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

时间:2022-09-04 03:19:27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今金融领域极为重要的问题,而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对其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是否到位,则关系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为此,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数据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何为系统性风险,列举了系统性风险的表现,分析了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原因,以及提出如何解决或防范这些系统性风险,旨在使我国的商业银行运转更加规范和科学,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与服务社会。

关键词:商业银行;系统风险;产生原因;应对措施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重大的教训。同时,也让世界深刻意识到关注与防御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此后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如美国设立了“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英格兰银行每半年进行一次系统性金融风险调查。目前对引起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的文章较少。为此,本文通过查阅有关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各种资料,以及中国银保监会官网等网站的相关数据,来研究、综合说明银行系统性风险。

一、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应定义为由于外部冲击导致少数银行率先出现重大损失甚至破产,后由传导机制、风险溢出效应将风险迅速扩大至整个银行体系,造成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甚至对其他产业产生破坏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表现

(一)信用风险。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虽有对借款者的资信状况做过相应评估,但也存在着审核资信状况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上的差异、银行急于获利而降低审核标准等问题导致着信用风险的发生。从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各年度商行主要指标分机构类情况表中可看出,几乎各种类型的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逐年上升。因此不良贷款仍需重视。(二)流动性风险(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统计数据中各年度中资全国性。四家大型银行/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可看出近5年各类商行的存贷比波动上升。目前银行存贷比的最高标准为75%,但很明显大型、中小型商行目前均已超过,后者甚至已超过80%,四大商行也有超过之势。这会增加流动性风险,因此需要监管机构的特别关注。(三)高杠杆风险。从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各年度商行主要指标分机构类情况表中可看出,2014-2019年间除农村商行外各类商行资本充足率波动上升、各类商行杠杆率总体上升。这说明大体上看商行在这些方面的指标较为可观。但仍不能放松警惕。通过查询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得知这几年里其杠杆率上升了13.63%,而我国GDP逐年上升。因此,实体经济部门的杠杆率上升为债务余额增加所致,这会增加该部门的风险水平。又由于该部门与商行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若管理不善将导致实体经济部门的风险外溢至商行,这亦会增加系统性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导致银行系统性风险变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将对导致其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一)实业部门出现大量不良贷款。银行每年皆有较多贷款流向实业部门,实业部门的态势对银行有着重要影响。当经济上行时,行业繁荣,价格上升。此时投资增加,商行贷款量增加,信贷扩张,风险加大。这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往往会呈现两种不良结果:一则投资者承受的风险水平不断上升,明斯基时刻到来,投资者不堪重负,导致无法偿还银行债务;二则经济下行,实业价格下降,投资者收不抵支,无法偿还债务。这皆会导致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贷款,增加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二)市场竞争、互联网金融促使银行盲目创收。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一些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使储户在储蓄时面临更多选择,或是储户更愿意将闲散资金投入互联网平台以此获得更高收益。由此则减少了商行吸收的存款量。存款量的减少将降低商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还会减少银行收入。市场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银行让出部分利益以提高市场竞争地位。互联网平台实现了部分银行业务由线下向线上的转移,使得银行失去了一部分手续费收入。与此同时,一些保险理财产品的线上销售也降低了银行的佣金收入。这将增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由此,银行将采取措施改善该种状况。1.降低信贷审核标准。为了弥补收入的降低,银行将降低信贷审核标准。这意味着将有大量信用度不满足要求的企业获得贷款,容易导致坏账,这便加剧了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2.金融创新。为了抵御市场竞争带来的不良后果,银行选择进行金融创新。但不当的金融创新则会积聚风险。就风险溢出来看,互联网金融对商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为正且明显,而且其对不同类型商行的系统性溢出程度有异质性,股份制银行相对敏感。互联网金融不仅将增加银行系统性风险且将促进风险溢出。(三)影子银行业务增加银行系统脆弱性和风险传染性。我国影子银行以商行为主导。银行同业业务和理财产品为其提供大部分的资金。影子银行的高风险性将给商行带来较大隐患。1.影子银行缺乏有效监管。一些商行为躲避监管而进行影子银行业务,这意味着影子银行的非透明性,这将增加银行系统甚至整个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与风险的不可控性。影子银行缺乏监管也助长了其为获取高额利润而从事高风险业务不断加大杠杆、层层嵌套、叠加,涉及资金量愈加庞大、机构愈加增多。同时,随着杠杆的增加,所面临的风险与传染性也在进一步增大。2.影子银行助长资金“由实向虚”。影子银行为了追求高收益往往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这就会使得一部分企业有了更多资金来源,为了获取更多收益,它们往往会将借来的银行贷款投向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而非实业。这样的行为将增加风险程度,当前者市场发生动荡,则会给银行带来较大冲击。3.大量期限错配影子银行业务将理财产品等短期资金,通过“发新偿旧”“滚动发行”等产品设计手段转化为流动性较差的长期资产如城投债、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这将大大增加银行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4.刚性兑付影子银行刚性兑付依然未得到良好遏制,这也将增加银行流动性风险。(四)商行自身调整对系统性风险影响具两面性。近年来商行进行了轻型化转型(轻经营模式、轻资产和轻收入结构)。这将会对商行的系统性风险造成影响。1.轻经营模式促使银行将资产转表外这可能会促使各大商行为提高资产周转率而将资产转成表外。但表内业务转移到表外并不能减少兑付时资金的流出,同时转移后所呈现的资产周转率以及其他风险指标会导致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疏忽和误判,甚至从而从事更多的风险业务,这就加剧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且银行通过一些业务将资产转移至表外的同时也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这将使得一家银行遭受的损失将传染至其他金融机构从而使整个金融体系受到影响。2.轻资产业务加剧系统性风险从“重资产”到“轻资产”加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3.轻收入结构影响视资产规模而定目前在我国,资产规模低于3.6万亿元的小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则会提高系统性风险贡献度。

四、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解决措施及结语

(一)政府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应采取相关对策应对风险。1.健全相关监测机制。完善的监测机制必不可少。同时还要健全系统性风险预警与相关的防御方案。相关监测机制可与互联网科技相结合,以达到更优的效果。2.加强监管。(1)政府可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银行业。(2)银保监会应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对部分银行从事高风险业务等行为进行制止与规范。通常规模较小的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高。因此应重视规模较小银行的管理,但同时也应防止大型银行倚仗“大而不能倒”而盲目从事高风险业务。(3)银保监会应严格贷款行业集中度监管,可将房地产行业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合并进行集中度监管,进而从总体上掌握通过企业和购房者渠道流入房地产行业的银行资金总额,并且可将房地产合并贷款集中度警戒线设定为40%左右。这样既可防止过度“由实向虚”,也可避免房地产价格过度波动给商行带来冲击而提高系统性风险。(4)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可引导其提高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同时应控制其准入门槛,提升质量。对已运营的平台则应加强业务监管,禁止刚性兑付,减少高风险业务。3.加强对实业的支持。因实业部门与商行的密切联系,政府可注重对实业部门的扶持,适当保持其稳定,防止银行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增加。(二)商业银行应从多方入手化解系统性风险。1.提高自身实力。商行应该科学增加各方面实力。银行在自身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便能运用更多的资金、资源等来维护自身安全,且在轻型化背景下,规模较大的银行增加非利息收入业务也能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银行应在风险程度符合标准且能控制的情况下积极开展业务来获得更多资产。因此人才团队与内部体系的建设也至关重要。2.加强监管与奖惩机制。商行内部的监管也非常重要,要提高每一位从业人员的监管意识,也要强化从业人员监管得力或不力的奖惩机制。3.提高业务透明度。业务的非透明度往往会增加系统性风险。尤其是影子银行业务,要将其业务置于监督之下以降低不良后果发生的可能性。4.应对互联网融资平台和市场挑战。可完善网上银行等互联网渠道,这样可提升商行离柜业务率;另外可丰富互联网产品线,大力发展扫码支付、移动支付,推进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化进程,推出更多理财产品,可实现存款客户的资金升值,以达到存款回流的目的。(三)中央银行应引导资金“由虚向实”。中央银行可利用货币政策等促进社会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如降低实体经济领域的再贷款率,减少其融资成本。同时也应进行宏观调控、控制利率与汇率水平稳定、加强监管并制定系统性风险防御策略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与发展。银行是金融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科学分析识别与防范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符合世界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且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系统性风险要彻底解决,并非易事,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翁志超,颜美玲.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9,35(22):159-163.

[2]王龑,郭子增.从“重资产”到“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是否影响了银行风险[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9,34(05):80-92.

[3]李久林.商业银行规模和收入结构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9(03):39-53.

[4]滑冬玲.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及其防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06):28-36.

作者:谢宜彤 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