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毕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2:27:46

桥梁毕业论文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高职本科;文献检索;项目实操

一、引言

随着教育部2021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全面推行已势在必行。传统的高职人才培养以三年制、五年一贯制等专科为主,本科层次的培养大多处于试点、试行阶段。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培养始于2015年,由获批试点四年制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生源从中职学校相关专业大类里通过单考单招的形式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试点高职院校学习,四年学习合格后获得合作本科院校毕业证与学士学位证书。根据教育部2020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要求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抽检,四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求知欲强,但他们高中阶段知识基础相对普高生薄弱些,学习资料收集、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等能力需要加强,通过文献检索类课程提升学生此方面的能力,为顺利毕业及日后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授课现状

我校四年制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试点专业既是全省16个试点专业之一,又是道桥类唯一的试点专业,自2016年起联合了本科院校每年共同培养2个班级50名学生。道桥高职本科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属于专业拓展课,一般在大一第一学期授课。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发现本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授课模式

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主要局限于教师课堂教学,一般以理论授课为主,而课程性质大多定位于选修、考查、拓展类,因此课时不多。由于课程的知识内容较多,目前的课程仅有16学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放弃部分知识点,偏重于讲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而本课程实际上是一门技能型课程,对实践操作要求较高,既要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又要掌握各类文献的检索方法,并能开展中英文检索,学会论文撰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传统授课模式很难完成上述教学能力要求。

(二)学生方面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门课程偏重于文献检索理论学习,与专业内容相关性不强,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缺少公路工程文献检索在课程中的应用,也没有认识到本课程学习的必要性。由于生源为中职生,在英语方面的知识有些欠缺,在外文文献方面的检索面临较多困难,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课堂实践操作时间不足,对于工程文献检索的兴趣不够,造成课程学习效果总体欠佳。

(三)教师方面

文献检索课程授课教师主要来自图书馆员,在文献检索理论与实践方面经验丰富,但缺少公路工程专业学科背景,因此在授课时理论联系公路工程应用方面有所欠缺,没有形成道桥专业课程教师教学参与,造成本课程偏重于理论传授而工程应用知识不足的现状。

(四)课程考核方面

本课程传统的考核方法采用平时表现30%+试卷笔试70%,由于学生上课时实践练习较少,平时表现成绩以考勤、纪律、作业为主,而笔试则以卷面成绩体现,没有充分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对学习效果起不到有效检验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实践

针对课程存在的上述问题,采用课堂学习项目化[1]与课程实践操作[2]相结合的“项目+实操”教学方法,通过课程内容设置调整、教学具体实施、课程考核方式优化、教学团队重组等措施开展教学实践,使学生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科技文献检索认知方面掌握一定的知识[3],为将来参加工作打好基础。

(一)课程内容设置调整

在课程内容方面[4],考虑本课程只有16学时的前提下,将传统的理论知识进行精简,以适合道桥工程文献应用为导向,合理提高学生实操课时比例,将16个学时8次授课内容调整为8个学习项目与相应的现场实操,取消传统的1次课程期终考核,融项目学习与现场实操于一体,即每次课均要完成一个学习项目任务,同步提交实操成果,详见表1。这8个项目都要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学校内网完成课程教学,故教学场所最好安排在电脑房,便于课程教学实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公路工程科技文献检索的专业检索能力,熟悉常用科技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能检索相关中英文专业文献资料,具备科技论文的基本书写能力。

(二)教学具体实施

根据课程所设的8个项目+实操安排,合理进行教学实施。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合作能力,按3~5人为单位分组,每组推选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在实践过程中,既注重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培养全组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的项目1“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是学习基本知识后,由各组选定某个专业方向,使用图书馆的文献管理系统进行馆藏资源的检索,通过简单检索、组合检索、题名检索、作者检索、分类引导检索等方式查询所需的纸质文献并得到索取号,通过索取号完成在图书馆书架上借阅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自体验利用图书馆的过程,达到学习的目的。在项目2文献信息源部分,学习文献信息源与其各种基本形式,了解特点,通过自建的电子交通特色资源与纸质交通特藏资料查阅,更好地理解文献信息的载体形态、出版形态和结构层次,由各组选定道桥工程某一专业方向,梳理出如何获取交通类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各种出版形态的文献,以及如何辨别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从项目3开始重点开展数字资源的检索,项目3与项目4主要借助数据库来检索文献,通过道桥工程文献检索实操,由浅入深地掌握数据库使用的各种方法,学会按不同的需要选择数据库,并设置不同的检索条件,检索到所需的工程文献。以中国知网CNKI为例,知网数据库包含了许多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硕士博士论文、重要会议论文集、重要报纸等,指导学生进入数据库,根据需求选择“跨库检索”或“单库检索”,它们分别都提供快速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一框式检索等。分2次实操来检索不同难度的交通运输与土木工程等学科下的道路、桥梁、隧道建设等文献,从而实现快速高效查阅到各类专业文献资料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将抽象的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等检索技术变成实用而易理解的知识,便于学生掌握使用。对于道桥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专业领域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等特种文献的检索尤为重要,需要着重教授并进行实操。在知网等数据库平台还提供了各类知识平台,如知网研学、中国优秀大学生毕业论文共享平台、大数据平台、协同研究平台、在线教学服务平台、科研项目申报信息库等,这些知识平台由数据库逐步拓展开发的,是传统数据库文献检索基础上的有效补充,项目5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自主检索感兴趣的道桥工程相关知识内容,如察看与自身学科相近的优秀大学生毕业论文,学习他人的写作方式等。英文文献检索能力是学生较为薄弱的,受限于英文水平的高低,在英文文献检索方面明显吃力,这时就要将项目6与项目7结合起来学习。网络信息是属于开放式信息来源,常用的有百度搜索、搜狗搜索等,需要学生掌握这些搜索引擎的应用技巧,在英文检索时,学生可以使用免费的互联网在线翻译功能进行中英互译,再借助一些语言工具书,对重点词语进行专业性修正后,实现英文文献检索。学生使用百度搜索等查找道桥工程资料时,按教师要求对搜索到的信息资料进行筛选使用,从而获取有用的文献资料。项目8道桥工程科技论文书写综合应用是本课程的一个综合运用项目,需要将前面的7个项目实操中掌握的各项技能融汇使用,从而完成道桥工程科技论文的格式示例书写。要求学生初拟一个虚拟的论文标题,对标题进行检索文献,参照文献格式初步确定论文大纲,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内容章节设置、中英文参考文献形成论文骨架,初步掌握大学生毕业论文的书写要求,这为将来写好毕业论文做好铺垫。

(三)课程考核方式合理优化

课程的考核方式以8个项目实操成果为重点,取消试卷笔试考核,根据分组学习与实操应用的特点,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合理调整,突出技能实操能力考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技能。形成个人、小组、教师的三级互动考核方式,成绩考核比例分配中,个人自评占比为20%,小组评价占比为30%,教师评价占比为50%,8个项目的满分值除项目8为30分以外,其余项目均为10分,总分值为100,考核方式与成绩比例见表2,在这张计算表中,每位学生的个人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项目成绩的总分与各部分得分一目了然,最后计算出的合计成绩由各部分综合得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成每个项目成绩分数考核后,定期公布项目成绩,便于学生自查成绩。以这种更为合理的三级考核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体现了实操在项目中的重要作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检索技能情况,便于在实践中动态调整教学实施策略。

(四)教学团队重组

针对目前以图书馆员为主的课程授课,教师缺少道桥专业学科知识的问题,应组合成立课程教学团队,组建由图书馆员与道桥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授课教师仍以图书馆员为核心,专业教师为辅,同时将图书馆员列入道桥高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小组中,按课程授课需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一方面可使图书馆员了解毕业班学生在毕业论文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可由专业教师归纳提出论文书写时常见问题,从而使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此外,图书馆员跟随道桥专业教师一起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也可以补充自身的道桥专业知识,有利于文献检索课教学。

四、结语

通过科技文献检索课程“项目+实操”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成绩量化更加准确合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文献检索与论文书写技能得以有效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持续提升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德云,李大莉,任艳霞,等.文献检索课项目化教学法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8,31(2).

[2]董丹.生物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J].轻工科技,2020,36(9).

[3]周鑫.文献检索课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间接效应[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26(4).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桥梁工程;行业需求;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一、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是综合运用桥梁工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理论,分析和解决专业范围内实际工程或科研问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工程技术或工程设计的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学生毕业以后能力的发挥和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1-3]。桥梁工程毕业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计算书(桥式方案比选、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设计以及验算)和编制施工图等[4]。毕业论文则一般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对其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试验和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对桥梁工程毕业设计工作做了全面的总结,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选题单一,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由于毕业设计时间限制,大多数题目只能选择与从实际工程中杜撰出来的假想题目,毕业论文和实践工程问题很少。这些题目涉及面单一,设计资料陈旧,又缺乏相关的数据,与实际工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行业中发展。(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主思考。毕业设计期间是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最忙碌的时期(例如实习、就业和考研),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把全部重心放在毕业设计上[5,6]。有些同学对老师布置的要求和进度安排置之不理,少部分同学认为毕业设计跟专业课程设计差不多,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临时突击就能过关,甚至有些学生东拼西凑、抄袭他人,这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态度不端正,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学生过于依赖专业设计软件(桥梁博士、MidasCivil、ANSYS和ABAQUS等),不能对自己的设计结果正确性进行判断,相当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7]。(三)监督不到位,时间安排不合理,评价方法不科学。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进度检视不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导致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从而影响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无法得到保证。大部分学生参加招聘会、单位实习等原因不定期缺勤,没有按照开题报告中的时间来合理安排进度,使得考勤制度流于形式。不少学生临近毕业加班加点突击完成任务,导致毕业设计出现质量低,内容不全,不符合要求等问题,最终不得不参加二辩或三辩,甚至延期毕业。毕业设计评价主要依靠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来综合评判,通过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来量化毕业设计的优劣。学生只知道最终的成绩等级,并不知道所存在的问题。这种评价体系不够合理和科学,评价结果难以做到公平和公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难控制学生抄袭情况的发生,没有足够时间修改毕业设计。综上可知,目前桥梁工程毕业设计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同时随着人才需求和就业机制等外部条件的变化,现有的毕业设计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因此需要对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

二、探讨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

基于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开展以就业需求为导向,针对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毕业设计模式的不足,对毕业设计教学进行改革,形成一套合理规范的教学体系,全面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一)优化毕业设计选题。以往指导教师选题过于重视理论计算分析及专业软件的应用,概念设计淡化,与生产实际脱离。在充分了解学生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和科研项目,根据培养目标以及毕业要求对设计内容进行调整,对选题进行科学合理优化。在考虑设计难度和工作量的基础上,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提升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选题类型主要包括实际工程、常规设计和科研项目。下表为我校2018年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情况,实际工程和科研项目选题只有30%左右,大部分还是传统桥型设计和计算。因此,可以结合相关企业的某一具体实际工程问题或科研项目,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合理优化和扩宽毕业设计选题范围,比如钢板桩围堰计算,钢混结合段受力和传力机理分析以及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焊接残余应力的模拟和测试等。(二)毕业设计与就业相结合。将毕业设计与今后的工作或学习联系起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他们更早接触实际工程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就业问题给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建立了与企业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也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根据学生签订的就业单位(如施工单位、检测单位、设计院和科研院等),选择有能力并愿意与学校合作培养的单位一起指导毕业设计。用人单位根据目前需要制定相应的实际工程问题(如悬臂施工、静动载试验等)。让学生提前了解单位的需求和业务发展方向,为快速融入工作单位和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依据学生就业需求,借助这些单位的高级技术人才指导学生做毕业设计,给学生带来更为实际的帮助,对未来的工作有成就感和踏实感,用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毕业设计。(三)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完善评价体系。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采用定期讨论和定期汇报的方法。定期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启发式讨论,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思考并得到答案。定期对毕业设计进展进行汇报,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严把质量关,对不合格的设计作品不允许进入下一环节,退回修改直至合格,必要时推迟毕业答辩或毕业设计不通过等处理措施,以此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为了避免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对现有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更科学地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平时表现、开题答辩和毕业答辩(见下图)。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和态度,对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监督,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与一定的加分。开题答辩包括外文翻译,研究综述和开题报告,突出创新性在选题中的比重。毕业答辩包括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成绩,答辩小组给出详细完整的评阅意见,对毕业设计进行反馈,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中哪方面做得好和不好,对其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这种评价体系能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三、结语

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培养新型工科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适应当代人才培养,提出了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从优化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与就业相结合和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完善评价体系三方面着手,全方位对毕业设计进行改革。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目标,突出毕业设计中的学生地位,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能力,指导教师本身也应加强学习,提出更多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课题,可以和就业单位来一起培养学生,注重全过程质量管理,并且完善现有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依据上述建议对毕业设计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不仅能提高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还能全面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同时还帮助解决了当前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崔新壮,金青,董琳琳,等.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9(1):105-108.

[2]李伟,王晓初.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63-65.

[3]李学文,颜东煌.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和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2(4):75-76.

[4]曾彦,赵洋,赵顺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桥梁工程毕业设计[J].高等建筑教育,2011(6):125-128.

[5]王荣霞,宋娃丽,黄海新.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桥梁工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3):135-138.

[6]李晓莉,王东升,张田,等.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下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J].航海教育研究,2017,34(1):82-85.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篇3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

毕业论文从文体上看,归属于议论文中学术论文的种类。所谓议论文,它是一种证明白已观点正确的文章。它包括政论、文论、杂论在内的一切证明事理的文章,或说理、或评论、或辩驳、或疏证,以达到明辨是非,解除疑惑、综陈大义,驳斥谬误等等目的。毕业论文就其内容来讲,一种是解决学科中某一问题的,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回答;一种是只提出学科中某一问题,综合别人已有的结论,指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再一种是对所提出的学科中某一问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予部分的回答。毕业论文注重对客观事物作理性分桥,指出其本质,提出个人的学术见解和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和意见。毕业论文就其形式来讲,具有议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特征,即论点、论据、论证是文章构成的三大要素。文章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强调在事实的基础上,展示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毕业论文虽属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但和学术论文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指导性。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作业,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等,教师都要给予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工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最后确定题目,指定参考文献和调查线索,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初稿,等等。学生为了写好毕业论文,必须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是习作性。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大学阶段的前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学好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写好毕业论文。学好专业知识和写好毕业论文是统一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作为专业人员写学术论文做好准备,它实际上是一种习作性的学术论文。

三是层次性。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相比要求比较低。专业人员的学术论文,是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一般反映某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文章的质量方面要求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第一,大学生缺乏写作经验,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撰写论文,对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巧知之甚少。第二,多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之中,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缺乏运用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第三,撰写毕业论文受时间限制,一般学校都把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实际上停课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仅为十周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少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时积累和充分准备写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由于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致使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作课堂笔记和读书札记,对写作知识了解不多,很少进行写作练习,结果,。防到写毕业论文时才临阵磨枪,回头补习各种知识,其写出来的论文连最基本的格式要求都不懂,逻辑上颠三倒四。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也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便于发现人才。同时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对人类未知的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如何操作仪器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此外,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某一侧面和专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培养学习的志趣,这对于他们今后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增强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三、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篇4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

毕业论文从文体上看,归属于议论文中学术论文的种类。所谓议论文,它是一种证明白已观点正确的文章。它包括政论、文论、杂论在内的一切证明事理的文章,或说理、或评论、或辩驳、或疏证,以达到明辨是非,解除疑惑、综陈大义,驳斥谬误等等目的。毕业论文就其内容来讲,一种是解决学科中某一问题的,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回答;一种是只提出学科中某一问题,综合别人已有的结论,指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再一种是对所提出的学科中某一问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予部分的回答。毕业论文注重对客观事物作理性分桥,指出其本质,提出个人的学术见解和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和意见。毕业论文就其形式来讲,具有议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特征,即论点、论据、论证是文章构成的三大要素。文章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强调在事实的基础上,展示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毕业论文虽属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但和学术论文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指导性。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作业,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等,教师都要给予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工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最后确定题目,指定参考文献和调查线索,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初稿,等等。学生为了写好毕业论文,必须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是习作性。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大学阶段的前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学好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写好毕业论文。学好专业知识和写好毕业论文是统一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作为专业人员写学术论文做好准备,它实际上是一种习作性的学术论文。

三是层次性。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相比要求比较低。专业人员的学术论文,是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一般反映某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文章的质量方面要求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第一,大学生缺乏写作经验,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撰写论文,对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巧知之甚少。第二,多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之中,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缺乏运用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第三,撰写毕业论文受时间限制,一般学校都把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实际上停课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仅为十周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少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时积累和充分准备写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由于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致使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作课堂笔记和读书札记,对写作知识了解不多,很少进行写作练习,结果,。防到写毕业论文时才临阵磨枪,回头补习各种知识,其写出来的论文连最基本的格式要求都不懂,逻辑上颠三倒四。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也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便于发现人才。同时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对人类未知的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如何操作仪器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此外,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某一侧面和专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培养学习的志趣,这对于他们今后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增强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三、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首先,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撰写毕业论文在学业生涯中是一件值得留恋的事情。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唤起的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所激发的对科学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及写作中辛勤的耕耘,导师的教诲和拿到学位证书时激动人心的场面等,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深藏在记亿中。此外,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考核的重要环节。教学计划规定大学三年级学生要写学年论文,四五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要写毕业论文。1981年全国实行学位制度,规定凡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学位论文。目前,撰写毕业论文制度,不仅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实行,而且在电大、函大、职工大学、刊授大学等各种形式的高等业余教育中也得到了全面贯彻。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篇5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

毕业论文从文体上看,归属于议论文中学术论文的种类。所谓议论文,它是一种证明白已观点正确的文章。它包括政论、文论、杂论在内的一切证明事理的文章,或说理、或评论、或辩驳、或疏证,以达到明辨是非,解除疑惑、综陈大义,驳斥谬误等等目的。毕业论文就其内容来讲,一种是解决学科中某一问题的,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回答;一种是只提出学科中某一问题,综合别人已有的结论,指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再一种是对所提出的学科中某一问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予部分的回答。毕业论文注重对客观事物作理性分桥,指出其本质,提出个人的学术见解和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和意见。毕业论文就其形式来讲,具有议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特征,即论点、论据、论证是文章构成的三大要素。文章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强调在事实的基础上,展示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毕业论文虽属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但和学术论文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指导性。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作业,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等,教师都要给予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工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最后确定题目,指定参考文献和调查线索,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初稿,等等。学生为了写好毕业论文,必须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是习作性。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大学阶段的前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学好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写好毕业论文。学好专业知识和写好毕业论文是统一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作为专业人员写学术论文做好准备,它实际上是一种习作性的学术论文。

三是层次性。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相比要求比较低。专业人员的学术论文,是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一般反映某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文章的质量方面要求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第一,大学生缺乏写作经验,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撰写论文,对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巧知之甚少。第二,多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之中,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缺乏运用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第三,撰写毕业论文受时间限制,一般学校都把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实际上停课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仅为十周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少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时积累和充分准备写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由于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致使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作课堂笔记和读书札记,对写作知识了解不多,很少进行写作练习,结果,。防到写毕业论文时才临阵磨枪,回头补习各种知识,其写出来的论文连最基本的格式要求都不懂,逻辑上颠三倒四。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也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便于发现人才。同时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对人类未知的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如何操作仪器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此外,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某一侧面和专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培养学习的志趣,这对于他们今后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增强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三、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首先,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撰写毕业论文在学业生涯中是一件值得留恋的事情。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唤起的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所激发的对科学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及写作中辛勤的耕耘,导师的教诲和拿到学位证书时激动人心的场面等,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深藏在记亿中。此外,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考核的重要环节。教学计划规定大学三年级学生要写学年论文,四五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要写毕业论文。1981年全国实行学位制度,规定凡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学位论文。目前,撰写毕业论文制度,不仅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实行,而且在电大、函大、职工大学、刊授大学等各种形式的高等业余教育中也得到了全面贯彻。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篇6

一、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其他同类型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情况的调研和对本校几届毕业生对毕业设计过程的反馈,笔者总结出当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毕业设计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毕业生的调查反馈表明,在毕业设计前,大部分学生从文献的搜索、筛选与有效阅读、设计文档、论文的有效写作、设计方案的把控、系统调试与修正等方面都没有系统的学习与培训,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花费大量精力在这些方面,导致学生制作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得不到有效保证,由此说明毕业设计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二)毕业设计实施的环节有待改善。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过程主要分为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初稿修改、定稿、答辩等环节。选题方面,主要是通过专任教师根据研究专长,拟定题目,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在教师提供的题目中选择。此方式,由调查反馈可知,对于超过一半以上的题目,学生基本不够了解,学生希望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在开题、中期检查环节,存在形式主义方面的问题。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本科教学第七学期进行,为期一年。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企事业单位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也在第七学期启动,迫于就业压力,学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找工作上,对毕业设计投入的精力和关注度不够,导致开题环节,不少学生都不清楚自己的毕业设计任务,让开题只能沦为形式化的过程。(三)毕业设计过程监督与结果评价形式化。我校的毕业设计过程监督,基本上以填写相关表格为佐证,教师对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进行很好的总结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造成每年的毕业设计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导致问题不断叠加,解决问题的困难程度也在增加。我校毕业论文的结果评价,分为不合格(60分以下)、合格(60~70分)、中等(70~80分)、良好(80~90分)、优秀(90~100)这几个等级,结果等级量化比较详细,但是过程评价没有得到体现,导致学生认为,只要论文能通过率的检测,毕业论文就能顺利通过,而整个毕业设计过程没有得到重视,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也会越来越形式化。这些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了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落后、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不够清晰准确。这些问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通信行业对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将会越来越突出。为了充分发挥毕业设计的实践锻炼作用,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及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我校提出了构建通信工程专业三维协同、共促毕业设计改革的创新模式,如图1所示。我校通过对毕业设计教学体系、毕业设计实施过程、毕业设计的过程监督与结果评价[3]这三方面的修正改革,更好地相互促进、共同作用、协同融汇,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毕业设计实施完整过程,实现全面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目标。

二、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一)毕业设计教学体系改革。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历时一年,从本科教学的第七学期开始,到第八学期结束。然而,受现实就业大环境的影响[4],学生在毕业设计方面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为此,我校提出本科四年制一体化训练,鼓励从本科一年级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四年制一体化能力训练,建立起学生的个人兴趣点和发展特长,在毕业设计前,逐步建立起学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报告等能力,为毕业设计教学的开设奠定基础。首先,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方面,如文献的检索、论文、设计报告的写作等课程的开设;其次,专业课程的学习方面,我校针对通信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专业核心课程应设定课程设计项目,课程设计的大项目,经过进一步改进,可以将课程设计的成果转化为毕业论文,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先决条件。最后,在实践能力锻炼课程方面,我校提出利用开放性实验教学,组织学生从大一开始,加入相关实验室进行团队实践训练,并通过组队参加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进行能力训练的验收。通过团队训练、项目训练,系统培养学生的团队、设计等实践能力。毕业论文最后作为一个验收和验证的过程,体现出学生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过程,真正体现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二)毕业设计实施过程改革。在毕业设计的内容方面,我校提出,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师命题、学生选题模式,充分利用教学体系的改革及企业协同育人环境,构造毕业设计题目的多样性,一方面,想方设法将学生实习中涉及的专业设计成果转化为毕业论文,解决学生的就业需求与毕业设计开展的矛盾关系;另一方面,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成果、参与教师科研的成果、前期专业课程的大项目成果进一步转化为毕业论文,充分肯定学生前三年努力学习成果的同时,大大释放了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时间压力和就业大环境带来的就业压力,为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最后要将学生参与企业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培训项目转化为毕业论文。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有着非常好的企业协同育人基础,在本科教学第七学期,学院与签约企业合作,一起招募相关专业的学生进企业进行项目开发能力的培训,并将企业项目培训课程与校内理论学习课程进行学分置换。学生培训结束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参与不同企业的应聘。因为企业的培训,是基于企业项目开发来开展的,那么参与培训的学生,可以将自己参与培训项目获得的成果,转化为毕业论文,在培训过程中,既可以掌握项目开发能力,也可以完成毕业设计的综合能力训练要求。多方面的改革操作,在满足毕业论文题目多样性的同时,也照顾了学生的不同方向、不同兴趣、不同专长的各种需求,也可以从根本上释放教师的指导方式,保障指导效果,在兼顾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充分保障了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切实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专业锻炼基础。(三)毕业设计过程评价与监督改革。目前,我校毕业设计教学成绩的构成主要分为三大模块:指导教师评阅成绩、交叉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一百分制中,指导教师评阅占比为40%,交叉评阅成绩占比为25%,答辩成绩占比为35%,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学成绩,能否顺利获得并通过,更侧重的是相关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结果评价,而对于毕业设计开展的过程,如开题、中期检查、指导过程等并没有进行相关过程的针对性评价。这种过程针对性评价的缺失,直接导致在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没有针对性评价的环节,外加师生的重视度比较缺乏,甚至忽略,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严谨度不足,以至于影响毕业设计教学效果。为切实保障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毕业设计的过程评价与监督进行改革,将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进行详细分化,分化细节如表1所示,将学生的选题、开题、文献检索及综述能力、毕业设计过程的态度及纪律、论文指导学习过程表现等重要环节进行分化,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对应评分,最后汇总成为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通过成绩的细化评定,加强过程的监督,增强过程的严谨度,使师生重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良好实施,最终达到提升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达到全面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我校改革、创新毕业设计模式,并随之坚决贯彻并实施到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是提升毕业设计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只有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明确毕业设计的改革目标与指导原则,最终才能充分发挥毕业设计的实践锻炼作用。文中提出的构建通信工程专业三维协同、共促毕业设计改革的创新模式,通过对毕业设计教学体系、毕业设计实施过程、毕业设计的过程监督与结果评价这三方面的修正改革,三者之间共同改革、相互促进、共同作用,协同融汇,才能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毕业设计实施完整过程,实现全面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目标,为培养应用型工程实践人才画下完整的句号。

参考文献:

[1]高彦丽.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之思与行[J].教育教学论坛,2019(9):219-220.

[2]张静晓,赵陈影,李慧,等.工程管理专业BIM毕业设计学习效果测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1):171-176.

[3]陈杰,周红志.“双创”背景下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构建[J].高教学刊,2019(4):46-48.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篇7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

毕业论文从文体上看,归属于议论文中学术论文的种类。所谓议论文,它是一种证明白已观点正确的文章。它包括政论、文论、杂论在内的一切证明事理的文章,或说理、或评论、或辩驳、或疏证,以达到明辨是非,解除疑惑、综陈大义,驳斥谬误等等目的。毕业论文就其内容来讲,一种是解决学科中某一问题的,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回答;一种是只提出学科中某一问题,综合别人已有的结论,指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再一种是对所提出的学科中某一问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给予部分的回答。毕业论文注重对客观事物作理性分桥,指出其本质,提出个人的学术见解和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和意见。毕业论文就其形式来讲,具有议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特征,即论点、论据、论证是文章构成的三大要素。文章主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强调在事实的基础上,展示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毕业论文虽属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但和学术论文相比,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指导性。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作业,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等,教师都要给予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工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最后确定题目,指定参考文献和调查线索,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初稿,等等。学生为了写好毕业论文,必须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是习作性。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大学阶段的前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学好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写好毕业论文。学好专业知识和写好毕业论文是统一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作为专业人员写学术论文做好准备,它实际上是一种习作性的学术论文。

三是层次性。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相比要求比较低。专业人员的学术论文,是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一般反映某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文章的质量方面要求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第一,大学生缺乏写作经验,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撰写论文,对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巧知之甚少。第二,多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之中,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缺乏运用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第三,撰写毕业论文受时间限制,一般学校都把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实际上停课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仅为十周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少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时积累和充分准备写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目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每门课程也都经过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由于目前学校的考试方法大都偏重于记忆,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致使对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和实际运用的能力,难以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满足于应付考试,很少作课堂笔记和读书札记,对写作知识了解不多,很少进行写作练习,结果,。防到写毕业论文时才临阵磨枪,回头补习各种知识,其写出来的论文连最基本的格式要求都不懂,逻辑上颠三倒四。还有一类学生平时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能力的培养,缺少动手动笔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都会暴露出来。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克服缺点,也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便于发现人才。同时还可以使学校全面考察了解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二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大学生毕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搞调查研究,学会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就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对人类未知的领域大胆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如何观察、如何调查、作样本分析;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文献资料;如何操作仪器等方法。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有教师的指导与传授,可以减少摸索中的一些失误,少走弯路,而且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各环节,是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实践机会。

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更生动、更切实、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撰写论文是结合科研课题,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在理论和实际结合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加深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接触实际的过程中,既可以印证学过的书本知识,又可以学到许多课堂和书本里学不到的活生生的新知识。此外,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所学专业的某一侧面和专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会培养学习的志趣,这对于他们今后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增强攀登某一领域科学高峰的信心大有裨益。

三、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

首先,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向社会展示自身的价值。撰写毕业论文在学业生涯中是一件值得留恋的事情。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唤起的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所激发的对科学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及写作中辛勤的耕耘,导师的教诲和拿到学位证书时激动人心的场面等,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深藏在记亿中。此外,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考核的重要环节。教学计划规定大学三年级学生要写学年论文,四五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要写毕业论文。1981年全国实行学位制度,规定凡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学位论文。目前,撰写毕业论文制度,不仅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实行,而且在电大、函大、职工大学、刊授大学等各种形式的高等业余教育中也得到了全面贯彻。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篇8

学位论文是本科生完成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也是对学生4年学习情况的一次全面考查和总结。[1]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为下一步的研究生教育打下基础,同时,在指导学习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也得以提高。因此,各高校都无一例外地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为检验学生是否可以顺利毕业的标准,同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成为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

一、提出问题

毕业论文是高校毕业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和研究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分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体现学术论文的特点。法学毕业论文虽然不像理科毕业论文那样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但是,需要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好的文字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新建本科院校属于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的高等院校,作为后起之秀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生源较差、基础薄弱,所以,毕业论文的写作往往达不到应有的实践效果。作者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欲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法学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对策及建议。

二、剖析问题

1.态度不够端正新建本科院校的论文写作往往是在第8学期完成,一般是在第7学期末分配导师,布置开题事宜,第8学期开始论文的写作。而此时学生们往往忙于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诸多事情,根本无暇顾及论文的写作,或者很难保证把精力都用在论文的写作中。但毕业论文是毕业的硬指标,因而学生只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造论文,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大多数同学都有抱着侥幸心理:反正要毕业了,老师总会手下留情。指导教师,对此也无能为力。2.缺乏先期训练在新建本科院校中,考试方法较为单一,尽管教务处会明确老师有自由选择考试方式的权力,但由于程序过于繁琐,所以,很多老师干脆直接采用学校统一规定的闭卷考试形式,而且试题最少要有四种题型,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教师与学生发挥,等于教师很少采用较为开放的、论述性的题目。加之课堂教学时间的压缩,课堂教学大多用来讲授,很难对学生进行开阔性必要性训练。即便是在论述题中,很多同学只回答要点,不会展开论述,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知识积累不够,课下阅读少,思维不够开阔;二是学生缺乏必要的训练;三是课堂教学管理较为严格,教师缺乏充分发挥的空间与条件,导致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3.选题缺乏自由权让学生自由选题,会选择那些好说话、脾气好的老师,而这会造成教师工作量的极大差距,近而影响老师年终奖的分配及职称晋升。而改用学生和老师双向选择,又造成平均分配。因为各位老师研究的方向不同,这样在照顾老师工作量的同时,难免会让学生的选择流于形式。尤其是平均分配名额,有可能会完全打破学生的选择,使得原本选择刑法方向的学生转向选择民法,导致原本对刑法感兴趣的学生,必须写民法方面的论文,结果是导师选择了学生,而不是学生选择了导师。这样学生在论文的写作中难免会存在抵触,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学生的消极被动,论文的写作反倒变成了大学生活中不愉快的经历。4.对热点与前沿关注不够法学本科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课程。但就业与升学的压力,学生的功利性与目的性,决定了对课程关注的有限性。对专业必修课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专业选修课,而学英语的时间又远远多于专业课的学习。教师讲授传统的知识,学生听课精力不集中,热点关注不够,创新性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到了选题时,往往不知道自己该选什么。他们认为资料多的好写,而不愿意选择新的热点,担心不好找资料。5.没有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由于对论文写作重视不够,再加上缺乏对前沿与热点的关注,因此,无论选题,还是写作过程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大多数同学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整篇大段的复制,把所引内容变成自己的观点。能用自己的话把别人的观点表达出来,不完全从一篇论文中抄,而是同时参考多篇材料,能写成“五马分尸型”文章的,就是好学生了。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新国标;实践型毕业论文;导师制

2018年初,教育部颁布了日语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新国标。相较之前的指导要求,新国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做了明确规范,凸显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向。贯彻执行新国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必直接影响所有的教学环节。

一、构建教师指导体系

毕业论文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实践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照新国标中有关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要求,发现本研究者所在学校日语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缺少来自实习、实践经历的课题,形式较为单一,多为传统学术型论文,职业适应性欠缺。只有部分毕业生有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的意愿和明确的考研目标,就业、创业意识强的学生不在少数。毕业论文联系学业和就业的桥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未能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为了落实新国标的要求,本研究者所在日语系成立了课题组,在借鉴其他高校实践经验基础上,坚持顺应个性化教育的时代要求,对毕业论文的指导进行改革。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课题组选择在春季学期开始了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经过研究,构建了低年级兴趣小组导师制和高年级学术社团导师制组成的教师指导体系,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确定组别。兴趣小组导师负责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学术社团导师负责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兴趣小组导师为学生开展早期科研和专业实践搭建平台,学术社团导师负责推动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指导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写作。

二、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原则

(一)突出学生中心。美国哲学家和交往理论科学家冯•格拉塞斯菲尔德在《激进建构主义》一书中强调,教师是学生建构的帮助者,在帮助的过程中,不是向学生指出建构知识的正确途径,而是提出建议,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被忽视或被误导的行动因素。有鉴于此,在各个兴趣小组和学术社团中,导师采用问题解决教学理念,向学生提出具有吸引力的、能够引发他们关注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产生自己着手解决问题的欲求,并且让学生依靠自己的思考方式对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导师与学生保持一定频度的接触,每月与被指导学生面谈交流最少1次,督促、检查学生完成相关图书阅读或完成作业的情况。有的导师同时指导低年级兴趣小组和高年级学术社团,可让两种组别的学生在一起交流和互动。导师在交流中营造一种协商的气氛,既鼓励学生之间对话,又鼓励师生之间对话。对学生的错误不是立即指正,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同时,导师允许学生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并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表达不同的观点。通过两个阶段的实践:撰写传统学术型论文的学生学会了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分析、归纳和评论文献,完成了对相关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综合整理,为下一步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某种延伸的契机;撰写实践型论文的学生在坚持专业性和创新性要求的基础上,兼顾了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在实践中探究个性化问题的水平,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二)突出产出导向。新国标中规定,毕业论文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论文形式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才培养主动对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结果满意度的迫切性。中原工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实践育人的指导方针,抢抓各种校内外育人资源,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提供支撑。近年来,随着日语系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扩充了国内及日本的实习基地。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学生,在常年和出版社保持翻译出版合作关系的导师全程指导下,运用理论专业知识翻译作品,受到导师的专业指导。学生通过翻译实践报告,更加清楚地认识了翻译过程,加深了对翻译理论和术语、文化背景等专业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学生可选择对个人翻译实践全过程进行陈述的翻译综合报告,可选择对个人翻译过程中所遇问题进行专门分析探讨的翻译专题报告,可选择总结经验、以评促学的翻译自评报告,可选择针对同一翻译项目的其他学生的翻译文本的翻译互评报告,可选择对翻译项目成员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进行描述的翻译合做报告,等等。有志于从事日语教育培训工作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微格教室,依照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进行模拟日语教学训练,并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另外,随着赴日实习项目的开展,能够进入日本优秀企业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并肩工作的学生也逐年增多。经过对参加过该项目学生的访谈了解到,赴日实习相对于其他实习方式更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人文性和国际化的特点。导师鼓励和支持学生选择与实习经历相关的选题,并根据学生实习、实践的实际情况,帮助和指导学生选取适合的理论进行分析和归纳,进一步提高学生翻译的技能和水平。学校从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产学合作的高度,探索促进日语专业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增加日语专业实践型毕业设计形式,不仅可以丰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形式,而且对于推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加强专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既有助于克服学校办学模式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掌握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又有助于建立以能力为本的教学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达成良好的对接。(三)持续改进。在实践型毕业论文的课程设计和指导过程中,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如何使模式具有可操作性、持续性,还要经过不断探索、完善评价机制。课题组在实践中主要从以下方面探索评价机制,以持续改进实践型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首先,在对学生进步的观察和评价方面,遵循开放的理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格拉塞斯菲尔德强调,学生进步的传统评价的缺点在于假定这种进步是能力的直线式上升。实践表明,无论是在兴趣小组还是科研社团的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几乎不可能发觉变化的又稍显漫长的时期。按照格拉塞斯菲尔德的观点,教的艺术很少同传播知识有关,其根本目的必须在于培养学习的艺术。导师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同学生一起研讨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牢牢保持目前认为最好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其次,在对导师的工作评价时,评价内容涵盖导师工作量、指导态度、指导频次、学生成果、学生满意度等,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导师自评、学生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既注重对成果、频次等量的评价,又根据导师的实际付出进行质的评价。再次,建立监督机制。设置意见反馈邮箱,方便学生及时将导师不认真履行职责情况,或是对导师制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建议进行反馈。日语系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不定期检查导师履行职责情况,通过与导师、学生谈话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之策。

三、结语

截至目前,实践型论文的完成情况和预期基本一致,师生之间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与日语专业的培养计划相吻合。下一步,课题组将继续完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对实践型毕业论文形式的多样化改革是否有效达到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评价。建立和完善持续改进机制,确保在实践型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将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监控结果、毕业生跟踪反馈结果和社会评价结果及时应用于专业的持续完善中。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激进建构主义[M].李其龙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高璇.本科生导师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新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36):4.

桥梁毕业论文范文篇10

由上述存在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必须从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构建新的论文指导模式。针对以往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年初开始对毕业论文实施开题报告制度,正式启动论文指导模式的改革。开题报告的六个栏目依次为: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与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研究思路(写作提纲或研究思路);参考文献;指导教师审定意见。工商管理专业按照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开展毕业论文指导,经过两学期的摸索,取得了初步经验和成果。

(一)严把开题报告关,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引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

在第三学期开学之初,由专业责任教师集中学生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宣传动员工作,强调毕业论文在开放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总要求,回顾历届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和教训,并根据以往的经验,预计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错误,事先确定解决的方法。公布选题范围,介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及研究方向,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题和选指导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详细说明开题报告中的每一栏目及填写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向学生着重交待开题报告是论文写作的制度文本,一旦通过,将是论文写作与指导的基本依据。这样,学生就对论文写作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了整体上的了解。

2、指导教师审查开题报告

学生将填写的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一是看是否按要求写好了开题报告中规定的所有栏目,格式是否规范;二是初步审查选题是否符合公布的选题范围和工商管理专业要求以及选题的思想性、新颖性、时代性、开创性;三是看选题的难易程度是否与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与专业基础理论相匹配;四是看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源条件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五是看指导教师本身对选题的熟悉程度和指导好论文写作有把握的程度。对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小问题或只需作局部调整的问题,一般采取电话或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适时提出修改意见;对于问题比较多或需要重写的开题报告,就与学生直接面谈,提出指导教师的具体看法。

3、集体讨论审定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收齐后,由专业责任教师按选题范围分门别类,召集所有指导教师共同讨论,集体审定。集体审定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拿不准”问题。经过指导教师审查后,有少数学生的开题报告是否符合要求,指导教师也拿不准,比如有的学生的选题更象行政管理专业,或者金融专业、会计专业的研究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过大或过小,诸如此类的问题经集体讨论后决定是否保留。二是“扎堆”问题。即一个班级有几人甚至十几人同时选择同一课题作为毕业论文,而有的研究方向却无人涉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集体审定中要进行协调,在有所侧重中求平衡,力求避免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三是“撞车”问题。有的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许多理论专家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凭我们学生的现有水平再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已不可能。如果还选这样的题目作为毕业论文研究对象,无非是现有文献资料的简单堆砌和观点的罗列,达不到撰写毕业论文的应有目的,因此,我们劝说学生“忍痛割爱”。四是“方向”问题。个别学生的选题虽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消极现象,但有悖于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曲解政府有关政策法规,或由于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对于这些问题,除了要求学生重新选题外,还要与学生面谈,帮助澄清错误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二)以开题报告为指导依据,使开题报告贯穿于毕业论文指导的全过程

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的制度文本,在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中具有“法规”性质,对师生双方具有强烈的约束作用。开题报告经集体讨论通过后,我们就以此为依据,使开题报告贯穿于毕业论文指导的全过程。毕业论文指导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

1、论文指导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延续两周。主要工作有:专业责任教师着重检查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情况,选题进行所必需的条件是否具备,开题报告中提到的参考资料是否在着手收集;指导教师着重检查学生是否编好比较详细的论文三级提纲,了解学生写作的最大困难,进一步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增加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的信心,指导学生根据开题报告的要求制定比较具体的写作计划,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

2、论文指导铺开阶段。

这个阶段是整个论文指导过程的关键环节,论文能否顺利完成,论文质量的高低,与这一阶段的工作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开题报告中这一阶段安排的时间也较长,大概15周。我们在开题报告中规定用五周左右的时间完成初稿,在初稿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防止出现抄袭现象和“捉刀”现象。随后专业责任教师主持全体指导教师讨论会,收集论文初稿写作中反映出来的典型情况和带倾向性的问题,商讨对策,并将这些问题向全体学生集中通报,提出整改意见,部署下一步的写作任务和要求。初稿完成后就转入对论文的修改,

指导教师重在对论文的主题思想、层次结构、逻辑关系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我修改为主,通过几次反复,论文框架基本建立,内容比较充实,整体上实现开题报告的预期目的。

在整个铺开阶段,专业责任教师根据开题报告的写作计划与要求,定期进行两到三次检查督促工作,着重检查毕业论文的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教学部门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检查情况,并适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协助解决有关问题。

3、论文指导定稿阶段。这个阶段是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学风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除了指导学生对论文篇章结构作局部调整外,还应进行文字上的修饰,确保语言流畅,体现学术论文的语言特色。同时指导学生完善毕业论文格式,写好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编好目录、列好参考文献等,为论文答辩作好准备。

(三)充分发挥网络作用,为开题报告发挥作用构建技术平台

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不断强化开题报告的制度文本作用,与此相适应,我们在专业网页上开辟了一个论文写作指导园地,为开题报告作用的发挥构建了一个技术平台,同时也架起了一座师生相互交流的桥梁。通过这个园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与问题,随时可以向指导教师请教。我们还规定,指导教师之间是“分工不分家”,针对具体的问题,学生可以向任何一位指导教师询问,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有义务为学生解答疑问。同时,指导教师通过这一园地,随时了解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有条件地向学生提供一些他们难以找到的数据资料,充实文章内容。我们还将那些写作进展快、论文质量好的学生及时在园地中提出表扬,并请他们介绍经验谈体会,极大地调动了其他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毕业论文指导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搞好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多年来,我们远程开放教育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在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沿用传统的模式,对开放教育的特点考虑不够,论文质量整体上仍不尽如人意。论文指导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选题不准,内容偏离专业要求

有的选题过于宽泛,论题过大,超越了学生的驾驭能力,写作时面面俱到,内容空洞,论述肤浅;有的选题过于狭窄,缺乏气度,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论述拖泥带水,颠三倒四;有的根据个人嗜好选题,文章内容偏离专业要求,结果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二)进度不匀,写作过程前松后紧

部分学生论文写作没有计划,想到一点就写一点,指导教师也缺乏督促的依据,面对这样的学生只能无可奈何,有的学生甚至临到答辩前夕,才匆匆完稿。连消化论文准备答辩的时间都难以保证。但木已成舟,重新写作势必影响学生正常毕业。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答辩时学生仓促上阵,严重影响答辩质量,最终导致少数学生只能草草过关。

(三)把关不严,抄袭现象时有发生

少数学生对待论文不求优秀,只求通过的思想比较严重,在这种指导思想支配之下,他们往往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东拼西凑,敷衍了事,大段大段抄袭他人文章,稍作改头换面,权充毕业论文上交。产生这些现象固然与少数学生急功近利思想有关,与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有关,但更与师生之间缺乏相互约束的制度有关。

(四)监控不力,写作指导呈现无序

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文本规范指导教师的行为,在论文指导上出现了“你敲你的锣,我唱我的调”现象,一个老师一个指导法。论文进度如何,教师在指导中投入了多少精力,教学主管部门和专业责任教师无法实施有效监控,导致写作指导呈现无序状态,指导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三、提升开题报告在毕业论文指导中作用的若干建议

我们工商管理专业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围绕开题报告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指导趋向规范化,有效地提高了论文质量。同时,我们也感到,要进一步提升开题报告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作用,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与开题报告相配套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

现行的开题报告设置的六大栏目都是粗线条的,这样,在具体操作上,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导致同样的开题报告填写的内容会有较大的差异,如“研究方法”栏目,许多学生就无从下手,有的虽然填写了,但根本不是方法;指导教师也会按照个人的理解开展指导工作,离规范化要求就会有一定的距离。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制定一个与开题报告相配套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这既是对开题报告的说明与解释,又使开题报告更具操作性,目的就是要让师生在使用开题报告过程中不存在疑问和困难。

(二)对现行的开题报告栏目作适当的修改与补充

我们认为,开题报告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栏目,对开放教育学生来说,要求高了些。开放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的选题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既没有必要,学生想了解也难以做到。虽然上网可以查到一些与选题有关的信息,但要从中分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部分指导教师来说也非易事,遑论成人学生。因此,我们建议将此栏目改为“论文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我们认为,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指导教师都不好把握,因为填写的参考文献在论文写作中不一定用得上,而要使用的不一定在参考文献中找得到,不如改为“参考文献来源与查找方法”,给学生利用参考文献、查找资源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除此之外,我们建议设置一个新栏目“研究的有利条件和困难”,这样,师生对论文写作与指导就会心中有数,未雨绸缪,顺利完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