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写作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8:01:49

文学写作论文

文学写作论文范文篇1

1选题

1.1作家作品论

作家作品是常见的比较传统的选题领域,在写作者的选题中占绝大多数。如果你选择具体的作家或作品作为研究论文的写作对象,那么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尽量选择有影响的大家选择有影响的大家就可以有大量的关于这个作家的中外学者的研究资料供写作者参考,资料更容易找到。尤其是能读到大量翻译过来的国外学者的论著,他们对国外作家的研究更直接、更深入。比如,写作者选择的是萨特研究,那么他会发现中外学者的关于萨特的各种各样的著述如《萨特文集》、《论萨特》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研究资料。阅读了这些资料,写作者们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有些写作者为了求新求变,大胆地选择了一些名气很小、甚至专业研究者也不太熟悉的作家。结果,选择太生僻的作家只会给论文写作带来更多的难题。首先,由于该作家的名气较小,因此资料来源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9再则,由于有些写作者外语水平有限,他们一般都是通过翻译、通过阅读中译本实现对外国作家的了解。没有足够的译本,会给你的论文写作带来相当大的麻烦。因此,写作者选择的作家最好是大部分作品,特别是重要作品都翻译了过来,这样你选题的空间才足够大,判断才足够准确。

(2)选择好的译本现在有的外国作家的作品有很多译本,翻译的水平良莠不齐,甚至有很多错误。研究如果建立在有错误的译本上,就会影响立论和判断,所以要选择好的翻译家和好的出版社,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等都是信得过的外国文学出版机构。此外,作品和选题应尽量向20世纪的作家作品倾斜。一方面是因为19世纪以前的大作家如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研究的人太多了,再生成写作者自己的独立的见解恐怕更有难度;另一方面,20世纪文学对于了解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20世纪人类的心灵状态,进而认识人类今天的生存现实,是无法绕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比起19世纪以前的文学来说,20世纪的外国文学是更为复杂、晦涩的文学,尤其是占据了20世纪文学主潮的现代主义文学,往往使人望而生畏,即使是专业研究者,想读懂也需要费相当的气力。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作品更值得写作者的下功夫、花精力去搞明白,在这个领域里写作者们也更有文章可作。

1.2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目前外国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其研究难度也比较大,它要求研究者要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较好的文本分析能力。如透过萨特的作品分析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论就是这方面的范例。选择此题作为研究对象,文本细读只是一个基础,目的是总结萨特创作中所体现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而发掘萨特对世界小说、乃至20世纪现代主义的独特贡献…1。做这方面的选题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往往更高,既要求研究者精细的文本细读和分析能力,又要求有理论的思考和深度,而研究者的最终研究与写作的动力则是一种理论冲动和热情。思辨能力不是很强的研究者选择这类题目时需要慎重。

1.3流派研究

流派研究也是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尤其是20世纪。20世纪外国文学的重要特征是流派纷呈,现代主义文学,更是表现出鲜明的流派特征。每个文学流派在体式、风格、美学、技巧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的独特视角,有自己不同的哲学、心理学背景,是很难与别的流派混淆的。因此,从流派的角度进入20世纪外国文学研究,是比较常见又可行的做法。比如研究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技巧、荒诞派戏剧的表现手法等等,都是比较适中的论题。在选择流派研究时,切记不要选题太大。有些人选择像“20世纪现代派研究”、“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研究”诸如此类的题目。这类题目不太具有可选性,主要是相对于研究者的研究水平而言的。尤其是年轻的外国文学研究者或在读的学生,以他们对外国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此类题目很难驾驭:篇幅有限,论题说不清楚;篇幅过长,又容易做成讲稿。因此,最好选择小的切口人手,“小题大做”。“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的好处是既可以由浅人深,层层深入,又能体现文学研究的具体性。文学研究论文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论文写作,它是建立在对具体感性的文学现象的领悟和感受基础上的。

1.4思想研究、主题学研究

思想研究在外国文学研究中也是有吸引力的领域。这是因为许多外国作家的作品中都有深刻的思想渊源。研究这些思想,对于写作者们深入理解外国作家的精神遗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思想研究又容易脱离文学,进入思想史领域。所以,把主题学适时地引进来就很必要了。比如,要研究萨特和加缪的存在主义思想可能是困难的,但是可以研究萨特和加缪文学中的存在主义主题,如“自由”的主题、“荒诞”的主题、西方人“境遇”的主题等等,并以他们的作品为出发点,这是可行的选择。

2形成论题

形成自己的论题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环节,可以从以下两种途径形成自己的论题:首先,阅读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形成个人观点。如果选择的是一个重要作家,那么,中外学者关于这个作家的研究肯定有很多,论题就需要在阅读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做出。在阅读过程中,写作者会认识到,学者们都在关注一些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已经有过充分研究的,哪些问题是可以进一步探索的?哪些观点是你不同意或认为论证不充分的?对某些问题产生了自己的见解?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围绕自己的初步想法再重新去读作品和资料,当然,这一次重读就不能再泛泛而读,而是要把阅读集中在你关心的问题上,一方面对作品的重新阅读会加强你的认识,另一方面,学者们的观点也肯定会继续触发自己的见解,或是不断修正你的认识。一开始你的想法也许是零星的、片段的,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论题就会越来越成型,最后形成论文的基本框架和提纲。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第一阅读获得论题。一般来说,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前期阅读和感受。所阅读的作品中,什么东西最能打动你?有哪些现象是你认为重要的?是作品的主题,作品的形式,还是作家的思想和体验更能引起你的兴趣?论题往往就建立在你的第一阅读体验的基础之上。通过第一阅读获得论题是比较直观的一种方法,当然也是比较有难度的,尤其是对于涉足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时间不长的写作者来说,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往往还不足以为他们提供这方面的基础。因此,写作者们可以多采用上述第一种方法形成自己的论题。

3写作过程

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循论文写作的一般程序和规律外,还有几个相关的问题需要注意:

3.1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在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了解论题和角度之间的关系。论文选择好丁领域,不意味着有了论题,有了论题也不意味着可以马上开始写,因为还没有选好角度。而从论题进入到具体角度,才真正完成了对论文的基本设计和构想,才可以写起来。比如说,写作者要研究卡夫卡的小说,这只是有了大致的对象和领域;经过充分的阅读,确定要研究“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这时就有了比较适中的也切实可行的论题了,或者说,合适的题目也有了。最后,还需要找到可以进入论题的具体角度。如果读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J,凄到主人公格里高里一天早上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支大甲虫,又突然发现卡夫卡的不少小说都是通过这种变形和荒诞手法表现人的异化的,也许写作者的文章就想从这个现象谈起。这时侯,他就找到了好的角度,找到了一个具体可行的切人点,论文就可以开始动笔了。

3.2防止论题空泛。面面俱到,凑字数做外匡文学论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有些人为的凑足字数,将论文做成空泛的作家论。在论文中,先谈一点作家生平,再谈谈这个作有哪几部重要的作品,然后挑出一两部作品介绍一下故事梗概,最后从文学史上引用几句评论,一篇文章就写完了,这种文章是最要不得的。比如作家生平问题,不是说写作中不能谈作家生平,问题是为什么要谈作家生平,如果这个作家的生平对文章的总体立意很重要,那么不仅要谈,而且还要谈得很充分。总之,不要泛泛地谈生平,生平研究要服从你的论文的总题需要和构想。

文学写作论文范文篇2

一、论文选题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难易程度应适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的选题意识,提前告知学生在平时读书、上课的过程中.注意寻找自己阅读的兴趣点,积累与之有关的知识并勤于思考,发现其中有意义的话题。同时,学生应对本学科的选题范围有所了解,最好能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难易适中的话题。我们知道,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四个研究方向或选题类型,它们是文学史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文体研究和社团、流派、思潮、创作群体研究。选择论题应考虑自己的学术个性、知识背景等实际情况,量力而为。一般来讲具有综合全面的知识、擅长宏观把握的研究者,可能更适合选择文学史研究以及社团、流派、思潮和创作群体研究;而对于一个感受力较好、文体意识较强的研究者来说,可能更乐于选择作品研究和文体研究这样的方向。具体到高职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接触这一学科的时间较短,缺乏本科生那样的系统全面的知识储备.对文学史流于浮光掠影式的印象,因此,选择作家作品研究这一范围更适合、也更容易把握一些。

二、掌握有效的收集材料的方法和途径.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学术研究的方法规则是实证和逻辑,所以,当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紧接着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收集材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而言.任何课题的研究都必须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三方面的材料。文学理论的功能在于确定研究者的思维框架.建立逻辑结构。文学史的功能在于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坐标和标准尺度.它决定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使其知宏观大局和纵横深浅。而作家作品是文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本体对象.是文学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直接与研究者的审美才能、文学修养发生关系。从大的方面了解了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材料后,还要熟悉收集材料的途径。对于现当代文学来说,材料简单地说表现为图书和论文两种形式。图书一般通过图书馆的检索系统查询。论文和某些文学作品则要通过期刊检索。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推荐一些在本学科有影响、且对学生论文写作有帮助的研究性刊物和工具类书.使之在收集材料时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认真阅读作品。熟悉材料。培养问题意识。形成论文观点。

面对一大堆收集来的与论题有关的材料,下面要做的工作是消化材料,即阅读、研究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人的体验和经验都是一笔可贵的财富。文学研究是特别强调主体性的,尤其在作家作品研究中,个人的阅读体验、审美感觉可能是阐释问题的出发点。大专生兴趣广泛,精力充沛.往往对生活有诸多新鲜的体验和感触,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善于抓住一些鲜活的感受、思考的火花,以及一些不解的问题。很可能就可以从中生发出新意.形成有创意的论文观点。论文写作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有一点新意.并加以突出。就可以体现出论文创新性的学术价值。

四、遵循逻辑规则。理顺思路脉络。列出论文提纲。

论文的观点不仅要求新颖、深刻,还要求真实,必须有大量可靠的材料做依托才能成立。所以,一篇论文的写作不能满足于观点的存在.更要求对观点的论证。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形成观点过程的一种还原。它的物化表现就是论文的提纲。一篇学术论文的提纲实际上是作者关于某个问题的思想结构图。从提纲。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论点和论据,同时还可以看到作者思想路线和理论方法。提纲的形成必须遵循逻辑规则。惟有通过逻辑的推演,才能使一盘散沙似的材料变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也才能使论文成为一个周密的话语体系。

文学写作论文范文篇3

报告文学有三个特点

(一)鲜明的新闻性

报告文学作家黄钢认为,报告文学的“新闻性至少可以涉及到两点,第一是具有报道的价值;第二,接着就涉及到真实性的问题。”(《试谈报告文学》)我们可以用两个字说明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一是“快”,二是“真”。所谓“快”,这是因为报告文学要对急遽变化的现实生活作出及时的生动的反映,要追随时代的脚步,用较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动人的情景描绘出来。所谓“真”,是指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报告文学之所以具有不同于小说的感染力,正是因为它的作者依靠新闻敏感来选取生活中发生的、生动的、具有说服力的人物和事件,运用恰当的文学语言形象地、完整地传达给读者。因为严格地忠实于事实,不允许有任何虚构、造假,所以报告文学才被许多人视为“社会史的信实资料”。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复合的概念,它包含几个层次。首先,是材料的真实性。作者所采访的材料,都应是实有其事的。这是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是材料的准确性。准确的材料就是要符合五个“W”,其一不可或缺,也不可歪曲。第三,是本质的真实性。报告文学作者总是调动有限的例证(包括情节、细节、背景和其它)去描述生活、刻划人物、揭示本质的。

(二)强烈的文学性

报告文学属于文学范畴,它是报告,也是文学。它的新闻性(主要是真实性)与文学性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除了虚构与概括的手法不宜引进报告文学,其它一切属于表现形式的文学手法都可以在报告文学中充分调动。调动得越好,就越逼真;越真实,就越富于艺术的感染力。”(理由:《和青年谈谈报告文学》)这就告诉我们,报告文学需要从文学引进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如提炼、剪裁、描摹、比兴、工笔刻划、重笔渲染、精选角度、截取断面、澎湃的抒情、恰当的议论,以及艺术语言的调动等等。总之,除虚构和夸张外,艺术构思、艺术想象、描写、抒情和修辞手法,都是可以采取的文学手段。(三)深刻的政论性

优秀的报告文学,是时代的号角,历史的见证。它总是要针对着现实生活,大声“发言”的。同时,报告文学的作者在满腔热情地向读者报告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重大事件时,常常要在作品中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为了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事件的意义更突出,有时作者要直接站出来报告。因此,报告文学比起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来,更能直接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带有强烈的政论色彩。

综上所述,鲜明的新闻性、强烈的文学性、深刻的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三个特点。明确认识这三个特点,对于学习报告文学写作至为重要。

三、报告文学的写作

报告文学可以说是一种新闻小说、非虚构小说。它比通讯的形象性更强。因此,写作报告文学,既应像记者那样进行采访,又要像小说那样构思。报告文学作家类似“记者作家”,其写作方式可以表述为:新闻采访+艺术构思=报告文学。

从这样的独特的写作方式出发,我们写作报告文学应该做到:

(一)、进行深入采访

小说作家靠积累生活,从生活中得到暗示,获得主题,进行创作。报告文学作家则通过采访获得生活材料(素材)。

采访是十分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理由主张:写报告文学,应该“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医生说“生命在于运动”;对于报告文学作者来说,“生命在于奔跑”。这是因为,写小说是“付出性劳动”,写报告文学是“收入性劳动”,要有“踏破铁鞋”的精神。

我们进行采访,重点应是写作对象周围的有关的人。采访对象决不会说:“我有几个细节,你写进去准保会成为一篇好文章”。事实往往是:会说的人不会做,会做的人不会说。而向对象的周围的人采访,却可以采访到许多生动的典型的细节。

(二)、精心刻划人物

报告文学要写人物,但不是“塑造”从物,因为它写的人是真实存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实体。而且,写小说的典型化的方法也不适用于报告文学写作。报告文学中的人物是生活中实有的,不因作者运用典型化而变得高一点或矮一点,胖一点或瘦一点。报告文学写人好似治玉,报告文学作者就是玉石匠人,他是以真实的材料雕琢出光辉照人的艺术品。所以说,报告文学是刻划人物,作者应精心刻划人物。

那么,怎样刻划人物呢?一般来说,应注意从这样几方面努力:

1、重视人物性格的刻划。刻划报告文学人物,只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征,才能把人物鲜明的个性刻划出来。

2、使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言为心声。生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可以使报告文学中的人物鲜明地活动起来,以得呼之欲出的效果。

3、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报告文学只有写出人物的灵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刻划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4、认真、精心刻划人物还要注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三)、巧妙安排结构

艺术构思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巧妙地安排结构。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学习的经验。主要是:

1、结构属于表现形式,是内容的延伸。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结构格式。作者要从描写的对象出发,从面临的读者出发。能写成横断面的,不要拉成纵剖面,更不要总是写成三段式或五段式,即:写一个先进人物,开始写他怎么树立远大理想,怎么经过一个攀登的过程,克服了各种困难,最后达到光辉的顶点。这种公式化的结构不新颖,不为读者欢迎。

过去已有不少作者在努力探索横断面的结构方面取得成就,如理由、陈祖芬的一些作品。至于纵断面的结构,当然也是由许多横断面组成的。

2、要善于把最精彩、最感人、自已感受最深而最能吸引、打动读者的关键材料,放到最显著的地位,以增强艺术效果。当然,把关键材料放在显著的地位,并非一律要放在开头,也可以放在其他地方。但是不管放在那里,作者都要想办法突出它,着力写好它,使它处于显著的位置。3、巧妙地安排结构,还要善于将生活中真实可靠的一刹那进行相对的集中,必要的调动。如在《包身工》中,作者就很巧妙地把包身工所受的苦难的一些特写镜头和横断面,加以调动和集中,组织到一天来写。

(四)、展开合理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也就没有报告文学,那种把想象同虚构等同起来,从而认为在报告文学创作中不需要想象的观点是不对的。想象是使报告文学增强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是因为报告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有很大时间跨度的。理由曾说:“我写过马德里体育宫,但我没有到过;写过巴黎铁塔,但我没上去过;写到过闺房儿女私话,但本人保证没有去偷听过。写这些内容,如果排斥、离开了想象,还怎么写?”因此,只有展开想象,才能写好。

需要说明的是,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想象与小说创作中的想象不同。小说创作中的想象是故事情节的生发,而报告文学写作中的想象是情节的落实、生活的再现。前者是创造想象,后者是再造想象。报告文学作家写在稿纸上的远远落后于采访本上的,但有时也可能相反。如理由写的《痴情》的最后有一万多字,而采访本上只有几页。他写好后读给写的对象听,被写的人说:“真是那么一回事”。

(五)、写好精彩议论

在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最忌作者的议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而报告文学肩负着向读者“报告”的任务,它可以也应该向读者报告,说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报告文学中常常出现作者的议论。这些议论如画龙点睛,写得形象而精彩,常常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

怎么写出这种议论呢?

1、叙事写人进入激动人心的高潮时,常常因作者的感情难以抑制,情不自禁地站出来议论;而读者读到这里,也会感情激动,看到作者的议论会拍案叫绝,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因此,这样的议论往往是作者、读者共同发出的心声。如《扬眉剑出鞘》写到栾菊杰负伤,决定继续比赛时,作者情不自禁地议论道:

呵!多么纯真的思想,多么可爱的品格!这就是我们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站在欧洲击剑台上,经过独立的判断迸发出的心灵的火花!……我们应该为有这样毫光四射的年青一代而骄傲。

2、在报告文学中发表议论,必须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基础,否则议论就会“空洞”。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的议论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如《包身工》最后一段对“包身工”制度的议论: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

文学写作论文范文篇4

1、毕业论文总原则:

①毕业论文是毕业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和构思,资料参考,内容撰写,修改审定,打印成册,宣读答辩等内容。

②毕业论文的内容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戒假、大、空。要求学生就自己的论文课题完成8千字以上的学术论文,内容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要求,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个性鲜明。

③在选题上,要求学生不要求全求大,论题要适中。题目大了,论述不详,不能全面概括,学生驾驭不了;题目小了,内容无法展开,几百字就写不下去了,论述不充分,势必贫乏单薄。

④从撰写论文始,要求学生与指导教师沟通探讨,确定选题内容,把握好方向。选题确定后,要拟定出论文提纲,再交由指导教师进一步审定,避免从一开始走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

⑤答辩时要求学生说普通话,掌握好语速节奏,语言清晰,表述准确,答辩简洁、流畅。

2、对毕业生撰写论文的要求

①不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都应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对自己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各项任务,对自己的毕业论文质量负全部责任。

②在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后,认真阅读领会毕业论文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内容和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和进度表,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③严格执行工作计划,认真填写《西安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度记录表》,按期完成毕业论文。

④每周至少1次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遇到的疑难问题,争取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并及时将毕业论文工作进度表交与指导教师签字。

⑤毕业论文的打印要字迹清楚,撰写要符合本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⑥在答辩一周前必须提交经指导教师审阅后装订的论文,并将毕业论文工作进度表交与指导教师审查。

⑦经指导教师审阅的外文翻译用A4纸打印,译文与外文原文一起装订成册,并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A4纸打印,格式及要求按照中文系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要求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进度表一起上交。

⑧参加毕业论文时间不足三分之二者,论文中有三分之一抄袭他人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者,毕业论文成绩均按不及格处理。

3、毕业论文内容的具体要求

①立论客观,具有独创性:

文章的基本观点来自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体现出作者的认知和看法。

②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

论文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要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③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论点与论据结合紧密,言之有序,天衣无缝。

④体式明确,标注规范:

论文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规范得体。

文学写作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师陀;个性化;启蒙;国民精神;精神病象

中国现当代文坛上,在人格和创作方面受鲁迅感染和激励的作家不少,师陀就是其中之一。他在20世纪30年代因短篇小说集《谷》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而备受文坛瞩目,同时,他自称是“鲁迅迷”。鲁迅逝世后,师陀在悼文《他给我们的不算少》中写道:“鲁迅先生却是从沙漠上来的,那里没有水源,没有花草,有的只是不易耕植的一片沙碛,他一路种下花木,寻觅甘泉。”“他用尽最后一滴血,给我们的不算少。”这些从心底流出的文字表现了师陀对这位用文学启蒙大众的革命先驱的敬仰,而鲁迅对师陀在创作态度和实践上的启迪也是不言而喻的。

一、游走于左翼和京派边缘的创作姿态

在第一部散文集《黄花苔•序》中,师陀特意指出:“为这集散文命名的时候,我不取驰名海内的蒲公英,也不取较为新鲜悦目的地丁,取的却是不为世人所知的‘黄花苔’。原因是:我是从乡下来的人,而黄花苔乃暗暗的开,暗暗的败,然后又暗暗的腐烂,不为世人闻问的花。”这里,有作家的谦虚、内敛以及一股不媚俗、不附众、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这种对独特个性的秉持正是师陀在创作中所追求的,也是鲁迅鲜明的个性主义追求给予他的启迪和影响。

在1908年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中,鲁迅就明确提出人应当保持“个人”的“特殊之性”,“张大个人之人格”,不强求“人人归于一致”。这种“不取媚于群,以随顺旧俗”[1](P99)的个性主义原则,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并贯穿于他今后的人生选择和实践中。20世纪30年代,鲁迅虽然加入了左联,但并没有改变他对个性的尊崇和彰显。他认为个人既要融合于群体,做大众的一员,又应勇于独创,有自己的决断;如果无视个人价值,抹杀个性发展,任何群体都会是死水一潭。

虽然从未亲聆鲁迅的教诲,但师陀从中学开始就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接受着鲁迅的思想。他说:“我是个鲁迅先生思想的崇拜者,凡是他的著作,能买到的我就买,买不到的我就借。”[2](P537)“中国的我热爱鲁迅的作品,包括他的短篇小说、散文、杂文,在他的全集出版以前,我大体上全读过,而且不止一遍。”[3](P339)这种明显的阅读偏好不仅决定了师陀在今后创作中注重启蒙的价值取向,而且影响了他今后的人生选择、创作姿态和书写实践。正如罗伯特•A.达尔指出的:在一个政治化的时代,“无论一个人是否喜欢,实际上都不能完全置身于某种政治体系之外”[4](P5),“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4](P129)。1932年,受着激情的驱使和救国救民的责任感的鼓舞,师陀不期而然地操起了文学的武器并自然而然地汇入了左翼文学创作潮流之中。他的第一篇小说《请愿正篇》,发表在左联刊物《北斗》上的,就是以学生反帝爱国运动为题材的作品。在丁玲的介绍下,师陀与后来的左联骨干汪金丁、徐盈认识,并合办了文艺刊物《尖锐》。1933年,师陀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他想像鲁迅当年一样,选择一种最能发挥自己才具的方式启蒙民众,担当责任、升华自我。何况,“语言、声音、文字,在它们作为一般抽象物的时候,并无政治文化意义,但当他们与某种特定的政治心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成为政治文化的外延”[5](P84)。虽然师陀最初的书写包含着鲜明的“政治情感”,但他一直未加入政治倾向鲜明的左翼作家组织,而后来,当某些文学史家发现他与京派相似的创作风格,要把这位主要活动于北方地区的作家归于京派时,他也一再声称自己不属于京派,他甚至进一步明确表达了对文学流派的看法:“我认为一个作家的任务,不在追随流派,而在反映他所熟悉的社会和人。唯其这样,才能称为创作。”[5](P102)并且指出:自己关于文学流派的看法就是受到了鲁迅的影响。

由此可见,为了保持创作的独立品格,不被群体的规范所左右,师陀坚守“自己的园地”,没有归附任何文学流派。既力求凸显创作主体的个性,又努力与社会人生相通。正因如此,当他初登文坛,追随左翼流行的创作范式后,便很快意识到这种急功近利的标语、口号式写作对艺术规律的背离,进而转入能够融入自己生命体验的发掘国民精神病苦的创作,之后更是不断扩展升华,向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拓进。而当京派批判家着力褒扬他与某些京派名家相似的散文化风致时,他却在《行旅》中敏锐地指出:那些京派名家作为美来颂扬的中国民众的原始、落后和蒙昧正是外国人“不住的把玩着,赞叹着”的“东方情调”,“他们希望中国人最好能够永远在这种没有希望的所谓东方情调中生活,永远不死不活的供他们‘同情’”。这些尖锐的见解使他在自己和某些京派作家之间划出了一条界线。

总之,师陀以一颗自觉的心灵,一种特立独行的艺术气质,一份对创作个性化的坚守、完成着自己,成为文学史上不为俗流注目,但却永远坚实的存在。

二、直面灵魂、启蒙思想的创作路向

人性的完善和人的解放,是高扬个性主体化精神的鲁迅执著于文学的高远目标。为此,他秉持着始终如一的启蒙主义原则,通过文学为民众作精神的“疗救”,“致人性于全”[1](P35)。鲁迅将文学的这种功用称为“不用之用”,他希望通过改变人的精神来“立人”,最终达到“立国”的目的。从小说、散文到杂文的创作,鲁迅始终以机警、睿智的眼光发掘、剖析着各阶层、各领域国民精神的病弱,以期惊醒国人。20世纪30年代初登文坛的师陀重继启蒙一途,承续鲁迅以干预灵魂来干预生活的创作理念,立意于把握、反省国民精神的脉动,努力演绎出别样的创作风致。1936年,在为短篇小说集《里门拾记》撰写的《序》中,师陀更加明确了执著于灵魂拷问、思想启蒙的创作路向:“打点着把所见所闻、仇敌与朋友、老爷与无赖,总之,各行各流的乡邻们聚集拢来,然后选出气味相投、生活样式相近,假如有面目不大齐全者,便用取甲之长,补乙之短的办法,配合起来,画几幅素描。亦即所谓‘浮世绘’的吧。”由此产生的《毒咒》、《巫》、《酒徒》、《过客》、《百顺街》等一批作品,堪称乡土中国的“浮世绘”。作品聚焦于乡间恶少、地主老婆、各类掌柜、过客、女巫、“伊”等乡人种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揭露乡民愚昧麻木、自私贪婪、中庸自大、不思进取等病态性格和整个乡土中国“社会生态”的恶化。在对《里门拾记》的评论中,左翼的杨刚和京派的刘西渭都不约而同地指出:它令人想到鲁迅。虽然在《里门拾记》的写作中,作家创作的独立意识日渐生长、个性日益形成,但毕竟还不够成熟。他的启蒙意识贴近现实,没有获得宏深的视野,有些急切和局促;他对国民性格的剖析也还没能完全避免“脸谱化”的痕迹,人性的弱点常常停留在政治、伦理层面上的检视;启蒙意识对抒情动机的冲撞又破坏了艺术的和谐,缩减了情感容量,作品显得有些沉闷与生涩。但作家通过拷问国民灵魂,来表现社会人生的尝试与努力却为他自身创作方向的确立和创作的持续丰富发展寻找到了一个最佳的、最能融入个性体验的支撑点。而作家也在今后更为深入的探求和书写中不断超越着最初对国民灵魂的描绘。

自身的生存困境使鲁迅在启蒙民众时能够感同身受,把自己视作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他认为:当时的中国:“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无门的一个。”[6](P244)这种可贵的平民情怀使他没有所谓的精英气质,反而培养了清醒的自审意识。《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故乡》等反顾封建文化在知识分子身上沉积的作品,常能看到鲁迅自己的影子。他还通过文中的“我”,质疑启蒙本身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因此而敞开的思维景象和情感世界,格外深刻动人。而来自乡下,“除却一点泥土气息,带到身边的真亦可谓空空如也”的师陀,更是自称“只是一个小人物”,低调的生活姿态使他没有同时代某些写作者的心浮气躁咄咄逼人。平心静气地潜沉于生活,不仅赋予他贴近底层的真诚与厚重,而且使他能将自己及同类的知识分子置于被检省的地位,关注其命运,睿智地审视其灵魂。长篇小说《马兰》、《结婚》,散文集《上海手札》以及短篇小说《狩猎》、《鸟》等都是关于知识分子的文本。

作为一位具有优秀艺术禀赋的作家,在灵魂的探索与世态的描绘中,师陀力避某些左翼文学创作中所存在的描写的浮浅与技巧的单一,他肆意地写景、克制地抒情、水墨画般地点染人物,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使用意识流、心理剖析、叙述视角的转换等技巧,将之与民族传统相结合,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充分显示了作家坚持以现实主义为主,多种创作方法融会贯通的开放眼光和创新精神。艺术个性强有力地牵制着他,使他没有陷入功利主义的囹圄。当时不仅是左翼作家,就连奉行着艺术本位的京派批评家对他也极为看好,并将《大公报》文艺金奖的殊荣奖给了这位独自闯荡于北京文坛的年轻人。

三、触摸文化,更深地看取并超越现实的创作实践

最为可贵的是,师陀承继了为瞿秋白所称道的鲁迅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7](P117)。在《论睁了眼看》中,鲁迅指出:“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因此,对鲁迅而言,启蒙的第一要义,就是要驱散笼罩在事实之上的思想迷雾、精神幻象,以更深的眼光去探索现实与人生。对事实的尊重、对本质和真理的探寻同样是师陀的理性追求。特别是在一些有关知识分子的文本中,他无情地暴露被所谓“革命”、“爱情”、“文明”、“理性”等面纱所笼罩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象,并随着一些新现象、新问题的层出不穷,深化着鲁迅作品中对某些问题的批判与思考,大胆而尖锐地呈现出独到的见解,力求触及文化的深层缺陷。1926年,当文坛萦绕着“爱情至上”、“个性解放”的缥缈之音时,鲁迅《伤逝》的发表,显得掷地有声。这个由手记形式写就的爱情悲剧,丰赡的意蕴之一在于作家对情爱基础的探索——“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即爱情必须建立在稳固的物质基础之上,这是鲁迅对追求自由恋爱的男女发出的忠告。师陀延续着先生的这一思考。1934年,他在散文《劳生之舟》中拉长了鲁迅笔下这一对曾经相爱的男女共同生活的时间。他们因相爱而结婚,又生下四个孩子。结果怎样呢?这个十年前唯一有爱人而幸福得遭到同学嫉妒的H君,婚后因“需要相当的钱用”却薪水微薄,不堪家庭的重负得了肺病,而拮据的生活让夫妻的感情日益淡漠,H君最终在穷困和寂寞中抑郁而死。这又是一个源于贫困的爱情悲剧。虽然历史在前行,可师陀用作品又一次诠释了“人的解放离不开社会经济制度变革”这一不变的真理,要想“解放自己”,先要“解放社会”。

妇女的解放问题,也是鲁迅深切关注的。在著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中,鲁迅断言:没有掌握经济权的娜拉出走后“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仿佛有意作为它的续篇,师陀的散文《娜拉的下落》进一步探寻了在革命风云激荡的时代背景下,娜拉的足迹。并揭示出:封建主义思想即使在知识女性的心灵中也是根深蒂固。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的反抗,而没有基于现代意识基础上的对自由的追求和精神的更新,最终知识女性还会走回封建的老路。而对女性戕害的“封建性”来自于以反封建为宗旨的解放力量内部,这样的悲剧就更是催人警醒了。在对女性命运的持续关注中,师陀还原了历史更多的真相并对之投入了深邃的思考。他让我们看到了鲁迅所秉有的忧患意识、言说勇气和人性洞察力的传承和内在迁延。公务员之家

鲁迅一生追求纯洁和光明,有着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在他的许多政论文,包括《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中,都表现了他对革命队伍不纯性的警惕和加强革命队伍自身建设的见解。而师陀同样在鲁迅身上承继了这样的见识与勇气。在政治风云激变的时候,他比某些激进者的头脑更清醒,见事更敏锐。虽然没有参加左联,但他从未离开进步文学。通过与革命的间接联系,凭着对政治的冷静思考和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师陀对革命队伍中落后甚至卑劣的思想观念、不纯动机进行发掘和透视。如,《马食余》中,代表上海一类典型知识分子的马食余先生,是“没有钱的富翁,没有文章的文人”,据说鲁迅都时常请他吃饭,他靠着巧舌如簧、招摇撞骗,在革命刊物和反革命刊物间求讨生活。《骑士》中提倡过革命文学并为此出过风头的叶瘦石先生等,他将被左翼文学当作时代、阶级典型刻画的人物重新放置在显微镜下透视,剥掉其虚幻的外衣,裸露出灵魂的本相。岁月的积淀和创作实践的锻造使师陀更趋从容理性,他极力接近鲁迅的方向和高度,在生活现象、人性表现中发掘历史文化的坚厚沉积和民族命运的悲剧。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自觉意识,始终制约着他的创作活动。

“文学对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超越’,可以是对现实生存的否定和批判,也可以是从现实生存层面向上提升。”[8](P970)鲁迅的创作,绝不仅仅停留在对国民弱点、黑暗现实的批判揭露和对社会出路的探寻上,他有着对人类命运的深长思索、对爱与美的热烈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他甘做思想的先驱,不畏在灵魂的搅动中承受精神的苦刑,是为“致人性于全”,让所有的人都精神升华、灵魂净化,“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而师陀同样也在关怀着此岸生存状态的同时,将深情的目光投向彼岸的理想关怀。他在《上海手札》中说道:“命运,也许就象那座山一样——它的来龙去脉都超出个人的认识范围,并且它嘲弄或压抑着人生。”这种禅机似的生命感悟在师陀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宿命的忧郁感既外在又内在地浸泡在他的作品中。然而,正如鲁迅所说:“没有思索和悲哀的地方,不会有文学。”师陀或许试图通过对日常生存状态和国民灵魂的深入发掘,来阐述对个体生命的哲学思考。虽然他作品中呈现出的还只是一些带哲理味道的思想片段,虽然他还缺乏从哲学方面把握生活整体的能力。然而,这种终极关怀的热情非常可贵,寄予着对生命价值的探询和对自由境界远的向往。因此,也可以说在个人经验和时代内容的血肉交融后面,我们可以看到师陀有着与鲁迅同样的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和终极关怀的阔大视野。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师陀.师陀全集(6)[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师陀.师陀全集(8)[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4](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孙正甲.政治文化[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

[6]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文学写作论文范文篇6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专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阐述了文学教育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优越性和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专院校文学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若干思路和对策。

一、文学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具有优越性

"文学即人学":文学教育"育人"的有效性据《中国青年报》载,自2003年2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几名研究生自费搞了一项"百名博导推荐书目"调查。他们向社科院330余名博士生导师发出问卷,请教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书籍曾经对您的学术思想、为人产生过重要影响?"调查反映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对很多博导影响最大的,不是专业书籍,而是非专业书籍,且多数是小说。这种调查结果让人在深思之后,并不觉得奇怪。高尔基曾提出"文学即人学"的著名命题,认为义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必须深入到"人学"的层面,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区分出人性的善恶、忠奸、美丑;从人物的命运中,感悟人生的要,并受到灵魂的激荡和情感的洗礼,进而转化为自觉的人格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这说的正是文学教育在"树人"方面的独特效果.

二、加强和改进大专院校文学教育,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人文性,重新审视大专院校文学教育的教育功能。要正确认识大专院校文学教育的教育功能,必须首先把"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区分开来。本来,"文学"只是"语文"即"语言文学"的一部分,区别显而易见;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文学课上成了语文课,甚至上成了语言课,咬文嚼字,离章析句,成为字词、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的堆积,而偏偏"不见文学"。文学教育的任务应该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陶冶性情,体验痛苦与幸福,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人格,培养其责任感、使命感,使其能够主动把自己的命运与他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以及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

(二)优化教学方法,遵循大专院校文学教育的感性审美原则。

思想指导行动,观念引导实践,在认清文学教育的功能之后,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文学教育?教无定法,文学教育当然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任何学科教育必须遵循学科自身的属性和原则才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对文学教育而言,就是要以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为切人点,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即遵循感性审美原则,这主要包括:遵循文学教育意会体悟的原则,使学生学会用心去理会,去体验,去涵养,抛其形而得其神;遵循意象运动原则,用形象思维去把握文学作品,得其精髓;遵循直觉思维原则,"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发挥联想和想象,以跳跃性思维方式去心领神会;遵循整体把握原则,文学作品中的每个字、词、句、人物形象,都离不开整体环境和情景创设,离开了整体,意义就很难界定,其优劣亦很难评判。为此,必须改革和优化大专院校文学教育教学模式,要彻底摈弃"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强调教育的艺术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灵活运用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阅读感悟教学、情景体验教学、发现研究式教学等方式方法,立足以学生为本,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张扬个性、发挥潜能的舞台和智慧,以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境界。

(三)精选和补充内容,注重大专院校文学教育的资源效益。

大专院校的文学教育主要是通过一些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中的文学部分和公共文学选修课来实现的,课时非常有限,这就要求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精选,同时又要加以适当补充,使之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大专院校学生语文功底不厚、知识面较窄、学习兴趣不浓等现象,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和补充应注意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宜浅不宜深,尤其是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果过于艰深,势必要化费过多的时间来解释词句和疏通意义,影响对作品的理解。二是要注重趣味性。文学作品有趣味,才能有吸引力,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欲望,从而才能谈得上发挥文学教育的效果。三是题材要广泛一些。目前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中的文学作品部分,古代文学作品占据很大比例,而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比较少,这个结构不合理,必须加以调整;其次,教师还必须关注网络文学、短信文学、生态文学、美女文学等现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健康成长。四是注重文学教育的内容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把企业要求人才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风向标。此外,还应该注重作品的经典性,因为文学经典横越时空,历经检验,文化内涵丰富,精神底蕴深厚,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题材。

(四)注意延伸和引导,加强大专院校文学隐性课程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情怀。文学以它独特的方式所体现出来的彼岸关怀与现实关怀是其它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彼岸关怀是一种对人类未知空间的探询态度,这种探询能够使人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从而追求人性的完善;而现实关怀则主要表现为文学的社会承担性,关注弱势群体,反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抑和不公平,是一种对现实人生的悲悯情怀。而这样一种人文素质和人文情怀的养成非常"需要潜移默化的环境和实践的陶冶",因此"必须加强高职人文隐性课程的建设。隐性课程包括校园文化与学校开展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举办文学讲座、创办文学报刊,开展读书活动,举力、文化艺术节等等,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引导学生热爱文学,热爱文化,感动人生,关怀社会,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思想、情感、智慧、意志和精神的浸染和熏陶。

结语:文学是人类存在的诗意栖居之地,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学教育对培养大学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方面的优越性、重要性,要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策略,加强和改进大专院校文学教育,使文学教育真正成为人性的教育、人文的教育和"成人"的教育。公务员之家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写作行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是由网络构成的,它纵横交叉,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犹如气象学上有人所提出的"蝴蝶效应"那样,说是东半球某处的一只蝴蝶扑动一下翅膀,由于气流振动的连锁反应,在西半球某处受此波及可能发生一场风暴。在一次写作行为过程中受主客观某些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写作行为过程各个环节的剧烈变化是可以肯定的。而不管在哪一个环节上产生这种变化,要给予有效控制所需要的往往是写作主体综合的操作能力,绝不仅仅是某一具体环节的单一的操作能力。总之,写作行为过程不是单一的线状的过程,而是在综合能力作用下的立体演化的过程,运思构想贯穿于每一次写作行为过程的始终。

参考文献:

[1l刘锡庆.基础写作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65.

[2]王光祖,杨荫浒.写作[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6.

[3]浏忠惠.写作[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10.

文学写作论文范文篇7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参考消息》、《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三、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作文训练力求系列化、系统化。

在教学中,一方面,我让学生对77年到98年的高考作文进行审题,我作分析,详细讲评“状元”文章,让学生较系统地熟知高考作文类型;另一方面,我又以符合写作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有新鲜感为原则,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系统化的作文训练.如200字小作方面,我选了下面一些类型和题目:(1)说明文:《圆珠笔》,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运用三种以上说明方法。(2)场景类片断:《课间的荷花池》,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写一场面。(3)徽章介绍:介绍“九中”的校徽塑像,讲清构图及寓意。(4)续写想象情景作文“自习课上,突然一个同学笑起来…”。至于大作方面也是这样,有命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材料记叙文,材料议论文(包括看图作文)等。

四、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也就是审好题。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如命题作文要(1)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2)审文体;(3)审写作要求(包括注意事项,提示);(4)应试中审评分表;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除了上面(3)(4)点外,更要审清材料,多则材料的要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最佳角度、最佳立意。语文教学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多审题,精写作,所费时间不多,学生写作能力又得到培养。实践证明,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五、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要求同学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奇山》、《游西樵山》等;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六、尝试写作辩论式作文,突破常规思维。

1991的高考作文题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这其实便是一种辩论式作文题型。我借鉴这种作法,以“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等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与之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观点分成两组,写出文章后各派四个代表出阵参与辩论。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成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场面也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七、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

文学写作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外国文学;《小妇人》;写作特征

一、外国文学《小妇人》简介

(一)作者简介。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是美国文学史上的著名女作家,她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由于父亲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超自然主义者,因此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从小就担负起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在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成长阶段做过很多工作,例如护士、裁缝、工人、佣人等,得益于丰富复杂的生活经历,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积累下诸多写作素材。1840年,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一家搬到拥有秀丽自然风光的新英格兰康科德,新的家庭环境不仅使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而且因此结识梭罗、艾默生等文学巨匠的孩子,路易莎•梅•奥尔科特自身的思想由此受到这些传奇人物的极大影响[1]。(二)内容简介。《小妇人》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表达女权主义的经典作品。《小妇人》的背景为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主要描述一个普通家庭中的四个姐妹,从刻画四个不同性格女性的成长经历和爱恨纠葛,充分表达对女权主义的独特解读。受到自身经历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作者对《小妇人》中的角色刻画都深深烙印上自己的影子。在小说女性人物的刻画上,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主要描述四姐妹为追求各自的人生目标所经历的故事,由于其价值观完全契合美国文学审美,因此受到很多读者的追捧和欢迎。

二、《小妇人》的写作背景及主题

(一)背景简介。1.工业革命。《小妇人》的创作时正值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西方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与思想的发展与更新获得优质的土壤环境,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很多反映时代背景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出来,《小妇人》就是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典型作品。2.美国内战。19世纪中期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而《小妇人》的创作是在美国内战刚刚结束的时期。战争结束后,美国民众的生存环境逐渐趋向和谐稳定,因此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拥有一个思想复杂但是环境稳定的写作环境。另外,战后人们更多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对文学作品的需求量逐渐提升,作者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下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小妇人》。3.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思想的诞生与美国经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需求也发生极大的转变,尤其是女性主权意识的觉醒,使很多女性逐渐走向社会,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与男性取得相同的就业地位。这些教育及社会女权主义兴起,成为《小妇人》创作的重要条件[2]。(二)主题分析。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在《小妇人》中所表达的女权主义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立自主。从写作背景来看,美国正处于思想启蒙的初级阶段,很多女性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逐渐从传统文化的枷锁中挣脱出来,产生走出家门看世界的愿望,并且渴望与男人一样在社会上获得平等职位,以劳动和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独立。因此作者笔下所刻画的女性人物性格都具有新时代的女权主义特征。二是善良仁爱。真善美在作者的精神世界中有着深深的烙印,因从小接受父亲的内心教育,同时接受梭罗、艾默生等文学巨匠的思想引导,其所倡导善良仁爱的女权主义思想在《小妇人》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在这本小说中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真善美情感,由此也使读者更加容易受到打动。三是自由平等。《小妇人》中的四个女性角色都追求独立自主,渴望与男人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四姐妹在生活中从来没有将自身看作是男人的附属品,而是通过不断充实自己,使自身变得自由而独立。作者在小说中梅格能够与丈夫一起处理家务、抚养孩子,同时追求平等公正的社会职位,因此达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独立[3]。

三、《小妇人》的写作特征分析

(一)塑造新时代的女性新形象。《小妇人》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印有作者的影子,作者结合自设对女权主义的认知,在小说中塑造出新时代的女性新形象,因此《小妇人》能够在当时诸多的女权主义作品中脱颖而出,并且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从文中的写作内容来看,虽然四姐妹的人生路线是小说的主线,但是马奇太太在其中发挥出重要的教育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口头或者行动上的教育,还在于马奇太太本身的新女性形象。作为四个女儿的母亲,马奇太太勇敢担负起整个家庭的生计责任,虽然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仍然带领女儿对更加困难的人们给予帮助,充分体现出女性的自强精神。(二)灵活应用暗示的写作方法。作者在《小妇人》中描绘出一个亲和友善的普通家庭,家中的四姐妹互敬互爱、亲密友爱,但是作者却灵活应用暗示的写作方法,使四姐妹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梅格与艾米为同一类型,乔与贝思是同一类型。以乔与贝思对比为例,虽然乔是贝思的人生导师,但是二者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乔性格火辣、坚毅独立,更加具有男性的性格特征,而贝思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充分展示出传统的淑女形象,前者因为性格特色无法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而后者因为腼腆怯懦无法融入学校生活,这两种女性形象是矛盾对立的,同时也是协调统一的,而作者对二者的刻画充分暗示女权主义妇女应该具备的形象。(三)注重描绘不平衡的人物性别。《小妇人》主要刻画女性角色,整个小说中对男性角色的描写都是浅尝辄止,并且只承担刻画女性角色的辅助作用,因此《小妇人》在写作手法上体现出明显的人物性别不平衡特征。小说所描写的男性角色基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例如妇女必须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各种责任,才能够使家庭得以圆满,这也避免小说出现“以男人上位”的伪女权主义,从而使女性角色真正实现独立自主。另外,路易莎•梅•奥尔科特还非常擅长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小说中很多细节都能够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例如在小说结尾对庄稼丰收的景象进行刻画,暗示主人公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小妇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妇人》不仅是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反应女权主义的重要作品。作者在写作中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对新时代的女性新形象进行塑造,同时灵活应用暗示的写作方法、注重描绘不平衡的人物性别、善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王路瑾.《小妇人》背后的女性———路易莎•梅•奥尔科特[J].海外英语,2011,(09):312-313.

[2]杨晓强.外国文学《小妇人》中的写作特征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08):138-139.

文学写作论文范文篇9

Title(标题)

Abstract(摘要)

Keywords(关键词)

Tableofcontents(目录)

Nomenclature(术语表)

Introduction(引言)

Method(方法)

Results(结果)

Discussion(讨论)

Conclusion(结论)

Acknowledgement(致谢)

Reference(参考文献)

Appendix(附录)

其中Title,Abstract,Introduction,Method,Result,Discussion,Conclusion,Reference等八项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内容根据具体需要而定)。在这八项内容中,读者最多的是Title,Abstract和Introduction部分,读者会根据这些内容来决定是否阅读全文。也就是说,一篇研究论文赢得读者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itle,Abstract和Introduction写得好坏。因此这三项内容将各分章详细加以讲述。

学术论文的正文一般包括Method,Result,Discussion三个部分。这三部分主要描述研究课题的具体内容、方法,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条件,并如实公布有关数据和研究结果等。Conclusion是对全文内容或有关研究课题进行的总体性讨论。它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反映一个研究课题的价值,同时提出以后的研究方向。

标题的写法

论文标题是全文内容的缩影。读者通过标题便能够预测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意图,从而决定是否阅读全文。因此,为了使文章赢得有关领域里众多的读者,论文的标题必须用最精炼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体现全文的主题和核心。本章主要探讨英语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特点及写法。

6.1标题的长度

标题单词总数名词数介词数形容词等

1)FireResistantSteelsforConstruction:Design,PropertiesandMicrochemistry9612

2)DampingCapacityofShapeMemoryAlloy6510

3)MicroelectronicAssemblyandPackagingTechnology:BarriersandNeeds8503

14)SolidOxideFuelCell:ASurvey6402

5)ProgressonFuelCellandItsMaterials7412

6)ComputerSimulationandExperimentalStudyonColdShutDuringMoldFilling11524

英语科技论文中,标题不宜过长,大多为8—12个单词左右。表6.1和表6.2列出了一些学术论文的标题的字数及词性统计资料。

表6.1学术论文标题中字数及词性统计(一)

标题单词总数名词数介词数形容词等

7)OntheFatigueLifePredictionofSpotWeldedComponents9522

8)AbsorbableImplantsinFingerFractures:ABiomechanicalandComparativeStudy10414

9)AcousticsofLongSpaces:TheoryandApplication74l2

10)InvestigationofAirBagsDeploymentForcesonOut-of-PositionOccupant720

11)Semi-IntegralAbutmentsinBridgeSeismicDesign63l2

12)HighSpeedFlowSensorandFluidPowerSystemsModelling9702

13)SurfaceEngineeringofPolymersforBiomedicalApplication742l

14)TheDesignofUser-OrientedDatabaseofMaterialPerformanceBasedonClient/ServerModel13733.

15)ImpingementHeatTransferofDieselFlamesinaRapidCompressionandExpansionMachine13823

平均(约)95.51.52

来源:中国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标题单词总数名词数介词数形容词等

1)UseofVitaminandMineralSupplementsbytheElderly9522

2)DietarySupplementandBodyImageinFemaleCollegeStudents96l2

3)KnowledgeofCardiovascularDiseaseinUniversityStudents742l

4)SevereWeatherandtheAutomobile5203

5)HeavyWeightContenders:aLookatFat7412

6)A1uminutn:IsItHazardoustoYourHealth?7313

7)TheUseofTechnologyinHigherEducationPrograms:aNationalSurvey11524

8)SustainingtheDiscussion:EcologyintheHumanitiesClassroom84l3

9)DiversityintheFutureWorkForce641l

10)ModelsofSustainingHumanandNaturalDevelopmentinanUrbanEnvironment11326

11)VariationinAcornProductionandChemistryofTwoOakOakSpecieswithrespecttoTopography14851

12)TraditionalVersusAdultStudiesStudents:theCollegeExperience8503

13)SolvingtheFoodShortageProbleminNortheastandNorthwestAfricaUsingHydroponicallyGrownPeanuts

&SolarlyDistilledWater181017

14)ImpactofCancer:CopingProcessandQualityofLife9522

标题单词总数名词数介词数形容词等

15)ApplicationofDigitalImageAnalysisforHelpingtoDefinethePrognosisOfSelectedMalignancies14635

平均(约)9.551.53

来源:TheOhioJournalofScienceVol.96(2)

表6.1中列出的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15篇英文论文的标题,平均9个单词。表6.2列出的是从TheOhioJournalofScience中随机挑出的15篇论文的标题,平均9.5个单词。

要想用有限的字数概括全文的主旨,用词必须仔细斟酌和推敲,选择最简练、最准确、最贴切的词来表达全文的主要内容。

6.2标题的用词

从表6.1和表6.2可以看出,标题中用得最多的是名词(包括动名词),平均占总单词数的50%~60%之高。其中有的标题中80%以上的词为名词。除名词外,用得较多的是介词,有时使用形容词、冠词、连词、副词。

标题是对全文重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用词要贴切、中肯,不能有任何随意性。为了便于检索,标题中所用的词尽量使用表达全文内容的关键词,下面举例说明标题中关键词的出现率。例1

a.标题:OntheFatigueLifePredictionofSpotWeldedComponents

b.

关键词:fatiguespotweldautomobilelifeprediction·

疲劳点焊汽车寿命预测

b.标题:ComputerSimulationandExperimentalStudyOnColdShutDuringMoldFilling

关键词:moldfillingcomputersimulationcoldshutcasting

铸件充型计算机模拟冷隔铸造

c.标题:InvestigationofAirBagsDeploymentForcesonOut-ofPositionOccupant

关键词:airbagout-of-positionoccupant

安全气囊离位乘员

c.标题:NewFatigueTestandStatisticalMethodforMetallicMaterialsUsedinVehicleTransmissions

关键词:fatigueteststatisticalmethodtestspecimens

疲劳实验统计方法试样分析:

例1a中,有4个关键词,在标题里出现了3个,而标题中出现的两个名词词组fatiguelifeprediction和spotweldedcomponents都是文章的关键词。

在例1b中,有4个关键词,其中3个出现在标题里。标题中用了4个名词词组:computersimulation,experimentalstudy,coldshut,moldfilling,其中3个是关键词。

例1c中有2个关键词,在标题里都出现。标题中用了3个名词或名词词组:investigation,airbagsdeploymentforces,out-of-positionoccupant,其中两个是关键词。

例1d中有3个关键词,其中2个出现在标题里。

从上面四个例子可以看出,标题中的用词多是文章的关键词,明确、精炼,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予以高度概括。

标题中用得最多的是名词或名词词组,一般不用动词或动词词组。如果用动词,则用非谓语动词形式,如动名词、不定式或分词。

从表6.1和表6.2可以看出,在标题平均9个单词中,有5.5个是名词,占一半以上。除名词外,用得较多的是介词of,in,on等,再其次是连词and和形容词。偶尔也需要用一些其他词性的词,如副词、冠词等。

6.3标题的结构

学术文章的标题主要有三种结构:名词性词组(包括动名词),介词词组,名词词组+介词词组。间或也用一个疑问句作标题(多用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一般不用陈述句或动词词组作标题。

(1)名词性词组

名词性词组由名词及其修饰语构成。名词的修饰语可以是形容词、介词短语,有时也可以是另一个名词。名词修饰名词时,往往可以缩短标题的长度。以下各标题分别由两个名词词组构成。

例2

a.SevereWeatherandtheAutomobile

(名词词组)(名词词组)

b.SoilBehaviorandCriticalSoilMechanics

(名词词组)(名词词组)

c.HighSpeedFlowSensorandFluidPowerSystemsModelling

(名词词组)(名词词组)

d.TraditionalVersusAdultStudiesStudents:theCollege

(名词词组)(名词词组)

Experience

(2)介词词组

介词词组由介词十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如果整个标题就是一个介词词组的话,一般这个介词是“on”,意思是“对……的研究”。

例3

a.OntheDistributionofSoundinaCorridor

b.OntheCrushingMechanismofThinWalledStructures

(3)名词/名词词组+介词词组这是标题中用得最多的结构。

例4

a.FundamentalsofFlowMeasurement.

(名词)(介词词组)

b.ScatteredSoundandReverberationonGityStreetsandinTunnels

(名词词组)(介词词组)

c.DietarySupplementandBodyImageinFemaleCollegeStudents

(名词词组)(名词词组)(介词词组)

d.KnowledgeofCardiovascularDiseaseinUniversityStudents

(名词)(介词词组)(介词词组)

e.DiversityintheFutureWorkForce

(名词)(介词词组)

f.ProgressonFuelCellandItsMaterials

(名词)(介词词组)

g.DampingCapacityofShapeMemoryAlloy

(名词词组)(介词词组)

h.AcousticsofLongSpaces:TheoryandApplication

(名词)(介词词组)(名词词组)

i.InvestigationofAirBagsDeploymentForces

(名词)(介词词组)

onOut-of-PositionOccupant

(介词词组)

j.ModelsofsustainingHumanandNaturalDevelopment

(名词)(介词词组)inanUrbanEnvironment

(介词词组)

标题中的介词词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限定某研究课题的范围。这种结构与中文的“的”字结构相似,区别是中文标题中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英文正好相反,名词在前,而作为修饰语的介词短语在后。

例5

a.ProgressonFuelCellandltsMaterials

燃料电池及其材料进展

b.ComputerSimulationandExperimentalStudyOnCo1dShutDuringMoldFilling

铸件充型中冷隔过程计算机模拟及其实验研究

c.OntheFatigueLifePredictionofSpotWeldedComponents

点焊汽车构件疲劳寿命预测

c.InvestigationofAirBagsDeploymentForcesonOut-Of-PositionOccupant

安全气囊对离位乘员作用力的分析与研究

(4)其他形式

对于值得争议的问题,偶尔可用疑问句作为论文的标题,以点明整个论文讨论的焦点。

例6

a.DoElectromagneticFieldsAffecttheWayPlantsGrow?

b.DoSpecificAmbientOdorsEnhanceShortTermMemoryFunction?

c.130HeterotrophicProtozoaReleaseMajorQuantitiesOfDissolvedOrganicPhosphorousinLakeWater?

有的标题由两部分组成,用冒号(:)隔开。

一般来说,冒号前面一部分是研究的对象、内容或课题,比较笼统,冒号后面具体说明研究重点或研究方法。

这种结构可再分为三种模式。

模式1研究课题:具体内容

例7

a.MicroelectronicAssemblyandPackagingTechnology:BarriersandNeeds

b.FireResistantSteelsforConstruction:Design,PropertiesandMicrochemistry

c.AcousticsofLongSpacesTheoryandApplication

d.ImpactofCancer:CopingProcessandQualityofLife

模式2研究课题:方法/性质

例8

a.SolidOxideFuelCell:ASurvey

b.AbsorbableImplantsinFingerFractures.ABiomechanicalandComparativeStudy

c.TheUseofTechnologyinHigherEducationPrograms:aNationalSurvey

d.DevelopmentofNewPublicWaterSupplyWell-fieldsUsingElectromagneticConductance:TwoCaseStudies

模式3研究课题:问题焦点

a.Aluminum:IsItHazardoustoYourHealth?

b.Noise:Good?Bad?MaybeBoth?

c.Manure:FriendorFoe?

思考题

下面这写论文标题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请修改。

1.AuditoryPerspectivesofDifferentTypesofMusic

2.ElectromagneticFieldsHaveHarmfulEffectsonHumans

3.HowtoUseWaterResourcesforIrrigationinSemiaridLand

4.WaterQualityCanBeProtectedThroughtheSuccessfulIntegrationofResearchandEducation

5.TheSingleCommunityConcept:AModelforAdultEnvironmentalEducation

6.PhysicsandArt:ConceptualLinkagesCanBeUncovered

7.DiamondIsUsedforElectronicDevices

8.YellowFever’sEffectonTransportationandCommerce

9.TheNatureofStudentScienceProjectIsComparedwithEducationalGoalsforScience

10.AQualitative/QuantitativeAnalysisoftheAdministrativeManagementInstituteatCornellUniversity

11.TheAmericansWithDisabilityActandItsApplicability

totheMentallyIll,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and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Populations:AStatisticalAnalysis

参考答案

下面这写论文标题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请修改。

1.AuditoryPerspectivesofDifferentTypesofMusic(合适)

2.ElectromagneticFieldsHaveHarmfulEffectsonHumans(不合适)

改为:HarmfulEffectsofElectromagneticFieldsonHumans

3.HowtoUseWaterResourcesforIrrigationinSemiaridLand(不合适)

该为:UsingWaterResourcesforIrrigationinSemiaridLand

4.WaterQualityCanBeProtectedThroughtheSuccessfulIntegrationofResearchandEducation(不合适)

该为:ProtectingWaterQualityThroughtheSuccessfulIntegrationofResearchandEducation

5.TheSingleCommunityConcept:AModelforAdultEnvironmentalEducation(合适)

6.PhysicsandArt:ConceptualLinkagesCanBeUncovered(不合适)

改为:PhysicsandArt:UncoveringConceptualLinkages

7.DiamondIsUsedforElectronicDevices(不合适)

该为:UseofDiamondforElectricDevices

8.YellowFever’sEffectonTransportationandCommerce(合适)

9.TheNatureofStudentScienceProjectIsComparedwithEducationalGoalsforScience(不合适)

改为:TheNatureofStudentScienceProjectsinComparisontoEducationalGoalsforScience

10.AQualitative/QuantitativeanalysisoftheAdministrativeManagementInstituteatComellUniversity(合)

文学写作论文范文篇10

目前,各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水平普遍较差,“自己的开头+偷来的主干+过渡语句+自编的结尾=毕业论文”成为大多毕业生信奉的论文创作模式。这种情况已形成恶性循环,几乎影响到每届毕业生,成为中文专业教师教学工作中尤为头痛的事情。

梳理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选题随意性较大。毕业论文写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选题,选题有没有价值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很多毕业生并未经过认真思考和严谨论证就随便确定了论文题目。有些选题毫无新意,如“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悲剧”、“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等;有些选题过大,如“先秦诸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唐宋诗审美趣味辨析”等,这些随意性的选题本身价值就很小,为之后的写作设置了障碍,直接影响到论文写作的质量。

(二)论证缺乏逻辑性。学术研究要有理性思辨和逻辑推理。由于绝大多数毕业生在这方面能力的缺失,完成的毕业论文难免出现段落层次间前后难于衔接甚至重复和矛盾、颠三倒四、缺少自然的过渡而有明显割裂感等现象。如《论宋词的风格》一文认为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等为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豪放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等为格律派。这种分法就出现了逻辑问题,因为,婉约和豪放是从风格上分类,而格律却是从语言音律上着眼,二者并非同一逻辑。

(三)参考文献欠丰富。论文写作过程中,大多毕业生只会就事论事,不会使用关联性材料,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只有两三个参考文献,有的仅标某本教材,有的仅列《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以《李白山水诗研究》为例,除搜集前人关于李白山水诗研究的论著材料、有关李白的生平概况、李白诗歌创作概况、李白山水诗的数量、写作的时间和缘由等材料之外,唐代山水诗的总体发展状况和唐代的文化氛围也当列入资料搜集范围。只有这样,研究才可能深入,论文写作才能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遗憾的是,学生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四)语言表述失当。相当多的毕业生论文暴露出语言表述方面的缺陷。论文中错别字多、词不达意、搭配不当、语法有病、语句不畅等低级错误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学生没有养成严肃的学术习惯,往往在中性的毕业论文中使用了许多具有渲染色彩的词汇和夸张的用语,论文表达口语化、行文风格散文化的倾向比较严重,这不符合论文的学术要求。除上述问题外,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中还普遍存在着论文格式不规范、标题书写不醒目、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数字序号混用、摘要写作不精炼、关键词标引不恰当等问题。毕业生的论文质量着实堪忧,毕业论文写作能力亟待提高。

二、高校中文专业教学的误区

(一)基础课教学缺少学术含量。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依据课本讲解作品,学生习惯于倾听记忆,课堂教学丝毫没有创意,这不利于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论文写作自然无新意。重要的是,文学教学是“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学术性’是根本,‘艺术性’是服务于‘学术性’的,没有‘学术性’,也就谈不上‘艺术性’。”[1]然而,在基础课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向学生介绍某个古代文学问题研究的前沿性理论知识,课堂教学仅仅停留于作品欣赏,未能上升到理性研究的层次,这造成学生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滞后,而这恰恰是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