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在新媒体传播的应用

时间:2022-06-30 10:34:49

人物专访在新媒体传播的应用

摘要:人物专访作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体裁,在高校新闻传播中发挥着引导舆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教化育人的重要功能。本文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功能、应用流程、传播效果。

关键词:人物专访;高校新媒体;传播效果

一、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功能

人物专访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体裁,因具备文化熏陶、榜样引领、富有针对性、影响力广等特点驰骋在新闻报道的宽广领域。[1]与其他新闻体裁相比,人物专访对采访对象的选择具有权威性强、知名度高、新闻性强、有新思维等特性。结合文字、图片、GIF动图、音频、短视频的综合应用,新媒体传播形态下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引导舆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教化育人等效果明显。(一)舆论引导功能。高校党委宣传部门是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除了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学科特色、专业建设、校园动态等及时信息、上情下达,高校新媒体传播工作也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推动实际工作。人物专访作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体裁给受众带来了思维引领、方法启发,使师生洞悉校园时事,是了解与贴近师生、为师生排忧解难的重要途径。(二)培育校园文化功能。作为校园文化的横切面,人物专访在教育管理、活动开展、效果反馈等过程中,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发声实现校园文化的培育。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挖掘与采访报道,鼓励个体本身不同的发展方式和自我实现方式,并逐步引导发展全新的校园文化组织形式。全新的文化组织形式需要具备交互式、人性化的特点。通过各方的有效协调,形成良好的新媒体环境,要加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逐步形成集体认同。(三)教化育人功能。对高校来讲,通过新媒体推广优秀案例、事迹,是一种全新的科学教育措施,能有效地实现对师生价值观的养成。人物专访通过关联热点话题、解码重要事件等方式产生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师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通过新媒体“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运用“植入式”“渗透式”的教育形式,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能量。

二、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简称“文传”)微信公众号目前开辟了3档固定专栏《芸芸倾听》《学子风采》《就业明星》,同时每年根据国家和形势特点的变化不定期推出其他专栏策划。《芸芸倾听》是学院资深专家、优秀教授、优秀教师的人物报道,旨在对话文传优秀人物、记录文传发展历史、打造文传文化名片。《学子风采》《就业明星》通过采访学院优秀在校学子、校友,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和生活经验参考,通过榜样引领帮助学生增强专业自信、明确未来目标。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人物专访的应用可以分为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3个部分。(一)采访前:选题策划、资料搜集、人物分析、提纲撰写。选题的价值性和话题性要求选择人物时需注意挖掘时代特点、拨动受众心弦、契合对应主题。结合对国家新闻宣传工作的阶段性要求、学校特点、当下热点等的综合考虑,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定期推出人物专访。例如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院特别策划了《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报道,特邀请了文传专家教授从自身成长经历、求学经历、职业生涯、精准扶贫等方面解读70年来和改革开放40多年来祖国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2020年,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凶猛异常,并迅速蔓延全国及世界各地。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学院策划了《疫情观察》正能量传播栏目,引导学生在战“疫”中观察与思考,关注现实,与祖国共同成长。采访前的资料收集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要取得与专家学者对话的资格,必须肯下功夫,尽可能多地阅读与其专业方向相关的普及读物和资料,向专家的助手或弟子请教等都不失为良好的方式。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有助于记者对专家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更易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1]分析人物、撰写采访提纲是对记者思维与观察力的一次重要训练。对科学家,要了解其研究方向、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对作家或艺术家,要了解其主要作品、基本风格、最近作品等;对劳模,要了解其主要事迹……对家庭环境、教育背景、职业生涯、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等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提问设计的精准度。从个人成长、求学经历、职业生涯、教学理念和未来规划等方面多角度切入,指导老师再补充观点,与学生反复沟通讨论,最终形成采访提纲定稿。(二)采访中:现场采访、聆听同期、稿件写作修改。现场采访时,指导老师会亲自带领学生与被采访对象见面,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学生现场提问,老师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补充采访。采访中,学生有比较深刻的感受、敏锐的观察力,在作品中才能写出独到的见解、故事和情感。在注意每个人的不同个性的同时,看到人的个性与共性[2]。结束现场采访,接下来进入聆听同期、完成稿件写作。聆听同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再次训练。问题梳理、回答梳理、逻辑厘清、重新整合成稿,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十分考验学生的耐心和毅力。郭梅尼认为,“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用营销学的说法,意思是讲求新闻卖点、写出人物的个性、通俗易懂、科学性与新闻性结合[2]。在老师二改、三改的实践指导中,学生完成技术打磨、技能升级。内容展现的饱和度、文章的形式美感都是指导老师在改写与教学指导中的重点。(三)采访后:图文排版、文章。文字是社交媒体内容的核心,排版是社交媒体内容呈现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字校对中,三审三校是保证文章严谨性与权威性的必要流程。除了对内容质量有要求,受众也会看重阅读体验,因此图文排版十分重要。美编需要熟悉基础排版、适当优化排版,同时避免过度排版。好的排版可以实现“1+1>2”的效果,对新闻稿的排版也是如此。《芸芸倾听》《学子风采》《就业明星》3档固定专栏分别有各自的头图、尾图、专栏卷首语,文章结构相对固定又自成体系,逐步形成了专栏标识。图文排版是对美编审美能力的检验,相关的色彩搭配知识、排版风格舒适度、字体颜色不超过3种等排版技巧既是对图文排版细致入微的讲究,也直接影响着文章后的阅读量。在新媒体传播实践中,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排版风格——简约、质朴、清新。这样的风格定位有利于突出学校品牌形象。人物采访排通过大气、简约、知性的风格排版,使受众对学校建构起积极印象,由“路”转“粉”。专栏下的评论是编辑作者与读者互动的绝佳空间,文章后,从评论中可以了解受众反馈。

三、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传播效果

学院文化建设初期,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的新闻内容以常规新闻报道为主。随着发展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内容构成上形成了以常规新闻、大型活动报道、时事专栏、人物专栏、读书专栏为主体的新闻报道内容。内容生产和运营团队建设逐渐成熟。经过近4年的师生团队建设、悉心经营,学院微信公众号、微博在四川省高职高专类院校中影响力多次排名前10名。(一)内宣——用户思维指导下的优质原创内容,正向舆论引导与形成品牌效应。第一,用户思维指导下的优质原创内容形成正向舆论引导。在全媒体时代,内容传播从单一传播转变为多向传播,内容生产者从受众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需要更多地考虑用户的需求。学生作为校园中基数最大的群体,是服务的主要对象。如今高校中的学生大多是90后和00后,精神特质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因此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传播主体,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以及价值观,从有个性的人格化视角采写,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传统媒体记者对新闻事件具有较高的敏锐度,选题策划较为严谨。人物专访可以成为校内资源整合的必然方式。高校的新媒体传播要实现好的传播效果,需要站在用户视角,考虑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信息接收特点、兴趣点及问题特点。人物专访的被采访对象是学院中的资深教授、专家和优秀学子。教授专家常常给人以“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之感。专家有丰富的业界经验和实战技能,有独特的行业认知,课堂上的教学使专家熟悉学情,独到的观察分析能给学院管理层提供智库建议,反哺学校建设与发展。3档专栏以引导与激发学生对校园的关注、对学习的关注、对成长的关注、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为目标,助力文传学子的成长,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营造丰富多彩、内涵与活力兼具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意见领袖的榜样引领,使专栏形成品牌效应。好的人物专访既能激发读者兴趣,又能展现丰富的人物形象。通过合理运用悬念、冲突、情节、节奏等元素,人物专访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全能视角、穿插背景材料、且叙且谈等叙事形式使文章更加丰满。通过采访资深专家教授和先进优秀学子,从他们身上学习行业经验,看到他们如何自强不息、开阔眼界,启发自身努力的目标与方向。针对学校发展阶段的不同,采访对象的选择与侧重点会有所区别,以学校阶段性发展目标为导向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是有必要的,以此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挖掘和表现人物身上的时代精神,奏响时代强音。《芸芸倾听》是“高大上”的专家访谈,《学子风采》是接地气的学生故事,校园文化的塑造需要“高大上”与接地气相结合。资深教授和优秀学子是各自所在领域的意见领袖,对他们的深入报道有利于其他群体对学校、学生、专业、行业有更多深入的认识。《学子风采》采访各专业优秀学子,发挥意见领袖的榜样引领作用,搭建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桥梁。从意见领袖的独特身份视角,能够看到老师与学校看不到的点与面,给予学校、老师更多优质建议与反馈、反哺。通过凝练特色文化、打造个性品牌,人物专访最大限度地发挥着新媒体的宣传优势,使更多人了解学校办学情况,提升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二)外宣——讲好文传人文故事,提升校外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现在形成了校园网站、微博、微信、校园电台、电视台、校报、抖音、今日头条、外媒多位一端的新媒体矩阵。传播渠道多元化,新媒体矩阵以原创内容生产为主。《芸芸倾听》《学子风采》是精细打磨的原创内容中的精品。优质内容的不断积累,使学校与外媒的联系不断加强,校园外宣成效显著。2018年1月15日,学院的官方微博发出“思修期末考试放大招,认不出思修老师扣41分”的博文,并@了四川高校知名博主,随后该事件迅速被扩散,被知名媒体广泛转发,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讨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等多个部级媒体微博转发,最后被BBC、国际商业时报等国际级媒体报道,先后共34家媒体转发报道。2019年9月,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前往扶贫对应点甘孜州石渠县长须贡马乡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学生记者偶然抓拍到一位藏族少先队员用校服衣角擦拭国旗上的水珠的画面并制作成短视频,这一幕打动了很多人。短视频很快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等媒体微博转载,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了2000万+,视频播放量达到了780万+,拍摄的学生记者本人也受到央视记者采访并登上《新闻直播间》,视频引起了热烈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三)教学的延伸——学生实践平台,打通教学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高校新闻宣传需要在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服务学校的中心工作。这就势必需要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有预见性、针对性地开展必要的宣传引导和事先的宣传解释,把握舆论主导权,提供思想舆论保障,形成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思想文化氛围。同时,还要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新闻宣传,向社会展示学校改革发展成就,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人物专访是专业教学老师的课堂延展,专业教师课堂教学会给学生讲授人物专访的基础知识、采访技巧、写稿技巧和注意事项。学生采写、稿件后,老师会在课堂上反馈稿件的优点、不足与优化建议,帮助学生记者提升自己。依托学院宣传处新媒体中心平台,实现了课堂教学与新闻采编实践的融合,教学课堂输入、宣传平台输出的闭环形式。在尊重学生特质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力和驱动力,实现专业学习上的自我生长,老师辅以引导和指导,从而打通教学和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四、结语

经过媒介融合的转型潮,当下各大高校新媒体不断完善、日益成熟。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整合本校新媒体与社会新媒体资源,优化信息传播渠道,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新媒体在全媒体时代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玉兴.人物新闻采访与写作[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46.

[2]费伟伟.人民日报记者说典型人物专访与写作[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20.

作者:王婷 刘珥婷 单位: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