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1 18:02:07

内科护理教学

内科护理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科护理;教学改革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是对内科各病种进行防护保康的学科。内科护理的教学目标里提出了基础理论知识、护理会谈体检、护患沟通、评判性思维和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要求。所以在内科护理的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更强调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有效应用于临床。但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内科护理学教学仍采用传统方法教学,重视理论而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1]。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要突出培养实践能力,要注重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的培养[2]。我国护理教育虽已经过多次改革,国内虽然有专家积极进行了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3-5],但并没有普遍开展。并且已有的教学改革[6-7]大部分属于模型或模拟层面的操作。为了和国际与国内先进理念接轨,适应当前最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护生的整体护理能力和培养高素质的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本院在内科护理教学进行了上述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除了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内科护理讨论、情景剧模拟这些目前研究较多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外,还进行了创新,进行了改作业模式为健康教育作品模式的教学改革,要求学生真正进入社区,自己寻找接受健康教育的对象,自己设计、组织、规划、执行整个真实的健康教育的所有流程,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我们希望培养具备一定的勇气、魄力、决策能力、选择能力、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实验组:按照随机性原则,抽取本院2014级护理系三年制高职5个班为教改班共185人;对照组:随机抽取本院2014级护理系三年制高职5个班为非教改班共176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考试统一招生入学的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两组学生在男女性别比例、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实验组采用改革教学方式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教学。两组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和教学大纲,相同的教学课时,均任用本院内科护理教研室正式教职员工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为主,采用PPT教学,理论知识、病例教学、健康教育等知识主要由老师介绍和讲解,作业布置选用有标准答案的作业;实验组教学在教学形式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降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比例,增加以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形式。在学生学习和参与方式上,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原则,以病例讨论、健康教育和情景剧表演为主要形式,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以下是实验组《内科护理》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1.2.1改革作业模式为健康教育作品模式健康教育在临床工作中无处不在,是所有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能力,所以取消原有标准答案的作业,用健康教育作品模式代替。让学生从呆板的记忆知识模式中解脱。让每一个人认真创作作品并参与比赛,得到锻炼,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实施:共布置3次健康教育作品,学生花5分钟时间,把一个医学内容跟患者讲清楚。并且第三次健康教育作品要求学生直接进入社区找到真实的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健康教育,要求是真刀真枪的实践训练,而且要把此次健康教育的过程用手机或相机拍摄保留,然后自己制作成简单的视频作品由老师统一上传至视频网络。对第三次作品进行分级奖励,按专家投票占50%(五位不同系部的老师担任),网络投票占50%(视频作品的点击率)把作品分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给予相应奖励。1.2.2以问题为中心内科护理讨论课项目讨论实际工作中的临床病例,通过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独立思考精神,有研究表明,病例讨论教学方法可行有效[8-9]。我们在整个《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举行了三次病例讨论。讨论的临床病例提前三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查阅、收集资料并讨论,待正式上课时老师负责提问、引导、点评和评分。特别规定讨论课老师发言时间不能超过30%,以保障学生自由展示和发言时间,以评分制激发学生认真对待和发言的积极性,改教师中心模式为学生中心模式,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1.2.3内科护理情景剧项目内科护理情景剧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内科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从超越医学的高度,来学习与思考人生。很多同学从来就没有认真学习和掌握过一个疾病。情景剧的表演,让她在快乐中,掌握了一个疾病。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突破,他对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他的人生轨迹得到改变。具体实施:以宿舍为单位,由几个同学组成一个表演团队,人物必须包含患者、医生、护士、家属,展示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故事,医学护理知识,甚至模拟医患冲突。让所有学生掌握知识,深刻领会伦理、法律、人文知识的作用。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教学改革完成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学生对自身能力的变化情况的评价。在是否提高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提高自学能力、提高了学习情景的真实感、提高了领导协调能力、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沟通表达能力、形成了批判性思维、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除了在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形成了批判性思维两项外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护理模式亦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模式转变。伴随这种改变患者和医院对护士的各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国际护士会首次提出了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10-11]。要求护士具备评估和干预能力、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教育能力、知识综合等能力[12]。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也明确提出护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为沟通、健康评估、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13-14]。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内科护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进一步培养护生的各种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该门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采用了包括改革作业模式为健康教育作品模式、以问题为中心内科护理讨论课项目、内科护理情景剧项目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均有多个流程,在完成各流程的过程中,护生必须综合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表达沟通、组织、合作、信息整合等各种能力,思考并实施各具体环节的具体步骤才能完成整个实践活动。特别是健康教育作品模式,我们要求护生使用手机或相机拍摄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并保留作为作品上交,这样可以保证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真实性。要求护生拍摄的作品自己制作成简单的视频然后由老师统一上传至视频网络并投票且给予相应的奖励能激发护生健康教育实践的积极性,促使护生能认真对待并能积极运用网络优势,使效果评价更快捷、全面、客观合理[15]。

内科护理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内科护理教学;多元评价;探索和实践

内科护理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所涉及范围广泛,学习内容较复杂,且综合性较强。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较差,以及内科护理课程本身的教学难度较大,导致目前中职内科护理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和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对内科护理教学进行改革和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以使其教学效率不断获得突破。

一、多元评价的概念及实施意义

多元评价会让学生有前进的动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多元评价就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成为培养学生自信的源泉。实际上,学校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好学生”或“坏学生”。每个学生其实都是一个未曾挖掘的宝库,只要教师坚持挖掘,就可发现学生的内在及其价值。多元评价能够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认识自己,从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这正符合现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1]。

二、中职内科护理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导致教学氛围枯燥

许多中职生本身的基础知识较差,自身心理特点较特殊,没有良好的自制力和学习习惯,对待知识没有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动力。中职教师处于这样的氛围中就很容易受到消极心理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教育失去耐心,在教学上也变得较为随意。当前在许多中职教学课堂上,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对正在捣乱的学生置之不理,结果该讲课的讲课、该捣乱的捣乱,让教学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过程。并且,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教学氛围枯燥和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学生基础知识差,理解能力参差不齐

经过中考后,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大多数都进入了高中学习。而中职生则大多是因中考失利或家庭原因需要尽早就业的学生,他们进入了中职学校学习技术。因此,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理解能力较差、基础知识不够完善、学习意识不坚定等情况。内科护理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所涉及的知识较广泛。这就导致许多中职学生无法正确理解相关知识,也无法融入到相关内容的学习中。在各种打击下,这些学生就渐渐形成厌学情绪,不喜欢该专业的学习,从而导致中职内科护理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三)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被不断打击

当前许多家长或教师,在学生一旦做错事后总会说上半天,批评孩子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习惯。这些家长或教师都羞于夸奖孩子,总觉得夸奖会让他们“尾巴翘上天”。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学生不管是在此前的初中阶段还是在已步入中职学校后,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上进心在打击下,大多都已被磨灭。他们大多会认同别人所说的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因此学习的自信心消失而丧失学习兴趣,对学习中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会感觉十分艰难,从而习惯于依赖他人,不善于自己思考,也没有学习上的主见。这些都是影响教学成效的因素[2]。

三、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多元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多元评价发挥不出它的最大作用。对此,教师就需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而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来对待学生,让中职内科护理的教学效率得以提升。首先,小组合作模式可以成为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一般的分组方法是按照学生的座位进行划分,其实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小组的发展。教师应该通过与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去真正地了解学生从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搭配。其次,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应该让学习小组成员团坐在一起,以提出问题和共同解答等形式进行学习和讨论。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都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从而让多元评价落实在教学中[3]。

(一)多元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中职学校的学生比较特殊,他们本身对学习就有一种莫名的反感。再加上专业学习内容的复杂性,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渐渐落后,从而导致其对学习的态度更加不积极。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都是以最后的考试成绩作为定论去评价一个学生。其实,这是对学生评价的不负责,因为考试成绩不能反映一个学生的所有情况,并且最后的考试成绩也不能体现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态度和努力情况。所以,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评价整体情况来进行,并且要对学生的优点挖掘出来。例如,学校可将学生的期末成绩评价与日常学业成绩挂钩;也可不采用分数制的成绩评价形式,而是采用A、B、C、D四个等级等形式来进行学业成绩评价。为了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可把学生的每一次课上回答问题、每一次钻研难题以及在日常学习中的所有表现,都纳入学生的评价系统。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公平,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日常学习也能认真对待。例如,教师对学生学习内科护理流程中的一点一滴,都可进行关注和评价,使学生在这方面的每一项能力培养及提高都得到有效的评价,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教师可从中充分发现学生优点,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得更加积极,并亲身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也为教师提供了不断提升和完善多元评价体系的机会,让教师去不断探索如何评价学生在每个学习环节上的表现,同时让学生随时感受到教师给予的鼓励和他们自己在学习上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4]。

(二)多元评价,实施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全面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进一步改善。”美国教育家斯塔弗尔姆这样说。因此,仅仅是教师的评价并不能给予学生完全正确的引导,还需要让所有相关者参与评价或相互评价,包括小组内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学校领导参与评价等。这些方式都是促进学生不断取得进步的“金钥匙”。在多元评价中,首先,教师要彻底打破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的局面,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评价。例如,任课教师可在学生学习小组中,让每个成员都有一张评价量表,在上面写出对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并要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其次,任课教师可让其他科教师、班主任等对学生进行评价,甚至还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进行评价,从而让评价变得多元化并更全面和科学。正如我们平时买东西时要“货比三家”一样,单一评价又如何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和整体情况呢?评价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取长补短和不断取得进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多元评价就能够让中职内科护理专业学生获得素质的提高升,成为国家医护岗位需要的高水准人才。同时,多元化的评价可以选择阶段性评价,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自己被认可和被肯定。例如,在多元化的评价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对理论知识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之外,还应该对那些实践能力强、但理论知识差的学生开展阶段性评价,对他们进行鼓励,从而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共同提高,让多元评价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三)多元评价,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内科护理教学除了对学生的基本理论学习进行评价外,也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多元评价。其实,内科护理的实践工作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实践能力和牢固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足够的耐心等。比如,进行简单的病床整理、帮助病人大小便、采集各种标本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认真完成。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时,也应该从学生的各种工作状态中进行评价,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这种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可以从他们对身边工作的表现中进行收集和整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和表扬。例如,在处理护患关系上,哪位学生做得好;某某学生在工作中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苦,认真对待患者;哪位学生在实习中的工作心态比较良好;哪位学生的各项技术比较娴熟等。教师要让学生从各种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努力和看到其他人的进步,让所有学生的努力都得到肯定,从而使他们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他们在专业学习中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多元评价下,学生的各项优势都能够被展示出来,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与实践[5]。四、结束语综上所述,中职内科护理教学实施多元评价,会让学生在学习上更有动力。并且,多元评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让学生在相互促进和相互帮助下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医护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修春,刘辉,罗俏玲,李小平.多元评价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2).

[2]查娟娟.新时期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之我见[J].现代职业教育,2018(9).

[3]张曙辉.中职学校多元星级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J].福建教育,2017(5).

[4]李丽.APIE导引模式在护理中职生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教学质量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2).

内科护理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内科;护理教学工作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患者生物、心理、社会等健康问题的科学。所涉及的知识较为复杂,且内容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完全理解,且无法进行实操[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内科护理的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逐渐从对人生命过程的护理转变到对以人为中心实施全面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为此在内科护理教学的工作中就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注重临床的实践操作,以此帮助学生能够灵活地分析与解决问题[2]。情境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是临床教学较为常用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接触与分析具体的案例,以此提升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3]。本次研究主要探究情境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性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校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医院内科进行实习的44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班级的情况将此44名实习生分为两组,使其人数保持一致,组别设定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共有22名学生,其中男5名,女17名,年龄在17-22岁,平均年龄为(20.18±0.62)岁;实验组共有22名学生,其中男4名;女18名,平均年龄为(20.11±0.57)岁。对比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软件检验后结果显示P>0.05,可以进行对比。1.2方法对照组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为实习生指派带教的老师,让实习生能够集中学习内科护理中的各项措施的理论知识。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学习计划开展相关的理论课程,由采访老师进行示范与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具体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矛案例分析法的融合教学方式。首先将实习护士分为三组,每组人数为7-8名,并在各小组中设立组长。根据教学大纲,教师选择较为有针对性的案例进行教学,并将其进行整理,提前发放给小组组长,小组组长开展讨论活动,组织各小组成员对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分析,商量出解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机抽取一个小组,对所抽取的案例进行情境演示,还原后由教师进行授课,并开展护理评估工作,找到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解决性的措施,并由教师对小组成员所模拟的情境进行评价,指出他们的错误,并系统总结此案例的临床护理情况。1.3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判定标准为问卷分数,分数越高,代表掌握的情况越好。判断两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从学生对于病例分析的角度入手,由专业的带教教师评定学生的实际操作得分。另外,还需要调查学生对于此次教学的满意度,以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进行评价。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以(x±s)形式记录,使用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n)%形式记录,使用x2检验对比,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比根据表1,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均有所上升,但实验组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学生的实操能力素养评分对比实验组学生在教学后的实操考核成绩为(89.92±3.68)分;对照组学生在教学后的实操考核成绩为(76.52±3.82)分。实验组学生的实操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的对比根据表2,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传统的教学方式属于灌输式教育,通过对学生灌输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帮助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但从反面来看,这种教学方式也会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4],难以形成自身独立的思考,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内科护理中,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面也更加广泛,学生在对内科护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倦、无法理解以及学习不透彻等情况,为此要想提升学生的临床观察与分析的能力首先就需要注重将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贯彻运用在实际操作中,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实施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的实验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在对病例进行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实验组学生表现更为优异,与教师之间也能保持更好的关系。综上所述,实施情景教学法联合案例分析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实操知识的掌握情况,此外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文婷,吴林秀,吴潇芸,张丽娣,何华梅,莫小云.基于信息技术的混合式评价方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3):73-76.

[2]丛日照,刘博,刘玉华,张春香,刘格日乐.基于对分易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199+206.

[3]周滋霞,孙海燕,朱慧,夏立平,魏志明.基于案例的分享学习模式在自学考试专接本教育中的应用——以护理学专业的内科护理学为例[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1):3364-3366.

内科护理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BOPPPS;案例情景实例;教学法;护理教育

神经内科护理学习内容涉及神经生理学、解剖学、神经病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抽象且复杂,并具有极强的诊断思维逻辑性,护生学习及教师带教难度均较大[1]。而以往神经内科实施护理教学时,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统一性、灌输性,护生被动接受相关知识,难以达到全面、深入掌握知识的效果,且难以实现其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BOPPPS(bridge-in,learningobjective,pretest,participatorylearning,post-assessment,summary)是源自美国的一种教学模型,包括划分教学过程为导引→学习目标→课前摸底→参与学习→课内评估→总结6个阶段,可有效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主动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2]。案例情景实例是临床带教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有案例、设置情景,可使护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加深对知识的掌握[3]。本院神经内科近年来实施护理带教时,应用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的教学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接收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护理带教的80名护生,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人。纳入标准:①首次进入神经内科实习;②实习时间≥6个月;③专科及以上学历;④知晓本研究,并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中途转科、休假;②无法遵守相关规定;③依从性差,无法配合完成学习与研究。对照组:男15名,女25名;年龄22~25(23.52±3.46)岁;入科时间6~8(7.01±1.12)个月。观察组:男16名,女24名;年龄22~26(24.01±3.43)岁;入科时间6~9(7.50±1.13)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1.2研究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带教:教师通过多媒体展开教学,讲解神经内科护理知识,实施相关护理技能培训,结合案例分析,指导护生实践操作,并跟随教师进行2周的临床学习。1.2.2观察组给予BO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教学法。①导引(bridge-in,B):结合《神经内科护理学》与临床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带教开始前2周告知护生学习内容、教学计划、学习目标,对学习小组进行成立,4人或5人1组,选定小组长,负责学习资料收集、课前讨论等工作,并建立微信群,以便于进行学习交流。②学习目标(learningobjective,O):明确规定学习目标,如完成学习后,能够熟练进行康复期脑梗死、颅内感染、癫痫等疾病护理,并具备良好的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能力。③课前摸底(pretest,P):系统学习开始前,对护生展开理论、实践操作考核,了解护生知识与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④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P):引入案例情景实例展开教学,将实际案例、情景模拟有机结合。如设计癫痫病人护理的情景模拟,每组护生分别扮演癫痫病人、护理人员、医生、病人家属等角色,模拟对癫痫病人实施病史采集、查体、紧急处理、护患沟通等工作,其余小组观看并进行纠错与补充,对于重点护理技能,教师予以示范。情景模拟完成后,教师带领护生对实际病例进行护理,指导其进行实践操作。⑤课内评估(post-assessment,P):完成一部分或1个阶段的学习后,各小组自主总结学习收获,带教教师再次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予以难点护理操作示范,并要求护生自主操作,对于不足处即刻改进。⑥总结(summary,S):带教工作完成后,引入案例情景实例进行讨论发言,总结相关疾病护理要点,如将颅内感染的护理案例引入,护生共同分析护理要点与难点,并进行总结发言,教师依据其发言情况再次总结,指出不足,予以补充,并将相关知识发送至微信群,指导护生复习。1.3评价指标1.3.1自主学习情况带教前后采用积极主动学习能力量表调查了解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量表包括学习驱动力(5个条目)、学习目标(4个条目)、深入学习(4个条目)、控制学习(4个条目)、扎实学习(4个条目)5个维度,共21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总分21~105分,得分越高,自主学习能力越强[4]。1.3.2知识掌握情况带教前后组织护生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试,考试试卷依据神经内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临床实际需求设计,理论考试共100分,闭卷形式考核,实践操作设计脚本,随机抽取,操作后由教师打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生知识掌握程度越高。1.3.3综合能力带教前后采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Mini-CEX)、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价两组的综合能力。Mini-CEX包括7个维度,各维度采用Likert9级评分法,总分0~63分,得分越高,表示临床实践能力越强[5]。CTDI-CV包括7个维度,共70个条目,各条目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计1~6分,总分70~420分,得分越高,表明评判性思维越强[6]。1.3.4对带教方法的认同情况完成带教后,从提升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能力、提升临床思维、提升合作能力5个方面调查了解两组对带教方法的认同情况,包括认同、一般、不认同3个选项,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当场发放调查表,护生填写后收回统计计算认同率。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自主学习情况(见表1)2.2知识掌握情况(见表2)2.3综合能力(见表3)2.4对带教方法的认同情况(见表4)

3讨论

神经内科护理教学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合格神经内科护理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神经内科接收的病人病情危险且复杂,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程度,也关系到整体的临床医疗水平,这就需要神经内科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培养工作。以往神经内科实施护理教学时,多采用课堂讲授法,通过口头对相关知识进行传授,护生被动接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且无法精准理解相关护理技能[8]。基于此,神经内科实施护理教学时,应不断对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创新,结合本科室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临床实际要求,选择科学的带教方法,以促进带教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BOPPPS将教学过程划分为6个环节:导引、学习目标、课前摸底、参与式学习、课内评估、总结,强调教学过程中护生的主动参与[9]。案例情景实例强调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情景模拟,可使教学过程更具趣味性、实践性,使护生兴趣得到有效激发[10]。以上2种教学方法均强调“以学促学”,本研究将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结果显示,观察组带教后积极主动学习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的教学法可进一步提升护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的教学法在导引阶段引入学习内容,可使护生提前做好学习准备,学习目标环节可使护生确立明确的目标,课前摸底环节可全面了解护生知识掌握情况,参与式学习环节可使护生能够自主在学习过程中互动、体验,课内评估环节通过引导护生相互交流、总结,可营造轻松、互助的学习氛围,总结环节教师、护生均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11-12]。以上各个环节均强调护生的自主参与性,可使其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主动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提升其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效果。不仅如此,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带教后理论、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的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加深护生知识掌握程度。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的教学法可构建全面的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体系,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的有机结合,可使护生充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护理技能,从而有效加深其对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13]。神经内科护理具有知识面宽、专业性强等特点,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神经内科对综合能力较强的护理人才进行培养[14]。本研究中,观察组带教后组Mini-CEX、CTDI-CV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的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可有效提升护生综合能力。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的教学法应强调带教过程中护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在参与式学习环节,教师组织护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操作、实践操作,可使护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促进其操作能力、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提升。不仅如此,采用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的教学法进行带教的过程中,课内评估、总结环节均强调护生对学习过程的自主总结,在总结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分析,可使其思考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得到有效培养,进而促进其综合能力有效提升[15]。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认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的教学法更能满足护生学习需求。通过BOPPPS与案例情景实例结合的教学法展开教学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均有效提升,且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带教后获得较大收获,对带教方法的认同度随之提升。

4小结

内科护理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中职内科护理案例教学法实践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护理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中职作为护理人才的主要培育机构,承担着护理人才输送的重任,因此注重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中职教育的核心所在。内科护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与临床护理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内科护理教学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明晰教学培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获取最佳的教学资源,使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并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效果,提升内科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1.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众所周知,内科护理教学主要面向医疗事业,承担着护理人才的输送责任,因此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实践中,需要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能够透过教学得到实际的转化,以达到中职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案例教学法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操作之中,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增强理论在学生心中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对护理案例的实际分析和操作,帮助教师分析教学中的缺陷,进而加以弥补和完善。2.提供临床预习机会。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更趋向于让学生依托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从根本上而言,中职内科护理教学的目标就是培育实用型护理人才,这也与案例教学的理念完全吻合。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开发与实践,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立足于实际认知的角度对护理知识进行思考,在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实践经验得到一定程度的积累,以便于在未来的临床环境中得以有效应用。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实质上是弥补了实践教学衔接上的缺陷,帮助教师培养出具备实战能力的优秀护理人才。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护理人才数量需求增加的同时,内科护理的特殊性也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当前的现实要求,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案例,将所学知识全面应用于实战之中,并从中了解护理的实施过程,加强对细节的管理,让学生明白是什么、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获取多样性护理的能力,再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与纠正,使学生在锻炼独立思维的同时,能够获得实操能力的提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小组讨论、分工协作、梳理总结等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快速的提升。

二、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案例的选择与应用方式。大量的实践证明,将案例分析法引入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促使中职内科护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需根据中职内科护理学授课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临床实践要求和课程内容实际,为学生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同时,为使内科护理教学案例更富吸引力和蕴含更多的教学价值,教师需要对护理案例进行收集与整理,挑选具有充分代表性、典型性的真实案例。当然,也可以依赖于丰富的学科教材进行提炼和选择,通过不同的案例选择方式,拓宽案例来源和渠道,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案例教学资源,如供涉外专业用的《内科护理》、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内科护理学》等教材上的案例,也可以是网络上医生分析的案例、亲身经历案例和学生见习医院的住院案例等。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提出问题,包括根据患者的病例,可以判断出患者临床诊断是什么,通过病例判断患者当下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如何在所掌握的知识领域范围实施有效护理?让学生通过问题的不断延伸,更好地收集相关信息,并针对案例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的呈现及问题设置。教师在进行教学前,需充分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病案,积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如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案例的呈现方式,其核心内容应包含化名、年龄、主诉、现病史、护理体检、临床诊断、治疗要点等相关信息,并且在案例的选择上避免与教科书案例重复,以此来拓展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视野,避免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受到局限。与此同时,为更好地适应当前护理教学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需求,在实施案例教学的案例设置上,还要注重贴近生活和案例教学真实氛围的营造,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赋予现其更真实的体验,同时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实践教学方式,以符合学生对护理内容的未知规律,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得到全面发挥。此外,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具备真实感受。这就要求在教学时要结合相应的图片、视频及动画等媒介,通过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之情。在案例教学的问题设置上,则应考虑学生在教学中的收获,强化学生的成功感与自信心,因此要由浅入深、难易适中地设置问题。每个情景核心问题设置一般不超过3个,以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3.教学前准备与活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的设计,也需要学生进行相关的配合。在教学之初需要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章节或将案例的病因、诱因、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的辅助检查以及案例问题答案,并在教科书上找出大致位置进行标记,或将查阅的资料写在作业本上。当精讲教科书上疾病概述、护理评估的内容时,包括健康史、身体状况、重要的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等内容,时间应该控制在1/2课时左右,随后以6~7名学生作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对2~3个疾病动态演变过程的情景进行简要评估,包括案例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内容,重点分析和讨论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其间教师应进行密切巡视并点拨。而后由各组派代表汇报或展示,师生共同点评学生的表现和问题的答案,并与教师所列出的参考答案相比较。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此次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对相关的护理内容进行整理与回顾,通过理论传导及案例分析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的拓展与延伸。4.重视讨论环节与总结。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讲授相关案例的护理措施和评估后,应针对所选取护理案例的特点给学生提出相应的讨论任务,如患者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我们如何为患者提供整理护理措施等等。教师既要让各个小组分组进行讨论,也要加强对讨论结论的关注与分析,并要求每组上台对病例分析过程以及解决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在让学生分享内科护理思维的同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学生解释不清的问题,其余的小组也可以及时补充或者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广泛参与到讨论环节中,根据学生的思维模式及发言情况,提出普遍性问题或是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案例教学的总结阶段,教师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书写护理计划书,目的是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要点,以在书写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思维实现梳理,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在教学中是否了解了知识重点,是否得到了相应的成长或启发。另外,可以让学生从典型案例中深入地概括所学观点和理论,对实际案例做出合理恰当的判断,帮助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护理措施,促使学生临床护理能力的提升,规避未来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三、小结

总而言之,在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反馈表明,案例教学的应用效果显著,作用巨大。将案例的处理融入课堂,拉近了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学生处理的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在今后的内科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仅能促进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伟,孙科,崔小灿.微课嵌入案例教学模式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价值——构建微学习生态系统[J].青年时代,2016(15).

[2]隋晓玉.PBL教学法在中职护生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6).

[3]甄小鹃.病例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1).

[4]黄延萍.浅谈病例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科技信息,2011(1).

内科护理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学习体验;教学改革

体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察、考察。体验或者说用户体验也被视为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的核心,被列为应用创新“三验”(体验、试验、检验)之首。体验使人超越认识和理性的范畴,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的领域,体验中强调亲身参与,是生命对直接经验的直接感受和经历。陈梅[1]指出,以往过分强调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注重概念、判断、推理、原则的掌握,而忽视个体情感体验、领悟、想象等心理过程。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背诵、模仿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学生。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商业正经历着被“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改造或取代的巨大冲击,教育被认为是下一个很有可能被互联网颠覆的领域。而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的兴起,使传统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课堂已不是必要的学习空间。正如商业社会,在服务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良好的体验至关重要。教师为学生营造的学习体验过程是一种知识转移过程,即知识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可以提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大专护生学习《内科护理学》课程的真实感受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提炼,探索影响护生“学习体验”的因素,以期为护理教师在面对互联网挑战时增强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视角,推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课程改革,可为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访谈对象

访谈对象为2014级护理专业各班学习委员、班长、副班长及其他学生代表,共18名,受访护生均为我校2014级护理系统招专科生(由国家统一高考、招生入学,三年制专科),目前已完成在校全部课程的学习,将于2016年5月进入临床实习。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中的半结构式访谈法。访谈提纲由我校临床护理系从事《内科护理学》教学的6位专职教师(均具有中职以上职称)反复讨论并拟定。根据受访者的回答逐步深入,缩小范围,每个受访者访谈时间为30min~60min。全部访谈均在临床护理办公室进行。访谈前先告知受访者访谈内容只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并承诺所有访谈内容采取保密原则,让受访者解除思想顾虑,再按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进行讨论。访谈对象以自愿参加为原则,访谈对象知情同意进行良好,使访谈质量得到了保障。

1.2.2资料分析法

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为指导,采用深度访谈法对研究对象收集资料,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同步进行。研究样本量的决定以受访者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本研究对18名受访护生进行深入访谈,对愿意录音的受访者录音,访谈后及时整理访谈记录,并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记录下来,对受访者突然出现的内心感受,也及时记录下来。按照N1~N18依次给每位受访者的访谈记录编序并建立各自独立的文档,进行编码、归类,提炼出主题。

2结果

2.1主题1:影响学习体验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教室布局、桌椅的舒适度、班级人数、课堂时间、学习氛围等18名护生均认为教室虽然宽敞明亮,但面积偏大,班上人数太多,而多媒体屏幕又设置在黑板的左侧,教师就经常只站在左侧,老师关注最多的是坐在教室左侧前排的护生,而坐在教室右侧,尤其又在后排的护生基本被忽视。护生2:“我们班上课是爱学习的同学坐在教室前排,不爱学习的同学坐在后面玩手机。”6名护生提出,每次课都是2节课一起排课,每堂课50min而椅子很硬,坐久了就感觉特别疲劳。即使想认真听课,也免不了要开小差。

2.2主题2:《内科护理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生交流和互动等18名护生均认为《内科护理学》课程涉及人体各系统的常见病,内容包罗万象,和原来学的各门基础医学课程都有关联,学习起来感觉内容复杂、很难学。护生3:“老师基本都使用PPT课件上课,课件内容很多,翻页很快,好像老师只负责把内容讲解完,我们只需负责听,2节课听下来,内容很多,但不知道学了什么。”护生7:“老师用PPT上课,讲的内容很多,但老师忙着讲解和切换页面,把我们忽视掉了,我不喜欢用PPT上课,宁可老师像原来一样,一边讲解一边用粉笔板书。”护生17:“虽然现在教学都使用多媒体,屏幕很大,但是教师的课件主要是文字,虽然配有一些图片,但主要还是听老师讲解,在视听上的体验和看电影还是相差太大了,听课时间长了就想打瞌睡。”

2.3主题3:《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状况18名护生均对《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很感兴趣,但认为实训内容开设太少,又没有临床见习。在基本没有接触过临床的情况下学习内科护理感觉很抽象,难以理解。希望能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病人,接触临床。护生4:“很喜欢上内科护理的实训课,不会像上理论课时那么枯燥。在实验室操作时才有自己是一名护士的感觉。”有10名护生提到:很想到病房看一下真实病人的状况,很想了解临床护士是怎么工作的。

3讨论

3.1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课程学情分析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核心课程,是其他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是联系基础医学、护理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的桥梁课程。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以课堂教学为主,多数高职高专都采用多媒体教室大班授课,并开设相应的内科护理操作实训课,部分学校会安排护生到临床见习。目前,各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实践课时比例普遍偏低,一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内科护理操作如胸腔穿刺术的护理、腹腔穿刺术的护理等,在临床上并非由护士独立完成,而是医护合作完成的,因此开设此类实训课不仅难度大,而且护生也会认为这些操作并非由护士独立完成,思想上也不重视;二是由于教学医院条件限制和临床带教师资的缺乏,护生临床见习机会较少,有些甚至完全没有机会。《内科护理学》这门学科旨在教会护生用基础医学知识解释临床现象;用基础医学和护理知识解决临床实践中的护理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护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胜任力,学习时需要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践。由于护生在学习临床护理课程时,缺乏临床实践经历,对临床护理没有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所以,教师在课堂通过讲授的方式授课难度很大。护生则普遍感觉这门课程内容包罗万象、复杂、抽象,学习难度大,导致护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护生上课打瞌睡、玩手机的现象很常见。尤其近10年,高职高专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护理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又多采用多媒体大班授课。但实际情况并不是护生都喜欢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这和廖文香[2]的研究结果一致。虽然,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了投入,各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自古中国就有“寒窗苦读”的说法,导致护理教师潜意识里都认为学习必然是很艰苦的事情,从而真正从学生体验的角度去改善教学条件和进行教学改革仍然做得不够。护理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典型的知识服务提供过程,即教师和护生投入时间、精力、资金等资源,最终产出学生内化的知识。面对MOOC的挑战,护理教师应关注护生的学习体验,通过优化和丰富护生在课堂的体验,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升学习效果,把护生留在课堂。因此,以全面优化护生体验为中心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2改善影响护生学习体验的外部因素

小班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家的普遍共识。世界著名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中,都把人数小于20人的班级数量占总班级数量的比例,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3]。《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核心课程,大班教学必然会影响护生的课堂体验及学习效果。鉴于目前高职高专的实际师生比例偏低的现状,控制每班人数≤60人,比较切实可行。学校也应从教室的空间大小、照明效果、桌椅的摆放及舒适度等各方面细节去优化护生的体验。教学场地也可不固定在多媒体教室,护理教师可以把课堂搬到护理实训中心的示教室、模拟病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是医院等。创新教室布局,如“细胞式”教室,6人~8人为一个“细胞”进行座位布局,可将固定桌椅换成可移动桌椅或可旋转桌椅,以方便护生小组讨论式学习的开展,也可以培养护生的团队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成人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0min。因此,可适当缩短每堂课时间,每堂课以40min左右为宜。

3.3探索以优化护生学习体验为中心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3.3.1转变教育理念

《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应从转变教育理念开始。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传递-接受”的护理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护生体验为中心”,以护生自主学习为主。护理老师应从以“知识灌输”为主,转变为致力于教会护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以培养具备临床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只有教育理念转变了,护生才会改变原来主要依赖教师的学习方式。护理教师在教学中才会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学方法,自觉重视护生的学习体验及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变化。

3.3.2改革考核方式

众所周知,考试对教学起指挥棒的作用。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引领作用,通过改革《内科护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来引导课程改革。传统的《内科护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这必然导致任课教师以知识的灌输和讲解为己任。《内科护理学》课程的考核改革应从以考核护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为主,转变为包括:理论考试,题型以案例分析为主;临床护理实践考核,应占总成绩的30%左右;护生参与小组讨论、课堂发言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强调护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胜任力。

3.3.3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先进教学手段,丰富护生的视听体验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学习等。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通过临床案例创设问题情景,让护生体验积极探索的欲望。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MOOC冲击,护理老师应深入研究MOOC的优势和缺陷,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利用MOOC中使用的先进教学手段,如动画、微视频等丰富护生的视听体验,增加课程对护生的吸引力。

3.3.4加强师生互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MOOC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在线互动开放。但“慕课”只提供、传递知识、信息,真实的大学校园氛围,教师对护生的口传心授,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慕课”解决不了的[4]。因此,护理教师应以各种护生活动为载体,丰富护生的生活体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护理教师应重视言传身教,课堂上要注意和护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课外则可以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电子邮件等促进师生间、护生间的交流互动,让护生感受到无论课堂内外,线上线下,老师和同学时时刻刻都在身边,能够随时获得老师的关注和指导,也有助于护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

3.3.5以实训、见习为载体,丰富护生的职业体验

建设仿真临床的实训场所;利用社会上招募的人员培训为标准化病人,让护生在进行操作训练时更有临床真实感;在实践教学中护理老师可以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正面和负面体验;临床护理操练室使用多边形护理操作台,便于护生在进行操作训练时讨论和互相学习;加大对虚拟仿真训练室建设的投入,通过虚拟仿真的临床护理实训可以训练护生的临床护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并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胜任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护生进一步的临床护理技能训练也可以依托教学医院来完成,这也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最为欠缺的。

作者:黄笑燕 单位: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梅.初中物理课堂丰富学生体验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4(7):5-6.

[2]廖文香.关注学生学习优化生物课堂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2):119.

内科护理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

作为医学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科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更多实践经验,这就需要内科护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临床紧密衔接,使课程更具实践性与综合性,从而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及实操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具备较强的创新与批判性思维,从而使临床护理问题能够得以合理判断与解决[1]。而作为内科护理学实际教学的重要部分,临床实习教学是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将内科理论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生转为正式护士后的重要过渡环节[2]。

目前护理教学多采取教师主导的带教方式,这种方式无法有效发挥护生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护生临床创新思维培养和护生今后职业发展及正式进入临床后护理质量的提高[3]。基于此,本文以2018年9月-2019年12月内科实习的护生60名为研究对象,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分享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内科进行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名;护生均为女性。其中试验组学历大专20名,本科10名;年龄18~22岁,平均(20.1±0.5)岁。对照组学历大专22名,本科8名;年龄18~23岁,平均(20.1±0.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⑴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予以教学内容讲解,学生仅负责记好相关笔记即可。⑵试验组应用案例教学法:①由教师在课堂前结合教学大纲涉及内容及授课要求,选取典型相关案例,并提前向护生予以展示,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告知护生提前做好预习;②由教师按照护生情况分成多个小组,每组4~5人,并选好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对案例及所涉及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与解决;③在课堂上,应先由每组护生对本次课程涉及的案例的问题予以总结,并由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完善。此外,教师还应负责整理、汇总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并发放给学生,以强化学生理解。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表1两组护生学习成绩比较(x±s,分)组别n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综合成绩试验组3092.63±4.5593.65±3.9693.14±4.31对照组3085.26±5.3586.59±4.6285.93±4.98t5.7486.3555.996P0.0000.0000.000绩、学习能力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①护生学习成绩分为理论及实操两部分,每一部分满分为100分,综合成绩取二者平均值;②学习能力经我院自制问卷统计,共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六项,每项满分为5分,分值越高表明学习能力越佳;③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经自制问卷评定,共包括满意课程设计、有助接受与理解、有助掌握知识内容、有助提高临床护理能力四项,按是与否回答。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护生学习成绩比较:试验组护生各项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护生学习能力比较:试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比较: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作为临床护理的重要部分,内科护理学涉及科室较多,内容繁杂,且具有较强理论性,学习难度高。而在内科护生护理教学中,患者自我隐私意识及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实习时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增加了内科护理带教难度,导致护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不仅不利于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提高,也不利于护生有效掌握繁多的理论知识[4]。案例教学法即在临床护理教学开展教学时,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景案例,并据此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护理问题分析与讨论,从而使护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的一种教学方式[5]。相比被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优势:①能够将内科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案例教学法可在教师设置好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案例后,引导护生自我探索教师提出的护理问题,并使护生能够自主经网络及其他渠道搜集相关知识,从而扩充护生所学知识范围,提高护生内科护理知识水平,以夯实内科护理实操基础[6];②增强了护生实战能力:相比传统教学法的被动学习,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前经情景案例来强化护生提前思考与预习能力,这种方式能够使护生不断通过自我学习来强化自身理论知识,以解决问题,因此更利于护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并使护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为护生后续正式成为护士打好实战基础[8];③利于护生综合素养提高:经案例教学法利于护生及时掌握理论与实战经验,并能使护生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主动提前完成教学内容学习,再经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与分析,可更有效强化护生学习效果,从而使护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各项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学习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内科实习护生护理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效果确切,利于护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提高,并提升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丽莎,何娅芝.案例教学法在现代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20,6(9):19-20.

[2]张丽莉,薛菲,庞洪垒,等.可视化思维导图结合案例教学对护生思维过程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6):556-559.

[3]郑元英.案例分析教学在肾内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9):31-33.

[4]郑淑全.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6):155-156.

[5]王建均,赵兰,陈尹,等.多元化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本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15):1910-1911.

[6]张丽莉,郝芳,薛菲,等.基于案例分析的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护生普外科实习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7):912-915.

内科护理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品牌课程

1项目研究概况

1.1研究背景。内科护理作为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旨在使护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及内科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与人们的健康概念、卫生需求等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们对卫生保健、身心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根据新的教学大纲,护理人才培养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与护理岗位要求相符合,护生毕业当年就考取护士执业证书,并凭证上岗。综上,护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近几年的内科护理教学中,本教研室基于内科护理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设计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更新实验设备,提高教学质量与护生在毕业当年考取护士执业证书的通过率,也得到用人单位认可。但在专业教学实践中仍需不断完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改教案、教学课件、教材等,以使授课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更加衔接,为此提出了本教改项目。1.2项目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完成课题研究。行动研究法:于2014年在原有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修订内科护理授课计划、学习情景方案,以使其更合理、更科学,配备与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材料、学习情景方案、课件、电子教案。同时,专业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践医院实践,积累工作经验;积极查找相关文献,学习优秀的、比较前沿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通过教师间交流、探讨,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积极参加内科护理教学评比活动,落实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应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教学反馈,总结课程建设的优与劣,不断完善课程建设。1.3项目研究内容和目标。1.3.1研究内容。(1)教学内容。本课程共9个学习任务,所有学习任务的确定以行业专家对内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结果为依据。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原则,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理论教学要求,融合专业岗位对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1]。(2)教学方法和手段。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模拟教学、数字仿真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引入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同时利用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3)师资队伍。通过区内外各种培训和医院临床实践,结合学校现有人事管理机制,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成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4)教材与资源库。以新的教材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修订教学大纲,开发一套按整体护理程序编写的案例版理实一体化校本纸质教材,建设以网络建设和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为依托的集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实验教程、习题集、试题库、护理技能竞赛内科护理案例库、电子教案、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于一体的一流立体化教学资源库。(5)实训室。建好本课程校内实验实训室,使实验实训项目开展率达100%。增添内科护理实验仪器设备,使仪器设备装备水平达到区内一流。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校内进行内科护理常用技能训练。(6)网络资源。建立内科护理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上传相关教学大纲、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参考文献目录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1.3.2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建设内科护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实训室,建设内科护理教学资源库,创建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品牌课程,使全校护生受益,并向校外辐射。1.4项目研究的主要过程。1.4.1项目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6—8月)(1)组建内科护理品牌课程项目组,确定项目组成员,加强管理,明确分工;(2)制订内科护理品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课程开发与建设目的、目标和方法;(3)项目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更新观念,为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打好基础。1.4.2项目实施阶段(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1)通过院校合作、聘请护理专家定期来校指导、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与自学研讨、师徒式教师培训等措施,逐步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2)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内科护理品牌课程教学内容;(3)根据职业情景和职业要求,加强现有的仿真实训室建设;(4)与医院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内科护理》校本教材,并制作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强题库建设;(5)设计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实施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知识、态度、技能的评价及内科护理能力的考核;(6)初步建立内科护理网络教学平台。1.4.3结题、总结阶段(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1)对项目研究的各种材料、数据进行总结,评价项目实施情况;(2)形成项目成果,向学校汇报,上报项目成果,并接受专家评审,同时推广此品牌课程建设成果。

2项目研究过程

2.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2.1.1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品牌课程建设的根本与首要任务。[2]本课程教学团队共有9名教师及一名在临床工作的副主任护师,其中7人具有医师资格证和中职教师资格证书;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研究生学历7人,新老结合。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可采用导师制、师徒结对方式,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的指导教师,制订培养计划,在备课、授课、实训带教等环节给予其悉心指导。通过参加区内外各种培训和医院临床实践、邀请知名专家来校指导、集体备课等,提高教师科研和教学能力;结合学校现有人事管理机制,到2016年底建成一支适应学校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成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2.1.2派遣教师到医院进修学习。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需要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加强校企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定期对本课程教学工作进行指导,邀请行业能工巧匠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辅导工作[3]。项目组教师通过区内外各种培训和医院临床实践进行学习。结合学校现有人事管理机制,通过内科护理品牌课程建设,2015年我校成功申报南宁市中等职业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制订了工作室工作计划并有序开展师资培养工作,建设了一支适应学校办学规模、满足教学需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成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2.1.3优化校企合作方案,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需要专业教师与行业护理专家共同参与。加强校企合作,邀请行业护理专家定期对本课程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并对课程开发工作进行指点。2.2重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涵盖职业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开发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材,我校内科护理教研组教师在行业护理专家指导下编写了《内科护理》校本教材。在教材设计上,有情景导入与正文、课后练习。为了更适合中职生阅读,正文内容表述上要求简练、明了、透彻、难度适宜,同时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涵盖职业标准,满足岗位工作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符合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课后练习题应注重重点、基本点,结合历年考题,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加深对课程的印象。2.3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模拟教学、数字仿真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方法,引入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同时利用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内容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方法,另一部分内容采用的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要广泛运用多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方法,引入内科护理教学中。例如,基于内科护理工作过程,开展项目教学,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引领,创设学习情景,教学中灵活运用案例法、角色扮演法、手机微视频、小组讨论法,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讨学习为主的有效教学。2.4优化教学评价。内科护理品牌课程体系的建立,对考核标准和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其考核应具有全面性、整体性,以学生学习新知识及拓展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低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建立一个灵活、实用、多层次的考核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水平[4]。探索建立更科学的考核体系,就不能固守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更不能固守程式化的考核内容。考核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注重对学生护理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培养,采用阶段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的立体考核形式,使校内考核(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2.5加强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教材建设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结合培养目标、本专业职业岗位需要与地方护理行业需要,以“十一五”规划教材体系为基础,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注重教材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适用性,树立品牌意识,开发有特色的、能体现教学改革成果的、按整体护理程序编写的案例版理实一体化《内科护理》校本纸质教材,建设以网络建设和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为依托的集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实验教程、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于一体的能满足实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立体化教材。网络教学平台是指用于支持网络教学活动的教学平台,是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利用网络工具开展教学活动的网络平台,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网络教学平台有鲜明的特点[5]。建立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开展内科护理网络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2.6加强实训室建设。加强实训室建设是中职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备条件。实训室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我校人才培养质量。2.6.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我校在校内实训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约一千多万元,建立健全了多媒体示教室、内科护理技术实训室、急救技术实训室、助产技术实训室、儿科护理技术实训室、康复护理技术实训室、模拟手术实训室,购置了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全无线遥控高端临床护理模拟人、护理健康评估模拟人、全自动起立床、反复重训练系统、微电脑语言沟通版等大量先进的医疗、护理教学仪器设备,装备水平达到区内一流,创造了高度仿真的职业环境,学生能在校内进行内科护理常用技能训练。内科护理校内实训室从无到有,目前能同时容纳200名学生进行内科护理实训操作。实训室管理科学、规范,每台重大设备都有使用记录及维护保养规定,责任具体到人,实验实训项目开展率达100%。2.6.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基地除了作为实训教学、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等平台外,还是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在南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等5家医疗单位是我校护理专业临床见习、实习教学基地,有专门的教学组织和带教队伍,负责护理专业学生实训教学工作。加强院校合作,统一管理,共同进行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课题研究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场所及就业机会,也为教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场所,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2.7建设内科护理品牌课程网站。建立内科护理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上传相关教学大纲、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参考文献目录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2.8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教学秩序,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保证护理专业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行品牌课程主持人负责制,带领教师做好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负责管理。明确教师职责,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实施《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导师制度》《作业全批全改制度》等,要求每位教师上课前有教案、讲稿,期中有独立作业分析,期末有教学(课程)总结,年终有个人工作总结,等等。通过同行教师相互听课、教学观摩、学生评教、学期初与期中教学检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收到良好效果。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奖罚分明。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列出详细可行的建设目标和完成时间,并按计划执行。

3创新点

教材的创新。2016年7月之前我校中职护理及助产专业使用的《内科护理》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人卫第二版,由金中杰主编。重新编写的校本教材与规划教材相比,它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课前有案例导入,课后有达标练习,以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正文相对简洁明了,有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采用学生喜爱的理实一体化学习模式,丰富学生自学的网络资源,开发集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于一体的能满足实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立体化教材,建立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开展内科护理网络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4项目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

(1)制定了内科护理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标准;(2)编写了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科护理》校本教材;(3)建成护理技能竞赛内科护理案例题库与内科护理课后练习题库;(4)创建了内科护理品牌课程网站;(5)创建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6)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篇及获得专利一项;(7)构建了与岗位能力标准一致的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体系;(8)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毕业考通过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明显提高,护理技能竞赛获奖人次增多,实习、用人单位的反馈较好;(9)师资力量得到增强。5开展本项目研究的几点体会(1)品牌课程能反映行业前沿,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能转变教学理念,还能积极创新,提高自我认识,发现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2)在品牌课程开发与建设中,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实现共同进步。(3)项目研究过程中,部分教师一时很难接受新的观念,可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同伴互助、专家引导、个别谈心等方式,促进教师进步。同时,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使年轻教师在短时间内成长起来。(4)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因此,将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过程。(5)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压力、工作量大,但同时也能锻炼教师,促进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韦振飞.全口义齿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9):123-125.

[2]李银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7(1):91-93.

[3]严子良.如何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4]韦振飞.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7):130-131.

内科护理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护理工作;健康教育;内科护理教学;健康指导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整体护理已成为护理界的共识。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对护生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健康指导是中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必须环节,也是针对每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把握好这个环节,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助于增强护生的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其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整体素质。

一、专业教师的理念转变

首先,虽然现代健康观念和健康教育已形成并发展了好多年,但传统观念和习惯仍有一定的市场,专业老师也不例外。其次,受教学课时限制,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疾病相关理论的讲授方面,对健康指导环节的教学往往是简单了事,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因此,专业老师首先要与时俱进,突破传统观念,认清医学发展形势及人们的健康需求,增强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责任,在护理临床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护生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员的健康教育意识

笔者自从事2014级中职护理班内科护理学教学工作开始,对2014级两个中职护理班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79名学员接受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员普遍缺乏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为了让学员能充分认识健康指导的重要性,首要的是任课老师跟学员反复讨论护理程序内容,或者通过具体环节的教学,帮助学员理解健康指导内容学习的必要性和意义。让学员知道,在临床护理中,不仅要有过硬的操作技术,还要引导病人及家属对疾病有一个基本认识,能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做必要的配合,即护士必须具备健康指导能力。特别是在慢性病甚至终身性疾病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时,患者及家属更要有基本的家庭自我治疗和护理能力,而对病人这个能力的培养,则需要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对其进行长期反复的健康指导,才能建立和形成。

三、增强健康指导环节教学的措施

(一)促进学员预习。内科护理知识点虽然相当丰富,但是很多知识点都在医学基础学科当中学过。因此,在学习某一疾病的护理时,就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员复习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健康的评估内容。学员毕竟学过这些知识点,预习不会很困难,这样在课堂学习时,学员就不会茫然,因为对某个相关知识点很熟悉,就能很好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即使某个知识点过去没学好,现在也有愿望、有机会在课堂上解决。学员预习时,能主动地探究某一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因为有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为课堂赢得了丰裕的时间,也就有效缓解了课时不足的问题。这样老师就能从容地安排健康指导和其他重要内容的教学了。(二)角色扮演法。健康指导的实践性很强。在课堂上,让护生认识健康指导内容的常用且效果很好的一个方法就是角色扮演法。通过分组或同桌间相互练习,让学生分别扮演病患、家属及护士,简单的做法是护士扮演者针对疾病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进行健康指导,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点,也可以让护生从病人角度考虑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例如,怎么用药,饮食和休息要注意什么等等,让护士扮演者去解决问题,能够达到健康指导的目的;还可以从病人家属角度考虑,为了很好地照看病患需要哪些相关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因病患和家属年龄层次、文化背景不同,即使针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健康指导,护生也要考虑使用合适的语言、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学员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既能提高语言能力,增强自信心,逐步认识和掌握人际沟通技巧,还能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扎实基础。(三)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临床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用于健康指导教学,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授课开始或总结时引入典型病案,针对该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指导,例如,COPD病例,该患者病情加剧的诱因是什么?以后生活中如何做好预防?对于初学的护生来说,有了具体目标,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这种教学方式降低了学员的学习难度,也锻炼了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理论更具象,学员更易于理解。(四)健康指导教学的全程性。健康指导虽然在每一种疾病的教学中都有一个固定的板块,但是实际教学时,还可以根据内容特点把健康指导内容融合到内科护理的其他教学环节中。在讲授高盐饮食是患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时,谈到它对高血压形成的危害时,就要特别强调食盐控制的重要性,而控制食盐摄入,是病人在生活中每天要进行的自我护理任务。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有限盐。又如,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的诱因主要是劳累和激动,对一般人无任何影响的劳累和激动却可导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疼痛的发作。因此告知学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让病人重视诱因,才可防止发作。由上述可知,健康指导是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孤立存在,可以在教学中把很多教学环节和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并把一个知识点从多个角度去讲解,从而深化健康指导教学和内科护理的课堂教学。(五)内科护理健康指导走出课堂,深入社区或医院。可根据本周的教学内容,给护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员带着预先设置好的健康问题到家庭或社区去调查,了解亲人或邻居患病的情况及自我治疗和自我护理的情况。例如,肝硬化,患者患该病可能的原因是有乙型肝炎病史,或者长期大量饮酒?还是有其他原因?患者有什么症状和体征?做过哪些检查?病人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用药护理方面有哪些健康问题?如果不进行健康指导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健康指导?此外,还可以作一个后续随访,例如,通过健康指导,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学员可以把调查结果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这样的调查促进了学员与社会的接触,缩短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距离,学员可以深切感受到健康指导带来的健康效益,从而激发其浓厚的理论学习兴趣,更关键的是让学员体会到健康指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是临床学科学习及以后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效果

笔者在2014级中职护理班内科护理教学结束时,再次对这个班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增强健康指导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护生健康指导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增强通过加强健康指导教学,护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体会到健康指导在内科护理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将来工作的影响,认识到必须把健康指导当作静脉穿刺等护理操作那样去学习、认识和掌握。在健康指导环节的学习过程中也逐渐熟悉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锻炼了健康指导的能力,为今后走上护理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提高了内科护理的教学效果与护生的整体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指导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内科护理的学习态度渐渐地发生了变化,开始逐步重视健康指导和整个内科护理的学习。学生普遍反映书本知识不再那么枯燥无趣,内科护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学。与历届学生相比,同等的考试难度,2014级学员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健康指导实践过程中,学员还逐渐体会到健康指导的技巧性,从而提高了对心理学、伦理学、人际沟通等边缘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也因此提高了学员的整体素质。

五、结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学为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加强健康指导环节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锻炼了护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增强学员的综合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信心效果良好。

作者:刘建荣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内科护理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PBL教学法;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带教

临床实习是护生进入临床工作前必须经过的阶段,因此必须对临床护理教学引起重视,使护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1-2]。本院是综合性临床教学医院,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发现,护生仍旧是机械性地工作,且认为实习是为了加强操作技能,忽略了理论知识学习。分析原因发现,在临床教学中老师仍采用单调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PPT为主要教学工具,类似于课堂教学的专科知识讲座,没有体现出临床教学的特色,使护生通过临床实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指导临床护理工作[3]。神经内科具有病种多、病情复杂的特点,护理临床教学需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4]。而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5]。本科室将PBL教学法应用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神经内科实习的120名护生,其中男23名,女97名,年龄22~24岁。其中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的64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56名护生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依从性较好;均为四年全日制护理本科生。排除标准:其他专业学生。将两组带教老师资质及两组实习生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护生的带教老师相同,均为从事神经内科专科临床护理5年及以上者。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输式教育,即由带教老师每周组织护生进行1次小讲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集体授课。1.2.2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实施临床护理带教,具体内容如下。1.2.2.1制订计划本院本科护生在神经内科实习时间为4周,根据实习周期制订科学的护理实习生学习计划,充分结合护生的多媒体使用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保证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建立护生微信群,由带教老师统一负责确定实习周期内各项学习内容和成长目标,布置学习任务,引导护生提高各学习节点的效率,让护生们做到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系统归纳、阶段提升。1.2.2.2问题准备由带教老师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典型病例,如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并结合专科新开展的治疗技术如静脉溶栓桥接动脉机械取栓术、脑动脉支架置入术,提出以下问题:脑血管病的基础解剖;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静脉溶栓药后的观察要点;行脑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血压控制范围及重点关注内容;说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的区别;如何早期预防脑卒中。1.2.2.3自主学习带教老师布置的问题,由护生自行学习,可参考内科护理学、神经病学等相关教科书,也可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数字图书馆、PubMed等途径查阅文献。1.2.2.4小组合作将每次一起入科的5~6名护生组成小组,由护生们推选组长和记录员各一名,将布置的作业分配给各个组员,组长和记录员将小组成员找到的资料进行整合。1.2.2.5小组讨论在出科前组织大家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行讨论,由每位护生依次发言,并说出参考依据,由带教老师进行点评,老师应对护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更正,最后总结本疾病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1.3评价方法

①在护生结束本科室实习前,由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进行专科理论知识(总分100分)和操作技能(总分100分)的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包括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安全教育、护理病史书写规范、护理服务程序等;操作技能培训主要包括静脉输液、吸氧、无菌技术操作、吸痰、口腔护理等;90~100分为优,60~89分为良,0~59分为差。②由带教老师填写护理临床实习生综合能力考核表,从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整体护理三大部分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共发放反馈表120份,回收120份,完成率为100%。由护生填写护理教学质量情况反馈表,从带教老师的专业性、易懂性、相关性、理论性、操作性及条理性6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10分,总分为60分,共发放反馈表120份,回收120份,完成率为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操作与理论成绩对比观察组的操作技能成绩和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的实习生综合能力考核表和教学质量反馈表得分对比观察组的实习生综合能力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两组的实习生综合能力考核表和教学质量反馈表得分。

3讨论

3.1PBL

教学法能有效提高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效果传统的带教模式主要依赖于带教老师的主观理解和表达,然后传递给护生,而学生主要通过笔记和重复温习老师提到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机械式”吸收,内容枯燥、乏味,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护生带着问题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方法中提到,由一个系统疾病的问题可以延伸出其他疾病系统的理论知识,提升了护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将临床患者的症状、体征等与教科书的知识进行结合比较,加深了护生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解;由护生自己去查找资料,从而获得答案,克服了传统教学理论考试时单纯背诵答案的方法。因此,护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学习资料,通过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辩论以及反复地提问和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能加强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操作技能成绩和理论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护生临床实习阶段应用PBL教学法进行带教,有助于提升临床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更加有效地掌握知识与技能[7]。

3.2PBL

教学法能增加团体协作精神,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PBL教学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在调查方法小组合作中,将5~6名护生组成一个小组,护生们都是来自各个不同的院校,彼此都不熟悉,因为需要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关于案例的作业,所以必须在一起互相探讨,明确分工,整合资料等。PBL教学方法具有促进学习主动性的作用,这有助于护生结束实习后步入临床,更好更快地适应护士角色,提高专业责任感[8]。护生以问题为中心,针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相互提问解答,在这过程中注重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9]。而小组讨论的方式有利于护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10]。其次,结合临床真实案例的导入,能增强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克服了护生机械式背诵操作范本的操作技能模式的缺点;且真实患者导入的操作能让护生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能及时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11],提高了护生的临床应变能力。护理教育者应多采用PBL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12]。

3.3PBL教学法能促进带教老师专业技能水平及带教能力的提升

由表2可见,观察组的教学质量反馈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PBL教学法能增强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根据临床典型病例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掌握新型的评价方式,这需要带教老师首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3]。PBL教学法对带教老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其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疾病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生化、药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知识,并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神经内科疾病护理新进展,更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带教经验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在引导护生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带教老师的教学和护理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15]。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临床护理工作量大,带教老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完成整个流程,不利于临床其他工作的完成;其次,护生在完成实习工作后就身心俱疲,还要利用休息的时间去查找资料、文献,增加了护生们的负担。总之,在PBL教学法的带教路上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争取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陈晓红,何婷,戴妙霞,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8,17(1):99-101.

[2]欧阳丽娜.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3):21-23.

[3]崔秀珍,殷慧慧,王迪,等.PBL教学查房在护理本科生心血管内科实习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8):120-122.

[4]贺冬平,李育,尚乐.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8):594-596.

[5]BarrowsHS,TamblynRM.Theportablepatientproblempack:aproblem-basedlearningunit[J].JMedEduc,1977,52(12):100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