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指导与实践

时间:2022-10-12 08:27:53

高校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指导与实践

摘要:以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为例,针对高校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二级院部优势,以精准指导与精准服务为切入点,找准问题,制定方案,理顺机制,依据学生求职意向、个性特点、择业观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类的精准就业指导;通过校企合作创办企业冠名班、举办校企交流会、回访毕业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强调求职意愿与学生自身能力的匹配性。研究结果表明,精准的指导与服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职能动性,大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关键词: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指导;精准服务;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已达874万,故大学生就业压力随之增大。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对高校就业指导的需求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标准化的就业指导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高校就业服务应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才能实现真正的精准就业指导。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也不例外。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挑战与机遇并存,药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去向问题也成为国家与民众较为关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为例,进行了学生就业指导实践与探索,从而为高校药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精准指导与精准服务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1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1就业观念落后,结构性矛盾突出,创业意愿不强

从近几年学生求职的意向来看,药学类专业毕业生青睐政府机关、医院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情况还没有完全改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观念上,认为政府机关、医院、科研院所的岗位是金饭碗,大多数毕业生都希望到这类单位就业。可是,随着国家医疗政策的调整,上述单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员增效和机构合并,岗位十分有限,因此就业难度相应增大。但从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就业形势严峻不单是工作岗位少,加上工作岗位的匹配度不高,导致结构化矛盾突出。近年来制药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普遍提高,市场所需人员和岗位中,学术营销占据了大多数,而相对稳定的生产一线岗位较少。另外,由于毕业生没有技术经验和资金积累,要想进行创业需要突破许多障碍,成功率较低,所以创业意愿不足[1]。

1.2就业目标不清晰,就业准备不充分

从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去向来看,大致可分为3种情况:企事业求职、考研深造、公务员考试。因此,及早找准目标,做好相关准备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就业目标非常模糊,自然也就没有相关的准备了。如到底是找工作还是考研,有的学生犹豫不定,从而错过了最佳时间和机会;有的学生虽然决定要找工作,但具体找什么样的单位(省外还是省内,生产岗还是销售岗,国企还是民企,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等)不清楚,所以我们在大型双选会上常见到学生抱着一摞简历见单位就投的现象,可谓广撒“英雄帖”。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社会经历是十分欠缺的,并不能很准确地了解社会就业环境,对于自己要找的工作都有很高的期望,盲目追寻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企业。学生还没做好从学生到员工、从学校到职场的心理准备,对与其专业相关的就业条件和就业目标还没弄清楚。

1.3学校对就业指导重视不够

我国高校普遍重视就业率,但是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就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一。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师资力量配备不足。很多高校虽然设立了就业指导部门,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对教师的配置却一直不到位。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应该遵循“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1∶500的比例”,坚持“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教师。目前来看,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基本以兼职教师为主,导致就业指导部门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工作边缘化,以致于专业指导力量得不到保障[2]。二是经费投入不足。一直以来,药学类专业毕业生走向企业是主渠道。如果资金投入不足,就不会有太多的经费去做推广,比如企业需求交流会、目标企业推介会、校友专家交流会等。另外,要提升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坊进行培训,还需要有一对一指导等,目前这样的活动少之又少,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1.4就业工作机制活力不足

现在高校就业工作一般由学生工作部(处)或招生就业处主抓,二级院部配合,存在职责不明确、压力传导不足的问题。导致主抓部门往往注重政策的制定、宣传以及全校一年两次的双选会组织,而忽视了激发二级院部就业工作中的活力。二级院部是学生工作的具体管理者,最了解学生的就业动态,因此学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学校管理层面的工作,更具体的工作需要各院部的相关教师落实和执行,而各院部学生就业工作往往是由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担任,其本身担负着繁重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而使学生就业工作时间受限且缺乏连续性,导致工作不细致、不系统、不到位[3],缺乏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指导。现在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对社会、人生、就业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但有时又难免有失偏颇。如何对这一庞大的就业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为他们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认识自我、清晰定位自我,激发工作机制活力显得尤为重要[4-5]。

2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就业指导的实践与探索

2.1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引导,促进精准就业服务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会为毕业生分阶段提供3次集中就业指导。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药学院就专门组织召开考研就业交流会,对上一年度学院考研就业情况进行通报,了解本专业的考研与就业前景,明确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大四第一学期开始,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分析,督促学生积极面对即将到来的就业季,以便学生调整心态,详细讲解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制作和投递简历,以及着装、应聘技巧等,从而提升学生就业技能。大四第二学期初,针对考研结束及还未签订工作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再一次进行就业动员、就业政策讲解等指导工作,以恰当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除集中指导外,还针对不同专业特点,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详细指导。

2.2追踪毕业生新动态,回访促进精准就业服务

每年年底,为准确把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向和效果,药学院会编印、发放《毕业生就业状态调查问卷》《用人单位调查问卷》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还对上届毕业生代表进行跟踪回访,分别对他们目前的工作满意度、薪资待遇、单位对他们的培养计划等方面进行调查。对于毕业生反映的问题,会多方验证,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解答,鼓励学生踏实工作,虚心向前辈学习,争取在岗位上取得好成绩。另外,通过举办就业考研经验交流会、模拟招聘大赛、校友报告等活动,邀请优秀毕业生参加,分享成功经验。经过以上工作,最后撰写《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学校了解企业发展、市场动态,进而为下一届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供第一手资料。

2.3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精准就业服务

为了直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药学院从2015年底开始,每年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班,例如与步长制药合作的“步长班”、与珍宝岛制药合作的“珍宝岛班”等,邀请企业资深的就业培训指导教师向学生传授职业选择、简历制作、面试礼仪、面试方法等求职技能,再根据学生不同的求职目标和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通过走访调研省内外知名药企,实地考察、了解用人单位规模、运营情况、需求信息等,在进一步开拓毕业生就业空间的同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同时,引进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单位,举办药学院专场招聘会或小型双选会等,为毕业生就业提量、提质。

2.4“四级联动”新机制,全方位保障精准就业服务

在学校领导下,药学院建立了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主抓、就业专干落实、班主任具体抓、学生就业委员信息传递反馈的“四级联动”机制,从而促使就业服务机制精准化[6]。在就业季每周召开就业工作跟进会,讨论就业工作新进展,分解责任目标,细化工作任务。为学生分阶段开展就业指导与统计,提供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动向等信息,为毕业生获取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开拓渠道等,保障学生就业工作制度化运行。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信息传送模式,利用毕业班班主任、就业委员QQ联络群,药学院微信公众号及药学院官网等快速、及时、准确的新媒体平台传递就业信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的情况与需求信息,使就业信息精准化,以便毕业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7]。

3精准就业服务成效

3.1药学院近5年整体就业情况

从药学院近5年的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见表1)来看,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为此我校把药学院列为就业创业改革试点。从2016届开始,药学院经过充分调研,采取一系列就业指导与服务措施,开展精准就业服务后,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不再坐等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的招考,去往企业的意愿增强,愿意先就业再择业,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呈整体增长趋势,就业局势良好。

3.2药学院近4年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情况

从药学院近4年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情况(见表2)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生考研上线人数逐渐增加,考研率逐渐升高,考取名校比率也逐年增加。表明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学生报考名校的信心与能力。

3.3药学院近4年毕业生流向药企情况

从药学院近4年毕业生流向药企情况(见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进入药企人数比例均在50.00%以上,且进入外资企业与上市公司的人数逐渐增加。表明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使毕业生接收到更多优秀企业的用人需求信息;此外,基于上届毕业生的成功示范效应,增加了毕业生去往优秀企业的机会。

3.4药学院毕业生近4年就业区域分布情况

从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我们选取了毕业生去向较为集中的4个省份(甘肃、江苏、陕西、四川省)进行了统计。从药学院毕业生近4年就业区域分布情况(见表4)可以看出,开展精准就业服务后,毕业生整体的就业观念逐渐发生转变,学生到甘肃省外就业的比例逐渐升高,学生愿意走出去,到个人发展前景更好且薪资待遇更高的医药企业集中地区工作。

4讨论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高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指导体系[8],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精准服务,这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教育部《关于做好2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应进一步加强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力度,完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机制。要明确就业指导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可以独自完成的任务,需要调动多方的力量,形成健全的就业指导体制。在学生有需求时提供指引,在学生有困难时提供帮助,真正将“精准就业”落到实处。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通过充分调研,分析问题,精准施策,经过4年努力,学生整体就业率明显升高,就业质量逐步提高,就业去向逐步拓宽。结合多年来的就业指导实践,我们认为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以下几点尤为关键:1)理顺就业工作机制。药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与医学生有很大差异,一定要以院部为主开展就业工作。2)就业工作的定位要准,应精准指导与精准服务。毕业生人数多,个性化差异大,要建立完整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才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3)校企合作是助力器。药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渠道是企业,实施校企合作,有助于建立用人单位、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就业跟踪精准反馈机制,通过企业对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评价,通过毕业生对自身职业发展路径的跟踪,收集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教育的反馈信息,对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精准就业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精准就业服务工作,如对毕业生进行的“一对一精准化就业指导”、长期化跟踪研究服务、就业工作信息化、大数据分析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加强。同时,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指导毕业生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拓展就业领域,敢于到那些与药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等,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贾连莹.大学生就业能力解析及就业能力策略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9,10(1):102-103.

[2]宋桃伟,雷文,田丹.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23):46-52.

[3]刘理.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机制实践探析———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16):39-44.

[4]于兆华,苗雷,周晓楠,等.高职院校精细服务构建精准就业服务平台[J].河北农机,2019(11):92.

[5]张静.大学生就业精准服务实证研究———以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2016届本科应届毕业生为样本[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18):34-37.

[6]赵明家.实施“八精准”工作模式,全面促进学生就业创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1):52-55.

[7]林娅楠.微信公众号在高校就业精准服务模式中的应用[J].现代信息科技,2019,3(3):125-127.

[8]鞠斌杰.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帮扶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2020(2):58-60.

作者:何应学 赵婷婷 李硕 王世栋 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