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公共艺术现状研究

时间:2022-11-26 09:52:30

地铁公共艺术现状研究

摘要:该文作者梳理中国知网中我国地铁公共艺术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地铁公共艺术的概念与范畴,从艺术语言、技术表达、人文内涵、对比与发展四个方向厘清现有研究的思路框架与理论成果,指出地铁公共艺术研究由艺术性逐渐偏向在地性与互动性的研究趋势,同时反思相关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提出新的研究视角,旨在为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艺术语言;技术表达;人文内涵;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站点的艺术化和人们情感的需求对地铁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公共艺术作为文化的载体,成为体现城市精神的地下窗口,连接着地上、地下两个空间,协调着人、地铁、环境三方的关系。近年来,部分地区的地铁公共艺术结合时代与地域文化而不断发展,为乘客带来良好的体验,但部分地铁公共艺术只是停留在装饰表面。笔者梳理2004年(知网中最早的地铁公共艺术相关文献从2004年开始)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其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的方向,为我国地铁公共艺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地铁公共艺术概述

地铁公共艺术是放置在地铁站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保留了公共艺术作品开放性和文化性的特点[1]。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铁公共艺术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充,现有的研究并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统一的界定。目前对地铁公共艺术概念的研究可分为范畴、性质、意义三个部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概述见图1。地铁公共艺术可概括为在地铁空间中以发挥地铁功能为前提,人人可观赏、参与,代表公众审美趣味、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反映时代变迁特征的壁画、雕塑、装置及其他具有艺术化特征的设计与活动。

二、文献研究现状

截至2020年12月,笔者以主题为检索方式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地铁公共艺术”一词,于总库中共检索到323篇文献。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艺术语言研究、技术表达研究、人文内涵研究及比较与发展研究四个方向,所占比例见图2。1.艺术语言研究(1)材质艺术不同的材质赋予艺术作品不同的特性,材质的相互组合与搭配可以为观者带来丰富的视触觉感受,缓解地铁空间单调沉闷的氛围。陆慧总结了陶瓷壁画在地铁空间的几种应用类型:釉上彩、釉下彩、花釉、唐三彩、浮雕、镶嵌、立体艺术和综合装饰[2]。王春涛、张赛勇提出光、影、互动装置在地铁空间中的运用,可以使材料展现出新的特质[3]。莫非、李险峰、夏海山指出乡土材料作为特殊语言的重要性,认为其可以引发观者更多的情感共鸣[4]。地铁公共艺术材质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到安全性、环保性、实用性、美观性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环保材质、综合材质、新兴材质被逐渐运用到地铁公共艺术中,但有关这部分的研究数量较少。材质的不断重复是国内部分地铁公共艺术失去个性的原因,如何利用新材质赋予地铁公共艺术新面貌,是后期研究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2)色彩美学对色彩的合理运用是将功能与审美相统一。高明度、低纯度的色彩有助于增强空间感,高饱和度的色彩多被用于小面积的信息引导,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则可以引发人们的共鸣。贺诚研究了地铁公共艺术中的形象性色彩与功能性色彩[5]。解明镜、刘欢提出利用地铁站周边环境色提取城市色谱,将其分为形象色与点缀色,用颜色展现站点与城市的个性[6]。地铁空间的特殊性要求公共艺术的色彩要与地铁站的整体空间和谐统一,既能起到装饰作用,又能与空间中的导视系统相区分。现有的研究着重研究色彩的功能性,未能系统地分析色彩的文化性。后期研究需要统筹对色彩的运用,使之既可以区分与整合地铁站内的各个系统,又可以充分体现站内的主题与文化。(3)图形符号图形符号是创作者对生活中事物的模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简化、重组、变形等艺术化处理,展现出构成合理、符合主题、表达情感的图案。胡慧滢以平面性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国内地铁壁画的几种构图形式:中心对称、散点重构、满幅平铺、几何分割[7]。舒开扬、陈又林研究了中国传统纹样、民族纹样、地方纹样在地铁出入口、站厅公共区和候车区三个空间内的应用,提出需要统筹规划地铁车站的图形符号[8]。图形符号是地铁公共艺术尤其是壁画等平面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但现有的研究数量较少,且多集中于研究其构图,部分研究对于图形符号的提取也只是简单的分解与重构,忽视了图形的内涵与特征。如何提取、重构图形,使其符合大众审美,表达相关的文化内涵,是后期研究可以深入的方向。2.技术表达研究(1)新媒体技术对于地铁空间而言,传统的地铁公共艺术在信息传递上不够敏捷、迅速。新媒体技术的声、光、传感等手段为原有的公共艺术创造了更多的可能。臧雪探究了新媒体艺术常见的表现形式:人工智能、电子机械、互动影像、数字声音、虚拟现实、交互艺术、数据可视化以及电子网络[9]。郝雅丽指出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呈现方式主要有触控、声控、手势和动作控制、沉浸式虚拟技术以及装置识别系统操控方式[10]。肖广、李轶南提出,声、光、电、传感、全息投影等手段可以使公共艺术的主体转为空间、公共艺术、人三者的关系[11]。近年来,新媒体技术逐渐被运用到地铁公共艺术中,营造出全方位、沉浸式的地下“风景线”。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探索新媒体技术的形式与作用,后期的研究可多考虑新媒体技术与地铁公共艺术结合的方式:为传统公共艺术注入时代的特征,结合公共设施为乘客提供有效的引导。此外,新媒体技术存在技术复杂、后期维护难等问题,如何让其更好地融入地铁空间,也是后期研究需要探讨的问题。(2)交互设计策略交互性公共艺术是具有新时代性与互动功能的城市公共艺术。地铁空间中的交互式公共艺术需要考虑地铁空间的特性,利用双向传播的特点给乘客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舒悦研究了交互式地铁公共艺术在交互空间、学科交叉、叙事方法、情感体验中的设计策略[12]。王红月从乘客的行为习惯出发,探究了互动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通道式空间、驻留式空间、功能性空间的策略[13]。武定宇、王浩臣探讨了地铁公共艺术现场参与、后台参与及二者综合三种互动方式的设计策略[14]。在交互设计策略相关的研究中,部分研究从受众的情感需求与行为习惯出发,探究地铁公共艺术如何与人互动;或从交互式公共艺术的特点出发,提出地铁公共艺术如何与地铁空间相融。目前,针对交互式地铁公共艺术的研究还局限于站厅层与站台层两个空间,对轨道区域内部与车厢内部的交互研究很少。如何营造更有趣味、体验感的乘车空间,更好地帮助乘客辨别所在方位,是交互设计研究的潜在方向。(3)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管理和位置规划地铁空间的特殊性使地铁公共艺术不具备受众长时间驻足观赏的条件,不合理的公共艺术设置方式会影响到地铁人群的流通性与地铁设施的功能性。章莉莉从形式管理、选题选位、运作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地铁公共艺术的管理方法[15]。侯宁从乘客感官焦点与行为模式出发,统计了部分地铁公共艺术的位置与形式,指出了国内地铁公共艺术存在感不高、位置与形式单调、空间被商业广告占用等问题[16]。公共艺术设计管理和位置规划是协调人、地铁、环境三方的重要一环。现有的研究多从公共艺术选题选位、乘客心理及行为模式出发,探究公共艺术的设计管理与位置规划,后期研究可在两方面进行深化:对站点空间公共艺术各个系统的协调与管理;对地铁线路公共艺术的整体规划。3.人文内涵研究(1)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具有认同感和生命力的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是设计的根源。将民族文化符号运用在地铁公共艺术中,既可以引发乘客的情感共鸣,又可以实现异质文化的交流。赵小然系统地研究了具有传统水墨特征的地铁公共艺术的形态表达、审美特点、材质选择、位置摆放等[17]。孙浩章、王丰、王芳媛认为相比其他形式的地铁公共艺术,将文化广告宣传与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是对西安文化资源的利用,也是对文化资源的宣传与保护[18]。民族元素在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中较为常见,如各类纹样、人物形象等。但现有研究的数量不多,且系统性不强。现有的研究多从民族文化中的传统元素入手,探究传统元素与公共艺术结合的思路。后续研究可从如何平衡民族文化的传统感与地铁的现代感等角度展开。同时,如何让民族与世界对话,使民族文化被更广泛的群体接受,也是后续的研究方向。(2)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特有的文化,体现了该地区的场所精神。地铁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的结合能使地铁站具有识别性,使人们在地下空间具有方向感、认同感及归属感。孙静、蔺宝钢提出“域、象、形”三级定位法[19]。张晓玮从体现文化差异入手,研究青岛地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整体空间设计要体现海洋文化;视觉导向设计要体现地方差异;公益性设计要体现城市精神[20]。地域文化是广泛提及的研究视角,现有的研究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探究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结合的形式和方法。后期研究可从地域文化与艺术创新的角度探讨地域文化的时代性,并研究如何结合站点周围文化与地铁公共艺术,使地上、地下形成空间上的呼应。(3)人文关怀美国设计师普罗斯提出:“人们普遍认为设计有三个方面:艺术、技术和经济,但是更重要的是第四个方面,人文。”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逐渐转向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刘春枫探究了公共艺术可以通过色彩、照明、材质、自然景观的设计改善人的感受[21]。董海通过比较受众在地铁与博物馆、美术馆的心理差异,提出趣味表现手法、区域性主题设计可在较短时间内贴合乘客的心理,增强空间的人文关怀[22]。人文关怀一直是地铁公共艺术设计表达的重点,随着地铁公共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发展,人文关怀也更加全面与深入。现有的研究多从公共艺术形式、乘客心理及行为模式的方面展开,后期的研究可从公共设施艺术化的角度入手,探究公共设施功能性、人性化与美观度的平衡,以及如何将公共设施设计融入整体空间设计。4.比较与发展研究(1)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内与国外各地区地铁公共艺术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完善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策略的构建,并加以设计与实践,对我国地铁公共艺术的后续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孙彦斐、丁山从叙事手法的角度比较南京、北京地铁公共艺术,提出叙事性表达方式给予受众群体在形、意之间更多的想象空间[23]。严茅、范潇轩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比较了伦敦、郑州的地铁公共艺术,提出郑州地铁具有主题性、地域性,在公共设施上体现了人文关怀,但还缺少临时性与创意性公共艺术[24]。比较不同地区的地铁公共艺术,可以有效地探究地铁设计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目前有关地铁公共艺术的比较研究较少,部分国外城市如瑞典斯德哥尔摩、日本东京、俄罗斯莫斯科、美国洛杉矶的地铁公共艺术都较为成熟、完善,后期研究可以将其与国内比较;也可以聚焦于地铁公共艺术某一方面的对比,如文化墙、公共艺术装置、地铁车厢内部设计,使研究更有针对性。(2)发展研究总结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规律,梳理其设计发展的脉络,归纳其相关概念、设计手法、应用特征,能为之后的地铁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武定宇、宿辰分析了北京地铁发展的初期、营造期、激活期,并对后续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提出建议[25]。阮如舫、赵晟宇研究了1995年至2010年台北捷运部分车站的公共艺术,认为公共艺术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技术化、主题化、地域化、时代化的趋势,同时地铁公共艺术的制度也相对完善[26··]。针对公共艺术的发展研究可以依据现有的研究趋势预测其未来的方向,相关研究多从公共艺术形态演变的角度入手,但地铁公共艺术已经逐渐呈现综合化、多元化的趋势。针对后期研究,有关学者可以更多地以跨学科的综合视域分析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

三、总结与展望

从相关领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地铁公共艺术正推动地铁空间由功能型向人文型转型。随着时间的发展,对地铁公共艺术的概念和界定也更具广泛性与包容性,对地铁公共艺术的研究也逐渐从艺术性偏向互动性与在地性。但我国地铁公共艺术的现有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现有的研究更加侧重于研究传统壁画的审美内涵,忽视了其他形态的地铁公共艺术。其次,由于地铁空间特殊性的限制,如何平衡艺术性与地铁的功能性是值得人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最后,现有的研究多将在地性简单地归结为地域性,但地域性与区域性的划分仍是人们需要探究的问题。而如何避免地铁特殊站点文化主题的大、空、泛,则值得相关人员展开深入的研究。当前,中国地铁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里程数随之增长。2020年起,国家开启了“十四五”的新征程,并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升品质的新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地下空间文化展示的窗口,对我国地铁的战略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对未来我国地铁公共艺术的进一步研究展望如下。第一,公共艺术与地铁空间功能相融合的研究。通过研究特色化站点空间的特性,探究地铁公共艺术如何摆脱传统的孤立式形态,与整体站点设计相融合。第二,地铁公共艺术的生态研究。探究环保材质、综合材质的选择与组合形式,通过与地铁空间的结合,在现代化、工业化的地铁空间中传达健康、环保的生态精神。第三,地铁公共艺术的跨学科研究。通过研究心理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在地铁公共艺术中的介入,探究地铁公共艺术如何与公众、地铁环境更好地互动和融合。第四,地铁公共艺术的叙事主题研究。探究如何以人性化的叙事主题反映社会共性、关怀社会个体,使地铁公共艺术作品更有价值与温度。第五,地铁公共艺术艺术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研究。探究公共艺术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展览、艺术活动以及创意衍生产品等形式提升地下商业街的商业价值,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增长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刘筱晨 陈旻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