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问题辩证思考

时间:2022-11-17 08:53:55

高校师德建设问题辩证思考

一、“公”与“私”相融合的高校师德建设理念

(一)师德的“公德”性。中西方社会都把教师看成道德楷模,教师有着特殊的角色地位和角色行为,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按照社会学功能主义学派的观点,教师权威是教育机构行使社会功能的保证,“就像牧师是上帝的阐释者一样,教师是他的时代和国家的伟大的道德观念的阐释着……教师的权威不过是义务的权威与理性的权威的一个方面而已。”[1]教师以社会代言人和文化传承者自居,拥有传统权威,同时又靠本身具备的某些人格品质获得感召权威,以及通过接受专业训练,获得法定资格所拥有的法理权威。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师的知识权威性要求师德的公德化和公共性。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教学水平的进取精神,工作中始终将受教育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奉献精神,仁爱正直、耐心细致的个人品格等,这些师德核心精神崇尚崇高、追求崇高,是伟大的人类道德传承,更是高校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和塑造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价值准则。但是,以此为师德的全部内涵,认为教师作为社会的道德楷模,就应该无条件具备,是一种过分强调教师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的公德化师德标准,会对教师提出圣贤化或超人化的道德要求,不利于高校师德机制、体系的具体构建和实行。(二)师德的“私德”性。“德信的期望和制度的逻辑,使教师个人的热忱,兴奋,喜悦以及苦痛,伤感,失意,在刚性规划面前只能自动隐退”[2]市场经济和实用主义精神盛行,价值多元化冲击,许多高校教师在现实中以新价值标准衡量相关利益,把自己的工作仅当成一种职业生存,一种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和工具。紧跟这一现实的是,高校师德理论研究也出现了从利益理性和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师德建设的走向,把师德当作个人职业道德修养而非社会公德,认为师德养成应该考虑个体性,强调高校师德建设对个体利益诉求的考虑和个人价值追求的满足。诸多学者认为师德过多公德化使教师面临道德绑架的危险,是对教师个体的“不道德”。新时代教师个体意识增强,教师的自然人权利应该得到保障,那么师德建设同样应该遵循世俗化的发展逻辑,在精神满足或职业认同感中,植入个体对物质利益和名誉追求的份额,教师的职业回报和价值追求要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高校师德制度体系应纳入利益理性,给教师的个体价值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三)走向融合。高校师德既要包含促使教师走向崇高、追求崇高的教育精神、教育品质、教育信念,又要包含教师作为职业人和自然人的个体权利考量。良好的高校师德建设既要走出只强调牺牲奉献的脱离现实的理想化体系,又要免于沉沦为个人主义盛行的物质至上的利益体系,实际上是超越教师公德与私德的两难抉择,在现代化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二元对立和矛盾冲突中寻找久已失落的对个体、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使德性伦理与制度建设相融合,形成对高校教师充满人文关怀的、对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师德制度体系。

二、“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高校师德建设宗旨

(一)与“他律”相结合的“自律”。“自律”和“他律”是康德伦理学研究用语。在此的道德自律指教师遵守的道德律令非由道德主体外部为其制定和迫使其执行,是作为主体的教师“自己为自己立法”,道德自律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永恒追求。师德建设确立“以教师为本、教师第一”的宗旨,注重师德自律让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创造者,让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交流对话的平台、思想碰撞的场所、美好生活的共忆。“教师为自己立法”体现出对教师的基本尊重和关怀,能推动教师职业生涯健康成长,促进生命多样性发展。受制于外部必然性,非由理性自身决定的支配道德行为的道德意志,则称之为“他律”。以纲领性文件和原则性规则为外部“他律”的师德制度体系必然要以包含教育主体自身理性所决定的生命关照、人性关怀、教育精神彰显为“自律”的内在灵魂。如此与教师个体品格、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师德体系才会尊重和关照教师自尊心、荣誉感、生存需求等主体精神,才能发挥教师在管理制度形成和师德养成中的主体作用。(二)以“自律”为目标的“他律”。在价值标准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今天,高等教育有应有的历史担当,其教育目标、内容、形式等的选择要反应、表现、弘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社会主义价值观。法律制度是世俗权威、个体利益、自然情感等交织的“他律”道德原则,师德建设如果缺乏相应制度保证,必然失去社会强制力。法律制度的文字性内容要包涵自律性的个体德性养成精神,促进教师自我和他我、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的我的准确定位,使师德的应然效用最终转化为必然效用。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师德的立法、执法实施机制,并增强其可执行性。具体说来:一是制定或确认教师道德行为准则,并且有监督学校遵守这些准则的事后惩处措施;二是在激励教师道德修养提升的基础上,把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教师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道德价值得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双重确认,增强其硬约束力。

三、从“制度建设”向“行为塑造”提升的师德发展逻辑

(一)从“制度建设”向“行为塑造”提升。近年来,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提升办学质量,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师德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各个高校都制定了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相关制度和配套机制,包括师德建设责任机制,高校教师准入机制,教师岗前、岗中、岗后培训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等等,对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职业态度、工作行为等方面作了全面规约。然而,常有发生的重大师德失范事件,各高校师德建设的实施现状都表明我国高校师德制度建设还多停留在粗浅阶段,制度制订还处于条文要规范完整、便于遵照执行的初级阶段,监管方面还停留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不出现师德失范事件即可的表象阶段。作为教育践行者,教师必须承担起落实各种道德目的的任务,教师呈现在学生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中的每一个个人处事方式和日常教学行为都具有道德上的含义,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只有教师个人具有一定道德品质,并对道德维度有清醒认识,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传达出应该传达的道德讯息。因此,高校师德建设要由“制度规约教师行为”向“制度塑造教师行为”转化,教师是否践行有“德”教育要由“遵守师德规范、不出纰漏”的消极行为向“寓道德教育于教师面向学生的一言一行”的积极行为转化。(二)高校教育的主阵地——有“德”教学。国外自20世纪90年代涌现的“教学中道德维度”研究,给我国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研究者认为,相对于教学的内容而言,教学方式本身具有更为关键性的道德影响,而且,教师行为中所体现出的道德意义必定是道德内化的反应,是教师这个人而非教师这个角色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发展。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有“德”教师进行有“德”教学。有“德”教学是教师始终对教学和师生互动中的道德影响保持清醒意识,在教学工作中将道德目的内嵌于各种活动;有“德”教师是在具体教学行为中能随时反思和调整那些指导自己工作的根本观念,充当道德能动者角色和承担道德影响者责任的教师。

四、“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相协同的高校师德建设特性

(一)师德的文化传承性伴随着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等教育匍匐。在经济利益和技术理性脚下,追求物化的生存形式,校园内外呈现出中心化的多元文化发展态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表现为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漠视个人理想信念、淡忘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引导大学生强化自身民族文化认同,正确评判多元文化,防止学生“学”与“德”分离,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高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主阵地,高校教师应该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扎根深厚的民族文化,以继往开来的师德风范勇担社会责任,为民族精神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先有师德育人,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示范精神育人,以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育人,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主体精神育人;才有文化育人,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精神育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精神育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育人。(二)师德的时代创新性。师德还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师德本质中紧跟时代脚步、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会逐渐显现和汇聚,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东西会慢慢淡出。互联网络高度发达,移动智能负载的信息流和知识流挑战主流媒体的宣传影响力和教师的主渠道教育角色,教师要有真诚包容的胸怀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掌握师生平等对话之道,乐于接受学生的多元表达,善于营造轻松学习环境。教学内容要紧跟时展,以丰富深厚的知识为底蕴,以动态开放的体系为支撑,既高屋建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有的放矢,授学生培养能力和发展个人之业,解学生把握人生和认识世界之惑。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是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助推器。有效的教学有赖于教师形成和采用与现代化网络智能时代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师德的时代性还体现在教学方式顺应时展,与时代精神、时代技术俱进;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大量涌现,时代精神融入课程内容,时代元素贯穿教学艺术,由具有时代化、前瞻化、育人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构成的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才是高校的有“德”教育。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厚而丰富的师德资源,伴随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进行当代转化,既坚持民族自信和价值传承,又实现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高校师德建设突破非此即彼的对立性思维,积极探索教育的社会公共责任、奉献精神和教师的个人价值理性、利益诉求相结合的现实路径,打造职业责任感与育人神圣感相融合的师德制度体系,高校师德建设将取得卓有成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与社会学[M].杨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24-325.

[2]吴惠青.论教师的个体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2003(6).43.

作者:陈新辉 单位:湖南工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