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时间:2022-06-02 09:15:46

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但是,社会的进步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构建和谐社会更有赖于公民的道德素质的提高。高中政治教学作为一门主要承载着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教育学科,更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素质、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贯彻道德教育,既符合政治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德育是对青年学生的心灵做文章,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也较应试教育有了很大的提高,素质教育在强调知识教育的同时,更注重学科德育的强化和渗透,这为我们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让我们一线教师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去在学科中渗透德育。在新时代,结合政治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应当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增强道德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一、运用情境,体验渗透

政治知识学习是枯燥的,如果把理论的东西通过情境再现,让学生从特殊情境中去感悟知识,政治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治教师应该通过一些直观教学,如图片、视频、表格、书籍,有条件的话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或政治教育基地等,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用心去体验交流,将政治知识中的道德素养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行动。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这充分表明了认知与实践的关系。只有坚持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体验、多实践,才能使学生产生态度、情感的转变,提高德育的实效。

二、对话交流,榜样示范

政治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政治教师要善于将政治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他人的关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处事。在课堂中邀请榜样人物与学生交流,或者展示榜样人物的优秀事迹,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学生。政治教材中有很多榜样典范,如道德模范、革命领袖、科学家、思想家等,作为人民群众的先进代表,体现时代精神的高尚情操和先进思想。在了解卓越人物的光辉历程、伟大业绩的基础上,学习、继承、发扬他们的革命胆略、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可以让学生自觉地运用榜样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和思想境界。

三、合作探究,适时渗透

政治道德教育内容总是离不开时政热点,热点事件是直观的,但其可提取的道德价值是寓于对政治事件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高中生有着旺盛的求知欲,“真理越辩越明”,他们渴望追求真理,更反对枯燥的说教。政治老师可选择课本某些热点问题,指导学生学习课内知识、阅读补充材料,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讨论,使学生逐步认识正确的观点,德育效果显然较好。例如:在讲授《政治生活》中“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时,我出了个辩论题:我市即将举行听证会,讨论在交通法规中是否增加禁止摩托车上路的规定。社会上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摩托车噪音大,尾气污染重,不安全,易发生交通事故,建议禁止摩托车上路;另一种认为,摩托车方便,快捷省力,仍然是很多市民的有效交通工具,不能一概禁止。我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收集整理材料,并挑选四名学生担任辩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自身的观点表达出来,在学生之间和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循环对话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的碰撞。最后,我们共同提炼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以信件的形式反映给了政府有关部门,让学生既提高了辩证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绕一个热点问题,通过相互交流看法,甚至是交锋辩论,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政治课堂效率,也能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态度和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政治知识的形成,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更是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

四、社会实践,潜移默化

德育的终极目标在于把学生的思想内化为行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单凭政治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政治课堂向课外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热点专题讨论会、影视作品评论会,或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访问等形式,广泛接触社会实际,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当然,强调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切不可把道德教育变为琐碎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否则德育就失去了生命力。总之,德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贯彻道德教育,既符合政治学科特征,也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要心中有德育这根弦,把它自然而然地贯穿在整个政治教学活动中,做到一枝一叶总是情。这时,你会觉得政治教学中的德育不但不是勉为其难,而且做起来得心应手。

作者:赵定建 单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