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效评价分析

时间:2022-03-12 04:54:50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效评价分析

摘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价与煤矿安全评价有所不同,更加注重体制的创建和日后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性评价体系。据此本文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概述,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评价体系进行阐述,从不同方面分析评价体系创设方式。同时,提出实效评价体系的创建框架和信息系统平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指标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传统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存在显著差别,不同煤矿在各个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因此,煤矿集团公司应该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落实产生促进作用,深思如何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标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不光是企业之间的排名问题。此外,还关系到企业日后的发展方向、政府对企业的奖惩措施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1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定义

1.1实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实施效果的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但一直以来,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评价主要是针对某一时期煤矿的总体安全状况,其指标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各要素来设计的。组成要素可分为五类,分别是管理体系要素、人机管理要素、危险源要素、危害要素和系统要素。系统类要素将防治水、安全、通风、运输、机电、采煤等列为一级指标对煤矿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危险源要素是将放炮、火灾、机电、煤尘、顶板、瓦斯、水电等事故列为一级指标对对煤矿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人机管理要素和其他变化结构评价体系是煤矿安全评价中的主要内容,例如信息安全、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部分学者在上述要素的基础上,将安全文化因素引入其中,安全文化因素属于是上述体系之中的变体,例如安全文化、管理、环境、设备、企业、人、社会等。此外,应增加煤矿安全素质因素,将煤矿安全制度、环境安全支队、安全文化制度和安全行为制度与其向病理。显而易见。在此环境下,大多数煤矿安全评价体系无法满足建设需求。伴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成效的评估已成为集团公司安监部门、政府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1.2煤矿安全生产的规章性。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标准化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内容。首先,是以国家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开展煤矿工作,例如掘进施工、工作面的回采、通风和防治水等。其次,应以相关规章制度和规范为依据来对相关岗位上的工作提出要求,但是应该注意,必须要达到规章制度所提出的要求。只有煤矿生产在安全的状态下,才能够为矿工人身安全及工作进展提供保障,并为煤矿工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设置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来对煤矿生产进行监督管理,为其安全性提供保障。此外,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新政策,例如《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出。除此之外,使办矿的要求和标准提升,对采矿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1.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特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具有可发展性、强制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特性。可发展性指的是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飞速提升,相关理论不断创新,人们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有了全新的认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内容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这一现状对我国对煤矿企业的要求和标准的提升产生了促进作用。强制性指的是我国出台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例如《安全生产法》等使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的依据。与此同时,质量技术监管理相关工作的规范开展都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并且对其提出强制性的要求。科学性指的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已经历经多年发展,其实践和理论均得到了证实。由此可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经实践论证后,有着极强的科学性。全面性指的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包括不同的方面。首先,包括防治水、掘进施工、通风、矿井开采等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其次,涉及到岗位工作质量,指的是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可操作性指的是在传统质量标准实践过程中,因量化程度较高且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此外定性观察言观色作为安全管理主要措施,致使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的操作性得以提升。

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体系

2.1评价体系特征。从煤矿集团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角度出发,创建煤矿生产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工作的质量进行判断,并且能够实际长期执行下去,其目标要求直接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产生影响。一个合格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如下特征。首先,能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动态的衡量,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要求企业将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制度有效落实,并且提升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否达标等工作的重视程度,其落实贯彻在企业日常工作过程中。简而言之,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有效评价,不光要注重研究眼前的建设效果,还应该提升对日后发展情况的重视程度,对日后工作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如果单独依靠突击检测,是得不到真实有效的评价结果的。其次,能够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政策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的反馈衡量,评价体系的内容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的效果,而并非当前煤矿工作开展中的安全水平,这也是评价体系和管理评价方法存在的差异之处。效果并非某一个时间点的数据能够全面反映出来的。由此可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的落实效果涉及的数据包括某一个时间区间的信息。最后,能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运行情况进行衡量,检测企业是否能够将相关制度落实在实处,从痕迹角度对接进行分析判断。由此可知,指标体系能够对企业过去时间段中的安全生产标准情况进行反映。2.2评价体系框架分析。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体系的框架包括创建的过程、创建的效果及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上述不同过程均是评价的一级指标分别是A、B、C。A指的是标准化创建过程,检测是否能够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有效创建,B指的是标准化效果,检测标准化体系的应用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C指的是标准化体系的可执行性,检测体系的长期应用是否能够达到创新体系的最初目的。

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体系中系统及数据来源

3.1评价体系数据来源。因评价体系面对的对象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事项。由此可知,收集的数据不光应来自直接效果,同时应该来自间接效果。不光要涵盖短期效果,同时应该对长期效果进行预判。数据存在多样化,导致数据来源也各不相同。以过程为基础的社交平台体系设计的数据来源包括专家评价、人工录入、传感器采集及企业内部数据信息系统。专家评价和人工采集,均和人工有直接关系。因此,数据质量极易受到主观性影响,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及传感器数据中的信息较为清晰,但是需要在同一口径录入,避免因理解存在差异而导致所录入的信息存在差异化。来源各不相同的数据所具有的时效性也存在差别。通常情况下,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和传感器信息采集的数据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专家评价和人工录入的数据时效性较差,不能够作为经常性开展依据。3.2评价体系建设。以过程为导向的视角评价体系创建中涉及的数据来源不相同,持续的时间较长,且种类繁多复杂。数据处理方式也存在多样化特性。因此,在对信息系统平台进行创建时,应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应对数据接口的平台进行规范。平台的数据来源是不同的煤矿。因此,应该向各个煤矿公开数据规范,并为其提供数据接口,从而为数据的获取提供保障。其次,平台的数据来源渠道具有多样性特性,数据获取作为平台血液源泉,针对不同矿中的情况变化不一定均具备针对性的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应充分考虑数据的来源,从而自如地应对不同煤矿的变化情况。最后,平台应具备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清洗的能力,因平台设计的数据量巨大、种类繁多。因此,无法对所收集的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供保障,面对此类错误平台应具备预处理和清洗能力,从而确保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3.3效果。现代安全管理则认为事故是随机的,强调预防事故为中心,利用安全评价体系预先发现、鉴别、判明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种危害和危害因素,及时有效地降低事故率。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并通过安全评价,为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对煤矿安全生产有以下作用:1)煤矿安全评价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其评价结果和评价结论具有公平、公正和科学性,通过安全评价对煤矿所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科学评估。2)煤矿安全评价从现场生产条件出发,结合专业技术,帮助煤矿管理者辨识危险、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危险源和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3)安全评价可以指导煤矿管理层对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及标准,建立健全自己的安全管理制度,为煤矿找出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以实现煤矿生产的标准化、科学化,并将其安全生产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4)安全评价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发现煤矿存在的危险、不安全因素及日常生产中的问题和不足,为煤矿提供经济、科学而且适合现场操作的措施或技术方面的建议。同时对生产设备的选型、安装及使用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

4结束语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价对煤矿发展来说,能够使其规章制度得以完善,并使标准化建设得以提升。对政府监管部门而言,能够对各个矿的技术水平有效掌握,促使各个煤矿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为长效机制。由此可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体系的创建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昊鹏,陈希胜.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9,(22):113-116.DOI:10.13535/j.cnki.10-1507/n.2019.22.36.

[2]马建文.浅析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J].矿业装备,2020,(3):124-125.

[3]史博.浅析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J].中文信息,2020,(4):196-197.

作者:杜廷斌 高维强 宋先峰 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南煤炭科技研究院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