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设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4:27

前端设计论文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有限状态机;格式检测;毕业论文

1引言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业环节,是高校衡量大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标准。各高校在毕业论文的内容、格式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通常不符合要求者不允许参加答辩[1]。为了使毕业论文符合格式文件的要求,学生、导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人工审阅论文格式上,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疏忽。一些细小的格式问题利用肉眼通常难以发现[2]。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毕业论文格式检测系统,并以枣庄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实际应用场景。对全院1届0名本科毕业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准确地格式检测,可以大幅度降低学生和导师的工作量。

2有限状态机

枣庄学院毕业论文有着严格的格式要求。本科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可分成封面、作者声明、摘要、目录、正文等九个部分。各部分之间会再次进行细分,例如正文部分可以分为第1章、第2章等,第1章中又可以分为第1.1小节、第1.2小节等。因此从整体上看,毕业论文格式是一种复杂而又规范的数据结构。

2.1算法简介

有限状态机是一种进行对象行为建模的工具和算法,其作用主要是描述对象在生命周期内所经历的状态序列[3]。有限状态机通常包括用于描述系统状态的有限状态集、描述系统输入的输入集、系统状态转移规则集三大部分。目前有限状态机广泛应用于地址识别、建模应用行为、硬件电路设计、编译器等领域[4]。

2.2格式检测

本系统创新性地将有限状态机算法应用于毕业论文格式检测中,将毕业论文看作一个动态系统,将论文全部文字抽象成为状态序列。论文系统分为封面、作者声明、摘要、目录、正文、图、表、参考文献、致谢等九个大状态。同时每个大状态又可以具体向下细分,例如摘要可以再次细分为摘要中文题目状态、摘要中文正文状态、摘要中文关键字状态、摘要英文题目状态、摘要英文正文状态、摘要英文关键字状态,正文部分可以第一章状态、第二章状态、第三章状态等,第一章状态又可以再次细分为第1.1节状态、第1.2节状态等。图1系统转态转移示例每种状态之间可以通过状态转移规则集进行转移。当系统遇到输入集中特定文字时,即可完成状态转移。例如当系统处于“作者声明”大状态时,遇到输入黑体三号的“摘要”,即转移为“摘要”大状态;当系统处于“参考文献”第1篇文献状态时,遇到输入为“[2]xxxx”时,即转移为“参考文献”第2篇文献状态;当系统处于“正文”第1.1小节状态时,遇到输入为单独一行的“1.2xxxx”时,即转移为“正文”第1.2小节状态。

3系统设计与实现

根据高校实际应用场景以及师生需求,本系统可分为前端网页、后端检测系统、数据库系统三部分。这三部分都部署在阿里云WinServer服务器中。师生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站就可以实现检测,无需在本地安装客户端。

3.1前端网页设计

系统前端网页使用Java语言编写,利用目前较为流行的SSM框架[5]。网页基本功能包括学生注册登录、Word格式论文上传、PDF检测报告下载三大功能。

3.2后端检测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通常使用Word软件撰写。该软件属于Office套件内容,由微软公司开发。其相关操作对C#语言支持良好。后端系统主要使用C#语言编写,核心是基于OpenXMLSDK技术的控制台程序[6-7]。其中实现了上文所述的有限状态机算法,能对学位论文中封面(内封面和外封面)、作者声明、摘要、目录、正文、图、表、参考文献、致谢等九个部分进行详细的检测,并生成逐句检测的PDF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中错误部分用红色标记,警告部分用黄色进行提示,方便学生进行修改与完善。

3.3数据库系统设计

本系统使用MySql数据库提供存储服务,主要用于存储学生用户账号信息(学号、密码、学院、年级等)和论文格式要求的详细参数(正文字间距、正文字体尺寸)。由于高校学位论文格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可能会进行动态微调,因此将论文格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方便修改,并且可以方便地迁移至其他高校的毕业中,提高了本系统的可移植性。

4系统测试

为测试毕业论文格式检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将该系统应用于枣庄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届0名本科毕业生学位中。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准确地格式检测,可以大幅度降低学生和导师的工作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5结束语

针对传统人工审阅毕业论文格式费时费力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毕业论文格式检测系统,并以枣庄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实际应用场景,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未来打算将其进一步完善与扩展,应用于研究生和其他院校的毕业论文格式检测中。

参考文献

[1]张巍巍.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性自动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大连,

[2]赖晓晨,姜瑞勋,于红,佟露.学位论文格式自动检查方法研究与实现.教育现代化,,6(57):28-22

[3]谭同超.有限状态机及其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广州20

[4]冀杰,黄岩军,李云伍,吴飞.基于有限状态机的车辆自动驾驶行为决策分析.汽车技术,8(12):1-7

[5]李洋.SSM框架在Web应用开发中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6,26(12):-14

[6]吴国辉.面向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系统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南京,7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B/S模式;管理系统;PHP

1毕业论文过程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现实意义

1.1实现选题管理、答辩管理、成绩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Web网络模式管理。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系统使用B/S模式搭建,方面管理人员、老师和学生随时登录网页进行查询。实现选题管理、答辩管理、成绩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1.2在整个毕业论文过程性管理中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通过信息化的管理,使毕业论文过程性管理中的论文管理环节、抽答辩管理环节、成绩管理环节利用后台数据库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记录,对于教师全程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撰写和修改的过程,抽答辩的过程以及成绩登陆的过程都进行了实时监控,保证了毕业论文过程性管理中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2系统关键技术

系统采用了目前流行的LAMP架构,包括:Linux操作系统,Apache网络服务器,MySQL数据库,和PHP语言。所有组成产品均是开源软件,具有通用、跨平台、高性能、低价格的优势,LAMP架构无论是性能、可靠性等都具有较好的表现。除系统架构之外,系统用到的其它一些技术包括如下:负载均衡技术。为了满足系统在高并发时,也具有较好的性能,平台搭建了两台web服务器,前端用一台nginx做负载均衡。nginx使用ip_hash机制实现用户访问的路由,实现web服务器灵活、方便地扩充。OPCache缓存技术。通过将PHP脚本预编译的字节码存储到共享内存,有效提升PHP的性能,省去了每次加载和解析PHP脚本的开销,提升了系统速度。本系统利用缓存技术,将常用的基础数据如分校、专业、班级等信息进行缓存,增加了系统的性能。

3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该系统具有论文管理、答辩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通过各个模块的有效管理,能够使毕业论文过程性管理中的论文管理环节、抽答辩管理环节、成绩管理环节利用后台数据库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记录,对于教师全程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撰写和修改的过程,抽答辩的过程以及成绩登陆的过程都进行了实时监控,保证了毕业论文过程性管理中的公平,公正和公开。3.1系统的角色分析。对系统功能的界定:为了对系统进行一个有效的管理,我们进行了多重角色的划分:该系统的角色是系统管理员、教务管理员、分校管理员、指导教师、答辩教师、电大学生。根据每种角色的不同,我们对他们进行权限分配。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包括对其他人员进行权限的分配,查看各种资料信息,对论文管理、答辩管理、成绩管理的过程中进行监控,还可以对系统的内容进行相关设置、同时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等;教务管理员设置答辩抽签专业进行答辩抽签,完成成绩的汇总;分校管理员:导入各分校的基本信息,设置指导教师,确认答辩成绩、是否申请学位等;指导教师:论文选题,指导学生的论文,对学生论文进行评阅。答辩教师:进行学生论文答辩,给出答辩成绩。电大学生:提交论文,进行答辩。3.2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过程性管理主要体现在论文管理、答辩管理、成绩管理这个过程,同时,还包括对于基础数据的管理,因此系统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基础数据模块、论文管理模块、答辩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基础数据模块中功能划分为:分校基础数据、学生基础数据、教师基础数据、账号角色权限等;论文管理模块中功能划分为学生选题、指导教师管理、论文过程记录、教师评卷、短信提醒等;答辩管理模块中功能划分为抽签规则、答辩抽签、答辩教师管理等;成绩管理模块中功能划分为初评成绩、现场评分、批量评分、成绩认定汇总等,形成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1。3.3系统的业务流程设计。根据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划分,我们可以将系统的业务流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导入数据。分校管理员,录入所在分校学生基本信息,对于基本信息可以实现批量导入的功能,也可以单个录入。第二阶段,论文指导和管理,指导老师论文选题,学生根据论文选题,进行论文的撰写,指导老师进行评阅。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实现短信提醒,方便学生及时查看老师对于论文的指导意见等。对整个论文的过程性管理进行了有效的监控。第三阶段:答辩抽签。教务管理员设置抽签专业,在指定的专业中,抽取一部分学生参加答辩。第四阶段:论文答辩。答辩教师,单独或者批量录入学生答辩总分。第五阶段:数据确认。答辩阶段结束后,各个分校管理员,统一确认本分校的学生基本信息、初评成绩、是否申请学位等等。第五阶段:数据汇总。确认完成后,由市校统计汇总。

4系统功能实现

基于Web的毕业论文过程性管理系统的实现是一个较大的工程,本文以答辩抽签的实现为例,说明系统功能的实现方式。答辩抽签,主要实现了按一定的规则,在学生随机抽取一部分参加毕业答辩的功能。

5结语

本文以电大毕业论文过程性管理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技术的B/S结构的毕业论文过程性管理系统。在经过前期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了业务流程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及系统功能实现。旨在为毕业论文过程性管理工作中相对纷杂耗时的工作提供更加简洁和高效的手段和方式,极大方便学生、教务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和答辩教师等,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智健.基于B/S架构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实现[J].信息与电脑,2018(10):97-99.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主要用在重要场所的紧急供电系统,将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自动转换至另一个电源的电器,以确保重要负荷连续、可靠运行。

依据国家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年版)及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的规定: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为保证对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对于电源转换时间有持定要求的一、二级负荷及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民机、应急照明等消防设备的供电均需要设置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作为消防负荷和其他重要负荷的电源转换装置,ATSE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确合理的选择ATSE可确保一、二级负荷供电的可靠性、连续性。

1.ATSE的基本概念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即ATSE(AutomaticTransferSwitchingKquipment),由一个(或几个)转换开关电器和其他必须的电器组成,用于监测电源电路,并将一个或几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自动转换至另一个电源的电器。ATSE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开关本体干控制器。

2.ATSE的分类

目前,我国市场上符合GB/T14048.11(IEC60947-6-l)标准的产品主要有CB级和PC级两大类。

PC级:能够接通、承载、但不用于分断短路电流的ATSE。

CB级:配备过电流脱扣器的ATSE,它的主触头能够接通并用于分断短路电流。

3.ATSE的使用类别

使用类别,涉及到ATSE接通与分断能力和操作性能指标,决定其ATSE的正确使用环境。对选用PC级ATSE除了考虑其额定接通与分断能力外,还应考虑其在短路条件下所能承受的短路能力,即额定短时耐受电流Icw值。详见表1-3。

使用环境条件要求

1)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2)环境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5℃;

3)相对湿度不大于95%;

4)电磁兼容性(EMC)的要求:在实际使用中,ATSB(待别是控制器部分)不应受外界的电磁干扰而损坏或误动作,影响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连续性。同时ATSE所产生的电磁效应应满足国家相应标准,保证电气系统其他环节的安全稳定运行。

4.设计选用注意事项

1)产品认证:中国、IEC、UL等都对ATSE制订专门的标准(几个标准完全等同),所以,就必须选择符合标准的ATSE。

2)确定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的额定工作电压法使用类别。要注意选择适合负载特性的ATSE。

3)设计时选用PC级还是CB级,考虑的出发点不应是是否需要短路保护功能(PC级前面加上短路保护电器,系统就具备与CB级同样的保护功能),而是可靠性和成本。可靠性要求高,宜选用PC级产品;要求成本低可选用CB级。

4)断开故障电源的时间,不同结构的产品是不同的,对故障电源(例如断相)敏感度高的负载,就需要注意,应选用能够快速断开故障电源的励磁驱动式ATSE。采用断路器的CB级ATSE未采用隔离(负荷)开关的ATSE,是用减速电机驱动(电机转速一般为15-20rpm,开关需要转动到一定转角后触头才能断开)。

PC级前端是否需要加短路保护电器?取决于PC级ATSE能否承受前端短路保护电器保护电流的冲击。如果能够承受,切换箱内就不需要再加短路保护电器,如果不能承受,就需要加一个短路保护电流低于PC级ASTE额定限制短路电流的保护电器,这需要制造商提供ASTE额定限制短路电流的保护电器类型和多数。

5)ATSE三极与四级的选择:在电源转换系统中,应根据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接地保护装置的设置,能否产生中性电流分流和环流及接地故障电流的分流,避免保护装置误动作或拒动作,以确定ATSE的级数。

(1)根据IEC465.1.5条规定,正常供电电源与备用发电机之间若不是同一接地网络中时,转换开关应采用四极型开关。

(2)带剩余电流保护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应采用四极型开关。两个电源开关带剩余电流保护,其下级的电源转换开关应采用四极型开关。

(3)两种不同族地系统间的电源转换开关应采用四极型开关。

(4)TN-S、TN-C-S、系统一般不需要设四极型开关。但TN-S系统的一些特殊情况(三相严重个平衡及高次谐波含量较高)是否采用四级开关,需视建筑物等级的重要性而确定。

6)旁路型ATSE的应用:对供电系统可靠性、连续性有很高要求的特别重要负荷,为防止ATSE出现故障、损坏或处于检修时,影响供电的连续性,应设置旁路到ATSE。旁路型ATSE应具有以下功能:

(1)旁路隔离开关应能在用电负载个停电的状态下旁通电源至负载,旁路开关与ATSE额定容量应相同;

(2)旁通电源时应能隔离ATSE及相关控制电源,保证ATSE检修及更换能够安全进行;

(3)应有旁路隔离标志,显示系统状态;

(4)应有电子及机械联锁,防止误操作。

参考文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对策

有线电视从最初的居民楼闭路电视及后来的小区有线电视互联,发展到如今的整个区域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尽管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规模居世界首位,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其广播式的单向传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如果我们现在不加紧对现有的单向网络进行改造升级,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一、我国有线电视发展状况

我国有线电视网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论文百事通目前,我国有近300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网络(其中光缆约60万公里),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2亿户,电视机数量和电视用户数量均占个球总数的近1/3,已成为世界广播影视大国,同时,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用户网。

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市场条件和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持续增长,有线电视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网络整合,可将用户资源转化为巨大的市场和经济资源,直接拉动上下游相关产业。正向数字化、网络化迈进的全国有线电视网是国家信息化三大基础网络之一,全国有线电视大规模产业化运作和“全程全网”管理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二、有线电视网络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线电视行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共用天线系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有线电视行业由于HFC及相关技术而逐渐向综合信息(多媒体)运营商的方向发展。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网络技术对有线电视发展带来冲击

随着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因特网等新型媒体的异军突起,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不断涌现,与传统模拟的广播电视争夺用户日趋激烈,传统广播电视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已经受到影响。给有线电视业和传统电信业以巨大的冲击,有线电视如何面对因特网与日俱增的冲击波?与此同时,卫星直播业务具有数字技术和服务价格的优势,直接从有线电视公司手中抢走用户,因而有线电视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有限数字电视推广道路坎坷

中国政府已提出2015年将关闭模拟电视,全部实现电视数字化,这意味着数字电视领域面临着一个高速发展的机遇,但是其在中国的推广却十分不顺利,数字电视用户增长十分缓慢。虽然2004年出现的佛山模式、杭州模式、青岛模式等都有可取之处,但是这些模式都有着独特的资源和背景,难以在全中国模仿和推广。如何将有线数字电视业务推向市场,是目前阻碍数字电视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国内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缺乏沟通,特别是缺乏与最终用户间的沟通,造成“内热外冷”,用户参与度不高,市场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国内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缺乏竞争,特别是在运营层面。没有了竞争,容易使成本急剧上升,同时缺少刺激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包括政策不明确、技术标准不统一、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压力巨大等等。因而,在人们感叹数字电视给人们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又不得不怀疑其是否能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三)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滞后

有线电视在农村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且因其节目套数多、信号清晰稳定而备受群众欢迎,这是加快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的有利时机,但由于农村的情况复杂致使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滞后,具体表现在:发展意识不强,一些乡镇站苦于资金拮据而无力发展,一些站缺乏发展意识、阵地意识,没有把有线电视延伸到其它居住集中的中心村、中心组,造成了广大群众看不到有线电视节目;技术上的落后,使得农村与市、县主干网联网后不能对接,信号受阻,不得不二次投资,重新改造网络;管理上不规范,没有严把规划设计及技术标准关,网络建设技术含量低,电视信号传输达不到规定标准。在用户管理方面,很多乡镇站没有建立用户档案,造成收费及维修的不便。原材料管理混乱,没有出入库手续登记,且存在劣质产品,材料浪费、流失严重;人才结构失调,表现在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大多过去是从事广播工作的,对电视技术知之甚少,加之观念守旧,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有线电视网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有线电视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认真研究对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有线电视事业。

(一)采用个新的方式建造新的系统

在今天,完全新建一个系统可以有多种选择。在HFC网络中,有不同的拓扑结构,每种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前端,我们所能进行的选择是有限的,设备的性能对于网络信号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信号一旦从前端送出后,只可能变坏,而不会变得更好。建立前端时要为以后业务的扩展预留出足够的空间。RF输出指标要达到最高,高的C/N,高的信号稳定度,低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这些对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同样重要,对数字信号,平均误码率(MER)和EVM的数值比起失真来是更重要的参数。混合好的Kr信号必须要进行放大,因为它要供给多台光发射机。要避免信号在前端发生劣化,前端放大器应该是低噪声的并且失真要很小。例如,一个节点的C/N值如应达到52dB的话,前端的RF信号至少要62dB。

对一个基本的870MHz的HFC系统,一个节点带500个用户,最多使用4个有源器件串接,这种设计已被证明在经济效益上是合理的。正向带宽已足以满足需要,特别是采用数字技术后可以把多个频道压缩到一个模拟频道中。对反向通道,为高速数据和电话业务分配适当的比例(数据10%,电话20%),其带宽也可满足需要。网络应该有如下的基本特性,每个光节点一台专用光发射机,每个节点应有一台主用和一台备用的光接收机、光发射机和供电电源,4级RF输出而且每个反向RF口能够转换(这样可以使反向能力变为4倍);同轴电缆部分采用微型干放、微型桥接和线路延长放大器;高质量的同轴电缆和接头;当开通电话业务时要采用集中供电并有1到2个小时的后备电池以及可发电长达8个小时的柴油发电机;要增加竞争力,服务质量和可靠性是基础。要保证好的服务质量和高可靠性,自动备份和维护预防是关键。

(二)做好计划确保网络成功升级

做出是否升级的决定最终取决于计划提供何种业务,以及用户的数量、他们的爱好和支付能力。做计划必须要先确定好目标,必须确定所要传送业务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它们的质量要求。要问一下自己:从现在起5年内,对网络的预期会是怎么样?网络的升级怎样能适应未来的这种预期?细化这些问题应该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

系统是要新建,还是改造升级?系统现有的结构如何;现有的网有多少还可以使用?电缆,连接器,分支分配器已使用了多久;现在需要多少带宽;系统所带的用户有多少;每公里要带多少用户;当前的线路是走地下还是架空;在未来的3到5年需要多少带宽;现在以及未来的3到5年节目量会有多少;有线电话是否被允许,使用的用户会有多少;通过有线网传数据能否实现,使用的用户会有多少?是否还计划利用HFC。

(三)加快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步伐

针对山区农村有线电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促进山区农村有线电视的快速发展,理顺管理体制,引入激励机制,全面调动起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过去懒散拖沓的工作作风,强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加快人才培养,构筑人才高地,人才对于广播电视事业的生存、发展、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强化管理,推动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首要的一点是要建章立制;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加快用户入网步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面前,只有牢固地树立优质服务意识,才能加快入户步伐,搞活产业经营。

参考文献:

[1]潘承双,当前农村有线电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有线电视,2006,(12).

[2]罗轶,杨亚玲,试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产业化[J],西部广播电视,2007,(08).

[3]吴春雷,从北美经验看有线电视网络运营[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07,(01).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雷电;有线电视系统;防雷

一、引言

有线电视系统是将通过光缆接入的有线电视信号,或由大楼通过卫星天线和一组优质共用天线接收的开路电视系统信号,经前端处理后,以有线方式将电视信号分送到电视系统的各终端用户。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防雷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若干有线电视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雷电灾害的严重性表现在它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上,其特点电压高,闪电电流幅值大,变化快,放电时间短,闪电电流波形陡度大。

论文百事通雷电的破坏作用在于强大的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巨大破坏、起火爆炸、严重损失。雷电也常常使有线电视设备严重损坏,在实际工程当中,没有良好防雷措施的系统一旦遭到雷击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甚至瘫痪。对于干线较长的大系统,防雷设计更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防雷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里我们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学习谈谈对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以及对雷电的防范举措。

二、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

对有线电视系统影响的雷击主要有两种:“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带电云层和大地之间放电造成的。当雷云很低,周围又没有异性电荷的雷云时,就会在地面或者建筑物上感应出异性电荷,形成带电云层向地面或者建筑物放电;放电电流可达到几十甚至几百千安,放电时间为50~100us,这种放电就是直击雷。直击雷对建筑物和人、畜安全危害甚大。对于有线电视系统,直击雷只有雷击率的10%左右,尽管破坏力大,但危害范围一般较小,可使用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网来防避。安装了避雷针后,有线电视系统的电子设备即使在其保护范围之内,仍然可能遭雷击而受损,大多数都是烧保险丝、电源变压器、整流元件、三端稳压器,严重的还可能损坏集成电路等元件。这说明雷击不是从天线引入的,而是从电源线引入的,可见避雷针虽保护了建筑物,却保护不了置于其内的有线电视电子设备,这是感应雷造成的。感应雷电分为静电感应和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两种原因所引起。静电感应是当带电的云层(雷云)靠近输电线路时,会在它们上面感应出异性电荷,这些异性电荷被雷云电荷束缚着,当雷云对附近的目标或接闪器(避雷针是最早、最常用的接闪器)放电时,其电荷迅速中和,而输电线路上束缚的电荷便为自由电荷,形成局部感应高电位。这种感应高电位发生在低压架空线路时亦可达100KV,在有线电视线路上可达40~60KV,而且它可以沿着线路传人电子设备,造成损害。电磁感应是雷击后巨大的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交变磁场,由于电磁感应使附近设备感应出高电压,从而使设备损坏。“感应雷”占雷击率近90%,危害范围甚广,有线电视系统的电子设备受雷击损坏,主要是感应雷造成的。

三、有线电视系统防雷的措施

1天线的防雷接地。有线电视的接收天线和竖杆一般架设在建筑物的顶端,应把所有的接收天线,包括卫星接收天线的接地焊在一起,接天线的竖杆(架)上应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应能满足对天线设施的保护。安装独立的避雷针时,由于单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呈帐篷状,边界线呈双曲线,所以避雷针高于天线顶端的长度应大于天线的最大尺寸,避雷针与天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大于3m。建筑物已有防雷接地系统时避雷针和天线竖杆的接地应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共地连接。无论是新的接地线还是原建筑的接地线,接地电阻都应小于4。

2前端设备的防雷接地。当在前端附近发生雷击时,会在机房内的金属机箱和外壳上感应出高电压,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前端设备的电源漏电也会危及人员的安全,因此,对机房内的所有设备,输入输出电缆的屏蔽层、金属管道等都需要接地,不能与天线的接地连接在一起,设备接地与房屋避雷针接地及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地应在总接地处连接在一起。系统内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埋地金属管道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不相连时两者的距离应大于3m,机房内接地母线表面应完整,绝缘线的老化层不应有老化龟裂现象。一般前端设备,如调制器、接收机、光发射机等没有过压保护,而只有过流保护,一旦有雷击往往会出现电源烧坏而保险不断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应在总电源处加装避雷器,以更好地保护前端设备。

3干线系统的防雷接地。敷设于空旷地区的地下电缆,当所在地区年雷雨天数大干20d及土壤电阻率大干100时,电缆的屏蔽层或金属保护套应每隔2km左右接地一次,以防止感应电的影响。架空电缆的屏蔽层及金属保护套。钢绞线每隔250m左右接地一次,在电缆分线箱处的架空电缆金属护套,屏蔽层及钢绞线应与线杆拉线共用接地装置。另外就是不可忽视的光缆防雷,因为光缆在制造过程中,为了增加光缆的抗拉强度,在光缆中增加了钢丝。在设置接续盒时,只注意了光缆的熔接。使用通常方法,将两段光缆的钢丝,分别固定在接续盒两端的支架上,自然形成一间隙。这样,当任意一段光缆中的钢丝感应了很高的雷电电压时,就会向另一端钢丝放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火花,使接续盒内光纤断裂损坏。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在光缆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将接续盒内的光缆钢丝端头用导线连通,可有效避免光缆遭雷电侵害。公务员之家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智慧旅游;大数据分析;服务体系;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我国旅游人数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业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1]。但是,目前很多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在用系统大多由文旅部或市级部门牵头建设,功能为通用版,不能满足本地旅游业务开展的个性化需求。总体上,信息化建设进展迟缓,数量少且水平低[2]。但由于缺乏统筹协调,景区单位的自建系统仅服务于自身单位,无法进行互联互通,未得到有效融合、共享与利用,数据共享不足。并且,传统监管方式是政府监管居于主导地位,监管对象仅包括旅行社、导游员和领队、等级景区和饭店等旅游实体[3]。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旅游市场的开放度、多元化和无边界。本论文通过搭建全域营销服务平台、全域智慧管理平台和商业消费管理平台三大部分,满足旅游产业发展中游客、政府、企业三大核心群体的基本需求。通过激活和挖掘原始数据,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从而推动旅游数据资产持续增值,创新发展路径,提升发展智慧旅游相关的技术及服务产业,促进旅游相关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创建信息化监管和创新综合监管体制,加强监管部门的旅游监管能力,加强部门联动、高效便捷畅通的处理、反馈,做到及时公正,规范有效,提高旅游管理水平,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改善旅游环境。

1系统架构

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纵向分为五层架构,即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服务对象层。横向包括三体系,即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营维护体系。设施层是平台承载的物质基础,包括终端、网络、云平台等[4]。数据层是平台数据存储和管理的中心,整合所有智慧旅游业务数据,包括旅游公共基础数据、旅游业务专题数据、旅游业态运行数据、旅游决策分析数据等。支撑层提供系统运行环境、数据支撑、应用支撑、共享交换等功能。应用层是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了本次项目建设的各类业务应用,本次建设的全域营销服务平台、全域智慧管理平台、商业消费管理平台即位于应用层。服务对象层即平台的服务对象和使用对象,包含游客、从业人员、涉旅企业、主管部门等。支撑体系即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营维护体系贯穿于智慧旅游建设的各个层面[5],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和支撑条件,确保智慧旅游体系的安全、可靠运转和可持续发展。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2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2.1信息资源规划

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信息资源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游客监测数据、旅游资源数据、产业资源数据、视频监控数据、旅游营销数据、导游导览数据、互联网数据、游客投诉数据、行业统计数据、其他数据等。各类数据经ETL工具、大数据处理工具处理后集中存储于数据仓库和数据中心,并向应用层提供调用数据接口。信息资源规划图如图2所示。

2.2数据库设计

平台数据库设计分为四大类,即:旅游公共基础数据库:包括旅游资源信息库、旅游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旅游从业人员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等[6],用于满足游客旅游、旅游企业运营以及涉旅服务企业开发利用的基本需要;旅游业务专题数据库:主要为各专题应用系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按照专题的类型大致可分为政务专题数据库、案例数据库、文档及多媒体数据库等;旅游业态运行数据库:主要是涉旅企业运行监控过程中产生的实时监控数据库(包括视频数据、客流量监控数据等),以及旅游企业向旅游主管部门上报的业务经营数据。旅游决策分析数据库:主要是用于满足旅游管理部门决策支持需求的数据,包括旅游统计数据库、产业运行监测数据库、事件信息数据库、应急预案数据库、知识数据库等。平台数据库设计如图3所示。

2.3数据支撑

数据支撑模块主要向平台系统提供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功能,通过集中应用数据,使用ETL工具、大数据处理工具,将所有业务数据集中存储于数据仓库和数据中心,并向应用层提供调用数据接口。ETL是数据仓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ETL负责将分布的、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如关系数据、平面数据文件等抽取到临时中间层后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最后加载到数据仓库中,成为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的基础。ETL设计如图4所示。

3应用系统设计

3.1全域营销服务平台

搭建面向游客的全域旅游营销服务平台,平台整合旅游资源,辐射整个省市,提供为游客提供全域旅游营销服务。平台建设包括PC端管理后台和移动端游客前端两部分。3.1.1游客前端应用面向游客的移动端主要基于H5进行微网站搭建,主要包括旅游资讯、公共服务、产品预订等三大类功能。智慧导游包括手绘地图、景区概况和设施查找等功能。智能导航包括路线规划、推荐路线、路线导航和轨迹分享等。游客前端应用还包括语音讲解、咨询投诉、一键报警、旅游资讯、信息推送和产品预定等。产品预定包括景区门票、网约旅游车、酒店预订、商品购买、餐饮预定、跟团游预定和私人定制等。3.1.2后台管理应用后台主要实现系统管理、企业管理、店铺管理、公共服务管理、数据分析、报表查询等服务。管理方可登陆后台,在系统管理界面下可进行角色管理、账号管理和配操作管理。企业管理主要对区域内入住一机游的商家进行管理,只有在后台进行相应授权后,商家的涉旅商品才能在一机游平台前端进行展示和预订。在进行店铺管理时,可进行PC页面新增推荐,也可自动获取已授权店铺进行直接选择。可对自定义页面进行页面装修和个性化维护,可对所在区域内已授权店铺的产品进行汇总,形成流量总入口。公共服务管理主要负责投诉管理、资讯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数据分析可根据所在区域的划分,营销服务平台提供对应区域的大数据游客画像、大数据渠道产品、大数据客源分析、大数据综合分析功能。报表查询可对平台运营数据进行报表统计,包括:店铺统计、游客统计、供应营业汇总、分销营业汇总、酒店统计等。3.1.3旅游团定制管理在全域营销服务旅游团管理系统,旅游团可根据不同的组合线路个性化定制目的地、酒店标准、交通标准、游玩项目等,提交订单后,平台根据景区门票政策给与组合优惠,酒店与旅行社可以单独洽谈价格。系统与商业消费管理平台游客过夜登记打通接口,能同步过夜登记信息,为相关旅游监管提供数据,实现与景区门票的结算。

3.2全域智慧管理平台

搭建全域旅游数据中心,接入全域旅游景区涉旅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实现文旅数据的存储、分析、处理和展示。基于数据中心搭建全域旅游产业监管和旅游大数据分析,实现全域视频监控、客流监测、车流监测、舆情分析、应急指挥等功能。通过文旅数据的不断沉淀和数据源的持续优化,实现全域旅游收入、客源地、车源地、游客接待量、未来游客增长趋势等多维度数据分析,定期生成大数据分析报告,为全域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导。3.2.1旅游数据采集旅游数据采集主要针对各个旅游资源、涉旅企业、涉旅部门的各个信息化应用系统进行统一采集。本次采集数据来源包括:重点景区票务系统数据、重点景区视频监控数据、互联网数据、网络预订数据、团队数据、涉旅部门数据、全域客流数据、旅游营销数据、涉旅停车场数据、旅游基础数据等十个维度。对于未建立系统的重要旅游行业业务数据,可针对旅行社及酒店、餐饮、景区、商场等旅游服务机构,编制基于互联网的B/S数据信息采集客户端,采用企业填报的方式实现对旅游信息数据的动态采集。3.2.2旅游资源管理旅游资源管理平台智慧旅游建设的数据基础,全面汇聚旅游企业、相关机构、从业人员等旅游行业信息,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要素信息,实现旅游有关领域、体系和各业态企业数据的集中统一采集、存储、处理,以及相互之间信息的互通互联和信息共享、查询,为上层应用系统的进行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撑。按照信息资源规划理论,采用面向对象和事件的分类方法对上述旅游基础资源数据需求内容进行重新归类,并进行汇总和融合,得到平台所需数据库。3.2.3旅游监测指挥旅游监测指挥包括旅游行业监测管理、产业数据分析统计、产业应急指挥平台、旅游舆情监控管理、旅游视频监控管理、旅游项目管理平台和旅游营销管理平台。旅游行业监测管理包括旅游投诉监测、团队运行监测、交通卡口监测、旅游质量监测、旅游质量监测和天气环境监测。产业应急智慧平台可对应急预案进行管理、综合应急指挥、旅游交通态势、远程指挥调度和视频会议系统。3.2.4旅游大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主要包括数据实时监控、数据挖掘分析、旅游监督管理、旅游数据同期对比、旅游数据预测等方面。游客行为分析对全域旅游产业重点内容实时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所在区域的实时天气信息、全域游客接待量、本月累计游客接待量、今日重点景区客流量和饱和度、近两周游客接待量趋势分析、游客投诉统计、游客网络评价统计,预警信息的提醒和播报,在GIS地图上显示事件信息和景区客流数据。全域客流管理包括景区客流监测、景区客流分析、全域客流分析和酒店监测管理。旅游精准营销可对游客画像、逗留和来源进行分析。旅游精细服务是对导游数据和微信数据进行分析。

3.3商业消费管理平台

商业消费管理平台主要实现商品进销存管理、商品零售管理、餐饮消费管理和游客过夜登记,实现集团经营业务的统一后台设置、统一数据报表统计,同时为前端游客服务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和多样化的支付方式。3.3.1商品进销存管理商品进销存管理系统是为解决企业账目混乱、库存不准、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而开发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它集进货、销售、存储多个环节于一体,规范进销存各个环节流程,做到严格的流程管控,对商品信息从采购、入库、销售、盘点等一系列操作做到有迹可循,保证数据流清晰准确,提供强大的经营数据分析支撑管理决策,同时也为景区前端商品POS系统、餐饮(点餐与快餐)POS系统、零售点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管理、报表设计、参数规则、基础数据、价格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盘点管理、零售管理、单据审批等。3.3.2商品零售管理商品零售管理系统主要是实现景区售卖商品的基础信息设置,商品的采购管理,商品的库存管理,商品的销售管理以及销售商品后的经营结果分析。景区内部各景点部署分布式的收银终端,操作界面简洁,支持商品销售、挂单、退货等功能,POS终端软件与后台的实时连接,保障售卖数据实时性与准确性。系统支持现金、微信、支付宝等主流支付方式支付。3.3.3餐饮消费管理餐饮是系统是景区二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主要针对的是景区快餐类型餐饮店。为实现统一管理、规范服务、方便游客在景区内餐饮方面使用。本餐饮系统支持包括现场点餐和开桌点餐、扫码点餐三种模式。系统后台与进销存、票务系统紧密关联,便于开展各服务点的菜品、物资供给和划拨,提升后勤部门与前端销售点的业务协作效率,降低经营和采购成本,可根据景区经营需要拓展“景+餐”相关的综合性业务服务。随着游客的消费习惯逐渐往线上转移,支付方式多样化。传统的店内经营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在游客消费需求。移动订餐、移动支付、数据统计报表等智能化的服务功能已经是必备功能,实现统一管理、规范服务、物资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库存管理,提升后勤部门与前端销售点的业务协作效率。为了方便对景区业务经营数据进行统一统计和分析,深大景区餐饮管理系统采用B/S、C/S混合模式和深大的电子票务、一卡通、租赁等系统统一平台和数据库。3.3.4游客过夜登记开发游客过夜登记功能,包括前端和后台两部分,前端为客户端,用于安装在各个酒店前台电脑,游客入住及离店时酒店管理员打开客户端进行刷身份证登记,提示登记成功即可,系统后台可对各个酒店(对应客户端)的过夜游客信息进行统计查询。

4结语

本研究通过打造统一的全域旅游线上流量入口,为游客提供旅游资讯、导游导览、在线预订等服务,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同时基于市场监管和游客落地服务的需要,搭建产业监测管理平台,改善监管模式,促进信息消费。对集团内部管理及经营业务系统进行提档升级,加强行业间协同,促进营销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吴亚宁.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外资,2020,4.

[2]王锡晖.大数据时代下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9).

[3]金龙.移动网络与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的发展研究[J].科技论坛,2020,2.

[4]张家祺,戴昱璐.基于智慧旅游背景下的文化体验平台服务设计流程优化[J].美术与设计,2020,3.

[5]魏青.区域旅游一体化下泉州智慧旅游平台的顶层设计[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8,26(6).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有线电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来自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从国内有线电视发展的状况分析,提出对我国有线电视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对策,以加快我国有线电视的快速发展。

有线电视从最初的居民楼闭路电视及后来的小区有线电视互联,发展到如今的整个区域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尽管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规模居世界首位,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其广播式的单向传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如果我们现在不加紧对现有的单向网络进行改造升级,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一、我国有线电视发展状况

我国有线电视网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目前,我国有近300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网络(其中光缆约60万公里),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2亿户,电视机数量和电视用户数量均占个球总数的近1/3,已成为世界广播影视大国,同时,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用户网。

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市场条件和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持续增长,有线电视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网络整合,可将用户资源转化为巨大的市场和经济资源,直接拉动上下游相关产业。正向数字化、网络化迈进的全国有线电视网是国家信息化三大基础网络之一,全国有线电视大规模产业化运作和“全程全网”管理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二、有线电视网络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线电视行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共用天线系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有线电视行业由于HFC及相关技术而逐渐向综合信息(多媒体)运营商的方向发展。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网络技术对有线电视发展带来冲击

随着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因特网等新型媒体的异军突起,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不断涌现,与传统模拟的广播电视争夺用户日趋激烈,传统广播电视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已经受到影响。给有线电视业和传统电信业以巨大的冲击,有线电视如何面对因特网与日俱增的冲击波?与此同时,卫星直播业务具有数字技术和服务价格的优势,直接从有线电视公司手中抢走用户,因而有线电视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有限数字电视推广道路坎坷

中国政府已提出2015年将关闭模拟电视,全部实现电视数字化,这意味着数字电视领域面临着一个高速发展的机遇,但是其在中国的推广却十分不顺利,数字电视用户增长十分缓慢。虽然2004年出现的佛山模式、杭州模式、青岛模式等都有可取之处,但是这些模式都有着独特的资源和背景,难以在全中国模仿和推广。如何将有线数字电视业务推向市场,是目前阻碍数字电视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国内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缺乏沟通,特别是缺乏与最终用户间的沟通,造成“内热外冷”,用户参与度不高,市场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国内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缺乏竞争,特别是在运营层面。没有了竞争,容易使成本急剧上升,同时缺少刺激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包括政策不明确、技术标准不统一、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压力巨大等等。因而,在人们感叹数字电视给人们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又不得不怀疑其是否能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三)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滞后

有线电视在农村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且因其节目套数多、信号清晰稳定而备受群众欢迎,这是加快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的有利时机,但由于农村的情况复杂致使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滞后,具体表现在:发展意识不强,一些乡镇站苦于资金拮据而无力发展,一些站缺乏发展意识、阵地意识,没有把有线电视延伸到其它居住集中的中心村、中心组,造成了广大群众看不到有线电视节目;技术上的落后,使得农村与市、县主干网联网后不能对接,信号受阻,不得不二次投资,重新改造网络;管理上不规范,没有严把规划设计及技术标准关,网络建设技术含量低,电视信号传输达不到规定标准。在用户管理方面,很多乡镇站没有建立用户档案,造成收费及维修的不便。原材料管理混乱,没有出入库手续登记,且存在劣质产品,材料浪费、流失严重;人才结构失调,表现在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大多过去是从事广播工作的,对电视技术知之甚少,加之观念守旧,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有线电视网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有线电视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认真研究对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有线电视事业。

(一)采用个新的方式建造新的系统

在今天,完全新建一个系统可以有多种选择。在HFC网络中,有不同的拓扑结构,每种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前端,我们所能进行的选择是有限的,设备的性能对于网络信号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信号一旦从前端送出后,只可能变坏,而不会变得更好。建立前端时要为以后业务的扩展预留出足够的空间。RF输出指标要达到最高,高的C/N,高的信号稳定度,低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这些对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同样重要,对数字信号,平均误码率(MER)和EVM的数值比起失真来是更重要的参数。混合好的Kr信号必须要进行放大,因为它要供给多台光发射机。要避免信号在前端发生劣化,前端放大器应该是低噪声的并且失真要很小。例如,一个节点的C/N值如应达到52dB的话,前端的RF信号至少要62dB。

对一个基本的870MHz的HFC系统,一个节点带500个用户,最多使用4个有源器件串接,这种设计已被证明在经济效益上是合理的。正向带宽已足以满足需要,特别是采用数字技术后可以把多个频道压缩到一个模拟频道中。对反向通道,为高速数据和电话业务分配适当的比例(数据10%,电话20%),其带宽也可满足需要。网络应该有如下的基本特性,每个光节点一台专用光发射机,每个节点应有一台主用和一台备用的光接收机、光发射机和供电电源,4级RF输出而且每个反向RF口能够转换(这样可以使反向能力变为4倍);同轴电缆部分采用微型干放、微型桥接和线路延长放大器;高质量的同轴电缆和接头;当开通电话业务时要采用集中供电并有1到2个小时的后备电池以及可发电长达8个小时的柴油发电机;要增加竞争力,服务质量和可靠性是基础。要保证好的服务质量和高可靠性,自动备份和维护预防是关键。

(二)做好计划确保网络成功升级

做出是否升级的决定最终取决于计划提供何种业务,以及用户的数量、他们的爱好和支付能力。做计划必须要先确定好目标,必须确定所要传送业务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它们的质量要求。要问一下自己:从现在起5年内,对网络的预期会是怎么样?网络的升级怎样能适应未来的这种预期?细化这些问题应该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

系统是要新建,还是改造升级?系统现有的结构如何;现有的网有多少还可以使用?电缆,连接器,分支分配器已使用了多久;现在需要多少带宽;系统所带的用户有多少;每公里要带多少用户;当前的线路是走地下还是架空;在未来的3到5年需要多少带宽;现在以及未来的3到5年节目量会有多少;有线电话是否被允许,使用的用户会有多少;通过有线网传数据能否实现,使用的用户会有多少?是否还计划利用HFC。

(三)加快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步伐

针对山区农村有线电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促进山区农村有线电视的快速发展,理顺管理体制,引入激励机制,全面调动起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过去懒散拖沓的工作作风,强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加快人才培养,构筑人才高地,人才对于广播电视事业的生存、发展、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强化管理,推动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首要的一点是要建章立制;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加快用户入网步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面前,只有牢固地树立优质服务意识,才能加快入户步伐,搞活产业经营。

参考文献:

[1]潘承双,当前农村有线电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有线电视,2006,(12).

[2]罗轶,杨亚玲,试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产业化[J],西部广播电视,2007,(08).

[3]吴春雷,从北美经验看有线电视网络运营[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07,(01).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有线电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来自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从国内有线电视发展的状况分析,提出对我国有线电视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对策,以加快我国有线电视的快速发展。

有线电视从最初的居民楼闭路电视及后来的小区有线电视互联,发展到如今的整个区域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尽管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规模居世界首位,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其广播式的单向传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如果我们现在不加紧对现有的单向网络进行改造升级,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一、我国有线电视发展状况

我国有线电视网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目前,我国有近300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网络(其中光缆约60万公里),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2亿户,电视机数量和电视用户数量均占个球总数的近1/3,已成为世界广播影视大国,同时,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用户网。

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市场条件和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持续增长,有线电视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网络整合,可将用户资源转化为巨大的市场和经济资源,直接拉动上下游相关产业。正向数字化、网络化迈进的全国有线电视网是国家信息化三大基础网络之一,全国有线电视大规模产业化运作和“全程全网”管理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二、有线电视网络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线电视行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共用天线系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有线电视行业由于HFC及相关技术而逐渐向综合信息(多媒体)运营商的方向发展。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网络技术对有线电视发展带来冲击

随着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因特网等新型媒体的异军突起,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不断涌现,与传统模拟的广播电视争夺用户日趋激烈,传统广播电视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已经受到影响。给有线电视业和传统电信业以巨大的冲击,有线电视如何面对因特网与日俱增的冲击波?与此同时,卫星直播业务具有数字技术和服务价格的优势,直接从有线电视公司手中抢走用户,因而有线电视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有限数字电视推广道路坎坷

中国政府已提出2015年将关闭模拟电视,全部实现电视数字化,这意味着数字电视领域面临着一个高速发展的机遇,但是其在中国的推广却十分不顺利,数字电视用户增长十分缓慢。虽然2004年出现的佛山模式、杭州模式、青岛模式等都有可取之处,但是这些模式都有着独特的资源和背景,难以在全中国模仿和推广。如何将有线数字电视业务推向市场,是目前阻碍数字电视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国内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缺乏沟通,特别是缺乏与最终用户间的沟通,造成“内热外冷”,用户参与度不高,市场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国内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缺乏竞争,特别是在运营层面。没有了竞争,容易使成本急剧上升,同时缺少刺激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包括政策不明确、技术标准不统一、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压力巨大等等。因而,在人们感叹数字电视给人们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又不得不怀疑其是否能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三)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滞后

有线电视在农村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且因其节目套数多、信号清晰稳定而备受群众欢迎,这是加快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的有利时机,但由于农村的情况复杂致使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滞后,具体表现在:发展意识不强,一些乡镇站苦于资金拮据而无力发展,一些站缺乏发展意识、阵地意识,没有把有线电视延伸到其它居住集中的中心村、中心组,造成了广大群众看不到有线电视节目;技术上的落后,使得农村与市、县主干网联网后不能对接,信号受阻,不得不二次投资,重新改造网络;管理上不规范,没有严把规划设计及技术标准关,网络建设技术含量低,电视信号传输达不到规定标准。在用户管理方面,很多乡镇站没有建立用户档案,造成收费及维修的不便。原材料管理混乱,没有出入库手续登记,且存在劣质产品,材料浪费、流失严重;人才结构失调,表现在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大多过去是从事广播工作的,对电视技术知之甚少,加之观念守旧,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有线电视网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有线电视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认真研究对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有线电视事业。

(一)采用个新的方式建造新的系统

在今天,完全新建一个系统可以有多种选择。在HFC网络中,有不同的拓扑结构,每种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前端,我们所能进行的选择是有限的,设备的性能对于网络信号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信号一旦从前端送出后,只可能变坏,而不会变得更好。建立前端时要为以后业务的扩展预留出足够的空间。RF输出指标要达到最高,高的C/N,高的信号稳定度,低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这些对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同样重要,对数字信号,平均误码率(MER)和EVM的数值比起失真来是更重要的参数。混合好的Kr信号必须要进行放大,因为它要供给多台光发射机。要避免信号在前端发生劣化,前端放大器应该是低噪声的并且失真要很小。例如,一个节点的C/N值如应达到52dB的话,前端的RF信号至少要62dB。

对一个基本的870MHz的HFC系统,一个节点带500个用户,最多使用4个有源器件串接,这种设计已被证明在经济效益上是合理的。正向带宽已足以满足需要,特别是采用数字技术后可以把多个频道压缩到一个模拟频道中。对反向通道,为高速数据和电话业务分配适当的比例(数据10%,电话20%),其带宽也可满足需要。网络应该有如下的基本特性,每个光节点一台专用光发射机,每个节点应有一台主用和一台备用的光接收机、光发射机和供电电源,4级RF输出而且每个反向RF口能够转换(这样可以使反向能力变为4倍);同轴电缆部分采用微型干放、微型桥接和线路延长放大器;高质量的同轴电缆和接头;当开通电话业务时要采用集中供电并有1到2个小时的后备电池以及可发电长达8个小时的柴油发电机;要增加竞争力,服务质量和可靠性是基础。要保证好的服务质量和高可靠性,自动备份和维护预防是关键。

(二)做好计划确保网络成功升级

做出是否升级的决定最终取决于计划提供何种业务,以及用户的数量、他们的爱好和支付能力。做计划必须要先确定好目标,必须确定所要传送业务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它们的质量要求。要问一下自己:从现在起5年内,对网络的预期会是怎么样?网络的升级怎样能适应未来的这种预期?细化这些问题应该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

系统是要新建,还是改造升级?系统现有的结构如何;现有的网有多少还可以使用?电缆,连接器,分支分配器已使用了多久;现在需要多少带宽;系统所带的用户有多少;每公里要带多少用户;当前的线路是走地下还是架空;在未来的3到5年需要多少带宽;现在以及未来的3到5年节目量会有多少;有线电话是否被允许,使用的用户会有多少;通过有线网传数据能否实现,使用的用户会有多少?是否还计划利用HFC。

(三)加快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步伐

针对山区农村有线电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促进山区农村有线电视的快速发展,理顺管理体制,引入激励机制,全面调动起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过去懒散拖沓的工作作风,强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加快人才培养,构筑人才高地,人才对于广播电视事业的生存、发展、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强化管理,推动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首要的一点是要建章立制;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加快用户入网步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面前,只有牢固地树立优质服务意识,才能加快入户步伐,搞活产业经营。

参考文献:

[1]潘承双,当前农村有线电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有线电视,2006,(12).

[2]罗轶,杨亚玲,试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产业化[J],西部广播电视,2007,(08).

[3]吴春雷,从北美经验看有线电视网络运营[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07,(01).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工控网络;自动发现;拓扑编辑;拓扑分层

1引言

工控网络安全是现代社会工业和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每一次发生的网络攻击和威胁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各个厂家为了应对工业互联网中发生的网络威胁,研制了各种网络安全管理的产品和软件。它们和路由器、交换机以及各类终端一起构建了网络拓扑图中的一个个节点。但是人们很难对网络中的拓扑图和各个资产节点进行统一的管理。本文针对这一技术难点,设计了一种可以对工控网络进行拓扑管理的Web系统。

2平台设计原理

2.1前后端分离模式

本系统采用基于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线上采用docker容器化的部署方式,部署时restful接口请求通过nginx进行和转发。

2.2前端框架和组件

前端的实现采用基于Vue2.0的开发框架,工程初始化时采用Vue-Cli进行项目框架的搭建。系统选用ElementUI和Ecarts组件库,实现表格、表单和图表的编辑和显示功能。为了能够有效地处理前端图形化的数据,使用了蚂蚁金服的Antv-X6组件进行拓扑图形的编辑和显示。Antv-X6组件支持最多1万个节点的编辑,因此本系统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型企业网络。前端拓扑图自动发现时的渐进显示采用了websocket进行前后端通信。

2.3服务端框架和组件

服务端实现选用SpringBoot框架。SpringBoot是在Spring基础上的全新开源框架,去除了大量的配置文件,简化了复杂的依赖管理。数据库选用Mysql关系型数据库和Redis内存数据库。图数据库选择国产的NebulaGraph图数据库,其中NebulaGraph是一种可靠、分布式、线性扩容、性能高效的图数据库。此处如果选用Neo4j图数据库也是可行的。消息订阅和通知选用kafka组件。

2.4数据结构

该系统底层的数据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图形化数据结构,存储在NebulaGraph图数据库中。图由点和边构成,点的数据结构包括点的id、坐标、属性等。边的数据结构包括边的id、起点和终点的id以及边路径上各个节点的坐标、边的属性等。一种是关系型数据结构,主要用于存储工控网络中资产数据的信息,例如资产的名称、ip、位置、标签、mac地址、分组、分类和描述信息等。此处通过资产id和图数据库中点的id进行关联,NebulaGraph更偏向于图形化数据的存储,Mysql更偏向于资产关系型数据的存储。

3拓扑自动发现

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中,网络拓扑图一般具有层次性,一般分为主拓扑发现和子拓扑发现。主拓扑显示了网络中子网及网关间的互连结构,而子拓扑则显示子网内部网络设备间的互连关系。本系统在网络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过程中,使用SNMP协议搜索路由表信息构造网络主拓扑[1],之后使用ICMP协议来发现子网中的终端设备实现网络子拓扑[3],主拓扑和子拓扑一起构建了网络拓扑图。

3.1主拓扑

计算机网络由各种不同规模的子网构成。各个子网之间通过各自的路由器同其他的子网进行网络通信。这些发现的子网可能是局域网,也可能是局域网中的子网。路由器的端口可以和路由器相互连接,也可以和子网相互连接。主拓扑反映了工业互联网中的路由设备和子网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路由器到路由器、路由器到子网以及接口之间的相互关系。主拓扑的自动探测采用基于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协议访问路由表的策略来实现。在网络的拓扑发生变化时,MIB(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的信息也会发生变化。SNMP协议的优点是整个拓扑图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在较小的网络开销下快速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

3.2子拓扑

SNMP协议只能发现在网络系统中的路由器和子网信息,对于子网内部的结构无法感知。为了实现子拓扑的自动探测,本系统采用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协议实现了子拓扑的自动探测。ICM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用于传输错误报告。作为一种网络层的协议,使用ICMPechoreNy消息检测主机是否可达,主要用于在主机与路由器之间发送消息,包括报告错误、交换受限控制和状态信息等功能。当遇到IP数据无法访问目标或者IP路由器无法按当前的传输速率转发数据包时,会自动发送ICMP消息。

3.3自动发现

图1为根据SNMP协议和ICMP协议自动绘制的网络拓扑图。将拓扑数据封装为树形结构,在前端使用Antv-X6组件进行拓扑显示,后端将探测到的数据通过websocket发送到前端。前端渐进式地调用树形布局算法,并在前端重绘全网拓扑图。

4拓扑管理

4.1拓扑编辑

在第一次使用该系统时,会使用自动发现探测并绘制网络拓扑图。由于防火墙等网络配置的原因,系统自动探测的拓扑图很可能不完整,因此在自动发现完成后,系统还支持拓扑图形的编辑。系统支持在拓扑图中新建交换机、路由器、终端、工控防火墙、工控安全审计等资产,同时支持对资产的删除、资产连接关系的配置以及资产属性的定义。其中图形化数据结构存储在NebulaGraph图数据库中,资产的属性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之间通过id进行关联。在资产管理模块中新增的资产和各个业务子系统中上报的资产,不直接放置到拓扑图中,而是显示在左边的已发现资产列表中,支持用户的拖拽和编辑。拓扑图编辑还支持拓扑图的导入、导出、放大、缩小、居中显示等基本功能。

4.2分层管理

在企业控制网络中,网络一般进行分层管理,包括生产管理层、企业管理层、过程监控层、现场控制层和现场设备层共五个层级。因此如果将自动探测的网络拓扑图直接通过树形布局或者力导图布局的形式显示,达不到分层显示的效果,因此本系统支持对拓扑图形的分层管理。每个资产都具有一个分层属性,通过分层将网络拓扑图的层次结构更加形象地表示出来,方便用户的管理,见图2.为了解决不同企业在不同场景下自定义分层的需求,本系统同时支持对拓扑分层的自定义配置。系统默认显示三个分层Layer1、Layer2、Layer3。系统支持修改图层的名称、显示位置和大小,图3显示了分层管理自定义配置的修改界面。

5拓扑资产统一监控

系统首页增加了仪表盘,可以很清晰地显示资产类型分布、资产创建趋势、资产安装的软件、资产重要性等级分布、告警趋势、告警类型统计,支持在拓扑图仪表盘中直接查看资产的属性,见图4。

6结论

本文在工控网络资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与实现了一款对拓扑数据管理的系统,解决了在中小型工业互联网中,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手工编辑和拓扑分层问题,实现了拓扑和资产的联动,在实际的工业生产环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德文,高儒振.基于SNMP网络拓扑图的自动构造实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08):100-104

[2]李秋锐.计算机网络安全扫描技术研究.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1):23-25

[3]杨时茂.基于ICMP和UDP的非合作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研究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2014

[4]乔宏,张大方,曾彬,等.基于改进DoubleTree算法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4):18-21

前端设计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描述流式技术及主要的流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流式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的主要解决方案。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要求实现多媒体化、网络化成为当务之急,这就对教育技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流媒体(StreamingMedia)技术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流媒体本身的技术特征:就是将影音文件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在网络服务器上,进行分段的传输,客户端计算机不用将整个的影音文件下载到本地便可以即时播放。由此种特征,流媒体就可以完全实现网络教学的模式:远程教学网络直播和网络视频点播。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学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当面授教方法,而是实现教学的网络化。而多媒体教学的影音文件在本地计算机上播放大多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将这些格式的文件放到网络上供其他人浏览,浏览者必须下载到本地计算机才可以收看和收听,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这种传输方式是非常不现实的。

一、流媒体的传输协议

熟悉网络的人们都知道,数据在网络上传输需要一些协议作为支持。RTP(实时传输协议)是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传输协议,RTP在传输工作中提供时间标志、序列号以及其他能够保证在实时数据传输时处理时间的方法,其目的是提供时间信息和实现流同步,RTP依靠RVSP保证服务质量标准。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和RTP一起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RTSP(实时流协议)定义了一对多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多媒体数据。RTSP在体系结构上位于RTP和RTCP之上,它使用TCP或RTP完成数据传输。RSVP(资源预留协议)是Internet上的资源预留协议,其为流媒体传输提供服务质量标准,但是它不负责数据传输。

二、流媒体网络结构模型的选择

根据目前P2P流媒体的实际系统,它们在覆盖网络的组织结构上可以被大体分成两类,即基于树(Tree-based)的覆盖网络结构和数据驱动随机化的覆盖网络结构。第一,基于树的覆盖网络结构:节点被组织成某种传输数据的拓扑拓扑结构上的节点有明确定义关系。当节点收到数据包,它就把该数据包的拷贝转发到它的每一个节点。基于树的方法是最自然的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视频编码算法。第二,数据驱动随机化的覆盖网络结构:数据驱动的覆盖网络与基于树结构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组建和维护一个传输数据的明显拓扑结构,它用数据的可用性去引导数据流,而并不是在高度动态的P2P环境下不断地修复拓扑结构。此拓扑结构的数据分发方法是用Gossip协议,在典型的Gossip协议中,节点给一组随机选择的节点发送最近生成的消息;这些节点在下一次做同样动作,其他节点也做同样动作,直到该消息传送到所有节点。

三、P2P流媒体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课程在线视频点播:由于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视频点播从局域网内跨越到互联网,流媒体在网络传输中的优势很适合高校网络教学视频点播的环境。第二,课程视频直播:使用流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教师授课的实时直播,如果再结合网上讨论,便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此外,用流媒体技术实现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功能也可以很好地利用到远程教育中。第三,作业的上传与下载:网络教学最主要的好处就是互动性强,时间性比较随意,教师布置的作业,特别是计算机、机械制图方面的老师如果需要查看学生的实际操作效果,可以通过P2P的传输方式,完美地实现作业的上传与下载。

四、流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整体规划

硬件设备需求:视频采集工具摄像机、录放像机、视频采集卡等,能够进行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多媒体计算机。需要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对存储媒体数据向Web服务器提供一个链接和定位的媒体数据服务器,以及提供媒体内容采集、缓存、调度和传输播放等服务的流媒体服务器。软件系统:

Windows2000Server、SQL2008、WindowsMediaServices等。在网络课程中,流媒体将为学生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又能为协作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逐步成为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应用到网络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一般的设计步骤如下:一是整体设计,包括教学设计和软件设计;二是实现网络课程的软件系统;三是网络课程的准备过程;四是利用现有软件和资源构建网络课程;五是启用用以交互的平台。

五、流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一是用户权限设计:本系统将根据管理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权限进入不同网络页面,从而实现在系统中进行不同操作;二是课件信息管理设计:本系统采用按院系的方式分类,同时各个院系内部又根据院系中不同学科进行二次分类;三是课件查询设计:可以通过按院系查询、按教师查询、按关键字查询三种查询方式,这样可以快速、准确查找所需课件;四是前端显示页面功能设计说明:前端显示页面包括栏目列表显示、教师列表显示、会员注册登录模块;五是后台管理模块:管理员进入后台管理系统后,可以对整个会员信息的管理,其中包括会员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课件信息管理模块、栏目管理模块和师生互动模块。第二,系统结构设计:本系统主要由服务器、网络传输和客户端构成,系统构架相对应为:服务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和客户端模块。服务器端由流媒体服务器,Web服务器和媒体数据库组成。网络传输端是建立在校园网/Internet基础上的。客户端采用Web浏览器的应用程序,通过点播提出请求,接收来自流媒体服务器的视频、音频流媒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