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学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9 15:48:17

美育教学研究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音乐课堂;美育教学

一、大数据和音乐教学

大数据作为一项技术革命,利用海量的数据信息,挖掘数据资源。数据量大且种类繁多是大数据最突出的特征,但数据价值相对较低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信息处理速度快且时效性高则是与传统数据进行区分的显著特征。很多音乐爱好者借助大数据方式将音乐素材到音乐社交平台,国内相对熟知的网易云音乐、QQ音乐、虾米、全民K歌、抖音以及豆瓣、新浪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以及国外的Facebook、Youtube、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或者视频网站进行音乐分享和交流。无论是教学、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尽管很多人对大数据的准确定义还不熟知,但已经深受大数据的影响。音乐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大数据网站对教育的重要性。一些设计者基于大数据网站设计了自己的资源平台,并和更大的数据网站进行关联,为音乐教学服务。

二、高校音乐美育教学现状

当前,高校音乐课堂美育教学多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开展,且多以课堂教学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实现形式。从当前来看,自北大蔡元培1919年提出音乐美育理念之后,各艺术高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艺术教育,美育教研室、音乐教研室以及素质教育教研室等逐渐建立,并且不断有经费投入到音乐美育教学实践中。此外,不同校团组织通过大学生艺术团、校乐队、校文化活动等形式开展音乐美育。但国内音乐美育总体起步较晚,且教学基础薄弱,除国内几所重点艺术和综合性大学能够保证音乐美育的顺利开展外,多数大学的音乐课堂美育教学无法实现预期效果。此外,大学生音乐基础较弱,水平不一,对音乐学习重视不够,选修课等参与度不高。非艺术类高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直接影响音乐美育的普及程度,音乐美育教师没有必要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管理体系、音乐教材以及音乐美育相关标准和评估实施困难。

三、大数据时代音乐课堂美育教学的开展对策

(一)明确美育培养目标,创新教学管理

大数据时代高校音乐课堂美育教学旨在借助信息化资源优势,通过多元化美育音乐素材的渗透发挥对大学生人格塑造作用。通过开放性的教学课堂,培养新时代具有人文关怀、独立和谐、热情积极、才思敏捷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大学生。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对音乐美育教学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因此,音乐课堂上应该通过创新教学管理,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发挥大数据挖掘音乐美育资源的优势,为学生营造开放性的美育教学空间。借助网络培养个性化的音乐人才,将音乐课堂延伸至网络。同时借助网络数据反馈,实现互动交流,借助国内专业的音乐社交网站或者时下流行的社交应用软件进行社会互助学习,打破音乐课堂美育教学的时空界限,实现音乐课堂的开放式管理,适应大数据时代学生对音乐美育教学的新要求。

(二)改善音乐课堂美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大数据作为一种技术革新,应用于音乐美育课堂实现对传统音乐课堂的突破,音乐美育教学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发展理念都应该实现转变。应该认识到大数据对学校教育的深刻影响,正视当前音乐课堂美育工作的不足,回归音乐美育的本质。对音乐作品的教学、创作进行全新审视,提升大学生发现音乐美,激发音乐艺术作品审美价值和表现力。利用大数据平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培养高层次的音乐审美。

(三)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丰富音乐美育教学资源

基于大数据的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对音乐教师的美育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音乐美育教育中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根据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基础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美育教学中注重学生自我音乐审美意识的提升,在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音乐艺术作品创作时,注意结合社会背景以及时代音乐审美,使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形成独立的判断和见解。教师作为音乐课堂美育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该勤修信息技术素养,挖掘音乐美育素材,借助艺术院校精品课、教师优质课件、远程教教育海量资源以及各种网络音乐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完善音乐资源库,提升教学资源质量,提升音乐美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篇2

美是纯洁道德、陶冶情操和健全气魄的强大源泉。惟其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则显得更为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审美观。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美育,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首先,语文学科涉及范围广。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综合学科的性质”,[2]这一特点,直接导致了语文审美教育的丰富性。其次,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和基础性,而且具有思想性和文学性,它充满了美学感染力。“语文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它一开始不仅按照需要的法则而且同时按照美的法则来塑造人的。”[3]所以说,它处处充满美和艺术的气息。

二、语文教学中的美学内容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美是丰富的,概括起来,主要有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方面。先说自然美。语文教学中描绘大自然美景和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文很多,作家在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也表达了作家独特的审美观点。追求生活美,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高尔基曾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就是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就是和人们中间的鄙俗做斗争,并善于在人们中间找到好的东西;就是在人们的心灵中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高尔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认识社会美。社会现象是纷繁复杂的。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的崇高与伟大,最易激发读者的美感。真正的美是一种优美的,高尚的感情,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会是神秘的、新奇的,由于特殊的身份和特定的年龄阶段,使他们不可能真正认识到社会的复杂,而文学作品恰恰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认识社会“真面目”的平台。探求艺术美。艺术是以其美打动对象。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既有优美动人、和谐完整的形式,又有丰富深刻的生活内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以艺术的语言来表现生活、表达感情,并打动读者的。”[1]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艺术的角度,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进而指导学生去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从而揭示作品丰富深刻的生活内涵和社会意义。

三、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我们应当这样说,学校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美育同样不可缺少。这是因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才智和情操的树立和培养,都不能离开美的感受和熏陶。而语文教学作为传播美的殿堂,则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这种美育的任务。(一)通过朗读,紧扣词语,采用恰当的方法,应用有声语言引导学生深刻体验作者在作品中所传达的“美涵”,启发学生正确的认识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文学作品是形诸于文字的书面语言,学生受语言文字能力的限制,对课文中美的感受要大打折扣。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教学,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的效果大大提高,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语调变化和绘声绘色的表情达意中,体味许多讲述不清的美,使学生获得艺术享受。(二)围绕意境,调动联想与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和创造美的能力。意境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着力创设的和谐统一的情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目都描绘了优美的境界,如春花秋月、青山绿水,这些东西都构成了引人入胜的意境。“要感受、理解并表达这种情景,就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去感受作者在作品中营造出的优美的意境。”(三)分析典型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操。作品中的人物是作品的影子,它引导着作者的情感流向。人物有美丑、善恶之分,而作者在作品中给我们传达出的艺术形象大都融入了自己的审美观,使这个人物形象才散发出动人的魅力。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表现人物美的课文很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人格带来的魅力。语文教学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抓住美的引发点,就能牵动学生分析形象美的思绪,逐步形成辨别美丑、善恶、是非的审美观念。值得指出的是,在引导学生分析美的形象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丑”的形象的塑造所体现出的作者的审美理想,如郑屠、夏洛克等。要让学生知道,这些丑类形象的塑造是对丑的嘲弄与否定,他们同样曲折地反映了作者追求美的理想。分析人物形象讲美,不能抽象、呆板的说教,而要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了解美的意义。同时也可以按照学生认识美的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美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除上面提到的三点外,视听教学也是其中的一种,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视听方面为美育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没有美,生活就不会丰富多彩;而没有美育,语文教育则就是片面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适应了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真正可以使语文成为师生乐教喜学的基础工具课程。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真正体味美育的情感超越,愿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开出鲜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黄立华.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J].中学语文教学研究.1988.6.20.

[2]尚培德.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研究.1991.1.14.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美术鉴赏;慕课;混合式教学;通识教育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简称MOOC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根据ClassCentral统计,截至2018年,参与慕课运动的高校超过900所,累计上线课程达1.14万门。《美术鉴赏》作为河北工业大学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优良的教学传统和丰硕的教学成果,在河北工业大学的美育建设和建筑与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课程是基于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的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通过对从史前至20世纪西方艺术发展历程的梳理,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人的艺术观点,熟悉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掌握西方艺术流派演变的基本脉络,提高跨文化思维力和评价艺术的洞察力。2017年3月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河北工业大学组织了首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美术鉴赏》成为首批资助建设的课程之一,尝试将贡布里希的艺术理论和大学美育教育相融合,开发适应我国院校大规模在线教育特点的美育类通识教育在线课程。

一、慕课建设思路与方法

首先,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研究框架,根据课程总目标将问题按梯阶层次结构进行分解。第一,分析美术鉴赏课程现状与建设目标之间存在的相关问题,依据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多层次结构模型。第二,以上一级要素为准则对同一层次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相对重要程度确立模糊矩阵。第三,对网络精品课程评价要素的分析,确定各相关要素的相对重要度。第四,对所有方案进行研究排序,最终确定课程框架。其次,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主流平台的相关慕课资源进行调研分析,分别从慕课的定位及目标选择方面、慕课的制作形式方面对国内外美术鉴赏类课程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经典性、通识性、完整性、艺术性的目标定位。慕课定位及目标选择方面:调研数据结果表明,同类在课程的定位和目标选择方面主要有两种趋势:一是面向美育类通识教育,二是面向学科基础类专业教育。2017年学堂在线慕课平台归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鉴赏类课程有6门,其中面向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2门,侧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分别隶属于两所985学校、一所211学校;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平台归属艺术设计学科的美术鉴赏类课程有6门,分别归属于两所985、一所211大学和两所地方大学,全部面向美育类通识教育;国外的同类课程主要面向学科基础类专业教育,EDX慕课平台的鉴赏类课程主要有3门,几乎都侧重于专业领域的理论指导与艺术实践,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依然拥有足够多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MOOC),同时兼顾校内小规模限制性反转课堂教学的需要(SPOC),决定了课程定位于目标选择方面必须强调“经典性”和“通识性”的建设原则。所谓“经典性”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必须排除个人喜好与主观经验对课程内容的影响;所谓“通识性”是指课程定位应建立在适应不同教育背景与受众人群的多样化终身学习的基础上,避免过分强调小规模特定人群的学习体验。课程以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这部经典著作为理论基础,使课程获得超越时空的经典性和权威性,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依据课程设计的系统性、程序性原则,将整个课程按照知识结构分成绪论和九个章节,同时根据每个章节划分9-10个知识点,共92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对应一个微视频,各个知识点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以适应慕课学员碎片化的学习时间。课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讲述方式解构经典,尽量避免复杂学术术语对初学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使其成为能够适应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年龄阶层的学习者的需求。根据“学堂在线”大数据分析显示,课程学员分布地区比较广,规模化拓展潜力大。国内生源覆盖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35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国外生源分别来自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等10个国家和地区,课程以大学本科学员为主,已经涵盖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直至研究生教育的各个阶段。学员教育水平多样性,充分体现出课程的“通识性”原则,而这种“通识性”则源于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和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通过对西方美术发展历程的梳理,不断开阔胸怀和眼界,丰富情感体验和人文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陶冶高尚情操,培育深厚民族情感,包含道德意志、情感和世界观,体现“思政与美育”相融合的教育观。慕课制作形式方面:对于国内外的11门鉴赏类课程的制作形式分析对比表明,在慕课制作形式方面基本都采用出镜的课堂授课的形式录制,制作形式单一,缺乏移动媒体时代的技术特征,很难长时间维系学习者的兴趣点与注意力。这就要求慕课制作形式必须坚持“完整性”和“艺术性”,所谓“完整性”是指课程碎片化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所谓“艺术性”是指制作形式和课程设计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既要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移动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又要符合大规模开放课程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因此“微纪录片”的制作形式成为最佳的选择。每个知识点时长尽量控制在3-15分钟之间,通过运用历史影片数据、历史照片、文物、遗迹、美术作品等素材资源进行拍摄,采用Flash动画与视频特效剪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辑制作。这种动画为主的技术手段既有助于进行建筑结构或视觉艺术构成形式方面的演示,又有利于分析理解复杂抽象的美学理念和创作技巧,帮助学习者在移动媒体通讯技术环境下快速融入课程情境。因此“微纪录片”的制作形式使课程彻底摆脱了传授式的课堂录制模式,枯燥的理论讲授让位于更加直观的影像和动画演示,这种移动网络媒体时代的技术特征,使得碎片化的学习体验成为可能。项目组经过半年的筹备与制作,“慕课”体系逐步成型。2017年12月《美术鉴赏》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开始内部测试。2018年1月15日启动校选《美术鉴赏》SPOC混合式教学试点项目。2018年3月24日首轮《美术鉴赏》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通过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认证,以随堂模式在“学堂在线”平台正式上线。开设时间为每年的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授课对象涵盖本科各专业及社会学习者。2018年9月《美术鉴赏》配套多媒体课件在“第二十二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河北赛区作品评选中荣获三等奖。2019年12月1日《美术鉴赏》成功登陆“学习强国”首页“每日慕课”,相关视频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截止至2020年7月28日共开设4个轮次MOOC,两个轮次的SPOC,共有20654人参与课程学习,实践证明了《美术鉴赏》所开创的经典性、通识性、完整性、艺术性的课程定位,代表着移动媒体时代慕课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开辟了移动媒体时代全新的学习体验。

二、混合式教学实践

混合式教学指的是网络线上与线下的混合,进一步改进大规模网络在线教学的局限与不足。如今全国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利用各类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在此背景下,河北工业大学围绕《美术鉴赏》课程资源的建设和混合式教学研究工作两者同步展开。课程的网络慕课资源主要采用随堂形式进行推广,依据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的实施。即线上学习慕课视频及单元练习、线下进行重、难点讲解及讨论辅导。每个学期的教学环节共11周,线上学时24、线下32学时,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环节。第一是课前线上导入阶段:营造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导入学习内容,在上课之前必须明确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包括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或者是生活中运用这些经验,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自我激励的学习氛围与环境,释放学生的创造性需求。第二是课堂讲授阶段:知识点的反思与内化、重点难点讲授、课堂讨论、答疑。课堂讲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阶段,由于慕课视频的技术特征,导致了知识点以碎片化的短视频形式存在,而线下课堂教学是以宏观的视角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连接在一起,彼此之间互为作用,相互依存,片面强调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无法发挥在混合式教学中的特点与优势。第三是课下自主学习:根据课程进度、观看慕课视频、完成单元测试。线下自主学习是慕课资源的一大技术特点,拥有高效便捷的网络技术特征,但会占用大量的课外时间,很容易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刷课”已经成为在线教学的一大负面特征,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压缩视频时间、提升慕课制作技术水平,整合教学内容与凝练知识点,特别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是信息反馈阶段:参与线上线下互动讨论,为同学提供公开表达艺术观念的机会。给予关注、认可及鼓励,通过对学习水平的认可,鼓励大家尽量参与进来,获得更多的反馈与评论。课程成绩由线上成绩和线下作业成绩两个部分组成。线上成绩包括线上期末考试成绩、视频单元成绩(观看视频数量和完成程度)、讨论单元成绩以及线上作业单元成绩占50%。线下成绩依据是学生完成期末作业的数量与质量,讨论的参与程度、教师考核意见(鉴定),占50%。根据2020年河北工业大学春季学期两组混合式教学试点班的数据分析表明,线上成绩的完成程度比较高,视频单元与作业单元基本都能够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讨论单元和考试单元的得分率也非常高,从学堂在线提供的大数据曲线来看,学生课外学习效率与参与度比较高,回帖数量达到1985条,讨论区参与规模超过92.53%的同平台课程。线下作业成绩通过完成创作的数量和质量来核定,结合平时表现统一评定,主要创作理念、构图形式、材料运用和创新点等四个方面进行作品水平的综合评定,采用这种方式评定成绩,学生完成作品创作的质量比较高,能够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既可以发挥出传统授课的课堂教学优势,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果,又充分利用了优质“慕课”资源丰富了学习体验,包括创作说明在内的系列作品提交率达到98%,出勤率达到98%,根据期末总成绩分析优秀率屡创新高,参与学生239人,其中90-100分154人,占比64%;80-89分65人,占比27%;70-79分11人,占比5%;60-69分4人占比2%;0-59分5人,占比2%,顺利完成了疫情期间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验证,圆满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美术鉴赏》课程在充分研究与吸收国际先进在线开放教育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慕课教学资源建设和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对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的解构,赋予课程超越时代和文化的经典特征;以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核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讲述方式强化了课程的“通识性”特征;以碎片化的知识点和“混合式教学”弥补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以“微纪录片”的制作形式,开辟了移动媒体时代全新的学习体验,赋予课程设计“艺术性”,为高校美育建设提供了系统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希望能够为相关院校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建设与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08).

[2]纪九梅.2018慕课发展概要与未来趋势———以Coursera、edX、学堂在线、Udacity和FutureLearn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9(09).

[3]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4).

[4]姚友明.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应用与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08).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审美教育;美学价值;高中语文

加强审美教育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语文既是高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艺术学科,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育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尤为显著。有研究表明,有着良好审美观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有着更强的竞争力,其作用可见一斑。

一、加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学界对于高中语文教育的研究结果主要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美育质量息息相关,而且美育应该从中学开始强化,高中教育是美学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中有趣的故事,深远的意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美好的美学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美学观念与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将这种锻炼过程赋予课堂,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的美学价值。高中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学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穷的,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并用来指导生活,同时将美学与哲学包含其中。高中语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认识语言,学会使用工具获得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历史与人类发展的进程,为学生将来理解美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将对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加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育强调和谐与品味,这同时也是审美的关键所在。对于学生来说,接触美育的知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审美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美学的艺术感知,建立审美体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是名家名作,涉及古今中外,包括天、地、人、物、事等,艺术形象丰富多彩,深邃意境引人入胜,优美词句凝练生动,抒情色彩强烈感人。这些都是良好的美育资源,利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增强,以及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不仅揭示了真理,还传递着美的信息。高中语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本质、规律及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传递着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美。语言文字美、优秀文化美等,对于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结合学生个性实行个性化审美教育

审美态度的演变与人类社会从一开始的发展并行,体现在人们的身体和智力活动中,这种美的享受与人们的审美创造性相关。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性格、兴趣和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例如,在讲解《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搜集相关资料,自主理解。在课堂教学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网络上一些好的示范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静心倾听,想象词中所呈现的画面,然后用文字描绘出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可以是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学生发言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点评。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对这首词产生个性化的审美情趣,认识到其中所表现出的长沙秋景的自然美,感受伟人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结语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审美教育已经受到了当前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非常差,审美教育效果低下。审美教育能够丰富人的文化生活。语文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实中存在的所有美学现象,重点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肖欢 单位: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1]黄小红.作文真实性的高中写作教学实效性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2]杨体明.高中生作文审美现象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3.

[3]王慧萍.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互动式教学;策略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高度重视美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意义。在新时代,高中要加强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从整体上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个性化发展的平台。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入手,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开展深度交流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认识到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内涵和教育价值。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内涵

美术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高中美术教学需要基于学生对美的需求,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感知更丰富的艺术特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美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教师应通过不同的角度,更好地引导美术鉴赏教学的走向,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1]。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美育内涵,其内核更趋向于对师生关系的把握,通过创新的教学思维和方式建立良好的美术教学课堂组织架构,使美术鉴赏教学由以往的单向知识传授逐步演变为双向的思维交流,从本质上推动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学习思维的转变,帮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获得更多启发。这样,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使学生将所学美术知识充分内化,打通美术鉴赏与审美情趣培养之间的渠道,彰显美育特征。这有利于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观念的发展,并构建综合型的教学模式,让高中美术教学逐步迈上更高的台阶。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育价值

在美学思想与方法论的指导下,高中美术鉴赏课被赋予了更高的教育价值。教师需要让学生借助对美术事物本质的了解,探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使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中获得成长。首先,高中美术鉴赏课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下,学生可以获得不拘一格的教学引导,通过与教师的积极互动,创新学习模式和方法,让自身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获得全面发展,激发探究意识,提升审美素养。其次,高中美术鉴赏课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情感是美术鉴赏中至关重要的内容,通过对美术作品开展有情感的鉴赏,学生能够感悟作品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作者试图通过作品传递的精神,提升鉴赏能力。最后,高中美术鉴赏课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美术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尤其是美术鉴赏课蕴含的艺术内涵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事物的正确审美标准,并借助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优化师生关系,以此实现师生共同发展[2]。

三、高中美术鉴赏互动式教学的策略

1.优化教学目标,传递美育内涵。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厘清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脉络,使教学既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能够传达美术鉴赏的内容,并使教学目标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尤其在美育思想的渗透下,美术鉴赏课更需要完善教学目标,以目标为教学实践的导向,让美育思想内涵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滋养学生的意识,最终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3]。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美术教学,结合育人框架提出了三维培育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维度的知识传达,帮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具体而言,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践中,教师应落实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成长。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推动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主动创新,并获取更有效的认知体验,形成情感的内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践中,教师应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艺术蕴含的美育内涵渗透审美思想。2.丰富互动情境,提升审美能力。当代素质教育理念认为,美术有着丰富的展现方式,并可以依赖多元化的情境,实现对艺术内涵的传递与渗透。基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教师能够进一步彰显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实践价值[4]。一方面,教师要营造轻松的美育环境,在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减轻压力。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通过鉴赏美术作品培养审美意识,领悟作者传达的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要优化美育渗透氛围。审美思想在美术鉴赏中的渗透,应当遵循潜移默化的规律。基于此,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如,教师可在鉴赏《蒙娜丽莎》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探究作品背后的故事,领会达•芬奇在作品中透露出的情感,以强化对作品的鉴赏、理解能力。这样,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的背景故事感知当时的社会人文思想,以便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与联想。3.创新互动形式,获得鉴赏能力。美术鉴赏课的教学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受个体差异性、认知领域及思维层次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往往不同。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改变以往教学中的问答模式,依托新的互动形式,融入更丰富的美育内容与精神内涵。这样能够使课堂教学传递出丰富的美育信息,并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帮助学生实现认知与能力上的创新发展[5]。如,教师可借助美术鉴赏课开展实践活动,以博物馆为实践活动载体,组织学生鉴赏博物馆中的文物,并让学生撰写报告,在课堂中讨论、交流。又如,教师可以《一槌定音》《鉴宝》等电视节目为蓝本,模拟节目情境,让学生参与“节目”的互动环节,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以《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推举一名“嘉宾”,其余人员担当“智囊团”的角色。在鉴赏明朝沈颢的《闭户著书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深入点评和鉴赏作品,从不同维度理解、分析作品,最终使学生通过鉴赏感悟古代文人清高、孤洁的品质,使学生在获得审美能力的同时深入体会美术作品的魅力。4.提供互动平台,扩展互动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推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不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发生了改变,以往的单一化模式逐渐向着多元化模式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关注美术鉴赏教学,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互动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讨论、提问、演示等。因此,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学情入手,选择互动教学模式,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探讨。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性学习模式,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成员探究、师生交流互动等。这种活动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提升,为其全面、健康、发展夯实基础。以《各异的风土人情》鉴赏课为例。首先,教师要从实际学情入手,让学生自主思考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吉祥图案的寓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其次,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深入探究,利用网络或书籍等不断拓展、深化对作品的认识,深刻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这样可以基于合作探究的形式增强生生、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5.互动教学评价,发挥评价作用。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课堂的归纳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归纳总结就是梳理和回顾知识内容,其中涉及作品表达的思想、创作的技巧以及主要背景知识等。课堂归纳总结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更好地吸收知识、消化知识、巩固知识。在高中美术鉴赏互动式教学中,互动评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学生层面看,互动评价可以让师生角色互换,促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知识。如,教师在《父亲》鉴赏教学中,可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让学生从作品的表现技法、风格、时代价值等方面开展组内评价,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教学评价可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总结、反思途径,使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评价中要对学生开展综合性的点评,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让教学评价发挥激励、引导学生的作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素养、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推进,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地位日益突显。基于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互动教学的作用,增强美术鉴赏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合作能力得以良好发展,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嵩.高中美术互动式鉴赏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31):27.

[2]张艳萍.高中美术鉴赏互动式教学的实践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5):8.

[3]陈乔乔.高中美术鉴赏课如何进行互动教学[J].文理导航(中旬),2015(8):56.

[4]赖小琴.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中的应用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9):78.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育;研究

奥古斯特•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观察美、鉴赏美对于人类情怀感受具有重要指引的意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培养小学生挖掘语言魅力、感受语言内在美、感悟语境意蕴美,从而运用于生活中甚至之后行业领域中,是小学教师的教学核心内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需要后天的学习及生活中感悟而来,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需要在平时的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出对美的感受力。也因此小学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新理念,去引导学生从课文插图及语言文字中享受语言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品味

只有学生对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意识才能进一步提升鉴赏品味。小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学生对鉴赏品味好坏的准确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重心。鉴赏品味的提升离不开读。因此小学教师要营造阅读的情景意境,帮助学生投入到课文中与作者情感达到共鸣。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具有对美的感知及鉴赏后,需要对美进一步的思考及创造,是美的进一步情感升华。学生要通过自身对审美的感悟来渗透到各个区域中去应用实践,提升艺术美为社会美、甚至自然美的境界。将自身对美的追求提升到大众美的渗透,将美的魅力广泛共鸣是美育的最高境界。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开展方式

美育教育的培养过程需要循序渐进。要想使小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美感能力提升,就需要做好平日的情感体验工作。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读、说、听、写方面重点入手,引导学生在课文教学中认识美、挖掘美、欣赏美、创造美。

(一)美育教育方法——读,建立美的感知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通过朗读、诵读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及内涵。学生在语言文字上的捕捉领悟能力、对意象文字的敏锐感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美的感知程度。因此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粗读、精读、品读的阅读方法,感受课文语文的形式美、韵律美、辞藻美,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感受意境,领悟作者字里行间的胸怀。语文教学中通常优美的文字,精美的插图都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初步的美观意识。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感悟认知能力。

(二)美育教育方法——说,表达美的感悟

小学生阶段正是性格养成的基础阶段。由于小学生比较爱玩、活泼、好动,对事物注意力坚持度不高,因此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表达。开始时可以是童谣、儿歌形式,而后可以通过播放生动画面来调动课堂气氛。由较低的审美展示到较高审美展示过渡性开展,引导学生慢慢去表达对于所展示美的感悟想法。在共同交流挖掘美、分享对美的感悟观点、获得他人共鸣感受的同时,口语的表达训练可从侧面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美育教育方法——听,提升审美品位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文章意境情景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审美能力。如通过MV视频、声音的旁白、MV人物、动作表情等视觉、听觉感官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加深对文章文字审美的进一步领悟,帮助他们学会将抽象文字想象成形象画面情景,培养他们的思维拓展、创新能力。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是良好的语文教学手段,也是常用的一种美育教育方式。它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呈现引导学生尽快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对课文的再次阅读,感受课文的辞藻美。通过听的美育开展途径帮助学生提升对品味的鉴赏水平,建立审美事物美丑的正确价值观。

(四)美育教育方法—写,创造美的升华

若要全面提升对语文教学的美育能力还需要具备将美感转化为语言表述的应用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教师起初可以设置一些写作难度低的主题,教师可就主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简述一段文字,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比如主题是花朵,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植物的具体形状、气味、颜色来展开对美的感悟,将此种感悟通过一些优美的辞藻表达,提升他人的审美情趣,使自己文章与他人情感达到共鸣。不同的口语、听读训练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程度。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学生对审美的心理历程。“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该给学生多多提供课外活动的机会、既可以使学生在观察及领悟中更多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使学生将感悟灵活运用生活中,将美提升到深刻层次为将来升学教学文化积淀基础。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通过美育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身心发展,是美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效地结合美育教育及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读、说、听、写方面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感悟能力,是小学教师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作者:沈洁 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二中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安翠霞.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浅析[J].教学研究,2015(3).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初中音乐;美育教育;策略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美育一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育的实质就是运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是非观念、良好的审美情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对于美好事物的辨析能力,提升其美的创造力。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各方资源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一、提高教师素养,加强榜样作用

教师教师作为音乐课堂的主要引导者,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也应该提升自我的素养,为学生树立一个美的榜样,用榜样作用影响学生的审美观。首先,作为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不迟到不早退,常带微笑,热心帮助每一个学生,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注意保持乐观向上,健康的状态,把积极阳光的形象展示给学生。其次,教师要热爱音乐这个学科,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尽量选择简单明了的语言来介绍音乐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踏雪寻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歌舞表演,亲自上阵表现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最后,教师应当有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要树立多元的文化观念,平时要多多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不要凭个人喜好局限于一种风格、一种类型,而是要扩宽眼界,海纳百川,以此来加深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如果面对着这样的老师,日积月累,肯定会受到教师人格魅力的熏染,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跟随教师得到了良好审美观的熏陶。

二、开设多种活动,营造美的氛围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音乐活动开设得比较少,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的听音欣赏的阶段,即教师把歌曲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安静地聆听欣赏作品。但想要更好地达到美育的目标,教师就要尝试着开设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比如,在《雪绒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男女合唱或者多声部合唱的方式来对该曲目进行演绎,让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歌曲的美妙,还体会到合唱的魅力。再比如在“荧屏乐声”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班上举办音乐会,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分小组进行展示,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欣赏各自心目中经典的荧屏金曲,促进同学们的音乐交流,从而让他们学会辨析音乐的优劣之处。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要放下老师的架子,扮演学生的同龄朋友,与学生一起热情尽兴地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去,让课堂变成音乐的海洋、欢乐的海洋,在美好的氛围中达成美育的目标。

三、改革教学方式,重视自主学习

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的科目,光靠老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是要学生有自己的理解,从而真正地了解和喜爱音乐。真正的学习者都是有着自主学习的习惯的,音乐的学习更应充分把握好自主学习的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品析作品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对于那些学生独自理解不了的音乐作品,再给予一定的引导,来逐步培养起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习惯。例如给学生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之前,要根据作品中含有西南民族音乐的特点,准备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音乐作品来课堂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入的了解。教师要改变以往主导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把填充式的教学改为互动式,让课堂充满活力。再比如在《唱脸谱》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带唱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讨论,鼓励同学上台展示,并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四、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审美实践

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生活环境对于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音乐课堂中进行美育教育时,也不该拘泥于课堂,而是应该努力扩宽教学领域,从更多的方面来加强美育与学生的联系。比如可以从学唱喜闻乐见的民歌入手,在学校通过课间广播等形式,播放我国各民族地区的优秀民族歌曲,例如《山歌好比春江水》《月光下的凤尾竹》《翻身农奴把歌唱》等等,让学生在课后也接受经典音乐作品的熏陶。教师在课堂中要多多提问,把作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到一起,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适当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音乐之美,比如“寻找有故事的电视歌曲”“爸爸妈妈最喜爱的歌”等等之类的活动。一些音乐作品体现了作者的气节,教师就要把作品所体现的精神告诉学生,并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向他们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另外,音乐教师还要多和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加强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给其他老师推荐适合他们课件使用的音乐,把音乐融入到初中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五、结语总之,美育教育对于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音乐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的优势,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提高自身的素养,开设多种教学活动,改革教学方法,多多联系生活实际,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罗小敏.论初中音乐教学与“美育”教育[J].文艺生活旬刊,2014,(05).

[2]孙付霞.例谈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4,(55).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篇8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起源于原始社会生产劳动的舞蹈艺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用它独特的艺术语言生动地记录了华夏文化的荣辱兴衰,彰显着传统文化精神,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该书着眼于中国舞蹈编创中注重形象的传统,借助舞蹈形象语言的研究,将舞蹈艺术与中国舞蹈文化相结合,走一条健康而具有传承性的舞蹈创作和发展之路。作者以其渊博学识对中国舞蹈所承载的各种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从诗词歌赋、雕塑建筑、舞台布景等多方面,论述了舞蹈同我国民俗文化、哲学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揭示出舞蹈艺术所蕴含的传统民族文化精神。本书共六章内容,在第一章中国舞蹈的文化特质中,作者主要阐述了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意象”与“情境”、“神”和“形”、“飞动之美”等重要理论问题,通过对中国舞蹈美学探究得出中国舞蹈美学具有的三大特征:对于“意象”的追求、线的“飞动之美”、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在第二章中国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中,作者论述了“中国舞蹈形象之意象”、“中国舞蹈形象的美育作用”、“舞蹈创作中的形象思维”、“中国舞蹈形象中的再现与表现”、“中国舞蹈形象的精神审美”等问题,指出中国舞蹈的艺术形象所具有的精神气质是对理想境界的人和事物的弘扬,对真善美的歌颂以及对丑恶事物的批判,在艺术表现中强调人文思想及诗意情怀。第三章舞蹈形象的艺术品质,作者主要从动作方向、语言表述方向、编导主客体关系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舞蹈动作作为表达语言和作为动作的不同,强调舞蹈内在的文化因素是舞蹈“形象”的灵魂,确定了结构在表述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只有顾及到舞蹈语言的舞蹈动作才能产生相应的表述能力。第四章身体运动的空间时间与形象认知,作者在论述舞蹈形象与认知时,大量引用了传统文化中的“道”、“赋比兴”、“立”、“意念”、“大唐气象”等,指出要想充分理解舞蹈,首先要体味蕴藏在舞蹈背后的文化品质即传统文化精神。第五章舞蹈形象语言的编导教学,通过大量的舞剧实践案例,深刻剖析了舞剧中所蕴藉的文化因素,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把握其文化底蕴,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通读全书,不难发现,作者在每个章节的阐述中,或结合悠久的历史故事,或借助传统的诗词歌赋,或通过对经典舞剧作品的探析,清晰地展现出舞蹈与传统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论述中使读者潜移默化地通晓了中国古代乐舞风尚及相关舞人传奇,领略了传统舞蹈艺术的辉煌与奥妙,感受到了华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深刻感知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审美风尚。可以说,该书是一本舞蹈类著作中不可多得的孕育着中国传统文化大观的佳作。

二、案例丰富,内容详实———全方位探讨舞蹈艺术形象语言

“图文结合”是该书的另一突出特色,尤其在编创、舞剧、演出等范畴下,该书列举的丰富案例、写作形式为国内同行进行同类题材作品的编写提供了借鉴,由此所构建的写作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与指导意义。基于各章节的研究需求,全书共列举了46个案例。例如在阐述舞蹈形象部分关于“象外之象”中列举了舞剧《兰亭修竹》;在舞蹈形象的精神审美研究中列举了《梁祝》;在舞蹈编排教学中列举了中国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这种结合案例的写作模式贯穿了全书,从内容与形式上构成了统一的整体,同时,在结合案例之上凸显了舞蹈艺术语言作为研究核心的针对性意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指出解决方向。以第六章舞剧创作中形象语言的深化为例,在本章最初,作者率先提出结构立意作为舞蹈艺术语言的作用,结合舞剧《原野》的创作及上下场的演出,分析了结构对于形象塑造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强调舞蹈艺术形象语言对于舞蹈形象及表现力的重要性,倡导用舞蹈语言塑造鲜活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形象来感染观众,达到艺术与情感的共鸣。而且,该书在论述不同案例的同时,也注重不同案例的表达侧重点。如第二章中国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中对舞剧《兰亭修竹》的案例分析中,作者着墨不多,简单阐释了其所蕴含的传统精神———君子气度,而在第六章针对舞剧《半生缘》,作者用大量的笔墨详细分析了舞剧表现的承载物———“镜子”的寓意,从第一幕“镜子”运用于姐姐的内心刻画到第四幕“镜子”运用于妹妹曼桢的舞段,对“镜子”寓意的变化进行了细致而详尽的论述。所有案例都没有脱离对舞蹈形象语言的关注,作者通过对形象语言的研究,明朗了多年来舞蹈创作领域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指出形式与内容应当统一,突出舞蹈形象的同时,基于舞蹈动作寻找舞蹈表达的言语方式,实现舞蹈艺术情感的表达。该书跳出理论框架桎梏,基于案例分析的写作模式,不仅对学生认识舞蹈形象、舞蹈语言、舞蹈编创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为相关学者撰写同类书籍及舞蹈编创提供了借鉴经验。

三、理论反哺教学实践,美育陶冶道德情操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篇9

(一)课程门类单一,教法陈旧,教材杂乱,未能建立音乐美育教学体系

音乐教学作为高职公共课程中的一个类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较为普遍地存在课程门类单一问题,如常见的主要有音乐欣赏、流行音乐欣赏、影视音乐欣赏、舞蹈欣赏等。并且在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常常随意进行更改和删减、增加,开设的课程往往只是根据学校教师的音乐背景进行设置,而这些科目之间也没有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音乐美誉培养的特点进行设计与规划。学生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发言权和参与权,被动地服从教学门类与内容的约束,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一厢情愿”,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过程也往往只是采用欣赏聆听、观看视频等传统方式,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再者,在教材的选择上更是出现随意性,针对市场上关于音乐欣赏的大量教材,教学组织者往往没有通过慎重的对比进行教材的筛选,造成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滞后或者超前。整体上来讲,还未建立较为科学的符合高职学生实际的音乐美育课程教学体系。

(二)教学内容以欧美和现代流行音乐居多,涉及民族传统音乐内容少

在音乐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为了贴近当前高职学生的娱乐兴趣爱好,教学组织者往往主要采用近现代的欧美音乐作品和中外流行音乐作品开展教学活动。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学生的兴趣欣赏习惯,却在客观上忽视了对传统音乐特别是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介绍。传统音乐这种常被学生冠以“落后的”“鸡皮疙瘩的”等词汇的民族宝贵财富实际上也被组织引导者给误解了。因此,使广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距离且避而远之。

(三)课程定位仅限公共课程,忽视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音乐课程一般只是一门公共的院级选修课程。目前,公选课的学分要求并不高,学生在众多的院选课(包括非音乐美育课程)拿到规定学分其实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问题更在于院选课中并没有设定限定性的院级选修课程,这就使得音乐美育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并没有普遍的参与度。作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和途径,高职院校逐渐忽视了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

二、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重技能、轻文史哲的观念盛行

高职院校近十年来的发展速度之快,在校生和学校数量规模之大,社会影响之广,是先前未曾见过的情景。高职院校为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得到广泛的认同,也为我国劳动力素质提升和社会就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也正是因为其快速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壮大,一些隐藏的问题逐渐地显现出来,特别是高职院校在顶层设计上重技能、轻文史哲的问题更是突出。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来讲基本实现了初衷,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在担负社会民族文化学习传承中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种不足在不远的将来将会越发显现出来,将会明显制约高职教育的纵向内涵发展,脱离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旨要求。

(二)互联网情境下高职学生忽视传统的音乐美育

在目前社会发展中,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互联网技术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无限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知识触角。作为高职大学生来讲,他们充满着朝气和探索新事物的热情,在网络视觉中常常不能进行自我管理。并且随着外来新思想、新文化的涌入,在社会音乐娱乐化的大环境下,高职学生在主体上排斥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就成为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冷遇有外在环境的重要影响,而这个大环境又恰恰影响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因此,使得大学生们逐渐忽视了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主动关注。

(三)高职音乐教师在主客观上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和习惯

如果说高职院校在顶层设计上没有过多关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问题,如果说社会现代化互联网情景使音乐娱乐化倾向性成为现实是造成传统音乐被忽视的重要原因,那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高职音乐教师在主观上迎合了学生的爱好兴趣,也是造成传统音乐文化学习课程受到冷遇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音乐教师原本可以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适当加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介绍和学习,丰富和完善教学的内容,这不仅是一份义务,更是一份责任,而现实中,也被各种原因限制住了。

(四)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问题突出,影响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面对高考生源数量整体上下降的趋势,近几年高职学生从入学门槛上来讲要求是非常低的,客观上也存在着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较为薄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专业技能知识都显得非常吃力,更不用说学习传统音乐文化“不务正业”的提法了。高职学生主体上的文化素质突出影响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实施工作也就不难理解了。

(五)传统音乐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问题

从传统音乐本体出发,也确实发现在其发展中似有停滞不前的状况。在音乐表演形式、表演内容、音乐作品的创作发展、音乐的表演手段和推广宣传等方面都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越发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山野调查与民曲采风在当前社会物质价值过分夸大的衡量体系里显得单薄难支,表演形式更是在新环境、新技术使用中显得寒酸和卑微。传统音乐本体发展的阻碍使得受众群体日益受到冲击显得不扎实、不稳定,而一旦受众群萎缩自然影响传统音乐的发展内在动力。

三、文化传承视野下高职音乐公共课程改革的主要路径

(一)高职院校对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制度设计是关键

目前的传统音乐文化学习和传承的形势是非常紧迫的。作为高职院校来讲,需要主动承担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让广大学生在传统音乐学习中深入了解民族优秀文化,进而培养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自觉和自信。这就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上进行学习内容要求等的制度规定,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音乐美育、文化传承的关键。高职院校可以在院选课学分设计中规定音乐美育课程的学分要求,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接触音乐美育课程的学习过程。

(二)开足音乐美育课程科目,高职音乐教师在传统音乐文化学习中起主导作用

音乐美育课程不仅只是常见的音乐欣赏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多样性地开设美育课程的门类,建立美育课程的体系是当前教育教学研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从根本上改变一直以来因人设课、随意更改和取消课程的乱象。这种美育教学体系建设以重视传统音乐文化为己任,高职音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是主导。这是因为现实中高职学生的选择过程往往具有被动的特征,他们很少主动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意义。这种情况的改变就应该由音乐教师作为导演,引导学生在慢慢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接受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三)以地域特色教材开发为核心,以传承区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突破口

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其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这是在课堂上很难通过一两个学期就能够学习、了解和掌握的。目前的民族音乐学习参考作品大都因为其编写对象主要针对本科以上学生主体而不大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的基本实际,往往缺乏实践过程的指导。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在进行院选课教学过程中加大校本教材的编写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展对于本地区优秀传统音乐作品的整理收集和整编工作,一方面便于学生对本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增加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有深度地学习和挖掘民族音乐,丰富和延伸民族音乐的内容。这也在实际中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突破口,在形式多样的实践中丰富学习成果

当前,音乐美育课程普遍的教学过程一般是以欣赏聆听为主,在实践环节和学生参与方面是比较薄弱的,这种教学方法往往难以衡量学生的接受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和指导对于传统音乐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民间歌曲学习来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介绍不同版本的民歌,观看聆听不同版本的视频、音频材料外,增加教师的现场示范演唱和教唱就可以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在开口实践中体会民歌的艺术魅力。这种方式不但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也使学生心中高大上的传统音乐艺术回归校园生活。民间歌曲回到学生当中是学习和掌握、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路径。在不断实践过程当中掌握演唱的基本能力,背诵一些优秀的作品,提高学习的效果,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四、结语

美育教学研究范文篇10

本文结合高职语文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美学教育规律参透其中,努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发挥高职语文在人才培养中的审美教学功能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高职院校;教师素质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当今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腾飞的时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不断要求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与革新,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更应该与时俱进。在教育教学中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这对在新世纪落实科学教育观、全面推进高职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高职语文教学中,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将反过来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和效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近几年高职教育盛行,各高职院校普遍扩招,造成大部分高职学生基础都比较差,尤其是语文水平相对偏低,只能理解和把握一部分教学内容,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或参与其他课堂互动环节,甚至有学生连学过的单词都不能准确流利地读下来,课堂气氛很不活跃。更严重的是学生语文水平差别悬殊,教师很难做到分层次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最严重的是学校教学模式单一,语文教学缺乏足够的分类指导,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方面,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这使得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得不到脱颖而出的机会,在应用能力方面得不到更多的培养。

(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和“唯理智教育”的盛行,使得大学语文课堂成为单一的向学生移植知识的过程,教学指导思想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教学方法跟高中相比也没什么变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审美情趣对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作用,对待语文课本的讲解只是领读和解释生词、翻译课文,讲解语法,告知学生练习题答案,这样泛泛讲授,以课文、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不注重补充课外知识,谈及学生感爱好的话题,缺少美的内涵,学生也只是埋身于题海和积累词汇,语法之中,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失去了它原有的美。

三、审美教育的特点

(一)形象性

(二)愉悦性

(三)普遍性

(四)深邃性

(五)感染性

(六)自由性

(七)实践性

四、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挖掘语文学科中美的因素,让学生感受形象美,利用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语文与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一样,都有它独特的语音、语调,假如再深入地感受,会发现它有一种韵律美,节奏美。另外,我们知道,任何民族文字的书写都会在使用中提出美化的要求,依照几何图形设计的语文字母流畅、简省、快捷,堪称绝妙的线的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另外,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且都是名篇佳作,篇章多,题材广,如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材料,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水平,熔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于一炉,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又是学生在借鉴模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实践的最好见证。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水平,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博学博爱,敬德敬业,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饱满的热情,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宽容心,执著的追求,同时应认真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孜孜不倦地探求教学规律,把教学和教研融为一体。要将审美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首先必需具备语音知识,把握规范的发音和朗读要领,把语文本身所具有的韵律美展现出来,只有有了教师语音、语调的标准化,才有广大学生的语音的基本准确,才能使得大家感受到语文语音的韵律美。生动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是一种享受。

(三)美化课堂氛围

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字母、单词、句子的书法比赛,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和追求,用事实让学生懂得“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用事实让学生感受到人人都有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欣赏需要有形象的感受、活跃的想象、情感的体验和理智的引导,这样才能真正走入美的境界,从中获得感官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表现美,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爱好,进而提高教学效益,达到培养审美教育的目的。

五、小结

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使课文在脑中有声有色活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借偶然事件看到普遍性、必然性,借有限的景看到无限的情。`总之,语文学科是一门技能课,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把握一定的绘画、书法、音乐、表演、朗诵、编剧和导演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可以在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发挥一些特长激活课堂教学,把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同时也给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美的氛围,自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审美的境界,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天地。学科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它包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它要求教师把艰苦的教学活动同深厚的审美修养融合起来进行美的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运用美的规律以造福社会,创造出更新,更美的世界,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审美修养。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在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程广友,柴华。当代大学审美教育的功能与实施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