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7 17:13:26

生物安全技术

生物安全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生物识别技术

1引言

在互联网中应用信息安全技术的目的在于确保信息交换的机密性和可控性,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加密、访问控制以及信息保护等方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信息安全也进入围绕立体防御和深度防御的信息安全保障时代,大规模互联网攻击和防护、网络安全等新型研究内容应运而生。

2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简述

互联网中的信息安全技术指的是涉及互联网信息安全性、真实性、可用性、保密性与可控性的理论与技术,即为防止互联网信息资源和软硬件应用系统受到干扰、截获、毁坏、篡改等恶意破坏,所应用的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的总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影响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国防以及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性势在必行。信息安全技术一般是基于密码的计算机安全辅助技术,通过对通信内容加密以及编码程序实现加密。由于互联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在使人们共享资源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互联网信息极易被污染、泄露,控制难度较大。如互联网资源未经授权被侵用、系统否认和拒绝信息流等都变成了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难点。第二,由于组织、个人在开放性的互联网环境下对信息进行破坏或泄密,严重威胁了公共利益,导致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问题越来越复杂。目前,主要的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有数据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与漏洞扫描、生物识别等。

3互联网中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要点

3.1数据加密解密技术应用

在应用于互联网的信息安全技术中,数据加密解密技术是最基本的技术,因为互联网的本质在于共享信息,但有些信息却只对部分群体或者个人开放。裸数据在互联网中传播时极易被恶意窃取,因此,通常会通过数据加密技术在发送端加密信息,再应用数据解密技术在接收端解密信息。从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实际情况来看,应用数据加密解密技术能有效保证信息安全。

3.2防火墙技术应用

防火墙是一种信息屏蔽技术,就是把有害信息阻挡在墙外,把不利信息过滤出来,以此保障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防火墙的应用有两个基本准则,即任何未被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和任何未被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在互联网中有效应用防火墙技术,有助于避免用户被有害信息干扰,这是信息安全技术对互联网的一大贡献。

3.3入侵检测与漏洞扫描技术应用

在应用入侵检测技术时,为确保互联网系统信息安全,计算机使用者在使用信息安全性能报告时,就会收到出现在系统中的异常提示或未授权等情况。及时检测信息安全,使互联网系统在遭遇不安全入侵时能够及时检测入侵信息的安全性,阻止不安全信息入侵计算机,检测互联网中有没有出现威胁信息安全的行为。针对互联网系统漏洞的修补,要先要检测系统出现信息安全漏洞的原因,在维护系统安全时评估信息安全风险,及时针对漏洞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通过应用漏洞扫描技术,可在扫描安全漏洞时及时发现互联网系统中的漏洞,有效保障互联网的信息安全。

3.4生物识别技术应用

推广应用生物识别技术是控制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使生物识别技术在互联网得到具体的应用,可以有效保障互联网的信息安全。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识别互联网安全技术和传统身份验证技术相比表现出复制性能更强的跨越式发展。复制人体生物特点的难度较大,指纹、声音、掌纹、视网膜以及容貌等都是独一无二的生物特点,其他人根本无法实现复制操作。应用人们生而不同的生物特点,将其发展信息安全识别技术据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互联网中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的保障措施

4.1注重技术自主创新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与流动性的特点,这使得互联网信息出现被泄露或者是被非法使用的风险的大大增加。所以,不断创新信息安全技术手段是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关键性措施。随着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物联网与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互联网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等提出了严峻的安全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安全技术还是相对滞后的,信息安全核心技术依旧被国外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掌握着。因此,我国必须注重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的自主创新,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性。

4.2重视安全技术支持

信息安全技术是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根本性保障。面对信息安全技术问题,互联网公司首先应持续完善和更新自身的信息系统,有效应对危害互联网系统信息安全性的行为。定期进行入侵检测与漏洞扫描,及时找出互联网系统漏洞,早发现、早修复,不让恶意攻击者有可乘之机。其次,要在互联网系统用户的信息传输环境中应用行之有效的加密与防泄漏技术。加密数据与信息的目的在于保护互联网系统内的文件、数据、口令以及控制信息,保证网内上传安全有效的数据。通过各种各样的加密算法实施数据加密,有效保障互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再次,要严格管理互联网信息存储载体,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等,通过必要的隔离、限制以及控制等措施有效防止在物理端泄露信息。最后,除了应用技术,还可制定制度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互联网系统安全、有序、可靠的运行。

4.3强化信息安全防护

在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控制中,应用各种信息安全技术,构建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层,充分发挥信息安全技术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构建大数据信息安全模型离不开信息安全技术的支持,只有应用信息安全技术与大数据技术,才能保障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通信可以在各个节点之间实现安全传输,降低了发生攻击行为的几率。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控制分别以加密解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与漏洞扫描技术等作为支撑,层层相扣,形成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防护墙,通过应用各项技术,从技术层面保障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性。与此同时,技术为人提供服务,人掌握着技术,在应用信息安全技术作为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支撑时,人处于操作的主导地位,一旦技术有疏漏,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弥补,形成人和技术的良好反馈机制。另外,创新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能更好地提高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性,通过强化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的联合应用,在实现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控制升级的同时,促进互联网信息安全高端防护,有利于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的发展与进步。

5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为确保互联网信息安全,必须正视问题,把握在互联网中应用数据加密解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与漏洞扫描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信息安全技术要点,在实践中注重技术自主创新与安全技术支持,强化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互联网信息安全是综合性问题,只有强化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才能提高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确保互联网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周义天.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0):195.

[2]聂卫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新技术展望[J].南方农机,2017(22):112.

[3]蔡旻甫.互联网信息安全分析与管理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4):20-21.

生物安全技术范文篇2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应用》全书共9章,针对电子商务领域的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及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亦涉及安全交易技术问题。第1章对电子商务安全进行综合概述,包括概念阐述、安全威胁、安全协议等;第2章是电子商务安全基础设施,主要是对PKI技术进行探讨;第3章为电子商务安全协议,其主要理论基础为密码学;第4章是电子商务安全协议的逻辑分析方法,涉及BAN类逻辑、KAILAR逻辑、SVO逻辑、ATL逻辑等多种逻辑分析;第5章则尝试从发展的角度阐述一种新的电子商务安全协议逻辑分析方法,包括新逻辑分析方法的假设、概念、语法、公理、推理规则等,并采用应用案例进行解读;第6章为复合型电子商务安全协议,包括复合型协议CECSP、认证子协议TAKEP、支付子协议AECPP等安全属性分析;第7章是自更新哈希链机制(SUHC)安全性分析及应用;第8章为合同签署协议的安全性分析,包括加密、验证、多方合同等内容;第9章是作者对电子商务安全协议设计准则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作者认为,电子商务安全交易技术在不断进步,具体技术也在持续创新。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模式与各地商家及消费者建立商业往来,企业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时,主要通过电子商务安全交易技术手段来保障交易安全。

当前电子商务安全交易技术主要涉及到密码技术,企业或者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小额支付时,通过输入密码就可以完成。然而,考虑到部分用户为了记忆和使用方便,通常在设置密码时选择比较简单或者有特殊意义的密码,因此比较容易被破解,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基于这一角度,企业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大额转账的时候,则需要提供实名注册制手机验证码等随机密码或者使用人脸识别等技术,确保转账的安全性。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生物识别技术正在成为保障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它具有方便、快捷且难以伪造的特点,如智能手机可以设置指纹识别支付,它强调指纹、实名制手机号码、支付账号三者的同一性,提升交易安全系数,此外在线上购物的时候也可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支付。由于指纹或人脸特征具有唯一性,伪造难度较高,可以确保支付者是本人,因此,与单纯的密码技术相比,基于生物识别的交易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因为它更方便、更安全,并且在交易过程中不用担心泄露密码的问题。

作者强调,安全交易技术仅提供基础保障,安全意识是安全交易技术得到正确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交易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但这一切都需建立在安全前提下。企业在进行电商交易时,应遵守交易安全原则,按照安全交易要求进行操作,如必须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支付,不轻易点开任何对方发过来的支付链接等。严格按照交易安全支付要求和流程处理电商交易业务,电商安全交易技术就可以提供有效交易安全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安全交易技术也在持续完善和创新,其中,基于生物识别的安全交易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因为其安全保障性更高,难以破解,并且比现有的安全交易技术更加便捷。

生物安全技术范文篇3

1.1面临着信息被盗取的风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用户的重要信息往往都会在计算机当中保存,这也成了攻击者的主要攻击对象。信用卡、社会保障号码等等,都会由于黑客的入侵而出现信息泄露的问题。尤其是在企业的运营生产过程中,信息的泄漏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凸显,保障信息安全是维护用户合法权益的关键途径。1.2计算机网络面临病毒和蠕虫的威胁。用户信息和企业内部业务等,会在病毒和蠕虫的影响下出现安全问题,尤其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病毒的传播速度也在逐渐加快,较广的传播范围始终威胁着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系统补丁升级和杀毒软件等,是当前较为常用的几种防护措施,但是病毒的类型变化较快,相关防护措施往往难以适应其变化特点,导致防护失效的问题出现,计算机用户面临较大的损失。如图1所示。

2基于计算机网络应用层的安全技术

2.1Web安全技术。以Web环境为基础,实现互联网应用程序的构建,这是当前计算机发展的主要趋势,这也成了黑客攻击的重点内容。安全防护在TCP/IP协议当中未被重视,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威胁,因此Web服务器也就成了黑客攻击的主要对象。在当前社会生产生活当中,Web业务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这也使得网络攻击类型不断增加,缓冲区溢出、SQL注入和Webserever漏洞攻击等,是几种较为常见的攻击形式。尤其是在SQL注入攻击当中,其有效的应对方式较少,在漏洞查找中通常会借助于相应的漏洞扫描软件,为了对注入信息进行控制,也会采用加密用户输入的形式。攻击者也会对Web搭建中存在的漏洞进行攻击,在各类攻击方式中较为普遍,比如SQL注入就属于此类攻击方式。与此同时,脚本攻击也是漏洞攻击中的主要形式之一,恶意脚本会在URL指向的网络中被嵌入,用户在计算机中的信息则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此类攻击方式也被称为特洛伊木马型攻击。不同类型的漏洞始终存在于Web应用当中,尤其是在强大的攻击下,由于HTTP协议缺乏防御能力,会导致防火墙失效。应对此类攻击时,H3CIPSWeb入侵防御设备的应用较为广泛。2.2邮件安全技术。无格式保密措施明文传输,是电子邮件传输的基本特征,因此在传输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计算机使用。特洛伊木马、垃圾邮件、恶意代码和蠕虫等,是在邮件传输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与URL攻击较为类似的是恶意代码,它会通过电子邮件发出,导致用户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出现损坏的情况。在传输病毒的过程中,自动向外发送软件和USB硬件接口等也会常常成为传输的主要途径。在恶意代码攻击的过程中,由于电子邮件的成本较低,而且为攻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在电子邮件中的安全隐患问题会较多。病毒的传播只是电子邮件传输中面临的其中一种威胁,此外信息的窃取与截获也是传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加密方式能够有效增强邮件传输的安全性。MIME协议和PGP加密等,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安全防护方式,杀毒软件的应用也能起到良好效果。2.3身份认证技术。操作者在应用程序中的身份确认,主要是通过身份认证技术实现,在应用层安全防护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数字身份是计算机识别的主要对象,身份认证技术能够确保操作者是该数字身份的拥有者,以此实现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护。基于信任物体的认证、基于信息秘密的认证和基于生物体征的认证,是当前身份认证技术的三种主要应用形式。动态密码是基于信任物体的认证的主要方式,与静态密码相比较而言,信任物体受到的攻击概率大大降低,其以用户手机的身份认证作为基础。物理隔离也会存在于使用过程和密码生成当中,在通路当中窃取动态密码的难度不断增大。智能卡和动态口令也是较为常见的两种认证方式。在身份认证当中,基于信息秘密的认证应用范围较大,智能设备、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的密码,是较为常见的认证方式,此类密码属于静态密码。安全程序应用于静态密码的使用当中,增强了其安全防护等级。方便性与安全性强,是基于生物体征的认证方式,由于生物体征在伪造存在一定困难,这也给网络攻击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包括了人脸识别、人体气味识别、DNA识别、声纹识别和指纹识别等等。

3结语

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十分广泛,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越来越明显,加强对应用层安全的有效防护,能够防止用户信息数据被破坏或者窃取,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Web安全技术、邮件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层安全防护中的几种常用技术,其技术特点、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应该根据具体的防护要求,选择合适的安全技术,以切实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何潇.基于计算机网络应用层的安全技术探究[J].艺术科技,2019,32(07):100+114.

[2]王一地.计算机网络应用层的安全技术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02):30-31.

[3]邓一辉,袁梓峰.网络应用病毒防护技术提升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的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7):18.

[4]宓余鑫.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企业网络应用中的探索与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4):6.

[5]魏明君.利用网络应用病毒防护技术提升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J].中国新通信,2017,19(03):95.

生物安全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身份管理技术;影响

1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内容分析

1.1海量的数据信息

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的广泛应用,网络数据的信息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发展趋势,转变了数据出存储与管理方式,云存储方式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这就如何有的保证网络数据的安全,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关键的问题之一。在大数据、云技术不断应用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安全技术也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大数据信息呈现出非结构性的特征,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难度,海量的数据信息也也需要不断地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数据传送以及加工频率逐渐加快,如何有效地保证网络中云平台、大数据的信息安全防护问题,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关键内容之一。

1.2网络安全管理的内容

网络数据、用户的信息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不仅要关注信息处理的效率,还需要注重信息安全管理技术,采用加密算法、遗传算法等,对信息进行加密。安全认证技术是常见的网络安全管理发方式之一,它主要有数字口令与数字签名两种技术,采用这种认证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安全性,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有口令认证、智能卡认知、面部识别、生物技术认证等方式,它们是针对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采用不同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设置用户访问文件目录与权限,加强对用户的登录身份认证信息保护,有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与角色访问控制等几种方式。例如,二维码技术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安全技术,首先采集用户的指纹图像,生产指纹数据库,对指纹图像进行加密、编码,生成唯一的二维码,在用户登录系统时,只有指纹图像与二维码信息一致时,才能登录系统,获得相应的数据。

2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2.1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

由于云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有些用户对网络平台账号、密码的安全性认识不够,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获取,导致网络信息遭到泄露。而且在网络数据的处理中,信息一般采用的是二进制的方式进行存储,如果数据库的管理技术存在漏洞时,黑客能够利用网络的薄弱之处对网络进行攻击,盗取数据库的数据,或者破坏系统的数据,从而能够造成网络信息的丢失,影响着用户对网络数据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大量无线网络的使用,一些用户设置的按照防护密码简单,没有定期更改密码的习惯,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暴力的方法破解,给账户安全带来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防护工作,在网络中设置防护墙、杀毒软件等对网络数据进行保护,也能有效防止数据信息被泄露、篡改、破坏的情况。

2.2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网络通信需要软件、硬件设备相互结合,才能保证网络顺利通信,这就要求网络的软件、硬件等设备能够相互协调,如果信息系统与网络硬件存在不兼容的情况,导致通信系统出现漏洞的情况,这样就会给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带来问题,导致网络数据信息的泄露,而且黑客也容易利用这种网络安全漏洞来获取网络的信息,有的用户不注重网络防护软件、杀毒软件的安装,导致操作系统直接暴露在病毒的环境中,给病毒带来了可乘之机,例如,黑客针对局域网的ARP攻击包,对网络中用户的计算机IP地址进行修改,导致用户不能顺利访问数据库,进而能获取用户的数据。随着海量信息的利用,计算机网络需要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如果网络安全管理出现漏洞,容易给用户数据安全带来危险。

2.3人为因素对网络安全造成的问题

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人为因素是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用户的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是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因素。在网络信息时,没有安全防火墙系统或者杀毒软件,对网络病毒信息进行检测,通过对网络中的信息与病毒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异常信息进行主动拦截与杀毒,达到对计算机进行保护的目的。由于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措施,网络操作能力不足,不能有效的设置网络防火墙、网络数据的管理,对网络数据的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者故意泄露网络信息数据,都会给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带来隐患。

2.4网络安全技术比较落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黑客的技术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如果网络安全保护技术落后,不能及时更新网络保护技术,没有采用专用的网络防火墙技术、杀毒软件,也没有将数据加密技术、智能安全保护技术、非法访问控制技术等融入到网络平台的保护中,不能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的数据库,不能与网络攻击、病毒种类的差异化保持同步,一些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没有应用到网络系统中,从而导致网络防护技术比较落后,给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3.1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系统中的防火墙主要控制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连接,能根据企业设置的安全防护策略对内部局域网进行保护,防止外部网络中病毒入侵内部网络,防火墙技术主要包括软件与硬件两个部分,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数据进行检测,防止恶意入侵、恶意代码的入侵,从而达到保护网络数据的安全,防火墙技术都具有安全报警、部署和转换网络地址功能,同时还能对网络的使用状况进行监控,对网络安全进行防护的功能,从而达到强化内部安全的性能,并能限定内部用户对外部网站、站点访问的功能,对提高网络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防火墙的功能多种多样,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多种混合防火墙技术,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防护,常见的防火墙结构如图1所示。利用防火墙可以对内网进行集中安全管理,根据网络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安全防火墙策略,使得防火墙的整个防护系统内的每个一个主机都能分别工作,同时还能根据内外的情况,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查询,对网络中的流量数据进行控制与管理,改动某个程序集中存储于防火墙中,便于集中对网络中的数据进行安全保护。防火墙能够对网络内安全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分类,并能对每日的网络流量情况进行统计与整理,从而能在最大限度内阻止网络黑客、病毒访问网络内的电脑或者服务器。

3.2身份管理技术

身份管理(IAM:IdentityandAccessManagement)技术在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常用的技术,主要是对用户的身份认证技术利用“身份上下文验证”技术、“特权访问管理”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对用户登录系统的权限进行控制与管理,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计算机网络数据的安全性。3.2.1身份认证技术由于早期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的身份认证技术比较简单,主要采用的是单一登录与密码来访问资源,只要用户的口令正确,就能访问系统,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在用户登录不同的系统时,如果采用登录账号+密码的身份认证,需要不同的密码与账号,用户需要记住大量的密码与账号,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困扰。采用的单点登陆SSO(SingleSignOn)的身份认证技术,能够利用密码管理器将用户在登录各个系统的账号与密码存储在一起,用户在登录一个平台智慧,能自动地访问不同的资源与站点,在该技术中采用身份认证技术,虽然为用户登录不同的系统提供了便利,但是该技术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领域中。3.2.2个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采用人体的生理特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如指纹、人脸识别等,结合单点登录技术实现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为用户登录计算机网络平台中的提高了新的技术,例如生物识别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方式登录账号然后可以访问不同的网络平台资源,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登录不同系统的效率。但采用该技术也存在失灵的情况,如人的手指有汗水,就不能正确识别,如果人们将自己的生物信息保留在某一个云平中,黑客就能利用这个特点对用户账号进行攻击,窃取用户的信息。

3.3创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在正常的网络系统管理中,需要不断的优化网络安全管理技术,不断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检测系统与防火墙,并积极地将人工智能技术、虚拟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技术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将双向数据加密技术与单向加密技术融合在一起,提高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采用多种网络安全技术来确保计算机的安全性、科学性,充分利用多种安全检测技术与防火墙,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控制,在检测系统一旦发生病毒攻击时,要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的防火墙、杀毒软件进行升级,及时清除网络系统中出现的病毒,修补网络安全的漏洞,在检测病毒完成后,要求及时的更新病毒库,并对病毒的特征与原理等进行分析,全面掌握病毒的攻击的特点,从而能快速的完成网络安全漏洞的修补,并科学、合理的利用网络安全检查技术,及时的对网络系统进行病毒查杀工作。另外,要求加大力度开展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对网络中不同的设备特征进行分析,提高网络系统安全的兼容性,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不同设备之间的软硬件不兼容而造成的网络安全漏洞,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例如,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要及时更新与优化整体计算机操作系统漏洞,提高计算机系统安全性,从而也能够减少计算机遭受病毒的攻击。

3.4其他技术的运用

利用可信访问控制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也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常见的问题之一,采用该技术主要是控制非授权用户与非法用户访问资源的权限,限制非法用户对合法数据访问的权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法用户访问不同网络的全面,也保证用户的数据不会被窃取,同时还要防止合法用户在未授权的情况下,登录系统访问云平台中其它用户的数据。利用访问控制技术设置用户登录平台的权限,在用户登录系统时,可以自动的记录用户的行为,便于生成平台管理日常,从而能有效地对用户访问日志进行审计,方便管理员对整个计算机网络平台体系进行管理。

4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数据利用提供了便利,还要针对网络安全的问题,采用合理的策略,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减少网络中的数据不安全问题。在运用各种技术来保证网络数据安全的同时,还需企事业单位加工对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管理安全管理水平,重点提高他们的网络管理操作能力,并对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网络安全意识,要安装杀毒软件,定期对电脑系统进行查毒、杀毒,并设置防火墙、安全防护措施等,还要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保护意识,才能有效的保证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峰.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2):50-52.

[2]王世伟.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J].图书情报工作,2019(6):5-14.

生物安全技术范文篇5

1新技术在期刊传播方面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出版业,数字技术已用于出版的策划编辑、制作印刷、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数字出版以其精准的查询、海量的存储、智能化的匹配,与传统出版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彰显了自身的优势。在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全球出版行业的转型的必然之路的今天,如何应用数字技术加速科研成果的传播已被提上日程。清华大学AMiner是一个为科技期刊提供海量中外学者和中英文文献检索的、AI赋能的学术搜索平台,其凭借技术优势,可以在全球视野下发现学者成果动态、跟踪学科趋势分析和预测、精准定位读者、向高端学者约稿,提升稿件质量、辅助选题和新刊策划等。AMiner系统还汇集了从2.7亿篇中外论文中抽取出来的全球1.3亿论文学者的学术画像。基于这一特征,AMiner能帮助期刊精准挖掘与本刊所在学科领域相关的潜在读者,可以利用精准全面的学者画像帮助期刊寻找对口学者。与其他推送服务不同的是,推送将首先覆盖本文作者的合作圈,这得益于学者画像的建立,并使得推送更加精准。目前全国已经有多数科技期刊应用该技术辅助科研成果传播,传播效果显著。在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基础上组建的重庆非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应用学术期刊分析系统、学术期刊精准传播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培育世界一流学术期刊为目标,赋予国内期刊在全球学术领域主动传播能力的解决方案。学术期刊分析系统采用大数据技术,从海量学术产出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成为期刊发展技术融合和应用的节点,然后整理出期刊现状,再从学科水平、稿源、作者、办刊要素等方面出发找出与目标差距,在对标的基础上寻找有利于期刊做出决策的支撑数据。其学术精准传播系统可以深度揭示传播路径与效果,以报告形式持续呈现受众读者的获取率、活跃度及研究领域等信息,将推送效果数字化与可视化,从而达到精准推广、定向传播、提高期刊传播范围、提升期刊影响力的目的。学术期刊精准传播系统已为国内几百家期刊提供推广服务,截至目前,已成功为部分期刊进入北大核心、CSCD等核心评价提供了有效助力。

2资本注入科技期刊的途径

融资作为现代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主要途径,对于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企业化运作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资本普遍存在于科技期刊之中,并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科技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注入社会资本,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案例进行探讨。

2.1学会+产学研:聚焦产业难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聚焦江苏省“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产业布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研成果转化等产业难题,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依托平台资源举办了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产业大会、江苏科技论坛等活动,为园区企业与海内外高端智力的对接交流搭建桥梁,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产业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生物医药产业关系人类健康,更在国际产业舞台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争相布局的领域。总书记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多次强调要加快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处于规模小、企业分散、创新不足、附加值不高的发展状态。江苏省为了响应国家科技创新的号召,以迈向创新型省份为建设目标,向北京、深圳及天津看齐,接力建立世界级的产业创新中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提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并开启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依托的产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模式,为提升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提供动力。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拥有生物医药期刊会员单位近60家,在生物医药领域极具资源优势。以中国药科大学期刊中心的《药学进展》杂志为例,其高度重视医药类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近年来积极主动作为,挖掘期刊编委的智库作用、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行业活动,以点带面、积极探索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路径,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通过策划实施行业会议、产融对接、沙龙研讨等途径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推动地方乃至全省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速度的发展;同时铸造和强化学会特色品牌,形成了可供全国其他省份或其他产业领域借鉴、复制与推广的“江苏范式”。不但如此,《药学进展》杂志还于2020年底,成功获得南京江北新区声明健康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150万元,以及天汇资本100万元资本注入。这充分说明期刊的办刊方向得到业界认可,其吸纳社会资本的支持,进一步为地方乃至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带来社会与经济效益。

2.2提升期刊自身“造血”能力

以江苏省凤凰传媒出版集团为例,其旗下的《祝您健康》积极维护、升级纸质期刊营销项目,审时度势,同时抓住了江苏省报刊发行局重点推介健康类报刊的契机,整合、激活省内医疗资源和产品资源,用资源换市场。2021年上半年,《祝您健康》在全省邮政开展数十场线上、线下义诊、健康科普讲座,为2021年《祝您健康》系列刊的发行造势,预计2021年期刊在订阅量、商务期刊发行量会有两位数的增长。《祝您健康》还将联合江苏省报刊发行局和上海家化,推出“玉泽健康”文创产品,作为江苏省邮政重点文创产品在全省邮政渠道中销售,此产品2021年预计产生销售收入120万元,利润30万元。同时,《祝您健康》积极拓展媒体融合平台营销项目,增加健康科普内容销售收入(TOB);针对中国邮政、中国移动及各企事业单位,研发内容服务包,提高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增加销售和利润;加强知识服务的广度和精度(TOC);激活线下读者、持续扩大用户数量、引导线下用户至线上,研发用户喜闻乐见的内容呈现形式,留住用户、服务用户、开发用户;运营好凤凰健淘汇商城,精选健康类产品,利用医疗资源和科普文章生产能力做背书、新媒体传播矩阵做推广,以社群营销为抓手,服务用户,增加销售和利润。《祝您健康》在坚守“内容为王”的同时,积极扩大融合发展供给。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更是主流媒体互联网化,互联网媒体主流化。网络时代众声喧哗,越是传播方式多样,越要坚持内容为王,越是信息供给“管涌”,越要坚守内容定力。编辑部更是始终把科学的健康、养生内容生产当作融合发展的第一要务,为用户策划优质选题,输出优质内容,提供了优质的服务。集团旗下的“凤凰健康媒体融合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持开放的态度,与有技术、有渠道的互联网公司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发展。平台的新媒体内容在运营过程中逐渐形成规模效应,在利用期刊的网络版和电子期刊营利的同时,还在各合作网络平台通过知识付费的形式广为传播,其新媒体内容运营能力较强,目前盈利能力凸显,反哺了传统期刊因发行量、广告收入下滑造成的经济损失,为优质内容的开发提供资金层面的支持,使平台进入良性循环轨道。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利润150万元,利润主要来源于纸质期刊的发行和广告收入。预计2021年实现超1000万元的销售收入,利润200万元,形成规模效应的新媒体内容售卖利润占比扩大,形成60万元以上的规模。凤凰传媒出版集团通过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有效弥补了“缺血”“贫血”的问题。

2.3“刊企”联动,“内引外联”孵化科研成果

以《电力安全技术》杂志为例,2003年,《电力安全技术》杂志完成转企改制后,逐步发展成为在经营拓展、业绩考核、激励分配等方面完全市场化的科研型企业。转企改制后编辑部同样面对传统期刊所面临的“发行+广告运作模式将越来越被边缘化”挑战。《电力安全技术》编辑部积极剖析自身的人才聚集优势、主管主办单位的强大支撑的优势,在把握能源的大发展和能源科技进步为期刊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实现了编辑部的突破性发展:充分发挥了科技期刊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内引外联”的资源整合优势,突破传统的单一传播功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平台优势,成功引入资本注入,实现全流程服务。2014年《安全生产法》第2次修订,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电力安全技术》编辑部围绕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管理,进行了全流程策划。吸引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提前介入创新环节,共担投入风险,共享成果收益。前期标准评审、教材编写、出版费用企业出资180万元,成功申报2项行标、销售教材2.3万本、音像制品6000份,组织培训20余场;后续研发试验仪器装备5台套、实验室建设规划模板2套,通过收益共享获利700万元,实现了共赢。科技期刊“内引外联”的资源整合优势,可以如影随形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各环节,从而实现了价值创造。《电力安全技术》编辑部为资本“筑巢”,与资本共荣。《电力安全技术》编辑部围绕“安全”主责主业,聚焦能力建设和平台打造。经过努力,检测与试验、火灾安全、反恐安保等3个专业被苏州热工院列入核心能力提升计划,陆续获批苏州市电力安全技术服务平台、集团工业安全与消防技术支持中心、反恐安保技术支持中心;《电力安全技术》编辑部相继与中科院组建核电厂水域安保联合实验室、与中科大组建核电厂火灾安全联合实验室。平台提升了安全专业知名度,合作单位慕名而来,实现了“筑巢引凤”。同时,《电力安全技术》编辑部发挥编委、审稿专家对学科发展方向、趋势具有很强的预判性、引领性作用,围绕“安全”做文章,邀请编委、审稿专家学科发展趋势、行业发展技术、标准需求进行座谈、研讨,梳理出下一年度行业、集团、地方课题申报指南、标准申报清单等,并组织编辑专人负责跟踪调研、撰写申报书,及时请专家介入指导,完善材料。从2014—2021年编辑部负责承担和研发的课题9项,经费总额近3800万元;从2013—2020年编辑部负责牵头承担DL行标、GB国标、NB行标标准编制10项。《电力安全技术》编辑部通过课题申报、研究,更深入了解学科发展趋势,贡献了第一手好稿件,凝聚了本专业专家人才队伍,培养了一专多能专家型编辑队伍,更创新性打通了科技期刊“传播”功能关联环节,盘活了专家资源,创造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形成了良好的闭环运作模式。与此同时,编辑部在支持中心、联合实验室平台基础上,实现了相关专业团队的制度化常态化交流合作,实现了课题申报、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的有序良性循环。《电力安全技术》编辑部通过专家把脉学科发展方向,实现了创新引领、标准引领,吸引企业提前介入创新环节,共担研发投入风险,共享成果转化收益。

2.4试点期刊商业化运作

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期刊同其他出版物一样,本身就是一种商品,以产品的形态向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或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来获取回报,以市场化动作方式参与运营和管理,由市场价值规律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在中国,大部分科技期刊依赖主管部门、主办部门的实力办刊,不敢越雷池一步。事实上,目前部分科技期刊已经具备了商业化动作的条件,可以在遵循商品生产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商业化运作,将期刊打造成高质量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以取得更大的收益。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期刊发展实践已经证明,科技期刊走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

3在共赢格局中实现出版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科技期刊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数字化转型时期。国家关于科技期刊政策层面的指导,大大推动了科技期刊的加速发展。前些年,《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为社会资本注入期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鼓励和引导。近两年,关于科技期刊的发展,国家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启动了一系列行动计划。2019年7月,“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对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做出部署。同年9月,又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等系列计划。随即,2021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在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推动下,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期刊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科技期刊应顺应时势,大力延伸科技期刊产业链。第一,将扩大资本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畅通资本循环。当前科技期刊的发展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构建科技期刊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创新与之相适应的出版体系必要且紧要。当前,资本在促进科技期刊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作用,是构建科技期刊全产业链高效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企业资产端,市场会精准匹配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助力科技期刊产业链做大做强。在资本市场注入下,树立科技期刊行业标杆,吸引更多资金注入科技期刊,支持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第二,推动科技期刊创新发展,打造科技期刊创新发展新动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科技期刊在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科技期刊凭借其资源优势,可为企业提供权威的内容,促使企业持续、稳定获取信息资源。反过来,企业为期刊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助力期刊市场化进程。随着科技期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支撑科技期刊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支持科技期刊跨界融合发展,依托数字技术的优势和企业资本的注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逐渐打造期刊+技术、期刊+资本、期刊+组织等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为科技期刊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生物安全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安全技术

1个人计算机网络安全

1.1个人计算机在网络中所遭受攻击与入侵手法的分析

(1)安全漏洞。

许多系统都有这样那样的安全漏洞。其中一些是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本身具有的,如TCP/IP协议的缺陷常被用于发动拒绝服务入侵或攻击。这种攻击的目的通常是消耗带宽或消耗网络设备的CPU和内存。入侵者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的数据包,并几乎占取和消耗该服务器所有的网络带宽,从而使其无法对正常的服务请求进行处理,导致网站无法进入,网站响应速度大大降低或服务器瘫痪。对个人上网用户而言,可能遭到大量数据包的入侵使其无法进行正常操作。

(2)电子邮件入侵方式。

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运用得十分广泛的一种通讯方式,入侵者往往会使用一些邮件炸弹或CGI程序向目标邮箱发送大量内容重复、无用的垃圾邮件,从而使目标邮箱被塞满而无法使用。

(3)防范特洛伊木马程序。

特洛伊木马程序是一种黑客软件程序,它可以直接侵入计算机系统的服务器端和用户端。一旦用户打开附有该程序的邮件或从网上直接下载的程序后,它们就会像古特洛伊人在敌人城外留下藏满士兵的木马一样留在用户计算机中,当用户连接Internet时,此程序会自动向入侵者报告用户主机的IP地址及预先设定的端口。网络入侵者在获取这些信息后,就可任意修改用户主机的参数设定、复制文件、窥视硬盘中的内容信息等,从而达到控制目的。

1.2对网络攻击与入侵进行防御的方法

(1)把Guest账号禁用。

打开控制面板,双击“用户和密码”,单击“高级”选项卡,再单击“高级”按钮,弹出本地用户和组窗口。在Guest账号上面点击右键,选择属性,在“常规”页中选中“账户已停用”。另外,将Administrator账号改名可以防止黑客知道自己的管理员账号,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安全。

(2)禁止建立空连接。

具体方法是打开注册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将DWORD值“RestrictAnonymous”的键值改为“1”即可,

(3)删除不必要的协议。

鼠标右击“网络邻居”,选择“属性”,卸载不必要的协议,其中NETBIOS是很多安全缺陷的根源,对于不需要提供文件和打印共享的主机,还可以将绑定在TCP/IP协议的NETBIOS关闭,避免针对NETBIOS的攻击。选择“TCP/IP协议/属性/高级”,进入“高级

TCP/IP设置”对话框,选择“WIN”标签,选择“禁用TCP/IP上的NETBIOS”一项,关闭NETBIOS。

(4)保障电子邮件的使用安全。

①选择安全可靠的邮件服务。

目前,Internet上提供的Email账户大都是免费账户,这些免费的服务不提供任何有效的安全保障,有的免费邮件服务器常会导致邮件受损。因此最好选择收费邮件账户。

②确保邮件账号的安全防范。

首先要保护好邮箱的密码。不要使用保存密码功能以图省事,入网账号与口令应重点保护。设置的口令不要太简单,最好采用8位数。

③对重要邮件信息加密处理。

可使用某些工具如A-LOCK,在发送邮件之前对内容进行加密,对方收到加密信件后必须采用A-LOCK解密后方可阅读,可防止邮件被他人截获而泄密。

(5)防范特洛伊木马程序常用的方法。

①预防特洛伊木马程序。

在下载文件时先放到自己新建的文件夹里,再用杀毒软件来检测,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尽量避免下载可疑软件,对于网上某些可疑的,诱惑性动机比较明显的软件或信息,一般不要下载,以防染上“木马”程序。

②禁止不明程序运行。

在“开始”“运行”中msconfig,在“启动”选项中查看有没有可疑项目,去掉前面的勾2网络安全技术在商业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

2.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和数据加密传输技术将继续沿用并发展,多方位的扫描监控、对后门渠道的管理、防止受病毒感染的软件和文件的传输等许多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未来防火墙技术会全面考虑网络的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应用程序的安全、用户的安全、数据的安全,五者综合应用。在产品及功能上,将摆脱目前对子网或内部网管理方式的依赖,向远程上网集中管理方式发展,并逐渐具备强大的病毒扫除功能;适应IP加密的需求,开发新型安全协议,建立专用网(VPN);推广单向防火墙;增强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预警功能;完善安全管理工具,特别是可疑活动的日志分析工具,这是新一代防火墙在编程技术上的革新。

2.2生物识别技术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一种更加便捷、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将全球带进了电子商务时代,它就是集光学、传感技术、超声波扫描和计算机技术于一身的第三代身份验证技术——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是依靠人体的身体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解决方案,由于人体特征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这一技术的安全系数较传统意义上的身份验证机制有很大的提高。人体的生物特征包括指纹、声音、面孔、视网膜、掌纹、骨架等,而其中指纹凭借其无可比拟的唯一性、稳定性、再生性倍受关注。

2.3加密及数字签名技术

加密技术的出现为全球电子商务提供了保证,从而使基于Internet上的电子交易系统成为了可能,因此完善的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仍是21世纪的主流。对称加密是常规的以口令为基础的技术,加密运算与解密运算使用同样的密钥。

不对称加密,即“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其中加密密钥不同于解密密钥,加密密钥公之于众,谁都可以用,解密密钥只有解密人自己知道,分别称为“公开密钥”和“秘密密钥”。

目前,广为采用的一种对称加密方式是数据加密标准(DES)。在电脑网络系统中使用的数字签名技术将是未来最通用的个人安全防范技术,其中采用公开密钥算法的数字签名会进一步受到网络建设者的亲睐。这种数字签名的实现过程非常简单:①发送者用其秘密密钥对邮件进行加密,建立了一个“数字签名”,然后通过公开的通信途径将签名和邮件一起发给接收者,接收者在收到邮件后使用发送者的另一个密匙——公开密钥对签名进行解密,如果计算的结果相同他就通过了验证。数字签名能够实现对原始邮件不可抵赖性的鉴别。②多种类型的专用数字签名方案也将在电子货币、电子商业和其他的网络安全通信中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熊桂喜,王小虎译.计算机网络(第3版)[M].

[2]王钊,蒋哲远,胡敏.电子商务[M].

生物安全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防护

如今,从个体的生活到国家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涉及到了广泛的利益。然而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计算机信息安全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严重损害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计算机信息安全受到了广泛地关注。针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安全防护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信息。同时,计算机使用者也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信息,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防止信息被窃取。

一、计算机信息安全概述

计算机信息安全是指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设备、网络、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计算机信息安全受到的威胁有:①信息泄露。信息时代,信息是重要的资源,对国家来说,信息是重要的国家机密;对企业而言,信息是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对个人来说,信息关乎到个人的名誉和尊严。②完整性被破坏,即数据被更改、恶意删除等。③服务拒绝,即计算机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接受合法用户的方位、不为其提供服务,即“死机”。④未授权访问,即未得到合法授权的用户无法访问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信息。国内外计算机信息安全事件表明,信息安全已经威胁到了国家、集体或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努力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水平。在网络技术中,信息安全技术不仅仅是专业人士所要学习和掌握的,同时也是所有计算机使用者应该积极了解和学习的。信息安全技术包括软件保护技术、防火墙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等。

二、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主要保护了与互联网相连的企业或个人的网络,它设置简单,在不改变原有网络系统的情况下能够检查、过滤从内部网流出的IP包,同时也能屏蔽外部的危险地址。防火墙的原理简单,就像水闸一样,一个用来挡水,一个用来放水,它代表的是一个网络访问原则,对来往的信息进行检查,符合原则的通过,不符合原则的拦截。防火墙技术的过滤的是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双向数据,为了保护网络不被入侵,防火墙自身必须具备预防侵入的功能。由于防火墙的特殊位置,使得其对信息数据的传输有一定的影响,减慢了传输速度,但为了计算机的安全也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2、数据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能够保护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窃取。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价值无可比拟,例如,大公司通常都觊觎与竞争对手的信息。因此,必须实施强有力的保护措施避免信息被窃取或被篡改。数据加密技术就是通过数字重新组织数据,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线路加密或端对端加密),只有合法使用者才能恢复操作痕迹。常见的加密技术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是指信息的加密和解密都使用同样的秘钥,这种加密方法简单,信息交换双方在保证秘钥安全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信息的安全,但如果信息交换方过多,难免造成秘钥的泄露;非对称加密是指秘钥有公钥和私钥一对,公钥是指用来加密的,而私钥是用来解密的,非对称加密的保密性高,但任何得到公开秘钥的都可以生成和发送报文,难以识别其真正的身份。数字签名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加密技术,它的过程是信息的发送方通过自己的秘钥校验信息和进行加密处理,完成“签名”,信息接收方则用对方的公钥解读接受到的“签名”以完成信息的检验、确认签名的合法性。在网络环境中,数字签名是一种重要的身份认证技术,就像“亲笔签名”一样,是一个人的象征和他所发送信息合法性的证明。数字签名是信息加密的过程,签名的验证是解密的过程,发送者利用私钥加密摘要,然后发送,接受者只有通过公钥才能够阅读完整的信息。数字签名必须能验证信息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和信息发送日期,必须能够接受第三方的验证。

3、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允许用户对限定资源的访问,能够防止无权访问的或恶意访问的用户访问。访问控制技术是重要的信息安全技术,它提高了数据的保密性。目前,常用的访问控制机制有入网访问、权限控制、目录及安全控制、属性安全控制、服务器安全控制。入网访问控制就是对进入网络的用户进行控制,包括进入网络的时间、地点等,用户有专有的账号和密码,一旦发现不匹配就拒绝其访问;权限控制,即控制用户的访问目录以及操纵范围;目录级安全控制,目录或文件的访问权限有读、写、创建、删除等,它的控制主要在于对访问权限的组合,控制用户的操作;属性控制包括拷贝文件、删除文件、共享等,通过设置属性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服务器安全控制包括锁定服务器和限定登陆服务器的时间。

4、安全隔离技术

安全隔离技术的目标是隔离攻击,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完成信息的交换。网闸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交流而设计,它的应用范围较窄,只适用于特定的应用环境,而且还有单向和双向之分。网闸主要有一下几个优势:第一,网闸的隔离性强。网闸使用了专用的隔离硬件隔离的内网和外网的主机,当信息到达一侧的主机后,对符合要求的拆解成裸数据,然后再由隔离硬件摆渡到另一侧的主机,从而实现了了内外主机不在同一时间连接的可能,这样外部网就无法得知被保护网络的IP、主机软件版本和操作系统。第二,网闸的过滤密度高。网闸提供了多种监测策略,如身份验证、内容验证等,同时也能根据用户的需要制定监控模块。

5、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即被认证方有独特的标志,不能被伪造。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有密码身份认证、生物特征身份认证。密码身份认证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的身份认证方法,每个用户都一个口令,当需要时能够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验证身份,匹配则通过。密码认证的安全性较低,能够被猜测软件猜出,常在非网络环境下使用。生物特征身份认证,即计算机利用人体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识别身份,如指纹、掌纹、视网膜等生理特征,声音、签名等行为特征。生物特征身份认证的防伪性高,有广泛地发展前景,主要应用在Kerberos和HTTP的认证服务中。

6、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通过分析所收集到的安全方面的信息,检查其是否存在被攻击的迹象,主要任务有:分析用户活动的安全性、检查系统漏洞、记录异常工作情况等。入侵检查主要有特征检测和异常检测。特征检测即检测用户活动是否符合入侵模式,但它无法检测模式外的新的入侵方式;异常检测,即检测与主体活动不同入侵活动。

7、跟踪技术

网络跟踪技术能够查找出被追踪对象的位置。在开始追踪前,选择被跟踪的目标,将相关的追踪设置配置到应用程序中,当计算机遭到攻击时,系统就会根据设置锁定并追踪目标,降低了系统被攻击的可能性。

三、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1、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能够自我复制的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中毒后多种症状,如计算机运行速度下降、计算机无故死机、文件丢失或损坏、异常重启等,对用户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和损失,因此要积极进行病毒的查杀。首先,要安装防病毒软件。网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威胁,打开的网址、接受的邮件中都有可能存在着病毒,一旦病毒潜伏在电脑中,会造成电脑各种不正常现象的产生。目前,较为流行的专业杀毒软件有VirusScan、NOrtonAntivirus等,国内的有360安全卫士、金山毒霸。其次,要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不要从小网站上下载软件,不要轻易打开陌生人发的邮件。第三,要限制访问权限。要确保普通用户的访问权限,禁止多用户访问同一目录。第四,加强系统安全管理。设置共享文件为只读属性,避免被恶意删除。第五,清除病毒。在管理员模式下清除病毒,用无毒的引导盘启动服务器;全盘扫描杀毒,受到病毒感染的系统文件要重新安装;对已使用过的储存介质进行杀毒,如U盘、光盘等;确认病毒清除干净后,重新启动系统。

2、做好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由于用户意外地删除、系统漏洞导致数据的损坏等原因,计算机中的信息会丢失。因此,用户要及时备份数据,确保数据保存安全。需要备份的有用户数据,它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类型的保护,降低信息丢失的可能;还要备份系统数据,在系统数据遭到破坏和意外丢失时,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提高信息保护意识

用户的合法操作能够降低或避免信息被窃取或被损坏。首先,用户要加强密码管理。用户要加强密码管理,提高密码地强度,不能随意泄露,以顺利地登陆系统或使用资源。其次,加强文件管理。对于敏感的或绝密的文件,用户要拥有完全地控制权,设定被访问权限。第三,及时查杀病毒和木马,及时更新病毒库。要安装杀毒软件,扫描系统关键位置和来往的文件,减少病毒的攻击。第四,不随意连接不明网络。目前,随着无线网的普及,很多商场、饭店等公共场合提供了免费WIFI,一些用户为了能够及时接受邮件、浏览信息等,将笔记本电脑连接到了WIFI上,这很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盗取用户信息。

四、结语

目前,计算机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它不仅关系到了个人的信息、财产安全,同时也关系到了集体、国家的利益。因此,要努力提高信息安全技术水平,通过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为计算机信息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同时,还要提高安全意识,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更新病毒库,这样才能够做到全方位地安全防护,促进计算机使用的健康发展。

作者:郭之琳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颖华,金爱花.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分析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1(19)

生物安全技术范文篇8

身份认证就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负责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主流的身份认证技术有用户名+密码、短信密码、动态令牌、USBKey数字证书、软件密码模块和生物识别认证等。1.1用户名+密码。这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身份认证方式。只要在登录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就认为操作者是合法用户。这种静态密码容易被猜测,在传输中很容易被截获造成泄密。它是一种不安全的弱身份认证方式。1.2短信密码。应用系统发起请求,后台身份认证系统通过短信发送随机数密码到用户注册的手机上。用户在登录或者交易认证时输入此动态密码来验证身份。短信密码的生成与使用环境是分开的,安全性较高。1.3动态令牌。采用专门的密码算法生成一个不可预测的随机动态密码,与认证服务器计算出的有效密码比对,相同则通过认证,一个密码只能使用一次。由于每次生成的密码是无法预知的、是一次性的,所以动态令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属于强身份认证。手机令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动态令牌系统,它是一种手机客户端软件,基于时间同步方式,每隔60秒产生一个随机6位动态密码,具有安全性高、使用简单、无需携带令牌设备等优点,在电子商务、金融等行业应用较多。1.4USBKey数字证书。这是基于PKI/CA体系的高安全强度通用认证技术。采用软硬件相结合、一次一密的强双因子认证模式,证书及用户的密钥都存储在这个USBKey硬件中。Key都用口令(PIN码)来保护,该口令和硬件构成了身份认证的两个必要因素,只有同时获得Key和PIN码才能通过认证,因此安全性很高。数字证书由第三方电子认证机构的CA系统签发,能实现身份认证、传输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等。1.5软件密码模块。软件密码模块是一款使用在移动端,用来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产品。现有商用密码模块都经过国家密码管理局的测试,在技术合规性、算法安全性等方面能达到安全等级第二级要求。在移动终端应用场景下,无需借助额外的硬件设备即可实现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对称及非对称加密等密码服务。可以在银行、证券、互联网金融、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等场景中使用。1.6生物识别。它是通过生物个体唯一的、可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特征进行身份鉴别的一种新认证技术。将读取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用户特征信息比对,如果一致则通过认证。主要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手掌静脉识别等。生物识别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其中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使用最多。

2电子政务移动办公身份认证面临的问题

电子政务移动办公是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利用智能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接入政务应用系统,进行网上办公和事务处理。电子政务移动办公面临着用户认证、传输和抗抵赖等安全问题。根据《GB/T35282-2017信息安全技术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技术规范》,需要对移动终端身份鉴别和接入认证采取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方式。

3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的身份认证方式

基于上述身份认证技术分析和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的安全需求,传统的“用户名+密码”方式已不满足移动政务的安全要求。短信密码虽然是较为安全的一种认证方式,但由于存在接收成功率不高、短信网关可能因为垃圾短信监管被意外关停等弊端,也不适用于移动政务的身份认证。动态令牌作为一种强认证方式在金融领域应用广泛,但存在时间同步、统一性和通用性不好等问题,在移动政务领域应用有限。生物识别认证在安全性、便捷性方面有优势,但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库在存储和传输中存在用户隐私泄露等风险,识别率问题也影响其在移动政务中的使用。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在访问政务应用和数据之前应采用数字证书进行双因子强身份认证。适合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的身份认证方式主要是USBKey数字证书和软件密码模块。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硬件USBKey数字证书无法直接应用在移动终端上,目前出现了蓝牙Key和TF卡等用来代替传统USB-Key用于移动办公的身份认证。它们都是将CA机构签发的数字证书存储在硬件Key中,并且支持国密算法,具有双向认证机制及不可抵赖性,适合高安全性要求的移动政务。蓝牙Key不仅可以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办公终端还可以用于台式电脑,结合移动办公管控系统能够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强管控以满足GB/T35282-2017对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的要求。蓝牙Key不仅能够实现数字身份认证,还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的加密、数字签名等功能。在电子政务领域,采用国家政务CA系统签发的国密算法数字证书,标准统一、安全性高、通用性好,但不便携带。TF卡Key是将数字证书加密存储在手机TF上,用户不必单独携带USBKey,但在其他终端上使用则需要对应用系统做定制开发,与二维码配合使用来完成身份认证。在插卡手机本身以外的其他终端上使用时加密、签名等功能受限,且需占用手机的一个卡槽位。软件密码模块具有与硬件Key相同的功能,能完成密码运算并保证密钥存储和使用安全。只需在移动终端安装密码模块就可实现硬件Key的功能,结合二维码信息交互方式,能实现身份认证、加解密、签名等。软件密码模块摆脱了硬件的束缚,方便了用户使用。由于这是一款新的安全产品,使用效果还有待验证,在电子政务移动办公领域应用还很少,但前景广阔。

4结束语

电子政务移动办公需要严格的身份认证,在实践中应根据政务系统的实际情况和应用场景,兼顾安全性、便利性选择合适的移动身份认证手段,为电子政务的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可信的移动办公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凯利,李丹仪,李强,马存庆.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密码模块的身份认证方案实现[J].信息网络安全,2017(09):107-110.

[2]田野.基于数字证书的智能终端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的方法与实现[J].中国民航大学,2017.

生物安全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网络安全云平台;虚拟攻击模块;虚拟防御模块;行为收集

1训练平台主要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社会信息化需求量剧增,国家对网络信息安全人才质和量的需求日益迫切。市场对于网络安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急剧增加。本网络安全技术训练平台包含主机安全、网络攻防、容灾备份、无线安全、生物特征和密码学及应用等方面实训场景,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基础知识以及网络网络空间安全工具等方面的知识,使网络安全平台成为一个开放式、综合性的网络安全技术训练系统。

2训练平台主要功能构建

本次设想的网络安全实训平台应具备如下主要功能:主机安全、网络攻防、容灾备份、无线安全、生物特征和密码学及应用等方面实训场景,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规划与构建、软件工程、应用编程设计、操作系统及应用、数据库基础知识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使网络安全技能训练平台能提供一个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的网络技术训练环境。对于成熟度较高,功能模块齐全,操作界面友好的网络安全技术训练平台来说。不仅需要技术先进网络硬件设备作为支撑,更需要包含多种的情景、灵活的教学模式、多样的学习方法集于一体,力求生动、真实、丰富的网络安全全景实验实训的模拟真实的环境,用来保证训练效果。

3平台功能模块构建设想

3.1网络安全云端资源服务器

在现有的互连网大环境中,攻击者对网络中链接的主机的服务、端口、操作系统后门、应用程序漏洞等一切能够拿来利用的缺陷。进行嗅探、踩点、扫描、分析等操作,从中选取防御级别低、安全管理意薄弱的系统,将其入侵、控制;用于实现自己各种不法行为。日常用户计算机系统则时刻处于遭受网络威胁的状态中。在虚拟的网络安全训练系统中,端口、服务、漏洞、后门等缺陷将被虚拟为真实环境。所有可能出现的网络威胁将按虚拟模块进行分类分组,并搭配组合成组合为各单元,用于训练测评。这就要求实验系统中所有信息资源都必须以虚拟的方式来还原和实现,资源需集中,服务器存放于云端服务器,方便客户机访问和维护人员管理。

3.2虚拟攻击模块

虚拟攻击模块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客户机使用者通过虚拟仿真的攻击模型作为依据,独自建立网络攻击模型架构,对有代表性的网络攻击实例。特别是有可能产生出的攻击过程和攻击结果进行多角度分析评估。使用者可以通过端口扫描工具扫描所有虚拟的主机端口,从中找出能被用来攻击和入侵的环节,随后对该目标进行漏洞信息测试,在帮助中可以找到操作指导,参考后根据端口扫描结果选择攻击对象(虚拟)并制定攻击计划,灵活地按步骤完成训练内容并取得相应得分。虚拟网络攻击模块按照现实常见的攻击手段,制定相应的训练模块体系。体系中主要包含了四大类实验攻击模块:(1)信息收集实验模块:包含IP地址扫描、数据包捕获、数据包嗅探、端口扫描、地址映射、网络结构扫描、DNS域名查询、Finger-LDAP服务等;(2)入侵实验模块:包含密码破解、特洛伊木马使用、缓冲区溢出等;(3)DOS攻击实验模块:包括TCP链接劫持、pingofdeath、UDP—Flood、SYN—Flood、Surmf、邮件炸弹、提权等;(4)欺骗攻击实验模块:主要包括DNS欺骗攻击、ARP欺骗、电子邮件欺骗等。

3.3虚拟防御模块

虚拟防御模块的要功能围绕两个问题来实现:(1)描述网络结构及建立系统的正常行为日志;(2)识别攻击,能最短的时间对已经识别的攻击做出响应。在这里选择虚拟蜜罐技术对攻击行为进行分析并统计相关数据,以此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在整个模块中,数据传输状态将被分为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并为不同特征数据流“打标”,虚拟蜜罐从中统计其相关数据,判断是否存在攻击威胁,用以判断攻击的类型和攻击来源。虚拟主机会以虚拟蜜罐的提供的参数为客户机使用者作为参考,使用者能根据提示以及参数状态判断攻击类型及来源,随后制定对应防御措施,如:端口封闭、安装漏洞补丁、操作系统加固等。

3.4资源损失评估模块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描述网络攻击的危害程度。常规入侵检测系统多数时候只检测是否存在入侵、以及入侵类别,并不能量化被网络攻击对主机遭受的危害程度。资源损失评估模能够根据攻击强度的变化来量化所遭受的资源损失情况。能给与使用者全新感受与认识。在此实验系统模块中,模拟了多个指标作为使用者参考依据。例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带宽变化、网络瞬时流量、优先级、硬盘负载、网络延迟、鼠标键盘响应时间等相关参照信息。此虚拟模块安装服务器端由云端技术人员进行维护。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使用者掌握攻击者发起攻击的攻击的目标、强度,以及攻击的持续时间,为每位被攻击者评估系统受损情况,以提供数字图表、数据图形、损失情况展示等。能对损失情况有更为直观认识。

3.5行为收集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能够为每客户机用户建立用户行为日志,日志记录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所有操作过程和行为,将其中相对重要的操作作为评分依据,对数据库中攻击防御特征库进行比对,查看详细记录,评定攻击和防御行为操作,并算出相应的分值。

3.6虚拟仿真环境模块

虚拟仿真环境模块主要包括用于对网络攻击,如:拒绝服务攻击、洪水攻击等实验进行虚拟,模拟搭建出Web服务器、DNS服务器、邮件服务器、SQL服务器;防火墙、VPN等虚拟真实环境。

3.7管理功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对授权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成绩管理、实验内容管理、作业回收、屏幕广播等相关功能,可以完成对所有授权信任用户的水平评测、积分、登录访问权限等信息做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吕兴凤,姜誉.计算机密码学中的加密技术研究进展[J].信息网络安全,2009(04).

生物安全技术范文篇10

关键词:信用卡;安全保障;满意度;回归分析

近年来,青年群体(90后、00后)步入社会,提前消费日益普及,加上居民消费水平升级和消费观念转型,我国信用卡业务呈到爆发式增长。据央行的《2017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17年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发卡数量共计5.88亿张,同比增长26.35%。在此背景下,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必定伴随着问题,据新浪舆情通2018年分析,信用卡持卡人在各大社交平台的评论中“风险”一词的提及次数最高(提及超过100万次频次),其余依次是“诈骗”“盗刷”“被盗”(均分别提及数十万次);信用卡被盗刷(21.9%)、信用卡诈骗(17.9%)、还款收费问题(17.3%)及信用卡管理问题(13.6%)是信用卡现存的主要问题。据最高法公告显示,2017年我国金融诈骗中,信用卡诈骗的发生率最高,恶意透支、骗取或冒用他人信用卡为主要诈骗手段。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定影响持卡人用卡体验满意度。可见,研究如何提高信用卡安全保障服务质量很有必要。本文基于信用卡安全保障服务,探讨各项安全保障服务与信用卡用户安全保障满意度的关系,有益于商业银行提高顾客满意度。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顾客满意最早由Cardozo(1965)提出,回顾以往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们主要研究不同服务因素与信用卡顾客满意度的关系。张清雨(2017)从产品创新、安全性、优惠活动、便捷性、信用卡的主体功能、服务态度与工作效率和品牌形象8个方面研究信用卡客户满意度,结果显示安全性因素的影响力排名第二。柏明(2016)从员工服务、安全性、费率、服务创新性、信息可得性以及便捷性等六个维度来分析光大银行信用卡客户满意度,结果显示安全性因素的影响力排名第三。张楠(2012)从安全、便利、服务、创新等19个服务因素研究信用卡客户满意度,结果发现,便利和安全是对客户满意影响最大的因素。综合以往信用卡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从不同服务因素研究信用卡顾客满意度,发现目前国内未有学者从信用卡安全保障角度研究顾客满意度。综上,本研究从信用卡安全保障角度出发,研究各项安全保障服务与信用卡安全保障服务满意度的关系。

二、信用卡安全保障服务因素

信用卡安全保障服务满意度是指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对发卡银行提供保障信用卡安全的相关服务的整体满意程度。结合文献资料和对信用卡用户访谈结果,本研究认为信用卡安全保障服务主要划分为事前防范和事后止损赔偿处理两个阶段的服务,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属于事前防范服务,事后处理为发生风险后的止损赔偿服务。(一)安全教育服务。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背景下,商业银行与全社会亟须通过支付安全教育,增强持卡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刘少辉,2019),防范发生信用卡支付风险。安全教育主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使持卡人认识信用卡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以达到增强持卡人安全意识的目的。本研究认为商业银行通过宣传典型诈骗案例、宣传新型诈骗手段及方式、宣传安全用卡等方式展开对持卡人安全教育。(二)安全技术服务。安全技术是指通过银行的安全技术与安全保障系统,为持卡人提供信用卡交易、支付及资金安全等方面的技术保障。结合访谈和文献分析结果,银行主要从卡片安全性、支付安全性、资金变动通知、资金异常监控、安全保障、个人信息保护6个方面为信用卡持卡人提供安全技术服。(三)事后处理服务。事后处理服务是指当信用卡发生安全风险时,银行如何帮助持卡人及时止损以解决安全风险问题,并对资金损失进行理赔等相关服务。因此,本研究从客服态度、挂失响应时间、挂失手续、失卡保障、损失理赔5方面服务描述银行事后处理服务。

三、数据来源和分析

本研究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特征;第二部分为测量持卡人对信用卡各项安全保障服务的满意度,具体包括安全教育服务、安全技术服务和事后处理服务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其中调查问卷中事后处理项目只针对发生过信用卡风险的持卡人;对满意度衡量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1表示非常不满意,2表示不太满意,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满意,5表示非常满意。本研究主要以网络问卷方式收集数据,发放200份问卷,共回收155份问卷。剔除可疑问卷15份,有效问卷共1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3%。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和事后处理3项服务因素与信用卡安全保障服务满意度的关系。由表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项安全保障服务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由表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模型多重决定系数R2的值为0.596,说明3个服务因素对信用卡安全保障满意度的解释力是59.6%,3项安全保障服务对整体满意度均存在正向影响,其中,安全技术的影响最大(Beta=0.354),其余依次为事后处理、安全教育。由此,多元回归模型推定式如下:信用卡安全保障满意度(Y)=0.6+0.354*安全技术+0.347*事后处理+0.216*安全教育***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0level(2-tailed).**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2-tailed).*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5level(2-tailed).总而言之,从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可看出,受访者认为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和事后处理3项服务对信用卡安全保障服务满意度均存在正向影响。其中,安全技术服务对整体满意的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事后处理、安全教育。

四、结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