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8-28 09:02:10

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研究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缺乏专业优势。目前大部分高校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较笼统。我们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保障学和社会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能在高校、政策研究部门、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但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培养能力与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本专业最对口的岗位是社会保障类岗位,但该类岗位一般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编制有限,毕业生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方式进入,目前社会保障专业毕业在人社局从事社会保障工作只有极少数。从对该专业往年毕业生调查了解到,将近有三成的毕业生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大部分毕业生从事与社会保障工作无关的工作。由此可见,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市场针对性,导致本专业的毕业生缺乏优势和特色。(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有待优化。近年来高校采取按大类招生,按照“宽口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安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以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前四个学期(其中第4学期是小学期)按大类培养,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大类平台课。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看,主要通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增加学生学识的厚度和宽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由于通识教育课程大部分都是必修课程,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多样化的选择;同时,课程任务重,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不够,很多知识往往一带而过,博而不精。此外,实践能力课程的考核体系不完善,难以调动全员参与,只能作为一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补充。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通识教育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学科大类平台课设置,是希望学生将来有多样化的选择和发展,开设的课程有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社会调查方法等,但这些课程知识跨度广、口径宽,涉及多个学科,学生很难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每个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第5学期开始进行专业教育,该专业的课程覆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商业保险几个领域,目的是扩大学生课程的选择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由于这些领域的课程安排是分散在不同学期,缺乏系统性和衔接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宽泛、散乱,未能形成专业独特的就业竞争优势。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专业实习方面,由于时间、条件所限不能落到实处。由于缺乏稳定的、对口的校外课程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这样培养的学生专业理论功底不深,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导致学生在毕业时对就业岗位的选择无所适从。(三)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存在差距。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基石,它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兴综合性交叉学科,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师资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有很高的要求。尽管该专业教师基本上具备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背景,但一直未能引进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师资队伍建设的团队效应不够明显,教学科研活动相互分散,无法承担大型研究项目,专业排名不高。师资力量较薄弱,难以承担专业的全部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缺乏师资导致课程无法开设。目前该专业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及管理学科特点,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教研型,此种模式兼具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但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大部分专业教师没有任何相关单位工作、实践经历,课程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管理条例的罗列,实践教学仅仅是通过社会调查、案例教学等模方式进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合理定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地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基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我们把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社区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劳动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本专业人才培养既要突出以“应用”为目标,更要以“创新”为特征,使地方综合性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具有特色和竞争力。(二)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在企业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方面通过依托自身优势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根据“创新型应用人才”这个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发展性;一方面转变观念,把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服务对象重点转向各类企业单位,调整专业培养方案,突出专业优势。由于目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谐的劳动关系的维护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建议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兼顾劳动经济、劳动关系及社会保障三个方面;专业选修课程各地方综合性大学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来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职业选择,满足多样性、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三)强化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为提升地方综合性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宗旨、以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为本的意识,将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充分融合,构建完善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其次,创新实践教学。建立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实践教学方法,结合社会保障、民生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验室建设,开展专业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掌握专业岗位基本技能。创新课程考核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爱好和思辨力。(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打造一支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一方面通过学校、学院层面的政策引进专业优秀的学术领军人才;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继续高层次的学习、培训,通过自我学习提升教师专业学术水平及科学研究能力。其次,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每年统筹安排本专业教师到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同时,通过大学生专业实践基地建设,聘请校外有丰富实践经验政府、企业、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相关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工作,以及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建立一支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师队伍,服务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远.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基于对六所高校的调研[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12):59-63.

[2]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育,2015,(4):4-7.

作者:孙群 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