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调查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0:31:06

商业调查报告

商业调查报告范文篇1

一、家装行业商业贿赂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家装公司“承包式”采购材料。一些业主因工作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家庭装修,往往要到家装公司咨询,而家装公司则会以省心、省钱、省力等理由来说服业主选择“全包服务”,多数业主比较相信家装公司的“专业眼光”,放权家装公司采购装修材料。然而,一旦签订了合同,家装公司就会与特定的建材经销商联系,按照采购单的明细从中购买所需建材,经销商故意将建材的价格调高,事后暗中给付家装公司“劳务费”贿赂,即使业主在场也无法发觉其中的“猫腻”。

(二)家装人员“定向式”使用材料。现在多数家装人员成为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建材经销商的“推销员”,使用特定建材经销商的材料,为经销商拉拢客户,赚取更多的利润,事后获取丰厚的“回扣”。“谁给的回扣高,就使用谁的产品”已经成为家装市场使用材料的“潜规则”,严重破坏了家装行业公平竞争的环境。调查发现,一般的家装工所拿的回扣大多在10%左右,像油漆工和水泥漆工的回扣更高,能够达到20%。比如,一般家庭装修所用的木料费用大约在10000元左右,按10%回扣率计算,木工仅此一项就可从建材经销商店拿到上千元回扣。

(三)设计人员“策划式”推荐材料。为了追求生活品质,部分业主在装修过程中会聘请专业设计人员参与策划,而部分设计员为了拿到建材销售商暗中给付的“回扣”,往往会有意识的把设计复杂化,增加许多不必要的装修项目,同时还会向业主推荐使用何种材料合适。例如,一些设计人员为了拿回扣,故意多设计吊顶、多掏壁橱。如果业主听信设计师的建议,就会不知不觉进入设计师预订的回扣陷阱。另外,如果不是家装公司包工包料的话,一般都是由设计师带领业主去建材市场选购,而且会有意地把业主带到约定的经销商处购买建材,或者干脆在设计时,直接把一些特定的材料设计到效果图中,让业主没有选择的余地。

二、家装行业商业贿赂行为取证及查处难点

家装市场中商业贿赂现象较普遍,但因其隐蔽性强等特点,使得工商部门调查取证工作较为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贿赂主体呈现多元化特点。家装市场商业贿赂行为往往涉及到较多不同类别的建材经营主体,对一个家庭装修业主来说,装修时要采购木材、油漆、水泥、瓷砖、地板砖等多种材料,涉及到的建材经销商较多,经营类别较杂。建材经销商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家装市场中争得“一份羹”,往往会选择用回扣交易的方式排斥竞争对手,查处商业贿赂行为点多面广。另外,家装市场商业贿赂中受贿对象比较分散,一个建材经销商会同时与多个家装公司、设计师和家装工产生回扣交易。其中,家装工又分为木工、漆工、水泥工等不同工种,这些家装工没有稳定的经营地址,流动性较大,给调查取证带来困难。

(二)贿赂行为具有事后隐蔽性。家装行业中的贿赂行为一般都是事后进行,不论是家装公司、设计师还是单个家装工,事前与经销商都存在回扣交易的口头约定,当成功为经销商拉拢到客户,获得盈利后,经销商会将约定的那部分回扣返还。更有部分精明的经销商,利用搞“积分卡”、“收标签”等形式来达到其贿赂的目的。例如,一些油漆经销商在销售的油漆桶上贴上特定的标签,事先约好一张标签能够拿到的回扣数额,油漆工只要拿着标签到经销商处就可以换取回扣。

(三)缺少相关书面证明材料。个体建材经营者,通常情况下,根据家装工拉拢的客户的消费数额支付回扣,对经营活动大多没有建立账簿,执法人员找不到商业贿赂行为的书面证据。另外,一些规模较大的建材经销商即使建立账簿,多数采用不入账或记作其他项目的方式支付回扣,利用账簿中出现的业务人员较高的奖励、提成或促销、折扣、广告宣传等开支,掩盖商业行贿行为。更有甚者,为了应付工商部门的检查会建两套账本,甚至三四套账本。

(四)群众“潜规则”意识严重。从事家装经营活动,不论是行贿方还是受贿方,多数法律意识不强,将回扣交易行为看成是普遍存在的“法规则”,参与回扣交易人员存在“拿钱办事”的主观意识,能够主动揭露行业内幕的人很少。工商执法检查中发现,多数周边知情群众仅把交易“回扣”看成“好处费”、“辛苦费”,在心里给予了合理化认识,不愿配合执法人员开展调查。

(五)法律法规赋予权力不足。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查处商业贿赂行为,工商执法人员没有查封、扣留等权力,致使执法中常常出现当事人销毁证据、逃避检查等问题,特别是对家装市场中隐蔽较强的贿赂行为很难及时取证。同时,工商部门现有的执法手段显得过于单一,调查取证手段不够有力,往往造成对当事人拒不接受调查、不提供有关材料等行为束手无策。

三、家装行业商业贿赂行为监管对策建议

(一)推行长效教育引导制度。定期开展“家装行业商业贿赂案例”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印发传单、在新闻媒体上开设专栏等方式,加大家装市场抵制商业贿赂行为的宣传力度,使消费者和建材经营者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商业贿赂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性,使家装市场中“见怪不怪”的商业贿赂现象引起周边群众的高度重视,共同参与到家装市场商业贿赂行为举报监督工作中,努力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商业贿赂为耻”的氛围,使家装行业经济秩序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二)推行经营主体承诺制度。积极推行家装市场抵制商业贿赂承诺制,结合实际制定《建材经销商诚信经营承诺办法》,确定由大型建材经营单位和家装公司为“承诺试点单位”,要求他们签订自觉抵制商业贿赂、不推销质次价高建材等内容的承诺书。同时,工商执法部门定期开展“承诺事项”监督检查活动,引导经营者提升自律意识,自觉依法规范经营行为,全面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三)推行家装行业经纪人制度。针对多数市民缺乏专业知识,对装修所需建材不够了解,缺乏建材质量鉴别力的问题,探索推行家装行业“家装经纪人制度”,引导一批装修建材专业人员开办装修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开当前各类建材的市场价格、质量标准、单位面积用料数量等信息,同时引导部分职业家装经纪人进驻市场,业主可以随时咨询装修知识,并在他们的指导下购买建材,以公开的装修信息机制抵制价高质次装修建材侵害消费者利益现象。

商业调查报告范文篇2

——关于第二营业部开展商业门市抵押贷款的调查报告

自2004年以来,东陵区农业合作银行第二营业部部针对地处城区,金融竞争环境较为激烈,贷款产品单一的这一现实问题,坚持以“适应客户需求”为中心,在金融竞争的夹缝中抢抓机遇,逐步完善贷款产品开发机制,凭借他们热诚的服务和合理的定位,大力开展商业门市抵押贷款业务,创出了独特的信贷品牌,原创: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第二营业部信贷员的配合下,我行信贷管理部协助办公室对该部开办该业务所处背景、开办后产生的效果、具体的操作过程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所处背景

东陵区农业合作银行第二营业部周边商业银行鳞次栉比、竞争非常激烈,加之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浮等因素,依靠坐门等客的营销方式,优秀的贷款载体较难寻找。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该部信贷资金投放进度和规模扩张,使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体现不明显,信贷生息资源越来越少。2003年以前,该部贷款总规模在5000—6000万元,收息在360—380万元间徘徊。但在此期间,总有一些附近居住的经营商户到该部咨询融资问题,当时这些咨询者中,大部分人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有固定资产暨商业门市,所经营或拟经营的项目发展前景较好,盈利性也较强,苦于资金不足、向商业银行借贷又因不符和贷款条件,眼看着商机溜走,心有不甘的一部分人就向民间借贷、向典当行融资,但资金融通的成本较大,得不偿失。获取了这些信息后,该部又对这些融资需求对象做了充分的市场调查,结合当时市区两级管理部门提出的打造“社区银行、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目标,结合近些年来我市房产市场稳中有升的趋势,总结出开展商业用房抵押贷款业务风险小、利润高,在些客户将是一批潜在的优良信贷载体,经与上级行沟通、批准后,该部对贷款投放对象作了及时调整,适时开办了门市房抵押贷款,给客户提供正规的融资服务,受到了广大客户的欢迎。

二、产生的效果

自该部2004年3月开办此业务以来,当年对36位客户发放43笔,累计发放额3520万元,当年实现收息收入120.5万元;近一年的时间的运作和实践,充分表明该项业务适应市场需求,潜在的客户资源丰富,符合我们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经信贷人员与发生过业务往来客户的不断宣传,实行品牌化营销,给此项业务冠名为“创业贷款”,进而使客户群体不断增加,使择优选择优良载体成为可能。原创:2005年,他们对93名客户累计投放94笔金额7687万元的商铺抵押贷款。到2005年末,该类贷款余额就达到了7731万元,占该部全部贷款余额的68%,全年实现收息565万元,占全部收息的65%,比上年增收255万元,贷款到期回收率达到100%,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具体操作过程

该部在开办该新业务之初,就把控制和降低经营风险放在首位,根据《担保法》、《贷款通则》及上级行社制定的信贷业务操作制度,制定了门市房抵押业务的操作流程,并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1、做好充分的贷前调查。在选择客户上,优选项目前景较好、盈利性较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的贷款投放对象,能够提供合法有效、产权明晰的有效抵押商业用房,做到两名以上信贷人员实地勘验,并针对抵押物的地理位置、环境氛围、市场价值、历史交易价格、评估机构的评估价值等综合分析确定其合理的贷款额度和抵押率,目前该部所发放的此类贷款的抵押率均控制在60%以内。

2、指定评估机构。业务开办初期,他们并没有确定指定的评估中介机构,都是客户自己找评估机构,从实践来看,其估价结果通过他们实地调查后均存在估价过高的情况。因此,该部及时做出决定,指定专门的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其结果作为发放贷的参考依据。

3、严密手续及时报备。严密信贷手续是有效控制风险的最好手段。在该部得知其他银行出现假他项权利证时,为了规避此类风险,他们对抵押物办理他项权利证时,实行全程监控办理制度,并始终坚持这一制度至今。同时坚持借款人及配偶、抵押人及财产共有人、抵押物承租人来行亲笔签字,并出具特别承诺制度。为控制意外风险,确保抵押物的安全足值,他们还与平安保险公司沈阳分公司合作,要求债务人对抵押物进行投保,并确定该部为第一受益人的风险转嫁制度。由于自然人贷款权限的问题,该部与市区两级行社请示,在征得上级同意后,采取了自行审批后,上报两级行社备案制度。

4、严把贷款审查、审批关。在做好贷前调查后,审查审批环节在堵塞漏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部做到每笔贷款均由信贷审批小组审议审批,发挥群策群力的优势,防止出现贷款的操作风险。

5、建立健全的档案资料。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对控制和降低风险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也是最后一道防范经营风险的屏障。为此,该部在该业务的档案必备资料的完善上,参照了《担保法》、信贷业务内控制度及抵押类贷款所需资料制定了完善的商业门市房抵押贷款档案目录。如该部需要依法维护债权时,完善的档案资料、翔实的书面证据将会给他们降低工作量,并给予债务人很大的压力。

6.贷后检查到位。坚持贷后检查到位,能有效监督和保证客户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能够提前预知风险,提前做出科学的决策,为实施有效的债权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7.增强服务意识。作为金融服务行业,他们加强服务意识,急客户所急多,为客户着想,及时审批、及时发放贷款,原创:为客户赢取商机,是他们最好的宣传途径。目前,该部客户中有很大部分是相互告知,而到该部建立信贷关系,并成为优良信贷载体的。

四、今后设想

商业调查报告范文篇3

——关于第二营业部开展商业门市抵押贷款的调查报告

自2004年以来,东陵区农业合作银行第二营业部部针对地处城区,金融竞争环境较为激烈,贷款产品单一的这一现实问题,坚持以“适应客户需求”为中心,在金融竞争的夹缝中抢抓机遇,逐步完善贷款产品开发机制,凭借他们热诚的服务和合理的定位,大力开展商业门市抵押贷款业务,创出了独特的信贷品牌,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第二营业部信贷员的配合下,我行信贷管理部协助办公室对该部开办该业务所处背景、开办后产生的效果、具体的操作过程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所处背景

东陵区农业合作银行第二营业部周边商业银行鳞次栉比、竞争非常激烈,加之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浮等因素,依靠坐门等客的营销方式,优秀的贷款载体较难寻找。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该部信贷资金投放进度和规模扩张,使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体现不明显,信贷生息资源越来越少。2003年以前,该部贷款总规模在5000—6000万元,收息在360—380万元间徘徊。但在此期间,总有一些附近居住的经营商户到该部咨询融资问题,当时这些咨询者中,大部分人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有固定资产暨商业门市,所经营或拟经营的项目发展前景较好,盈利性也较强,苦于资金不足、向商业银行借贷又因不符和贷款条件,眼看着商机溜走,心有不甘的一部分人就向民间借贷、向典当行融资,但资金融通的成本较大,得不偿失。获取了这些信息后,该部又对这些融资需求对象做了充分的市场调查,结合当时市区两级管理部门提出的打造“社区银行、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目标,结合近些年来我市房产市场稳中有升的趋势,总结出开展商业用房抵押贷款业务风险小、利润高,在些客户将是一批潜在的优良信贷载体,经与上级行沟通、批准后,该部对贷款投放对象作了及时调整,适时开办了门市房抵押贷款,给客户提供正规的融资服务,受到了广大客户的欢迎。

二、产生的效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自该部2004年3月开办此业务以来,当年对36位客户发放43笔,累计发放额3520万元,当年实现收息收入120.5万元;近一年的时间的运作和实践,充分表明该项业务适应市场需求,潜在的客户资源丰富,符合我们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经信贷人员与发生过业务往来客户的不断宣传,实行品牌化营销,给此项业务冠名为“创业贷款”,进而使客户群体不断增加,使择优选择优良载体成为可能。2005年,他们对93名客户累计投放94笔金额7687万元的商铺抵押贷款。到2005年末,该类贷款余额就达到了7731万元,占该部全部贷款余额的68%,全年实现收息565万元,占全部收息的65%,比上年增收255万元,贷款到期回收率达到100%,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具体操作过程

该部在开办该新业务之初,就把控制和降低经营风险放在首位,根据《担保法》、《贷款通则》及上级行社制定的信贷业务操作制度,制定了门市房抵押业务的操作流程,并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1、做好充分的贷前调查。在选择客户上,优选项目前景较好、盈利性较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的贷款投放对象,能够提供合法有效、产权明晰的有效抵押商业用房,做到两名以上信贷人员实地勘验,并针对抵押物的地理位置、环境氛围、市场价值、历史交易价格、评估机构的评估价值等综合分析确定其合理的贷款额度和抵押率,目前该部所发放的此类贷款的抵押率均控制在60%以内。

2、指定评估机构。业务开办初期,他们并没有确定指定的评估中介机构,都是客户自己找评估机构,从实践来看,其估价结果通过他们实地调查后均存在估价过高的情况。因此,该部及时做出决定,指定专门的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其结果作为发放贷的参考依据。

3、严密手续及时报备。严密信贷手续是有效控制风险的最好手段。在该部得知其他银行出现假他项权利证时,为了规避此类风险,他们对抵押物办理他项权利证时,实行全程监控办理制度,并始终坚持这一制度至今。同时坚持借款人及配偶、抵押人及财产共有人、抵押物承租人来行亲笔签字,并出具特别承诺制度。为控制意外风险,确保抵押物的安全足值,他们还与平安保险公司沈阳分公司合作,要求债务人对抵押物进行投保,并确定该部为第一受益人的风险转嫁制度。由于自然人贷款权限的问题,该部与市区两级行社请示,在征得上级同意后,采取了自行审批后,上报两级行社备案制度。

4、严把贷款审查、审批关。在做好贷前调查后,审查审批环节在堵塞漏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部做到每笔贷款均由信贷审批小组审议审批,发挥群策群力的优势,防止出现贷款的操作风险。

5、建立健全的档案资料。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对控制和降低风险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也是最后一道防范经营风险的屏障。为此,该部在该业务的档案必备资料的完善上,参照了《担保法》、信贷业务内控制度及抵押类贷款所需资料制定了完善的商业门市房抵押贷款档案目录。如该部需要依法维护债权时,完善的档案资料、翔实的书面证据将会给他们降低工作量,并给予债务人很大的压力。

6.贷后检查到位。坚持贷后检查到位,能有效监督和保证客户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能够提前预知风险,提前做出科学的决策,为实施有效的债权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7.增强服务意识。作为金融服务行业,他们加强服务意识,急客户所急多,为客户着想,及时审批、及时发放贷款,为客户赢取商机,是他们最好的宣传途径。目前,该部客户中有很大部分是相互告知,而到该部建立信贷关系,并成为优良信贷载体的。

四、今后设想

商业调查报告范文篇4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定义

通常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施的审计。通过审计分清企业负责人应负有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包括对所在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验证,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负责任的界定和评价。

具体到商业银行领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对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贯彻执行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法规及履行职责情况,经营决策和管理行为,所在单位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等作出的客观、公正的审计和评价。

二、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定义

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扩大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适用于具体承办业务的关键岗位人员。其主要包括关键岗位的界定、强制休假和离岗审计的定义。

(一)关键岗位:关键岗位是指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且涉及风险控制点,承担较高风险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应当进行重点管理和监督的工作岗位。具体岗位需各商业银行根据本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义和分类。

(二)强制休假:强制休假是指根据风险控制工作需要,在不事先征求本人意见和不提前告知本人的情况下,临时强制要求关键岗位人员在规定期限内休假并暂停行使职权,同时对其进行离岗审计的一种制度安排。

(三)离岗审计:离岗审计是指各级机构在安排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期间,组织对其履行岗位职责、经营管理活动既业务操作的合规性等情况实施审计的行为。

(四)经济责任审计与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联系和区别

正如前文所说强制休假离岗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扩展和特殊形式,其本质上仍然是经济责任审计,只是其审计对象、审计方式、适用范围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审计略有不同。一是审计对象较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更广,既包含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包括承担具体业务的工作人员;二是审计适用的前提条件不同。传统经济责任审计更多地是指管理人员任职期满即将离职或在任职期间需接受履职考核情况下开展审计。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则是针对关键岗位人员任职时间较长但因某些原因还不能按规定进行岗位轮换的情况下,为防范风险安排其离岗休假并对其工作进行审计,审计结束后关键岗位人员还需返回原岗位继续工作。对于已按期正常轮换岗位的关键岗位人员是不需要进行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审计方式和范围略有区别,对于承担管理责任的的关键岗位人员其审计内容和范围应与传统经济责任审计一致。对承担具体业务的工作人员其审计内容和范围与其工作职责相一致,不涉及各类管理指标等内容,审计内容和范围相对单一。

三、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对象的界定

在明确了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基本定义后,要进一步实施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就必须对审计对象进行界定。从字面上理解,关键岗位人员离岗审计的对象自然是关键岗位人员,从上文的定义中可以归纳为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且涉及风险控制点,承担较高风险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应当进行重点管理和监督的工作岗位。由于各商业银行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不尽相同,所以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界定也存在区别,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主要包括:一是一级(直属)分行正副行长、二级分行行级负责人、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二是二级分行以下各级机构负责人;三是空白重要凭证管理岗、上门收款岗、上门服务岗、经办行密押员、经办行密押主管、对公客户经理、个人客户经理、消费信贷调查岗、值班经理岗、财务核算岗、事后监督中心经办、业务处理中心资金清算岗、对账中心经办、现金营运中心主任、现金营运中心库管员、打卡岗位、空白卡保管岗、作废卡保管岗、已制客户证书管理岗、落地及可疑指令处理岗等。其中一和二可理解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其承担更多的是管理责任,故对这些人员的离岗审计基本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同。其他关键岗位人员因为更多的是承担一种业务经办直接责任,因而通常采取较为特殊的离岗审计。

四、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实施方法

关于如何对关键岗位人员实施强制休假离岗审计,不同的商业银行根据本行实际有着不同的组织程序和审计方法。本文还是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重点阐述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实施流程。

(一)审计的组织实施。在中国工商银行,关键岗位离岗审计工作主要由人力资源部门和内控合规部门以及各业务主管部门分工负责。每年年初各级行人力资源部门需根据本行关键岗位人员的任职情况会同各业务主管部门编制离岗审计对象人选计划,并通知内部审计部门组织离岗审计;内控合规部门在接到人力资源部门相关审计通知后负责离岗审计的组织工作;业务主管部门则视需要协同内控合规部门实施离岗审计工作。

(二)审计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工商银行,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离岗审计主要以该关键岗位的内控管理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为依据,一般情况下包括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执行本岗位相关内控管理规定的情况以及履职时限内所经办业务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具体内容还需依据不同岗位的相关管理制度和主要风险点分别确定。

(三)审计的流程。在中国工商银行,关键岗位人员的离岗审计一般遵循以下流程。一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提前两个工作日通知相应内控合规部门组织离岗审计;二是由内控合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成审计组,或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组成审计组,并确定审计组组长和主审人;三是审计组以被审计对象所在岗位内控管理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为依据,编制《离岗审计方案》,经内控合规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四是开出《离岗审计通知书》,开展现场审计工作并确认审计事实,五是出具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人的意见;最后是由主管行长签发和发送审计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后续整改。

五、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积累了较多经验。但在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这一较为特殊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同时也制约着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

(一)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对象较多,涉及范围广,审计工作量大。作为一家内控严密的商业银行,设置的关键岗位通常较多,从事关键岗位人员也相对较多。客观上导致审计对象的多样化。以工商银行为例,除去一、二级分行行级领导岗位,各分支机构负责人以及各部门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以外,还有运营类、营销类等20多个不同类型的关键岗位,其中光对公、对私客户经理的从业人员数量就已十分庞大。因此,理论上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对像相比以管理人员为主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要多出很多,客观上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

(二)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缺少统一、有效的评价指标,审计质量较难把握。由于商业银行关键岗位人员一般分为各分支机构承担管理责任的人员和承担业务经办直接责任的岗位人员两类。前一类人员的离岗审计即是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其审计内容、范围、评价指标等均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模式,审计工作可以按图索骥,能够较好的把握审计质量。后一种类型即为本文重点探讨的适用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关键岗位人员。这类人员众多,涉及营销、运营、操作等不同工种,对于这类人员的审计还未能形成统一的审计评价指标,也没有相对标准化的审计模式,对审计质量不易把握。例如对客户经理的审计、对大堂值班经理的审计,除对其履职情况进行了解外,很难找到其他评判标准,再加上商业银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未能完全标准化的情况下,审计工作更难以规范。

(三)基层审计人员素质、力量较为薄弱。当前,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基本采用“分层审计,下查一级”的模式。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审计一般以承担较多经营任务的基层支行开展。由于要承担各类经营任务,支行审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一般较难得到保证,独立性也相对较弱、缺乏专业审计人员,从而给基层支行的关键岗位人员离岗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离任审计过程中各职能部门较难充分协调。

按照现有的管理办法和惯例,商业银行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工作一般由人事部门根据岗位轮换计划提出。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有审计部门单枪匹马实行审计。由于各部门审计、考核和调查的组织形式和考核标准不一致,在时间上往往不能统一进行,从而造成审计工作不充分。

六、完善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鉴于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存在以上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结合工商银行近年的审计实践,提出一些完善该类审计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结合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实际,完善关键岗位设置,建立规范的轮岗机制。由于开展关键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前提是关键岗位人员未能按照要求进行轮岗。因此,商业银行根据本行实际,科学合理的设置关键岗位,建立规范的轮岗机制是减少审计工作量的有效方式。商业银行需定期更新完善关键岗位目录,做好人员储备,每年制定轮岗计划并认真执行,对于客户经理等营销岗位则应定期更换其服务对象,实施“轮户”管理,从而大量减少需开展强制休假离岗审计的对象。

(二)建立标准化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推进关键岗位人员工作质量评价规范化。由于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审计缺乏标准和评价指标。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对本行的所有岗位进行梳理,制定统一的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同时梳理关键岗位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点,将关键岗位的工作流程标准化,以流程图的形式进行固化。如此,审计人员则可以按照标准化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对相应风险点的控制情况进行审计分析,从而保障审计规范,提高审计质量。

(三)加强对基层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由于基层审计人员素质、力量较为薄弱。为保障基层行的审计工作质量除需加强人员保障外,还必须加强对基层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上一级审计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基层行审计人员的理论修养。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有计划的征调基层审计人员参与,在实践中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另外,上级行审计部门应考虑制定并下发类似于《经济责任审计手册》等内容的指导意见,指导基层审计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保障审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商业调查报告范文篇5

关键词:精准扶贫;城乡居民;健康保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五年来,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扶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一揽子政策,明确要求:“要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险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作为扶危济困的行业,在减少因灾因病返贫致贫、优化扶贫资源配置、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方面有独特优势。2012年12月以来,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积极参与城乡居民大病等政策性医疗保险,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精准扶贫的职能作用,效果明显。

一、商业健康保险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脱贫1300万人以上的成就,被誉为“最伟大的故事”。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战略选择,是对以往扶贫工作的改进与发展,其要求通过“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贫困者”的层层深入,以达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目标。党的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健康保险将成为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要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2016年5月,中国保监会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坚持定向、精准、特惠、创新的原则,创新保险扶贫体制机制,建立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相适应的保险服务体制机制,对保险业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理论遵循。保险的本质是互帮互助、扶危济困,与精准扶贫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参与扶贫开发具有独特的机制优势。保险最基本的职能正是在大范围人群中转嫁个人风险,为发生不幸事件的个体提供经济补偿,保险本身即具有精准性,这恰恰与“精准扶贫”的扶贫攻坚要求高度吻合,而商业保险立足保险公司业务特点,依托专业和规模优势,将健康险作为攻坚扶贫主战场,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以政策性健康险为基础,开创扶贫攻坚新思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健康中国”战略下的一项惠民政策,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是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基础上,对个人负担的部分再给予一定比例报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疗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助力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是用“中国式”智慧解决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按照“定向、精准、特惠、创新”的扶贫原则,通过定向致贫重灾区、精准对接贫困户、贫困建档人群保费优惠以及服务内容创新等方式,切实发挥大病保险的兜底保障作用。惠泽人民的医疗保险政策与商业保险公司专业化的服务相结合,极大程度上实现了人民“病有所医”的美好心愿,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巩固了党的执政能力和地位,同时在均衡医疗资源、平衡医患权益方面,也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二)以商业补充健康险产品为助力,拓展扶贫攻坚新举措。中国人寿紧紧发挥主营业务特点和网点优势,不断扩大保险供给,丰富、创新扶贫举措。2016年以来,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特定贫困人群的保险需求,在开展政保业务经验的基础上,公司先后开发了针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孤儿群体的“国寿附加两保一孤团体重大疾病保险”、“国寿附加扶贫意外费用补偿团体医疗保险”等一系列扶贫保险产品,逐渐形成了“扶贫保”系列扶贫专属产品,全面覆盖人身意外、意外医疗、重大疾病及大病补充等,有力地满足了贫困人口的保险保障需求,顺应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保险扶贫的发展方向,提高了保险扶贫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二、青海省商业健康保险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2016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青海省委专题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出了“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把脱贫攻坚摆在头等大事,放在第一民生工程的地位上,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发展产业、易地搬迁、资产收益、转移就业、医疗保障和救助、发展教育、生态保护、低保兜底等“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以及交通、水利、电力、医疗卫生、科技、通信、金融、文化惠民、电商和市场体系建设、农牧民危旧房改造等十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形成了“1+8+1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进一步细化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现路径。在医疗保障和救助方面,青海省卫生计生委与省扶贫开发局召开健康扶贫工作协同推进会,对青海省地方病、传染病、高原病、慢性病这四类疾病患者予以精准扶贫和专项救助,进一步加大健康扶贫的工作力度。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政策,调整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政策,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医疗待遇保障,向贫困人口进行大幅倾斜,真正做到了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发生。通过一整套强有力的“组合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一)大力推动大病保险,有效遏制因病致贫、返贫。为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提升服务质量,青海省政府积极探索与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合作的形式,切实做好民生工程。2012年9月,省长办公会通过《青海省扩大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施方案(暂行)》,确定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采用“政府主导、商业运作”模式,实行省级统筹,12月1日正式启动大病保险工作,在全国实现两个“率先”,即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率先实现将大病保险省级统筹模式。经过公开招标,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承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及西宁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服务工作,人保财险承办海东市和海西、海北、玉树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服务工作。大病保险工作政策性强、牵扯面广、关注度高,开展大病保险在国内尚属首例,既没有可借鉴的历史经验,也无现实可遵循的实例,青海作为全国第一个先行启动的省份,对全国的大病保险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也给公司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高度重视,站在“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的高度,将此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战略业务来抓,提出立足省情、探索创新,将大病保险业务做成国寿系统模板的目标,探索出一套符合青海省大病保险业务运行模式。公司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负总责的大病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分管的领导任副组长,具体抓,并成立了健康保险事业部,具体负责大病保险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在省会西宁成立了省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实现业务省级集中审核、专业化管理;在城区10家大型定点医疗机构以及大病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和县级公司设立了大病医疗保险服务窗口,利用现有的大病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实现参保参合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与基本医保即时结算,形成了省、市、县完整的三级管理机构、服务队伍。大病保险政策实施五年多来,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累计承保中标地区城乡居民1336.71万人,年均承保222.79万人,并为12.3万人(次)提供大病保险结报服务,累计支付大病保险医疗费用64387.33万元。城乡居民大病患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7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患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90%,个人自付比例较开展大病业务开展前下降16%,中标地区“三州一市”3497名贫困人口已享受倾斜政策,大病结报费用共计1477.67万元,切实解决了贫困人口患者“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民生难点,有病也扛着的老百姓如今敢去医院看病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例如某藏族老人是达日县莫坝乡萨尔根村五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膝下无儿无女,夫妻二人相依为命,靠政府发放的低保金和帮助别人放牧生活。2015年8月23日,由于一场大火将老人烧伤,经过26天的治疗,共花费411400.12元。按规定基本医保最高报销10万元,民政部门为其补助了5万多元。达日县大病保险工作人员在老人出院后第一时间收集病案资料,及时为她报销大病医疗费用242748.7元。老人的老伴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老泪纵横地说:“瓜真切!瓜真切!”(藏语意思:谢谢!)(二)积极探索扶贫小额健康险,实现精准健康保障。为扎实推进西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探索和创新保险扶贫的有效方式,发挥商业保险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方面的良好作用,确保保险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西宁市2016年实施了精准扶贫“健康保”保险项目。2016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成功中标精准扶贫“健康保”保险项目。该项目安排了11011.78万元专项资金,为西宁市7188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综合保险,对意外伤害、身故、住院补充医疗实行保险全覆盖;为19332名女性提供女性安康保险,实际参保总金额1011.78万元。对西宁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育龄妇女实行多发妇科癌症保险全覆盖,着力解决因意外事故、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截至2017年底,西宁市精准扶贫“健康保”保险项目共处理赔付案件9316件,赔付金额672.18万元。“健康保”项目的实施,减轻了贫困户的医疗负担,有效地解决了因意外事故、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实现了西宁市建档立卡户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政策内个人自负部分的全兜底,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广大贫困户的关心和关爱。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文件精神,将“精准扶贫工作”做实做好,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保险保障问题,为贫困人口提供优质服务。在开展“健康保”工作过程中,组成“健康保”服务团队,在青海省组织的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中,派出员工积极协调各乡镇做好“健康保”的宣传、保险服务卡的发放、理赔流程的讲解、理赔案件的收集以及参保对象的咨询工作。根据《西宁市精准扶贫“健康保”保险项目执行手册》的相关要求,熟练掌握保障内容、理赔流程和对接要素,并与乡政府联合开展项目培训,从而使“健康保”项目宣传深入到每一个扶贫户家庭。中国人寿用“客户至上”的精细服务,温暖了贫困客户的心,得到了各地政府及贫困家庭的一致好评。农民日报、西海都市报等媒体多次对我公司优质的“健康保”服务进行宣传报道。

三、青海省商业保险扶贫存在的问题

青海省海拔高、环境艰苦、高原病多、医疗成本高、服务半径大、病程周期长,贫困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贫困面积广。全省98%地区属于国家连片特困地区。藏区连片特困地区六州全覆盖。二是贫困发生率高。全省贫困村162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0%;“两线合一”(扶贫标准和低保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万,贫困发生率为13.2%,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三是贫困程度深。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东部浅脑山区和高原高寒牧区,气候高寒干旱,生态脆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产业结构单一,增收难度大。四是脱贫成本高。贫困人口分布呈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扶贫战线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资金投入需求量大。五是致贫原因复杂。贫困人口致贫因素复杂多样且交织叠加,主要致贫因素中因病、因残、缺劳力、缺乏技能占比达55.4%。六是返贫压力大。全省农村牧区贫困与非贫困界限不明显,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差,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难度大。

四、商业健康保险扶贫工作政策建议

商业调查报告范文篇6

一、全省社区商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商业作为商贸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社区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服务范围更加宽泛,已经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便民利民服务和安置职工再就业、吸纳城镇职工再就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社区821个,商业网点59089个,其中:便利店23088个,超市1566个、洗衣店1933个、美容美发店6099个、早餐店6477个、再生资源回收点958个、肉菜市场926个、其他网点17982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2个,社区数量486个,其中:便利店5915个、超市1249个、洗衣店1300个、美容美发店4121个、早餐店2673个、再生资源回收点691个、肉菜市场380个、其他网点14015个。

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省社区商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打造优势商圈,构筑社区商业发展新格局。

通过规划和打造商业圈,进一步整合社区商业资源,提升社区商业档次,提高社区商业总量,优化内部结构,打破传统的商业模式,构建现代社区商业发展的新格局。重点发展以企业、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网上交易、金融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建设区域性日用消费品中心,建设服装、食品、百货、日杂等生活用品集散中心,发展以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商业旺圈,以商业街为中心,培育以大型购物中心和大型专卖店及咖啡厅、酒吧、游乐园等为主要特色的商圈。通过商圈的繁荣发展,带动了一些新兴业态的商业企业进驻社区,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增添社区商业新的增长点。

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近年来,商务楼宇不断增多,大量的金融、信息、中介、等新兴服务业态开始进入社区,不仅增加社区商业网点总量,而且为发展新兴业态商业网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引导大企业进入社区,提升社区商业档次。

社区商业网点较多,但总体上规模偏小,质量偏低,为了改变这种格局,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在引进规模大效益好、业态新的优质项目上下功夫,有意识地引进一批企业落户市区。如欧亚车百在创新经营、变革管理上逐步去适应社区需求、锁定顾客,打造核心竞争力。经营上,找准经营定位,依托社区需求,实施经营和管理,先后筹建引进地下美食城、肯德基车百连锁店等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功能。20*年儿童娱乐场和诗婷、诗兰百丽美容院的入驻,进一步满足了社区需求,为社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更优、放松、休闲、娱乐场所。目前我省进入社区的企业主要包括连锁超市、便利店、餐饮服务企业、洗染业、美容美发企业以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连锁超市的代表企业有恒客隆、远方超市、南街副食、延边国贸、白山方大等;美容美发企业有名流、蓝梦;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主要以省金属回收公司和物资回收公司为主,他们在社区设有收购网点,方便群众的日常需要。社区商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主要以各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为主,目前这些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建设日趋完善,辐射面不断扩大,配送比率基本上达到100%。

(四)发展街路经济,构建社区商业发展新平台。

社区的商业发展,离不开街路的繁荣,而街路的繁荣势必促进社区商业的发展。一是精心打造特色街路,通过对街路的分段定位、突出特色,形成商业隆起带;二是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路子,重点培育发展专业街路;三是启动“创业路”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全民创业,通过政策引导、部门支持,采取房屋置换、招商引资和鼓励自营等措施,使临街一楼房屋基本实现门市经营,基本达到所有社区无街不店、无路不商。

(五)启动千店工程,促进社区商业繁荣发展。

通过充分利用社区临街住宅、闲置楼房、厂房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开办餐饮店、美容美发店、洗染店等各类商业网点,发展特点经济、社区经济、便民经济。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社区商业不断集聚,商业氛围日趋浓厚。

(六)出台扶持政策,为社区商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了进一步促进社区商业快速健康发展,长春市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市里还要求各城区本着“放水养鱼”的原则,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和出如了相关优惠政策,各区也分别出台了《关于促进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街路、商务楼宇经济发展意见》、《促进创业路发展的政策意见》等。这些优惠政策不仅激发了全市上下积极投身社区建设的热情,也给社区投资者和社区居民带来了实惠,为社区商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七)制定商业网点规划,指导社区商业科学有序发展。

根据社区商业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长春市制定了《长春市商业网点规划》,用以指导全市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各城区也按照《规划》进行社区商业网点整合梳理,制定社区商业网点规划,为下一步社区商业发展指明方向。

二、社区商业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社区商业历经多年发展,在便民利民、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与先进城市比较以及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观念落后。一方面社区商业有圈套的市场需求,而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视而不见,认同感差,从业热情不高;另一方面认为社区商业利润不大,且多为侍候人的角色,低人一等,部分企业进入社区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市场管理不规范。由于体制不完善,从而导致服务机构运行不畅,人们对一些社区商业网点的从业人员不放心,同时部分商业网点经营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造成了人们对其的不信任感。三是培训不适应要求。培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接受能力偏低,培训内容不能适应需求,缺乏有效性和适用性。四是信息不畅通。造成社区商业网点布局重复等,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社区商业的发展。五是扶持政策缺乏。发展社区商业是一项较新的工作,还未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各有关部门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对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发展和进一步提高档次形成制约。六是城市间发展不平衡。从全省总体情况看,长、吉两市社区商业发展较快,其他城市则相对迟缓。

三、推动全省社区商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下一步设想

按照商务部最近的《关于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本着“统一规划,科学选址,集中布置”的原则,人便民利民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社区商业的总体发展:

(一)积极推选现代商业业态。社区内各商业业态种类采取超市、便利店、专卖店、连锁店、专业店等先进业态形式,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有效开展网上销售、电话订购、送货上门,送餐、送货、上门理发、维修等项服务,居民日常购物消费将在居住地500米范围内完成。

(二)积极推广社区商业中心模式。社区商业中心是相对集中的社区商业网点所形成的具有多业态的综合性商业市场。这个综合性商业市不同于大型商场,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居民。社区商业中心将普遍位于小区的中心位置,要求必备的商业行业种类有:美发美容店、洗染店、摄影店、日用品小超市、生鲜副食土产店、肉制品专卖店、修配服务站、物资回收站、洗浴中心、服装加工等。要有名牌企业的连锁超市、24小时便利店及“绿色早餐点”。既能满足传统的衣、食、住、行需要,又能适应新型的消费需求。

(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社区商业功能。

把社区商业的规划列入到全省的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加强社区商业部的规划制定,明确建设社区商业的模式、形态和业态结构。规划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市场调查,掌握社区居民的收水平和消费层次,了解社区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以此做出合理定位,决定布点的规模、位置、运作方式、经营档次;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要在房产开发前期介入,对商业网点、设施等预先规划,加强与统筹规划社区商业的开发商的沟通,防止产生新的矛盾。同时注意商业功能结构、行业结构以及品牌结构等应当与社区的规划、层次相适应。新建社区商业宜用点状、组合式,并尽可能使商业设施与居住区分离,原有社区则应采取调整、完善其功能与业态的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原定规划进行适时调整,其中不合理、不可行的部分,补充遗漏的部分,实现规划效益的最大化。

(四)体现以人为本原则,符合商业发展规律。社区商业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质为中心,以小型网点为主,大力发展食品、日用品、餐饮、文化等各类日常生活需要的商业和服务业。尤其要大力适应家务劳动社会化和日常生活现代化的趋势,在提高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符合社区特点的大众餐厅、社区茶馆、洗衣保洁、美容健身、家政服务、老年服务、修理服务、电话购物、网上购物等现代生活服务业,不断提高生活服务水平,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的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实现社区居民购物、餐饮、修理、家政、综合服务、可再生资源回收等基本生活需求不出社区就能得到满足。此外,目标消费群的构成差异要求在规划社区商业时照顾到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弱势群体等特殊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特点。在知识分子聚居地区,加大生活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在老年人居住较集中的地方,适当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经营网点。

(五)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社区商业发展。我们将积极寻求多方投资渠道、开发社区商业,实现规划蓝图。培育一批专业从事社区商业开发的房产开发商,形成的动作机制,降低开发和经营成本,实现滚动式的发展。推动大型商业集团开发社区商业,可以把先进的商业业态、连锁的商业网点、品牌化的商品引入到社区,并在周围集聚一批专卖店、专业店、快餐店以及其他文化娱乐企业,组成“联合舰队”实现“团组式”的开发,进一步提高社区商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商业层次。加快传统商业的结构调整,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增加新的服务方式,建设再生资源利用网络,从而使传统商业在转型中获得新机遇,用现代商业理念和手段,提高、改善、优化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几点建议

(一)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统揽全局的商业网点建设总体规划。

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中对社区商业的规模、结构、布局及标准、分类做出明确规定,最好能够制定社区商业发展专向规划,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城市社区商业发展。

(二)建议国家出台明确的促进社区商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给社区投资和经营者优惠;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吸引,鼓励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到城市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餐饮店、洗衣店等各类便民、利民的网点,并逐步搭载便民服务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商业调查报告范文篇7

一、商业贿赂的诱因及特征

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从中得利,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以及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或者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个人回扣的等行为。它必须具备如下特征:一是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和受经营者指使的人;二是目的是争取市场交易机会,即通过贿赂手段,获取优于其他经营者的竞争地位;三是有私下暗中给予他人财物和其他好处的行为。由此可见,商业贿赂必须具备上述三个行为特征缺一不可。

二、地税系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的内容

(一)地税人员在基建工程、政府采购(服装制作、票证印制等)、信息化建设、税控器具推广应用、注册税务师执业管理、机关办公生活用品采购、固定资产处置等领域以权谋私、接受或为亲朋好友介绍商业贿赂的问题。

(二)地税人员在税务稽查、税额核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各类涉税事项审批、在税收执法过程中以权谋私、索贿受贿等问题。

三、目前地税系统商业贿赂中存在现象的和问题

从我市开展对部分县(市、区)局长离任审计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譬如:有的领导干部集体观念淡薄、价值观产生变异,私心太重,多占多拿;有的我行我素,明显顶风违纪违反财经纪律,却无人监督;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重违反招投标、政府采购等规定,却无人过问;有的不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建账建制核算,账目混乱,随意性大,却无人反对;吃喝风盛行、勤俭节约的意识不够,浪费严重,却无人提醒。地税人员在税务稽查中监督不到位、税额核定不真实,随意性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的局限性、各类涉税事项审批察言观色、在税收执法过程中以权谋私、索贿受贿等问题。这些现象破坏了地税的形象,影响到地税部们的声誉。必须化大力气扭转这种局面。

四、解决地税系统商业贿赂的办法和途径

1、一把手负总责、监督副手教好人、管好事。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把手是关键。从各个单位、部门中可以得知,一把手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中都有这样一句话:“主持全面工作”。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领导是要负总责。对上级布置的工作、下达的任务,都要承担负总责的责任。按照班子成员的内部分工,一把手负总责、监督副手教好人、管好事。在班子内部形成一个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

2、严把基建、大宗物品采购公开招投标工作程序关。对基建专项工程在未经过招投标工作程序,不得开工建设,这个规定并不是鲜为人知的。对已开工的基建项目未经过招投标或议标发包工作程序的,财务人员可以拒绝付款,同时,财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可以向上一级机关反映或向当地的纪检监察部门举报。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相关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任人都有权检举揭发违法违纪行为。对购置固定资产和大宗物品等,虽然经上级局批准购买但未通过政府采购程序的,同样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充分发挥会计和监察工作人员的作用,监督本单位的商业贿赂工作的开展。深入开展对会计和监察工作人员的反腐倡廉工作教育,要求他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做到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对违法违纪的收支应当及时制止和纠正,对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开支不得办理。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公仆、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严格现金管理制度,取得的原始凭证与事实符合、不合法的要严格把关,将有可能出现违法违纪的现象抑制在萌芽状态。这样也是对我们地税干部的一种保护方式。严把廉政建设的重要关口。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在岗培训的后续教育工作,消除财务管理的隐患,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强化财务监督,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4、加强宣传教育和自律建设,构建防治商业贿赂的思想道德防线。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对商业贿赂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同时,加强警示、廉洁自律建设教育。随着经济发展和商业活动竞争加剧,只要有交易就有可能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的发生。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正常的经济管理活动和市场竞争秩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地税人员在税务稽查、税额核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各类涉税事项审批中、在税收执法过程中都有可能涉及以权谋私、索贿受贿等问题。有的干部临近退休,感到劳碌了一辈子,现在口袋空空,充满失落感,产生了补偿心理。要求每一个地税干部要有“慎独、慎微、慎欲、慎权”意识,严于律已、廉洁奉公,坚持防微杜渐,从我做起,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得多占多得,不得以权谋私,不得违规违纪。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机捞一把,抱着侥幸心去触摸“高压线”,其结果是害己又害家人。

商业调查报告范文篇8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9年末,我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及以上大型商业网点数量达到46个,总建筑面积160.15万平方米。

按经营状况划分。正在营业的商业网点28家,总建筑面积56.13万平方米,2009年营业总额约41.07亿元;闲置的商业网点2家,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商业网点13家,建筑面积92.06万平方米,计划投资总额23.57亿元;2010年拟建商业网点3家,建筑面积约10.64万平方米,预计投资额为6.10亿元。

按经营业态划分。大型百货商店7家,大型超市及购物中心16家,专业店9家(包括家居建材商店),商品交易市场12家(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2家),商业街(街区)2条。

按企业性质划分。外商投资企业2家,内资企业44家。

二、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存在“四多四少”局面。在经营主体性质方面:民营股份制和私营独资企业存量最多,外资企业较少,国营企业实行“退出”机制后大为减少;在业态分类方面:百货店、综合超市、购物中心、综合市场、专业市场较多,专业批发市场较少;在地域分布方面:相山区、县比较集中,烈山区、杜集区发展缓慢,市内淮海路较为集中,县、烈山区、杜集区的繁华地段多,在城乡结合部和稍偏离闹区的地段少;在服务对象方面:服务于主城区居住人口密集地商厦林立、门店云集,新城社区大中型商贸服务网点偏少,网点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贸市场建设滞后于城区扩张,严重存在居民“住新楼,添新愁”现象。

(二)依据规划难实施,缺少有效制约手段

《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年)》、《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7—2020年)》等均已出台,但实施操作与理论规划存在偏差,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手段,部门联手配合共治不足,加上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不够清晰明确,投资建设或经营主体追逐最大化的商业利润价值,市场意愿起着决定性作用,网点布局和建设多由市场自主选择,缺乏有效的引导约束机制,出现了“自由无序”发展,导致资源配置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事前决策政府主导缺位,事中管理政府难以干预企业经营行为,出现问题事后补救缺乏有效手段。如不少房地产商把楼盘与商业网点建设捆绑开发销售,而开发商在商铺出租后就不再过问各商铺的商业运营,也没有另设统一的管理机构,导致商铺的经营缺乏整体定位,既没有经营亮点也没有独特内涵,目标人群购买意愿低,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如久兴置业批发市场、步行街等问题暴露后,造成了一定的社会不良影响。

(三)网点增加,竞争加剧,地区购买力增长缓慢

商贸流通加速发展,加快了城市转型步伐,大型商贸物流项目日渐增加,不断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商务经济迸发出无限精彩,亮点频现,不断刷新人们的视野。但存在聚集加快,辐射不足;竞争加剧,共赢很难;地区购买力流失减少,购买力增长缓慢;规模业态提升,层次结构调整艰难;配套的基础公共设施、交通、休闲环境、消防安全保障不尽完善;流动人口不多,外来购买力增长潜力有限等现象。大型商业网点间存在同业态在经营规模、品种类别、消费人群结构等方面趋同化问题,如淮海路和孟山路交汇处的东方百货、金色华松、鼎盛国际、淮海时代广场(金鹰国际)、正在新建的新世纪百货大楼、即将开业的相王国际购物广场,相距不到200米,均是大型的综合购物商业网点。惠苑路步行街的真棒超市和苏果平价店两个大型超市,距离不到100米,业态雷同不利于彼此发展。

三、对策建议

设置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物质技术条件的商业网点,对于合理规划商品流通渠道,扩大商品流通规模,加快商品流通速度,从而促进生产不断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坚持推进“双百市场”商贸物流建设不动摇

城市规划与商业网点发展布局规划要协同推进实施,公共投入要到位。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管、企业主办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力培育和建设各类市场。出台并贯彻实施《进一步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意见》,扶持商贸龙头骨干企业快速发展。着力于“优结构、强基础、增后劲、管长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大商贸公共环境建设,吸引周边购买力,改造提升一批市场和重要区域网点,强势推进“双百工程”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夯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切实转变商贸发展方式,奠定规模发展优势,积极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各种类型的商业网点在空间布局上,应充分考虑三区一县的整体规划、交通便利状况、流动人口的多少、消费者的分流、市场竞争、购买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由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力求做到布局合理,尽可能减少大中型商业网点的“多与少”、“盲目与重复”、“上马与下马”、“开业与停业”的调整频次。

(二)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加快商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快商贸物流业的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建立安全、诚信、舒适的购物环境,积极发展高端商贸物流业,不断完善社区商业,科学合理布局重点商贸区域建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功能完善的消费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对老城区商业网点逐步进行提升改造,提高商业集聚度,提升档次和整体形象,进一步完善老城区的城市商业功能,形成购物、文化娱乐、休闲、旅游、餐饮功能一体化的特色商业氛围。突出经营优势,注重商业结构调整,对商品结构实行错位经营,在兼顾时尚商品门类齐全的同时,拉开高中低档次;提升新城区商贸服务功能,加大培植力度,主要以服务社区为主,在建设中注重购物环境与经营设计的一步到位,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注重大型连锁超市的合理设点布局;特色商业街发展秉持独特的定位和特色,经营精品和名牌,提高品牌档次,突出专业特色,以突出特色经营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购物环境的完善;大力培育专业市场,不断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加快汽车城建设,发展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发展产地型特色农产品市场,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支持县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凤凰山农贸城建设,使之成为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创新品位,树立品牌,推进传统商业向现代商贸物流业转型

坚持市场化导向,信息化提升,国际化推进,品牌化带动,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制、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形式。形成以大型购物中心为骨干,超市、专卖店、便民店、仓储式商场等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销售网络;鼓励企业以资本运作、管理、技术或品牌为纽带,以特许、加盟经营等方式,推进连锁经营,不断提高商业网点的规模经济效益;加快信用、认证、支付等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培育和完善“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四)加强监测,科学导向,建立商业网点规范发展和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根据商业网点规划要求,提出商业网点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向社会公布阶段性的鼓励、允许发展和限制、禁止的设施项目类别,对具有较大潜力的便民利民的网点应予以扶持。同时应建立听证制度,使大型商业网点开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减少甚至避免大型商业网点在建设中由投资引导规划、网点过度集中、商业设施空置等现象发生。

商业调查报告范文篇9

一、城区商业特色街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城区贸易发展迅猛,商业、供销系统的十大商场在商贸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国有商场纷纷转制,个体私营企业已成为姜堰城区贸易发展的主力,且发展势头良好。城区贸易的格局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除西大街仍然是城区贸易的黄金地段外,在其他主次干道上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商贸区,形成了经营特色,产生了一定的市场效应。在特色街的形成中政府、经营者、消费者发挥了相应的作用,推动了特色街的形成和发展。

1、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推动了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狠抓第一要务,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召开了服务业工作会议和餐饮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订了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加大流通企业改制力度,重视三产统计工作。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城区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2、部门配合,合理引导,促进了商业特色街的形成。市三产办公室协调指导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市贸易局跳出原先的管理模式,由管理国有集体商业贸易企业转变为服务全市社会商业,积极探索引导全市商业服务企业发展的新路。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为商业特色街的形成提供了载体。建设部门对迎宾东路地段的开发面向社会自然人拍卖,开经营城市之先河,促成了迎宾东路餐饮一条街的形成。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和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以及经营城市的理念,都对城区商业特色街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业主要求,利益驱动,形成了商业特色街的雏形。同类商品或关联商品经营户的适当集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调查中,广大经营户非常赞成集中经营,希望政府有所作为。利益的驱动也使经营户向特色街集聚,商业特色街初具雏形。

装饰材料一条街——通扬中路。专业从事装璜、装饰材料、装璜五金等门类的企业88家,占入驻企业的47%。这些企业规模较大的有2——3家,相对比较集中,是居民购买装璜、装饰材料的首选,年销售额在一亿元以上。

通讯器材一条街——振兴中路。经营通讯器材的商家多数集中在振兴中路的西侧,共有经营户21家,占入街企业的33%。各家销售的手机品牌、机型、价格均大同小异,他们之间除了销售价格的竞争外,服务质量特别是售后服务也是他们竞争的主要内容,年销售额在4000万元左右。移动、联通姜堰分公司迁出后,通讯器材一条街的规模和人气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的商家正缩小规模,不少经营业主有随迁经营的意向。

五金电器一条街——人民中路。从事农用配件、工业小五金以及工业电器的企业88家,占入驻企业的47%,苏常电器和黎明电器的进入,增加了该街的经营规模,现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物资市场,并逐步形成了专业街,年销售额在一亿元左右。目前,由于二运公司的南迁和人民中路的拓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条街工业电器、物资经营户的销售。

摩托车一条街——人民南路。从新西桥至汽车站,摩托车经营户有7家,占入街企业的10%。这些企业大多是私营,除少量品牌有雷同外,各家都有自己的品牌,品牌竞争是主要特色,年销售额在4000万元左右。

美食一条街——迎宾东路。在街道的东段,集聚着12家私营餐饮企业,占入街企业的35%。这些企业都有一定的规模,且装璜讲究,风格各异,一家紧挨一家,特色十分明显。从服务内容上看,有中餐、西餐、排档,还有特色餐饮,如肥牛城等。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左右。

服装一条街——迎宾西路。迎宾西路的店面房大多数被个体工商户购买,经过几年的发展,这条街的服装经营已成为主要特色。目前经营服装的个体户有57家,占入街企业数的63%。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左右。

二、城区商业特色街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城区商业特色街初具雏形,且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商业特色街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研究解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商业特色街缺少规划。一是城市规划不到位。城市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城区商业特色街的建设,与商业特色街的发展不相适应,无论是特色街的布局,还是特色街的功能配套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城区商业特色街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经营的店面房偏小。房地产开发商在设计和建设店面房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设计门面小,进深大,又不是框架结构的店面房,导致城区店面房偏小,且又无法扩大。政府缺乏有效的调控,没有把开发商与特色街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致使特色街经营规模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扩展。三是城区商贸发展缺乏专业规划。迄今为止,城区商贸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更没有商业特色街发展规划,除了现有的几条自由发展起来的商业特色街初具雏形外,大多数商业企业零星分散,形不成市场效应,形不成商业特色。这种商贸发展状况,既不利于城区商贸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群众购物,更不利于提升城区商贸业的品位,与城市的新形象不相协调。

2、城区商贸缺乏规模和特色。一是城区商业特色街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增加值约占城区商贸增加值总额的三分之一。商业特色街缺少大企业、大商场,大酒店的支撑,带动发展作用不强。二是商业特色街特色不特,同类企业聚集度不高,6条商业特色街入街总数超50%的街道只有服装一条街。品牌效应不强,低档次的商品多,高档次的品牌商品少。有的特色街由于受到城市管理规定的限制,制约了经营和业务的拓展。如通扬中路装璜装饰材料、人民中路的五金电器、迎宾东路的美食经营等。三是同品种经营,竞争不够规范。众多经营门店由于经营范围、品种档次、商品结构、经营方式雷同,缺乏特色,一方面形不成以质取胜的格局,经营的商品档次太低,难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导致购买力向外分流,另一方面为了拉顾客,抢生意,相互之间竞相杀价,或以次充好,蒙骗顾客。结果是牺牲服务和档次换取生存空间。四是缺少一、二产业的强有力的支撑。我市的一、二产业发展还不快,工业、农业的产品没有对商贸易流通形成有效的支撑,一、二产业职工的收入没有明显的提高,预期收入不确定,制约着消费需求,也制约着贸易的发展。

3、软硬环境建设制约了特色街的发展。一是区域规划建设要求不明确,影响了特色街规划建设。如迎宾东路按统一格式砌好后,多数房主设计开设饭店,也就形成了现在的美食街,但由于规划没有事先按其功能设计操作间,业主们以搭建棚披应付,既不符合卫生要求,又受到城市管理的制约,原街道化粪池是以住宅楼标准设计,远不能适应开设饭店的排放要求,经常出现堵塞外溢现象。让业主们非常头疼。二是城市管理的一些规定没有考虑到商家的经营和发展需要。如通扬中路经营装璜装饰材料的业主反映,该街原是328国道,交通十分便利,姜堰的装璜装饰材料一直辐射到海安、东台、兴化戴南等地,后来由于城区禁止车辆进入,停车曝光、罚款,他们的货进不来,出不去,辐射无从谈起,只能做本地生意。三是执法部门执法检查频繁过度,商家疲于应付。业主普遍反映,机关各部门执法检查的比较多,而上门宣传政策、法规的少,他们迫切希望政府部门及时宣传政策法规,纠正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以减少对商家极不情愿的处罚。四是政府承诺的诚信度不高,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一些市外投资企业反映,招商引资项目谈的时候地方各级官员给予了高度重视,显示出非常的热心,答应了很多优惠条件,但是投资到位后,原有的热情不见了,政府或部门承诺的优惠政策难以到位,如减免税收、规费,他们期望能够承诺兑现。五是少数部门、少数机关干部为群众服务、为商家发展服务的意识还不强,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并未根除,能办的,可以快办的,就是拖着不办的现象时有发生。六是商业特色街各项功能设施不够配套。停车场、昼夜自动银行、电信以及特色街的基本配套设施仍不能与商业特色街的发展相适应。

4、经营者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一是经营者的文化素质不高。从私营、个体户的文化水平来看,初中、小学文化的占大多数,高中文化的约占10%——20%,大专以上学历的不足10%,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比较严重。二是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业主的主要精力都花在经营环节上,对如何加强管理,做好售后服务很少考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三是诚信意识不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掺杂掺假、短斤少两等现象还在一些行业中存在,“三包”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影响了企业和行业的市场信誉度。四是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有:一方面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不注重学习,在经营中侵权行为时常发生,不能够较好地维护好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一些业主虽然懂得经营,但不懂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乱罚款、乱收费的行为,不能据理力争,不敢正面抵制,使自己的正当利益被任意侵害。这样,不仅助长了乱执法、乱收费的行为,而且也妨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关于创建城区商业特色街的几点建议

城区商业特色街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结果。创建商业特色街,政府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有所作为。为此,我们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力度,切实形成创建商业特色街的共识。

创建商业特色街,是我市发展商贸、搞活流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我市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一是创建商业特色街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商贸业品位的需要,提升城市的形象,离不开商贸业品位的提高,创建商业特色街,就是提升商贸业品位,就是提升城市新形象,打造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城市环境。二是创造商业特色街是策应沿江开发、快速发展姜堰经济的需要。通过创建商业特色街,可以密集人气、财气,激活流通,繁荣市场,带动城市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姜堰作为特殊政治意义的城市,通过创建商业特色街可以放大名人效应,有利于姜堰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四是按照全面小康的标准,通过创建商业特色街可以提高三产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通过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一认识,充分认识创建商业特色街的重要意义,增强创建商业特色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商业特色街的知名度,促进姜堰经济快速发展。

2、要尽快制定商贸行业发展规划,加大城市规划调整力度。规划是发展的蓝图,创建和发展商业特色街首先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规划要有创新思维,明确目标。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时,要充分考虑贸易发展的实际和需要,把城市建设与贸易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与贸易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贸易行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合理地规划好城市发展的蓝图,把黄金市口和黄金路段预留给商业和其他三产行业,以此推动贸易的发展和商业特色街的建设。要抓紧制定贸易行业发展规划。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贸易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认真分析本地业态结构的基础上,制定出城区贸易行业发展规划。规划要说明在今后的某一段时间里,城区贸易行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工作措施。要尽快制定城区商业特色街发展规划。规划要明确城区商业特色街的总体发展目标、建设标准、阶段任务、方法步骤、政策措施。要加强对商业特色街发展的研究,对商业特色街的布局、规模、功能、品位、标准等要做深入的探索,通过探索和建设,使商业特色街真正形成商品特色、品牌特色、形象特色、文化特色和功能特色。规划力求高起点,富规划长实施,这样,不仅政府对贸易行业发展可以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而且也使业主知晓城区贸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让他们自觉地顺应行业规划,进场、进区、进街开店兴业。

3、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快速推进商贸发展。贸易的发展,商业特色街的建设,要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从姜堰的贸易规模看,总体规模比较小,大型企业屈指可数。商业特色街的情况也是如此,入街经营的企业数量不少,但企业的单个规模太小。再从前期我市招商引资的实践看,在国家没有向外资放开批零市场的情况下,我市有关部门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地引进了时代超市、苏果超市、中油公司、上海曹安市场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大企业,这不仅使姜堰的贸易规模上了一个档次,促进了贸易的大发展,也为聚集人气,推动特色商业街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网上招商等方式,吸引市外资金或国内大型企业来姜投资,以迅速扩大贸易企业的经营规模,提升经营品位,促进商贸行业的跨越发展。要注意把招商引资与城区的特色街建设结合起来,在已具特色雏形的街区内,引进一、二家大型企业进驻,以提高特色街的人气,让特色街更具特色,借以弥补城区特色街的入驻企业规模小、品位差、档次低的不足。

4、要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力度,营造商贸业发展宽松环境。软硬环境建设是一个不断深化、永不停止的课题,必须常抓不懈。一要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机关干部要深入到广大的私营、个体工商户中间,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适时地提供企业所需的各种服务,改变过去的那种检查多、服务少,罚款多、管理差的状况,真正让机关干部成为私营经济发展的“知情人”和“贴心人”,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社会环境。二要实行政务公开。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办事规则、办事程序、执法依据、审查过程、处理结果等等,一方面是向群众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让群众自觉遵守,一方面是主动接受社会、群众监督的过程。三要加大改革扶持和引导力度。政府及职能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规定,维护商家的利益。要考虑业主进货、送货的问题,进专业特色街的激励措施等。四要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无法优惠的措施不必承诺,可以给予的优惠政策,建议采用政府文件形式明确,直接发至外来投资企业和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照此办理,审批手续再由内部补办,使服务形式从外来投资企业要我实施优惠政策,变为我要为外来投资企业兑现承诺。五要继续改善环境。姜堰城市道路建设步伐加快,美化和亮化工程建设要跟上去,力求把城市建设得更亮更美。

商业调查报告范文篇10

一、实施品牌引进的意义

品牌是一个历史悠久、内涵不断丰富完善的概念,是为相关公众所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标识,是产品或劳务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的象征,是企业良好质量、技术、管理、服务、品味、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是一种具有持久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和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对企业、产品、地理、文化等既有名牌的整体规划,充分挖掘内在价值,提升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已成为一个企业、地区和城市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品牌带动战略的实施也成为欠发达地区提高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市场经济属于品牌经济,有品牌的产品和企业才能取得丰富的收入和长久的盈利。要进一步深入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已有省级名牌产品的企业争创国家名牌和世界名牌。要继续实行对争创名牌产品的企业进行奖励的制度。要扶持产品有一定市场影响力而无品牌的企业,尽快意识到品牌经济的现状,争创省级名牌。对于大多数产品影响力较小的企业,要由政府主导,合力创建区域品牌,由区域品牌带动产品品牌。要推动有品牌产品企业快速发展,使品牌效应产生更多更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市品牌引进的现状:

1、**市经济环境情况:

消费环境:一是结合**城市特点,利用工业建园区的办法推动各大商圈建设,培育市场亮点。先后规范建成了主城五大商圈、区市县中心商圈、专业特色街、专业市场等功能齐备、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商业中心,满足了老百姓日益多化化的消费需求。二是去年开始实施的“在乡镇建连锁超市、村社建便民放心商店”的农村市场“双建工程”,改造建设了1024个乡镇连锁超市和村级放心商店,促进了工业品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双向流动,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繁荣了农村经济,激活了农村消费。

购买力:市统计局通报了“20**年**经济运行总体特征”分析。20**年,全市GDP总量突破5000亿元大关,城市居民(主城九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7**.74元,比20**年增长了14.5%。20**年是我市经济经受了严峻考验的一年,经济增速呈现出“前升后降”走势。全市经济在20**年仍比上年增长了14.3%,比全国水平9%高出5.3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市中居第3位,在全国31个省市中居第5位。其中,工业仍是第一推动力。

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是2037.67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40%,不仅位居行业榜首,且比20**年又提升了1.9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而汽摩、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仍是工业经济支柱。20**年,主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4元,比上年增长1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26.21元,比上年增长17.6%。

截至去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021.95亿元,比年初增加1445.20亿元,比上年多增加38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2377.48亿元,比年初增加379.7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988.96亿元,比年初增加760.77亿元,按此计算,**城乡居民人均存款近1.25万元。

截至20**年末,**返乡农民工达47.2万人,其中,市外返乡农民工达37.8万人。20**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8万人,比上年增长2%,新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6%,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

消费习惯:**人对新东西的接受能力很强。

竞争环境

合作环境

消费趋向

2、品牌引进的现状。

①江北区:据龙湖商业公司透露,该空间将改造成北城天街新馆,定位为国际休闲名品坊和国际潮流生活体验馆。值得一提的是,新馆将新增5-10个**未有的一线国际品牌。据透露,和以奢侈品、国际一线品牌为定位的美美百货相比,新馆将尽量引进其没有的品牌。

除了吸引国际品牌入驻外,新馆还将新开一家高档电影院。另外,为了给市民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新馆内部将重新设计装修,新馆外立面的石墙也将变身成为巨幅玻璃,并将安装巨型LED屏,比位于解放碑的现有最大LED屏大1/3面积。据了解,建成后的新馆将成为代表国际最先进购物中心理念的消费体验场所,成为江北商圈的时尚地标。

②观音桥商圈的国际一线品牌并不多。北城天街新馆的高端定位,与商圈中现有的世纪新都、重百、新世界百货等百货业,形成错位经营之势。据了解,去年观音桥商圈社会零售总额达120亿元,并以两年一番的速度快速扩容。而北城天街(除华联外)仅以8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却为该区带来了15亿元的社会零售额,每万平方米实现的社会零售额达1.875亿元。据此推算,新建的北城天街新馆,预计将增加近6亿元的社会零售额。

三、实施引进品牌的政策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名牌产品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强对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工作的引导和协调。应建立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政府领导主持,质监、经贸、计划、财政、外经贸、科技、工商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制订品牌战略的发展规划,明确品牌战略的目标和重点,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扶持企业品牌。把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质量振兴纲要》和《产品质量法》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品牌带动战略的实施带动企业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可设立“政府质量奖”,按照国家《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每年评定一批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高、服务质量好、消费者信得过的生产企业,由政府向企业授予“政府质量奖”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的资金鼓励。应设立“品牌发展基金”,可在品牌产品当年上缴所得税的地方分成部分,由同级财政根据品牌产品的不同等级按不同比例安排专项支出,采取低息有偿使用的方法或贷款贴息的办法,对企业争创名牌给予资金扶持。三是做好品牌产品发展规划。质监、经贸等部门应按照“重培育、轻评价”的原则,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拥有自主品牌、具有高技术含量、可靠质量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标准,按行业分类,选择20-50家企业,编制《实施品牌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列入计划和规划中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四是为品牌产品发展搞好服务。质监、经贸、计划、财政、科技、工商、税务等部门应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和各种生产要素向品牌产品及其生产企业流动和集中,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各类计划、资金、政府采购及办事程序等方面对品牌产品生产企业实行倾斜。

(二)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品牌产品开发与培育。一是增强品牌意识。搞好宣传引导,支持企业把实施品牌战略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争创品牌产品发展规划。二是抓好产品质量。通过监督检查,使企业牢固树立质量观念,努力建立从研发、生产、营销到售后服务为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快与国际接轨,以良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创出品牌。三是加快技术创新。协调企业与**大学等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加强联系,采取高薪聘请科研机构专业人员担任企业技术顾问或买断相关技术专利的方式,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品牌效益,为推进品牌带动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四是促进企业做大做强。通过联合、兼并、投资、参股和收购等多种形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向品牌产品和生产企业聚集。对洛北春白酒、克代尔啤酒等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在技术改造、资金、土地等方面实行优先扶持,促其尽快做大做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供服务和保障。一是发挥工商业联合会的作用,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产业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积极引导和协助各行业协会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并以品牌研讨会、品牌论坛和品牌产品博览会等多种形式,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造经验交流和产品展示平台。二是组织各行业协会结合本行业实际,分析企业运行状况,研究本行业发展重点,制定本行业实施品牌战略的规划。三是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各专业、商业银行,加大对品牌开发、培育和生产企业投融资的服务力度。四是组织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加强实施品牌战略、创品牌产品活动的宣传报导,尽快形成全社会宣传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品牌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