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2-03 10:55:25

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产教脱离、人才服务地方社会针对性不强、解决具体问题能力薄弱等问题。该类问题的存在,既与课程质量中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手段的单一有关,也与学生自我规划意识不强、对社会关注度不高有关。为提升人才质量,加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建设,可以加强课程教学的应用性,增强实践教学的体系性,科研反哺教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教脱离。产教脱离的具体表现是课程教学的应用型不强,教材的更新换代速度相对来看没有跟上社会治理的需求。课程教学中关于案例教学的环节稍显薄弱,同时新的案例补充速度滞后,理论与实践脱离现象较为突出。产教脱离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都大大减弱,学生的阅读量有限,对教材和相关参考文献资料缺乏阅读的动力。进一步造成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不够扎实,理论素养稍显薄弱。(二)人才服务地方社会的针对性不强。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可以体现地方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实际情况是,不论是微观层面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宏观层面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没有太大区别,也体现不出不同地方的不同发展优势和发展层次。地方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针对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和提升治理能力展开教学与研究。(三)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较弱。公共管理类专业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设置了教学实习环节,相继建立了实习基地,基本都是校外实习,形式有集中实习和自主实习,实习场域有党政机关和企业的行政部门等。具体的实习过程中,能够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明显欠缺,而且个别同学存在应付了事的心态,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和实习的激情。遇到问题,也欠缺自我寻求解决方法的魄力。从学生的实习过程就可以明显看出,解决具体操作层面的能力欠缺,对于绩效管理、考核和评估机制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都缺乏明确的对策,同时在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也很难联系到适宜的理论知识来具体分析。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课程质量。当下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时代,海量的信息和数据进入到日常教学中。但客观而言,地方高校由于地缘位置、资源缺乏等原因,或多或少还是存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脱节,课堂教学内容相对要陈旧,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不够灵活等问题。面对地方社会现在普遍面临新的发展需求,攸关区域经济、地方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内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理念等方面出现的更深层次的需求与期待,相关课程的质量问题便凸显出来。表现为教学内容稍显陈旧,教学案例不够多元,教学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实地参与程度过低。地方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也缺少相关的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优质课程,包括线上线下的融合。课程质量的体现方式还包含考核方式。目前基本的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课程结束后的考核,一般为考试或考查。过程考核往往流于形式,教师自身可能存在对过程监管不严,监督力度不够。考试试题往往不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过于注重知识的识记,同时教师自身对于过程材料和结果材料缺乏主导性和灵活处理的权力,也往往导致课程的考核体现不出其深层次的功能。一旦考试结束,意味着课程结束,学生任务完成,缺乏后续的可持续性的学习环节。(二)学生缺乏大学生活规划意识和对社会的关注度。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缺乏明确的生涯教育意识。换言之,四年的大学生活,学生过于按部就班,往往在入学之初没有自主地搜集相关资料,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程进行一番规划与设计。学习过程中,往往过于被动,被动接受诸多安排,而没有唤醒主体自觉性,也往往缺少生涯意识,对专业目标和专业素养的理解也不够深入。这也直接导致缺失关注社会和主动参与社会发展的动力。地方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经验经常聚焦在特色与主流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本土探索与国际前沿相结合的建设理念,秉承大局意识,兼顾地方发展现状。这就要求公共管理类的学生一方面要学习相关的管理理论和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出发,关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民族地区治理、资源环境治理等地方性知识。客观的现实情况是,学生或由于感觉课业负担压力重,或者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内生性动力,对于走向社会实践场域,探究社会治理焦点问题,关注实际操作层面的管理和治理问题缺乏意向,也没有从根本上重视。

三、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设精品化社会实践课程。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指出,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目标,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比例结构,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避免随意化、碎片化。应积极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所以,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对教育的支持和辅助手段。应当着力打造创新性的线上、线下、线上线下融合、虚拟仿真课程,也应打造社会实践“金课”。地方高校应着力挖掘自身的资源,立足前期的优质课程和师资水平,打造高水平的实践课程。不能让教学实习和实践流于形式,应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支持力度,强化实习导师的职责,优化实习过程的管理。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可以共享共建,同时落实实习基地的功能,加强对实习基地的维护,不能为建而建,强化实践育人的功能。在实践中贯彻公共管理专业的价值培养、专业培养和技能培养。同时,加强实验教学,根据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实验课内容,以及相应的考核机制,将本学科特色和地方发展现状融入到学生实验教学项目。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和引导,利用相关科研设备和平台,也可以与相关学科实现设备共享,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实验设计中来,促成师生实验教学的互动和互为相长。(二)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高校加强科研反哺教学促进科教融合。一些地方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开展应用研究型课程,引导学生较早接触科学研究,促使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进而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信,提升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旨趣。应用研究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保持怀疑、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场域可以是课堂、实验室,也可以是社会实践基地,教学思路是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立体的学术体验并习得专业知识。该类型课程的开设,有效针对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学科发展新动态陌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的问题,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地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开展应用学术研究,带动学生加强对社会治理的关注度,增加科研反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科研反哺教学的路径应当多样化和多元化,地方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科研反哺教学的保障机制,提升教师和学生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地方高校应当统筹规范各类竞赛和竞赛证书的管理,引导学生理性参加竞赛,通过科技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竞赛的比例还是高的,学生参加比赛的热情和雄心壮志也很值得鼓励,关键是如何确保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与上文我们对应用型人才的提倡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选题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发展的现状,这就要求学生要关注社会现实。其次是作品的设计要清楚该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要体现专业学术素养,这就要求学生要熟悉和掌握该领域内相关的学术研究,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可以满足。最后是要通过比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竞赛的长远辐射效果。(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何谓“创新创业精神”?王洪才等人将其概括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种精神本质上是对自我的挑战,即要求大学生不沉迷于安逸的现状,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进行主动规划与探索,养成负责任、能受挫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应当建立起敢于担当、勇于突破的理念与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需要高校孕育出创新创业的文化,即要大力鼓励探索与冒险,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客观判断,以积极的、契而不舍的精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薛成龙等人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加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支持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深化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着力解决的两个问题;第一是要着重解决高校科研的社会需求和问题导向不足的问题;第二是要深度推进教学与科研融合,强调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元素积累。目前来看,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挖掘和充实创新创业的教育资源。从资产为本的视角来看,地方高校应着力于探究所在地区的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深度挖掘地方蕴含的各类资源转化到教学当中应用,深度推进产学科研一体化发展,将教学、科研、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在一起,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毛莹.科研反哺教学助力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8):117-118.

[2]王洪才,刘隽颖.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核心•难点•突破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7(13/14):61-63.

[3]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22-28.

作者:朱晴晴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