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1 17:16:08

民俗文化知识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民俗文化教育;教学策略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文化软实力是衡量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文化和教育属于不可分割的关系,语文课程有着显著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开展民俗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发挥人文性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气质和人格,而且可以较好地发扬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弘扬民族精神。相关调查研究指出,当前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缺失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本土文化和世界文化相互融合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造成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应积极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热爱祖国的精神及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高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民俗文化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优势,所以教师应积极借助多种渠道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1]。(二)培养审美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除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发展,还要让学生产生美的体验,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意识。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根植于人们生活当中,通常一个地区的民俗涵盖当地人们的审美情操和感情,例如,有的地区定期开展斗牛、赛马、赛龙舟等竞技性民俗活动,考验人的勇敢、顽强、机智等,更体现了当地地区人民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此外,传统的民族文学艺术展现了集体智慧,具有一种崇高的精神美。由此可见,民俗文化可以展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民审美观念,且对人们形成正确审美能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三)提高道德素质。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相关研究者指出,民俗是文化长期积累的体现,是文化属性和生活属性的复合体,对维持社会秩序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能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公德。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如果教师单纯地讲解相关道德标准和要求,那么语文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朝着政治课方向发展,长此以往,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民俗文化材料或民俗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

(一)借助民俗文化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学习状态和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紧密联系。如果学生在上课数分钟后无法集中注意力,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必然不佳。对于高中生而言,民俗文化知识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紧抓学生心理特征巧妙导入,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为民俗文化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以《背影》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导语:“相信大家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已经大致了解了相关内容,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父亲为‘我’爬过月台后艰难地买了一袋子橘子。‘橘子’在这里并非单指水果,还是一种情谊。‘买橘’是当地风俗之一,‘橘’和‘局’谐音,给出行的人买橘子就是希望对方‘走局’,也是希望对方走运。赠人以橘即把好运气赠送给对方,希望对方吃了橘子可以处处走运,事事顺心。”之后,教师再结合写作背景进行讲解,父亲在车站给儿子买橘子希望他可以走运,由此可见父亲有强烈的舐犊之情。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这篇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中导入民俗文化,瞬间集中了学生注意力,明确了父爱是这篇课文的重点,提高了教学效率[2]。(二)重视民俗文化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民俗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更能反映人们的生活。例如,民俗节日中涵盖很多节日历法知识,语文民俗则涵盖很多熟语和谚语等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开拓学生文化视野,强化其语文积累。以《兰亭集序》一课为例,在教学课文中“癸丑”一词时,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天干和地支等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其中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教学《赤壁赋》时,教师在讲解“既望”时可说明该词汇为农历十六日,引出朔是农历初一,而望则表示农历十五等,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积累古代历法知识。事实上,文言文中有很多民俗文化知识,这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语文词汇基础知识。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为例,蔺相如完璧归赵并在渑池会上立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大动肝火,“不忍为之下”。在这里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右”比“左”大,是源于周、秦、汉时,以“右”为尊。古代皇帝贵族成为“右戚”,世家大族称为“右族”等,并由此引申出“右”为正为中,“左”为偏斜不正、偏差,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与“左、右”相关的成语,例如“无出其右”和“旁门左道”等。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了很多民俗文化知识,教师应重视对民俗文化知识的深入挖掘,让学生积累文字、语言、礼节、历法等知识,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和开阔视野的目的。(三)巧用民俗文化资源,实现家校统一教育。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教师除了要在课内开展民俗文化教育,还要适当延伸到课外。民俗文化源于民间生活,开展民俗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地民俗文化,这种形式比课内单纯讲解更具有趣味性和生命力。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搜集劳动人民创作和相关传统物质文化、神话传说、乡党应酬语、俗语等,再采取知识竞赛、报告、演讲、讲座、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传承民俗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点燃其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内在情感,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教师还应该联合家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要求家长定期带领学生参加相关节目,重温家庭根源,实现课内课外高效统一[3]。

总之,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民俗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知识技能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发扬和传递民族精神。在高中语文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改变学生知识结构,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增强审美情趣,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娟.民俗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契合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16.

[2]刘静,宗霞.将民俗文化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8):13.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德育;民俗文化;校本课程;思想道德教育;人生观

民俗文化具有规范人的言行和心理、文化强化和保存等多种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行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传统文化的“历史母体”。但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淡化,德育的影响力面临挑战。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校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审时度势提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品牌,规划以“亲近民俗文化”为重要切入点的“有根德育”品牌建设,立足学校主阵地,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强化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之成为具有民族素养、开放意识、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现代中学生。下面,试结合学校的具体实践论述如何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

一、改造环境,注重民俗文化教育的校园铺陈

环境能熏陶人,环境能教育人。环境作为一门隐性课程,虽然无声却能说话,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学生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能营造民俗文化教育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格。学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环境建设,注重环境育人。一是构建立体的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物质环境,初步形成由民俗文化展览馆、校园民俗主题环境和民俗文化基地构成的民俗文化立体场域。比如,学校重新设计建造了民俗文化展览馆和专题文化长廊。民俗文化展览馆以实物展示为主,展板和照片展示为辅,学生置身其中可以回眸岁月的流光,聆听先贤的足音。还设立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专项基金,专门建立民俗文化研究社、高波名师工作室、瓷片文创吧。这些措施,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无锡本土乡村田园之物串联起的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为学校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学校通过创设班级文化环境,实现校园文化的民俗情景化,营造浓郁的校园民俗文化氛围,使学生对民风民俗有初步的文化积淀,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民俗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望。

二、依托阵地,注重民俗文化教育的资源整合

课堂教学是民俗文化教育与中学德育相结合的主要阵地,学校要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及手段。要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教师就必须转变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观指导学科教学,把民俗文化教育渗透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即教师要将学科知识教学与学生的态度、精神、能力、习惯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比如,通过研究,学校结合学科特点,选取语文、体育、道德与法治、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并把双河竹编、惠山泥人、蓝印花布等民间手艺人请到学校传授技艺,与师生互动,把锡剧、民乐融入音乐课,把踢毽子、武术、抛铁箍等传统体育娱乐项目放到体育活动课程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直接获得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提高活动技能,而且使学生感悟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新精神。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就有着本地特有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历史渊源,这些资源是校本课程直接或潜在的形态。因此,学校收集民俗文化方面的资料,编撰了包含民俗文化、民俗故事、古建筑、古镇古村落等相关内容的校本教材,深入开展“有根德育”建设。如2005年,学校先后编撰《旧物新语———无锡民俗文化考察》《无锡乡村记忆》《锡韵乡情———无锡是个好地方》等校本教材。2018年,“溯根养德:无锡民俗文化的主题浸润工程”被立项为第二批无锡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校本课程“留住乡村记忆”先后被评为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质项目一等奖、无锡市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和特色奖。通过多年的努力,全体师生已初步确立地方民俗文化保护意识。

三、开展活动,注重民俗文化教育的魅力展现

学生对民俗文化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学校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加多种形式的民俗文化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切身感悟民俗文化,得到民俗文化的浸润。1.开展民俗文化亲近活动。(1)亲近节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各种重要节日和纪念日,蕴含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学校可努力挖掘节日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德育。如围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全校开展“走近清明”“感悟亲情”“孝感馨香”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2)亲近生活,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名师工作室利用休息日带领学生就近走访老村落,了解地方民俗文化,拍摄老建筑照片,不定期参观吴文化公园、鸿山文化遗址;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参观民俗文化展览馆,了解过去的生产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传承先辈吃苦耐劳的朴素情感,培养以故乡情结为内涵的民族情感。(3)亲近主题,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性特长的培育基地。学校先后组建民俗文化研究社、民俗馆学生解说员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民俗文化研究社先后策划“吴文化寻根之旅”“洁净家乡水,放养土著鱼”“老瓷片吊坠制作比赛”等主题活动,在校园形成了广泛的辐射效应。如今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已经常态化、制度化,既繁荣了校园文化,也利于学生潜能发挥和兴趣培养。2.组织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学校常规德育工作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年的九月,学校设立“民俗文化宣传教育周”,先后成功举办民俗文化大讲堂———浪漫中秋节、中秋花灯制作比赛、民俗故事大赛、古镇观民俗等活动。民俗文化研究社策划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节目,如“传统编织比赛”“花灯制作”“做月饼感师恩”等,学生参与度很高。民俗文化馆开展“解说员评选”活动,通过走访、查阅等多种途径,学生发掘了许多老物件的故事,写出了精彩的解说词。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主题系列活动,把德育之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从而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终极目标。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要积极构建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多元评价氛围,把评价标准落实到教育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多元评价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作用,根据学生认知“柔性设计”,为学生发展留出弹性空间,给予他们茁壮成长的土壤。“多元”评价体系可以通过设置“至善之星”称号等评价方式,拓宽学生发展性评价途径,体现与“人的发展”相适应的绿色评价理念,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和优秀品格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毛新梅.论民俗文化的德育意蕴及其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05).

[2]雷璐帆.将民俗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德育的思考[J].青海教育,2018(05).

[3]韩聪颖.汲取民俗育人经验提升中学德育实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11).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篇3

散落性与渗透性是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最大特征。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一般包括节日、民居、服饰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再现了民风民俗,蕴含着为人处事的准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传递着人们朴实的审美观念,彰显着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无不渗透着民俗教育的意义和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实施民俗文化教育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民俗文化教育实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切实提高对民俗文化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东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人受西方思潮影响,社会责任感缺失,文明礼貌失范,这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一个民族如果在文化传承过程中遗失了自身优秀文化的DNA,造成“民族记忆”的断裂,便会丧失自己民族历史的根脉,“这个民族很可能就会逐渐演化为无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民俗教育的特殊功能。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受到民俗文化教育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民族文化。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1.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存在具有零散性,而且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在考虑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兼顾文本中有关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如《刷子李》一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均需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析方可获得。《刷子李》语言朴素,使用天津方言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单口相声的风味,冯冀才在塑造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时,充分利用“天津味”的语言来显现人物的形象与技艺的高超。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的关键,是要寻找到教学主要内容与民俗文化结合点,这需要教师对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组合、归类,并非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都要讲解,应根据课文实际内容,参照课堂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做出合理安排,把握全局,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2.抓住时机讲解民俗知识,切身感受民俗文化。中国的节日大多都有来历,遇上民俗节日的日子,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民俗知识讲解的时间。这样不仅抓住了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良好时机,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还可以根据节日和学生开设民俗活动,如举办民俗主题班会课、民俗欣赏课等。节日习俗非常贴近生活,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节庆活动事项,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深的民俗认识。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又充分体会到了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智慧,切身感受到了百姓执着追求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厚情感。尽管这些制作工艺有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乐于相互切磋手艺。

3.作文教学中,书写民俗。在小学语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两次习作课是关于书写民俗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抒写民俗。如在上《说说端午节》这一习作时,可先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等手段来激趣导入话题。也可让学生说见闻、讲风俗、谈过节感受等手段,激发情趣,引发想写动机。然后阅读课文素材,自选资料构思起草。本课没有“例文”,可以准备“下水文”,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何筛选需要的资料,怎样做到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说写法,议写法,明写法,接着让学生仿照,或是模仿,对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馈、评价,鼓励那些灵活模仿有创意、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的习作。这样既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学目标,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民俗。

三、在课外教学中延伸民俗文化教育

课外教学主要是在延伸性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延伸性阅读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读基础上的迁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作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①《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卷”和“风俗宝鉴”,其中包含的民俗文化内容包括游戏、酒茶、婚俗、丧葬、节庆、戏剧、建筑与园林等,内容之丰富堪称社会百科全书。学习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可鼓励学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去阅读《红楼梦》,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人物及表达内容的理解。在汉文化中,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生,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每逢此日,民间有登高的风俗,又称“登高节”,是我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主要有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登高等活动。如今,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历来被称为是吟唱重阳节最脍炙人口的诗章。学完此诗后,可让学生课后收集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或文章,也可参加登高望远活动,既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印象,又受到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使学生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此外,学校还可适当布置一些关于民俗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民间,收集、调查民风民俗,把调查到的结果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探究式学习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四、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②它是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民俗校本课程意义重大。小学语文课包罗万象,涉及知识多,根据小学生心理的特点,所能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材不能花太多篇幅来宣传民俗文化,所以各个小学应根据地方特点,开发有关民俗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在教师方面,校本课程民俗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可不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加深教师对民族文化、文化认同等的理解,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学生方面,可让学生在民俗选修课的学习与实践中,拓宽民俗文化知识,更深切地体悟民俗文化的魅力,感悟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使其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学校方面,立足于当地资源的校本课程民俗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有助于改变“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校本课程建设模式,促进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篇4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民俗文化;游学

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既需要掌握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也需要亲身体验和理解中国的文化习惯,逐步融入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之中,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习的综合效果。

一、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的特点

第一,实质不同。外国留学生在华民俗文化游学是主题式语言文化教学,是在教学模式下设置的文化体验活动,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本内容相关,与语言学习目标相契合。课本学习是游学项目的起点,游览是学习的中介,参观体验过程中要以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为主线,将词汇和语法、阅读和写作、交流与表达、理解和共鸣等内容相融合。第二,受众不同。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说过:“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游学讲解应避免文化偏见、思维定式等,项目应立足于文化理解与接受,对游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置,让留学生从心理和生理感官上真正乐于融入到文化体验活动中。第三,负责人不同。游学项目常由具有商业性或公益性的团队负责运作,而外国留学生在华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的负责人是对外汉语课程教师,其他机构只做场地、住宿、交通、讲解、操作指导等方面的辅助性参与。

二、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的设计要点

(一)以教材为基石。课文是语言学习的材料,也是文化知识的载体。文本学习既提高了留学生汉语理解力和表达力,也增强了对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的兴趣。以北大版《中级汉语阅读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为例,共60课248篇文章中,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共16篇,占比6.5%,涵盖了社会民俗、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等。(二)以问题为驱动力。中级外国留学生一般能用汉语就熟悉的日常话题进行简单而直接的交流,水平较高的能用汉语完成生活、学习方面的基本交际任务,在中国求学时可应对大部分交际任务,但也不可避免会遇到难题。游学项目均以问题为驱动,学有惑而行于路让僵化的文字转变生成为鲜活的体验,避免走马观花,做到游必有得。(三)以作品展示为精华。从课外回到课堂,每位参与者将围绕项目制作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形式不限但要言而有物,将学以致用落到实处。笔者考量《教程》民俗文本近半数集中在第二册书,根据秋季入学留学生,设计出第二学期开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五大游学项目(见上表)。

这一体系化的民俗文化游学项目紧扣“游与学”,既以课程学习为导向,也为课外旅游生活提供指南;既尊重学生的兴趣点,也注重学习的全面性;既以动态的、参与性的内容为主,也兼有静态展馆游览;既是独立项目,也能混合操作;既是个体体验,也在生成作品后成为集体经验。

[参考文献]

[1]Moran,P.R.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陈西雁.作为文化实践的语言学习:PatrickR.Moran的语言-文化教学观评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30-134.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教育;策略;作用

我国在五千年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诸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彰显着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凝结着我国的民族精神与优秀成果,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一脉相承,并成为我国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基础,推动着我国的文化强国建设[1]。邵阳职业学院近年来积极探索民俗文化与学校语文教育的融合,打通民俗文化、语文教育和思政引导三者之间的联系,充分释放了语文教育的活力。

1民俗文化融入到语文教育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教育部为核心,各地积极组织民俗文化进校园,发挥民俗文化在各层教育中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培育更多具有文化共识、文化共通的人才支撑。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语文教育过程中,既具有必要性,同时也具有急迫性。一方面,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融入民俗文化,能够强化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文化支撑与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体系与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推动民俗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中也能够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文化与意识形态对学生影响的问题,通过强化民俗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结合思政教育,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凝魂聚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2]。从细化来看,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还能够发挥到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拓宽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内容体系,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人才培养能力的强化。民俗文化既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同时也具有地域性特征,职业院校学生一般为地方性学生,这也就在学生与文化内容之间形成了一种接近性,更容易调动学生对民俗文化本身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做到学生能力、教学体系的共同提升。其次,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起到释放语文教育活力的作用。语文教育的立足点是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与文化素养,而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蕴以及民族精神,通过将其引入到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的魅力,引导学生从“书面语文”走向“生命语文”。

2民俗文化应用到邵阳职业语文教育的策略

2.1做好语文教育与民俗文化融合的课堂支撑民俗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这也是释放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效果的关键“舞台”。因此,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课堂支撑与保障,为融合效果的呈现提供支撑。一方面,要能够做好融合教材的保障。邵阳职业学校应当发挥语文教研室的作用,对语文教材进行系统梳理,寻找与民俗文化相适应的语文篇目进行融合,对相应的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呈现融合与调整之后的语文教材[3]。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各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定期开展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走出语文教学课堂,从民俗文化的实践过程中感受语文教学的魅力。另一方面,需要做好融合过程中教师的保障。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也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教师要主动学习民俗文化知识,探索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路径,通过自身融合能力的提升,为整个融合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引导。2.2发挥民俗文化的短板补足作用就当前邵阳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来说,有着明显的短板,体现在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上。因此,在推动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的过程中,要能够发挥民俗文化对传统语文教学短板补足的作用。通过发掘民俗文化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师要能够在写作课程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作用。职业学校语文写作课程的开展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而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表达与应用,如民俗节日中的唱调等,都是以语文为载体进行呈现。因此,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去关注民俗文化的语文内容,为写作课程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撑[4]。另一方面,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学习与应用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民俗文化不仅有着丰富的语言应用,同时也有着可写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民俗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尝试从语文写作角度对民俗文化进行表达。同时,语文教研室也可以定期组织民俗文化写作大赛,调动学生的写作与表达积极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2.3强化民俗文化的价值引导语文教学内容不仅有着文化属性,同时也有着思想价值属性。当前,语文思政化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趋势,而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能够为语文思政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同时,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职业院校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对学生的思想价值造成负面的影响,这就更需要发挥语文思政的作用。因此,邵阳职业学校在将民俗文化应用到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强化民俗文化本身的价值引导,引导学生从民俗文化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3结束语

从邵阳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来说,将民俗文化应用到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有着适应性与必要性,有利于语文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体系的拓展。在民俗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应当着力发挥民俗文化本身对语文教育的短板补足、价值引导等作用,形成语文教育与民俗文化的内外呼应。作者简介:1981年生,女,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语文教学和文学。

参考文献

[1]欧阳娟蓉.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6):219-221.

[2]徐瑞芳.民俗文化在高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4):168-169.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篇6

我国的青年志愿者组建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自然的过程,是建立在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上。青年志愿者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青年志愿者可以配合社会对民族事业的发展需求,为大家传播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为了满足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青年志愿者工作得顺应民族特点。

二、青年志愿者在海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中的作用

1、弥补政府和市场在海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不足

在海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它们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逐渐呈现出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政府机构,一方面由于其在资金周转和专业性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有时候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其广泛的“功利性”观念的驱使作用下,在文化保护中常常会出现以忽视文化效益的提高为牺牲而去赢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对于市场,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其在文化保护中的方式和手段。然而,青年志愿者便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两者的不足,因为其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此一来,青年志愿者不仅可以极大地拉近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距离,而且还便于深入地体会少数民族文化的真正内涵所在。由于青年志愿者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在文化保护的具体工作中更具责任感与耐心等,可以积极取得足够的资金来源,极大地减少了人力等方面的开支消费。此外,青年志愿者在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和聚集分散的社会人力方面具有很好的影响作用。

2、参与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创新性传承

青年志愿者在保留危在旦夕的海南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文化保护工作中,其不仅能够把海南少数民族遗留在民间的零散文化通过有形的书籍或者档案等记录下来,以便于保管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中,而且还可以积极思考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来保护海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海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中,青年志愿者正在并且即将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来积极对其进行保护工作,不仅在时刻提醒着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而且还把各种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3、通过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化

现如今,青年志愿者对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一股全新的力量,他们能够充分地使用文化所包含的经济价值来完成文化的保护过程。针对海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可以精心设置一台突显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再利用演出赚取的费用,对文化保护工作进行展开。通过这种对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中,可以让其文化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继承与流传,使得更多的人对其文化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为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增添新鲜的力量。

三、总结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篇7

[关键词]民俗文化;成果导向;学前教育

一、引言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里面加入民俗文化,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当前文化背景为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自身通过学习对教育经验主动获取,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促进意义。[1]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加入民俗文化,是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和民俗文化、知识尊重的表现。在独特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中,把各种类型的知识跟民俗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可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上增加积极性。同时,在动态社会环境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在价值观以及情感和智力等方面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以此实现自身价值。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设计课程的价值

(一)有利于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把口头传统文化,包含传统表演艺术、文化载体的语言以及民俗节庆、活动、礼仪,有关民间传统的民俗类实践和文化知识,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面相同形式的文化载体等,都规划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2]这些规划进去的类目大多跟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将民俗文化课程加入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当中,是对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需要和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二)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

人类社会世代积累的特殊文化现象就是民俗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拥有很强的凝聚力。钟敬文说:“这种具有高凝聚力的民俗文化,不但会使那些日夜生活在一起的人们被那看不见的绳索捆绑在一起,把逝去的先人跟当前活着的人们链接在一起,并且还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们团结在一起。”[3]在民族文化当中,习俗风尚和民间习俗所形成的凝聚作用,是值得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重点关注和应用融入的。它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同时还能逐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对大学生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爱国精神有重大作用,另外,还对日后教育对象———幼儿园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有着难以想象的影响。

(三)有益于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也越来越被国家重视,很多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了优秀的民俗文化。幼儿教师职业素养主要指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专业技能以及教学工作和道德品质上必须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4]输送幼儿园一线的幼儿教师是高职学前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也就是培养准幼儿教师。优秀的民俗文化中包含多种元素,不仅有敬业、仁爱和诚信等思想道德内容,还有启蒙益智文化和多方面的社会认知等内容,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里面加入优秀的民俗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道德涵养以及文化素养上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让准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增强开展优秀民俗文化教学的职业能力,以此让教师的职业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和优化。因此,将优秀的民俗文化融入教育专业课程中是当下对幼儿教师职业素养培育的迫切需要。

(四)学前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

专业建设可以体现办学特色。民俗文化具备地域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变化过程中,通过对优秀部分进行保留,对糟粕部分直接丢弃,各个地方的优秀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加入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不仅是建设高职学前特色专业教育的手段,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需求。

三、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关于民俗文化课程开展的不足

(一)教师缺乏对民俗文化课程开发的相关培训

因为当前民俗文化教材较为缺乏,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民俗文化活动课程时只能依据自身经验和知识,而对怎样将民俗文化的含义以及来源和特色进行系统化的介绍、怎么将其在教育活动中进行良好的结合、怎样选择合适的民俗文化、怎样在让民族文化特色得以保留的同时让幼儿喜欢等问题都没有进行全方位的考量。正因为相关系统的培训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民俗文化被教师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教师在民俗文化的认知上所处的层次不一,部分教师还认为民俗文化的作用较小。另外,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很容易和我们的民俗文化混淆,教师难以找到两者的区别。部分教师将我们的文化安置在其他民族上,或者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承安置在我们的民俗文化中。这也说明在民族文化认知素养方面,幼儿园教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有部分教师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研究。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民俗文化资源缺乏

民俗文化是从民间得来的。在古代,人们通过顺手拿的材料制造各种玩具,取材随意、简单。而现在,出生在城市的幼儿远离乡间生活,较少见到农村自然环境中的原始手工材料。而部分玩具在制作过程中缺少原材料,比如陀螺,需要用到天然木材。所以,民俗文化的课程能否开展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原材料是否充足。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辅助器材会在教学中用到,如果资源缺乏,那么教学活动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教师自身生活环境以及资金方面的限制,难以配齐每项民俗文化需要的材料,这变相地阻止了民族文化的利用和发展。[5]另外,关于民俗文化的活动书籍也非常缺少,在调查中发现,这方面的资源很难找到和获取。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民俗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三)民俗文化游戏类项目有限,创编少

通过观察发现,教师首次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对教学活动和游戏玩法做一次正式介绍。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而随着活动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兴趣开始慢慢衰退。另外,虽然学校有意识地开展儿童民俗文化活动,但是项目的选择极其有限,且形式简单,其组织形式和玩法都是一成不变的,创新很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选择常见的民俗文化,如抛绣球和竹竿舞等,这些活动玩法相对固定,创新较少。教师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只在内容开展过程中进行少量的改编,校本设计只在开展过的游戏中进行。而对于那些极少见的项目,教师则很少去挖掘。再加上现代的教师对于民俗文化缺少了解,这些都造成了游戏资源缺乏。

(四)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展未落地实施

素质教育应该将民俗文化教育纳入其中。部分高校对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只是停留在表面。在已设立有民俗文化相关课程的高校里,一部分学校教师认为民俗文化课程的开设更多地是为了应对上级要求或者是展示学校素质教育成绩。当前在高等教育里面,除了有民俗学学科以外,民俗文化教育表现为一种杂乱无序的形式,在教学计划上没有循序渐进和统筹安排。另外,上级教育单位虽然知道传承民俗文化在高等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但是却没有让专业人士对该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因地制宜式的设计和课程研究。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民俗教育文化课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把民俗文化简单地当作旧时代的产物、对其中一些不好的知识进行不适宜的宣讲等,这极易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

四、高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发展的策略

在学前教育里面,教学任务的核心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将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生活看作教学的某个因素,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民俗课程当中,让他们获得真实有效的教学体验,以此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教育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应该在学前教育民俗课程中体现出来,而不是单一地传输知识。教师应通过对教学情境进行创立,如让学生在自然环境或者民俗环境下学习,将抽象和具象的知识融合一起,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度,激发学生在这方面的主动性,指引学生在文化世界和生活世界中自由翱翔。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不单激发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会指引学生进行探索,以此来获得全面的发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也能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智慧进行调动,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利用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教学,可以让教师跟学生实现共同成长。

(一)丰富课程内容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学前教育和民俗文化融合一起,可以促进学生社会和文化更好地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具备更多元化的思想,视野上变得更加开阔,建立一种文化包容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我们的优秀历史文化,感受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美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针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开展研究,可以让民族精神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弘扬,促进民族文化顺利传承,实现民俗文化多元化发展,以此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学院这些众多的文化活动,让学生真正看到民俗活动的魅力,同时指引学生了解民俗文化,从而为顺利走上幼儿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国内只有20多所高校建立了民俗学科,并且这些学科开设的时间都不是很长。从接受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来看,高等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水平是不均衡的。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观念上不够重视,课程开发能力较低。高校学前教育与民俗文化融合的课程实施不仅要引入地方优秀的艺人,让他们对文化和技能进行传授,同时还应该对教师加强教育和培养,利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让教师的民俗文化素养得到提升,提倡教师对民俗文化课程进行开发。

(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一直就是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级政府以及各类组织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地把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列入重点工作,加强地方的引导,提升组织专业化程度。其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加入民俗文化的核心要素就是资金到账,这就必须让地方政府参与进来,加大对这方面的投资,以此保证相关研究和活动可以正常开展,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民俗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当中,主要是想借助民族文化的精华,让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同时让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得到增强。另外,学生的职业需求跟成果导向结合,对幼儿园民俗文化启蒙教育活动能力的设计与实施、帮助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稳步进步有重要作用,可以为学生日后在幼教工作中更好地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美美.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多元化[J].新智慧,2020(4):31.

[2]张帅.探讨加强高校民间舞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J].黄河之声,2020(5):128-129.

[3]陈莹.学前教育与民俗文化课程的融合[J].读与写,2019(6):1-2.

[4]张国民.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实践和研究[J].戏剧之家,2019(15):145-146.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三、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教育关乎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纷繁复杂的学前教育中,各种形式的融合此起彼伏,而学者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基于幼儿对事物认知的限制,本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寻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启发诱导教育,并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已成为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学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立足于儿童需要,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活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通过儿歌、童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儿童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懂得一些道理。当然对于融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需要进行筛选,要选出利于儿童接受,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综合凡此种种,学者一致认为童谣是最适合融入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由于各地方民族构成的差异,及长久以来的生活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各地方儿童民谣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出于对儿童接受能力的考虑,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歌谣融入地方学前教育是最适合、也是最理想的。这些儿童民谣多是以教育为核心目的,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中华美德也囊括在内,是儿童启蒙、情感培养、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课程设计与研究

(一)理论基础

1、人类学基础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本身有着严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创新。而课程又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育的关系就像心脏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规律,具备文化的一般特质,是人类文化中的理念。

2、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俗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和利用民俗的价值,引导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以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正确分辨、选取民俗文化,也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有利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分辨、蹄选、整理、运用。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3、心理学基础

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依次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儿童周围直接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构成的环境、更广泛意义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因此,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必须切入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必须首先选择与儿童身边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事象,再遵循从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区为中轴范围进行课程资源选择,然后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更一般意义的文化知识经验,这是选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规则。

4、教育学基础

在地球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民族和最古老的文明系统。但在教育领域中,我国长期以汉文化为主,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出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不相融等现实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课程目标

1、理论依据

对于课程目标的依据,历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强调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本位论”,有强调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中心论”,有强调学科知识的“学科中心论”等。由于儿童的兴趣爱好具有跳跃性,我们需要考虑其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迎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否则课程目标就成了放任自流、丧失教育功能、远离教育宗旨。因此,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了解使得我们获得一些儿童学习的知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这既对我们制定和细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实施和评价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

2、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在对儿童、社会、知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选择,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须符合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差异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灵活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等基本要求。

3、目标体系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是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统筹,是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幼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实施、评价、创生课程,也便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

1、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通过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和儿童发展需要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诸要素的过程。课程选择是一项价值判断的工作,且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方面。本研究拟从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选择原则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2、内容的组织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组织简称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对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操作,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因此,课程实施涉及课程组织者的课程组织取向,以及对课程诸要素的考虑、课程组织结构的架构、课程组织标准的选择等,是联结目标与实施的直接通道,其成败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把课程设计付诸现实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动的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课程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应,否则,设计得再完美的课程,一旦束之高阁,便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同时,课程设计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对旧有课程设计的变革,课程设计的实施就是把这种变革导向教育实践,使之产生现实效应的过程,也是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过程。课程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课程釆用、教学和创新阶段。

五、小结

千百年来,人们多数时候只顾低头前行,脚下步履匆匆,却往往忽略了原本一同上路的文化灵魂。我们经常说适时放慢脚步,好让灵魂追上来,其实我们更应该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带着民族文化上路,伴着灵魂前行。将民俗文化融入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只是我国教育迈出的一小步,今后教育事业的改革完善尚待筹备开发。走好今天的一小步,为今后大步的跨越做好准备。

作者:朱轶琳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4(10).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价值

当代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多将人才的全面发展作为总体目标,这就要决定了高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术发展,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足够的重视。民俗文化作为各地区、各民族长期文化发展中形成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能够发挥出重要的应用价值。高校加强对民俗文化特性及应用价值的把握,并采取有效教育措施将民俗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也就显现出极大的必要性。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特性

民俗文化指民间民众风俗生活文化的总称,是一个地区、民族、群体在长期的文化发展、社会演变过程中,通过自我积累、传播交流、适应性改造而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生活习惯、表达方式、共性思想意识等。民俗文化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民族语言、饮食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宗教信仰、特色艺术、社交文化及礼仪文化等,都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民俗文化具有以下几点突出特性。(一)地域范围的有定性。通过民俗文化的内涵能够了解到,民俗文化本身是由聚集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其在地域上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一般情况下,民俗文化随着区域跨度的增大也会产生变化,这主要与不同地区人们生存条件、族群发展过程等差异有密切关联,这就导致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也是具有差异的。因此,要讨论一种民俗文化,就不能够脱离其所在特定地域范围,这也是民俗文化的一大特性。(二)共时层面的相对稳定性。民俗文化在共时层面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区域的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决定着一个区域内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而地理、气候条件的改变是非常缓慢的,这就决定了一个区域内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短期内是较为稳定的。同时,民俗文化还261是一个群体约定俗称的文化,群体内成员一旦普遍认可了一种文化现象,并作为自身行为依据,就很难短时间内发生大的改变,这也决定了民俗文化在共时层面具有相对稳定性。(三)历时层面的动态演变性。民俗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从历时角度来看,民俗文化在不同时期也是存在差异的,这就是其动态演变的特征。民俗文化的动态演变,主要是受到环境变化、战争波及、人口迁移、政治干预、经济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同时,一种民俗文化在形成后,经过长期的检验,一些内容会逐渐被人们所抛弃,当然也会有新的文化元素不断融入,并在长期发展中被人们所普遍认可,以这样的方式从一种稳定状态进入另一种稳定状态,不断与时代相适应。(四)核心价值的传承性。民俗文化在经历动态演变的过程中,很多内容逐渐遗失,但也有一些内容始终保留,这些内容之所以没有被淘汰,主要是其在不同时代始终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也就是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例如春节的年夜饭、贴春联等年俗,还有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泼水节、火把节等,尽管形式上会发生一些改变,如春联内容、年夜饭的菜色,但民俗文化所传递的核心思想价值是不变的,被一代代人继承,这也是民俗文化核心价值传承性特征的体现,而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正是其教育价值实现的基础[1]。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民俗文化的应用价值

(一)以民俗文化趣味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被学生认为是无聊的说教,很多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在参与相关思想政治课程以及其他活动时,不能全身心投入,这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身心成长作用的发挥。民俗文化本身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文化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多样,其中很多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都是新鲜并具有趣味性的,如节日习俗的由来、民间风俗背后的典故、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等。将这些民俗文化的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其趣味性优势,将能够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活动的兴趣,同时能够帮助大学生拓宽文化视野,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外延得到有效扩展,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感染力。(二)以民俗文化核心价值对学生思想进行积极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而我国民俗文化中很多精髓内容,其本身具有积极的思想教育意义,并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因而形成世代传承的核心价值。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多是健康、积极、正向的,正如很多传统节日习俗象征着团员和睦,而很多民间传说中则蕴含着对坚毅、勇敢、睿智、忠诚、进取等优秀品质的赞美,还有很多名人典故中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将民俗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将民俗文化中积极的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对学生思想产生正向影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学生热爱国家、民族的意识,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打好思想基础。(三)以民俗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强化学生行为自律意识。当代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行为失范的问题,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自律意识培养不到位有关。民俗是一个区域内群体成员共同确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本身对群体内成员有着约束作用,而个体违反民俗习惯、共同规则的行为,往往会受到群体其他成员的负面评价、指责甚至道德批判与惩罚[2]。在当前法治社会环境下,法律对人们行为有着较强的约束力,但法律的约束范围毕竟有限,且还有很多虽不违反法律但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失范现象,而将民俗文化中的道德规范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德育作用,以道德规范强化学生的行为自律意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原有的法治教育内容,共同发挥规范大学生个体行为的作用,培养守法尚德的新时代青年。(四)以民俗文化丰富内涵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很多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当今国际交流中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而我国以丝路文化为基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促进了相关国家的合作共赢。不仅如此,中国饮食文化、民俗艺术等也在海外有着广泛的传播。这些都证明了中国民俗文化所具备的价值。将民俗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对民俗文化丰富内涵的解读,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所具备的魅力,并使学生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注入强大的驱动力。

三、借助民俗文化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优质民俗文化资源筛选,注重民俗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当前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高度普及,新媒体快速崛起,大量丰富多彩的信息涌入学生视野,网络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的追捧。大学生群体作为网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其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网络文化影响。相比较之下,民俗文化虽然也具有趣味性,但在面对高度符合年轻人胃口的网络文化时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常常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此,要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可从民俗文化资源的筛选和开发角度着手。首先,在民俗文化资源的筛选上,不能盲目与网络文化比新鲜,应当把握好民俗文化自身的优势,突出其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选择久经考验而不失其魅力的优质民俗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其次,要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开发,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对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使其焕发新的魅力,如故宫博物院的传统文化再创新就取得了惊人的成果[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通过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创新,以及与网络文化的结合,强化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组织课堂外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发挥校园文化氛围的教育功能。当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民俗文化,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民俗文化的应用范围还十分局限,通常仅是在思政课堂或学生会议上引入一些民俗文化的相关名言、典故、事例,除此之外,民俗文化少有用武之地,而思政课虽然在很多高校都是公共必修课,但课时安排普遍较少,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需要进行理论讲授,能够应用到的民俗文化内容非常有限,这也限制了民俗文化价值的发挥。对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还需要注重发挥课堂以外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组织更多非课堂教学形式的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如经典民俗文化故事诵读活动、学习传统美德的征文及演讲活动、民俗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民俗文化魅力,并在准备与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民俗文化深层内涵的理解,从而对学生思想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发挥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四、结语

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民俗文化的应用能够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价值。基于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当加强对民俗文化特征及优势的把握,科学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筛选和开发,加强优质民俗文化教学资源的积累。同时,注重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应用,拓展基于民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加强课堂显性教育与校园文化环境隐性教育双方面功能的联合发挥,使民俗文化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树斌,王跃.民族传统节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2):240-243.

[2]李琳.地方文化资源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8,742(21):45-47.

民俗文化知识范文篇10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