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质量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06-30 10:58:41

高校内部质量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下,伴随着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推动,高校越来越重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但很多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呈现“外源性”特征,更注重技术和行政手段的运用,质量文化作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未被给与足够的重视。分析质量文化缺失的原因,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行为层面探寻构建高校质量文化路径和方法,培育特色质量文化,构建既有精准“技术”评估,又有文化质量内涵的综合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质量文化;质量保障体系;内涵式发展;评估

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各种教育质量问题不断呈现,教育部门为了回应社会对高校的关注,也为了掌握和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推出系列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促使高校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在内涵式发展的推动下,也越来越重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目前各高校对教育部门主管的各种外部质量保障活动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却都处于起步阶段,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质量监控与保障的制度约束与技术层面上,还未过多考虑作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灵魂质量文化的建设。本文从质量文化建设入手,以期提出促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有益建议。

一、高校质量文化内涵

质量一词最早起源于工商界,在商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商家越来越注意到低价竞争战略已难以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更加重视商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企业纷纷开始关注企业质量文化,国际质量机构也开始质量文化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质量文化的内涵,质量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也是一种组织文化,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人们思想沟通,从而产生质量目标、质量观念、质量行为规范的“认同感”,这一理解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质量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国家赋予高等教育越来越重的责任,高校也开始关注和重视质量建设问题,纷纷开始着手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在企业发展中有重要影响的质量文化问题也开始被引入到高校中来,但高校的质量文化不等同于企业的质量文化,不能简单照搬照抄企业质量文化的做法。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各高校根据本校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和挖掘,寻找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质量文化。

二、高校质量文化分析

很多高校为了响应教育部的政策要求,成立了质量文化建设部门,出台了系列质量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但学校的质量文化建设部门多由质控办、校办等人员兼任。高校是文化传承之所,传承的是专业知识,传承学校的特色文化。学校的特色文化应该是多年积累、沉淀的精华,能让教职员工欣赏、自觉遵守,能够指引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指引人生的方向。这样的质量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且质量文化的建设是个动态过程,是高校一直要做的工作。国家为了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出台了各种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如合格评估、审核评估、工程认证等,高校对此类评估也给予了足够重视,这些外部质量监控与保障手段要求高校必须满足国家办学的要求,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但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内因如果不起作用,高校只能是被动前行。教育部的合格评估中明确提出各高校要逐步完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要发挥各高校自身的重要作用,各高校纷纷成立质量监控组织、颁布质量监控规章制度、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作开展质量监控工作,将质量监控与保障工作开展的更加细致、监控的更加全方位,不能忽视质量文化这个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

三、质量文化与质量保障体系关系分析

(一)质量文化是质量保障体系的灵魂。高校质量文化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它能够凝聚师生的精神力量,激发潜力,约束行为,将教职员工的职业理想、价值观念同学校放在一个方向上,将学校的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及政策内化为自觉的质量意识和追求,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和习惯,这时的质量保障体系才是一个真正完善、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二)质量文化是质量保障体系的软约束。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纷纷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更多的是使用制度约束手段,如学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等,要求教职员工必须满足、达到某些要求,如不能达到则要承担一定的惩罚后果,此种约束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学质量,约束教职工行为,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这类人群的特性。教师属于高智商、高知识人群,多年的文化知识积累使得他们比一般人更具敏感性,更希望得到尊重和发挥自身最大价值,所以对待教师,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要使他们从心理、从意识上树立质量意识,认可学校的质量文化观,使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三)质量文化与质量保障体系相辅相成。高校的质量文化是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能保证和促进质量保障体系发挥作用,质量保障体系反过来也能铸就质量文化,成为质量文化的特色,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培育质量文化路径探析

(一)精神层面探析。高校精神层面的质量文化是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质量标准的全面体现。精神层面的质量文化各高校应结合本校特点,培育高校精神文化首先要从高校领导层入手,高层领导的意识和行为在学校具有导向作用,所以要首先建立高校领导的质量文化意识、质量价值观。其次,要提高学校执行层的质量文化内涵理解程度,在贯彻和执行质量方针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掌握预测、控制、化解质量危机的防范和措施,提高处理教育质量危机的能力。最后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员工宣传学校的质量文化理念、渗透质量文化内涵,通过激励、引导、规范、约束等手段,不断强化教职员工的质量意识,增强他们提高教学质量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全校统一的质量价值观,促成人人关心质量、时时重视质量、处处体现质量的文化氛围(二)制度层面探析。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硬性约束,也是目前高校质量监控的重要、常用手段。如果能让教职员工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充分理解制度的内涵,那么教职员工就不会这些制度有抵触感,当规章制度的内涵被广大教职员工从内心接受,自觉遵守至成为一种习惯,甚至主动为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提出建议时,规章制度就升华为自觉约束行为的制度文化。高校在进行制度文化建设时,应根据本校自身特点制定,一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应体现本校的质量价值观,二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应本着人本主义精神,弱化硬性管理和行政手段,三是要有动态调整的机制,要根据环境变化、学校所处状态适时调整规章制度,四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要有预测性,要从长远上着眼于国家和地方经济需求,本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原则,科学制定本校的质量文化方针和政策。(三)物质层面探析。物质文化是高校质量文化的基础和保障,也是高校质量文化的外在、直观的表现形式,包括学校的校园环境、基础设施、整体规划、建筑物风格、校标校徽等。高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既要体现文化传承之所的严谨美,也要传达各高校的特色美,物质文化建设在满足学生学习、教师工作的实用要求外,还应蕴含和传达人文关怀的文化底蕴。优质的物质文化不仅是优质教学的基本保障,更能让师生身心愉悦,使师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更强。(四)行为层面探析。行为文化是质量意识在教职员工行为上的体现,是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果,也是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成果表现。教职员工的行为可以分为硬性约束下的行为和自觉行为,硬性约束下的行为通常是行政管理、硬性手段下的产物,而自觉行为则是教职员工内心的行动,高校要做的就是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件建设激发教职工的自觉行为文化,教职工的质量文化行为会促进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一个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朱永江.质量文化: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灵魂[J].现代教育科学,2012(4):98-100.

[2]郝美玲.质量文化视角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

[3]高文利.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质量文化建设[J].绥化学院学报,2016(9):131-132.

[4]承小贤,潘东良.诊改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决策探索,2018(24).

[5]刘强.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价值理念与行为模式的重构[J].江苏高教,2018(2).

[6]齐春微.基于PDCA的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及运行研究[J].对外经贸,2019(6).

[7]刘志坚,吴琼.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对外经贸,2019(8).

作者:齐春微 单位:吉林建筑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