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对台传播的实践分析

时间:2022-06-04 10:19:40

民俗文化在对台传播的实践分析

摘要:海峡两岸同文同种,民俗文化是两岸共有的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传承和流变中蕴含着浓厚的亲和力。东南广播开播于1950年,是大陆最早专业从事为台湾同胞服务的广播电台之一。本文从民俗传播学角度出发,以东南广播节目为例,探讨对台传播中的民俗文化传播,以民俗促交流,融洽两岸同胞感情,共同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

关键词:民俗文化;对台传播;实践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岸文化交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下,两岸政治关系遇冷,而自2008年以来积累的民间交流却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多项民俗文化活动的举办助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是大陆最早专业从事为台湾同胞服务的广播电台,成立于1950年8月,播出频率中波585千赫,使用闽南话和普通话播音,信号有效覆盖台湾全岛,是台湾民众了解大陆的一扇窗口。以民俗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东南广播实践,笔者认为,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对台传播,容易引起台湾同胞尤其是基层民众的共鸣,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传播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并流行、传承的一种民间文化模式,是“世世代代的民众在生活过程中的生产消费、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娱乐游艺、礼仪信仰等民间风俗习惯的综合”。[1]《汉书•王吉传》有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晏子春秋•问上》有曰:“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异曲同工道出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民俗的发展和传承有赖于传播。民俗传播是指人们用一定的符号与媒介对民间风俗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具体来说,它是民俗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承,是民俗文化资源和信息在实践与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重组。大众传媒为民俗传播服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传统意义上的依靠人际传播的局限性,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效应。

二、对台民俗文化传播实践

早期,大量以福建籍贯为主体的移民渡海迁居台湾,在开发这片新土地的时候,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延续着与祖籍地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性,风俗就在这样的保留和延用中沿袭了下来。如今,海峡两岸一衣带水,方言相同,习俗相仿,同属我国七大民俗文化圈之一的“闽台风俗文化圈”。“在同一‘民俗生活圈’里的人能彼此认同,在心理上有着相同的意识、感觉,是在不知不觉中而约定俗成。”[2]因此,民俗文化在对台传播中,极易让传播者的“编码”和解读者的“解码”完成“共同意义空间”的互动阐释。(一)新闻报道。从传播内容来看,民俗是新闻报道的重要题材来源之一。1.表述民俗现象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求大致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阶段。其中,自我实现需求等级最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人们会竭尽所能地利用媒体寻找自身所需资讯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开阔眼界,以期在社会上实现自我价值。”[3]在新闻报道中鲜活表述民俗现象或活动,如渊源、内容、形式等,通过民俗个体的“具象”呈现,可以让受众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知识,满足“自我实现需求”。2016年7月,东南广播记者走进中国传统村落福建武夷山市红园村,以体验式的方式报道了当地古老的“摆茶”习俗。“摆茶”其实就是喝茶,其间配着农家小吃。不同于功夫茶,摆茶时用碗不用杯,没有太多的繁文褥节,两三人即可入席,后来者随时加入。不过,摆茶有一个奇怪的规矩,只许妇女上桌,男人很少参与。茶俗时间无具体约定,长可持续两三小时,短则半小时即可散席。作为一种自发的社交形式,摆茶还有着特殊的功效:邻里之间有什么矛盾纠葛,经过席间相商、姐妹相劝,就在这看似平凡的习俗中得到和解。敦宗亲,息争讼,弥纷争。红园村“摆茶”习俗构筑了独特的和谐文化景观,由母带女、婆带媳而得以代代相承,已列入武夷山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茶席间的烧水声、茶碗碰撞声、喝茶啜吸声、妇女们的谈笑风生、原生态的茶歌……《武夷山红园下山村:古老的摆茶习俗》节目让人听来兴趣盎然。来自台湾彰化县的听众杨先生表示,作为一名茶商,他参加过三届武夷山茶博会,殊不知当地大山深处竟然有如此有趣且有意义的茶俗,“摆茶习俗充满了和谐正能量,它让茶这一中国国粹真正活色生香了。有机会一定要到当地体悟一下。”东南广播2017年播出的《周宁浦源村:人鱼同乐的古村落》节目则介绍了独特的鲤鱼溪护鱼习俗。福建宁德市周宁县浦源村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南宋嘉定二年,一位名叫郑尚的官员辞官后来到这里开启新生活,由于建村伊始不知道溪水能否供人饮用,便放养鲤鱼测试水质。感恩鲤鱼带来的好运,郑氏族人形成了善待鲤鱼的风气,经过几代人的呵护,造就了当地八百年来鲤鱼“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的奇妙景观。以一阵鞭炮声响开场,节目先声夺人,真实呈现了浦源村的鱼葬仪式:在司仪的引导下,村民将“得享天年”的鲤鱼安放在祭台上,对其进行净香、上酒,顶礼膜拜,再由村中德高望重的族人宣读祭文,将其隆重地葬于洞穴中,点香、烧纸钱以表纪念。如今,以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鱼塚”“鱼祭文”“鱼葬礼俗”为核心的护鱼习俗已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震惊到我了!也是目前为止最让我感动的习俗。”来自台湾花莲的李女士反馈道,这是一个让人听了“心灵变得柔软”的风俗。听闻几百年来,郑氏子嗣秉承祖训,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保护着溪中鲤鱼,例如学习武术,成立护鱼队,在溪流里建起“L”形阻水道,在溪流两边人行通道下建造蓄水塘,以便鱼在山洪暴发时躲藏,李女士表示,“人鱼和谐相处,让我看到了对生灵、对生命的尊重。一种人与自然、生命与生态之间真正和谐的真实写照。”2.记录两岸民俗交流在对台传播中,大众传播媒介应立足涉台新闻,强化文化交流活动,细化人员交往报道。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民俗文化已融入两岸基层民众的生活,因其大众性、草根性和贴近性,极易在两地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2017年元宵佳节,东南广播记者赶赴福建晋江市东石镇的嘉应庙,在热闹喜庆的节日里见证“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的盛景。晋江东石镇嘉应庙,俗称三公宫,供奉的是宋代名臣魏天忠。自古以来,东石人信奉三公爷,将“九龙三公”视为护佑一方百姓平安的神明。每年元宵佳节,东石家家户户都会挂灯礼佛,渐渐的,上一年结婚的人家开始陆续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嘉应庙,祈求人丁兴旺,于是,正月十五挂宫灯便逐渐演变为当地特有的风俗。而位于海峡对岸的台湾,同样也传承着这个祈求家族繁盛的活动。目前,台湾有二十三座宫庙奉祀“九龙三公”,都起源于东石嘉应庙。正如东石嘉应庙副董事长蔡永平所说,虽是隔海相望,但两岸东石乡亲依然共同延续着这份血脉亲情。2017年东南广播播出《迎风者的守望:闽台风狮爷信俗》节目。风狮爷是厦门、金门一带“镇风止煞、祈祥求福”的保护神,闽台风狮爷信俗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厦门大嶝风狮爷的诞辰纪念日农历四月二十一,大嶝村民都会举办隆重的祭拜风狮爷仪式,祈求风调雨顺,金门一些村庄也同时举办祭拜风狮爷仪式,还有不少金门同宗族的同胞特意赶回大嶝参加祭拜。厦门大嶝街道东埕社区的陈清水认为,风狮爷文化促进闽台民间互动,“通过风狮爷文化,两岸民众互相了解,增加文化交流,缩短两岸的距离,减少陌生,互相谈心,我感觉很密切。”风狮爷原本只是一种信仰,1989年开始,金门县文创协会理事长王明宗用陶艺等文创形式再度赋予其生命,开发成旅游工艺品并成功推向市场,让金门风狮爷成为一种活态文化,每年金门金沙镇都会举办“高粱老街风狮爷文化季”。王明宗创作风狮爷的灵感,源于其多年行走于泉州、漳州、同安等乡间田野的经历。肖形印就是印面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一种篆刻形式。2013年,泉州籍书画艺术家洪志雄耗时4年创作的“风狮爷百枚印展”在泉州展出,希望借此唤起闽台民众对风狮爷信仰的再认识。“因为我是闽南人,从小就受到风狮爷熏陶,我想在这个题材上进一步挖掘创作更多的精品,唤醒更多热爱闽南文化的人来关心风狮爷文化。”他说。如上所述,民俗传播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它能“使身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找到一种族群所共享的、特有的归属感,并由此形成世代相传的对这种民族身份归属的集体记忆、自尊和自豪感。”[4](二)品牌活动。由于媒体具有“议程设置”功能,民俗传播可以借助举办媒体活动形成热点,并聚集各类资源,打造让受众参与和互动的另一片天空。与此同时,媒体也完成自身的品牌建设。1.两岸广播春节联播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两岸广播春节大联播》是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台湾也是行销公司发起组织,联合两岸数十家电台共同参与制作的一档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特别节目,自2007年春节开始举办至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节目围绕中华民族过大年话题,以喜庆、团圆、和谐、美好为主基调,立足百姓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展示海峡两岸的同胞情感、民俗风情、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成为两岸广播听众春节期间的“快乐相约”,成为两岸广播交流的一个品牌栏目。截至目前,两岸广播媒体共同制播的春节联播节目累计超过了1800单元、9000分钟,参与的两岸电台累计超过了100多家。两岸广播媒体的交流与合作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2.亲亲闽台缘——两岸广播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表演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说过,“非遗保护工作源于民俗学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量”。[5]2018年、2019年,东南广播公司两次携手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赴台与听友近距离交流。福建现有130个部级非遗项目,其中就包括闽台共同成功申报的“妈祖信俗”“闽台东石灯俗”“闽台风狮爷信俗”“闽台抢孤习俗”等风俗。在两次赴台展演中,台湾听众或现场观赏或亲身体验,领略了多项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例如惠安女民俗、蟳蜅女民俗等。不少民众边看节目边用手机拍视频,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并表示,近距离接触来自祖地的文化瑰宝,感到很亲切,也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三)融媒体传播。由于部分民俗文化是以非物质形式存在,大众传媒早前受到自身媒介的技术限制在民俗传播中或有缺失。如今,新媒体飞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也已冲破藩篱,凭借先进的传媒手段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长民俗文化的传播时间,扩大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丰富民俗文化的传播内涵等。民俗文化传播应当聚合多媒体平台,发挥传播合力。抢孤,是流传在海峡两岸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祭典活动,至今已有630多年历史。2017年12月29日晚,海峡两岸第三届抢孤文化节在福建龙海市隆教畲族乡大社村圆满落幕。来自闽南地区的一万多名参与者和七十多位台湾同胞参与活动,最后来自台湾宜兰与福建漳州漳浦县的两位选手成功登上抢孤高台。抢孤活动待到午夜十二点左右正式开始。报名参赛的勇士们,顺着孤棚柱徒手攀爬到孤棚顶,过程惊险刺激。不满足于单纯靠广播节目来呈现民俗活动,东南广播在微信公众号上了《闽台抢孤习俗:民俗里的两岸根脉情谊》视频报道,直观记录了最具挑战和惊险的环节:上孤棚时,选手们身躯要倒挂横移,两脚悬空,再凌空上翻,或吊翻爬上孤棚,稍有不慎或体力不支者,一旦掉落即宣告失败。若有人抢先上孤棚顶则为胜者,抢孤竞赛即告结束。未能到现场观摩的台湾宜兰林先生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大陆的抢孤风俗,他表示,听闻龙海抢孤与宜兰抢孤略有不同,这次在视频中真真切切看到了。他认为,抢孤习俗,慎终追远,增进了两岸宗亲之间友好往来与血脉情谊,传承了先民们勇敢坚毅、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对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最好佐证。值得一提的是,全民参与的新型传播方式,有利于提高民俗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当下融媒体时代,作为“两微一抖”中的抖音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4月,1372项部级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平台上传播过,覆盖率超过88%,共产生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抖音已然成为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

三、结语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民俗这一曾经只属于特定地域人群的生活文化,已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野。民俗文化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因此,在对台传播中,媒体人应理清民俗之间的“源”和“流”关系,形成“美美与共”的互补与和谐;辨清真民俗“和伪民俗”,助力传统文化的回归与扩布;避免“马太效应”,达成民俗传播的均衡与平衡。如此,才能增强民俗传播活力,有效延伸民俗文化价值,推动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山.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以闽都民俗文化为样本[J].闽江学院学报,2015(1).

作者:黄月慧 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