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2 17:31:48

视觉艺术理论

视觉艺术理论范文篇1

关键词:视觉艺术风格视觉艺术形式心理形式视觉范式

一、视觉艺术风格与视觉艺术形式的涵义

“视觉艺术风格”与“视觉艺术形式”是视觉艺术的两个基本概念。在深入研究视觉艺术的形成和转换的基本原因之前,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的涵义有一个了解。

“视觉艺术形式”涵义源于哲学“形式”概念。形式(form)是一事物的构成和组织方式,也是事物的结构和关系。西方哲学史上和艺术史上对于“形式”的经典划分最早是由柏拉图做出的,柏拉图将形式分为内形式和外形式两种:内形式即理式、共相,而外形式则是内形式所对应的外界,即殊相、现实。视觉形式是指目之所见的形式,即外形式,也就是可见、可感的形式。从构成因素上讲,视觉形式是一系列由点、线和色彩、肌理、笔触等构成的空间关系。视觉形式的对于视觉艺术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视觉形式,视觉艺术可以作为直观的表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与视觉艺术形式相比,“视觉艺术风格”一词更倾向于气质性和精神性的表现。视觉艺术的“风格”(style),是视觉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具有独特性的精神面貌。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制作个性,它是通过艺术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更为内在和深刻的、从而也更为本质地反映出特定时代或民族的艺术家的个人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实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风格的形成是时代、民族或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上摆脱了各种模式化教条的束缚,从而形式具有特定个性和较为成熟稳固的创作倾向的反映,它是艺术家或艺术创作趋于或达到成熟的基本标志。[1](P228-229)而从艺术创作本体上讲,艺术风格的形成实际上表现了一种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风格的变化也预示着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变化,意味着人类一种感觉领域的消退和另一种感觉领域的打开。艺术风格在与世界的构成关系中一般展现为抽象的个人风格、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这种抽象风格通过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各种工艺品等艺术风格而得以具体化。

比较而言,视觉艺术形式是实体性的、实证性的存在,是视觉艺术展现的整体的结构,它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视觉艺术风格则是视觉艺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集中体现,是视觉艺术形式的整体结构之上表露的情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前者是形而下的、单一的,是物质基础;后者是形而上的、相当于上层建筑,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的体现;后者通过前者而表现出来。如在诗词中,格律声色,指的是形式,我们看得见、讲得出;而它的神理气味,则是风格,需要我们用心去细细品味。

维奥赖特·勒·迪克在谈到风格与形式的关系时认为,风格的逻辑内聚力“就是像古典的先辈们一样透过现象看到真实的和自然的原理”,这些伟大的风格就像是一个庞大的演绎体系,其中的每一种形式都来源于建筑师所采用的中心原理。从这一意义来说,风格“是一种自发的形式的扩散”,“一旦某一群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完全受到了这种逻辑原理的影响——各种形式都是人们通过这些逻辑原理从物品的效用中推导出来的——这种风格就会在所有手工制造物,从最普通的罐子到最高级的纪念碑中表现出来。”[2](p339)

但是,在艺术哲学或艺术史的某些著作中,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一般并不做严格的区分。如李格尔在《风格问题》一书在论述几何风格的形成时,就将风格和形式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他说:“最终线条自身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结果,直线就变成了三角形、方形、菱形、之字图案等。而曲线则产生了圆形、波状形、螺旋线。这些都是我们在平面几何中熟悉的形状。在艺术史上,它们被统称为几何图案。结果,完全或者主要以采用这些图案为基础的风格被称为几何风格”。[3](p8)如果我们严格按照风格和形式各自的概念来使用的话,李氏这里所说的“几何风格”基本上应该由“几何形式”来代替。同样,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称为一部“视觉形式学”,风格与形式也并未做严格区分。因此可以说,除却对于艺术风格或艺术形式进行一种专门的美学研究,二者基本上可以混同使用。

二、视觉艺术风格和视觉艺术形式转换的原因

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曾指出,对于艺术风格发展变化原因的考察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历时方面;其二,共时方面。历时方面的考察是指对风格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的研究,包括创作主体所处的时代传统,他们从前人那里学习了什么以及他们对后人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共时方面的考察则是根据某种艺术特有的手段来对艺术风格传统进行的研究,特别是对某一部落、某一民族或某一历史时期所有艺术活动作为集体精神的表现而进行共时性分析。比较而言,前者是一种外在式的考察,后者是一种内在式的考察;前者与后者在艺术风格形成和转换过程中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述之。

(一)视觉艺术风格形成和转换的外在因素

在艺术风格研究的思想史上,法国哲学家丹纳首倡一种艺术形成的外在式研究。在《艺术哲学》中,他明确阐述了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时代”、“环境”及“种族”三因素之间的制约关系。在他看来,“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4](p46)丹纳的这种研究既是对在他之前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总结,同时也为后来的艺术风格发展特征所不断证实。我们看到,由于民族、地域和时代的差异,艺术风格的确呈现不同的面貌特征。如在建筑柱式上,多立克粗犷严肃、科林斯细柔优美;在设计形式上,古典主义重装饰、轻功能,现代主义者则重功能、轻装饰,而包豪斯设计则重表现,突出形式美;如此等等。

实际上,丹纳的这种看法也有其人类学依据。从艺术的起源来说,艺术是人社会实践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所属的民族、所生存的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因此,每一种艺术的形成与风格特征都是特定民族、环境和时代精神的折射,并深深打上它们的烙印。从艺术的创造来说,艺术品不仅仅是个人的创造,而且还是文化的外显性产物,即艺术品经由个体创造而表征着特定的文化属性。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的成长本质上是一个由自然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定的文化圈(地域或民族)会将自身的文化特性“强加”在个人身上,使个人不仅成为一个社会的存在者,而且成为一个文化存在者。个人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无不打上与群体的其他成员相似的文化烙印。设若这个人恰好是一个艺术家的话,那么他很可能会通过某一艺术形式或风格来对这种群体文化意识加以自觉或不自觉的表现。艺术的文化风格属性由此产生。在原始时代的原始艺术中,这种艺术形式或风格是平面的和二维的,普遍具有对称性、重复性和节奏性等特征。这种形式或风格的呈现,是原始人对外部环境认识的结果。原始人长期处于自然的无秩序环境中,心理上对秩序和安定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因而,“他们自己创造了用几何和立体形状表达的绝对符号。他们对生命感到迷惑和震惊,于是,在无生命中找到避难所,因为生命永远不息的躁动得以消退,一种持续的稳定感产生出来。”[5](p18)到了农业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类的手工制品和主要工艺艺术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特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或精雕细刻,或错金镂彩,或镶金嵌银。受农业文化影响,这时期视觉艺术在总体上传达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植物纹为代表性装饰纹样,工艺品在视觉形式上追求一种与自然物一样的自然形式美。中世纪的艺术与基督教裹缠在一起,因而出现了表现基督崇高精神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强调空灵、高耸、纤瘦,重视光线的射入,利用高侧窗层的玻璃窗的美来吸引人们的目光;多彩的光线以一种神秘的光辉充盈着中庭,创造出一个有巨大威力信仰的意象。特别是尖峭的拱券,造成了一种上扬的动感旋律——通过高、直、尖的象征手段体现了宗教弃绝尘寰、接近天国、由物质向非物质上升的观念。德国的科隆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以及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都是其中的代表。这种新的建筑形式有别于过去历史上任何时期的艺术形式,明显地具有时代文化特征。

同样,艺术史家沃尔夫林通过比较哥特式风格和文艺复兴风格,也得出了时代精神对艺术风格的影响强大的结论。他说,“哥特式的举止肌肉僵直、动作刻板;什么都是尖利的,没有一点松弛。也没有一点柔软。在这种最明确的形式之中,处处都表现出一种意志。哥特式的鼻梁是消瘦俊美的,一切笨重的形式,一切宽阔和平静的东西都已消失。人物是细长的,好像踮着脚。与此相反,文艺复兴时期则表现的宽松大方了,形式的每一部分都充满了生气,无论形式是在运动中还是处于静止状态。”[6](p344)

我们还可以从艺术发展史上的其他一些代表性艺术风格,如巴洛克风格、维多利亚风格以及欧洲后来出现的“工艺美术运动”所倡导的新风格中得出同样的结论。十七世纪的巴洛克时期,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封建统治者与资产阶级勾结,疯狂掠夺海外成为巨富,他们在生活上追求豪华奢靡,不再满足肃穆沉静而要求华贵生动。时代特征反映在教堂与宫殿建筑和装饰等艺术形式上,就是他们将建筑、雕刻及绘画融合在一起,在运用直线的同时强调线形滚动变化的造型特点,通过冗繁的装饰达到华美的视觉效果。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由于实行对外扩张,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生活富足,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人们普遍追求艺术上的繁琐装饰,在工艺设计上大量采用中东和伊斯兰的形式语汇,并将其无限制地用于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和版面设计上。矫揉造作之风一时颇为盛行。然而,随着工业化在西方各国的纵深发展,人们开始厌弃这种华而不实的设计风格,“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于是产生,它提倡美术和技术相结合,反对维多利亚艺术的繁冗主张,这就又推进了艺术风格与时代特征的紧密结合。

不单是西方视觉艺术的风格和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社会及民族特征,中国的视觉艺术之风格与形式也同样如此。举例来说,汉代艺术的深厚博大,追求艺术形式的崇高、雄浑造型——这与秦统一后使得汉代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有关。唐代艺术具有富丽而丰满的风格特征,既与隋代的统一疆域有关——隋的统一为唐代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又与唐代社会的开放发达有关——唐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亚洲各国交往频繁,为唐代艺术吸取大量异域艺术风格形式提供了可能,使唐代艺术容易进入高度成熟的阶段。

当然,由环境、时代、民族等外部因素制约着的艺术形式与风格虽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但仍然会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因为“每一种风格不仅凭借一定的形式因素——构架和轮廓的样式等——来确定自己,而且这些因素的每一种当中都表达了某种特定的整体取向,或眼睛的某种精神性倾向”,而且,“被决定者和决定者,它们都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全部世界观点的基础”[7](p109-110)如果我们单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艺术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其处于不同时代,因而艺术风格存在着较大差异,但若将其与其他国家的艺术相比,它们在整体上却有更多的“家族相似性”。如古希腊的艺术风格历经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各时期的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古希腊艺术风格在整体上表现出强调多样性和基于自然主义数学规律相统一的共同特征。之所以有这种共同性,可能是由于存在着“民族的感觉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形式感与精神的和道德的要素发生着直接关系”之故。[8](p8)

(二)视觉艺术风格形成和转换的内在因素

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思想史和艺术心理学研究的长足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种族时代说”解释模式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艺术现象,特别是对于现代艺术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艺术风格,这种解释模式往往不具有丝毫的阐释效力。由此,人们自然会推想:一种艺术之所以具有这样的风格而不具有那样的风格,一种艺术风格之所以转换成另一种艺术风格,除了受制于环境、时代及民族等外部因素外,一定还有其内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视觉艺术的思想史研究首先帮助人们认清了这个原因。

视觉艺术思想史的研究表明,视觉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转换在根本上受制于其内在发展规律及逻辑演化规则,艺术史家李格尔曾将这一“规则”概括为“艺术意志”。李氏通过考察后期罗马工艺风格特征,认为晚期罗马时代建筑、雕塑、绘画和装饰艺术显示出共同的形式发展趋向和目标。这种“趋向和目标”即为“形式意志”。“形式意志”的本质为“艺术意志”,即人之生存世界观。李格尔认为,这种艺术意志的特性总是由某一特定时期的世界观所决定的,这种世界观不仅寓含在宗教、哲学、科学中,而且也可以存在于政府组织和法律形式中,因而,“艺术意志”或“形式意志”就十分类似于黑格尔的“绝对观念”。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把历史视为“绝对观念”自我发展过程的体现,并把这个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视为某个特定民族发展的辨证过程的一步。一个民族的艺术同该民族的哲学、宗教、法律、道德科学技术一样,总是能反映“绝对精神”发展所处的阶段,所有这一切方面都能表明一种共同的东西,即时代的本质。所以,就如沃尔夫林所说,“解释一种风格不外乎意味着,将该种风格置于其一般的历史背景里,并证明它与当时其余的‘喉舌’发生了一致的‘声音’。”[9](p95)而李格尔的“艺术意志”论虽然是一个唯心主义的解释模式,但由于其紧紧抓住了艺术是人类精神的崇高表现这一基本艺术事实,所以它实际上达到了“种族时代说”解释模式所不曾有的认识高度,为我们从艺术风格的视角探讨人类精神的逻辑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同时,这种理论也为人们进行艺术心理学的风格转化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现代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揭示,艺术意志或形式意志最终来源于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卡西尔指出,“‘人性’是‘形式’得以产生、发展和繁荣的绝对普遍的媒介。”[11](p110)人性即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基本属性,它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并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积淀而成的人之基本特性。人性不是抽象的、静止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它作为各个历史时代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抽象,反映了人类的共性。这是哲学、社会学视野中人性的基本概念。然而,对于决定艺术风格或形式的人性问题又必须从心理学角度、从人类的深层意识和无意识中得到解释。这种解释对于把握作为人类精神反映的艺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指出,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也最隐秘的部分是在个体无意识之下潜藏着的集体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是单个个体所无法意识到的,但它却积聚着人类历史以来的几乎所有的经验和情感能量,而个体无意识只是潜藏在意识下面的一个心理层次。以此分析,艺术家在画面上的自觉表现往往构成了画面的主题和社会内容,而形式的选择则源于一种无意识的把握。其所以如此,概由于画家“集体无意识”左右的结果。苏珊·朗格说,“我们叫做‘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增强与减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以及加速、抑止、极度兴奋、平缓和微妙的激发,梦的消失等等形式——在逻辑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这是一种感觉的样式或逻辑形式。……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12](p35)

因此,艺术意志一方面是一种有着独立目的趋向的形式意志,与人的特定心理感觉如触觉和视觉有关;另一方面又同特定时代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这使得艺术意志在性质上或多或少地与文化或文明发生关联,呈现出一种人类一般精神意义上的自觉和目的的趋向,艺术作品隐含着一个时代人们知觉方式的秘密。[10](p111)所以,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抛开其时代精神不论,最终都要归结为艺术家的创造——即艺术家的创造本能和创造冲动的原因上来,此二者才是艺术意志的真正内涵,才是艺术风格演变的最原始的推动力。

至此可以说,视觉形式是一系列由线、色彩、肌理、笔触等构成的空间关系,这种关系是依照人的心理形式而组织起来的,而视觉形式与人的情感形式及心理形式则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人的情感形式通过视觉形式而呈现出来,从而为人类的感官所把握。视觉形式之所以发生变化,其内在原因也在于人的心理形式或情感形式的改变。人的心理形式是由人的情感、认识、理性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的,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积淀”的成果。因此,艺术的形式或心理的形式,不是什么神秘难解的东西,它就植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人性的历史展开。“人性不是自然性(动物),也不是社会性(神或机器)而是‘自然的人化’,即动物性生理基础上的感知等等各种功能的人化。它们仍然是感性的、个体的、心理的,具有偶然性于其中。但有历史来作为理性的根基。这就是心理形式,也即区别于动物的心理本体。……这人性——心理本体是经由文化,首先就是那种以语言为基础的巫术-图腾-礼仪活动,即所谓人类的原始文化所构建所塑造,所形成的。”[13](p475)

通过艺术风格转换原因的分析,也使我们获得了对于艺术创造意义的全新理解。艺术创造的本质在于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来把握世界,这种把握不是对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艺术家通过感性创造活动来对宇宙、历史及人生进行的深度阐释与意义重建。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则是这种阐释或创造活动的感性显现。正因为如此,通过艺术形式,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艺术家的个性心理与文化修养,还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社会、政治及历史的认识和理解,看到艺术家对于宇宙、世界和人生的体验和感悟,甚至看到艺术家所处的整个时代的精神状况。时代过去了,艺术风格转化了,而艺术却并没有消亡——艺术通过一批批优秀的艺术作品得以保存——由此我们又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命题:艺术是什么?海德格尔说:“艺术是自行置入作品中的真理”,艺术“是对作品中真理的创造性保藏”,“艺术是人的创造和保藏。”[14](p256、292、307)在今天看来,海氏的这些说法似都不为过;它启示我们:在科技理性昌明的今天,人类仍有一份心灵的净土在养育着什么,人类仍有一双清亮的眼睛在凝视着什么,人类仍有一份执着的真诚在呼唤着什么……

三、视觉艺术风格转换的实质:视觉范式的转换

视觉艺术风格的变换本质上是一种视觉范式的改变。“范式”一词是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的概念,原本用来解释科学革命发生的依据,后来被运用到多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递变的原因解释中。所谓范式,按照库恩的看法,“就是一组共有的方法、标准、解释方式或理论,或者说是一种共有的知识体”。在库恩看来,所谓科学中的革命,就是从一种范式向另外一种范式的转换。他认为,科学形势中出现的危机使得范式的更新成为必然,革命就是一组科学信念的转换——即“范式”的转换。[15](p26)换言之,范式的转换就是一种信念的转换。正如科学活动领域里的每一个重大的突破几乎都是范式的转换一样。新的艺术风格的转变本质上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解释范式的变化,是一种视觉范式的转变,转变的结果是艺术新形式、新风格的出现。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中,曾用五对概念概括了艺术史的发展规律,即:从线描到图绘的发展;从平面到纵深的发展;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发展;从多样性到同一性的发展;主题的绝对的清晰和相对的清晰。这五对概念实际上就是五种艺术范式,五种概念的演变也就是五种视觉范式的演变。

在传统上,知识以信念和知觉、理性和天启为基础。新科学不再把所有这些作为理解大自然的手段,而是把经验——实验和批判性观察——作为知识的基础和对知识最终的检验。这样,新的方法把知识建立一个全新的基础之上。[16](p100)同样,艺术范式的转变意味着我们从一种看世界的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从前,如古典时期,艺术得以成立在于它是如实地建立在透视、还原、自然主义的基础上。而现代艺术则建立在平面化、打破透视的基础之上。视觉形式的呈现,并非照相机一样原封不动的再现,而是主体心理的投射。希尔德布兰特把这种“虚的”意象唤做“感性空间”,意指“视觉”的空间,认为“视觉可以建构空间”;通过“建造方法”可以说明呈现和描绘这种空间形式的系统构造。[17](p86)这种“视觉建构空间”的原理是“画家没有纯真之眼”的一个证据。所谓“建造”,也就是通过主体的力量来组织和安排艺术作品。创作主体的感觉、认识,甚至世界观和人生观都通过艺术作品呈现出来,而这种呈现是经过构建的格式塔的呈现,即整体直观的呈现。艺术成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成为主体内心思想和情感的投射,而非对自然事物的简单描摹。歌德说,就我们能够通过可见可感的形式所获得的知识而论,“风格”乃植根于知识之深层,植根于事物的本质之中。[18](p70)如同哲学的每一次转向都在人类的认识模式中有其深刻根源一样,每一次艺术风格转向也都可以从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中找到根源。

结语

对于视觉艺术风格形成及转换规律的考察,实际上又是一种对于人的视觉观感方式变化规律的考察。视觉形式本质上是一种语言,它同人类其他语言一样,是一种符号性、关系性和结构性的存在。洪堡曾多次指出,“每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特定的、根本的思维取向和表象都是用一种语言类型表达出来的。”[19](p108)因此,对艺术史风格或形式变化原则的研究不仅应从历史的、环境的及民族的等外在的因素进行考察,更重要的是要从艺术自身发展演变的内在的逻辑方面、从人的心理结构和艺术范式的转换要素中去探寻。通过这种探寻,使我们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获得对于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方式发展演化规律的基本把握,这种把握反过来也会对人类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6]、(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3](德)阿洛瓦.里格尔.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础[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法)丹纳.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5](德)沃林格尔.哥特形式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7]、[11]、[18]、[1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8](德)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英)E·H·贡布里希.论风格[M].载入: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文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

[10]张坚:《视觉形式的生命》,[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12]、[17](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3]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视觉艺术理论范文篇2

在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最热门的沟通方式无疑是新媒体所创造的互动沟通方式。回顾人类进化的过程,一直想要解决的就是沟通与交流的问题,人类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介符号进行沟通、传递信息。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在生存的过程中,为了表述某种事件、某种情感,常常以绘画来阐释,这正是利用视觉符号进行沟通的方式。及至今天,当我们伫足在穴洞壁画前,无不为古人归纳视觉符号和形式美感的才情而触动。人类的聪明才智永远都是无止境的,当文字、纸张、印刷术等被发明时,利用文字符号进行沟通就必然扩大了空间范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种文字,那些已经消亡或者正在使用的文字符号正是人类对视觉美感、意念传达的狂热追求。只是到了最近几个世纪,由于无限电的发明,广播、电视与人造卫星的出现,使人类能够迅速得到全球各地的信息,其实这无疑是人类语言符号对其最强有力的推动。

"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历史"。1人类通过自身五种不同的感觉与外界沟通,但从久远的原始艺术开始,视觉艺术就一直占据着艺术的主流。其实透过不同感觉所得到的不同信息之间会互相影响,为了增加沟通的效果,用不同形式的视觉符号与不同的沟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念,从而也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有趣味,生活也变得越变得越来越美好。

在计算机科技发展之后,科学家们也常利用计算机绘图和动画这些视觉符号表现枯燥无味的科学数据,使科学也在一夜之间变得通俗有趣了。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再到二十一世纪所谓多媒体传播时代,受众运用电脑储存与再取信息的技术,将各种信息符号如文字、图像、声音、影像、动画和录像等用美的原则与形式结合成不同的多媒体系统,随时随地与不同时候、不同地点的人互通信息,使我们的视觉符号变得也越来越有秩序,信息传达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视觉艺术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如今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等视觉艺术教育也不能始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止步不前。如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的数字新媒体技术能让人们在视觉观念和方法认知方面都发生了诸多变化,对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带来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诞生为应用学科的更快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助推力,新媒体具有实时交互、即时延展、学科融合的优势,而新媒体的诞生和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促使视觉艺术成为了一个交互系统,视觉艺术的概念被刷新;可以说,唯有建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艺术教育,才可以真正做到传播、融合与实时交互信息。而新旧媒体的互补和结合,又为新时代的视觉艺术教育带来了更好的传播和发展的空间。当前高等视觉艺术教育中还存在视觉艺术教育不够先进、教学缺乏互动、教学实训没有落实、学业和就业脱节的问题,因此学校针对高等视觉艺术教育要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在课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做到促进视觉艺术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下面主要分析了视觉艺术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视觉艺术教育的概念

(一)视觉艺术教育包括了传统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艺术学科包括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电影、摄影、艺术史、文艺评论等科目,应用学科包括图形设计、插图艺术、电脑艺术、服装设计、家居设计、影视表演、装潢设计、环境设计等科目。在传统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专业学院的建立无疑是让传统艺术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如闻名全国的中央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而综合性大学则是整合了传统学科和应用学科专业。在很多年前艺术教育界就已经有了技术和艺术结合发展的概念,其中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纯艺术时期、艺术和技术结合时期、培养应用型人才时期。现如今为了跟上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脚步,高等视觉艺术教育要想长久发展,必须要做到将传统艺术学科和应用学科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培养在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同时,还兼具应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3]。(二)视觉艺术教育融入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传统媒体中,视觉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大多都是二维的,视觉艺术教育的信息传递基本上全部由纸达成,信息交流的途径也只有通过信件交流或电话交流等。而新媒体在传统媒体具备的功能基础之上,同时还拥有实时交互、即时延展和学科融合的新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高等视觉艺术教育将是多样化、灵活化的,师生可以借助新媒体进行实时交流,也能够更方便的同社会信息发展接轨。

二、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现存问题

(一)视觉艺术教育不够先进。视觉艺术具有时代性和时尚性,视觉艺术是紧跟时代变迁的艺术形式,其属于走在时代前沿的艺术,因此必须具备及其敏锐的时代目光才可以创造出优秀的、有时代特色的视觉艺术作品。而反观我国院校的教学现状,普遍存在视觉艺术教育理念不够先进、视觉艺术教师的教学思想落伍、教材使用多年未更新等问题,导致视觉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安排落后于时代[4]。(二)视觉艺术教育缺少互动。视觉艺术涵盖了很多专业内容,属于包容性很强的艺术体系,在此之下高效为了结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将视觉艺术专业细化为许多分离的专业,除去大专业的分割,为了培养当前专业领域的专业应用型人才,院校还会将专业进一步细分。这就导致视觉艺术教育的互动出现问题,不单单是学科和学科之间、在专业内部甚至也会出现交互问题,这对视觉艺术的整体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5]。(三)视觉艺术教育实践难。由于高校的管理制度较为,且专业教师的职能范围有限、实训基地的人员管理和安全保障不容易,导致视觉艺术教育实践难。(四)学业和就业脱节。视觉艺术教育招生主要是依靠大专业招生,且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就业过于集中。此外,很多教学课程的设置系统不科学、课程内容与时代脱轨等,导致学生的学业和就业脱节,毕业之后难以就业。

三、新兴媒体的应用优势

(一)实时交互。数字媒体的诞生为信息的实时交互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在数字媒体的环境下,高等视觉艺术教育不仅有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可以运用PPT、网络课程、视频等多媒体展开教学。(二)即时延展。新媒体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延展、快速查阅信息等需求,能够拓宽教学的知识范围、提升教学效率。(三)学科融合。新媒体在传统媒体的功能基础之上,还能够将视觉艺术学科进行融合,实现专业间的交互、推广艺术形式。

四、新媒体环境下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一)建设优秀教师团队,提升教师职业水平。高校应组织视觉艺术教师定期展开专业培训课程,可以采用网络课程、假期培训课程等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实时掌握专业的新信息和发展,提升专业水平;还可以组织参观大型艺术展等,拓宽艺术视野。学校可以招纳优秀设计师作为专业领头羊,促进院校的专业发展。(二)促进专业和新媒体的交融。在新时代、新媒体环境下,在设计创作中运用新媒体、将新媒体结合到课程教学、将新技术结合到专业知识等,已然是视觉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例如设计和新材料的融合、绘画形式和声光电的融合。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的材料构造专业,正是专业和新媒体交融的产物。(三)注重开展实训课程,发展视觉艺术教育特色。学习艺术理论的目的是为实践提供基础,高校视觉艺术教育应利用新媒体进行校企合作、专题课题合作等。借助新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训场地可以通过实际模拟的手段来实现。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可以更便捷的掌握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动态,从而更好的将教学、科研和产业进行融合,形成特色艺术产业。(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高校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但也必不可少的存在一些缺陷,很多学生的创意都来自于互联网,导致艺术作品大同小异,缺少创新意识。新时代的视觉艺术教育是在理论之上结合了技术,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是重中之重。

五、结语

高校视觉艺术教育应选择自由化、开放式的教育形式,在学生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多借助新媒体技术创作具有创新性的作品。教学中还要做到建设优秀教师团队,提升教师职业水平;促进专业和新媒体的交融;重开展实训课程,发展视觉艺术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做到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将视觉艺术教育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作者:李凯宁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王亚全.新媒体环境下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研究[J].学周刊,2016,(27):23-24.

[2]张波,张群.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J].艺术教育,2013,(10):32-33.

[3]许身玉.我国视觉艺术专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艺术教育,2011,(6):57.

视觉艺术理论范文篇4

关键词:灯光视觉艺术;公共艺术;科学与艺术

科学技术与艺术是现代人类文明的两大重要支柱,艺术通常将技术作为媒介。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视觉图像语言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种情况下,对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公共艺术。灯光视觉艺术的出现与应用,使得公共艺术的表达视角以及表达语言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特别是在近几年的艺术发展进程中,公共艺术对于新艺术的利用与吸收均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基于此,对灯光视觉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公共艺术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公共艺术概念

顾名思义,公共艺术就是公共的艺术,非个人的艺术,换言之,艺术设计是以为公共服务为目的,而非因私人而设置。[1]因此,公共艺术的范围极为广泛,处在公共领域之内的一切均属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主要倾向于自身价值取向的传达以及内涵的传递。而不同的承载空间中,公共艺术所蕴含的内涵及其所表达的含义也是不同的。以城市公共艺术为例,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而城市公共艺术表达的不仅是城市的价值取向,同时还具有传达大众文化的职责。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公共艺术构建了城市的整体形象。由此可知,公共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公共文化的传递,同时经过不断的孕育、发展,还能够起到传递文化个性、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

2公共艺术中灯光视觉艺术的具体应用

第一,用于增强公共艺术的临场感。培养并传递具有价值的社会大众文化,提倡健康的审美意识与文明的公共精神,是公共艺术的核心责任,旨在让所有人均可以参与到艺术文化的创作与欣赏当中,尤其是社会上从事非艺术职业的人们。[2]通过公共艺术所传达出的艺术理念,促进公众社会理想的实践以及主人公意识的发挥。而灯光视觉艺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公众艺术表达。通过数字、图像、图形、灯光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受众感受到富有层次的情感,进而体验到更加真实、震撼的临场效果。第二,用于提高公共艺术的互动性。顾名思义,互动性即利用作品,将设计者的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创意延伸到受众的思想当中,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实现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互动。通常所说的互动包括两种:其一,艺术作品设计者实现设定好的互动性,类似于人们在浏览网页时的点击、打开等操作,受众的参与方式均在设计者的设计中;其二,自由性更强的一种互动性,即公共艺术作品的最终形式或者呈现过程,会因为受众的参与而受到影响。对于公共艺术而言,互动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通过实践参与,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相比于其他传播方式,公共艺术的传播不再是单向的、静态的,而是更加侧重于与受众进行接触、交流,进而形成一种直接对话或者介入的互动形式。而将灯光视觉艺术用于公共艺术设计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艺术作品的互动性,在二者融入、转化、呈现的过程中,受众通过视觉与听觉两方面的感受参与其中,甚至实现与其他介质的互动。这种情况下,公共艺术作品的参与者很可能发生意识转化,衍生出全新的思维、影像以及视觉经验,在此基础上,改变艺术作品本身的造型、影像,甚至是意义。第三,突破观念维度。有关领域专家曾经提出一种理论,即四维空间是人类所能想象到的空间维度极限,而宇宙的维度远不止四维空间,很可能超过20个维度。这种理论的提出,为艺术作品设计者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空间。从某种角度上看,灯光视觉艺术是一种多维度技术,这里提到的多维,即设计者自身思维的多个方向,根据目前已有信息,向其他多个方向发展,进而得到多种解决方式,发展成为多种结果。灯光视觉艺术具有综合灯光艺术、视觉艺术的能力,并将其进行多种组合,发现更多新的、不同的表达路径以及更加宽广的展示空间,进而利用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衍生出变化的增长形态。[3]对于公共艺术作品设计者而言,只有进行多维度的思考,才能在根本上扩大受众参与、干预、介入的空间,进而提高与受众的互动水平,确保公共艺术作品发挥出更加深远、广泛的社会效应。就现阶段公共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多元化与个性化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在更加注重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公共艺术发展空间内,灯光视觉艺术的发展也会迎来新的高潮,同时引领公共艺术设计观念的变革,促使公共文化与公共价值取向的传播,进而创造更大的价值。第四,广泛的公众性。对于公共艺术而言,影响力是其艺术表现与价值取向传达的重要保证。灯光视觉艺术的应用,使得公共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摒弃了传统公共艺术作品中难以摆脱的狭隘感。利用好视觉灯光艺术,能够使公共艺术更加大众化、平民化,进而提高受众对于公共艺术作品的理解程度,使其真正享受艺术、体验艺术。[4]这不仅是人类自身发展所需的情感满足与审美满足,同时也是提高公民素养,打造优质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科技的发达使得人类与艺术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而视觉灯光艺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普通大众对艺术的理解。灯光视觉艺术绝不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其改变了人们日常的视觉经验,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人们传统的视觉习惯,从某种角度上看,灯光视觉艺术意味着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文明的建立。

3结语

公共艺术是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理想三种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随着社会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公众文化与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的重要传播方式,有利于营造和谐、舒适、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本文通过简单阐述公共艺术的概念,对公共艺术中灯光视觉艺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用于增强公共艺术的临场感、用于提高公共艺术的互动性、突破观念维度以及广泛的公众性。总而言之,灯光视觉艺术为公共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提高了公共艺术作品的交互性,使其更好地为受众传达文化精神,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常宏.谈公共艺术与环境艺术在视觉传达上的关系[J].艺术科技,2015,17(11):47-48.

[2]王茵雪,孙玲玲.皖南彩绘壁画装饰形式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7,33(02):71-72.

[3]孟凡奇.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25(01):71.

视觉艺术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数字媒体;中外合作

办学视觉艺术是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供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语言。其艺术形式既包括二维的平面作品、三维的雕塑、建筑艺术、环境艺术等静态、固体艺术,也包括动态的影视艺术“、动漫”艺术等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视觉艺术是眼睛看的到、或用手摸的到的艺术,强调作品的真实性“。走出去”战略研究是针对我国的国情设定的方针政策。最早在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随后该战略渗透、融入到不同的专业文化领域,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视觉艺术“走出去”是“中国走出去战略”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学校教育”成为中国的视觉艺术“走出去”的重要策略与途径。

1校、政、企联合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

视觉艺术教育要立足于民间、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民间艺术走出去。可以采用学校、政府、企业、个人联合的方式,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走出去。政府要加大对传统艺术、民间艺术教育的扶持力度,从体制、观念上解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枷锁,充分挖掘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潜力,提高高等院校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宣传教育的积极性,让学生熟悉、了解、并能传承中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让中国传统艺术、民间视觉艺术在国际竞争中充分释放能量。比如:中国传统手工艺品藁城宫灯是中国民间艺术“走出去”的典型代表,它经过现代工艺改良发展而形成现代化规模,以造型优美、易于保存等特点驰名中外。然后,也有许多特色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正在日益消失。如随着机械化发展,农村玉米、小麦都采用联合收割方式,玉米皮、小麦秸被机器打碎、破坏,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民间视觉艺术草编艺术的传承。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该类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从而使更多百姓愿意收集这些生态素材,进行艺术创作,政府通过与高校、农村地区的群众合作,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校方可以和政府一道深入民间艺术浓厚的区域进行考察、学习、实践,来加强学生对民间视觉艺术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民间艺术学习的热情,促进中国特色的视觉艺术走向世界。教育单位可以放开学校教师的用人条件,聘请民间艺人走入学校,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视觉艺术课堂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开设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与实际应用对接的专业课程。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专家请进校园,为视觉艺术注入新血液。另外,视觉艺术教育要走向市场,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让视觉艺术学生直观的、从三维角度来理解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教育通过实战课题设计项目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而促进中国视觉艺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2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教育

对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研究成为视觉艺术研究的新领域,也是薄弱空白领域。将现代新媒体等高等科技手段应用于艺术创作,融入视觉艺术课堂,把艺术与计算机软件、数码电子技术、新材料工艺结合,是中国视觉艺术“走出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视觉艺术创作中,为达到某种视觉艺术效果,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方法技能。而中国视觉艺术教育最初以手绘、手工课形式进入的中国高等学校。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科技的发展,艺术与科技密切结合,视觉艺术开始走向数字化。如现在的许多平面设计作品都走向了数字化、以立体化、四维形式表现于影视、网络媒体中,如:百事可乐标志由原来平面化、太极图上下均衡的构图形式,进行了方向、位置大小、面积的变化,以适合于网络媒体广告中的应用。传统艺术的创作、传承方式在数字艺术领域的影响下也不断“更新”“升级”,传统艺术不断“吸纳”数字化的新营养,如隶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皮影的视觉艺术现在已经以影视、动画形式表现在公益广告设计作品中。如中央电视台的《文明中国礼》就是皮影作品在数字媒体技术中应用的典型代表。还有中国传统水墨元素引入动画、广告作品,表现出虚实变幻、轻盈优雅的中国意境美。如《山水情》影片,采用画家现场作画、摄影师现场拍摄、动画镜头手法结合,制作出格调清新、洒脱、飘逸的作品,把中国传统视觉艺术推向新境界“。伟大复兴的中华梦”——中华民族文艺复兴、中华传统视觉艺术要自然融入中国视觉艺术教育课堂中。新媒体、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需要教育者不断拓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以使受教育者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也可以通过创建中国新媒体视觉艺术学科,促进推进文化资源的发展、传播,推进我国视觉艺术的民族特色、推进我国优秀文化资源的发展。使中国传统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视觉艺术走出国门。

3中外合作教学模式

我国视觉艺术要“走出去”,走向国际化,视觉艺术教育就需要构建国际化的视觉艺术培养新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以使中国视觉艺术人才更具有国际化的适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创新能力。通过采用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加强中外视觉艺术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强对外交流,促进中国视觉艺术的发展。我国知名艺术类学校相继采用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国际处,充分利用学校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提高学校专业水平,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芬兰、美国、日本、英国、丹麦等多国学校合作、交流,向学生传播国际领先设计理念,为更好的探寻传承中国传统视觉艺术、发展跟新现代视觉艺术,邀请国际优秀专家来学校讲课,传播国际前沿的视觉艺术信息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方法,与国际视觉艺术接轨,以促进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学习国外先进艺术设计人才培育的教学方法,以创新教育理念、优化视觉艺术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外合作教学模式才刚刚起步,主要在本科院校涉及,如河北科技大学开始与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合作,确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接本科项目合租,与韩国祥明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合作项目。而在多所高职院校的视觉艺术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方式有待进一步拓展,以促进我国视觉艺术教育更好的全面“走出去”。

4教学方法走出去

视觉艺术设计教育者要博采众长,采用通识教育方法,使视觉艺术教育方法“走出去”,提高教育综合能力。视觉艺术教育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数字媒体方式、角色互换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积极性。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资金投入,很多学校都建立的视觉艺术工作室,但是利用率还不是很高,高校教育者要充分把工作室利用起来,以工作室为手段,以三维的事物、产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师生的感知、认知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感知、学习视觉艺术。许多艺术设计专家、教育者,只搞艺术创作、只考虑如何把画画好,如何把设计作品创作好,却从不考虑如何把所学知识、设计本领传授给学生,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创作,他们认为课改、教研只是纸上谈兵,不关心教学,对教学不感兴趣。不少教师不给学生讲授视觉艺术设计表现方法,只把实践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闭门造车。如此,中国艺术设计学生的视野会很局限,其职业道德观念也会受影响,制约学生的创作、创新等综合能力,视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走出国门,无从谈起。

总之,中国视觉艺术教育要“走出去”,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需要设计企业的积极参与、配合,教育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采用国际化的设计教育理念,学习并利用先进数字媒体进行教学,在全国综合性大中专院校普及中外合作办学方针,教育者认真研究、执行新的视觉艺术教育方法,使中国视觉艺术教育走出去。

作者:王海燕 王亚全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参考文献

[1]许静涛,徐沛君.摆脱“逆差”:文化输出与当代文化建设[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11.

视觉艺术理论范文篇6

从视觉文化角度来看,特别是由电子技术、数字技术所支持的图像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快餐化的社会文化景观,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之一,当代传媒处于变革的前沿,它拥有的强大的信息传播技术优势和引导社会文化消费观念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

目前,崇尚物质享受和高消费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通过无处不在的传播媒体的渲染,借助视觉符号的大量运用,已经畅通无阻地渗透、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凭借当代传媒的推波助澜,我们的文化工业初具规模,文化消费市场已经形成。由于资本的介入和操纵,商品化逻辑的无限扩张,大众的拜物主义倾向日益显著。与此同时,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也随着当代传媒技术优势的不断强化而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随着西方后现代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传统“深度”模式的消解,“后现代”一语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陈词滥调。传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观念遭遇“审美泡沫”的围困,传统的美学理念丧失了为我们的生存赋予意义的功能。传统的艺术立场事实上已经和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格格不入。关于这一点,许江先生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感慨之言:“……对绘画的诗意微妙的品味,对文学的倾心阅读,让位给了图像的快速浏览和奇观化的感官刺激。读图代替了品画,快感代替了美感,刺激震惊代替了凝视沉思,进而戏谑恶搞代替了诗意与思想的浸润,低俗嬉戏代替了品位的追求。”①显然,当代审美经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低界契合”的审美时尚消解了具有相对稳定及深刻理性内容的审美理想。

当下,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视觉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非审美动机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满足娱乐性的感官需要动机首当其冲,娱乐化的视觉传媒产品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必需。在技术性生产与复制的类型化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的同化作用下,大众的心理和感性严重物化,审美成为一种客体的、物质的、量化的存在。在视觉传播的审美刺激机制作用下,传媒精心策划和倡导的“审美时尚”与“理想生活”已经成为大众的文化摹本和生活蓝图。有目共睹,媒体正是通过大量生产以“明星”或“成功人士”为代表的具有召唤性结构的“偶像商品”,利用作为偶像符号的不断刺激来提高受众对于“传媒高峰体验”的心理依赖。在媒体的蓄意诱导以及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的双重作用下,大众的消费欲望走向非理性的盲目膨胀。在媒体所刻意建构的虚拟世界里,一切都转化为形象与符号。传媒产品给大众提供了梦想、体验、参与和互动的巨大空间,其中的视觉内容具有强大的形象要素包容性和身份认同感。在文化工业大量制造的虚拟影像的包围中,大众对商品的符号价值趋之若鹜。

虽然,所有这些真实可感的社会文化图景的种种变异不能全部归之于传媒,但却全都与当代传媒所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息息相关。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事实上看,审美取向的趋同与盲从意味着审美理想的放弃和主体性的丧失,娱乐性感官刺激的依赖势必断送文化品格的提升,追逐符号价值的欲望膨胀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人格结构的贫乏。归根结底,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决定视觉艺术产品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异化和扭曲必然危及社会文化的和谐与健康,破坏视觉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维系。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的堕落直指教育的异化。其中,关系重大的核心问题就是视觉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责任问题。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体现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无疑就是社会价值观问题的重要线索。

二、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问题

艺术生产不同于一般的产品生产,艺术消费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一般而言,人的文化价值追求反映了从主体方面的需要与利益角度向文化所提出的价值要求。价值取向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价值标准两个方面。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价值标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文化价值取向这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作为文化价值主体,人的文化修养及其自我价值体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质。我们必须强调,视觉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优化人的品质,激发人的潜能和天赋,树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意义的文化理想。

如今,席卷全球的“泛娱乐”化现象不仅充斥于“传媒娱乐”的视域,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形态,影响了当代视觉艺术及其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正如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②虽然,大众对娱乐在生理心理上的天然需求无可非议,但文化产品的生产不能只为娱乐的需要而哗众取宠,文化产品的消费不能全面沦落为戏谑、恶搞式的无聊游戏,否则只能造成人文价值的缺失和虚无,导致社会生活中到处出现对文化价值资源的滥用和败坏现象。

有史以来,视觉艺术从来就不是某种纯个人的、超文化或超意识形态的存在。历史地看,西方“进化论”和“西方中心论”文化观严重地动摇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扰乱了历史文脉传承的自律性。河清先生指出:“……在西方现代进步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极力地追求“现代”和“当代”。在艺术领域,把西方的“当代艺术”当作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在“时代进步”的名义下,人们轻而易举地忘却了文化艺术的地域属性,以致中国“当代艺术”,首先在文化观念上就以“世界主义”来否定、排斥自己的文化精神。”③事实上,在艺术教育或视觉传播的复杂活动过程中,视觉艺术本体价值观和传统的艺术立场总是不断遭遇狭隘的机会主义和进化论的先锋派观念的冲击,不断强化的“全球化”逻辑更是全面加剧了传统人文价值的主体立场的萎缩。这种“全球化”理念并非单纯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它在文化本质上是直指文化价值取向的同化和对民族文化的颠覆。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带来了全球化的文化身份危机。

视觉艺术对人类经验与认识的独特贡献是其他人类活动所难以提供的,在建构视觉艺术及其教育的多重价值的复杂活动过程中,坚持维护立足本土的视觉艺术活动的文化主体性价值并积极彰显视觉艺术的本体价值无疑是我们应有的文化态度。作为涵盖多重价值的社会文化活动,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导向问题。在视觉文化艺术范畴确立健康的社会文化导向不仅是视觉艺术教育理应承担的义务,同样也应当是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所共同维护的人文立场。

三、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的文化定位与社会责任

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都是共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要素,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文化定位是关键。

视觉艺术的专业教育培养视觉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传媒的商业运作则培育视觉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者,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作为文化价值主体而相互依存。当然,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截然不同的社会角色,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往往相互转换。在当代传媒所构建的视觉文化语境下,视觉艺术产品具有矛盾复杂的多层面的公共精神性质的文化特征,涉及文化的多层次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产品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功能。人们对传媒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行为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现在,人们已经普遍习惯于通过各种“传媒沉浸”体验来了解世界,传媒产品让受众接受隐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义而满足其文化上的需求。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和引导消费的工具,它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媚俗倾向是不争的事实。毋庸讳言,资本与媒体合谋的根本目标就是无限扩大商品的消费需求。传媒产品通过符号化的手法打造商品品牌,以娱乐化的手段来强化世俗的号召力。从这个角度看,营利的需要决定了传媒产品的文化定位。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里,许多传媒产品都在客观上助长了放纵欲望、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消解了独立意识和批判观念,使受众在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文化尽管有娱乐的功能,但娱乐显然并不能取代文化。

在以学校为主的视觉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作为专业教育还是普及教育,都是现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更何况学历化社会中的泡沫教育现象所反映的教育的异化正成为令人无奈的现实。虽然学院教育作为制度化的专业教育是传媒所无法替代的,但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传媒在视觉素养的普及教育作用方面与学院教育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毕竟能够接受规范的专业视觉艺术教育的人数十分有限。无须赘言,文化环境就是社会形态的反映,教育和传媒的文化定位关系到社会形态的塑造,两者都有共同构建文化艺术的精神家园和引领大众的社会文化责任。我们迫切需要从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土壤的主体意识出发,反省并净化我们的学术研究动机,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关注文化生态环境,在当代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培养一种批判性的精神气质和关怀社会的人文精神。

不可否认,价值观念冲突并非单纯的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时,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流、宽容、认同甚至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事实,就放弃应有的主体立场和责任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媒体与学院在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和研究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文化责任。我们应当本着维护视觉文化艺术本体价值的历史责任感,尊重视觉文化艺术的自律性,义无反顾地追求我们的文化理想。

注释

许江:《中国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的境遇与责任》,《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05期。

(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河清:《“当代艺术”的“同质多样性”》,《文艺研究》,2005年07期。

视觉艺术理论范文篇7

关键词:视觉艺术教育;中国特点;诗画素养;跨文化理解力

一、看,现代文明中最敏感的文化行为

数字影像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对当代人生活内容、方式的改变正持续加速,这一新趋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现代文明“越来越趋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1]由此,“美术教育”的内涵正在被时代生活建构为“视觉艺术教育”。美术,总是视觉的,所谓“视觉艺术”则强调了视觉审美活动内容与审美体验范围的扩张态势与新变化,即其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美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博物馆、画廊展厅、艺术品和艺术家工作室的有限范围,现代视觉审美在当代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信息交流方式、情感表达方式和城市时尚、乡村环境等领域成为核心体验,典型例子是今人对生活衣着、消费行为、日常用品的价值判断,对都市、乡村环境的建设与评价,往往首先突出的是审美态度、文化意蕴。可以说“审美”,成为社会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重要价值体现。思想家们将今天这种有别于其他文明时代的“泛审美”现象称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或人类文明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在这一审美泛化、视觉主导的文明语境中,“看”和看的行为,与特定社会与人的价值观、文化传统与现展境遇,以及思维方式和生活追求发生了更加紧密、更加敏感的表征关系。现代符号学、比较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与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经从多个角度论证了这一点。如20世纪以来,我们对民间美术的“看”,就经历了“与旧文人趣味对立的民间生命活力”(五四时期);“革命文艺宣传借鉴的大众喜闻乐见形式”(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面对西方现代性冲击的寻根之镜”(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本土符号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及世纪之交人类学“非遗”视野中的民族生活记忆……概言之,看,是现代文明中最具文化意义生产能量的敏感领域;视觉艺术教育,是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培育的最基础也是最前沿的领域。是在今天为中华民族实现强国梦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代新人的最具开拓性前景的工作领域。

二、比较视野中的中国视觉文化特点与现代性实践

作为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实践命题,在全球交流的视野中考察当下中国视觉艺术教育首先必须讨论的问题是:中国视觉文化传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用比较文化学和镜像理论方法,对中西视觉文化进行镜像比较进而把握中国特点,这里提出一对概念来概括:呈现•差异(西)/托寄•交流(中)。呈现,以“形式”(form)为核心的视觉呈现,是西方视觉文化的基本特点。从古希腊神庙建筑、雕刻经典至文艺复兴三杰和西方美术学院规范的建立,建构了西方视觉文化的古典法则,这一视觉美法则生成的文化哲学动力,是力求形式地呈现美的最高理念,并将这种理念理性化、知识化地落实为西方传统美术学院的教育模式与形式规范。其后,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直至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艺术个性的风格化表达、生命本能的形式化表现,生成了西方视觉文化走出古典形态的新追求——差异。与传统、与他人的形式差异性、陌生化表达,成为现代艺术创造的首要特征。在20世纪,形式美学与现代主义艺术将这种个体精神张扬的视觉呈现实践为抽象艺术对世界本源的探索,消解了形象与自然的联系,走向了视觉经验的所谓“非人化”[2]。至二战后,现成品艺术、波普艺术、行为艺术、概念艺术等,又让视觉艺术承担了对文化观念、社会习俗、身份与性别、语言与政治的无限度批判与解构的功能,艺术经验与生活经验在这些以艺术名义践行的视觉表达中擦平了界限。西方视觉文化的历史与特点,鲜明体现出在主体/客体、个体/社会、当下/传统、语用/法则等二元关系中,更强调个体性、当下性和艺术话语的差异化、解构化表达的文化“前卫”特点。到了20世纪下半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所谓“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这个概念指的是历史上首次形成的一种‘无所不包的工业化状态’,机械化、标准化、过分专业化以及劳动的集约化等,过去只在工业部门中的商品生产领域起决定作用,而现在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农业、商品流通、娱乐消遣都采用了工业化的组织管理”[3]。如果说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前卫艺术的特征是抛弃古典美的传统和艺术语言模式,以个性的、本能的形式创造表达了对新生存境遇的焦虑感,那么20世纪下半叶的后现代艺术,又是在资本全球化、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中,展现出一种紧随消费文化追求时尚与视觉刺激、放弃深度与个性的平面化符号拼贴特点。这一特点形塑了以现代资本大都市、现代大众传媒为基础的西方现代视觉文化的基本形态,并经由二战后美国的社会科学文献,解读为是人类世界现代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后发的现代国家的榜样与模板。与此同时,法兰克福学派从另一个角度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让-鲍德里亚对当代“消费意识形态”的批判等,则又集中揭示了这一产生自西方的现代视觉文化的种种现代性病症。如让-鲍德里亚指出,西方视觉文化从现代媒体和现代消费文化的结合中走入了一个“超真实”阶段,数字高像素画质、无处不在的广告形象,将现实世界变成媒介终端里的“超真实”世界,阻隔了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而在人与世界之间建立了媒介霸权。“从今以后,那些通常被认为是完全真实的东西——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以及经济的——都将带上超真实主义(hyperrealism)的类象特征”[4]。以“形式•差异”概括西方视觉文化的基本特点,也同时揭示了西方现代视觉文化的内在悖论:当追求无限形式个性表达的“差异”与现代传媒相遇、与消费文化结亲,艺术的形式创造却淹没在了由消费符号组成的“形式类象”的海洋之中。告别精神维度的“符号拼贴”成为“后现代主义目前最显著的特点或手法”。[5]在这一西方镜像下看中国:中国视觉文化的古典传统特点是将诗情与画意融合,在千年文明史中建构了以“成教化,助人伦”为价值理想,以“托寄•交流”的人文精神气质和人生的审美化追求,而区别于西方的“呈现•差异”。所谓“托寄”,是儒道互补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乘物以游心”。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人将个体的审美情怀托于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寄于对人文历史的纵深体验和怀古抚今的感悟。中国视觉文化没有将“形式”作为世界本质的、静态的载体,而是主张现世审美生活体验的“文质彬彬”、审美情感升华的“得道忘言”,努力将个体的审美情愫融入历史和自然中感悟生命的大节奏,“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叶燮《原诗•内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谓“交流”,是高度重视情感的艺术写意表达获得审美“知音”的可遇而不可求,将其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精神生活体验,却不是将个性艺术表达与传统、与他人的形式“差异”、“陌生化”视作通过艺术走向主体性、自由意志之途。儒家文化的“诗言志”、“以意逆志”,借审美意象而思想交流,践行“修、齐、治、平”,“兴、观、群、怨”的人生价值理想与社会教化担当;道家智慧的“心斋、坐忘”,“法天贵真”、“大巧若拙”托自然审美意象于生命个体心悟之旅,塑造了中国视觉文化重“心性”、尚“内观”的审美文化情怀。由此,中国文化中的艺术表达理想,总是将主体的情感通过托寄于自然景物、历史回声而完成审美体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论语•子罕》》。这种总是将个体艺术表达与前人经典相联系,将情感的深度体悟与宏观的历史反思和当下的生活激情相融汇的艺术情怀,正可谓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论语•述而》)的生命价值担当和“百年枉作千年调”(徐渭《六如居士全集•卷二》)的艺术生命托寄与追求……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艺术审美精英化品质,也使其通过视觉审美的“托寄•交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建构为阶层区隔的文化符号,如神/逸、雅/俗、宫廷/民间、文人/画工……其也颉颃于现代民主、平等的社会文明。如此,在20世纪初推动中国文化现代性变革的“”、“新文化运动”,就采取了引西方的“德先生”、“赛先生”为武器而变革旧文化的实践。进而,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引领下,伟大思想家、革命家提出了“艺术为人民”的现代中国审美文化建设的新道路。在改造旧文化、开拓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实践进程中,中国视觉文化传统的“托寄•交流”特点发生了现代性的内涵变革:托寄,由传统的个体心性修养,升华为对民族国家现代复兴之梦的审美追慕;交流,由审美意趣的个体知音默契,提升为“为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需要”的文艺服务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多样化、多层次的现实主义创作实践。从“新文化运动”起步,经“延安”、“新中国”、“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建设的中国现代审美文化,在今天又恰逢21世纪人类世界第四次产业革命即将到来的历史大机遇。这一新历史机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作为前三次工业革命起步与发展主力的西方世界及其文化价值观,在这一次新产业革命中将不再是一家独大傲视全球,中国及其他非西方国家在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不可忽视的突出作用和贡献的强劲推动力,将借新的科技媒介和产业新形态的出现而以新的文化气质参与再建人类现代文明的新格局。在本文讨论问题的视域中,新时代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关怀建构了中国现代视觉文化建设的问题意识。具体来说,与西方建立在主体/客体、感性/理性、抽象/再现、生活/艺术等二元对立关系中的视觉文化演变逻辑比较,中国视觉文化中“以意逆志”、“乘物游心”的人文传统;侧重在言/意、形/神、象/境的二元融合中求美善统一、心物相通,进而抵达境生象外之审美化境……这种东方文化哲学精神及其现代性实践,将给人类世界的现代视觉文化带来新的精神生产动力和话语实践活力。这一愿景可概括为3点:1.中国儒家文化精神不将视觉化的“形式”看作是对世界本源、生命本能的个体经验凝结与形式自律呈现,而看作是语言个体与世界交流关系的审美经验中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雍也》),“圣者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宗炳《画山水序》),“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艺术语言运用依托个体感性又超越个体局限而践行究天人之际的大情怀托寄。2.在人与图像符号的关系中,以老子哲学“事大于人”[6]的时空意识,道家哲思养育的审美胸襟,开启不执于“形物”而力求“见境”的审美直觉,阻击现代“消费意识形态”在人与客观世界间建立的“象征交换”符号系统,以“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王弼《周易略例•明象》),“惟恐是画,是谓能画”(龚贤《龚贤山水册》)的艺术生命体验,保持艺术个体感悟与人文理想托寄的创造活力与语言实践张力。3.以“艺术为人民”的中国现代审美文化道路建设,超越建立在晚期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消费文化主宰一切的西方现代视觉文化形态。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引发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的机遇,发展以让广大人民有获得感为方向的市场规律与国家体制合力建设的中国特色审美文化新形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用中国道路贡献与人类现代文明。在此,在直面人类现代文明引发的诸多问题中,中国视觉文化传统及其现代社会主义审美文化道路建设在当下所生成的新视角,既是中国视觉艺术教育的现代实践的基础动力,也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立场上从中国哲学文化出发对人类现代性范式的再更新、再建设的使命担当。

三、当下中国视觉艺术教育建设的两个核心点

在上述中西视觉文化特点的比较视域中,当下中国视觉艺术教育实践的核心点可概括为两点:诗画素养;跨文化理解力。1.“诗画素养”。中华民族是“诗性民族”,中国文化是“审美文化”,是中外许多思想家得出的较一致结论。美学家陈炎曾概括中国“诗性文化”的主要特征为:“(一)在所有的艺术产品中,诗歌具有主导和扩散的地位;(二)在所有的文化产品中,艺术具有主导和扩散的地位;(三)‘礼乐文化’的行为准则使人们的言谈举止均具有艺术的特征;(四)‘世俗文化’的信仰空缺使艺术具有了准宗教的功能;(五)属于汉藏语系的民族语言所具有的模糊性、多义性和音乐性特征与艺术的表达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关系。”[7]本文开头提到的现代文化产业、数字图像和互联网技术生成的现代视觉文化的“泛审美”特点,是否可以在助现代人走出“超真实”囿限而重建人与世界的诗性审美关系的意义上,借助中国传统诗性文化进行某种跨时空的异质同构创造?今天,将资源丰厚的中国诗性文化衔接于现代生活的视觉艺术教育之中,则构成了现代中国视觉艺术教育的文化自觉之途,也是中国视觉文化与西方视觉文化的质性差异之点。在视觉文化研究的意义上,“诗画情怀”是在艺术思维、艺术体验、艺术表达中力求以“诗情画意”作为创作、评判、欣赏的基本标准。认为缺少“诗情”之象,是没有审美意境的平庸之作——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视觉艺术教育中强调“诗画素养”的培养,就是要在现代视觉文化语境中塑造具有中国文化素养的人文胸襟、艺术智慧,去自信、创新地表达现代人的生存感受,用具有中国文化气质、气派的趣味、情操、意境,去体味自然、彰显个性、解读世界。在此,如何在现代电子媒介技术条件下、在全球文化交流的语境下,建构一个“诗画素养”育人的中国的、现代的、直面世界的,而不是简单怀旧的、囿于狭隘地域性资源之中的新视觉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是当下一个有着突出人文价值的教育研究课题,也是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实践创新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针对这一问题,就目前中国视觉艺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学术共同体还有许多工作要做。2.“跨文化理解力”。显然,只有立足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实践跨文化理解。一个有主体性自尊的人,才能在社会交往的复杂情境中合理应对他人的各式态度与交流应答。这里重点提出的观点是:如果说中国诗画传统构成了我们视觉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那么自20世纪以来以欧洲文艺复兴、启蒙思想为内涵的西方文化艺术影响与对话,则构成了我们对“现代性”想象的底色,正是通过贝多芬、巴尔扎克、毕加索我们认识了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不同的西方现代工业文明、都市文明;进而自20世纪80年代始,美国的大众文化和后现代艺术又对中国审美文化的现代进程产生了影响……如此,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力”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又一重点,是基于这样三个思考:首先,这是由中国现代视觉艺术教育要在人类现代性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哲学智慧与文化创新力的实践需要,是以中国文化自信去参与世界多元对话与交流的基础育人内容,也是中国现代视觉艺术教育走出以西方模式为现代性唯一标准的21世纪创新之途的必做功课;其次,这是由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性建设借力西方资源的历史进程所决定的。作为后发现代国家,借鉴人类文明的多样化成果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进而以自己的积累、创造去影响世界是我们的方向选择;最后,在艺术教育提高人的素养的意义上,如果一个人只理解、偏爱一种艺术样式或审美趣味是正常的,审美的偏好不是问题,是生命个体的自然。但从视觉艺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目标看,在今天全球互联的视觉文化中,能以现代审美文化的高眼界接受、欣赏、鉴别人类视觉文明的多样化遗产与多样化现代创造成果,才是审美教育追求的宽眼界。“宽眼界”的背后,是一颗以文化自信的眼睛观看世界、批评世界的健康、博大心灵。当下中国视觉艺术教育正亟须培养在艺术素养上具有文化自觉、自信,在审美眼界上具有跨文化理解力、知己知彼的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型现代人。

参考文献

[1][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5.

[2][西班牙]何塞•奥尔特加•Y•加塞特.艺术的非人化[A].福柯等.激进的美学锋芒[C].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8.

[3]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459.

[4][法]让•鲍德里亚.类象[A].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论——批判性的质疑[C].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35.

[5][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

[6]叶秀山.我读《老子》的一些感想[A].中西智慧的贯通——叶秀山中国哲学文化论集[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53.

视觉艺术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视觉艺术;符号;转换;再生

著名符号学家安伯托?艾柯(UmbertoEco)说:“人是符号(sign)的动物。”1人类籍由符号来表达内心世界,传递信息。将日常所思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包括声音、视觉、肢体行为将一个整合的概念传达给对方。符号学(Semiotics)是一种关于符号和运用符号,包括观看符号的理论。符号学并不是一种历史性的学科,而是一种阐释性的学科,但它能够在历史的探索中被加以有效地整合。符号学集中关注构成和表征的问题,将“文本”看作是产生意义的符号的特定合成。这是一种不带霸权和强制要求的有限度的视角。2

艺术的起源不论从模仿说、巫术说、劳动说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可以看作是人类符号化的开始。原始人用肢体捕捉动物的动作,用声音模仿动物的鸣叫,用矿物质将动物的形态描绘在崖壁上,手舞足蹈用简单的语言交流,于是就有了最初的舞蹈符号、音乐符号、美术符号、语言符号。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化,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符号内容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微妙化,同时也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不同的领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运用。

视觉艺术作为一门研究经由肉眼产生联想的人文科学,符号学(semiotics)在其中主要涉及到将人们在视觉感官和心理体验上感知到的对象以点、线、面、体、光、色的方式进行拟造、组合加以运用,然后再在对象视觉中通过转换再生的思维过程。在广义上,我们可以将艺术作品中的象征图象,以及艺术作品本身都理解为符号。作为一套工具,符号学提供一系列我发现可以深入细致分析艺术作品的有用思想和观念。当这些思想和观念可能由心理分析、叙述和修饰理论引发产生时,它们就产生与传统艺术史并不发生矛盾的洞察力。事实上,这些思想和观念常常能够使学生在运用主体间的可使用的方法上更为精确,并使阐释更具有系统性。3

一、视觉艺术符号的分类

在符号与其所指涉的对象(即其指向与涉及的事物和领域)的关联上,目前在符号理论研究领域普遍认为可以将符号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是符号的三个层次:4

1、图象符号(ICON):图象符号是通过模拟图形与对象之间的相似而构成的,图象符号是一个直接感知的过程,在图象学中属于写实的范畴。如肖像画、照片等,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作品的时候通常都能够得到比较直观的感受,比如说“画面上有什么内容。”

2、指示符号(INDEX):指示符号与所指涉的对象之间具有的因果或是时空上的关联。如“指示牌、路标”。从广泛的角度来说,设计艺术中的视觉流程法则也属于指示性符号的范畴,由于生理的特点,眼睛在浏览的时候会表现出一种时间性、方向性与选择性,也就是说视线会沿着画面重心,即最佳视域,向某一个方向有选择性的移动,体现出视觉的流动性特征。

3、象征符号(SYMBOL):象征符号与所指涉对象之间无必然的或是内在的联系,通常是指约定束成的结果,它所指涉的对象以及有关意义的获得,是由长时间多个人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来。同时符号的象征性也是是符号学里最深层次的特性,是符号产生与对象思维过程中相关内涵的延伸以及联想。比如线条的曲折、色彩的冷暖、材质的软硬都会给人以相应的情感体验。

二、视觉艺术符号的理解

人类的意识过程,其实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因此可以说,人是用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那么我们又如何从符号学的视角和运用符号学的工具去解读图像,符号如何能够使我们从我们已经认知的事物中疏离出来,以便理解某些新的事物?在这里,我想就当代油画家张小刚的作品《男青年》按照符号学的原理进行分析。

张晓刚《男青年》布面油画

1、生成图象意识

要对视觉符号进行阐释有时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上心理学的以及历史学的概念进行理解。

当我们在欣赏一件视觉艺术作品时,我们首先会在思维中形成一个表象,即作品中有什么内容,是具象符号还是抽象的符号。如,当我们在接触到当代油画家张小刚的作品《男青年》时,首先意识到的是一个男青年,带着眼镜,脸上一块红色的疤,灰蓝色的调子,一块红色的疤痕这些图象性的符号。

2、探询图象的象征性意义

得到以上信息后我们接下来会想知道隐藏在艺术家(即符号创作者)创作意图中的“更深层次的”,或派生出的意义。如果我们说一件作品具有一种更深层的意义,我们通常指的是作品传达了一种我们在最初观察中还无法确定的潜在的观念,以即是符号的象征意义。当然需要找到艺术家的意图我们必须对艺术家本人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基本了解。

我们现在就来试着探询阐释艺术家想要传达的观念信息。我们知道张小刚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最动荡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他们那个年代的人身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现在我们回到画面(符号)本身,留着小平头的男青年,干净白皙的肌肤,一幅标准文弱书生的派头。我们知道眼镜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象征,中山装是那个年代的通用着装。灰兰色的背景衬托阴郁、孤独与冷漠的气氛。面颊上被生生揭开的一块,形状如肩章的伤疤显得尤其冷艳。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将它理解为那个热情火红时代的鲜红烙印。目光被吸引到左下角,略显呆滞,嘴唇微启似在观看一个什么令人震惊的场面,又面无表情,一种孤寂、压抑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现。所有的一切符号都在追忆一个时代的伤痕主题,这除了是一种回忆,同时也折射了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视觉艺术符号的创作者在产生一个理念之后,综合自己对象征性符号的理解把握,选择合适恰当的视觉手段,将理念传达出来。然后接收对象即观众再通过自己对象征语言的掌握与理解,把接收到的视觉信息在思维中转换再生。(下转第99页)(上接第98页)当然,鉴于个体情感特质、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的差异,一件作品最终还原到观众思维中的形态是各有不同的,所以有了“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当一个人看见一幅绘画,表现的是关于一只果盘的荷兰静物画时,这个图像在其他的事物中)就是关于某种别的事物一个符号,或表征。观看者在她或他的脑海中形成有关该事物的一个意象,她或他就会把这个意象与该事物联系起来。心理的意象,而不是形成这个意象的个人,就是解释符。这个解释符指向一个客体。该客体对每一个观看者来说是不同的:对一个人来说它可以是真实的水果,而对另一个人来说也可以是别的静物画,对第三个人来说可以是一笔巨款,而对第四个人来说也可以是“17世纪的荷兰”,等等。而该绘画所表现的客体因此基本上是主观的和由接受者决定的。

视觉艺术本身就是关于符号的表达方式,创作者借由它向观者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达到叙述的目的;换言之,观者也正是通过创作者的作品,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创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显而易见,作为中间媒体的视觉艺术作品,这时就充当着创作者思想感情符号,而这个符号所需表达的信息是否可以被观者准确的、快速的、有效的接受与认知,就成了创作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志。这正是由创作者在创作的思维过程中对符号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把握的准确有效程度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幼燕著《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版。

[2]米克·巴尔:《观看符号/解读绘画——运用符号学理解视觉艺术》载于《世界美术》2007年第1期。

视觉艺术理论范文篇9

摘要:文章针对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程的实践进行解决问题的尝试及探讨。主要针对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几大问题展开课程的探索及实践。试图通过微课编排及微课平台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及方便师生课上、课下交流、探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课;微信公众号;树状知识体系

一、引言

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网络走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学生获取知识不在单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查阅文献,书店浏览或购买书籍。网络时代给我们的艺术师生带来新的获取信息的平台和媒介。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和创作素材,为艺术设计教学与发展都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几年来,无线通讯技术发展迅速,手机移动设备功能越来越强大,通过随身的移动设备就可以上网,并在有WiFi的环境下可以任意享受网络冲浪,不仅方便了生活和娱乐,同时也给我们课上使用网络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而,伴随着学生学习条件的转变和时代的需求,出现了适合网络学习及课上辅助教学,课下辅导自学的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与课程类型。传统讲台单一授课的方式,特别是单一的语言表达或者讲义播放,使学生处于知识接收的被动地位,项目任务虽然让他们体验了工作岗位上的工作内容,但是在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上无法得到锻炼,特别是一刀切的项目任务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将微课与现行课程进行融合、与在线课程相整合、与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进行结合,可以帮助教师规划班级的整体教学,个性化设置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通过结合网络平台的各种方式,对微课进行学习,从而课上、课下巩固环艺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和便于资料的查询和浏览。

二、微课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

所谓“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曾对教学活动产生过积极的进步性作用,且至今价值犹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学习理论的问题越发明显起来,越来越不适合当前高科技迅速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本课题针对微课平台对艺术设计环艺课程中需要拓展的动态知识及实践演示等难点,通过结合微课平台来解决并完成,并通过课题的调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专业课堂教学中学习者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利用好的教学方法作用于学习者个体内因素来实现的,只研究教学方法或者教学内容都是不完整的、不科学的。所以,需要对参与其中的所有内容同时进行互动研究,从而为整个教学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为专业课程教学程提供一个理性、完整和同步进行的教学系统。深入研究微课理论,发掘其与影响设计理论及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专业课程教学构建一个以微课为基础的学习者自身因素同步参与的理论框架,为进一步深化环境艺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持。

三、课程中微课制作遇到的问题

在微课教学平台的构建和细化中,遇到很多理论和技术的问题。在环艺课程的微课制作中笔者遇到诸多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症结。诸如艺术设计的理论体系、微课内容的针对性选择、艺术理论知识点的贯通和链接及知识点对应的案例选择,都给微课制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工作量。微课短小精悍,要在短时间内有力的说明一个问题,微课教学是知识点的凝练和知识体系的升华。这就对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和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符合学习学习兴趣及易于知识消化理解的新型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整体构建及微课的辅助教学、课程立体化、层次化、丰满化。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兴趣。1.笔者通过自己的十年高校教学经验及课堂上遇到的症结,进行分析和总结。试图通过课程改革中的微课教学,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目的。本人认为,在课程微课平台的创建中,寻求各个知识点中的难点和容易试图歧义的点,寻找问题,问过问题编排和问题合理解答,制作出相关问题求解式的微课。在微课制作课程中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在每届学生课程的学习过程和作业情况中找到该课程的各章节的容易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问题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编制出微课中针对教学的问题求解式的微课程。其过程分为以下几步:①课堂反馈,结合调查问卷。在教学过程中,口头及通过制作调查问卷征集学生对课程教材章节目的疑难困惑点,并归纳总结出问题的类型,并针对各种问题,设定适合学生接受吸收的微课制作的手法及微课情景;②结合教材及作业情况制作微课,在微课程制作之前,反复研究教材的各章节知识点,推敲知识点间的关系和联系,提出大层面及细节问题,并设定微课的制作途径和手法。同时在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中,进行组对,便于同类型易混淆问题的提出和解答。③针对不同学生基础,进行问题的编排和解答。艺术生文化课悬殊很大,所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调整微课的形式及内容量。问题由简极深,深入浅出,便于各个层次学生消化理解和学习复习。2.在以往艺术设计教学中,光靠大纲和制作PPT课件,已经不能再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的增强,单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胃口”。采用灵活多变、知识含量大、信息更新快的微课教学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微课的制作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及现场制作视频展示,更加直观的演示环艺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和不易表达的知识点,既直观有清晰的展示图样和实际操作过程。并可以在微课制作的时候,教师提前根据知识点设定好场景,更好的便于学生课上、课下学习吸收。3.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逻辑性不够清晰。课上讲解时,知识点联系不紧密,知识点链接的也不够紧凑。会造成不断重复或缺乏系统分析。通过微课的制作,可以设定知识体系的树状管理。通过把课程按照知识点块状分解,并在大块知识点下分枝,以大化小,以点逐面。把课程的整个体系逐步细化。逐一细化分解,既能做到知识点间的关联管理,也使得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更好的养成逻辑思维的能力。对知识点细化的树状管理见图1。

四、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微课体系构建的方法

在环艺设计专业课程《家具设计》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微课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通过以下方法,制作微课,辅助正常的艺术设计教学。1.调查问卷法,针对环艺课程微课建设的若干环节进行问卷调查。如学生对微课的认知程度、对每次课上微课时间长短的要求、对微课视频、图片、语音讲解、动画示范等环节的实际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学生对微课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微课的环节及内容,更好的服务于课堂及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质”与“量”。并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依据教学大纲和归纳总结好的微课知识点进行语言导入录制、知识重点、难点讲解录制;并准备在课上应用的相关环节;课下通过微信交流群,进行课程辅导及作业辅导阶段,对所学知识在授课结束后进行课下辅导及知识延伸讲解。通过课程作业微信交流平台进行作业辅导讲解。对微课教学理论进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借助辩证思维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通过系统整理,找到环艺设计作品诞生和更新的方法和规律,并作出有针对性的研究总结,为微课在环境艺术教学创新形式的发展提供参考例证。通过课题教学总结,影像记录、收集资料、统计学处理等,获得第一手材料,结合图纸进行归纳分析。最终以微课的视频形式进行编辑制作。并通过以往课上教学的难点、重点分析及课题辅导教学的分析。统计出,课上容易出现问题的症结,并试图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详细阐述及分解难点。2.总结归纳法并通过对前人对微课的探讨及研究成果,针对环艺课程进行总结归纳,把有利于环艺课程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扩展知识范围、拓宽思维领域的优秀方法进行继承学习,并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问题及症结进行逐一的攻破及解决。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与对知识的吸收、理解率。达到课题的预期目的。建设名为“课程乐园”家具设计的课程订阅号。通过微信订阅号,把课程分为六大章节,分别发到公众号平台,供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及课下复习。每期公众号都以课题组组长的一段引言开始,如第一期为家具设计的概述、第二期为漫谈现代家具、第三期为家具设计风格及赏析、第四期为家具设计的创意思维、第五期为家具制作的工艺流程、第六期为家具设施的材料。以轻松、自由、前卫的形式把课程概述及引入章节和重点章节介绍给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知识点链接及动图展示、视频讲解等手法,分别对每栏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突出新颖、易懂、设计走向前卫等特点。例如课题组制作的图2-5。3.创建微信交流组,解决课下师生沟通及作业点评。通过微信交流群的建立,可以很便捷的联系到任课教师,对课上不清楚及课下需要扩展的知识进行延续讲解。并能够在课下及时的进行作业布置及辅导。方便学生在有创作灵感时,更好的和任课老师沟通想法及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创建微信交流组,解决课下师生沟通及作业点评。通过微信交流群的建立,可以很便捷的联系到任课教师,对课上不清楚及课下需要扩展的知识进行延续讲解。并能够在课下及时的进行作业布置及辅导。方便学生在有创作灵感时,更好的和任课老师沟通想法及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家具设计》课程微课平台的建立,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同时也为学生课下学习、课后作业辅导提供很好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作业质量。在课程进行中,融入了微课教学,使得学生的上课率也有所提高,微信平台的建立也方便了学生课下和老师交流作业进行情况和便于学生间的交流。通过网络使得教育学变得紧密而又轻松便捷。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HE3066)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微课动态教学在环境艺术课程中创新应用方式的研究》天津市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TJGL16-031)《“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配套公共设施标准研究》。

作者:谭巍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第二篇:提高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质量的探讨

一、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艺术设计行业和市场的蓬勃发展,我国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但认真研究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状况不难发现,在繁华的表象下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专业报考人数的激增和就业难的矛盾在逐年加剧,艺术设计专业甚至在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被列入上海市预警专业。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笔者分析目前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再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教育产出过于饱和,而是由于教育输出的人才质量和专业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样的产出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值得人们认真思考: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衔接?笔者从阐述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出发,探讨这一问题的答案。

二、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

1.从专业性质上看艺术设计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专业学科。在该学科学习中,学生只有通过实践,充分接触市场、了解市场,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境界。2.从培养目标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所不同,它是培养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更注重实用性和技能性的培养。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保证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保持自我学习和创新进步的原动力。3.从培养方案看以培养艺术设计应用能力为主线,学生在毕业后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设计应用能力,还应具备设计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4.从教学模式看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更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要根据设计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教学内容应紧贴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商业设计模式和设计流程的基本内容。

三、有效提高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质量的几点建议

1.教育应当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首先,课程教学中必须重视市场调研环节。一份良好的市场调研,有助于明确设计目标、准确定位消费群、提高设计活动效果。市场调研报告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传统的文字报告,也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图形和图表配合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概括出市场和消费群体的需求,从而有助于明确之后的设计活动方向,避免无的放矢。市场调研也是学生进入设计公司后首先需要适应的一项工作内容。其次,艺术设计教学应当适度增加设计材料、工艺和技术方面的内容。对于艺术设计而言,创意与表现手法固然重要,但是作为载体的材料、技术、工艺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更迭,给设计创意带来了全新的展示空间和可能。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除了要设置传统设计技法表现课程外,还应增加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课程内容,建立和完善教学实习基地,使学生了解包装的结构、材料、印刷、机械、自动化等相关知识,这有利于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和研究的系统性发展,增强学生在把握技术与工艺、设计理念与形式的衔接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设计创造的潜能。再次,艺术设计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的设计交流和沟通能力。在企业的设计工作流程中,与客户的交流沟通几乎贯穿了设计的始末,所以设计者要具备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等。而在目前的艺术设计课堂教育中往往缺少这个环节,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为主,遏制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多时候,学生拥有较高的设计创意表现能力,设计作品也表现得很优秀,但是进入设计说明环节,部分学生会对自己的作品丧失基本的描述和表达能力,使设计作品陷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境地。所以,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教师都应给学生创造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仅是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更在激发设计创新能力、增强个人自信心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最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实践工作中可以发现,任何设计工作都需要一个团队完成,团队合作非常重要。所以,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模拟项目实践中,可以适当加入分组作业的设置,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锻炼学生在团队中工作的能力。教师在了解每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需要的前提下,应该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布置符合学生专业要求和实际能力的课题,并进行适当的专业引导,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2.实践应始终贯穿课程教学内容艺术设计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艺术基础知识、敏锐的社会市场触角、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成熟自信的心态,而这些都和实践工作分不开。实践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灵活化,实践的内容要循序渐进,使学生尽早逐步地了解社会的商业需求,掌握设计行业的运行模式,以成熟设计师的工作态度和方法要求自己,为毕业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明确未来自身正确的发展方向,为快速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在课程设置方面,现在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模块比重较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增加实践教学模块的比重,有效实施实践教学,从大一的专业认知实习到大二的专业课程实践,从大三的专业综合实践到大四的专业顶岗实习,形成大学四年不断线的实践体系。其次,减少总课时数和理论学时,删减边缘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学分与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实践课程。最后,提倡采用“3+1”的教学模式,将所有理论课都安排在前六个学期,强化对学生的课外要求,包括课外实习、职业技能培训、社会调查实践等活动。3.学生到企业中去,企业到学校中来笔者对传统社会实践的理解是学生到企业中去,让学生在校期间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到社会企业中开展实践工作,直接面对社会企业生产前沿,第一时间接触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学习到新的知识,使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活动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目的。学生进企业实践固然是最直接有效的,但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学生进入企业的实践环节的机会不够,这也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实践教学面临的困难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请企业到学校中来。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事务所或研发中心(机构)入驻校园,使教学课程结合企业产品开发项目,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学生可直接接受企业派出人员和教师的具体指导,实践条件以学校工作室为主。学校与行业、企业在合作的基础上可联合进行课程和实践教材的开发,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形成科学的分配和管理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知名企业、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师和设计主管等来校以兼职任教、举办讲座等形式,将企业实务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强化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操作性。通过建设一系列专业配套校内外专业实践基地,既能保证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需要,又巩固了校企合作关系,促进了产学结合,对全面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促进就业起到重要作用。4.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教师要避免纸上谈兵,就需要和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的先进理念、技术要求、设备性能、用工需求等,将这些内容及时更新并融入课堂教学,使之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此外,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为成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双师”素质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与社会的经济、技术、信息,社会文化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紧密结合,才能在社会构造中起到重要作用。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市场对设计师的基本衡量标准和行业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加强培养实践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目标。学校作为市场输送人才的“孵化间”,必须积极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者:何丽萍 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中扬,刘桦政.关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陈汉民.艺术设计教育展望(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第三篇:专业照明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探讨

摘要:文章从中国照明设计行业发展现状、社会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差距入手,分析现今高校中照明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照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照明设计;课程教育;存在问题;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城市照明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2013年10年间,我国仅在城市道路照明方面,路灯数量由1053.13万盏增加到2199.55万盏,年均增长率达8.53%。城市夜景照明也发展迅速,由政府投资的城市景观照明项目约24000项,总投资达102.23亿元。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照明产品生产、使用、出口国家,城市建设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为照明应用领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据近期全国工业普查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照明电器企业数为8792个,在专业照明工程公司、照明设计公司、设计院和照明企业等从事各类照明设计的人员达数万人。而国内目前能开展照明设计教育的高校极少,缺乏照明设计人才的专业培养机构,照明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社会对照明设计人才的需求,吸引了大量人员涌入照明设计行业。而在从业人员中,只有少数接受过专业教育,其余是通过短期培训及转行以后从事照明设计的。由于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良莠不齐,导致我国照明设计行业虽然拥有较大的产值规模,但存在着行业组织化程度低,技术等级低和人员素质低的现实问题,成为照明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1当前我国照明设计教育的现状

照明设计作为一个专业在国外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在我国则是近些年的事情。目前为止,仅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设有环境光学方向照明设计的硕士、博士培养点,2013年四川美院开设了全国第一个城市照明设计本科专业。近年来,照明设计课程才陆续在其他数十所高校开设。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上从以下两个渠道为照明领域培养专业人才。一是大学中的设计类学院。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建筑学院或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有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二是大学中的电气工程学院。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与城市照明领域关系最紧密的是设在理工类院校的“光源与照明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的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素养和技术素养的培养侧重点不同,导致一部分学生设计思维的孤立与片面。在我国,照明设计师现阶段基本可以分为三类。艺术型的设计师,以灯光的美学创意为主,熟悉灯光的表现技术,大多从艺术、建筑、环境设计专业转做照明设计;技术型的设计师,也就是常说的“照明工程师”,以应用技术为主,大多从光源、电器、电力等专业转型而来;一般从业人员,就是效果图绘图员。这类所谓的“设计师”基本只会胡乱画出一张效果图,然后凭借一点点常识和经验堆砌一大堆常用的灯具到建筑上和空间环境中,往往就是把建筑和环境变得“花花绿绿”,缺乏专业的思考和整体规划,导致最后很难实现舒适的光环境氛围。而这一部分设计师在国内照明设计师群体中又占了很大的比重。由此而看,我国优秀的照明设计人员还十分匮乏,其数量与工作质量难以满足我国照明行业的发展需要,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照明设计师,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照明设计课程教学对扩展学生设计思维、丰富就业方向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照明教育是相当必要的。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数十所院校的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环境设计专业开展照明设计课程教学。但整体教学水平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让中国照明设计行业稳健发展,需要各方面人士共同探讨、共商对策,以照明教育为起点,使照明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2照明设计的学科特点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

从学科特点来看,照明设计教育本身具有艺术与科学的双重属性,兼具文科和理科教育的特点。由于本身跨学科的边缘性,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全面性有较高的要求,不仅涉及光学、视觉与视觉环境、照明技术、电气、环境科学、行为科学、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设计美学、材料学等,还包括历史、文化、宗教、政治、民族、风俗、地域等知识。由于多学科的特点,单一的设计思维模式已不能满足复杂的功能与审美需求,需要建立在科学方法上的创新思维能力。照明设计也已经脱离了纯粹谈技术或艺术的层面,上升到设计理念的层次。特别是近年来,光环境、光艺术、光生态、光文化等概念在国内越来越引起行业的重视,也对设计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照明设计课程教学情况来看,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照明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中,主要采用计算、实验、基础理论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大量关于物理定律和技术标准的讲解,繁琐枯燥的计算公式,往往让理工科学生都感到头痛。对于艺术背景的学生来说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学生面对艺术背后的技术问题易产生畏难心理。如何采用一种更为直观,以视觉体验为主、创意启发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是设计类专业开展照明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其次,光线与照明在设计教学中容易被空间、形态等传统教学模式淹没,因为光线在图纸上是没有办法准确表达的,光线的光照图式与人们的常规想象大不相同,凭空绘出的夜景效果图往往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光在空间中的分布也不可能照图施工,安装好的灯具如果没有后期设计师的现场调试,很难呈现出设计效果。没有设计光、控制光、变换光的动手体验,很难建立照明设计的把控能力。第三,阶段式的授课方式,忽略设计过程的训练,与其他专业课联系不紧密,课堂教学与设计实践剥离,缺乏工程技术及沟通能力培养等是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照明设计专业的实践技能特点,决定了设计人员的水平并不能以简单的理论水平来衡量。以当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设计意识与生活脱轨,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真正进入设计行业还得3至5年的时间。

3照明设计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

我国照明设计专业人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具有较高的艺术、美学修养,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中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如此大的建设工程量却没有与之相对等的合格照明设计人员,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中国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一支爱岗敬业、受过正规教育、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人才队伍。而通过设计教育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才是照明行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下面就笔者在照明设计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改革构想,与大家进行探讨。

3.1引导学生对照明设计进行正确认识

当前国内在社会文化层面对照明设计的一般认识为:照明是照亮空间的行业,是灯光装饰行业。“亮化”“装饰”在中国已成为照明设计的代名词,这反映了社会层面普遍存在的设计观念缺失问题,导致了“亮化=设计”“设计=装饰”的错误照明设计观。因此,我国的照明设计形态,基本上也就体现了对“追求亮度”“追求色彩”的热衷,产生过分追求色彩刺激,过分追求离奇效果,过分追求空间明亮等情况,这些错误的照明设计观直接影响学生的观念,是导致设计思维片面性的主要原因。光作为一种语言,用来表达,用来交流,甚至可以给人带来安慰、和平。光是虚的,但同时它又具有很大的力量。如何利用光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更舒适才是国际照明趋势。设计人员需要具有时空的理念,用四维空间的概念进行设计。以空间理念完成的设计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理性的、概念的、综合的,而基于简单亮化、装饰理念的设计表现则在很大程度上维系于二维或三维的空间界面,它所传递的是一种附着于实体空间上的艺术审美理念,在时间上表现为线性单向。所体现的视觉表现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而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空间规划的氛围体现为功能与审美的统一,满足以人为本的照明(HumanCentricLighting)需求才是设计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予以重视和引导,避免学生孤立地去接触少数几门学科而导致设计思维的片面性,达到学会设计、驾驭设计的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

3.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光

“师法自然”是照明设计的最高境界。师法自然在这里指的不仅仅是师法自然界中美丽的光照场景、动人的材质变化,还要师法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光。因为人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一直伴随着日月的运行,形成了相应的生命节律。自然中光的运行和变化时刻控制着我们的生理状态、心理感受。学习照明设计,首先要做的就是走到自然中去仔细地观察光。深入感受各种各样的光,再把这些光的表情忠实地记录下来。视觉不是简单对光的视看,而是将视网膜的视觉信息传递到大脑内进行感知,并对其加以评价判断,再记忆下来的过程。就算是同样的光照场景,也会因为人的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评价。许多学生会通过网络去找寻美丽的光影,但这也不全是学习光的方法,网络上的光不是全部真实的。站在现场通过视觉等去观察光是非常必要的。光的设计不仅需要想象力,锻炼观察力和光的感知力也非常必要。照明大师面出薰在日本武藏野大学组织的照明侦探团成为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去现场实际感受光。团员们聚集在现场对不同的光进行观察,对照明场景进行调研,在其中会发现让人深深感动的光,也会发现让人非常愤慨的光。通过这种类似游戏的活动,如同听了许多好音乐而使音乐的鉴赏能力变强,品尝许多美味的料理可以锻炼味觉一样,能提升对光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观察生活中遇到的不同类型的光,通过比较、思考予以评价,让学生知道其中的差异,并去寻找这些光各自的价值。建立对光的感受,再将感受用于设计。

3.3引导学生与光接触

学习光的设计,第一,必须在自然和生活中观察我们曾经先入为主的光,仔细地进行分析,并将这些变为有用的数据;第二,与光进行接触,接近光的本质。很多时候,光不会因为我们的想法而改变,通过接触不同形式的光与光建立真正的关系,这样才可能产生对光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例如,可以使用滤镜(filter)和透镜(len)进行各种直射日光的加工实验,了解自然光的特性。通过对低压钠灯、水银灯、金卤灯、氙灯等高压气体放电灯,荧光灯、冷阴极管、卤素灯等传统光源,以及现代LED的近距离观察,了解这些人工光源的特性,更好地在照明设计中使用这些光源。了解各种光学照明设备的特性是照明学习最基础的作业,通过对光的控制才能知道照明灯具就是将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反射器这样的光学构件,运用遮光罩和遮光板等遮光技术,按照设计意图投射在物体之上的设备。不同种类的光源,使用的电力和光照效果不同,此外,色温、显色性、灯具投射出的配光形状也是不一样的。在现场实际对照明灯具进行控制才能知道这些,才能更好理解光的设计。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通过现场演示和介绍,学生才能直观了解和掌握各种光源与灯具特性。有了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才能融入课程学习,且增强学习积极性。例如,对于“显色性”概念的讲解,不同显色指数的光源照射在学生的外衣和他们带来的物品上,学生便能立刻观察到显色性的差异。结合照度计,学生便能建立客观照度值与主观视觉感受的对应关系,使数字变得不再乏味。

3.4引导学生动手实现照明设计

这个课题是离开课堂,到校园与街道上进行照明操作实验。使用各种光源和照明灯具,以创造出能实现的城市景观为目的,通过与各种光的直接接触和操作,学习光的性质。首先对校园或城市进行夜间调查,找出被黑暗覆盖的有特点的环境,有必要进行照明改造的地方,环境光太过明亮、被光破坏的地方,稍许添加照明设计就能改变其价值的地方等,这些场所都是实验的绝佳场地。其次,针对现场环境进行光的设计,讨论照明手法,制作成实验计划书。第三,使用必要的实验工具,根据实验计划书进行现场操作,并记录各种数据。最后,制作成照明设计报告书,将成果在研讨会上汇报。在现场进行实验的时间很短,要提前对责任进行分配。此外,实验前后现场变化的比较资料非常重要,需要认真规划实验的顺序和细节。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加具体、细微的问题,实验的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方案的可行性。设计有趣的实验项目,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快理解光的设计和运用光控的技术。

4结论

教育改革应针对市场的改变而与时俱进,甚至能预见市场的发展趋势。照明设计教育应根据学科特点、市场需求、培养目标等合理设置课程和制定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设计人才。照明设计的教学内容应突破传统教学中有关物理定律的描述和现有技术标准的讲解,将这门唯一产生视觉效果的课程通过生动的灯光操作来进行学习,将光的数量与质量关系,光与照明对建筑空间形态的艺术塑造,照明技术的实现方法,视觉功效和光环境的心理等方面的设计理念综合灌输给学生。激发学生探索光与照明艺术形式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对艺术背后的技术问题不再望而生畏,学生在设计方法上也受益匪浅。

作者:李锐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第四篇:“特朗普现象”对艺术设计教学工作的启示

【摘要】“特朗普现象”是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活动中产生的一个词汇,本不被美国主流媒体和上层社会所看好的候选人特朗普,竟然最终赢得总统大选,令世人大跌眼镜。“特朗普现象”实质反映出美国社会阶层间的割裂。笔者所从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本与时事和政治热点无交集,然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所折射出的深层次现象,却对笔者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特朗普;现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启示

“特朗普现象”是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个词汇。一位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和公共服务资历的地产富商、媒体从业人特朗普,因在参与总统竞选活动中多次公开发表挑战美国现行政策的激进言论,并屡屡引爆舆论热点,自然不被美国主流媒体和上层社会所看好。但这位70岁的老人却能一路过关斩将,将一个个党内候选人远远甩在身后,并最终赢得美国总统大选,成为此次总统选举中的最大一匹“黑马”,令世人大跌眼镜。事实上,这个以“世界警察”自居的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优越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而自身社会结构已悄然发生变化,中产阶层萎缩、财富增长日益流向掌握资本的大企业家阶层,大批对经济和现实有所不满的底层民众(以白人为主体)就以选票的形式,将呼吁限制移民、保护本土企业、削减不恰当福利的候选人特朗普推上了前台。“特朗普现象”实质反映出美国社会阶层间的割裂,凸显了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迷失,大批普通民众用选票表达出的问题是,美国究竟该做好自身事情还是对外传播价值观?究竟该先让本国底层民众改善生活还是做世界的灯塔、挂起美国梦的高尚旗帜?特朗普总统和他所领导的国家,以及其他政治热点,与笔者的教学工作似乎无交集,但“特朗普现象”带给世界的回响尚未平息。笔者认为,“特朗普现象”实质所反映出的美国社会阶层间的割裂状况,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一、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实训当紧密联系现实、紧扣大众生活需要

特朗普之所以胜选,是因为他的言论反映出了底层民众,尤其是美国主体民族(白人)的心声。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训也应当以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对设计和审美的需求为准绳,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紧密联系实际似乎老生常谈,但不同院校和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却有所偏差。何谓实际?有人以紧随潮流和前卫为实际;有人则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为基础。在教学、实训中,不少院校和教师偏好于指导学生追寻潮流和前卫。笔者曾参观过很多设计院校的毕业作品展,但见服装设计多奇装异服、产品设计造型奇葩、平面设计崇尚复古和抽象,等等。总体感觉有想法有创意,却离常人生活较远。艺术设计大赛也是如此,新、奇的设计总容易胜出,但日常生活中很难寻觅出同种类型的量产实物。诚然,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设计工作者具有引导和提升公众审美水平的责任,但公众审美水平的整体提升,却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实训,固然需要在各种展会、赛事上展示优秀成果,但更需要满足普通大众衣食住行的中低层次需要,这两者都是实际生活的组成部分,而后者还占主体地位。只有在教学和实训中紧扣大众生活需要,艺术设计专业才可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笔者认为,这是“特朗普现象”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启示之一。

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当惠及大多数学生

特朗普在竞选中容易获得底层白人民众的支持,还在于美国政府之前的福利政策过于倾向少数民族、移民,过于扶持大资本家,对大众民生少有改善,社会阶层间的割裂状况日益明显。受此启发,笔者总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群体,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割裂”状态。由于受“高考指挥棒”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学文化课成绩不佳的学生多会被引导学习美术以增加高考竞争力,很多学生学习本专业并非出于兴趣和热爱,仅仅是高考形势下的无奈选择而已。他们普遍缺乏耐心细致的求学态度,学习比较被动。当然,也有少数学生是从小热爱美术、有志于从事设计工作的。学生群体“割裂”状况的存在,势必要求艺术设计院校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层次、教师的实训指导水平要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教学及其成果当能惠及大多数普通的学生。教学实训中要保持适当的强度、广度和深度,能保证大多数学生在校内学习本专业一技之长,能从事设计实践,从事中低层次的设计工作。同时,也要选拔少数能在各种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加以重点培养。

三、结语

特朗普的胜选,与笔者的教学工作本风马牛不相及,但“特朗普现象”的存在,却实实在在地给很多人上了一课。笔者关注“特朗普现象”的成因,更想从中获得启示,以改进自身的教学工作。

作者:王可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可.浅析新媒体互动功能对视觉传播设计的影响与启示[J].湖南包装,2016(4).

[2]王可.浅议新媒体背景下的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内涵建设[J].青年时代,2016(7中).

第五篇:工作室制度在实践育人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使本科艺术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却一直沿袭着传统大学本科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校在坚持狠抓教育质量的同时,应长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通过研究工作室制度在实践育人中的应用,力求使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相关艺术设计企业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同时增强高校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最终实现创收双赢,即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探索出一条实践育人的新途径。

关键词:实践育人; 工作室制度; 创收双赢

一、实践育人与工作室教育制度的现状

工作室教育制度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很多工艺美术专家都曾在著名画家、雕塑家的个人工作室学习,从而近距离受到社会高度认可的艺术大师的熏陶。德国国立包豪斯学院由学校设立工作室并进行指导,其有别于传统的师徒制,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创新创业。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高等院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在该意见中明确了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敏锐地提出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应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生特质因材施教,知行合一。以创新为根本,积极组织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在实践中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技术能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发展,培养贴近社会需求的高技术高技能双高人才。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通过学习外国先进教学经验纷纷开设了教师工作室,但在实地调研和访谈后发现,大多院校的工作室功能单一,教育质量低,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主要起到凸显和推广教师本身业务素质的作用,而在实践育人方面明显不足,对学院长期发展和学生毕业就业都产生了不利影响。笔者认为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应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在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新情况下,通过校企联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业务技能,将工作室制度与传统艺术设计教育巧妙结合,力求走出一条全新的实践育人途径。

二、工作室教育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1.创新进取。工作室教育制度有别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尊重艺术设计的特殊规律性和快速革新性,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业务技能。不再拘泥于教室内老师授课、学生听讲的老旧模式,采取工作室乃至企业工作现场老师指导、学生动手的新方法。节省了学校教学资源,在实践中育人、在实践中创新,使培养的学生更具创造力,技术能力更强,更符合现代企业对高知人才的需求。2.创收双赢。工作室由社会企业提供商业化项目,贴近社会需求和生产实际,使学生在校就能方便快捷地体验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真实生产的要求,达到快速成长、创新实践的目的。而企业则利用学校的资源,扩大在业内的影响力,从而拓展项目来源,聘请教师和学生真实参与艺术设计项目,降低运营成本,企业在学生毕业前就可接触到优秀学生,吸引优质人才。从而通过工作室制度达到了学校、企业双赢的目的。3.精细化工作。在教师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培养上,工作室制度有绝对性优势。首先,工作室往往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进行交流,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当学生思想不太稳定,情绪波动较大时,老师能够及时发现,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解决生活困难,调适心理状态。其次,工作室为学生和老师的沟通架起了桥梁,拉近了师生间距离,学生进而对老师更加信服,敞开心扉与老师分享思想上的成长,学习上的成绩,生活上的感受,信任二字会为学生一切成就的取得奠定基础。

三、工作室教育在实践育人中的应用

工作室教育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发展成熟是必然的。首先,艺术设计类专业与传统理工科、文科专业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性和快速革新性。教学方法不能按照固有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应紧跟社会的实时需求,走在艺术创新的前沿。其次,艺术设计类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学校若只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将如空中楼阁一般脱离实际,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期间加强技能授课,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教学,引领学生,这就催生出一种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教育制度。工作室教育制度的核心在于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培训。一方面,要根据地区、行业、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校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业务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到企业进行实习,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让学生可以直接面对、参加实际生产过程,接触社会高端艺术设计师,在走出校门前就与社会接轨,实现校园—社会的无缝交接。笔者由此总结归纳了一系列工作室教育制度的方法:1.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研究课题和指导,同时工作室的每一名成员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计划。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个性化发展,参加各类设计比赛,提升专业技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在艺术设计上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2.工作室要与校外诸多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实时了解社会对艺术设计的需求,除旧革新走在时代前沿。3.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成为学生实践的引导者、鼓励者,推行课题式实践教学,鼓励学生根据社会、企业要求进行自主创新,提供给学生校外实习单位的实习机会,参评学年奖学金给予加分,表现优秀的学生优先推荐给知名企业就业,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作者:朱晓昕 刘晓阳 关通 董娇媚 王磊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丹丹.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与工作室教学相适应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吴利锋.基于工作室平台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制度建设[J].设计,2013(2).

[3]吴永江,张一琳.基于工作室模式下的服装设计创新教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5(36).

[4]王临坤.中国目前大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35).

第六篇:新媒体下的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以传统视觉艺术设计为基础,实现新媒体时代下的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对网页的整体艺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网页浏览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文章以视觉艺术设计及其内容进为基础,总结新媒体时代下的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原则为主体鲜明原则、统一原则、整体原则,并且从版面、文字、色彩3方面提出设计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优化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网页视觉艺术;艺术设计

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发展是在传统视觉艺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的新媒体视觉艺术形式,也是网页设计工作者需要尊重和注意的内容。网页作为网络信息的载体,其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不同的美感和视觉冲击效果给予网页浏览者直接反馈,进而实现网页浏览量的增加,起到更好的宣传和引导效果。因此,对新媒体时代下的网页视觉艺术设计进行研究具有优化我国网页设计的作用,也是促进我国网页发展的关键内容。

1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及其内容

1.1网页视觉艺术设计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网页艺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此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来网页视觉艺术设计[1]。其主要是艺术设计的一个分支,以网页为设计空间或平面,在艺术设计的基础上对网页构成的元素实施视觉设计,以达到美观和功能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艺术设计方式[2]。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构建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衍生成果,也是我国社会美学和网络美学发展的关键。

1.2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内容

(1)元素内容。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内容包含文本、表格、图像、音乐、背景、动态影像等,其所设计的内容较为繁多,且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协调性不足[3]。网页视觉艺术设计中元素内容是构成网页的基本要素,也是网页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就目前我国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元素内容上来看,其主要是以文本、背景、图像和动态影像4种为主要元素[4]。其中音乐、导航、按钮等属于功能视觉艺术设计元素内容[5]。以市场发展需求为根本,从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入手,组成网页的每一个元素均可以将其称之为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元素内容范畴中。(2)版面内容。版面内容主要是以元素内容为根本的网页主体结构划分形式,其版面内容中包含广告版、宣传版、中心内容版、延伸版等。版面内容是维持网页整体结构合理性的主要内容[6]。以传统报纸为例,其中包含广告信息版面、新闻信息版面、招聘版面、房地产版面等,还包括头版头条、末版等内容。网页作为新媒体下互联网中报纸,其在版面内容上的合理设计是保障网页效果和浏览数量的关键[7]。因此,网页版面的设计也是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2新媒体时代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原则

2.1主体鲜明原则

在新媒体时代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必须始终坚持主体鲜明原则。网页作为互联网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必须具备主体鲜明的特点。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视觉艺术设计效果的角度出发,设计鲜明主体的网页效果。网页设计作为艺术设计范畴中的一部分,其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艺术设计原则,以突出的视觉感官刺激观看者的感官,从心理、生理、逻辑等角度完成网页元素的运用,凸显鲜明的色彩标准,实现网页的诉求效果,向观看者不断传达各种需求功能。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心理诉求和企业心理诉求的逐渐增加,网页视觉艺术必须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的原则,以网页主体鲜明的视觉艺术设计为根本,实现网页的美学和功能学结合。

2.2统一原则

统一原则是指在新媒体时代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完成设计的视觉性统一,这样才能够是网页内的设计要素以稳定的形式存在设计的主体内容中。统一性原则的建立是在艺术设计协调性的基础上,拓展其协调内容为网页内容和网页形式,继而形成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内容和形式协调统一的原则。网页作为网络内容表达的基本,其在形式需求的表达上应该具备“特立独行”性,在其内容上需要具备“个性化”,“独”与“个”的差异性使得一部分网页设计者在网页设计的过程中从产生过分侧重某一方面的内容,而最终使得整个网页的视觉艺术效果不够明显。因此,在实施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在其“独”和“个”的基础上完后内容和形式的整体容易,这样才能够设计出既满足内容需求,又满足宣传需求和表达需求的网页。因此,以统一原则为根本是新媒体时代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所坚持的主要原则之一。

2.3整体原则

网页是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的载体,其是继报纸、电视之后的另一个大型的信息宣传和承载体。因此,在其网页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其内容、主体、意识的整体性,进而满足企业需求和消费者需求,实现需求的多向性满足。因此,整体原则的创建时新媒体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关键点,也是其设计过程中需要从组织、结构、元素等方面注意的一点。网页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种其不仅具备艺术设计的美感需求,还必须具备网页的功能需求,因此未来达到二者之间的统一发展,就要求网页视觉艺术设计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实现网页内部信息和外部主题的一致性,进而从版面划分、色彩搭配、风格形成、信息主次等角度实现精确的组织结构定位,完成网页整体性划分。因此,可以说整体原则是新媒体时代下的网页视觉艺术设计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保障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合理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3新媒体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应用优化

3.1版面优化

为进一步优化新媒体下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应用,从其版面上对其进行视觉艺术设计优化。网页版面的分配需要从空间和内容主次上达到一致性和错落性。这要求设计者在实施版面视觉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从浏览者的直观视觉图案上入手,还需要从网页自身角度入手对其进行版面的设计和优化。首先,从版面点线划分的结构入手,以不同情感层次的划分,实现规律、不规律性的版面分散,在以分散点为基础,实现视觉的整体效果融合,形成版面划分衔接一体化的网页视觉效果。其次,在网页版面视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版块与版块之间的衔接一般是以线条的形式,因此在线条衔接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版块线条衔接的完整性和流畅性,降低衔接违和感,这样才能够满足浏览者的视觉效果,实现新媒体下网页视觉艺术版面设计的优化,使得网页版面设计更加人性化。

3.2文字优化

文字是网页中最关键的一部分,也是最多的一部分,在实施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文字优化需要从文字的内容、文字的侧重点、文字的情感等角度出发,从而实现文字与版面、色彩的融合。首先,在网页视觉艺术文字设计优化的过程中就文字的编排主次对其进行划分,从而实现功能的自动排版和功能的顺序规划。例如,以招聘页面为例,其在文字的视觉效果设计方面需要从浏览者的需求角度出发,根据文字的主次结构实施整体布局,既不显得文字突兀,又能够实现招聘单位的宣传效果。其次,在网页视觉艺术文字设计优化的过程中文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网页的形象,文字也是网页与浏览者交流的载体。因此,在文字视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侧重文字的情感划分和心感沟通为基础,以引发浏览者的情感共鸣为视觉艺术设计的侧重点,实现网站文字的情感性宣传和处理,优化我国新媒体时代下的网页视觉艺术设计水平。

3.3色彩优化

色彩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第一接触体,也是直接影响视觉冲击的因素。因此,在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进行优化处理,进而实现色彩共鸣的效果。首先,在网页色彩设计的过程中视觉艺术设计者必须根据网页可能出现的浏览者进行情感预测和心理划分,是以大气的色彩,还是以活泼的色彩为基调实现整个网页色彩视觉的设计。例如,相亲网页需要以浪漫色彩为主情调,法律网页需要以庄重为主色彩,幽默笑话网页需要以幽默色彩为主色彩。以不同色彩主体的判定,协调色彩与浏览者之间的情感沟通,达到网页视觉色彩艺术设计优化。其次,在网页色彩视觉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利用色彩的生命力吸引浏览者的实现。例如,对于重点信息或版块可以采用突出色彩,如红色、黑色、黄色等鲜明的色彩突出原则,实现整个网页色彩视觉效果意识,在融合色彩的同时避免色彩矛盾,完成色彩协调构建。

4结语

通过本文中对新媒体时代下的网页视觉艺术设计研究得出当前新媒体时代下的网页视觉艺术设计必须遵循主体色彩鲜明原则、统一原则和整体原则,进而从版面、文字、色彩3方面内容上对网页实施视觉艺术设计优化,使网页具有整体性、艺术性,充分发挥网页在互联网中的作用。

作者:吴军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伟.新媒体艺术时代下“别开生面”的视觉传达设计[J].艺术品鉴,2016(1):140-142.

[2]杨哲.数字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平面视觉形象设计研究[J].设计,2016(1):137-139.

[3]明媚.数字媒体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的运用——评《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6(3):91-99.

[4]周薇,朱宁.新媒体与艺术设计的创新之路——评《新媒体艺术设计——数字•视觉•互联》[J].传媒,2016(5):95-96.

[5]文智.论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5(1):93-94.

[6]郭伟胜.传承是根基,超越获生机对西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之思考[J].西北美术,2002(8):21-23.

[7]李芙蓉.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工程中的美学研究[J].艺术科技,2014(1):150-151.

第七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社会实践的研究

摘要:笔者从大学生创新创业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社会实践实效性关系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期实现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率,激发学生创业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艺术设计;社会实践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深入发展,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出发,追求社会价值体现,高职院校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入手,将教学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以此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性、能动性和自主性。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是在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计划设想,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也成为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重要创业能力培养的方式之一。随着经济市场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需求,就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实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较典型的就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教学师资力量弱化,使学生对行业内部的信息更新掌握不及时,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院校对社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不完整和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完善都使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与社会实践脱节,实际能力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市场的需求。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社会实践实效性关系的研究

1.创业园的创新构建能起到双促进的效果。根据国家提出的“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创业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教学理念,对于创业园的建设,则成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主要方向之一。它能为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性构建一个积极的发展平台。创业园的创新构建能对高职院校本身的创新创业计划的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的创业教育中,往往采用的是开设讲座等方式,过于单一和枯燥,限制了创新的思维发展,但创业园的建立,使高职院校对创业教学的创新进行了拓展,从实践操作中丰富了教学方式,提升了高职院校本身创业教育的创新性和社会实践性。创业园的创新构建还能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自身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良好的平台沟通,让学生在实践中完善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认识路径,丰富自身的学生与社会实践能力,开拓思维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2.多元教学实践能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多元教学实践主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是“双导师”形式和“工作室教学”两种。“双导师”是基于学生培养的目标决定的,给予学生培养过程中进行实践指导老师和专业理论指导老师的“双导师制”。教师通过各自司职的专业能力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兼顾社会实践的学习。“工作室教学”其实主要是学生在校期间组建工作室式的团队学习方式,通过将趣味相投的学生进行组合形成,“工作室教学”的模式接近于社会实践,通过项目组的成立,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从开始到最后独立完成项目,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而实际上,工作室的组建是创新创业成本和风险都偏低的一种基础的社会实践,能为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起点。3.实训化考核能激发实效性并赋予创新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开展和实施,必然会引发考核制度的改革,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根据其实践课程安排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实训化考核改革。其主要目标在于考核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和效果,以及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就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可以通过艺术设计作品的展示开发式的进行评分,由学校、系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形成阶梯式的打分,从而综合得出学生的总分,并以此来判断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技能掌握程度。使考核更加具有客观性。对于团队项目组式的考核则应该根据学生在团队中的位置、职位、做出的贡献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完成对社会实践的完整认识,从项目的接洽,到项目的设计方案制定,再到设计制作,最后到设计制作完成后的流通等方面,以此实现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创新性,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专业艺术设计能力和素养。

三、结语

以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为例,该系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实践育人模式改革。几年来,他们组建了几只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在蠡县、易县、定兴、涞水等地农村,结合村情特点、村容村貌规划设计绘制群众喜闻乐见的墙体宣传画,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也有效推进了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作者:张瑞 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苏专.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4(2).

[2]陈金球.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5(17).

第八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艺术类专业大学生适合自身创业的发展,更应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大力发挥校园文化宣传教育功能;引领学生创业的舆论导向;以活动创新带动学生思维创新。

关键词:艺术设计;大学生;创业教育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的行业性不强,从业比较广泛,更适合自身创业的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的下,多项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在我国的艺术设计类的院校,目前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现行教育仍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而忽视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学生们更多接触的是艺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然而,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于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创业思想与创业观念经不起现实与市场的考验。

一、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1.思想活跃。艺术设计类的大学生富有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思想敏锐、活跃具有创新性,同时创造力也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他们热烈奔放,对生活充满激情,对真、善、美有着强烈的追求,能快速、积极地吸收社会进步的成果。2.实践能力强。艺术设计类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意识、更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更丰富的社会经验。3.创新意识强。艺术设计类的大学生由于从小就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和培养。对他们而言,有个性的作品才是富有生命力的作品,有创新意识才能使专业有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

1.师资力量不足。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普遍较晚,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是困扰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瓶颈。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实践体系,多为“纸上谈兵”。师资队伍建设是创业教育中的基础,教师业务素质影响高校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2.创业教育体系不完整。多数创业教育都没有制定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学生在教育过程对创业中无法感同身受,最终导致无法形成积极的创业意向。3.校园创新型元素缺失。现有的校园文化活动多以泛娱乐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这也导致大多数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元素,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1.构建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第一,艺术设计类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来设定具体的创业教育课程,将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训等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引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大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二,高校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现场模拟会,形成足够权威的创业教育体系,为大学生创业做好理论指导。2.以能力创新带动思维创新。高校应该整合校内资源形成合力,注重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陶冶塑造功能。以赛代练,以赛促练,围绕创业教育精心设计并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业类实训活动,如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文化节等。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实践型专业,在创业教育中尤其以实践实训教学为推广的重中之重。3.搭建以创业型社团和专业工作室为主的创业实践平台。第一,在创业教育中,推进“专业社团+创业实体”的实践模式。根据创业型社团的特点,增强社团内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水平,提升社团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创业导师给予社团专业性的指导,鼓励学生承接校外企业和机构的艺术设计业务,开发属于自己的创意产品,最终形成以社团为主体的自主运营和自负盈亏的创业实体。第二,在艺术设计类创业教育中,积极推进“专业团队+创业实体”“设计工作室+创意产品研发”这两种创业实践模式。设计工作室全面实施有丰富创业情境的教育教学模式,搭建团队协作的氛围,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企业设计任务或者自主研发创意产品,最后进行市场销售。4.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加强创业典型的宣传和经验推广,就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精心制作和设计宣传的内容,将形式多样化,将宣传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去,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充分利用校内宣传媒体,如校园网、校报、学报、广播站、校内宣传橱窗以及电子显示屏等软硬件设施,全方面、多维度的宣传创业和创业事迹,发挥校园文化陶冶塑造功能,促进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产生。

作者:谭林 王子轩 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左殿升,李兆智,刘泽东.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文摘,2010(3).

[2]唐汝山,张静,刘英.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视觉艺术理论范文篇10

一、视觉风采——对于形态的符号分析

形态直接诉诸于人的知觉。“形”指形状、形式是事物的边界线。在平面设计中.这种边界线构成了图。态”是事物的内在发展趋式与方式,是网络平面中图案折射出的情态。“形与”态”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是“图”与“韵”的融合,构成“有意味的形式”。在视觉艺术中.“形态”是交流与沟通的媒介。这样.它在网络平面设计中就具有了符号的特征。一种形态就是一种符号,并表达一种观念。设计师对形态进行设计时,就是对一种视觉语言符号进行编码的过程。作为视觉艺术.形态是设计的基础.其意义正是借此符号表达出来的。由于艺术符号解码的特性和其对语构规则的摆脱,它的编码”过程(即对“形态”构思过程)不是严格地遵守法则。而融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于一体的平面设计它的形态设计需要依一定的内容与情感,是”带着脚镣跳舞”的艺术。因此它的“编码要有一定的语构规则。其次.网络设计艺术中:的视觉语言符号,无论具象还是抽象,意在创造一种能够迅速传达信息的印象,因此,形态的范式要具有普遍的美感和高度的文化品格.是一种积淀了丰富内容与高度符号化的图形语言。它所表达的形态不仅具有普遍感.更有来自民族.文化、历史、宗教各方面因素的沉淀的内容和丰富的符号意味。

(一)对形”的符号分析

现代的网络设计艺术要注重对”图”的设计。好的图形设计可以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通过视觉语言符号进行沟通理鹪,可以跨越地域、民族的界限以及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进行交流,这是图形作为信息载体的主要优点。图形设计实际上是在寻找与现实世界的意义能够产生同构的形式符号,反过来人们在理解图形时也是通过这种寻找方式来获得其与现实世界的意义。图形设计是一个“意”、“象”共生的过程,即根据内容创造形态,通过形态传达内容。对于设计者和观者而言.联想机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综合联想所产生的图形,是集主观的自我和客观的视觉传达于一体的高度概括之图形.它能透彻地表达出内容的本质并暗示事物之问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借助图形符号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能够使观者保持长久的印象.进而有效地传递信息,形成图形语言符号的意象之美。

(二)对于”态”的符号分析

在网络视觉艺术中,”态”是形”的内在发展方向和伸展趋势,它与“图”在二维空间占有的空间面积有着密切联系。它是图形符号传达内容时.情感与意韵的有力补充。形”与态”的结合,往往使”形构成的“图”的语义更饱满、更生动,给受众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力与心灵震憾力。借助于形态符号中的各构成要素,如点、线面。赋予了视觉画面丰富的态,如点的规则连接能产生秩序美和节奏感.不规则连接会产生“动感”和“跳跃感。不同特征的线和面也传递着不一样的符号语意。同时,态”的生成,使平面如同“有生命的形式.给观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效应,如时间感、运动感、力度感、节奏感与韵律感。形态作为网络平面设计的重要元素,它的符号性就表现在外观所带来的视觉美感和内在积淀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容之中。造形形式和意念表达既是设计师依据一定内容的创造,也是每个民族的不同审美心理视觉感受倾向,文化习惯的产物。无论它源自何时、何种传统和文化之中,本质上,这些由点、线、面等视觉语言构成的形态都是具有深刻象征性和指示性的符号。

二、悦目先锋——对于色彩的符号分析

色彩自古就是最具表现张力的视觉符号。它对人的感官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并且能够激发人们的各种联想、想象和情感。因此,它是构成艺术符号所指意义的重要元素。色彩所具有的独特品质,使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极大地加强和扩展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艺术符号的所指意义取向与构成。

(一)色彩视知

色彩的符号语义是通过它自身多变的物质及附带着的一种表现力度上的情感力来实现的。利用色相、明度和纯度这三种属性的变幻特点.作为一种自然色彩,通过光线在接收者中产生视觉形成最真实的色彩的感觉,如红色的火热、粉红的温馨、浅黄的柔和、白色的纯净、蓝色的寂静等等。这些色彩符号自身通过信道的传播,形成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如果说话是通过声音来传达的符号色彩就是通过视觉来传达的语言符号。作为一种表现力强的视觉符号,在网络视觉艺术中.色彩往往比形态更具直观性和生动性的语义传达。

(二)色彩情感

色彩正是具有了这种符号特性.它的语义传达常常比其它方式更为强烈和直接。色彩的表达是捕捉有色彩的客观物体对视觉心理造成的印象,并将对象的色彩从它们被限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之具有一定的语义及情感表现力。色彩的语言表达往往是通过对比显示出来,它的美也因此得以展现。色彩进行明度、色构、纯度、冷暖、综合等比较会显现不同的表现力和感知力。不同程度的色彩对比.也会造成不同的色彩感觉.如最强的对比使人感到生硬、粗野;强对比使人感觉响亮、生动有力;弱对比使人感到柔和、平静、安定;最弱的对比使人感到朦胧暧昧、无力。不同的色彩语言符号.会唤起不同的情感语义“应答,其中包含着个人最自由的审美趣味和爱好.这种与人的情感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又使得色彩呈现出迷人的魅力。作为设计中最为灵活的表现手段之一,色彩的创造和表现同样又成为人的价值体现,”由物质唤起和抚养并被心灵再造色彩能够传达每一事物的本质,同时配合强烈的激情。”…其实.色彩的情感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人的联想而得到的。它往往与现实之中显示色彩的物体的形态表情相吻合,且具有一种普遍的适应性。正如太阳给人以温暖.红色系则给人以热情、温暖的感觉;白色令人想到冰天雪地,给人以寒冷或是一尘不染的感觉。任何符号无论它的结构形式多么漂亮.或者多么合适于视觉感受.它只是一种工具性的信息载体,其价值在于它所指向的功能意义。在网络视觉艺术中审美不仅仅是对形式而言,而且是对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肯定。每个造型符号都和一种我们难以理解的意义相结合。视觉符号在意义的包孕中才有了灵性与活力.其形式才会被作为审美对象。

三、信息之宗——文字符号的美感呈现

文字是网络中视觉传达最直接的方式.运用精心处理的文字材料完全可以制作出很好的视觉效果。在网页中,如果选用过多的字体,会产生零乱而缺乏整体效果。比如.在某些局部表达~个意向的词组主题上选用不同的字体,会产生信息混乱而整体连贯的效果。字的大小对比,可以产生一定的主从韵律和节奏感受。大的字号可以烘托主题和吸引人的视线,有的文字加大还可以形成一个点、线或面,可成为网页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活跃版面的效果;小的字号显得精致细腻。当然。字的大小在考虑艺术风格的同时.也应考虑用户端分辨率的限制,以防出现过小而辨认不清的情况。文字编排对网页设计也具有重大影响。文字编排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左齐、右齐、居中、文图穿插、自由编排、群组编排等。

四、情溢乎辞——视觉艺术符号情感表达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感人之心.莫先乎情。”在物欲横流的信息社会.人的内心对于情感的欲求是强烈的,因为惟有真情才能透过漠然和隔膜而渗入人心。网络视觉艺术在创作中表现出”孤芳自赏”、“独傲于世”的姿态,那么,传达活动就不能平等活泼地进行.并常引起受众不自觉地排斥与抵触.美感的产生也就无从说起了。在情感表达上.网络视觉艺术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寻求接纳与沟通,更能突显出作为艺术本质创造方面的特征。视觉资讯的泛滥,需要我们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去减少受众的视觉疲劳与抵触情绪。因此.网络视觉艺术符号要更具有人性化与情感化。比如,现代网站上的BBS它所营造的空间给受众提供了一个交流与渲泄的平台丰富的OQ表情,让人在其幽默与搞笑中把生活压力暂时忘掉:还有展现自我.为私人创建独立虚拟空间的博客,使得人们在这个充满竞争、失去自我主宰的时代,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网络视觉艺术在传统视觉语言基础上.展现了更多的表达形式。在互联网境域中,它除了”告知.要求”,还会“动情.交流”.符号形式除了遵循美的法则之外,还会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