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发展路径

时间:2022-05-17 10:02:37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发展路径

摘要: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公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均获得了更为深刻、更为广泛的拓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与公共文化领域相互渗透和依托,逐渐形成了融合发展态势。文章试图以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为着眼点,从公共文化空间的概念界定、当前设计缺陷、未来规划和发展路径等方面出发,讨论当下公共文化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探寻未来公共文化空间形态建构的更多可能。

关键词: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公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均获得了更为深刻、更为广泛的拓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与公共文化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依托,逐渐形成了融合发展的态势。本文试图以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为着眼点,讨论当下公共文化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探寻未来公共文化空间形态建构的更多可能。

1公共文化空间的概念阐释与界定

学术界关于公共文化、文化空间、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等概念的专业理论庞杂丰富,所涉及的领域、范畴甚多。本文中的“公共文化空间”无疑是一个复合概念,为进一步厘清本文讨论的核心议题,尽可能避免产生过多的歧义或争议,故而有必要对“公共文化空间”这一概念作一个简要的阐释和界定。1.1公共文化空间是一个公共空间。本文所讨论的公共文化空间必然是一个公共空间。广义上的公共空间,所指并不仅限于地理的、物质的活动场所,还是一个社会的、抽象的概念,包括身处其境的人及其言论、行为和活动。人、活动和场所三要素构成的公共空间反映了公众对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的意象[1]。从城市发展研究角度而言,公共空间就是属于大众的开放空间,是一个所有人不受身份、地位、金钱等社会、文化和经济条件限制而均可共享、共用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从文化研究和社会学研究角度而言,公共空间还是一个公共话语空间,也就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这个公共领域是由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创造、通过互动和沉淀而动态形成的,涵义更为广泛,形态也更为多样。各种划界问题的公共讨论所需要的主体性、公共性和交往理性将在这里培育起来[2]。本文特指的是“文化公共领域”。在这个公共空间里,话语、意见、信息等围绕广义的文化范畴内的公共事物的个体观念可以自由、平等、公开地交流,从而促进社会信息流通、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因此,本文探讨和追求的公共文化空间正是这样一个公共空间:公民身处其中,可自主地参与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平等地交流意见或讨论公共事物,完成信息互动与资源共享。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的迅猛发展,当前我国已然形成现实和虚拟两大公共空间,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多活跃于现实公共空间,而以文化观念、公共事务为主题的公共话语的交流和互动往往发生在虚拟公共空间。1.2公共文化空间属于公共文化范畴。本文讨论的公共文化空间属于公共文化范畴。公共空间是一个涵义极为广泛、庞杂的概念,本文仅从公共文化这个范畴展开论述。也就是说,本文讨论的公共空间的边界是由公共文化来界定的。事实上,在我国当前文化语境下使用的“公共文化”一词正是从空间层面来理解和认知的,即在公共空间呈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内容则称之为公共文化。公共文化亦即公众文化,其服务对象则是无差别的社会全体公众。因此,这里先要界定一下“公共文化”这一概念。本文讨论的“公共文化”指的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3]。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程中逐渐清晰的关于“公共文化”的概念阐述。所以,本文讨论的“公共文化空间”是对所有用以呈现公共文化形态和实施公共文化活动的公益场所和公共空间的统称。1.3公共文化空间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背景。不论是公共空间还是公共文化,其概念都是在一种互动、互相影响和交互的状态中形成和动态发展的。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演进,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不断深入和延展,公共文化空间也由此涵盖了越来越丰富的文化指征与空间范式。尤其是在我国将“公共文化服务”这一概念及其体系化建设纳入公共文化范畴之后,我国公共文化的内涵发生了深刻转变,呈现出多系统、多学科、多领域、多形态的交叉融合,因此公共文化空间的边界和维度也随之不断拓展。正因为我国公共文化的内涵被赋予了极为广泛的含义,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被正式纳入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畴,因此,原本在狭义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有名词的“文化空间”至此有了法定的“公共性”,成为了“公共文化空间”的一个部分或一种类型。可见,本文讨论的“公共文化空间”是以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背景和语境的。综上所述,本文讨论的“公共文化空间”一语概之为用以承载、呈现、提供公共文化形态和内容的公共空间和文化场所,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它不仅强调空间的文化性,而且突出空间的公共性”[4]。进一步说,公共文化空间正是抽象和物质的统一,是特性和范式的交叠,是虚拟和现实的勾连,这些文化特质在当前特定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的驱动下一步步趋向融合。那么,从具体的、物质的研究视角和本文的讨论要求来说,公共文化空间包括但不仅仅只限于由政府拨款、文化部门或行政机构管理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以及广场、公园等具有免费开放功能的相关公益性文化场馆或公共场地,还包括更多形态各异的、颇具文化创意的新型文化空间和专业艺术场馆,例如剧场、音乐厅、时尚生活方式书店、主题概念书店、画廊、艺术展示馆、咖啡馆等场所。

2当前公共文化空间的规划与设计缺陷

人性化的空间营造成为公共空间的价值呈现[5]。使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和研究成为必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当前较大多数公共文化空间在理念、格局、服务、产品内容以及位置分布等各方面体现出来的规划和设计上的诸多缺陷。这些规划和设计缺陷使得整个城市的文化气质与文化氛围受损或缺失。2.1场馆分散,融合度低。在诸多规划设计缺陷中首当其冲、频被诟病的是很多公共文化空间或场馆的位置分布较为分散,难以从地理空间上融合成城市文化圈,人气凝聚力低。对一个一线大都市来说,历史积淀深厚,既有条件优越,公众需求迥异且饱满,极易刺激各种类型、特征的公共空间和文化场所应运而生,大小文化空间随着商圈延伸,遍布全城。但对于二三线甚至三四线中小城市而言,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和公众文化需求都相对较弱,这就对这个层级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布局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有一定考量。对于中小城市而言,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单个的公益文化场馆仅靠一馆之力很难带动和吸引更多商业经营者进驻。因而,更紧凑的文化空间间隔距离能融合出更好的文化区块氛围,凝聚人气,形成文化活跃场域再向周边辐射,这对提升该城市的文化气质大有裨益。2.2位置偏远,便捷性差。很多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选址存在较大问题。或许大部分城市都具有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用地较为紧张,地方政府更多地看中和考虑土地的商业价值而忽略甚至漠视它的文化价值,那些距离市中心、商业中心、居民小区更近的地块往往被考虑用于商业用途而非公益用途,公共文化场馆用地常被排在其他用地规划之后。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建公益文化场馆和公共空间地理位置越来越偏远,且交通规划滞后,便捷性差,市民体验感差,不愿前往。2.3格局老套,设计感弱。诚然,有些城市依旧在沿用原有的旧场馆,地理位置多处于老城区,距离居民区较近,交通也便利,且周边配套设施齐备,相比位置偏远的新建文化场馆而言具有较高人气,活跃程度较高。但文化空间是具有空间文化意义的。这些建造时长超过15年甚至20年以上的老旧文化场馆均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那就是现有场馆内部布局毫无设计感,市民体验差,难以获得愉悦感。而很多能够获得年轻人青睐的新兴公共文化空间的最大魅力就是其颇具设计感的空间景观。2.4内容单一,吸引力小。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或公益场馆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项目内容单一,活动策划缺乏创意,文化产品不够精致,对当前新样式文化活动、高品质文化项目拥有更多体验值、期待值的广大年轻市民来说,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产品都很难对他们形成吸引力。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和公共文化服务及产品对当地市民的吸引力与时尚的、新颖的、主题各异的、风格各异的、特质各异的新型文化空间相去甚远,更不用期望能如一些“网红”文化空间一样吸引异地游客慕名前往了。

3公共文化空间的融合发展路径

3.1城市空间布局多视角融合。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迁,文化的变迁和更迭同样令人瞩目,新型的文化形态和样式蓬勃生长,日新月异。这些不断更新的文化形态、文化样式如何与传统的、既有的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共生共同繁荣?城市空间重构与生产方式、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变迁等社会过程紧密联系[6]。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魅力提升、城市软实力竞争都越来越依赖于城市文化竞争力时,文化建设规划与顶层设计便显得尤为重要。前文提到,除了少数几个一线大都市的城市文化空间布局呈现出多元、多样的文化生态外,其他更多的二三线或三四线中小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布局缺乏章法,缺乏规划,缺乏设计,更缺乏引线和燃点。事实上,一个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布局往往是根据公众的文化需求逐步建设形成的,这和这个城市的阶段性发展规划不无关联。这就要求政府依据各自的发展需求和能力提前规划公共服务[7]。城市文化空间布局的理念和视野通常融合了城市定位、文化气质、功能分布、发展蓝图等多重视角,通过“多规合一”来统筹城市空间规划与发展的。一个能够焕发盎然生机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必然在城市空间规划与架构中达成了以下几个文化区块的融合:一是传统公共文化区块(如历史文化街区等)与新兴公共文化空间的新旧交融。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成依托的是身处其中的人,反之,一个成熟的、优质的公共文化空间又能起到培养市民生活方式的作用。那些呈现持续生命力的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无疑具有一个成熟、优质文化空间所需的必要品质,而且这种品质正是那些充满活力但缺乏底蕴的新兴文化形态需要融汇和吸纳的。二是公共文化空间与城市中心商圈的交叉融合。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活力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有赖于年轻人的选择和赋予。与传统的文化、生活街区相比,城市中心商圈呈现的现代意象更代表了年轻人追求的时尚品位,引领并更新着他们的生活方式,由此也聚集了更高的人气。现代公共文化空间的地理位置选择与分布应充分考虑与年轻人聚集场所、城市中心商圈的高度密合或重叠。三是公共文化空间与社区活动空间的生态融合。与那些具有明星气质、象征意味的文化建筑地标相比,各类不同主题、不同风格、不同特质的小型特色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盘活、改造和利用,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态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选择,更是塑造和提升整个城市文化氛围与精神气质的基础元素。3.2公共文化空间多领域融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部分的公共文化空间,尤其是政府、文化部门主导和管理的公益性文化场馆都一直处于一种“孤岛运行”的模式,各类空间、各个场馆都仅局限于自己领域内的单一服务,相互之间较少联系和交流。但随着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化、系统化、整体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的联动机制逐渐发挥作用且取得良好成效。但一个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首先必须打破公益性空间和市场化经营空间的壁垒,相互融合发展,共生共荣,才是这个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可靠路径。事实上,当前城市各类新兴文化空间得以异军突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多种文化元素和其他领域的融合刺激和唤起了大众自身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期待,甚至融合的双方或多方的边界愈模糊,唤起的公众诉求便愈浓烈。一是文旅融合。随着我国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的职责整合,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已然成为国家层面的文化发展战略。其实,无论是从时空视阈还是人文视角,文旅融合一直贯穿在双方领域内。旅游景点本身就是生动的、生态的公共文化空间,是鲜活的、动态的文化载体,文化的加持让各类旅游空间有了更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意蕴。而新兴的公共文化空间因其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游人慕名前往,成为了新兴的旅游“打卡点”。文旅融合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未来还有更多的文旅资源和潜力空间有待挖掘和开发。二是文创融合。如今,我们在各类层出不穷的“网红”公共文化空间的背后,捕捉或解读到的都是文化创意的附加甚至覆盖。元素丰富、创意多元的新兴公共文化空间之所以获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青睐和追捧,是因为完美或巧妙融合在这个空间里的这些别具一格的创意赋予了原有文化空间更鲜活、更独特的魅力与活力。可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公共文化空间、场馆、活动中心要提升自身的产品品质与服务水准,增强自身吸引力和受众满意度,就应大力推动文创融合发展,使原本内容单一、品质欠缺的公共文化服务及产品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3.3公共文化空间多维度融合。事实上,本文探讨的“公共文化空间”也可以从最广义的层面,根据每个人对此词最朴素、最基础的理解和认知来界定的话,它其实指的就是一个容纳、汇聚、融合并讨论、传播、交流文化的公共空间。这样的公共文化空间是系统的、生态的、开放的,也是抽象和物质、虚拟和现实、个体和生态多维度融合的。一是时间和空间的多维融合。一个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是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印记,蕴含着城市文化发展脉络,彰显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气韵。在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中融入更多有着经久生命力的历史印记与文化意象,完成时间与空间的高度融合与有机统一,从而合成一个历史感与现代感共存的复合文化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同时融合了历史和当代的语境,每个人既能阅读到城市文化的前世今生,也能触摸到每个生命个体的未来期许。二是线上和线下的整合交互。在现实的物质空间很难形成的公共领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得以生长。网络文化空间打破了现实空间中人的外在桎梏和身份限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变得更加直接、坦诚和纯粹。但线下的公共文化空间更加富有情感的温度,更加真实可触,也能获得更愉悦的服务体验。线上线下的整合交互能够融合形成一个更多体验层次、更多情感表达、更多信息共享的多维文化空间。三是人和空间的生态交融。本文在对公共文化空间的概念进行界定时已经指出,公共文化空间不仅仅只是一个公共场所,更重要的是身处其境的人,正是人与人的交流互动才使得一个文化空间具有了公共性。所以,公共文化空间不应只是单向的承载、接受或赋予,它真正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与空间中的每个人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良性、有活力的文化引导和文化说服影响的生态,互相给予,互相成就。

参考文献:

[1]吕拉昌.中国大都市的空间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8-99.

[2]童世骏.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84-195.

[3]荣跃明.公共文化的概念、形态和特征[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3):38-45.

[4]王玲.公共文化空间与城市博物馆旅游发展:以上海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5]曾令香.多元互动: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研究:以“浙江馆”为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6-80.

[6]钟晓华.田子坊是如何可能的:行动者的空间实践视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65-145.

[7]丁成日.城市空间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0-115.

作者:黄放 单位:嘉兴市文化馆