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文学写作课程培养方案

时间:2022-11-02 09:30:45

高校网络文学写作课程培养方案

内容摘要:高校基础写作课程的教材内容和教学赶不上写作实践和单类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成果.近十年出版的基础写作类教材,对网络、新媒体、创意等新型写作的内容纳入较少,不够深入和系统,有必要深细化。国内高校培养方案中有许多单设网络、新媒体、创意写作课程的,应该将这些新实践成果纳入高校通用型基础写作课程的新构。

关键词:写作学;高校基础写作;课程建构;教材体现;培养方案体现

当前中国写作学科,实践领域传统、实用、网络、新媒体、创意等写作生机蓬勃、众彩纷呈。通用型基础写作课程的理论领域,教材中的写作基本原理明显落后于实践中的蓬勃发展现状,高校基础写作课程急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1],指出写作实践已进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的紧要阶段。我们需要用全媒体的视野来重新审视高校基础写作课程的建构,首先便从高校基础写作课程的现状入手。

一.高校基础写作课程现状的教材体现

1.写作基础知识与原理大同小异从近期出版的在全国高校使用比较普遍的教材看,高校基础写作课教材的名称有写作、基础写作教程、写作学等称法。其体例一般按照写作基础知识与原理和具体文体写作两部分编排。写作基础知识和原理包含写作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由什么构成等写作本体论;写作本体通常有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四要素。另外有一些教材的章节标题冠以写作过程,写作思维,写作立意、选材、结构、布局,写作语言,写作技巧,写作主体素养与能力等,其实质内容几乎都可纳入写作本体四要素之中。所以,虽然称法不同,但是所阐述的问题差别不大。这些教材反映课程落后于现实主要在于对新兴写作领域的写作实践和理论成果吸纳不多,即使有吸纳也较片面或浅显。2.网络写作、新媒体写作内容的缺位、浅显或片面近十年来的基础写作课教材完全没有网络、新媒体写作内容的不多,但2019年10月清华大学版的苏新春《大学写作基础教程》[2],2016年人大版马正平《高等基础写作教程》就完全没有新媒体新平台写作的内容,是两部典型的传统写作学类教材[3]。2020年6月王正、西慧玲《现作教程》第二版,是迄今为止出版时间最晚的基础写作教材。从2014年第一版到2020年第二版,该教材关于网络、新媒体写作的内容由文体性强的“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新闻写作”“网络文学写作”变为笼统、基础、缺少深入细分与研究的“移动互联网下的读与写”和“自媒体写作”,并没多少实质性发展与提高。[4]2020年1月段轩如《写作学教程》第五版,有“网络文本与新媒体写作”章,介绍微博、微信、新媒体新闻、广告、公关文稿写作的要点,将新媒体写作的一些主流文体吸纳进来,很好,但探讨不深,指导不强。[5]2018年8月傅德岷、韦济木、郑江义的《写作基础教程》[6],2013年7月刘海涛、金长民《写作学新教程》[7],2012年4月何明的《写作教程》[8],2013年8月谢亚非的《写作》[9]等教材都将新媒体写作、网络写作单列章节,却没有将它们纳入传统写作的体系脉络中去透视新媒体、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之间的承续与新变关系。2011年9月胡欣《写作学基础》,亮点是在“网络新闻”章列“新闻文体”专节,将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文体消息、通讯、特写、专访并列,将网络新闻文体分为网络消息和网络新闻专题两类,比较了网络消息与传统媒体消息、网络新闻专题与传统媒体新闻专题的异同。将网络新闻平台分为传统媒体网络版和网络自生媒体两类,网络自生媒体又分为新闻媒体和非新闻媒体两类。这是唯一一部将新媒体、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做整体观,用全媒体的视野通观传统与新兴写作的教材,其不足在于对新媒体、网络写作的介绍和探索不够全面与深细。[10]3.创意写作内容在基础写作教材中的缺席上面所有教材中都没有“创意写作”章节内容。只有苏新春《大学写作基础教程》的《序言》谈到他们对中文、新闻传播、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除“写作基础”课程外的十多门创意写作类课程;还说“‘写作基础’是最基础的一门,……是我们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要修习的必修课。”“它有着这样的定位……重在创意性写作”[2]。但在整本教材中,没有任何创意性写作内容。高校基础写作课程的教材缺乏对新兴写作领域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的深细化研究与吸纳,写作学教材急需重新建构。

二.高校基础写作课程现状的培养方案体现

与基础写作教材中将网络写作、新媒体写作单章单节分列相似,有些高校中文专业的培养方案里不开通识型基础写作课程,而是单独开设专类文体(如小说、诗歌等)、专类平台(如网络、新媒体)或新行业导向(如创意)写作课程。1.网络文学写作、创意写作、学术写作并重北京大学中文专业为本科生设置的238门课程中,写作或与写作相关的有12门,一部分关于网络写作,一部分关于学术写作,一部分关于诗歌写作,类型指向性明确。网络写作课程偏重文学文体尤重小说文体的写作,同时网络写作还重视研究层面的学术论文写作。所以说,北京大学中文专业为本科生设置的写作类课程的特点是按文体设课,学术论文写作与文学文体创作并重。[10]北大中文专业为研究生设置的写作类课程则除了特别注重网络文学研究与创作和古代、现代诗文研究与创作以外,还设置了“创意写作案例解析”和“跨媒介创意写作实践”,也将创意写作纳入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从北大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北大注重学生网络文学创作、创意写作和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2.专重创意写作复旦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没设任何写作课程,新闻传播类专业才有新闻采访与写作、广告文案写作两门与写作有关的课程。但复旦有“创新创意创业”选修模块,其中的微电影编剧与实践,文化创意产业,思辨与创新,大学生创业———思维、能力与方法,创意设计前沿等课程[11]与创意写作或创意产业有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为全校学生开设有创造性写作及翻译、新媒体艺术概论、中国文学与中国电影等与创意有关的选修课[12]。文学院内部则有国际写作中心,开设有创造性写作硕士研究生班,其专业正向两个方向延伸:一是面向本科生开设“创造性写作法师工作坊”,二是扩展至博士研究生培养,尝试在国内首创创造性写作专业本硕博全覆盖培养模式。上海大学是创立国内首家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紧跟复旦之后开始招收创意写作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上海大学文学院给本科生设置的243门课程中,有11门跟写作有关,为研究生设置的课程里,与写作相关的课程也不少,多是创意写作和文类写作课程,如小说、诗歌、剧本等都冠以创意写作的名称[13]。3.基础写作、文学专类写作、实用写作并重南京大学文学院本科有汉语言文学和戏剧影视文学两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有指定选修课基础写作,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开设有舞台剧写作和影视剧写作两门专类写作课。[14]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设置了学科基础课程:两个学期共6学分的写作训练(上)、(下),自主发展课程里则有散文创作实践、文学评论写作、小说创作实践、申论写作、实用文言写作初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等具体文类写作课程。[15]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有的高校开设有基础写作课程,是针对学生掌握基础写作能力与具备基础写作素养而言的通用型写作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或通识类课程而开设。没有开设基础写作课程的文学院或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多开设有细分之后的文类写作课、网络新媒体写作课和新行业导向写作课(如创意写作课),使得写作课程更有针对性,写作教学与实训目标更为明确。作为通用型的基础写作课程,应该把文类写作与新媒体写作、新行业导向(创意)写作等前沿的、有深度的内容添加进去,以全面反映写作研究与实践领域的现状,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写作的前沿,并做出适合自身的写作类型自我设计与训练,而不是像当前大部分教材那样明显落后于写作领域创作与研究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EB/OL].

[2]苏新春.大学写作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10.

[3]王正,西慧玲.现作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07.

[4]段轩如.写作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01.

[5]傅德岷,韦济木,郑江义.写作基础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08.

[6]刘海涛,金长民.写作学新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07.

[7]谢亚非.写作[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8.

[8]何明.写作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04.

[9]胡欣.写作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10.

[10][11][12][13][14][15]分见各高校官网培养方案或课表设置.

作者:李承辉 陈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