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分析

时间:2022-11-17 08:49:38

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分析

一、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特点分析

在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创作生涯当中,钢琴伴奏创作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所创作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有着这样的特点:创新运用西方音乐艺术的传统歌曲创作手法,通过以和声为主导,优化设计歌曲中的和声部分,确保歌曲节奏与旋律的平缓轻快。萧友梅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伴奏中,绝大多数歌曲伴奏右手部分采用的是循坏歌曲主旋律的支持型创作方法,而歌曲伴奏的左手部分则是采用了以八分音符或者四分音符形式为主,琶音持续演奏的创作手法。就比如,在萧友梅创作的大提琴曲《问》当中,创作者为了确保塑造出的歌曲作品形象更为集中,他科学有效地采用了左手部分从头至尾八分音符形式的分解和弦演奏创作方式。而在萧友梅等人创作的国民民歌《卿云歌》中,左手钢琴部分则是创新采用了持续四分音符的即兴伴奏形式。在萧友梅创作的音乐歌曲音乐作品中,还存在着一些歌曲作品创作采用了左右手节奏与音乐节奏几乎一致的支持型模式,比如萧友梅创作的《秋之夜》作品,该音乐歌曲作品有效营造出了一种幽深静谧的意境,创作者运用的支持型模式并没有让作品变得单一,反而赋予了音乐作品丰富的思想感情,给人一种寂寥之感。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创作在曲式上呈现出了一种方整性的结构特点,无论是在其音乐伴奏上,还是在音乐歌曲作品歌词上几乎都采用了上下句对称的音乐创作手法,从而促使萧友梅创作的艺术歌曲作品看起来较为规范整齐。除此之外,萧友梅也敢于打破常规,在其创作一些音乐歌曲作品中钢琴部分从演奏主旋律束缚中完全解脱出来,有效赋予了音乐钢琴伴奏的独立重要地位。就比如,在萧友梅创作的音乐作品《听》中,创作者通过在高音区中采用连续十六分音符,有效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意境,而左手部分在中音区则是融入了演奏悠长的对位旋律,与歌曲中声乐旋律形成了三个独立表现的声部,从而全面提升了艺术歌曲音乐的创作水平,赋予了音乐作品更多的生命活力,这在萧友梅艺术歌曲创作生涯中也是较为难得的突破表现。

二、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创作观及其发展意义

1.萧友梅艺术歌曲创作观。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创作观念与二十世纪初中国现状不谋而合,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萧友梅实践创作的艺术歌曲更多是强调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这也是浪漫主义运动对自我价值的肯定。革命运动发展有效拓宽了萧友梅的音乐艺术创作事业,同时也让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一大批音乐创作者共同关注到现实中。在萧友梅创作的艺术歌曲作品《问》当中,创作者有效采用了易韦斋的诗歌词,作品歌词中有这么一句话“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该名句歌词无疑能够唤起那个时代民众满腔的热血斗志。而在萧友梅创作的《“五四”纪念爱国歌》中同样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艺术歌曲创作价值观,表达出了萧友梅参与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决心,同时在社会范围内有效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作为现代音乐教父,萧友梅创作的艺术歌曲作品更多是为了教育而作,其为了积极响应壬戌学制,从而有效创作出版了《新学制唱歌教科书》,被该书纳入进去的艺术歌曲作品有着平淡朴实的音乐创作风格特征,在音乐结构上创新采用了西方乐曲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中选曲填词方式的弊端。2.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创作发展意义。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的创作极大推动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深入持续发展,也影响了一大批爱国主义知识分子。萧友梅本身一直主张新音乐,其在选取音乐作品歌词时比较热衷于采用新诗歌。萧友梅认为“各种新名词,均不妨采用,改即作新歌,即应为现代人而作,不必专为唱与古人听也”,他提出的这个观点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艺术歌曲音乐创作的发展,同时也在白话文运动实践改革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众多研究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萧友梅的艺术歌曲音乐创作让中国艺术歌曲开始发扬光大。萧友梅的艺术歌曲音乐创作同样推动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为提高国民音乐学习能力和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萧友梅本身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意识的知识分子,与当时参与到新文化运动的爱国分子一样具有良好的民族正义感。就比如,在其创作的艺术歌曲作品《问》当中,充分体现出了作者对祖国命运的无比关心。萧友梅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政治活动中,并在1906年加入了同盟会,也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华民国总统府秘书。萧友梅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包含了一定人文精神,这些歌曲作品创作都是受到了自身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也推动了当时音乐艺术事业的建设发展。

三、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风格之形成

1.萧友梅艺术歌曲歌词创作风格。萧友梅艺术歌曲歌词风格的要求与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八不主义”保持一致,萧友梅本身具备了扎实的汉字语言功底,能够清晰了解到将古诗词搬用到歌曲创作中的弊端,这也促使萧友梅在日后艺术歌曲歌词创作中广泛采用新式诗歌。在萧友梅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作品中,绝大多数艺术歌曲歌词都是出自于易韦斋先生的手笔,只有少部分艺术歌曲作品的歌词由胡适、章太炎等人进行创作。萧友梅之所以大量采用易韦斋创作的歌词,是因为易韦斋创作的歌词能够给人带来一张典雅瑰丽的感觉,长短句的运用能够更加符合现代歌曲创作特点,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作曲本身的时代特色。就比如,在萧友梅创作的《南飞之雁语》作品中,歌词部分“算不尽云深,话长天了邃!一行行写不了归怀,乍霜前嘹泪!只望不见衡阳……这便叫我们仆仆空中,欲留不可留,欲住无从住!盼得到气候平和,愿珍重汝一封书!”歌词能够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国民前途命运的关心之情,感染到人们内心深处。通过对《南飞之雁语》艺术歌曲的创作技巧分析,易韦斋和萧友梅在作词与选词上都放弃了传统四声清浊,而是更加注重诗词的长短句,这样能够确保艺术歌曲作品整体的流畅性,确保音乐旋律起伏的收放自如。我国著名词学大师龙榆生曾经这样评价易韦斋歌词的创作风格特点:“填词务为生涩,爱取周邦彦吴文英诸僻调,一一依其四声虚实而强填之,用心之苦,自谓,百涩词心不用通。”2.萧友梅艺术歌曲曲调风格。萧友梅艺术歌曲曲调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1)曲式结构平缓。萧友梅创作的大多数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为两段体曲式,该曲式结构实质是指将歌曲科学划分为两个相同重要的不同部分。两段体曲式结构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保持两个不同部分在对立统一歌曲结构上优化整合在一起,无需占据很大规模,从而更加适合一些小型艺术歌曲作品。就比如,在萧友梅创作的《南飞之雁语》作品中,该歌曲曲式结构较为平缓抒情,给人一种简单明了的感觉,不同两个乐段都是分为了四节,前面一段音乐负责作者自身思想情感的表达,后面一段则是借用大雁身份去叙述南飞之苦,该艺术歌曲极为吻合时代命运背景;2)民族特色鲜明。萧友梅艺术歌曲的曲调结构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他在音乐曲调结构优化设计上充分吸收了传统音乐五声音阶理论和西方音乐艺术乐曲创作理论,能够有效凸显出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就比如在其创作的艺术歌曲《杨花》和《雪后》当中,民族调式较为明显,作者通过运用传统五声音调有效增强了歌曲的辨别性,同时也能够让人感受到大小调切换的丰富音乐情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萧友梅作为我国新音乐发展的奠基人,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音乐具有相当先进丰富的思想性,充分表现出了我国诗与歌的完美结合。萧友梅树立了一种兼容并包的音乐创作观,不仅有效吸收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内容,还创新运用了西方音乐艺术创作手法。他的艺术歌曲音乐作品有着鲜明的民族音乐特色,形成了一种属于自身音乐创作风格的词曲特点。他喜欢将更多新诗词运用在艺术歌曲创作中,从而有效开创了当时民族风格艺术歌曲创作的风气,在推动我国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影响了一大批从事艺术研究的人。

参考文献:

[1]杜姗姗.《萧友梅艺术歌曲音乐漫谈—以歌曲《问》为例》[J].北方音乐,2018(2).

[2]刘新建.萧友梅艺术歌曲风格及演唱研究[J].音乐艺术,2015(3).

[3]周梦雨.萧友梅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唱风格研究---以《问》、《梅花》为例[J].大众艺术,2017(8).

[4]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J].上海音乐学院,2016(7).

作者:陆小燕 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