现眉山市多丘陵的地形,以及湿润的气候。颜色淡雅,极具东方艺术魅力。橘黄色的圆形既代表眉山的特产——柑橘,也代表初升的太阳,眉山市是四川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如同这初升的太阳,必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同时这个圆点在整个标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标志在延展运用中更显活力。(二)运用抽象形体现人文精神。抽象形是具象形的概括与升华,以点、线、面和色彩高度概括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抽象形的运用在延展方面灵活度更强,能赋予城市更多的意义,更能体现城市的现代感及未来感。方案3(见图4)造型上是两个“人”字抽象图形手牵手共同构成字母“M”,颜色清新时尚,主要传达人人参与,共创美丽眉山的精神理念。方案4(见图5)造型则以线为主要元素。直线、曲线互相辉映。有的线条像是山峦、有的又像是河流,构成“眉”字。这些线条在后期的延展过程中,更加开放和灵活,在不同的载体上进行变化,构成一套充满年轻、活力的视觉系统。方案5(见图6)标志图形主要以面元素为主,三个半圆形的面层层叠叠。像是折叠的卷轴,又像是山峰,又像是树丛。既表现了优良的人居环境又结合了眉山市崇文的城市精神,为眉山市未来打造康养度假胜地、中国美丽乡村打下良好基础。

五、经验与反思

对于眉山市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本课题从眉山市的文化,地理,地标景观等多个方面为切入点,做了多样的重塑思考以及实践探索,其中不乏多元的、创新的适应时展和审美的优秀设计方案,展现了眉山市多样性的魅力。但是由于对史记资料以及文学资料解读的不深入,针对“东坡文化”以及“苏东坡”重要文化符号的表述不够。另外,本次研究未能深入且全面的考虑到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所有环节以及重要问题,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徐剑,沈娇.城市形象的媒体识别:中国城市形象发展40年[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27-28.

[2]李娟.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多样性探讨——兼论广州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创新设计[J].设计,2017,(19):30-32.

[3]刘洋.城市品牌形象创新设计方法[J].包装工程,2020,(10):235-241.

乡村形象设计范文篇4

冯淑华(2002)提出一种古村旅游新模式——“品”。他认为旅游模式的形成是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之间高度整合的结果。他认为所谓“品”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通过个体对旅游客体感知、理解、品位、体会等旅游心理活动,达到对客体的鉴赏、审美的目的,并从中活的精神愉悦的过程。它强调个体对客体内涵的理解,既强调旅游的过程,也强调旅游的结果。冯淑华认为古村的重要品质在于它的文化内涵,这是古村落的魅力、精髓所在,这种内涵只有通过“品”才能被吸纳,才能够从有形的观赏上升到无形的精神享受,获得最大的旅游满足[1]。雷海燕和赵振斌(2007)从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角度对社区参与模式的目的和原则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不同主体的角色地位进行了确定,他们认为在形象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建立社区参与机制,而且要明确规划师、社区居民和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在不同阶段的角色任务。并建议组建社区旅游形象建设委员会、社区学会、社区顾问规划师办公室等相关社区组织。该研究详细阐述了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要素调查、设计和策划、审议、传播与维护四个阶段的社区参与方法[2]。余向洋(2006)认为社区旅游不宜进行概念性界定,只能根据各个社区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对各相关利益群体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从而确定参与的层次和内容。他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第三条道路”理念为指导,超越“左”(发展优先,受益对象为当地)与“右”(旅游优先,受益对象为旅游业和当地的政府及投资商),以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权衡相关利益群体的输入输出,对所有社区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形成可操作性的可持续社区发展方法,提出了社区旅游描述性工具——社区旅游连续统模型,构建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模式[3]。邹统纤和李飞(2007)以京西古村爨底下村为例,提出了古村落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社区主导开发(CBD:Community-BasedDevelopment)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本地化,在公共管理采取地方社区控制,经营方面从独立自主经营向经营者共生化转变,三合一的盈利渠道(门票、土特产品、农家乐)与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市场营销方面主要卖点是“爨”文化[4]。

2基于委托理论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提出

胡晶晶等(2006)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构成委托关系的基本特征,即:①委托人与人都具有理性行为能力;②二者目标利益不一致;③二者对信息的掌握不对称;④二者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二者对风险的态度不一样。基于车溪景区公司和社区居民的委托关系具有这种基本特征,胡晶晶等人提出了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社区发展模式,为研究旅游社区的和谐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这种模式下,景区公司将有课的“吃”委托给当地农家餐馆,“住”委托给当地农家旅馆,“行”委托给当地车队、赶马者和抬轿者,“购”委托给当地旅游商品经营者。景区管理者可以很好的利用委托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景区公司与社区居民各自的特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景区与社区的利益“双赢”,优化资源配置,达成旅游社区的和谐化发展[5]。

3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模式

曾艳(2007)指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应包含:政府、社区组织、旅游企业、民间组织。并构建出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即“政府+社区组织+旅游企业+民间组织+法制规范”,并且构建了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宏观管理体系和微观运行体系,提出了决策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环境保护机制和社区参与保障机制等微观运行机制[6]。郑群明等(2004)提出了“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个体农庄模式等5种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设想。刘岩等(2002)提出厦门黄膺应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参与式开发模式。黄昆(2003)借鉴美国管理学家麦金西的7S要素提出了“6S战略性环境管理”,具体指景区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共享的价值观、发展战略、内部结构、开发技术和管理方式,其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是基础和核心。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全面渗透到旅游景区的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五个要素中去,以实现景区环境管理外部性与内部性的全面整合,从完全意义上走上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何彪和马勇(2004)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双向沟通(Bilateralcommunication)-合作(Cooperation)-双赢(Bilateralprofit)机制(简称BCB方案)BCB方案旨在通过建立目的地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它们互相了解对方的利益追求和关注焦点,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寻求双方一致的利益目标,寻找能够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旅游目的地系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苗红(2003)提出民族地区通过组建社区旅游发展咨询中心、以多种形式代替资金入股、保证社区成员的优先就业权等途径加强社区参与。陈金华等(2005)研究武夷山生态旅游社区时发现当地社区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动参与状态,提出可以通过成立保护区生态旅游股份公司、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和决策、培训社区居民、加强旅游信息传播等方式提高社区参与程度。

4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罗敏(2006)从解决旅游开发中的主客矛盾角度提出Given模式,即(Government)政府+(Interests)利益+(Village)社区+(Education)教育+(Native)本土化。简化为:G+I+V+E+N=GIVEN模式。该模式提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当地社区特别是村委会建立沟通和互信的社区参与机制,进行各种文化知识的教育,并倡导企业经营本土化[7]。黄郁成和顾晓和(2004)从农村旅游社区开发的角度,以浙江松兰山开发模式为例,阐述了政府主导、企业推动、乡村参与的开发模式。以及江西流坑的旅游开发行为完全由旅游被开发地区以外的力量主导,流坑对于旅游开发的主观意愿较低,只是被动接受外界赋予的各种开发行为,并承担旅游开发行为所带来的各种可能后果的“输入型”模式。李玉轩和王建中(2001)以平遥古城为案例,认为古城的保护和建设问题必须经过自身努力和强大援助。在文化方面,以平遥古城牵动南北大院,构成以古城为主,大院延承式的模式,建立社区组织机构和行为规范准则。

乡村形象设计范文篇5

关键词:农村旅游;网络口碑;营销策略;传播机制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高速发展,乡村旅游规划逐渐成为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工程。从“十一五”到“十二五”,社会网络媒体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存在较多发展机遇,但是由于乡村旅游产业自身的成熟度不高,在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形象宣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未形成良好的网络口碑,降低了地方旅游的繁荣度,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营销打造良好的网络口碑和形象,不仅是此次研究的重点,也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乡村旅游地的网络口碑

从内容角度来讲,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第一印象往往与后期的网络口碑有直接联系。第一印象会受到游客自身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的影响而产生变化,通常来讲,这些变化与传播要素和包装质量有关。网络口碑主要指乡村旅游地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基础评价标准以服务质量、旅游价值、消费水平、区域差异以及个性化为主[1],服务质量、旅游价值以及消费水平是乡村旅游地与消费者之间密切互动之后形成的,区域差异以及旅游地个性化需要通过传播来塑造。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已经与各个产业实现了融合。针对旅游产业来讲,借助互联网打造良好的网络品牌能够提升消费者的网络口碑质量,提高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网络口碑和地方旅游产业的实际形象有直接关联,但是当前大部分地方旅游产业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区的经济价值,往往单纯利用包装和炒作等方式树立网络口碑,这种方式存在较强的滞后性,因为消费者具有判断意识,尤其在当前网络信息复杂的大环境下,大部分消费者能够理性客观地对待广告宣传,这种单纯炒作和脱离实际的营销包装并不会吸引消费者消费。总体来讲,乡村旅游地的网络口碑塑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乡村旅游地负责人员需要明确整体形象,对细节进行补充,形成良好的网络口碑。

2乡村旅游地实际形象的支撑元素

从理论角度来讲,乡村旅游地的实际形象设计需要通过形象定位以及口号设计实现[2]。打造具有鲜明特征的旅游地形象,再通过网络进行宣传,从而提升其地位,获取更高的流量。要想打造具有科学性的营销策略,应具备完善、科学的支撑元素。结合我国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来看,支撑乡村旅游地网络口碑建立的元素以理念认知、视听识别、行为方式为主。2.1理念认知元素。理念认知主要指旅游理念以及文化理念。大部分人选择去乡村旅游地旅游的主要目的是感受乡村文化,体验与大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这是基础的旅游理念;文化理念则在同一文化体系中分析民族文化的特异性。认知元素系统涵盖了乡村风格、主题形象、文脉信息等,建立在这些理念认知元素的基础上,落实乡村旅游地的网络口碑建设,必须要突出不同地域的风格和特色,同时在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人性化特点的乡村旅游环境[3]。2.2视听识别元素。视觉识别是旅游者在浏览旅游信息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方式之一。视觉识别元素通过语言、图片、视频、标志等方式进行传输,因此乡村旅游地的网络视觉识别系统涉及旅游地名称、徽标、标志建筑物以及宣传口号等。视觉识别元素能够直接体现乡村旅游的特点,是塑造网络口碑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借助当前的新媒体技术,能够进一步实现视觉识别元素的丰富和优化,滤镜、视频剪辑技术、乡村互动视频等能够快速为旅游者呈现乡村旅游地的具体形象。听觉元素则涉及地方民歌、乡村歌谣、旅游宣传曲、消费者采访等[4]。2.3行为方式元素。行为方式主要指乡村旅游地居民生活行为、企业发展行为、社会组织行为等,例如地方政府为提高区域内的乡村旅游质量提供了哪些资金扶持和政策扶持,地方企业在旅游产业中的参与度,地方乡村居民如何借助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化生产生活等,这些行为模式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活跃、开放、动态性的感受,区域内整体的行为活动频繁且高质,自然会吸引消费者前来。

3乡村旅游地网络口碑提升对策

3.1明确网络口碑塑造问题。消费者会通过各种媒介了解乡村旅游地的具体形象,进而对这些形象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的反馈意见为口碑。口碑是消费者口头相传的关于乡村旅游地的具体印象以及评价,但是在信息传播以及分析过程中存在不利的声音,例如负面形象、导游强制消费、旅游服务质量差和服务模式单一等。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地网络口碑,必须要深究问题源头,从服务质量以及标准体系角度落实问题,只有找准当前存在的问题,才可以让消费者的口碑逐步好转并不断提升[5]。3.2选择合适的口碑传播媒介。有学者针对当前乡村旅游地网络口碑的传播媒介进行了分类,结合不同媒介的特点研究后发现,当前乡村旅游地的口碑传播媒介以大众传媒、人际传媒、实物传媒以及户外传媒为主。从传播形式来看,不同的渠道和不同的媒体会形成不同的口碑,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地网络口碑,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质量,选择有针对性且受众较广的媒体进行宣传,拓展客源,扩大宣传面,从而提升宣传的有效性[6]。广播、电视、报纸等渠道具有一定权威性,在传媒体系中的地位较高,但是传播形式单一,往往以视频、宣传稿、图片等形式为主,未实现针对性的艺术解析和审美优化,因此可以在大众传媒的基础上利用融媒体增加传播方式,通过社交软件以及公众号等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互动[7]。3.3加强地方政府引导。有了良好的宣传基础,才能吸引消费者前来旅游消费。但是从基层角度来看,乡村旅游产业的管理和经营人员的专业性参差不齐,必须要有统一的领导。因此地方政府要发挥区域统一和规划的职能,例如皖北某地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地的网络口碑,乡镇政府统一进行规划,明确了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目标,制定了区域规划专题,在整体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了一系列战略方针和规划目标,这样不仅能够让消费者看到农村旅游地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提升口碑质量,还能加强区域内旅游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良好的消费体验。3.4打造系统性的宣传内容。塑造乡村旅游地的网络口碑时,面向的群体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官方微博宣传区域旅游地,通常以文字、图片等方式为主;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进行宣传时,最重要的是提升视频的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更多的信息。无论哪种宣传模式,必须要确保宣传内容的系统性,所有的宣传手段以及宣传方案都要围绕统一的战略发展目标,坚持殊途同归的原则,让消费者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受到乡村旅游地的实际情况。3.5打造区域内品牌文化。区域内品牌文化不仅包括文化体系,还涉及文创产品。大部分乡村旅游地具有较强的独特性,有自身的文化基础和文化体系,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创新区域内的品牌文化,例如建设旅游文化体验馆,让游客能够亲手制作泥塑、绘画、剪纸等地方文化产品,将这些产品作为地方文化成果进行展出,在互联网上通过评比、拍卖等方式进行宣传,打造智能化旅游互动平台,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提升游客的旅游积极性,在游客中建立良好的口碑,从而优化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形象。

4结束语

从农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来看,树立良好的网络口碑可以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因此要合理选择传播途径,将消费者的理念认知、视听认知以及行为方式作为口碑塑造的主要内容,从而构建文化氛围浓厚的旅游环境以及宣传体系,打造良好的旅游地形象。

参考文献:

[1]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刘纯.旅游心理学:第3版[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65-66.

[3]熊伟,冯维波,康刚,等.基于TIS的我国乡村旅游地形象设计[J].生态经济,2005(6):82-85.

[4]阳梦祥.旅游景区导入视觉识别系统(VIS)的相关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550-553.

[5]石培基,李先锋.旅游形象传播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8):212-214.

[6]白然.乡村旅游口碑营销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2):156.

乡村形象设计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以奖代补,规范化建设,资产归集体所有”的思路和“方便群众、合理布局、规范建设、一体化管理”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村卫生室建设提档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的基本需求。

二、目标任务

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规范化建设,实现村卫生室“布局合理、设置达标、功能完善、管理规范、依法执业”的目标,建立集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基本医疗和健康教育于一体的村级卫生服务机构。

三、建设原则

(一)合理设置的原则。村卫生室的设置主要依据服务范围、交通状况、村落布局等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实行一村一室。鼓励联合办医,人口少、面积小的相邻村,可联合设置村卫生室。

(二)联合共建的原则。村卫生室由卫生院、村委会、村医联合共建。

1、已有村集体卫生室的,由村委会或乡村医生按照标准整建到位;

2、无村集体卫生室,但村集体有闲置房屋可以利用的,由村委会无偿提供村给乡村医生使用,并由村委会或乡村医生按照标准整建到位;

3、无村集体卫生室,村集体又无闲置房屋可以利用的,可在村委会办公场所附近或在本村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段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新建村卫生室。

第一种方式:由村委会投资建设,资产归村委会所有。卫生院负责指导建设,人员从乡村医生队伍中聘用。

第二种方式:村委会无偿提供土地,乡村医生联合投资建设,资产归卫生院所有,乡村医生的投资不计利息,退出时由卫生院退还全部本金。

第三种方式:村委会无偿提供土地,卫生院投资建设,资产归卫生院所有,人员从乡村医生队伍中聘用。

卫生院、村委会、乡村医生三方要签订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协议书,除国家政策原因以外,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处置村卫生室资产,若变更使用权,必须经三方同意。乡村医生退出村卫生室时,退还其投入村卫生室建设的全部本金,不计利息。

(三)统一标准和模式的原则。村卫生室房屋建设要坚持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按照《湖北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试行)》、《湖北省乡村卫生机构形象设计手册》的要求进行建设,占地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80~120平方米,符合卫生要求,至少五室分设(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和健教信息室),必须与生活区分开,保持独立。

(四)资格准入的原则。村卫生室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方可执业。根据《湖北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试行)》,村卫生室人员按所辖村人口的1~2‰配备,有条件的要配备1名女性乡村医生或专职女性保健人员。村卫生室执业人员必须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

(五)一体化管理的原则。整建后的村卫生室,为非营利性的医疗卫生机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承担本区域内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基本医疗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并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四、方法步骤

此次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调查摸底阶段(2012年4月15日至4月20日)。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确定房屋建设图纸,试点建设,总结整建经验;层层召开动员会、现场会,组织学习相关文件和政策。各地要在搞好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安排专人对辖区内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登记。

(二)规划设置,申报审批阶段(2012年4月21日至4月25日)。各镇(办、区)卫生院要分别按照2012年60%、2012年20%、2013年20%的规范化建设任务完成辖区村卫生室的建设工作,制定整建规划,于2012年4月28日前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规划”报市卫生局备案。

(三)整顿建设,规范管理阶段(2012年4月30日至2013年11月20日)。3年内,按照规范化建设方案,一是落实村卫生室基本业务用房。村卫生室业务用房不能正常使用的,必须修缮。无专用房屋或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必须新建符合标准的房屋;二是统一形象设计、统一标识标牌、统一上墙制度、统一规程、人员统一着装等;三是添置必备的医疗器械及药品;四是对乡村医生进行资格审查,清退不具备执业资格和超龄人员;五是完善管理措施,健全并落实一体化管理制度;六是清理不符合规划设置要求的医疗点,依法取缔无证执业的非法医疗机构。

(四)检查验收,考评阶段(每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由市卫生局组织专班,对各地村卫生室规范建设情况进行集中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卫生局负责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的规划、指导、督办和验收工作;各镇(办、区)负责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村委会负责无偿提供新建村卫生室所需土地;各镇(办、区)卫生院负责具体建设指导工作。

(二)成立工作专班,抓好落实。市卫生局和各镇(办、区)卫生院要成立工作专班,负责人员培训、规划指导、督办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市卫生局领导班子要加强对联系镇(办、区)卫生院的指导、督办,实现建设目标任务。

(三)奖优罚劣,促进工作。

1、规范化建设达标的村卫生室,市卫生局将积极向省卫生厅申报“湖北省示范村卫生室”予以表彰,并授牌。

2、由村委会无偿提供房屋,通过改扩建达标的村卫生室,或村委会无偿提供土地,新建达标的村卫生室,验收合格后,市政府实行以奖代补,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3、规范化建设达标且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优先给予新农合定点机构资格。

乡村形象设计范文篇7

1河北省古村落历史文化艺术特征

河北省古村落历史文化悠久,具有北方古镇的鲜明特征,遗存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村落.实地调研河北省多处古村落现状,河北省南部古村落包括邯郸市涉县偏城镇的偏城村、武安市的伯延镇、邢台市的英谈村等,河北省西部古村落中的于家石头村、谷家屿、大梁江、岸下村石窑小镇等保存较为完好.颇具规模的古村落群体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农耕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古风、古俗、古建、古艺术风格特征.这些古村落自然风光独特、秀丽,建筑独具特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纯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能较完整地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俗民风特色.古村落具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特征.1.1建筑特征.北方古村落的建筑形式区别于江南古镇的柔美和小家碧玉.北方古村落的建筑依山势而建,就地取材,用石头堆砌而成,更体现了北方的粗狂和刚硬的特质.不少古宅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石院、石墙、石屋、石路、石阁、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石桥[2]等成为北方古镇独具特色的建筑外貌特征.1.2文化价值特征.古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价值特征的重要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包含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节日、民间传统手工艺,也包含源于本地并广为流传的诗歌、传说、戏曲、歌赋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根据“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评价标准”,历史文化名村价值特色表现在文化、政治军事、生态环保、建筑遗产等方面.对于河北省古村落而言,一定历史时期所凝聚的地区文化包含名人故居、祠堂寺庙、戏台、民间工艺等.不同地区的河北省古村落有各自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井陉的拉花、冀南的皮影、邯郸的磁州窑、蔚县剪纸、河北梆子、丝弦等艺术形式,为塑造河北省古村落的优秀的文化价值资源和河北省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价值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1.3人文环境特征.人类的活动构成了相应的人文环境,河北省大多数古村落依然有村民居住,这就造就了古村落不单单是“物”的价值,而是使古村落成为一个动态、有机的人文价值景观.随着古村落生产和生活的现代化发展,古村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被相继开发,古村落的“古”和新农村的“现代化”如何做到完美统一?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西方国家在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等方面的经验,在古村落建筑外墙、历史街道保持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调整内部结构,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质量需求.民居、民宿的保护与建设方式不同于文物性古建,需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规划古村落的发展,只有满足了传统古村落人民生活质量,适宜于村民生活居住,人们的生活感到更方便、舒适,其古村落的开发与建设才变得有意义.而传统古村落也只有容纳了古朴的民风,才使得古村落的“古”有了活力和真实感.

2河北省古村落现状

在我国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河北省共有57个古村落入选.笔者相继走访并调研了河北省冀南、冀西地区比较有典型特色的古村落.2.1邯郸市涉县偏城镇的偏城村.邯郸市涉县偏城镇的偏城村被评选为第4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偏城村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肌理展示着北方古村落的憨厚与沧桑.大多为清代至民国初年建筑,其中刘家寨最为著名,建筑院落组合形式是古代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古村落仍有居民居住,但由于文化知识的匮乏和保护意识不够,仍然造成古建筑不同程度的破坏,散落的雕花和残留的柱础仍随处可见.偏城村古村落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处于自然开放的状态,一些有保护和参观价值的院落,虽已无人居住,但是院落处于一种自然存在的状态,院落破落,无人清扫.古村落被粗放地遗留下了真实的形态.古村落的修复和保护力度意识较弱,古村落历史文化艺术缺乏有秩序、有计划的整合与设计.2.2武安市伯延古镇.伯延古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居规模宏大,建筑精美,2013年被评为河北历史文化名镇.伯延古镇建筑为典型北方四合院院落相连的形式,建筑装饰也极为讲究,以王顺庄园和徐家庄园古民居建筑为代表.王顺庄园为典型的居民式建筑,其中有古民居80多间,门头柱面装饰讲究,木雕、砖雕、石雕的雕刻精美,保存较为完好.从村落的规划以及建筑、街道的形态,可以看出镇党委、政府采取了有力、有效的保护及开发措施.村落的整体面貌古朴自然,商业化的修饰较少,对徐家与王家的历史故事,通过展示和影视的视觉手段进行文化渲染,提升了古村落对外传达的文化影响力.2.3邢台市英谈村.邢台市英谈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建筑形式和肌理质感有着极强的视觉感染力.建筑就地取材,房屋、桥梁、街道等全部都是用红色板岩石堆砌而成,天然奇趣,因此又有“红色石头城堡”之称.英谈村依山而建,随坡就势,房屋层层叠叠,街道参差错落.英谈村的建筑景观规模完整,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也相对正规和完善,有导游对整个村落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宣传和输出.但是对于周边产业的开发尚处于无人监管和规划设计状态,比如特色餐饮、适合当地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在做到景观旅游资源输出的同时,也应当进行当地生态文化和民俗、民间艺术文化的输出.2.4石井乡于家石头村.于家石头村作为冀西地区石头村的代表,是一部用石头书写的村落史诗,其石街、石道、石阁、石房、石墙、石桥、石栏、石缸、石碾、石磨等使整个村落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2].于家石头村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居所,这就奠定了于家石头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村内仍有村民居住,属于早期作为旅游开发的古村落.于家石头村仍保留了淳朴的民风,幽静的村落让游客回归宁静,感受石头艺术.村落中,有村民自开的住宿休憩之所,平民化的住宿方式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体验村民的民风和生活状态.然而在对外宣传整体品牌形象的输出仍显得比较随意.2.5鹿泉区岸下村石窑小镇.冀西地区岸下村石窑小镇是典型山村,位于鹿泉区抱犊寨脚下.岸下村石窑小镇有别于上述几个古村落,在整个村落的自然景观保留完整的基础上,对石窑古旧民居和民房进行大规模改造,为游客提供河北特色民宿服务.在全国各地民宿日益火爆的今天,河北省拥有这样一处规模较大、改建完整、设计个性特色的民宿,为旅客提供乡野生活之住所,集观光、休闲、餐饮、居住、农耕体验为一体,打造河北省美丽乡村.目前,石窑小镇已在营业状态中,岸下书局、主题民宿驿站已装修设计完工,还有一部分项目仍在筹备建设中,在建设过程中应力求最大程度保留村落的建筑形态及石窑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利用历史文化艺术资源,将农事、节事、民俗文化等体验情景融入小镇街道院落中,从而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和乡愁、乡情回味的人文情怀.岸下村石窑小镇处于一边营业、一边建设的状态,从目前建设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些规划不完整、实施不到位的情况,整体定位理念与后期的实施情况略有出入.后期设计跟踪欠缺,导致石窑小镇特色建设缺乏把控,导示系统从材质和造型上都融入不了古村落当中去,大大折扣了极力营造文化艺术古村落的初衷.主题民宿、主题餐饮空间的内部配饰需要进一步完善.新建房屋和古村落区风格不一致,多多少少破坏了古村落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综合以上典型古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北古村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总结如下:1)随着近几年旅游业的盛行,加上政府极力扶持文化和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多数古村落不再“深居山林”,不甘“落寞”,都开始不同程度地借着古村落特有的资源价值搞开发、旅游和民宿.在建设开发过程中,使整体风貌得不到完整保护,存在古建筑和新事物形成格格不入的情况,如导视牌的设计、新的建筑物景观、景点设计等;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村民为了更舒适的居住需求,弃旧房、盖新房,然而现代的砖混结构的房子和石头房子形成强烈反差,严重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建筑特征的完整性;3)随着工匠精神和民间艺术的淡化与消失,古村落景区出现越来越多的“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各个村落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资源没有被挖掘.

3河北省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策略

古村落的建筑、民俗、民风可以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俗、民风特色.坚持遵循“历史真实性、景观完整性、生活延续性”的原则[3],在河北省典型特色古村落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开发与建设,力求在保持古村落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结合保护措施进行开发,从而制定出有利于古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案,保护古村落的整体岁月和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这对河北省古村落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3.1传统街巷和重点地段的保护与开发.河北省古村落面临着古村落的自然老化.有的原始建筑及历史风貌被破坏,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已处于残砖断瓦的状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许多古村落经历修修补补或改头换面,处于被清除的势态.对于古村落建设应做到“修旧如旧”[4],排除一切不协调的元素融入古村落建设中.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服务性设施也像速成品一样被“安置”在古村落中,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气氛与格调.传统典型的街巷和重点地段的保护与开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原有街巷和建筑外貌要保持,需要修缮的建筑要做到“修旧如旧”;2)新建建筑外观材质和色彩上要尽量和原有村落的建筑肌理保持一致;3)新建服务性设施(如导示牌,广告标牌等)、宣传墙画的设计要融入村落街巷中,避免运用过多的现代化的材料和色彩,使其在老房子的环境下显得过于突兀.3.2古村落的开发与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河北省古村落里也酝酿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河北省古村落对外文化宣传与输出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手工艺技巧等文化瑰宝,由于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工匠精神渐行渐远,让传统手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到原始村落和民间艺术生长的土壤中去,给这些民间艺人展示技艺和手工的时间和空间.河北省古村落中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创新不能脱离赖以生长的“生命土壤”.3.3古村落开发与民居的关系.传统古村落的开发保护不同于单纯的古建筑物的保护,目前古村落大多都有居民居住和生活,对于古村落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建设,应在尊重村民、便于村民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因为古村落并不是一堆无人居住、静态的古建筑群,而是鲜活地呈现着民俗、民风的活态、立体的古村落.古村落虽然多多少少存在着“空城”、“弃巢”的现象,但是大多数古村落还是有当代村民居住和生活着、使用着的状态,这样古村落才更有生机.对古村落的保护,必须基于古村落的精神文化内涵,这样才能从整体上着手保护传统村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中隐存的历史记忆、特色方言俚语、宗族传衍等生活、生产方式,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使得古村落乡情、乡愁显得厚重而鲜活.在古村落开发时,应当考虑现居住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习俗,旅游者也应遵循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礼仪民俗,做到“入乡随俗”,使居住着的居民构成古村落的动态景观.

4塑造河北省古村落品牌形象,提高“美丽河北、美丽乡村”的影响力

古村落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是历史的微缩景观,古村落拥有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价值[2],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围绕广泛开展以“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为主题品牌形象进行宣传,河北省古村落的品牌形象是向外宣传河北形象的一抹重彩,塑造河北省古村落品牌形象对古村落的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价值.在充分调研、分析河北省古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当前河北省古村落建筑特点、生态环境、人居生活等方面,提出古村落品牌形象的设计和宣传策略及措施.4.1河北省古村落整体品牌形象设计系统.4.1.1河北省古村落整体品牌理念识别设计系统.理念识别系统通过对河北省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提炼对旅游发展具有宏观指导作用.广告宣传语对品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凝练了品牌的内涵,有利于人们理解品牌的理念,寻求适合河北省不同古村落的广告语,更有利于美丽河北的对外宣传.广告语的特性包括:1)应是简短有力的口号性语句;2)要传达单一、明确的观念性信息;3)适于长期广泛的反复使用.如南方古城镇成功广告语案例:来过,便不曾离开———乌镇;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南浔.挖掘河北省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凝结一句经典广告语,使宣传更有效、更有力.4.1.2视觉形象设计系统.古村落视觉识别系统(VI系统)是将提炼古村落理念与价值观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视觉传播的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传达给社会,树立古村落统一性的识别形象[5].主要包括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和象征图形、吉祥物等基本要素及名片、门票、道旗、广告宣传、特色产品包装等应用要素.让游客在极具视觉冲击和审美感受的过程中,对旅游地留下美好的印象.河北省古村落的开发,已经有意识地在塑造各自的古村落形象的品牌,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到位,或者出资方监管不到位,造成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不仅没有提高整体古村落的品牌形象,反而由于现代化材质和视觉形式的介入,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格调和氛围.导示系统从材质和造型上都融入不了古村落当中去,大大折扣了极力营造文化艺术古村落的初衷.在保持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要遵循的设计原则包括:1)材质选择要和古村落的格调相一致,相协调;2)造型上要符合自然性、原生态性和艺术性;3)色彩上要和古村落的色调相融合.4.1.3河北省古村落整体品牌形象行为识别设计系统.行为识别属于执行层行为识别系统,是以人的活动和行为感知的系统.古村落村民的形象、民风、态度与行为,服务人员的服务与管理行为和游客的行为构成旅游形象的重要部分.行为识别系统设计将在古村落理念识别系统的指导下从旅游服务形象设计、村民形象设计以及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等方面,规划人们的活动行为,从而维护古村落的形象.4.2创新河北省古村落品牌形象宣传推广策略.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宣传的目的在于提高古村落在国内外旅游者中的知名度,通过旅游宣传,树立古村落鲜明而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4.2.1电视广告宣传推广策略.电视广告是形象传播和文化输出的基本手段.电视媒体以其生动性、实时性和普及性成为当前效果最好的形象广告载体,通过拍摄古村落的宣传片进行电视广告传播.在当地电台和省台等各类广播电视频道放映介绍古村落旅游形象的宣传片,加深游客对古村落旅游文化形象的认知.4.2.2公共关系宣传推广策略.公共活动因其新奇性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达到对外宣传的作用.定期举办相关艺术活动;举办民间艺术展示和表演等活动;举办河北古村落的摄影大赛;拍摄风景、文化为题材的影视节目或记录短片;邀请全国艺术名家进行古村落写生活动,从而扩大古村落的知名度.4.2.3网络媒介策略.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传播更有效、更迅速,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利用好这一现代传媒工具,搭建优良的河北省古村落网络传播平台,扩大古村落的知名度,对旅游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4.2.4动画媒体传播策略.与动画专业相互合作,制作主题性动画片,动画片的背景取材于古村落,通过情节化的动态画面效果进行宣传与传播.

5结语

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古村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北省古村落旅游开发时重点研究的课题,传统古村落是脆弱而又极其珍贵的,很多古村落由于缺乏整体、长期的规划,为了一时的利益,肆意建造和古村落整体格调不符的“景观”.利益是暂时的,对古村落造成的破坏却是长久的.为寻找对古村落整体保护的有效方法,并适应古村落“活态”发展的要求,要创造性开发古村落的文化遗产资源,达到传统古村落的开发与现代民居的有机统一,使古村落的整体建筑景观得以有机维护,塑造河北省独特的古村落文化风韵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勇,张捷,章锦河.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研究[J].人文地理,2005,(1):68-74.

[2]孙克勤.探访中国最美古村落[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3]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4]胡道生.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以安徽黟县古村落为例[J].人文地理,2002,17(4):47-50.

乡村形象设计范文篇8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4]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索.西南师大学报,2002,35(8).

[5]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

乡村形象设计范文篇9

关键词:设计扶贫;设计人才培养

高校是我国设计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设计专业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模式,服务社会与地方经济发展。桂林理工大学于1994年创办设计艺术学科,是全国较早开展设计艺术教育的高校。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重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培养,通过产学研联动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和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趋同趋势,在办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和设置等方面千篇一律,人才培养模式脱离生源特点,地域文化特色彰显不足。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理论设计,知识结构单一、内容陈旧,实操环节较少,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性与交叉性的融合,一些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在此背景下,学院努力开展高校地域特色化探索,在一带一路的国家重大战略中,牢牢把握广西作为对东盟开放前沿和桥头堡的时代机遇,寻找突破口和着力点,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进一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设计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已成为全世界设计教育领域的新趋势。贫困是世界性难题,扶贫是一项高度复杂且需要创造性的工作,设计恰好能够起到“协调人”的作用。2015年《“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出台》,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发挥文化在扶贫工作中“扶志”和“扶智”的作用。2018年工信部印发了《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更是提出以设计的介入改变贫困状况。设计扶贫发挥高校专业优势,既可以在技术层面为贫困人群提供支持,又可以在文化层面给予他们帮助,帮助贫困乡村制定高质量的帮扶计划,确保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针对高校设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院以设计扶贫为抓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推动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推动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学院在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环境设计等6个本科专业中选派专家、搭建人才团队组成精准扶贫专家工作站,为对口帮扶贫困村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此过程中将项目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标志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安排扶贫设计课题,将农特产品品牌形象设计作为学生课程作业。授课教师与扶贫团队一道,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多角度、多层面和多形式地了解当地情况和农产品优势及特色,学生得以充分掌握其市场情况,以便更精准地着手农特产品外观包装设计。在与村民的沟通中,秉承设计服务客户的宗旨,学生充分体会到客户需求与设计理念的矛盾统一,这种更为直观的19设计体验让学生受益匪浅。此举不仅促进了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发展、提升学生在面对不同客户需求时灵活应对的技巧,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能力,使其在设计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教学设计推陈出新,不断优化课程课件、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设计扶贫丰富了教学案例、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对教学形式的改革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设计扶贫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将产业资源和科研资源导入专业课程中,一方面以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另一方面以在扶贫工作中获取的科研资源服务教学改革。高校师生一同从书本走向生活走向市场走向社会,与扶贫团队一起围绕乡村发展需求和建设方案展开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提供了设计扶贫推动乡村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育才理念和实践思维。

2构建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通过设计介入扶贫的方式,构建起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设计扶贫来推动教学改革,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院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托桂林理工大学帮扶灌阳县精准扶贫专家工作站,带领学生以参加项目的方式参与扶贫工作,充分根据贫困村落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历史人文背景等实际情况展开帮扶工作,并组织“一院一品·画说扶贫”艺术设计大赛,大赛收到了近800幅设计作品,为帮扶工作提供了众多具有创意性的可实施设计方案,最终完成帮扶村落百香果、雪梨等多种农副产品的外包装设计,增加了农特产品的附加值,助力村民增收。学院于2020年5月举办艺术学院精准扶贫设计项目汇报展览,对项目开展以来的设计成果进行小结,以期进一步推动扶贫设计项目更好地与学院课程教学互动,提升设计成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此次展览既是设计扶贫成果展示平台,也是一次学习交流机会。以此为契机,学院鼓励学生参与扶贫作品创作比赛、创新创业大赛、设计+人才项目及其他各项设计专业赛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了实践能力,提高了设计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极大拓展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各项赛事奖项成果的累积也为学生进一步的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介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方式拓宽了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渠道,学生学以致用,全面提升了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在个人技能的同时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特长为贫困群众服务,深入了解到设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人和社会服务的。

3课程思政融入育人情境

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2021年4月在广西北部的毛竹山村考察时,总书记提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设计是一门以人为本的学科,设计工作者应开阔眼界,在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融入本地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学院将思政工作融入设计学专业课堂,让贫困乡村成为专业课堂的拓展空间,师生团队通过深入调研深度了解对口扶贫村落农特产品的优劣势,针对当地农特产品外包装辨识度低、品牌意识缺乏等情况,学生们运用自己所学的设计学专业知识,为村民设计出各种作品,以提高当地农特产品的外观包装水平,从而拓展销路提高销量。同时,桂林理工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还致力于提升乡村民众对美的鉴赏能力,通过绘制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的文化墙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乡村生活空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脱贫攻坚正能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建立人才培养长期效应

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对接,高校学生不应只专注于校园知识,缺乏对社会和本土文化的了解会导致设计内涵的浅薄、浮夸和不成熟。设计人才的培养不光需要知识和技能上的训练,更需要长期的文化熏陶,设计扶贫实现了二者的统一,其既是对技艺的提升,也将本地文化、社会问题和国家复兴等命题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思维的形成与培养。如何引导学生在毕业后继续为地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中,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的长期发展。高校主动聚焦社会发展问题,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工作中,发挥人才和专业知识上的优势,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尽绵薄之力,助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充分展示着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以设计扶贫的方式鼓励学生投身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能激发学生的社会情怀,增强学生与乡村、社会和国家的联系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积极有为。

5学院以设计扶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

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艺术学院因在扶贫方面的贡献荣获桂林理工大学脱贫攻坚集体记功奖励,四位教师获记功或嘉奖奖励。不仅如此,学院以设计扶贫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推动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构建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思政融入育人情境、建立人才培养长期效应四个方面的成绩。但是目前的工作仍存在局限性,例如设计扶贫的主要目标是帮扶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传统文化保护防护方面的帮扶力度较弱,输血式的帮扶模式难以让设计人才扎根乡村持续发挥效能。在接下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不仅需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关注其背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文化及生活方式,形成设计扶贫长效机制。(1)拓展设计扶贫实践领域。设计扶贫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目前学院设计扶贫项目主要集中在农特产品包装设计、帮扶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景观改造和规划等方面,接下来设计扶贫将更加聚焦于乡村品牌开发、非遗传承、衍生产品开发、文创成果转化、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文化传播等领域。学院应继续倡导务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拓展多元设计视角,进一步推动设计扶贫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两方面的作用发挥,将乡村扶贫项目纳入到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以扶贫设计作品积极申报新型专业或外观设计专利、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专业设计比赛,助力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2)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党的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设计扶贫不仅可以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其在文化层面能发挥更大作用,设计扶贫在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大有可为。广西是个多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乡土文化的支撑,在城市化进程中贫困村落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往往难以为继。鉴于此,注重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设计扶贫中需要重点着力的方面。鼓励学生在扶贫过程中发掘、开发乡村文化和设计元素,促进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于乡村本土文化要素进行提炼,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化的转译,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设计作品中加入创新元素,设计出既有本地特色又具有现代元素和市场潜力的产品,发扬乡村本土文化。在促进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挖掘本土文化价值、保护乡村原生文化、促进非遗文化保护,塑造乡村文化认同感,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让校园和课堂成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场所,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院来授课、座谈和交流,促进设计人才培养教育与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有机结合,实现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人才培养相互滋养和促进的局面。(3)着力于乡村本土设计人才培养。在对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中发现,大多数设计人才在就业时选择了大中型城市,选择返乡创业继续从事设计工作的学生寥寥无几。设计扶贫通过设计人才下乡的方式服务贫困村落,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乡村本土设计人才非常匮乏,急需一批扎根农村的高素质本土化人才。如果能实现设计人才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方式转变,将成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极大动力。学院应对帮扶村落的村民展开设计教育,通过免费培训、现场指导、远程自主学习等方式,将设计知识教学送到乡村。针对村民文化和美育基础薄弱的问题,调整授课内容,以适应地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培养出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本土人才。为贫困人群提供美育教育和设计培训,是高校服务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探索,促进了贫困村落的文化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本地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激发农村社会的内在活力,达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目标。长远来看,此举对于高校的生源地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也意义重大。(4)设计扶贫工作经验的推广。在过去几年中,学院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深入乡村、了解群众的需求、服务群众,把自己学到的设计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建设实践中去,以设计扶贫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在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中,学院应将成功的设计扶贫经验扩展和辐射到对口帮扶的灌阳县以外的其他地区,惠及本地更多地落后村寨,助力本地乡村经济振兴和文化振兴。同时,应注重设计扶贫理论成果的收集、提炼和转化,组织师生以座谈、交流会等方式交流设计扶贫经验,鼓励学生加强扶贫理论学习、提高设计实践本领,把学习成果成功转化为推动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6结语

设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这决定了设计必须深深根植于社会、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一个多维度的事情,涉及到知识理论的更新、技法的提升、眼界的开拓、志趣的培养、对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设计扶贫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二者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向深入,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国家复兴不断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巩淼森.跨学科:论设计高等教育的新趋势[J].创意与设计,2010(02):32-35.

乡村形象设计范文篇10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