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9 15:48:23

汉语言文学理论

汉语言文学理论范文篇1

论文摘要:基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当前高师院校中文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要求我们在编订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同时又不乏普适性的文学理论教材以及开设相应的课程以加强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时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公务员之家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风骚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其次,注意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加强文化研究类课程的建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领域的激烈变革,我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电视、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同时,文艺活动前所未有的市场化,这一切“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审美’的经典定义”。在某种意义上,文学这一传统范畴与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使中国当代的文化现象呈现出较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何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文艺学课程的改革呢?这里值得提及的是近年来为众多学者所倡导的文艺学的“文化论”转向,文化研究是剧烈的社会转型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面对急剧变化的现实,打破原有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综合交叉,从而形成新的学术应对面的结果。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影视文化的普及,图像、网络文化代替了以往以印刷、出版为基础的文化传播方式,这些变化使我们已经很难固守传统上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门类为中心的文学观念,适应时展的需要,文艺学学科几年前已经:出现了“文化论”转向。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师,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引导中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给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所培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剖析各种当代文化现象的能力,作为对时代所提出的这一问题的回应,在文学理论课程建设中,我们是否应当开设文化研究类课程?

汉语言文学理论范文篇2

一、思路清晰,内容丰富

该书研究思路清晰,研究内容丰富,通过对语言教学,追寻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共融的特征进行论述,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拓展课程教学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基础课程教学研究、高师中文师范生专业素养教育因性而别的探索等内容,极大完善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研究内容。受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实际需要和产业发展体系等多种因素影响,传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遭遇时代新困境,影响了本专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全面创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要重视化解学生面临的各项问题,消除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负面认识。应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未来从业方向和职业特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建设良好的知识学习平台,持续优化专业群建设机制,实现学生知识、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理想目标。

二、框架完整,重点突出

该书研究框架完整,研究重点突出,通过按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等两个维度详细论述,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类)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现代汉语课程的学习方法、文化心理分析背景下的中国现代作家写作等内容,为当前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引。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在当前重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要重视与做到:一方面,引导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全面了解自我,弄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及未来从业方向,提高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熟悉度与认同度,帮助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就业方向研究,提升学生的职业成长认识。通过联系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匹配的岗位、邀请往届校友现场解读等方式,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造直观、形象的岗位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

三、案例丰富,实用性强

汉语言文学理论范文篇3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

汉语言专业的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促进学生掌握更加深厚的汉语言知识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实际的汉语言课程教学工作,应该基于一定的教学工作任务和目标,展开多样化的教学知识管理,在开展汉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掌握多样化的教学知识,并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来设置多样化的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基础技能的教学,同时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的教学培养,结合汉语言专业知识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

1.整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汉语言专业的知识内容往往是较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或者是知名的文章,其中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学素养,这些知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以在开展相应的汉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设置,结合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等核心课程内容做好教学内容的建设,有针对性地做好取舍,确保整个课堂教学都是教学经典和具有深厚意义的文学作品及相关文学知识内容。2.浓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凝练文学理论精髓。汉语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好对实际教学内容的综合把握,在确保一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置,尤其要结合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来提炼和浓缩相应的人文知识和蕴含的人文素养,积极发挥出汉语言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优化,设置整体教学规划方案,将人文素养的知识内容融入实际的核心课程教学中去,确保学生能够感受到相应的人文素养,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3.因地制宜地自编教材。汉语言专业的教学工作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的岗位需求来进行设置。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共同开发相应的教学教材,开展针对性地实训实习,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另外,可以在汉语言专业教学过程中,开展相应的项目任务教学,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打好基础。在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过程中,还要紧紧围绕相应的工作环境,设置专业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到后续工作岗位中会使用到的知识内容。还要结合工作岗位需求变化对学生的学习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所设置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尤其要体现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思路和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思路,更好地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在进行汉语言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外学习和自主学习。高职院校针对相应的汉语言专业教学设置出相应的课程网站,并设置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以将相关课程的教学录像、课程教学文件、教学课件、经典教学项目等上传到网站上,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以此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综合性的知识学习需要。

三、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考核体系

针对汉语言专业的教学工作,应该结合团队考核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设定和考核,同时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知识来设置多样化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实际的知识学习中,培养自身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借助相应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发送到教学组长手中,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攻坚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综合知识学习中更好地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学热情也能够被有效激发出来。

四、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

汉语言文学理论范文篇4

1.存在的问题

1.1专业课程实际分布不均衡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是三年,而在这三年中,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的是公共课程,几乎没有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感受这个专业的魅力,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多专业课程需要两个或三个学期才能上完,比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还有一些课程从时间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需要上完一门课程才能开始另外一门课程,比如上完古代文学才能上现当代文学,理论课程必须放在语言、文学类课程之后等等。由于大学一年级没有开设专业课程,大学二年级才开设,所以很多专业课程都集中在大学三年级,这对于即将进行实习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压力。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共三大块: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而课程设置的主要部分(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专业课。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这种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90后大学生的知识需求,也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实践课这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目前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安排方面,只是局限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和秘书实务两个方向,也已经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

2.改革建议

2.1文理渗透,形成通识教育思想

我们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以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论、文学理论等作为主干课程,课程结构中基础理论所占的比例较大,实践课程相对偏少,“宽口径”特色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不够。此外专业方向课程少,如只根据师资力量开设了文学语言类基础课程,其他如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古代小说研究、修辞学和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和海派文学等课程,则没有开设;因此,专业特色就显得不够鲜明。课程建设方面应以“课程开放”为标准,开设新课,改造老课,既保留传统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又形成突出能力运用为目标,按“通识课”思路、“适应性”原则、“多接口”模式,建设便于自学、实用性强、适应面广、学以致用的新课,并改造原有的传统老课,最终实现“课程开放”。课程类别应包含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公选课程以及实践环节课程等。还应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

2.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所以该专业的一般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如何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方案,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应注重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的结合,进一步强化听、说、读、写类应用课程以及办公自动化等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能力的课程,在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文学采风与创作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很好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陕西这个文化大省的优势,以古今作家的故里或者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作为实习基地。首先由专业教师讲课,进行专业认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第一线深入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本专业基本理论或技能等。再通过深入民间采访、请专家介绍、座谈会讨论等形式,最终要求学生或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加工,或对著名作家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写出调查报告,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学创作或文学鉴赏以及批评的能力。

2.3实行学分制,多开选修课

目前主要是以课内必修课学习为主,选修课非常有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有宽厚的知识面,应该多开选修课,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研究能力。课程设置应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课程,又具有可供学生就业选择的方向课程,同时更具有开阔学生视野和拓展知识面的公选课程,形成课程设置“宽”和“厚”的鲜明特色。可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中国话剧研究;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与批评专题研究、比较文学、民俗学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一方向修读专业选修课学分;建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生选修2-3门历史学课程、2-3门政治学、哲学课程、1-2门社会学课程,以完善知识结构。

2.4增加实用性课程,重视就业培训

汉语言文学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性教学理念;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是高校课程里涉及面广的人文学科,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科目,贯穿于学生一生的知识技能。高职院校应结合专业教学特色,创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学科融会贯通能力。[1]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重要性

汉语言文学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在展现人文精神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汉语言文学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但能促进学生快速深刻地学习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当前,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汉语言文学在教学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继承我国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应当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学中蕴藏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面临着来自网络文化的挑战,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与时俱进,将实践活动与学习理论有效结合,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难题。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有着很强的学科特点,具有语言内在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互联网下的时代需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语言演化规律,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进程。受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环境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很多高职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就是语文、是说话,说话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不需要学习,并且语文对自己的未来就业起不到任何作用,与其花时间学习语文不如多学专业技术,为自己未来就业打好基础。在这种学习理念下,有些学生长期旷课、缺课,认为与其上课不如利用这个时间做兼职,赚一些零用钱;更有甚者,有着学生认为不如利用这个时间放松娱乐。总而言之,很多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方面都出现了不感兴趣、应付差事等消极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在汉语言专业方面的学习和学业的顺利完成,甚至影响到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发展。2.考核评价机制单一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大多都已建立起汉语言文学课程考试程序与题库,课程结束后会根据课程内容安排相应的考试,以考查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掌握程度。这种考核方式一般都有固定的题型、大致相同的内容、指定的教材、框定的范围、基本的阅卷程序等,会造成学生为追求分数、取得学分,课堂上忙于记笔记、考试前急于借笔记、考场上奋力誊笔记的现象。很多教师表示,在批改学生汉语言文学试卷的过程中发现,会发现几百份汉语言文学的考试答卷,雷同之处比比皆是。可见,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教学已经成为模块化的教学形式,缺乏新意。高职院校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考核机制使学生逐渐沦为笔记复印机,不仅检测不出教学的实际效果,更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积极地思考,也不会培养出具有文化底蕴的专业型人才。

三、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高职院校要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程度,加大专业的宣传力度。如在学生入学前或者正式开始教学之前,通过开展知识讲座、交流会、邀请优秀毕业生、印发知识手册等方式向学生全面介绍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而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焕发出勃勃生机。2.创新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课程教学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是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要利用学生想要接触社会和互联网上新鲜思想的这一特点,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切入点。高职院校并不是封闭的空间,不可能与社会上不断涌现的新思想、新思潮相隔离。因此,收集整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结合时展潮流,解读和阐释新社会文化现象,让汉语言文学教学最终成为有时代性、有特色的、鲜活的学习平台。从时代语境变化的角度全面审视汉语言文学课程内容,将现实生活因素、现代观念等引入教学课程,确保汉语言文学常教常新。3.结合学生专业展开教学汉语言文学具有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特点,很多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设计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发展出带有教师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会试图整合学科内容,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规律,力求做到突出重点、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强化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以防在教学中出现重复交叉,却又遗漏知识点的现象,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古文和现代文体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方式,将语文教学置身于多元化情境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言实践应用能力。[2]高职院校也应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熏染,掌握语言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确保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能够摆脱专业束缚[3-4];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如广告文案、新闻传播等专业,汉语言文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就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为教学目的;对机械、计算机等专业的高职学生,教师可以增加说明文类的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逻辑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机械的使用方式。教师要切实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与从业技能,以实用性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应用型教学理念的有效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4.提供实践平台,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依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最终目的。部分企业在招聘时,比较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由于汉语言文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顺应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倡导理念,也应当有效融入实践创新与应用观念,兼顾企业的人才需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践平台,这不但是学生的学习实践,也是教师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都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完善教学内容。因此,高职院校要正确认识并有效挖掘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才能进一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应用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5.提高审美能力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体现出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具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汉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首先,汉语言文学作为涵盖了我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一种综合性文学形式,是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审美教育是指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教师运用相关的艺术教学方式,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对美的体验,与具体理论相结合,并开展教学,深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美化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5]其次,高职院校开设汉语言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在学生进入社会后,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与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如教学理念发展滞后、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单一,未能优化教学结构;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感到语言学习的枯燥乏味。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大都是以古代文学为主,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会产生较大的距离感,很多学生还会产生学习的排斥感,缺乏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教师要针对古文类的汉语言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以热播的历史类影视剧为话题,与学生讨论其中的语言、建筑、服饰等传递出来的古典文化,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将学生引导到汉语言的教学中来。最后,审美教育是贯穿于学生一生的素质文化,是学生一生的精神财富。汉语言文学不但是一种专业知识,还是学生感悟生活的重要工具,提升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水平。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大都会将一些与之相关的文学知识融入其中,通过阅读与学习文学作品,在学生的内心当中构建起一个唯美的文学意境,并传递给学生一种无尽的艺术享受。学生在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之后,能够逐渐形成自我的见解和审美水平,并将这种对文化的认知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周围的人,形成良性的文化氛围。教师要合理运用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因素,将不同的对生活的美好认知,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深入解构与诠释文学作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学作品中的唯美意境。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运用与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都发生改变;与之相对应的是,教育事业与教育制度也在不断的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职业技术院校中不可或缺的教育领域,涵盖学生的知识技能教育和精神文化教育,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环节。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水平,关系着我国民族思想品质与道德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应创新教学模式,根据院校的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学生层次,制定教学规划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措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只有院校规划与教师具体教学相结合,才能够培育出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就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雨青.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中华传奇,2019(1):25.

[2]唐雅琴.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12):21.

[3]张启容,徐明波.浅析史料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3(3):15.

[4]董巍.浅析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理念与实践[J].南方农机,2019(1):31.

汉语言文学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研究

1引言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比较传统的语言,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和创新,最好是以应用性教学作为前提,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此才能够加强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工作都对文字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管是说话还是生活都会接触它,因此,需要将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汉语言文学的有效教学。

2汉语言文学的概况

在院校当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不一定都是能够应用到生活中的,因此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很重要,同时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在人才培养的方案当中,基本上都是按照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来排的,我国一部分教师认为实践课程是理论课程的附属品,因此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文学理论知识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先讲授知识,然后再是实践。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已经实现了大众化,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不一样,每个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社会需要的是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我国传统的学科主要呈现出一种中心化的现象,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这样一来就使得教师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体,于是学生之间互相抄笔记、抄作业的现象就越来越多。在就业的时候,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很严格,他们需要学生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所以当今社会有更多的应届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问题。以目前的现状来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利于当代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其正面临着新的改革和挑战。经过相关部门的研究发现,应用性教学能够很好地提升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使得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能够具备更多应用能力,这对于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来说无疑是一次比较大的改革。

3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的改革对策

3.1创新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本身就具备了比较特别的教学特点,它里面包含的范围很广泛,但是却缺少了精度,但是由于其和语文学科比较接近,所以很多专业教师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都会将它的内容和语文内容相结合,努力把重点突显出来,将语文学科的应用性展现出来。汉语言文学的内容创新必须要解决一些低级错误,比如在知识点上出现了内容错误、内容重复或者内容交叉等问题,如果有这样的内容存在,就会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样一来,学生既没有学到知识,反而减弱了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感。好的汉语言文学内容能够提升学生在古代文学和现代文体之间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甚至有不少学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练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利用现代社会学生都很熟悉的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这能够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教师试着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融入进汉语言文学的传授当中,比如任务驱动法等。用一种任务来激励学生,使得学生具备更多的学习动力,汉语言文学对于现代学生来说本来就具备一定的陌生感,但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教师将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之后的教学工作也会顺利很多。除此以外,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汉语言职业技能的培养,要尽可能地发挥出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和作用,既要使得学生拥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又要在这基础上趁热打铁,加强学生的应用技能,这才是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的目的。3.2制造情景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技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造情景进行练习,把实践带到课堂上来,建立各种各样的情景模式,通过这些情景练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制造一个企业秘书的虚拟情景,让学生扮成企业文秘的身份或者站在文秘的角度为某企业写一则广告标语等,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新闻主持人演练一篇报道,有效提高和矫正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在这些过程当中,不断地让学生去听、写、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就在于它具备足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情景教学的实施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来对汉语言文字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以此来获得除了理论知识以外的实际运用能力,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到其精髓和意义,而情景模式的教学方法刚好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汉语言文学的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动手动脑,去分析问题,让学生在特定的语文情景里面去学会独立思考,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而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能够顺应时展的步伐,免遭社会的淘汰。加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实践能力不仅是在最根本处提高学生将来的就业水平,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具备专业性知识的有效手段,让学生们在未来的就业道路上能够越走越好,拥有自己的优势。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就相当于是把读、写、说三部分都融为了一体,学生在这当中更能自主性地找寻自己想要的,从而进行应用性的学习,而这就意味着需要教师在整个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实践能力进行强化。3.3提供实践平台。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时候,相对于理论知识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然而汉语言文学本来就有着比较强势的理论性,所以在应用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顺应我国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倡导来实施教学,要做的不仅是强调理论的重要,而是应该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所以,在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时刻铭记实践、创新、应用,与此同时,还要顾及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工作进行落实,找到专业的对口企业,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实践平台,这样有助于让学生们在企业当中真正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有可以施展的平台才显得比较落魄,而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也比其他专业少,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比较冷门的专业,所以,针对这些现象,学校更应该多给这个专业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4重视实践环节。我国传统的教育都是封闭式的,大多数情况是教师凭借着一本书来对学生进行授课,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就会对很多知识都不通用,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方面的培养。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实践的方法,不是所有方法都是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来进行实践。教师要结合社会和企业的双重需求来制定实践计划,汉语言文学之所以会创新出应用性教学模式,就是由于以往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起到作用的,那么,创新的应用性教学就应该在实践上多下功夫,不能将实践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该落实到实际的行动当中。比如,教师在实践的设计上多掺杂进一些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将两者找到契合点,从而为学生们开拓出一条顺应时展的路径。应用性教学本身指的就是通过理论性知识,来为将来的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展适合现代学生的创新工作,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提并论,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3.5建设实践场所、制定实践计划。我国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体现在工作能力上,所以,学校应该建立起一个既专业又稳定的实践场所,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实践。当学校和企业联系好之后,企业还应当制定一个岗前的培训计划,实施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了解企业,从而施展出自己的能力。如今社会转型的速度非常快,经济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制度也逐渐得到了完善,在这种基础上,汉语言文学也逐渐从冷门专业转变成了各大高校不可或缺的专业。虽然其中仍然存在着不足和遗漏,但是,相对于以前,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确实提高了不少,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也提高了我国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思想道德。而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更多有效的方法才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除此以外,教师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的时候,还应该不断地创新,采取对应的一些教学措施,坚持以实践为主进行教学,实践本身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汉语言文学表达能力,所以,这也是一种对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同时,也为我国培养出了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的未来发展。

4结语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院校的教育对于当今社会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还需要不停的创新和实践才能展现出汉语言文学的作用,而教师对于学生们的应用性教学还需要不断地摸索。

参考文献

[1]刘佳琦.浅谈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100.

[2]钱小丽.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0):367.

[3]李雪.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7(15):30-31.

[4]张煦.浅议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理念与实践[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218.

汉语言文学理论范文篇7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专业发展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考虑专业建设的前提。离开社会实际设计专业发展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最终是要破灭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中文专业人才就应该是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能从事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或汉语言文学研究的人才,这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定位;但另一些人却坚持认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要能够写报告、整材料、搞关系、做杂事。这是一种“下里巴人”式的定位。这两种定位都不是凭空瞎想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依据。但问题是都没有抓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或者是两者“中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适应面相对狭窄的窘困。我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定位在三种能力的培养上,即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它能够恰切地契合目前和相对比较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文学审美能力侧重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切合国家ZHC要求,写作能力培养能为社会输送大批目前急需的“笔杆子”。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是和课程建设密切相连的。确立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密切相连,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到本专业每一个学科,学科建设又是其中内在的基础。学科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改的质量。没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教改就只能流于形式,形式翻新也许能造成一时的热闹,但不可能长久,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态势应该是“金字塔”式的: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学科建设为骨架,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课程、学科、专业,最终达到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色的人才。教学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每一堂课的教学,从理论上讲,都必然要进行教改。没有哪个教师上的每一堂课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认为教改的基础是科研。一门课程或学科中概念、判断、观点的改变,涉及到的是本课程或学科的整个体系,它往往是教改的核心内容。多媒体、导师制等教学手段的改变固然重要,但它还只是形式。概念、判断、观点的改变,如果没有扎实的科研作为基础,那必然是瞎胡闹。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理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最重要的媒介是学生心理上的感悟、体验语言文字魅力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求背诵、朗读、记忆需要识记的学习内容,而且要求他们能理解、感悟、参透这些知识中所包含的自然、人生、社会和艺术的奥秘,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必须要落实在课程的教学中。审美能力是中文学生的基本素养,也是他们今后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文基础。承担审美能力培养的学科主要是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等课程,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则主要依靠古今汉语、语言学、逻辑学等课程。写作能力的训练是语言和文学学科类教学在学生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是本专业各学科能力培养结果的综合检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可以从写作能力的高低上得到验证。为此,可以专门成立写作实验班和面向社会的写作事务所。一方面外聘作家、记者、编辑为学生授课,传授实际的写作技能;另一方面,面向社会开一扇窗口,通过写作事务所,收集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状况,锻炼学生写作的实际能力,同时也给教师教学提供社会反馈信息。

汉语言文学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学;汉语言文学教育;融合

汉语言文学是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融入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汉语言文学教学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学生完善人格,重视汉语言文学教学课程,完善知识结构。二者的融合发展必须要做出多方面的改进和调整,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创造,打造开放包容的文学教学氛围,注重教学实践环节比重的增加,突出文学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本文围绕着人文素质教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发展进行论述。

一.当前文学教育当中的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在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普遍不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之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下,教师过分关注文学理论的灌输,认为汉语言教学就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仅仅需要理论传授,进行一定量的阅读训练就能够达到教学目的。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蕴藏的育人价值没有被发掘出来,对人文素养培养的忽视会导致汉语言文学教学无法适应网络时代下的新型传播方式,比如网络用语的出现正在动摇着学生传统的汉语言思维体系,这时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当起到匡本扶正的作用,如果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就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新的时代背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当中应当注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将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另外一方面,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体现出我国学生的人格建设有待完善,很多学生到了一定的年龄,仍然缺乏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盲目跟风,过度追求个人物质主义享受,这表明了我国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重。如果不能通过汉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长期以来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社会风气败坏,容易使学生缺乏正确精神的指引,造成情绪消沉,消极堕落,不思进取,缺乏理想信念。缺少了人文素养渗透的汉语教学没有实际的运用价值,会让毕业证书成为一张白纸。除此之外,当代汉语言文学教学知识结构更新较慢,课程设置较为单一,没有形成跨学科的学习体系,在另一个层面上影响了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学校角度来说,缺乏对文学实践能力的重视,学生不具备敏捷的文学思维,也不擅长与人沟通,进行社会交往。由此可见,建设新型的汉语教学学科体系应当要首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知识结构,增加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

二.人文素质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融合意义

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教育通过知识转移的方式让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成为学生教学的土壤,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和内在修养,将人文素质教学和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融合,鼓励学生采取正确的态度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情感倾向。首先体现在对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之上,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从不匮乏对于祖国的歌颂和对真善美的弘扬,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白话小说,文学作品无一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渗透着爱国主义文化和先进的理想信念。所谓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经济基础背景之上意识形态的体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形态、民族状况的内心真实情感,因此,汉语言教学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对作品的赏析和对文学价值的解读,更应该挖掘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找到文学教育的根本途径。汉语言文学教学并不是自上而下的知识迁移过程,而是要授人以渔,指点学生养成开拓思考空间的意识,教师应当发挥辅助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在教学当中探求人生价值,形成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2.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应当认识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丰富人生阅历,陶冶情操。经历并不等于阅历,阅历是在思考之后提炼出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学生必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够感悟到生活的真谛,体悟到人生的价值。对于学生的年龄段来说,丰富个人阅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文学阅读,文学作品为学生铺展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美好,感受人生的遗憾,在起起伏伏当中捕捉到文学作品当中的真实美感,如果学生的人生中缺乏了人文素质的灌溉。会导致人生经历乏味且庸俗。人文素质并不全是天生的,需要文学教育的引导和参与,但是不能够一味采用被动学习的方式,应当通过人文素质的激发,调动学生文学学习的主动性,以循序渐进的过程展开文学教学,解读文学作品,扩充文学教育的素材,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美感,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站在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要改变传统轻视德育工作的弊端,不能使文学教学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通过汉语言教学应当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正确的文学审美能力,通过汉语言教学和人文素质教学的结合,辅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

三.汉语言教学和人文素质教学的融合路径

1.创造人文教学的氛围。将汉语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应当注重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氛围,打好二者融合的基础。在这一过程当中,一方面要考虑到人文素质培养的条件,还应当结合汉语言学科的实际情况,将人文素质教育贯彻在汉语言文学体系当中,做到方方面面的渗透。教师首先应当针对本校开展汉语言文学的方式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开展人文素质教学做好外界环境的准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保持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教育,实现教学相长,确保在课堂之上学生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情况,重视对学生的提问过程,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应当当做教学重点加以讲解。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除了营造课内教学环境之外,还应当拓宽教学空间,将人文素质教育延伸到汉语言文学的课堂之外,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打造校园文化学习氛围,带领学生参加诗词朗诵大会、书友会、作文比赛等多种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2.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现代文学教学应当摆脱传统教学观念当中轻视德育工作的错误思想,重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让学生在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的对知识进行运用,完善自身发展,提高人文素质与综合能力,完成预期的汉语教学培养目标。在教学当中,应当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万事万物有自己正确的是非判断。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当中安排一些综合性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思考,通过和学生教师的交流,形成健全发展的人格,如果发现学生的思想存在问题,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重视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摒弃不良嗜好,培养学生健康人格。3.丰富教学形式。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应当体现出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具体而言,教师应当重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开发。在教育的新形势之下,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模式的更多的选择,例如翻转课堂、微课等多种教学模式,都是新型教学理念和新型教学方法的代表。在实现汉语教学和人文素质教学的融合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关注对以上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结合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筛选合适的教学方法。4.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系统化。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较为繁杂,教师应当根据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汇编和整合,选取教学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和安排,利用汉语言文学教育切实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体来说,教师应当根据本班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和汉语言文学基础,以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教学工作的重心,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选择具有文学价值的教学篇目,在讲解的过程中应当调动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情感共鸣,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本身来说,应当革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和校园BBS向学生推送人文教育知识。除此之外,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学教学并不是毫无用处的,尽最大的可能解决文学教育被边缘化的窘态,将人文素质教育和汉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并不意味着汉语教学对其他教学的攀附,而是对汉语言教学题中应有之义的挖掘。综上所述,人文素质教学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融合应创造人文教学的氛围,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丰富教学形式,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系统化,全面显化汉语言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卢琼霞.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融合教学[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7):146-147.

汉语言文学理论范文篇9

一、毕业论义写作基本程序:集体指导、个别指导(三次以上)、定稿初审、省校复审、模拟答辩、案答辩终审。

二、字数、时间要求:6000字以上;半年左右。

三、文本格式要求:另见结构要求及文本样式。

四、关于选题和写作

(一)选题范围: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美学、写作等。

(二)开题报告:须经指导老帅审定通过后,另可进行论文的具体写作,一经确定,上报省校,不能更改。

(三)选题要求及不例:

1、“宜小不宜大”:利于提炼观点,利于中集中展开论述和材料的搜集及运用。

例:论余秋雨的散文(内容涉及很多方面,难于把握和深入)

深味人生,观照心灵——论余秋雨散文的哲学底蕴(只侧重于其散文的哲理性一个方面,利于深入)。

例:论鲁迅小说: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人物塑造)。

试析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艺术特色)。

2、传统论题须有新角度:利用熟悉材料,进行独自思考,形成新的完整的立论和论证。

例: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材料、观点难以通过)。

从《边城》看湘西的民族风情,从沈从文小说看其“湘西情结”。

例:《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都可写,但必须是利用熟悉的材料进行新的立论。

3、必须选择熟悉的作品立论:利于形成自己的观点,利于找论据论证,利于答辩。

例:狄更斯作品中的人道主义、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等(照搬别人立论;答辩临时读、记)

4、确定适宜的论题角度:自己熟悉、理解、擅长的方面:论题要求相对容易简明的。

(I)古、现代汉语,专业性强,材料具体翔实:文学理论深奥,接触少,不懂或未自己研究的决不能写;

(2)作家论、创作论、风格论、流派论等要量力而行,一般可重点考虑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审美意义等。

5、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不属汉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如需参考,可上网点击“一搜”、“白度”、“google”——“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四、写作要求:

I、网上下载的不收;

2、几篇文章拼凑的不收;

3、将一篇主要文章打乱顺序,观点、材料依旧的不收:

4、请他人执笔,自己未读作品,不熟悉作品的不收;

5、拿已毕业的论文不收。

五、关于论文答辩

1、充分熟悉论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

2、充分熟悉和理解论文中所引作家、作品及相关概念的米龙去脉和内涵;

汉语言文学理论范文篇10

一、新传媒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

新传媒制度为文学理论教学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新传媒制度对文学活动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对文学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文学理论教材显得严重滞后。新传媒制度对文学活动造成的影响,正如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指出的那样:“新的电传制度就通过改变作为其先决条件或伴随状况的所有那些因素而终结了文学。”[2]米勒当然不是说文学会因新传媒的出现而死亡,其本意在于强调依存于传统的印刷制度等因素的传统文学观念的终结。米勒说:“文学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沟沟坎坎、因特网之神秘星系上的黑洞,虽然从来生不逢时,虽然永远不会独领风骚。”[3]新传媒时代终结了传统的文学观念,文学却依然会存在于网络之间,只不过文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独领风骚的时代将不会再来。旧的文学观念的终结使希利斯•米勒忧心忡忡,但却导致了我国网民的文学狂欢。在网络世界,先是“下半身”诗人震撼着人们的神经,然后是“口水诗”,接着是“梨花派”。“忽如一夜春风来,文学之花网络开”,文学活动陷入了空前狂欢时代。网络文学的兴起对文学理论教学的打击是致命的,文学理论对网络文学现象完全失去了阐释力。面对新的文学现象,文学理论教材显得陈腐不堪,文学理论的权威形象也轰然倒塌。其次,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严重分离。就当前文学理论教学内容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大而空;第二,脱离学生文学经验;第三,忽略了学生的现实需要。大而空是就教材体系而言。当前的文论教材大多热衷于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希望能够把古今中外的理论成果一书打进,而且不惧难度。因此“理解起来,不要说是低年级学生,恐怕就是一般的非专业课教师也会十分吃力的”[4]。而这样庞大的体系往往建立在所谓“经典文本”的阅读经验之上,这些“经典”则又是教育机构遴选出来的文本,通常是遴选者都不大乐意去读的东西。而今天的学生大多是伴随着电视、网络长大的,他们阅读的是当下的作品,喜欢的是网络文学、玄幻小说,迷恋的是文学的“小时代”,他们已经不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对经典文本一往情深。文学理论教学与学生阅读经验的隔膜势必造成对学生内在理论需要的漠视,其结果便是教师觉着难教,学生觉着难学,教、学双方都对文学理论失去了兴趣。第三,教学方式简单化,导致“教”与“学”的倦怠。新传媒手段虽然使传统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为文学理论教学带来了便利,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一,便利的教学手段逐渐滋生了懒惰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必再为板书所累,他们只需带着笔记本,或者U盘,打开PPT课件,就可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有的教师干脆把要讲的内容全部制成PPT课件,到时候照着念就行了。学生也懒得再去认真听讲,费力地记笔记,只需拷贝教师的课件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手段自然导致了第二个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了无趣味。从教师的“教”来看,教师虽然不再为板书所累,但也丧失了传统教学的激情。课堂教学原本是一种艺术,是教师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但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却对这个人魅力的展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戕害。教师被束缚在操作台前,不再是充满激情的说话人,成了了无生气的机器操作员。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教师的授课过程丧失了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师所讲的东西又都可以拷贝下来,所以上课不再是一种需要,而仅仅是为了拿到平时成绩,或者是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而已。

二、文学理论教学的出路

文学理论教学遭遇到了极大的危机,这从近几年它在培养方案中占的课时量也可以看出。在上世纪末,文学理论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占144课时,后来变成108课时,而今在很多院校变成了72课时。文学理论课程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中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坚持认为它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坚持认为文学理论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我们坚信人类不能没有文学,当然也就不能没有文学理论。正如伊格尔顿所说,“如果没有某种文学理论———不论多么奥秘和含蓄———我们首先就不知道什么是‘文学作品’,也不知道怎样去读它。对理论的敌视态度一般意味着对他人理论的反对,同时也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理论”[5]。而且新传媒制度尽管为文学理论教学带来了严重危机,但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能够正确面对问题,就能够为文学理论教学探索出新的出路,寻找光明的未来。如何突破当下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重构文学观念,恢复文学理论的阐释力。帮助人们认识文学现象是文学理论的基本职能,但当前文学理论教材,包括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所提供的文学观念,却都不免有僵化之嫌,他们的理论也因之被称为“本质主义”的,并受到“非本质主义”者的攻击。我们在此无意理清二者的是非,但传统教材的文学观,如童先生的“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6](P72)显然是精英主义的、小众的,对当前的网络文学现象明显缺乏阐释力。面对纷繁错杂的文学现象,我们需要文学观念的重构。“本质主义”文学观念不可取,“反本质主义”的策略也有问题,因为“反本质主义”的归宿必然是“取消主义”。正如法国学者马利坦所指出的那样,对关于事物本质任何思考的摧毁与取消的做法,都只是“显示了智慧的彻底失败”[7](P20)。对事物本质的探求是人类的属性,我们应该不是去取消“本质”,而是不要陷入“主义”。亚里斯多德说过:“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8](P11)这就是说文学不是个别人的专利,人人都有文学艺术的天赋。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当网络打破传统文学观念的束缚时,为何人人都成了诗人。传统的、审美的、本质主义的文学观抑制了人们文学的天性,同时也戕害了人们的思想,所以当诗人赵丽华的“口水诗”出现时,就出现了人们一边谩骂、一边与诗歌偷情的奇观。文学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为获得良好的感觉而使语言变得特殊的艺术。在我们祖先喊着“杭育杭育”号子抬木头的年代,在他们“坎坎伐檀”的时候,他们都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艺术家。而今,文学已经被神圣化、精英化得太久,所以我们今天对文学的理解必须回到亚里斯多德那里去。文学观念的重构,就是让文学去精英化,回到大众,恢复大众与文学的天然联系。这样一来,理论便不再令人畏惧,而会成为学生乐于亲近的对象。其二,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文学理论课堂教学与学生阅读经验脱离的状况,教师应该从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让文学理论回到文学。我们要明确该学科的教学目的应该是赖大仁先生所说的“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文学观,为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判断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理论学习不是终极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最好少谈些大而空的理论,多谈些文学作品。通过引导学生领略文学之美,激发学生对理论的兴趣。文学理论教学只要能够把中外文学共同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与重要概念阐释清楚,帮助学生形成最基础的观念和知识结构就可以了。反之,“将文学的生命变成概念,将创作的过程理性化、逻辑化,文学成了蝴蝶的标本”[10],这必然会扼杀文学之美,也必然会扼杀文学理论的生命力。第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使教学建立在学生的阅读经验之上。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经典文本中遴选一些可读性强,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有了相关的阅读经验,教学互动才能够进行,学生方有学习兴趣。第三,教师应该多阅读当下的网络作品,把它们充实到文学理论教学内容中去。网络文学是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而教师往往缺乏这方面的阅读经验,所以教师应该补上这一课。拥有了共同的话题,学生就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一来,文学理论教学将不再是一个填鸭式的枯燥无味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双方共同研究文学现象,富有情趣地讨论人生、真理的探索之旅。其三,改进教学方式,实行多元化教学。科技是把双刃剑,如果能够很好地加以利用,就会为文学理论教学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对于文学理论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可以作如下改进:第一,要进一步发挥高科技优势,使教师从操作台前解放出来,使讲台重新成为展现教师个人魅力的舞台。科技的目的是拓展人的自由,而不是加重人的异化。教学部门应该加快科技更新步伐,进一步利用科技优势实现多媒体操作自动化,把教师从技术操作中解放出来,使科技更多地展现出其人文的一面。第二,利用网络资源,把名师、名家以至国外名校的教学资源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网络中有许多国外大学的文论、美学等课程的教学视频,也有许多国内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这些资源都可以被运用到文学理论教学中来。学生不但可以通过视频进行学习,也可以对视频中所讲的内容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第三,利用网络平台,实行开放式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邮箱、博客、微博、QQ群以及网络论坛等平台与学生展开教学互动,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而学生则可借助网络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