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体系构建滞后对农村信贷影响

时间:2022-03-22 05:14:00

农村信用体系构建滞后对农村信贷影响

一、引言

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农村信用体系在近年来已得到较大发展,但相对于城市信用体系,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目前,农村信用体系的基础不牢,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给农村金融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为防范信贷风险,农村金融机构制定了一些严厉的管理制度,如执行较为严格的抵押担保条件,使得农村大量的有效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在制度落实上实行责任到人,采取“包放、包收、包效益”三包责任制,以及对责任的追究,一些信贷人员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尽量减少对农村贷款,对大额农贷产生“恐贷、惜贷”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也造成了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的局面,延缓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农村信贷基本情况及供需特点

(一)农村信贷供给基本情况

目前,淮北市发放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主要对农户和农村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农业银行主要对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农民进行规模种植;农业发展银行主要对较大的涉农企业及粮食收购企业提供资金支持。2010年末,淮北市涉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0.8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73亿元,占涉农金融机构贷款的60.39%;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45.16亿元,占涉农金融机构贷款的37.36%。当前,农民贷款用途主要有两种。一是消费性贷款,主要是农户因建房、购房、婚嫁、子女教育而产生的贷款需求。这种贷款呈减弱趋势:2010年末农民消费贷款余额8.89亿元,比上年减少0.21亿元。二是生产性借贷,主要包括农民的农业生产投入、农民个体经营发展、农业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的扩大生产等贷款需求,这类贷款需求正逐年增加,反映出农民发展生产的趋势正快速扩大(见表1)。

(二)供需特点

1.农村信用社成为信贷支农主体。因农村信用环境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信贷业务大规模收缩,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信贷供给主体。2010年12月末,淮北市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8.09亿元,其中,县域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24.43亿元,占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64.14%。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仅为5.67亿元,占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4.88%。因此,不论从总量贷款还是新增贷款比例看,农村信用社都是农村信贷的主要供给者(见图1)。需要指出的是,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市场的垄断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而形成,并非是农村信用社通过市场竞争取得。

2.农村经济对资金需求呈期限长、金额大和多元化的趋势与农村金融贷款期限短、金额小形成较大反差。过去,农民借贷主要是为了解决简单再生产或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资金需要,所需金额相对较小。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高效农业、规模化种植业、标准化养殖业、加工运输业、从农民中派生出来的从事三产及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等已成为信贷资金需求的亮点,农村金融的贷款对象也由农户为主向以从事三产、个体、私营企业倾斜,额度也随之增大。以往,农民贷款的数额大都在几千元;而现在农户贷款一般少则上万元,甚至要十万元之多,同时贷款期限以1年以上的居多。

3.农村信贷需要抵押等贷款条件。目前淮北市县域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品种大多需要提供抵押,如农村经济组织、农村小企业等贷款必须提供足值的抵押物,只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依据农户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要抵押或担保的贷款,主要是依照对农户信用等级的评定和划分,但期限一般最长为1年,额度一般在5000~10000元。县域农村信贷抵押物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质押品,即在正规金融机构的存款单、国库券或其他有价证券;二是以固定资产作抵押,房产抵押要求房产为城镇街市门面房,而农村土地不能作抵押。这些贷款条件极大地限制了农村贷款的获得。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对农村信贷市场影响原因分析

(一)对农民贷款影响的原因分析

1.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与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并存。目前,淮北市农村金融机构仅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由于农业银行农村业务的收缩,农业发展银行功能的限制,不能形成多元化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出现许多盲区,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仍以存、贷、汇等传统业务为主,创新滞后。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城乡金融服务区域差距正在逐年拉大,“三农”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越来越高,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2.农村产权改革滞后,导致农民贷款缺少有效的抵押物,贷款成功率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无需抵押,但额度较小;额度稍大就需要提供有效资产抵押,而农民一般缺少有效资产抵押物,农民普遍拥有的土地和住房不能够抵押。农民贷款寻找抵押品具有一定的难度,常常达不到贷款条件,造成农户贷款难,进而致使农村经济组织、农村小企业、农村规模种养业等资金严重供给不足。

3.农村信用环境不良,农村金融信贷额度和期限与实际需求不吻合。从调查情况看,由于农村信贷风险高,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金额较小,而且期限较短,一般为1年。目前淮北市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中,1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占了农户贷款总数的77.21%,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贷款占14.3%,5万元以上的贷款占8.6%。其中,短期贷款占86.4%以上,中长期贷款仅为13.6%。这与农村经济主体对资金需求不相符。

4.由于信贷风险高,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高,农民难接受。调查统计,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可在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30%。目前淮北市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1.7,1.9],贷款利率在10.727%~12.6%。淮北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最高上浮30%,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0.9,1.3],利率在5.976%~8.32%。可见,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远远高于国有股份制银行贷款利率,农民借款成本明显偏高,农民贷款只有被动接受高利率的支出,体现不出金融支农的实质意义。

(二)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影响的原因分析

1.农村经济问题突出与金融生态环境不良并存。当前,淮北市农村自身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不仅是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农村分散的农业经营方式和分离式的支持方式,也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民实际收入得不到有效提高。如果只单纯增加贷款,而不改变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长此以往,只能使金融机构对放贷望而生畏,不敢或者不愿意放贷,金融支持在功能上分离有余而协同不足,在管理机制和方式上谨慎有余而灵活不足,金融整体服务功能下降,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缓慢。

2.农村信用环境不良,农村金融大量资金“农转非”,削弱了农村金融的支农力量。目前,由于淮北市农村信贷环境不理想,农村金融机构吸收的一些存款通过上存,投放到优势行业和优势产业。根据2010年淮北市县域各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见表2),邮政储蓄银行从农村吸收存款,占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份额为15.79%,投入到县域的贷款仅占县域金融机构贷款的2.10%,大部分上划。县域国有股份制银行各网点,吸收存款占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份额最大为45.03%,其贷款仅占县域贷款14.88%的份额,回流到县域的比例较小,存款主要上划到上级行投入到优势地区。

3.信贷服务方式创新滞后于实际需求。一是在信贷风险评估方式上创新不够,始终没有摆脱传统思想观念和授信体制的约束。农村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农业属于典型的弱质行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抵御灾害能力弱,而且农村信用环境差,贷款发放后没有安全保障。因此,在设置涉农贷款产品时,一般都要附加抵押、担保条件。二是在经营模式上创新不够。调查结果证实,农户迫切希望办理贷款时手续能够简便、灵活。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正规贷款审批手续仍然较为繁琐,办理起来费时费力,某些条款甚至超出了大多数农户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不少农户由于对正规贷款的获得不抱乐观预期和缺乏信心,而没有尝试过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从而也就主动把自己置身于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服务的范围之外。

4.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村金融贷款抵押要求高,被接受范围窄。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贷户缺乏有效抵押物。从调查情况看,金融机构接受程度最高的抵押物是临街门面、土地、厂房,这些抵押物是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所少有的,而农民普遍拥有的土地经营权、住房没有被金融机构接受,所以造成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村小企业贷款难。以淮北市为例,在农村金融机构现有的涉农信贷产品中,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外,其他信贷都需要抵押,而且抵押物是不动产。而现实的情况恰恰是农户和农企、农村经济组织大多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物,从而使得信贷产品与农户和农企、农村经济组织的信贷需求难以有效对接。

四、措施与建议

(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农村信用增级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担保创新发展的环境基础。地方政府要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建设,支持、协助农村金融机构依法落实金融债权,并广泛开展信用知识宣传,倡导农村信用文化,构建农村诚信教育体系。同时,要持续、广泛地推进“信用乡、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农户”评选活动,并将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纳入信用评级,从而在农村领域全面、常规地开展信用评级及创建工作。更为关键的是,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健全农村信用信息征集机制,逐步将农村企业、农户信用信息纳入数据库,形成信用惩戒机制,缓解农村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以此推进农户联保、信用共同体等农村信用保证类贷款发展,实现农户信用的有效扩张和增级。

(二)促进农村金融主体多样化,建立农业保险

机制以降低贷款风险,培育多元化农村信贷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整体合力与竞争机制作用,夯实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内在基础。继续调整完善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的业务分工与市场定位。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地区设立多种形式的新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机构,规定新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机构将资金主要运用于当地,促进乡镇区域发展。积极引导农村民间融资,规范民间融资发展,使民间融资在法律保护下公开合法经营。在形成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以增强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农民的还款意识,激发其贷款热情,从而降低贷款风险,消除贷款银行的后顾之忧。这样农村金融机构“惜贷”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得到缓解。

(三)加快农村产权制度配套改革

淮北市农业和农村资产丰富,如能实现量化和确权,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将极大地推进农村资产的资本化。特别是当前我国农地保障功能正逐渐向资本功能转变,有利于大力推进配套改革。为此,建议在稳妥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盘活并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地方政府要围绕农村金融担保业务的创新发展,在政策和操作层面上配套出台相应的规划及引导,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建立起金融与政府、农业产业等之间的部门协作机制,实现金融创新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配套发展。

(四)建立风险补偿与分散机制,激发农村信贷创新动力

尽快建立政府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发挥对农业经济的补偿作用,对因大面积自然灾害而承受信贷风险的金融机构直接给予一定补偿。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职能,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业务,建立银行与保险业在农村金融中的协作机制。

健全农村各类信用担保体系,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设立农业担保机构,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担保基金,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