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常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3 17:32:53

民俗文化常识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篇1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初中;美术教学

美术作品蕴含着独特的艺术内涵、视觉冲击力,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深入挖掘美术教材知识的人文内涵和人文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荣誉感、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同时,美术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美术作品和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的关联较为密切,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展示出美术学科的“隐学科”功能与属性,在美术课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带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让学生用眼睛、用心去感知美术作品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美术教学和美育的融合,引领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不再把美术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素材,而是要拓展课内美术知识,选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传统民间工艺、传统书画、纸艺民间艺术、生活节气常识等,在丰富学生美术知识面的同时,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文化视野,为其之后参与社会活动做足准备工作。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新课改理念,在初中美术课程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美术知识,还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形成正向、正确的审美,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眼睛。同时,学生通过了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感知到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内涵、艺术魅力,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去看待问题,具备较强的文化辨析能力、艺术鉴赏能力。

(三)为美术活动增添更多的活力

在以往的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更加关注如何让学生全面掌握美术理论知识和技能,忽视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在美术课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为美术活动增添更多的活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赏中国传统工艺、中国传统书画、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等,感知参与美术实践活动的趣味,能够更加主动弘扬传统文化、参与美术实践活动,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

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教师意识到了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性与意义,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学生的学业压力比较大,教师也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缺乏在美术课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只是带领学生去挖掘美术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忽视了拓展美术教材知识,不利于丰富学生美术知识面。其次,在美术课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比较单一,教师依然是采用口头传授、媒体展示的方式来呈现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缺乏实践、体验、操作的机会,无法深入感知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艺术魅力。针对以上现状,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模式,用学生喜爱的形式来讲解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提高美术课程活动质量。

三、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一)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民间工艺

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融入传统民间工艺,展示出传统民间工艺的审美价值、文化内涵,拓展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感知,更为积极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很多传统民间工艺是为了满足审美需求、日常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在传统民间工艺中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质朴精神,传统民间工艺和民俗生活之间紧密相连,每一个传统民间工艺都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的精神情感、品质人格,教师要带领学生着重欣赏、学习传统民间工艺,增强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积极弘扬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教师不要孤立地讲解传统民间工艺,而是要把美术教学内容和传统民间工艺融合起来。比如,在“民间工艺品制作”课程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组织玩橡皮泥、踢足球等趣味活动,并且让学生独立搜集和橡皮泥、足球有关的泥塑和蹴鞠等民间工艺品,利用装饰布、陶泥、黏土来制作泥塑雕像,展示不同季节的玩具、服装等,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有更多的了解,提升自身的美术创作能力。另外,很多传统民间工艺作品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劳动人民发明出来的,民间工艺作品蕴含着劳动人民质朴、积极、勤劳的品质。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教师要用心讲解传统民间工艺的人文内涵和价值,让学生从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围绕中国传统书画开展美术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围绕中国传统书画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改变之前一味借鉴西方绘画知识的教学现状,而是要展示出中国传统书画的文化价值、德育价值。中国传统书画集合诗、书、画、印为一体,是我国珍贵的艺术瑰宝,教师要带领学生去鉴赏、分析中国传统书画蕴含的道德修养、人文精神,让学生带着情感去赏析、绘画,感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夫画者,成教化”,这表明书画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同样,在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开展美育,积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基于学生当前的艺术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水平,为学生提供中国传统书画素材、作品,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拥有发现美、欣赏美、挖掘美的能力。比如,在中国画美术课程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剪纸作品,让学生去了解中国画作品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造型,探究剪纸艺术和中国画间的不同之处,学生在自主赏析、创作中可以强化对中国画、剪纸艺术的认知。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墨、毛笔、宣纸等中材料,鼓励学生用色彩晕染、水墨点染的方式来创作,从而来弘扬优秀书画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对比青绿山水画和水墨山水画间的不同点,以此来引出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学生在赏析、对比中可以感知中国传统书画的艺术魅力。

(三)在美术课程中拓展纸艺民间美术

纸艺是初中美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在落实、开展纸艺教学活动期间,教师要着重讲解纸艺民间艺术,让学生用心感知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纸艺主要是和纸相关的工艺,通过揉、刻、剪、撕、叠、拼等手段,制作成立体化或者平面化的纸艺作品。首先,教师要结合课内内容来拓展纸艺民间美术,实现课内素材和课外文化素材的融合。比如,在“设计我们的校园”美术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重点了解纸造型的制作方法,如立体构成、折纸、接合、切割等;在“独特的装扮”美术实践活动中,需要让学生用纯手工的方式制作书籍,并且美化、装饰书籍,用立体、涂鸦、剪贴页面的形式来呈现;在“漂亮的手工灯饰”美术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掌握手工灯饰的具体制作方法,教师可以把手工灯饰和纸元素结合,让学生去体验、操作、创新;在“剪纸”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示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题材、样式,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在以上美术课程活动中,都可以融入、融入纸艺民间艺术,让学生感知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劳动精神,让美术课程活动充满活力。另外,要想让纸艺民间美术真正融入到美术课程活动中,教师可以邀请剪纸艺人走入校园,积极分享剪纸技巧、经验,通过开展剪纸艺术讲座活动,让学生感知纸艺民间美术蕴含的人文精神、艺术风情,明确“艺术源于生活”,深化对剪纸艺术的造型方式、纹样的记忆,提升审美素养。

(四)结合区域文化开展美术教学活动

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要想全面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结合区域文化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对家乡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自豪感,展示出美术课程的育人价值。比如,传统建筑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教师要围绕美术课程内容,着重为学生介绍本区域的传统建筑文化,拓展、丰富美术课程内容,让学生深层次感知传统建筑中的文化特征、色彩特征、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探索美术课程知识期间,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观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物,学生在实地景物观察活动中,对区域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将美术课程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锻炼了学生的美术学科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国家文物保护景观、美术馆、博物馆等,鼓励学生自主查阅历史文献资料,从而来了解建筑物的建筑目的与细节特征,激发学生弘扬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自主意识。比如,在“墙壁小装饰”美术课程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本区域著名建筑物、特色建筑物,让学生了解建筑物的墙壁装饰特点。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围绕节气时间创作墙壁装饰物,锻炼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开展多元化、趣味化的美术实践活动,提高美术课程活动质量。

(五)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生活节气常识

节气常识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展示出中华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节气常识能够让人们掌握自然生长规律,耐心等待植物的生长、发芽、结果,节气常识在生产生活、农业种植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价值。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教师要围绕美术教材内容着重讲解节气常识,让学生对节气常识有更多的认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看植物的播种、生长、收获、休养过程,从而来了解二十四节气与植物自然成长规律,实现美术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让学生在真实体验和探索中,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美术知识的记忆,更为积极地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大自然的色彩”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简单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季节特征与日期,让学生用心感知春分、夏至、立秋、小雪时期校园景物的具体变化,学生可以利用水彩、油画棒、丙烯、纸浆材料等工具来绘画,也可以把春分和立秋时期的树叶搜集起来,粘贴成一幅美丽的画,在此过程中,既能够让学生了解节气常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画笔、相机记录二十四节气中的生活情境,如冬至的雪景、立秋的树木、夏至的太阳、春分的花草等,以此来丰富、拓展美术素材,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化经验、实践经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既能够拓展、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荣誉感,让学生用心感知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人文魅力、民族精神、民俗文化,引领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把现代美术和传统文化融合,让学生学会鉴赏、对比,拥有一双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逆向设计研究——以中秋节课程资源开发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8):168—169.

[2]郑子燕.基于问题导向的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应用研究——以旗袍设计为例[J].美术教学研究,2022(2):164—165.

[3]马大川.大观念统领下初中美术单元教学模式探析——以《洛神赋图》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2(6):67—73.

[4]杨帆.论初中美术课堂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仕女•簪花》为例[J].艺术评鉴,2019(5):136—137.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篇2

关键词:黎族民歌;文化叙事;历史;艺术;民俗

海南黎族民歌是对海南黎族人生活、居住地区所流行的各种不同内容、体裁的民间歌曲、歌舞音乐的泛称。其不仅限于演唱体裁的范畴,还包括舞蹈、器乐表演等形式。海南省是黎族人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域,海南黎族民歌一方面有着与大陆文化不同的气质特征;另一方面,也保留着大陆文化的精神底蕴。这是因为海南虽然偏安一隅,却从未阻断与大陆的密切联系。我国古代百越人移居海南的后裔——土著黎族人身上传承着祖辈的精神气质,使得海南这片土地上的黎族民歌兼具黎族民族文化和大陆文化的共性特征。

一、海南黎族民歌中的历史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首先呈现的是历史叙事特征,其中传承着黎族人民所特有的奋斗、团结精神,是海南黎族人的精神载体,在海南黎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起到历史文化传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和叙事意义。海南地区的黎族人很多是从东南沿海移民到海南岛上生活的,他们身上保留着浓重的传统民俗、历史和艺术特征,民歌中带有强调文化族属的倾向和较鲜明的传统文化、历史印记,凸显出海南黎族民歌在传承黎族文化“传统主义”方面所持的文化价值观[1]。千百年来,众多的黎族民歌发展成为海南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灵动的载体形式。海南黎族民歌中具有明显的“黄道婆文化”精神内涵。由于海南当地的黎族人民在历史上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字,因此口头传承成为其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民歌中的历史事件与文化叙事,是黎族人在有语言、无文字的情况下进行民族历史传承的重要内容。虽然这种文化传承比较简单,而且不够系统,往往只能依靠祖辈的口耳相传而延续,但是不可否认,黎族民歌中保留了悠久的海南黎族历史文化。在这些非典籍性的民歌作品中,其精神内涵来自于大陆的百越祖先,因此没有因为记载信息的缺乏使其文化发展受到影响,反而以民歌形式的传承获得了新的发展[2]。“黄道婆文化”是人们了解海南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借助当地的民歌艺术,黎族人千百年来的耕织生活景象展现得更为生动。海南地区自古注重耕织生产活动,黄道婆是重要的象征性人物,其在海南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她的研究、传授等活动,使黎族人获得了先进的织锦技术,并且世代相传,展现出精湛的黎族织锦技艺。随着这些织锦技术在其他区域逐渐流传,黄道婆成为黎族人敬拜的文化楷模和精神偶像。典籍记载中黄道婆创造的黎锦图案有20多种,而民歌中提到的有100多种。比如,在民歌《织女歌》《黄道婆》《黎族花》《织锦娘》《海魂婆》等歌曲中,都有关于黄道婆遗留下来的若干不同织锦名称的记载,形成了口头对黎族织锦文化的传承,对于海南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歌曲在记录黎族的历史文化过程中,呈现出两个音乐层面的特点:首先,黎族民歌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比较注重传承当地的艺术形态与精髓。无论是有关劳动或黎族人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还是反映历史英雄人物、带有神话色彩的历史传说等内容,从中都能听到海南黎族人较为熟悉的黎歌音调特点和旋法特征,带有典型的黎族音乐气质[3]。其次,这些歌曲中绝大多数保留着黎语演唱的习惯。黎语在黎歌中的原生态意义与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黎语具有自身的发音规律,对于民歌演唱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黎族民歌中的黎语往往带有深层次的语境特点和历史信息,折射出黎族文化的自觉与选择。这一类黎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历史发展中移民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的文化特征。

二、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从某种层面而言,是对黎族人生活、生产、精神娱乐等方面的记载。这些深刻体现黎族人劳动、生活的民歌,真实地反映了当地黎族人民的内在精神世界。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内容和人们的内心世界,成为这些民歌基本的形态依据。这些民歌在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社会所做出的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与艺术创造。这些歌曲超越了朴实的日常生活,是一种超越外在形态的、有选择的创造,折射出黎族的文化内涵。在这些作品中,还体现出人们对生活、自由、爱情、亲情以及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善良、真诚等品性的追求,满足了黎族人民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体现出对于社会现实与人们内心世界的观照。在黎族民歌关乎艺术叙事的作品中,歌唱爱情和有关民间故事、传奇的内容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一类型的民歌不仅在艺术叙事中的地位比较重要,而且数量较多。例如,歌曲《牛郎织女歌》《情人歌》《疼爱歌》《放寮歌》,以及表现真挚、美好爱情的歌曲《龙子和少女之恋》《布隆闺之歌》和《高燕真苦情歌》等被海南黎族青年男女广为传唱。这些不同风格、形态的爱情歌曲可以运用多种演唱方式进行演唱,由此构成了形式各异、风格多样的民歌体裁[4]。此外,还有针对儿童演唱的儿歌等。这些歌曲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情感抒发的需要。黎族人民聪明智慧、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富有创造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独特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有不少动人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尤以大力神、雷公根、黎母山传说等最具代表性。大力神是黎族原始先民心目中的一位开天辟地的巨人,他气概不凡、具有回天之力。在完成开天辟地之后,脚划群山,凿通沟谷,建起茂密森林,汇成奔腾江河,让宇宙万物充满生机。黎族民歌中有很多表现大力神的歌曲,是艺术叙事中较有影响力的作品。这类歌曲流传范围较广,能够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神话传说依靠口头文学和民歌演唱的方式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共同建构了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其他类型的艺术叙事歌曲还有《游灯歌》《猜情歌》《十怨歌》《正月歌》《钓鱼》等,这些歌曲反映了特定的生活场景。在演唱不同类型的民歌时,除了诠释出人们的日常活动情景外,还要将人们对这些场景的美好情感,以及在交往活动中获得的美好体验、对生活的感知等传达出来。在这些生活化的活动场景中,蕴含了黎族人对于本民族婚丧嫁娶等生活礼仪的感悟,体现了黎族人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同时记录了人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顽强毅力,揭示出黎族人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

三、海南黎族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除了记录黎族织锦技艺、历史文化、艺术观念等信息外,还有很多民俗文化内容。黎族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叙事,使其作为一种传承黎族历史的载体而具有了独特意义。海南黎族的民俗文化从族属方面而言,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民俗生活是黎族民族文化的根基。从民俗文化中可以看到海南黎族的内在文化发展脉络。民歌作为黎族人的一种民族传统、艺术传统,其内容、形式、风格等都是人文历史发展的产物,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心理特征相适应。因此,黎族民歌可以被视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5]。第一,海南黎族民歌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有关黎族先民的神话传说和生活习俗,其中包括传统习惯、生活风俗、处事观念、人文常识等方面。这些以常识、审美、历史、娱乐等为基础的歌曲,均具备重复性、自在性、自觉性、经验性特征,并且具象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民情风俗、岁时节日等内容。虽然有些歌曲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抽象化特征——将日常生产、生活进行抽象表现,但是从中能够窥探到特定的历史时空、社会语境下黎族人受到各类民俗文化的影响。第二,这类民歌记录了海南地区黎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思想交流等情况,是一种对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民歌反映了黎族人不同时期的民俗特点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等,是黎族民俗文化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此外,也有很多歌曲记载了黎族人日常的交往活动,“包含了闲聊对话、礼尚往来、情感交流、聚会游戏等信息,可以从歌曲《出海歌》中得到印证。”[6]在这首歌曲中,还从侧面体现了黎族人从事的生产活动如耕种、捕鱼、狩猎等。第三,海南黎族民歌对民俗礼仪等进行记录,黎族人在生产劳动中抒发对于各类劳动对象的感激之情。比如,在歌曲《插秧歌》《出海歌》中,传播了农事、海事规则,表达了珍惜生活、爱惜劳动成果等;在歌曲《砍山栏》《犁田歌》《放牧歌》《舂米谣》中,体现了欢快的节日场景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颂。《舂米谣》(图1、2、3)是海南黎族的经典民歌代表作之一,歌曲采用海南琼中地区的红毛民歌调,也称为“红毛调”进行创作。20世纪60年代,原海南省歌舞团的创作人员深入琼中红毛地区采风2个多月创作而成,后又经海南黎苗音乐创作者何丕杰记谱整理。可以说,这首民歌是海南文艺工作者在音乐创作方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这首民歌通过舂米这样一个生活场景的对比,表达了黎族妇女在新旧社会中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境遇,歌词节奏欢快、铿锵有力、富有激情,整首曲子充盈着丰收的喜悦之情。这类黎族民歌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歌曲节奏型多样,乐句长短不一,而且有很多特殊的段落结构,音程相对多样,旋律风格十分丰富。歌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黎族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特点,既包括黎族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又充分体现出海南社会文化的独特性,以及黎族文化本身所赋予人们的丰富情感、多姿多彩的生产生活等。其次,这些民歌大多采用黎语进行咏唱,在演唱中可以加入很多即兴元素,使演唱者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传统民歌往往无固定的句数或段落,有的短至两三句,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运用一定演唱技巧并进行二度创作。在较为古老、原始的劳动歌曲中有很多重复,形成两三个乐句的不间断重复进行。也有的歌曲篇幅稍长,有四五个乐句,或是十几、几十个乐句,需要几个人一起配合演唱。因此,在演唱中需要针对每句的音符和歌词数目进行特别设计,歌词不能过长,一般为三言、五言,亦有较为规整的七言、九言或是十言的歌词乐句。最后,这类叙事歌曲具有严格押韵的格律特点。在不同题材的歌曲中,由于叙述内容、场景不同,歌词的长短也是不同的,但无论何种叙事歌曲都要遵从严谨的韵脚。黎族民歌中的押韵规律颇为独特,与其他民歌的韵脚、韵字大多处在乐句的末尾不同,黎族民俗叙事歌曲中的韵字并不固定出现在句末位置,也未必一句中只有一个字押韵。从黎族民歌的歌词规律来看,许多民歌往往是以“ei”“ao”“yi”等作为歌曲的主要音节,这种音节作为母音可以使演唱者的口腔张得更开,不仅有利于发出高亢的声音,同时也体现出黎族民歌合唱的恢弘气势。此外,许多歌曲广泛使用了“来”“哈”“咯”“咧”等作为词句的韵脚,这种语气词可以使歌曲更具有传唱性,十分朗朗上口,有效创设了优美的歌曲意境,降低了歌曲的学习难度,增强了歌曲的传唱度[7]。

参考文献:

[1]刘长瑜.海南黎族民歌的发展及多样性[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2]方丽珠.浅谈海南黎族原生态歌曲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8(21).

[3]王晔菁.浅析海南黎族舞蹈《打柴舞》的独特魅力[J].大众文艺,2015(16).

[4]杨桂兰.浅谈海南黎族民间歌曲的曲调特点[J].黄河之声,2014(12).

[5]张睿.论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中大可作为——以海南黎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

[6]谭晓静.黎族民歌语境下的日常生活[J].琼州学院学报,2011(2).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篇3

关键词:宋代陶模儒释道文化教化

一、多元文化传播中伴生的艺术

宋代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开端,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陶模艺术作为宋代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佛教文化与本土民俗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到唐宋时期逐渐演化成“乞夕”节所供奉的偶像。金盈之在《醉翁谈录》中描述:“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摩睺罗。小大不一,价亦不廉。或加饰以男女衣服,有及于华奢者,南人目为巧儿。”摩睺罗的民俗文化内涵:一是用于“七夕”的乞巧;二是为祈生男孩,有“宜男”和保佑吉祥安乐之意。《梦粱录》记载:“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睺罗之状。”苏汉臣的风俗画、宋代陶瓷与雕刻作品亦常见与此风俗相关的造型。可见摩睺罗是佛教神本土化后,伴随着宋代民俗信仰与民俗事象应运而生的生殖崇拜偶像。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宋代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态势。加之传播地域与受传人群的扩大,宋代陶模的地域性与异文现象明显,摩睺罗被赋予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其题材内容上除仍然延续隋唐以来传统的摩睺罗等神像造型外,更加关注当时的世俗文化生活,造型纹饰上开始出现多种变体与异化现象。其功能也由生殖崇拜逐渐向多神与娱神化、启蒙与教化、生活与商品化上转变,功能日趋多元化。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与娱乐的需要,部分原来用于生产摩睺罗的工具——模范,经过形态与功能上的改进,逐步演化成为教化性、审美性、娱乐性强且传播面广的民俗玩具,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并逐渐形成一种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现象。

二、宋代陶模艺术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

宋代陶模作为物质民俗,受儒文化的影响,其特征是以物化的形态及造型体现敬鬼神的观念。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因此,儒学认为,天人并非对立,人神可以互通,人神互通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儒学将其祖先圣贤的人格伦理上升为神格化,其所崇拜的神灵,既立足于当世血亲人情,又超出于日常世界,因而,所产生的信仰观念就带有世俗性与此岸性。从陶模造型中可见到从中华始祖神的伏羲、女娲,到历代帝王圣贤像。由此,不难看出宋人对圣贤的崇拜是以灵魂不灭并以敬鬼神的观念为基础。其造型虽然表现为对圣贤的神化,但受人神统一的观念影响,陶模中圣贤、鬼神的造型又极富人情意味。另外,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与“仁者爱人”的道德观念又决定了陶模艺术的礼教性,并呈现注重教化的另一面。儒文化是以礼、仁为核心的,即儒文化起源于礼,并且将礼视为人的最根本的行为规范;仁,是儒文化的本质,也是规范人的社会行为的灵魂。在儒文化这一大背景下,关羽被历代视为“重言诺,讲信义”的典范。不仅如此,关羽因其仁、义、礼、智、信集于一身,还被视为民间生活中人伦的崇高表现,具有“万古著纲常,海邦砥中柱”的精神象征。陶模作为物态文化,所塑造的关羽形象,造型丰富,写实感人,虽少了些庙堂气,却给人一种正气凛然的视觉冲击。由此可见,陶模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有意识地将关羽等历史圣贤当成传播仁、义、礼、智、信的榜样,并加以直观形象的艺术化表现,其教化性显而易见。

宋代陶模的审美取向,体现着道教文化的思想和生命观。其蕴含的道教文化中“阴阳”相合万物生的道理与宋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在陶模造型中多以隐喻和象征及谐音等手法表现。如以阴阳结合隐喻“创生”的“童子戏绣球”、体现“重生贵和”“美善相乐”观念的“四喜贵和”的陶模造型就渗透着两两相对、你中有我、静中有动的阴阳八卦观念,在陶模造型中较为常见并为世人所爱。它物态化的造型语言将“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人生四喜表现得传神而达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上的“天人合一”的理想,透露出以生为真实,以“长生”为宗旨的思想观念,由此可见宋人对生命的尊重。宋代陶模民俗文化的传播是一种社会需求、社会过程和社会现象。它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范功能、经济功能和教化功能。首先,德范是包含了关于社会福利的、普遍的哲学和伦理内容的民俗,其哲学和伦理思想本来就蕴藏在其中。百姓常遵循约定俗成的传统德范和习惯生活。陶模的题材、内容中包含着道教的德范观念,如表现“紫气东来”,老子著书“五千言”《道德经》骑青牛出关的“出关图”,可见老子的睿智、洒脱和祥和。陶模这种有指向性的题材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宋人的道德与价值观念。

宋代陶模的问世与佛教东渐有着较深的渊源。从摩睺罗到陶模玩具的演化过程足以证明,陶模艺术是传播宗教的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它的造型多是姿态多样的佛、菩萨、罗汉造像与佛传故事,其中佛艺术造像精美华丽、端庄慈祥、千姿百态。其直观、富有人情意味的造型最容易唤起受众对佛的崇敬及对“西方乐土”的向往,从济度众生的释迦牟尼那眉目修长、双眼微睁的神态中,让人感悟“众善奉行,诸恶莫做,是谓佛教”的佛教义;从法乐无边的布袋僧那常开的笑口与能容天下大事的腹中,理解“观空智慧”的人生哲理,感受到“以善为本”的神的魅力。

历史证实,一种外传宗教及文化的传播,必须善于适应彼时彼地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并附会一定的本土民俗文化观念方能传播发展。佛教与传统的儒、道文化互相渗透、相互交融,并形成三教合一的文化特质。三教合一的信仰观使民众心理中错杂糅合了三者的意识及伦理道德观念,并通过官学、私学与民间文学艺术等多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教化形式,影响人们的社会意识、精神生活等诸多方面,从而,对规范道德、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与文化,起着关键的作用。另外,宋代城市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生市民阶层的形成,逐渐转变了人们的生存观念和社会意识。人们开始关注理性的现实生活,并对传统的等级差序规范提出异议,“等贵贱”的观念,逐渐被社会认同并成为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陶模中就有一定数量的体现平等、自由思想的造型,如伏龙图、马上猴图和蕉石鸳鸯图等。此类题材的造型多关注百姓生活,造型手法自由、新颖,有向宫廷、文人美术借鉴的倾向。因此,陶模造型中所体现出的等贵贱的道德观、自由享乐的生活观、雅致的审美取向,对后世影响较大,其文化的精神力量也是不容低估的。

三、寓教于乐的启蒙教化功能

宋代陶模艺术作为精神文化,同时作为用于文化交流传播的工具,有着鲜明的民族性与教化性。尽管宋代陶模在艺术表层上,多关注与市民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信仰、礼仪、风尚、娱乐等民俗事象,但在一定的社会意识支配下,其文化的认知与教化、文化与传播功能是明显的;其目的性与指向性是倡导“天人合一”“导民为善”,并倡导恪守道德和立志成仁的蒙学观。宋代是我国古代蒙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时期的蒙学教育在内容上包括了初步的道德行为培养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学习。宋代蒙学注重儿童的心理特征。程颐主张“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的观点,可见宋代蒙学不仅重视其教育内容,更注重灵活多样的方法。陶模作为民间启蒙教育的有效的载体,既是可以触知、视知的物质实体,也是适合儿童心理、生理发展,且具教化功能的图式版的百科全书。它凝聚着宋人的智慧,体现着宋人的德范意识与价值观,代表宋人生存的需求和能力。宋代陶模的认知功能是从口传心授及人与物互动的看图识事过程中体现的。其直观的图视形态多是体现信仰、再现民俗事象、贴近生活的常识等,此类造型直观生动,生活气息浓厚,便于众多的市民阶层喜爱并接受。陶模的教化功能表现为:通过陶模制作的互动环境,将社会的行为规范、道德的认知能力,巧妙地寓教化于娱乐之中,并在人与物互动、人与人口传心授交流的基础上,借助陶模直观的图视形象,通过启迪与接受、理解与感悟的过程,使原本高深的人生哲理、德范与价值观,转换成通俗易懂的人生道理。它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人们的认识与行为,进而不同程度地培育并养成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并使之社会化,以保持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钱钟书先生指出:“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得数到宋代。”在如此深厚的文化沃土中,口传心授的宋代陶模民俗文化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一。这是因为,一方面,它以物态化形式保存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形态,它与精英文化、通俗文化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依存,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另一方面,它独特的艺术形态、广泛的传播地域与众多的受众,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涵养、审美意识的形成以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与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外,最难得的是,宋代陶模艺术能自觉地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与民族情感蕴含在陶模艺术造型中,并用直观生动的艺术语言将原本高深的文化精神,诠释为易于民众理解并接受的人生道理。这种文化现象,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宋代重视蒙教的环境和陶模艺术创造者的文化良知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金盈之.醉翁谈录[M].古籍文学出版社,1958.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篇4

一、深化对民间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从综合性的概念来看,民间文化大致包括了民俗、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三大门类。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其形态从形成之初就带着浓郁的民俗特征,并伴随着民俗的演变而发生变化。民间美术适应于风俗、礼仪、节令、娱乐等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形成了各不相同、多种多样的造型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是民俗的一部分,是以实物面目出现的民俗现象。[1]在教学中,既要以艺术学的视角对民间美术的艺术本体进行具体研究,也要注重结合民俗学的理论针对民间美术作品展开深入考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联系的理解与认知。(一)理解民俗是民间美术学习的基础对民间美术与民俗之间关系的理解基于下列认识:民间美术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反映民俗的各种形象;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受到民俗心理的制约;民间美术丰富了民俗活动,加强了民俗的功用,扩大了民俗的影响与传承;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从教学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民间美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常识知之甚少,相较于西洋美术内容的教学情况看,后者更为学生所熟知。其客观原因在于:历史上,中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传统民间文化主要根植于广大的农村社会。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因早已远离“乡土”,已经失去了理解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民俗的兴趣,开展各种途径,如文献阅读、视频媒介及田野考察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这对于民间美术的学习来说,是把握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形式规律的根本基础。(二)了解民间风俗习惯是民间美术学习的前提结合民间美术现象了解中国传统民间风俗习惯,是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记忆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了解各个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风俗习惯,也是把握民间美术作品内涵的前提条件。虽然民间风俗习惯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项目,但是通过分析研究民间美术所反映出的风俗习惯,可以具体形象地看到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和历史发展的概貌。其次,诸如民间美术创作表现最为活跃的年画、剪纸、花灯纸扎、社火花会的戏具等都是在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不了解这些节日活动的风俗习惯,对于民间美术的认识就落入了无本之源,无法真正理解其创作观念、造型与色彩体系。(三)要将民间美术置于民间文化的整体中来考察从古至今,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和一些传承性活动,逐渐成为人们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生活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围绕着民俗这个中心来进行。民俗文化具体表现在民众的日常起居、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劳动娱乐和民间信仰等方面。它是以语言、行为、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来表达,民间美术与上述各类型的民间文化相结合,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呈现自身的特点。各种民俗现象,包括民间美术在内,都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所以,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不能将各种民间美术形式作为孤立的个体看待,要作为由特定的民俗文化而联系起来的民间文化去整体考察。在民间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知,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是民俗的物化与载体。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民间美术作品中认识各个民族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民间风俗,理解民间文化艺术不同形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会用艺术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视角认识民间美术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规范田野调查作业的方法

“学习民间艺术必须经常到民间去,而主要不是在民间美术展览会和图书馆中学。民间美术的课堂在民间,老师也在民间,一句话:在民间学民间。”[2]2田野调查是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们走向“田野”,通过调查、研究、整理民间美术活动,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民间美术文化产生的土壤,掌握民间美术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发掘民间美术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民间文化意义。(一)田野调查教学的现状从笔者所了解的各校现实教学情况来看,集中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由于课程短,无法安排田野调查;二是将艺术采风、写生等同于田野调查。前者属于教学计划的制定问题,解决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在寒、暑期利用社会实践进行田野调查的作业,特别是在寒假,因为临近春节,是民间艺术活动的高频期,又因大部分学生返乡,恰是进行田野调查的好时机;后者则属于操作性的问题,是对于田野调查认识论上必须要厘清的错误观念,否则田野调查的研究价值无法完整体现。(二)田野调查与“采风”的区别“采风”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代。当时的统治者设立专门的机构收集各诸侯国的民歌、民谣,以体察民风、民情,了解民众对统治者的意见,以及时改进统治策略。至今,我们所说的“采风”则开始扩展为深入生活收集素材的艺术行为和活动。其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搜集艺术创作素材;二是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三是培养创作的灵感。[3]艺术采风强调对自然景观、民间艺术的感悟,以“悟”为主,以采集民间艺术的“形”为主;田野调查则是用科学的调研方法,不仅要采集民间艺术的“形”,还要了解其“意”,更要观察背后的“人”。在了解民间美术制作工艺的同时,要更多地把重点转向对艺人的采访。通过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才能开展对民间美术的分析与研究,才能保持研究的鲜活性、客观性。如果以“采风”的观念从事田野调查活动,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对象自身的独立存在以及内在文化价值,因此,研究者变成了专事猎奇的旅游者,对于民间艺术对象的关注只限于与‘我们611的’艺术活动的差异,而并不真正关心这样的艺术对于生活于其中的创造了它们的人们究竟具有何种价值和意义”[4]9。所以,在民间美术教学中,要介绍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懂得运用科学的手段参与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到最后写作田野调查报告的完整过程,进而通过这样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民间美术研究能力。

三、拓展艺术实践教学的模式

民间美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具体是指选择具体的民间美术类型进行艺术实践操作。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操作,增强民间艺术体验,发现造型规律,学习和掌握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由于中国的民间美术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艺术体系,因此,民间美术课程的艺术实践不能照搬学习西方学院派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规律和方法。民间美术的艺术实践课程兼具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针对各个学校不同的学情,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和临摹、创作实践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分析如下:(一)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可操作性和易进入的原则。最好是因地取材,根据学校当地的条件和可利用资源,选择当地代表性的或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美术类型作为开展艺术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另外,在内容的选择上,还应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选择,考虑到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代表类型。第二,从其活态文化的特性的角度考虑,以不同民族重要节日及重要祭祀时间为文化线索选择代表类型。[5](二)实践教学形式的开展实践教学形式中,除了通过田野调查等方式以身心实践方式在习俗生活中体验民间文化传统之外,还应拓展以下形式:(1)有条件的学校应争取建立民间美术工作室。通过民俗用品展示、民间美术作品收集以及多媒体资料库的建立,创设具有民间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感。(2)除了将优秀的民间艺人请入课堂外,也可以与当地的民间美术传人、机构建立校外工作坊。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民间美术作品,体会制作过程,通过与艺人零距离的谈艺和交流,学生直接通过民间艺人的传授了解民间美术的传统技艺和传承精神,弥补了民间美术课堂教学的不足。(3)通过走访民间美术工艺品市场,收集、记录、整理民间美术资料。民间美术工艺品市场也可被理解为民间艺术的另一种集中展览形式,学生可以在此见识更多品类的民间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售卖者的交流,了解到作品的相关信息,如制作者、制作工艺与价值。这种实践形式扩大了学生们的眼界,丰富了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三)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实践教学的原则中,应主张学生在学习传统民间美术造型观念、语言的基础上,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和应用于现代生活的文化创意。具体的实施方法有:(1)以临摹为主要手段。通过直接临摹传统的民间美术作品,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创作与制作过程,从实践中体味民间美术所包含的文化传统、造型规律和艺术语言。(2)以创作设计为主要手段。学生自主选题,通过积累的资料,利用感兴趣的民间美术的样式,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设计创作实践和文化创意。(3)以研究为主要手段。学生通过田野调查或者相关资料文献的阅读,针对某一种民间美术类型进行深入调研,结合文字、图片、影像等内容整理设计成为研究报告或专题论文。

四、促进“非遗”知识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作为传统美术的一部分,民间美术一直是第一、二、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第七大类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内容,是值得我们珍视、保护和传承的人类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就发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宣言”中确立了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作用。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参与。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的深入重视,“非遗”教育进校园活动得到了持续深入地开展。民间美术课程就是推动这一活动的载体之一,它理应承担起“非遗”教育的职责。对于具体的课程设计,民间美术课程受到学时的影响,不可能完整地阐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内容,所以需要将“非遗”教育灵活地融合进教学设计中。具体的策略有:(一)采用附加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不改变现有的民间美术课程基本结构,而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学习作为民间美术的前修课程,布置学生利用课下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如王文章先生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并定期读书汇报会的形式交流学习心得。或者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在课下进行在线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教育部精品课程。(二)采用穿插、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在教学中,结合民间美术作品穿插介绍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内容。如针对中国民间印染与刺绣的内容,在对这些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作进行讲解的同时,要详细介绍依据“非遗”法规,当地制定了哪些具体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取得了如何的成效及目前的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内容。将民间美术作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学的角度分类进行教学,并优先选择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类型进课堂。例如剪纸艺术、民间木版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类型中的优秀代表。(三)采用与不同“非遗”文化类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盘点当地的“非遗”文化资源,也包括传统音乐、舞蹈、体育、曲艺、戏剧等与传统美术不同的文化类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邀请这些“非遗”传承人进入课堂举办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或参访“非遗”文化传承现场,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的方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习;并且安排课余时间,开展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记录、保护的相关活动,增强学生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识。

五、结语

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所呈现出的中华民族本土思维和艺术语言,为当代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了珍贵资源。学习民间美术的任务不仅仅是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养分,或是再现一种传统民间文化的辉煌,而是要重建属于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中国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行为与手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每一位教师积极开展自己的教学探索,达到获得最优教学效果的目的。作为教师,要运用好民间美术课程教学这一载体,大力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感情,引导学生吸取传统文化艺术本源中的活力,找寻到一种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语言方式,并把它贯注到新的创造中去,使他们真正成为民间美术的欣赏者、传播者、保护者与传承者。

[参考文献]

[1]彭纲,文艺,徐华颖,等.民间美术[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

[2]靳之林.民间美术的整体认识与教学[J].美术研究,1987,(4).

[3]柒万里,俞崧,黄建福.艺术田野调查法[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4]傅谨.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J].民族艺术,2001,(4).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篇5

关键词“:农家乐”;旅游;文化内涵;文化品位

引言从20世纪90年代初“农家乐”这种乡村旅游形式在成都市郊区兴起以来,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已有二十多年时间。在发展过程中“,农家乐”旅游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丰富了中国旅游产品结构,成为了中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家乐”旅游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很多学者对“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相关研究指出,目前“农家乐”旅游存在着盲目建设、缺乏特色、形式单一、品位不高等问题,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难以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而在目前“农家乐”旅游存在的这些不足和问题中,缺乏文化品位既是根本的缺陷,又是“农家乐”旅游产品低质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丰富“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和深度思考的问题。

一“、农家乐”旅游缺乏文化品位的主要表现

1.盲目建设,破坏乡村资源和环境。乡村资源和环境是“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凭借和依托,任何对其造成破坏的开发建设都会削弱“农家乐”旅游地的吸引力,降低“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但在目前的“农家乐”旅游开发中,却存在着“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开发一些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压力增大”的现象。同时,由于农民认识上的偏差,在“农家乐”房屋、庭院等的建设上盲目模仿城市建筑,不仅脱离了乡村本色,而且还破坏了当地的资源和环境。再者,在“农家乐”旅游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水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造成了乡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这些对乡村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现象,使“农家乐”旅游的生态优势逐步丧失,乡村的吸引力逐步减弱,“农家乐”的文化品位逐步降低,影响了“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对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目前,各地对“农家乐”旅游产品的开发普遍缺乏对乡村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利用。首先,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的利用。即使现在有些“农家乐”也在努力增加文化含量,但多是相互模仿和抄袭,而不是立足本地乡村习俗和风土人情,导致“农家乐”旅游地域文化特色不足。其次,“农家乐”旅游活动项目档次低、文化含量少、缺乏特色。大多数“农家乐”都是以、麻将主打,辅之以喝茶、聊天、钓鱼等活动。项目开发流于一般,“城市化”、“大众化”气息浓,难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旅游需求。最后,“农家乐”旅游开发与农事文化结合不紧密,对农事文化既挖掘不够,又缺乏有形的展示“,农家乐”旅游离“农”字越来越远。

3.以观光形式为主,参与性活动少。目前,“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多数还停留在低层次的观光层面,产品结构单一,知识性、趣味性差,参与性不强。大多数“农家乐”旅游地的观光农业园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旅游者对田园风光的欣赏需求,但由于不具有参与性,游客逗留时间短,旅游过程平淡。而旅游者越来越注重对旅游过程的参与和体验,仅靠这种旅游产品是无法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的。尽管乡村民俗文化可以很好地开发一些参与、体验的旅游项目,但目前多数“农家乐”旅游还没有诸如民俗节庆、民间艺术学习等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

4.服务设施差,服务水平低。“农家乐”旅游的服务是展示“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一个平台。良好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能给旅游者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树立“农家乐”旅游地在游客心中的良好形象。但是,目前“农家乐”旅游服务设施差、服务水平也还有待提高。服务设施的修建普遍存在着与乡村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服务设施的安全、卫生条件还存在不足。厨房、餐具卫生状况差,提供的饮食也几乎是和城里相差无几的食品和菜肴,缺乏乡村饮食文化特色。同时,“农家乐”经营者还不具备“服务就是品位”的意识,缺乏对游客的人文关怀,服务仪态、服务方式不能给游客带来美的感受,大大降低了“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

二、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对策建议文化品位是现阶段旅游业发展新的生长点,是旅游产品生命力的精髓,是创造差异性的核心元素[2]。“农家乐”旅游的经济价值、经济效益与它内在的质量和文化的品位是成正比的。丰富“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可以使“农家乐”旅游获得蓬勃生机和高附加值,是提高其观光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关键[3],更是“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因此,推动“农家乐”旅游的深层次发展,必须在提高质量上下工夫,研究如何丰富“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乡村资源。乡村资源和环境是“农家乐”旅游开展的前提,是支撑“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必要条件。因此,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首要任务是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重视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乡村资源。为此必须做到:(1)树立资源保护意识,着眼于“农家乐”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农家乐”旅游开发规划并贯彻实施;(2)树立精品意识,统筹乡村的发展全局,精心设计“农家乐”旅游开发的每个细节,严禁对乡村自然资源盲目开发;(3)注重自然和人文的协调“,农家乐”房屋建筑不能盲目模仿城市住房,而要尊重乡村文化传统,弘扬农村建筑文化,修建地方特色性建筑;(4)妥善处理因“农家乐”旅游开展而产生的垃圾、废水等,保持生态平衡、保证乡村的清新、纯洁、自然,维持乡村环境的长久吸引力。

2.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是形成“农家乐”特色、提升“农家乐”文化品位的基础。能否将乡村文化内涵集中展示出来是决定“农家乐”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农家乐”旅游开发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必须首先对当地的乡村民俗和风土人情作充分的调查研究,找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开发具有差异性和垄断性的旅游文化产品。而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地开发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打造特色产品,创立优势品牌,改变目前以麻将、为主要活动项目的低层次发展现状,推动“农家乐”旅游的深层次发展。“农家乐”旅游开发要努力展示农事文化,可恢复水车、水磨、鸡公车等一些传统农业工具,还可组织游客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事活动,让他们感受劳动的快乐,获得愉悦的心理感受,从而增强“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可考虑开发一些民俗节庆活动、民间礼俗展示、民间艺术表演等特色项目,使游客在参与民俗文化活动时,感受乡村民俗气氛,提升“农家乐”旅游地在他们心中的文化分量。

3.增强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心理的日趋成熟,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异域文化的体验,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难以适应人们追求个性和自我的需求,参与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旅游正越来越受欢迎[4]。因此“,农家乐”旅游开发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开发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旅游活动项目。“农家乐”旅游开发参与性项目,必须立足于乡村文化特色,避免与城市旅游活动趋同,诸如乒乓球、篮球、卡拉OK等活动项目最好少开发或不开发。而应该以乡村农事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依托

,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参与性活动项目。体验农事文化方面,可开发植树、采摘、耕地等农事活动项目,让游客从参与农事活动中更真实地感悟农村,感受离他们遥远的农业社会风貌;体验乡村民俗文化方面,可引导游客参加民俗节庆活动、让游客自己动手制作民间手工艺品、学习农家风味饮食的烹饪等,使游客在体验乡村民俗文化中增长知识、愉悦身心,从而更加喜爱“农家乐”旅游。

4.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重视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这也是“农家乐”旅游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内容。“农家乐”旅游地服务设施的设置要体现服务至上原则,要与乡村环境氛围相协调,使之成为“农家乐”旅游地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设施的修建要以乡村反映的文化内涵为背景,外观形式要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环境与设施融合,色彩协调;设施条件能满足接待游客规模的需要,布局合理,安全、卫生条件达标。“农家乐”旅游服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对游客的人文关怀。服务人员要具有“热情好客的品质,崇尚礼仪的性情,较高的文化修养,周到细致的服务,清洁卫生的习俗”。因此,必须加强对“农家乐”旅游服务人员文化知识、旅游常识和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结语

总之,保护乡村资源和环境是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前提,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是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关键,注重活动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是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重点,完善服务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是提升“农家乐”旅游文化品位的保证。提升“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必须从多方面努力,多角度发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提升“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必将增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后劲,推动中国“农家乐”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琳桂“.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5,(5):151-153.

[2]何景明,等.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6-38.

[3]李左人.试论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J].天府新论,2000,(6):50-53.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篇6

摘要:高质量的启发手段能引领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用巧妙的对比教学设计启发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促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语文;启发;阅读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教师不能错误地解读为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对话,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新常态,而高质量的启发手段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对话的重要手段。

一、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课堂提问启发学生

满堂问使学生的思维倍受束缚,让人讨厌,满堂的无用提问更是让人痛恨。语文教师应当善于提炼问题,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有用提问,为学生进入文本打开一个突破口[1]。如在教学《沁园春•雪》的上片时,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能否把“惟余莽莽”一句改为“一片莽莽”;二是能否把“顿失滔滔”改为“失去滔滔”。教学下片时,笔者没有像往常那样提问“词的下片围绕哪一个字来展开?”而是提问学生:“能否把‘惜’字改成‘昔’字?”通过这些独具匠心的提问,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思考和讨论当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诗人融情于景、感叹冰雪威力、暗讽各朝帝王、表达革命信心的思想感情。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文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一句,充分展现了齐王虚心纳谏,虚怀若谷的形象特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点呢?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同学们,这句话能否改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下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为什么?”这一提问,课堂马上热闹起来,经过反复的讨论,学生终于明白,这上、中、下三等的奖赏是按照进谏的风险系数来划分的,当面指责过错,给予上等的奖赏,表现了齐王敢于直面批评的广博胸怀。

二、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启发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语言学习是一个“习得”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语言学习是达不到目的的。“满堂灌”“满堂问”之所以收效甚微,就是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通过语言实践来获得启发[3]。如学生在解答上文提到的“惟余莽莽”能否改写成“一片莽莽”这个问题时始终摸不着北,这时笔者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马上要求学生用“惟余”一词造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明白“惟余”一词蕴含着诗人惊讶、感叹的情绪。中学教材中古诗文的篇目较多,古诗文教学更应尊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注重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感悟。

三、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

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4]认为,进入文本的标志是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强调的就是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在教学《故乡》一文,笔者在讲完少年闰土这一部分的时候,特意让学生谈谈假如自己遇上了多年没见的好朋友,会怎么接待他?学生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这时笔者突然话锋一转:“闰土像你们说的那样做了吗?闰土的哪一句话最让‘迅哥儿’伤心?”学生各抒己见,体会到了“迅哥儿”面对友谊破灭、故乡不再有梦幻色彩的伤心失落。

四、用巧妙的对比教学设计启发学生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次成功的对比教学往往能让学生恍然大悟,从而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不能理解课题的言外之意,笔者就把课题改为“于勒”和“叔叔于勒”,让学生与原来的课题相对比,这时学生理解了课题强调的是“我的”二字,从而明白,课题是在讽刺菲利普夫妇。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把安陵君“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与唐雎“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相对比,让大家体会唐雎的从容镇定、态度坚决;还让学生把秦王前后的语气变化相对比,让大家体会秦王的性格特点[5]。

五、结语

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对话,而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用智慧催生智慧的过程,是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的过程,高质量的启发手段正是完成这个过程的最佳捷径,应当成为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秘密武器”。

作者:陈振文 单位:肇庆市广宁县石涧中学

参考文献:

[1]祝耀安.大数据时代中学语文智慧课堂行动与思考[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3]许金宝,赵红梅.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下功夫[J].上海教育,2006(21):18-21.

[4]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5]张丽.试论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13(12):50.

第二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研究

摘要: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将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有效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在分析了互联网思维和语文教学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中学语文教学;网络环境

互联网思维是大数据的在线模式和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思考方式,其涉及到政治、文化教育建设等各个领域。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在网络化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成为课程学习的重要工具,是中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应该更具时代性和开放性。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现代语文课程的教学都要适应和满足时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互联网思维和语文教学的联系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与创新教学理念相融合的思考新模式,是积极倡导的创新型人才思维培养模式[1]。在网络化和信息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者能引入互联网思维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将语文课程的教学融入到互联网思维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益。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将语文教学的重点转向帮助学生学会思考,促进学生全面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感悟的能力。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

网络环境下,互联网和多媒体平台是学生学习认知的重要渠道,对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教师根据语文教学的思想和教学目标,增强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科学性、思考性以及灵活性[2]。互联网思维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思维模式,因此学校要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就要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主体,遵循特定的思考逻辑形式和教学步骤,并依照教学活动的实施程序和目标来进行课堂教学。根据时代的特征进行语文理论和知识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的等级和层次。互联网通讯技术总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现代中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追求知识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唯有教学内容不断加快更新的速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新知识的需求。

(二)构建在线语文教学资源库

在线学习成为了网络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能提供学生深入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平台。语文教学要重视建立网络公开在线教学的资源库,储存海量的教学资源,实现语文教学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学生可以通过多渠道和借助多样化的手段获取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从而实现多样化学习和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语文教学贯穿整个中学阶段,涉及语音、语法、古诗词、阅读理解、写作等板块内容,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积累的教育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开发和设计语文学科的一系列课程资源,将在线教学的连贯性、短小性以及灵活性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运用,即使在不能进行面授的时间,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字素养和提升写作以及阅读的技能[3]。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教师要善于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突破常规的教学思维和变革传统生硬的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消除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产生的排斥心理;教师在课堂上以视频或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方便学生理解,而且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适当增加课外知识。作为语文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创新和变革以传统单纯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作为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增长见识,满足不同语文内容的资源信息需求;可以针对不同的语文知识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强化和巩固重要的知识点,有助于查漏补缺,补充课外知识点。

三、结语

网络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出现了多样化,只有目标明确、主题突出、情境真实,融合时尚、创新、新颖的语文课程教学,才能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教师的推崇。在多媒体技术应用和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教师应合理地配置语文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将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关心学生人生的真谛和命运的理性态度;发扬学生的个性和主体精神。

作者:茹建新 单位:甘肃省金塔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怡.“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探寻[J].语文教学通讯,2015(1):28-29.

[2]张桂芬.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2):107-108.

[3]叶波.翻转课堂颠覆了什么:论翻转课堂的价值与限度[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29-33.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师的人文关怀

人本思想主要指的是将人的心理、生理需求作为首要目标,强调个人发展需求,以及对健全的、健康的、理想的人格的塑造。基于人本思想中的人文关怀因素,语文课程作为中学重要的教学课程,其目的之一就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人文思想。而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言传身教,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将人文关怀传递给学生。

一、人文教育: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性

中学教学中语文作为三大主要科目之一的原因就在于其教学中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自1904年语文开始独立地作为一门学科以来,我国所采纳的语文教材中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性。从戴望舒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如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对于美丽事物的追求到《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国家、对人民及对自身的思虑;从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于人性的反思再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匆匆》中人作为独立个体对自然环境,对身边的事物的独到思考。语文教师应当深刻把握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传达的人本思想,在书本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把握基本语文知识,又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语文教学中的人文魅力,从而充分发扬语文学科中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二、以人为本:发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除过日常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启迪人生的经典书籍或者影片,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为学生的三观塑造作正确的引导。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互动学习的方式。例如,笔者在语文教学期间,在班级推行了这样一种活动,以座位表为顺序,每天安排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抄写一句名人名言,并在语文课前专门抽出三分钟时间给学生,做一次书评,或是一次影评等。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也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通过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影响,通过语文教师润物无声的关怀和启迪,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习优秀的人文思想,让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中都充满人情味,都充满对世界、对自然,对每一个独立个体的敬畏和热爱。

三、人本思想: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要维护、追求和关切人的尊严、命运和价值,珍视人类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肯定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进而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实践教学活动,如让学生排练话剧《雷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确定角色,准备服装以及相关的场地布置,搜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角色的特点,体会角色的思想和心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个人理解,对角色进行个性化诠释,在《雷雨》片段的话剧演出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被剧中的情节感染,真正融入故事,感受到了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家庭遭遇变故时,蘩漪对自由、独立的渴望,感受到了周冲和四凤两个年轻人的青春、热情,感受到了鲁大海的坦诚、正义和敢于行动,以及鲁侍萍的坚强和奉献精神。《雷雨》中这些积极、正面的因素引发学生对青春、自由和实践的思考,使学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对人的价值和尊严也有了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正面的引导。同时,《雷雨》中的核心人物周朴园,展现的是人性自私、阴险、狡诈和虚伪的一面,周萍的懦弱和胆小使他最终走向了死亡,鲁贵的见钱眼开、趋炎附势,这些负面形象可以使学生对人性的灰暗面和人的命运进行深刻反思,使自身的人文精神也逐渐得到升华。

四、结语

语文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知识的守护者,应扮演好传递者的角色,将人性中最美好一面发扬光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着重发扬语文课程中所要传达的中华民族传统优良传统,以及隐藏在语文课本字里行间的人文情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人文素养。

作者:戚发辉 单位: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

参考文献:

[1]顾子药.人文关照树魂立根:杨叔子院士访谈录[J].科学中国人,2006(8):40-43.

[2]陈器之.孟子通译[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3]秦牧.艺海拾贝:并蒂莲的美感[Ml.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4]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资料室.古典文学名篇赏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5]邱伟光.人文关怀的历史方位与育人效应[J].思想理论教育,2008(13):14-18.60

第四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语文是中、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练习的重点,然而现在一些高强度的中学语文阅读练习没有关注学生的感受,题海式的语文理解练习使得学生对其可能产生反感,最终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感受,以学生为中心,调动他们参与阅读练习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实现他们阅读练习质量的有效提升。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节选了很多优秀的文章,是开展语文阅读练习的有效材料。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

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文章。中学生对小说、寓言故事等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选择这一类文章作为阅读任务,因为只有学生对文章内容感兴趣,他们才能提升阅读的兴趣,才能坚持阅读文章。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文章,例如《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是选自《朝花夕拾》,教师可以引导有能力的学生尝试阅读《朝花夕拾》;《刻舟求剑》是选自《吕氏春秋》,可以让能力所及的学生阅读《吕氏春秋》的其他成语故事(退避三舍、因小失大等)。这些文章都是经过很多届学生的检验,是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好蓝本,都是很多专业学者进行反复论证的文章。阅读材料的有效选择可以达到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有利于他们理解文章,是自主阅读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二、多元化朗读教学的开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大量的朗读,中学生将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因此朗读是实现一种语言课程学习的有效途径,汉语作为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主要语言形式,也可以进一步通过这种朗读教学的形式,实现学生对汉语应用的有效理解和掌握。在汉语朗读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词汇,语法知识等,还需要提升其阅读。通过大量的朗读练习,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教师需要通过拓展朗读教学的多元化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第一,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示范。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触到汉语阅读的系统化学习,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入门教学,在朗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相关的文章进行有效的示范。通过教师的朗读,学生可以进一步实现朗读方式、技巧的掌握。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是相当高的,教师的这种朗读示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在示范朗读的过程中,需要投入真挚的感情,作者在文章中都会表露出某一种感情,教师在朗读文章的时候,需要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实现真实情感流露,这样才能实现朗读的感染力,学生在模仿朗读的时候也才能够进一步体会到这种真实情感,从而实现阅读情感的投入。第二,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原动力,在朗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能力,这样可以进一步实现对知识的感悟,是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基础。

三、教师针对性的指导

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由于中学生对较长文章的阅读存在一定难度,容易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文章的文化背景不熟悉等,这些都是需要语文教师鼓励、指导。首先需要教师融入更多的鼓励教育。当学生遇到阅读困难的时候,教师需要拓展对学生的情感交流,不断鼓励他们坚持阅读,将整篇文章阅读下来,因为一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自己的自信心不足,一旦遇到生字或者不理解的句子的时候,就出现卡壳的现象,教师的鼓励将进一步提升他们阅读的信心,坚持将文章阅读下来。其次,拓展语文常识的指导。学生之所以出现阅读坚持不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遇到生字、不理解的语句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在一篇文章的阅读之前,教师需要进一步拓展相关常识的介绍,例如作者简介,历史背景,生字扫除等,这些问题在中学生阅读之前解决,他们将大大提升阅读的坚持信心。

四、互动式教学的运用

我们在进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打破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这样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之中,实现了自主式的阅读练习。具体的互动教学实施: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汉字、词语。教师要求学生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就不要立刻查字典,这样可能影响最终的阅读效果。当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汉字、词语的时候,学生记录下来,当阅读完之后,运用手中的字典等工具进行查找,一气呵成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化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将这些生词在阅读前提出来,让学生先查字典,然后让学生讲出这些短语的意思,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实现更为突出的记忆,学生在宽松的阅读氛围中实现词汇量的丰富,中学生阅读的困难就是在于生词,这种词汇量的不断丰富将大大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意境,是一篇开展阅读练习的好文章。在阅读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多音字、生字进行注音(例如:“济南”的“济”读音为jǐ,“着落”的“着”读音为zhuó),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让学生在课堂上互动讨论,教师最终给出准确的读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这些汉字的读音和含义,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这一文章的阅读。

五、结语

中学语文阅读练习需要突出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激发,因为这是实现学生主动阅读练习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实施语文阅读练习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多元化素质教育的方法和理念,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信心和动力,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行为习惯。

作者:黄娟娟 单位: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二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袁义星.基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阅读教学探索——中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及其价值取向摭谈[J].新课程(下),2014(6).

[2]何建聪.信奉而不唯是,遵循而有所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整合教材的实践与探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5).

第五篇:民俗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民俗文化及其内涵

民俗:辞海描述,民情风俗:陈民俗之急,民俗渐变。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所以,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在中学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外来文化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必然会收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校园暴力、问题学生、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屡禁不止。影响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民俗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做人处世的哲学思想,如忠、孝、仁、义、信、和、敬、恩、序、别、助人为乐、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投桃报李等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礼俗规范,为学生建构精神文明提供无比丰富的资源。因此,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势在必行。民俗文化充满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使得它在陶冶学生情操、热爱本民族文化,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中学的民俗文化教育的现状来看,还没有形成一个崇尚民俗文化的社会氛围。很多中学生对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俗文化认识不足,优良传统不仅没有得到的继承发扬,甚至被认为已经过时了,一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必须在中学加强民俗文化教育,使中学生在民俗文化学习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社会之美等,提高审美能力。

三、让民俗文化教育走进中学语文教学

1.提高师资力量,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要想将民俗文化教育带入语文教学中,就必须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度,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民俗文化教育更为自然的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宣扬民俗文化,普及民俗知识。通过培养和训练,让教师对民俗风俗和文化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对所教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熟悉的掌握民俗文化教材,了解民俗文化的背景和历史,在面对学生的问题能够信手拈来,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对学生民俗文化产生兴趣,为打造高校课堂奠定基础。

2.学校重视民俗文化教育发挥主渠道作用。学校是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主要基地,是弘扬民俗文化和发扬民俗文化的重要的手段。因此,学校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针对民俗文化的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将民俗文化深入到每一学科的学习中,使民俗文化与课堂教学内容能够相互吸引,呼应。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积极的组织相关的活动,提升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在普及民俗文化,提升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的同时对于促进学生正确学习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充分利用教材中民俗文化的教育资源进行教育,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现行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承载民俗文化的篇章,即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传递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中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在进行民俗文化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民俗文化精神和内涵实质的教育,将我国传统美德和高尚的品德和精神渗透在教学中,以健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高尚的品质,让学生在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上,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和素养。

4.借助各种传播媒介。在信息化时代,传播媒介是带动其发展和壮大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利用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广泛性,拓展民俗文化发展的渠道,加快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在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和设备能有效的丰富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以图图文,声形的形式表现出来,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为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方向,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想象,在对学生独立人格和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之,让民俗文化走向语文教学中,就必须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结合民俗文化与语文内容的共识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并且,由于民俗文化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认识,加强培训和训练,以丰富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学方法,以打造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综合水平和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作者:弓璇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金元浦等.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六篇:中学语文诗词教学成效初探

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学语文诗词教学的现状,探究在班班通环境下,教师如何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合理整合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发展他们的思维,训练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中学语文诗词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班班通;诗歌教学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发展最为丰富和最富变化的时期,在此阶段加强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还能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鉴于此,在中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如何巧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笔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尝试着做了一些实践探究:

一、巧用媒介,激发学生诗趣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在准备教学《乡愁》这首诗时,我了解到班上同学最近在热议一部电视剧《何以笙箫默》。于是我依托班班通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媒介资源,课前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备用于教学所用,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了以下教学活动:师:听说最近有部电视剧俘获了我们班很多少男少女们的心?生:哈哈……哈哈(全班笑)……是的,因为有美女!(一个小男生狡黠的说)师:(出示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剧照,播放片头视频及主题曲。)女主角叫什么名字啊?生:赵默笙……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我姓赵,所以叫赵默笙。(学生大声地模仿女主人公的口吻回答)师:哦,这个名字有点文化!好像和谁写的诗有些关系。生: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师:想不想欣赏一下?生:想!师:播放《再别康桥》配乐诗朗诵,视频动画展示康桥的风光图片及徐志摩的相关图片资料。(同学们被诗歌优美的意境和回环往复的旋律美深深地吸引了,诗歌余音绕梁的梦幻般的美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师:紧接着开展诗歌《乡愁》的学习活动……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巧妙运用媒介资源,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跨越时空的界限,感同身受,达到以情激趣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二、因势利导,开发学生潜力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曾告诫他小儿子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有了学诗的兴趣,教师的因势利导不可或缺。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如下的课前作业:从网络上搜集你最想了解的和该诗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交流展示:有的同学搜集了“朦胧诗”的知识、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作;有的同学搜集了该诗的写作背景、发表获奖的曲折过程资料;有的同学搜集了诗歌中提到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拉着纤绳的纤夫、中国贫穷落后的图片和现在欣欣向荣的图片,并动手制作了PPT利用班班通给全班同学展示;有的同学搜集了名家朗诵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经典视频播放给同学们欣赏;有的同学下载了《大梦敦煌》伴奏曲作为自己小组朗诵的背景音乐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讲解、演示,极大地训练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扮好“导”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三、品读经典,光亮学生人生

在诗词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借用传媒资源辅助教学,有利于突破文本中的重难点,启迪学生思路,帮助学生建立起和教学内容之间的互通渠道,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更顺利地获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沁园春•雪》这首词时,我就借助传媒资料,引用了重庆卫视的《品读经典•光亮人生》栏目里品读的《沁园春•雪》节目内容来帮助自己突破文本的重难点教学。赏析人祝克非先生首先展示了的《沁园春•雪》的书法手稿导入赏析内容,然后介绍了写作这首词的背景。画面上冰天雪地的壮丽山河景色的变换,配上祝克非先生精彩的赏析以及名家的朗诵,学生很快就被带入了一个文学的世界、诗意的世界。学生对《沁园春•雪》的理解也更深入,诗词的厚重感、历史感,诗人的伟大抱负等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通过让学生跟着名家品读经典,赏析经典,同学们对诗词的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弥补了教师自身能力的不足。互联网和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拉近了名家、名师与边远地区师生的距离。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语文诗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环境,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缩小城乡差距,均衡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等都有重要的作用,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吴琼 单位:贵州省瓮安县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

[2]杨永双.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瞿勇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七篇: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文本的解读策略

摘要: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之中,小说的文本解读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将具体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文本的解读策略,希望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小说文本;解读策略

语文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而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我国的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说文本成为初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目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小说文本的解读存在局限性,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有寻找有效的解读策略,才能打破小说教学的停滞状态。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文本解读的局限性

1、教师以考试作为标准

首先,目前许多中学语文教师仍然以考试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这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体制的桎梏,片面地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在语文学科的考核上也是以应试考试为主。在初中阶段,小说文本的内容在考试中几乎没有涉及到,因此部分中学语文教师便忽视了这方面的讲解。在高中阶段,小说文本的内容虽然被纳入到了考试范围,但分量仍然比较小,导致小说文本的解读遭到忽视[1]。

2、教师的文本解读肤浅

其次,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较为肤浅,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很多教师过分依赖教学参考资料,尤其是在小说文本的解读上。教师对教学参考资料过分依赖,再加上思想上的懈怠,会逐步削弱教师对文本的分析能力,导致解读水准大为下降。第二个原因是部分教师没有去研读文本的内在价值,只是关注了文本的表面含义,使学生在理解时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弊病。

3、没有尊重学生主体性

再次,一些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些教师对文本进行了解读,但是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都是不同的,如果在解读小说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就无法让学生感悟到小说文本的真谛。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文本解读的策略

1、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文本解读时,应该为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知人论世是解读文本的前提,学生只有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才能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情感,对小说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2]。比如,教师在讲《林黛玉进贾府》这篇小说时,应该在正式解读文本之前对作家的生平进行介绍。曹雪芹生于官宦人家,亲身经历了鼎盛世家由盛转衰的过程。曹雪芹十三岁以前的生活和贾宝玉十分相似,其家庭情况和贾府的生活状态也有类似之处,因此贾宝玉的逍遥生活正是作者自己过去的写照。直到晚年时期,曹雪芹的家族开始没落,如同贾府的遭遇一样,致使生活十分艰难。教师在介绍作者的生平之后,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体会从富家子弟变成寒士的情感经历,从中理解曹雪芹对过去时光的辛酸回忆,和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抨击。

2、概括小说文本的主要情节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文本解读时,应该概括梳理小说文本的主要情节。中学课本中的很多小说文本都是节选的,如果没有前后文的联系,很难把握小说文本的真正内蕴,因此在解读这一类型的小说时,教师应该概括与之相关的重要情节。以上述的《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这篇小说选自《红楼梦》,《红楼梦》的篇幅很长,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以为学生梳理整个故事的人物脉络,分析其中的情感主线,以及小说中的两条线索——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败史和贾黛钗之间的爱情悲剧。学生在把握小说文本的主要情节之后,可以更好地理解《林黛玉进贾府》的文本内容,从而收获良好的听课效果。

3、站在作者的视角看待问题

再次,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文本解读时,应该站在作者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每个作者的写作视角都是不一样的,写作视角和写作技巧密切相关,教师站在作者的视角看待问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小说文本的内涵。比如,教师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应该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评价叔叔于勒的形象。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孩子的视野和大人的视野完全不同,因此作者对叔叔的看法和父母对叔叔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我”的角度出发,去把握“我”、“我”的父母、叔叔于勒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体会小说文本批判现实的意义。

4、对重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此外,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文本解读时,应该对重要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文本的重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水平,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品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比如,教师在讲《孔乙己》时,应该让学生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孔乙己是一个落榜的秀才,人们对他的遭遇麻木不仁,并嘲讽他的所作所为。“我”是店中的一个小伙计,孔乙己想教“我”识字,最终却被“我”打击了自尊心。小说文本中对孔乙己的描述看似平常,却以乐衬悲,突出描写了孔乙己的悲剧。封建科举制对人性的戕害使孔乙己在社会上无法找到出路,各个阶层对孔乙己的不耻更是使他走上了毁灭的道路。

5、在解读文本时要保证适度

另外,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文本解读时,应该遵循适度原则,掌握解读的尺度。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应该掌握一个“度”,鼓励学生自主解读。比如,教师在讲《老人与海》时,可以把课本以图片和音频的形式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出来,在解读完毕后,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文本中的“老人”,以作文的形式来描述小说文本中的故事情节。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让学生对老人的硬汉精神有所感悟,延伸自我解读的范围。

三、结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小说文本的解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仍然以应试考试为标准,使文本解读沦为形式化的产物,为了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应该积极探讨小说文本的解读策略,让学生对文本有更加充分的把握,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作者:许可 单位: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油田锦采学校

第八篇:中学语文教学中个性教育研究

摘要:我国个性教育自古有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位语文教师应有的时代感和责任感。本文主要从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中的个性教育策略,以期在培养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个性教育;创造性人才

个性教育在我国自古有之。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正是重视人的个性发展的良好体现。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个性教育,开拓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是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也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应有的时代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探索实施个性教育有些体会和进展,总结了几点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教育的途径,内容如下:

1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个性教育观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决定语文教学比起其他学科对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更为强烈。教师个人的思想观念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交互影响也要更强烈。在传统教育机制和应试教育体系中,不少老师习惯于忽视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或者认为没有培养前途而放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其实,所谓的“差生”绝大部分不仅与其他同学无差异甚至还可能具备更多尚未被发掘的潜能。在此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个体施以不同的教育。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现代语文教育观。在尊重学生群体里的共性的同时,要认识到群体中每一个特殊个体。他们的智能优势各有侧重,有的善于言辞,有的动作技能超凡,有的组织能力很强,有的富有好奇心、有毅力。即便是同一方面的智能,各人的发展速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先快后慢,有的先慢后快,且各人在这方面发展所能达到的层次也有所不同。与其他学生相比,“差生”许多方面能力更易被忽视,或者被压抑,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教师如果只是从某一方面要求学生,比如一味以分数衡量学生,势必会扼杀他们其他方面的潜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一蹶不振。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有共性,又有巨大差异。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确立“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的信念,才能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精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活动效率,还对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会给学生带来安定、愉快、轻松的情绪,有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反之,僵硬的教学氛围与师生之间疏远甚至敌对的关系将带来紧张不安的心理气氛,使学生处于紧张的环境中,不利于健康个性的发展。因此,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直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精心保护学生的奇思异想。这才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与交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大胆评判,哪些讲得精彩,哪些尚有欠缺?哪些该发扬,哪些该摈弃?让学生充分讨论,师生民主、平等地对话,形成共识,对言之有理、独到创新的建议或意见给予充分肯定,甚至大加赞赏,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焕发出活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能确立“有教无类”的信念,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指向学生完整而独特的精神世界,通过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灵魂等各层面的广泛、深入地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从个性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不断反思,把学生看成是“人”,有“个性”的人,主动去接触、理解和拥抱他们,深入学生,多作个性交往,迈出跨越师生关系鸿沟的第一步。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都具有完整的个性,和谐一致,共同达到理解和沟通。也只有在这样的一种师生关系中,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人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需要,充分地理解、信任和尊重学生,真正促进个体的发展。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个性教育是通过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实现的。语文是人创造的艺术、科学和知识,是博大精深的,它涉及到人类文化的诸多领域,为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依托和载体。在语文教材中适合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内容可是说是俯首皆是,尤其是文学艺术中的艺术形象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绝好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时,我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这种陈旧的教学形式,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语文故事会,举办语文知识讲座,进行艺术人物品评,编演话剧,办文学社,办班刊,诗朗诵等等。这些活动都为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提供了展示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出自身的优势,获得宝贵的信心,使之真正有可能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语文教学应当遵从个性化教育的潮流,从“个性”角度来阐释语文,去把握语文真正富有生命的脉动,去触摸真正能够与我们心灵沟通的底蕴。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富有个性、创造性的人才。

作者:李雪婧单位:北辰实验中学

第九篇: 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使用

摘要:问题教学法就是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转化成提问的形式,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之后予以归纳总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加以合理运用。立足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使用途径。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习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语文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会以阅读理解为专题,重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相对枯燥,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认真、积极地完成阅读理解任务,从而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设计合理的问题

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教学需要深入思考。教师需要保证问题的提出与文本有密切联系,保证学生能够在阅读文本之后,以文本为依托,找出相对合理的答案。同时,教师最好能够结合文本的重、难点内容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正确把握文本的中心内涵。合理的问题还需要体现常见阅读理解的题型,并逐渐向学生渗透各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专业术语,力求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够给出更为标准、完善的答案。设计合理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保证难易程度合理、题量适当,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掌握阅读理解的相关知识技能。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本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这样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并初步感知作者从这件小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重点字词、语句展开分析,更为深入地品味作者的语言,并逐步总结出作者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之后,又是如何克服人生中其他困难的。在学生了解了文本主要内容和主旨大意之后,教师还可以针对文本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提问,让学生根据原文分析人物形象。这样通过一篇文本,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考试中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型,并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为深入地把握文本内涵。

二、丰富提问的方式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更为合理地运用提问教学法,还需要教师采用丰富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首先,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可以针对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提出问题。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由教师作答,也欢迎其他学生作答。这样学生为了提出问题会更加认真地阅读文本,其他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机会。其次,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出解答之后,可以让其他学生根据答案再次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辩论,深入思考,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互相激发阅读与思考的激情,教师在一旁做好监督与引导工作即可。最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用课件、视频等形式来展现,将需要学生注意以及较难理解的部分标注出来,引起学生注意,提升学生思考的有效性。例如《社戏》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大部分会围绕文中“父亲”的做法,以及社戏传统,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学生作答,并予以总结。特别是针对“父亲”教育方法能够起到的效果,可以引导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理解“迅哥”当时的感受,与主人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丰富了提问方式,给了学生更多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能够极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

三、注重学生回答的评价

问题教学法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发挥好引导作用,针对学生的答案给出合理的评价,能够在学生的回答中找出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合理的阅读理解思路。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答案,随时把握学生的阅读思路。当学生出现阅读理解上的偏差时,教师需要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思维方式存在错误的地方,最终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内涵。教师需要认识到,语文在阅读理解方面会存在多种答案,在判断学生答案的正误时,教师最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同正确答案有偏差的回答,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并在认真思考之后,给出中肯的评价。做好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工作,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更积极地阅读思考,提升阅读能力。综上所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从设计合理的问题、丰富提问的方式、注重学生回答的评价三方面来入手,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规范答题方法,最终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作者:孙震华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四中

参考文献:

[1]乌力吉.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3).

[2]蒙璇.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6(9).

[3]马红梅.试论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书文摘,2016(16).

第十篇: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摘要:中学教学是基础阶段,语文教学是中学课程教学中主要课程之一。现今,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及接受能力,语感培养受阻,没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更加强了教学中的困难[1]。考试测试中,屡次受挫的学生,更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及兴趣。所以,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将重点阐述几点意见及措施,以助改善现今教学现状,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正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认知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问题研究;赏识能力;阅读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受到教学部门、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重视,在此情况下,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的最常用的手段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增加阅读量,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必由之路[2]。然而,在现实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被解决,例如学生兴趣培养问题,课堂语文教学如何提升问题,课外拓展阅读问题,及更强社区文学交流等问题。在这些问题存在的情况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兴趣,加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赏识、认知能力,融入自己的情感,结合社会交流,弘扬中华文学迫在眉睫。

1当今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几点问题

1.1语文教学现状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现实情况满足不了教学需求,尤其在当今中高考考试制度下,学校、家长更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发展。面对社会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绝大多数的学生所提出的应对战略方针,就是不断地深化和不断地强化自身学习能力。在现实情况的催促之下,衍生出的中学语文教学特点,除能应付考场测试之外,还必须适应社会环境,让学生正真能够学以致用[3]。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忽视中学语文教学目的,更加专注于考场能力的培训。所以,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也可想而知:教学目的不正确,课时不断地增加,上课内容简单、单一,注重学生应试能力培养,忽视语文阅读能力、赏识能力培养,文学交流更是少之又少。

1.2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1死记硬背,学生兴趣不高:我们都记得,在中学阶段,我们背诵过很多课文,其中有英文,最主要的还是语文课文,其中优美的字句,段落,诗词等,很多都是老师要求我们背下来的,原因考试要考,而不是喜欢而背。在中学懵懂的年纪,不会欣赏太多的文章,有些文章的语境,更是很难理解,在我们还没有完全读懂的情况下,却怎么能背的下来呢?这只能死记硬背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非常不情愿的,除了考试这一个理由,他们也非常不理解,而且,应付完考试之后,基本就忘的差不多了,什么也没有学到。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消失,学习能力也随之减弱。

1.2.2课外阅读时间,及阅读量太少:在我国,基础教育属于应试教育,只有通过统一考试,根据考试分数,选择入取学校,所以教育部、学校、老师、家长也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优差的标准。在这种学习环境压力下,学生课堂、课外不是在阅读,而是在背诵,做更多的练习。一次又一次的课堂、课外测试,锻炼了学生的扎实应试本领,却让学生失去了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及社交能力。学生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本,没有时间思考课文宗旨,没有更切身地体会作者写作背景,更机会没有时间读懂文章,阅读时间少,阅读量跟不上,自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能力无法提升。

1.2.3语言环境,交流太少:语感的培养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交流必不可少,但这麽简单的事对中学生而言,却成了最大的奢侈。在应试教学的现实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任何没有运用在学习上的时间都等于是在浪费生命。学生多数成为了考试的机器,很少掺入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进入中学,面对学习的压力,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社交活动,每天除学习之外,睡觉是他们最好的赏赐。

2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给出的几点建议

2.1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赏识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多表扬、鼓励和激励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加以肯定,以此激励学生不断地前进,热爱语文学习。在情感教学基础上,赏识教育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老师对学生的赞美和表扬,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爱护。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对自主学习的关注日益增加,也让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赏识教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作用。

2.2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语感、文字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阅读,阅读量增加,阅读能力提升,可以加强其它学习能力的发展。中学学习时期是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基础时期,对学生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在日常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极大的意义。

2.3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语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前提,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教室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在课时前,教师针对课时内容,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学习目的,从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其次,设置文章内容情景,以学生表演形式,将课时内容情景再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知、了解,加深理解,从而达到增强记忆的效果。

2.4加强课堂语文教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标准,创新型、综合型人才是适应当今社会的产物。在新的时代当中,中学生要想在进入社会后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注重语文的学习。学生只有具备很高的文学素养,拥有更好的人际交流能力,更强的思维理解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更好的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创造更大的财富,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原因归为两点:第一,应试教育制度,让学校和家长的教育重心发生偏差;第二,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环境影响下,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把学习的重心重新放在学生身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阅读能力,创造学习环境,培养赏识能力,加强语言社会交流和运用。

作者:路晓晖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惠燕.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之我见[J].科学教育.2012,6(18):8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篇7

中职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对世界充满好奇,但是看问题却不够全面。很多学生比较喜欢外来的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外国电影,过的是外国的节日。但是对于本国的一些民俗文化却不够了解,影响了民俗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民俗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数据显示,很多中职学生在平时比较喜欢西方的节日,例如,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等。学生喜欢西方节日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节日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西方节日中的一些元素,可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缓解人们的压力。中职学生对西方节日的喜爱并不会影响对民俗文化的喜爱。因此,增强中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一)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基于当前中职学生对西方文化喜爱的现状,增强中职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势在必行。我国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活动,这都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才能使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才能起到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

(二)丰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比较笼统而单一,教学方法也是比较落后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通过渗透民俗文化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民俗文化和语文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传承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传承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民俗文化创新的关键。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传播一些民俗文化知识,能够使学生对民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慢慢的学生就会口口相传,民俗文化只有被传承,才能够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新,从而真正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途径

(一)使学生初步感受优秀的民俗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生只有慢慢感受民俗文化,才能增加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分辨善恶的能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弘扬民俗文化传统,有利于学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还应提高学生研读民俗文化著作的能力,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生只有具有了这些能力,才能感受到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增加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语文教材,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是比较呆板的,不能够充分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但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是比较活跃的,观念也是比较新的,这就迫切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在中职的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古诗词,诗意盎然的散文等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例如,《中国石拱桥》,桥梁专家茅以升无比自豪地介绍了中国石拱桥这一令人赞叹的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宫博物院》可以看作是一篇游览世界建筑史上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解说词,这些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优秀文化因素,渗透民俗文化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

(三)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是不同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了解民俗文化,也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探究学习,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自己了解的一些民俗文化。有的学生对剪纸是比较了解的,有的对皮影是比较了解的,有的对传统节日是比较了解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会增加自己对民俗文化的认识,这样就能更好地开阔自己的视野。使不同的思想在一起交流,在一起碰撞,从而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策略。因此教师要通过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三、结语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是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得到继承和发展。

作者:江文龙 单位: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宋涛.语文教学课堂提高之我见[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7).

[2]德纯.在达斡尔族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3]姚培娟.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凯里舟溪镇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第二篇: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语文学科无论对于哪一个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都是必修课程,都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有更多的投入。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重点内容是具有专业性、技术性的学科,但语文同样是他们学习的重点学科。正是因为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本文总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中职语文教学面临一个困境,即学生没有意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认为中职学习应该以实用性、专业性强的学科为主,而语文学科则变成选修课程。这一误解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不愿意上语文课,在课堂上不配合老师,使得他们的语文水平无法得以提升。事实上,学生的想法并不对,他们学习具有专业性的学科是正确的,但不能忽视语文,语文知识对于他们的专业性的学科及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这是除了语文之外的其他的学科代替不了的。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对其中的重要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总结

1.学生基础差,对于学习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学生基础差是中职学校老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中职生没有选择参加升学考试,而是选择就读中职学校,很大原因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初中时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的学习态度。所以到了中职学校,他们没有了中考、高考的压力,很容易产生懈怠的情绪,当然他们不会对自己的学习惰性做出改变,大部分学生到了中职学校会有轻松的心态,学习更没有动力。他们学习语文的困难首先表现在不愿意学,其次是各方面的基础差,错别字、病句层出不穷。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一般而言,学生没有选择参加中考,而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就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基础差,且不愿意主动学习的状态。选择中职学校,首先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困难无法解决,所以对于学习他们没有浓厚的兴趣。而进入中职,因为他们在以前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更会受到影响,学习效果不会太好。另外,中职学校学习的重点内容是实用性很强的技术类学科,即学生学了之后就能简单掌握某方面技术的学科,而面对语文这样需要靠长时间的积累且技术性不强的学科,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不会主动学习。甚至部分学生将语文课堂当成休息室,聊天、睡觉,为所欲为。

3.师生缺乏交流,教学积极性低。学生选择中职学校最大的原因是中职学校可以避开升学考试,可以不用费那么大的精力。正因为这样,一些老师逐渐受学生影响,心中产生“反正你们也不认真听,我何必认真讲”的教学惰性。老师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关心很少。再加上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很多老师认为没有关心学生学习情况的必要,教学就变成一件仅仅停留在完成工作任务的事。老师出现这样的状况,并不完全是老师的责任,和中职学校的教学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和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有关系。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出现的种种弊端,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呢?虽然中职学校语文的教学困境的形成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老师的改变。本文重点分析的是老师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进行改变的对策。

1.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信心。中职学生的基础差,在语文学习中经常表现出生字太多、不懂得修辞的用法、口语能力弱、文字表达能力弱等,这些问题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是几乎一样的。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在教学中多为学生考虑,将教学聚焦于基础知识的培养。中职学生在课余时间没有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语文,更别提养成阅读的习惯等,所以老师要在课堂上总结学习的基础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基础知识的培养。另外,如果老师讲的内容比较难,学生基础薄弱,基本上听不懂,而如果教的是基础知识,学生学习就比较轻松,就会对语文学习有信心,之后老师再逐渐进入难点的教学,学生就不会再出现放弃语文学习的情况。

2.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愿意学习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和学生在初中学习时面对的教学方法几乎一样,学生就没了兴趣。中职老师要经常尝试新的教学法,或者是在语文课堂上融入更多新鲜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涉及的学习方法包括小组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或者是在课余组织一定的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语文课堂真正的参与者,而不是坐在语文课堂上,思想却游离于课堂之外。3.增加师生交流的课堂内容,使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些中职学校的老师缺乏教学耐心,在课堂上讲完课之后就自行离开,学生如果有问题也不知道问谁。所以要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水平,老师就要和学生多接触、多交流。交流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和课堂外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堂上老师要做到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学生没有听课的动力,开始昏昏欲睡,老师就要通过向学生提问或用轻松愉悦的话语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外主要表现在课后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主要包括课后总结和作业讲评,或是私下相交。这其中老师的重要职责是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弱点,并记下来,在课堂中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三、结语

中职生相比于备战中考、高考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区别,这就导致中职语文课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但语文学科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是必修科目,且对他们的生活、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效率迫在眉睫。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了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并对其对策进行了分析。只有采用对策才能解决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有更好的前景。

作者:周彩虹 单位: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粤粤.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2013.

[2]韦芳.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初探[J].广西教育,2011.

第三篇:中职语文教学突出实效性几点思考

中职学生要在短短2年半的时间里,既要完成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又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偏废文化课习以为常。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延续,学生的语文水平普遍还比较低,致使语文课程的建设发展受到桎梏,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学生的语文素养根基不稳,甚至成为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形成和后续发展的瓶颈。古人云:“胸藏万壑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中职语文作为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教学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就业和创业能力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寻找中职语文的出路,突出教学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一、从中职语文教与学窘状,分析实施中职语文“实效性”的必要性

在中职学生中,大部分是因为基础文化课成绩偏差,中考落榜,带着挫败感、抱着掌握一技之长、逃离文化课压力的心理而选择中职学校的,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其原因有二:一是对语文学习认识上偏差,缺乏热情。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虽有一定的心理认知度,但由于学习的成功体验不足,对学好这一学科的信心不足;一部分学生对传统的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语文教学方式持反感和回避的态度;二是文化素养根基浅薄,再学新知很是吃力,索性不学。而且大部分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语文学习缺乏热情,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在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语文教师长期得不到培训进修,更加导致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机械教授,缺乏教学的积极性,仍旧不清楚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高的差别,搞不清楚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及存在的意义。故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离不开课本,以课本为本位,教学过程过于偏重基础常识和课文解读,重知识传授,轻实用性教学,被教材和课程内容所左右,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存在较大差距。这些情况导致了很多中职师生对语文教学缺乏兴趣,严重制约了师生的发展,也与课程改革目标相距甚远。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语言文学家,也不是培养艺术鉴赏家,而是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具有一定实用性语文知识功底、具备基本语文能力的技术人员,使其在毕业后能应对岗位工作并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应以“实效性”为原则,使语文教学进一步贴近学生实际,满足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需要。

二、从中职语文大纲的教学任务、目标,分析定位中职语文的“实效性”的准确性

首先,基于教学任务定位。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清晰指出:中职语文课程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其中强调了职专语文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被提到日程,明确了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其次,基于教学目标定位。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中职学校要“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课程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所以,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所需要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广度与深度,完全取决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与后续发展的需求,亦即“实效性”。

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的设计,分析落实“实效性”的可实施性

1.确定单课时教学目标,要详略得当

由于受到三维目标教学法的影响,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种偏执的错误倾向:学习目标过于求全;学习新知的方式方法过于机械刻板;掌握程度描述的动词过于细化;写教案备课时间过于铺张;教学过程过于求详。这势必就会造成一种为了完成目标而疲于奔命的教学状况,按部就班的机械教与学,不敢越雷池一步,唯唯诺诺,步履维艰,唯恐完不成任务,师生为目标所累,兴趣不高,其效果是可想而知。那么,要处理好教学目标详与略的问题,就要视学生的学情实际而定;就要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实用能力而定。中职生更适应与“长话短说”,简化教学目标,一言以蔽之,埋下包袱,要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蠢蠢欲动。相反,给予现成的详细的完成目标的方法方式,学生按图索骥,被牵着鼻子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能造就娇公主与小皇帝,惰性滋生蔓延,以致病入膏肓,动弹不得,走火入魔,放弃语文学习的前程。但教学目标又不是一味的简化,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或对学生困难的知识,要详细,要学生够得到,这符合“心理发展的就近原则”。知识点有接触过的相对容易破解的知识,就不必麻烦费神,直接布置任务一、二即可。例如,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讲到诗歌《沁园春长沙》上阕时,“行之有效”的学习目标就可以写成:完成一幅笔下的彩色的湘江秋景图并阐释画作意义。直白讲就可以将所谓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用教学重点、难点所代替,简练为文,去冗长,留清简,学生易于把握,便于行动。这也正符合了“以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切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充分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实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语文能力,符合职业教育的学习范式。

2.确定单课时教学内容,要抓住“实用性”知识

实用性知识是区别于理论性语文知识的知识形态。理论性知识的特点是重视对知识概念的解说、承接与延续。例如,重视从理论上分清什么是词,什么是短语;什么是对比,什么是类比;什么是议论文,什么是记叙文等。这些概念化的知识,不论怎样系统化也难以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因为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即便精通“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篇章”这一整套知识,也不等于能读会写。而且理论知识一脉相承,一个知识点不会,便满盘皆输,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而言,望而怯步,学习兴趣丧失;“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机”,实用性的知识,各自为战,各自独立,前后没有关联,有一个知识点缺失,却也不会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应用,对注意力不慎集中的中职生而言,更具有效性。因此,以实用性语文知识代替理论性语文知识,是中职语文教学跳出乏味鸡肋式樊龙的迫切任务。比如,学习句子,不是着重于对怎样划分句子的主谓宾等语法的学习,而是指导学生如何做到句子通顺流畅、表意准确清晰,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或组织语句以及把语句连缀成文;再如,写作练习中,不能够简单照搬普通高中的作文教学要求和方法,而要以中职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需要为准则,主要让学生完成应用文的写作就可以。总之,要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认真研究实用性语文知识教学。

3.确定单课时教学形式,要注意“有效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课堂上应始终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流淌着时代的活水。学生很是期待当下的信息技术和当下文化融进课堂。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除了要讲好“例子”以外,更要适当地插入当今时代的最新信息,力求教学内容形成立体网络结构。这样,既可充实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可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用新颖的方式来学习语文,使其强化语文素养和培养语文能力。课堂上不仅内容充溢着现代信息,形式也要结合时代灵活多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每一节课的实用性知识的有效性。一是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让音乐创设情境,要视频讲解道理,要图片说明问题,要动画活跃氛围等等;借助录屏技术,制作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二是践行“做中学,学中做”原则,制作海报,小组拼图,巡游海报等方式;三是活泼的评价方式,运用海报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法,或者粘贴笑脸或者画花的形式;四是小组合作学习,就要按照“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的学生混搭”为原则划分组员,以保证小组内角色扮演的配套,以利于学习任务完成的有效性。“语文课堂绝不是封闭的宫殿,而是开放的国门”。中职语文教学课后拓展,形式也应丰富多彩,应使语文学习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以“做中学、学中做”为手段,突出语文学科的“实用性”,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为学生创设展现自我才能的空间,并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综合素质。例如,让学生就本专业学习、研究作专题报告,举办辩论会、研讨会,出版专题板报,创办刊物和文学社团,举行朗诵赛、征文赛、书画赛、文艺汇演,甚至外出采风、考查,等等。总之,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只有确认身份———服务于“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找准定位———教与学的“实效性”,才能激发中职师生的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与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形成与终身发展,提供基础与工具保障。

作者:肖红莲 单位:辽宁省锦州市现代服务学校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语会.语文教育论文选[C].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2]张祖春,王祖琴.基础教育改革简明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马福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第四篇: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功能方法探讨

在职业学校,语文课对所有的学生来讲是最容易接受的。要想更好地为学生“立一等品格”,便要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机渗透德育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学情等,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如何渗透德育功能,就其方式方法,笔者有几点思考,与众共勉。

一、立足教材,拓展延伸

“飞扬的诗情”“千古流芳一诗心”“理想之光”“心灵的歌吟”等等,是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单元名称,恰巧,这些单元都是诗歌单元。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从单元名称看,就有无限的德育资源。以下且以《寻梦者》为例。《寻梦者》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形象写照,也是一个群体精神与灵魂的深刻自白。它用美丽的象征意象唱出了美丽的寻梦者灵魂的歌,这支美丽的歌揭示了一个人生的真谛: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人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你的梦“开出娇艳的花”来的时候,正是“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诗人戴望舒采用象征的方法来传达他对这一人生真谛的认识。本诗感情真挚深沉、艺术手法精熟圆润,唱出了诗人和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教室里的学子不也是正在寻求理想、憧憬未来的知识分子吗?戴望舒的教诲多么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的德育资源岂有浪费之理?

二、活动引领,实践感悟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我市创新教学改革的一大举措,它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室”变成“学堂”,让教师退居“二线”,引导学生自由成长。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活动必不可少,利用学生活动渗透德育内容,无疑是一条捷径。且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活动环节“辩论反馈情感体验”为例。让学生辩论作者“人间如梦”的态度是消极颓废还是乐观积极。最后明确点出“人间如梦”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对人生哲理的最高界定,是苏轼的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针对有的学生缺乏理想抱负、虚度光阴的现象,适时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首先,以绝对的自信面对人生;其次,确定自己的目标,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三,珍惜时间和拥有的东西,向海伦•凯勒学习,把每一天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天去生活,去奋斗,去享受成功。

三、行为示范,平等对话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言简意赅地解说了教师的作用,然而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除了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外,最重要的莫过于思想品德了。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才是学生心向往之的偶像,没有德行,哪怕满腹经纶,也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德育熏陶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行为示范,与学生平等对话,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电视上有一句广告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揭示的是环境对一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四、细节拾遗,常抓不懈

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该独具慧眼,发现并抓住德育资源,将德育渗透课程教学成为一种常态。细节无处不在,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词语,都是值得我们利用的德育资源。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这些资源,更要恰到好处地使用资源,最大限度地达到教育目的。

五、占领阵地,文化宣传

学校有学校的宣传阵地:宣传栏、家校通、网站、微信等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宣传阵地相对比较狭小一些,但是我们如果充分利用起来,也能取得德育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作文课,指导学生写有思想的作文,有思想的作文不仅能拿高分,更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中抒发自我,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化于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这一治国方略,在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德育工作,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实施“以德育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吴玲玲 单位:江苏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袁昊.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2]刘著.中学语文德育功能探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第五篇:职业素质取向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中职学院是为我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场所,所以,职业素质应该成为教学的关键点。语文是教学的基本课程,但是目前把职业素质作为取向的教学改革还很少,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语文教学应该进一步发挥它的功能,按照相关政策进行改革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提高职业素质。

一、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素质的关系

(1)职业素质概念。职业素质代表着人的思想精神,它是身心经过教育、培训、实践而产生的职业素质,是学生能够进行社会职业能力的一种表现。它主要的特点有:完整化、内在化、专业化等。它包含学生的文化素质内涵、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专业技术水平等,所以,影响职业素质的原因较为复杂。(2)语文对中职生职业素质产生的影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在上课的教学中对于相关理论方面知识的教学,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第二,在学习相关思想道德知识时,能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第三,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水平、写作水平的教学,能够提升他们专业技能水平;第四,对每个代表形象与任务的学习能够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在这几方面能够体现出中职语文的教学对于学生职业素质有着很大推动功能。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式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改革,把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向注重文化与人文方面转变。所以,在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文教学的相同特点,还要按照中职语文教学的独特支出进行。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升学了没有了标准,这就从源头上改变了教师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现实的情况,另外给中职学院语文教学的改革做出了有力的保证。教学的目标应该设定为,从学生的实际状况作为出发点,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教学更加灵活与创新。(2)根据教学对象进行针对性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按照“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在充分认识与了解每个同学的专业情况、实际素质与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对于不同学生的个性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点方面要充分认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可以从以下方面对于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第一,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第二,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第三,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第四,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3)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文化素质,通过对于不同文化理论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从中职学院的教学状况来看,语文教材的选择范围较少,不能符合目前时代的需求,缺少特色,没有按照新时期对于教学的要求。并且,在中职学员中,对于语文课程的安排不多,所以,需要重新调整教学内容。

三、语文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提高学生基础学习水平。目前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只有学生具有大量了汉字积累量才能更好的读懂课程内容,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徐州的一所中职学院,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够了解、熟悉4000个汉字,并且能够书写准确,了解它的确切含义。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学生还不能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所以,应该提高学生的基础。促进中职学生阅读水平。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只是单纯的对于教材中的相关理念进行讲解。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教师和学生要能了解阅读的重要作用。经过大量的阅读可以更加了解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经过搜寻资料还可以引发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阅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应该让阅读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及审美观念。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断激发学生写作的能力和趣味,把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教师应该积极的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激励学生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情感,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结语

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作为主体,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给职业学院学生进行教学。把语文学习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使用合理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引导学生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给中职学生养成优良的职业素质提供有力保证,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作者:夏龙 单位:长春水利电力学校

参考文献:

[1]梁晶晶.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中外企业家,2015,(15):139.

[2]李菁.探讨职业素质取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赤子,2015,(13):312.

[3]殷婷.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第六篇: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题是一切思维的开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普及,对中职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素养的基础前提,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总体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够从语文的角度提问题、理解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即是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能力。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在考试分数大棒的指挥下,机械式、灌输式等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理论知识,养成了学生怯于标新立异的从众心理,造成了学生沉默寡言、缺乏问题意识、质疑精神的现状。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活跃课堂氛围;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提问形式;强化学生提问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活跃课堂氛围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老师一言堂的场面屡见不鲜,学生不敢提问、存在许多心理顾虑,问题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第一,受传统尊师重道理念的影响,部分学生敬畏教师的权威不敢发表困惑、见解;第二,有些学生性格过于胆小内向,害怕所提出的问题错误或者过于简单,遭遇其他同学的嘲笑讥讽或者老师的批评责备。为了燃起学生提问的热情,激发学生提问的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笔者认为首要做是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才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融入到学生生活学习中,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进入到“愤”“悱”的状态,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问题信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在新旧知识矛盾处设疑,充分利用知识点间的矛盾冲突,促使学生在认知领域上产生冲撞,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学生平静的内心深处能够掀起波澜,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大小。考虑到中职学生文化成绩普遍不高,缺乏学习兴趣的客观现实,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最好选取难度系数不大的问题,创设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能够有所解决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又如可以结合学生现实生活或者中职学生关注的话题,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区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关注探究。

三、优化课堂提问形式

语文学科最基本的问题始于对文本篇章字、词、句、段的理解,其次是对语法、修辞表达方式的认识,再者是对材料主旨大意、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等等。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大部分老师的提问普遍采用点名发言、学生主动举手发言等形式,这种形式过于单一,不适用于开放性、思维发散性类题目,且会给学生一种被迫回答问题的紧张感,让学生滋生害怕、厌倦等负面情绪。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可以优化课堂提问形式,比如说,采用比赛答题、辩论赛答题等形式。比赛答题即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入各小组答题数目多少的比赛形式,激励小组成员主动答题。借助于比赛答题的形式,小组成员为了维护小组集体的荣誉,势必会相互鼓励,勇于发言,有利于调动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辩论赛答题是指以辩论赛的形式就某一个论点将学生划分为正反两方或者多方,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思维相互碰撞等等。

四、强化学生提问能力培养

古语有云:“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是要学生想问、敢问、好问,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会问、善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自主提问的环节,大部分学生不是摇头、就是干瞪眼,或者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张口就问,所提的问题平淡无奇,毫无价值等状况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提问的技巧,提问提不到“点子”上,抓不住问题的要害,发现不了问题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传授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和经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问的同时,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高质量的问题。比如说,教师可以借鉴阅读材料后的习题,让学生学习别人所提问题的角度、动机等;还可以培养学生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打破迷信权威,不唯书是从,不人云亦云,提出标新立异的新问题等等。

作者:仲银秀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昌丽.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究[J].读书文摘,2014,(10).

[2]秦信念,侯亚林.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探析[J].知识经济,2013,(19).

第七篇: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弃之不用。”这代表了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一份对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被企业辞退的中职学生中有50%以上不是因为技能问题,而是因为职业道德素质的因素。因此,中职教育要重视道德教育。而语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人以审美的愉悦,陶冶人们的情感操守,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要渗透德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有位教师上初中语文《背影》一课时,首先动情地讲了自己的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教师感觉时机成熟后,水到渠成地进入新课教学。此时无声胜有声,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学生的心底。如果说思想教育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审美教育主要是“动之以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是涵养道德的好途径。教师要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营造氛围,展示境界,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用美来熏陶学生,激发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使德育融化于他们的心灵,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

二、捕捉形象,培养情操

在分析写人的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例如,《我的母亲》和《卖白菜》分别用纵向贯通和截取横断面的不同方法,刻画了两位不同时代的母亲可亲可敬的形象,字里行间浸透了浓浓的亲情。《好雪片片》通过一个卖奖券的流浪老人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具有“人的好本质”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让人感受温暖。《狂欢节的最后一天》通过狂欢节的所见所闻,刻画了平凡而又善良的母亲与绅士的形象,描写生动传神。教师捕捉好光辉形象,就会使学生心灵受到洗礼,情感产生共鸣,思想得到升华,从而达到了用生动感人的美好人物形象去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三、“披文入情”,追求境界

一个人要完善人生,离不开对人性美的感悟、发现和追求。人性之美或美在境界,或美在善良,或美在爱的付出,或美在对爱的感恩。《合欢树》中作者通过追忆母亲以及对合欢树由来的叙述,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扬。《善良》中作者通过对善良与凶恶的比较分析,热情讴歌了善良的伟大力量,表达了对善良的坚定信念。《人生的境界》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启发我们深入思索人生的意义,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父亲的手提包》节选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受奖演说。作者以父亲的手提包为线索,讲述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感悟及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过程,表达了对父亲深沉的怀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哲学道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理解作者的观点,思考人生的意义,明白平常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

四、剖析词句,升华认识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篇8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大力实施“旅游兴岛”战略,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植,旅游业发展的潜力逐步释放。目前全县已开发了15处旅游景区,其中3a级景区1处,2a级景区2处,以“游海上仙山,品渔家风情”为主题的多条旅游线路全面铺开。特别是1999年创办的“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已从最初的11户发展到现在的681户,接待床位由不到100张发展到现在的近8000张,成为*旅游的主打品牌。下面,我把*县“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的基本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一下。

一、创新思维,适时推出“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

近年来,面对旅游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参与型、体验型的特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已经成为旅游的一种新时尚。以“渔家乐”为代表的海岛特色旅游项目,成为发挥海岛资源优势和迎合游客消费心理的最佳结合点。为适应市场需求,我们结合海岛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出了以“吃住在渔家、娱乐在渔村、览胜在景点、游乐在海上”为主要内容的“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目的是为了使游客真正离开喧闹的都市,到渔村做一次“渔民”,体验一下渔村生活。这个项目一经推出,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广大游客的青睐,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极大的震动,迅速激活了我县旅游市场。同时,通过各级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已经辐射到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渔家乐”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渔家乐”的直接带动下,年进岛游客、门票收入、旅游直接收入等各项指标均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2001年全县“渔家乐”接待游客11万人,旅游收入880万元;2002年达到了33.4万人,旅游收入2018万元;2003年由于受“非典”的影响,接待游客15万人,旅游收入1012万元。“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直接吸纳社会就业人员1200余人,增加纳税额90余万元。同时,渔民闲置的房屋、渔船及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渔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

二、强化行业管理,规范“渔家乐”经营行为

从规范管理入手,我们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渔家乐”定点服务业户服务接待工作的意见》、《*县“渔家乐”旅游项目规范管理办法》、《海上观光旅游管理规定》和《*县“渔家乐”接待单位及经营业户须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渔家乐”旅游项目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是严格申报条件和审批程序。渔民提出申请后,严格按照食宿标准及卫生等设施配备的有关规定,经渔村、乡镇、县主管部门层层审核验收,合格后方可挂牌营业。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服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渔家乐”经营管理体制,县成立旅游管理委员会,乡镇、村均成立了“渔家乐”管理机构。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乡镇“渔家乐”管理机构、乡镇与村“渔家乐”管理办公室、村管理办公室与业户层层签定管理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从公安、渔监、工商、交通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了县旅游稽查大队,向全社会公布了监督举报和投诉电话,随时受理游客的旅游投诉。县旅游稽查大队成员经常进村入户,对海上游乐安全、餐饮及大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综合整治全县旅游市场秩序。三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组织专门人员对“渔家乐”业户进行日常接待业务的教育培训,讲解示范服务常识和接待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四是加强“渔家乐”船只管理。我们依据**省渔港监督局、**省渔船检验局《关于休闲渔业管理办法》和**省海洋与渔业厅批复的《*休闲渔业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成立了“休闲渔业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将审验合格的船只纳入统一管理,规范运作,统一了出海口,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双赢。另外,我们还通过每年定期召开全县“渔家乐”管理会议,评选“渔家乐民俗文化旅游村”和“小康渔家”,促进“渔家乐”管理进一步规范。

三、完善服务,全力打造“渔家乐”特色旅游品牌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篇9

关键词:推销语言;接受语境;顺应;接受心理

在当今商业社会中,人们经常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推销员,听到各种各样的推销语言。推销语言是商品推销员在商品推销过程中用来与顾客进行沟通、切磋、洽谈的一种特殊的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推销产品。在这里,推销员或售货员是表达者,客户或顾客是接受者。

“买卖不成话不到,话语一到卖三俏”,由此可见推销语言的重要性。推销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接受语境中以其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接受者的听觉,满足接受者某一方面的心理需要,使接受者有充分的感受并调动审美体验时,才能走进接受者的心灵。如果忽视了接受语境,不了解接受者的需要和兴趣,推销语言就很难引起接受者的共鸣。因此,为了使推销语言做到有的放矢,就应该研究推销语言在接受语境的顺应,特别是对其中起主导因素的接受心理的顺应。顺应理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于1999年他的《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强调语用学是“从认知的、社会的、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Verschueren,2000)”,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顺应理论从语言的选择与顺应出发,全面描述和阐释了人类使用语言的各种现象及其心理机制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语言运用的实质。语言顺应包括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这里只谈与推销语言关系最为密切的语境关系顺应。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的选择应该与语境顺应。

语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语言本身的环境,如词语、句子、段落的前后关系。另一个方面是说话的环境和言语的各种有关背景,小的如言语交际的对象、目的、时间、地点等,大的如时代、地域、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语境因素对语言运用、语言意义、语言理解的影响十分显著。而“在表达语境中发生的修辞活动,进入接受语境,才是真正进入了意义生成的空间。”接受语境包括接受者接受特定话语时的语言语境、经济文化语境、场合情景、主体情况等。以下分析推销语言对各种接受语境的顺应:

一、言语语境的顺应

言语语境也就是上下文语境。例如有位顾客想买一双皮靴又表示价钱太贵,推销员说:“您的想法和我原来想的一样,总认为买一双一般的皮靴比较经济实惠。但从长远看,买这种价钱贵一些的保质包修的皮靴更合算,它款式新颖,皮质好又耐穿舒适,穿上能使您风采倍增。”推销员通过肯定句式承接对方言语的意思,巧妙地道出自己的主张,说明了“价高质优”和“价廉质一般”哪种更合算的问题,引导对话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加深了顾客对商品的好印象。在顾客方面,由于自己的话被对方接下,认为自己受到了肯定与接纳,逐步打消了拒绝心理,产生了购买欲望。

二、民俗文化语境的顺应

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提出。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包括当时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识。“由于修辞话语既是审美符号也是文化符号,因此,审美信息的获取,往往与文化破译联系在一起。由此推导:接受者文化经验的差异,必然产生修辞接受的差异。”由此可见,推销语言要被理解和接受,必须要打动接受者,而要打动接受者有时就必须借助于蕴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因子,发掘能够引起接受者感情共鸣的文化资源。在使用推销语言推销商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谈到推销商品的商品名。这些商品名也是修辞化的推销语言。深圳香江酒楼的“柴把鸡”改名为“抱财鸡”,就是顺应当地喜吉祥并讲究生财之道的民俗文化接受语境,因而倍受欢迎。香港的名牌领带“金利来”的命名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其品牌创始人曾宪梓起初并未把英文名“Goldlion”译为现在的名字,而直译为“金狮”。从字面本身看,虽然“金”和“狮”都代表的是财富与权利,但考虑到香港方言中“狮”字容易和“输”谐音,不免让人联想到“金子全输”或“尽输”。如今的名字“金利来”有金钱名利一齐来的含义,搭配出良好的联想意义,为其最终成为知名品牌打下了基础。这些都说明推销语言要顺应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尊重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

三、情景语境的顺应

情景接受语境是指推销发生的场合,包括推销的时间、地点、表达者、接受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各人所起的作用、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服饰、表情、肢体、姿态等无声语言)以及使用推销语言时发生的事件、时空方式等因素。

美国雷顿公司总裁金姆曾当过推销员。在一次定货会上,组织者规定每人有10分钟登台推销的时间。金姆先将一只小猴装在用布蒙住的笼子里带进会场,轮到他上台时,他将小猴带上讲台,让它坐在自己肩膀上,任其跳窜,一时间场内轰乱。不一会,他收起小猴,场内恢复平静,金姆只说了一句话:“我是来推销‘白索登’牙膏的,谢谢。”说完便飘然离去,结果他的产品风靡全美。金姆独出心裁,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接受情景,同时用简短的推销语言制造了最佳的接受效果,使接受者对商品名有深刻的印象。

推销语言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包括:服饰语(衣着、饰物、个人用品)、表情语(目光语、微笑语)、肢体语(首语、手势语)、姿态语(姿势和身势)等等。无声语言对推销语言的理解有制约作用。据调查,大多数的顾客首先是凭对推销员第一印象的好坏,从而决定是否关注推销员推销的商品。一般人在初见面几分钟之内,就会给人形成第一印象,而这正是推销工作顺利与否的关键。因此,在商品推销过程中推销员必须对自己的仪表、着装、饰品、站姿、走姿、坐姿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面对顾客之前,一定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得到顾客的尊重,使顾客产生好感,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态度上,推销员要热情诚恳,礼貌而亲切。使用推销语言时要伴以由衷的微笑和热情,在情感上缩小与客户的距离。在谈话初期,先采用适中的音量和速度,等辨别出对方的特质后,再调整自己的音量和速度,让客户觉得你和他是“同一类”的。四、心理语境的顺应

接受心理是制约和影响推销语言修辞表达的重要因素,是语境中的主导因素。“具有审美内容的修辞话语,只对接受者的语言中枢形成外部刺激,但是外部刺激只有通过主体的心理状态,才能产生相应的接受反应。”而“接受者以自己丰富的心理活动投入修辞接受,并在修辞过程的终端,影响接受效果。”因此推销语言要重视接受者的心理语境。在零售学中有这样一项统计:20%的顾客是事先已计划购买某种产品,80%的顾客都是临时产生购买欲望而购买商品的。很多人逛商店、看商品,往往是情绪的驱使,不一定有明确的购买目的,对这类消费者,就应送上一句:“试一试吧,不买没关系。”售货员边说边拿出商品给对方,促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兴趣。正当顾客试穿或试用的时候,再说几句得体的夸奖语:“这衣服简直就是为您定做的,您穿着气质真好!”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最喜欢受到他人的尊重与赞扬,在顾客感到一种满足的同时再伺机告知价格,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最后成交时,再说上一句:“先生,您真有眼力啊!”这些推销语言是在不让对方感受压力的原则上,一层一层地推动他并促其完成购买行动。此外,恰切的推销语言还可以消除顾客的疑虑,使顾客产生信任感,促成顾客的购买。

除了喜欢拥有愉快的购物氛围等相同的心理,不同的顾客由于身份、教养、个性和心理不同,因此习惯和需求也不同,有的顾客注重实用,有的讲究唯美,有的追求名牌。推销语言要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促成顾客的购买行为,还要重视不同的顾客的个性特点、理解能力和情感因素,对不同的接受心理选用不同的恰当而巧妙的推销语言,成功地发现对方的内心需要并满足他,使顾客在心灵上受到触动,顺利地建构了趋同性接受语境。如针对有的顾客追求商品的新颖和时尚,有的还有崇尚名牌的心理,推销员应该强调推销商品的新潮、领先或突出其表现地位和身份的作用。在某市的一家华侨商店,有一对外商夫妇对一只标价为3万元的翡翠戒指颇感兴趣,想要购买又嫌价格太贵,不买却又难以释手。推销员看出这对夫妇的心思,巧妙地对这对夫妇说:“某国总统夫人也曾光顾此店对它爱不释手,只因价格太贵,也没舍得买。”这对夫妇闻言果断地付钱买下了这枚翡翠戒指。随后得意洋洋地走出商店。这位推销员强化顾客好炫耀的心理需求,达到了推销商品的目的。

推销员在推销中有意或无意语用失误会误导顾客。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有的推销员为顺应接受语境,促成顾客的购买,提高效益,频频使用具有误导作用的如“享受”、“高档”、“高级”、“超级”、“精美”等语词。它们在语义上属于表达模糊概念的模糊词。由于它们表达的概念不明确,因而造成语义模糊现象。“享受”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为“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为“享用、受用”,而许多推销员却在本应承担的责任或是赠送顾客一些不值钱甚至是伪劣商品时使用该词,借此误导或攻克顾客的消费心理。某超市在顾客购买50元以上的商品后赠送的“精美”礼品竟是一根重量不足30克的火腿肠。还有的推销员为了达到促销目的,打出“跳楼价”、“挥泪大甩卖”、“拆迁大清仓”等幌子,欺瞒顾客。这类违反“修辞立其诚”原则的伪修辞尽管能达到一时的推销目的,但从长远来看,只会自毁推销员以及产品的形象。

推销员不注重推销语言的接受语境,在推销中和顾客产生语境差导致推销失败的情况也不少。曾有一位推销员向外国顾客介绍商品时,因为不了解外国顾客的情况,而按照对中国顾客的方式来接待,结果就把顾客赶跑了。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英国客人在商店里表示出对一件工艺品感兴趣时,推销员取出该工艺品,然后对顾客说:“先生,这件不错,又比较便宜。”顾客听了她的话后,丢下商品转身离开了。为什么这些话会把这位顾客赶跑呢?原来在与中国人截然不同文化背景的英国人心目中,买便宜货有失身份,这是表达者和接受者的民俗文化语境差导致了推销工艺品的失败。还有的推销员为卖弄专业知识,频频使用令人不解的专业术语,使得顾客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例如保险行业许多难懂的条款不仅让投保人“雾里看花”,就连一些专业人士也很难深刻理解条款的精髓,因此难懂的条款遏制了许多人购买保险的积极性。用顾客听得懂的通俗化的语言向顾客介绍产品,这是最简单的常识。推销员对产品和交易条件的介绍必须简单明了,表达方式必须直截了当。用过多书面化、专业化的语句,接受者就不能理解该信息的内容,这样就会产生表达者和接受者的语境差和沟通障碍,最后导致推销失败。还有的推销员过分夸耀自己的产品或诋毁其他的公司产品,引起客户的反感。因此在推销时既要突出自家商品的优势和卖点,又要注意满足准客户喜欢比较的心态,自然地引导客户让客户自己放心做出购买决定。

总之,推销语言如果能顺应接受语境,迎合接受者的心理,就能吸引接受者并促成其购买产品,达到推销的目的。相反,如果忽视接受语境,特别是接受者的心理,非但达不到促销的目的,甚至会引起接受者的反感使他们排斥即根本不接受。

参考文献:

1、龚黎莹.推销工作的第一印象:商品推销语言[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

2、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sales.推销案例分析[EB/OL].www.top-/Article/txal/200708/8381.html,2007-08-31.

4、黄小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论推销语言的美感要素[J].商业文化,1999(1).

5、张旭.浅析影响人员推销业绩的非语言交流因素[J].商场现代化,2006(31).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篇10

关键词:推销语言;接受语境;顺应;接受心理

在当今商业社会中,人们经常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推销员,听到各种各样的推销语言。推销语言是商品推销员在商品推销过程中用来与顾客进行沟通、切磋、洽谈的一种特殊的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推销产品。在这里,推销员或售货员是表达者,客户或顾客是接受者。

“买卖不成话不到,话语一到卖三俏”,由此可见推销语言的重要性。推销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接受语境中以其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接受者的听觉,满足接受者某一方面的心理需要,使接受者有充分的感受并调动审美体验时,才能走进接受者的心灵。如果忽视了接受语境,不了解接受者的需要和兴趣,推销语言就很难引起接受者的共鸣。因此,为了使推销语言做到有的放矢,就应该研究推销语言在接受语境的顺应,特别是对其中起主导因素的接受心理的顺应。顺应理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于1999年他的《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强调语用学是“从认知的、社会的、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Verschueren,2000)”,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顺应理论从语言的选择与顺应出发,全面描述和阐释了人类使用语言的各种现象及其心理机制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语言运用的实质。语言顺应包括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这里只谈与推销语言关系最为密切的语境关系顺应。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的选择应该与语境顺应。

语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语言本身的环境,如词语、句子、段落的前后关系。另一个方面是说话的环境和言语的各种有关背景,小的如言语交际的对象、目的、时间、地点等,大的如时代、地域、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语境因素对语言运用、语言意义、语言理解的影响十分显著。而“在表达语境中发生的修辞活动,进入接受语境,才是真正进入了意义生成的空间。”接受语境包括接受者接受特定话语时的语言语境、经济文化语境、场合情景、主体情况等。以下分析推销语言对各种接受语境的顺应:

一、言语语境的顺应

言语语境也就是上下文语境。例如有位顾客想买一双皮靴又表示价钱太贵,推销员说:“您的想法和我原来想的一样,总认为买一双一般的皮靴比较经济实惠。但从长远看,买这种价钱贵一些的保质包修的皮靴更合算,它款式新颖,皮质好又耐穿舒适,穿上能使您风采倍增。”推销员通过肯定句式承接对方言语的意思,巧妙地道出自己的主张,说明了“价高质优”和“价廉质一般”哪种更合算的问题,引导对话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加深了顾客对商品的好印象。在顾客方面,由于自己的话被对方接下,认为自己受到了肯定与接纳,逐步打消了拒绝心理,产生了购买欲望。

二、民俗文化语境的顺应

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提出。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包括当时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识。“由于修辞话语既是审美符号也是文化符号,因此,审美信息的获取,往往与文化破译联系在一起。由此推导:接受者文化经验的差异,必然产生修辞接受的差异。”由此可见,推销语言要被理解和接受,必须要打动接受者,而要打动接受者有时就必须借助于蕴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因子,发掘能够引起接受者感情共鸣的文化资源。在使用推销语言推销商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谈到推销商品的商品名。这些商品名也是修辞化的推销语言。深圳香江酒楼的“柴把鸡”改名为“抱财鸡”,就是顺应当地喜吉祥并讲究生财之道的民俗文化接受语境,因而倍受欢迎。香港的名牌领带“金利来”的命名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其品牌创始人曾宪梓起初并未把英文名“Goldlion”译为现在的名字,而直译为“金狮”。从字面本身看,虽然“金”和“狮”都代表的是财富与权利,但考虑到香港方言中“狮”字容易和“输”谐音,不免让人联想到“金子全输”或“尽输”。如今的名字“金利来”有金钱名利一齐来的含义,搭配出良好的联想意义,为其最终成为知名品牌打下了基础。这些都说明推销语言要顺应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尊重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

三、情景语境的顺应

情景接受语境是指推销发生的场合,包括推销的时间、地点、表达者、接受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各人所起的作用、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服饰、表情、肢体、姿态等无声语言)以及使用推销语言时发生的事件、时空方式等因素。

美国雷顿公司总裁金姆曾当过推销员。在一次定货会上,组织者规定每人有10分钟登台推销的时间。金姆先将一只小猴装在用布蒙住的笼子里带进会场,轮到他上台时,他将小猴带上讲台,让它坐在自己肩膀上,任其跳窜,一时间场内轰乱。不一会,他收起小猴,场内恢复平静,金姆只说了一句话:“我是来推销‘白索登’牙膏的,谢谢。”说完便飘然离去,结果他的产品风靡全美。金姆独出心裁,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接受情景,同时用简短的推销语言制造了最佳的接受效果,使接受者对商品名有深刻的印象。

推销语言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包括:服饰语(衣着、饰物、个人用品)、表情语(目光语、微笑语)、肢体语(首语、手势语)、姿态语(姿势和身势)等等。无声语言对推销语言的理解有制约作用。据调查,大多数的顾客首先是凭对推销员第一印象的好坏,从而决定是否关注推销员推销的商品。一般人在初见面几分钟之内,就会给人形成第一印象,而这正是推销工作顺利与否的关键。因此,在商品推销过程中推销员必须对自己的仪表、着装、饰品、站姿、走姿、坐姿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面对顾客之前,一定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得到顾客的尊重,使顾客产生好感,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态度上,推销员要热情诚恳,礼貌而亲切。使用推销语言时要伴以由衷的微笑和热情,在情感上缩小与客户的距离。在谈话初期,先采用适中的音量和速度,等辨别出对方的特质后,再调整自己的音量和速度,让客户觉得你和他是“同一类”的。

四、心理语境的顺应

接受心理是制约和影响推销语言修辞表达的重要因素,是语境中的主导因素。“具有审美内容的修辞话语,只对接受者的语言中枢形成外部刺激,但是外部刺激只有通过主体的心理状态,才能产生相应的接受反应。”而“接受者以自己丰富的心理活动投入修辞接受,并在修辞过程的终端,影响接受效果。”因此推销语言要重视接受者的心理语境。在零售学中有这样一项统计:20%的顾客是事先已计划购买某种产品,80%的顾客都是临时产生购买欲望而购买商品的。很多人逛商店、看商品,往往是情绪的驱使,不一定有明确的购买目的,对这类消费者,就应送上一句:“试一试吧,不买没关系。”售货员边说边拿出商品给对方,促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兴趣。正当顾客试穿或试用的时候,再说几句得体的夸奖语:“这衣服简直就是为您定做的,您穿着气质真好!”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最喜欢受到他人的尊重与赞扬,在顾客感到一种满足的同时再伺机告知价格,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最后成交时,再说上一句:“先生,您真有眼力啊!”这些推销语言是在不让对方感受压力的原则上,一层一层地推动他并促其完成购买行动。此外,恰切的推销语言还可以消除顾客的疑虑,使顾客产生信任感,促成顾客的购买。

除了喜欢拥有愉快的购物氛围等相同的心理,不同的顾客由于身份、教养、个性和心理不同,因此习惯和需求也不同,有的顾客注重实用,有的讲究唯美,有的追求名牌。推销语言要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促成顾客的购买行为,还要重视不同的顾客的个性特点、理解能力和情感因素,对不同的接受心理选用不同的恰当而巧妙的推销语言,成功地发现对方的内心需要并满足他,使顾客在心灵上受到触动,顺利地建构了趋同性接受语境。如针对有的顾客追求商品的新颖和时尚,有的还有崇尚名牌的心理,推销员应该强调推销商品的新潮、领先或突出其表现地位和身份的作用。在某市的一家华侨商店,有一对外商夫妇对一只标价为3万元的翡翠戒指颇感兴趣,想要购买又嫌价格太贵,不买却又难以释手。推销员看出这对夫妇的心思,巧妙地对这对夫妇说:“某国总统夫人也曾光顾此店对它爱不释手,只因价格太贵,也没舍得买。”这对夫妇闻言果断地付钱买下了这枚翡翠戒指。随后得意洋洋地走出商店。这位推销员强化顾客好炫耀的心理需求,达到了推销商品的目的。

推销员在推销中有意或无意语用失误会误导顾客。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有的推销员为顺应接受语境,促成顾客的购买,提高效益,频频使用具有误导作用的如“享受”、“高档”、“高级”、“超级”、“精美”等语词。它们在语义上属于表达模糊概念的模糊词。由于它们表达的概念不明确,因而造成语义模糊现象。“享受”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为“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为“享用、受用”,而许多推销员却在本应承担的责任或是赠送顾客一些不值钱甚至是伪劣商品时使用该词,借此误导或攻克顾客的消费心理。某超市在顾客购买50元以上的商品后赠送的“精美”礼品竟是一根重量不足30克的火腿肠。还有的推销员为了达到促销目的,打出“跳楼价”、“挥泪大甩卖”、“拆迁大清仓”等幌子,欺瞒顾客。这类违反“修辞立其诚”原则的伪修辞尽管能达到一时的推销目的,但从长远来看,只会自毁推销员以及产品的形象。

推销员不注重推销语言的接受语境,在推销中和顾客产生语境差导致推销失败的情况也不少。曾有一位推销员向外国顾客介绍商品时,因为不了解外国顾客的情况,而按照对中国顾客的方式来接待,结果就把顾客赶跑了。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位英国客人在商店里表示出对一件工艺品感兴趣时,推销员取出该工艺品,然后对顾客说:“先生,这件不错,又比较便宜。”顾客听了她的话后,丢下商品转身离开了。为什么这些话会把这位顾客赶跑呢?原来在与中国人截然不同文化背景的英国人心目中,买便宜货有失身份,这是表达者和接受者的民俗文化语境差导致了推销工艺品的失败。还有的推销员为卖弄专业知识,频频使用令人不解的专业术语,使得顾客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例如保险行业许多难懂的条款不仅让投保人“雾里看花”,就连一些专业人士也很难深刻理解条款的精髓,因此难懂的条款遏制了许多人购买保险的积极性。用顾客听得懂的通俗化的语言向顾客介绍产品,这是最简单的常识。推销员对产品和交易条件的介绍必须简单明了,表达方式必须直截了当。用过多书面化、专业化的语句,接受者就不能理解该信息的内容,这样就会产生表达者和接受者的语境差和沟通障碍,最后导致推销失败。还有的推销员过分夸耀自己的产品或诋毁其他的公司产品,引起客户的反感。因此在推销时既要突出自家商品的优势和卖点,又要注意满足准客户喜欢比较的心态,自然地引导客户让客户自己放心做出购买决定。

总之,推销语言如果能顺应接受语境,迎合接受者的心理,就能吸引接受者并促成其购买产品,达到推销的目的。相反,如果忽视接受语境,特别是接受者的心理,非但达不到促销的目的,甚至会引起接受者的反感使他们排斥即根本不接受。

参考文献:

1、龚黎莹.推销工作的第一印象:商品推销语言[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

2、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sales.推销案例分析[EB/OL].www.top-/Article/txal/200708/8381.html,2007-08-31.

4、黄小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论推销语言的美感要素[J].商业文化,1999(1).

5、张旭.浅析影响人员推销业绩的非语言交流因素[J].商场现代化,20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