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探讨

时间:2022-03-22 02:48:31

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探讨

摘要:行政管理执行力一直是高等学校聚焦的热点问题,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提升是其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它的构建不仅关系到高校各方面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而且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将会对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涵义进行界定,其次对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建设的困境进行理性剖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

一、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涵义

“执行力”这一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在企业领域,政府领域,教育领域以及学术研究等诸多领域皆被广泛地应用,其涉及领域之多,应用范围之广。在企业管理的范畴之内,执行力主要指的是领导层实施企业的长远目标,带领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实现和完成企业原定目标的能力。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中的执行力的涵义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一是高校管理的高层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基于对自身各方面实力的正确评估和定位,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并且付诸实践的能力;二是指高校基层管理者,在高校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做好基层具体管理工作的能力。换言之,在整个高校运行的过程之中,执行力贯穿于始终。综上所述,高校领域的行政管理执行力,不仅是指高校高层管理者依据国家宏观政策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目标并付诸于实施的能力,而且还指高校的基层管理者为实现高校的共同愿景而开展具体工作的能力。鉴于之前对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问题的忽视,导致在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办事效率低,工作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因此,高校的长足发展,需要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执行力。

二、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建设的困境

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关系到高校的长足健康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的顺利开展。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缺乏行政管理执行力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执行力的缺乏所引发的诸多弊端也日渐暴露,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甚至导致现代大学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困境重重。可见,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缺失已然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问题。

(一)服务意识缺乏,工作效率低下

高校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是执行,执行是一种服务意识,更是一种工作态度。如果服务意识缺乏,工作态度不积极,这将会是致使高校发展战略发生偏差的最重要的原因。在高校行政管理领域,基层的管理者和高层的领导者往往会出现工作态度不认真,服务意识不强的现象,例如当上级部门问及工作开展的情况和效果时,有时候下属常用“还可以”、“差不多”等词语回应,反映出工作人员缺乏紧张感和责任感。这种工作态度和服务意识常常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效果不明显,导致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没有圆满完成,目标和结果还有很大的差距。服务意识的缺乏和工作的低效率,导致高校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是制约高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将会严重影响着高校事业的健康长足发展。

(二)制度执行严肃性的缺失

高校各方面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是相对完善的,然而由于工作人员执行严肃性的缺失,无论是上级领导者还是基层的管理者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导致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遭到了践踏,使得各项工作不能有序高效的开展。部门领导之间工作分工相互推诿,基层工作者更是工作不认真,再完善再堪称完美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都会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工作制度和标准作为一种标尺,对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方向进行权衡,如若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这样会导致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大大降低。由此可见,要切实提升制度执行的严肃性,自上而下认真履职,踏实工作,才能够挽救制度执行的严肃性,保证制度的权威。

(三)组织结构不合理,部门之间缺乏合作

所谓高校合理的组织结构就是高校组织机构中根据管理的实际需要所形成的合理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是为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协调和控制活动的有机系统。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优良的组织结构体系作为坚强的结构性保障。现阶段,高校组织机构内部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组织机构膨胀,分工过细,职能重复,管理层级过多。可见,高效、精简和制衡的原则并未在高校的组织机构中得以充分的体现。正是由于组织机构中这些原则的缺失,将会暴露中在具体的工作中,导致信息传递渠道阻滞,部门之间缺乏合作性和团队精神,进而致使工作效率的低下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策略探析

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执行力。

(一)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高校行政管理之中,决策是其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各项管理功能实现的基础。科学的决策对于指明高校的发展方向,促进高校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高校的良性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的目标,在不同的时期和部门目标迥异,执行力在其中就发挥着理解和组织实施各项决策方案的能力。所以,决策的科学与否对于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效能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高校要切实提升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自身的内在优势,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高校在具体的决策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和民主集中两大原则,切实充分地保证教师和学生参与决策其中,同时应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规范决策的程序,进一步优化决策的议题,建立起科学的决策评估制度。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效决策的水平,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决策责任问责制度,从而更好地避免决策权力的滥用。

(二)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优良的流程和标准是有力的执行力的基础,因此高校的各项决策为了达到预定的效果,就要制定科学的标准和制度来制约执行者的行为。人员、战略和运营这三个流程是行政管理执行力的核心流程。执行力的前提流程在于战略,执行力的基础流程在于运营,执行力的核心流程在于人员。这三个流程之中,人员流程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想要建立有效的人员流程需要完成以下三个层面的任务和目标:第一,精准而深入的评估管理人员;第二,要将管理人员和高校的运营有机结合;第三,进一步完善对于高校领导层的培养渠道。高校各个层级的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流程的制定这一关键的环节,对于执行力的提升意义重大。所以,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是流程制定过程之中首先要考虑的,严肃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是流程执行的过程之中要重点考虑的,同时流程的制定要切实做到目标明晰,主体凸显,步骤确定。要依据规章制度来实施具体的执行运作流程,从而建立起一套高效的、科学的、合理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

(三)确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有效监督机制的确立,可以使得高校各方面的制度政策得以准确无误地传达,可以促进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可以有力推动高校执行力和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要想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务必要强化制度和法治建设,将现有的制度规范进一步分解和细化,打造成系统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确保做好对高校的各项发展规划的追踪管理工作。对此,高校在布置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时,要建立好工作完成的日程表,将工作的进度节点加以明确,追踪跟进工作任务的实施和完成情况,一旦出现偏差,要做到及时控制,纠正偏差。要想做到对于差距的弥补,就要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认真的排查,找到问题的源头,确保按照原定计划开展工作,以使得高校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监督全面有效,高校应该从多个角度建立监督约束机制,使得高校纪律检查机关的工作职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另外,学校的教师代表大会和学院教师代表大会作为民主监督主体,应该充分发挥民主监督职能,对高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效监督。在高校的各项工作制度,发展规划在实施拟定之前,应该交由教代会审议讨论,确保各项高校各项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对领导干部的考核、监督、评议制度,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度,对高校领导进行述职述廉。深化学校信息公开制度,让学校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完善校长和院长的接待日制度,听取师生的意见和想法,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四)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化能力

高校高效的有力的执行力是建立在管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职业化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高校各部门的执行力效果如何,关键是看执行者的执行力如何,管理人员的执行力的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能否高效率运行。现阶段,高等学校在招录行政管理人才的时候,多要求高学历,至少是硕士研究生学历,但是应该将高学历和高能力相区分,两者之间未必存在等号的关系。因此,在考虑高学历的同时,也考虑应聘管理者的综合管理素质,其中具体包括沟通能力,文书写作能力,执行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诸多能力,而且这些能力的考察是更加侧重的,这就对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管理原则,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实际岗位工作能力的提升也可以通过严格的岗位技能培训来实现,岗位培训于是也作为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各方面的工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其一,积极的工作态度是较强执行力的前提。其中的工作态度具体包括敬业精神,责任感以及纪律意识等。工作态度的差异决定了工作结果的差异,按照辩证法理论来讲,积极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对于高校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的培养意义重大;其二,对于高校管理人员应该进行定期培训,加强职业化能力训练,提高岗位工作技能,提升理论素养,成为更加合格的优秀的管理者。

(五)打造优秀的行政管理执行力文化

执行力文化的打造,其实也是团队协作精神的打造过程,因此执行力文化在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发挥重要的粘合剂的作用,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的执行力文化是在实际的高效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这种“执行力”的价值观是为所有执行主体所共享的,也可以说是这种执行力文化是行政意识观、行政价值观和行政心理倾向的集合。执行力文化就是通过精神塑造层面对执行主体的执行行为进行规约和引导,优良的执行习惯和执行理念都可以通过卓越的执行力文化来加以培育,并且这种执行力文化可以传承和创新。高校为了打造卓越的执行力,应该致力于将高校文化,价值观,高校的精神灌输于每位管理人员,形成有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终“拧成一股绳”,形成特有的团队价值取向。管理人员对执行力文化的认同,有利于保证执行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执行活动的有效执行。对于高校管理者执行力的培养,首先应该培养管理者优良的工作作风,切勿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应该力求严谨、仔细,追求完美,将高校的战略部署和决策落实到位。这种执行力文化的打造,有利于学校行为规范的完善,有利于高校的长足健康发展。

作者:蒋兴海 李凌慧 单位: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注释:

[美]拉里•博西迪、[印度]拉姆•查兰.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8.

刘应兰、杨林、卢朝佑.高校执行力建设研究综述.文教资料.2009(4).141.

刘兴平.和谐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执行力建设.青岛: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1.

邓建华.浅谈提升高校执行力.华章.2011(5).86.

杨林、邹敏、冯江平.中国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