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规律

时间:2022-08-25 09:17:49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规律

党的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报告中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对此,煤炭企业必须准确把握,深入理解,认真落实,在新的起点上谋划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

一、认清形势,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权

全国煤矿死亡人数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近7000人降到2016年的300多人,百万吨死亡率从7%左右降到2016年的0.156%。从国家到地方对安全生产事故都实行“零容忍”态度。近年来,一大批安全生产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如峰峰、神华、潞安、开滦等企业,能够认真把握安全生产规律,抓住生产环境改善、生产技术进步、人员素质提升、管理责任落实,有效管控安全生产,实现良性发展。但煤炭行业发展不平衡,与上述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些企业仍有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生产矿井或建设项目还经常发生重特大事故;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治理难度大,一些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和煤层自然发火严重;一些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受奥灰水和小窑积水威胁严重,特别是2013年以前,晋陕蒙冀豫等省区的国有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接管地方小煤矿多,水文地质资料不清,开采条件不明,资金投入不足,人员安全素质低等,治理难度较大。目前,煤炭企业覆盖面大、管理层级多,甚至跨行业、跨所有制,战线长、风险高,管控难度大。全国目前煤炭企业除了原煤炭系统国有企业集团外,央企涉煤集团就达到17家。以上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的重大障碍。煤炭企业要把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把煤炭生产“零死亡”作为长期永恒的追求。必须全力以赴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在提高安全管控能力、安全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围绕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有效遏制零星事故这个具体目标发力,体现决心和意志。一是持续提高系统保障能力。生产系统的保障能力是安全管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一些矿井受制于内部的、外部的,行业的、历史的因素,没有做到设计科学、系统合理、有序开采、均衡生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没有树立“安全为天、生命至尊”的思想,存在严重短视行为,为了利润,不惜杀鸡取卵,甚至于以身试法。从国家重大事故调查报告披露情况看,超能力生产、设计不合理、现场管理混乱等字眼十分常见,引人深思。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完善系统、生产部署、采掘接续的责任压实在煤矿企业身上。二是持续提高技术保障能力。技术薄弱既是安全生产上的最大隐患,也是效益上的最大浪费。煤炭企业必须从系统上高度重视,从制度上认真完善,从技术理论上不断创新,从人员力量上不断增强,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认真把关,夯实基础,绝不可似是而非。三是努力实现安全监管工作常态化。煤矿必须自觉抓安全大检查、安全“体检”,要及时就自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整改落实,实现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所有企业都应当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将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报告,实行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煤炭企业集团安全监管工作必须督促各所属矿厂,认真开展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采取工程防范措施和装备技术手段,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精准管控,防止出现“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

二、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要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四化”建设,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推进智能化无人化开采、自动化无人值守和信息化管理,推进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要推进“一优三减”,进一步优化系统(优化生产系统、运输提升系统、通风系统、劳动组织等),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搞好《规程》对标整改,推广“一井一面”等安全高效集约生产,实现减人提效保安全。要强化科技攻关,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针对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治理,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力度,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如淮南瓦斯治理、冀中能源水害治理等经验值得借鉴。要把好三个关口。一是把好源头关。从科研、初设开始,对项目设计进行优化,严格审查,从系统、装备、措施上保障安全。二是把好重大技术方案审查关。技术方案的不合理是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特殊地段、特殊作业的技术方案编制上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加强基层队伍业务会商,对不熟悉的、拿不准的要及时向上级队伍汇报,寻求支持。三是把好现场技术措施的落实关。技术措施要符合现场实际,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工人能够执行和操作。现场条件变化了,技术措施也要跟着变。在这个问题上,企业集团应当充分发挥作用,主动就防范重大事故、治理重大灾害,组织技术会商和攻关。要提高风险预控能力。要超前预防,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使生产管理超前预测、超前设计、超前防范,在制定大衔接、大系统、大布局的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水平接替、采区接续等生产系统,提前进行预测预控,确保风险可防可控。要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给予密切关注和重视。凡现场情况和预期不一样的,就要停下来进行分析和确认,千万不能心存侥幸。要提升现场标准化水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基础建设的精髓,是防止企业管理滑坡和违规违章问题的有效抓手。实践证明,标准化建设必然推动静态达标与动态达标相统一,结果达标与过程达标相统一,硬件达标与软件达标相统一,从而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

三、提高全员素质和安全意识,打造一流骨干队伍

这是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建设的长期任务。持续开展对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等关键人员的安全培训,以及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等措施,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技能和整体素质。当前,一些企业集团用工问题比较突出,层层转包、以包代管问题成为安全生产的短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是安全生产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在这方面,一定要把工作重点放到“矿长、总工、区队班长”三支队伍和一线员工身上。抓好以矿长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建设。重点是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矿长是煤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位置尤为重要。要通过签订安全承诺书、责任状等将有关责任压实。要使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煤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证遵守《煤炭安全规程》和有关安全规定,成为煤矿主要领导的自觉,从而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保证隐患不消除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并带头执行干部带班现场指挥制度,保证井下班班有干部在现场指挥,保证不违章指挥。矿级领导要保证做到经常督促、检查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保证公司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有效实施,保证安全生产管理费用按规定提取,并足额上交,安全投入到位。从严管理,从严要求,按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全员持证上岗,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抓好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团队建设。煤矿企业总工程师是煤矿企业技术工作的组织者与推动者,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起着技术保障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地抓好现有工程师再教育,定期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绩效考核,建立总工程师晋升通道和制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总工程师在安全生产和日常工作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抓好一线员工队伍建设。一线员工素质是安全工作的基石,只有打好这个基础,企业安全才有前提、有保障。要加强正面引导教育。要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潜移默化,厚积薄发。区队、班组作为企业细胞,是煤矿和企业最基层最前沿的组织,担负着安全生产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煤炭企业都要下大力气选好、管好、用好区队长(班组长),提高区队长(班组长)的素质及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安全事故问责

加强党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做到党政同责,是各企业党委职责所在。一方面,煤炭企业党政要高举安全发展大旗,通过建立责任体系,形成一套安全管理机制,培育企业安全文化。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长期坚持下去。中国煤炭政研会二十多年来在行业内部推行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等工作法,很具有行业特点和先进性,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先进的做法应该成为各个企业共同的遵循和文化。同时,企业安全责任落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干部通过走动式管理,落实下井带班责任,明确带班巡查的责任、范围、线路、程序以及奖惩标准等。通过领导带头,切实将企业管理基础夯实,将管理重心下移,培养员工立足岗位分析问题、解决难题的基本功,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另一个方面,就是完善“从严问责”机制。煤炭企业有必要用“严”的责任倒逼,驱动安全生产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而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安全问题上,吆喝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这是整个行业用血的教训得来的认识。严管就是厚爱,严格问责有利于全员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好安全责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

总之,煤炭企业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深入研究安全生产的规律特点,超前研判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风险,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全力抓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严防发生各类事故。

作者:杨丽华 董建成 单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炭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