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沼气服务三农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06 09:45:00

农村建设沼气服务三农研究论文

摘要总结了官桥镇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建设的背景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了其取得的效益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沼气建设;措施;效益;建议;滕州;官桥镇

官桥镇根据省、枣庄、滕州两级市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相关要求,把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于2006年开始实施,整建制村进行建设。官桥镇农村总户数11778户,适宜建设沼气池户数8687户。实施过程中,官桥镇党委政府立足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高度重视沼气建设工作,按照“政策引导,示范带动,点面结合,全面推进”的思路,抢抓机遇,精心组织,加快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全镇建设沼气池2800多个,达标沼气示范村15个,养殖小区1处,小型沼气工程4个,达标沼气池1380个,享受各级财政补贴近200万元。建设服务网点9个,专业施工队伍8个,从业人员达360余人,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1建设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从2004年开始,连续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农村沼气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确要求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国家每年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近年来,各级政府注重沼气建设工程的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说,农村沼气工程是落实“十一五”规划推动,是农村奔小康、利国利民的生态工程、造福工程、民心工程,因此要把沼气技术作为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用技术大力推广[1-2]。

2主要措施

2.1宣传引导,典型带动

充分利用宣传车、广播、标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宣传沼气建设的意义和好处,先后20次组织村干部、群众到已建沼气的示范村和正在建沼气的示范村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观看、现身说教,对沼气建设后“三节、二减、一带动、一增加”的(即节煤、节电、节时和减少垃圾与污染,带动庭院养殖,增加了农民收入等系列好处)算账对比,有效解决了群众思想上等、看、望,不舍得投入的顾虑。同时,发挥村两委干部、致富能人的示范作用,先由他们带头兴建、率先启用,引导本村群众到自己家中看现场、“开眼界”,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沼气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沼气建设热潮。

2.2以奖代补进行激励,点面结合

出台了沼气建设意见,把沼气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表先树优,兑现奖惩。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新建户用沼气和大中小型沼气工程的补助奖励。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验收合格的示范村,每池奖励100元,所在办事处每完成1个村的沼气池建设奖励1000元,村奖励1000~2000元。实行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确保了沼气池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3落实责任,整体推动

专门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镇长任副组长,农业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沼气建设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镇农业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明确各办事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村村书记为主要责任人,村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实行了专人包村、逐池负责的包干负责制和周调度制度,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同时,镇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分片负责,对所负责的村负责到底,跟踪服务,形成了人人肩上有责任,道道工序有人管,分工明确,管理到位,确保了沼气建设。

2.4强化措施,优化服务

官桥镇多次邀请市农业局能源办的专家和市聘沼气专家专门进行沼气技术授课,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受益人员涉及沼气使用户、建设户及施工人员,达6200多人次,现场发放科技明白纸约3万多份,年后累计发放技术资料6000多份,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群众对沼气的认识、安全使用沼气的技能和科学管理沼气的水平。

2.5坚持标准,严把质量

一是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强化施工队伍的管理,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强化对建池技工的培训和指导,杜绝无证人员从事沼气建设,从而培养了一支懂技术、会施工、能维护的高素质沼气生产工队伍。二是坚持“谁建池、谁管理、谁维修”的原则。严格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规划、放线、修建。三是坚持质量监督制度。沼气施工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均由镇技术员、村干部和建池户共同进行质量把关,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投料使用,确保建成一个,合格一个,发挥效益一个。四是积极引导服务网点建设。加强技术网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搞好各个环节的技术服务,确保发挥长久效益。

2.6综合利用,提高效益

在“一池三改”的基础上,将沼气建设与发展庭院经济、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治理相结合,全面带动家庭养殖与种植业。目前全镇有特色专业养殖村12个,有效地增加了群众的收入,真正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综合利用沼渣沼液的能源生态模式。

3效益

3.1经济效益

一是解决了农民生活用能,缓解国家能源压力。据调查和资料测算分析,建设1个10m3的户用沼气池,可解决四口之家1年80%的生活燃料。二是改善了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可杀灭农家肥中的病虫病菌,提高了肥效,是很好的有机肥。1个10m3的沼气池,每年可产沼液沼渣10~15t,可满足1333.33~1555.56m2无公害瓜果菜的用肥需要,可减少2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既节约了开支,又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同时,沼气建设还带动了畜牧业和林果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2生态效益

一是有效防止了乱砍滥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1个户用沼气池所生产的沼气,每年平均可替代薪柴和秸秆1.5t左右,相当于约2333.33m2林地的年生物蓄积量,同时还可减少2t二氧化碳的排放。发展农村沼气,可解决一些地区农民“没有柴烧就砍树”的问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二是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农村沼气将畜牧业发展与种植业发展连接起来,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循环经济基本模式,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粪便利用方式和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的农业增长方式,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3.3社会效益

一是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发展农村沼气,将人畜粪便变废为宝,明显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二是带动了地方投入,促进农民工就业。农村沼气池建设带动水泥、钢材、砂石、砖等建材业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如目前全镇专业施工队伍8个,从业人员达360余人。公务员之家

4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正常使用沼气的仅2031户,半停半用的为533户,报废的236户。服务网能正常运行的5个,半停半运行的3个,不运行的1个。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服务体系建设仍相对滞后。部分地区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严重,许多地区的沼气池仍然以农户自我维护为主,废池率有所上升,乡村服务网点数量覆盖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建设初,群众积极性较高,新鲜劲大,建成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缺乏技术与经验,致使沼气池有小毛病而不会处理,影响池气池的正常使用,使用率、普及率相对较低。二是操作不灵活,补助资金不足。部分地方规划工作不到位,对农民外出打工、养殖方式转变等缺乏统筹规划和动态跟踪分析,安排项目时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申报的项目村、项目户变更调整较大。三是建设整体发展不平衡。沼气池建设进度慢,存在配套资金到位率低、“一池三改”率低以及少部分村违规使用资金等问题,沼气池的应用技术不高,综合利用率低。

5发展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从投入抓起,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健全政策,落实保障措施,采取灵活多便的方式方法,全面推广沼气工程普及[3-4]。二是保证建设质量。从源头抓起,在沼气建设上本着质量高于一切的理念,坚决纠正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建设、轻管理的做法,确保建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带一片[5]。三是重视技术培训。从基础抓起,健全服务网络。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积极实施技术入户工程,让广大农民更多地掌握沼气管理知识,提高群众使用水平和沼气、沼液利用率,同时要强化人员管理。四是重视服务体系建设。从民情抓起,以项目村为依托建立乡村沼气服务网点。每个网点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管理策划人员、技术指导人员、信息咨询人员,并引进先进的设备以强化硬件建设,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6]。加大对技工的培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雪树.加强农村沼气生产安全管理[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0(5):35.

[2]赵亚凤,赵会,鹿树丽.农村沼气建设效益、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2):52-54.

[3]张仕颖.浅析遵义县农村沼气池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2):76-77.

[4]杨林.郫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396,308.

[5]魏敦满.南平市农村沼气建后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初探[J].中国沼气,2009,27(4):45-48.

[6]王菊莲,罗相才,马丽梅,等.云南省昌宁县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