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9-05 17:10:26

生物学科课程

生物学科课程范文篇1

关键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物教学;科学探究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提升我国的教育国际竞争力,许多教育纲领性文件都将核心素养置于提升教学质量、全面贯彻党教育方针的基础地位。新版《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生物课程既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在修订后的2017年最新版《生物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宗旨、课程安排、内容标准及教学指向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强调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这对于本学科的课程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新版《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生物学科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阶段。鉴于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构建蕴含学科独特价值的素质教学模式,培育学生良好的核心素质。基于课标与教学发展的趋势,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于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深入探究。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在阐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受教育者应具备的,通过一定的教育过程逐步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其内涵特质主要包括:科学知识、学科能力及情感态度的整合性;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所表现出的独特性;未来发展过程中个人和社会价值的综合性。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在相关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培养和发展,且是一个可观察、教导、学习和评价测量的体系[2],因此各学科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思维及表征方式来彰显自己的独特“育人”价值。基于以上分析,学科核心素养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学科特点或学科相关领域的特色,体现其在学科育人价值上的独特性。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生物科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3]。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求,从各方面发展素质教育育人价值的重要观念,是学生通过生物相关课程习得解决问题时的必备品格与综合能力。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及其关系

在2017年最新版《生物学课程标准》中阐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要素。这四大要素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具有学科代表性的一部分,是支柱和基础,生命观念的形成与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息息相关;科学探究离不开科学思维的支撑,而科学思维又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实践认证才能体现其价值,二者相辅相成;社会责任意识则是在其他三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倚重、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以上其实已经从表征定义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四大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了一个简明和最基础的阐述。然而,因为本篇文章是要对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究,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角度去看这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其中“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中之重,很明显就是处在这个关系脉络的核心位置,可以影响和联系其他三个要素。科学探究是学生在接受自然学科教育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科学规律和方法,是认同生物学科在现实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形成社会责任意识的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4]。简而言之,就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与其他三要素相互关联,当然三要素之间也会相互联系、影响,互为倚靠。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物探究教学思考

科学探究关联着其他三个要素,这就决定了在我们研究和思考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的过程中,科学探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近年来有许多基于能力本位的理论观点。能力是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的,但又与其又密不可分。基于以上分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息息相关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科学探究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共同性。在对相关教学方式的思考中,关于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深化探究式教学就成了重中之重。2019年1月(一)传统生物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科学探究是学生接受生物学科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发现问题、获取信息、寻求证据、检验假设和总结规律的一种综合能力[5]。生物学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基础理科课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实验研究,以其为支撑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课程。因而科学探究在生物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但是目前我国对于“探究”还是很片面、肤浅的理解和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只是片面强调环节和流程,并不是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且受学科课时安排、学校实验硬件设施、教师课堂风格、校园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和束缚,目前生物传统教学模式中多是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片面探究式教学,甚至有些只是利用实验探究案例、文献报告或多媒体动画演示等素材进行非实践性文本资料探究。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活动,并借助实验教学进行科学探究,来发现及解决生物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二)生物探究式教学策略。1.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积极创造探究机会。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当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探究时空。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升科学思维的良好素材。教师可以立足于教学内容,及时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探究机会。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时,教材中涉及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知识。一般而言,教材只提供光照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案例,针对这部分探究,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思考、拓展、探究,让其完成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他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设计。在此情境下,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抛出新的问题,例如,在固定面积的土地上如何增加粮食产量?通过生活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情境来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知识,从农作物本身生理生长状态、农作物种类、光照强度、必需矿质元素浓度、水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探究、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科学思维及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6]。2.结合生物科学史,鼓励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想要贯彻生物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探究能力,除了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科学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对一些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来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方法、世界观及精神态度,从而学会理性分析,解决问题;还要积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生物学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体会科学家的批判质疑和创新精神,领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7]。例如,教材中许多优秀生物学家的奋斗历程、探究历程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思维的典型素材。如DNA构型、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就是经过无数科学家不断的实验及严密逻辑推理构建出来的;欧文顿、罗伯特森和尼克森等多位科学家以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才发现了生物膜结构,解释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本质;由此可见,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及态度是学生应当具备的良好品质,教师可以以此来勉励学生,使其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3.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转变角色。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当积极贯彻新教育理念,充分结合各种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积极开展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及探究式教学。这些教学方式都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具体而言,是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我管理、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等方式来理解掌握新知识、新技能[8]。这就要求教师适应角色转变,让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细胞生命历程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讨论增殖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过程,让其借助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来进行论证和陈述,将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来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博采众长、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氛围。

总之,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热点话题,与之相关的研究方兴未艾。作为教师,要不断去发现教学创新的新视角和新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创新生物教学组织实施方式,这样才能达到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关于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今后的学校生物教育中任重道远,而学科素养的研究与实践也会不断地进行下去,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发现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60-62.

[2]MIRABILERJ.Everythingyouwantedtoknowaboutcompetencymodeling[J].Training&Development,1997,51(8):73-77.

[3]顾卫.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6):104-105.

[4]田树青,王新.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教学方式的思考[J].生物学通报,2018,53(3):26-29.

[5]杨新,张君.谈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74-75.

[6]张先琴.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3):96.

[7]周红.生物学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的实现[J].生物学教学,2017,42(6):12-14.

生物学科课程范文篇2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对策

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课程,是以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从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角度来看,它与农业科学专业、医药科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以及其他有关的科学技术专业有密切的关联,对学生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从高中生物课程学习的内容来看,它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初中阶段生物课程学习基础上的一种延续与深入拓展,在给学生呈现基本的生物学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既能够获得基础性的生物学知识,同时理解重要的生物学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即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方面的素养。随着新高考的逐步推进,高考模式逐渐变为“3+3”或“3+1+2”的模式,高中生物学科成为选考科目,高中生物学科教材也进行了调整。高中生物学科比物理、化学学科的难度低,记忆性的学习内容较多,所以在新高考模式下受到学生选考的青睐。这些新变化对当前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但是一些高中生物教师却未真正理解,沿用旧有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学,导致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教师理念亟待更新

从新高考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来看,已经从之前的“三维教学目标”向以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目标变化,这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理念。然而从现实来看,相当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师还在受“应试教育”的功利理念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和应试为中心,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注不够。同时,教学中依然是以经验主义为主,对于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与重视程度不够,这会影响教学实效。另外,课堂教学中对于师生角色的把握也不准确,教师还在“主宰”课堂,而不是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导者,这不仅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导致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中呈现被动态势,还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高中生物学科属于一门理科课程,其学习内容既涉及微观领域,也涵盖宏观领域,且与生产或生活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的讲解与演示,更需要师生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给学生参与和实践的机会。例如开展必要的生物实验,使学生感受知识生成的过程,真正消化和吸收知识。但是,因为在高一阶段高中生物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立足于学业水平考试,再加上生物学科课时紧张,所以教师更多的是追求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基本上是以讲授法为主。由于教师的教学进度较快,使得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方法主要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状态,导致学生在灵活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过程中问题较多,影响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自信心。

(三)对学情关注不够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要遵循学生的需求。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就已经有了选科的倾向,因此在学生未选科走班阶段,这种区分需要教师关注。但若教师在教学中分层设计不充分,会导致想在未来选择生物学科的学生“吃不饱”,而不想选择生物学科的学生则“吃不下”或者“不想吃”,导致学生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影响教学效率。

(四)学生兴趣不高

高中生物课程是一门以概念为核心的学科,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概念;同时,作为一门理科,高中生物也涉及数学计算、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各方面都投入一些精力。这样的学科特点使高中生物学科在实际介乎文科、理科之间,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一部分学生对高中生物投入不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这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在教学中产生应付的心理,最终致使课堂教学问题越来越多。

二、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教育改革推进思想先行,为了指导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国家不仅修订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还就新高考的要求对高中生物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意见,如编写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了“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要求,对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有着明确的借鉴意义。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必备知识的掌握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师还要处理好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切不可顾此失彼,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达到这一要求,需要教师强化学习意识,强化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去深度理解和把握教材,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和教材观;要重视对新高考真题的研究,特别是对高考改革已经推进的省份的试题加以研究,在综合各省试题特点的基础上制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向。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紧跟时代前沿,把握生物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升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在此基础上不断追寻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为打造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重视学生习惯养成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进一步增加,所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都在提升,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变得更高,高中生物学科也是如此。对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重视养成学习习惯。具体来说,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导学案”的方式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使学生能够为课上参与做好准备。要帮助学生养成高效听课的习惯,教师要告诉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上不仅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还要全面参与,把动耳听、动眼观察、动脑筋思考、动口说,以及动手做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小组讨论环节和实验教学环节,一定要积极参与,注意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消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让高中阶段的学生知晓如何学习生物课程。在课下,学生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因为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与灵活应用,同时也能够起到对课上学习内容的拓展作用,为课上教学形成良好的补充。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第一要坚持自己独立完成,第二要针对疑问点不懂就问,在此基础上做好对课上学习内容的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接下来的学习和后面的复习做好准备。学生养成了适合高中阶段生物学科学习的习惯,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学科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做好初高中衔接教学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基础性的生物学科知识,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因为在部分地区生物学科并不属于中考科目,或者是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较小,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投入不够。因此到了高中阶段,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思想上、知识上和方法上对学生进行适应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学习。在思想上,教师要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给学生介绍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对学生未来选课以及高考填报志愿的关系。如果学生需要选择与之相关的专业,就必须要在起始阶段打好基础;而对于不想选考生物学科的学生,教师则要从学考的角度给学生明确要求。这样就能使学生对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学习做好准备。在知识上,要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针对初中阶段的重点知识,特别是概念性知识,一定要再次进行复习、梳理,如细胞、遗传、光合作用等概念不仅要把握准确知识的内涵,还要使学生知晓其本质、外延拓展以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把生物学科涉及的计算问题、推理判断问题和分析归纳的方法逐步教给学生,特别是要给学生强调高中阶段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及价值,从而发挥学生的核心作用。这样的衔接,能够减少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上的障碍,使学生迅速融入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学习中。

(四)长远规划,做好分层教学

根据新高考的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学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所有学生都要参与的必修课程的学习,其学习目标是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达到毕业的要求;第二类是把生物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根据新高考的录取原则,它是以等级考核的方式转化为总分来呈现的,需要提升学生在生物选考科目中的位次。这样两种不同的需求,需要高中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做好长远规划,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首先要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进行三年教学规划。高一阶段教学要立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兴趣和学科思维为主,教学深度要适当;为了满足选考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在每节课适当增加探究性、拓展性学习的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高二学业水平结束后,学生进入选课走班的高考备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既要有对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的学习,同时也要兼顾对必修内容的复习与拓展,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高三阶段则是进入系统复习和高考备考的冲刺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抓手、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为目标,开展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既符合高中教育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重视实验教学

高中生物学科作为一门理科课程,实验是生物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这里的实验既包括在实验室中的实验,也包括校内外开展的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中生物学科的概念性知识较多,其理论性较强,如果仅仅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还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相互混淆。而通过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亲自感受知识生成的过程。例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验室用水和生长素液来分别培育黄瓜秧苗,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适当增加光照因素,从而使学生逐步得出结论,那就是在含有钙、钾元素的生长液中,黄瓜秧苗的长势更好,而光照也是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在家里做相似的实验,可以脱离教材的束缚大胆进行尝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思维,也会增强生物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六)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高中阶段生物学科课时较少,但教学任务较重的现实,为了优化教学效果,教师要尽可能减少单一的讲授法,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实效。首先,可以多采用情境教学法。从新高考生物学科的命题特点来看,创设新情境解决问题成为新高考的命题趋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生产、生活中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从现在的疫情问题分析病毒的感染、扩散原理,从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次,广泛地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去影响学生,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灵活地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生物学科教学。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应用多媒体,灵活、直观、丰富地呈现学习内容的优点,通过多媒体来辅助学生学习、理解知识,通过制作微课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求。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听与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总之,新高考新要求新变化,这也给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需要生物学科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从新高考的要求出发,立足于学情,不断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教学实效,力争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徐连清.恢复高考4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科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考试,2017(8).

[2]刘潇.基于全国卷高考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

[3]步东军.新一轮高考改革形势下的高中生物作业设置和评价探讨[J].现代教育,2016(1).

[4]李平.高中生物教学中亟待加强的四种教学思想[J].教师,2010(13).

[5]李丽文.新高考背景下融合移动学习的高中生物教学新模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6).

生物学科课程范文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现状分析;建议

一、生物学科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世纪,这已成为各国领导人、政治家和科学家的共识。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生物科学极为重视。他们认为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1]。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离不开生物科学。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使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心理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的今天,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生物课,有责任担负社会发展重任。在教学中,搞好生物学科的基础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具有“生命科学”之称的生物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将初中生物学科纳入中考科目是很有必要的。

二、我县生物学科现状分析

初中生物学是初中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生物思维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县初中生物学科早已从升学科目中排除,初二年级学完这门课程后,只作结业检测。于是,本学科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心中的地位大大下降,令人尴尬,许多学校生物专业教师纷纷改行,生物学科成了“捎带”“搭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渐渐失去,致使生物学科教学现状令人堪忧。(一)教师任教现状。我县初中生物学任课教师情况统计:从调研统计可知:24所学校初中生物学科任课教师82人,专职任课教师42人,占总任课教师的51.2%;兼职任课教师40人,占总任课教师的48.8%;专业专任教师38人,只占总任课教师的46.3%;其他专业毕业的44人,占总任课教师的53.7%,生物专业毕业改任其他学科科任教的教师8人,占专业专任教师的21.17%。由此可见,有一半以上的教师不是生物学科专业,生物专业的老师改任其它课程现象也较严重,现任生物学科任课教师的专业文凭严重不达标。各个学校虽然按照上级要求,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配备了教师担任本学科的授课任务,但由于专职教师较少,兼职和改科教师较多,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严重匮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也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从听课中发现,绝大部分课堂无生气,大量的实验被教师删掉,课堂无生机、无活力。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学校存在非中考课程被挤占挪用的现象,部分教师在学校还充当机动人员的角色。个别学校还把专业水平较高的生物教师分派去上其他专业学科的课,完全放弃了本学科专业的教学,从而无法保证教师对业务的钻研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初中生物学科纳入中考的可行性分析和建议杨昌友(重庆市秀山县教师进修校重庆秀山409900)由于是非中考科目,有的学校把生物课搞成“搭搭课”,全部由其他一些任主要学科(语、数、外)的老师兼任,每人搭上一两个班的生物课。有的学校在对教师教学常规考核中,只考核所教的主要学科,而不把所上的“搭搭课”作为考核内容,完全放弃了对生物学科的教学监管,无法保证生物学的正常教学,无法达到生物学的教学目标。(二)学生学习现状。1.由于考试制度有主科、副科之分,生物又是非中考学科,导致学生在思想、态度上对生物学科不重视,客观上造成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漠不关心、掉以轻心等表象,而家长的态度与学生基本一致。2.由于生物学科长期不受重视,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懈怠情绪,加之学习方法又不正确,很难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仅靠死记硬背,不能将知识灵活运用。3.由于学校重视不够,再加上学生、家长的忽视,导致教师授课积极性不高,必然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二)学校教学资源现状1.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在调研中发现,硬件教学基本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今天信息化的社会,不要求每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教学基本硬件(生物挂图、教学模型等)都没有保障,多数学校使用的教学挂图多年没更换,这些都不能保障教学的效果。2.现有资源应用不够充分。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由于生物是非中考学科,部分任课教师在课前备课不够积极,对学校已有的生物挂图、教学模型与生物实验器材不了解,在课堂上,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几乎不做生物实验。还有的学校生物教师对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不够主动。由于生物是非中考学科,有的学校对资源的配置和分配不够合理,在教师多媒体教室使用的安排上,有的学校多倾向于其他一些主科;在做有些特别的生物实验时,需要购买一些生物实验材料,学校因舍不得经费而不予支持,从而严重挫伤了生物老师的积极性。(三)来自我市。其他区县的信息和高中学校的意见1.我市目前已有将近一半的市、区、县已把生物学科纳入中考科目,分数分别在20—50分之间。酉阳县一直以来都是把初中生物和地理纳入中考科目,各占25分;黔江区也于2012年春期把初中生物和地理纳入中考科目,各占50分;涪陵市也把初中生物和地理各占25分的成绩纳入中考科目;还有其他市、区、县都已经把初中生物和地理纳入中考科目。我县在2002年以前一直是把初中生物和地理纳入中考科目,生物和地理各占20分,记入中考成绩,于2003年春期被取消,一直至今。2.众所周知,高中生物学在高考中占有一定地位,近年来,生物高考成绩所占分数比例也在上升,由原来的72分,提高到90分。这充分说明了生物学科与其他一些自然学科同等重要,各区、县绝不能忽视。通过调研得知,在我县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纷纷反映,高一新生的生物基础知识普遍较差,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教师在上新教材内容前,还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去向他们补习初中教材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物的教学进度,最终影响高考成绩。(四)建议。中考要想和高考接轨,生物和地理纳入中考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而我县多数初中教师也支持生物学科纳入中考,两所高中的生物教师也迫切希望把初中生物学科纳入中考。只有这样,学校、教师才可能更加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学生才可能更加热爱初中生物学科知识的学习。鉴于此,特提出以下建议:1.考题内容要广。包括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教材内容,分数比例: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与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各占10:10:20:60,但题量要少一些,综合一些,要充分体现基础性,题型侧重于提高学生能力的考察,如实验分析、与生活实际和自身紧密相联的一些内容。2.综合试卷。生物与地理两科综合,分数各占50分,与政治、历史分数一致,体现自然科学重要性。3.以会考的形式考。在毕业头一年(八年级期末)考完,全县统一阅卷,把成绩与中考挂钩,计入中考总成绩,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家长的重视。以上分析与建议,是笔者对我县初中生物学科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并综合其它区县的做法而提出的。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同行斧正,同时也真诚地希望所提建议能得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参考文献:

生物学科课程范文篇4

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牵涉到各种价值取向。目前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已经开始对学校课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育者若要在价值日渐多元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课程价值整合和实现的使命,必须成为理性的行动者。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可从学科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和客体(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属性)来分析。

生物学科教育本身亦具备其特有的价值属性。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外,它在唯物观点、辩证统一观点培养,用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面,有独到的价值属性。此外,由于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的紧密联系,生物学科教育在STS教育,以及科学教育,尤其是科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属性。

二、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

作为中学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不能左右生物学科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及教学总体要求,但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整合,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育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学科教育的改革实践,在充分实现生物学科教育价值上有所作为。

(一)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

让生物课的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是生物学科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一本生物教材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且很多信息是滞后的,其知识相对也是基础的。教材不经教师精心处理,教法、教学模式不经教师精心设计,不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不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触摸”,生物课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其本身亦将缺乏生命力。

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精心设计好教学媒体的应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实物、标本、模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尤其是电视、录像、影碟、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生物教学,除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交互性外,更明显的是它可以让学生获得书面教材无法出现的声像信息。

2.让书面教材无法承载的或是变化、发展了的有关生物科学知识,以及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自然、社会知识、材料经过精心筛选后再进入课堂。

3.以各种生物兴趣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到大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实验,从爱护一草一木,饲养小动物到参与生物科技活动,使其体验到生物科学知识、技能之于人、自然、社会的价值。

(二)培养生物学科基本观点

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能对学习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每项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认同、确立这些基本观点。

1.唯物的观点。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生命起源的物质性——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生命的物质性——C、H、O、N、S、P等元素组成了核酸、蛋白质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构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命现象的物质性——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应激性、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等一切生命现象、生理过程均可给以物质基础上的解释。

2.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组成生物的物质、生物体本身、生物界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生物的组成物质是动态变化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每时每刻进行着新旧更换。细胞和生物个体是动态、变化的——他们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思维。其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独特性与求异性、流畅性与变通性、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结合这些特征及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充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师生共创的,符合“主导主体”思想,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平等、互助、参与、进步的“精神民主”。它可以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胆地思考、质疑和创新。根据课堂教学民主化思想,生物学科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其两大主要形式,即直接式和间接式教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师的直接指导可以在前,起开路带头作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学习作用,也可以在后,发挥点拨、解惑答疑作用;教师也可以应用不明示的、非命令式、非结论式、不作详细指导的间接指导;教师可以讲,可以不讲,可以多讲,也可以少讲。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方法。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抽引出许多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有:发散思维法、集中思维法、逆向思维法、侧向思维法、治弱思维法、统摄思维法、组合思维法、辩证思维法等。生物教学中,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途径很多,其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分析、归纳、综合、推断等过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3.加强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须十分重视课内外的观察、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有关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设计、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平行实验、反向实验及有关生物科技活动,让学生学习如何去有意、有效、有发现地观察,如何规范、科学、有创造性地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学会完整科学地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生物学科课程范文篇5

关键词:生物教学;类比推理;高中生物

类比推理是人类认知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基本内涵是指根据事物双方的共同属性,通过对一方的学习来学习另一方面的内容,要注意的是虽然两者具有共同属性,但并不代表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不过通过类比推理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消化新接受的生物知识,促进生物题型解题思维的提升,从而提高生物学科教学质量。

一、浅析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将很多教学问题暴露出来,其中就包括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高中生物学科是高考理科必考科目之一,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生物教学,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就不利于学生具备良好的心态进行日常考试。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其中就包括学生缺乏学习技巧,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生物学习基础差等。如果不能尽快意识到生物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漏洞,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就不利于帮助高中学生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一)学生缺乏学习技巧。当学生进入到了高中学习阶段进行各个学科的学习就不再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掌握教科书书面知识,还要求学生在进行学习时要有一套自身独特的学习方法,能够快速吸收教师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但是根据我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很多高中学生缺乏学习技巧,特别是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生物知识点掌握得不全面。(二)教师教学方法落后。从整体来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人生航向的指路人,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指路的工具,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指出正确的学习道路。在学生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具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误区。高中生物学科学习难度较大众所周知,为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方法。(三)学生生物学习基础差。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难度较小,学生只要背诵教师所画的重点学习知识就能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却相差甚远,很多学生仍然采用初中生物学习方法,导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习基础远远落后于同班同学。久而久之,随着学习基础越来越差,学习成绩越来越低,学生就容易放弃生物学科的学习。

二、类比推理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高中生物学科相对于初中来说涉及范围较广,学习难度较大,如果学生不能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就不能将繁琐、零碎的生物知识连贯起来,从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如果教师能够注重类比推理教学方法,就能够发现其独特的教学优势,有利于类比推理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强化学生生物科目的学习。通过类比推理这种学习方法的推广,不仅可以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一)利用类比推理进行学习。高中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及时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还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课后作业。如果学生能够在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合理利用类比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就能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推理学习到更多高中生物知识,从而丰富了自身文化底蕴,提高生物素养。类比推理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是学生学习生活中较为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也要时刻向学生灌输类比推理思想。(二)教师教学有效的辅助工具。高中学习阶段不仅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师教学压力也大,如果教师能够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还能减轻自身教学压力。对于高中生物教师来说,在教学生活中倡导学生进行类比学习,就能够让这种学习方法成为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当学生能够掌握类比推理学习法,只需要教师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提供小小的帮助,就能够让学生快速解决所遇到的学习难题。(三)强化学生生物科目的学习。虽然很多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基础差,但是他们如果能够利用好类比推理法进行学习,就能够在掌握较为深奥的生物知识后进行类比推理来学习到以前掌握不足的生物知识,从而逐渐巩固生物学习基础,强化自身生物知识的学习。

三、结语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让学生以更好的学习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生活中强调类比推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本文不仅浅析了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状,还提出了类比推理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希望广大高中生物教学同行能够借鉴本文,通过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来帮助学生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曹建.试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类比推理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6(59).

[2]罗世军.高中生物教学中类比推理方法的运用[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25).

生物学科课程范文篇6

关键词:探究热情;教师情感;电子白板;探究实验;巧妙提问

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快乐探究的基础上,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互相作用的结果。现代教学更加重视情感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新课改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倡导快乐教学、趣味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也要摆正素质教育下生物学科的地位与关系,改变机械而单调的理论灌输,要善于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快乐课堂,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让学生信心满满、快乐满满。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饱满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呢?

一、用教师的热情换来学生的热情

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想让学生对生物学科充满激情,首先就要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学生只有喜爱教师,才能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生物学科的学习上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树立,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对生物倾注热情,以对学生之爱,对学科之爱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对学科的热爱。

(一)对学生要面带微笑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要将学生当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不是机械而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只有尊重学生不同的心理、情感与学习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尊重与热爱,才能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学生才能愿意接近教师,他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与目光集中到生物学科上来。

(二)对学科要充满感情

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必须要热爱生命科学,要有一颗不断钻研、不断进取的心。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在线培训等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要能够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小天地来带领学生走进生物学科的大世界。教师只有对生物学科充满感情,热爱学科,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现生物学科的魅力,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这样才能换来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

二、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吸引学生注意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科技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不同于单调而枯燥的传统黑板教学,也不同于高度程序化的传统课件教学,而是继承了传统黑板教学与课件教学的双重优势,更具互动性与有效性,是推动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将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于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利用其讲解标注功能、绘图功能、遮屏功能、聚光灯功能、放大功能、录音录屏功能以及实物投影功能等,可以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学界面,带学生走进奇妙而丰富的生命殿堂,可以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热情,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这正是新课改下推动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如在学习“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一内容时,为了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事物上,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将呼吸系统结构图直观而形象地展现于白板之上,带给学生一个全面而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依次显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这样逐一显示,就可以让学生对呼吸系统结构的认识更为直观、更为深刻。而这正是传统的挂图教学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三、用生动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研究方法,可以说实验让生物探究变得更加精彩、更加生动。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无视实验,认为实验在整个生物教学中是可有可无的,教师以讲实验代替了做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都很少,更不要说学生的动手实验,这样的教学只会陷入机械的灌输中,教学枯燥无味,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而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也只能处于肤浅而机械的记忆层次,一知半解。初中生只有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实验才会更感兴趣。为此教师要重视实验,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以直观的实验操作、生动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当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也不能无序展开、放任自流,而是要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性,注重实验方法的传授,这样才能发挥实验的桥梁功效,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深刻理解与掌握抽象深奥的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这一基本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打开生命科学的大门,走进生物科学的殿堂。

四、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正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以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我们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把握好问题的难度,这样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制造悬念,引发冲突,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进而使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

(一)问得好

即问题本身要具有探索价值,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处,让学生的探究更有激情与动力。问题本身的设计除了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更为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果子。

(二)问得巧

即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如果不分主次、轻重地随意提问,只能让问题成为学生的负担,学生疲于应付,怠于思考,这样就失去了提问的功效,甚至会让学生对生物学科失去兴趣,更谈不上探究热情。教师要在学生思维困惑时、理解肤浅时巧妙地提出问题,以问题来打开思维的闸门,启迪学生思维,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三)问得奇

即要注重问题的呈现方式,如果只是单一的提问形式,教学枯燥,无法激起学生探究的激情。教师要注重提问形式的多样化,如可以寓问题于生动故事、趣味游戏中,可以以学生所喜爱的多媒体来呈现,这样的问题更加丰富,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作者:孙一芬 单位:河北省青县流河中学

参考文献:

[1]郭秀芝.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生物学科课程范文篇7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生物;有效方案

生物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是当前社会信息飞速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学科力量。在传统教学体系中,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突出,教育部门及学校教师都没有对高中生物学科引起重视,从而在近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学生们的生物学习储备量和学习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信息化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生物课程教学改革力度,从当前教学实际出发,考虑学生们的体验与需求,并积极探讨如何开发新型有效教学方案,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又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缺陷型问题。

一、新时期下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在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学生习惯了在课堂上依赖老师的讲授,习惯了不动脑筋等待教师的解答,单纯地接受知识灌输,缺乏探索精神。这就是所谓的学生的现代学习意识薄弱。在学习的重压之下,学生渐渐地丧失了自己的个性,习惯沉默,如此导致当下的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升。高中生物在与其他理科学科相比,看似比较简单,因而没有得到学生的重视。实际上生物知识非常灵活,既需要学生记忆,又要求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对个人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讲到了细胞膜、细胞器与细胞核。但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将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壁结合在一起进行记忆,再之后的有关病毒的学习中,又会了解到某些病毒也含有细胞壁。单纯记忆的话,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么多的概念,而理解了细胞壁与其他结构的功能之后进行记忆的话,对学生来说则很简单。所以说学生的学习思维一定要活动起来,用理解来帮助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二)教师方面

教师在长期按部就班的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授课“套路”,而疲于对生物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导致自身的教学素养日益下降。所以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改变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例如在学习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关于减数分裂的知识时,学生在学习完正常分裂方法后,会对减数分裂难以理解,或者说会有所混淆。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以“一个知识点加一些例题”来进行讲解,新旧知识之间没有做好衔接,导致学生不能对知识灵活运用。就好比计算染色体数量时,学生有时就会忽略了减数分裂的存在而计算错误。因而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思维误区,也要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以此为基础优化生物教学,实现高效教学。

二、当前生物课堂的教学弱点

(一)生物知识结构性差

在高中教学体系中,生物学科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际实验环节中都取得了较大的科研进步,部分旧时理论被推翻,从而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了部分困扰。就当前阶段高中生物教学状况来看,教师们的教学跟进意识较为薄弱,只顾于完成生物课堂教学任务,在生物学科的教学实际发展和社会发展信息考察环节中投入精力较少,直接导致了生物课堂知识结构性差,教学方向逐渐与社会发展需求方向相偏离,使得生物人才的创新能力较弱。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之《细胞中的无机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只是按部就班地将书本中所涉及的细胞中无机物的信息进行了讲授。而在最新生物研究中,许多生物学家就细胞无机物的新发现进行了大量实验论证,取得了阶段性科研成果,教师们却在课堂上很少向学生们渗透科研信息,使得学生们对生物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前人的思考成果上,没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二)生物课堂资源性差

如今,课堂教学资源是否丰富极大影响着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尤其在新课程教学标准改革后,大部分教师对生物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大量改动,却忽视了学生这一课堂主体的学习体验与感受。从当前高中生物课堂信息量来看,资源较为缺乏,不能够给学生们带来足够的学习体验,也不能够为学生们的生物学习与探究提供广阔空间,学生获得的仍然只有书本知识,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

(三)课堂本质效果差

学生们的学习体验越来越差,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发现课堂氛围对学生们学习体验的影响,但是在初步改革阶段中教师们对课堂氛围的优化仍然局限在课堂形式上,使得学生学习体验差的本质现状并没有得到良好改善,这也是现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生物教师一定要深入分析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和性格爱好等特征,改进教学方案中的课堂气氛元素,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生物学习体验。

三、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方案与途径

(一)优化生物课堂知识教学结构

现代新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结构应当与现代生物科技的教学进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生物学科的发展与进步,才能将最近的生物科研成果内化到自身生物体系中,实现生物知识储备量的提升以及生物学科视野的拓宽。从生物教师角度来看,教师们必须加强自身教学前瞻性,不断吸收最新生物科研成果,适当在课堂中进行渗透从学生角度来看,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意识的前瞻性,拓宽自身生物学科视野。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高二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四节《免疫调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搜取了大量生物科研文献,结合文献来给学生们讲授人体免疫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同时,我还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些案例视频,使得学生们在多方位知识性结构下理解生物学科基本原理。

(二)实施思维启发性教学方案

笔者就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的思维启发程度及其影响着其在生物学科发展过程中能否取得较好成绩,能否获得足够学习收获。因此,教师们必须在课前准备过程中设计大量思维启发性问题以供学生们进行思考与探究,促进其生物思维广度的提升。在注重素质教育的新阶段中,思维启发性教学方案往往会带来较好的教学成果。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之《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们设计了如下课堂问题:(1)为什么生物群体会共同进化,其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什么?(2)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会给生物圈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的思维层次从基本的生物概念提升至生物本质信息上,不仅思维广度得到了提升,生物思维也变得更加发散。

(三)创新生物课堂评价模式

在基础学科的教学发展过程中,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教学评价体系较为完善,评价模式的科学系统程度较高,往往给教学提升提供了较大的教学便捷度,但是在生物学科教学发展过程中,评价体系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学促进作用,形式化趋势较为严重,并且评价标准经常以考试成绩为重要参考要素,评价科学性与客观性较差,因此要想充分提升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就必须优化教学评价,以评促学。例如在教学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课时之后,我便采取了多元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我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收获以及体验进行评价,并与同桌交流,进行生生互评,发现自身学习优点与不足。其次我与学生们就“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之间的理论关联进行充分讨论,双向评价教学完整度,我对学生评价包括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或方法、学习成果等多方面内容,主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在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学习自信的同时委婉指出其中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学生对我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情绪及教学内容三方面,以受众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明晰教学不足。最后我还积极组织了资源评价和听课教师评价,听取第三方的意见,为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发展做出进一步努力。通过这样多元、全面的评价,能够对教师教学过程及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系统点评,优化教与学双方关系,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四、结语

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新方法。生物是现行高中教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教师一定要切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作用价值,不断改革生物教学方案,考虑学生们的基本学习需求与体验状况,切实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在教学新时期下发挥出生物学科的教学价值,又让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曹波.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行动的探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4,11:171.

生物学科课程范文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教学整合;综合素质;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由此,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种新型的课程形式走进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视野。综合实践活动是指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以身边的生物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创新和自主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的意识。为此,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生物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是当前生物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初中生物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1.有利于拓展与延伸生物教学内容。初中生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有效拓展与延伸了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克服了传统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比如,在学习完“花朵的构成”一课内容后,我开展“校园常见植物的观赏与鉴别”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不同花朵的结构,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了花朵以及不同植物的构成。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到的知识远远超过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2.有利于提高生物学科教学效果。生物课程中的许多探究实验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往往无法完成。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进行生物实验探究。比如,在学习了“种子的萌发”和“无性繁殖”这部分内容后,由于植物的种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过程,我开展了“花卉蔬菜无土栽培”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豌豆、黑豆、玉米和小麦的播种,并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及结果,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使学生初步掌握植物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见证植物的生长,分享收获的喜悦。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与爱心。而且观察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和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并了解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阳光、温度及水等非生物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对植物产生的不同影响,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获,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生物学科教学效果。3.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探究,并让学生在小组互动中明确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比如,开展“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我让学生自由分组讨论研究制订活动方案,并选择考察地点,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有哪些影响,设计研究调查表,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调查情况。教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引起了学生对环境污染现状的关注,使学生形成了初步的环保意识,同时,在活动中,学生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在自主探究、相互交流与合作中学会团结协作,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初中生物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实践

1.利用生物学科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生物学科是一门以整个生命世界和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基础自然科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浅谈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庄伟星性和实践性,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且学习途径非常广泛,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内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生物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积累生物学科知识、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并形成探究与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比如,在学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一课内容时,学生了解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不同物质中所含有的不同营养成分。为此,教师可以开展“我是小厨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给父母做一天的膳食。学生首先需要搜集资料,制作膳食宝塔模型和绿色食品表格,设计健康食谱,比如,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和早上的精力,从饮食结构来看,早餐最好以奶制品、蛋类和谷类为主,因此,早餐可以选择面包+鸡蛋+豆浆(或牛奶)。教师利用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走进日常生活,利用生物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利于改正学生挑食的坏毛病,感受父母做饭的辛苦,学会感恩。2.科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1)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在初中生物中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学习。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物认知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为此,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必须制订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促进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比如,在学习植物相关知识点时,针对初一学生可以开展植物观赏等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校园植物、参观博物馆、给校园植物制作名片、制作植物叶片粘贴画等,而针对初二、初三的学生可以开展“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因素探究”“植物种子萌发土壤湿度探究”“种子萌发土壤酸碱度控制探究”等探究活动。(2)与课堂教学进度相符综合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与延伸,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为此,实践活动的组织要与课堂教学进度相符,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习“白色污染物”一课内容时,有的生物兴趣小组就立刻进行了“白色污染与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对造成白色污染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措施。又如,在学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一课内容时,学生开展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空气中降尘含量的测定与分析”“探究烟草浸出液对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等综合实践活动,强化了环境保护、提高空气质量的意识。(3)与地区季节时令相符生物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动植物,而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依照季节时令进行安排,这样才能促进活动顺利进行。比如,“参观蔬菜大棚”这一实践活动一般安排在冬天,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大棚内外蔬菜生长状态的差异,从而了解大棚的重要作用。又如,“校园常见植物的观赏与鉴别”这一活动一般在春夏季开展,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观察植物,包括完整的树叶、花朵及果实,而在秋冬季节就很难观赏到植物的这些状态。3.创新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形式。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丰富多彩。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制作类、探究类、调查类、种植类等丰富的生物实践活动,比如,制作蚯蚓、蝴蝶、蜻蜓等标本,设计制作生态瓶,制作植物粘贴画,编辑制作青春期教育的手抄报等,将知识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开展探究不同牙膏对口腔细菌的抑制作用、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等探究类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科学知识带来的乐趣,进而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开展调查并观察植物种子传播特殊途径、调查家乡生物资料及多样性保护等调查类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也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不仅能够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使生物教学不再局限于狭小的教室内,让学生可以自主探究、自由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够让生物教学生活化,让学生走进生活,并学会利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的价值,进而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进一步推动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琨.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的有机融合[J].生物技术世界,2014(10).

[2]吴琼.七年级生物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案例开发与实施[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

生物学科课程范文篇9

关键词:探究热情;教师情感;电子白板;探究实验;巧妙提问

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快乐探究的基础上,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互相作用的结果。现代教学更加重视情感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新课改提出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倡导快乐教学、趣味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也要摆正素质教育下生物学科的地位与关系,改变机械而单调的理论灌输,要善于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快乐课堂,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让学生信心满满、快乐满满。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饱满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呢?

一、用教师的热情换来学生的热情

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想让学生对生物学科充满激情,首先就要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学生只有喜爱教师,才能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生物学科的学习上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树立,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对生物倾注热情,以对学生之爱,对学科之爱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对学科的热爱。

(一)对学生要面带微笑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要将学生当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不是机械而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只有尊重学生不同的心理、情感与学习需求,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尊重与热爱,才能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学生才能愿意接近教师,他们会将更多的注意力与目光集中到生物学科上来。

(二)对学科要充满感情

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必须要热爱生命科学,要有一颗不断钻研、不断进取的心。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在线培训等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要能够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小天地来带领学生走进生物学科的大世界。教师只有对生物学科充满感情,热爱学科,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现生物学科的魅力,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这样才能换来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

二、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吸引学生注意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科技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不同于单调而枯燥的传统黑板教学,也不同于高度程序化的传统课件教学,而是继承了传统黑板教学与课件教学的双重优势,更具互动性与有效性,是推动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将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于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利用其讲解标注功能、绘图功能、遮屏功能、聚光灯功能、放大功能、录音录屏功能以及实物投影功能等,可以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学界面,带学生走进奇妙而丰富的生命殿堂,可以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热情,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这正是新课改下推动生物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如在学习“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一内容时,为了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事物上,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将呼吸系统结构图直观而形象地展现于白板之上,带给学生一个全面而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依次显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这样逐一显示,就可以让学生对呼吸系统结构的认识更为直观、更为深刻。而这正是传统的挂图教学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三、用生动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研究方法,可以说实验让生物探究变得更加精彩、更加生动。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无视实验,认为实验在整个生物教学中是可有可无的,教师以讲实验代替了做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都很少,更不要说学生的动手实验,这样的教学只会陷入机械的灌输中,教学枯燥无味,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而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也只能处于肤浅而机械的记忆层次,一知半解。初中生只有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实验才会更感兴趣。为此教师要重视实验,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以直观的实验操作、生动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当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也不能无序展开、放任自流,而是要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性,注重实验方法的传授,这样才能发挥实验的桥梁功效,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深刻理解与掌握抽象深奥的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这一基本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打开生命科学的大门,走进生物科学的殿堂。

四、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正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以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我们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把握好问题的难度,这样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制造悬念,引发冲突,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进而使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

(一)问得好

即问题本身要具有探索价值,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处,让学生的探究更有激情与动力。问题本身的设计除了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更为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可以摘到果子。

(二)问得巧

即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如果不分主次、轻重地随意提问,只能让问题成为学生的负担,学生疲于应付,怠于思考,这样就失去了提问的功效,甚至会让学生对生物学科失去兴趣,更谈不上探究热情。教师要在学生思维困惑时、理解肤浅时巧妙地提出问题,以问题来打开思维的闸门,启迪学生思维,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三)问得奇

即要注重问题的呈现方式,如果只是单一的提问形式,教学枯燥,无法激起学生探究的激情。教师要注重提问形式的多样化,如可以寓问题于生动故事、趣味游戏中,可以以学生所喜爱的多媒体来呈现,这样的问题更加丰富,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作者:孙一芬 单位:河北省青县流河中学

参考文献:

[1]郭秀芝.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生物学科课程范文篇10

虽然目前有众多学者对于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和探讨,但是自主学习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1.1对自主学习的研究注重的是理论研究,如论述和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和策略,但是在新课标不断改革和深化的情况下缺乏符合初中生物课程实际和易于操作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1.2当前有一部分教师对自主学习认识不足,普遍表现为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有点困惑和不明确。部分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脱离教师和他人的指导,学生个人自觉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的学习。

2、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常言道:一个带着积极和热情去学习的学生与那些缺乏乐趣或者兴趣的学生相比,带着积极和热情的学生学习起来要更加轻松和愉快。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利用课程内容,适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生物学与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关联,教师在生物课程教学中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生物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把课堂教学中的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和讲解,激发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动机。

2.2传授学习方法,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学生若只有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还不够,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对学习没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学习时间长了,遭受学习的挫折之后,学习兴趣就会慢慢变淡。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安排学生课前预习,预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信心。预习也有一定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和意义。课前预习主要是让学生提前了解教材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初步理解课程内容,以便在课堂中快速学习和透彻理解课程内容;其次,在明确学生预习的目的之后,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要预习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要让学生学会自我领悟和反思,提高自学能力。教师要除了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指导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法,从而达到学生自我领悟生物学科的目的。

2.3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融洽的学习环境里面,可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同时也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信心。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可以经常性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对话讨论,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实现师生之间的知识同步,思维和情感共鸣。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也能在自由讨论和交流的环境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唤起创造的热情。

2.4运用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对于学生的认识和实验结果,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认可,有独到见解的要加以表扬,错误的也不要直接否定,草率批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初中学生更要加强鼓励和表扬,因为这也是人之常情。当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自己回答一些基本的问题时,要鼓励他,告诉他,你能够通过自己学习弄懂这些问题,你的回答很正确,做的很不错!除了表扬的话语之外,还可以鼓励他看其他相关的书籍,在更多的书籍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料,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去搜寻课外的书籍阅读。

2.5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组织课外生物兴趣小组讨论生物学科的学习,组织科技发明小组研究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举行生物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生物学科知识面,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调动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生物课堂相关的讯息和资料,并在将这些资料结合生物课程在课堂中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走出课堂,去社会调查和研究,充分了解生物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掌握科学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