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发展一体化思考

时间:2022-05-27 05:13:25

新农村文化发展一体化思考

一、一体化: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尽管城乡之间文化的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丰富,但并没有实现协调发展,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城乡民间文化投资失衡,农村文化发展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失衡,文化消费差距不断扩大。2009年,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2]目前,我国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城里人文化生活比较丰富,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低收入农民家庭、困难家庭几乎与享受型的文化生活无缘。这种城乡公民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均等现象导致了农民及城镇弱势群体生存心理的严重失衡,往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城乡统筹会使大量失地农民融入城市和小城镇而与城市居民共生,在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过程中,必然带来城乡居民在思想观念、行为习性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进城务工农民如果不能在文化素质上同步提升,很有可能被城市居民轻视、排斥,而且他们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共同心理和共同的文化认同,还可能会形成不和谐甚至冲突对立的两大群体,势必会引发思想混乱、社会失序等不稳定现象。因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能充分发挥文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塑造灵魂的社会教化功能,统筹协调不同社会群体对文化的不同需求,从而不断巩固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新农村建设和培育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指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多个方面的内容,必须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可厚此薄彼。尤其在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上,一方面,经济发展决定和影响文化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软实力。只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才能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是各种落后愚昧现象繁衍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农闲季节,文化生活单调,导致、算命和巫术等不良现象的孳生,有的地方甚至相当严重,制约了农民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信息沟通等方面的进步,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用文明驱散愚昧,用先进驱赶落后,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扶持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摒弃歪风邪气,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增强农民群众的创业致富能力,努力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面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使农村文化建设在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方面发挥重要的功能。

(三)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

文化资源和文化设施是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我国文化管理机制的紊乱与钝化造成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传统的基层文化建设是按地方和行业的条块分割方式设立的,文化经营管理单位众多,投资规模狭小,重复建设严重,服务功能低下。由于目标任务和具体利益分歧,有限的文化资源因管理部门的不同造成所有权的分离,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存在闲置和浪费。政府投资公共文化的主体地位明确,但又明显“缺位”和“错位”,要么把公益文化推向市场,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资源因缺乏市场敏感性变成了空壳和“摆设品”;要么垄断经营性文化市场,使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活力因垄断的市场而失去活力和效力,严重地挫伤了民间资本投资经营文化的热情,造成了文化资源的闲置和大量流失,加大了文化需求不断扩大与文化产品单调匮乏之间的矛盾。[3]因此,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是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公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使文化形式与公民的生产和生活相适应;坚持社会公平的原则,投入力度着力向乡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农民倾斜,使农民群众普遍得到公共文化服务;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保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都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二、误区破解:新农村文化发展的着力点

农村文化以其淳厚的底蕴,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姿多彩的形式,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在田野上生活的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着他们的性情操行。然而,从政府角度看,对当今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还存在着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尤其迫切需要破解一些思维误区和发展乱象。

(一)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推进城乡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之间实现文化的整合。从深层次意义上说,城市化不是简单地指越来越多的农民演变为城市和城镇的居民,而是城市文化不断向农村传播和扩散的过程,是农村文化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是城乡人民创造先进文化的过程,是农民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实现自身现代化的过程。要打破“城乡分割”的思维定式,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思想;要破除文化建设就是单纯投入的观念,明确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能够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意识。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同时要坚持统筹兼顾、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保证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坚持城乡并重、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并重、城乡互动、共建共荣的总体原则,将城乡文化发展战略纳入到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投入的轨道。要树立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理念,不能单纯就农村说农村,就城市说城市,而要确立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要以城乡文化均衡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总量偏少、水准偏低、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客观现实,坚持文化发展投入适当向农村倾斜的原则,重点实现“四个下移”,即文化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金投入下移,文化服务下移,文化技术下移。需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多元投入。一方面强化城区辐射功能,以城市带动农村;另一方面,推动若干重点中心镇文化建设,从试点先导区逐渐推进。

(二)以自主性培育为内源,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民众参与机制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以政府为主导,以民间文化力量为辅助,推动城市文化向农村文化辐射并扶助、带动农村文化建设,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政府的建与送不是解决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全部办法。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亟待由“政府导向”转为“农民导向”。[4]由于客观实际使农村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更强的民间性、明确的非营利性和传承的习惯性,因此,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民众参与机制是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这是由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间利益差异所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运作背后有众多主体参与。基层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主体,而民众则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享受主体。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本质而言是一种“送文化”的服务模式。[5]“送文化”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它是一种政府自上而下的单向提供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行政权力的推动,由于上下信息的不对称性,所送文化很可能难以充分考虑基层农民的实际文化需要,如果违背农民意愿,搞花架子工程,就会使农村文化的供给极易出现“政府花大钱,百姓不买帐”的非对称化情境。因此,只有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唱主角,坚持“种”文化与“送”文化相结合,尊重和激发了农民的文化自觉,调动了他们要文化、办文化的积极性,才能把农村文化建设还给农民自己,植根于农民心中,改变送文化热闹一时、繁荣不了长久的问题。要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力,政府可针对队伍建设和活动组织两个方面发挥好引导和扶持作用。首先,扶持民间文化团体,搭建文化参与的组织载体。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政府采购、培训和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和各类业余文化队伍,建立奖励机制,激发文化志愿者文化参与的持久力。其次,组织民间文化活动,提供文化参与的展示平台。调动镇村两级基层组织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和积极性,重视发掘镇村的特色文化,尊重、培育、激发真正属于农民自身的健康的文化需求、兴趣、爱好,并鼓励扶持他们以组成团队、举办活动等多种方式发展、展示自己的文化热情和爱好。此外,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引入民众参与机制,包括农民文化需求的表达机制、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的公示机制、服务质量的考核机制、服务过程的监督机制等方面。

(三)以文化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扶持和培育

农村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必须在遵循文化自身规律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当前,文化产业热带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必须正视出现的一些误区和乱象。所谓“误区”是指对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出现追逐金钱至上的短期效应,这不仅带来文化资源的浪费和掠夺性的过度开发,破坏了文化生态,还严重扰乱文化市场秩序;所谓“乱象”是指一些地方出现过分追逐娱乐的“庸俗化、低俗化”倾向,甚至出现把文化垃圾当“卖点”的低俗化乱象,因缺乏文化见识而毁灭历史遗迹,引资建造新奇靓丽的景观来吸引游客的低俗行为,这既破坏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又导致价值观的扭曲,缺少文化见识而在在发展中屈服于商业逻辑。[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产业化过程中,不能以“经济至上”的思维来引导发展,忽视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必然不可持续。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农村文化资源是地方政府在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扶助和培育。在信息、人才、物力方面,政府应该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条件,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帮助选立项目,选准优势产业项目,协调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关系等具体事项中尽职尽责。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文化产业的优势,通过由城市到集镇再到乡村的梯次辐射过程,带动整个农村的文化产业有序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城市的文化产业应主动在乡镇寻找新的突破口,开辟新的文化市场,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和乡镇应主动与城市文化产业接轨。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政府搭台,文化唱戏”,拓宽文化空间,促进文化共享。首先,立足区域文化特色,创立区域文化品牌。地方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民间艺术,乃至历史文化遗产和农村山水风光,既是融合区域文化精神的纽带,又是农村吸引城市资金和项目、促成城乡文化交流的载体和媒介。要挖掘极具内涵、富有影响力的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其次,摒除城乡文化歧视,搭建文化共享平台。政府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培育新兴文化形式,不偏不废,因势利导,打造城乡雅俗共赏的文化共享平台。充分发掘好乡土文化资源,除了满足农民自身的需求,还可以吸引市民到农村休闲旅游,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与交融。要开通文化旅游线路,将区域特色文化形式纳入旅游产业,促进文化优势互补。促进群众文化多元化消费,实现文化非物质性建设的一体化。(本文来自于《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杂志。《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王建莲工作单位: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